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绿化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2 06:51:11

绿化技术论文

绿化技术论文篇(1)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指在相关的制备和反应过程中做到“零排放”。而传统意义上的“零排放”是指反应物经过催化作用以及一系列的反应完全转化成为所需的物质,从而实现百分之百的转化率。其实这样一种概念是十分难达到的,尽管已经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达到了近乎“零排放”的标准和要求,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化率为百分之百还是存在着困难的。近些年来随着相关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技术也应运而生,将传统意义上的“零排放”转变了概念,意为在尽量满足较高的转化率的情况下,将得到的副产物也直接经过下一反应步骤并转化成为环境友好的物质进行排出或是进一步加以利用。这种新型的转化思想也将原本无用或是对环境存在着威胁和污染的物质“变废为宝”,让副产物成为能够被人们所利用的原料物质。这类技术的研发不仅仅是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技术手段。

2.产品的绿色化

之所以要强调化工产品的绿色化,是因为石油化工类的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普遍了,不得不承认的是石油化工类的产品的的确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和优越,但相对于这些有利之处来说,其对于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小觑的。比如,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洗涤用品,过去我们常用的洗衣粉中都是含磷的,而这些含磷的洗衣粉在溶于水之后随着生活污水一同被排到江河湖海中,造成了赤潮,给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对此问题开始重视起来,研发了不含磷的洗涤剂,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有许多常见的石油化工类污染就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比如汽车使用的汽油以及柴油。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汽车能源的开发上也格外关注,低硫低碳、环境友好的配方和技术逐步成熟起来;另外,我国还在不断开发太阳能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等,另外,对于交通工具的能源上,我们国家还大力推崇使用电能的汽车。

二、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

最初,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生产以及最大程度上提升经济效益,不断研发一些节能技术,而近些年来,由于能源枯竭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学者们都投身于节能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经济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节能技术为变频调节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耗费能源最大的就是电动机,包括泵类以及风机等等。因此,想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节能化应该从根本上减少电动机的耗能。而变频调节技术正是针对于电动机的一种有效的技能技术改革。变频调节技术的根本原理是通过控制方案与实际负荷相互之间的匹配,在控制的过程中实现阀门阻力的降低,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以此来实现对于泵类以及风机的科学化、节能化控制。这种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按照生产要求以及计算选型,并且全面参考产品方案的调整以及原料的调整,科学地控制各项指标和参数,降低企业的电能耗费以及设备磨损等等方面的耗费,实现成本上的节约以及能源上的节约,不论对于企业自身长远地发展还是对于能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

绿化技术论文篇(2)

1.1屋顶绿化类型与防水等级不匹配

不同种类的屋顶绿化型式对防水的设防等级有不同的要求,复杂的屋顶绿化采用低级程度的防水设防标准会带来严重的渗漏隐患,简单的屋顶绿化选用高标准的防水型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则是一种浪费。

1.2防水材料的阻根性达不到要求

在屋顶绿化的防水系统中,植物根系对防水材料具有的极强穿透能力,是造成材料本身破坏,最终导致主体结构渗漏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设法阻止植物根系破坏防水层和构筑物顶面,就会造成防水层受损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解决好植物根系对防水材料的穿透作用是处理屋顶绿化防水问题的核心技术。

1.3防水施工中细部结点处理不到位

防水施工操作流程的不当或细部结点的处理不到位,是影响屋面防水效应的主要矛盾,在屋顶绿化系统中也是如此。收边、搭接和交合处,往往是渗漏的初始爆发点,成为防水的薄弱环节。在女儿墙根和天沟檐口等薄弱环节处,由于材料延伸性不够好,或接口的密封性处理不到位,会出现拉裂或脱离粘结面等现象而导致渗漏。[2]植物的根系往往更会通过这些薄弱点穿透防水层,导致防水层和结构本身严重被破坏。

2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的防水系统结构形式

按照屋顶绿化的几种型式对防水问题进行分析:

2.1拓展型屋顶绿化

也称为简单式屋顶花园,是利用草坪、地被、小型灌木和攀援植物进行屋顶覆盖绿化。往往不需要单独设置灌溉系统,只靠自然降水即可解决植物养护问题。

拓展型屋顶绿化采用一道或两道防水设防,其中包括一道耐根穿刺防水层。屋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种植层、基质层、储排水垫、阻根性防水层、找平层、屋顶结构层。其中,储排水垫是一种用土工合成材料包覆壳体和陶料、蛭石、膨胀珍珠岩等构成,起到过滤、保护、和储排水的三重作用,施工简便,可满足普通拓展型屋顶绿化低成本的要求。

2.2半密集型屋顶花园

半密集型屋顶花园的植物选择的范围可以为除高大乔木外的小乔木、灌木、草坪和地被。屋顶上可以留有小路和庭院供人们行走和驻足。一般需要定期灌溉和维护。宜采用两道防水设防,其中包括一道根阻性防水层。屋面结构可采用种植层、基质层、过滤层、储排水层、阻根性防水层、找平层、屋顶结构层的型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两道设防的屋顶绿化层次中,根阻性防水层必须设置在上层。

2.3密集型屋顶绿化

密集型屋顶绿化也可称作花园式屋顶绿化,不但可配以乔、灌、草的植物搭配,还可以加入园路、亭子、水池、假山和木椅等各种园林设计元素,为人们提供完备的观赏和休闲空间,需要周到的维护和保养。

此类型屋顶绿化应采用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设防,其中至少包括一道耐根穿刺防水层,宜选用两道根阻性防水材料。其屋面结构层次宜选用种植层、上保护层(抑制水分蒸发、防止基质流失)、基质层(轻质营养土质)、过滤层(防止过量水分和基质流失)、下保护层(保护过滤层和基质层)、储排水层(排水和储水)、保护层(保护其下防水材料不被破坏)、根阻性防水层(两道设防,防渗透和穿刺)、找平层、屋顶结构层的复杂结构型式。

3阻根性防水基材的选择

近年来,常用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防水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防水卷材、湿铺法复合自粘防水卷材等,均是应用效果良好的屋面防水材料。然而,植物生长过程中发达根系的穿透作用,是普通的防水材料无法阻挡的,特别是某些材料本身含有植物根系亲和酶,此类材料不但起不到防根刺的作用,反而会吸引植物根系向下生长扎根,最终导致材料本身乃至主体结构的严重破坏。选择具有抗植物根系穿刺功能的防水材料是对种植屋面进行防水处理的关键。

阻根耐穿刺防水材料在国外应具有权威机构的根阻实验合格证明,国内目前则是凭借实践经验考察。一般来讲,某种材料作为阻根耐穿刺防水层用于种植屋面已应用3年以上,未发现渗漏,暂视为阻根耐穿刺材料。[1]目前,经理论认证和实践证明的有效根阻防水材料主要有:铜胎基复合防水材料、聚氯乙烯防水卷材(PVC)、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TPO)、合金防水卷材(PSS)、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防水卷材(HDPE)、聚乙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PPE)、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配套胶粘料、EVA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材料。以铜胎基防水材料为例,该类材料是在SBS改性沥青中添加生物阻根添加剂,或在中间以铜-聚酯复合胎基为夹层,利用铜元素对植物根系生长的抑制和阻隔作用,实现防水材料的阻根性能。

4防水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防水施工中的细节处理,就要成功地处理好一头(防水层收头),二缝(防水材料接缝、变型缝),三口(排水口、檐口、出入口),四根(女儿墙根、烟囱根、管道根、设备根)的施工,这样即可基本解决因施工环节带来的漏水问题。

以卷材铺贴为例,在施工过程中,先用涂料涂刷管根或口根部位,再将卷材收头,出屋顶管根或口根部位,用焊接法或双面自粘胶条密封,将卷材垂直收头。材料之间的搭接处应不小于100mm,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主导风向搭接。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屋顶绿化中的女儿墙周边,防水层应延伸上翻至墙上几十厘米,为种植覆土高度做好预留。

5结语

屋顶绿化,作为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植物的多种效益相融合的载体,在拓展城市空间及解决很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解决好防水问题,才能为屋顶绿化的成功运用和广泛推广奠定基础。可以预测,处于逐步发展和完善中的屋顶绿化系统,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广博的作用,为人类营造更美好的居住和环境条件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徐赟来.值得推广的屋顶绿化工程防水技术[J].园林,2008(3):20-21.

绿化技术论文篇(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公路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特别适合作为公路护坡栽植,我国20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之后,在南京、山西、陕西、甘肃、北京等地栽培生长良好,近几年经过在东北地区试种后发现,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护处理的情况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长正常、健壮,是东北地区新兴护坡地被植物。

1形态特征

小冠花(CornillaVariaL.)别名多变小冠花,属豆科小冠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侧根发达,呈放射状,横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处纵横交错分布,并生长出许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进行无性繁殖。其主根和侧根上部长有形状不规则的根瘤;茎匍匐生长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质软而柔嫩,长90~150cm,草丛高度仅60~70cm;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25枚,全缘,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伞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环状紧密排列于花梗顶端,花冠蝶形,花初开时粉红色,以后渐变紫红色,开花期长;荚果细棒状,长2~4cm,每荚有3~12节,每节有种子1粒;种子细长,呈红褐色,种皮坚硬,腊质层厚,硬实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学特性

小冠花抗逆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但不耐湿。该种根系发达,有很强的再生力和生活力,抗旱性强,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也能生长;但生长较慢。一旦雨季来临水分充足,生长立即加快,在适当灌溉条件下,生长繁茂。小冠花不耐湿,如受水淹,根部易腐烂死亡。小冠花萌发早,抗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发育较好,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长。其1年有2次明显的营养生长现象,第1次生长为头年潜伏在地下的越冬芽在早春萌发出土;第2次生长为第1次生长苗进入盛花期后,侧根上的不定芽再次萌发出土。多变小冠花发枝力很强,地上枝叶繁茂,单株覆盖度达4~6m2。

3护坡特点

公路边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公路边坡被水冲毁,稳定公路路基,附带美化公路沿线景观环境。小冠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根茎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贫瘠能力尤其显著,是坡地防护、绿化美化难得的优良品种。种植当年,地上部分即可形成致密的草层植被,当年实生苗单株草丛覆盖面积可达0.8~1.7m2,丛与丛之间茎蔓交织,枝叶繁茂,使整个地面全部覆盖,能阻止暴雨直接冲击地面,延续雨水渗透时间,阻滞地表径流形成,防止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稳定层,从而有效稳定土层,固定沟坡,阻挡冲刷和塌陷,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小冠花根系发达,串根性极强,在地下易形成庞大的根群网络,有利于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冲防蚀性能,从而有效保护路肩、边坡。特别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对减少水土流失有明显的效果。

4其他用途

小冠花除了能进行公路护坡绿化外,还有很多用途。小冠花根系有很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强,同时枝叶含氮3.1%、磷0.2%、钾3%,是很好的绿肥作物;种植小冠花后的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都显著增加,土壤理化形状也得到改善,能抑制杂草生长,也是果园、林地、沙荒等地的良好覆盖绿肥;小冠花茎叶柔嫩,营养丰富,是牲畜的优良饲草;另外,小冠花花期长,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

5繁殖技术

5.1种子直播法

5.1.1场地整理。由于小冠花种子细小,苗期生长较慢,因此应精心整地,去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然后施入有机肥进行耕翻、细耙、整平。耕层深以25~30cm为宜,经整理后的地块应达到细致平坦、上松下实。

5.1.2种子处理。春夏秋均可播种。由于小冠花种子硬实率高达70%~80%,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可擦破种皮,也可用15%的硫酸浸种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再进行播种。

5.1.3播种方法。多采用撒播和条播法。将种子混入一定比例的细沙土进行播种,通常撒播用种量为22.5~30.0kg/hm2;条播行距30cm,用种量为15kg/hm2,覆土厚度皆为1~2cm,播后适当镇压。为保持床面湿润,利于出苗,可在床面上覆盖草帘,待出苗后陆续撤除。

5.2育苗移栽法

春天建好苗床浇足水,事先也要进行上述的种子处理,

然后播于苗床覆以粗砂或肥土,用塑料薄膜盖床保温保湿,待苗高15cm时移栽大地。阴雨天进行移栽缓苗效果好。

5.3分株繁殖

将生长多年的过密母株挖出,分成单株移栽,栽后压实土壤浇足水,成活率达90%以上。

5.4截根繁殖

4~5月或雨季把粗壮的根系挖出,截成15~20cm长的小段,每段带3~5芽埋入土中,覆土4~6cm,保持土壤一定湿度,15d左右即可发芽。

5.5枝条扦插

生长季节截取枝条中部20cm左右长的枝条,斜插于土中,浇透水,注意不能太湿,约20d生根发芽。

绿化技术论文篇(4)

2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

2.1原料的选用

绿色化工科技的发展,如果不从化工污染、化学反应的源头着手,那么始终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十分被动的措施。那么化工科技及工艺发展过程中,选择无毒害溶剂、原料、催化剂等化学原料来进行化工生产、制作化工产品可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清洁生产和加工原则,有效防止和控制化学污染的产生。近年较为常见的无害化学原料为:野生植物、农作物等生产物质。将芦苇、树木等天然野生植物纤维,以及稻草、麦秸和蔗渣等农副产品的废弃物作为原料加工糠醛、醇、酮、酸等化工原料。还有利用生物质气化产生氢气等,都是绿色化工技术中原料选择应用的非常好的例子。

2.2无毒害催化剂的选用

在百分之九十的化工生产中催化剂是提高反应速率的必需品。然而在绿色化工科技的开发过程中,无毒害的烷基化固相催化剂是国内外研发工作的重点。南京大学徐国际【2】利用环境友好性绿色化合成过程对烯丙基醇类化合物作为烷基化试剂,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对1,3-二羰基化合物进行直接烷基化反应,反应后处理步骤简单,且催化体系可以循环使用,四次催化循环后收率仍然能大于84%。

3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3.1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技术是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废物排放的绿色化工技术,包括辐射热加工技术,绿色催化技术,临界流体技术等。在冶金工业、印染工业、煤气化、制甲醇、垃圾处理、海水淡化等行业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此外先进的脱硝脱硫技术、垃圾制沼气技术、高效清洁的煤气化技术、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发电技术等等这些都利用了清洁生产技术。例如,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还利用有效的化学方法将海水中的盐水分离,在海水淡化的预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对环境状况的不良影响,也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而且,在海水淡化预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氢氧化镁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清洁化工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3.2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领域包含细胞、基因、微生物和酶等技术范畴,其主要应用在化学仿生学和生物化工两个方面。生物酶在作为一种在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具有高效、转移性,可以参与到各个生物化工的合成过程中。另外,化学仿生学中的膜化学技术也是这一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生物技术。在绿色化工技术中采用生物技术,可以利用再生资源合成化学品。从早期来源于动植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原料,到后来以石油和煤炭作为原料。例如,在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制备丙烯酰胺,利用自然界中的酶替代丙烯腈催化合成丙烯酰胺后,大大降低能耗,且没有污染环境副产物产生。由此可见,利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酶当做催化剂,与工业酶及一般的化学催化剂相比,自然界中的酶具有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性质优良的特点。

绿化技术论文篇(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公路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特别适合作为公路护坡栽植,我国20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之后,在南京、山西、陕西、甘肃、北京等地栽培生长良好,近几年经过在东北地区试种后发现,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护处理的情况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长正常、健壮,是东北地区新兴护坡地被植物。

1形态特征

小冠花(CornillaVariaL.)别名多变小冠花,属豆科小冠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侧根发达,呈放射状,横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处纵横交错分布,并生长出许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进行无性繁殖。其主根和侧根上部长有形状不规则的根瘤;茎匍匐生长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质软而柔嫩,长90~150cm,草丛高度仅60~70cm;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25枚,全缘,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伞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环状紧密排列于花梗顶端,花冠蝶形,花初开时粉红色,以后渐变紫红色,开花期长;荚果细棒状,长2~4cm,每荚有3~12节,每节有种子1粒;种子细长,呈红褐色,种皮坚硬,腊质层厚,硬实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学特性

小冠花抗逆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但不耐湿。该种根系发达,有很强的再生力和生活力,抗旱性强,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也能生长;但生长较慢。一旦雨季来临水分充足,生长立即加快,在适当灌溉条件下,生长繁茂。小冠花不耐湿,如受水淹,根部易腐烂死亡。小冠花萌发早,抗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发育较好,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长。其1年有2次明显的营养生长现象,第1次生长为头年潜伏在地下的越冬芽在早春萌发出土;第2次生长为第1次生长苗进入盛花期后,侧根上的不定芽再次萌发出土。多变小冠花发枝力很强,地上枝叶繁茂,单株覆盖度达4~6m2。

3护坡特点

公路边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公路边坡被水冲毁,稳定公路路基,附带美化公路沿线景观环境。小冠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根茎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贫瘠能力尤其显著,是坡地防护、绿化美化难得的优良品种。种植当年,地上部分即可形成致密的草层植被,当年实生苗单株草丛覆盖面积可达0.8~1.7m2,丛与丛之间茎蔓交织,枝叶繁茂,使整个地面全部覆盖,能阻止暴雨直接冲击地面,延续雨水渗透时间,阻滞地表径流形成,防止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稳定层,从而有效稳定土层,固定沟坡,阻挡冲刷和塌陷,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小冠花根系发达,串根性极强,在地下易形成庞大的根群网络,有利于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冲防蚀性能,从而有效保护路肩、边坡。特别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对减少水土流失有明显的效果。

4其他用途

小冠花除了能进行公路护坡绿化外,还有很多用途。小冠花根系有很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强,同时枝叶含氮3.1%、磷0.2%、钾3%,是很好的绿肥作物;种植小冠花后的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都显著增加,土壤理化形状也得到改善,能抑制杂草生长,也是果园、林地、沙荒等地的良好覆盖绿肥;小冠花茎叶柔嫩,营养丰富,是牲畜的优良饲草;另外,小冠花花期长,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

5繁殖技术

5.1种子直播法

5.1.1场地整理。由于小冠花种子细小,苗期生长较慢,因此应精心整地,去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然后施入有机肥进行耕翻、细耙、整平。耕层深以25~30cm为宜,经整理后的地块应达到细致平坦、上松下实。

5.1.2种子处理。春夏秋均可播种。由于小冠花种子硬实率高达70%~80%,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可擦破种皮,也可用15%的硫酸浸种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再进行播种。

5.1.3播种方法。多采用撒播和条播法。将种子混入一定比例的细沙土进行播种,通常撒播用种量为22.5~30.0kg/hm2;条播行距30cm,用种量为15kg/hm2,覆土厚度皆为1~2cm,播后适当镇压。为保持床面湿润,利于出苗,可在床面上覆盖草帘,待出苗后陆续撤除。

5.2育苗移栽法

春天建好苗床浇足水,事先也要进行上述的种子处理,

然后播于苗床覆以粗砂或肥土,用塑料薄膜盖床保温保湿,待苗高15cm时移栽大地。阴雨天进行移栽缓苗效果好。

5.3分株繁殖

将生长多年的过密母株挖出,分成单株移栽,栽后压实土壤浇足水,成活率达90%以上。

5.4截根繁殖

4~5月或雨季把粗壮的根系挖出,截成15~20cm长的小段,每段带3~5芽埋入土中,覆土4~6cm,保持土壤一定湿度,15d左右即可发芽。

5.5枝条扦插

生长季节截取枝条中部20cm左右长的枝条,斜插于土中,浇透水,注意不能太湿,约20d生根发芽。

绿化技术论文篇(6)

北方地区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冻害或“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会全株死亡。银川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长、干燥多风、气温变化剧烈,对苗木的危害很大,尤其是一些常绿树种、新引进的树种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为确保“创园”成果,使树木安全越冬,防止其在冬季发生冻害,在了解低温危害原因的基础上,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使树木安全越冬。

1发生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和原理

1.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1.2根颈冻害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1.3主干冻害

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因初冬和早春期间,昼夜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

1.4枝杈冻害

主要发生在分杈处向内的一面。症状为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因分杈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导管破裂,致使树木来年春季发生流胶。同时,因分杈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可用主干包草、树杈挂草等方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2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加强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藏。春季加强肥水,还可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能,保证树体健壮。秋季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适量施用磷钾肥,锄草深耕,可促进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

2.2适时冬灌,保证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

合理的冬灌既能保证植物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延长来年开花植物的花期。一般地温高于5℃时,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低于5℃植物根系不能吸水。所以,要在地温低于5℃前浇1次透水。地温低于0℃,土壤会因含水而结冰,这时也要浇1次水以保持根系不被风抽干。当温度更低时,根部冻水可放出潜热,提高温度。所以,冬灌应进行2次,时间为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对油松、樟子松、侧柏等针叶树幼苗可以采取冬灌防寒法。

2.3加强防冻保温措施

2.3.1根颈培土

冬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50~80cm、高30~50cm的土堆,可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2.3.2覆土

早春土壤尚未化冻时,树木根系难以吸收水分。而这时空气干燥、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造成植物生理干旱而枯梢。针对这一现象,在立冬前后可将苗木整个冬季埋在土中,使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温度,不受气温急剧变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可减少苗木水分的蒸腾和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于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可以有效地防止冻害和苗木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云杉、侧柏、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和部分落叶的花灌木,如蔷薇、月季以及常绿的小叶黄杨等。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覆土防寒应在苗木已停止生长、土壤结冻前3-5d(立冬前后),气温稳定在0℃左右时进行。覆土防寒具体方法:用犁将步道(或垄沟)犁起,碎土后向床(垄)面一个方向覆土,使苗梢向一边倒,不要从苗上头向下盖土。覆土要均匀,埋严实,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一般床面南侧迎风面适当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翌年春天起苗前1~2周,气温稳定在5℃左右时开始分两次撤土,不要在大风天撤土,这样有利于缓苗,使其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宜过迟,否则覆土化冻下沉,黏附苗木,影响生长,且不便作业。撤土后要及时灌溉,以防春旱。2.3.3架风障

为减轻寒冷干燥的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冻旱的伤害,可以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风障材料常为高梁杆、玉米秆或芦苇捆编成篱,其高度要超过树高。常用杉木、竹杆等支牢或钉以木桩绑住,以防大风吹倒,漏风处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绑以细棍夹住,或在席外抹泥填缝。此法用于常绿针叶树幼苗或一些珍贵树种和新引进树种阔叶树幼苗的防寒中。

2.3.4涂白与喷白

用石灰加石硫合剂对枝干涂白,可以减小向阳面皮部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到的伤害,并能杀死一些越冬的病虫害。涂白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之间,不能拖延涂白时间,温度过低会造成涂白材料成片脱落。树干涂白后,减少了早春树体对太阳热能的吸收,降低了树温提升的速度,可使树体萌动推迟2-3d,从而有效防止树体遭遇早春回寒的霜冻。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进行树身喷白,还可延迟开花,以避免晚霜的危害。

2.3.5塑料薄膜防寒法

该防寒法近年来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如苗床幼苗云杉、侧柏、桧柏等床作播种苗采用铁筋、竹片在苗床上支撑成拱形,上覆盖塑料薄膜作成小拱棚,四周用土埋严,简便易行。也适用于道路分车带内各类灌木和草、花的越冬防寒。另外覆膜前要灌透底水。此法保温保湿,温湿度适宜,管理方便。若遇冬季寒冷,可在塑料拱棚上面再覆盖厚草帘起防寒保温作用。

2.3.6药剂防治法

用防冻剂进行结冻前的防冻喷雾,一般喷施3~5次。

2.4春季养护管理

2.4.1春季,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地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可根据天气状况,一般本地区防风障拆除时间在3月底、清明过后。为避免树体遭受风害,可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方可全部拆除。

2.4.2浇水、施肥

绿化技术论文篇(7)

2催熟剂的筛选及使用剂量试验

在绿豆成熟期有75%的荚变成品种的成熟色时,用3种除草剂(百草枯、草甘膦(异丙铵盐)、乙烯利)作为催熟剂进行了喷施试验。20%百草枯分别使用100,200,300mL对水50L,手动喷施,2~3h后叶片均开始受害变色,晴天1~2d可将叶片绿色部分破坏,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300mL用量到第3天整株全部干枯死亡,100mL用量到第4天全部死亡,嫩荚中的籽粒几乎全部干瘪,产量损失较为严重,超过了13%。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分别使用100,200,300mL对水30L,手动喷施,喷施7d后才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茎叶开始变黄枯萎、枯死,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枯死,效果非常明显,但嫩荚中的籽粒干瘪,与百草枯相比损失的产量要轻一些,产量损失超过了10%,绿豆植株整株脱水效果较好,机械收获时茎秆不缠绕。40%乙烯利水剂分别稀释100倍液、200倍液、300倍液喷施,7d后喷施100倍液的地块开始有变化,10d后300倍液有变化,均表现为叶片变黄干枯,100倍液效果较明显;15d后100倍液整株叶片几乎落完,而300倍液只有少部分叶片脱落,大部分叶片还保留在植株上,此时落叶的植株上荚内籽粒灌浆效果要明显好于前2种除草剂,产量损失较轻,但是茎秆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收获时茎秆不易切碎,即容易缠绕机械,也影响收获的速度和净度,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喷药后时间较长才有变化,这段时间内如遇降雨,严重影响施药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以上研究表明,在使用的3种除草剂中,百草枯是时间最短、效果最快最明显的,但产量损失最严重,故不能采用;草甘膦相对百草枯,效果明显,产量损失也少,但是与乙烯利相比,损失的产量还是较大;乙烯利是对绿豆产量损失最小,效果也较好,但是要机械收获还是不能完全达到标准,缺点就是时间有点长,茎秆脱水较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3栽培技术集成

3.1播前整地、施肥

播种前进行犁地和整地,以浅犁耙耱保墒为重点,做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松紧适度。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2500~45000kg/hm2,并施磷肥450~750kg/hm2。

3.2覆膜播种

整好的地用机械进行覆膜播种,膜与膜之间相隔50cm;在机械上调整好行距40cm,装好种子,进行播种。

3.3合理密植

绿豆种植密度随品种、地力和栽培方式不同而异,一般掌握早熟种密、晚熟种稀,直立型密、蔓生种稀,肥地稀、瘦地密。密度的控制调整行距(地膜的宽度和膜与膜之间的距离),留苗时多采用留双苗,一般每公顷留苗密度为15.0万~16.5万株。

3.4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不宜过早,个别需要放苗,在第1片复叶展开后疏苗,每穴3~4苗,疏苗时把弱苗、病苗、小苗、杂苗拔除。第2片复叶展开后定苗,每穴2苗,并中耕除草。花前10d需增施速效性氮肥,促进豆荚的饱满度,防早衰。干旱时要浇水,特别是现蕾期需水量较大,干旱浇水可大幅度提高产量。结合降雨可以追施化肥,每公顷追施尿素300~450kg。

3.5病虫害防治

绿豆的病害较少,一旦发病很难防治,建议选用抗病品种。绿豆的虫害发生比较普遍,应及时防治,在现蕾期和开花期要严防蚜虫,可采用乐果粉喷洒和乐果乳油、杀螟松乳油喷雾或其他方式进行防治。

绿化技术论文篇(8)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更新规划和建设理念,发挥绿色技术的作用,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国外探讨与研究绿色城镇化和绿色技术等相关问题,主要涉及到绿色城镇与绿色技术开发、绿色城镇技术创新等。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式是从国外引进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如陈万球认为,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走出发展中的困境,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不二选择[1];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系统要素整合塑造构建而成的[2];袁凌等提出了构建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对其技术创新想法[3];刘栋、李伟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4-5];董泊提出,既要从单体的绿色建筑抓起,又要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设[6];徐琳琳则从城镇风貌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设计中利用绿色技术[7];贾铠针指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8]。

1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绿色城镇化,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依托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绿色”、“可持续性”[9]。绿色技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为了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绿色技术的迫切性,大力推广新型城镇化下的绿色技术[10]。

1.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合理布局、规划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体现。绿色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类设施。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符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该区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等要求,了解该区域内公众对各类绿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及相关建议,拟定出合理的配建标准,完善空间布局,协调设施建设,使该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资源配置做到从“有”到“优”的转变。

1.2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现今交通拥堵现象在我国多许多城市十分严重,如何提前做好交通规划,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纳入的工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区的特点,如城镇规模等,选择合理的交通建设规划方案。

1.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①建筑的体形和朝向。建筑体形系数和建筑物的节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建筑体形可以更好地减少建筑物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建筑布局应考虑朝向对节能的影响,应该结合各种设计条件,重点从采光、集热和通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因地制宜地确定出合理的建筑朝向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②建筑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的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墙、外窗和屋面部分,这些部分起到抵御风雨、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等作用,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应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加强外墙保温技术和屋面保温技术。

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文在前面部分论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技术,在此,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作为分析对象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2.1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发展由来

原信江新区的各村村民多为零散式居住,村庄分布不均,各村之间往来基本都是乡间小道,交通不便,而且该地区存在大量土地闲置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信江新区南区位于鹰潭老城中心的北部,它和老城区隔江相望,信江河将其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环绕,区内绿色葱茏、水清气新,具有非常优越的生态和景观条件。把国家“生态文明”兴国方略和江西省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作为前提,随着鹰潭市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信江新区的发展得以确立。

2.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规划

2013年鹰潭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明确了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方向。信江新区南区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城市未来的商业文化中心,建设的规划用地为11.78平方公里,到2020年达到信江新区居住容量15万人,具体规划如表1所示。

3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中,通过结合原信江新区的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土地资源利用等实际情况,该区通过选择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在该区有建筑面积99700m2可容纳六千名学生的鹰潭新一中,建设有行政办公楼、市政广场公园及配套建筑等的鹰潭市行政中心,占地约31.2亩、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含大型剧院、博物馆、群艺馆等的文化艺术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该区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实现了土地、设施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3.2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在道路交通的建设中,结合该地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可以避免以后的交通拥堵问题和实现建设中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区的道路交通建设目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布局,通过龙虎山大桥、鹰潭大桥、信江大桥和鹰东大桥实现和老城区的连接;根据人流车流等特点道路横断面选择为一块板形式,在满足通行的同时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3.3绿色建筑技术

选取该区常见的一种住宅模型,运用DOE-2软件对其进行朝向、体型系数、外墙保温和屋面保温的绿色建筑技术能耗模拟分析。建筑户型和基本介绍如图1和表2所示。该模拟主要是通过改变几个方面的参数来得到该建筑模型制冷采暖能耗对比于基准能耗的变化情况,模拟的内容如表3所示。3.3.1朝向将该建筑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每次转动20°,把正南方向设为0°,进行模拟朝向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不同朝向对建筑能耗会产生不同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要选择适合朝向,该区的最佳朝向为南偏东20°以内。3.3.2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小越利于降低能耗。将该建筑模型做一个简化如图3所示。通过改变体形系数进行能耗模拟,从表4可以看出:体形系数减小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的采暖能耗和制冷能耗。3.3.3外墙保温对选用的外保温和内保温构造形式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模拟可知,该建筑墙体采用内、外保温做法和单一墙体材料相比较,其能耗量减少许多,选用外保温方式建筑的节能效果比采用内保温方式的建筑效果要好。3.3.4屋面保温模拟分析了正置式屋面和倒置式屋面对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屋顶在选用保温做法后,该建筑模型的能耗都降低了,而且可以看出,倒置式屋面的节能效果要比正置式屋面要好。

4结论

在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合理布置建设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运用适宜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保障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鹰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球,丁予聆.城镇化建设中绿色技术创新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40-43.

[2]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16):27-37.

[3]袁凌,申颖涛,姜太平.论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64-65.

[4]刘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1.

[5]李伟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4.

[6]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0(2):111-113.

[7]徐琳琳,周瑞.浅谈绿色技术在城镇风貌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

[8]贾铠针,叶青,赵强,等.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同构关系[J].工业建筑,2014(44)增刊:57-60.

绿化技术论文篇(9)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

绿色建筑理念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各项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建筑的产生,是人们对目前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反思。自然条件恶化,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绿色建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约能源资源,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回归自然。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全球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2006年,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的三星认证,大大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技术隶属技术学研究的范畴,是建立在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新审视传统建筑技术,对传统建筑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建筑技术体系。布赖恩在《可持续建筑》中曾表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一项重要原则,即尊重和理解乡土建筑的风格和结构,以当地传统工艺和能源供应为基础,主张向过去学习。因此,绿色建筑技术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对自然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以循环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自然环境部分、人类建筑部分和社会经济部分。其中,自然环境部分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地域环境,指自然环境对绿色建筑的影响。人类建筑部分主要包括国家为规范建筑业的运行秩序而制定的法规和程序,由此形成一定的人工环境。社会经济部分指的是由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社会水平、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反映了绿色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

绿色建筑技术最重要的内容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绿色建筑技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联系。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地域环境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影响

绿色建筑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其产生受到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如何快速接受新技术,关键在于该技术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经济性成为绿色建筑技术首要考虑的问题。绿色建筑技术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仅能减少工程造价,还能形成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丰富了建筑文化的内涵。由于受到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建筑的地域色彩鲜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文化的继承性特点赋予了建筑的地域性特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建筑文化的趋同性日益明显,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及继承性受到很大的挑战。绿色建筑技术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强调建筑文化的地方性特色,继承建筑文化的脉搏,增强建筑文化的认知感和归属感。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将建筑与城市环境结合,鼓励公众参与到建筑设计中,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促进建筑技术的多样化发展。

(二)柯里亚的地域建筑理论

由绿色建筑的内涵可以知道,绿色建筑并非单纯的高新技术的产物,还应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环境有益的材料,因此适用范围比较广阔,在城市、郊区都能够实现,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印度建筑大师柯里亚对地域建筑理论的认识比较深入,在柯里亚看来,建筑设计应当重视象征性和概念性,在熟悉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柯里亚从印度的气候条件出发,得出印度建筑应具有较好的通风和隔热的性能,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特别注意,在房间和庭院的巧妙组合中,保证建筑的良好通风性能。柯里亚最著名的建筑理念是“管式住宅”理论,将烟囱的拔风原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将建筑设计剖面分成夏季式、冬季式两种,夏季式应以减少太阳辐射为条件,以正三角形剖面为建筑设计形式,减小开口;冬季式则以倒三角形剖面,以获得日照。柯里亚建筑设计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砖和地方砂石,这些与印度的气候条件相呼应,且大大降低了建筑施工造价,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效能。

柯里亚的地域建筑理念是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对地方材料和建筑技术进行充分运用,而非盲目推崇西方建筑文化的高技术特征。柯里亚的地层建造模式,虽与当前建筑物高层化和多层化趋势不相符合,但对当地气候和低工程造价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以柯里亚为代表的新地域主义建筑文化逐渐形成,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对绿色建筑技术产生重要影响作用。因此,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不仅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于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的形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三、绿色建筑技术的地域性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建筑文化也各具特色、纷繁复杂。有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土楼,云南歇山式竹楼,西北草原的蒙古包,展示出我国建筑文化的地域多样性。在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将适合不同地域特色的先进技术传播下去,这就需要对不同地域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地方文化和传统、建设资金及可供利用的建筑资源和材料等进行分析,抓住不同地域建筑文化的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材料,尊重不同民族的和生产生活习惯,促进我国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以柯里亚的地域建筑理论而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内容:应从我国建筑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我国地域建筑技术的升级换代,将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结合起来,尊重传统,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自然、建筑、人的有机统一,形成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云南地域性建筑为例,云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季候,降雨量大,因此建筑物一般为“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尤其是在大理古城,“人”字型屋顶展示了一种古典的整体美。同时,云南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建筑风格也存在很大差异。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哈尼族的蘑菇房,壮族杆栏式建筑,傣族的竹楼,彝族的土掌房,老昆明的“一颗印”式,以及大量皇室古建筑的存在,都展示了云南的地域性建筑特点。

结束语: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地域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材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应在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地实际,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形成独具魅力、多姿多彩的建筑文化。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要求。柯里亚地域建筑理论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地形复杂,各民族的团结和交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结合起来,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焕宇.浅谈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J].山西建筑,2008,34(10):34-35.

[2]尹杨.四川地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3]吴杰.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方向[J].硅谷,2010,(23):13,17..

绿化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Z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1-0063-04

1 引 言

绿色是时下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在互联网上搜索“绿色”,绿色食品、绿色健康、绿色生活、绿色时尚、绿色家居、绿色材料、绿色软件、绿色产业、绿色和平、绿色奥运、绿色制造等概念扑面而来,如果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区域名称,如绿色中国、绿色湖北、绿色武汉等等,则绿色词组更是层出不穷,无穷无尽。当然,搜索“绿色科技”也会出现很多词组,但只要细心地进行浏览,就会发现,绿色科技产品,绿色科技企业类词组还是有一定频度的出现,而绿色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绿色科技理论的创新、绿色科技成果、理念的传播、组织却较为少见,特别是绿色科技传媒更是凤毛麟角。据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包括绿色科技期刊的绿色科技传媒的发展已大大落后于绿色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因此,创办绿色科技期刊适逢其时!绿色科技期刊是指以报道绿色科技成果、信息,传播绿色科技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科技期刊,绿色科技期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责任和理念。

2 绿色科技期刊的优势

绿色科技期刊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呢?笔者认为,绿色科技期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办刊环境、办刊资源以及办刊前景上。

2.1 绿色科技期刊发展前景的优势

绿色科技是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未来目标,绿色科技是未来发明创造的代名词。人类面临的全球变暖问题、资源匮乏问题、能源短缺问题、减灾防灾问题等等都期待绿色科学技术来开创新的纪元。以推动绿色科技进步为目标的绿色科技期刊,在完成期刊使命的过程中也完善了自己,在科技学术期刊中率先披上了绿装,搭建了绿色舞台,拓展了发展空间,绿色科技期刊在绿色革命浪潮中,一定会道路越来越宽阔,前景越来越光明!

2.2 绿色科技期刊办刊方向的优势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见,绿色科技期刊传播绿色理念,推广绿色技术等办刊活动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办刊方向无疑是与国家大政方针保持了一致。正确的办刊方向看似一句政治口号,其实对一个办刊人来说却是无比重要,办刊方向是生命线,特别是像《绿色大世界》这样一个经历过休刊的期刊,如何确定办刊定位,办刊方向是否正确却是一个大问题。《绿色大世界》是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包括学术期刊、技术期刊、科普期刊,而一般来说,科技学术期刊以其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凸显其重要作用,更加受到业界、学术界和读者的尊重。因此,无论是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是从为发展科学技术作贡献的角度,绿色科技期刊办刊方向具有政策优势和社会基础的优势。

2.3 绿色科技期刊的稿源优势

绿色科技涵盖了农业、林业、环保、国土资源、能源、建筑、旅游等大的行业领域,从学科分类来看,更是宽泛,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学科中都蕴含了绿色分支学科,全球从事绿色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传播、管理的各类人员数以亿计,我国绿色科技工作者是全世界最庞大的集群,如果计入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总人数可能数百万人,甚至上千万。这样一支绿色科技队伍,是一个多么雄厚的稿源基础。还是以《绿色大世界(学术版)》为例,该刊编辑部设置栏目时充分考虑了绿色科技领域覆盖面,设置了前沿聚焦、工作研究、资源•产业、环境•安全、园林•园艺、动物•植物、能源•技术、建筑•材料、生态•旅游、食品•加工等栏目,充分考虑到绿色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同时也拓展了期刊稿源的来源面。在这样的办刊思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大世界(学术版)》一定会很快度过复刊期,迎来期刊的新发展。

2.4 绿色科技期刊的质量优势

绿色科技领域是当前科技领域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

时代的需要、社会问题的亟待解决往往促进科学技术划时代成果的诞生,生物进化论、板块构造学说、杂交水稻等等莫不如此。据报道,美国《连线》杂志日前评选出2008年人类在绿色科技领域取得十项重大突破,绿色水泥、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水分解发电技术、二氧化碳回收技术、皮肯斯能源替代计划等榜上有名,这些绿色技术的成熟将会改变世界。同时,作为办刊人,我们也深受鼓舞,绿色科技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将会为绿色科技期刊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绿色科技期刊的质量优势将会得到确立和保持。

2.5 绿色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优势

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也可以称能量,power)是什么?除了国家政策支持、行业需要外,产业界的支持是期刊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期刊企业化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产业界的支持将变得更加举足轻重。绿色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绿色科技是绿色产业腾飞的翅膀,绿色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绿色产业。纵观全国数千种科技期刊,我们很容易发现,与绿色概念相关的科技期刊,无论是权威学术期刊,还是技术类期刊,在刊登企业广告方面均要比其他学科类期刊占有优势,如《花木盆景》、《长江蔬菜》、《种子世界》等都是成功运作的典例。我们坚信,绿色科技期刊只要植根于“绿色土壤”,做好“科技”大文章,正确定位,努力经营,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动力支持。

3 绿色科技期刊的责任

绿色科技期刊是记载、报道、传播绿色科技信息的最重要的、最可靠的知识载体,它通过收集、加工使相关知识与信息活化,并以规范的文字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播。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办刊人应有高度的使命感,把期刊建设成绿色科技界科技知识、科技成果交流、传播、推广的重要平台,担负起绿色科技媒体应该担负的推出新成果、推广新技术、推举新学人、推播新理念的社会责任。

3.1 推出新成果

绿色科技期刊的首要社会责任当属推出新成果。期刊应该面向农、林、环保、生态、国土资源等行业的绿色学科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各学科及分支学科的学术动态,关注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关注国际国内最新前沿科技动态,关注国内生产实践前沿的科技需要和最新发明创造,争取以最及时准确的报道向社会各界推出绿色科技研究、开发、试验出的最新成果,既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及时跟踪报道绿色科技领域科研前沿的新成果新成就,也要跟踪报道绿色科技领域生产前沿的新成果新成就。

3.2 推广新技术

绿色科技的应用目标在千山万壑、千村万寨、千家万户,绿色科技的价值也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上,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应将服务的重心转向基层,朝向生产实践的前沿,面向广大农、林、环保、国土资源的科技工作者,注重实用技术与科技成果的介绍,推出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颇具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3.3 推举新学人

人们都知道文学期刊编辑与作家的互动故事,知道很多作家、诗人的代表作、成名作与期刊编辑部的支持、推荐甚至是指导有很大关系。科技期刊同样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作为绿色科技期刊应该树立为我国绿色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办刊思想,尤其应该面向基层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有很好的发明创造、有很好的工作经验、有很好的研究思路,需要有人发现、鼓励、引导、推荐,绿色科技期刊应乐于当伯乐,通过期刊平台发现、推举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使他们在我国绿色科技舞台上施展聪明才智,发挥应有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3.4 传播新观念

绿色科技期刊是一种媒介,当然应是新观点、新见解、新观念的传播者。

首先,应大力传播绿色观念。绿色科技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科技报道过程中,应适当主动选择刊登有关营造绿色生活、绿色健康、绿色经济、绿色家园、绿色环境等方面的科技论文以及短讯,把绿色文化气息送给读者大众。其次应大力传播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源于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观表现了极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它主要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同传统发展模式的差别关键在于承担了对未来发展的义务。宣传、传播这样一种发展观是利在当代、功在未来的事,是绿色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还要适时地传播其他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如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的观念、人与自然(包括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观念等。通过传播新观念来唤醒国人绿色意识,在提高青少年绿色科技素质上贡献应有的力量。

4 绿色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定位,定位准确者通过努力奋斗成为了名刊、大刊、强刊,而定位不够准确者则可能是历时较长但还在艰难跋涉。笔者认为办刊人的办刊理念决定了期刊的定位和走向,只有科学的办刊理念才能带领期刊走向成功。

绿色科技期刊应强化崇绿、惟特、求精、创新的理念。

4.1 崇绿理念

绿色不仅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色彩,而是包含了丰富内涵的人文状态。绿色是一种理念,绿色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崇尚绿色是绿色科技期刊办刊人必须具有的办刊理念。崇绿理念就是热爱绿色科技事业、对绿色科技人物发自内心深处地由衷钦佩,并积极参与绿色科技创造活动;热爱绿色科技出版事业,视绿色科技期刊出版事业为心中最神圣的事业,甘心为广大绿色科技工作者作嫁衣、当人梯;同时对绿色科技事物有着非凡的敏锐性和感知力,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有为绿色科技事业做贡献的能力和本领。

4.2 惟特理念

惟特就是要高度重视期刊特色的创建。特色是一种期刊立身之本,是区别于他刊的本质性标志之一。期刊没有个性和特色就没有生存与发展的希望。那么绿色科技期刊的特色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兼容性、实用性、交叉性应该是其主要特色。

兼容性就是要不论行业领域,不论学术门派,只要是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绿色科技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期刊都要进行及时报道,不论是学术殿堂的权威学者还是基层科技工作者,只要它们提出了独到的研究成果,都要让他们平等地在期刊中发出声音。兼容并蓄是科技创造活动最需要的环境。

实用性就是要侧重于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的报道。绿色科技的应用目标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难解之题,造福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只有在转化为生产力之后才能体现出其巨大价值,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坚持实用性特色,不仅符合国家科技目标,而且也会受到生产单位的欢迎。

交叉性就是倡导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交叉,从而形成新兴学科、新兴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专,既有其专业化优势,同时也有其难出新成果的不利因素,所以学科交叉、相互借鉴、相互结合是科技创造活动的重要途径。绿色科技学科门类很广,农学、林学、生态学、地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工程技术等等,绿色科技期刊应促进学科相互之间开展大交叉、大融合,从而能够刊登、报道出更多更有创新意义的绿色科技成果。

4.3 求精理念

求精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办刊过程精益求精,努力创建精品期刊。精品意识应贯穿办刊的全过程。针对绿色科技期刊的办刊资源情况,在选题策划、栏目设置、编校加工、出版发行以及为作者读者服务方面,都应有精品意识,一切为了创品牌期刊,把创精品期刊、品牌期刊作为编辑部每一个成员的自觉行为。精品绿色科技期刊应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形态相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除了内容精益求精外,对涉及期刊形象的任何环节都不可大意,都要求精,如封面设计、网站设计、徽标设计、广告设计;以至信封、信纸设计等等无不彰显期刊的形象,都应认真对待,争取做到完美。有求精理念的办刊人,才能创造出精品期刊、品牌期刊。

4.4 创新理念

创新一词已为人们熟知且广泛使用。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其上对一个国家、民族,下对一个基层单位以至到一个个体都至关重要。但每一个单位机构、每一个个体创新的理念、方向、方法是不同的,如何寻找创新突破口是要用创新思维来思考和研究的。对于绿色科技期刊,其创新理念应具体体现在:

一是期刊定位的创新。期刊定位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最本质性的特质,应广泛调查研究,既要体现个性特色,也要与大环境大气候有适应性,既符合学科发展和期刊发展的规律性,也要能勇开先河,独辟蹊径。笔者认为,绿色期刊定位为绿色科技期刊应该是较恰当的选择。

二是内容创新。内容创新应从科学问题研究的规律与把握,对拟发表的科技论文,从理论观点、科学方法、应用情况、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等方面坚持创新性质原则,可以保证为读者提供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开阔读者视野,拓宽其思路,提供新知识、新经验,给予有益的启示和启发。

三是形式创新。期刊形式的创新是给期刊创造一个合适的外表形象。有的期刊活泼,有的期刊严肃,有的期刊显得雍容华贵,有的设计得很成功,有的留下了一定的遗憾。作为绿色科技期刊的外在形式应该与其内容和谐协调,应给读者清新、富有绿色科技含量的感受。在这个原则下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设计,应该能够创造出一种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清新和谐的绿色科技期刊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锦.试论林业科技期刊创新的办刊理念[J].安徽林业科技,2005(3):51~53.

绿化技术论文篇(11)

1.前言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加之人口基数大,地域广阔,能源需求和消耗量巨大,产生的工业污染也成为影响我国跻身世界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利用绿色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方式已迫在眉睫。图书馆建筑作为拥有巨大人流量的大型公建,其在灯光、空调、电梯、计算机等方面的能耗巨大。另一方面,作为文化类建筑,图书馆更应体现出其人文关怀,发扬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感受,为读者创造出可愉悦身心的绿色阅读环境。

2.绿色技术在图书馆建筑中的应用

2.1绿色技术的含义及绿色技术对建筑的影响

2.1.1绿色技术的含义

绿色技术是指低污染、低消耗、于环境无害,并有利于生态发展的技术体系。它与节能、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本身具有时代性,并与高新技术密不可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绿色技术也不断发展变化。环保和生态知识是绿色技术不可缺少的要素,绿色技术创新是环保和生态知识的应用。

2.1.2绿色技术对建筑的影响

综上所述,绿色技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而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所理解的绿色建筑含义也有所不同,其大致分为两个层面:

(1)利用场地特性,发扬地域主义建筑特点以达到绿色建筑效果。

在设计初期,应正确把控其宏观层面。其设计要点在于建筑应根据所处地域条件,充分结合地形,全面考虑当地环境、气候等要素,合理规划建筑形态,朝向,空间布局,基本功能等建筑要素。

以我国古代建筑为例,在寒冷少雨的北方,建筑形态多粗犷敦实。墙椽厚重是为了减少对流已达到保暖的效果,四合院宽阔的中庭有利于冬日摄取更多的阳光。

(2)结合时展,利用高新技术,在建筑中使用前沿的绿色生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能源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绿色技术,目前一些成熟绿色建筑技术已被人们很好的利用到了建筑上。

如现在流行的中水回收技术手段,不仅节约了净水的用水量,还巧妙的处理了污水。其主要方式是在居住小区、宾馆、综合楼等建筑中,运用一定的方式,将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并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如冲刷厕所、浇灌绿地及供暖用水等。

2.2图书馆建筑的绿色技术应用

2.2.1我国图书馆发展现状

图书馆作为人口密集的公共建筑,无疑是建筑中的耗能大户。其能耗主要来源于照明,空调,通风及供暖等。

各地老图书馆无论是在功能还是规模上都逐渐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近几年来,各城市相继建立图书馆新馆,新馆的特点集中体现为规模增大,设施齐全,考虑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及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些新建的大型图书馆,大都采用通透式、大开间的设计,进深较大,中间间隔较少。新建的图书馆既要考虑传统管理模式的因素,更要注重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对阅读环境和智能设施配备均提高了要求。如对通风、采光等要求较高,有的图书馆采用玻璃幕墙。强调自由空间,加强绿化种植,完善空调和借阅设施。

2.2.2图书馆的绿色设计要点

在绿色图书馆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其场地特性,综合考虑其生态性,人文性,可持续性及节能环保性。力图将能耗降到最低,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使内外绿色景观更为丰富,读者身心更加愉悦。其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利用地形特点,发挥地形优势。

(2)尽可能的少用能耗设备,巧妙利用建筑构造技术以达到舒适环境。

(3)利用自然采光、科学技术手段减少照明能耗。

(4)合理设计空调系统

(5)合理的室内外绿化

3.陕西省图书馆的绿色技术应用

陕西省图书馆位于西安市南郊,在长安立交西北部,所处区域环境交通方便。弧形檐顶敞向天空的形象象征着吸纳人类智慧的渴求。门廊柱顶上采用了从汉代石造柱头构件抽象而成的装饰,券窗的造型彰显了陕西省图书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特色。高层书库塔楼顶部和四个塔式楼梯间顶部均作向上起翘的檐顶,使建筑更显典雅、挺拔、飘逸。整个建筑从造型上给人以强大的力度感和时代感。

整个图书馆合理采用绿色技术,为广大读者创造出灵活、便捷、高效、节能环保、愉悦身心的借阅环境,该图书的绿色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形式因地制宜

塬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陕西省图书馆即建于塬上,建筑基址高于周围平地。设计者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将建筑置于高地之上,不仅抬高了建筑位置,扩大建筑体量,丰富了建筑形象,更设计出可供市民休憩的层层台阶,为读者提供亲近自然的阅览体验,体现出陕西省图书馆的绿色人文关怀。

(2)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

图书馆平面呈变形的“工”字形。“工”字形平面有利于建筑室内空间合理利用,使建筑室内获得良好的采光通风,避免了其他形式建筑平面所带来的通风不畅、采光不佳而必须机械通风产生的能量损耗。

(3)建筑室内外植物及景观设计

陕西省图书馆室内外种植多种绿色植物,馆外周边种植多种绿色植物划分出建筑与城市干道,并且隔绝了一部分街道噪音,营造出馆内安静的环境。室内植物随处可见,一层大厅中庭更设计了浅水池等景观小品,池中养殖金鱼供读者欣赏。一方面,这些景观可以体现出文化与自然的相通性,缓解读者疲劳;另一方面,绿色植物可改善建筑内外微气候,调节环境温湿度,帮助减少了机械耗能。

(4)合理的采光方式和照明手段

陕西省图书馆室内根据建筑朝向的不同,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开窗形式。南面采用巨大的落地窗以扩大采光面,节省照明所耗电量,而东西两面只开小窗,开窗位置相对较高,避免阳光直射对读者眼睛伤害。建筑门厅及中庭均采用通透的玻璃自然采光穹顶,减少了室内照明。整个建筑不同区域,采用不同亮度的灯具,例如借阅区灯具亮度相对较高,而安全通道楼梯间则亮度相对较低,只适合遇险时人们安全逃生所需要的亮度。对建筑室内各个部分所需照明强度的合理评估,正确的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有利于建筑绿色节能。

结语

随着现代人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作为人员密集的文化类公共建筑,图书馆对于绿色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建筑师们的重视。目前,我国对绿色图书馆设计与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仍处于亦步亦趋的探索阶段。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现有的先进绿色图书馆案例,取长补短,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理念,设计出更加节能、环保、人文的新型绿色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黄蓉.论构建绿色生态图书馆[J].山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