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苏联战争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1 17:56:13

苏联战争

苏联战争篇(1)

档案显示,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支持了金日成在至多27天内夺取南朝鲜的计划。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发起进攻。应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当天就朝鲜战争问题开会,苏联第一副外长葛罗米柯,请求斯大林给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下达参加安理会会议的指示,以便对联合国的决议投否决票。但是,斯大林断然拒绝,他亲自向葛罗米柯口述给马立克不得参加安理会会议的指示,尽管他“在战争爆发的当天就已经明白,美国将会干涉”。果然,安理会以9票赞成通过了谴责朝鲜的决议,只有南斯拉夫投了弃权票。6月27日,在苏联代表再次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批准了使用国际武装力量抵抗朝鲜军队的决定,15个国家参加了对朝鲜的反击,赞同使用武力的国家多达53个。

斯大林为何如此抉择?他对自己的伙伴解释时说:“让我们假设一下,中国为了朝鲜的自由和她自己的独立而加入这场战斗,美国政府在远东的泥潭里陷得更深……很有可能,这场冲突将使美国背上沉重的包袱。其次,由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短期让拦将没有能力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被推到无限遥远的未来。这又将为我们赢得巩固欧洲的社会主义必须的时间。还有一个事实我没有提到呢,即美国和中国的冲突将会给整个远东地区带来一场革命。从世界均势的观点来看,这一切是不是对我们有利呢?绝对是的。”

的试探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一年,就已经从朝鲜代表那里知道了这个计划。但是,斯大林要金日成向保密,没有告诉想知道的一切。

联合国军队出兵朝鲜之后,很快扭转了朝鲜战场局势。1950年10月1日,麦克阿瑟要求朝鲜军队立即无条件投降。当天,斯大林让中国派遣军队与美军作战。此前,金日成还没有要求中国军事干预,他甚至不认为有必要向中方通报战事进程,他倾向于仅仅求助于斯大林。到9月29日,他们依然把希望寄托在斯大林身上,恳求他直接干预。对此,斯大林暴躁地答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他建议朝鲜领导人尽快同中国人磋商。到这个时候,金日成才要求给予军事援助。

1950年10月2日,通过罗申大使致电斯大林,称中国将暂不出兵。当天,他又发出电报,称“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以此,希望“探一探”斯大林口风。

10月4日下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大部分领导人都反对出兵。这时收到斯大林的绝密电报,斯大林表示:“我当然考虑到了……这个可能性,即:尽管美国还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但出于威望的考虑,仍会被拖进一场大规模战争;而这又会把中国拖进战争,进而把与中国签署了互助条约因而对中国承担了义务的苏联也拉进这场战争。我们应当害怕这个前景吗?我认为,不应当害怕,因为我们的力量加在一起比美国和英国强大,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都没有值得一提的军事力量。德国算个例外,但目前它没有能力给美国以任何援助。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就让战争现在爆发吧,而不是几年后爆发。因为几年后日本军国主义将会复活并成为美国的盟国,届时美国和日本将会拥有李承晚统治的整个朝鲜作为其在亚洲大陆的桥头堡。”

停战的动因

苏联战争篇(2)

1938年3月1日中苏两国代表在莫斯科商定《关于使用五千万美元贷款之协定》。但当时未正式签字,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的第一笔援华易货货款。1938年7月1日在莫斯科商定苏联第二笔5000万美元贷款协定。一、二两笔货款均于1938年8月中旬正式签字生效。当时日本正进攻武汉,于7月14日急电苏联政府:“抗日战局已入重要之新阶段,屡承贵国热心援助,人心士气益为振奋,唯目前需要驱逐机及重轰炸机之增加补充,异常迫切,各种饿炮弹亦不足用,如能迅得此项充切(分)接济,则抵抗力量立可增厚,务请速予提前借给,即日起运,以应急需。飞机应用更急,如能早到一日,则我方战事胜利之成分即多增加一分”[2]。苏联尽力支援了武汉地区的抗战,特别是苏联飞行员的英勇战斗,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赞誉。1939年6月13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联第三笔1亿5000万美元的易货货款条约。苏联的第三笔援华易货货款,总数达2亿5000万美元,其中第一、二笔货款全部运用;第三笔货款,由于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必须全力对付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因此,中国只动用一半便中断了。中国实际运用货款总额为179175810.36美元[3]。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除予中国大量的军火物资援助外,还派遣了大批军事顾问、军事技术专家与空军志愿飞行员来中国帮助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1937年11月底,德拉特文以苏联大使馆武官身分来华,并担任中国军队总军事顾问,以后接任总军事顾问的先后有切列潘诺夫、卡恰诺夫和崔可夫。至1941年初,在中国的苏联军事顾问有140人,苏联军事顾问给予了中国军队巨大的帮助。苏联军事顾问与军事技术专家几乎对中国的大小作战计划都提供意见与帮助,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战役,如武汉战役前。苏联顾问多武汉卫矛区阵地作了视察,提供了详细的报告与建议;1937年9月第一次长沙战役时,苏联顾问参与了制定作战计划。而苏联空军志愿飞行员来华参加抗战,更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直接的支援。中国抗战开始吗,取得了苏联大量的飞机援助,但缺乏飞行员,而训练中国飞行员则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苏联志愿飞行员便直接驾机参加了对日作战。1937年11月,苏联的快速歼击机和轰炸机飞抵肃州和兰州,由雷恰戈夫旅长担任中国大本营空军总顾问,1937月12月12日日军占领南京前,苏联空军志愿队每天都击落日机多架,轰炸了上海日本运输舰停泊地,击沉日巡洋舰1艘击伤其它日本军舰6艘,并袭击了长江上的日军船只,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8年2月,苏联空军志愿队袭击了杭州的日军空军基地以及台湾岛上的一个日本空军基地。南京陷落以后,为了保卫武汉,在汉口机场集中了大量苏联飞机,1938年2月18日苏联空军志愿队在汉口上空击落12架日本飞机,使日本飞机两个月未敢在这一带出现。以后,4月29日、5月31日在武汉上空又有两次激烈的空战,击落敌机三十多架。6月起飞,轰炸了停泊在芜湖西南40公里获港一带的日本海军舰艇。6月19日、20日又两次轰炸了集结在安庆一带的日本军舰。苏联志愿飞行员在同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表现了高尚的国际主义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日本的所谓“空军武士”、“四大天王”与木更津、佐世保等航空队,都遭到歼灭性的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为了纪念在武汉保卫战中英勇献身的苏联空军志愿飞行员,1956年在汉口建立了苏联志愿军英雄纪念碑。据统计自1937年8月至1941年,先后击落和炸毁日本飞机总计1049架,这不仅是苏联空军志愿飞行员和中国飞行员并肩英勇战斗的战果,也是苏联教练员对中国飞行员的辛勤培训所结出的硕果。据统计,到1939年夏,经苏联教练员训练的中国飞行员已有1045人,领航员有81人,射手兼无线电员有198人,航空技术人员8354人,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中国参加过作战的苏联志愿飞行员有700多名(其中包括航空技术人员),有200多人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和独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包括重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苏联战争篇(3)

硝烟中的女兵

据统计,卫国战争期间,参加作战的女兵由60万增至100万,其中有8万名军官。她们遍布各军种,在作战部队和后方保障部队均能发现她们的身影。

战地医疗服务是女兵在战场上最常从事的工作,在卫国战争中亦是如此,医疗部队主要由女性组成。据统计,战争期间医疗服务队补充的军医中女子占70%,而30多万名护士全是女兵。女军医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她们参加了所有战斗,她们不畏炮火深入第一线抢救伤员,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伤员。

除了坚守医疗、通信、后勤等非战斗岗位,还有许多女兵像她们的男性战友一样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在最危险的战地前沿与敌人激烈交战。叶廖缅科元帅曾经说过:“简直找不到哪一种军事岗位没有我们英勇的妇女参加,而且她们干得并不比她们的兄弟、父亲和丈夫逊色。”尤其是在传统上完全由男性占据的领域,如狙击手、坦克兵、飞行员,女兵当中的一些著名英雄的表现甚至超过男兵。作为电影《敢死连》中女狙击手的原型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在傲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击毙309个德军士兵,她的战果不但震惊了全苏军和苏联,也震惊了整个世界。而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的女坦克兵奥克佳布里斯卡娅的故事更为震撼人心。获知丈夫(步兵第206师政委奥克佳布里斯基)牺牲的噩耗后,奥克佳布里斯卡娅决定上前线为丈夫报仇。经过5个月的驾驶训练后,她被编入“女战友”号坦克乘员组并担任驾驶员兼机械师。1943年10月21日,这个已经41岁的女坦克兵在她的第一次战斗中驾驶着她的坦克冲在最前面,将德国人的防线冲了个支离破碎。随后在11月20日,在维捷布斯克州新谢洛村的战斗中,她所驾驶的“女战友”号又一次大发神威,轧死德军约30人,还击毁敌反坦克炮一门。但是在1944年1月13日的战斗中,在她抢修被打坏的“女战友”号坦克时,被一枚德军炮弹击中,不幸牺牲。

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女飞行员声名赫赫。德军入侵苏联后,著名的苏联女领航员玛丽娜・罗斯科娃说服斯大林组建妇女航空兵团,并于1942年正式成立了3个完全由妇女组成的战斗航空团:586战斗机团、587昼间轰炸机团和588夜间轰炸机团。其中,被德军称为“夜间女巫”的588夜间轰炸机团的战绩最为突出。据苏联军方统计,该团3年内一共飞行24000架次,在敌方上空投下了3000吨炸弹,有23人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而在苏联空军航空兵团中没有一个团能获得如此重大的殊荣。在妇女战斗航空团中涌现出非常多的优秀女飞行员,如击落了11架德国战机的卡提亚・布丹诺娃、完成了980次战斗飞行任务的少校纳塔利娅・梅克林、喂给敌军51吨炸弹的上尉玛丽亚・多琳娜等等。莉莉娅・利特维亚克是当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莉莉娅保留着年轻女子的爱美天性,她尤其钟爱花朵,每次执行任务前会把采摘的野花插在飞机座舱里,每次击落敌机后便在飞机机身上画一朵百合。莉莉娅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了精湛的飞行技术,不仅优于其他队友,连指导她的男教练都要逊色三分。莉莉娅曾经168次出战,单独击落敌机12架,联合队友击落了3架敌机,是二战中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女飞行员,被德军称为“斯大林格勒白玫瑰”。这位美丽的女飞行员1943年8月1日牺牲时,还不到22岁。

生产中的女劳动者

苏联妇女在战时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由于有劳动能力的男性被大量征调至前线,当时的农业生产基本靠妇女、未成年人和老人完成。1942~1945年农村妇女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75%以上,由此可见,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要供给前线和城市粮食,但当时的农业生产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农机和役畜因落入德军手中和被红军征用面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农民走向前线和工厂,农村劳动力资源锐减。在劳动力匮乏和设备不足的双重压力下,妇女主导的农业生产总体上没有滞停,保证了前线与城市的用粮和工业原料供应,这是苏联农村妇女对卫国战争胜利的巨大贡献。

可见,苏联妇女已成为战时工、农业生产的主角,她们对实现经济上战胜敌人做出了难以替代的贡献。

战士背后的女人

苏联卫国战争死亡人数是2000多万,“每个苏联母亲都承受了失去儿子的痛苦;每个苏联家庭都承受了失去亲人的悲痛”。

即使如此,她们明白,与留在她们身边相比,处在危难时刻的祖国更需要男人们去保卫疆土。也只有把敌人逐出国土,她们的生活才有安宁和幸福。

苏联战争篇(4)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纳粹军队进攻苏联,摧毁千百座城市,成千上万和平居民死于战火中。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怀着痛苦与愤怒心情写下著名诗篇:“起来,巨大的国家……”战争第三天,这首诗登在《红星报》与《真理报》上(后来获得斯大林文艺奖)。当天,一名红军指挥官拿着报纸去找红旗歌舞团团长亚历山大罗夫。它也深深打动了亚历山大罗夫,他在下班回家路上一遍遍地念这首诗,并连夜将该诗谱成歌。

第二天早上他把歌抄在排练厅黑板上,来不及油印,也来不及抄写合唱分谱,大家就在自己笔记本上抄下词和曲。6月27日早上,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首次演唱这首歌。据亚历山大罗夫儿子博利斯・亚历山大罗夫回忆当时情景:“我记得那些坐在简陋军用木箱上抽着烟的士兵们听完《神圣的战争》第一段唱词后,一下子站起来,掐灭烟卷,静静地听我们唱完,然后要我们再唱一遍,又唱一遍……”歌词唱道:

起来/ 伟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 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敌我是两个极端/ 一切背道而驰/我们要光明和自由/他们要黑暗统治/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全国人民奋起战斗/回击那刽子手/回击暴虐的掠夺者/ 和吃人的野兽/不让邪恶的翅膀/飞进我们的国境/祖国宽广的田野/不许敌人蹂躏/腐朽的法西斯妖孽/当心你的脑/为人类不孝子孙/准备下棺材/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贡献出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保卫亲爱的祖国/伟大的联盟/ 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是响应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在苏联歌曲编年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这首歌曲极具有特色,在节奏上是三拍子写成,却具有队列进行曲般二拍子特征。所有乐句皆从弱拍开始,然后旋律上行,威武、雄壮,精神为之振奋。歌曲结构由主歌与副歌组成,乐曲旋律极具有浓郁俄罗斯音乐风格。主歌从小调起,以进行曲风格开始,强而有力上行旋律,以振奋精神。而副歌以明亮、具有号召般的大调进入,激起奋勇战斗情绪,使副歌与主歌形成对比。但副歌后半部分,乐曲旋律又回到小调,使全曲完整统一。乐曲合唱部分为三个声部,在纵向声部上采用整齐划一柱式和弦。

亚历山大罗夫(1883―1946),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牢不可破的联盟》和《神圣的战争》作曲者。1883年4月13日生于梁赞省普拉希诺村,9―12岁在圣彼得堡宫廷合唱团合唱指挥班学习。1900年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随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及阿纳托尔・康斯坦丁诺维奇・利亚多夫学习作曲。1902年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在波罗戈叶、特维尔(今加里宁城)等地任合唱指挥。1909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13年毕业于C.H.瓦西连科作曲班,1916年毕业于Y.玛杰蒂的声乐班。1916年在特维尔创办音乐中学。1918年被邀至莫斯科音乐学院教和声、作品分析等课。1928年苏军红旗歌舞团成立,亚历山大罗夫即担任当时苏联红军唯一的歌舞团团长兼团里合唱指挥。亚历山大罗夫着力提高歌舞团艺术水平,逐渐使歌舞团成为世界知名艺术团体。为表彰他,苏联政府将歌舞团命名为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 。1939年,亚历山大罗夫为向联共(布)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献礼,与诗人列别捷夫・库马契合作,创作了《布尔什维克党党歌》。1940年,苏联政府征集苏联新国歌。亚历山大罗夫将《布尔什维克党党歌》曲调进行加工修改,请诗人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米哈尔科夫、埃尔・列基斯基重新填词,而后以此歌应征。结果,这首歌曲中选,并于1944年取代《国际歌》正式成为苏联国歌。亚历山大罗夫对国歌构想是“把胜利的进行曲、精致的民歌和宽广的俄罗斯史诗性叙事歌调熔于一炉”。他显然获得了成功。苏联国歌确以雄浑、庄严、壮美、民族风格鲜明见长。

“二战”爆发后,亚历山大罗夫创作《神圣的战争》等一批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歌曲,并亲自带领歌舞团奔赴前线,为即将上战场投入战斗的红军指战员演出,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广大苏军官兵爱戴亚历山大罗夫,将他誉为 “全军的财富”。1943年,亚历山大罗夫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6年他在歌舞团团长岗位上逝世于柏林,享年65岁。

在影视作品,特别是苏联老电影里经常出现《神圣的战争》曲调,如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选用《神圣的战争》为主题曲。其中还有一段镜头:红旗歌舞团在阵地中演奏《神圣的战争》并通过数部电话机将歌声传向保卫莫斯科的各个前线,前线的步兵、炮兵、坦克兵听到话机里的歌声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齐向敌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击毁了敌军大量装甲车辆与坦克,保卫莫斯科。

2006年,中国电视剧《士兵突击》用此曲作为插曲。剧中连长高成最喜欢听,这也是他在钢七连解散后用来遮掩他哭声的苏联军歌。2008年,中国电视剧《潜伏》主题歌《深海》就是用《神圣的战争》旋律填词。 亚历山大罗夫

李斯托夫《防空洞》(又名《窑洞里》)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因准备不足,节节败退,士气低落,损失严重。此时,李斯托夫为海军少校,在海军总政治部任音乐顾问。为鼓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从北方战线波罗的海舰队来到莫斯科,寻找一些特别素材创作。在 《红军真理报》编辑部,刚从前线回来的战地记者苏尔柯夫负责接待,两人很快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苏尔柯夫为一诗人,经常写一些小诗,或寄给报社发表,或给妻子留念。1941年10月,其冒生命危险在前线采访,不幸战事失利,与部队一起被敌人包围,战斗异常激烈,情况万分危险。最后,苏尔柯夫与一禁卫团司令部冒死突围出来,真是万幸。苏尔柯夫面对大片国土沦陷,身边战友牺牲惨状,心情十分沉痛。遂写下几行小诗:

去你身边有多么困难,

死亡却近在眼前。

火苗在促狭的炉中蹿动,

木柴上的松香凝成泪滴。

在防空洞里,

手风琴在歌唱,

唱着你的眼神,

你的微笑。

李斯托夫听到苏尔柯夫这首诗的创作经历与诗作内容时,一下便被其意境感动,激动地握起苏尔柯夫双手,感谢道:“你这首小诗写得非常好,谢谢你带给我创作灵感,我要为它谱上一曲最动人的旋律,让全苏联人民都听到这首歌。”于是,《防空洞》便在这样历史背景下诞生。

苏联战争篇(5)

汤姆・克兰西和

赖瑞・庞得的疯狂幻想

场景设定:公元1989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由于长期积累的计划经济弊病在短时间内迅速激化,受到灭亡威胁的苏联打算将祸患引向西方,一夜之间苏军冲破柏林墙的阻隔横扫西欧!与此同时,苏军忽然偷袭美国西海岸的纽约和西雅图等城市,苏联四处开花的战术让北约措手不及。仓促之间美军派遣精锐机械化部队增援欧洲,战火在大西洋两岸熊熊燃烧!

增援欧洲的美军某坦克连连长巴侬上尉出身军人世家,他的父亲死于越战,母亲改嫁给父亲的战友。战争爆发伊始,巴侬便申请将自己的预备役身份转为现役,担任机械化步兵营的坦克连长,成为“我”的同僚军官。一踏上法国土地,巴侬便像个疯子一样叫喊着“杀死俄国佬”,命令手下枪杀俘虏。在战斗中这家伙表现极差,己方占优势时就不顾协同地进行有勇无谋的冲杀;己方处劣势时就没完没了地喊救命,尽显孬种本色。在与法军协同作战中,巴侬不顾上级命令他担任掩护侧翼的任务,竟然带领自己的连队抢夺正在巷战中苦战的“我”连的功劳。结果使失去保护的法军陷入重围,全军覆没。

“我”痛恨巴侬,索亚上校也极度鄙视这家伙。但巴侬的恶行还远未结束,在美军偷袭苏联城市摩尔曼斯克时,巴侬命令自己的坦克连向苏联平民开炮,酿就了一场大屠杀!索亚上校忍无可忍,决定把他分配到西雅图的后勤部队去,没想到正好撞上苏联登陆,巴侬屁滚尿流地率先逃跑……随着苏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美国本土接连沦陷。此后好久没有出现巴侬的声音。没想到最后在总统决定使用中子弹的时候(因为苏军与己方部队贴得太近,中子弹爆炸时会伤及己方部队)巴侬却主动要求留下自己的连担任后卫,给其他部队制造脱离接触的时间。这一刻孬种巴侬突然脱胎换骨,他带领自己的连队与占巨大优势的苏军殊死搏斗,请看他与车组最后的对话:

“上尉,我很害怕。”

“是的,我也一样害怕,但是我们这么干是值得的,是对的。”

“十一点钟方向,敌人坦克,装穿甲弹,开炮!”

“上校,我是巴侬,我这里敌人又投入了新的部队,到处都是BTR、BMP、T80,我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已经完了,一排也差不多了,我们坚持不了多久了。”

“明白,上面已经批准了攻击,给一个坐标。”

“帕克,我正在给你坐标,别搞砸了。”

“我”发现他给的坐标竟然是“向我开炮”……

当F15战斗机掠过战场后,巴侬和他的敌人一同在蘑菇云中化为烟尘……

游戏结束了,“我”会怎么办呢?当然是脱下旧军装换上新装扮,指挥苏军去消灭邪恶的资本主义分子!

《冲突世界》取材自世界军事小说大师――汤姆・克兰西与赖瑞・庞得共同撰写的小说《红色风暴》,在冷战的巅峰时代,如果转变为热战的话……这种疯狂的幻想也只有最狂热的大脑才能去想像了。不过对一款游戏来说,这样的故事情节还是相当吸引人的。作为2007年下半年的微软DX10标准的扛鼎之作,《冲突世界》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3D世界?

时空穿越――

逼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风格

所谓的DX10标准很复杂,对玩家而言则很简单:要求游戏的3D画面达到DVD电影级别的清晰度。如果单就这一点而言,《冲突世界》表现得相当完美。如果你愿意的话,完全可以从游戏录像中剪辑出一部表现装甲作战的影片来。由于剧情的设定,在《冲突世界》中露脸的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苏美主力装备:AK74和M16突击步枪、T80和M60A3、M1A1坦克、“雌鹿”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米格27和F16、F15、A10战斗机等等……不过不要指望里面会冒出什么科幻装备来,你不会得到超越剧情时代的武器,游戏刻画的就是八十年代末期的世界。游戏画面绝对让人大呼过瘾,由于这个游戏的视角可以从俯视整个战场的正上方一直拉近到某个小兵身上,所以你可以仔细地感受DX10带来的魅力:且不说那些火爆的战斗场面和外形精细的装甲车辆,留心观察一下“海妖”运输直升机吧,你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飞速旋转的旋翼!

由于战斗主要发生在西欧和北美,所以城市战斗也是游戏重点之一。除了那些冷冰冰的装甲武器,你还可以抽空欣赏一番欧洲的小镇风光:那因为风雨侵蚀而变得斑驳的砖墙,以及墙边出现了些许裂纹的白色水泥墙,似乎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沧桑。

重炮轰击、火箭弹飞窜、怒吼的机枪、燃烧的战车残骸、垂死呼号的重伤员与小镇废墟,一起完美阐述了“毁灭”这个词。美国内战中著名的谢尔曼将军说过:“战争就应该如此残酷,否则就会有人爱上它了。”幸而这一切只是发生在电脑屏幕上……

连级战斗

――玩家的活跃舞台

《冲突世界》是一款基于团队战略与战术配合的独特游戏,玩家能察觉战场的变化,并且利用游戏RTS的控制方法指挥部队。在剧情模式中只能选择美军,而在多人战斗模式中你可以扮演任何一方。每支部队都拥有独特的强力武器,不过同时也可以使用其他部队的武器。比如你选择了空军部队,你就可以使用阿帕奇直升机(这是其他部队不能使用的),同时你还可以购买坦克与其他支援型车辆。另外玩家也可花费更多的金钱来购买其他部队,这种安排是为了迎合现代战争中立体复合作战的现状而设定的。

玩家选择的部队规模被限制在连队级别,不过在联机对战时可以允许最多一边8个连,共16个连的混战,这就是团级规模了。玩家在游戏中不能凭借单一兵种打天下,需要指挥多个作战单位密切配合行动。比如在第一个关卡中,玩家要控制多辆坦克和支援作战单位来粉碎对方的炮火力量和空军袭击。其他关卡使用的是混合装甲和步兵团作战单位来迎战,因此主要精力会聚集在步兵作战和空中支援上。还有一些任务关卡强调使用不同兵种的独门绝技来克敌制胜,例如步兵可不是炮灰兵种,反坦克步兵的火箭筒威力巨大,当携带火箭筒的步兵躲藏在灌木丛中伏击坦克时极难被敌人发现;而普通步兵携带的防空导弹,可谓运输直升机的大克星。

在剧情模式中,每一个关卡都充满了刺激人肾上腺素分泌的挑战与冲击,玩家要有一颗强健的心脏才能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幸存”下来……游戏的任务类型分为主要和次要两种,主要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一个关卡,否则就无法进行下一关。而次要任务要求就相对宽松,不过顺利完成后将会增加你的声望值和提升晋级作战单位,并且有些次要任务难度是非常高的。比如下面一系列任务的完成就相当棘手:采用奇袭敌营获取重要情报,然后在特定时间内调动兵力破坏敌人的发电厂,同时还要设法加强自己的安全防御能力来保护作战区域的重要设施。

由于原著剧本优秀,所以游戏的剧情节奏也像弹簧一样张驰有力,玩家可以充分体验“在轻松中遇险,在绝望时得救”的刺激。例如在第3关守卫城镇时,前线部队肯定会被拼光。看着标示美军的蓝点在地图上慢慢淹没在苏军的红色海洋里,玩家基本上都会感到绝望,准备重来。但突然之间触发了剧情,远远地开来了“密苏里”号战列舰,接着就是疯狂的炮击!战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吹毛求疵

――挑挑这款游戏的毛病

说了那么多好处,现在我们来给这款游戏挑点毛病。首先,这款游戏可以定性为新一代的红警类游戏。该游戏的作战单位没有弹药概念,更没有油料的限制――也就是说不太“真实”。只要不被摧毁,游戏中的任何单位都是“永动机”,士兵不会饥饿,汽车不会抛锚。顺便说一下,这款游戏中的大威力无穷射击既不是传统RTS类的无限弹药、疯狂开火,也不是CC类那样的固定发射时间和弹药数自行开火,而是要手动选择然后不断地开火。例如“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发射“陶”式反坦克导弹的时候一发连一发,细水长流涓涓不绝。虽然效果上有点发射―装填―再发射的意思,但总不像是真正的战争……

其次,虽然游戏画面优秀,但是3D贴图的画面质感不好。车辆和人物的模型与地面环境结合得不是非常融洽,这就给人以不是脚踏实地而是像轻微微飘在地面上的感觉。

再者,游戏的AI不敢恭维。可能设计者把眼光放在混战的乐趣上了,导致大部队纠结在一起的时候,部队会失去队形散成一团,搞得玩家手忙脚乱难以指挥。

另外提醒大家一句:这款游戏对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在3600+CPU、7600GT级别显卡和2G内存的配置下,如果画面特效全开也会有些卡,更低些的配置可能无法运行。

尾声:柏林墙砖

《冲突世界》于2007年9月18日正式发行,互联网上的收藏版价格是59欧元,并附送柏林墙砖一块。全球各大游戏媒体于第一时间评论,其中IGN给出9.4分,GS给出了9.5分的罕有高分(满分10分)。虽然这类评分不能代表一切,但《冲突世界》的确是RTS类游戏的一次革新。

柏林墙砖,冷战的纪念品。你有兴趣来一块吗?

F16巡弋战场

冰天雪地里的战斗

苏军坦克掩护着自行火炮出厂

苏军K52武装直升机

F15发起地毯式轰炸

F15战斗机投下核弹

A10巡视战场

C17仓惶飞逃

CH53火线空降谢里登式坦克,上空还有苏军的伊尔76飞过

苏军米格27战斗轰炸机赶赴战场

M1A1坦克守卫城镇

在游戏中的年代,M60还是美军主力装备

游戏画面很精美,可以看到飞机的旋翼

美丽的小镇马上就要化为废墟

燃烧弹突击效果

惨烈的爆炸场面

核弹终结了残酷的战斗

苏军坦克猛烈炮击高地上的美军

苏军的BMP装甲车损失惨重

森林地带的美军装甲部队

美军的空运补给能力极为强大

苏军现代级驱逐舰轰击海岸目标

美军在M60坦克掩护下作战

苏军不顾炮火全力抢滩登陆

苏联战争篇(6)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运载火箭专家、飞机设计师们展开了一场论战,这里面既有政治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参加论战的有苏联运载火箭三巨头杨格尔、科罗廖夫和切洛梅,航空界的图波列夫等飞机设计师,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的院长斯特鲁明斯基。随着苏联解体,当时的论战内容逐渐解密,这里将这场论战的一些细节内容披露给大家,以飨读者。

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之争

早在1952年,鲍曼工学院M1教研室菲奥多谢耶夫教授举办了一场学术辩论。这个教研室负责培养弹道导弹方面的专家,科罗廖夫作为副教授,负责授课。当时切洛梅的设计局以第52厂作为基地,这块场地现在属于苏霍伊设计局。由于没有能够解决脉冲发动机存在的问题,使FAU-1导弹的仿制落空,最后也导致涡轮喷气发动机巡航导弹项目失败,这个设计局因此被解散。切洛梅留在菲奥多谢耶夫教研室担任教授,而科罗廖夫当时还在杨格尔的领导下担任第88研究所的型号总师,远没有今天这么出名。

当时辩论的主题是:在现代武器中,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哪一个具有优先权。切洛梅讲述了巡航导弹设计思想及相关技术,并且论证巡航导弹是武装力量的主要武器,其理由是廉价:造一枚弹道导弹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可以制造出若干枚廉价的巡航导弹。战时可以采用蜂群式进攻方式将大量的巡航导弹投送到敌方区域,这些导弹可以使敌人的防空系统瘫痪,因为其数量明显超过弹道导弹。由于当时还没有出现反导系统概念,依靠高炮无法拦截巡航导弹,因此,巡航导弹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一种武器。

这种辩论不会得到任何结果,但很有意思。早在1952年,切洛梅就有理有据地提出了巡航导弹的使用思想,并且随后变成了有效的理论。他已经能够运用概率参数证明巡航导弹的作战优势,比如,防空系统击落导弹的比例、由于技术原因偏离轨迹的导弹数量等。后来的实战结果证实了他当时的推断。今天俄罗斯和美国的三位一体战略武器中,就包括带核弹头的战略巡航导弹、洲际弹道导弹。专家们认为,这些武器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保证核高压态势的基本稳定。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术语,但切洛梅的观点清晰地捍卫了巡航导弹的地位,他认为,巡航导弹是永远值得信任的武器。就是这样一个一直宣传巡航导弹使用思想的人,突然转向弹道导弹,并且提出要研制强大的运载火箭和航天系统。

在那个年代里,这一切最终推动苏联航空部采取了特殊的发展方式:缩小航空规模,优先发展航天。中国也深受影响,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航空工业内部的新机型号很少。但美国并没有按照这个方向走,所以在战斗机研制领域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切洛梅身处航空部体制内,很快就成为火箭技术领域的三个突出的型号总师之一。当时,火箭技术已经不可遏制地成为苏联人民和政府的最爱。

科罗廖夫属于国防工业部管辖,他所在的第88研究所是在第8厂的厂址上建立的,这个厂也属于国防工业部。这个所是专门为科罗廖夫建立的科学跟踪基地。科罗廖夫一开始研制德国的FAU-2导弹,他的所有研究课题都与导弹和火箭有关。但后来他又开始研究民用的航天器,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他不仅是有人驾驶航天器的型号总师,也是苏联在这一领域的奠基人。

而弹道导弹这条线在米哈伊尔・库兹米奇・杨格尔的领导下继续开展。杨格尔与科罗廖夫分道扬镳后来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在那里组建了南方设计局。后来,主持设计SS-18洲际弹道导弹的费德罗维奇・乌特金接手了这个设计局分出来的军用部分,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局。美国人称这部分人为“撒旦”(与北约赋予SS-18的绰号相同――编者注),他们曾经研制出许多原创性的武器方案,其中包括以铁路机动方式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在航空部内,切洛梅是国内第三位导弹和火箭的研制者。科罗廖夫研制出“7号弹”R-7,并且已经装备使用。这一型弹道导弹既可以军用,也可以作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运载火箭,公开发射。杨格尔主张采用密封井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在空天技术方面,切洛梅与杨格尔之间的争论内容至今还没有解密。但杨哥尔主张的弹道导弹发射方式很简单:一次性发射装置,而且比同类武器的发射费用低很多。简单说,就是在地下打一个洞,在洞里放入巨大的卡盘和导弹,类似于导弹加卡盘的窖井。切洛梅认为,这种导弹发射一次就足够了,没有第二次――核战争一爆发,就意味着人类的毁灭。可以说,他的这种想法获得了最后胜利,基于这种思想,切洛梅研制出100号弹道导弹(UR-100,北约代号SS-11),这也是第一枚货真价实的核盾牌式弹道导弹,可以令苏联在任何军事冲途中保持稳固的地位。

在这一型导弹研制之前,赫鲁晓夫挥舞着拳头说:我们可以让任何敌人毁灭10次,但这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当时苏联只装备了唯一一型洲际弹道导弹,核导弹盾牌就更谈不上了,这需要巨大的物质消耗。切洛梅提出的导弹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导弹盾牌的建设费用,这使他获得的荣誉更进一步:成为这一领域的总设计师。为了研制相对廉价的弹道导弹,切洛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况且他还采用了非常规的设计思路。

科罗廖夫、杨格尔所研制的导弹和运载火箭也利用了航空技术,如在弹体上采用承力构件、圆形框段,并用金属蒙皮将这些构件包上。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尼基托维奇就在切洛梅的设计局工作,切洛梅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获得了与赫鲁晓夫接近的机会,向赫鲁晓夫吹嘘米亚西谢夫设计局(现在称为赫鲁尼切夫工厂)的成就。当时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米亚西谢夫(又译作米亚西舍夫)已经调到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任院长,切洛梅掌管了这家设计局,作为自己的一个分部,同时也获得了米亚西谢夫设计局所有设计和技术储备,可以同其他设计局竞争。

当时,米亚西谢夫已经研制成功了M-4(北约绰号“野牛”)4发战略轰炸机,正在研制M-50超声速战略轰炸机。M-4也是苏联第一型洲际远程战略轰炸机,图-16就是以M-4为基础研制的批生产型轰炸机。在研制M-50时,米亚西谢夫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承力结构,而是使用了承力壁板。这些承力壁板毛坯先用化学铣加工,然后再进行机械加工,上面加入加强筋,成为飞机的主要承力结构。在机身和机翼内部填充了筒状夹层材料。加强筋解决强度问题,节约出来的空间用于装载燃油。这种被戏称为“夹心饼干”的夹层结构,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方案,可以使飞机实现超远距离的飞行。

但是,由于当时航天和火箭领域的巨匠们“关闭了战略轰炸机的大门”,切洛梅转而利用了米亚西谢夫在M-50飞机研制中体现出的设计思想,研制出了两型导弹,并且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这就是 100号导弹UR-100和500号导弹UR-500。以UR-500为原型诞生了著名的“质子”号――俄罗斯最重的运载火箭。直至今日,科罗廖夫的7号和切洛梅的500号还是俄罗斯解决各种航天任务的主要运载火箭,包括向空间轨道运送航天员、货物等。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其他运载火箭超过他们。

米亚西谢夫的“夹心饼干”式弹体结构及其他新颖有趣的技术方案,让切洛梅的导弹/火箭研制冲在了前面。但这些技术措施并非一蹴而就,一开始提出的这些建议,在当时是令人反感、超乎想象的。因此,军方人士不怀好意地嘲笑说:杨格尔在为我们工作,科罗廖夫在为塔斯社工作,而切洛梅在为抽水马桶工作……

这种毫不掩饰的言语暗示人们:科罗廖夫沉溺于航天系统的发射,这多少带有宣传的味道,但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物质消耗不相称;切洛梅向世人证明,有能力将某个物体送入太空轨道,能够解决人在太空中的生理问题,所以将来也会将人送到那里,但这些成就无法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现状相称。但是,没有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进步也无法想象。科罗廖夫的作用在于掌握了近地空间航天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巨大、引人注目。但是,在那个时代,人们谈论他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从人类征服太空的角度去认知。

飞机与火箭之争

这样的转折对苏联乃至中国的航空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回应这一事件,1959年秋天,苏联航空部召开了历史性的全体成员大会,这次会议只讨论一个主题:航空工业到底向哪个方向发展?需要靠近运载火箭这只独木舟,还是继续干自己航空分内的事。会议争论得很激烈,当时苏联航空界所有主要的总设计师、型号总师和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由于受到了来自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压力,并且已经定下来发展运载火箭技术的调子,因此很多人已经开始站队。斯特鲁明斯基院士代表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发言。他附和了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观点并且证实说:现在已经迎来了航空时代结束的时刻,即使没有结束,也只有民用航空会得以保留,因为一系列国民经济问题只能依靠航空去解决。至于军事用途,军用飞机已经在国防领域处于次要地位。排在前列的有地空导弹、弹道导弹和其他类型导弹,有人驾驶作战飞机将要被淘汰。

在这些发言中,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图波列夫做出的判断英明而且理智。他走上讲台,开始发言。发言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年轻人!现在大气层还在,人们还要在大气层内飞行。所以希望你们能够珍惜大气层!不要害怕,航空是不朽的。航空永远会存在,你们不要害怕……

这次简短的发言如同醍醐灌顶,很多人瞬间清醒。航空部全体大会以后,没有再召开更高级别的其他会议。但苏联政府诞生了一个新的部门――通用机器部。除了原来国防工业部内负责地空导弹和火箭研制的厂所划归这个部以外,航空部内航天项目的研究人员和设计师都转到了这个部。其中包括:切洛梅及其设计局;第1研究所,即过去的凯尔迪什研究中心(研究液体喷气发动机);拉瓦什金设计局,他们放弃航空项目,转去研究解决进入外层空间问题,即所谓的探月火箭;还有其他一些研究机构。国防工业部内科罗廖夫领导的第88研究所及其一批工厂也转到这个部。新成立的这个部的第一任部长是阿方纳西耶夫。这样,苏联科学技术领域就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研究方向――航天运载火箭领域。

据苏联专家分析,这项决定对苏联航空航天技术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全世界范围,欧洲、美国和其他大国,从事运载火箭系统研制的公司都隶属于航空系统。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设计思想和技术上的相互交流,虽然在两个方向上奔跑,但沿着同一技术路线前进,彼此可以互相促进。正如前面所引用的一个例子:米亚西谢夫在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帮助切洛梅研制出新型火箭,让他在竞争中超前。这种结合可以降低系统的研制费用,避免重复性的劳动。在苏联,同时成立了两个并行的强力工业部门,不仅存在着部委之间的行政壁垒,而且彼此孤立,独自奋斗。首先,存在着设备上的双重消耗,如工装夹具的制造、设计集体的组建、研制体系和试验基地的重复建立等。其次,在10年内相近领域知识之间将会形成一个彼此隔离的分水岭。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分水岭,是由于航空部全体会议的召开,在国家领导层之间已经出现了相互矛盾的声音。比如,在航空部部长戴门蒂耶夫与苏共中央主管国防问题的书记乌斯季诺夫之间就出现了问题。他们之间彼此不睦,互不欣赏。戴门蒂耶夫希望尽快摆脱航空部内突然快速成长的航天嫩芽,比如切洛梅,大概这家伙没少折腾航空部部长。而乌斯季诺夫从国防工业系统起家,试图尽一切力量减轻科罗廖夫及其战友们的负担,毕竟这些人比航空系统与他更亲近,况且在他担任国防工业部长期间,正是他本人提出的基于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核盾牌的构想。这是他的宠儿,并且由此诞生了通用机器部。但所有这一切进展的并非一帆风顺。

登月计划的失败

虽然说切洛梅一开始粗制滥造了许多废品,但随后还是研制出一些精品,先是UR-100导弹,随后是UR-500导弹,并且开始着手研制UR-700型导弹。研制成功UR-500导弹后,切洛梅又以这型导弹作为运载火箭的原型机,开始进入航天领域。由于一个部内出现了两个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和切洛梅,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竞争。正好当时全国都在响应“当之无愧地为苏维埃成立50周年献礼”的号召,苏联政府为此决定开展“登月计划”。

科罗廖夫研制的是大推力的N-1运载火箭,但从一开始就掺入了恶劣的意识形态思想。他们采用了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但从技术角度很难实现。科罗廖夫提出,在火箭上捆绑40台库兹涅佐夫研制的发动机,并且寄希望于通过调节发动机推力来保证火箭所需要的横向操纵力矩。但由于存在工程误差,这种调节方式无法保证火箭操纵过程的均匀性,而且还在结构上产生了不对称载荷,需要进行结构加强。这进一步减少了火箭的有效载荷。

这些载荷已经事先计算好,他们正好可以保证飞船登上月球、着陆并返回地球。此时,设计师们又决定直接将飞船送入月球轨道,这就需要运载火箭能够举起更大重量的有效载荷。美国也有类似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他们研究了登月舱与主船的分离技术,从月球轨道上出发,登上月球,然后离开月球,再与主船对接,然后返回地球。这种技术方案看似十分繁琐,但实践证明,这在当时――20世纪60年代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N-1方案没有走成。在N-1火箭发射试验时出现过几次爆炸,并且毁坏了相当昂贵的发射装置。即使在科罗廖夫去世后,他的继任者米申仍然试图完成这项计划。

切洛梅则沿着另外一条技术路线前进。他以UR-500为原型机,希望通过增加发动机的数量研制出UR-700型火箭,这一型火箭的运载能力与美国的“土星”-5重型运载火箭相当,后者可以保证“阿波罗”登月计划所需要的全部有效装载。但UR-700火箭无法直接飞向月球,需要围绕月球飞行。因此,切洛梅也开始研制登月舱,它可以在飞船围绕月球飞行时将航天员送到月球表面上。当时计划在1967年11月――十月革命50周年时完成方案,发射飞船升空,向全国人民献礼。科罗廖夫团队和切洛梅团队在通用机器部内部进行竞争,这个部的研制工作受到乌斯季诺夫强烈的政治影响。

这时候,切洛梅的主要支持者――赫鲁晓夫已经被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乌斯季诺夫立刻重新审视整个航天技术线。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也被赶出了切洛梅设计局,当时国家成立了若干个委员会,审查这个设计局的各项工作。登月飞船委员会主席由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彼得罗夫院士担任。这个委员会负责审查运载火箭问题。

乌斯季诺夫说:国家不可能同时开展两个像科罗廖夫和切洛梅这样昂贵的研制计划,需要放弃一个。他自然希望保留科罗廖夫的N-1项目,但这个项目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这时候,正好美国已经实现了登月计划,形势对美国人有利,因此科罗廖夫和切洛梅的研制项目都关闭了。最终在登月计划上,苏联输给了美国。

最早提出的空间防御方案

早在赫鲁晓夫时代,切洛梅提出了两个空间防御设想:一个是研制卫星歼击机,这可以保证我们获得空间制空权;另外一个设想是研制卫星侦察机,支持海基巡航导弹作战。

切洛梅研制出几型反舰巡航导弹,但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缺点:其射程受到雷达搜索距离的限制。也就是说,如果敌方舰船处于水平线以外,则任何大功率的雷达都无法发现目标,雷达只能在电磁波直射区域内探测目标。如果建立了卫星侦察系统,就拥有了监视全球海洋的能力,可以发现任何海洋作战区域内的舰船目标。巡航导弹从卫星处获得了外部目标指示后,从潜艇或水面舰船上发射,就可以打击处于直视区域以外的目标。

专家们认为,这个想法切合实际,技术上容易理解。它把分散的军事力量封闭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依靠这个系统,苏联就可以在广阔的海洋上采取军事行动。这套系统在苏联时期就已经建立并投入了作战使用。按照这一思想,苏联曾经建立起SPRN系统,即核导弹攻击预警系统,天上的卫星可以确定监视敌人弹道导弹的发射位置,不管是地基发射,还是从潜艇上发射,都可以确定其发射位置。

至于卫星歼击机概念,很多人无法理解其内涵。原因是歼击机首先需要进入到空间基本轨道内,搜索并发现目标后,通过加速或减速机动转到目标轨道内,然后接近目标并消灭它。这不同于导弹攻击,导弹需要与目标轨迹交叉后才能击落它,而这种方法需要将飞船停靠在空间站,然后使卫星失去工作能力,这是今天广泛采用的方法。人们之所以不理解卫星歼击机概念,是因为敌人很容易“找到”卫星歼击机的中间轨道,使用反击措施对抗卫星歼击机。不管怎么说,这种系统也曾经研制过。

俄罗斯航空系统研究院院长费多索夫回忆说:

“当时,我们院也受到了这些航天运载火箭的影响。当我担任副院长时,正是空间飞行研究最炙热的时候,切洛梅不仅积极参与其中,而且积极推动各种想法的实现,再加上赫鲁晓夫的支持,我们这个航空武器系统的主要研制机构,鬼使神差地研制起卫星歼击机来。我们所还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海基巡航导弹和卫星侦察机的研制,还有卫星控制技术的研究。这种系统还被冠以切洛梅卫星歼击机控制系统的名称。

苏联战争篇(7)

通过卫国战争早期14.5×114mm步枪对德军几种坦克的射击测试中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当时反坦克步枪的效能水平。测试坦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其中并没有具体表明是哪种坦克,只说明是德国坦克。

其中,对于重型、中型坦克的45mm厚正面装甲在100m距离10°角射击,无法稳定击穿。

只有在面对轻型坦克时,14.5×114mm枪弹才能在300m外击穿某一部位。

在与德国装甲部队的对抗中,对付正面装甲得到了增强的三号/四号坦克,要用发射高速穿甲弹的PTRS等反坦克步枪击穿其正面,士兵要埋伏至150~100m内,这极大增加了射手面临的危险。

同时,关于德军新型虎式坦克的情报也开始进入苏军视线,虎式1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普遍超过了100mm,侧面装甲厚度则为82mm,侧面最薄弱部分也有62mm,超过BS-41穿甲弹在100m距离的最大穿深。

为此,苏军提出了更远射击距离和更高威力的反坦克步枪计划。

1942年末,要求能够在300~400m上击穿德军中型坦克以及近距离可以伏击德军新式重型坦克的新式反坦克步枪的研发工作就已经开始,但由于当时关于德军新型重型坦克的情报还很模糊,于是1942年的反坦克步枪竞标条件也很模糊。

不同于1938年的百家争鸣,1942~1943年的这场竞标只有3家主要机构呈递了自己的设计,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同年各大武器设计局争先恐后地拿出了自己的各种成形装药破甲手雷、枪榴弹亦或是火箭弹,反坦克步枪的发展进入寒冬。

卢卡维什尼柯的

PTRR-42反坦克步枪

1942~1943年参加竞标的3种枪分别为卢卡维什尼柯新设计的PTRR-42反坦克步枪、多人合作设计的PTRRES-42“反坦克步枪”、布留姆PTRB-42反坦克步枪。

卢卡维什尼柯表示自己设计的新枪虽然采用12.7mm口径,但通过更换枪管、枪机、下机匣及弹匣就能发射14.5×114mm枪弹,而他本人拒绝使用该弹。

新枪并没有跟随新的“高威力”指标,而是瞄准了正在苏军中服役的PTRD-41反坦克步枪,拟欲取代之,故极其追求轻便和可靠性。该枪全枪长1500mm,质量仅仅为10.8kg,同样也采用类似PTRD-42的自动抛壳方式,结构上使用了活塞系统。样枪在试射中达到了15发/分的战斗射速并且能持续保持。

根据委员会最终的报告,由于该枪枪管长较PTRD-42反坦克步枪更短等特性,PTRR-42的生产速度将会比一支PTRD-42反坦克步枪快3倍。设若该枪大批量生产,苏军手中将又增一款步兵利器……

然而1943年2月28日,最终评估报告却写了一段带有“羞辱”意味的话:“根据现有资料对比,从质量、尺寸和适用性方面,卢卡维什尼柯PTRR-42是国内目前最佳的猎枪范本。”

毫无疑问,1942~1943年的苏军不会需要这样一款步枪。自从PTRR-42收到这样一份评估报告后,卢卡维什尼柯就再也没有参与过任何竞标。

PTRRES-42“反坦克步枪”

1942年,设计师E.S拉斯切科、S.I叶尔莫拉耶夫和V.E斯洛霍斯金合作计划设计一款20mm口径的轻型便携式单发反坦克步枪,并组合了三人的名字,将该枪命名为RES。

然而设计过程中三人不断调整,最终他们设计成了这款带轮架全质量79kg,不带轮架58kg的单发超轻型反坦克炮。尽管如此,设计师依然继续称呼自己的作品为“便携式反坦克步枪”。

炮尾的开启部分设有一个手柄,用于解除炮尾的锁定,扳动手柄便可以打开弹膛。

扳机机构拥有一个保险,这个保险起到行程限位器的作用,即扳机行程不到位不能实现击发,避免意外走火。

PTRRES-42的炮管内制有8条膛线。炮口制退器外观呈锥形,使一部分火药燃气后喷而达到制退效果,射击时火药燃气会产生夸张的后喷效果甚至有可能伤到周围的人,但不会对炮手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可感后坐极其良好。

炮管座的上部正后方设有折叠托的驳接接口,炮管座下部则设有一个弹簧卡笋,用来打开折叠托。一组弹簧内置在折叠托中,用于缓冲后坐力带来的影响,配合制退器使用效果良好。

将炮尾向上折叠,即打开弹膛,为防止炮管座杵着地面,装填弹药时需要托着炮管座,略有不便。

为了解决炮身沉重带来的机动不便问题,设计组参考了37mm TsK反坦克炮的摩托车机动作战法,也设计过一个摩托车用射击支架,然而E.S拉斯切科坚持认为摩托车体积大、噪声大,容易暴露位置,最终在3位设计者的商讨下,该支架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PTRRES-42的机械瞄具可以双眼瞄准射击。

轮架+防盾与炮身的固定只用到了两个螺栓,拆装非常方便。但由于装填弹药略有不便,PTRRES-42的战斗射速一般只有8发/分,最低班组使用人数为3人(炮手、装填手、观察手),弹药通常携带3盒,总共24发。

PTRRES-42配用的20×150Rmm炮弹由弹壳、底火、发射药、弹头等4部分构成,但其比例不太协调,前细后粗,弹壳前部的锥形收口非常明显,弹头与弹壳比起来显得非常纤细。另外,其弹头非常小,为了提高穿甲效果,其采用钨弹心及铝合金被甲结构。该弹初速约800m/s。

PTRRES-42可以在炮架上存放8发备用弹。首次测试时,该弹打出了100m距离穿深70mm,300m距离穿深56mm的成绩,实际上并没有满足三人设计之初100m穿深90mm的设想。这次首射的穿深威力也无法击穿即将大量出现的虎式坦克的上部车体装甲,仅仅能在相当危险的近距离伏击下部车体侧面装甲。

随后,PTRRES-42“反坦克步枪”在科夫罗夫工厂进行了二号原型枪的试射,并在改良了弹药后,将100m穿深提高到了近80mm,然而这对虎式坦克依然缺乏实质性威胁,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300m距离内对于四号坦克的侧面装甲可以指哪打哪了。整个1942年,PTRRES-42“反坦克步枪”总共生产了28支。不过,随着库尔斯克会战的爆发,德国坦克们头一次以能让苏联人感到棘手的数量出现。PTRRES-42的威力也显得迅速落伍,其本身和配套弹药的生产计划于1943年下马。

苏军把追求威力更强的反坦克步枪的目光,落在了与PTRRES-42一同竞标的另一支武器身上。

最后的猛兽:

布留姆反坦克步枪

普遍认为,便携式反坦克步枪的威力已经不太可能对二战中后期的重型坦克构成威胁。那些堪比火炮、质量达到70kg左右的重型反坦克武器都几乎无法对诸如虎式坦克这样的重型坦克造成有效威胁,武器质量在30kg以下级别的步兵反坦克步枪又能做什么呢?

然而苏联人仍然不甘心。更令人惊讶的事实是,苏联设计师硬是造出来了那么一个“怪胎”――布留姆PTRB-42反坦克步枪。

这款武器由设计师M.N布留姆和S.V弗拉迪米洛夫合作完成,后者即前文中提到的弗拉迪米洛夫PTRV-38/39反坦克步枪的设计者。

弗和布二人私交甚好,合作也可算颇有历史,1937年时,二人就合作研发了布留姆-弗拉迪米洛夫自动炮。

1938年时,布留姆也参加了反坦克步枪的竞标。当时的竞标尚还在第一轮,布留姆拿出的作品是一款和弗拉迪米洛夫PTRV-38/39反坦克步枪极其相似且使用12.7×108mm枪弹的布留姆PTRB-12.7-38反坦克步枪。

这支武器为非自动式,拥有一个对称的闭锁突笋,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扳机连杆、阻铁等。布留姆在扳机左前侧设置了一个较大的挡板用于收聚抛出的弹壳。枪托上设置了一个沿袭自弗拉迪米洛夫反坦克步枪的缓冲装置,制退器看起来像是改进过的德什卡重机枪的单室冲击式制退器。

尽管枪械尺寸很大,但是全枪质量仅为28kg,配有两脚架和手枪握把。不过,由于和弗拉迪米洛夫PTRV-38/39几乎完全一致,PTRB-12.7-38自然很快就被刷了下去。该枪可以看作布留姆本人的练手之作。

而在1942年,高威力反坦克步枪的需求出现后,布留姆立刻开始了研发工作。布留姆首先意识到,14.5×114mm弹本身已经没有太大提升空间了,于是他瞄上了NKV工厂的沃尔科夫亚采夫所设计的航空用弹药――14.5×147mm弹。

14.5×147mm弹立项之初便因为对其穿深不满,要求以此为基础设计一款射速达到2000~2500发/分的枪弹项目,也就是Vya14.5项目。

14.5×147mm弹起初是为在轻型坦克以及IL-2攻击机上配用而开发的,由配用Vya23航空机炮的23×152mm弹缩颈而来。

Vya14.5项目并未取得预期的成功,但布留姆还是看中了这款14.5×147mm弹,作为自己新枪的利刃。

14.5×147mm弹的初速被提高到了骇人的1500m/s,高速穿甲弹竟然可以飙到1750 m/s,以至于让人怀疑这是为锥膛炮设计的,然而布留姆PTRB-42只是采用普通的常规枪管的武器。

布留姆PTRB-42反坦克步枪于1943年8月参加了对6号虎式重型坦克的射击测试,试验的结果让人震惊。

布留姆PTRB-42反坦克步枪在300m距离能够击穿70mm厚装甲,所以在理论上,布留姆反坦克步枪能在起码300m以及更远的距离稳定击穿虎式1号坦克侧面下部的62mm装甲。这表明依靠伏击坦克侧面,布留姆PTRB-42反坦克步枪完全拥有在良好伪装的状态下废掉50吨虎式1号重型坦克的能力,还具备对成员进行杀伤的硬实力。

苏联战争篇(8)

中图分类号 K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12-0066-05

苏联拥有丰富的天然原料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潜力巨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人民积极投身于工业生产,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1940年初,苏联总人口1亿9400万,在国民经济中的从业人员约6300万。经济生产中年平均雇员的数量从1922年的620万人增加到1940年3400万人。在战略物资方面,苏联居于世界领先地位。①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女性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于工业生产,为战胜敌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女工从事工种之多,史无前例。苏联女工展现了自我牺牲精神,以及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等优良品质,这些优秀品质是苏联卫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亦是苏联女工为世人敬仰的原因所在,更是后人研究苏联女工的价值所在。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1939年和1940年,苏联国防开支在预算总支出中的比重分别为25.6%和32.6%。②

在1941年秋天,受战争影响,苏联经济遭到重创。从6月到12月,国家的工业总产值急剧下降。③由于战争的原因,很多重要的工业设备和企业人员都搬迁到新的地方,他们被放置在乌拉尔地区、中西部和东部西伯利亚、中亚、哈萨克斯坦以及伏尔加河地区。④在乌拉尔、西伯利亚、伏尔加地区都需要快速重建军工产品的生产。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最困难的挑战也必须得到解决,此即战争一开始就面临的调动劳动力资源的问题。抗击侵略者需要庞大的军队,对人口的动员导致了在后方的雇员人数急剧下降。德军对苏联西部地区的占领也大大减少苏联政府所控制的人口的总数量。因此,不解决工农业生产人力资源补充问题,苏联将可能面临着战败危险。

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后方支援的情况,军队中的武器、弹药、粮食供应如何,军队中的人员补充如何。在现代战争中,后方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增大了。

为扭转苏联军队初期的不利形势,苏联人民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在前线和游击队中,苏联女性担任战士、卫生员、医师,在后方防御工事的建设上,在工厂和制造厂里,矿坑和矿井里,集体农庄的田野上,苏联妇女都处处与男子并肩作战,为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

1942年2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战争时期征召有劳动能力市民参加生产》的法令,①法令规定:16~55岁的男子、16~45岁的女子未在国家机关和企业工作者,均在征召之列,后来该法令同样适用于农民。

在紧急战时经济条件下,苏联各个行业的工人肩膀上都承担着巨大的负担:实行了强制加班,工作时间增加到了11个小时,取消休假;军事和许多其他公司甚至24小时持续工作,动员了成千上万人民参与劳动生产。苏联共产党的“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得到苏联人民的普遍响应。

由于战争的原因,苏联劳动力大规模减少,急需补充。在战争初期,在政府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女工参加工业、运输业和建设事业。妇女在车床及机器旁边代替了奔赴前线的丈夫、儿子、父亲和兄弟的工作。1940―1944年,苏联整个工业部门中女工比重从42.9%增加到54.3%,其中金属加工比重从31.5%增加到46.5%、采煤从25%增加到36.1%、有色金属开采和加工从25.4%增加到39.7%、石油从24.6%增加到53.4%、化学从43.7%增加到51.4%,造纸从69.2%增加到81.2%、纺织从49.2%增加到69.2%、食品工业从48.6%增加到64.6%。②

1941年初至1942年底,苏联熟练女性工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车工从16%增加到33%、焊接工从17%增加到31%、钳工从3.9%增加到12%、锻工和冲压工从11%增加到50%、电气装配工从32%增加到50%、公共汽车司机从3.5%增加到19%。③到1942年底,苏联女性在飞机制造、武器生产和军事装备企业员工中的比例直线上升。

战争年代在国家的经济领域工人的数量和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受雇于工业、运输和建筑的妇女的比例大大增加,她们在国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国防工业中的苏联女性

许多苏联国防工厂,特别是在迫击炮弹药制造业,女性的比例达到了60%。④在现代战争中,为了反击敌人并最终完全击败敌人,必须拥有充足的武器(制造武器和机器设备所需)、燃料(维持企业设备所需)、棉花(服装生产所需)。其中,武器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苏联女性投身生产国防产品的产业,她们在工业生产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到1942年底已占工人总数的60%。在国防工业领域,妇女在航空、武器生产、坦克生产、生产迫击炮装备、弹药、造船、机床制造的占比分别为40.9%、45%、32%、53.6%、53.8%、39.5%、46.9%。⑤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苏联妇女在卫国战争期间对国防工业生产的作用,这些工作保证了苏联军队拥有充足的坦克、飞机机、迫击炮和弹药等重要物资。

第二,重型机械及电力业中的苏联女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可以称为金属之战。战争中飞机、坦克、炮弹的生产需要大量金属,甚至需要使用大量有色金属。所以,二战期间,苏联重工业发展迅速。⑥

在重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苏联女性在钢铁、重型机械、电力等生产部门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些行业里,她们是一支重要力量,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在库兹涅茨克联合冶金,1940年女性占28.8%,1942年为36.4%,1943年37.8%,1945年 38.4%,①战前,斯大林格勒冶金工厂“红十月”的妇女的比例占总就业人数的27.8%,1942年4月1日增加至35.7%。②

苏联女性积极参加工业生产,也是自我觉悟提高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表现。苏联女性为国家而奉献自己的精神是二战胜利的宝贵遗产。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苏联女性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④的号召下为保家卫国而生产,为和平而战斗的精神值得广为宣传和赞扬,更值得后人铭记。她们的自我牺牲精神是二战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苏联女性顺利地掌握了对她们来说属于非常复杂的专业工业技术。她们去做炼钢工人、矿工、火车司机、铁工、压模工人、伐木工人。苏联女性坚毅地忍受了战时一切苦难,一点也不向男子示弱。

第三,苏联女工的爱国行动改写了两性关系历史。

苏联女性在卫国战争期间的爱国行动改写了两性关系历史,谱写了女性争取性别平等的新史章。战争期间,苏联女性主动争取性别平等和与男性共纾国难改写了两性不平等的历史,正如玛丽・彼尔德和格尔达・勒纳所言明的,女性也是人类历史的中心。①此外,苏联女性用自己的行动参与挽救苏联,扭转苏联在世界大战中的不利局面,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卫国战争的特殊背景下,苏联女性不但可以担当传统观念下禁止女性从事的工作,而且完全胜任。她们确实不输于她们的父亲、兄弟、丈夫、儿子。她们用这种方式宣示女性和男性是平等的,女性和男性可以一同创造了历史,女性也是人类历史的中心。卫国战争中女性的奋斗精神对俄罗斯女性影响深远。

苏联战争篇(9)

一、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

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与苏联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中共领导人没有按照苏联希望的那样让中共放弃武装,建立联合政府,由此实现中国的统一,在重庆谈判中也没有与达成妥协。

从苏联方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在中国选择的合作伙伴是,而非共产党,这是因为斯大林考虑到了在华利益最大化。苏联同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通过这个条约在这里确保了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而此时,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采取的是消极和谨慎态度。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在于,斯大林希望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国家保持合作关系,从而来维护苏联在雅尔塔体系中取得的政治权益。当然了,苏联方面认为中共力量是弱小的,所以苏联对中共的支持与帮助是有限的。

从中共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此时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雅尔塔协定》知道的不多,中共方面的的领导人主要是依据战后美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做出战略决策。的中共外交基本方针是与苏联保持团结。原因在于苏联战后成为了唯一能够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美国对中国的武装干涉还存有顾忌是因为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驻军以及苏联维持自身的战略利益,此外,苏联还在某些方面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

全面内战爆发时期中共与苏联的关系是随着中国国内战局的变化而变化的,中苏关系开始由消极向积极转化。苏联帮助中共在东北建立革命政权,当然也是以自身在东北的战略利益为出发点。

从苏联方面讲:中国内战爆发的1946年依然是斯大林推行苏美合作的一年,苏联对中国内战采取的态度是观望,只要共产党能够控制中苏接壤的地区,苏联方面就是放心的。斯大林的本意是想让中国建立联合政府,支持的同时利用共产党,同时利用中苏条约来保护苏联在远东的安全与利益。但是国共谈判的破裂与国民政府在与之所进行的东北经济谈判中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表明国民政府已经倒向美国。这让斯苏联不得不把战略重心向中共一方倾斜。此后,由于占领延安,苏联开始重视中共中央,斯大林开始与保持频繁的电报联系。

从中共方面讲:中共在东北稳固政权以后,与苏联在经济利益方面存在一些纠纷。同时,关于中国革命问题(即中共坚持独立自主路线并取得军事胜利),这与斯大林对中共的看法是相悖的。正是因为斯大林和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分歧,所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苏联方面怀疑中共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南联盟”。为表明立场,中共加入到对南斯拉夫共产党民族主义的批判中。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31周年时,撰写了《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文,文中申明了中共是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共始终要团结在苏共周围,不可能也绝不会走南共式的第三条道路。这个时候的中共对南共的批判,是为了迎合K联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在向苏联表达中共绝不会成为第二个南共的决心。

三、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

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与苏联都是从各自的战略需要出发,双方的关系也从渐于积极发展到保持密切合作。苏联调整了参与国共和谈的态度,对中共援助的不断增加,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面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之刘少奇的访苏,以及米高扬的秘密访华,让两党加深了相互信任,而推行的“一边倒”方针,开启了中苏走向全面合作关系的征途。

从苏联方面讲:从1948年春季开始,苏联对中共的援助变得越来越多,这种支持对取得内战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到1948年底,美苏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美国与的联合及欧洲冷战的爆发,苏联被迫改变自己的政策,斯大林开始向中国共产党接近。1949年上半年,中苏两国领导人在中国的西柏坡确认了两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同一性,紧接着在莫斯科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在政策上的一致性,苏联的对华政策已转向全面支持中共,并力图使中共加入到社会主义阵营中来。

从中共方面来讲:在1948年初就确定了倒向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的方针。他一直希望让斯大林明白中共以后的方针与政策,因此一直在党内宣传中共的决策与主张。虽然提出来的几次访苏计划都未能顺利实现,但是米高扬的访华让苏联对中共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西柏坡会谈中,中共向苏联表明了愿意追随苏联的愿望;在莫斯科,苏共也向中共表明同意接纳中共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苏共方面也认可了中共的“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即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四、结语

纵观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与苏联的关系,双方经历了各种曲折,但是苏联的对华立场始终都抱着消极的观望态度,这是由于苏联方面对中共的独立自主存在偏见和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所造成的。虽然双方存在着矛盾,但是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还是起主导作用的,中苏同盟的结合是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双方是从各自的战略目标出发而结盟的,虽然双方有相同的意识形态,但这种意识形态也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双方在经济和方面存在冲突以及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分歧也是不可避免的。双方都认为现在存在的这些分歧是一定要合理解决的,双方结盟是在冷战背景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种战时的结盟选择导致双方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这就为中苏同盟后面的分裂埋下了种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苏联战争篇(10)

中图分类号:K51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3―0074―03

近年来,随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日渐成为世界主流,单靠军事力量等硬指标已经不能描述一国的综合实力,“软实力”这一说法也就应运而生。正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硬实力,也没有单纯的软实力,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相互映衬方能显出综合实力本色。这一波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虽然起源于美国,但基本思想却是来源于苏联。苏联的三个主要的权力资源是军事力量、地理位置与软实力。本文正是通过对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软实力中舆论这一工具的运用,来阐述苏联利用软实力改变国家命运的过程。

一、舆论对软实力的作用

众所周知,“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资深教授约瑟夫・奈提倡的,他和他的同事们竭力使之成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一个主流框架。这个概念在1990年代初期冷战结束后,在世界各国大行其道,成为各国政治、外交、传媒等精英阶层最热衷谈论的话题之。

“软实力”上一种通过让他人做他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这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目标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说服他人遵从或使他们同意那些能够产生预期行为的准则或制度来发挥作用。软实力可以依赖行为体的观念或文化的吸引力,也可以依赖通过塑造他者偏好的标准或制度设置议程的能力。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行为体试图传递的免费信息有多少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使自己的力量被他国视为合法,并建立促使他国以和谐的方式确定其利益的国际制度,它未必需要像其他国家那样耗费昂贵的传统经济资源和军事资源,这就是“软实力”的作用。

“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问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社会目标,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前提下,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软实力的强弱,就不取决于它在国内的操纵模式和工作经验,而是取决于它在一个开放、透明、多元、充满竞争的世界竞技场上,能拿出什么样的实质性内容,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广这些实质性内容,而舆论正是用来塑造国家形象、推广本国影响力的有效工具。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国舆论力量的强大标示了其软实力发挥的作用所能达到的程度。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各民族国家,身处的是一个信息极为自由、透明的环境,而且是在各种声音和多种价值观念相互持续竞争的状态中,如果想提升本国软实力,使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声音被众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同、接收和分享,那么就必须拥有一套全国上下一致的、协调严密的、非常庞大的、资源可观的、经验丰富的宣传系统。在战场上,宣传媒体对军心士气所谓的“软杀伤”和飞机大炮对军事目标的“硬摧毁”具有同等效力;而在和平年代,宣传媒体更是向世界展示一国软实力、推广其影响力的常用工具。运用舆论来提升软实力就要求舆论传播是多方位、多元素的。

1 软实力要求舆论传播必须具有“文化普及性”。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如何,不单单取决于其内部的认同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际社会的认同度。因此提升软实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在国际社会进行文化普及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跨文化传播,甚至是跨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很多时候,舆论传播面对的是东西方存在已久的巨大文化差异,这时就要求一国能够对差异和相似之处准确把握,从而增强舆论传播的亲和力、穿透力和影响力,提升软实力。

2 软实力要求舆论传播必须具有公认的合法性。全球化使国际社会相互依赖的程度增加,从而为“软实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但软实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在相互的交往中共同遵守“国际准则”和某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就要求在对外舆论传播中所的舆论信息要具有公认的合法性,在合法的框架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在遵循、完善、补充“国际准则”的前提下,传播自己的声音,塑造完美形象,从而提升软实力。

3 软实力要求舆论具有“信息控制力”。一个国家的对外信息传播活动,实际上就是塑造自身形象、提升“软实力”的过程。因此,约瑟夫・奈在关于“软实力”的论述中,专门对“信息控制力”进行了剖析,并将其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点。他的关于“信息控制力”的理论告诉我们,在提升和打造“软实力”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传播信息的控制能力:一方面要保证对外来不利信息的控制和反击,另一方面要加强己方有利信息的传播和推广。因此,建立完备的对外舆论传播机制就成为必需之举,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国内外各类媒体资源来展示自己,提升软实力。

二、分析舆论在战时苏联的运用

苏联的国家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支柱:一个是吸引人的意识形态学说,另一个是国家强制力。早期的苏联是一个真正的意识形态帝国。其意识形态并不是自发的在国家固有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灌输给社会的思想意识。苏联的意识形态文化不仅吸收了欧洲的意识形态精华,而且上层建筑还对其注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利用意识形态来强化政权成为苏联国家治理的途径之一,并且在冷战期间成为苏联推行外交政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或者说是继续冷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

要宣传意识形态则离不开舆论的作用,舆论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国家,对增加苏联对内向心力和对外威慑力起到很大作用。苏联的宣传受到了苏联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量的投入。从开始通过政府控制的媒体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协助苏联共产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开始,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直至冷战,不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台、通讯社,都发挥了它们战时传达政令、强化意识形态和激励士气的作用。

首先,在和平时期,苏联的新闻宣传一直受苏共中央宣传部的集中统一领导,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迅速完成了新闻宣传体制的转轨。通过成立专职机构,掌控舆论导向,对战时舆论宣传实施集约、高效的调控,以此提高对敌的整体优势。1941年6月24日,即德军入侵的第三天,苏联就成立

了新闻行政机关苏联新闻局,集中领导国内外新闻报道和军事报道。同时,它还在联共(布)中央领导下,根据最高统帅部提供的材料编写和发表战报。据统计,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新闻局每天发表综合战报,宣传报道苏军官兵的英雄事迹。在战火蔓延、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这些宣传活动为鼓舞军民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其次,卫国战争时为揭露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党魁的本质,苏联的宣传机构注重从战争的政治目的人手,解释苏联进行战争的正义性,揭露德国法西斯意识形态和侵略战争的反动本质,同时在宣传中引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借此来打击和破坏希特勒及其同伙的威信,以达到制敌效果。苏联在舆论宣传中既注重用事实说话,也经常刻意强调自己力量的强大,以此来鼓舞士气,削弱敌军斗志。苏联宣传机构在宣传中广泛运用了一种特殊方法来动摇德国军民对战争必要性的信念,即在传单中复述德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关于对俄战争无胜利前途的观念。

再次,战时利用广播电台,对敌大搞“电波楚歌”,也是苏联宣传部门的一大绝招。最激动人心、最令人难以忘记的舆论宣传莫过于对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以及发表的演说的报道。舆论宣传工作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超强的力量,它激励和鼓舞了苏联军民顽强的斗争意志,通过艰苦卓绝的抗战抵挡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正如朱可夫元帅指出的:“不是雨和雪在莫斯科附近阻住了法西斯军队,而是苏联人民、首都和祖国支持的苏军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打败了德军百万以上的精锐部队。”

另外,苏联宣传机构最得心应手的手段便是将情理诉诸宣传,始终坚持“宣传要打中群众个人的利害”、“宣传要用感情方式面向群众”的原则。它们的舆论宣传特别“注重真实的细节”,常常从某一个人的实际感受、真实经历和亲眼所见的角度出发,以打动受众的心,使其产生情感和道义上的共鸣与认同,改变受众心理,达到宣传目的。卫国战争伊始,苏军便针对德军官兵出版发行了一种名为《真理》的袖珍报纸,其上配有真人真事的生动图片,向德军报道有关战争的真实情况和最新动态。这种报纸以其强有力的渗透性和报告的真实性而赢得德军官兵的信任。通过对德国战俘的调查统计,战俘几乎人人都读过《真理》袖珍报纸,而且基本上都接受其中的观点,说明这种“情感宣传”的攻势确实不容小觑。

苏联战争篇(11)

在谈到俄中两国军队正步区别时,陈士强分别用“豪气万丈的夸张正步”和“坚定豪迈、铿锵有力的正步”来形容。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