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心理成长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7 21:40:34

心理成长论文

心理成长论文篇(1)

虽然辛苦,工资也不高,但母亲还是不忘经常给我和姐姐买些营养品回来,然后微笑着看我们吃,自己却一口也舍不得吃……

经历了漫长的一个学期,我们终于迎来了上学以来的第一个寒假。

那年的冬天很冷,雪天又多。冬天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无聊的季节,因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东西,所以只得静静的呆着。

心理成长论文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转贴于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心理成长论文篇(3)

本届论坛将以“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与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同仁们一起,在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认知、行为、情绪、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探索如何通过故事、绘画、沟通、游戏、积极暗示等方式引导孩子逐渐养成和谐积极的心理品质。

同时,为提升教育工作者专业基本功和实操技能,本届论坛特设六个“读懂孩子”主题相关工作坊,衷心期待各地教育同仁共襄盛会、共话“木铎心声”,共谱心理健康教育新篇章!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二、会议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三、参与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学爱好者

四、论坛组织机构

名誉主席 林崇德

主 席 边玉芳

副 主 席 陈滨滨

学术委员会主席 莫 雷

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卢家楣

学术委员会委员 俞国良 周宗奎 连 榕

吴增强 庞维国

组织委员会主席 边玉芳

组织委员会副主席 吴洪健 何 妍

组织委员会委员 白玉萍 吴 捷 许爱红

彭华军 张丽华 麦 莉

尚新华 袁章奎

(持续更新中)

五、日程安排

林崇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资深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莫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前副校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

卢家楣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部级教学名师

边玉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俞国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修订组组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起草组组长

周宗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院长,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连榕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长

吴增强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

庞维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秘书长

蔡仲淮博士,世界自然医学大学心理学院院长,(WMECC)世界医学最高认证中心亚洲完形心理治疗委员会副理事长,(NBPES)美国国家专业催眠教育与认证委员会高级训练师

林祺堂教授,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博士,台湾新生医护管理学校心理谘商中心主任,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美】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得克萨斯卫斯理大学教育系,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FT)前任主席,得克萨斯州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主席

【德】乌利齐・所罗门教授,德国生物能分析协会(DVBA)前任主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会员(DCAP)、德国完形心理疗法协会(DVG)会员,组织行为学家

【韩】林世_博士,韩国圆光大学健康医学研究院教授,韩国心理咨询专业协会理事长,韩国艺术治疗协会理事长

七、工作坊简介

工作坊A、C:看见例外

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

在寻常的事情中,看到不寻常,发现事情后面的心理活动;

打破思维定势,寻求问题的最终答案,不被表现左右判断;

给婚姻家庭最好的保险柜,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需要看到寻常中的例外。

工作坊B:故事中的孩子

林祺堂教授

用故事构建生命的故事,开启生命的光,重塑美好生活;

问题故事外有新的故事,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可爱;

用有趣的问句,问出深刻的故事,捕获孩子的心灵。

工作坊D: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乌利齐・所罗门教授

理解孩子用身体表达的思想,这种思想和成年人的迥异;

孩子们的语言或许不丰富,但是有着丰富的身体语言;

和孩子有效地沟通,需要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

工作坊E:积极暗示教育

蔡仲淮博士

将艾瑞克森的理念与精神,应用于教育;

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让他健康成长,需要方法和技巧;

教养和教育可以利用催眠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助人成长。

工作坊F:艺术与孩子

林世_博士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个满是音符的地方,随孩子的成长而动;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画意诗情的芳草地,随孩子的运动而变化;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品读,用乐谱,用画笔,洞察那幼小心灵的成长。

八、费用(以下三项可任选其一)

(1)600元/人:论坛

(2)1800元/人:1个工作坊(会前会后任选)+论坛

(3)3000元/人:1个会前工作坊+论坛+1个会后工作坊

注:每场工作坊限额60人,请提前报名确认。京外参会人员可协助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九、证书

颁发由专家签名以及北京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工作坊参与证书。

十、论文

欢迎参会人员提交论文,题目自拟。论文要求:(1)符合本次论坛相关主题要求,且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2)论文内容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作者及其单位、邮编、电子邮件地址;(3)论文提交邮箱。论坛根据提交论文的质量决定是否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可推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或《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发表,相关事宜将在会后另行沟通。

十一、付款方式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苏州桥支行

户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账号:1100 1079 8000 5600 9860

联行号(京外汇款填写):105100012091

十二、咨询及联系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郭老师010-5880504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王老师010-88810835

心理成长论文篇(4)

一、大学文化的哲学内涵

大学文化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王冀生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眭依凡将大学文化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刘建平则认为大学文化是指一所大学为实现其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战略,以师生为主体形成的思想和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无论是社会文化形态、精神文化还是观念规范,大学文化所反映的核心其实质是一种价值观。哲学一直是大学确立其存在价值的根本源头,不同的哲学基础所代表的是不同的价值观。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则以政治论为基础。”1.基于认识论的大学文化遵循认识论哲学的大学将追求真理即学术的客观性作为大学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为了保证自由地追求真理,大学必须做到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强调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在学术研究上学者的学术活动应只是服从真理标准。学术自治要求教授所代表的学术权力在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教授的学术发展来推动大学的发展,因此,基于认识论的大学文化能够促使大学不断地创造知识与发现真理。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就是在柏林大学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大学文化影响下建立的,“鼓励研究以及独立学者的进步”鲜明地表现出这所大学以认识论为基础的文化特质。截至2011年,霍普金斯大学的校友、教师和研究人员中先后有36位获得诺贝尔奖。由此来看,基于认识论的大学文化为教授们营造了自由、公平的学术环境,使其能够潜心钻研学问,以追求真理作为学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基于政治论的大学文化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政治论哲学为基础的大学日益凸显出其伟大的存在价值,大学之所以存在不仅是为了追求真理更是为了服务于社会。以美国为例,二战之后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受到高度重视,对技术和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高等教育被纳入为国家发展服务的政治轨道。由此看来,大学的职能开始发生变化,大学已不能单纯地只为追求真理而存在。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认为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价值取向的,与认识论不同的是政治论更强调知识的价值性即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引导大学重视知识的价值和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大学开始设置社会所需的热门专业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开始产学研合作以追求社会效益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知识将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的办学理念和行政权力介入学术权力的管理模式,取代了以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为特征的大学文化。3.认识论与政治论统一的大学文化两种不同哲学观下的大学文化决定了大学不同的价值观:基于认识论的大学文化使得大学更像是一座象牙塔,忽略了大学研究成果及人才培养对社会贡献价值,导致大学会与社会脱离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政治论的大学文化使得大学更倾向于追求实用性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大学会因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问题以及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正如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所说:“人类的希望取决于那些知识先驱者的思维,他们所思考的事情可能超过一般人几年、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认识论和政治论二者之间实现和谐统一应是大学定位其存在价值和发展方向的最好选择,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也强调了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将认识论和政治论结合起来,使二者平衡发展。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就宣称“求知是人类的本性”;雅斯贝尔斯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把作为基本点的人的价值视为大学的根本;赫钦斯高等教育哲学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将大学紧紧地与人、与人性、与人类联系在一起。74由此可见,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大学的中心还是应回归到人本身。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是以人才培养为基本的,教学活动是培养人才的最直接形式,科研及社会服务应作为人才培养的间接形式而存在。教授们从事科研活动所获取的先进知识应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大学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应提供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学习机会,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身的实战能力。由此看来,以人为中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既要坚守大学自古以来追求真理的纯粹性,又要在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寻求创新,因此,大学文化的哲学内涵应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统一。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心理成长论文篇(5)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胡总书记对教师队伍提出的“四点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政治强、业务精、睿智型、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校长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加强中小学校长学习力、研究力、实践力、领导力“四力”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校长论坛活动,帮助校长群体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改善思维品质,促进广大中小学校长由经验型、教师型向学习型、专家型转变,切实提高校长依法治校能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打造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奠定坚实的长效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首届校长论坛的成功举办,经局党政班子研究,决定成立以县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局党委书记为副组长,县教育局党政班子成员、人事股股长、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本次论坛的举办。

领导小组将组织专家和领导、校长、支书组成评委组,现场对各位校长的参评论文和交流发言进行评分,最后分项授奖,并将结果在本系统内公布。

三、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年10月—年11月):广泛宣传校长论坛的意义,动员全县各相关校园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积极参与、精心准备。

(二)论文准备阶段(年11月—年12月):参加论坛交流的校长按照统一要求结合本校、本人实际撰写论文。

(三)论坛交流阶段(—学年寒假期间):各参会人员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报到参会,具体事项届时另行通知。

四、活动内容和方式

(一)论文撰写要求

按要求参与论坛活动的校园长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科学理论,根据本人所在校园的改革发展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心得和管理实践探索,紧紧围绕如何当好校长、如何依法治校、如何带好队伍、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如何办好学校、如何提升办学水平等方面来撰写参与论坛交流的论文(字数原则上控制在6000字以内)。

总的要求就是要牢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行文流畅,力争对同行有所启迪。论文应充分体现自己所作所为、所学所得、所思所悟,对工作有切实效用,切忌空洞无物、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防止使参与论坛活动流于形式,切忌无实事求是之风、造哗众取宠之势。

(二)论坛交流方式

论坛活动具体举办形式为集中组织、分段进行、逐一上台发言交流、统一评分、依学校类别分组评选。每位校长参照各自论文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发言,发言交流时间原则上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最多不能超过45分钟。

(三)考核办法

评分分为专家、领导评委评分和民主测评评分两个部分。每位校长发言后由评委依据评分细则进行打分,评委分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同时发放无记名评分表,由参与论坛交流的各位校园长(学校党支部负责人一并参与评分)进行民主评分,民主测评得分为去掉三个最高分和三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总分为专家和领导评委打分的70%与民主评分的30%之和,即:总分=评委打分×70%+民主评分×30%,当场公布得分。

最终按总分的高低,由领导小组审核确定论文等级和交流发言等次,从而确定获奖人员。本次论坛共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成绩特别突出的,可单列授予特等奖。

校长论坛交流活动将作为对校长治校能力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次评比,对校长履职情况的一次综合考核,同时将作为对其所负责学校工作进行考核的一个方面,各校长参加论坛活动成绩将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年终对所在学校当年考核的奖励分。

(四)论坛机制

通过开展首届校长论坛活动,尝试逐级建立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论坛长效机制,时机成熟后在教育网站上设立“校长论坛”贴吧。今后校长论坛原则上县级每年举行一次,在领导小组领导下,适时在进修学校以专题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各乡镇中心学校也应本着力求实效的原则结合本乡镇工作实际,谋划建立相应的校长论坛机制。

县、乡两级校长论坛活动通过介绍国内外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前沿理论,着力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搭建中小学校长总结反思、互动交流平台,提高中小学校长管理学校的能力、团结领导教师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率先垂范推动学校发展的能力,促进全县中小学校长队伍在理论上进一步有所提升,在实践上进一步收获成功。

五、参加人员及论坛举办时间、地点

本次论坛参加人员为各完中、职中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各乡镇中心校校长、初级中学校长,县一、二幼园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届时视情况邀请县级部分领导和部分县直部门领导指导论坛活动,上述各学校支书(校长兼任支书的由副支书参加)参加民主测评打分,全程参加论坛活动。

地点:县教师进修学校。

论坛举办时间另行通知。

六、相关要求

1.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论坛交流活动,将此次活动作为对本校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的一次考核和检验;各参与校长要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完成论文的撰写、定稿,严禁抄袭或请他人,一经发现将依照有关纪律严肃处理;交流发言时,建议发言人尽可能使用powerpoint进行展示,利用幻灯片阐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和理念(如确定使用的,请提前与进修学校业务组联系)。

2.论文定稿后,务必于年12月31日前,以word形式发送至邮箱,联系电话:,联系人:。

心理成长论文篇(6)

二十世纪是反思的世纪,不仅反映在哲学、文学、艺术领域,而且也反映在历史学。有人曾把十九世纪视为史学世纪,主要鉴于兰克学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兰克学派在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可磨灭。但是正如任何理论都有它的时效性一样,它不可能在随时随地都能起到“放之四海皆准”的功能,都有它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所谓“一劳永逸”的真理从来就不曾存在过。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兰克学派发展到了顶峰,顶点的出现意味着衰弱的开始,极度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结构性危机。正是这一危机促成了史学百家齐放,年鉴学派、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心理史学等一大批新学派的出现,使历史学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当然,年鉴学派是最有富影响力的一个学派,而且年鉴学派对其他学派的出现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如第一代年鉴学派大师布洛赫对封建制度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作了宽广的考察,开创了真正的比较历史学,被称为“比较史学之父”。第一代、第二代年鉴学派史学家主要成果在社会史、经济史与文化史领域,但是由于新理论、新方法的采用,由此产生了许多新分支学科的出现,如人口史、心态史、历史人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可以说是年鉴学派凯歌进行的时期。1946年《经济和社会史年鉴》更名为《经济、社会、文明年鉴》,目的在于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范围,更好地反映年鉴学派的总体史风格。年鉴学派的大发展与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 ,19021985年)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1946年布罗代尔进入年鉴学派的核心领导层,成为《经济、社会、文明年鉴》的编辑之一,1956年在费弗尔去世后成为该杂志的主编及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主任。他对年鉴学派的最大贡献是于1949 年和1967年出版的《腓力二世和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和《15-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两书。它成了年鉴学派总体史的范本和经典之作,完成了年鉴学派的理论建构,提出了历史时段理论。虽然历史时段理论奠定了年鉴学派总体史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如果不当地运用该理论来分析具体历史时,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历史粹化现象”,而与年鉴学派的宗旨总体史研究背道而驰。

正当年鉴学派处于鼎盛时期,50、60年代悄然兴起了现代化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西欧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和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从50 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股研究这些新兴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的热潮。如经济学界出现了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在政治学界出现了阿尔蒙德等的政治现代化模式,即政治现代化只有摸仿英国的参议院民主制和美国的总统民主制;社会学界的帕森斯主张现代化就是西化。但是这些发展理论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受到了现实的强烈批判。在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潮,反帝、反殖、反霸成了该时期的主题。另一方面,一体化在部分地区出现,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发展问题不再是某国的问题,而是带有世界性的。与此相应,在学术领域出现了一股强有力的“反现代化理论”、“反西方化理论”、“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潮。美国学者伊曼纽尔。华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和学术背景之下,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他认为60年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将发展看作是发展中国家单独发展,以及把现代化理论假定存在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可行性。因此,他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纳入到了世界整体来作综合的考察和把握。

年鉴学派与世界体系理论学派虽然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华勒斯坦也不是布罗代尔的直系学生。但是,若仔细分析历史时段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思想理论和分析方法上存在诸多共同之处,而且世界体系理论中许多概念直接采鉴于历史时段理论。华勒斯坦曾仔细研读过布罗代尔的著作,而且私人关系极好。1985年10月18至20日在法国夏托瓦隆会议中心举行了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就对布罗代尔的《腓力二世和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15-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和《法兰西的特性》三部著作各抒自见。华勒斯坦也被邀请参加这次讨论会,在讨论过程中布罗代尔与华勒斯坦在许多方面取得共识。1976年华勒斯坦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创建了一个研究机构:“费尔南。布罗代尔中心:经济、历史体系和文明”。华勒斯坦为什么以年鉴学派第二代领袖布罗代尔来命名呢?1971年华勒斯坦开始写《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并将写好的章节寄给久负盛名的布罗代尔,随即华勒斯坦被邀请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授课。从1976年开始,华勒斯坦半年在美国工作,半年在法国工作。可见,世界体系理论学派与年鉴学派关系之不一般。如果说以上仅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还不足以说明两者在理论上有何传承或扬弃关系,那么下文将从学理上分析历史时段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在学术思想渊源和分析方法上的采鉴关系。

1958年布罗代尔在《年鉴》“论战”专栏上发表了《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从理论上阐述了历史时间的不同层次及其价值。在他看来,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历史事件。它尤如“爆炸掀起的烟雾充满了当是人们的头脑,但爆炸本身却很短促,火光一闪即已过去”。①事件虽发出光亮,但这种光亮却不能穿透这深沉的黑夜,是最富欺骗性的,并不能反映历史背后的深沉本质。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正是这类事件的历史,“事实上,近百年来的历史学,除人为的断代史和个别的长时段解释外,几乎都是以' 重大事件' 为中心的政治史,历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是短时间。这也许是近百年来科学家们为进一步掌握必要的研究工具和严格的研究方法付出的代价。”②这些事件对历史来说,意义十分有限。它们就象大海中的浪花一样,只是历史的表面现象。第二层次是所谓“态势”、“周期”。经济史和社会史的崛起改变了传统史学的时间观念。历史学家在运用计量方法研究价格曲线、人口增长、工资运动、利率波动、生产预测时,需要一种更加宽广的时间尺度。供我们选择的时间可以是十多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虽然如此,还不足以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

第三层次,即布罗代尔所说的长时段历史,也就是“结构”。“结构”是指 “社会现实和群众之间形成的一种有机的、严密的和相当稳定的关系”。③这种结构长期存在而且左右着历史长河的流速,具有促进和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作为障碍,它对人类社会的限制是人类及其经验无法逾越的,包括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只有在长时段中才能把握和解释一切历史现象。布罗代尔曾经这样说道:“在巨大而沉默的大海之上,高踞着在历史上造成喧哗的人们。但恰恰象大海深处那样,沉默而无边无际的历史内部的背后,才是进步的本质,真正传统的本质。而短时段的历史,报纸上就' 当前历史时刻' 所写的一切,不过是海面,是只要载入书籍簿册就会冻结和凝固的表面”。④布罗代尔分别将这三个层次称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

在布罗代尔看来,历史学家只有借助于长时段历史观,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内在本质,“巨大而沉默的历史之海”对历史学家更有价值。不仅如此,他在那篇跨学科研究的宣言书《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中说,“在我们看来,长时段是社会科学在整个时间长河中共同从事观察和思考的最有用的河道”, ⑤“长时段仅是社会科学会商时可能使用的共同语言之一,应该看到还有其他的共同语言”。⑥世界体系理论在思想渊源和分析方法方面受益于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华勒斯坦同意布罗代尔用“长时段”来书写历史,同时也同意年鉴学派主张多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华勒斯坦的三卷本《现代世界体系》,本身就是在总体的宏观整体研究思路指导下完成的。在世界体系周期和趋向上,华勒斯坦采用了长时段研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关心长时段社会变化,我们的兴趣主要的是较长的周期,即那些平均为50-60 年,通常被称作康德拉捷耶夫周期,还有更长一些(200-300 年)的,有时也被称为长周期”。⑦世界体系理论对年鉴学派的采鉴最主要体现在概念的运用和分析的视角上。布罗代尔认为经济世界都存在三种层次:腹心层、中间层、外层。“在经济世界特有的分工中,外层次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而不扮演伙伴的角色。在这些边缘地区,人们往往过着炼狱或地狱一般的生活”,⑧中心依靠的供应,但又屈从中心的需求。同时他还认为经济世界的腹心层或中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次中心需要转移,都有新中心形成。中心的转移都是在斗争、冲突和强烈的经济危机过程中实现的。华勒斯坦全面汲取了布罗代尔的思想,并使之更加系统化。他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将世界划分为三个地带,即核心地区、半边缘地区和边缘地区。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间存在着 “不等价交换”,这种“不等价交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通过各种机制进行,如殖民垄断贸易、当代跨国公司内部转换贸易、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等等。通过这些手段,不断形成新的中心和边缘地区。而在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间有一个半边缘地区,对邻近的核心地区而言,它呈现出一种边缘化过程,但相对于邻近的边缘地区而言,它又呈现一种核心化过程。显然华勒斯坦在论述世界的三个层次以及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时,比布罗代尔更加清晰、有说服力。

在布罗代尔那里,中心与之间存在供应与需求的关系。而华勒斯坦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个新概念:“融入”和“边缘化”。世界体系论者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16世纪的欧洲产生以后,通过地理扩张和经济掠夺,到19世纪末,西欧殖民体系已在全球建立,从而完成了近代世界体系向全球扩张过程。在世界体系向全球扩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未进入世界体系的国家以及地区之间存在着一种“融入”和“边缘化”的关系。“融入”是指世界体系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不断进入世界体系的过程。由于是一种主动的姿态进入体系的,所以能在体系中占有利位置。如日本“脱亚入欧”的现代化实践;而“边缘化”则指世界体系不断包容新的国家和地区的过程。由于缺乏主动态势,只能依附于中心,现代化进程尤为艰难,如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华勒斯坦在世界划分上存在部分思想继承关系,但是也存在分歧。华勒斯坦认为欧洲经济世界建立时间在16世纪以后,而布罗代尔则认为早在欧洲人认识整个世界以前,即在中世纪乃至古代,世界已经分成几个有结构的、有中心的经济区域,也就是说,分成几个共存的“经济世界”。

在世界文明问题上,华勒斯坦与布罗代尔也存在采鉴关系。布罗代尔对世界文明持多元论,“乔治。古尔维奇说过' 整体结构(文明)始终是不可通约的,不同类型的整体结构之间的连贯性和可比性其实纯属幻觉'.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完全合理或基本合理。但并非所有的历史学家都乐于承认这一点”。⑨在讨论世界文明问题上,布罗代尔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文化场”。文化场首先属于地理学的范畴,而不是人类学的范畴。文化场同样分为中心、核心、边界和边缘。他认为在文化场的边缘往往最能认清文明的特征、现象或趋向,同时,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借鉴和拒绝两种方式。布罗代尔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持乐观主义态度,“未来决不是跑道的终点,也不是摆脱千百年来经历的种种悲剧的障碍,而是人类从诞生以来不断更新的希望”。⑩作为一种文明的世界体系,在华勒斯坦看来,文明是多元的,是作为一种特殊性而非普遍性存在的。虽然在16世纪以前世界上存在着不同文明,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追求科学成了文明的象征。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向全球扩展,西方文明成为一种具有主导性的文明或强势文明。对于处于边缘地区的国家而言,由于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边缘地区,因而对核心地区的文明很难作出有效的反应。它们往往陷入两难境地:拒绝接受将很难享受核心地区文明的益处;如果接受,那就意味着放弃自己以前所具有的文明。华勒斯坦认为,未来文明的走向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单一的世界体系被打破,形成多种历史体系;二是现在的历史体系转化为一个不同类型的全球范围的历史体系;三是建立一个新的体系。他对什么样的体系最可能实现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而且这三种未来文明的形成只是一种可能性的演绎而已。

综上所述,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与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在学理上的渊源便可窥见一斑。虽然70、80年代,年鉴学派接受了来自各方的挑战,但是年鉴学派有价值的理论思想却在世界体系理论那里得到了进一步“扬弃”。年鉴学派的 “幽灵”依然徘徊于世界史坛,不管我们承认与否。

注释:

[1] ,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法,《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76 页。

[2] ,同[1] 书,第177 页。

[3] ,同[1] 书,第180 页。

[4] ,张广智、张广勇著,《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 91页。

[5] ,同[1] 书,第202 页。

[6] ,同[1] 书,第203 页。

[7] ,伊曼努尔。华勒斯坦著,美,《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第9 页。

[8] ,同[1] 书,第102 页。

心理成长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2-0063-08

收稿日期:2011-06-13

作者简介:葛鲁嘉,男,辽宁沈阳市人,心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心理学的当代演变和演进中,涌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潮流。这些心理学思潮令人眼花缭乱,带来巨大冲击,对心理学的现展和当代演进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引导。追踪、考察、探索、驾驭这些思想潮流,是当代心理学发展,尤其是当代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基本和重要的任务,尤其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创新性发展,需要把握和扣紧时代的脉动。如果从独特性、分立性、时代性、影响性、冲击性、关联性等等方面,可以将心理学的一系列演变定位为七大心理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多元文化论心理学思潮、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潮、女权主义的心理学思潮、进化取向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取向的心理学思潮和本土取向的心理学思潮。那么,聚拢、梳理、考察、解说、分析、揭示这些特定的心理学思潮,对于理解和促进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理解和促进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和非常重大的。

一、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不仅大踏步地迈向现代大工业社会,而且逐步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科学统观一切的权威,并以此构造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但是,当今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则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解构,即着手摧毁理性的独断和科学的霸权,强调所有的思想和文化平等并存发展。后现代思潮、后现代文化以及后现代精神,其根本就在于“去中心”和“多元化”。

现代科学兴起之后,便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理性的真理判据或科学的游戏规则,并将其当作惟一的合理性标准,把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实践知识和文化传述都看做是原始和落后的东西,是应该为实证科学所铲除的垃圾。有研究者指出,“现代的”西方心理学显然具有以“现代性”为特征的问题,这包括如下几方面:首先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思路;其次是以机械论、还原论和自然论为基础的“人性假设”;再次是以价值无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的价值中立观点。其实,后现代主要不是指时代性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为特征,大胆的标新立异和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精神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灵魂。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和主张包括,批评和放弃心理学的普适性和惟一性,承认和接受心理学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提倡和坚持心理学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追求和促进心理学的跨界性和中间性。倡导心理学后现代转向的心理学研究者,都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法则和理论设定深感不满。这些研究者主张用整体论、建构论、或然论、去客观化和定性研究,来取代心理学研究中因袭已久的原子论、还原论、客观论、决定论和定量分析等。这在某种或特定的程度上开启了心理学研究多元化、系统化的局面,为心理科学在后现代境遇中真切、多样和系统地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提供了可能。后现代的主张和现代的主张的区别和对立,就在于整体论对原子论,建构论对还原论,去客观对客观论,或然论对决定论,定性研究对定量分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换。

在心理学的当展中,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对心理学的走向和趋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或冲击。甚至于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启了实证主义心理学自我封闭的大门,使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能够直接面对各种不同的心理学传统、心理学探索和心理学资源。原本弱小的心理学开始有了壮大的机遇,开始有了多元的尝试。

二、多元文化论心理学思潮

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都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谓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是指,心理学在自身的研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与文化的背景、文化的历史、文化的根基、文化的条件以及文化的现实等所产生的关联。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不仅有着特定的内涵,而且也经历了历史的演变。这包括经历了文化的剥离、文化的转向、文化的回归与文化的定位。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性质涉及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与后现代心理学等等。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界定涉及心理学的单一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多元文化发展。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意义则涉及心理学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展。有研究者还从历史与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文化与心理学的交汇。

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被看成是涉及心理学与文化关系的三种不同的心理学研究,是有关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主要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行为比较;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本土心理学研究本土背景中与文化相关的和从文化派生出来的心理行为。这就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曾经靠摆脱、放弃、回避或越过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但现在心理学必须靠容纳、揭示、探讨或体现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早期心理学是以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当代心理学则是以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也就是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心理学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中,是需要不断地去转换自.己的研究取向、研究中心和研究重心。这是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不仅有方法论的意义,还存在着方法论困境。有研究探讨了心理学方法论的整合原则和策略,也有研究认为,心理学发展的新思维应从文化转向到跨文化对话。

传统西方心理学是建立在西方一元文化或白人主流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是立足于西方文化资源的心理学探索。而多元文化论则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强调把心理行为的研究同多元文化的现实结合起来。多元文化论者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普遍主义”的立场或“普世主义”的主张,认为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心理行为的多元化,也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这也就导致了认为在一种文化下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不能够被无条件地和无选择地应用到另一种文化之中去。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是与主流心理学的困境相关联的。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同多元文化的现实结合起来。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运动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

理学中的“第四力量”。这一运动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研究者进而探讨了跨文化研究方法的演进。

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潮

社会建构论是西方心理学中后现代取向的主要代表,其基本特征如下:一是反基础主义。认为心理学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其基础。二是反本质主义。认为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所谓人的本质是社会建构出来的。三是反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并不是脱离社会的存在。四是反科学主义。认为科学主义对客观性的追求是脱离了现实存在的。研究者探讨了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指出了依据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实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实在的知识并非是“发现”,而是“发明”,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人互动和对话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心理不是一种“精神实在”,而是一种话语建构,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心理学的本体论基础,对心理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㈣

传统心理学把知识归结为一种个体占有物的个体主义倾向,以及把知识的起源归结为外部世界的反映论观点,使心理科学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心理学追求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精确性,强调方法的严格性。第二,心理学从个体内部寻找行为的原因,试图超越历史和文化的制约性。第三,为了获得客观的结论,研究者力求摆脱价值偏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价值中立。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镜像隐喻(mirror metaphor)成为心理科学的根本隐喻(root metaphor),心理学家坚信,心理的内容来自于外在世界,心理学的真正知识是对精神实在的精确表征或反映。

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并没有先在的和不变的基础,而是建构生成的。首先,实在是社会的建构。如果说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深层含义就是说,如果人没有去建构,实在就根本不存在,或者说,实在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此外,建构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完成的,那么由于语言符号的社会文化属性,随着社会和文化历史的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实在。其次,知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不是一种“发现”,而是思想家的“发明”,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话和互动的结果。再次,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传统心理学把认知、记忆、思维、人格、动机、情绪等心理现象,视为人体内部的一种精神实在,这些精神实在如同物质实在那样,简简单单的就在那里,正等待着研究者去认识和发现。正因为如此,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具有4个核心理念,每个理念都代表一个重要的思想层面,并以此构造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体系。这4个理念分别是:一为批判,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二为建构,心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三为话语,话语是社会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四为互动,社会互动应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四、女权主义心理学思潮

女权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女权主义心理学是以女权主义的立场和态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着重批判了父权制或男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男权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深刻揭示了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对女性经验和女性心理的排斥、贬低和歪曲。女权主义心理学基于女性主义经验论,主要批判心理学研究中性别不平等现象以及揭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所包含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偏见。尽管经验论的女权主义心理学家对科学方法提出了批判,但却认同现代主义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主义关于“什么是好科学”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由于女权主义立场认识论的影响,女权主义心理学开始从“性别中立、平等基础上的”心理学发展为“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学。作为女权主义心理学中的激进派,立场认识论者不满于经验主义倾向的保守性,认为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是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而应为心理学中的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偏见负责的是心理学自身的概念框架和规范准则。因此,必须心理学研究传统中的主流男性话语,建立女权主义心理学理论。因此,研究者希望创建一种关于女性、由女性自己及为女性说话的全新的和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科学。女权主义心理学或女性主义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研究取向。这导致的是不同的女权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即实证主义取向、现象学取向和后现代取向。

女性主义心理学对许多研究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女性主义在进人心理学之初是以批判正统和填补空白的姿态而出现的,即批判心理学领域对女性及相关议题的忽略与歪曲。首先,对男性化假设、方法与研究结果的经验主义批判是女性主义心理学所采用的重要策略。其次,女性主义心理学以社会性别为中心,关注女性的经验与议题,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再次,女性主义还积极进行心理学史的重建工作,将女性在心理学发展史中的地位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研究那些参与心理学发展的女性心理学家的生活、工作及贡献,以及使她们处于无形化与边缘化地位的社会力量,并且努力将女性观点与女性主义意识整合进心理学的课程。女性主义心理学希望通过方法论的变革,创建一个关于女性、回归女性自己以及为女性说话的全新的心理科学。无论女性主义心理学有多少不同的重建与变革的方案,从根本上说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强调作为“他者”的女性主体价值的反思的心理学、批判的心理学。

女性主义对当代心理学具有一定影响。在心理学的知识生产方面,女性主义的触角已经延展到心理学的所有领域,并充当了心理学学科变革的发起者,主要表现为:第一,女性主义批判了主流心理学的性别主义模式,拓展和丰富了心理学理论及其研究视野。第二,女性主义是对现代心理学中占主导性地位的自然科学研究模式的祛魅。第三,女性主义心理学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基本分析范畴,透视了主流心理学中所包含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使社会性别和社会性别理论成为女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革命性工具。第四,女性主义心理学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与社会行动倾向,强调“个人即政治”,认为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促进有益于女性的社会与政治变化。

五、进化取向的心理学思潮

进化心理学是对主流心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并成为21世纪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受进化规律的制约,心理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科学的进化论应该成为对人类心理起源和本质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进化心理学者普遍认同以下基本观点:一是,心理机制是进化的结果,“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即心理机制的产生及其作用。“过去”不只是指个体的成长发展经历,更是指人类的种系进化史。二是,生存与繁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三是,心理进化源自适应压

力,功能分析有助于理解心理机制是人的心理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适应问题。四是,心理机制是由特定功能的“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结构。五是,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适应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六是,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者反对外源决定论,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内源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者。

动态进化心理学的产生,一方面源自传统进化心理学的缺陷,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动态系统理论提供的新视角。进化心理学假定,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行为特征在基因程序中就已预先指定。这虽然并不否认环境、经验对心理、行为的影响,有时还承认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只不过是基因指令的“催化剂”或“启动装置”。动态系统理论是一种复杂的跨学科理论,是关于复杂的多元系统(从微观组织到宏观组织)如何随时间而变化的研究。这强调的是非线性过程的普遍存在,重视双向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一理论认为,并不存在某种能控制有机体发展的力量,有机体也不具有某种预成的特征。发展是一种自我组织的、或然性的过程,引起发展过程中形式和顺序变化的是有机体内、外成分间复杂的、动态的交互作用。在动态系统理论中,最令进化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自我组织”和“社会空间几何图”概念。自我组织是指在系统各成分的交互作用中自发出现新行为结构和模式的动态变化过程。“社会空间几何图”是指社会系统动态交互作用的模式,其形状受环境、生物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动态进化心理学展示了一种更为鲜活、完整的心理学图景:心理过程与心理内容的整合,解释目标与预测目标的整合,生物人形象和社会人形象的整合,静态研究与动态分析的整合。

六、积极取向的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目前在西方心理学界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和关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力量和美德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就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积极层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形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有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其中,研究涉及最多的积极情绪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快乐这种积极情绪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因为目前,对于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的了解大多局限于负面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而对于积极情绪如何增进健康却知之甚少。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也有许多研究是关于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的。

有研究者指出,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也是当今心理学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心理学革命或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积极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不仅是对前期消极心理学的反动,也是对消极心理学的一种发展和超越,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在美国所兴起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作为研究的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但是,如果认为“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出现,就意味着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是一种消极心理学,因而积极心理学就是一场心理学的革命,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积极心理学确实对传统主流心理学表现出了不满,而且也在多种场合对传统进行了批判。但是,这种不满和批判仅限于抱怨传统主流心理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变得失衡,过分关注人类心理的“问题”或“缺失”,而忘记人类还有自己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积极心理学只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或是一种完善式的发展。

七、本土取向的心理学思潮

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本土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其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主要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第一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许多中国学人奔赴欧美和留学海外,学习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他们抱有的目标是改造和建设国人的心理,以促使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正是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带来了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第一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思想改造运动和“反右”斗争的时候,这包括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第二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20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之后,前苏联心理学家进入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的心理学教学开始讲授前苏联的心理学,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二次大的批判、转折和砸烂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期。心理学被看做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被彻底清除了。第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接受是在“”结束之后。中国又开始了新一轮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的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又被作为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楷模。第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改造是在20世纪的后期。中国的心理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心理学中所具有的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印记,以及跟随在西方心理学之后的不足。在此之后,心理学本土化的呼声开始高涨,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开始兴起,新的突破和创新已在酝酿之中。

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本土契合问题、文化基础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问题、全球化问题以及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以及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等方面。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与本土化是其新世纪的主题。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那么,在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框架里,如何理解心理学,如何发展心理学,也成了关注的中心和重心。这包括中国文化语境、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文化

典籍。

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植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自己的新世纪发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学有其基本的内涵和主张,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确立有一个基本的变化。新心性心理学论及6个部分基本的内容:心理资源论析、心理文化论要、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环境论说、心理成长论本及心理科学论总。这6个部分的内容涉及心理学的学科资源、心理学的文化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环境因素、心理学的对象成长和心理学的学科内涵等方面。

“心理资源论析”是对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历史资源的考察。心理学有着自己历史发展和长期演变的形态。所有不同的心理学形态都是心理学发展可以借用的文化历史资源。心理学资源可以体现为不同心理学的历史形态,体现为不同心理学的现实演变,也可以体现为不同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这其中包括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以及资源形态的心理学。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不应抛弃其他历史形态的心理学,而应将其当作自己学术创新的文化历史资源,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挖掘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功能。

“心理文化论要”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生长于不同文化根基和相应于不同心理生活的心理学传统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彼此沟通的可能性和心理学发展的新道路。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立足于客观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对心理现象的合理的理论解释和有效的技术干预,但它仅仅揭示了人类心灵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或一个侧面。起源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学,也是自成体系的心理学探索,揭示了有意义的内心生活和给出了自我超越的精神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传统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直接来源,正经历着本土化的历程和改造。中国本土心理学传统在西方文化中的流传,也使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得到了启示和受到了影响。促进二者的沟通,将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心理学科学观,并推动心理学的新发展。

“心理生活论纲”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心理生活。这就必须改变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绝对分离,改变目前科学心理学关于研究对象的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说心理生活的心性学说。心理生活是立足于人的心理的“觉”的性质。“觉”的活动是一种生成意义的活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成活动。心理生活有其基本的内涵和体证方法。心理学研究就在于引领创造心理生活,提高心理生活的质量。心理学一直在向相对成熟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靠拢,如同自然科学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物理科学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心理科学是把研究对象理解为心理现象。所谓心理现象建立在两个基本的设定上:一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绝对分离,研究者仅是旁观者、观察者,是中立的、客观的。二是,研究者必须通过感官来观察对象,而不能加入思想的臆断推测。心理现象的分类分离了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分离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种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导致对人的心理的理解和干预以及对人的心理的培养和教育,都产生了严重问题。这必然迫使心理学去重新进行研究对象的定位和分类。新心性心理学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是心理生活。所谓的心理生活也建立在两个基本的设定上:一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彼此统一,二是生活者是通过心理本性的自觉来创造心理生活的。心理生活的性质是觉解,方式为体悟,探索在体证,质量是基本。

“心理环境论说”是对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考察。心理学研究常常是把环境理解为外在于人的心理的存在,是客观的、独立的、自然的。对于心理的、意识的、自我意识的存在来说,环境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而且也是心理意义的。心理环境即被觉知到、被理解为、被把握成、被创造出的环境。心理环境对人来说是最切近的环境。这种环境超出了物理、生物和社会意义上的环境。环境决定论和心理决定论都无法真正揭示人的心理发展的实际过程。环境对人来说,常被看做是自生自灭的过程,是独立于人的存在。但是,如果从心理环境去理解,环境的演变就是属人的过程,是人对环境的把握、是人对环境的作为、是人对环境的创造,环境与心理是共生的过程。这不仅是环境决定或塑造了人的心理,而且也是心理理解或创造了人的环境。心理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关系。

“心理成长论本”是对人的心理演变的考察。这包括把着重于成熟和发展转向着重于成长和提升,把着重于生物和生理转向着重于心理和心性,把强调心理的直线发展转向于全面扩展,把强调心理的平面扩展转向于纵向提升。心理成长概念涉及心理成长的基础、过程、目标和阻滞。心理成长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文化创造、文化思想、文化方式、文化源流和文化价值。心理成长与心理资源的关系在于心理资源是心理成长的基础和源泉。心理成长与心理文化的关系在于心理成长的心理文化资源、心理文化差异、心理文化沟通和心理文化促进。心理成长与心理生活的关系在于人的心理生活的含义、扩展和丰满。心理成长与心理环境的关系在于探索人的心理环境的含义、建构和影响。心理成长与心理科学的关系在于心理科学的保障和促进。心理成长就是心理生成的过程,是生成的存在,是创造的生成。心理成长关系到个体的心理成长,是个体生活的建构,是心理生活的建构。心理成长也关系到群体的心理成长,是群体的共同的成长,是群体的心理互动,是群体的心理关系,是群体的成长方式。心理成长还关系到人类的心理成长,是种族的心理,是民族的成长,是心理的成熟,是生活的质量。

心理成长论文篇(8)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那种感觉就宛如在一场盛大的颁奖晚会上,我在晚会现场看着其他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领奖,自己却始终未能被念到名字,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后,终于有位嘉宾高喊我的大名,这时我忘记了先前漫长的无聊的等待时间,欣喜万分地走向舞台,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抒发自己的心情,发表自己的感想。这篇毕业论文的就是我的舞台,以下的言语便是有点成就感后在舞台上发表的发自肺腑的诚挚谢意与感想: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许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许老师。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学长。正在撰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搜集文献资料,帮助我理清论文写作思路,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长的帮助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学弟们。他们为我提供了写作论文的重要工具——电脑。甚至为了让我方便进出他们的寝室专门为我配备了一把钥匙,而且四台电脑的密码也都一一告知于我,任我选用,让很非常感动。对学弟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二)

在xx大学度过了四年的紧张学习时光,系统地学习了工商管理的各方面知识,深深的佩服各位专业老师的学识,从中我不仅学习到管理知识,而且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最后到正文撰写,x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x老师指出的每一个问题,指导的每一个思路,都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x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论从格式规范、论文要点、还是文章结构,*老师都不厌其烦,给予我及时的帮助,使我能够最后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工作。

在此我要感谢xx大学xx系的所有老师,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使我对管理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受益匪浅。而且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继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感谢我的各位同学,是你们的无私帮助让我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多位同学为我提供了信息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再次感谢xx大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平台,幵始一段新的人生!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三)

吋光飞逝,转眼间四年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在这四年的学习期间,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帮助。在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期间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对我的教导。从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到最终的定稿,x老师都给了我悉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x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术的钻研精神和严谨的学风,都是值得我终生学习的。

其次,感谢经济学院的全体领导和老师,由于他们的悉心教导,我学到了专业的经济学知识,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感谢论文指导组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和xxx老师,对论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完善。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此期间给予我的包容、关爱和鼓励,以及所有陪我一路走来的同学和朋友,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和照顾,我才能安心学习,并顺利完成我的学业。

毕业在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铭记师长们的教诲,继续不懈努力和追求,来报答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四)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

心理成长论文篇(9)

1?环境的确认

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显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所处的环境。然而,不仅怎样对待环境的影响对心理学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怎样理解环境的含义对心理学家来说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理解环境,或者如何确定环境的含义,这对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注:谷船华、张文新:《情境的心理学内涵探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99-102页;王亚南:《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心理学动态》,1996年第4期,第34-38页;葛鲁嘉:《对心理环境的考察与探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第51-54页。)。其实,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的心理学家对环境就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注:申荷永:《心理环境与环境心理分析》,《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第5-8页;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第9-12页。)。其实,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并且有着非常迅速的扩展(注:伍麟等:《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4期,第466-471页;伍麟:《时代精神与当代环境心理学的应对》,《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第96-100页。)。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环境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类别。基本上,可以区分出五种不同种类的环境,即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心理的环境。

物理的环境。环境在通常的意义上是被理解为物理的环境,或者说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物理意义上的环境,是把环境看作是物理的存在,是物理的刺激。物理的环境是可见的,是直接的。所以,物理环境就成为心理学家所最为关注的,甚至物理环境成为了环境的唯一的含义。在许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涉列的环境因素就是物理的环境。其实,不仅人所处的环境具有物理的性质,而且人也可以被当作是物理客体。例如,对人而言的物理的力。环境是受地球引力的制约,人也就会承受地球的引力。物理客体的打击会使人体受到直接的伤害,如骨骼的断裂等等。

生物的环境。物理的环境仅仅是最基础意义上的环境。涉及到心理行为,就必然要涉及到有机体,也就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那么,与生物有机体直接相联系的环境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而是生物意义上的环境。生物意义上的环境是直接关系到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或者说是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具有最直接生物学意义的环境。例如,食物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就不仅仅具有物理的意义,或者说是物理的存在,而是具有生物的意义,或者说是生物的存在。食物是生物有机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最基本的来源。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者就是把人理解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进而涉及到与生物有机体有关的环境,就是生物的环境。

社会的环境。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人是个体化的存在,每个个体都是相对的。但是,人又都是群体化的存在,个体又结合成社会群体。那么,每个个体都是在社会中生存和生活。所谓的社会至少包含如下的含义,即社会是物质的存在、社会是关系的存在、社会是心理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是由物质生活作为基础的。因此,人类社会从事的必然是对自然物的摄取和改造的活动。

人类的生活又是以社会生活为源流的文化的环境。人通过改变和改造自然而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或自己创造的、或具有意义的环境。这就是文化的环境。文化是人自己创造的。人正是通过创造文化,而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是具有意义的。文化的存在内含着人所创造出来的含义和意义。文化是传承延续的。文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而在不同代际之间传递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文化是决定生活的。文化通过特定的方式来定位生活和塑造心理。文化是心理学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的和根本的问题(注: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79-87页;?cole,??m.??cultural??psychology?[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8;?nisbett,??r.e.,??peng,?k.,?choi,?i.,&?norenzayan,?a.?culture??and??systems?of?thought?[j].?psychological??review,?2001,108(2):291-310;?stigler,??j.w.,??shweder,??r.a.&??herdt,??g.cultural??psychology:??essays??on??comparative??human??development,?[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心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是对生物有机体来说的环境。那么,对于心理的存在,对于意识的存在,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的存在来说,环境还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而且还是心理意义上的。所谓心理环境,就是被觉知到的、被理解到的、被把握到的、被创造出的环境。心理环境是对人来说的最切近的环境。这种环境已经超出了物理、生物、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环境。就心理环境来说,它对人的影响是最切近的和最直接的。(注: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性质、类别和功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7-21页;葛鲁嘉:《心理环境论说——关于心理学对象环境的重新理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3-108页。)人可以在心理上分离出自己所处的环境,并针对这样的环境调整或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所以说,意识觉知到的或自我意识到的环境是人构造出来的环境。当然,心理环境加入了人的创造性活动,这就使得心理环境的含义远远超出了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界限。人的创造性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的创造性构想,这可以突破环境的限制。二是意识支配下的创造,这可以实际改变物理环境或生物环境。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其实,对人而言,环境是人所依赖的。

2?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其实,对人而言,环境是人所依赖的。环境对人而言,可以把环境称之为情境,也可以把环境称之为境遇,也可以把环境称之为处境。但是,无论何种理解,环境都被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存在,是外部的条件,是外部的影响。如果把环境看作是外部的,那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就是特定。如果把环境看作是由人的心理所理解和把握的,那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就是不同的。

心理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心理行为不是真空中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那么,环境对于人来说,或者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心理学研究中一直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但是其所理解的环境却只是外在于人的存在,是客观的存在,是外力的作用,是独立的作用。那么,重要的就是对环境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心理环境,是人在心理上所理解和把握的环境。这种对环境的理解,就会导致重新确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其实,对于环境来说,有物理的环境,有生物的环境,有社会的环境,有文化的环境,有心理的环境等等。例如,文化心理学对文化环境的探索,也提供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独特的理解(注:?ratner,c.??cultural??psychology??and??qualitative??methodology?[m].?new??york:??plenum??press.?1997;?shweder,??r.a.??thinking??through??cultures:??expeditions?in?cultural??psychology?[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1.)。在过去,有许多关于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探索,但却缺乏对心理环境的探讨。这导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心理所具有的意义在理解上的片面性。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如何理解环境的含义,如何确定环境的作用,研究者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差别。心理学发展史上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环境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是主导的、支配的、是不可抗拒的、是决定性质的,认为只有承认了环境的地位,只有理解了环境的作用,就可以理解心理的性质特征和发展变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西方心理学就分裂为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学派。古典行为主义就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别。古典行为主义就是环境决定论的提倡和主张者。心理学发展史上也有自主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自主发展的,是自我决定的。那么,环境的作用实际上就被忽视了,环境就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这导致的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环境被看作是无所作为的,是固定不变的,是忽略不计的。

可以说,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并没有把环境本身看作是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而仅仅是将其理解为人的心理行为的附属的条件。那么,无论是物理环境、生物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都不过是作为揭示人的心理行为的附加的背景。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涉及,不过是其他相关科学门类的任务,而与心理学的研究无关。或者说,心理学并没有义务去涉及心理行为之外的存在。这实际上是心理学科学观存在的问题,是心理学的小科学的限定。(注:葛鲁嘉:《大心理学观──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与新视野》,《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9期,第18-23页。)所以,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环境都是外在的条件。无论是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都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的影响。有了某种环境,没有某种环境,环境的某种变化,存在都是现实的,作用都是固定的,影响都是外在的。

3?外在的干预

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行为。相对于人的心理行为,环境只是外在的影响,或者只是外在的干预。问题在于,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研究者,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干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力量。那么,环境就成了异己的力量,就成了强加于人的奴役,就成了无法摆脱的神喻。人的心理行为不过是环境任意所为的对象。因此,所谓的环境就是天意,所谓的环境就是强权。

其实,无论是把环境理解成为是物理的环境、是生物的环境、是社会的环境、还是文化的环境,普通人和研究者都常常是把环境看作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存在,是自足的存在,是异己的存在,是现实的存在,是变化的存在。那么,人在环境面前,人只能是受到制约的。相对于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的外在环境来说,人不过是非常渺小的,是非常无助的,是非常软弱的,是被动接受的。

如果从环境对人的影响来说,人只是环境的产物,人只能顺应环境。环境的影响被看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就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和主张。环境决定论是把环境的影响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人的心理行为都是环境塑造的,都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早期的或古典的行为主义学派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在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看来,人的行为并不是本能决定的,或者说就不存在什么本能。所有的行为都是由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没有什么中间的过程,没有意识的存在,没有内在的心理。那么,通过揭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刺激,来控制人的行为。

尽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视环境的因素,但是对环境的理解却大多是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影响和外在的干预。这种对环境的理解支配了心理学的研究,并决定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研究。但是,把环境看作仅仅是外在的干预,显然无法完整地理解环境的内涵和作用,或者说只能是片面地理解环境的作用。这也更进一步决定了和限定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问题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了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干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力量。那么,环境就成了异己的力量,就成了强加于人的奴役,是无法摆脱的神喻。人的心理行为就是环境任意所为的对象。环境就是天意,环境就是强权。但是,把环境看作仅仅是外在的干预,显然无法完整地理解环境的内涵和作用,或者说只能是片面地理解环境的作用。

4?心理的成长

人的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心理的变化并不是零乱的和纷杂的,也不是片段的和无关的,而是有序的和丰富的,是系统的和关联的。所以,更能够说明这种有序的、丰富的、系统的、关联的和变化的术语,就是心理的成长、心理的扩展和心理的丰满。这都是关系到人的心理成长的非常重要的术语。人的心理的扩展或心理的丰满就是说人的心理成长是没有止境的。所谓不断地成长就是不断地扩展或不断地丰满。所以说,人的心理成长是伴随终身的。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原有对心理成长的理解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或者是有很大的缺陷性的。例如,一个局限或缺陷是仅仅把发展理解为是在个体的早期就已经完成的,是伴随着个体的机体发育的过程而进行的。当个体完成了机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也就停止了。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则开始强调人的一生的发展或全程的发展,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不断的成长的过程。再一个局限和缺陷是仅仅把发展理解成为是个体的发展,而将其与人类文化、人类社会、人类群体的发展分离开。这也就是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把自己限定在了个体心理的狭小范围之中,并没有将个体心理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看作是一个共同的过程。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则开始把个体的心理成长看作是与社会整体的发展一体的或共生的。个体的发展组成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包含了个体的成长。

心理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心理行为不是真空中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那么,环境对于人来说,或者环境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如何理解环境的含义,如何确定环境的作用,研究者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差别。心理学发展史上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只有理解了环境的作用,就可以理解心理的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古典行为主义学派就是环境决定论的提倡和主张者。心理学发展史上也有自主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心理是自主发展的,自我决定的。环境决定论与自主决定论成为了理解心理成长的对立的两极。这实际上根本无法合理地理解人的心理成长。人的心理成长要么成为了环境的牺牲品,要么成为了自由的随意性。

其实,心理成长的概念表明了,人的心理是在个体化的过程中,容纳了自己,容纳了他人,容纳了社会,容纳了环境。这也是心理成长的概念与心理发展的概念的重要的区别。心理的成长就是心理疆域的扩展,就是心理境界的提升,就是心理意义的丰厚,就是心理弹性的增加,就是心理容纳的宽广。

5?共生的历程

把个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影响作用分离或分裂开来,显然不利于对个体心理和对生活环境的合理的理解。那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是应该把环境与心理理解为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就不仅仅是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且人也会作用于环境的变化。如果进一步地去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交互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共同生长的历程。任何一方的演变或发展,都会带来另一方的演变或发展。或者说,心理与环境就是共同的变化和成长的历程。那么,心理环境的概念就是有关共生历程的最好的描述。

在目前的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现实世界中,没有单一方面的任意发展,没有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没有消灭对手的成长机会,没有互不往来的现实生活。正与之相反,有的是互惠互利的彼此支撑,有的是共同繁荣的生存发展,有的是恩施对手的成长资源,有的是互通有无的现实社会。其实,在科学的研究中,无论是研究自然的、是研究生物的、是研究植物的、是研究动物的、还是研究人类的,都要面对着各种不同对象之间的关联性。生态学的兴起就是反映了这样的趋势,生态学的方法论则成为了引导科学的研究能够在相互关联的方面去揭示对象的原则。

心理成长论文篇(10)

二、实践目的

通过实践研究,让大学生深入理解长征在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充分认清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深刻理解伟大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认清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深刻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新长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长征路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三、实践要求

1、参加人员: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全体学生,分组进行(5人左右)、团队协作、共同完成。

2、实践时间:教学周第13-14周,共计4课时。

3、实践内容:以“不凡的道路伟大的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选择一个具体题目,撰写研究论文。

4、成果形式:

(1)考察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可以参考选题,也可以围绕主题自拟。要求如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实践主题要求;结构合理,论述精当,史实准确,史料翔实,语言流畅,文风清新,符合学术规范。

注意: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处。出处为著作的,要依次注明著作名称、卷次、出版社和出版年月、版次、页码;出处为期刊的,要依次注明期刊名称、出版年月日和期号;出处为报纸的,要依次注明报纸名称和出版日期。

(2)制作PPT或视频:要求展示实践论文代表性观点,记录小组讨论、研究、采访以及每个小组成员对于实践活动的感想的代表性图片或视频,PPT不少于20页,视频要求不少于10分钟。

(3)要求原创、严禁抄袭。

5、验收形式:组织实践论文报告会,分组进行交流汇报,计入平时成绩。

四、调研论文参考选题:

1.论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2.论长征与长征精神

3.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的情报工作的研究

4.论红军长征的国际影响

5.红军长征的原因分析

6.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分析

7.红军长征是否是战略转移?

8.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

9.红军长征中的重大战役研究

10.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11.外国人眼中的红军长征研究

12.在红军长征中的作用与贡献

13.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会议研究

14.红军长征中的重大事件研究

15.红军长征胜利的经验、影响与意义研究

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论文写作要求

(一)标题

标题要简短、扼要、新颖,能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不超过20字为宜。必要时可加副篇名。

(二)摘要

论文应附有中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应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写明文章主要观点,一般不超过300字。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示例:关键词:红军;长征;胜利

(四)正文

1.文内标题尽量简短、明确。标题层次要规范,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

2.文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特殊需要,应避免使用旧体、异体和繁体字。

3.字数在3000字以上。

(五)参考文献

文中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观点,要注明参考文献。

1.学术期刊类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序号]作者名.题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1]李美会.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22(12):259-261.

2.专著类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序号]作者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止页.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5.

3.在线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六)作者

心理成长论文篇(11)

一、阅读疗法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阅读疗法(Bibiotheraphy)最早见于欧洲中世纪向病人诵读《圣经》、《古兰经》等宗教经书来进行心理矫正并配合内科治疗;发展到17、18世纪,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内科医生给病人开出的药方往往就是阅读书单;19世纪中期起,开始出现将非宗教书籍也列入阅读治疗的书目的呼声。而在近两百年来,美国率先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美国的SamuelMcChordCrother是将阅读疗法系统化、正规化的第一人,他1916年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Monthly)上发表文章“文学门诊”(ALiteraryClinic),并创造了“bibliotherapy”一词。到20世纪30年代后,阅读疗法得到了西方相关机构的普遍重视。193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医院图书馆分会设立了阅读疗法委员会;1961年“阅读疗法”一词首次被收入第3版《韦氏新国际词典》;词典定义为:“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可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来指导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凌珊、华薇娜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中将其总结为如下的公式:治疗=精选阅读材料+个别辅导+确定的目标;[1]196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主持召开了第一次“阅读疗法”研讨会。在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有4000多家医院向病人提供阅读疗法服务。匈牙利、德国等国家的一些医院也相继为病人开展了“诗歌疗法”、“喜剧疗法”和“有声服务”等。意大利则成立了“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主治功能的诗集,供病人对症选读。1984年国际图联发表了《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肯定了“阅读疗法”在病人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阅读疗法在国际上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阅读疗法已成为图书馆学和医疗康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李芬等在《现代情报》中“我国阅读疗法研究综述”中提供的数据,[2]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系统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表现在:(1)2008年王波先生的理论专著《阅读疗法》出版;(2)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明了阅读疗法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3)撰文探讨了阅读疗法对高中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与治疗作用;(4)1999年开始高校阅读疗法这一论题的研究,迄2008年有162篇相关,其中大多是在图书情报学的领域论述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与实践的可行性讨论。(5)在此基础上有学者2006年创造性地提出在高校开设阅读疗法课程,认为这对于预防人们心理问题的出现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推动阅读疗法的发展和阅读疗法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开设阅读疗法课程以及课程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

对此两位高校文学教师胡龙春与许胜男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胡、许2009年撰文提出开设高校英语文学选修课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构想:认为文学即是人学,其功用之一就是代为表达。成功的文学作品深入人内心最隐秘的部分,碰触人心中的黑暗与创伤,当那人还在黑暗与隐藏中不知所以时,作家却因着天才的观察力,看清问题的所在,然后就用语言将它表述,同时也将人内心说不出的叹息表达出来,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一种改变和引导。文学医治的其中一个方式是借由观察作品中类似的案例而发现历史、社会和自己的错谬所在,通过发现谬误而得到医治。因为错谬带来伤,伤带来痛,痛带来扭曲与压抑,所以通过阅读成功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人在心理和生命上健康成长,从而达到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3]该文也认为:欧美文学在这方面的作用更胜于中国文学,欧美文学对全人类的生存困境多有深刻洞见,对人性幽暗多有深邃透视,对人类心灵为之生死的真理多有虔诚信奉与守望。所以这里“成功的文学作品”需由欧美文学教师与学者加以界定与导读。

二、欧美成长小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再看目前作为传统科目的英语文学课,许多学校依然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上文学史课时,老师罗列大堆的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习惯于机械式记忆一些事实,如作家作品,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关于文学的深层互动就很难展开;同时由于缺乏引导和自我表达,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表现日趋复杂化;因此预防重于治疗。因此高校英语文学课也有必要按阅读疗法的理论、采用恰当的教学与辅导模式将英语文学教学与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研究相结合,通过在文学课程中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和解读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相关成长课题帮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做好心理疾病预防工作,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英语文学课的授课方式应符合阅读疗法的治疗公式即“精选阅读材料+个别辅导+确定的目标”,这里“精选阅读材料”可被上文中“成功的文学作品”所替代,所以应用阅读疗法的英语文学课程的授课模式应为:成功的英语文学作品+个别辅导+确定的目标。

在研究中,首先需要选择与界定“成功的英语文学作品”,哪一类型的英语文学作品涵盖成长课题呢?值得留意的是: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指南中首次列入了“欧美成长小说研究”,芮渝萍、范谊等的“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得以立项。他们认为:我国青少年缺乏理想、思想麻木、道德虚无、极端个人主义、色情泛滥等社会和心理问题是商业社会和个人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产物。[4]根源在于人们在满足青少年的物质和感官需求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他们精神和道德成长的看护和滋养。他们希望我国教育界能够认识到青少年成长文学对于青少年成长的独特意义,把成长文学阅读纳入中学和大学的教学体系,使我国青少年能够在中外优秀青少年成长文学作品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而研究成长小说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认识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和成长需求。#p#分页标题#e#

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起源于德国,根据后来《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成长小说“涉及的是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是“关于一个笨孩子离开家到社会上寻求冒险,经过一番艰难终于获得智慧的传说故事”。然而,成长小说并不仅仅是关于冒险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的历程。这种长大的过程会有固定的模式:主人公离开家后,经历成长和抗争的各个阶段。在和周围环境相接触、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主人公的个性在不断形成,也在不断变化。在饱受危机和恋爱的考验后,他最终会找到发挥自己特殊才能的最佳位置,而他的许多愚蠢错误和痛苦经历也会随之消失,一种有益的生活就会出现在眼前。工业革命带来社会变革和机械革新的19世纪是英美成长小说最流行的时代,作品的主人公常常由低层的工人阶级成为受人尊敬的绅士。成长小说对主人公的行为、思想和反思给予同样的关注并试图为人们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人格。成长的过程往往是充满危机的,所以在有些成长小说中,第一主人公并没有成功地成长而是被生活和错误摧毁了,但小说的叙事者作为旁观者,却通过主人公的挣扎和毁灭过程获得了人生的启发和成长的体验。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成长中寻找精神家园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共同经历,成长小说也因此是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建立个人身份、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有力切入点。”[5]芮渝萍通过对美国成长小说的系统研究在其专著中也写道:“成长小说具有原型特征,能够激活读者潜在的无意识成长体验,帮助读者从阅读中发现超越个人生活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把过去朦胧的成长感受清晰化,从而进一步认识‘我是谁?’‘我在何处?’‘我往哪里去?’这些人生的基本问题。”[6]因此,应用阅读疗法的英语文学课程授课模式应为:欧美成长小说+个别辅导+确定的目标。

三、英语文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究性

项目式学习20世纪初期发源于美国,60年代被应用于医学领域,70年代项目式学习被引入到二语习得之中,80年代形成一种教学模式,直到90年代,项目式教学模式才真正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至今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并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有使用的实例。秦亚欧等认为采用“项目学习法”8W教学模型可以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质,因为教育领域中的“项目”是“一套能使教师指导学生对真实世界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课程活动,它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使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7]刘景福认为项目式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新模式:因为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指导教师从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依照教学内容设计出项目(或方案),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其自主学习流程分为选择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学习评价等六个阶段。作品制作是项目式学习区别于一般活动教学的重要特征。作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研究报告、实物模型、图片、录音片段、录像片段、电子幻灯片、网页和戏剧表演等。[8]项目式学习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首先应用于医学教育,在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至今尚停留在理论认识的阶段;至于将其引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理论探讨或实践尚未有所闻。但我国研究者也发现:项目式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建议去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实践的真实性。除此之外,项目教学法符合Gardner(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语言发展所需要的心理机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即真实交际的需要。因此,有助于促进语言教学。[9]因此,英语文学课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来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真实世界的结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主动选择和探索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以找到对人生问题正确的看法与解决方式,并按兴趣分成探究和学习小组;其作品制作与成果交流阶段则可以根据原著改编剧本与戏剧表演的方式或评论写作来进行。这就满足了应用阅读疗法的英语文学课程授课模式的后两项: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为之量身定做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