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8 11:23:27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1)

一、电商精准扶贫措施

(一)就业创业帮扶。

电商园区、电商企业、电商商户、电商服务网点要根据贫困户不同情况,积极吸纳其从事采摘、分拣包装、物流快递、公益性岗位、生产加工等工作就业、增收,帮助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人员通过电商就业创业。

(二)农产品上行帮扶。

电商园区、电商企业、电商商户、电商服务网点要优先帮助贫困户种养殖的农特产品上行,通过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增收。

(三)突出精准,落实到户。

各相关县区政府要明确由县区扶贫部门牵头,商务部门配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协调指导乡镇党委、政府共同做好电商政策宣传、组织培训、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相关县区商务局在统计汇总每个月电商精准扶贫情况的基础上,在上报市局的同时,及时反馈到县区扶贫办和乡镇党委、政府,与扶贫办一起,协调乡镇党委政府,把电商帮扶贫困户就业、农产品上行情况由各乡镇脱贫攻坚责任组负责,精准落实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和收入信息表上,并根据扶贫对象家庭收入增减变化,调整扶贫方案,做到精准施策,取得实效。

(四)建立工作台账。

有扶贫攻坚任务的县区要建立详实的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台账,详细记录电商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信息,如实填写贫困户农产品上行信息、贫困户就业信息和收入情况并按月反馈,确保电商扶贫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

二、电商精准扶贫要求

(一)月报制度。

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区于每月10日前,按照开封市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台账分模块报送电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同时,积极总结、报送电商扶贫典型和鲜活案例。

(二)通报制度。

电商扶贫工作将实行月通报、季小结、年总结制度,对电商扶贫工作开展好的县区和负责同志进行表扬,对在电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表扬并进行推介,对差的县区通报批评。

(三)督查制度。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2)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有个十八洞村。村旁山中有18个溶洞,洞洞相连,深不可测。这个苗族聚居的山寨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心地带,全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长期陷入贫困。2013年11月3日,来到在十八洞村,在苗族贫困户施齐文家中看望,坐下来同一家人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察看了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十八洞村风景优美,有“小张家界”之称。曾经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里的贫穷。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仅1668元,仅为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18.8%。而如今的十八洞村,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如同凤凰涅槃,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接待了前来参观的外国元首,“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经验从十八洞村出发,走出湘西,走出湖南,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一、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规划引领,实施精准发力。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是“六个精准”解决“四个问题”。十八洞村在深刻理解上述精准扶贫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以规划为引领,通过制定全村整体发展规划、扶贫脱贫项目规划和农户个体脱贫规划等系列规划,实施精准发力。一是工作队严格遵循提出的精准扶贫“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为十八洞村制定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二是在全村整体发展规划的统领下,十八洞村结合“五个一批”制定了一系列相互支撑的扶贫脱贫项目规划。三是在全村整体发展规划、扶贫脱贫项目规划的基础上,工作组通过精准识别,根据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实际困难,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将贫困户落实到具体的扶贫项目中,为贫困户制定个体脱贫规划。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3)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5-0094-04

一、引言

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首次提出“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不断融合发展,农村电商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4%,规模为2.01亿,与2015年底相比净增526万人。[1]全国各地纷纷将特色农产品推向互联网,农村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年为3530亿元,2016年上半年3120亿元,2016年全年预计将达6475亿元。[2]农村电商飞速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也大大拓宽了农户增收致富渠道。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在当前“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农村电商可以有效??现供求信息的无缝对接,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整个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达到减贫脱贫效果。电商扶贫的理念最早由汪向东提出,他通过对沙集镇东风村的电商活动在当地经济发展及减贫脱贫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具体分析,认为“对于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来说,‘沙集模式’理论上立得住,实践上可行且效果明显”。[3]电商扶贫[4]就是将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2015年,“电商扶贫”正式作为精准扶贫工程十大措施之一纳入国家主流的扶贫政策体系。

虽然到目前为止,对电商扶贫还没有一致的定义,但是公认的是电商扶贫必须以贫困户的经济条件有没有得到改善为衡量标准,这一点与单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与农村电商的风生水起相比,电商扶贫被正式纳入扶贫体系才仅仅将近两年的时间,电子商务的扶贫之路还处于摸索阶段,不管是相关的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还相对欠缺。本研究试图从农村电商的扶贫效应着手,分析目前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的困境,总结国内成功的电商扶贫模式,探索电商扶贫的一般性路径。

二、农村电商的扶贫效应分析

1.增加家庭收入。贫困户所在地区农村电商的飞速发展,能有效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主要表现在:第一,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贫困户,通过(淘宝店、朋友圈、微店等网络平台)直接从事农产品在线销售,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同时还有可能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进而增加家庭收入;第二,有一定生产能力却没有销售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将产品提供给其他电商主体代为销售,当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后,其生产积极性会大幅提升,通过增加产量进而增加收入;第三,既没有生产能力又没有销售能力的贫困户,也有可能在共享当地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即村民的生产生活软硬件环境大幅度改善的基础上,分享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溢出效应(比如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

2.减少消费支出。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村物资的供应渠道大幅度增加,不仅增加了商品的可选择性,同时让农村生活的人们以更低价格买进生产生活物资成为可能。农村电商减少家庭消费支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贫困户生产经营成本。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贫困农户获得生产资料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服务价格更加合理化,贫困农户生产经营成本更低。二是降低贫困户生活资料购买成本。随着物流、快递行业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直达乡村的多级物流体系的构建以及村级点等模式的试点铺开,地处穷乡僻壤的村民也能方便取寄快递,不识字的村民也能体验网购的乐趣。单从2014年832个部级贫困县在阿里零售平台上超过1千亿元的消费额就充分说明了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同样具有强烈的网购意愿,[5]农村电商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户的商品可选择性,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生活支出。

3.提高经营能力。农村电商对贫困户具有提能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电商能让贫困户受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尤其是看见他人或自己尝到电子商务带来的甜头后,电子商务会吸纳贫困户参与其中,驱动贫困户学习一些看似很难的技术,吸引贫困户更多地主动与外界交流和联系。随着本地农村电商的发展,贫困农户可能主动提高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优化营销技巧,以便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农村电商扶贫将促使贫困农户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提升其脱贫致富的能力,这也是扶贫的根本目的所在。

三、我国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的主要难题

1.贫困户自有资源少,生产能力低。如何增加贫困的自有资源,提升生产能力,是农村电商面临的第一难题。第一,由于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生病、残疾或者先天的体力智力障碍,有的是因为灾害或者供养子女读书,更有甚者是天生懒惰不愿劳作等,因致贫原因各有不同,自身能力相差很大。对绝大部分贫困户而言不是有东西卖不出去,而是没有东西可卖,因此要开展电商扶贫,首先得解决有产品可卖问题,必须先提高贫困户的生产能力。第二,贫困户分布要么特别分散,要么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基础薄弱的偏僻地区,绝大部分交通、公共服务水平落后,而生鲜农产品对运输条件、时效性要求较高,如何解决贫困地区产品流通的问题也是一大难题。第三,贫困户主要以小规模生产为主,无论是传统的销售还是农村电子商务,其交易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交易成本让贫困户真正受益也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2.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网销难度大。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贫困户获得了从种苗到肥料(饲料)、从技术到资金的支持,大多贫困户拥有了待销的产品。然而,他们所提供的农产品无品牌无包装,产品生产无法追溯,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大大影响了农产品在线销售的竞争力。另外,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对保温保鲜、冷藏冷冻等运输条件要求严格,广大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无疑增加了贫困户农产品网销的难度。

3.农村电商扶贫投资大,人才缺乏。和人们一般理解不同的是,农村电商扶贫并不是吹糠见米的工程,并不是只要产品上网就会有收益,而需要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进行大量的包装推广、品牌建设。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如何成功吸引消费者的访问,并转化成为成交量,需要大量的货币与非货币的投入,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参与。然而,由于农村电商扶贫投资大而见效慢,社会投资者往往不愿意进入,这就需要政府长期孵化,加大政策的协调支持,吸纳企业大量参与,从而将贫困户培育成懂技术的电商人。

四、“陇南模式”与“网上村庄”的经验借鉴

1.“陇南模式”经验借鉴。陇南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3年底,陇南市确立了“433”发展战略,立足于农产品销售难的实际,依托电子商务优势,作出了实现电子商务集中突破的战略决策,[6]探索出了一个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2015年,陇南市作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正式启动电商扶贫试点工作,2016年在全国电商扶贫论坛上被授予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荣誉称号。

“陇南模式”的相关经验报道广泛见于各大报纸媒体,一方面是陇南市在农产品电商中取得的骄人成绩,仅2015年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8.84亿元,[7]截止到2016年10月,陇南市累计开办网店9600多家、微店5000多家,销售超过43亿元;[7]另一方面是陇南市电商扶贫的主要经验与措施,陇南市建立双联驻村工作队“一对一”网店发展帮联机制和“一店?б淮宕?多户”网店带贫机制,初步探索出了网店带动、产业带动、创业带动、就业带动、入股带动等5种方式,筹建了西北首家陇南电商职业学院,开发培育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网货产品,自建了“农村市集”“村玩儿”等特色平台及电商孵化园、创业园和产业园。[8]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分享到农村电商的溢出效应,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网店+物流快递”的新型电商扶贫体系基本形成,大大小小的网店和电商扶贫点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在卖出中做挣钱的“加法”,在买入中做省钱的“减法”,让农民双重受益。[7]

2.“网上村庄”经验借鉴。“网上村庄”是由重庆市扶贫办发起创建的一种农村电商模式,主要采用“乡村旅游+农产品”的方式,通过策划一系列特色民俗、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城市消费者到贫困地区消费,将乡村旅游与农特产品等进行对接,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增收减贫。

“网上村庄”平台上线以来,依托平台资源重点策划了贫困地区与城市社区相对接的一系列活动,如踏青赏花、避暑纳凉、实地采摘、抢购年货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线下体验和优质农产品进社区宣传营销推广活动,引导城市消费者通过线上预订、线下体验、后备箱购买的方式参与进来,[9]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买难的问题,降低了物流成本,破解了生鲜农产品储运困难的问题,电商扶贫的效果立竿见影。截止到2016年12月中旬,全年已实现农产品销售1779万元,带动贫困户每户平均增收9953元。[10]

五、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可能路径

“陇南模式”“网上村庄”模式,以及“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电商扶贫O2O湘西模式,[11]为不同资源禀赋的不同地区开展电商扶贫提供了不同切入点,在对这些电商扶贫模式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电商扶贫的一般可能性路径有以下几种。

1.“贫困户+电子商务”的方式。这是一种让贫困户直接成为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方式。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贫困户,可以对之进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其提供场地、资金、产品或者技术指导,让其逐步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或直接开设网店(淘宝店、微店等等),通过产品销售获益。值得注意的是,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尤其重要,从最初的开店培训、客户服务培训到高层次的营销技巧培训、品牌管理培训,从政府主导的培训到部分电商企业或社会扶贫组织针对贫困主体提供的各种培训,目的都是使贫困主体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促使贫困主体有能力参与到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当中,获得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并最终实现减贫脱贫。

2.“贫困户+帮扶主体+电子商务” 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通过帮扶主体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贫困户并不具备从事电商的能力,哪怕是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部分已经开设的农产品网店,也存在“千网一面”、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实际销售效果有限。对于绝大部分贫困户,需要的不仅仅是电子商务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改善。在扶贫实践中,帮扶主体为贫困户提供了种子种苗、肥料饲料、种养技术等等,但是很多的贫困户对于未来销售没有信心,导致种养积极较低,扶贫效果有限。“贫困户+帮扶主体+电子商务” 的方式也许是可行的路径,这种方式下,首先必须要保证的是农产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其次要能实现一定的销售量。在帮扶的过程中,帮扶主体可以逐步对贫困户进行电商技能的指导,最终让其能独立实现在线产品销售。

3.“贫困户+合作社+电子商务”的方式。贫困户通过加入合作社,可有效提高其组织化程度,解决农产品分散进入市场的问题,这种方式在陇南试点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商扶贫过程中,要发挥农民合作社的积极作用,以合作社为桥梁构建“贫困户+合作社+电子商务”销售体系,完善推广电商扶贫机制。由合作社对网商、基地和贫困农户等进行整合,既可化解单个农户生产的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保证贫困户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打造名优特优农产品,推广地理标识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让更多贫困户收益。

4.“贫困户+龙头企业+电子商务” 的方式。龙头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陇南模式和重庆模式中均有体现,这种模式又可以演变为“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商商务”的形式。首先,龙头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协作,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为农户提供种子种苗和技术支持,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其次,龙头企业可以积极发挥其资金优势和行业优势,建立具有品牌优势的农业示范基地,通过组织各种特色农业旅游活动和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到农产品电商中,共同分享电商收益。在“贫困户+龙头企业+电子商务” 的方式中,吸引并留住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发挥积极扶贫效应是关键,因此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各级政府应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加强运营监督,在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基础上实现其在扶贫中的带动效果。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4)

 

 

2021扶贫公益活动策划方案一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我国“扶贫日”的正式设立,是国家创新社会扶贫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对于弘扬“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社会各界力量关注、参与扶贫开发,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为迎接今年首个“扶贫日”的到来,进一步做好“全国扶贫日”宣传活动相关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了解、关心、参与扶贫开发的浓厚舆论氛围。经盐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10。17”首个扶贫日宣传活动,现将《盐津县“10。17”首个扶贫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一、活动主题、时间与目标

活动主题:“10。17”全国扶贫日,邀您一起来扶贫。

活动时间:此次宣传活动时间定于10月17日前后。

活动目标:大力宣传我国“扶贫日”正式设立,切实抓好全县“扶贫日”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各界力量关心关注、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内容

为有效抓好全县首个“扶贫日”宣传活动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宣传活动内容应做到“七个一”。

1、一副宣传标语:各乡镇、各行政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至少悬挂一副宣传“10.17”扶贫日相关标语。

2、一期橱窗专刊:各乡镇、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在“10.17”扶贫日到来之际,办好一期扶贫宣传专刊。

3、一次座谈:各乡镇、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组织一次由相关各方面代表、老同志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宣传“10.17”扶贫日及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果。

4、一次走访慰问: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在扶贫日到来之际,深入各挂钩帮扶村及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慰问。

5、一个网络专栏:县扶贫办要在盐津县委政府的网站开设并做好“扶贫致富”网络宣传专栏,及时向广大网民传递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动态。

6、一本宣传画册:由县扶贫办牵头制作一本扶贫开发工作宣传画册,重点向社会宣传介绍全县“十二五”以来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突出特点和优秀经验做法。

7、一部专题片:由县扶贫办牵头制作一部专题片,内容应重点立足对全县“十二五”以来扶贫开发工作成果宣传,并全面反映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各乡镇、县直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10.17”扶贫日宣传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充分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开展好宣传活动各项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各乡镇、县直各相关单位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力开展舆论宣传,为活动营造出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社会氛围,真正使活动达到造声势、广宣传、入人心的目的。

2021扶贫公益活动策划方案二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扶贫办〈安徽省全国“扶贫日”活动方案〉的通知》(皖政办明电34号)以及市“扶贫日”活动筹备工作会议精神,现就我县开展第一个“扶贫日”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开展“扶贫日”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国务院确定自20__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扶贫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为扩大社会影响,使“扶贫日”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实施,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观,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宣战,确保我县第一个“扶贫日”活动办好。

二、开展“扶贫日”活动的原则

“扶贫日”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依法合规、节俭务实;二是先行启动、逐步完善;三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四是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三、主要活动安排

(一)召开县“扶贫日”宣传动员会

国务院将召开全国社会扶贫工作暨“扶贫日”启动仪式电视电话会议。我省拟在国务院电视电话会结束后召开全省“扶贫日”宣传动员会,省领导作宣传动员讲话。

我县分会场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单位以及乡镇负责同志参加。在全省“扶贫日”宣传动员会结束后,县领导作宣传动员讲话。

(二)开展专题系列宣传

以“10·17,邀您一起”为主题口号,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1、在《池州日报·青阳新闻》开展扶贫项目认领宣传。公布全县18个贫困村扶贫项目、所需金额以及认领方式,号召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认领。

2、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公益宣传。分别在县广播电视台、青阳政府网以及县直单位网站各类媒体扶贫公益广告。由县委宣传部与县扶贫办共同负责,各主要媒体承办。

3、集中开展“扶贫日”宣传活动。组织县直单位、乡镇集中开展“扶贫日”宣传活动。在“扶贫日”当天,通过悬挂扶贫宣传横幅、举办扶贫图片展、开展政策咨询、知识竞赛、解决实际问题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引导全社会关注扶贫开发、关心贫困地区、关爱贫困人口,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宣传标语见附件)

(三)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认领活动。

全县各包村帮扶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人、来电、来函方式到县扶贫办认领扶贫项目,并填写《扶贫项目认领单》(见附件)。认领扶贫项目可由认领者自建,也可以出资形式由贫困村建设。认领资金直接拨付贫困村。项目认领活动至10月24日结束,经县扶贫办汇总后,报省扶贫办。

县扶贫办联系人:沈敏,电话:_______

邮箱:______@163.com。

四、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开展好“扶贫日”活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抓紧把这项活动布置好、开展好。

(二)要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动员好、组织好贫困村扶贫项目认领工作,确保“扶贫日”活动取得实效。县级将组织2-3家企业参加全省“扶贫日”公募现场捐赠和项目认领举牌仪式。

(三)要及时上报总结。各乡镇、各部门要注意收集、整理“扶贫日”活动开展的相关资料,并注重总结经验,形成文字材料,于10月24日前报县扶贫办。

2021扶贫公益活动策划方案三

按照省、市、县有关开展好2020年扶贫日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和要求,为突出壮大非公经济界参与社会扶贫声势,引导全体会员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营造“人人皆愿为”的社会扶贫氛围,弘扬“人人皆可为”的公众扶贫理念,完善“人人皆能为”的参与扶贫机制,推动非公经济界资源和力量向贫困人口和脱贫攻坚主战场汇集,进一步形成精准扶贫、聚力奔康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经研究,决定在非公经济界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组织开展2020年扶贫日主题活动,现提出如下活动方案(简称“十个一”),请结合各自实际,切实开展好活动,展现非公经济界风采:

一、扎实开展好扶贫日系列活动

(一)开展脱贫攻坚“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_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活动。围绕关于脱贫攻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新时代治_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_篇,紧密结合党的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重要指示精神要点,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重点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商会(企业家)作用,贡献参政议政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查问题,找短板,理清工作思路,提出针对性强、务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供县委政府决策参考(各商会组织、企业于9月30日前将相关资料报县工商联办公室)。

(二)开展脱贫攻坚氛围营造活动

各商会、企业在办公区(厂区)悬挂非公有制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宣传标语(内容自选自定)并以职工会、展板、宣传栏和组织职工参加县脱贫攻坚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脱贫攻坚工作,让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掀起脱贫攻坚高潮(时间:9-10月底)。

(三)开展特色扶贫活动

1、组织工商联系统县内外商会、企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光彩事业、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技术扶贫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推进慈善公益事业(相关数据于9月30日报工商联办公室汇总上报)。

2、邀请在外_籍非公经济界成功人士来旺进行“助力家乡发展”座谈,就“发挥商会(企业)作用,助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交流,促进经济合作,提升我县非公经济发展能力水平(时间另行安排)。

3、举办经济合作推介会。与县经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商务局联合举办经济交流推介会,大力推介_经济发展形势,加强经济交流协作,引导返乡创业,助推_脱贫攻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时间另行安排)。

(四)开展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宣传活动

利用_广播电视台和“同心_”及省、市、县工商联网站宣传脱贫攻坚获奖代表、最美扶贫人的先进事迹,营造崇尚先进、人人向上的良好氛围(各组织和企业于9月30日前将相关事迹报县工商联)。

(五)开展扶贫捐赠活动

按照“自主自愿”原则,以商会、企业、个人名义或组织员工捐款捐物方式(会员、职工捐款由商会、企业集中收取后统一捐赠)全面参与扶贫日捐赠活动(时间:9-10月底)。

1、资金捐款。以现金或汇款转账方式进行捐赠。

2、物资捐赠。捐赠物资由捐赠单位或个人直接捐赠受捐单位或个人,整个捐赠过程由捐赠者自行负责,受捐赠所在地的乡镇提供相关协调服务,捐赠完成后由物资接收方的乡镇或村根据市场行情估算价值并提供捐赠证明,证明提交县红十字会、县工商联汇总。

3、捐赠统计。各商会、企业应统计本单位或个人自愿捐赠数据并于10月10日前报县工商联(凡2020年以来捐款捐物数据,均可纳入统计范畴)。

(六)开展走访企业活动

由联领导班子牵头,分成三个组深入全县民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生产全和当前遇到问题,帮助化解困难;宣传党的政策,引导发展不忘社会责任,情系家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时间9月3-30日)。

(七)开展东西部结合扶贫活动

1、赴_县就两地非公经济界结合扶贫工作进行对接,与_县工商联(商会)缔结友好,搭建两地非公经济交流合作平台。

2、组织一批民营企业家赴_县考察学习非公经济产业发展,促进两地民间企业交流合作(时间另行安排)。

(八)参与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

推荐非公有制经济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参评_县第三届“最美扶贫人”评选活动,集中展示非公经济界参与脱贫攻坚成果(各企业于9月30日前向县工商业联合会申报,县工商联综合评定后向上级申报,由县委、政府统一表彰)。

(九)参与就业扶贫专项招聘会

组织工商联系统县内外企业在_广场联合举办_扶贫专项招聘会(有招聘需求和意向的企业于8月20日前申报)。

(十)参与脱贫攻坚摄影和书画展

组织非公经济界摄影书画爱好者创作一批反映非公经济界助力脱攻坚成果、帮扶成效的优秀作品参与县委政府集中展示活动(9月30日前报县委宣传部)。

二、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基层组织、商会和会员企业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切实保障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2、细化工作方案。各基层组织、商会、企业要研究制定具体活动实施方案,细化活动内容,明确时间节点,逐一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3、做好协调配合。各基层组织、商会、企业务必结合各自实际,按照本方案,抽调骨干力量,组织优势资源,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圆满完成扶贫日主题活动并按要求汇总相关数据和上报。

2021扶贫公益活动策划方案四

20__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_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__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为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方针、政策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国家“扶贫日”的知名度、影响力、号召力,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决定在全县组织开展国家“扶贫日”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10·17,邀您一起来扶贫”。

二、参加对象

全县各乡(镇、场)、县委各部门、县直及驻县各单位、社会各界人士、企业、社会组织。

三、时间安排

20__年10月17日。

四、活动内容

(一)突出舆论宣传,营造扶贫济困活动氛围

国家“扶贫日”活动开展前,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本次活动主题积极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各界对国家“扶贫日”的知晓度。一是各乡(镇、场)要在辖区内悬挂关于国家“扶贫日”活动主题的横幅和宣传标语,并通过新闻媒体、短信平台、公众号平台、制作宣传版面等多种形式,将活动时间和内容传达给全县每一位贫困户和帮扶干部,让本次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十大扶贫工程”牵头和责任单位要在全县主要地段、街道悬挂关于国家“扶贫日”活动主题的横幅和宣传标语,扩大社会影响,引导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国家“扶贫日”活动;三是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台要加大国家“扶贫日”活动宣传力度,要利用网站、电视公众号平台等新闻媒体及时国家“扶贫日”活动相关信息,让全县人民及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国家“扶贫日”活动宣传标语见附件)

(二)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公益捐助活动

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企业、社会组织在国家“扶贫日”活动当天,积极向贫困村、贫困户发起捐赠,向他们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一是各乡(镇、场)要发动本地企业家、成功人士及爱心人士为本地区贫困群众捐款,并根据贫困户在“中国社会扶贫网”的需求类型进行捐赠,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二是各部门、各单位要引导本单位招商引资的企业,鼓励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员他们奉献爱心,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三是县教体局、县总工会、县工商联、县妇联、县残联、团县委、县商管办、县邮政公司以及“十大扶贫工程”牵头和责任单位要结合本部门职能优势和特点,在资金、技术、设备和智力等方面进行帮扶,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类资源加入到国家“扶贫日”活动中。

(三)精心组织策划,开展扶贫济困专项行动

在国家“扶贫日”活动当天,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组织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及爱心人士深入到蹲点村开展国家“扶贫日”活动,以更实的举措,全力推进活动的开展。一是以“中国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向贫困户介绍“中国社会扶贫网”手机APP功能,并现场帮助和指导他们生活、生产所需,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对接贫困户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二是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群众近期的生活状态,帮助贫困户至少做好一件实事、解决一个困难,真心去感受和聆听贫困群众的心声;三是在活动中要进一步向贫困户宣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十大扶贫工程”相关的政策,确保每一位贫困群众都能了解和享受到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四是依托我县建立的精准脱贫“邮乐购”平台,鼓励帮扶干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活动当天积极购买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特产品,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部署,落实责任。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动员、部署和参与活动,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国家“扶贫日”活动的开展,将责任落实到人。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在活动中要形成合力,帮扶活动要见人、见事、见效,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搞形式。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本次国家“扶贫日”活动主题,采取多种形式扩大社会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参与面,积极倡导扶贫济困志愿者行动,广泛发动广大群众、社会各界人士、企业和私营业主参与开展国家“扶贫日”活动。不断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形式扶贫格局,不断扩大国家“扶贫日”活动的参与对象,努力打造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活动品牌,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

(三)注重效果,总结经验。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在活动开展中要注重办实事、献爱心,解决好贫困群众的所需所盼。国家“扶贫日”活动结束后,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以书面形式于10月20日前向县脱贫攻坚办报送活动开展情况、贫困户需求对接情况,并及时总结取得的成效,宣传活动中一些典型的做法和经验。

2021扶贫公益活动策划方案五

20__年10月17日为第6个全国“扶贫日”,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扶贫办要求,就开展好__市“扶贫日”宣传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该市第二个“扶贫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扶贫济困,践行友爱”。10月17日-11月17日,为__市扶贫宣传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集中开展扶贫宣传活动。

开展“扶贫日”宣传活动要以扶贫开发系列指示精神为指导,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观,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宣战。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二、活动安排

(一)举行“扶贫日”宣传暨“爱心包裹”捐赠启动仪式。10月17日举行“扶贫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午9时,设彩虹门,市领导宣布__市第二个“扶贫日”宣传活动暨“爱心包裹”捐赠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市邮政局组织“爱心包裹”现场捐赠。市委、市政府门前两侧悬挂宣传横幅。

(二)组织开展专题宣传。一是突出媒体宣传。“扶贫日”当天,《朝阳日报》发表市委领导署名文章;朝阳电视台发表市领导电视讲话。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书。宣传月期间,在《辽宁日报》、《朝阳日报》开辟专栏,朝阳电视台专题节目,宣传扶贫开发方针政策以及扶贫开发典型经验做法和扶贫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二是举办扶贫开发成果摄影展。宣传月期间,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扶贫办、市文联联合举办扶贫开发成果摄影展,展出该市扶贫系统及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摄影作品和工作成果。

(三)领导干部“走进贫困村,共度扶贫日”主题实践活动。“扶贫日”前后,副市级以上领导、定点扶贫单位领导干部要深入开展走进贫困村共度扶贫日活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现场办公。市直定点单位深入帮扶村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深入帮扶村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及各项意见,真切感受群众心声。开展爱心捐赠、技术指导、送医送药、助学助教、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驻村扶贫工作队要在所驻村开展“扶贫日”活动。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5)

网络扶贫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扶贫行动是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为部署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总结交流做法经验,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江西省委省政府举办的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于2016年11月29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召开。

会上,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15家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公益扶贫联盟正式成立;开通了国家贫困县名优特产品网络博览会平台,启动了网络扶贫“双百”项目;国家发改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江西省政府签署了网络扶贫合作框架协议。

愿景:让“网络红利”惠及贫困人民

“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将“互联网”与“扶贫”联系在一起。

2016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战略任务部署;2016年10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对我国网络扶贫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正式提出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五大工程。

“网络扶贫行动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文在推进会上着重解读了《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内涵和要求。他指出,网络扶贫要整合各类资源和服务,建立起“一省一中心、一县一平台、一乡(镇)一节点、一村一带头人、一户一终端、一人一档案、一支队伍”的“七个一”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

庄荣文还在会上分享了网络扶贫经验,并提出让“网络红利”惠及贫困人民的殷切期望,“在信息时代,不让贫困地区群众掉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在使用互联网上掉队。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就是要为农村地区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迅速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网民转化为网民,开拓农村互联网应用市场,弥合数字鸿沟,让数字红利充分释放,让亿万人民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加广泛而且充足的获得感。”

经验:打通脱贫致富网络大通道

江西是革命老区,也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江西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从宁都县的“虎蛙稻”大米、宁都黄鸡、宁都肉丸、小布岩茶、野生山茶油和蜂蜜等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到南丰县一个小小的蜜橘成为橘农脱贫致富的“金果果”,再到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的一枚小小的咸鸭蛋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江西打通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网络大通道。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在推进会上说,赣州作为江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推进网络扶贫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着力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目前,全市96%的行政村已通宽带,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了全覆盖,“农家书屋+电商”模式受到和文化部的充分肯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近120亿元,带动了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20多万人创业就业。

“我省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普及率在全国排名第29位,而贫困地区的普及率更低,直接制约了我省网络扶贫的步伐。我们把加强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网络扶贫的重点工程来抓。”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郭建晖提出,要推动“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实现贫困地区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据悉,2015年末,江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年内共减少了142万人,减少了41%;贫困发生率下降4个百分点。

发展: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好东西如果没有好平台,也难以走出农村。”随着电子商务加速向农村渗透,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低成本的网络创业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推进会上,京东集团介绍了网信企业落实网络扶贫的做法和经验;阿里巴巴则表示将结合业务实际,推进网络扶贫,创新发展践。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6)

1.全面谋划脱贫攻坚规划。规划是实施总体目标的行动计划,是开展扶贫工作落实具体措施的蓝本和指南。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工程,必须有一个既要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扶贫政策又要切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扶贫规划。资溪县是山区林业县,生态资源是优势,林区面积广阔,从事林业产业群众多。我们从调查摸底着手,深入村组,全面摸清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及发展方向,同时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良方”。规划内容为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技能培训、教育扶贫等七个方面。规划措施以生态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林区经济为主要经济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经济产业链,依托国家5A级景区大觉山等旅游企业,鼓励贫困群众兴办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旅游项目;重点扶持贫困群众种植养殖林下产品竹林鸡、生态蜂蜜、生态牛羊等短平快项目;支持有机白茶,有机油菜等有机产品的发展壮大。规划中要求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群众入股必须办理司法公证手续,从法律上保证贫困群众的经济利益。规划制定过程中各界人士参与集思广益,广纳良策,规划出台后,群众反映规划切合资溪实际,操作性强,贫困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

2.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事关精准扶贫的成效。2013年底按照省市扶贫部门的安排要求开展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当时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人均年收入2736元,并明确全县贫困人口数额,再加上资溪县是人口小县面包产业大县,部分即贫又非贫的群众差距不是很明显,一些乡镇出现识别不准的现象。资溪县严格按照省扶贫部门“七个一票否决”、“四个严格甄别”的规定,学习瑞金先进经验做法,吸取广西马头县的教训,制定精准贫困户评估表,强化工作力度,以市县“四进四联四帮”小分队和乡村干部组成联合工作组严格按程序和要求开展“回头看”,重新评选真实贫困户。几年来,多次部署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共开展6次拉网式 “回头看”活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8025人精准到2016年初的4287人,贫困户的精准度提高了46个百分点。

3.精准实施扶贫措施。贯彻政策和落实扶贫措施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资溪县主要实施七大精准扶贫措施。一是产业扶贫,充分用好赣南原中央苏区每年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帮助和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快速脱贫。采取两种方式实施产业扶贫,即“专业合作社(实体企业)+贫困户”和“私定套餐”。“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方式就是能人带动贫困户学习产业技术发展生产,建立稳定产业经济增收渠道,家庭经济逐年稳定增收,实现真正致富脱贫,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迦南生态观光园带动几十户贫困群众。“私定套餐”方式就是根据贫困户特长和自身条件不受任何限制,适合发展何种产业就扶持他发展哪种产业,愿意做何种产业就帮助他做哪种产业。目前87个产业实体带动969户贫困户致富,334贫困户分散发展50多种产业。二是安居扶贫,安居扶贫是中央提出“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的主要内容,是解决贫困群众安全居住的重要措施。资溪县扎实推进安居扶贫工作,上皇新村安置点成为省扶贫搬迁的示范点,几年来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解决6479人安全居住的问题。资溪县严格按照“一户一宅、拆旧建新”危旧房改造扶贫原则,在住房困难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按照贫困户类别进行拆房补助,全县已落实改造农村危旧房900户、确保3000余人的安全居住。三是教育扶贫,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重要因素就是智力不足,要脱贫必须实施智力扶贫,教育扶贫是智力扶贫的重要手段,实施教育扶贫能拓展其智力和思维,增强生产和就业能力,提高贫困群众孩子的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内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予以资助,其中“千百十”助学工程,扶持100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30万元,每人一次性发放助学金3000元。四是保障扶贫,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为了保障其正常生活经济来源,采取统一标准“兜底”的方式,这部分贫困群众纳入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享受低保待遇,保障他们基本日常生活水平,并推行资产收益扶贫以提高托底水平。五是电商扶贫。实施“村邮乐购*农村e邮”计划,在县城建设“村邮乐购*农村e邮”精准脱贫运营服务中心,乡级建设电商服务中心,村级建设电商服务站。目前建立县城电商运营中心1个,乡级电商服务中心6个,村级电商服务中心11个。电商旅游扶贫是资溪主攻方向,全国游客都可通过电商购买资溪门票及旅游业商品。六是“支部十”扶贫,以“支部十”为平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形成了支部引领发展,新型主体带领致富,贫困群众广泛参与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格局。正在推进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等模式。七是结对帮扶。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是脱贫重要有效方式,资溪县实行“321”结对方式,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明确全县党员干部都要与挂点村的贫困户结对帮扶,县级干部结对3户、科级干部结对2户、科以下干部结对1户,结对帮扶不限内容和方式,只有要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就行,实行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全县结对帮扶贫困群众1000多户。

4.精准安排扶贫资金。资溪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精准评选扶贫项目,精准安排扶贫资金,规定两个“一律不安排”,即与精准扶贫无关的企业一律不安排扶贫资金,对贫困群众家庭经济增收没有帮助作用的项目一律不安排扶贫资金。精准扶贫资金分配安排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把关申报,程序为由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实体自愿申请,村委初选上报,乡级政府按扶贫要求评审项目,在当地进行公示,研究后统一汇总申报到县扶贫办,扶贫办组织相关人员再次调查审核评选进入扶贫项目库,根据当年项目资金计划拟选编制《资溪县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年度计划表》,经公示后,报请县政府研究,上报省市扶贫部门审批备案。2014年实施以来,安排产业扶贫资金2000万元,项目475个。

5.精心实施严格管理扶贫项目。

扶贫项目的实施是精准扶贫的主要环节,关系着扶贫效益的大与小。资溪县精心实施扶贫项目,严格执行项目施工程序和要求,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把好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扶贫项目实施,严格按照项目工程设计图建设,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在项目管理方面坚持四个严格执行,即:严格执行“先立项后实施”的原则,严格执行招投标制,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严格执行结算评审制。防止旧项目、老项目、多部门安排资金等方式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有效地杜绝各种违纪违规的现象发生,促进精准扶贫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6.建立联合验收机制。项目验收是实施精准扶贫重要把关环节。资溪县实行多部门联合进行扶贫项目验收审查制,联合工作组检查验收精准扶贫项目,有效地确保扶贫项目合法合规。验收工作由相关的贫困户、项目所在地乡村干部、扶贫、财政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把关。项目实施完工后,由施工方提出验收申请乡村进行初验合格后,由项目负责单位(业主)向扶贫部门申请验收,扶贫部门牵头组织财政、乡镇单位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请款手续,拨付资金。验收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扶贫项目质量,保障贫困群众的利益,管理好扶贫资金不受损失。

7.制定多方把关请款制。请款是扶贫资金管理的关键工作,资溪县把请款环节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管理,请款由贫困户、村干部、乡镇领导、扶贫、财政等五方共同把关签署意见。首先,由贫困群众把好2道关,即在扶贫功能评估审核时把关该企业是否真正发挥扶贫作用,带动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经济致富,贫困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在项目验收时把关该项目施工质量是否过硬,达到相关要求;不达标或项目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均不能拨付扶贫资金。其次,参与验收的干部对项目请款意见要一致同意,方可办理请款手续,并出具《实施方案》、招投标、开工报告单、扶贫功能评估表,验收单等18个材料。把关请款制能更好地杜绝工作中的失职和个人套取资金等以不权谋私行为发生,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合规合法使用。

8.建设精干扶贫队伍。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了,实施脱贫攻坚战成效如何,关键要有一支精干的扶贫工作队伍。资溪县把扶贫队伍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来抓,首先抓扶贫队伍的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素质高,认识就深刻全面,队伍的战斗力就强。其次抓业务能力提升,精准扶贫是一项国家战略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攻克“短板”的新课题,必须要一支业务能力强敢打硬仗、敢闯新路的扶贫工作队伍。资溪县实行培训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提高队伍综合素质,让每位都成为扶贫工作能手和标兵。再次抓法纪教育,聘请纪委、司法部门上法纪课,把纪律挺在前面,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大胆放心地工作,才会管好用好精准扶贫资金。四是增加人员壮大扶贫队伍,2015年,县政府在机构改革精编的形势下,增加扶贫办工作人员3名,提高扶贫队伍的战斗力。

二、以“三严三实”魄力破解扶贫工作难题

脱贫攻坚战是中央部署的国家战略工程,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具体战略措施,是新常态下的扶贫新课题,在工作中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以“三严三实”的魄力去探索解决这些新难题,顺利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安全有效实施。

1.破解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难题。扶贫开发工作经历了30多年,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仍然认为扶贫开发工作难做,对彻底解决贫困群众脱贫信心不足,对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精神认识不深不透,对扶贫政策理解不全面,存在一支半解等现象。从深层次解决号“扶持谁”的认识问题,加强政策学习,加大培训力度,把扶贫政策措施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必修课,从事扶贫领导工作和业务人员都要学会学懂,要融会贯通,只有真正懂政策、对贫困户富有爱心,才能重视扶贫工作,热爱扶贫事业,做实做好扶贫工作。

2.破解精准扶贫难度越来越大的难题。从八七扶贫以来,未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些贫困家庭一穷二白,缺乏劳动、劳动工具和安全住房;一些贫困者非贫即病,劳动能力弱;一些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扶贫难以见成效。解决这些难题,必须采取一户一策,一村一策的精准扶贫措施,多个部门(或单位)联合起来整合资金,紧握“拳头”强攻猛打,有针对性地一个一个攻克难关,精准扶贫就不会越扶越难,而是呈现众志成城,众人推墙“墙易倒”的新局面。

3.破解精准扶贫“热”难题。推进扶贫开发成为“十三五”规划十个目标任务之一,脱贫攻坚战已经成为全党共识。一时间脱贫摘帽成了热议,精准扶贫成了热词,脱贫攻坚掀起热潮,扶贫工作一下子“热”了起来。一些地方热在口上,热在纸上,热在会上,却冷在行动上,工作落实不到位,措施办法不切合实际,与中央的要求差距明显。我们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扶贫工作应该成各级党委政府永恒的课题;必须从思想上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强化认识、增强主动扶贫的内生动力,加大考核监督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扶贫工作人员真正重视扶贫工作,把“要我做扶贫”提升到“我要到扶贫”,“贫困群众要我帮”转变为“我要帮贫困群众”这一更高的境界。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7)

(二)、扎实做好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

整合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村容建设、科技培训等方方面面着力,抓好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认真组织好年重点村扶贫项目的实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抓好了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十一五”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办和县政协到武汉和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恰谈,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来我县投资上亿元,下半年将落户工业园区。我们已完成民生电气、宝深达纺织有限公司等招商引资工作任务800万元。

(六)、扶贫办自身建设的到提升。

进一步组织扶贫办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上级扶贫项目和资金申批到位较慢。

申批到位较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在此方面我们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好相关工作,使之达到更快的效率。

(二).部分农村人口因灾返贫。

今年我县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贫困乡村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存在因灾、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三).村集体经济差,项目资金缺口大。

我县重点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目前这些村在实施规划中存在办事越多,欠款越多的现象。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与重点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之,我们将吸取往年工作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认真做好各项扶贫工作,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十一五”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办和县政协到武汉和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恰谈,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来我县投资上亿元,下半年将落户工业园区。我们已完成民生电气、宝深达纺织有限公司等招商引资工作任务800万元。

(六)、扶贫办自身建设的到提升。

进一步组织扶贫办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上级扶贫项目和资金申批到位较慢。

申批到位较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在此方面我们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好相关工作,使之达到更快的效率。

(二).部分农村人口因灾返贫。

今年我县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贫困乡村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存在因灾、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8)

支招大数据引领经济转型

《201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白皮书》显示,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767亿元,同比增长27.83%,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8228.81亿元。大数据技术已经深入融合到金融、教育、医疗、农业、电信、交通等各个行业。大数据的充分挖掘和运用,将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2016数博会5天时间,嘉宾学者八方论道,既有总结贵州大数据先行经验的热烈讨论,又有解读挖掘大数据应用价值的前沿观察。

“未来,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驱动新一轮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将会是经济新常态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微软云计算中国区总监沈寓实这样理解大数据带来的发展动能,“革命性技术、商业模式和全新应用必将在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这将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向‘中国智造’转型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

今年2月,贵州获批建设首个部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大数据领域赢得了先行先试的优势。对此贵州提出,将在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数据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应用、数据要素流通、大数据产业集聚、大数据国际合作、大数据制度创新等方面开展系统性试验,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商用、政用、民用价值,为贵州实现后发赶超培育新动能,壮大新实力。

今年第一季度,贵州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同比增长34.8%。去年一年,全省注册的大数据及其关联企业有2600多家。

“经济数据的快速攀升跟聚焦大数据产业是分不开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贵州选择大数据产业是非常正确的。”第一视频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力军认为,贵州下一步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最具挑战和价值的是数据挖掘和应用。解决好数据的分享、共享、收集、挖掘,应该成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贵州以发展大数据产业实现经济增长,验证了“互联网+”所具备的三大优势:第一是人才优势,因为发展大数据,“贵漂”成为流行词。2015年,贵州已成为全国大学生流入地,在全国排名第七,贵州不仅让外地人才“漂”来创业,也拉动当地就业,培养本土人才;第二是市场优势,由政府主导打造的“云上贵州”,实现了部门间数据存储、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实质上就是以开放的市场,让数据红利共享;第三是安全优势,贵州通过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确保大数据安全,无疑有先见之明。

探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大数据时代是政府治理理念转型、治理模式创新、决策科学化、服务效能提升的重要历史机遇期。

数博会期间,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表示,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重大转型期,国家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治理的开放性、多样性、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必然要求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治理工具。未来,“数据治理”和“数据文明”是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大数据时代,必须要打造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和智慧政府,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完全可以实现。政府治理引入信息化技术,将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表示大数据将融入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刘韵洁则为众多嘉宾分析了不同的场景应用,“大数据在城市管理中应用广泛。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可以让未来城市的交通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政府的数据开放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融合,带动社会创新。”

事实上,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贵州已做出有益探索。2015年2月,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启动“数据铁笼”行动――在每个交警身上配备了执法记录仪,一旦交警外出执法,必须开启。此举使每一个交警的个体权利行为,都被大数据全过程完整记录下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4年10月,贵州把分散在全省各个部门的数据统一汇聚到一个平台上,“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开通运行,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的统一云计算平台。在“云”上,政府各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使公共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热议大数据助力大扶贫

贵州省明确在“十三五”时期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要求,突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

大数据如何助力大扶贫?2016数博会期间,以“电商扶贫分论坛――触动农业思维”为主题的分论坛开坛论道。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建言献策,共论大数据助力大扶贫。

国家林业局信息办主任李世东以自己在贵州山区为时三天的调研开场。他在调研中发现,贵州有机绿色林产品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产品市场价值与商品本身的价值差距悬殊。

针对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李世东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个机遇就是电子商务。“电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李世东说,中国90%以上的贫困地区都在林区、山区、沙区,这90%的问题就是扶贫的关键所在。在这些地方具有林产品等资源优势,倘若通过电商的发展打破因交通不便带来的发展壁垒,帮助老百姓就地就业、就地创业、就地脱贫,在李世东看来,这是解决贫困的根本措施。

“电商+扶贫”是贵州省大扶贫战略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扶贫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贵认为,高铁和高速公路的通达为贵州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移动互联网化、社交化、本地化,‘三化’结合将是农村电商扶贫最重要的基础。”赶街网总经理潘东明说,贵州农产品品质好,需求大,但销售链条呈碎片化,根本原因在于最基础的供应链管理没有做好。他认为农村电商竞争力尚小,升值空间大。“最先进的互联网工具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农村电商相对城市电商才刚刚开始。”潘东明说。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9)

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关于报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的通知》文件要求,市委统战部认真梳理了近年来开展“千企帮千村”“万凤还巢”“荣誉村主任”三项重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情况、振兴乡村经济工作情况,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10月,**市积极响应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和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号召,结合实际制定《**市“千企帮千村”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并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同时创建“1+3”工作模式创造性开展工作,即:在我市贫困村中优选1000个贫困村作为联企帮村重点;联引“千家企业”帮扶1000个贫困村——“千企帮千村”,感召我市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富——“万凤还巢”,聘请非公经济人士担任荣誉村主任实施“六个一工程”——“荣誉村主任”。通过在全市开展“千企帮千村”“万凤还巢”“荣誉村主任”三项重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大力促进了乡村经济振兴、推动绿色发展,给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千企帮千村”:全市已联引790家企业结对帮扶941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88个,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253个,贫困人口受行动帮扶总数227835人。共计实施帮扶项目1564个,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59.08亿元,其中产业帮扶项目投资267889.53万元、就业帮扶发放工资21564万元、公益帮扶捐款捐物301047.64万元、技能帮扶企业投入312.05万元。“万凤还巢”:目前已有2713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兴办小微企业859个、组建专业合作社475个。“荣誉村主任”:全市已聘2934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荣誉村主任,其中:529个深度贫困村实现全覆盖,通过开展春晖助力“六个一工程”(即:帮助任职村作好一个规划,培育一个产业,争取一个项目,开拓一个市场,搞好一次培训,办好一件实事)工程,切实推动民营企业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带富脱贫。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精心谋划联引企业思路。“千企帮千村”脱贫攻坚行动启动之初,结合我市市内企业资源和统一战线对口帮扶优势,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按照“23311”的目标(即:发动市内企业200家、商会联引企业(春晖行动)300家、民主党派帮助联引东部企业300家、联引深圳企业100家、联引重庆企业100家)。在1981个贫困村中优选1000个作为联企帮村重点以“1000个贫困村”为载体,推进联企帮村工作。

(二)积极为企业帮村创造条件。结合我市精准扶精识别工作,由县区统战部牵头,扶贫办、工商联、光促会具体负责,乡镇组织贫困村谋划了“千企帮千村”宜帮宜扶项目库项目1032个,编制产业扶贫项目推介手册,宣传市内扶农惠农政策,扶持帮扶企业转型发展,提升企业可持续帮扶能力。自2016年以来,全市向12.22万户贫困户发放“特惠贷”57.6亿元。贫困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将“特惠贷”注入帮扶企业,规避风险,参与企业分红,实现稳定脱贫。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兴隆村张永健,按照“政府引导、村委主导、群众参与、利益共享、贫困户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投资3000万元的年存栏78万羽的兴联蛋鸡养殖场,101户农户、25户贫困户货款入股600万元,除30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外,入股农户年分红3万元以上,直接解决和带动90户贫困户脱贫。

(三)搭建平台推进“万风还巢”工程。**有200多万人在外就业、创业,仅深圳就有30多万**创业人员,实施“万凤还巢”引导农村在外务工人员及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工程大有作为,为此我们着力搭建平台推进“万凤还巢”工程助力试验区脱贫攻坚,具体工作中积极推进北京、广东、深圳、宁波、昆明等异地**商会、上海、苏州、成都、重庆等异地**商会筹备组组建毕商联络站,搭建“万凤还巢”平合,并建立“天南地北**人”信息库,依托在外务工、经商办企业的200多万**人,利用节假日组织召开返乡成功人士座谈会,把在外的优秀人才“统”回来,实现创业带富,成为了我市农村脱贫一线的一道靓丽风景,被全国工商联领导誉为“小企业发挥大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共联引返乡创业人员2713名,创办合作经济组织859个,累计带动投资15.5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215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20户,6630人。如: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张万登是昆明**商会副会长,2016年成立专业合作社,将外出经商的收入2000多万元投入七星古茶项目和农业观光园建设,流转土地3000余亩,建茶叶加工厂一座,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业100余人,带动80多户贫困户脱贫。

(四)域内发动激发“荣誉村主任”活力。通过动员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担任“荣誉村主任”,在任职村实施春晖助力“六个一工程”,促进创业带富,实现村企共赢,“荣誉村主任”被评为全国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截止目前全市已聘2934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荣誉村主任”,帮村指导规划1120个,培育产业525个,争取项目357个,对接市场1636次,培训农民工1461次59132人,帮村办理实事1556件,累计带动投资19.92亿元,带动就业人数2820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75户,12305人。游建华是金沙县木孔镇湾子社区“荣誉村主任”,在他看来,村主任的首要使命就是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近年来,投入8000余万元,建湾子辣椒加工厂一座,建设辣椒基地近2万亩,较早推进产业革命,直接解决任职村贫困户120余人就业,带动当地及周边100多户贫困户脱贫。同时,还积极帮助湾子村改善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带领公司投资350万元修建了6000平方米的湾子广场,安装了近100盏路灯,丰富群众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乡镇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没有认识到“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企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土地向适度规划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认识不够,导致对“三项重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重视不够,调研不多、缺乏联引措施,存在被动应付的思想。

(二)“民村企利益联结”不精准,引导服务不够。有些乡镇引进了企业帮村,但引导帮扶企业与贫困户、村集体之间的利益精准联结机制不健全,没有引导将企业盈利与群众持续增收结合起来,有的一个帮扶企业仅解决少数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就业,重引进、轻引导、轻服务。

(三)部门联动还不够,上下联动“走出去、走上去”有待加强。企业结对帮扶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需要各有关部门联动在基础设施和其他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企业等于扶持产业发展壮大。实际工作中还存在部门联动缺乏精准,如:帮扶企业在产业基地上建机耕道、水利设施 、电力设施、通讯网络等方面缺乏配套扶持,致使企业发展困难。市县联动运用我市统战优势“走出去、走上去”还没有形成工作机制,导致对口帮扶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广州市等优势资源联引力度不够,联企引资帮扶工作还有待加强。

(四)宣传激励工作有待加强。“千企帮千村”“万凤还巢”“荣誉村主任”三项重点工作在助力**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但宣传不够,评先选优项目少,企业负责人参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统筹不够,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促进企业帮村。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是中难度最大,也是持续性最强、最根本、最主要的扶贫方式,要依托“三项重点工作”推进帮扶项目向农业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劳动力向帮扶企业集中,为贫困群众脱贫提供可持续收入支撑。市、县二级要对“三项重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机制,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工作建议供决策参考。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10)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效率,规范扶贫资金使用流程,细化扶贫资金使用精度,根据《隆安县精准扶贫项目管理办法》(隆政办发〔20xx〕89号)和隆安县脱贫摘帽第二片区会议精神,结合古潭乡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遵循分级负责、精准识别、规范管理、专款专用原则,专项精准扶贫资金(以下简称为资金)必须安排给极端贫困户扶贫项目使用,项目实施原则上必须经过村、乡两级领导班子集体民主决策。

第三条 本细则仅适用于贫困户一户一增收项目和住房建设补助项目。

第二章 资金使用对象

第四条 资金使用的对象为我乡极端贫困户,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一)家中无18周岁至60周岁的有完全劳动行为能力的成员,或有部分家庭成员有部分劳动能力仅可进行简单劳作;

(二)家庭自我发展产业能力严重不足,除国家保障收入外无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无稳固住房或人均住房面积小于13平方米(含)且没有自筹建房能力;

(四)经乡领导班子讨论认为符合要求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 资金使用的对象必须拥护党的领导,积极主动、自力更生,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愿,不存在等、靠、要思想。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六条 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项目补助类别和补助标准参照《隆安县精准扶贫项目管理办法》执行,每户每年补助总额不超过3万元;极端贫困户住房建设补助项目每户补助总额不超过5万元。

第七条 极端贫困户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基础上,提交《隆安县精准扶贫贫困户自选发展一户一策产业增收项目申报表》,可以申请一户一增收项目补助:

(一)一户一增收项目确实存在;

(二)通过一户一增收项目可以增加家庭收入;

(三)一户一增收项目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并签订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项目帮扶合作协议,帮扶合作方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组织。

(四)一户一增收项目通过村级评议,并提交所在村出具的同意申报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项目的证明文件。

第八条 极端贫困户向所在村委提出住房建设补助申请,并通过村级评议,提交《隆安县有住房保障未达标农户扶持项目申报表》可以申请住房建设补助项目。

第九条 村级评议由第一书记或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主持,评议代表9-15人(单数),由驻村干部、驻村退休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村教师和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生产队队长等了解评议对象户情况的人员组成,评议结果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的通过村级评议。村级评议的内容包括申请人资格、申请合作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

第十条 对于符合申请条件的极端贫困户因自身原因没有寻求到合适的帮扶人结对产业帮扶的,贫困户村民委员会有义务统一作为帮扶组织,统一安排合作项目,合作收益除去极端贫困户的分红外,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

第四章 项目审核

第十一条 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和住房建设补助项目通过村级评议后,汇总报乡镇人民政府研究审定,报县人民政府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第十二条 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和住房建设补助项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并公示3日后,可按照项目启动后、项目实施完成后两个阶段分两次填写《资金拨付申请表》提出补助申请。资金拨付申请经审核符合规定,项目启动后可先预付应得项目补助总额的80%,项目通过村、乡、县三级核查核验后再拨付余下的20%。

第十三条 由村民委员会统一帮扶安排的项目,项目启动后可以预付应得项目补助总额的100%。乡镇人民政府组成专门的工作组对项目的实施、进展进行监督,确保项目按照申报计划进行。

第五章 项目的验收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完成后,极端贫困户向村委提出验收申请,村委收到申请后15日内完成村级核查,汇总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在15日内完成乡镇核验并向县项目主管部门申请县级核验。

第十五条 项目合作对象为本村村委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指派第三方进行村级核验。

第十六条 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一户一增收项目核验相关增收产业,极端贫困户个人银行账户、合作方项目台账等,听取极端贫困户对产业项目实施的评价,确保极端贫困户达到产业增收;

(二)住房建设补助项目核验有住房保障核验实体住房稳固性,以及项目结算单、材料单。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细则由古潭乡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细则未尽事宜按照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和隆安县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至全县脱贫摘帽两年集中攻坚,一年扫尾巩固行动结束时。

县精准扶贫实施细则二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有序推进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xx〕25号)和《贵州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作用,通过干部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户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对贫困农户实现精准扶贫,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改输血式为造血式,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持续有效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到20xx年,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减少10万人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摸清底数,明确贫困对象。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方法,认真落实以乡为单位、动态管理、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的识别要求,由县扶贫办商县统计局、调查队,结合各乡镇减贫情况、发展基础等因素,进村入户调查,摸清全县农村现有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和特点等基本情况。

(二)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对识别出来的农村贫困人口(包括扶贫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五保户)实行分类指导,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帮扶和农民自力更生,全面落实各种帮扶措施,实现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有效扶持。

三、明确识别方法

(一)调查范围。全县2个街道办事处19个乡镇344个行政村均纳入本次扶贫对象进村入户调查范围。

(二)识别标准。

1.扶贫标准。按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即20xx年末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20xx年不变价),并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认定为扶贫对象。凡高于2300元的,则认定为脱贫对象。

2.扶贫对象。农村居民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是扶贫对象。国家规定劳动年龄为男16-60岁、女16-55岁,鉴于我县劳动力输出较多,各乡镇、办事处可根据实际将口径放宽到男16-65岁、女16-60岁。同时,对于农村贫困家庭中的在校学生,一并纳入扶贫对象统计范围。

3.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应该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现有户口登记在村委会、依法承包农村责任田、承担农村公益事业劳务、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扶贫对象登记按户籍人口登记。

四、精准扶贫主要阶段及内容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乡镇、办事处情况千差万别,宜采取边试点、边完善、边总结、边推广的方式进行。根据先期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经验,开展此项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1月1日至2月28日)。

1.成立工作机构。由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精准扶贫工作。贫困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贫困村要成立村级民主评议小组,对提出申请或拟退出扶贫对象范围的本村贫困农户进行评议。

2.编制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要编制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方案内容包括编制的依据和目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各村贫困人口规模及确定依据、帮扶措施实施步骤、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

3.广泛宣传发动。各乡镇、街道要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书写宣传标语,设立精准扶贫专栏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方法等,使精准扶贫工作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4.培训工作人员。县扶贫办负责对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扶贫站长进行业务工作培训。各乡镇、街道负责对各贫困村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充实乡村两级力量,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不走样和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二)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3月1日至6月20日)。

第一,明确识别程序。主要分为八个步骤:

1.贫困户申请。在乡镇、街道包村干部牵头下,组织贫困村支两委、县驻村帮扶干部、大学生村官以及作为扶贫义务监督员的村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村民大会,组织发动符合条件的农户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填写《贵州省农村扶贫对象家庭申请书》。

2.入户调查。组建由乡镇、街道包村干部、县驻村帮扶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扶贫义务监督员等组成的入户调查小组,按照调查登记指标,采取入户察看、邻里访问、计算收入等形式,对自愿申请的对象户家庭开展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

3.村级评议。入户调查结束后,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分管副乡镇长(副主任)负责召集,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含村支两委委员)、村民代表、扶贫义务监督员等参加,参加人数不少于50人,结合入户调查情况进行逐户审核评议,通过排队打分方式表决确认,并由与会全体人员签字认可,进行7天张榜公示。

4.回访统计。张榜公示期满后,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组织乡镇、街道干部,对村级民主评定出的对象进行回访核查。

5.乡镇审核。根据回访结果,乡镇、街道对村级上报名单集体研究同意后,进行二榜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后以正式文件报县扶贫办审批备案。

6.县级确认。县级扶贫部门对乡镇(办事处)上报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后下达批文,并在网上进行三榜公示7天。

7.信息处理。由乡镇(街道)组织,以村为单位对县级审批名单的入户调查表进行录入。包括乡镇表、村表(有扶贫对象户的村填报)、户表(所有对象户填报)。

8.建档立卡。各乡镇(街道)将各项表册报县扶贫办汇总,县扶贫办逐级上报省,最终形成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信息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省市有信息平台。

第二,落实分类帮扶措施。

1.制定脱贫帮扶规划。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各乡镇(街道)要制定脱贫帮扶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按照六个到村到户,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活,发展生产,逐步脱贫致富。

2.实施分类帮扶措施。

加大干部结对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党建扶贫、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等活动。首先,以万名干部下基层为主要力量,对一类重点贫困乡桶井乡和95个一类贫困村实行重点帮扶,取得经验后再全县推广。其次,逐步实现领导干部对全县13个贫困乡镇帮扶的全覆盖,县级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社会团体、行政事业单位干部等对全县252个贫困村和村内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帮扶全覆盖,做到一村一支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个脱贫致富责任人,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最后,各帮扶单位和个人要指导所帮扶的乡镇(街道)、村制定脱贫规划和年度减贫计划,积极协调安排帮扶资金和项目,不脱贫不脱钩。帮扶工作实行省市县分级考核验收。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省直接分配到县的扶贫资金,县政府根据省两个50%要求,结合年度减贫任务进行项目安排:一个50%用于实施参与式扶贫,在国家和省明确的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内,按照农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和谁受益、谁负责原则,安排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扶贫项目。一个50%, 一是根据我县重点扶贫产业、扶贫规划等,按照突出扶贫工作重点、完善资金分配程序、公开透明要求进行安排;二是在产业覆盖不到的地区,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采取民主评困、三榜公示方式,将扶贫资金直补到户,主要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补助。通过竞争方式获得的50%扶贫资金,县政府严格按照省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加大教育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和四项突破工程,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办好学生营养午餐。认真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干预试点项目,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认真落实贫困地区高等教育定向招生计划等政策。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通过雨露计划圆梦行动,对每生当年一次性给予4000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对有劳动力的扶贫对象,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力争逐步实现1户3人(即1户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1户1人接受培训后转移就业、1户1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目标。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生态移民力度。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年度计划的50%以上安排在贫困村内的贫困户实施,对诚信扶贫对象、计生帮扶户视情况另行给予每户一定的扶贫资金直补和贴息率为5%的扶贫信贷贴息补助,切实解决搬富不搬穷问题。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力度。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年度任务,分批次安排在13个贫困乡镇和252个贫困村实施,重点帮扶贫困村推进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内的村道、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

第三,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进退机制。

1.民主评退。依照扶贫对象识别程序、方法和标准,每年1月31日前,由乡镇包片驻村干部,组织村支两委、县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扶贫志愿者,以及作为扶贫义务监督员的村民代表开展扶贫对象进退识别工作。主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村民收入评定,对上年度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或超过2300元的村民,经过三榜公示无异议后,按程序报经乡镇(街道)审核,县扶贫办确认后实行进退并同步在全省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更新。

2.返贫核查。对因病因灾等返贫的农村居民,仍然由乡镇(街道)和包片驻村干部,组织村支两委等人员入户核实公示后,经乡镇(街道)审核,县扶贫办确认,及时认定为扶贫对象。

3.落实政策。对识别出来的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范围,落实帮扶责任人并按规定享受扶贫政策;属于民政救济范围的,及时给予救助。对脱贫的扶贫对象,取消享受的扶贫政策待遇。

第四,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绩效考评机制。

1.考核评估工作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县扶贫办商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统计局、德江调查队等部门完成。

2.绩效考评主要内容包括: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资金、项目、干部等责任情况;按两项制度衔接要求,帮扶对象中有劳动力贫困户脱贫情况、无劳动力贫困户社会保障落实情况;实施帮扶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扶贫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情况;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贫困群众对帮扶效果的满意度等。同步对受帮扶乡镇(街道)建立扶贫工作机构情况,开展扶贫对象识别、扶贫项目实施以及日常监管、帮扶信息报送等情况进行考核。

3.考评结果作为帮扶和受帮扶单位及其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7月至9月底)。

1.组织检查验收。县扶贫办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街道)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同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县扶贫办和民政局要在现有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农村五保、农村低保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2.强化工作考核。对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考核扶贫对象的收入增加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程度;对农村低保工作,重点考核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和规范管理程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和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乡镇(街道)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督促验收等工作,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扶贫、民政、财政、统计(调查)、残联等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责任股室和办事人员。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支持,主动沟通,逐步建立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县扶贫办主要搞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指导做好扶贫对象的识别登记,落实对贫困人口的扶持政策、项目和措施,研究提高识别扶贫对象的准确率,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县民政局负责农村低保对象识别和低保金发放,积极配合扶贫部门落实交叉对象的扶持政策;县财政局要积极筹措资金并及时拨付,负责管理和监督资金使用;县调查统计部门要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精准扶持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县残联负责落实农村残疾人数据及具体对象,并提供重点帮扶。县组织部门主要负责驻村工作队队员选派、帮扶成效考核结果运用等工作。

(三)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局要安排精准扶贫工作专项经费,共同推动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指导督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和错误作法。建立工作进度月报制度,认真总结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要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县精准扶贫实施细则三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扶持贫困户稳定增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依据《旬阳县三年脱贫行动计划(20xx-20xx年)》,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加快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强化政策扶持,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通过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现代园区牵动、能人大户联动、干部帮扶促动措施,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二、基本原则

(一)产业带动,主体联结。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盘活和流动社会资源,引导贫困户土地入股、联户经营、劳务就业和参与发展,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增收脱贫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地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探索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

(二)突出特色,融合发展。结合贫困镇村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富硒产业特色,加大扶持力度,做强产业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富硒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一镇一至二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富硒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接二连三复合业态发展,创新特色农业产业脱贫新模式。

(三)市场导向,注重筛选。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重筛选一大批基础好、产业强、产业链条长、与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市场主体为合作对象,运用市场化方式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实现产业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盈利、贫困户受益、财税增收四赢目标。

(四)长短结合,持续发展。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稳定脱贫,持续发展。根据贫困户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确定可靠合作对象,建立互惠共赢合作方式,重点防控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搭建产业精准扶贫投融资平台,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精准扶贫产业,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三、实施范围

现行标准下全县建档立卡的21个镇、169个贫困村、8.73万贫困人口;对贫困户发展有带动作用的扶贫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及其他新型市场主体。

四、目标任务

(一)增加扶贫项目效益。逐年把涉农惠农项目向贫困镇、村集中、倾斜,优先扶持具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村、贫困户,提高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促使贫困村、贫困户快速增收脱贫。

(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围绕富硒特色,长短结合,造血发展,快速形成支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打响县域富硒品牌。其中20xx-20xx年每年在贫困重点村巩固粮油种植2万亩以上、饲养生猪8万头以上、种植魔芋2万亩以上、新建油用牡丹、拐枣等新型产业基地4.5万亩以上,确保农业特色产业对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三)稳定贫困户脱贫增收。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一户一技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长短产业,推广应用新技能,力争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项致富产业、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到20xx年全县5.2万需要通过产业、就业、生态补偿脱贫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四)实现产业带动脱贫。通过短平与长效相结合、种养与经销相结合、主体与贫困户相结合,大力实施111235工程,即贫困户种好1亩口粮田(解决吃饭问题)、种植1亩魔芋(解决用钱问题)、栽植1亩油用牡丹(解决长期用钱)、饲养2头猪(吃一头卖一头)、种植3亩经济林果园(拐枣、核桃和其他林果解决后续产业)、有条件的贫困户种植5亩烤烟,力争20xx年实现所有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致富。

(五)探索精准脱贫经验。通过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探索可复制、可操作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累经验。

五、主要内容

(一)培育富硒+产业带动模式。

围绕粮油、烟草、畜牧、魔芋、黄姜、中药材、林下种养等短频快增收产业和拐枣、油用牡丹、核桃与林下经济等新型中长期致富产业,按照富硒+模式,延伸农户、基地、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富硒产业发展链条,构建特色产业发展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紧密协作关系,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1、做大富硒产业基地。按照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整合贫困村、贫困户土地、林地、水产资源,结合市场主体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按照年度规划,逐年分批在169个贫困村中建设一批规模化、高质量的短快和中长结合的富硒产业基地,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提高贫困村资源收益,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2、扶强富硒产业龙头。扶优扶强一批基础好、产业强、产业链条长、与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运用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围绕循环农业、山林经济、现代渔业加速生产要素聚集,完善生产示范、物流加工、生态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接二连三、良性互动的复合业态,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参与富硒产业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3、着力开发富硒产品。紧紧围绕县域富硒资源优势,搭建起科研对接、企业研发、各级推广的富硒产品开发体系与平台,加大富硒猪肉、富硒魔芋、富硒林果、富硒茶饮、富硒水产、富硒粮油、富硒蔬菜、富硒食用菌、富硒蚕桑等产品开发力度,实施富硒品牌战略,切实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旬阳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为富硒产业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

(二)探索+贫困户双赢同富合作模式。

围绕+贫困户模式,针对不同合作主体,着力探索创新不同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相关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帮助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1、政府主导推动型。按照省市县联动、省级统筹、市县组织、贫困户参与的原则,推行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政府(供销社)+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选择经营效益好、信誉度高、覆盖贫困户广、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涉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经营合作,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供销社经营资金捆绑,集中投资,共同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把财政扶贫资金折股虚拟量化到具体贫困户,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每年不低于5%的委托投资股权收益给贫困户分红,在确保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的同时帮助贫困户获得资产收入。

2、龙头企业带动型。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以产业为主导,由扶贫龙头企业流转贫困户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产业基地,进行集约经营,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发展和优先务工从龙头企业获得多项收入实现产业脱贫以订单为联结,由龙头企业和贫困村、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贫困村贫困户按照合作企业要求,提供生态优质原产品,合作企业托底收购,合作共赢,实现订单脱贫以技能为支撑,由扶贫龙头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后签订用工合同、安排上岗就业,在龙头企业取得劳务收入,实现技能脱贫。

3、合作组织互动型。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贫困户以土地、山林等资源组成合作社或入股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在合作社产业发展中取得劳务、股权收益或分工协作经营收入,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4、景区园区牵动型。推行景区(园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景区(园区)+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充分利用景区园区优势,发展休闲观光、特色餐饮、工艺品制作、加工销售、商贸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增收脱贫;支持没有自主生产能力或向外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山林资源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方式获得资产收益增收脱贫;引导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各类农家经营主体、能人大户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参与生产经营,优先委托贫困户开展订单生产,帮助贫困户通过务工、服务等方式增收脱贫。

5、能人大户联动型。推行能人大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或能人大户+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鼓励本地群众创业兴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外来人员投资兴业,鼓励能人大户通过合作、入股、劳务等方式流转土地、组建合作社、成立劳务组织,吸收、组织、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

6、干部帮扶促动型。按照三包三定要求,推行干部(党员)+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干部(党员)+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鼓励包联干部、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发挥资源、智力、信息和管理优势,以贫困村为载体,依托企业或合作社,带领贫困群众开发资源、发展产业,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获得经营性、投资性、劳务性和资产收益性等多种收入,实现增收脱贫。

(三)拓展电商+现代经营销售模式。

大力推进电商+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通过改善贫困村网络基础设施、搭建电商平台、开发电商产品、培养电商人才、畅通物流渠道等措施,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把资金、技术、管理引进来,把资源、产品、服务卖出去,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1、强化电商基础。依托实施宽带中国工程的机遇,推进光纤入村入户,扶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信息处理、数据及网站托管、运营和管理等外包服务,提高宽带网络普及和接入能力;大力推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贫困地区的应用,不断提升贫困村通信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贫困村扩大无线网络覆盖面,实现有线、无线优势互补,积极培育发展物流服务企业,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2、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吸引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为我县特色产品搭建电商展销平台,鼓励电商配套服务企业入驻旬阳,积极培育建设集商品贸易、平台运营、物流配送、融资支持、软件开发、人才培训等多功能、多业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园区;大力培育区域电子商务骨干企业,支持我市品牌企业、中小商贸企业、个体商户利用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创建有特色的网上零售品牌,集中展示、宣传推广安康名优特色产品;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与镇超工程实施企业合作,在中心镇和行政村建立网络商品自提点。

3、开发电商产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适宜网络销售的茶叶、魔芋、腊肉、大米、林果、香菇木耳、蚕丝制品等农特产品,大力开发生态、绿色、休闲、养老等旅游产品,通过电商企业运作,使网络平台成为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培育一批集商品销售、交易支付、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商品销售服务综合平台,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一号店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寻求合作,开设旬阳特色分平台,集中展示、推介、销售我县特色资源、特色产品,以电商销售拉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4、完善配送网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先进物流技术及装备应用,鼓励有条件的电商企业自建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构建城乡一体的综合配送体系;积极引进一批知名快递物流企业在我县设立分公司、客服中心或转运分拨中心,拓展同城快递、乡村配送、生鲜配送等特色业务;积极开发邮政、供销、民营快递公司等物流资源,加快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在镇、村、组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配建物流配送网点和金融支付网点,逐步实现网上订货、配送、结算的农村流通新模式,打通农货进城、网货下乡双通道,着力构建买旬阳、卖全国的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

(四)创新创客+新型创业兴业模式。

积极推行创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创客+基地+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搭建创客与贫困村贫困户合作平台,完善协调、服务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支持,鼓励、支持创客到贫困村创业兴业,通过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产业生态系统,培育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示范、科技服务、综合配套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特色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产业互联网发展核心路径,挖掘贫困村特色优势资源,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市场,把贫困村发展成为大众创业的栖息地和万众创新的聚集区,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稳定发展致富。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统筹做好全县产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县政府成立产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林科技、国土、人社、经贸、文广、扶贫、供销、农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林科技局,由县农林科技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要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矛盾问题。各镇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谋划好区域内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商务扶贫工作经验总结篇(11)

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和突出工作重点。在调整工作思路上,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原则,自觉把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纳入整体扶贫计划之中,使之成为国家扶贫的组成部分,作为各级政协、各派和工商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步入健康向上的良性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结合实际,切实制定好今后3—5年的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总体规划,把着力点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在突出工作重点上,一方面,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组织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就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把群众多年想办又能办到的大事办实办好。要注重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