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境科技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4 13:37: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科技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境科技论文

篇(1)

1.1数量大(Volume)。大数据的数据量级已发展至PB(1000T)、EB(100万个T)乃至ZB(10亿个T),可称为海量、巨量乃至超量。

1.2速度快(Velocity)。大数据往往表现为高速实时数据流,时效性非常高。因此对处理工具的要求很苛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都应引入。这是区别于传统数据最显著的特征。

1.3多样化(Variety)。数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包括各种信息及其网页、图片、音频、视频、图像与位置等存在方式。

1.4价值高(Value)。大数据数量越庞大,价值越高,真实性、可靠性越强。但同时无效信息也越多,需要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对数据迅速地“去粗取精”,否则也只能望洋兴叹。

2大数据对科技咨询业发展的影响

2.1拓展业务空间大数据信息对应的是高速实时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往往能产生难以想象的作用,其能量也将被层层放大,还有可能在另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领域得到应用。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咨询就将具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业务范围和服务空间都将得到迅速拓展。科技咨询各相关要素,如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创新需求、创新环境、创新成果等的疆界,将受到大数据浪潮的冲击。同时,落后地区和难以涉猎领域的业务也将在其带动下快速提升。

2.2规范咨询决策大数据将改变科技咨询决策方式,使其进入“数据驱动型”决策模式。因为面对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决策者不仅要使用新的技术,还要改变目前的决策过程,政府也将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负责。因为引导政府决策的是基于实证的事实,而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利益集团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施加的影响。

3大数据环境下科技咨询业发展道路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大数据将给科技咨询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科技咨询业应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走规模化、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1挖掘大数据,促进规模化发展我国科技咨询业规模较小,究其原因,一是咨询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市场主导地位没有显现,资本缺乏信心。二是科技咨询价值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潜在需求得不到释放。三是现有机构没有形成专业分工和自主品牌,无法带来规模效应。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数据将自由地流动起来,推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体制机制对科技咨询业的束缚将大大减轻,“得数据者得天下”将成为共识,市场将发挥主导作用,吸引大量资本进入,促使机构快速升级。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咨询质量、咨询价值必将得到提高和认同,潜在的需求必将迸发。

3.2利用大数据,加快信息化进程目前我国科技咨询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计算机初步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将掀起新一轮信息化革命。科技咨询业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政府引导下,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工程,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科技咨询信息平台,实现在虚拟空间中不同信息资源的快速整合与对接,提高咨询要素使用效率和运行主体工作效率。

3.3凭借大数据,提高科学化水平大数据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可靠性并存。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可以提高科技咨询科学化水平。首先,基于大数据,科技咨询信息的真实性有了更大的保障。其次,依据大数据特征,可帮助制定更为科学的咨询战略、方案和计划,同时降低过时咨询、无效咨询的风险。再次,基于大数据,科技咨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咨询师可以深度分析、挖掘最高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创业经历、行为习惯等信息,准确把握其管理理念。最后,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利用,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数据不全而带来的负面作用。

3.4依托大数据,实现现代化转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咨询工具、内容、形式、速度、效率等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托大数据,可以实现科技咨询向现代化转型。首先,大数据环境促使科技咨询必须运用现代化咨询工具。如,大数据的超大量级迫切要求科技咨询设备现代化、信息数字化。其次,大数据促使科技咨询内容、形式现代化。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很快,简洁实用、形式新颖是对科技咨询工作的新要求。形式多样的大数据正好为科技咨询提供了便利。再次,快速、高效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高速实时的大数据则要求科技咨询处理工具快速演进、高效运行。最后,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科技咨询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紧跟现代化发展步伐。大、多、真、快、稍纵即逝的大数据要求科技咨询必须借助移动互联、云计算、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高智能科技咨询协作平台,向科技咨询现代化迈进。

篇(2)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待业人员的安置、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这一切使南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扩招后的大量高等院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2008年江西省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预计达21万余人,比上年增加近5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其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能够支付比较高的工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条件为大学生就业者提供比较高的报酬。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进一步繁荣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安义县、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是南昌市的7个涉农县(区),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贤县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医疗器械、文化用品、鞭炮礼弹、食品加工、特种水产、食用菌类等特色优势产业中;青云谱区内农产品、建材、水果、肉类、摩配、啤酒等中小企业专业市场发展良好。南昌县、新建县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占比重不大,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要进一步繁荣南昌市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集中必要的财力扶持县域内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脱胎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不仅是改善区域经济运行环境和质量的重要路径,而且是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逐步从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驱动力。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进一步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昌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义重大,但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力量还不是很强。从数量上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南昌的中小企业中,占的比重还不大,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要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其投资环境。

二、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按照其可见性分为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前者是指与投资活动直接有关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后者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等许多无形要素。投资环境差,中小企业投资成本就高,过高的投资成本将增加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将难以吸引和留住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因此,包括科技型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密切相关。

南昌市投资硬环境近年来有了较大改善。从基础设施看,作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进入内地的重要中转地之一,南昌的航空、公路、铁路、水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初步构成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立体交通基础;从自然资源来看,南昌淡水、土地和农产品、矿产等资源丰富,具有资源比较优势,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特色食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一直是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强项;从地理位置来看,南昌地理位置优越,历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南昌投资硬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南昌距离出海口较远,还没有完全融入区域经济城市群中。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土地政策收紧,南昌过去以土地为最大“卖点”的低成本优势目前正在丧失,中小企业投资硬环境需进一步完善。但相比之下,就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投资软环境更关键,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环境。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是减免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科技融资政策。南昌市目前对高新技术企业有一系列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但是,现行的科技税收政策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和外企,而对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几乎不存在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一些非高新开发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享受优惠,降低了政策效率;南昌在科技融资政策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有相关的扶持,如南昌市政府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但受惠面还是非常有限的。总的来讲,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属于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对于政府对国有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环境还有待完善。

(二)经济环境。投资软环境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环境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高,就意味着市场容量大,社会购买力强,这也是吸引投资的必要条件。南昌是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南昌市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190.61亿元,近5年南昌市经济增速虽连续超过15%,但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量仍然偏小,2007财政总收入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位最后。政府财政能力不强,直接影响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也势必影响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虽然,南昌从2006年起,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每年增加到1000万元元,但这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三)社会服务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反映政府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业发展的状况,服务环境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的服务和社会中介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公共服务是南昌市投资软环境的根本问题。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更需要各种社会化服务,如政府、有关组织及中介机构提供的技术、人才培训、信息交流、财务审计、法律、技术咨询等服务。从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的服务现状来看,近年来,南昌市政府已经认识到服务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一环,2001年至今,先后组织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全国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显示,2004年在中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中,南昌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30位,从数据分析中看到,南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最大拉动力是来自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提高。从社会中介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的社会服务来看,南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获得的技术支持、信息咨询、法律支援、投资咨询、职工培训和人才培训、市场营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和东部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融资环境。目前,南昌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南昌市统计局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200户企业中,有166户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制约了企业发展,占企业总数的83%。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长时效性,科技型中小企业较一般中小企业而言,需投入资金更多,风险更大,而且一旦技术开发失败则少有回旋余地。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最大的难题是融资问题。除了极少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创新基金支持外,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还只能依靠自身积累进行发展,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特别是一些新投产企业,由于信用度低,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流动资金,影响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昌市政府做了许多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到2006年12月7日为止,南昌市共有22家担保公司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但由于市场主体不明确、信用担保基金来源单一、担保机构多头管理等原因,有25%担保公司业务处于半停滞状态。当前,资金难题困扰南昌市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就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瓶颈”一直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三、优化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对策和思路

南昌已经确定了“和谐创业、富民强市”的战略方针,在这样的背景下,优化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将更大范围地拓展其发展空间。对南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优化,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硬环境,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从软环境方面着手改进,在改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尤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南昌市区域金融服务能力,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1.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破解其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南昌市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征集、评价、系统和严格的违信惩罚制度,强化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是其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收集和保存企业的信用记录,帮助银行和其他企业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信用状况,为企业的融资和其他交易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它还可以充作信誉抵押品,减轻本企业在融资中实物资产抵押、担保的压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和企业本身的共同努力,

2.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南昌市担保体系是以政府政策主导型担保为主,政府出资较多,而民间资本介入较少,担保贷款远远满足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建议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互助型担保制度,运用社会互助担保方式弥补政府政策型担保方式的不足。社会互助型担保主要由企业以会员制形式组建,通过会员缴纳风险贷款保证金,进行会员之间的互助担保,获取金融机构贷款。互助型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由于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较为了解,他们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强的趋同性,容易形成群体信誉机制。处于劣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互助担保联合起来,在和银行的谈判中可以争取到较为优惠的贷款条件。由于商业担保公司是纯粹以赢利为目的的,可能加重企业负担,建议适当采用。

3.完善资本市场,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受到重重限制,过高的门槛阻隔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向社会募集资金之路。如《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1000万元,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等要求,这些硬性条件都是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达到的。我国在2004年推出了中小企业板,目前中小板市场在加快扩大规模,这对南昌市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内的一些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良好成长性和潜力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很好的融资机会。南昌还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本进行风险投资。此外,还应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中心等渠道,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民间或海外资金。

(二)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其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政府的政策性资助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手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包括投入、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在内的各项政策是长时间、普遍起作用的因素。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优化,政策是关键。政策制定要有科学性,要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吸收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类相关群体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来,以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出台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同时,要真正落实各项政策,树立政府信用,增加政府在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落实各项政策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职能转变就是服务职能的转变,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社会的全方位服务,具体包括中介服务、教育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目前,要根据南昌市的实际情况,逐步构建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框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南昌还应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陈长伟,赵维双,王春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数量经济分析[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7,(2).

[2]计文青.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出路选择[J].探索与争鸣,2004,(8).

[3]伊永贵,樊贵祥.多管齐下解决难题——吉林延边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J].金融时报,2005,(9).

[4]谢晓国.江西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思考[J].企业经济,2004,(12).

篇(3)

本文作者:蔺坤哲工作单位: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创业资金是创业成功的保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需要很多的投资,资金的投资成为了科技型企业创业不可避免的直接支撑元素,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电子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就必须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作为后续支援,电子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靠良好的资金基础,尤其是电子科技企业的初期发展阶段。创业者的综合能力强传统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只是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管理能力与管理经验,然而科技企业的创业需要管理者具备管理、经验、技术、知识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必须集合于一身,可以融会贯通,不仅仅要在技术上拥有指导能力,还要在企业的发展运营角度上具备战略指导的能力。员工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素质电子科技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为电子科技企业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的运用,综合性强,因此需要知识复合型的人才。与一般企业相比,电子科技企业中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风险意识和学习能力。在电子科技企业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创建电子科技企业可以没有十分雄厚的资金,但必须拥有人才,有人才才能创造技术,并可用知识换钱来发展企业,所以说没有一家成功的电子科技企业不重视人才的。

任何企业的创业都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过程,就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言,电子科技企业所处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技术进步迅速使得企业创业总是处于不可控制、难于把握、不断变动的环境之中,深圳电子科技企业的创业可以归结为创业者与环境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其外部环境在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匹配上,我们电子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的三个子环境构建电子科技企业的创业环境体系并重点就技术,资金,人才,政策法规,社会文化等对深圳电子科技企业创业影响较大的方面进行论述。技术环境。技术环境主体主要是企业构成的技术研发环境和作为技术转移和扩散主体的技术市场。电子成果的生产能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赖于技术转移与扩散,它决定了电子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融资环境。上文中提到科技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的支持,资本的支持对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资本对于科技企业的创业来说是较为有效的支撑,对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人才环境。科技企业的创业需要知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经验型人才的综合体,这些人才对于科技型企业所能带来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可以有效的推动科技型企业的创业发展,让科技型企业从无到有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政策性与法规环境。科技型创业企业发展会面临许多法律法规问题,在这方面需要依赖于地方性的法律事务机构以及法律委托机构,可以全权委托律师事务所去办理相关法律性的问题,可以建立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帮助企业良好发展与运营,提高在政策性上的了解,方便于企业可以详细规划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与战略规划。

科技型企业的创业环境中必须要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以确保政策的颁布与执行可以第一时间获得,而且可以向政府及时有效的反馈企业发展信息。文化环境。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创业企业的灵魂。营造深入人心,因势利导的文化环境可极大地促进人们对创业的激情。对于企业创业来说,文化环境主要是创业文化,即指社会对创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认同和倡导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鼓励、推崇创业的氛围。制度环境其实与政策环境的注意事项不同,制度环境指的是企业本身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而政策发展指的是企业外部需要注意政府做出的哪些政策要求与发展规划,政府在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特别注意科技型企业本身的制度是否完善,这也是政府做出政策性要求和颁布措施中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发展,不断改善制度发展的不足和缺点,完善制度中的漏洞,科技型企业管理者要主动了解企业内部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内部员工的发展认识能力,积极的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将技术人员的管理与经验型员工的管理分开,并且保证企业内部的劳动力资源处于充沛阶段,而且对于开发市场也要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可以把握市场的发展规律。

篇(4)

(二)学生思想不重视。一般课程设计都是安排在学期末,学生忙于准备期末考试,临近假期又着急回家,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设计中,而且抱着交个材料上去就能过关的心理,对课程设计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三)单个课程设计学时不足。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集中在第三学年,开设的有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一)泵站、(二)管道、(三)水处理构筑物、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课程设计等,种类较多,但是单个学时较少,一般只有1~2周,设计深度不够,只能浅尝即止。

(四)题目单一陈旧。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往往由相关的理论课老师担任,一个老师要同时指导环境工程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而课程设计仅有1~2周,时间少,老师精力有限,基本上所有学生只能共用一个题目,题目类型由指导老师来确定。由于教师所掌握的工程资料有限,课程设计的选题往往已使用多年、比较陈旧,工程实践性不强。

(五)设计脱离实际。现在进入高校的门槛越来越高,基本都要求有博士学位,这些年轻教师往往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业务技能和专业实践训练。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若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最终将导致学生感觉工程理论基础知识枯燥、抽象、理解困难。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设计与实际脱节,无工程实际意义。

(六)考核指标片面。课程设计的考核主要是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进行成绩评定,缺乏对过程的监管,使一些学生产生偷懒心理,之前不认真查资料进行设计,临时抱佛脚找其他同学的随便改改交差了事。这种片面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设计水平,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一)加强监管,提高教学质量。健全课程设计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机制,从学校、学院和教师三个层面制定详细的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流程,对课程设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加强教务处及学校督导组对课程设计教学工作的抽查监控力度,对教师指导课程设计工作、课程设计质量、成绩评定等各方面进行检查,促进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强化教师的工程背景。当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使老师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科研上,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教师忙于跑项目、写论文、出成果,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逐渐脱离了实际应用,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就更少了,即使有也是陈年的经验了,而课程设计的教学需要的就是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这方面的培养,定期送教师去企业交流,使教师能接触生产一线,掌握生产实践的新动向。同时建立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激励机制,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承担科研课题,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实现学术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三)深化校企合作。盐城工学院“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分为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部分:本科生保持4年学制不变,优化提升“3+1”模式,在校学习时间2.5~2.8年,在企业学习实践累计1.2~1.5年。中国盐城环保产业园和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环境工程专业主要的校外实践基地,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企业实际工程环境和实践教学资源。但是实践基地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不应该仅仅用于最后一年多的企业实践阶段,前期教学中的理论学习,如课堂的工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及布置的课下作业都可以结合工程实际。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也要是真刀真枪,来自于企业的项目实例,体现当前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四)建立课程设计题库。针对课程设计题目单一陈旧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设计题库的方式来解决。指导老师平时注重收集素材,每两年更新一次,淘汰陈旧的题目,增添新的,与时俱进。题目多样化,根据题目的类型分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置一些题目。如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题目可以分物理处理构筑物和生物处理构筑物两个模块,生物处理构筑物模块下包含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三个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有效地防止抄袭现象。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时,看到感兴趣的题目,经老师确认有可行性,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也可以加入到题库中。

(五)拓展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目前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基本上由相关理论课老师担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满堂灌”,可以引入工程思想、原理和方法系统,推行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通过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模拟企业、模拟项目”的情景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课程设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于一些创新性比较强的设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设计竞赛,如国家级的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校级的环保创新设计竞赛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论功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

(六)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在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中第一条就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一贯倡导的“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一致的。课程设计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应该在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工程师所必需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环境意识等基本素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之初,可以联系相关企业组织参观、座谈、调查研究、考察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本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课程设计时,真题真做,增强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3~4人的团队,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不仅可以杜绝混学分现象,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制度,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改变原来单一的考核制度,注重全过程的考核,增加设计中期进度检查,设计后期答辩环节。完善评分体系,对设计成果从创新性、规范性、严谨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逐项打分。不合格的设计给予一次修改机会,若还不能达到合格要求,须下次重修,从而引起学生对课程设计足够的重视。

篇(5)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对进口方面来讲,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改革,2003(6)

[3]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年

篇(6)

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是指主要以特定或相关自然资源为开发对象,相应生产部门或产业成为该区域主导或支柱产业的经济区域。山西省是闻名全国的能源大省,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长期以来,山西省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对煤炭等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导致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益恶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如何摆脱困境,改变山西省相对落后的面貌,成为摆在山西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山西省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追求低污染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山西省能源匮乏压力的需要

有数据显示,2000年~2004年,仅山西省重点煤矿已经有“一局(原轩岗矿务局)十七矿”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停产,减少生产能力1,600万吨/年。预计2005年~2020年,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将有39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衰减生产能力6,640万吨/年,需安置转产职工124,689人;地方国有煤矿将有近1/3的矿井因资源枯竭而闭坑,将会减少生产能力2,000多万吨/年;乡镇煤矿近1/2的矿井将因资源枯竭而闭坑。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缓解山西省能源匮乏压力。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山西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压力的需要

据2005年7月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所研究报告显示:山西省16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山西省煤矿采空区面积已达5,000km2,由此引发的严重地质灾害已涉及1,900个自然村。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输入端、生产过程、输出端全方位地对资源进行合理开采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才有可能缓解山西省生态环境压力。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山西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突出表现为:一是高消耗、高排放特征明显;二是低产出、低效益;三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而相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而言,循环经济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尽可能地少产生废弃物。可见,循环经济正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扬弃,是推动山西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2004年8月,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即立足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化,重点发展能源、不锈钢、新型材料、旅游等优势产业。较之于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型”的重要特征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山西省应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

二、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一)山西省已初具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政策环境

近年来,山西省先后出台了《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对全省如何开展资源节约利用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措施和要求。为了使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免税政策落到实处,还制定了《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和《建材产品中废渣掺加量的测定办法》作为地方性标准实施,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省委、省政府已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全局,嵌入各种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并作为制定本省“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原则。

(二)山西省已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条件

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环节: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没有技术的可行性或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过高,循环经济就难以推行。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煤炭价格上涨,山西省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提升,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技术创新方面,山西省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投资入股和贷款贴息的办法,运用1.2亿元的省筹调产资金,调动了84亿元的社会闲散资金和银行贷款,实施了一批国家、省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如2001年,山西煤化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煤变油”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部投入资金6,000万元,省政府投入1,000万元,到2003年年底其核心技术费托合成的催化剂、反应器和工艺工程已取得重大突破。到2005年,四次运转共计3,500多个小时,积累的经验已为今后建立示范工厂奠定了基础。有合理的政策、法规的支撑,技术创新的倾斜政策,加上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日臻成熟。

(三)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山西省循环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效突出的有交城县工业园区、孝义市工业园区、大同塔山工业园区等。从目前状况看,这些试点和先进单位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为全省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循环经济为山西省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改变过分依赖资源的现状,使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处于良性互动之中

山西省经济被动适应煤炭市场行情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很弱,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有限,整体经济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弹性和空间,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全国经济运行步入周期性速度回落期,山西省的经济就有可能受到严重冲击。为此,必须深入挖掘现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用完善的政策、机制把循环经济发展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产业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走一条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快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篇(7)

1.语言学习系统性单一网络学习系统自1998年来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的英语教学,粉笔和黑板是老师的必备工具。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在施行初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信息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

2.学生约束力差,学习效率低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都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自我约束能力下降。课堂学习中,老师需要一直对学习系统进行操作,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老师虽然会安排对话活动,但时间短、频率低,不能充分考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教程通常都是以课本为依托,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效率低。

3.视听说训练途径单一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课上不懂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课下又不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无论是听力训练、口语训练还是写作训练,训练量都不大,无法巩固课堂上的新内容,视听说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

4.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针对性练习通常也是乏味的。学生经常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思维发散受到限制,学生不会进行主动思考,学习变成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的教师过分依赖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时不利于教学计划的顺利施行,无法区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其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特定加工,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影像资料的大量使用,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再次,教师对相关软件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不会进行改革、创新。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

1.对教师进行网络应用的培训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老师对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进行灵活运用。对高校英语教师而言,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有限,这样对顺利展开教学活动产生了障碍。所以要对老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工作,认真学习计算机的有关知识,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课堂是要发挥老师的引导者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应当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同时要将网络教学进行落实,做到老师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和巩固。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保障计算机网络发挥其现代化的优势,确保网络环境教学的顺利进行。

3.充分利用好各种辅工具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网络视听说课堂教学活动,建立相应的网络教学系统。网络视听说课堂的内容包括资源下载、资源上传、教师答疑、学生互动、相应测试等。网络教学内容应当包括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要对每一个环节作出详细的注解,同时教师也应上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教材。资源上传的内容也要包含一些影像资料,对其中的听力材料也要及时更新,同时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对话,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篇(8)

一、科技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1、环境污染

人类在进行科技发展活动中所进行的生产生活会产生生产性污染物,如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及噪声等;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商业活动中产生的大宗工业品废物;环境工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农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农业废弃物等等。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力,控制不严,排放到环境中,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2、生态平衡的破坏

科技活动使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向环境中输入大量的污染物质,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效应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不合理地毁林开荒,不合理地围湖造田等。

二、科学技术带来环境问题的原因

1、科学技术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科技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在忽视生态环境内在价值的单一经济哲学思想指导下,利用科技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产生了破坏。科技是人造的,是为人服务的,但科技结果却存在着对人有害的成分,如汽车的尾气、发电站的环境污染等等,再如建水坝总或多或少引发稀有物种的灭绝问题。筑路既是一项技术工程,也是一项社会事业。道路会影响家庭生活和商业活动,制造交通噪声,占用大量耕地。一个水库建成后,它的代价是牺牲了顺水漂流的娱乐,破坏了祖先留给我们的家园,导致生态系统无法估量的损失。

2、人类对技术使用后的后果缺乏长远考虑

人类为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一些技术使用的后果缺乏长远的考虑,一些技术使用后也许会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可能会对后代的生存环境等方面造成伤害,破坏了子孙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非人类生物的生存条件。这就需要人们应认清自己在治理和保护环境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本着对后代人生存环境负责的态度,重视环境保护。要保证本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要为后代留下更多的自然财富。

三、科学技术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1、加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

在当代环境伦理中所要强调的是人类要有理智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尊重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的价值和权利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尊重。人类要维护环境与资源的永续利用。政府、企业、民众个人等都应该承担起环境保护的伦理责任,政府对制定的关于环境的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应真正地付诸实施。企业作为环境污染中的主体,应为其后果承担责任。作为社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用该遵循行为准则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应担负起保护的责任。

2、加强人类的环境道德

(1)对于企业

作为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树立起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实现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品、防止污染的发生,主动治理环境污染,防止公害发生,是企业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在生产的环节中,要贯彻污染防治与废弃物最小化的理念,主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预先就考虑环境的整治。从长远看,善待环境的企业和产品,将受到消费者的支持和青睐,其产值和效益均可提高。

(2)对于政府

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承担最大的道德责任。作为政府应认识到环境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要从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全球负责的态度,用法律、经济等形式落实保护生态环境与减少环境污染的政策,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制定和鼓励企业建立无害经济体系,坚决把生态环境纳入产品成本,并在保护环境方面确定地区间的不同分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对于个人

作为社会的个体,我们应树立和提倡一种以“生态”为中心。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要尽可能地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不是有害于环境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们每个人应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责任,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生活中选用与环境友好的消费品,抑制那些难于处理或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以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3、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应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能够提高效率,这是事实,但问题在于:当利用科技的哲学指导思想忽视人与自然的有机体关系时,科技可能在为人类带来更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加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要改变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发展要走向符合生态的发展,就要转变传统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传统的征服自然的价值观转变到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价值观。

四、结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随之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趋明显,这就需要各行各业努力避免由于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使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并存。

参考文献:

篇(9)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进行科学教学工作的科学教师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在查阅这些资料时,许多教师可能需要去图书馆进行查阅,这样不仅费时,而且还很有可能查不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就不需要科学教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科学教师只要利用计算机查阅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将课堂上所需要的知识复制下来,利用计算机将其制作成PPT,甚至科学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视频、音乐保存在U盘里,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

2.借助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有时候教材中会涉及许多图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带着大量的图片、模型去教室进行授课。对于教师来说,带着大量的图片、模型进行教学不仅麻烦,而且还有可能会遗漏某些教具;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坐的比较靠后的学生可能根本就看不清图片、模型的内容,除此之外,有些学生可能在观察图片、模型之后,还是不能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就可以改善这一点,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将课堂上所要用到的图片通过PPT进行播放,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

3.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科学教师不仅仅需要了解怎样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还应了解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在科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难免会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使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不仅不能提升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降低原本的教学效果,对此,科学教师应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使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更加紧凑、更加生动。

4.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资源得到丰富,为学生创造知识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应是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知识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不应局限于查找网络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而应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自己的好奇心,自主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5.注意创设课堂情境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完全没有课堂情境这一说,因为科学教学中只有教师、学生以及课本等三个元素,学生要获取科学知识只能通过课本和教师,教师也没有任何途径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而课堂情境的创设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昆虫》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昆虫的叫声组成的音乐,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昆虫相关的图片、影像,使学生对各种昆虫的印象更为深刻。

6.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对照着课本进行讲解,在进行知识的延伸时,教师采取的方式是为学生讲述一些相关的知识,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模型,除此之外,所使用的道具也只有粉笔和黑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免有些枯燥,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对教学信息进行扩充,使学生能在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仍以《昆虫》一课为例,教师利用电脑为学生设计简单游戏“送昆虫回家”,让学生为相应的昆虫找到自己的家。设计这种游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无形中强化学生有关昆虫种类的记忆。

7.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

科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以及背景知识在所有课程中是最丰富的,对于教师的科学修养要求较高,需要教授科学课程的教师能够掌握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天文、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在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环境下,如果教师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就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对学生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网络普及的今天,教师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利用方面快捷的网络技术,不断汲取最新最科学的理论知识,在研究中成长,在成长中教学。

篇(10)

二、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发展的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是根本改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的经济,不是停滞不前、静态的经济。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只讲经济发展,不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只讲保护资源环境,不讲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不讲为人类造福。二是群众自愿、市场机制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现经济主体内部、之间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良性传递。不搞强迫命令,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在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选择上,尊重农民、企业的经营自。三是规模经济原则。农林生物资源循环经济是现代化、规模化的经济,不是小农自给自足封闭式的田园牧歌,在考虑循环经济项目时,要注重规模效益和工业化程度。既要发展一个农户内部、一个企业内部、一个产业内部、一个部门内部的循环经济,还要发展企业间、产业间、部门间乃至全社会范围内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循环经济。四是整体利益原则。发展农林生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必须从全社会、整个环境生态的角度讲究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经济主体和单个产业的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应该服从于全社会的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五是“双赢”原则。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兼顾。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只讲经济发展,不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只讲保护资源环境,不讲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实施思路

紧紧抓住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总结、鼓励、宣传、表彰、扶持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建设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鼓励支持引进、推广、研发一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

三、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能源循环综合利用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重点发展适合农村的清洁能源。一是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利用转换技术将太阳能、风能转换为独立源和电源。为大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热能。可以大大减少其它传统能源的使用。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二是通过普及立体种植的技术,大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应加强种养结合,如稻田养鱼、鸭,果园养鸡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是大力发展沼气,农村有利用沼气的条件和优势,从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建立多种与养殖场链接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链。不但为农村提供新型的能源途径,改善了农村能源利用结构,而且有效降低了农业,特别是畜禽养殖业的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二)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

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建立高效农户生态系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辅以加工业,通过立体经营的种植业、链式循环的养殖业和技术密集的加工业,进行综合发展,多次增值利用。独立地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其特点是以庭院经济为主,把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和太阳辐射能.并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经营管理生产,以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凋统一。

(三)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

农业废弁物再利用的方式有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可将农作物秸秆和家畜排泄物等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既为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生产能源。给农田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有机物饲料化利用生态工程也是再利用运作模式的义一重要内容,比如将农作物秸秆经过青和氮化发酵制成饲料。此外,还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途径。在整个循环路径的物流中没有废物的概念,只有资源的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允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主要分为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和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

(四)绿色有机农业模式

积极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方式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代替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的使用。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目的。同时.通过改造农田排水系统,建设生态型沟渠。在沟渠边套种经济林木或生态树种.既可有效吸收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影响水质的物质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四、发展对策

(一)加强水土资源的管理,高效利用,防止永土流失和污染

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针对我国耕地、牧场、森林锐减、土壤退化、污染等情况,应禁止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严格控制对耕地的非农占用,适当缩小农用宅基地的面积。还要改变过去简单粗放的耕作方法,综合高效使用土地,并且把对土地的使用和养护结合起来。此外,还应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治理土地的白色污染。在水资源方面要做到要节约用水,综合用水,减少水体污染。在灌溉方面,采取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方法。提高用水效率;在种植养殖和生活用水方面町采取综合循环的办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防治水污染。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排污;另一方面,农村养殖生活排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其对水源的污染。

(二)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

根据农村的资源优势,可开发使用太阳能、沼气、秸秆电、风电、用于烧饭、照明、取暖等。有些山区水流量大、落差大,还可发展小型水电。既能满足农民日益增加的对能源的需求。又能改变农民过去靠砍柴割草烧饭取暖的落后做法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限制化肥、农药、除草剂、药品、添加剂等的使用。种植业应选用优良品种,少施化肥,多用天然有机肥料;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如采用农作物间作、轮作、清洁田园、生物制约等做法。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其危害程度,尽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农药、除草剂等。简化农用生产资料的包装,降低农业白色污染。养殖业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查,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播,保证饲料的营养和无害,控制添加剂的使用;注意畜禽圈舍卫生,及时清理粪污,消灭蚊蝇。农产品的加工要遵循严格的绿色加工、贮藏、运输、包装等程序。总之,只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确保农产品实现生产、加工及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发展循环农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三)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整治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废弃物主要有农田和果园的残留物,如秸秆、杂草、落叶、藤蔓以及农用翅料薄膜等;畜禽粪便以及栏圈用的铺挚物。未经任何处理而任意堆放这些废弃物,易污染环境,滋生蚊蝇。若进行简单的处理.如焚烧、深埋等,则易造成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作物秸秆利用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切入点。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可发展秸秆饲料、秸秆能源、秸秆肥料、秸秆食用菌以及秸秆建材和工艺品,不但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带动了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同时也解决农村胜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此外,对农村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重复利用,将其通过厌氧发酵提取沼气,解决农村的烧饭、照明等生活用能;再把厌氧发酵后剩余的残渣作肥料使用。

(四)转变政府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规划和协调工作

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倾向。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要确定科技先导、资源节约、生态保护、效益提高的基本方向。同时,因循环农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在政府统一领导协调下,组织农业、环保、畜牧、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积极推动,才能保证各项丁作顺利开展。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发展循环农业的总体规划,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工作。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条件。最后,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农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增加资金投入,扶持和激励发展循环农业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如河道、管道、沟渠、井溏等灌溉设施;人畜饮水设施,乡村道路,电网通讯设施,改厕排污设施,还需进行小流域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建设。因此。政府应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此外,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或积极运用贷款贴息、补助等各种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各级政府还要适当安排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生态农业规划、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补助。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如对秸秆加工、沼气工程和畜禽场配套改造工程,可重点安排资金启动和建设,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让农民从中受益,从而引导和带动农民走上发展循环农业之路。

(六)加强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者循环利川资源的成本太高,循环农业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大力支持和鼓励有关发展循环农业科技上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如在沼气生产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无害化生产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太阳能风能利用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政通过科研立项,加强农业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队伍,联合攻关发展循环农业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且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七)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确保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篇(11)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其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的要求,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环境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式不当引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它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的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从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单纯的科技管理转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多部门分兵治理转向国家统一部属,与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文化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人文社会伦理教育、法律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整合和优化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尖锐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突出的环境压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实现由依靠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依靠智力资源为主,由生态环境破坏型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历史型转变;是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乃至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积极成果。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其运行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采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生产者应通过减少产品原材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群体应选用包装简易、结实耐用的产品。“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成为垃圾,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要求消费群体改变产品使用方式,有效延长产品的寿命和产品的服务效能,如纸板箱、玻璃瓶、塑料袋的包装材料的再利用,有时甚至可以多达数十次循环。生产者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到废弃物的转化周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再循环”原则是指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变成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通过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和再利用,促进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针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通过对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组、升级和转型,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生态化结合,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西方一些国家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而我国只处在试点阶段,就我国目前状况,急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资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预计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资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资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如果再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为了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以往在发展经济时,不仅高消耗,而且高污染,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悬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产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产品质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