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4 08:03:16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1)

二、现有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与教学目标的冲突

正是由于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不能一味套用本科课程考核制度来考查研究生学习,并以此成为评价研究生学习的决定性依据。但是可惜的是,现今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学习的考查仍然是以单一的期末考试作为评分体系,这种考查制度总的来说存在以下的弊端。

(一)考核方式次数少且单一

就目前全国高等院校的普遍情况来看,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考核方式仍然采取单一的期末考试方式。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仅单纯进行教学,不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随时考查,期末时简单出一套试卷进行考试,以此作为研究生本学期的最终学习成绩。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不能对研究生学习过程予以掌控,无法对研究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反应与指导,容易造成研究生不能深化所学知识,还可能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枯燥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二)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

在研究生课程考核的内容上,由于采用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有些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上出于应付的态度出题,在出题上面缺乏针对性,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采用同一套试卷,甚至几年都不换题,无法真正达到对研究生学习情况考查的效果。最关键的是,由于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存在差异性,在研究生教学上不能单纯地沿用本科的考试方法,本科教学重在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因而可以采用试卷多种题型进行考试的方法。但是研究生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仍然采用单选、多选、名词解释、概念比较、简答等这样重在考查记忆能力的题型进行考试,就显得不够科学。

(三)考核缺乏规范化

现在众多高校都重视对本科课程考核的规范化、科学化,因此对本科课程考核的方式、内容都制订有详细的规范性文件予以规定,在出题、改卷、检查、总结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一些学校还组织有专门的督导组对本科考试试卷进行审阅,以此保证本科课程考核的质量。但是对于研究课程考核却少有学校作出相应的规定。一门课程由讲授教师出题、阅卷,甚至随意给分,老师以应付的态度来完成课程考核,以应付的态度出题,研究生以应付的态度完成学习;仅仅把课程考核作为一门课程的结束,而没有把考核看成是研究工作的开始。

三、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改革介绍

作者所在的高校几年前就已经认识到研究生课程制度所存的问题,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为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适用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于2012年开始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改革,并制订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现将其内容作一介绍。

(一)改革目标

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改革的目标为希望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学科特点、得到任课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广泛认可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实现考核制度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发挥课程考核对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功能和对高层次人才知识素养的衡量功能,促进研究生教风和学风建设,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考核方式

按照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规定,每门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采取“1+3”的考核模式,即每门必修课由一种必选考核形式加三种自选考核形式组成。其中,“期末考试”为必选考核形式,其他三种为自选考核形式,由任课教师自选三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按“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平时考核(三种)各占2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

期末考试在学习成绩中所占比重的降低,改变了过去研究生学习期末考试一考定音的机械的课程考核模式,是对传统考核方式的一种颠覆。同时,增加课程讲授过程中对学生的随堂考核,也有利于授课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就该课程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地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且就我校的规定来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自选考核形式并没有“一刀切”地强制地予以限制,而是提供一定的选择范围供教师根据所进授课程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避免了强制性统一要求可能带来的与课程差异性间的不适应。就我校所规定的可供授课教师选择的平时考核方式包括有随堂测验、标准化机测、专题论文或读书报告、案例分析或调研报告、随堂抽问、分组演示、抽题口试等多种形式

同时为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研究,研究生考核方式改革还设立了课程免考制度。凡独立发表属课程授课内容文章的硕士研究生,获得该门课程期末考试的免考资格。

(三)配套措施

为了有效地实现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我校还专门为改革制订了相应的配套制度措施为改革保驾护航,如:

1.设置标准化班,实施小班教学

对实施改革的课程中实现小班教学,每班硕士研究生数原则上不多于60人,师资充足的学科可根据学科要求安排3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并根据各学院任课教师实际情况逐步在专业必修课中实行标准化班制。

2.专业必修课配备助教制度

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任课教师可在博士研究生中遴选课程助教;助教应全程配合教师完成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各项作业及考核的准备、批阅试卷等工作。

(四)实施效果

通过对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虽然刚开始教师和学生表现出对改革的不适应,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推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明提高,教师也反映研究生课堂变得活跃,学生不仅仅再是教学的客体,而是和教师一起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同时推动着课堂的进程。就知识的掌握来看,通过课程考核制度改革,学生也改变了过去简单“你讲我听”、“你讲我记”的被动填充式的学习方式,而是主动进入到学习的角色,更加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法学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完善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在摸索中前行。我校的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推行至今,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是在诸多方面仍有不足,可以进一步的完善。总的来说,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加强制度规范化建设

如前所述,我国现今大多数高校较为重视本科课程考核的质量,并以此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上仍然是空白。为了切实保障研究生课程考核的水平的提高,建立完善且明确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些规章制度中不仅应当将研究生课程考核的目标、内容加以规定,还应当对研究生课程考核的保障手段、配套制度等内容有所体现。同时,为了提高研究生授课教师的责任心,还需要明确授课教师在课程考核中的责任,防止教师不负责任带来的与考核目的背道而驰的结果。只有当有了具体、详细的制度时,才能使广大师生予以重视,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当制度制订后,学校也必须要避免对制度的过度修改,造成制度的随意性以及师生的不适应。

(二)根据课程设置安排考核次数

就研究生学习而言,简单的一次期末闭卷考试作为评分标准不足以体现研究生学习与本科教学的区别,但是过多的考试同样也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研究生教学的课时数一般少于本科教学,若考核次数过多会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就我校法学研究生的课时安排来看,一般只有30个课时,即第10周就应完成研究生课堂教学。如此短的教学时间,若再安排3-4次考核,只会过度挤压教师的教学时间,让教师无法正常安排教学内容,影响知识的传授。因此根据课程设置灵活确认考核次数非常必要。

(三)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选择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检查教学效果、分析和总结教学经验与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考核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各个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研究生学习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力,而非机械的记忆能力,采取统一考核形式可能导致课程考核与教学目标、教学特色的不相符。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当赋予授课教师一定的自主决定权,授课教师通过一学期向学生授课,非常清楚该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每个教师讲授的侧重点不同,因而由授课教师自主决定考核方式,才能更加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以便学生在将来的研究生学习中就该课程内容查漏补缺,真正得以提高。就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规定来看,虽然提供了多种考核方式供教师选择,但是其范围仍然有限,若某门课程不适合采用这些考核方法,又将会置教师与学生于尴尬的境地。

(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就研究生教学来看,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他们的地位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从属的、封闭的,转变成了自主的、开放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职责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授课教师在此阶段应当更加重视指导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上应减少记忆性内容的考查,强化对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样才与研究生教学目的相符。

参考文献

[1]张小报.研究生课程考核的论文形式利弊谈[J].考试研究,2013年第4期,第39页.

[2]邓亦武,邓厚平.刍议研究生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能力之培养[J].教学研究,2007年第5期,第412页.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2)

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国家教委在1986年《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农业部颁发的农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都提出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中期考核制度的要求。因此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理论知识学习、科研能力、教学工作、临床工作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评定,可以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及学校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同时对导师和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督促,为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打好基础。

一、我校中期考核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安排周密,成绩良好

我校对研究生实施中期考核的时间定为第四学期末,在中期考核前,研究生学院专门下达了考核文件,对考核的内容、形式等做了严格的要求;各二级学院能按照学院文件要求,认真开展考核工作,分别制定了中期考核方案;成立了考核小组和考核复审小组,对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英语、临床技能操作、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的中期汇报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较圆满地完成了考核任务。临床医学院针对中期考核制定了各二级学科点的研究生中期考核方案,规定了临床能力要求和考核内容,并制定了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基础医学院十分重视研究生科研课题的期中考核,重点检查跨专业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是否与授予学位相符,并对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保证课题能够按计划顺利完成。

(二)中期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跨学科招生存在隐患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非常关键。由于我校尚有一些学科未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如药学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导师是跨学科门类、跨一级学科招生,这种现象在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学科中尤为突出。从中期检查情况来看,这种跨专业招生对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存在隐患。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跨学科招生的导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很难对学生起到足够的指导作用;二是部分导师没有很好地履行导师职责;三是一些导师,忙于自身的学术研究或对外合作项目,而无暇指导学生。另外,研究生三级管理制度没有很好落实,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研究生培养质量令人担忧。

2.过程管理,宽严不一

我们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阶段性检测时发现在整个考核组织工作中有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过程管理不严格,对考核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基础管理不够,影响考核质量。不同学科命题的难度有差异,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的宽严不一。中期考核虽然对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德、智、体进行全面考核,但中期考核结果未能拉开层次,未能使研究生经过中期考核后进行分流,未能真正将奖优汰劣的机制引入到培养过程中。

3.临床能力极待提高

我校的大部分研究生生源为调剂生,而且广西区外的研究生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有些研究生是跨专业报考我校的,由于各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同,造成我校研究生入学时的临床能力参差不一;在中期考核阶段,部分专业的研究生存在临床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缺乏临床诊断知识、临床轮转时间不足等问题,甚至有些研究生至今仍未能完成二级学科临床轮转和三级学科临床定点培训等工作,研究生临床能力彰显不足。

二、完善中期考核机制,不断提高我校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对我校研究生实施中期考核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按照我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督导等方面不断完善中期考核机制,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

(一)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有着主导地位,导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是研究生培养中最关键的因素,导师队伍直接影响到学术力量与水平,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保证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一要完善导师遴选制度。按照我校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规定》严格审核导师资格,导师遴选包括导师年龄、学历知识结构、近三年科研情况及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数、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是否曾协助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人员情况等内容。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导师遴选更为严格,要求导师必须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和正高职称,具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及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尽量减少我校在研究生招生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推动学科建设工作。二是要加强导师的培训。定期召开导师会议,对导师尤其是新增导师进行业务培训。要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制度,制定遴选量化指标,重点对导师的基本素质、科研经费、现有学术成果、与著作、发明专利、获奖情况、指导研究生的情况进行评测。三是对导师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导师的科研经费、课题立项等情况,权衡研究生导师是否具备指导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导师申报部级、省级和厅局级的科研课题,同时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出台政策扶持资助无课题的导师,特别是年轻导师,鼓励他们申报校级课题。对于培养条件良好,工作认真负责,既教书育人,又培养出高质量研究生的导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不能很好履行导师职责,难以保证培养质量的导师将被限制招生。

(二)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

我校目前培养的是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参加科学研究,参与临床的医疗活动较少。然而,临床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特征。在某些情况下,研究生需要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经过临床实践来积累知识。从目前我国的医学生

就业现状来看,大部分医院的主要任务是医疗工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因其侧重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与技能的培训而备受医院的青睐。相比之下,科研型研究生的就业面则相对狭窄,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我们要重视和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延长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时间,导师和教研室应该根据每一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各个专科轮转的时间。要从基本功的训练开始,研究生应亲身参与诊疗过程,应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疑难疾病和危、急、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应能独立进行初步的处理,使研究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要加强对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和临床思维的考核。一是要加大对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出科考核力度。按照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考核,相关学科的全体研究生在同一天由同一批专家进行考核,使考核真正分出优劣,也使临床轮转得到研究生应有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临床能力培养质量。二是要不断完善临床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应在广泛征求临床专家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培养考核研究生的实际,根据各学科特点,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临床技能考核评价标准。三是要制定多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形成文件,规范管理。

(三)加强管理,强化督导指导,严格落实中期考核制度

我校于2010年成立了研究生教学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监控,在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实施中期考核时,我校研究生学院与研究生教学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重点检查各学科的考核方案、考核人员组成、研究生临床轮转情况、研究生的考勤情况等方面,督促各二级学院将中期考核制度落到实处。我校要求各二级学院要规范考核管理,严格标准,合理安排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落实科室教学管理制度,落实研究生的考勤制度,使临床科室对研究生的培养予以重视,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使其认识到高超的临床医疗水平建立在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缜密的临床思维之上。

三、结语

我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已5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好时期,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迄今为止,我们在临床能力中期考核方面所做的工作仅仅只是一种尝试,囿于主、客观的种种制约因素,还很不成熟。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总结完善,走出一条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规律、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管理之路,是我们今后将为之而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颜吉丽,刘军.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中期考核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12-114.

[2]周健,田宝鹏,张力伟.加强中期汇报考核,提高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638-639.

[3]杜振宗,宋剑非,夏学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华夏医学,2009,22(5):949-951.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企业两种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采取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和在校学习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它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育人模式。这必然要求考试评价方式多样化,能够综合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①

目前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探索以“项目教学”为主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对于课程考核方面,也试图将原有的完全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改革成“以过程为主、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形式,但是考核方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难免遇到各种问题:

(1)教师不能及时总结与学生进行反馈和交流。教师只是将学生成绩进行简单汇总后上报教学管理部门,成绩出来后就将教学环节视为结束,不对学生的考试答题情况进行深层次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反馈与交流。

(2)难以通过考试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传统考试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了多少,或者学生能背下来多少,而且学生在考试完成后,就会将所记的知识抛到脑后,这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

(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期末考试和平时的考核,都是事先告知学生考核的范围,让学生加以复习准备,学生在查阅资料、复习知识的时候都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作弊的行为,这样不仅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难以培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师的工作量大。在高职院校,很多专业教师一门课程要带上几个班级的学生,或者同时教授几门课程,在平时或者期末的考核中,需要审阅和批改上百份的试卷,并且进行分数的核算、统计和最后的登分以及试卷的分析,这就要求教师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5)造成人员与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传统的考试中需要专门教务处人员进行考试的安排、考场编排和试卷的清点,需要动用大量的教师进行出卷、监考、改卷,需要占用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来进行考试,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纸张进行试卷的印制,一次考试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完成,这些都造成了人力和物力上大量的浪费。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一套真正适合高职院校改革的“高效、实用”的考核模式和体系,而本研究认为构建智能化的网络考核平台是适应和推动目前高职院校改革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智能化网络考核的界定与研究现状评述

所谓智能化网络考核,是指通过计算机随机出题,同时出题机构要不断地扩充及修改,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计算机上答题,答题完毕后老师和学生可以马上知道成绩。②考试系统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随堂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成为局域网或外网,以增强考核的灵活性,使考核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考核后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班级考试成绩表和做出学生试卷的分析表,教师可以根据系统反馈意见,在网络平台或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考核查看自己的不足,通过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和在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本研究认为,在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智能化网络考核平台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网络考核平台。

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大部分专家都已认可高职课程信息化考核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③国内关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考核平台的硬件结构与数据库结构设计,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功能结构、实现过程及运行环境的研究等方面,大部分研究都是关于网络考核的程序和软件的设计方面;有些教育学者也提出关于英语、会计等具体课程的无纸化考试的改革,但只是单纯的题库、试题的组合,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尤其是适合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的课程改革要求的网络考核体系;而且学者们过多地关注网络考核与学生能力的提升问题,本研究认为网络考核只是一种手段,高职院校网络考核平台建立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推动课程改革。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考核方式现状及问题。对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改革中教学考核方式、内容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

(2)总结与借鉴国内高校智能化网络考核平台建设经验。通过考察和调研等形式对国内高职院校智能化网络考核平台建设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3)初步构建高职院校智能化网络考核平台。通过专家座谈,对同行、学生进行访谈和研讨等形式,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成功经验,从考核模块、考核系统、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时间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智能化网络考核平台。

(4)网络考核平台题库开发与设计原则、方向和内容。对网络考核题库开发规则、设计原则,题库开发的数量、试题题型、知识点体现、能力点考核,组题的方式原则、难点比例,试题评分细则、考试形式、试卷分析与问题反馈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

(5)探索如何利用网络考核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研究如何以网络考核平台为基础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带动网络考核平台的建设,从而探索高职院校智能化网络平台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

(6)以湖南某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个案进行实践研究。以目前正在建设网络考核系统的湖南某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个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院系、专业和课程进行实践性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

(7)对初建平台进行改进,构建高职院校智能化网络考核平台和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根据实践研究,对构建的智能化网络考核平台进行修改和调整,总结出高职院校智能化网络考核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以便推广。

注释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4)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科目汇总

2017医学考博英语统考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为吸引具有优秀科研业绩和培养潜质硕士毕业生攻读我所博士学位研究生,鼓励硕士生潜心学习与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招生质量,充分发挥导师和专家组在博士生招生中的作用,2017年我所试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凡符合申请条件且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可直接参加综合考核。具体办法如下:

一、申请条件

1.申请者必须满足我所博士生招生简章报考须知规定的报考条件。

2. 国内“211”高校(含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中的土木工程、力学等相关需求专业的应届(往届)硕士毕业生;以及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3.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已经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二、工作程序

1.报名及材料提交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网址scyz.sceea.cn/。申请者在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并按规定填写报名信息,上传所需要的报名材料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报名结束后,申请者需认真准备如下申请材料:

(1)通过网报系统打印的《报名信息确认表》,要求本人签字;

(2)用A4纸张双面打印“报考登记表”;

(3)身份证、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 《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复印件;

(4)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或档案保存单位盖章)、外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

(5)两份填写好的专家推荐书。由两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研究员(或相当于研究员)职称的专家作为推荐人,其中一名推荐人必须是拟报考的博士生导师。推荐人可将推荐书填写完毕后,直接(或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后交被推荐人)寄(送)往我单位;

(6)体格检查表,请持打印的体检表(贴照片)到县级甲等以上医院做身体检查;

(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加盖档案所在单位或所在学校公章)一份;

(8)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及论文评阅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目录;

(9)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10)其它可以体现本人学术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材料。

申请者必须确保填写的信息和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填写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的申请者一经发现将随时取消其录取资格,并不接受其再次报考我所博士研究生。

2.资格审核

专家小组对申请者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申请者进入下一阶段的综合考核。专家组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核:

(1)考生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与取得的成绩;

(2)考生从事报考学科领域的工作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高水平文章等;

(3)考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

(4)其它与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有关的因素等。

3.答辩考核

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进行公开答辩考核。考核分为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不少于两门专业科目。每科目满分100分。

(1)研究所组织专家成立考核专家组,对资格审核通过的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核,就申请人是否具备攻读博士学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招生计划按照择优选拔的原则形成考核意见。考核专家组由5名以上研究员级专家组成。

(2)申请人简要介绍本人学习经历与研究成果,重点阐述攻读博士的学习计划和科研工作设想,并接受专家组提问。每名申请人的阐述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回答问题不少于8个。

(3)答辩考核公开进行,全程录像,并安排专人进行记录。

4.录取

研究所根据导师考核意见和学科综合考核结果,结合导师的招生名额情况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的申请者可在秋季入学,但必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三、相关要求

“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工作要自始至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做到程序透明,操作规范,结果公开。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51-03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适应,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高质量、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行列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检验和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督促和监督作用,是衡量研究生人才培养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手段。健全、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对于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

一、研究生公共英语考核体系现状

(一)考试形式单一,效度缺乏说服力

我国目前现有的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考试和论文(或实践、实验报告等)两种方式。考试又分为开卷和闭卷考试。以考试为主的考核体系,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都存在问题。比如,开卷考试时,很多学生重复抄写书本上的东西,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闭卷考试时,考试的内容难免存在知识点片面的问题,无法考核综合能力。目前多数学校公共研究生的英语考试主要是闭卷考试,总成绩根据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加平时成绩,其中期末的卷面成绩占绝对比重。由于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的班型比较大,很多任课教师同时承担本科的教学,教学任务繁重,这样,研究生的公共英语课程平时的考核多数是简单省时的办法,比如问题的口头陈述、单词测验等,考核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水平,即便是有些笔头的作业,由于班型大,教师也无法达到全面的考核。这样依赖期末一次考试的总成绩来考核的办法,无法真正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衡量标准片面,制约人才培养

目前研究生公共英语期末考试的形式以检验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考试题型大体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模式进行。事实上,某一考试是无法检验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的。模仿某类考试的标准也是缺乏客观性的。笔者在外指委的会议上获悉,外指委打算召集专家论证拟取消大学英语六级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给教学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如,“在教学上,它会导致应试教育,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在心理上,它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很多学者也著文探讨大学英语考试的改革问题。大学英语考试面临着诸多问题,而模仿这样的考试模式只能产生更大的误导,无法真正指导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三)考核重知识,轻实践,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

调查发现,现有的教材依然遵循本科教材内容的模式,精读为主,听说其次。目前的研究生教材与本科教材相比,差别主要体现在“量”上:即册数增多,课文的篇幅增大,重语言技能,轻实践。这与1992年公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要求读写与听说并重,全面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很大差距。目前很多学校研究生公共英语的课时为每周两大课时(共三个小时),有些学校只有一个半小时教学。对于这样的课时量,要完成现有教材的内容并且面面俱到,是不大可能的,最后只有学什么考什么。社会发展对口语、翻译能力期望较高,所以考核还应体现口语、翻译等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也日益同国际接轨,口语应用的范围和广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读、写、译等能力。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口语技能明显下滑。本科生的口语能力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口语能力。研究生从某种程度上走向国际的机遇和可能都高于本科生,因此现有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依然重视语言技能而忽略了口语(或者听说)能力的考核,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四)在促进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发挥作用不明显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研究生阶段教育与本科阶段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科研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阶段以本科阶段的知识和体系为基础,形成系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或者深化理论,或者用理论指导实践。学术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能力的一个重要反映。而在国际期刊发表英文论文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衡量大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的公共研究生英语考核体系除了上面提到的考试模式外,考核中无法体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在促进研究生科研学术创作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上,并不能起到直接的引领作用。考试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与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脱节。

(五)论文考核方式喜忧参半,形式化突出

论文撰写的考核方式是另一种比较普遍的研究生课程考试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研究生通过将系统的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对于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避免本科教育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培养研究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培养创新型思维,提升科研能力,符合培养研究生未来发展方向。然而,如果把撰写论文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毕业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但将其作为主要的评判依据却略显不足。”比如,学生会忽视理论的系统学习,投机取巧,应付了事;有些教师为了省时,对论文没有认真审阅,凭主观给成绩,这样的考核几乎等于虚设。所以,如果论文考核的方式作为唯一的方式,考核方式很难客观反映学生的能力,结果也会事与愿违。公共研究生的英语考核,是否适合通过写论文的方式(如学生写自己专业的论文)考核英语的水平有待探讨,但至少能部分体现考核研究生的科研论文撰写能力。

(六)考核缺乏监督和评价机制

因为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阶段的教育要求和目标不同,所以对于研究生的考核机制也不同,也决定了两者的考核方式不同。多数高校重视本科教育,轻视研究生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相比本科生考核考试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从出题、监考,到对试卷的相关要求,再到成绩备案、分析等环节都不如本科要求严格,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对研究生考核的监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基础教育和培养质量,使得研究生教育的考核成为本科教育考核的副产品。

二、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方式和监督机制

根据以上当前研究生课程教育及考核分析,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以此促进研究生教育,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建立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实现考核的科学化

课程考试是各类教育的必要环节,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授课结束后进行成绩考试能够检验教师教课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研究生公共英语考试,可以结合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的技能进行分项考试,避免期末一次性考试造成的成绩的偶然性,也避免给学生造成更多的负担。期末考试的比重要分散到平时分项考试中,可以增加总成绩的客观性。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可以选择性地挑选经典的文章,做到“精讲多练”、分项练习,让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此外,也可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第二课堂的作业结合起来,给学生的作业打分,作为考核的一种手段,或作为成绩的一部分。有些课程实行的是开卷考试,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是否可以实行类似其他公共课开卷考试、开卷考什么、怎么考,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英语作为一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不能完全照搬其他纯知识性的课程。总之,避免以一次性考试、尤其是以模仿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模式进行的期末考试,加强对学生实践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从而达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

(二)继续加强口语运用能力考核,提升口语内涵

我国目前英语教育已经从“哑巴英语”过渡到“文盲英语”阶段。前者由于时代局限,张不开嘴说,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大大改善,学生可以张嘴说了,可是说的是什么,能不能说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说出来别人能不能听懂,多大程度上能“言之有物”是个大问题。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依然看到现今的大学生语言形式很漂亮、很好听,可是空洞、没有逻辑,无法阐发深层次的内容。这点本人在国外留学期间更深有体会,我们的英语教育缺乏内容和知识,表达逻辑和思想深度都不够,开始的几句都可以,一到阐发深层次的问题就哑巴了,没了思路,无法继续交流。研究生教育阶段口语考核依然不能松懈,考核的重点更应倾向于内容,而不是形式,这点与本科阶段形式和内容并重不同。研究生阶段英语的口语更关注内涵,关注问题的解决办法等。我们老师切忌凭着“一张嘴就知道英语好坏”的常规判断标准来给学生的口语定成绩。这个阶段内容评价更重要。谢宇等对于毕业的研究生和用人单位调查显示,口语的应用和期望依然是最重要的。研究生不只是阅读文献,还要张嘴与人交流,参加国际会议陈述自己的观点;研究生也不能只关注专业知识,忽视其他学科知识,人文和科学都要学习,做到文理兼顾、中外知晓。

(三)实现考试和论文撰写并存的考核模式

考试和论文撰写的考核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为了避免这两种考核方式的缺陷,不妨实行考试和论文结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实行多种考试方式,另一方面,进行论文撰写的考核方式。就论文而言,曹雷提出论文考核的方式可以分课程论文、调查报告、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等进行。但这些无外乎就是论文写作和实验(践)报告。论文写作考核要围绕学生的科研论文(撰写英语论文)进行。由于学科的差异,作为语言文学出身的教师不可能完全读懂轮机硕士撰写的轮机专业的英语论文。这时英语教师关注的还是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考核论文时,英语教师可以忽略观点是否正确、论证是否合理等专业知识部分,把这部分考核内容留给专业教师负责,英语教师可以就问题设计、阐述过程、结论、文献书目等语言形式进行打分。考核实现语言和专业的考核“合力”模式。笔者曾经指导过我校人事处举办的航海类教师培训的双语教学。就专业而言,我们语言教师是外行,所以姑且认为受训教师的知识点正确,但在教课的方式、语言衔接、内容安排等表达方面,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指导,使教师的语言规范化、合理化、内容和形式标准化。还有另一个例子:我们学院的一部分教师,也包括笔者在内,都一直担任我校与世界海事大学联合培养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毕业论文的语言指导工作。从2005年到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连续培养了九届毕业生(今年为第十届),我们学院挑选了几个英语教师为他们的英文专业硕士论文语言把关,这项工作受到了学生和世界海事大学任课教师及校长的好评。实践证明,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合考核学生的论文尝试是成功的,可以应用到指导和考核学生专业论文写作中来,对研究生的科研论文撰写起到很大的帮助。这样的考核方式也适用于我们的研究生公共英语的论文考核。

(四)建立和完善研究生课程考核考试规范,加强监督及评价机制

如前所述,研究生的考试考核管理相比本科略显得滞后。因此,加强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管理和监督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实现研究生课程考试规范化,从考题的设计、考试内容的安排到试题的审批等考试环节,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尤其是针对考试内容,实行教考分离,杜绝考试过程中过多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实现考核的客观化,提升研究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和督促教学。并建立多种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改革和更正不合理的考核办法,提升考核的科学性。其次,在论文考核方面,一定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应用能力出发,并结合撰写国际期刊文章、实际应用等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交流以及翻译能力。此外,应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管理作用,实行二级学院与研究生院各司其职,真正担当起共同监督的作用。刘越男指出研究生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是因为各校的研究生院没有真正把管理权力下放到各个二级学院。若能发挥二级学院的监督考核作用,组织二级学院的导师或者专家,成立教学和考核的督导制度,建立“优秀导师”、“教学名师”等称号的奖励机制,必将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对于考核机制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部署,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总体上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的考核制度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建立多种考核方式以及评价制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强国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雪,张世超.试析新型硕士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2]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

[3]参见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等.

[4]黄建滨,于书林,徐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调查分析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

[5]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6]蔡基刚.如何评价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J].外语界,2002,(1).

[7]宋平,杨连茂,甄良,刘建国.加强课程考试管理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增刊).

[8]高蕾,陈幸华,孔佩艳,张曦.如何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西部医学,2010,(1).

[9]张晓报.研究生课程考核的论文形式利弊谈[J].考试研究,2013,(4).

[10]刘越男.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4,(2).

[11]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6)

一、国外学生考核评价方法状况

 

通过调研国外学生考核评价资料可以看出,国外教育工作者很注意学生的考核评价,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20世纪60~80年代,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标准化测验的批判。60年代以前,学生考核评价的领域还被测验范式主宰着,60年代以后美国的教育领域开始产生一种反测量、反测验的思潮,主要是对以传统的多项选择为主的标准化测验进行反思和批判[1]。

 

20世纪80~90年代,是对学生考核评价的理智批判阶段。在这一时期,格拉瑟、瑞文和古德斯丁分别对考核评价的功能定位、标准定位以及学生考核评价的过程进行了批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学生考核评价的多元化阶段。针对学生考核评价的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改进考核评价的措施与方法,如“表现型考核评价”、“档案袋考核评价”、“动态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等。在教育领域不再是对学生考核实行筛选的方式,而是主张欣赏每一个学生,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成功,教育关注的目光开始泛化和人性化,开始关注弱势群体[2]。

 

二、国内学生考核评价方法状况

 

我国学生考核评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但是由于我国近代的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和国外学生考核评价相比,我国的学生考核评价研究及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生考核评价工作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的教育界真正的受到了重视,学生考核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才逐渐开展起来。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以前,我国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在逐渐的全面化,但是基本上还是以甄选性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为主,并且这期间的学生考核评价研究比较少[3]。20世纪初,我国开始倡导实施学分制度。自此以后,学生考核评价制度理论研究在我国逐渐展开,规模也逐渐扩大。学生考核评价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我国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有效性研究不是很多,尤其是把优秀的、新型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运用到高校实际教学实践当中更是少之又少。

 

三、国内学生考核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学生考核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学生数量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学生考核评价也存在一些问题[4,5]。

 

1.片面的考核评价功能观抑制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发挥。长期以来,不少高校将学生考核评价的主要目的定位在选拔与甄别功能上,进而使之成为奖学金、三好学生评比和毕业审核、就业推荐的依据,导致学生关注分数,注重结果,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和自身的全面发展上,也不能从日常的即时考核评价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与改进[4,5]。

 

2.窄化的考核评价内容减弱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品质的养成。考核评价应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考核评价内容和标准理解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现行的考核评价内容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评价[4,5]。

 

3.刻板的考核评价方式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现行的学生考核评价中,考核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量化考核评价。在学业考核评价中,纸笔测试几乎成了唯一的考核评价形式。虽然它能迅速、清晰、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却不能对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学科整合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4,5]。

 

4.单一的考核评价主体限制了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新时期对教育目标的追求应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人的创造力。而人的个性发展,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但从现行的学生考核评价看,教师是学生考核评价的单一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考核评价的地位。从学生考核评价的角度看,应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个性[4,5]。

 

5.终结性的考核评价运行影响了学生认识能力、反思能力和促进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是通过教育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所以,考核评价应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到课外活动的全过程[4,5]。

 

四、地方本科院校课外创新实践考核评价方法研究

 

1.学生考核评价理论。(1)学生考核评价的内涵。在现时期就业制度下,教师不再是学生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实施的唯一主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用人单位、社会已经上升为大学生最权威、最有效的评价者。因此,针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学生考核评价的现实内涵和发展内涵等方面需要更加科学、系统地分析[6,7]。(2)学生考核评价的功能。学生考核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定量、诊断、调节、激励、反思、导向等。充分发挥学生考核评价的各个功能,能够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全面提升。这些功能的具体体现形式需要深入研究[6,7]。(3)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关于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一般有五个主要原则:一致性原则、重点性原则、清晰性原则、透明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构建原则是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之一[6,7]。

 

2.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总体方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创新。初步拟定了学生考核评价体制设计的总体方案及思路,共分为五个方面[6-8]:功能上突出改进与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内容上注重全面素质,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方法上注重质性评价,讲究灵活多元;主体上坚持多元化,强调学生参与和互动;实施上强调过程性,实现考核评价与教学活动的紧密结合。

 

3.课外创新实践考核评价内容的具体构成与设计。长春理工大学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基地每年面向全校所有理工科20多个专业大学生开放,主要开展自主实践、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初步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的良性格局。基地结合学校教务处、团委、产业园、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等平台和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

 

在多年的创新实践教育探索中,基地形成了一套课外创新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对课外创新实践学生考核评价标准、权重、评价等级、评价结果等进行设计[9,10],评价要点、评价标准和权重如下:(1)理论基础:基本定理、定律、公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等情况,占10%;(2)设计指标:本设计指标和类似设计技术指标比较情况,占5%;(3)设计方案:总体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先进性等情况,占5%;(4)实验方法:先进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情况,占10%;(5)实践能力:实验和测试能力、复杂仪器操作熟练程度等情况,占10%;(6)创新能力:创新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实验技巧、实验手段等应用情况,占10%;(7)分析总结能力:发现问题、数据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等情况,占10%;(8)作品水平:实物工艺、质量、指标等情况,占15%;(9)设计报告:报告完整、科学、合理、工整等情况,占15%;(10)同学评价:3~5名同学评价平均分数,占10%。总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五、结语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30

Graduate Degree TCM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Model Evaluation

ZHANG Fengnuan, ZHANG Lan, LENG Jinhong, TANG Chunying, DONG Jiani

(Postgraduate Offic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Liaoning 110847)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expans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nrollment, how to ensure training qua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to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practice, in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the mid-term assessment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the "four-stop" assessment model improvement, increase of pulse diagnosis, tongue,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ther content recite classic stripes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of postgraduate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resul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 visible reform is higher than before the reform achievements, bo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CM improved "four-stop" assessment mode is to urge Postgraduate Degree enhance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clinical skill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graduat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assessment mod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中医人才的培养,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实际工作中,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临床能力尚未达到社会和行业预期要求。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以说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年承载9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责任重大。我院积极探索,结合本校特点,改革考核模式。通过分析改革前后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成绩不难发现,改良后的中医“四站式”①考核模式,严格、客观的考核制度不失为督促研究生临床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1中医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制度现状

面对大规模扩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内中医院校尚无系统的并且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的临床技能考核办法。客观结构化多站式考核模式近几年被多所医学院校引进,并经部分院校推广,但是受客观条件制约,中医药院校开展得较少。

我院借鉴并改进“四站式”考核模式,在2013年和2014年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中(中期考核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试行,并与试行前2012年研究生的考核成绩相比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实施方案

2.1 组织实施

我院在教学主管院长领导下,临床研究生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由各临床科室联合学位点组成考核小组,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考核工作,考核小组至少由5名成员组成,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组长由该临床科室主任承担。医院同时成立考核监督小组,由教学主管院长及各学位点负责人担任,监督小组负责审核考核试题、监督考核过程并评价考核结果。

2.2 考核方案

考核分为四大站:病历书写站、体格检查站、基本操作站、临床答辩站。考虑到临床工作繁忙,以上四站采取分别考核评分,统一汇总计分的方式,总分为100分,不严格规定四站的先后考核顺序,临床科室可以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各部分考核即可。要求考核不脱离患者,充分反映研究生的实际临床能力水平。各站具体考核方案如下。

(1)病历书写站(占总成绩的30%) 根据临床科室实际情况,选择新入院的患者作为病史采集对象,完成问诊及常规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结束后研究生在60分钟内完成临床大病历书写,做出诊断,并给予初步治疗意见。

(2)体格检查站(占总成绩的20%) 此站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病史采集时所做的体格检查(检查患者)和随机抽签确定的体格检查项目(同学互查),两部分分值各10分。后者是将全身体格检查项目(去除外生殖器和直肠检查)共计177项,根据难易程度分为5 分题、3分题和2 分题,由学生二人一组相互扮作病人,然后在各类分值的题目中随机抽取1 道试题进行考核。

(3)基本操作站(占总成绩的20%) 此站分为中医和西医两部分,中医基本操作包括刺法、灸法、推拿手法、中医脉诊(必考)、舌诊(必考)、经典条文背诵(必考)、中药饮片的辨识(必考)。西医基本操作包括缝针、打结、戴手套、穿手术衣、换药、插胃管、心肺复苏、胸穿、腹穿、骨穿、腰穿等临床操作。学生在中西医基本操作站除必考项外另各抽取1 个项目进行考核。

(4)临床答辩站(占总成绩的30%) 围绕采集病史的患者进行考核,内容分中医和西医两类。中医内容包括该患者的中医治疗思路、理法方药与类证鉴别等,西医内容包括该病的临床表现、所需实验室检查及检查结果分析、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判断等。考核专家提问,研究生当场回答。

学生每站考核完后五名考核小组成员当场打分,取平均分作为考生该站的成绩。每站满分100分,60 分以上为合格,每站考核低于60 分者,须进行该站的补考,补考成绩仍不合格将不能进入下阶段临床训练。最终考核成绩按照各站成绩乘以各站的得分权重来计算,纳入中期考核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并与奖学金评定挂钩。

3 结果

我院是在2013年和2014年运用“四站式”考核模式考核研究生的临床技能,2013年参与考核的是201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临床能力考核和2011级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2014年参与考核的是2011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临床能力考核和2012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我们分别将改革前2009级、改革后2010级、2011级毕业临床能力考核成绩(简称毕业成绩)做了比较,可以发现2010级、2011级毕业成绩与2009级毕业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2011级毕业成绩均值稍高于2010级毕业成绩,但无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详见表1、2、3。

表1 2009级与2010级成绩比较

表2 2009级与2011级成绩比较

表3 2010级与2011级成绩比较

4 结果分析

(1)我院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总体通过率较好,无未通过考核的研究生。(2)改革后的考试成绩均较改革前的成绩有显著性提高,可见严谨科学的考核制度能促进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提高。2011级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均采取改良的“四站式”考核模式,而2010级研究生仅毕业能力考核采取改革后的模式,2011级研究生的考核成绩均值较2010级稍有提高,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提示我们考核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在下次考核中才取得更好的成绩,由此可见持续有效的严格考核模式是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临床能力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5 讨论

(1)改良后“四站式”考核模式从基础知识、临床实际操作能力、临床思维等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考核评价,兼顾中医能力和西医能力考查,较全面地反映出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水平。

(2)改良后“四站式”考核模式不脱离患者,又不完全依恋患者,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医疗环境下,使研究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既不脱离患者又得到充分训练,两者相互补充,使考核更具可操作性,考核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研究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但在考核难度和考核方式上还有改进空间,在评分细则上也需进一步规范化、客观化。

(3)中医学“易学而难深”。四大经典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熟读经典是掌握中医辩证思维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现行中医院病房多是中西医并用的诊疗模式,研究生需要掌握中医技能和西医技能,而日常实践往往不注重中医药辨证思维的培养,缺乏对中药的认知和使用体会。本研究的考核中适当增加对经典条文及常用中草药的考核,对研究生的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不失为适当引导。

(4)受限于考核资料和人力资源的短缺,目前尚无分站得分差异及各学科间得分差异的统计学分析,今后需在这两方面做出细致全面的统计学分析及评价,找出制约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提高的瓶颈,提出解决方案,全面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水平。

中医研究生培养是中医优秀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是中医发展的主要力量,要想真正提高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严格的管理应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而合理的考核模式,严格的考核制度不失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改良后的中医四站式考核模式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注重对研究生中西医基本技能和辨证思维的考核,使研究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主动学习意识,以考促学,是优秀中医人才培养的有效督促手段。中医学博大精深,只有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与创新,本研究从实际出发,以考核促学习,力求夯实研究生专业基础,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通讯作者:张兰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MBO),通过此后进一步阐述,形成了目标管理理论。虽然德鲁克之前的很多管理思想家对组织中的“目标”、“任务”和“计划”进行过论述,但他们的理论与德鲁克的有本质的不同,而很多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正是基于以往对于“目标”、“任务”和“计划”的认识,即主要依靠指令性的教学计划和严格的教学监督的过程管理,强调教学环节的计划性,不利于调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管理的必要性,最终往往导致教育的计划和对教育的需求不一致。因此,在弄清目标管理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研究生教育管理如何运用目标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管理的内涵。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基础或以目标为指导的一种管理理论。它由组织的总体目标引导各个部门的分目标和每个成员的子目标,并以此确定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定期考核。目标管理分为确立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目标考核与反馈四个环节。目标管理的四个环节都是组织成员共同参与的,这也是目标管理一个显著的特点。具体来讲,目标的确立,是组织中的所有人都参与目标的制定,在积极分析总目标基础上,分解为个人明确的分目标。而目标管理中最重要的特点在于,每个组织成员经过自己的思考认为“本来就该如此实现”,个人分目标将和谐地指向总目标。目标管理中,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自己目标的管理者,不仅要知道自己的目标,而且要根据目标衡量自己的业绩,通过自我控制的方式进行对工作的调整。这种通过回馈信息不断加强管理的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控制方式,使组织成员能够及时获知执行结果,因而能非常清楚和自觉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

(二)目标管理与前人思想比较。在德鲁克之前,有很多思想家对“目标”、“计划”等做了描述,例如泰勒提出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法约尔提出把“计划”作为管理活动五要素之一,甚至麦格雷戈提出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观点,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与前人对于“目标”的研究是有实质区别的。

首先,德鲁克认为,组织目标先于组织计划,它是管理的核心而非手段。

其次,以往的管理学者对于“计划”、“目标”的观念是零散的,而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则是一种管理体系,是一种以“目标”为核心的管理哲学。

第三,以前的管理学家认为“目标”是众所周知,显而易见的,没有向组织成员提出过多关于“目标”的要求。而德鲁克则认为,只能让组织成员深刻理解目标,才能把组织目标分解为个人目标与责任。管理人员成为目标管理的关结点,也让组织清楚成员个人诉求。

最后,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比前人更强调协作,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强调的就是一种协作关系。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目标管理模式

本文认为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不单指行政与教学,更重要的是包括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自我管理。以往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仅仅指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单一而缺少弹性,最终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也难以各具特色,同时排除了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学生,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对自我规划的期望,在命令式教学管理模式中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让学生参与自身的教育管理,才能真正满足学生需要,也在此体现出教育的实质。

总体来讲,研究生教育目标管理,是通过上下级的共同参与,对研究生教育总目标达成一致,再将这一总目标分解为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分目标,教学环节的分目标则靠学生和具体教学人员共同确立,在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同时,能使每个教学人员承担的分目标和研究生教育总目标结合起来;研究生教育目标管理则以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控制为主,学生和教师分别向校院汇报目标的内容以及进展,当教育目标完成后,再由学校、研究生院,老师与学生共同结合制定的目标进行教育效果考核、评价。具体来讲,研究生教育目标管理也包括四个环节,如下:

(一)确立目标。研究生教育目标管理首先要确立教育的总体目标,学校可以在国家对研究生教学目标基本要求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广泛收集教师和学生意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制定出国家和社会要求同时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教育总目标。

在目标的制定中要结合如下原则:(1)制定目标要具体化。目标的具体明确才能保证实施中的有效指导,并为最后的考核提供参照标准;(2)制定目标要具有超前性;(3)制定目标要具有平衡性。要保持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同时目标是可以变化的,要注意目标与外部环境的平衡;(4)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确定目标间的优先次序。重视将来而不是过去;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自己选择,而不要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二)分解目标。研究生教育总目标的实现,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个体,首先学校作为最大的管理者,把总目标逐层分解,首先是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各个专业院系,分别与之落实教学目标责任书和考核标准,再由各院系进一步把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师以及学生上,教师和学生成为教育的最具体的责任主体,共同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学院成为目标管理的一个关结点,再结合自身学科和师资特点进一步把目标落实到最终的教学环节。学生在满足学科要求大体框架下,按自身发展要求的不同倾向性,想要构建出有侧重的知识体系,而老师则针对学生的受教要求,开设不同课程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加了研究生教育的弹性,而不悖于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自主选择,更能调动责任主体的积极性。目标的分解也是各责任主体明确各自的权、责、利,也为后面的绩效考核提供清晰的考核依据。

(三)实施目标。目标的实施是目标管理的核心,教学环节是研究生教育最实质的体现。学院作为独立的教学实体,是目标管理的关结点,同时对教育总体目标负有最直接的管理和实施责任,要组织实施学校研究生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定期检查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是协调教学目标实施中的问题,使下面的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活动能始终围绕总目标进行,更好地让老师和学生实现自我控制。教师是教学任务最终承担者,对教学质量负责,所以教师对于自身参与确定的教学目标要有高度责任感,以校、院两级的目标管理工作为基础,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承担的教学目标。学生目标管理则要在学校研究生教育总体目标规划下,向学校和老师提交课程申请,并经常向老师和学院汇报学习状况,这样能与老师的教学活动有效结合,最终实现总体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目标考核和反馈。目标考核,是教学目标管理的归宿,也是新一轮目标管理的起点。通过考核目标,可以客观地反映目标教师实际工作绩效和学校总目标匹配程度,并以此进行奖惩和激励。同时,目标考核可以发现当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目标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的考核也应该由学校、老师、学生三方共同进行,具体来讲:

首先,学校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分目标的考核,院向下落实到老师和学生。老师对学生在课程参与中的评价,可以用参与态度和完成结果两项分别计分;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看是否能满足双方先前共同设定的目标。同时,学校和学院派专家对老师和学生教学环节进行评价,以旁听的方式避免了互相作弊之嫌。

其次,要对考核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总结评价,肯定成绩,批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奖惩。这可以充分调动起责任主体积极性的同时,有利于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大锅饭作风和懒汉作风,利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三、研究生教育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9)

关键词:高校社团;360°绩效反馈;内隐绩效

一、文献综述

内隐绩效(implicit performance)模型是人们对绩效模型的内隐理论假设,是在特定管理情景下评估者对绩效模型和模型结构关系的理论假设。这些假设是内隐的,它具有内隐认知的某些特征。考核标准的差异往往引起考合结果的不一致。对企业内隐绩效的研究发现,在不同决策任务条件下,内隐绩效模型存在显著差异,并随着决策任务变化而变化;内隐绩效模型影响决策者的决策偏差,周边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对任务起补偿作用。

在高校,社团对大学生具有培养能力锻炼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层次,深入德育教育宣传民主维权等功能。我国有关高校学生社团考核的研究并不多,高校社团管理与考核的相关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空缺。因此,发展行之有效的高校社团考核理论,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乃至高校发展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360°绩效反馈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是有其理论基础的,并已经初步发展了考核模型。

在360度绩效考评中,不同评估源关注不同的绩效指标和相应的权重,因此绩效指标可能受到评估者内隐绩效模型的影响,内隐绩效模型可能反映在绩效的显著特征或行为上。高校培训经验表明,社团培训较多运用在外显绩效上,而针对内隐绩效的培训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领域。Sternberg认为,管理胜任力的核心是“知道怎样做”与“知道由谁来做”的“内隐知识”。内隐绩效指标可以构建绩效模型,确定胜任力结构,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

文章旨在通过前期高校社团360度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等级职务社团干部的胜任力特征,发展社团干部培训模型。研究假设各个职务等级社团干部具有不同的自我意识水平,这种差异水平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的技能性成分上,并影响胜任特征。通过比较自我意识水平,形成胜任特征的初步模型。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在浙江省某高校选取两个相似的学生社团作为考核对象组织。社团成员事先不知道考核及实验程序。实验组、控制组的会长级别各有4人,部长级别各有12人,理事级别各有8人,共48人。实验采用2*3区组实验设计:因素1,考核方法(360°绩效反馈、传统考核),为被试间变量;因素2,职务级别(会长级别、部长级别、理事级别),为被试间变量。前测验和后测验都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前后测验时间间隔为一年。以前测验成绩为协变量,以后测验成绩为因变量。

2、360°绩效反馈评价组的操作程序

(1)问卷评价:对接受360°绩效反馈的高校社团干部发放《高校社团360°绩效反馈问卷》,问卷的信度、效度指标均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参与考核评价的主要包括:受评者上级、下属、同事、自己。评价者的选取采用随机抽取的原则。

(2)反馈报告:反馈报告的书写主要包括考核团体的各类考核数据、数据解释及分析建议。包括①相对绩效各维度上的绩效相对比较、不同考核来源的差异性比较;②个体的重要能力的绝对比较,能力发展强度表格;③干部面谈的建议、组织发展建议,回馈意见调查表。考核程序的最后环节为团体辅导形式的面谈。

(3)开展面谈

面谈是360°绩效反馈的核心部分。面谈由考核组织者(专家团)带领,围绕考核团体(社团干部,即被试)对反馈的感想展开。主要有:①协调、沟通专家团与考核团体之间对考核过程及考核结果的认识;②畅通考核团体内部的受评者与评估者之间的评价的理解;③了解社团对考核的看法。面谈需要重视员工的发展,帮助挖掘自己无法认识到的优缺点,提升自我意识水平。

3、统计分析

使用SPSS10.0统计分析高校社团360°绩效考核反馈的效果。并建构高校社团干部的内隐绩效模型。

三、结果与分析

1、前后测验方差分析

对社团干部自我意识前、后测验得分的平行性检验结果显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符合协方差分析的条件。以360°反馈、职务等级为自变量,以自我和谐量表前测验得分为协变量,对后测验总分及各维度进行协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考核方式变量的自我意识后测验总分主效应显著(F(1,48)=16.20,P<0.001);职务等级变量主效应不显著;考核方式与职务等级两个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2,48)=4.52,P<0.05)。360°反馈与职务等级在后测验成绩上的单纯主效应,结果表明:①在会长和部长职务等级上,360°反馈变量均存在显著效应(F(1,48)=6.32,21.05,Ps<0.05,0.001);在理事级别上,职务变量不存在显著效应。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在会长和部长职务等级上,高校社团360°绩效反馈显著高于传统360°反馈的平均分;而理事职务等级上两种360°反馈方法没有显著差异。②高校社团360°绩效反馈水平上,职务等级存在显著差异(F(2,48)=6.19,P<0.01);传统360°反馈上职务等级无显著差异。

考核方式变量在经验和谐性、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纬度上主效应均达到显著(F(1,48)分别为17.58,5.91,8.38,Ps<0.001,0.05,0.01);职务等级变量在经验和谐性、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纬度上主效应均达到显著(F(2,48)分别为14.04,11.77,5.21,P<0.01,0.001,0.01)考核方式×职务等级的交互效应,在各维度上均不显著。

2、高校社团360°反馈效果分析

对360°反馈效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60°反馈的各个纬度间主效应显著(F(3,12)=384.48,P<0.001),且360°反馈与职务等级变量间交互效应显著(F(6,12)=2.75,P<0.05)。

进一步分析360°反馈结果与职务等级的单纯主效应,结果表明:(1)在会长、部长和理事职务上,360°反馈结果均存在显著效应(F(1,24)=434.56,976.86,433.23,Ps<0.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在所有职务等级上:人际沟通显著高于组织领导的平均分,而组织领导显著高于亲和力和学习的均分,而亲和力与学习均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理事职务等级上两种360°反馈方法没有显著差异。(2)反馈的所有纬度上,职务等级存在显著差异(F(2,24)=9.37,P<0.001;F(2,24)=10.46,P<0.01;F(2,24)=17.71,P<0.001;F(2,24)=9.83,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所有反馈纬度上,会长显著高于部长的得分,部长显著高于理事得分。

3、高校社团360°反馈对自我意识的回归分析

为检验高校社团360°反馈结果对高校社团干部自我意识的预测能力(即内隐绩效),研究中以各个职务等级被试的高校社团360°反馈各纬度成绩为预测变量,分别对其自我意识各纬度进行回归分析。

对于会长,以经验和谐性为因变量,以360°绩效反馈的人际沟通、组织领导、亲和力、学习为预测变量,亲和力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97*,解释了91%的变异量;在以灵活性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亲和力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99**,解释了96%的变异量;在以刻板性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亲和力和学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91*,.78**,分别解释了73%,25%的变异量。

对于部长,在以经验和谐性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亲和力与人际沟通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1.33*,-1.55**,解释了50%,5%的变异量;在以灵活性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人际沟通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1.28*,解释了32%的变异量;在以刻板性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人际沟通和学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54*,-.64*,解释了22%,19%的变异量。

对于理事,在以灵活性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组织领导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82**,解释了62%的变异量。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于会长级别被试,优秀的会长应该具有亲和力,并有主动学习和带动他人一起学习的能力;对于部长级别被试,优秀的部长应该人际沟通能力以及亲和力与学习能力;对于理事级别被试,优秀的理事应该具有组织领导能力。

四、讨论

1、社团干部内隐绩效模型

从总分来看,高校社团360°绩效反馈的效果对理事不明显,对会长和部长具有较高的效果。这表明高校社团360°绩效对理事的反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上,却可以达到会长在传统反馈模式中的效果;另外高校社团360°绩效反馈更注重高层学生干部的发展。各维度中,不存在职务×考核的交互作用,而基于前期研究的结论,自我意识分为人格特制和技能,因此360°反馈对这两中成分的作用存在差异。

根据社团干部内隐绩效模型,优秀的高校社团干部应该是这样的:会长是具有亲和力,并有主动学习和带动他人一起学习的能力,他们高自我意识水平是由学习和社团凝聚力的认识中获得的,因此会长的内隐绩效模型是以学习和亲和力为核心的;部长的内隐绩效模型,具有亲和力、人际沟通能力与学习能力,在内隐绩效模型的影响下,自我意识发生变化;组织与领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是理事的重要工作。这符合组织对不同干部能力的不同要求,即基层注重技能发展,中层注重沟通协调能力发展,高层注重组织统筹能力发展。这与罗伯特?卡茨的管理者素质理论相一致。

2、自我意识的成分

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可以视为一种技能。而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是与人格特质高相关的一种个体特质水平。很多针对360°绩效反馈的研究中也频繁使用各类人格特质问卷、团队角色量表,研究结果支持了自我意识属于人格特质与操作技能领域。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会长级别和部长经过考核培训,自我意识的经验和谐性与灵活性得到显著提高,这些干部的自我意识水平显著提高。这一结果支持了早期的研究:对于不同被试群体,自我意识具有不同的技能/特质划分标准。如高校社团会长级别来看,经验和谐性倾向于属于技能,灵活性和刻板性则属于人格特质;而部长级别来说,灵活性倾向于属于技能,经验可谐性和刻板性人格特质;理事级别自我刻板性则更倾向于属于技能,其他部分则属于人格特质。

自我意识应该同时具有技能与人格特质成分,或许在绩效反馈中,不同个体激活不同的自我意识成分。通过对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凝聚力及学习能力的绩效培训,可以提升自我意识被激活的成分。在内隐绩效方面,自我意识的激活水平也因考核角色的不同而存在微妙差异,这与早期研究结果一致。

3、研究的局限性

360°反馈在人力、物力上花费较高,能否发展出更加简便的方法,是以后研究中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建议未来的研究能对各种群体的反馈进行综合考核,能对内隐绩效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检验该模型在其他学校环境下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参考文献

[1]陈学军,王重鸣.绩效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24,6:737-738

[2]陈学军,王重鸣.内隐绩效模型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4, 27,2:291-292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10)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暂行办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一、申请条件

1. 申请者必须符合学校当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2.外语水平原则上要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4≥568或CET-6≥426 或 IELTS ≥6.0 或TOEFL≥80 或其他相当的语言考试成绩;或有连续一年以上的出国留学或工作经历(需提供国外学习证明和成绩单或者国外工作经历证明)。

3.对于学术成果特别突出的申请者,外语水平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二、 申请阶段

1).个人申请

考生需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提交材料要求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供。同时,考生还需要向申报导师提供一份申报该导师的申请理由报告。

2).资格审查

资格初审由研究生院审查考生申请材料,学院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集体审核评议,导师对考生的培养潜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初审。

3).师生互选

尊重考生和导师的选择权。学院视报考情况,由导师根据招生名额确定进入考核环节的考生数量,并根据本学院具体情况可进行报考导师的相应调剂。

三、考核办法及内容

(一)考核办法

1. 学院招生工作小组。学院成立包括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在内、五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组成的招生工作小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任组长。招生工作小组负责:监督落实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组织语言能力的考核工作;对考生提出的申诉进行核查。

2. 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工作小组。学院成立由5名以上(含5名,申请人选择的导师原则上必须参加考核工作)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组成的考核工作小组。考核工作小组成员分别对申请人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定,并通过面试方式对申请者进行考核。

3. 考核成绩评定。考核结束后,考核工作小组成员按照无记名制分别对申请者的考核情况进行打分,并按照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科目给出每位申请人两门业务课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思想政治表现、团队意识、学术兴趣以及心理素质;语言能力测试;对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以及本学科前沿知识、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情况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及设想等。

1.基本素质考核

主要考核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团队意识、学术兴趣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不计入复试成绩。

2、英语能力考核

参考申请人已有成绩(外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考核其基础外语水平,从对专业文献阅读理解、翻译等方面,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考核其专业外语水平,满分100分。

2.专业素养考核

由学院组织,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完成,以考生所选的两门专业课考试科目为基础,考核考生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学科前沿的掌握程度。每门考试科目满分为100分。

3.科研创新能力考核

由考核工作小组对考生的报名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和评价,了解考生硕士课程成绩、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并对其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专家推荐信、自我评价等材料进行评价;同时由考生以做ppt报告的形式对过去科研工作总结、对博士学习期间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自己的预期,全面考察考生的学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满分100分。

4.导师考核

申请者所报考导师根据申请者在语言能力、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以及对自己研究方向的胜任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对申请者进行评价,满分100分。

5.考核结果

各环节考核(两门专业课、科研创新能力考核、导师评分)均不得低于60分,否则不予录取。

总评成绩=英语能力考核´10%+专业素养成绩(业务课1)´10%+专业素养成绩(业务课2)´10%+创新能力成绩´30%+导师评分´40%

四、录取阶段

研究生考核自我总结篇(11)

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对学生品德的测评,要在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实施。因此,改革现有的德育课学业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1 中职德育课学业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强调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为有效发挥德育课这个主渠道作用,我们必须推进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只有实行科学的学生德育评价,更加注重体现对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检验,德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当前的研究表明,德育课的学业考核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单纯的课程学习考核模式和课程内外考核相结合的知行合一模式。单纯的课程考核模式即就课程学习情况本身进行考核,一般分为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两部分,采用期终考试与平时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70%或60%,对课程本身所要求的知识点、理论观点和能力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方法一般是期终考试,采取闭卷或开卷的形式。行为考核即平时考察,占总成绩的30%或者40%,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回答问题、出勤情况、参与讨论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情况的考核。这种考核模式的优点在于对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核比较集中,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基础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等方面,考核指标比较简单,任课教师容易操作和把握。其缺点在于考核主体单一,且集中于对课堂和理论知识的评价,对学生日常行为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较少涉及或难以涉及,最大的弊端就是导致考核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课堂上老师所讲理论方面的考核上,没有能够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知与行相脱节,离基础课真正的教学要求相距甚远。

德育课考核的另一种模式是知行合一的综合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模式在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核外,增加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在具体实施上,考核主体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 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将学生自我考核、学生相互考核、辅导员(或班主任) 的评价及课任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考核和日常行为考核结合起来。这种考核模式重视将学生的道德行为纳入德育课学业考核指标体系,力图在教学评价中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将理论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评价与行为习惯评价结合,从而建构开放性的评价体系。然而,这种考核模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少具体的考核指标,在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价时,只能进行表层的外显的行为习惯的评价,难以涉及到对更深层次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行为导向的评价容易导致心口不一、表里不一甚至功利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倾向。

因此,通过研究分析目前两种德育课学业考核模式中存在的利与弊,我们的研究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和实践引导,结合激励性评价与管理性评价,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并以定性评价为主,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并通过动态的学业评价体系,充分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从而能够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突出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评价重点,从而实现通过评价模式改革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以评促教的目标,发挥德育学科教学主阵地作用,从而最终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2 中职德育课学业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内容

德育课学业考核评价模式是新课题,我们深知自己还不具备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条件,只能从我们的认识和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在已有的理论指导下,反复实践、总结,对构建科学的、规范的、实效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2.1 制定《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考核评价标准

依据德育指导思想,制定完善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将考核渗透到与学科相关的活动范围,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知识到行为,行为到情感,从情感到心理,从心理到意志;并制定层次分明、操作方便的评价指标体系。

2.2 实施《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形式打破试卷测试单一局面,以项目式德育实践活动为重点考察学生,让卷面考评与师生平时观察和相关资料记载实证考查相结合,真正做到实效性、科学性、时代性相结合,知行统一。

2.3 建立《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考核评价网络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网络,改变单一的德育课教师独立评价、随意性大、单一片面的主体考核的缺陷,贯彻全员德育观思想,让所有任课教师、班主任、同班同学甚至企业及社会机构都参与进来,从而体现考核的全方位、统一性、独立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2.4 形成《职业道德与法律》考核评价结果分析与报告

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最终为了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考核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更应体现评价目标的实现与否。通过准确全面分析与报告考核评价结果,鉴定德育评价质量,减少德育评价存在的负面效应,纠正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德育评价的教育功能。

3 结束语

本研究力求从实践层面对中职德育课学业考核模式进行探索,针对不同专业制定《职业道德与法律》评价标准,以项目式德育实践活动为重点考察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卷面考评、师生平时观察、家长评价反馈、企业专家评价和相关资料记载等考核方式,构建学校、学生、家庭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网络体系,并通过准确全面分析、报告考核评价结果,鉴定德育评价质量,最终实现考核评价的教育和检验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