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1 01:49:47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1)

一、陶瓷茶具与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陶瓷茶具是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载体,也是人们生活中饮茶的主要器具。随着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个性化审美观念需求,人们对陶瓷茶具的品相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单一的沿用传统器物造型和装饰的陶瓷茶具设计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及消费观念,而玻璃、塑料、纸等其他材质制作的茶具也使陶瓷茶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做到陶瓷茶具在造型和装饰画面上的与时俱进,寻找最能展示陶瓷自身材质语言和独特茶文化魅力,已成当代茶具设计和生产所必然面对的课题。

21世纪的今天,世界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多元化是当今文化的总体体现,信息时代,工业大生产的水准线等等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特色的文化符号,使陶瓷茶具的设计也受到极大的影响。笔者认为研究现代陶瓷茶具的创新设计要以其造型和装饰画面为主要突破点,通过分析历史上各个时代陶瓷茶具造型和装饰画面的设计理念,调查产区传统陶瓷茶具的工艺流程,了解传统陶瓷茶具造型和烧制方面的优缺点,结合现代美学理念,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时尚陶瓷茶具。

二、对当代陶瓷茶具创新设计的思考

茶具的发展演变离不开所存在的年代和使用者,其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陶瓷茶具,在造型和装饰画面变化上是有其各自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依据。如唐与宋的饮茶方式不同,陶瓷茶具造型和画面装饰在继承前朝器形的前提下也进行了大胆改进和革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使陶瓷茶具的造型和画面装饰变化多样,尽显时代文化气息。明代中期紫砂茶具兴起,是陶瓷茶具在原材料上的一次革新,相应于这一革新,其茶具的造型和装饰手法结合当时的文化审美理念和紫砂陶泥的天然率性,制作出新颖别致的紫砂茶具造型,展现了中国陶瓷茶具制作的精湛的工艺。紫砂茶具因原材料的特性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优点,为紫砂茶壶的推广增加了市场选择优势。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使斗茶之风得以兴盛,更使茶具和茶文化达到历史的高峰。

第二方面,人们审美理念的变化促使了陶瓷造型和装饰风格的改变。传统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秉承了中国古代美学和儒释道文化思想,如天人合一、天圆地方、器以载道、道器并重、应物象形等,造型路线以圆形为主,讲究对称与协调相统一,尽显了中国古代陶瓷茶具精湛的制作工艺。但是,这一类型的陶瓷茶具设计只是多元文化中的一元,也只是满足个性审美的一类需求而已。陶瓷茶具的造型和装饰随现代社会快节奏、工业大生产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简练、美观、大方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形式,陶瓷茶具造型风格的改变自然会冲击到其装饰形式。如现代陶瓷茶具设计考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从人的生理结构上来考虑陶瓷茶具产品与人体尺寸、形状及用力大小是否匹配,强调陶瓷茶具产品的使用方便是当代设计的一大重点。

第三方面,西方审美理念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油画、现代陶瓷和其它艺术形式在与东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使陶瓷茶具的装饰艺术的革新成为必然。当具有西方审美理念的现代陶瓷茶具――流线型风格、太空型风格、未来型风格的陶瓷茶具开始大量进入我们的视线时,产生了各种讨论、研究、尝试。不论是认为“陶瓷茶具造型设计中过于单纯追求奇、险、怪等标新立异的手法,造成与国情和人们的欣赏习俗格格不入”的观点,还是“滚压成型、实心注浆等成形工艺,使一套套陶瓷茶具变成了‘机器零件’”的观点,及对“盲目追求各种所谓现代几何、动感、意念等风尚,使陶瓷茶具设计陷入了本末倒置的潜在危险”的观点,都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一个成熟的陶瓷设计者应该在这种种的碰撞中去尝试、研究出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陶瓷茶具,丰富现代陶瓷茶具的设计风格。

第四方面,现代陶瓷茶具在其造型和装饰画面上的设计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消费心理,还必须兼顾适合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工艺的要求。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陶瓷工艺技法上也有了更多的发展,艺术家们通过陶瓷制作工具的革新,如泥料、釉料和色料的革新,窑炉、工具、设备等变革,提高了现代陶瓷茶具的烧成和制作表现手段,丰富了陶瓷茶具的装饰和造型,使现代陶瓷茶具风貌各异。所以对现代科技的关注,不只是注意翻新陶瓷茶具的造型和装饰手法,还应涉及到增加现代陶瓷茶具的新功能和潜在价值,这也是推动现代茶具设计发展的一种尝试。

三、当代陶瓷茶具的革新

高科技、新技术的出现对现代陶瓷茶具具有重要影响,极大地丰富了茶具的材料、造型与装饰、烧制工艺,并形成了具有传统手工味的紫砂茶具和机械加工成型的瓷质茶具。如图2景德镇生产的法蓝瓷茶具,高超的制作工艺与独到的审美相结合,被赋予了美观和实用的双重功能;图5的青瓷茶具则将自然界的树根和杯底进行结合,传达出自然和谐之美;图6的茶具设计在造型与装饰手法上都独具魅力。日本的茶道发展促进了茶具的不断革新,个性审美特色的茶碗更是将茶道演绎得淋漓尽致。赏茶具、嗅茶香、闻茶味、观茶色、品茶汤,在茶文化受到社会热烈欢迎的市场背景下,现代陶瓷茶具的新颖创意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满足现代人对个性品位的需求。

当代陶瓷茶具在造型和装饰设计上革新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茶具的造型与装饰画面创意如何符合现代人的个性审美需求;第二,茶具产品在材料、肌理、工艺上如何打破成规、推陈出新;第三,如何进行茶具产品性能与人性化设计,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日用品的健康、环保的理念;第四,陶瓷茶具在彩绘与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

总之,革新现代陶瓷茶具造型与装饰画面是时代所需,是现代陶瓷茶具设计满足现代人审美理念的转变所需,也是西方审美理念与东方文化碰撞下的必然结果。设计出符合当代多元文化元素的陶瓷茶具,是陶瓷茶具在众多材料茶具中独树一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冯绍华,邓俊英,冯绍文茶文化与陶瓷茶具设计 [ 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8年.

[3] 卢海超.浅谈现代陶瓷茶具的人性化设计. [ J].2010年第18期.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2)

1引言

作为我国传统陶瓷产区之一的景德镇市,其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早,1994年就成立了江西省首家省级高新区――景德镇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但直到2001年,工业园区尤其是陶瓷园区的实质性建设仍处在停滞状态。从2002年开始,景德镇市工业园区,尤其是陶瓷园区的建设才进入了启动阶段,之后便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2景德镇陶瓷园区现状

目前,景德镇市政府重点发展的陶瓷园区主要有江西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景德镇市陶瓷科技园、新都民营陶瓷科技园和昌江化工工业园。

2.1 江西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

景德镇陶瓷工业园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起步,园区规划面积3km2,1.5km2建设区已初具规模。截至2005年12月,已有台湾海畅、台达、美国贾泊氏、常青家园等45家内、外资企业相继落户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和景德镇陶瓷科技园,引资近10亿元。

截至2006年上半年,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592万元,占总额3.4%,比2005年同期增长2.9倍。

2.2 景德镇市陶瓷科技园

景德镇陶瓷科技园,是在原浮梁县工业园区的基础上,从浮梁县整体制划拔组建的。园区初步规划10km2,起步区2km2。到2004年底,陶瓷科技园已完成基础投入1.7亿元,各项基础设施正在快速推进。陶瓷科技园以生产高档工业瓷为主,高档日用瓷和高档艺术瓷的生产为辅,是精心打造的陶瓷产业、陶瓷科研、陶瓷教育、陶瓷交流的基地。

2006年1~5月,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1%,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同比增长71.7%,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8.85%,财税总收入同比增长213%。同时,该园区招商引资形势喜人,1~5月份,共引进新入园企业9家,其中大规模以上企业6家、高科技陶瓷企业4家,签约资金1.433亿元。

2.3 新都民营陶瓷科技园

景德镇市民营陶瓷科技工业园项目,是景德镇市与美国新都兴业有限公司共同签订的招商引资项目,被列为景德镇市2002年三大重点实施项目之一。该工业园项目总投资达1.8亿元人民币,园区占地480亩,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制坯、彩绘、烧制的商贸经营、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工业园。

新都民营陶瓷科技园的建设可以对产业发展起到三个方面的推动作用:一是在园区内建立陶瓷生产系统,形成行业之间的互动;二是园区统一采用管道液化气或管道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能降低入园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园区的开发建设在配套合理的原则下朝着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这对整个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4 昌江化工工业园

截至2005年9月,昌江化工工业园共引进项目15个,其中已经开业的项目(企业)有12家,2004年该园共完成产值1420万元。第一期工程共征用土地450亩,完成投资近5200万元,目前已建造完成厂房面积67285m2,已投入使用的厂房共计11栋,面积达52245m2,该园区依托邻近的市焦化煤气总厂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能源体系,可承接国内外新一轮的陶瓷产业升级和转移。

3景德镇陶瓷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景德镇陶瓷园区虽然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振兴已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陶瓷园区建设起步时间过晚

景德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着“家家生火,户户冒烟”的作坊式小手工业生产状态,景德镇市民营陶瓷生产企业、个体私营作坊以及租赁承包实体数量上超过了3000家,而唯独没有一个成形的陶瓷生产基地。而与此同时的广东、四川和山东等地的陶瓷园区建设已经完成了初期建设。2002年左右,景德镇市开始陶瓷园区建设的同时,佛山等地的陶瓷生产企业和园区早已开始产业外移,进行第二次跳跃式发展。

3.2 园区项目重复建设,陶瓷产业集群的打造缺乏系统规划

从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打造的角度来看,目前的陶瓷园区建设缺乏统一的整体发展规划,没有和景德镇市陶瓷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结构联系起来。如江西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景德镇市陶瓷科技园、新都民营陶瓷科技园和昌江化工工业园,都能提供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生产销售的全部产业配套体系,但在区域的分布上却是散布在景德镇市的不同区域,而集群是通过大量的产业企业不断地在同一地理空间上集聚完成的。从单个园区来看,建设也缺乏规划,而且有些园区没有制订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在园区功能上还不足以为产业集群的打造提供基础条件。

3.3 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缺少市场自主运作机制

在园区土地转让金方面,佛山为15万元/亩,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为约3万元/亩(含“三通一平”);在税收优惠方面,佛山统一定位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五免五减半”等优惠远远大于其他陶瓷产区。

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园,几乎景德镇的每个陶瓷园区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甚至有些园区为争引项目,大搞优惠大战、竞相压低土地价格和提供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园区各自为战,未从景德镇陶瓷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统筹,不能形成一种产业经济的整体合力,没能凝聚更强的招商比较优势。

3.4 陶瓷园区的数量少、规模偏小

与广东佛山相比较,其禅城区有石湾和南庄等陶瓷园区,三水有白坭、大塘、乐平等陶瓷园区,与佛山比邻的肇庆,也拥有下茆镇、龙湾和永安等多个陶瓷园区。相比之下,景德镇所拥有的陶瓷园区数量过少,周边也没有配套的陶瓷园区存在。同时,由于还处于建设初期,进园陶瓷以及陶瓷配套企业数量偏少,还没有发挥全部产能和集群效益,所以陶瓷园区在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实交税金、安置就业人数等方面规模较小,园区的规模效应无法发挥,产出自然偏低。

3.5 大部分入园企业科技含量偏低,缺乏竞争力

截至2005年,除景德镇陶瓷科技园引进了佳奕新材料有限公司、同惠电子有限公司、新纪元精密陶瓷等多家高新技术陶瓷企业以外,其他陶瓷园区所引进的陶瓷企业基本上都还是一些低技术含量、附加值不高、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日用陶瓷类企业,建筑陶瓷、特种陶瓷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陶瓷企业几乎没有。从陶瓷企业或产品的品牌看,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品牌还没有引入,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还普遍较低,园区企业总体竞争力一般,对本地陶瓷产业竞争力的拉动作用也较弱。

3.6 偏重园区的前期建设,疏于后期的管理维护

景德镇陶瓷园区与国内不少园区一样,盲目生产、忽视市场。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没有注重与市场的开发相结合,忽略了与市场的接轨,在建园的过程中只考虑到了生产,没有对市场做深入的研究,对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心中无数,只能是重复模仿,盲目地跟进;而且,普遍缺乏对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

4进一步提升景德镇陶瓷园区竞争力的建议

4.1加快陶瓷园区建设的速度

目前,其他陶瓷产区都在积极适应广东产业外移的态势,大力发展本地的陶瓷园区以吸引广东佛山等地的陶瓷企业转移到本地进行生产投资,如果景德镇陶瓷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那又将失去一次极好的发展机会。所以,景德镇陶瓷园区必须加快建设力度,把园区内的硬环境建设到位;同时,不断优化软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的知名陶瓷企业将生产基地从广东等地迁移到景德镇,促进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复兴。

4.2 实施科学规划,不断调整园区产业布局

陶瓷园区的发展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的打造、服务环境的优化和优质特色项目的引进等方面进行高起点规划,以提高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要明确陶瓷园区建设、资金筹措的运作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鼓励创建生态型陶瓷园区。每个陶瓷园区都应有自己的规模、功能定位,避免与市内或其他陶瓷产区的陶瓷园区雷同,实施差别战略,形成区域特色,对各自经济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拉动和辐射作用。

4.3 强化市场运行机制,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

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手把手”的帮助,要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不断地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引入公司制、委托、联合开发等模式,从开发到管理都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逐步将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牢固树立项目优先、项目第一的观念,建立项目库,不断聚集项目,扩充项目。对有意入园的企业要严格审查,对那些不利于景德镇陶瓷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结构提升的重复性项目要坚决说“不”,要大力引进那些有助于景德镇陶瓷行业振兴的大企业、知名企业,以充分发挥陶瓷园区企业群和产业链的优势,形成招商引资的良性循环。

4.4 提升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园区和企业的规模水平

陶瓷园区的建设上,要有意识地根据陶瓷产业关联度培植企业群,形成主导产业区,园区内要有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主导产品,围绕主导产品发展一系列生产和服务,企业之间应该关系紧密,既有竞争又有协作,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为纽带,形成一个符合工业发展实际、体现集聚效应和协调一致、布局合理的工业格局。

比如,在新都民营陶瓷科技园可以有效地利用民间陶瓷力量,形成以艺术陶瓷为主导产品的主产区,在园区内配套引进泥料、釉料、花纸等原材料、耐火材料、小型陶瓷机械、陶瓷包装、陶瓷设计、陶瓷营销(含广告宣传和会展等)等企业或个人加盟,为适合小作坊运作的民间艺术陶瓷市场的开拓奠定产业基础。

4.5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引进高新陶瓷企业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资金、人才、市场总是流向那些技术实力强、品牌效应好、特色强、环境优的园区。景德镇陶瓷园区要依托已具有的优势产业,依托现有的陶瓷科研资源,不断鼓励已入园的陶瓷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对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陶瓷企业,以及在高分子陶瓷、纳米陶瓷等高新陶瓷方面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争取其入园运营。

4.6 不断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园区管委会的管理水平

环境是“资本”,环境是“生产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才是形成园区核心竞争力并保持园区持续发展的“长效药”。因此,在加强陶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打造园区的软环境,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园区管理模式,形成对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承诺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及依法治区的环境,把陶瓷园区建设成为适应于企业创业发展的园区,能把企业引进来、留得住的园区。

参考文献

1 政协武汉市青山区委员会.关于我市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统计局.青海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 李胜宝,陆正亮.江西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工业经济增势喜人[N].景德镇日报,2006,6,7

4 冯建和,吴顺斌.景德镇“一区多园”筑巢引凤.新华网江西频道,2003,1,5

5 小 柴.一区多园建设经济重镇[N].景德镇日报,2003,11,28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3)

关于陶瓷雕塑的概念很宽泛,它不仅是寻常百姓人家中陈设、摆放的点缀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这一概念又进一步宽泛起来,大凡用陶瓷材料烧制成的雕塑作品,不管尺寸大小、材质怎样、形态为何都可以统称为陶瓷雕塑产品。在室内环境上,陈设于室内的陶瓷雕塑,如各类花瓶、罗汉和观音等佛教形象等;再说室外环境,现代陶瓷雕塑产品已经走向了园林、建筑业,有时在高大楼体或宽敞大厅里矗立的雕塑都是陶瓷产品,那些用马赛克镶造的雕塑均属于陶瓷雕塑范畴。我国陶瓷雕塑历史已经相当悠久,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瓦当、明清的九龙壁都是陶瓷雕塑。陶瓷雕塑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室内陈设品,而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中国走向了世界。陶瓷雕塑的用途非常广泛,具有艺术鉴赏收藏、建筑装饰、日常使用、耐火材料、出口创汇等多样性用途,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日用陶瓷,如坛坛罐罐、餐具、茶具等;艺术鉴赏收藏用,比如陈设品、花瓶、雕塑,年代久远的日用陶瓷——包括茶具、餐具等;建筑装饰用,比如瓷制砖瓦——面砖、外墙砖、琉璃瓦,卫士洁具等等;化学用途,比如蒸发皿、研体等;电业用途,比如低压电器、绝缘子等;耐火用途,主要是各行各业的工业窑炉中的瓷制耐火材料等;科学技术用途,应用于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镁石质瓷、锂质瓷、磁性瓷等。总之,现代陶瓷雕塑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机械、冶金、化工、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用途日益广泛,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添砖加瓦的积极推动作用。

1对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要求的探研

所有产品的问世都是有着一定价值取向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现代陶瓷雕塑产品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产品时要兼具多重性,实现产品的复合价值。(1)对产品的艺术价值要求。在艺术价值上,早有了历史显现,秦代的兵马俑,唐三彩,融入书法、绘画的宋瓷。宋代的陶瓷在艺术价值追求上迈上了一个高端时代,主要表现为瓷质光洁、造型优美、千姿百态、魅力超凡;明清两代的产品则主要表现为雄健、豪放、凝重,随着文化的进步和丰富,陶瓷雕塑中融入的文化艺术门类更多,底蕴更加丰厚。在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技术价值保留延伸和更高追求中,笔者建议八个字原则:“容融古韵,劲展新姿”,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充分保留产品几千年来承袭下来的古朴精华,但是在保留和兼容的基础上,还要把古韵融合到现代文化中来,让古代和现代文化高度统一地展现在陶瓷雕塑作品中,让产品的艺术价值最高化。(2)对产品的实用价值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源于生活,所有的艺术品都离不开生活,在追求美的同时,还需要显现它的实用性,让陶瓷雕塑产品拥有它的双重生命力。让人民群众在欣赏艺术品唯美的同时,还能一品双用,增加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实用价值和实用性,不但要让国人感到产品的唯美实用,还要引得国外国际的青睐,这一点景德镇做得非常好,景德镇的陶瓷雕塑除了内销近30个省市外,还销往新加坡、法国、美国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产品实用价值的国际化。(3)对产品的经济价值要求。一直以来,在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生产上,过于偏重艺术价值或实用价值,而有时忽略了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挂帅的当今时代,所有的产品的经济含量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经济价值就没有生存价值,陶瓷雕塑产品生产厂家和机构,不可能植根于艺术鉴赏、艺术追求、美学崇尚的形而上学中去,它需要为生产产品的员工和艺术家们发工资,给他们解决吃饭等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要接地气,追求产品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让经济价值最大化。

2现代陶瓷雕塑产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寻求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我们就是要不断追求“瓷质好,工艺精,品种多,价值高,中国情”的宗旨。(1)要更新设计理念。理念是需要不

更新的,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离不开设计更新,在这一点上既需要大师们的才华迸射,也需要设计师和工匠们的创新思维充分覆盖逻辑与直觉,同时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节拍。匠心地创意创新于理性与感性、逻辑与梦想之间,把技巧、判断力、执行力、感知力等同时高精准地融入产品中去,建立健全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专业研发队伍,让今日陶瓷雕塑艺坛人才辈出、新作日增,打造出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就一定能永葆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青春活力。(2)要讲求赏用结合。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三种价值中已经提到艺术价值,也提到了实用价值,我们这里所说的就是要把艺术品质和实用性同时融入现代陶瓷雕塑产品中去,用一句形容人的俗语说,就是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让产品成为活跃在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中最受欢迎的物件。(3)要增加雕塑种类。不能总停留在原有固定的种类上,那些司空见惯的陶瓷雕塑产品种类,在百姓心目中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必须在产品种类的技术研发上下大功夫,让陶瓷雕塑爱好者和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不但要在圆雕、捏雕、浮雕、镂雕、锒雕等传统技法上加以创新,还要从陈设品、美术品、收藏品、生活用品等诸多门类上加以创新拓展,追求产品的标准多元化和多样标准化。(4)要开拓产品市场。一切产品的现实生命力都离不开市场,陶瓷雕塑产品亦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去支撑,那么该领域就没有了生存持续的生命力。故此,我们在深度开发设计研发的同时,市场开拓一定要跟进,力争建立起完善、科学、健全的陶瓷雕塑产品的市场体系,让产品在流通中展现出更加持久的生命力。(5)要融入民族情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化,而且已经根深蒂固地编织成了中国结,而当今时代有些人盲目的崇尚国外和国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工业产品设计研究》一文中着重指出:“现代国内工业产品设计效仿国外较多,未能更多地融入本国文化,缺少民族特色”,这段论述在提醒我们在生产现代陶瓷雕塑产品时,千万不能忘记了老祖宗,要力争把每一件产品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国情,保持这一份民族情结,保持产品这一独特恒久的魅力。

3总结

陶瓷雕塑工艺作为一门艺术,其专研设计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现代陶瓷雕塑产品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对于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研究的领域更是要求我们去花费更多的心思、更独具的匠心,从而让陶瓷雕塑产品永葆艺术、实用、经济的三重美学价值。参考文献: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4)

一、陶瓷产品的主要特征

系列化特征

相互关联的成组或成套的陶瓷产品,称为系列产品。通常包括品牌性系列陶瓷产品,它是指一个品牌之下的多种独立的产品,比如誉有“瓷中白金”的德国麦森陶瓷,历经三个世纪的发展积淀,陶瓷制品中有包括巴洛克、新艺术、现代艺术等多个系列。成套系列陶瓷,它通常是由多种具有独立功用的产品组成一个陶瓷产品系统,比如红叶品牌26头“吉祥如意”中餐具(图1),每套由品锅、汤盘、平盘、鱼盘、碗、方碟、汤匙、烟缸、酒盅等不同功用的陶瓷产品组成,计26件,使用时依据菜品不同,配合完成用餐目的。此外,还有单元系列陶瓷产品,单元陶瓷产品之间具有某些相关性和依存关系,构成完整的陶瓷产品系列,如陶瓷茶具、陶瓷盖碗儿等。

在实际生活中,众多的陶瓷产品通常是以系列化的形式而存在。如果把一件陶瓷产品看作是一个包含着若干要素的系统,那么系列化陶瓷产品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多极系统;反之,如果把系列化陶瓷产品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其中的一件陶瓷产品就是系统的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陶瓷产品的系列化特征有助于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设计、生产周期,丰富的系列陶瓷产品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生态化特征

作为具有一定功用的物质载体,陶瓷产品本身具备多种要素和合理结构,要素和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则组成了产品自身的内部系统;与此同时,陶瓷产品也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被人们消费使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陶瓷产品又是一个与外部市场、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相关联的外部系统。陶瓷产品从瓷泥被烧制成瓷器,经过市场流通进入消费者手中,再经过使用及维护,最终会被回收或废弃处理,这个完整的过程构成了陶瓷产品的生命周期,陶瓷产品的内部与外部系统最终被统一于此周期中,陶瓷产品的功用与价值也正是在这种“产品——人——环境”相互作用和协调的过程中实现的。在陶瓷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其生态化特征则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从陶瓷产品流通到废弃处理这一外部系统中。例如,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中的陶艺景观墙及铺地(图2),就是利用废弃的陶瓷及碎片设计而成,不但加深了人们对建筑的整体意象,也体现了陶瓷产品同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社会文化氛围。2011年日本三重县松阪市混凝土制造商开发出新技术——利用打破的餐具、瓷砖等放入特殊破碎机进行加工,制成5毫米以下颗粒,用于混凝土铺地。人类的这些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均体现着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的深层关系。陶瓷产品生态化的意义也不仅在于其复杂的外部文化环境中寻求功用的多样化,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出更合理的多元化的思维行为方式,最终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信息化特征

陶瓷产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自身功能、形态、装饰等艺术手段的展现,能够传递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经济、技术、文化状况及不同地域的人们精神追求,蕴含着特别的时代信息、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在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信息技术同传统技艺相融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新型生产方式的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等先进制造手段的应用均提升了陶瓷产品的精准度与科技含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彰显出陶瓷产品的信息化特征。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也突破了人们固有观念,比如在北京“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亮相的国内某品牌新型建筑材料薄瓷板,其厚度仅为3.5毫米,不到传统陶瓷的三分之一,这种轻薄化的瓷砖,不但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原料成本,而且具有防火、降噪、吸音、保温、低碳等特点,更节约了能源与资源消耗,是陶瓷产品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

二、陶瓷产品设计系统模式构建

陶瓷产品设计是人类研究、制作陶瓷制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其逻辑思维过程大致分为“目的——计划——实施——评价”几个阶段,其作用是将陶瓷产品作为一种媒介,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陶瓷产品与其外部系统相互协调、持续发展。

陶瓷产品系统设计是从整体上把握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样式,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最终使陶瓷产品系统达到之前设定的功用(目的),就建构成“要素——联系——功用”系统模式(图3)。也就是说,陶瓷产品系统起始于不同的客体,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艺等,在不同的客体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了的结构样式完成功用。

三、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

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的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是将陶瓷产品本身当作一个系统,以系统化的制瓷过程为参照,分析组成的各子系统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探索设计规律、探寻设计方法并研究其美学与实用价值的过程。

人们在长期的制瓷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出了一套严谨且系统的传统制瓷工艺。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载,包括舂土、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锈、装匣等工艺,“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此外,清代唐英《陶冶图说》中列举了二十道主要的生产工艺,当代《陶序图》用系统再现手法,反映出从矿山石、原料淘制、拉坯成型直至烧窑、彩绘、包装等七十二道制瓷工序。综合多种古籍、文献等资料与陶瓷生产实践,可将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分为原料系统准备、成型系统设计、装饰系统设计、烧成系统设计以及评价系统等五个子系统(进程)组成,如图4所示。

精美的陶瓷产品与优质的陶瓷原料密不可分,瓷石与瓷土是重要的原料来源,瓷石为块状固体,是由硅酸盐、石英、云母组成的混合矿物,通常呈灰白或灰青色,粉碎后加水,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瓷土为高岭土,是粘土的一种,呈白色,可塑性和黏结力较差。瓷石利用水舂打成粉状后,进入淘洗工序,后与瓷土搅拌成浓稠乳液状态,经过过滤、揉练、陈腐、练踩后作为制坯原料。以上过程为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中的原料系统阶段,不同地域出产的瓷器会因为原料的粗细软硬而不同,如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便以“胎质细腻、釉色润白如玉”而著称,这正与当地的优质原料紧密相关。

造型系统设计的初期阶段,应根据制定的陶瓷产品设计目标,完成草图设计表现,此时需要根据不同泥料的特性,依据直觉与经验,选择适合的陶瓷产品成型方式,并确定造型大致比例、形态等。成型的方式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第一步为制坯成型,圆器造型可通过辘轳车制坯成型,如瓶、盘、碗、碟等器型,琢器造型复杂,需分步成型,镶器造型则可通过坯块粘接、模具翻模、手捏等多种方式成型,如人物、花鸟、走兽等则是手工捏塑而成;第二步为修坯成型,粗坯造型需要就过精细修坯进行修正,瓶、罐等圆器可置于辘轳车上,用金属材质的各式刀片,对其外表面进行镟削,直至外表面光顺且符合预想造型。

装饰系统设计是在修制完好的坯体表面进行刻划或绘画,其中,刻划较为常见的有河北定窑刻花,花纹细腻清晰;磁州窑剔花装饰,构图简练、风格独特;陕西耀州窑青瓷,刻花纹饰粗犷;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刻花装饰,纹饰工整,题材多样,施以影青釉色,温润如脂似玉。此外,还可直接泥坯上进行釉下彩绘装饰,如五彩、青花、釉里红等。青花装饰技艺,是用制好的富含氧化钴的水料,在坯体上描绘纹饰、戏文、典故题材内容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发色鲜艳、感染力强。在成瓷的坯体上也可进行釉上绘画装饰,但需两次烧成,如古彩装饰,线条奔放有力、色彩明快且对比强烈;粉彩装饰,玻璃白的运用增加了明暗关系,使立体效果更强烈;新彩装饰,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贴花装饰则根据各种瓷器器型不同,将陶瓷颜料印刷成彩色花纸,后转帖于瓷器表面,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喷花、刷花装饰等均可用于装饰系统设计中。颜色釉装饰则是利用釉料的特性进行陶瓷装饰,色彩浓烈、富于变化,窑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是增加了陶瓷的神秘感与独特魅力,使得陶瓷产品变得多姿多彩、绚烂引人。镂雕、堆贴、捏雕等装饰形式也是陶瓷产品设计中的重要装饰语言。装饰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画面的表现力,选择合适的装饰手段完成意境美的传递。

装饰完毕的陶瓷产品经过施釉后被运至窑房,古时分馒头窑、葫芦窑、龙窑等,多以松材为燃料,完全依靠把桩师傅经验控制火候,受自然气候影响大、成品率低、损耗极大,经常会出现“一窑穷一窑富”情形;近现代则多采用煤窑、电窑、气窑烧制瓷器,一方面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窑内温差小、压力、温度可控,瓷器品质可控,且成品率高,也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陶瓷产品经满窑后便进入烧成系统阶段,窑火点燃后,陶瓷坯体在窑炉内温度逐渐上升,色料逐渐熔化成玻璃质并与釉面紧密粘结。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低温水分蒸发期、氧化分解期、高温弱还原期、高火保温期、冷却降温期,窑炉炉温并不均衡,炉内的温度、压力与气氛是烧制瓷器的关键因素。依据装饰要求与预期效果不同,会选择瓷器的烧成温度、次数与方法。

开窑成瓷后,则要对瓷器进行评价,此时把烧成的瓷器逐个进行检验,按照品种、规格、质量等预先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正品经过包装后进入消费环节,残次品则进行缺陷分析后或重新入炉补烧,或作销毁处理。据史料记载,明代洪武年间,为追求至精至美之瓷,朝廷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不惜耗时耗材费力制瓷,甄别时一旦发现稍有瑕疵,立即打碎埋掉。乾隆七年以后,经唐英努力,除黄器外,其余落选御用瓷器可在当地变价出售,并成为了制瓷制度影响至今。陶瓷产品的系统化设计进程也需要进行评价,并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次烧窑制瓷积累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在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系统中,造型、装饰与烧成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决定瓷器的品相、价值与制瓷效率。陶瓷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设计进程,需要各个子系统的完美配合,任何一步的偏差都不会造就完美瓷器。

结 语

陶瓷产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反应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追求,随机的、孤立的陶瓷产品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陶瓷产品设计的系统研究,能够从整体上协调内部要素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令人满意的陶瓷产品;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为陶瓷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必要的理性分析依据,将理性的系统设计与直觉、经验设计思维融合,能够突破传统设计局限,认清设计规律,促进陶瓷产品设计的创新发展;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系统思维及行为方式在当今日益复杂的“人——社会——自然”系统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载于《中国陶艺家》2009年第3期。

[2] 张德山:《“唐窑”的御器生产、解运及次色瓷管理》,载于《景德镇陶瓷》2007年第2期。

[3]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 张伟社、张涛:《产品系统设计》,陕西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5)

如何使传统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并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虽然一些地区如江浙的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竞争力增强,然而众多欠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集群却发展不起来,竞争力不断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差异的产生?虽然有国家政策、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传统产业集群能否对自身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找出影响自身竞争力的劣势因素所在。

本文以gem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以为欠发达地区寻求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供借鉴,进而促进我国各地传统产业集群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湖南省醴陵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2006年湖南省把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列为省50个支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

(一)产业规模方面

醴陵的日用瓷产量占湖南省的95%以上,占全国陶瓷总产量的15%左右,位列全国第三位。醴陵共有陶瓷企业4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占36.6%;规模以下企业359家,占64.4%;实现工业总产出72亿元,占醴陵全部工业总产出的37.8%,约占湖南省工业总产出的1%,对醴陵gdp贡献率达22.5%;年末总资产32.1亿元;全部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06年,醴陵全年共生产日用陶瓷18.3亿件,其中出口8.35亿件,工业陶瓷24万吨。

(二)地理分布方面

醴陵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醴陵城区、城郊和106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东堡、孙家湾、嘉树和泗汾等乡镇,分布范围约为4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城北工艺美术瓷产区,以华联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区,以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华鑫公司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和大林电瓷产区,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区等几个特色陶瓷工业产业带。

(三)产品种类方面

按产品制作工艺分,醴陵陶瓷产品可分为高温瓷、中温瓷;按产品结构分,醴陵陶瓷可分为日用瓷、建筑陶瓷、工艺瓷、特种瓷和电瓷等;从新产品来看,醴陵陶瓷有轻质陶瓷填料、550千伏六氟化硫瓷套、真空陶瓷管、抗菌陶瓷、骨玉瓷、康玉瓷、象牙瓷和炻瓷等一批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产品。

(四)企业性质方面

在醴陵登记注册的陶瓷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多种类型。

二、运用gem模型对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一)评价步骤

1 前期资料搜集。根据gem模型的六个因素,设计了“醴陵陶瓷产业集群”调查问卷。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所需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约谈方式进行搜集。对醴陵22家陶瓷及相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14份。其中,日用陶瓷企业7家、工艺美术瓷企业2家、电瓷企业3家、工业瓷企业1家、生产多种类型陶瓷企业1家、国有企业2家、中外合资4家、股份制企业4家和独资企业4家。在个别约谈方式的调查中,对11家陶瓷企业的最高负责人、4个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湖南陶瓷协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

2 统计并分析资料。应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计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对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统计,在结合gem模型六个因素和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与该集群相关度较强的25项二级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和指标评分如表-1所示。

3 应用gem模型进行分析。根据指标得分,应用gem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得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二)对量化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得分为380分,全国平均水平为250分(把六个因素定为5分再代入gem模型的计算公式中进行运算即可得出),该集群的6个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约为6.20分,说明其具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但总体来说竞争优势不明显。而其中的资源、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等3个指标平均为6.7分,说明在上述3个方面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在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厂商的结构和战略等方面的得分较少,分别为5.64分、5.56分和5.88分,说明这3个方面的因素是该集群的弱项,已经成为制约醴陵陶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

下面对影响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六大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资源”指标得分较高,为7.49分,说明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良好。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人员方面。醴陵有数量多和技术熟练的专业陶瓷生产艺人,特别是在工艺美术瓷中有邓文科等数十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工程师。这是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优势,但与江西景德镇相比,大师数量偏少、年龄结构偏大,这也是醴陵陶瓷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地方。二是资本资源方面。调查的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为1984.37万元。三是醴陵有中国唯一的釉下五彩的技艺。四是能源供应方面。调查中使用了天然气的企业有11家,天然气普及率为64.2%,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的企业的平均税前利润为269.94万元,使用其它能源作为主要能源的企业其税前利润仅75.67万元,前者利润是后者利润的3.57倍。这些都是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第二,“设施”方面表现较弱。调查的企业全部认为醴陵陶瓷产业工业园的设施比较完善,目前已经有28家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但落户的企业以本地企业为主,说明陶瓷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有限,园内大型的专业化配套企业还比较欠缺。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虽然落户醴陵,但调查中的企业普遍认为该协会的作用还未真正发挥。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不强,调查中的企业有11家采取企业自筹的方式融资,有10家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这也说明企

业融资方式较为单一。醴陵境内存款达73亿元,但仅利用了23亿元,还有50亿元存款尚未被利用,说明醴陵金融市场前景很广阔。醴陵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路都十分方便,还有醴陵至出海口的专线,这在内陆腹地的县级市中并不多见。目前,醴陵的公共科研机构相对缺乏,只有几家大企业设有研究机构,而这几家研究机构都分别隶属于各自企业,科研成果不能被集群内其它企业共享,不利于集群内资源的整合,而且企业的研发多为简单的技术改进,与国际市场的要求相距甚远,不利于集群的长远发展。调查中的企业的科研平均投入为75.86万元,数额较小,这说明集群内企业对科研还认识不足。醴陵商业环境较好,设有商检和海关两个部门,这在地处内陆的县级市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为集群内企业出口提供了方便。

第三,“供应商与相关企业”方面表现较弱。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配套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甚至提供的产品有些还达不到陶瓷企业生产高标准陶瓷的要求。如本地生产的瓷泥500元~600元/吨,而外地精制瓷泥要2500元~2600元/吨,尽管外地瓷泥比本地瓷泥贵了2000元/吨,但本地厂商仍然宁愿到外地购买,原因就在于本地生产的瓷泥达不到生产高档陶瓷的要求。类似的情况在产品包装等环节也同样存在。这说明本地供应商的实力还有待增强,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在调查的企业中,日用瓷企业在醴陵采购瓷泥的平均比例为33.33%,电瓷企业在醴陵采购瓷泥的平均比例为45%,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现实中,除了醴陵本地产瓷泥外,湖南省还有衡阳县界牌这个部级的主要瓷泥产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四,“厂商结构和战略”方面表现较弱。调查中的企业有8家制定了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占调查总量的57.14%。在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的方式中,2家企业采用扩大生产规模方式;8家企业采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式;4家企业采取两种方式并重的方式。这说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进取心较强。股份制企业是集群内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经营、管理上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要求,所以产权结构得分较高。企业内部竞争激烈,有10家调查中的企业认为集群内的竞争是恶性竞争,占调查总数的71.43%,其竞争多集中于成本,在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方面的竞争相对较少。此外,由于企业间相互压价,导致了集群内企业产量大利润却不高。目前,已经有部分集群企业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并积极在技术、工艺和设计等环节上进行改进,通过提高产品的附件值,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避免过于激烈的竞争。

第五,“本地市场”表现较好。国内陶瓷市场规模较大,虽然醴陵釉下五彩瓷占国内市场份额较小,但由于醴陵釉下五彩瓷具有环保、健康两大特点,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国内现在已经出现了釉下五彩瓷收藏热,这说明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的潜力很大,调查中有12家企业认为醴陵瓷器的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第六,“外部市场”表现较好。近年来兴起的炻瓷表现较好,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北美洲、欧洲、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其它日用瓷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出口。但是,出口的产品仍然是以中低档为主,产品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调查中的企业有10家认为,产品在进入外国市场时难度较大,进入外国市场的障碍还很多。企业进入外国市场的壁垒主要有对国外市场的不了解、缺乏专业人才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

由此可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要继续发展,就势必要突破薄弱环节,只有这样醴陵陶瓷产业才能不断发展,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作用才会更加显著。

三、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第一,加强与相关大学的联系,培养和引进专业的陶瓷人才,增强集群发展后劲;第二,政府要加大对大型专业化陶瓷配套企业的引进力度,不断完善工业园内设施,努力促进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第三,培养一批具有强竞争力的龙头陶瓷企业并组建上市公司,打造出醴陵经济的“航空母舰”和“单打冠军”;第四,建立信贷安全区,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突破企业资金瓶颈;第五,以政府牵头,加大科技投入,设立公共的研发平台,为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服务;第六,挖掘醴陵陶瓷文化,打造“中国瓷城”品牌。

(二)行业协会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尽量避免恶性竞争,引导企业之间的竞争朝良性发展;第二,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企业方面

第一,提高天然气利用率,实现成本、环境双赢;第二,企业应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分析消费者喜好和不断开发生产出适应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做到引领市场潮流,挖掘市场潜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第三,打造醴陵陶瓷企业品牌,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醴陵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a],醴陵统计,2008,(3):4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产业。陶瓷作为景德镇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主体,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陶瓷在景德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了清晰的思路。景德镇陶瓷产业2011年全年完成总产值达到192.6亿元,同比增长20.22%,陶瓷上缴税收达3亿元,一个以高技术陶瓷为核心竞争力,陶瓷文化创意为特色,高档日用陶瓷和陈设艺术陶瓷为主题,建筑卫生陶瓷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日用陶瓷行业品质提升,品牌林立。

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市场巨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惊人。2011年,景德镇日用陶瓷完成工业产值54.12亿元,占陶瓷总产值的28.1%。为了获得更高效益,过去都是通过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以获取最大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产量和规模取胜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是市场需求。景德镇日用陶瓷应该向功能化、系列化、节能环保发展,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并且需要向高端、艺术化发展,真正让日用陶瓷艺术化,在实用的同时兼具工艺艺术精神层面的享受。

景德镇日用陶瓷产业要发展,就要创新,创新就是如何让日用瓷艺术化。这已经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同。并且已在产品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生动的体现。现在景德镇已经形成数家颇有名望的日用瓷艺术化路线的企业和陶瓷品牌。目前景德镇共有200个陶瓷注册商标,2011年新增80个;共有16个陶瓷市知名商标,2011年新增13个;共有23个陶瓷省著名商标,2011年新增10个。其中,绝大部分为日用陶瓷行业品牌。这些企业大多数走高档日用瓷路线,将工艺、文化与实用结合,形成自身特色,走出差异化路线。

随着景德镇的发展和对陶瓷产业的重新定位,将千年传承的艺术优势与日用陶瓷的更多渗透,强化日用陶瓷文化与艺术的技艺融合,加快日用陶瓷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转移,大力提升日用陶瓷产品的附加值。景德镇日用瓷的发展一定会在日用陶瓷行业再占鳌头。一旦日用陶瓷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定会给景德镇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景德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贡献。“瓷都”的金字招牌也将具有更加实在的份量。

二、艺术陶瓷行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近年来,随着国家繁荣和发展文化战略的实施,景德镇政府加大了以陶瓷艺术为主的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艺术陶瓷更是如鱼得水。2011年,景德镇陶瓷产业中的陈设艺术瓷完成工业产值63.75亿元,占陶瓷总产值的33.1%。

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队伍恢宏,据《陶瓷博览》统计的景德镇当代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3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7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73人,数十人被认定为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数以千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陶瓷艺术专业人才,以及数万名陶瓷艺术专业工作者。

同时,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研究力量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分别设有部级、省级、市级的陶瓷研究所,大型的画院、研究院也有数家,民间的非盈利性陶瓷研究机构遍布全市,其中还有大量形式各异的大师工作室,整个景德镇形成了具有极强活力的陶瓷艺术研究和创作的优良资源和环境。

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应该调整生产模式与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艺术陶瓷的发展水平,强化陶瓷文化与工艺的技艺融合,加快艺术陶瓷向日用性转移,大力提升陶瓷产品的附加值。景德镇可以凭借独有的地域品牌、巨大人才资源和的研究力量等诸多优势吸引资金与先进的市场运作理念,加速艺术瓷的产业化发展,逐步改变作坊式生产模式和不协调的产业结构。凭借产业发展的优势吸引并留住大批优秀的工艺人才与美术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效应,而不仅仅是发挥名家们的作用,从而拉动景德镇艺术陶瓷人才体系的发展壮大以及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整体繁荣。

三、高新特陶瓷异军突起,建筑卫生陶瓷重振雄风

高科技陶瓷作为现代陶瓷已经渗入了国防、电力、农业、工业等行业,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4年以来,景德镇通过区域优势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能源优势、人才优势,围绕“一个平台、四个基地”加快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建设。据统计,仅2010年景德镇高技术陶瓷企业户数同比增长9.52%,高技术陶瓷产值同比增长48.07%。很多高科技陶瓷企业研制和生产的高技术陶瓷以陶瓷新材料为主导、包括传统陶瓷创新,已经扩展到纳米陶瓷、陶瓷粉体、防弹陶瓷、功能陶瓷、电子陶瓷、远红外陶瓷,高科技陶瓷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7)

如何使传统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并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虽然一些地区如江浙的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竞争力增强,然而众多欠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集群却发展不起来,竞争力不断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差异的产生?虽然有国家政策、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传统产业集群能否对自身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找出影响自身竞争力的劣势因素所在。

本文以gem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以为欠发达地区寻求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供借鉴,进而促进我国各地传统产业集群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湖南省醴陵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2006年湖南省把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列为省50个支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

(一)产业规模方面

醴陵的日用瓷产量占湖南省的95%以上,占全国陶瓷总产量的15%左右,位列全国第三位。醴陵共有陶瓷企业4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占36.6%;规模以下企业359家,占64.4%;实现工业总产出72亿元,占醴陵全部工业总产出的37.8%,约占湖南省工业总产出的1%,对醴陵gdp贡献率达22.5%;年末总资产32.1亿元;全部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06年,醴陵全年共生产日用陶瓷18.3亿件,其中出口8.35亿件,工业陶瓷24万吨。

(二)地理分布方面

醴陵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醴陵城区、城郊和106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东堡、孙家湾、嘉树和泗汾等乡镇,分布范围约为4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城北工艺美术瓷产区,以华联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区,以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华鑫公司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和大林电瓷产区,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区等几个特色陶瓷工业产业带。

(三)产品种类方面

按产品制作工艺分,醴陵陶瓷产品可分为高温瓷、中温瓷;按产品结构分,醴陵陶瓷可分为日用瓷、建筑陶瓷、工艺瓷、特种瓷和电瓷等;从新产品来看,醴陵陶瓷有轻质陶瓷填料、550千伏六氟化硫瓷套、真空陶瓷管、抗菌陶瓷、骨玉瓷、康玉瓷、象牙瓷和炻瓷等一批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产品。

(四)企业性质方面

在醴陵登记注册的陶瓷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多种类型。

二、运用gem模型对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一)评价步骤

1 前期资料搜集。根据gem模型的六个因素,设计了“醴陵陶瓷产业集群”调查问卷。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所需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约谈方式进行搜集。对醴陵22家陶瓷及相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14份。其中,日用陶瓷企业7家、工艺美术瓷企业2家、电瓷企业3家、工业瓷企业1家、生产多种类型陶瓷企业1家、国有企业2家、中外合资4家、股份制企业4家和独资企业4家。在个别约谈方式的调查中,对11家陶瓷企业的最高负责人、4个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湖南陶瓷协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

2 统计并分析资料。应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计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对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统计,在结合gem模型六个因素和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与该集群相关度较强的25项二级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和指标评分如表-1所示。

3 应用gem模型进行分析。根据指标得分,应用gem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得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二)对量化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得分为380分,全国平均水平为250分(把六个因素定为5分再代入gem模型的计算公式中进行运算即可得出),该集群的6个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约为6.20分,说明其具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但总体来说竞争优势不明显。而其中的资源、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等3个指标平均为6.7分,说明在上述3个方面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在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厂商的结构和战略等方面的得分较少,分别为5.64分、5.56分和5.88分,说明这3个方面的因素是该集群的弱项,已经成为制约醴陵陶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

下面对影响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六大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资源”指标得分较高,为7.49分,说明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良好。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人员方面。醴陵有数量多和技术熟练的专业陶瓷生产艺人,特别是在工艺美术瓷中有邓文科等数十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工程师。这是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优势,但与江西景德镇相比,大师数量偏少、年龄结构偏大,这也是醴陵陶瓷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地方。二是资本资源方面。调查的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为1984.37万元。三是醴陵有中国唯一的釉下五彩的技艺。四是能源供应方面。调查中使用了天然气的企业有11家,天然气普及率为64.2%,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的企业的平均税前利润为269.94万元,使用其它能源作为主要能源的企业其税前利润仅75.67万元,前者利润是后者利润的3.57倍。这些都是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第二,“设施”方面表现较弱。调查的企业全部认为醴陵陶瓷产业工业园的设施比较完善,目前已经有28家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但落户的企业以本地企业为主,说明陶瓷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有限,园内大型的专业化配套企业还比较欠缺。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虽然落户醴陵,但调查中的企业普遍认为该协会的作用还未真正发挥。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不强,调查中的企业有11家采取企业自筹的方式融资,有10家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这也说明企

业融资方式较为单一。醴陵境内存款达73亿元,但仅利用了23亿元,还有50亿元存款尚未被利用,说明醴陵金融市场前景很广阔。醴陵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路都十分方便,还有醴陵至出海口的专线,这在内陆腹地的县级市中并不多见。目前,醴陵的公共科研机构相对缺乏,只有几家大企业设有研究机构,而这几家研究机构都分别隶属于各自企业,科研成果不能被集群内其它企业共享,不利于集群内资源的整合,而且企业的研发多为简单的技术改进,与国际市场的要求相距甚远,不利于集群的长远发展。调查中的企业的科研平均投入为75.86万元,数额较小,这说明集群内企业对科研还认识不足。醴陵商业环境较好,设有商检和海关两个部门,这在地处内陆的县级市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为集群内企业出口提供了方便。

第三,“供应商与相关企业”方面表现较弱。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配套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甚至提供的产品有些还达不到陶瓷企业生产高标准陶瓷的要求。如本地生产的瓷泥500元~600元/吨,而外地精制瓷泥要2500元~2600元/吨,尽管外地瓷泥比本地瓷泥贵了2000元/吨,但本地厂商仍然宁愿到外地购买,原因就在于本地生产的瓷泥达不到生产高档陶瓷的要求。类似的情况在产品包装等环节也同样存在。这说明本地供应商的实力还有待增强,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在调查的企业中,日用瓷企业在醴陵采购瓷泥的平均比例为33.33%,电瓷企业在醴陵采购瓷泥的平均比例为45%,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现实中,除了醴陵本地产瓷泥外,湖南省还有衡阳县界牌这个部级的主要瓷泥产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四,“厂商结构和战略”方面表现较弱。调查中的企业有8家制定了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占调查总量的57.14%。在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的方式中,2家企业采用扩大生产规模方式;8家企业采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式;4家企业采取两种方式并重的方式。这说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进取心较强。股份制企业是集群内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经营、管理上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要求,所以产权结构得分较高。企业内部竞争激烈,有10家调查中的企业认为集群内的竞争是恶性竞争,占调查总数的71.43%,其竞争多集中于成本,在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方面的竞争相对较少。此外,由于企业间相互压价,导致了集群内企业产量大利润却不高。目前,已经有部分集群企业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并积极在技术、工艺和设计等环节上进行改进,通过提高产品的附件值,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避免过于激烈的竞争。

第五,“本地市场”表现较好。国内陶瓷市场规模较大,虽然醴陵釉下五彩瓷占国内市场份额较小,但由于醴陵釉下五彩瓷具有环保、健康两大特点,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国内现在已经出现了釉下五彩瓷收藏热,这说明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的潜力很大,调查中有12家企业认为醴陵瓷器的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第六,“外部市场”表现较好。近年来兴起的炻瓷表现较好,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北美洲、欧洲、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其它日用瓷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出口。但是,出口的产品仍然是以中低档为主,产品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调查中的企业有10家认为,产品在进入外国市场时难度较大,进入外国市场的障碍还很多。企业进入外国市场的壁垒主要有对国外市场的不了解、缺乏专业人才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

由此可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要继续发展,就势必要突破薄弱环节,只有这样醴陵陶瓷产业才能不断发展,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作用才会更加显著。

三、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第一,加强与相关大学的联系,培养和引进专业的陶瓷人才,增强集群发展后劲;第二,政府要加大对大型专业化陶瓷配套企业的引进力度,不断完善工业园内设施,努力促进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第三,培养一批具有强竞争力的龙头陶瓷企业并组建上市公司,打造出醴陵经济的“航空母舰”和“单打冠军”;第四,建立信贷安全区,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突破企业资金瓶颈;第五,以政府牵头,加大科技投入,设立公共的研发平台,为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服务;第六,挖掘醴陵陶瓷文化,打造“中国瓷城”品牌。

(二)行业协会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尽量避免恶性竞争,引导企业之间的竞争朝良性发展;第二,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企业方面

第一,提高天然气利用率,实现成本、环境双赢;第二,企业应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分析消费者喜好和不断开发生产出适应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做到引领市场潮流,挖掘市场潜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第三,打造醴陵陶瓷企业品牌,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醴陵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a],醴陵统计,2008,(3):4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8)

1前 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陶瓷行业,我国是传统的陶瓷生产大国,近年来也焕发出新的生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潮州;河北邯郸、唐山;山东淄博;湖南醴陵;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四川夹江;东北法库等多个产瓷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陶瓷产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陶瓷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在这新一轮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瓷都――景德镇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它产瓷区。

在各产瓷区经济与陶瓷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还远远低于国内外的其它产瓷区。主要表现为:(1)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对当地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2)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给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约束了陶瓷产业的发展;(3)景德镇在规划主导产业时“贪大”现象严重,将有限财力遍撒于各种对区域经济增长带动效果不一的产业身上,最后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反而使多个产业发育不良,造成资源浪费和发展机遇的丧失。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相关部门对景德镇陶瓷产业与产瓷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尚不清晰,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陶瓷产业在景德镇的主导作用及地位。

2陶瓷产业在产瓷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产瓷区这种特殊的经济区域是具有某种经济特征和经济发展任务的区域,陶瓷产业在其特定的经济区域中是主导性产业,使用整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指标往往会弱化陶瓷产业在其特定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这种特定的经济区域的相关指标很难获得,本文在分析时仍采用地区的区域经济指标来代替,即使如此,某些产瓷区的陶瓷产业在地区或城市经济中仍然占主导或支柱性地位,它们在国民生产总值、税收、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产瓷区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作为支柱产业的陶瓷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更是其它产业所无法替代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发展陶瓷产业能够带动特定区域经济的增长。陶瓷产业在其特定区域内的高增长率,对区域经济有较大贡献。陶瓷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自身陶瓷产值的增加,也带动了产瓷区GDP的迅速增长。由于我国陶瓷产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陶瓷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展陶瓷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一部分就业问题,还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岗位的增加,扩大了就业容量,这对缓解当今我国社会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陶瓷产业处于整个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具有较大的关联效应,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增长的速度。这种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与陶瓷产业形成上下游产业关系的带动作用,以及与陶瓷产业有间接联系的城市建设和文教卫生等部门的带动作用。

第二,发展陶瓷产业可以优化产瓷区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在特定的经济时间和空间中,各产业的地位和发展有主有次,是非平衡的。换句话说,如果把产瓷区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放到产业结构的所有产业中,期望所有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呈均衡状态,这样的产业结构是无序的,也无法一直存续下去。

第三,陶瓷产业对产瓷区的产业系统具有转型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方面和主要方面来决定的,工业部门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反过来,只要改变了主导产业,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当陶瓷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时,所在的产瓷区的产业结构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

3.1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灰色系统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的一门新的系统科学,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包括灰色预测、灰色关联分析(关联度分析)、灰色聚类和灰色决策等原理和方法。

灰色理论应用最广泛的是灰色关联分析,其基本原理是依据数列的可比性和可近性,分析系统内部主要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关联度,对待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的实质就是比较若干数列所构成的曲线到标准(理想)数列所构成的曲线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几何形状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序列曲线的相似程度用灰色关联度来衡量。

3.2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在本文的研究中,选取陶瓷产业指标作为参考序列(X0*),区域经济指标作为比较序列(Xi*),则

X0* =(X0(1),X0(2),…… X0(k),…… X0(n))

Xi* =(Xi(1),Xi(2),…… Xi(k),…… Xi(n)),i=1,2,3,……,m

第二步: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各参数数列的量纲不同,在计算|X0(k)-Xi(k)|时无法进行,所以在计算关联系数之前,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无量纲处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初值化、均值化和归一化处理等。

第三步:计算陶瓷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点灰色关联度。两个序列之间在第k点的灰色关联度定义为:

其中:

Δoi(k)=|XO(k)-Xi(k)|

Δmax=maxmaxΔoi(k)

ik

Δmin=minminΔoi(k)

ik

ζ∈[0,1]为分辨因子,一般情况下取0.5。

第五步:关联度按大小排列。

通过关联度排序,可以得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之间关联程度大小的排列。

4景德镇陶瓷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

4.1 基础数据的收集

本部分选取了2001~2005年景德镇市三产业的产值、陶瓷产值及景德镇人均GDP作为原始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来度量它们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首先选取景德镇5年陶瓷产值(X0)作为参考数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金融业以及景德镇人均GDP为比较数列,分别用字母X1、X2、X3、X4、X5、X6、X7、X8、X9来表示,单位为:亿元(人均GDP为:万元/人),相关基础数据见表1。

4.2 灰色关联分析

(1) 无量纲化处理

(2) 根据公式Δoi(k)=|Xo(k)-Xi(k)| 计算比较序列各点与参考序列各点之间差值的绝对值(见表3)。

根据表3,我们得知:Δmax=maxmaxΔ0i(k)=0.088

ik

Δmin=minminΔ0i(k)=0.0005

ik

(5) 关联度排序

X2 > X3 > X1;X9 > X6 > X7 > X4 >X8 > X5

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人均GDP>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工业>金融业>建筑业

4.3 计算结果分析

(1) 总的来说,在2001~2005年间(如图1),陶瓷产业发展与区域国民经济之间的关联度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大部分指标的关联系数都保持在0.8以上,除了建筑业和金融业在这五年期间与陶瓷产业的关联度位于0.6以下。

(2) 从表4和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业和金融业的波动最大,首先建筑业在2001年和2002年的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3372、0.4109,而2003年达到了0.8413,之后的两年又回到0.3647、0.4069。金融业在2001年时为0.4581,而在后面的三年中该指标与陶瓷产业的关联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到2005年该指标又降至0.4007,对陶瓷产业的影响甚低。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景德镇为了陶瓷业的发展,景德镇陶瓷工业园自2002年开工建设以来,三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75亿元,占同期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总额的39.8%。“中国陶瓷城”号称“景德镇头号重点建设项目”,也投资了3.5亿元。这些建设基本符合2003年度建筑业和金融业对陶瓷产业发展的贡献,反映出来对陶瓷产值的关联度较高。

另一方面,自2001年后,景德镇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度成为景德镇工业标志的烟囱全部不见了,路修了,城市广场建了,而陶艺柱、文化墙、瓷灯柱、城雕是景德镇市政府总结的2003年景德镇16大亮点中的一个。总投资60亿元包括十大公共建筑、十大旅游景观及市政建设和其他项目的36项重点工程全面启动,是2003年16大亮点的第一亮点,但是36项重点工程中却没有一项与陶瓷工业直接相关,60亿资金没有一分钱是用来直接支持瓷器生产。近年来,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90%的是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华意电器总公司、东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德字集团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而不是陶瓷业。景德镇瓷业的利税收入甚至还不及昌飞集团的1/10。事实上,土地正在成为景德镇更现实的收入来源和城市发展动力。《2003年景德镇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景德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0%,土地出让金总收入达到11.32亿元,净收入4.6亿元。而针对上面这些建筑业和金融业的投入,反映出这5年来与陶瓷产业平均关联度持续走低也就不奇怪了。

(3) 从表4中可以看出,各产业与陶瓷产业的关联度也较为合理,景德镇市的三大产业与陶瓷产业的关联度都较高,也就是说三大产业的发展对陶瓷产业的发展影响较为显著;更细化一点来看,除建筑业和金融业外其它产业及景德镇人均GDP与陶瓷产业的关联度都较高,即这几年中工业、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及人均GDP对陶瓷产业的影响显著,而建筑业与金融业这些年的发展却对陶瓷产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4) 从第一、二、三产业关联度的排序上,我们可以发现: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关联度高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第三产业的关联度高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也就是这几年的发展中,景德镇工业的发展与陶瓷产值是联系最紧密的,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陶瓷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与陶瓷相关的机械等工业的发展必然与陶瓷产业的发展同步。其次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对陶瓷产业影响较大,很显然景德镇这几年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陶瓷企业对外交流更加频繁,同时降低了陶瓷产品的成本等,餐饮等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也吸引了相当的游客,对陶瓷产值的增加起到了相当作用。排在最后的是农业,也就是说农业的发展对陶瓷产值的影响度在三大产业中是最小的。

(5) 从X4到X9 的排序中,可以看到人均GDP、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及工业都排在前列,而金融业和建筑业与陶瓷产值的关联度很低,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陶瓷产业的发展,而且从数据上看这几年对陶瓷产业的影响比较显著,可以加大这些产业的发展来促成陶瓷产值的增加。金融业和建筑业关联系数的走低,说明在2001~2005年间,这两项指标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对陶瓷经济增长应有的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景德镇针对陶瓷产业上的建筑业和金融业市场发展的不足。

5结 论

本文通过对景德镇陶瓷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陶瓷产业与产瓷区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陶瓷产业的发展在经济总量、就业、收入等方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陶瓷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也起到了带动作用。

(2) 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来看,在2001~2005年间,陶瓷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陶瓷产业与人均GDP、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及工业等产业相关联,而与金融业与建筑业基本没有关联,说明金融业与建筑业对陶瓷产业的直接投入不够,贡献甚小。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景德镇陶瓷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故该方法适用于陶瓷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邓聚龙. 灰色系统的基本方法[M].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17~18

2 张 安.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 实证与分析[J]. 情报杂志,2006(7): 108~111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9)

1、宝石龙首金带钩装饰风格和嵌石工艺

明代的首饰多由金银、珠宝、玛瑙、翡翠等材料制造,许多首饰综合运用花丝、簪花、镶嵌等工艺。明代金银首饰其工艺之精美,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历代中少见的。这一时期的金银首饰不同于唐宋以来的丰满圆润、清秀淡雅、意趣恬淡的风格,越来越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浓厚。并且工艺高超,造型奇巧,特别是累丝工艺、镶嵌工艺在明展到了极致。供皇家宫廷所用的金银重器,器型和花纹装饰图案等都显现出雍容华贵的面貌,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配以精湛的工艺,或镶嵌珠玉宝石,或累丝编织,或契刻精细,使器物不仅工整,而且富丽堂皇。如嵌宝石龙首金带钩,钩身呈条形,龙头回首为钩,龙嘴弃冀向前突起,双目圆睁,额头上嵌珍珠,细长的钩体上,镶嵌各色宝石。色泽华丽,工艺精湛。从造型到纹饰均为典型的“皇家化”风格。

2、珐琅彩装饰风格特点

珐琅瓷是陶瓷中极为名贵的一种,始于欧洲传于明代。其最大的特点是质地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明丽、画工与手工制作工艺极为细腻。且多以大自然为题材,结合欧洲新艺术的流线造型元素。珐琅彩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先用红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粘出图案花纹,再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填充,使彩绘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经高温烧成后,磨光镀金,最后制成珐琅彩。珐琅彩技艺被大量运用到黄金首饰上,如今故宫博物馆中,慈禧太后及宫廷后妃们就留下大量的珐琅彩首饰,底饰多数为富贵华丽的蓝色料。19世纪因欧洲学习中国的瓷胎珐琅制作,使之出现了瓷质珐琅瓷首饰,清宫廷造办因此为皇宫试制珐琅瓷首饰,在慈禧太后的墓葬里就出土过一批珐琅瓷首饰,因为陶瓷质地反而比其它金、银首饰保存的更加完好。

3、明代金银造型设计与其他朝代不同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化发展的总势趋于保守,金银首饰有很大发展。金银首饰的工艺造型一改唐宋以来丰满富丽、清秀典雅的风格,总体呈现华丽繁缛的风格。器型雍容华贵,宝石镶嵌色彩斑斓,特别是满目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高贵与权势。这一切都与明清两代宫廷装饰艺术的总体风格和谐一致,与贴近世俗生活的宋元金银首饰迥然不同。但明清金银首饰的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从总体上来看,明代金银首饰仍未脱尽生动古朴之气,而清代的金银首饰制作却极为工整华丽、细腻精工。

明代金银首饰的制造,首先注重样式设计,款式较之前代更为新颖,加强了富有吉祥意义的图案设计,大量运用了龙、凤等富贵造型。在金器制造中大量采用镂空技术,使较少的材料表现出较大的体积,镂空后的金器不但没有空虚感,反而精致、醒目,极具气势。在金银首饰的加工中普遍运用了掐丝、炸珠、开模、镶嵌等工艺。

明代金银装饰由于时代较近,而又区别于清的过于奢侈繁缛,以其不脱古朴又华美亮丽的特点对现代陶瓷首饰造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二、现代陶瓷首饰造型设计的工艺特点

现代首饰在设计理念上,追求反璞归真,改变了以贵金属、宝石材料进行首饰的设计与制作的传统,实现现代首饰设计在个性化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突破。陶瓷首饰就是在这种设计理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性与艺术性兼顾的新型首饰,它利用自然界的泥土材料的特性,运用多种独特的装饰方法,更能使人深刻地感受到陶瓷首饰材料的独特性,并且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互动。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制料、成形、烧制等工序生产出来的具有实用和审美功能的器物。陶瓷的主要原料是泥土,陶瓷材料的特殊决定了陶瓷首饰不能像金银首饰那样在工艺上精细繁琐,釉色上不如传统金银首饰那样贵气十足,但是五彩缤纷的颜色釉,温润如玉的青釉,晶莹闪烁、花开绚烂的结晶釉使现代陶瓷首饰具有了新颖、独特的风格。而且陶瓷材料的高硬度决定了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高焰点决定了它具有杰出的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决定了它具有良好的耐蚀性。陶瓷首饰作为现代首饰设计和陶瓷艺术的一个延伸产物,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意义中人们对首饰的界定,还满足了追求个性、张扬、时尚、品位的人们对首饰的多种审美需求。

陶瓷首饰的表面装饰设计可以从绘画、雕刻、贴花、釉料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运用刻花、镂空、粘接、堆花、弯曲、折叠、拍压、印纹、挤压、绞胎等多种技法,获得或具体或抽象,或规律或随意,或平面或立体,或单独成立或与造型配合的装饰效果,可以使陶瓷首饰的装饰形态千变万化。所以,在设计陶瓷首饰时,我们在设计方案中对它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方面需要进行综合、具体的考虑,结合各种技法创作出更为新潮的样式。一般情况下,陶瓷首饰设计多采用刻花、堆贴,镂空、挂釉等装饰手法,在实际制作时还可根据陶瓷材料的质感、粗细、色彩等来制定出造型和肌理的不同装饰处理方法。各种装饰方法根据需要还可以结合使用,使陶瓷首饰的表面装饰更为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完美地表现出设计思想,起到美化陶瓷首饰的作用,使陶瓷首饰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三、明代金属首饰装饰造型对现代陶瓷首饰装饰造型的影响

1、现代陶瓷首饰的综合装饰设计

回顾中国首饰的发展史,从金银、珠宝、玛瑙、翡翠等材料制造,许多首饰综合运用花丝、簪花、镶嵌等工艺到现代的多种材质或多种材质结合的首饰,首饰的装饰和造型的确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传统的风景、动物装饰到现代的抽象、概念装饰,我感受到了一种澎湃。

综合装饰是陶瓷与其他材料结合的装饰方法,是集材质、造型、纹饰、色彩、工艺、技法等设计要素于一体,将不同的材料进行巧妙地安排、有机地组合、整体地建构,形成材质各异、风格统一的艺术装饰效果。陶瓷首饰的综合设计不仅是在单一的首饰坯体上综合陶瓷和其它材料的装饰方法,如金属包镶陶瓷、陶瓷表面压上金属丝或玻璃、在陶瓷中镶嵌人工宝石,以及在陶瓷表面上刷金水、贴金箔等装饰方法,还要结合更多的材料进行多样化设计。现在的首饰设计融入了明代的古典、高贵,结合了现在的科技、材料和时尚文化。景德镇陶瓷首饰综合装饰常用的装饰手法有金属与陶瓷、纤维与陶瓷、皮革与陶瓷、玻璃与陶瓷、木头与陶瓷、珠宝与陶瓷等,这些综合装饰手法也可以相互混搭,在视觉上寻求不同材质共同体现的和谐美感。

2、现代陶瓷首饰的动物装饰造型设计

现代陶瓷首饰作品是用手工捏制的卡通形象的方法,卡通形象的主要面部表情装饰用青花绘画,并点缀一些可爱的卡通元素,立体的卡通形象和传统的青花装饰结合深得年轻一族的喜爱。着重突出手绘技法,把传统绘画装饰纹样于陶瓷上,使其整体风格又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之美。最常用的装饰题材就是动物题材,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非主流的设计广受大家好评。用镂空装饰手法为点缀,虽然装饰手法相同,但是装饰图案、坯体造型、釉面设计各有特色。

3、珐琅彩在现代陶瓷首饰中的运用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72-01

纵观世界美术领域,中国画以其独特的墨彩神韵和表现技法独立于艺坛,自成一系,经过无数的艺术家一代代的传承、创新,成为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精髓。中国,是瓷之故乡,号称“瓷之国”,“China”在英语中既是瓷器也是中国的意思,它代表的就是中国。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绚丽多彩,以其独到之处引得世界赞赏。郭沫若先生曾有诗云“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运用最多的形式是“中国画”及其表现技法。大部分的艺术陶瓷都是运用这种形式结合陶瓷的特殊工艺进行画面的设计和创作的。

早在元青花的时候,陶瓷艺术就已经打上了中国画的烙印。元代青花瓷的装饰和唐、宋墨分五色的水墨与白描画息息相关,明清版面的流行,是康熙古彩的先导,恽南田没骨花卉画的成就,促进了雍正粉彩的形成,清末民初,徽州文人画家来景画瓷,出现一时浅绛彩的流行。扬州八怪,特别是S慎的绘画影响了王琦和珠山八友的新粉彩装饰。宣传画的影响,现代人物、红旗漫卷、万山红遍是瓷独特的景观。当代中国绘画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实验水墨画。这些画以舍弃笔墨来追求视觉的冲击效果。影响到陶瓷装饰方面,是对传统绘画装饰的沉思和逆反。强调对材质和技法的综合运用,表现审美工的多元化。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的陶瓷爱好者将中国当作画好瓷器的基本功之一来苦练。可以说,一部景德镇陶瓷美术发展史,也是中国绘画史的折射。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工笔重彩”、“工兼写”、“没骨写意”、“泼墨”等技法,主要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来描绘对象,抒写情怀。就中国画来说,“笔墨”本身就是艺术,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的美。一个中国画家的情思、意向、境趣、性格、风貌、技巧等在创作过程中,无不通过“笔墨”呈现出来。“笔墨”是组成中国画的根本要素,千百年来“笔墨”一词已被视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中国画之美,就美在有“笔墨”。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中国画主内涵,重意境,尚神韵,求意趣,故在构图准则上不受视野束缚,摆脱焦点透视的羁绊,采取散点透视和视觉记忆来布阵置势和构图,中国画的章法构图,广阔自由,以虚带实,浮想联翩,乃为一大特点。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要“化景物为情思”,“览物得意”,“写物创意”,只有高度概括,才能在一件作品中突出主题,创铸意境。中国画在创作构思中,虽偶尔也有增添的,但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作者的艺术情思,把作品画得尽善尽美。诗文、书法、印章和中国画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中国画作品的一个有机体,也是中国画的独一无二的特色。 缀以特有的装裱工艺,增强了民族形式的装饰美。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都可以在陶瓷装饰中找到,二者相互影响。比如说青花装饰,青花色料与国画所用黑墨特性相似,可以勾线,可以渲染,随意挥写,落笔生辉。青花色料有色阶、浓淡、深浅变化,既沉着又明快。由于这一原因,青花装饰艺术家继承或吸收前代或当代文人画家的画风。比如说“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所谓“同一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这样,青花装饰艺术风格就或多或少地反映着当时水墨画的流风遗韵。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青花艺术设计中的“料分五色”正是对于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的一种模仿,是希望青花艺术设计更大地体现出水墨画的色彩效果。

总之,中国画是在纸上完成,而陶瓷装饰是在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表现技法上进行改进,突破来完成的。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创作代代相传,有官窑和民窑的丰富经验,有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有现代艺术的创新,同过两者的相互结合,互补才形成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有的陶瓷艺术家通过结合自己的国画功底所长结合陶瓷材料的创新,所创作出的陶瓷作品比在纸上绘制的国画效果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画在革新,陶瓷艺术也在革新,陶瓷艺术也更好的通过工艺材料和技法创新才能够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才能够更好的包景德镇陶瓷展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程云.中国绘画与陶瓷装饰比较论[M].中国陶瓷,2005.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篇(11)

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陶瓷的需求曰益增加及对产品质量、品种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其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逐渐复杂。目前,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一般由制粉料或成型烧成两大部分组成,而成型烧成生产线对产品的品种规格、尺寸、颜色的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粉料山压机压制经过输送进入烘干窑烘干水分,然后经过施釉线进行施釉和色彩处理进入辊道窑,在辊道窑内根据工艺配方的要求按制定的烧成曲线烧制需要的产品,由于整个生产线是由许多相同的设备组成,各个环节的故障和变化将影响整个生产线的工况,且由于原材料及产品规格和品种的变化也须对生产线进行相应变化,因而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是多变的。因此,对陶瓷生产技术与装备进行研究,以便能快速、高质高产、低能耗地生产多规格和多品种的陶瓷产品。

陶瓷生产线控制系统现状 对陶瓷行业来说,提高控制水平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窑炉耗能占了60%~70%,对陶瓷窑炉的燃烧控制进行优化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现有窑炉燃烧控制系统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现有控制系统可以完成生产需求,但在能源耗费、生产监测方面有改进余地。成新的控制系统,在稳定生产,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窑内气压和气氛,节约风机用电,节约燃烧用油量,减少关键点温度波动。使产品质量稳定度、操作人员负担、能源耗费方面比以前有明显进步口在研究过陶瓷窑炉特性和生产工艺要求之后,确定了利用CAN技术搭建现场总线,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试验和整定,将控制系统实现。

方案论证

陶瓷烧造工艺

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熔性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加以高温烧制,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它作为一种非金属材料,在日用品、建筑装饰、电子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多,在国民经济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陶瓷原料的主要组分包括:粘土、石英和熔剂原料。粘土是塑性组分,使坯料具有可塑性并赋予干坯强度(可比作生物的肌肉);石英是瘠性组分,起到骨架作用,使瓷器烧成之后形状能够保持(可比作骨骼):熔剂原料一般由长石、石灰石等材料复合而成,帮助其它组分熔融,令不同组分均匀致密的成为结晶体,提高制品强度,还产生玻化效应,提高制品光泽度(类似肌腱)。施釉陶瓷表面的釉是性质极像玻璃的物质,它不仅起着装饰作用,而且可以提高陶瓷的机械强度,表面硬度和抗化学侵蚀等性能,同时由于釉是光滑的玻璃物质,气孔极少,便于清洗污垢,给使用带来方便(起皮肤作用)。我们 接 触 的陶瓷釉面砖一般用于墙面或地面的铺设,采用原料为陶瓷工业用粉料,是以上所举原料经过粉碎、研磨、精磨、脱水之后制成的工业原料。粉料含水率4-8%。

粉料要制备成产品,先要用各种方法制成具有产品形状的坯料。成型方法随产品不同可选用可塑法(应用于日用陶瓷)、注浆法(应用于复杂形状产品)和压制法。墙地砖和工业陶瓷一般应用压制法成型。介绍的成型方法就是粉料放在平板模具内,由液压自动压砖机压制成型,速度快,易于转换生产型号,适合工业批量生产要求。坯料成型之后水分较多,在入窑烧制前要经过干燥,使含水量降到2%以下。干燥方法是利用窑炉的余热作热源与坯料作热交换,令水分蒸发。干燥之后先经过一道素烧工序,再经过一道釉烧工序烧成成品。这两道工序通称烧成过程。陶瓷的烧成一般指的是使瓷器的坯体经过热处理,完成特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瓷化和结晶这个过程。烧成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常温加热到200℃,200℃到出现液相,出现液相加热至烧成温度并保温,然后冷却到液相凝固温度,再冷却到常温。烧成中对温度高低、温度变化快慢、不同阶段的气氛,温度持续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保证产品的品质极为重要。素烧时砖坯没有上釉,因为釉层成熟温度低于坯体烧成温度,若一次烧成釉面和砖坯之间无法紧密的附着。先对砖坯进行素烧,可以令砖坯结构致密,内部成分均匀分布,坯体内产生晶型转变,坯体内气体氧化分解排除。这样上釉之后可以快速烧成平整光滑的釉面。

现场总线概述

在计算机数据传输领域内,长期以来使用RS-232和CCITTV-24通信标准,尽管它们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却是一种低通信速率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标准,不能支持更高层次的计算机之间的功能操作。同时,在大规模的应用(如工业现场控制或生产自动化领域)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如果在最底层上采用传统星型拓扑 结构,那么安装成本和传输介质造价都将非常昂贵;采用流行的LAN介质及相关硬件和软件又使其系统造价与星型系统相差无几。所以在最底层上,的确需要设计一种具有一定的通信速率而又造价低廉的通信系统,现场总线(Field Bu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FieldBus网络体系结构及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始于1995年。按照ISA(美国仪器协会)SP-50规范的定义,现场总线是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联的通信网络,是现场通信、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系统的集成。现场总线的节点是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如传感器、执行器和编程器等。

但不是传统的单功能的现场仪表,而是具有综合功能的智能仪表,例如,温度变送器不仅具有温度信号变换和补偿功能,而且具有PID控制和运算功能;调节阀的基本功能是信号驱动和执行,另外还有输出特性补偿、自校验和自诊断功能。它具有通信功能,并存贮七层(有的三层)协议。现场设备具有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现场总线不单单是一种通信技术,也不仅仅是数字仪表代替模拟仪表,关键是用新一代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C ontrolSy stem)代替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irbutedC ontrolSy stem),实现现场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FCS对传统的DCS提出了挑战和变革。

1.FCS的信号传输实现了全数字化,从最底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就采用现场总线网络 ,逐层向上直至最高层均为通信网络互连;

2.FCS的系统结构是全分散式,FCS废弃了DCS的输入/输出单元和控制站,由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取而代之,即把DCS控制站的功能化整为零,分散地分配给现场仪表,从而构成虚拟控制站,实现彻底的分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