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科经典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17 08:04:07

社科经典论文

社科经典论文篇(1)

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被西方认为是社会学领域的巨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著作《社会科学方法论》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当代社会科学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社会科学领域史料性著作。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一文主要讨论了什么是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意味着什么等问题,本文主要对韦伯社会客观性进行探析,并尝试对社会客观性的含义归纳概括出较明确的答案。

一、社会科学客观性与自然科学客观性的比较

韦伯对社会科学客观性的探索主要是在社会科学客观性与自然科学客观性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的。他的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规律的有限性

自然科学起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在对自然规律的发掘总结中发展

起来的。然而规律是对现实的某个或某些有限部分的理解,自然规律认识对象是有限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无论是归纳的方法还是演绎推理的逻辑所得到的的结论都是有限的,归纳方法、演绎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也是有限的。因而马克斯・韦伯认为不能把规律作为科学唯一“根本的东西”。

(二)规律的价值性

对于精密的自然科学来说,规律越是普遍有效就越重要,而对历史现象的前提条件的认识来说,最普遍的规律由于内容最空洞,所以通常也是最没有价值的。韦伯认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并不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而是认识社会现实的工具;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如果不是在个别的关系中建立在个性的生活现实基础上是没有意义的。

(三)社会科学的易变性

韦伯把自立于认识生命现象的文化意义的那些学科称之为文化科学,文化科学是狭义上的社会科学。他认为文化科学认识关注的现实和具有文化意义的事件,无论如何间接都是受主观前提制约的,那些价值理念是主观的,文化问题的范围是经常变化的,用来观察和考察它的理论、方法也经常变化。而自然科学往往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自然事物的反映,尽管客观世界处在绝对运动中,某个或者某种自然事物的特征、特性、功能等因素是相对不变的,不受主观限制的。

因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有差异的,自然科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获得规律,只有合规律的才可能是科学上本质性的东西,自然科学的普遍概念反映的是对象的共性或可重复性;而社会科学的普遍概念反映的则是个性或不可重复性。社会科学当然也可以有共性概念,但社会科学的共同概念是价值的复合体。

二、价值判断与经验知识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意味着从现实世界的无限中做选择,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韦伯首先对价值判断与经验知识做了严格区分,重点说明不可能从经验知识中推论价值判断,正是这种区别才导致了客观性问题的出现。

(一)经验知识的有效性不能决定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关于经验知识的特性,韦伯说道,“一切经验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都是并且仅仅是按照范畴整理给定的现实;这些范畴在特殊的意义上是主观的,即表现我们认识的前提条件的,受唯有经验知识才能给予我们的那种真理的价值的前提条件的制约。”在社会科学领域,经验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依据那些唯一赋予它们认识价值的价值理念安排的,但不能因此说社会科学在经验上的有效性决定了社会科学认识的客观性。把经验的东西还原为规律被视为科学工作的理想目的的意义,对文化事件进行客观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二)经验知识的变动性不能决定社会科学的任务

尽管经验知识获得意义所根据的具体观点是不断变化的,价值关系的具体形态是变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的真正任务是追逐和构思新的观点和概念,相科学应服务于具体历史联系的文化意义,概念、概念批判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材料专业户”和“意义专业户”都是片面的。

通过研究价值判断与经验知识的关系,韦伯得到这样的结论: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依赖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经验材料总是与那些唯一使它们值得认识的价值观相联系,社会科学的主要目标与自然科学追求普遍适用的规律与经验知识的目标不同,社会科学的选择取向是文化价值或文化意义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经验知识、价值密切相关,经验知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经验知识受价值前提条件的制约,不能根据其有效性来决定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社会科学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提供的既不是经验实在,也不是经验实在的模写,而是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对经验实在进行分析整理的概念和判断。

三、理想典型与价值判断

与自然科学的“规律” 概念相对应,他提出了作为社会科学工具的概念“理想典型”,理想典型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概念。韦伯对社会科学客观性做了简单的论述后,关于如何做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指出这就需要使用“理想典型”这一工具。

(一)理想典型的含义

韦伯在书中是以抽象的经济理论为例,对理想典型进行了解释,理想典型不是假设但要为假设的形成指明方向;它不是对现实的描述,但要为描述提供清晰的表达手段。依据对韦伯理想典型的理解,笔者认为理想典型的内涵在于它是从经验给定的事实提取出设想的因素,综合成为一个自身无矛盾的理想画卷,抽象地描述和说明现象的理念,是用以系统地说明个体性、衡量和比较现实的纯逻辑的辅助手段。

(二)理想典型的功能、目的

理想典型在本质上是为了衡量和系统地说明个体性,理想典型是比较和衡量现实的概念手段,其功能在于借助它,通过运用客观可能性的范畴,来构思各种联系,依据现实定向的、受训练的想象力对理想判断作出判断。理想典型形成的目的,就是在任何地方都能认清楚意识到它是文化现象的特性。

要补充说明的是理想典型、类概念与集合概念三者是容易混淆的,但韦伯强调理想典型绝不是类概念或集合概念,他以统计学为例,认为类概念是对经验现象共同特征的简单概括,没有一个类概念自身具有理想典型的性质,历史联系越是在概念上得到塑造,概念、集合概念就越带有理想典型的特征。理想典型不是合乎类的东西,而是文化现象的特性。

(三)价值与理想典型

价值只有作为理想典型,才可能被赋予明确的意义。理想典型具有很高的体系性价值,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它与价值判断的关系并非紧密相连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要先说一下作为实践意义上的理想典型,即模范典型。“这些理念不再是纯逻辑的辅助手段,不再是用来对现实进行比较性衡量的概念,而是对它作出评价性判断由以出发的理想,它不再涉及经验事实与价值发生关系的纯理论过程,所呈现的是个人的认识,而不是一个理想典型的概念形成。”因此,理想典型与模范典型是不能混同的,理想典型是某种对评价性判断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除了纯逻辑的完善之外,与其他任何完善都不相干。

综上,理想典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概念手段具有比较和衡量现实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理想典型的建构,对社会历史的特殊事件或特殊现象进行理解和作出解释。对价值判断和理想典型的探讨,可以得知对有意义的人类行为的终极要素所做的任何有思想的探索,都首先是与目的、手段密切相关的,我们所希求某种东西,要么是由于它自己的价值,要么是把它看做服务于最终希求东西的手段。

四、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

(一)韦伯的价值中立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客观性与自然科学客观性不同,因为社会科学不可避免地与价值相联系,但不能因而否定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为了维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他提出“价值中立”的思想,他以经济学为例指出人们各自有其自身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即使是对同一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也是因人而异的。为了消除人们主观情感和价值偏见在社会研究中的不利作用,维护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韦伯强调要以价值中立的态度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祛除基于个人主观好恶的价值判断,从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做出科学判断。

(二)韦伯价值中立的继承与发展

韦伯所处时代社会科学仍处于意识形态的束缚下,社会科学研究充斥着政治、道德、宗教的影响。由于对这种情况的不满,他提出了价值中立思想,不过价值中立思想并非韦伯首创,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新康德主义哲学都有提出价值与科学的学说。逻辑实证主义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提出了可证实性原则,他们认为价值判断是一种没有真假意义的陈述,不可能得到理性的辩护和证明,主张将价值判断或价值知识逐出哲学领域;而新康德主义哲学则认为社会科学本质上是一门价值科学,通过价值联系可以揭示和阐明社会历史领域中各种现象和事件的意义。在二者各执一词的背景之下,韦伯采取了折中的立场,既从逻辑实证主义那里继承了价值中立的思想,同时又从新康德主义那里采纳了价值联系的主张。

(三)价值中立与伪价值中立

与价值中立相应的是伪价值中立,伪价值中立就是在消除所有实际价值判断的表面下,让事实说话或让经验说话,以“价值中立”的名义不允许社会科学出现价值判断或道德评判,认为绝对正确的价值判断是可以从经验科学理论中推导出来的。韦伯反对伪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中把价值判断排除出去,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世界,对社会现象或事件的价值作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科学家能够基于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作出价值判断或评价,应当规避的是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而不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价值问题和价值判断。

五、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客观性探索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方法,关于社会科学客观性有很多定义,本文着重单从它的特征方面来说明社会客观性的内涵。社会科学客观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纯粹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从自然界获得的规律性,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不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是社会现实的模写,其特殊性在于社会科学的“主观性”,它的客观性不是与主观性相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它的客观性依赖于人的价值判断,社会科学研究应始终坚持价值中立的判断标准,是符合人类社会价值取向的中立,而不是个人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社科经典论文篇(2)

刚才几位同志发言,讲得都很好。大家畅谈了两部文集出版的重大意义,交流了编译工作的心得体会,对学习宣传使用两部文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大家认为,两部文集的出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的一大盛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对于学习、研究和传播、运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两部文集编译过程中,中央编译局的专家学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为确保两部文集译文的准确性、权威性做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认真负责、多次审议、严格把关,对保证两部文集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全国理论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也以各种方式对两部文集的编译工作给予极大支持;人民出版社为使两部文集成为出版精品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党中央对两部文集的顺利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向为这项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向所有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研究和传播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问候!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要组织编译出版一大批马列主义著作。1942年,同志要求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研究,提出党内要有一批同志“学个唐三藏”,搞好这项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党所属的出版机构相继推出《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丛书》10种、《列宁选集》18卷以及许多单行本。1953年,同志亲自批示成立中央编译局,开始大规模地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很短时间内推出了《列宁全集》中文一版等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陆续推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中文二版和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力促进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组织最强的力量,重新修订和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中央作出这样的决策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这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支柱和强大思想武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我们党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世界历史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体系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编译好、学习好、研究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第二,这是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志曾经说过,老祖宗不能丢,老祖宗的书始终要认真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该说,我们在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方面曾经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可能一劳永逸。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我国过去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或多或少存在编译不够准确、阐释注解不够到位等问题,有必要重新进行校译和审核,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更好的版本。

第三,这是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我们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长期以来,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比如,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没有足够重视、深入阐发;对一些本来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附会、强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论断作了机械的、僵化的理解。重新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做到“四个分清”,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编译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已经圆满完成。大家认为,新编译的文集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编选精当。文集精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二是译文准确。对以前一些版本中表达不当、表述不清、可能引起歧义或误解的语句进行了反复推敲修改,更好地体现了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三是体例新颖。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又突出强调了重点篇目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四是注解翔实。文集增加了大量注释和题解,有助于读者系统理解原著内容。可以说,两部文集的编译体现了中央的要求,代表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的最高水平。两部文集的出版,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同志们,我们党始终强调,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须紧密联系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从事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不断推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一,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两部文集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建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阐明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基本原则、组织要求和奋斗目标,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熔炉、大学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要通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化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的认识,紧紧围绕“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深入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实践经验、现实途径,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为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理论支持。

第二,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变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必须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才有强大生命力。要通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好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明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内涵,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坚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形式和话语体系上实现时代化,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要坚持立足于群众,满足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大众、融入人们心灵。

第三,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深刻领会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了工人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深刻领会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了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同时,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把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同研读著作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结合起来,同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四,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两部文集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不同领域深刻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系统而丰富的思想。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要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经典作家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刻领会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刻领会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刻领会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领会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坚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认真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深入研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使人们对科学发展观在认识上有新提高、思想上有新收获。要认真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推动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五,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立场,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彻底揭露和批判,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了深刻分析,对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进行了深刻揭示。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统领作用,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坚定性,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同志们,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好使用好两部文集,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组织好两部文集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要把两部文集作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干部培训和日常工作中认真组织学习。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学习,选读重要篇目,掌握基本观点,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党委(党组)中心组要结合两部文集有关内容,组织专题学习,对一些重点篇目要精研细读,深入讨论。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机构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广大理论工作者学习研究两部文集,引导理论工作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

各级党委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宣传作为其重要阶段性成果的两部文集,努力扩大两部文集的社会影响。要宣传介绍两部文集的重大意义、编译特点、基本内容、重要观点,提高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热情和效果。要大力宣传编译工作者严谨治学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宣传社会各界学习、运用两部文集的生动事例,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要把宣传两部文集与宣传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把宣传两部文集与解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理论、注重实践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做好两部文集编译成果的转化、运用工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努力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格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要加快工作进度,在一系列与现实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上尽快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要把两部文集的编译成果充分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推动这些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过程,努力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2009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社科经典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07-02

新世纪以来,有关文学经典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现代社会中,当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不断扩张,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观下的文化批判席卷整个文学领域,消费时代的文化在凭借着视图媒介不断颠覆人们的价值观时,经典文学的解构自然也由此引发不同的声音。当现代化领域中的文学逐渐去政治化,失去文学显学地位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的时候,文学经典化的问题便成为学术界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关于文学“经典”内涵的论争

西方学者关于“经典”的论争始于对“经典”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世界的影响性以及时间的筛选等几个方面,来阐释文学经典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文学界对“经典”有着本地域性的独特见解,黄曼君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原创性文本和独特阐释的结合,其存在形态生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特征,价值定位上必须具备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①同时,文学经典应是特定历史时空与文化语境中思、诗、史相交融的结晶。必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着“诗性”的内涵,还有着民族的文学特色。②童庆炳认为文学经典“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范式的完美之作”③方忠认为应该首先坚守“文学是人学”的原则,将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艺术价值还有经典应具有的原创性作为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④刘晗从“经典”二字字义考究,贯通古今进行纵横比较,得出结论:“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经典指是指那种能够超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和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⑤刘象愚对比古今中外、英汉文中“经典”的含义得出结论:“经典’指那些权威的、典范的伟大著作,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必须具备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以及时空的跨越性。⑥陈定家在结合中西方学者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之后认为:“真正的文学经典应该是那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价值观和美学观之时代局限的优秀文学作品,是那些在历史维度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富有教义且常读常新的权威性的典范之作。”⑦

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定义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经典既有传统视角,又有现代的革新。基于主体对文学文本认识的不同,对现在文学文本进入经典序列后,关于经典的争论更是不休。时代语境的不同,对经典的定义及内涵的阐释仍会继续,文学经典也在阐释和再阐释的循环中发挥着它不朽的艺术魅力,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界定,是对文学经典及经典性问题研究的基础。

二、追问文学经典的建构及生成机制

学术界在对文学经典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中,逐渐跳出对文学经典本身定义的格局,转向如何建构文学经典,推动文学经典建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等相关问题上等,此类更为深入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

西方文艺界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着两种主要观点,即限定于文学作品内部的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与限定于外部因素的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国内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内外因素同样重视。孙邵振认为,引入西方理论的价值归宿就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写,使得作为历史流传当中的经典文本重新获得一种时代的生命,这实际内在于文本的一种对经典的确认。⑧童庆炳将文学作品内外因素相结合,具体考察经典建构过程中两者的作用方式,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处于一种不断地建构的过程中,同时提出文学经典建构的六个要素:“(1)文字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⑨朱国华则认为应该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认识经典的准则:“一方面,各种经典的合法化来源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语境还原;另一方面,在一个个具有连续性的历史长时段中,可能存在着相对稳定的经典化规则。”⑩

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外部因素发表了看法,侧重点不同,观念有着些许不同。刘晗认为推动文本进入经典序列的方式主要有:政治权利的推行、知识精英的遴选和大众舆论的评判等。{11}南帆认为围绕在文学周围强大的社会群体、研究机构、出版社、学生团体、教育部门,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的文学机构,从而形成一整套对文学作品行之有效的选择机制,并逐渐确立各种文学制度。{12}陶东风着眼于文化研究的视野,认为文学经典并不是普遍的艺术价值的体现,而是有着特定时代的文学规范与审美理想,凝聚着文化权利。{13}王宁认为,文学经典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批评话语、权力机构及其他的一些人为的因素。{14}此外,黄书泉立足当代文化多元化语境,认为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需要从三个维度辩证统一地把握,即充分认识文学史撰写的作用,破除确立文学经典中文学史的话语霸权,从当代社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现实关系中确认当代文学经典。{15}注重经典建构内部因素的洪子诚认为:“当代的经典秩序的确立标准,最为要紧的是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观和政治立场……文学文本在揭示‘历史规律’展示历史发展前景上的典型性和深刻性,是当代经常起作用的经典衡量尺度。”{16}

在笔者看来,文学经典及相关论题是十分重要且关系重大的研究课题,对整个文学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对读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引导、文学史的编纂和文学教育等都息息相关。当然对文学经典的判断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对文学经典内容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

三、当代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命运

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下,视觉文化以及媒介文化都以不可挡之势,闯入审美文化的背景中。尽管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超时间性与超历史性都满怀信心,但是当经典面临当下消费时代的语境,图像霸权危及语言的中心地位的现实状况时,对文学经典的命运堪忧。

很多学者就从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探讨文学经典的境遇,分析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以及文化的影响。吴兴明就从当下消费关系的座架中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性扩张,他认为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不断被广泛的借名、挪用,出现大规模的异质重现,他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的命运即是:走向终结。{17}但同样是从消费语境中看待文学经典境遇的赵学勇则相对较为乐观,他认为文学经典所面临的危机源于文学经典和消费关系的语境冲突,调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则是经典问题消弭的关键所在。同时他进一步提出,要依靠市场手段来调节文学经典在当下消费语境中的接受和传播。{18}

在当下消费社会的现实语境下,有学者认为文学经典的n势不可避免。刘晗认为,当下文化语境中语言和图像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图像文化的异军崛起使得语言中心地位旁落,消费文化思潮使得文学经典呈现出消费化趋势,文学经典存在的根基被消解。{19}也有学者着力分析文学经典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孟繁华认为,20世纪以来作家们参与社会的情感需求,与“宏大叙事”热情所创作小说文体,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他分析其原因:“现代媒介的发展和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特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文学不断走向式微的原因和条件。”{20}

此后,学者们对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拓展与深入、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古今文学经典承传重构与评估重建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一些学者基于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经典表示出担忧,如赵学勇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审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经典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21}在陈家定看来,文学经典不仅遭遇了市场上的“生存危机”,而且还出现了观念上的“信仰危机”。但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去经典的潮流中文学也得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新秩序与新经典为重构文学经典提供了更多种可能;激发了文学经典的多种潜在的文化功能。{22}而盖生认为,在当前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被媒介文化冲击的边缘化反倒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指涉当下、提升现实承担社会的经典化文学仍将是社会价值整合元和意义的生产地。所以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23}

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最能够体现人类思想精髓,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当下文学终结的声音不仅在国内出现,许多外国的学者也对“文学终结论”的论断发生论争,赞同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作为文学作品中主流价值观念的代表,学者们对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也是忧思与期望并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社会形态变迁的大环境中看待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理论研究者需要坚持的态度。

注释:

①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03).

②黄曼君.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J].文学评论,2004(04).

③童庆炳.文学批评首先要讲常识[N].中华读书报,1998-03-25.

④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03).

⑤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⑥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02).

⑦陈定家.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文学评论,2008(02).

⑧孙邵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99(05).

⑨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⑩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6(02).

{11}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12}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117.

{13}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03).

{14}王宁.经典化、非经典化与经典的重构[J].南方文坛,2006(05).

{15}黄书泉.论建构当代文学经典的三个维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16}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3(03).

{17}吴兴民.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J].中国比较文学,2006(01).

{18}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9}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20}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文艺争鸣・评论,2005(05).

社科经典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82-02

红色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累,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它以其特有的革命史料、文物、遗址和歌曲等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潜移默化地在观众的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记。然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特别是在理工院校中红色经典一直处于尴尬的境界。如果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看待革命人物,我们是无法理解的。通过赏析红色作品,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提升理工院校中的人文价值,唤起民族的时代精神。

一、红色经典在理工院校中的人文价值

红色经典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红色经典是指从1928年至1976年间,即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1]。广义上的红色经典是指一批产生于革命年代的文学作品,以记录革命战争历史和农村与合作化运动为题材,以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英雄形象为主旋律的典范性作品[2]。

1.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在科技日渐渗透我们生活的时代,品评历史人物,不仅能够提高理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而且通过作品本身的再现以及对革命历史的解读,增加对革命信仰的认知能力。这种使自己如此彻底地生活在历史人物的历史图像中,以至于我们的思想、感情和决断都带有一种爱国主义的积极情绪。面对通俗化、自由化、大众化的言论,红色经典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有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红色经典在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过程中在今天依然闪烁着光芒,是因为它长久不衰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意志使得故事中曲折动人的人物显得清晰明朗,并受到大众的喜爱。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必须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其时代精神[3]。通过宣传红色经典,使在校大学生尤其是理科生时刻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体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意识形态。

3.对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促进作用

中国红色文化的文化软实力作用体现在其独特的吸引力上,这种吸引力具体表现为其本身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价值功能、巨大的凝聚力与影响力,它们都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4]。一部被保存下来的历史,它是被压迫的过去,需要我们对它的阅读而使内容复活,游览红色旅游区,宣传红色经典而文化,推荐红色经典书籍,使中国的红色经典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努力实现中国红色文化的生活化、大众化和时代化,有效地提升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的继续增长。

在理工院校中,理科生有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红色经典使他们回顾历史,加强人文思想的交流,使自身的修养得以提高,精神得以净化,更好地丰富理科生的情感,让他们感受那崇高的精神人文气息。同时把握时代命脉,唱响红色旋律,红色经典作为不朽之作,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红色经典在理工院校中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盛行逐渐深入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之中,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素养全面提高的过程,然而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就业体制的不完善、社会意识形态的错误观念等造成了红色文化在理工院校中的人文价值的缺失。

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传统的科学技术论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人们普遍认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科技万能论的盛行导致科技与价值的分离,致使科技的异化,而科学技术的异化使得人们越来越缺少对人文情怀的关注。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逐步发展,培养出了大批的高科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人文价值的培养逐渐处于弱化的地位,尤其是在理工院校,红色经典处于尴尬的地位,红色文化的缺失造涵养与职业技能严重比例失调,这将不利于高等院校的平衡协调发展。

2.就业体制的不完善

长期以来,理工院校考虑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其教育主要以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为目标,专业的设置和研究方向以技能的培养为课题,旨在塑造一批有科学技术的标准化人员,并没有对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做根本性的要求。而当今大学生也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科技,就能在社会上立足,产业化市场的缺陷造成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想空白,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培养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这是社会就业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后果,这将不利于当代大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3.社会意识形态的错误观念

受实用主义影响,高校更加重视实用性更明显、更能产生经济价值的理工科,而将人文学科归为“无用之学”,甚至导致功利主义的盛行[5]。再者马克思主义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不健全也给学生错失了很多学习红色人文科学的机会,不理解和抽象性进而造成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并且理工院校有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设置文科教研室,无法给同学以查阅资料和交流的机会,进而造成大学生的学术成就偏向于各种实验。

三、加强红色经典在理工院校人文价值的措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柱。红色经典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主义精神,将会永远影响我们,也给后代留下了更多的参考价值,那段时期的历史值得我们年轻人反思。不容置疑的是红色经典在理工院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提高红色经典在理工院校中的人文价值需要以下几个对策。

1.与时俱进,创新形式

红色经典的产生是发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表现形式单一、反映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与现实时代相去甚远等原因,自然难以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与认同意愿。所以对于理工类群体采用通俗易懂的主流文化或富时代性语言编辑文字,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方式,主张运用话剧、表演、歌唱、小品、漫画等灵活形式表达出来,使人们融入当时场景之中,理解各种人物的心理活动。用改革的方式开启一个全新的红色频道,使红色文化的形式符合理科生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打造带有时代气息的大众经典红色文化。

2.加强各种宣传方式

很多人普遍认为红色经典作品无法给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导致红色经典文化的传播渠道日趋缩小,而资源缺乏导致红色经典作品巨大的人文价值功能也无法正常发挥。因此政府应该免费开放红色旅游区域,各个院校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旅游区,了解史料,体会革命烈士洒热血的正面形象,在过去岁月的苦难和奋斗壮歌中,融入民族的记忆,并激励大学生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介举办红色文化讲座,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

红色经典的教学由于其特殊性及其如何讲解的困惑性,让其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不少老师在讲解时总是一带而过,这影响了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的深入理解[6]。而科技的广泛深入,使得网络资源丰富,开发网络资源建立红色网站,通过各种论坛形式或红色影苑加强红色经典对大学生的引导和促进,通过红色旋律讲座增强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红色文化,重返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使文理相互融合建立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积极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学习红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开放的心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广博的知识吸引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才能承担起高校人文教育的光荣使命。

4.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定期举办读书会,采取以多元化的学生人群为主体,以红色经典书籍为客体,以教师为辅助作用而进行的探讨、分享和领会的形式。师生讨论是读书会的主要特色,通过教师的引导发散思维,大到探讨人生、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小到生活细节,无所不畅,但紧紧围绕的一个主题内容应该是红色经典书籍。这种富有娱乐性的课堂在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同时,有助于在回眸如烟的往事中感悟文学沉浮的命运,有助于在困惑苦闷的彷徨中找到一缕阳光,有助于在世俗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洗礼。通过自由的言论,来探讨学生心中的疑惑,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不同意见和争论中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激情,对此我们看到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整个世界。

四、结语

红色经典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的记忆,迎合人们的怀旧情绪,是因为它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有人认为红色经典已经过时了,因为它没有新颖的形式,时尚的语言,符合都市潮流的时代生活,但是它宣扬的精神信仰与时代主流相随,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昨天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虽然红色经典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但其作为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对于理工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显著效果,有利于中国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任晓丽.高校红色经典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2]樊星.永远的红色经典:红色经典创作影响史话[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8:67.

[3]罗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和谐文化建设[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5).

社科经典论文篇(5)

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繁,领导干部都集中较长一段时间进行脱产学习是有困难的,主要是靠自己挤时间学习,因此要突出重点,精选精学。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已经出版发行,这两部文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权威性教材,领导干部可以精读其中的代表性篇目。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认真学习同志的重要著作。

社科经典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依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历程,不仅与形形的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对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彻底批判,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展示于世人面前。

(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承载马列主义真理内容。

真理的展示性、传承性与传播性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虽然马列主义的展示、传承与传播是多路径的,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其主要载体。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凝聚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艰辛探索和劳动付出,汇聚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丰硕科学成果。马列主义发展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考茨基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杜林主义、“左”倾或右倾等错误思潮相互斗争的历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记载了马列主义的诞生、发展和成熟。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矛盾关系,宣告“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把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置于客观的现实基础上,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现实性、实践性以及真理发展的必然性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但是因为人类历史发展非直线型而是螺旋型趋势,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注定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将会出现各种如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预示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对此我们应保持头脑清醒,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充满坚定的信心。

(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体现马列主义真理属性。

马列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毋庸置疑,但马列主义并不是终极的真理,而是随着时代特别是实践的需要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主要由其经典著作来承载,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也主要由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来体现。马克思、恩格斯不止一次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提供现成答案的绝对真理,而是一切要以时空为转移,把其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恩格斯指出: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深刻揭示了马列主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也强调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马列主义著作蕴涵的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要求人们必须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要求人们不能拘泥于马列主义的条条框框,不能搞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而是始终要坚持和发扬实践主义精神,在实践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蕴涵马列主义真理信仰。

信仰是指在缺乏充分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对它给予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态势。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早期不主张把他们所创立的理论称之为信仰,也不喜欢别人把他们所创立的理论称之为信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要把所创立的理论区别于信仰,因为他们所创立的理论不是要求人们盲目地信从,所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仰。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传播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把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向工人广泛传播。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述了工人政党对待信仰的态度,提出“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自由而已,工人党则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的异质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绝不能像以往的信仰一样披着宗教的外衣或打着宗教的幌子,而应该立足现实性与关注无产阶级的切身利益。列宁在给波·尼·克尼波维奇的信中说: “我非常满意地读完了你的书,我很高兴地看到您着手写了一部严肃的著作。通过这部著作,想必完全可以检验、加深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念。” 俄国十月革命后,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员逐步从民主主义者、民族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曾说:“在1920 年,我开始被马列主义和俄国革命的影响所指导。……在我的脑海里,有三本书印象特别深,帮我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刻儿枯朴的《社会主义史》。” 邓小平则强调: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在访问古巴期间同卡斯特罗会谈时,针对西方国家扬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将在全球消失的谬论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要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二、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实践价值

回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马列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深广影响是任何理论、学说和思想所无法比拟的。巴黎公社的伟大壮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表明了马列主义伟大的实践价值。

(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发展史表明,任何时候只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就能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列宁正是熟读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经典著作,创造性地走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也能在帝国主义发展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道路。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20 世纪90 年生解体和演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善于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甚至一些主要的领导人背叛了马列主义,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历史上的“左”倾、右倾主义路线给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带来的危害,也足以说明必须坚持马列主义经典的真理性,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等背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必然会导致失败。

(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击破各种社会思潮的锐利武器。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多样化、利益多元化、意识多元化、信息网络化趋势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各种意识形态交错激荡,各种舆论粉墨登场,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如果缺乏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很容易为这些歪论所迷惑,误入思想的迷途。在国际上,面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西方国家为遏制我国发展,大张旗鼓地抛出了“中国”;面对我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西方思想家又开始鼓吹“中国崩溃论”。在“中国”、“中国崩溃论”破产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抛出了所谓的“中国责任论”,要求中国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问题等承担国际义务,但所承担的义务远远超过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应尽的国际义务。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速的当今时代,涌现的各种思潮会更多,明确和践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实践价值,就能抵挡住各种思潮的侵蚀。

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

(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决定了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不是自我加冕的,它具有理论发展的严密逻辑性与严谨论证性。马列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是不断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它承袭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华,体现了马列主义与人类文明的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王明“左”倾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惨痛的教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以马列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则国强民富、勃勃发展,反之则国力衰弱、民族纷争不断。解体前的苏联曾经是世界超级大国,与美国平坐平起,解体后国力大大削弱。毋庸置疑,导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颠覆的原因诸多,但不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则是最深层次的原因。为此,中国共产党员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形势和矛盾斗争,有的放矢地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水平,以更好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决定了马列主义理论的民族性。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探索人类解放道路、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心血结晶,是人类思想库中的瑰宝。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因其成长经历、教育背景、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他们无法也不可能单靠自身力量,完成全世界范围内向无产阶级乃至更多的人传播马列主义的重任。只有既精通马列主义,又精通本民族文化特点、表达方式和利益诉求的马列主义者,才能担当此重任。世界民族因经济基础、地域限制、心理根基、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和差异,决定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统一于民族性而没有固定的模式。例如,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列主义精髓,善于利用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谚语、歇后语、典故等,把让中国人民感觉深奥、晦涩、难懂的马列主义真理表述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邓小平继承、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振兴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各民族坚持马列主义、探索本民族发展道路树立了光辉榜样,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87; 25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742 - 74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 317.

[苏]克鲁普斯卡娅.哲夫译, 论列宁. 人民出版社,1960: 182.

社科经典论文篇(7)

二、意义: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之于大学教育的必要性

社科经典论文篇(8)

一、词典学的兼容性

1 现代语言学的延伸与边缘化

语言学兼跨文理学科,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工具。同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又促进了语言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广义语言学的学科分支,由此催生出众多语言学边缘学科。例如,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结合产生了人类语言学,语言学与社会学结合产生了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结合产生了文化语言学,语言研究与人类大脑研究结合产生了神经语言学,数学思想和方法运用在语言现象上产生了统计语言学和代数语言学,等等。“现代语言学不仅吸引并采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语言作跨学科的研究,从而导致众多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建立,这已成为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趋势。”

2 词典学和语言学

词典学和语言学之间的渊源颇深。词典学作为研究与处理词汇信息的学科从一开始就被打上语言学分支的烙印。“语言学理论无疑是词典学基本理论的核心。”词典学对语言学的借鉴是毋庸置疑的,从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到语用学、语体学、词源学,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催生了词典编纂界的累累硕果。但词典学对语言学的借鉴与依赖并非来而不往,一味的拿来主义。词典对语言的规范和描写影响着语言发展的方向,词典理论与编纂实践的深入对语言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词典学、语言学和其他学科

语言这根纽带促成了词典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姻关系,词典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大大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领域,信息社会的高速膨胀又进一步加快了词典学的跨学科性,在语言学各交叉学科的基础上,产生出众多词典学交叉学科,如认知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计算词典学、语料库词典学、电子词典学、机助词典学、自动化词典学、英语教学词典学、网络词典学、文化词典学等。此外,词典学还涉及哲学、美学、文学、翻译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可谓无所不涉。总而言之,语言学、词典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交叉的三角关系,

二、词典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趋势

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词典学大大拓展了原有的疆域,也打破了词典编纂是经验性学科和语言学附庸的传统观念。在跨学科环境下,现代词典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综合性与跨学科性。

1 新视角、新方法层出不穷

从最初作为记录“难词”的词汇表,到19世纪50年代成为规范与权威的卫士,直至历史语言学蓬勃发展之时开始被看作是语言的忠实记录者,词典一直处于静态的、一厢情愿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催生了诸如网络词典或在线词典之类的“动态词典”,词典跨入“动态性”时期,这也是未来词典研究与发展的大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对语料库的研究,为现代词典编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产生出各类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类型,也出现了计算词典学与语料库词典学等交叉学科。时代的变化使词典学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跨学科需求。

与视词典为释疑解惑工具的传统词典观不同,交际词典学把交际学的理论应用到词典学中,从崭新的视角提出词典交际的理论模式。“词典编纂已不再像人们过去一直认为的那样是纯粹的语言活动。在本质上,它是社会文化行为,而词典使用则是社会心理行为,因而对于词典和词典问题的探究不仅要涉及语言本身,还要涉及到人文、信息、社会心理等诸多其他学科和领域”。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作为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结晶,是一门“从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多角度研究人类智能系统的性质和工作原理的一门综合学科”。如何利用其研究成果编纂出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语言学习规律的认知词典,成为当代词典编纂的热门话题。“目前,计算语言学的发展与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已形成一股合力,诱导了关于语言本质的思考和理论探索,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词典学的后结构主义。”

2 词典类型研究的新空间词典分类问题历来受到词典学家们的关注,也因此产生出多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分类法。这些分类法各有理据,也各有优缺点,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分类法能“包罗万象”。如今,跨学科环境下各种词典新理念的产生催生了各类新型词典,也为词典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词典学家r.r.k.hartmann教授和gregory james教授在《词典学词典》中提出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从词典篇幅、规模、编排、载体、功能、信息类别、语言、用户等视角对词典类型进行重新梳理。今后的分类法将表现出更大的开发性,把当代词典编纂理论指导下的各类新型词典都“收入囊中”,并为将来词典类型的进一步丰富留下充分的空间。

3 词典批评理据的多元化

作为当下词典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词典批评正进一步趋向理性化。“词典批评实践逐步摆脱感性的自发与无序状态,走向多学科语境下的科学分析与理性思考。”人们将不再局限于对词典文本、编排等宏观、微观信息的缺乏系统性的评价,而开始寻找多学科语境下的现代词典学理论依据,表现出“批评理论的理据多元化,即从传统的就词典论词典的单一分析转向借助于诸多语言学的新理论(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用学理论等)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美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评判”。

三、词典编纂过程的跨学科性

1 词汇的跨学科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贯穿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反映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词典作为记录、描写词汇的工具书,必然与各领域、各学科的词汇打交道。在信息社会,词汇爆炸,尤其是专科词汇和各类术语爆炸,伴随着知识爆炸而发生。专科词典以收录专业词汇为己任,本身具备跨学科的性质。一般语文词典虽然涉及的多是普通词汇,但对各学科词汇的收录近年来却同样有增无减,并且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各国之间在商务、科技、政治、文体等领域的交流已成为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此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带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各学科的认知需求。

2 词典编纂队伍的跨学科性

现代词典编纂是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审读,到数据分析、词频统计、词条编排等都是在团队协调合作中进行的。词典编纂队伍是个跨学科“大家”,包括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翻译学家、语义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等社会科学家及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专家等自然科学家。其中,以词典编纂家为核心,语言学、计算机等专家为左膀右臂,构成词典编纂的主体,各学科专家则在提供各学科词汇与百科信息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每个“家”各行其职,相互合作。

3 词典编纂手段的跨学科性

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词典编纂和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现代词典编纂进入到人机对话的计算机时代。词典编纂过程的计算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实现词典编纂自动化,包括制作文本处理软件、检索和统计软件等专用软件,及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传播多样化等。其二,实现词典编纂数字化,即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检索词目等信息,并利用语料库技术进行词频统计、词义分析、词项搭配、例证提供等。其三,实现词典编纂网络化,即通过互联网进入语料库系统,实现远程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检索方便、灵活性强等特点,从而大大改变了词典编纂的传统过程,使计算机检索法、语料库分析工具、词频统计法等技术手段成为当代词典编纂必备的跨学科技术条件。

四、跨学科环境对词典编纂者素养的新要求

人类三千多年的词典编纂历史在继承传统中演进。先辈们在词典编纂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为现代词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现代词典学又充分汲取了其他学科的养分,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词典学的发展无疑对词典编纂者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1 编纂者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在词典编纂史上,词典编纂曾被看成一门手艺,与理论无甚关系,而词典编纂者对语言学也颇为排斥,认为语言学对于词典编纂过程毫无实际帮助。尽管如此,词典学还是一开始就与语言学扯上了关系。随着语言学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词典编纂,词典编纂者的理论水平面临新的挑战,他们不再只是把成堆的卡片理出头绪的“工匠”,也不该只是狭隘地了解传统词典编纂知识的“窄士”。“对词典编者来说,语言学理论造诣和实际驾驭语言的能力,应当是他们最根本、最重要的素养。”此外,词典编纂者还应涉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美学、哲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把现代词典学的研究成果及多元化的编纂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词典编纂中。

2 编纂者的开拓创新精神

词典编纂史上的每一个丰碑都是在冲破传统中建立的。一部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体例独特的词典的诞生离不开编纂者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辛的超凡毅力,也离不开编者独到的学术眼光和大胆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国内辞书市场一派繁荣,但除了一些著名工具书外,国产辞书在市场占有额上远不敌老牌进口辞书。这有历史与技术等客观原因,也与国内辞书界尚缺乏大胆的创新精神,没能跳出旧的编纂模式不无关系。好在国内辞书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努力改变现状了。

现代词典学的跨学科发展促进了语料库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计算词典学、认知词典学等词典学新理论、新分支的产生,并出现了语料库词典、认知词典、在线词典、机读词典、电子词典等不同介质、不同编纂理念、不同技术支持的新型词典。面对新知识、新理论、新视角、新技术,词典编纂者要有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性,并且有发掘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大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语言与社会的发展对词典的功能及种类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如何编纂出具有时代感的种类丰富的新型词典是词典编纂者面临的新课题。

3 编纂者专科意识的加强

在信息时代,词典编纂者,包括语文词典编纂者及专科词典编纂者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对前者来说,作为研究词典的语言学工作者,对本学科以外的各门科学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而后者多为专业学科的工作者,对语言学的了解应是其编纂好的专科词典必备的条件。词典编者“头脑里必须建立较强的‘专科意识”,要“注意学科或专业的体系性”,还要“处理好通俗化问题”。0”面对专科词汇的膨胀,词典编纂者要既“快”又“专”,即对词汇的更新要反应快、收录快,对词汇的处理要保证一定的专业性,不能随心所欲。当然,对语文词典中的专科词汇要根据词典的宗旨和对象把握好专业性和通俗性的关系。

4 编纂者现代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

社科经典论文篇(9)

一、词典学的兼容性

1 现代语言学的延伸与边缘化

语言学兼跨文理学科,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工具。同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又促进了语言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广义语言学的学科分支,由此催生出众多语言学边缘学科。例如,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结合产生了人类语言学,语言学与社会学结合产生了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结合产生了文化语言学,语言研究与人类大脑研究结合产生了神经语言学,数学思想和方法运用在语言现象上产生了统计语言学和代数语言学,等等。“现代语言学不仅吸引并采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语言作跨学科的研究,从而导致众多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建立,这已成为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趋势。”

2 词典学和语言学

词典学和语言学之间的渊源颇深。词典学作为研究与处理词汇信息的学科从一开始就被打上语言学分支的烙印。“语言学理论无疑是词典学基本理论的核心。”词典学对语言学的借鉴是毋庸置疑的,从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到语用学、语体学、词源学,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催生了词典编纂界的累累硕果。但词典学对语言学的借鉴与依赖并非来而不往,一味的拿来主义。词典对语言的规范和描写影响着语言发展的方向,词典理论与编纂实践的深入对语言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词典学、语言学和其他学科

语言这根纽带促成了词典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姻关系,词典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大大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领域,信息社会的高速膨胀又进一步加快了词典学的跨学科性,在语言学各交叉学科的基础上,产生出众多词典学交叉学科,如认知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计算词典学、语料库词典学、电子词典学、机助词典学、自动化词典学、英语教学词典学、网络词典学、文化词典学等。此外,词典学还涉及哲学、美学、文学、翻译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可谓无所不涉。总而言之,语言学、词典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交叉的三角关系,

二、词典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趋势

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词典学大大拓展了原有的疆域,也打破了词典编纂是经验性学科和语言学附庸的传统观念。在跨学科环境下,现代词典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综合性与跨学科性。

1 新视角、新方法层出不穷

从最初作为记录“难词”的词汇表,到19世纪50年代成为规范与权威的卫士,直至历史语言学蓬勃发展之时开始被看作是语言的忠实记录者,词典一直处于静态的、一厢情愿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催生了诸如网络词典或在线词典之类的“动态词典”,词典跨入“动态性”时期,这也是未来词典研究与发展的大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对语料库的研究,为现代词典编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产生出各类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类型,也出现了计算词典学与语料库词典学等交叉学科。时代的变化使词典学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跨学科需求。

与视词典为释疑解惑工具的传统词典观不同,交际词典学把交际学的理论应用到词典学中,从崭新的视角提出词典交际的理论模式。“词典编纂已不再像人们过去一直认为的那样是纯粹的语言活动。在本质上,它是社会文化行为,而词典使用则是社会心理行为,因而对于词典和词典问题的探究不仅要涉及语言本身,还要涉及到人文、信息、社会心理等诸多其他学科和领域”。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作为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结晶,是一门“从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多角度研究人类智能系统的性质和工作原理的一门综合学科”。如何利用其研究成果编纂出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语言学习规律的认知词典,成为当代词典编纂的热门话题。“目前,计算语言学的发展与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已形成一股合力,诱导了关于语言本质的思考和理论探索,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词典学的后结构主义。”

2 词典类型研究的新空间词典分类问题历来受到词典学家们的关注,也因此产生出多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分类法。这些分类法各有理据,也各有优缺点,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分类法能“包罗万象”。如今,跨学科环境下各种词典新理念的产生催生了各类新型词典,也为词典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词典学家r.r.k.hartmann教授和gregory james教授在《词典学词典》中提出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从词典篇幅、规模、编排、载体、功能、信息类别、语言、用户等视角对词典类型进行重新梳理。今后的分类法将表现出更大的开发性,把当代词典编纂理论指导下的各类新型词典都“收入囊中”,并为将来词典类型的进一步丰富留下充分的空间。

3 词典批评理据的多元化

作为当下词典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词典批评正进一步趋向理性化。“词典批评实践逐步摆脱感性的自发与无序状态,走向多学科语境下的科学分析与理性思考。”人们将不再局限于对词典文本、编排等宏观、微观信息的缺乏系统性的评价,而开始寻找多学科语境下的现代词典学理论依据,表现出“批评理论的理据多元化,即从传统的就词典论词典的单一分析转向借助于诸多语言学的新理论(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用学理论等)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美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评判”。

三、词典编纂过程的跨学科性

1 词汇的跨学科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贯穿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反映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词典作为记录、描写词汇的工具书,必然与各领域、各学科的词汇打交道。在信息社会,词汇爆炸,尤其是专科词汇和各类术语爆炸,伴随着知识爆炸而发生。专科词典以收录专业词汇为己任,本身具备跨学科的性质。一般语文词典虽然涉及的多是普通词汇,但对各学科词汇的收录近年来却同样有增无减,并且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各国之间在商务、科技、政治、文体等领域的交流已成为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此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带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各学科的认知需求。

2 词典编纂队伍的跨学科性

现代词典编纂是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审读,到数据分析、词频统计、词条编排等都是在团队协调合作中进行的。词典编纂队伍是个跨学科“大家”,包括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翻译学家、语义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等社会科学家及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专家等自然科学家。其中,以词典编纂家为核心,语言学、计算机等专家为左膀右臂,构成词典编纂的主体,各学科专家则在提供各学科词汇与百科信息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每个“家”各行其职,相互合作。

3 词典编纂手段的跨学科性

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词典编纂和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现代词典编纂进入到人机对话的计算机时代。词典编纂过程的计算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实现词典编纂自动化,包括制作文本处理软件、检索和统计软件等专用软件,及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传播多样化等。其二,实现词典编纂数字化,即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检索词目等信息,并利用语料库技术进行词频统计、词义分析、词项搭配、例证提供等。其三,实现词典编纂网络化,即通过互联网进入语料库系统,实现远程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检索方便、灵活性强等特点,从而大大改变了词典编纂的传统过程,使计算机检索法、语料库分析工具、词频统计法等技术手段成为当代词典编纂必备的跨学科技术条件。

四、跨学科环境对词典编纂者素养的新要求

人类三千多年的词典编纂历史在继承传统中演进。先辈们在词典编纂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为现代词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现代词典学又充分汲取了其他学科的养分,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词典学的发展无疑对词典编纂者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1 编纂者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在词典编纂史上,词典编纂曾被看成一门手艺,与理论无甚关系,而词典编纂者对语言学也颇为排斥,认为语言学对于词典编纂过程毫无实际帮助。尽管如此,词典学还是一开始就与语言学扯上了关系。随着语言学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词典编纂,词典编纂者的理论水平面临新的挑战,他们不再只是把成堆的卡片理出头绪的“工匠”,也不该只是狭隘地了解传统词典编纂知识的“窄士”。“对词典编者来说,语言学理论造诣和实际驾驭语言的能力,应当是他们最根本、最重要的素养。”此外,词典编纂者还应涉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美学、哲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把现代词典学的研究成果及多元化的编纂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词典编纂中。

2 编纂者的开拓创新精神

词典编纂史上的每一个丰碑都是在冲破传统中建立的。一部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体例独特的词典的诞生离不开编纂者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辛的超凡毅力,也离不开编者独到的学术眼光和大胆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国内辞书市场一派繁荣,但除了一些著名工具书外,国产辞书在市场占有额上远不敌老牌进口辞书。这有历史与技术等客观原因,也与国内辞书界尚缺乏大胆的创新精神,没能跳出旧的编纂模式不无关系。好在国内辞书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努力改变现状了。

现代词典学的跨学科发展促进了语料库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计算词典学、认知词典学等词典学新理论、新分支的产生,并出现了语料库词典、认知词典、在线词典、机读词典、电子词典等不同介质、不同编纂理念、不同技术支持的新型词典。面对新知识、新理论、新视角、新技术,词典编纂者要有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性,并且有发掘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大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语言与社会的发展对词典的功能及种类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如何编纂出具有时代感的种类丰富的新型词典是词典编纂者面临的新课题。

3 编纂者专科意识的加强

在信息时代,词典编纂者,包括语文词典编纂者及专科词典编纂者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对前者来说,作为研究词典的语言学工作者,对本学科以外的各门科学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而后者多为专业学科的工作者,对语言学的了解应是其编纂好的专科词典必备的条件。词典编者“头脑里必须建立较强的‘专科意识”,要“注意学科或专业的体系性”,还要“处理好通俗化问题”。0”面对专科词汇的膨胀,词典编纂者要既“快”又“专”,即对词汇的更新要反应快、收录快,对词汇的处理要保证一定的专业性,不能随心所欲。当然,对语文词典中的专科词汇要根据词典的宗旨和对象把握好专业性和通俗性的关系。

4 编纂者现代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

社科经典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I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43-04

一、经典研读的意义

经典阅读,乃是支撑人文学科存在的基础。此为以文史哲为主体的人文学科特性所决定。英国当代哲学家艾耶尔在比较哲学发展时便说:“自然科学的进步所特有的那种直线形式。……物理学的理论就像技术仪器一样,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就要被取代。”[1](P6)与生产工具和自然科学由浅入深,由落后到先进的直线替展不同,人文学科发展取立体树状样式。简言之,“哲学等是以视角和层次(或者说‘范式’)的转换方式发展的,而文学艺术则是以累积和扩展的方式发展的。”[2](P110)无论“范式转换”或是“累积扩展”,都不是否定性取代性的。比如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又到语言论的发展,体现的是范式转换,而非认识论取代本体论、语言论取代认识论等。文学更是如此,后来作品和方法不仅不能取代以往的创作,而且不一定比之前作品地位更高。这就是说,人文学科永远必须阅读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不可替代的或者说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原典。

马克思将今人所说的人文学科称之为“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3](P489)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学科的又一特征,便是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来说,人文学科对于物质生产发展似乎“无用”。既没有直接功利作用,又必须阅读绝非现代口语的作品,人文学科的两个特征在当今现实中成为富有冲突的两个方面。于是,人文经典阅读在当下社会中大为冷落,在国人读书总量下滑趋势中跌落最惨。这种状况甚至蔓延至大学人文教育。然而,略有识者皆知,人文学科对于人之为人的品格与境界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这便是人文学科“无用”中之“大用”。所谓“知识分子”,并非具有专业技术知识者,而是具有人文精神担当意识者。毫无疑问,经典阅读,十分重要。

二、大学文科经典研读的问题与机会

社科经典论文篇(11)

一、对古典管理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梳理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这道出了古典管理时期研究管理的根本目的。泰勒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从实验开始的,他通过金属切削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和搬运铁块实验等三个著名实验奠定了他进行科学管理研究的实践基础。泰勒的管理理论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进行了分离,改变了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对工作流程做进一步的细化分工,这就要求挑选最一流的工人以保证每个环节的高效率进而实现整体工作的高效益;对组织管理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例外原则,这个原则至今仍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论文

法约尔是古典管理时期欧洲一位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在75岁时发表了他的划时代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的管理思想的重要性使他被后人誉为“一般管理之父”。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等六种。管理活动负责制定企业的总经营计划,建立社会组织,协调和调和各方面的力量和行动等这些重要的职能,所以他定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管理是通过他的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等著名十四条原则实现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必有特别的技巧和能力。

马克斯·韦伯是一位重要的、对经济管理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理论家,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他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官僚体制组织框架,这也是今天科层制的理论基础。按照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等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科层制着眼于目的的合理性,体现了科学精神、法治精神与理性精神的统一,带来了效率。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无法解决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矛盾冲突以及在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条件下,科层制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 论文

二、对古典管理思想的评价

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五百多年,而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古典管理思想,也经历了近五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古典管理学家们从思想、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准备,终于在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为代表的一代管理学家们手中使得古典管理理论得以创立,为现代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思想之闸、智慧之源。故此,古典管理思想在管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大的地位。首先,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有组织就需要管理,无论是企业、政府、学校等都是需要管理的,管理的普遍性意义在于管理的重要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这对管理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次,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的原则和管理职能,并极力主张这些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再次,古典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原则和管理的职能存在于社会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能发现这些原则。由于运用了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实验的研究,使得管理的方法摆脱了传统的经验和凭感觉来运作的方法,不可不谓意义重大。再次,古典管理理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它确实对于提高产量和工作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管理方法对于今天的组织来说仍然是十分重大的。最后,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当代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皆来源于古典的管理理论。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虽然古典管理理论对于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古典管理理论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首先,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它对人性的研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的,所有做的活动都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这违背了人的社会性。其次,古典管理理论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客观存在,这个客观存在没有一定的抽象性,就事论事,没有把管理对象上升到系统来认识,这往往导致认识的局限性。再次,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放在管理客观存在的内部,对组织的外部环境关注较少。最后,笔者还认为,古典管理理论把组织乃至整个世界仅仅看作一台机器,而管理下的人仅仅是这台机器正常运转的一个部件。不管是泰勒给工人设置标准的做工动作,还是韦伯认可科层制的非人格化,都不是把管理中的人当做一个有感情的生命体。这种机械化的管理思想是违背人性的,这是不利于满足人更高层次上的需要,也是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