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1-29 15:06:27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改造的进程也在加快。在电网改造建设过程中,变电站的建设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站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的变电站,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变电站的各种消防技术措施及其工作原理和相应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消防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power grids oftheprocess is also accelerat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power grids, the number of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is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To save space, reduce the building area, and control project cost , many substations are designed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full indoor or semi indoor layout. In such case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or substation safety in produ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easures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ethod.

Keywords: substation fire protection system, water spray extinguishing systems,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可分为:总平面布置及建筑防火、消防灭火设备系统、通风空调防排烟、消防电气、电缆敷设及防火阻燃等几部分内容,以下对各个系统的设计原则一一作简略介绍。

一、总平面布置及建筑防火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消防设计主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变电站内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且建筑面积超过3000m3的生产建筑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通道。主变压器场地、高压电抗器场地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长边设置尽端式消防车道,并应设置丁字形回车道或回车场。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m,道路上架空障碍物净高不应小于4m,可以满足消防车通道、运行、检修、安装等要求。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在每一建(构)筑物发生火灾时,消防车可直达出事地点。

变电站内的建(构)筑物与变电站外的民用建(构)筑物,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间防火间距必须严格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规定,以防止某一部位发生火灾后殃及相邻部位的建(构)筑物,从而阻止火势漫燃至全站。

二、灭火系统

变电站内的灭火系统有消火栓灭火系统、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多种形式。

1.消火栓灭火系统

变电站消火栓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综合楼、配电装置楼等。消火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里主要是冷却:将可燃物冷却到燃点以下,燃烧反应终止。用水扑灭固体物质的火灾时,水吸收大量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火焰熄灭。变电站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是依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和建筑物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体积、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层数等选取相应的设计用水量。由于相当一部分变电站地处偏僻乡郊或山区,市政供水不能到达或距离较远,多采用深井取水以满足变电站生活和消防用水。故变电站室内外消火栓灭火系统给水方式多采用设置消防贮水池、消防水泵和稳压设施等组成的统一临时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

2.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

变电站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油浸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其灭火机理主要是通过高压产生细小的水雾滴直接喷射到正在燃烧的物质表面产生表面冷却、窒息、乳化、稀释等作用。从水雾喷头喷出的雾状水滴,粒径细小,表面积很大,遇火后迅速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燃烧表面温度迅速降到燃点以下,使燃烧体达到冷却目的;当雾状水喷射到燃烧区遇热汽化后,形成比原体积大1700倍的水蒸汽,包围和覆盖在火焰周围,因燃烧体周围的氧浓度降低,使燃烧因缺氧而熄灭;对于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雾状水冲击到液体表面并与其混合,形成不燃性的乳状液体层,从而使燃烧中断;对于水溶性液体火灾,由于雾状水能与水溶性液体很好溶合,使可燃烧性浓度降低,降低燃烧速度而熄灭。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以及持续喷雾时间依据国家标准《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和相关行业标准有关规定选取相应的设计数据。由于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设备都是高压带电设备,所以喷头与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应根据带电设备额定电压等级选取相应的最小布置距离。油浸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外表面面积确定外,尚应包括油枕、冷却器的外表面面积和集油坑的投影面积。以下为某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细水雾灭火系统,如图1所示。

3. “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

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是采用合成泡沫灭火剂,通过气压式喷雾达到灭火的目的。该系统作用原理是结合水雾灭火和泡沫灭火的特点,借助水雾和泡沫的冷却、窒息、乳化和隔离等综合作用来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且不易复燃。系统的启动方式是采用储存在钢瓶内的氮气作为动力源,直接驱动储液罐内的灭火剂混合液,经管道和水雾喷头喷出。故不需设置庞大的消防水池,同时由于灭火剂以高压氮气作动力源,也不需设消防水泵等装置。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控制容易,维护方便。对户外独立变电站的油浸变压器特别是缺水或寒冷地区的变压器,可采用“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取代传统的水喷雾灭火系统。“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以及持续喷雾时间依据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规范》GB50151和相关行业标准有关规定选取相应的设计数据。油浸变压器的保护面积是按保护对象的水平投影面积且四周外延1米计算,与水喷雾灭火系统计算保护面积有所不同。以下为某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如图2所示。

4. 排油注氮灭火系统

排油注氮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是:当变压器因内部故障发生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接到火灾探测器和瓦斯继电器动作信号后,立即打开快速排油阀,降低变压器油箱油位,减轻油箱本体油压,防止变压器爆炸;同时关闭控流阀,切断油枕向本体供油。经数秒延时,氮气从变压器底部充入本体,并充分搅拌,使油温降至燃点以下而迅速灭火。全部充氮时间在十分钟以上,可使变压器油充分冷却,防止复燃。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

5.气体灭火系统

随着卤代烷灭火剂在内的氯氟烃类物质在大气中的排放,导致对地球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变电站气体灭火系统已多采用七氟丙烷气体(HFC-227ea)灭火系统、混合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其灭火机里有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等。变电站气体灭火系统多用于封闭空间的油浸变压器室、高压电容器室、高压电抗器室等的保护。气体灭火系统主要依据防护区净容积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选取灭火设计浓度等以设计计算。以下为某110kV变电站电容器室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如图3所示。

6.建筑灭火消防器材

变电站各室外场地和室内各设备间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设置推车式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砂池、消防斧、消防铲、消防铅桶、活动式喷雾水枪等建筑灭火消防器材。

三、通风、空调及防排烟

变电站建筑通风、排烟应尽量采用开窗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方式。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配电装置室及地下变电站则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变电站通风和空调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联锁,配合消防系统进行防火隔断和排烟。火灾时,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定的程序联锁自动关闭通风和空调电源。

变电站GIS室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和气体灭火防护区域放出的洁净气体均为比空气重的气体,故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置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四、消防电气

1.消防供电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疏散应急照明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规定进行设计。

2.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

变电站主控制室、通信室、配电装置室、继电器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电抗器室、消防水泵房、建筑疏散通道和楼梯间等场所,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以及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变电站应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要求,设置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容量、性能要求以及相应接口均应按照远期规模考虑,火灾探测报警区域包括主控楼及主变压器等。根据安装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和原理的探测器。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感烟、感温探头、感温电缆、手动报警盒、警铃、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在变电站的主控室内,以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火灾报警信息,并可通过通信接口将信息送至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一旦火灾发生,工作站操作员可即时推出相应的报警画面,供运行人员监视。

五、电缆敷设及防火阻燃

为了防止电缆火灾事故,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100米的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并应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及重要性采取一种或数种的防火阻燃措施。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消防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各种新型灭火系统在变电站消防上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年

[2]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年

[3]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年

[4]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年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年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2)

1 变电站建设规模及建设意义

新建的110kV泉东变供电面积约18km2,2015年最大负荷将达 49.56 MW,用电量为222.93 GWh。2020年最大负荷将达123.9 MW,用电量为557.6 GWh。变电站采用3台主变(额定容量50MVA)、双绕组、110kV终期3回出线,户外常规布置、扩大内桥接线的方案。工程动态投资概算为4131万元。

110kV泉东变的建设对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成立于2006年4月15日,面积12832平方公里,随着该实验区建设的顺利进展,“示范园”北片区“科技产业园”负荷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该片区没有110kV变电站分布(“示范园”北片区直线距离110kV茂林变大于10km,),仅靠35kV大卢变1条10kV线路906(和兴线)供电无法满足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根本不能满足该片区负荷的发展需要。新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不仅满足该区域供电潜在负荷发展的要求,而且促进整个玉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玉林市东北部电网构架比较稀疏薄弱,仅有一条用110kV户专线(线径仅为LGJ-95),无法覆盖该片供电区域。而35kV大卢变容量小,不堪重负。新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对建设玉林市电网构架、优化电网结构提供供电可靠性的需要。

因此,为了适应示范园区经济的发展,满足该供电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优化该片区的电网结构,110kV泉东变电站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 站址选择

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等要求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宜利用劣地、荒地、坡地,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根据城乡规划,统一规划线路走廊, 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相互交叉跨越。结合规划部门和国土部门的要求,同时应靠近负荷中心,选择地形平坦、道路连接短、拆迁量少、能直接利用水源、市政设施的区域,对高差过大的地形应尽量避开。

拟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位于广西玉林市茂林镇以北约10km,玉林至北流二级公路旁,桂台农业试验区(广西玉林)科技产业园规划用地内,在一期工程对面水塔岭(玉林市园艺场内,该地块属性非基本农田保护用地)。该工程长约为96.3米, 宽约为75.0米,总征地面积约为7412.0平方米;其中围墙内征地面积约为7341.0平方米, 道路征地面积约为71.0平方米。该水塔岭站址须拆除园艺场内一层砖混居民平房2栋,共计850平方米,修缮4米宽进站道路约180米长,回建4米宽机耕道路约175米长。结合场地现状高程,本变电站高程平整标高为101.5米,所区百年一遇洪水位:89.50m,所址场地无区域大活动断裂通过,为断裂活动相对稳定区域。所址区地貌为丘陵缓坡,地面高程101.2m~107.3m,自然坡度5°~8°,部分地块种植桉树、龙眼树、竹子等。场地内上覆盖土层为第四系植物层、冲积层,下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建(构)筑物基础均可采用天然地基;建筑场地类别属II类,所址场地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满足建造本工程要求。

3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以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美观大方及工业化为原则,力求简洁大方,体现南方电网的企业文化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方便运行、施工。总结以往110kV变电站的工程实践,对站区建筑进行了细致认真的优化设计。

3.1 外观设计

本变电站分为五大区域:110kV配电装置区、主变区、10kV配电室、无功补偿区、主控楼及门卫室区。其中10kV配电室建筑面积为288.4,占地面积为288.4;主控楼建筑面积为446.2,占地面积为223.1。根据征地所得的平面,从运行、检修、安全、方便、经济合理等各方面考虑,对各功能区域进行优化布置。

设备房间根据使用功能选用钢质(甲)乙级防火门,优质木门、防盗门或塑钢门。楼地面:楼梯间地面采用普通抛光防滑地板砖。二次设备间(即主控室)采用全钢陶瓷防静电地板。10kV配电室、通信室、全安间、备品间、工具间、门厅及休息室等采用面砖地面。卫生间内地面为耐磨防滑砖贴面;内墙面:10kV配电室、通信室、全安间、备品间、工具间、休息室及主控室等内墙面均为水泥混合砂浆抹灰双飞粉腻子加乳胶漆面,颜色为白色,卫生间内墙贴瓷片;天棚:二次设备间(即主控室)的顶棚采用配套金属龙骨, 600X600铝扣板吊顶。其余房间顶棚均为结构楼板底面清扫干净,水泥膏打底,双飞粉腻子加刷白色涂料一底二度,颜色为白色;楼梯的扶手和平台栏杆均采用不锈钢扶手。

为体现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建筑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按照南方电网装修标准要求,建筑外部进行统一标识。本设计建筑外墙局部采用统一的企业标识色和建筑符号。主墙面为外墙弹性涂料,色彩按立面设计,建筑显著位置安装吸塑发光“中国南方电网”标志徽章。

3.2结构设计

所有主要建筑物均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混凝土等级采用C25或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25级钢。根据地质条件fak=205kPa,独立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抗震等级为三级,240mm厚砖墙填充,地下夹角层采用Mm10机砖,M5水泥砂浆砌筑,主变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并设有事故排油坑。事故发生时,油可以从油坑经排油管至事故油池。事故油池采用钢筋砼结构。构、支架均采用Φ300等径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电缆沟采用砖砌沟壁,混凝土压顶形式。

3.3消防设计

消防既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也是经济的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划分消防空间,做到经济而不浪费是设计的第二大问题。

本站区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按规范要求在建(构)筑物内及附近配置消防系统及消防砂池。消防灭火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系统、灭火器配置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

3.3.1 消防给水系统“水喷雾消防系统需要”

消防给水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变电站综合楼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且建筑体积未超过3000立方米(实际1807立方米),按照建筑防火规范和变电站给水排水设计规程要求,不需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

3.3.2 灭火器配置措施

楼内各楼层按照严重危险级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主变压器附近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砂池或消防铲。主变压器设置事故油池,当发生火灾时,将变压器油排入事故油池安全存放,切断变压器火灾的燃烧源。

3.3.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全站集中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编码传输总线制火灾报警系统,一般包括自动报警控制器、各类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隔离模块、信号模块、联动控制模块等设备。 火灾探测报警范围包括主控制室、10kV配电装置室和主变压器等处,并根据安装位置的特点和电气设备的特性选用不同的智能火灾探测器。

3.4 采暖通风机照明设计

10kV配电室采用钢百叶窗自然进风,采用防爆型轴流风机机械排风。二次设备室、警传室、通信室等采用风冷分体空调机,以维持室内温、湿度要求。所有卫生间、厨房设置家用换气扇。

变电站工作照明由站用电交流屏供电,事故照明由站内直流系统供电,由事故处理人员到达现场后人工开启。电源容量满足维持事故照明2h。全站配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系统装置各一套。平时正常照明系统由交流电源供电。事故情况下由事故照明系统由直流系统供电。110kV配电装置、10kV配电室、电气二次设备室、变压器附近分别安装动力配电箱或电源箱, 供给检修、试验和照明电源。屋外照明采用防雨型汞灯, 屋内工作照明采用荧光灯, 事故照明采用白炽灯。

4 变电站的绿化

规划设计绿化是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措施之一,它具有净化空气、衰减噪声和电磁波、保护水土以及防尘等作用。本站区按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的原则,以站前区为重点,站前区的绿化应体现变电站的清新所容。站区内,在围墙边、道路两旁以及主建筑物附近种植低矮花木且以花草为主。

5 结束语

110kV泉东变电站本着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及减少对外界的干扰,以合理紧凑的布局、先进适宜的设备,实现了变电站的功能。为满足该供电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优化该片区的电网结构起到巨大作用;对于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整个玉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第四卷110kV变电站综合卷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材料的投入使用,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应当坚持对每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高度重视变电站的设计质量。变电站的建设离不开土建工程设计,因此,研究变电站土建设计的要点及如何进行优化策略一直是广大电力工作者聚焦的问题。

一、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

1、变电站的土建设计前期准备阶段

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最关键的就是选址,变电站建设的位置非常重要,对于电网的运行有重要的影响。设计人员应该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对于电力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都要了如指掌。首先要确定负荷中心,然后设计人员根据电网的整体规划,确定变电站的建设地址。在确定建设地址的同时,对于电网中的接地系统、无功补偿的规模以及主变的型号等等都要进行确定。在地址选择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全面的搜集材料,对于整体电网的运行有详细的了解,位置的选择要尽量的接近负荷中心,以减少能耗的损失。对于设计方案的选择,要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出几个比较优秀的,然后对其进行择优选择,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比对。在确定建设地址之后,要与当地的国土规划部门进行沟通,看其是否与当地的规划有冲突,尽量的不要占据当地的农田,不能砍伐防风固沙的林带。这些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满足以上要求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对于选址的现场进行地质水文状况的勘察,看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地质条件是否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修建地址是否处在地震带上等等,一定要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选择的地址尽量便于运输,看施工设备与材料是否能够运输到施工现场。如果施工需要征用当地的土地,涉及到拆除房屋等,需要协商明确,征地将会带来很大的难度,应该尽量的避免。

2、变电站的土建初步设计阶段

变电站的土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对变电站进行规划设计、平面布置的设计、竖向布置,建筑方案设计等,同时对一些材料进行招标工作。

(1)规划设计

对于变电站的整体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考虑到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运输情况,交通是否便利。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进行计划,尽可能的便于施工,对周围的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符合环保的标准。

(2)平面布置设计

在总体规划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平面布置设计。对于施工阶段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防火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进行平面规划。秉持尽量的少占用土地,便于施工的理念进行设计。

(3)变电站的竖向布置

变电站的位置确定后,要考虑场地的标高是否满足最大洪水位的要求,在进行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的时候,要综合平衡设计以使场地土方工程量最小,进而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值,变电站的竖向布置可以采用平坡式或者阶梯式,尽量利用现有的地形,降低土方施工量,注意边坡的处理,若边坡的高差较大。可以采用护坡和挡土墙共同的方式进行处理,若边坡的高差较小,可以只采用挡土墙进行处理。在边坡的处理的时候,还要设置排水沟等,保证雨水的冲刷和土地的流失,减少土地的使用量。

(4)变电站的建筑方案设计

变电站的建筑方案设计不仅包括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而且包括暖通通风方案设计、基础方案设计水工方案设计、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结构方案设计等。在变电站的结构设计时,大多建筑物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而建筑物的支架和构架多采用钢结构,需要根据变电站的重要等级,来确定抗震等级。建筑物的基础,要考虑变电站的地质情况和建筑结构所传下来的荷载大小。通常多采用桩基础或者独立基础的形式,地质情况较好时,可采用天然地基,若有较厚的填土层时,可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若出现软弱地质,可考虑采用桩基础的形式。在进行暖通或者通风设计时,应该符合消防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3、变电站土建的施工期设计阶段

变电站土建施工图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总图、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等专业,为了有效的提升施工图纸的质量,应该对变电站内的建筑物进行标准的设计,建立起专业间互提资料的制度,各专业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因某一个专业的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建立起施工反馈制度,将变电站土建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快速的反馈到设计部门,对设计进行完善。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土建专业更加要注重自身的结构设计,对于室内站的防水要求很严格,屋面漏水将对设备有毁灭性的影响,大多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者刚性屋面防水,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屋面的防水等级等有效的措施,站内的通风要做到设备能有效的散热。可采用机械、自然通风散热相结合,做到有效的散热。对于外墙的设计更要做到与周围的建筑或环境相协调,能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对于设备基础的设计,更加要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若地质情况不满足,可以采取换填或其他的特殊处理方式.

二、优化措施

1、围墙、电缆沟的设计与优化

变电站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实现现场组装和工厂化制作,采用装配式围墙。变电站的电缆沟也应尽量采用现场装配施工的方式,根据数字化变电站工程特点,减少或者取消地下电缆沟的数量,采取电缆埋管、预制电缆槽盒和预制电缆沟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全站作业条件得到改善,管沟施工质量得以提高,施工进度大大加快。

2、变电站站区排水及消防系统方案设计与优化

变电站的给水系统主要包括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这两个系统最好分别设置。变电站的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量都不多,因此,可以先考虑通过市政供水来满足供水方案设计。变电站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排放。对于变电站的消防系统方案设计,首先应当检查设备、建筑物相互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消防规定,达到消防规定的间距标准时可以不做处理,但是达不到间距标准时,应采用防火墙或者防火窗来处理。

3、变电站站址方案的比较及选择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比较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之后,对于此次方案的可行性由相关专家进行初步判断,在此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审查的建议和相关意见,从而选出最优方案。通过结合工程实际,利用科学的评价依据,选出首选方案,另外为了满足施工方面的需求,也应选出备选方案。

4、屋外构支架的设计与优化

变电站屋外构支架的结构选型和布置方式根据电气主接线方式进行选择。为了达到减少纵向尺寸和节约占地面积的目的,采用联合构架时,有的间隔可以采用两个间隔一跨,构架纵向中部设置单端支撑。运用LCC全寿命比较分析法对屋外构支架的材料(钢管杆与水泥杆)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选出与变电站使用周期相符合的杆材料,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结束语

变电站土建设计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人性管理成为变电站工程的关键。变电站土建设计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各处环节,对施工技术和建材有着严格要求,因此,承建施工单位需要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坚决控制质量标准规格,提高设计质量,完善设计中的不足,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参考文献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4)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能够让变电站友好、协调地“立足”于寸土寸金的城市,成为变电土建设计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城市变电站土建设计的优化成为变电站设计中的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下面结合笔者负责的项目,就城市变电站土建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城市变电站的选址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区各种建构筑物布置非常密集,变电站作为城市电力输送的重要设施,不可避免地建在居民密集区,随着变电站选址的深入,可能会涉及站址地块土规、城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示,以及征地、拆迁、占地等问题,甚至稍有不慎可能引发,酿成社会矛盾。城市变电站的选址不同于土地资源充裕地区,唯一站址的落地已经困难重重,往往并不具备站址多方案比选的条件。

某110kV变电站位于立交桥东南角,站址地块原规划有立交桥环状匝道,为落实该变电站选址方案,土建设计人员持续跟进三年,并最终完成变电站选址工作。变电站配电装置楼采用110kV紧凑型全户内变电站布置方案,建筑尺寸为48.4m×20.6m,高17.8m,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变电站征地面积2568m2,围墙内用地面积仅2258m2。

图1 站址地块规划布置效果图 图2 站址位置卫星图

为了该变电站选址的落实,土建设计人员开展了大量有效的工作,1)变电站站址地块原规划有立交桥环状匝道,并不具备建设变电站的空间,土建设计人员积极收集该地块规划信息和立交桥规划匝道的相关资料,配合规划部门调整站址地块规划布置,并提供精心制作的变电站效果图,成功完成站址地块的规划调整。2)不断优化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在总平面布置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城乡规划退让道路距离、建筑工程退界距离和防火间距等要求下,结合规划道路开展布置,在有限的空间上实现了站址落地。例如,配电装置楼退让立交桥红线最小距离为30.10m,刚刚满足城市规划技术规定退让立交桥红线距离不小于30m的要求。3)与电气一次专业反复协调,以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对周边影响、与周边环境高度协调为出发点,采用110kV紧凑型全户内变电站布置方案,配电装置楼占地面积仅997 m2,比标准变电站减少14%。同时考虑到城市景观效果,配电装置楼建筑外观设计尽量贴近周边建筑风格,并对屋面进行大面积绿化,有效提升了城市变电站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城市变电站的选址应以负荷分布为依据,兼顾电网结构调整要求和建设条件,统筹考虑、统一规划。选址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降压变电站接近负荷中心,方便与电源或其它变电站的相互联系。2)按照城市高压电网规划的预留(预控)站址开展选址工作,确保站址用地满足城规及土规的要求,尽量避开非建设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3)避免或减少地、相关的拆迁及赔偿(现有建构筑物及青苗)等。4)交通运输、给排水、施工、运维方便。5)避开易燃、易爆及污染严重地区、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区域,避让重点保护的自然区和人文遗址,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6)站址的选择应满足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的要求,包括变电站用地红线,建筑与规划道路、蓝线、绿线退让间距,以及建筑工程退界距离等。7)原则上,110kV 变电站场地标高宜高于50 年一遇洪水位,无法满足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防洪标准一致,并高于内涝水位;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场地标高应高于100 年一遇洪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8)站址选择时应根据本地区电力系统接线的发展规划,预留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出线走廊,避免或减少架空和电缆线路相互跨越。电缆进出线宜布置在成型道路或与本工程建设周期匹配的规划道路下。

二、城市变电站的防火间距

根据广州市相关规定要求,变电站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同步规划和审批,与项目首期的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变电站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合建模式已成为广州市区变电站建设的必然趋势。开发商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往往将变电站布置在小区红线内的某个角落,防火间距是此类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某110kV全户内变电站站址位于某房地产项目红线范围内,北侧为40m宽城市主干道,西侧为中国电信营业厅,东侧为在建的房地产项目楼盘,南侧为已建成的大型住宅小区。为了与在建楼盘裙楼充分协调,配电装置楼采用110kV限高型全户内变电站布置方案,建筑尺寸为53m×23.4m,高11.5m,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规定,配电装置楼按照单、多层丙类厂房,耐火等级二级考虑,与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的裙房间距不小于10m,与民用建筑一类高层间距不小于20m。变电站东侧在建塔楼为32层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而配电装置楼距离在建塔楼的最小间距为15m,不满足防火间距要求。由于配电装置楼二层以上楼面与东侧在建楼盘裙楼连接,现有防火规范并未对变电站与民用建筑联合体内部的防火间距进行明确规定,故该变电站与塔楼之间的防火间距问题需经过消防局专家评审组的审议才可确定。同时,配电装置楼靠裙楼一侧不满足20m防火间距的墙体不开设任何孔洞。在满足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条件下,配电装置楼屋顶还配合开发商设置了网球场,做到“不露声色”地融入居民区。。

图3 变电站效果图 图4 站址平面布置图

三、城市变电站的降噪措施

对于城市变电站,降噪同样是一件非常刺手的问题。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变电站处于2 类声环境功能区,即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的区域,噪声限值白天小于60分贝,晚上小于50分贝。变电站处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即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噪声限值白天小于55分贝,晚上小于45分贝,噪声限值对城市变电站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夏季的用电高峰期间,变电站的负荷率很高,噪声较大,尤其是居民密集区的城区户内变电站的噪声引起的居民投诉的状况颇多。

根据电力文献介绍和实际监测,变压器的噪声属于中低频噪声,对噪声值贡献最大的频率是250Hz和500Hz;风冷机械噪声属于中高频噪声,对噪声值贡献最大的频率是1000Hz和2000Hz。从噪声的控制角度看,噪声的频率越低,治理难度越大。因为低频噪声的波长长,随距离衰减率低,也不易被吸收。对此,控制噪声的方法主要有两个,1)是降低噪声源所发出的噪声。2)是在噪声到达人的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振、吸声、隔声等合理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或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理噪声的目的。

对噪声的控制和治理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先进的吸声、消声、隔声装置进行特定的组合,主变室敷设吸声墙,主变大门采用消音隔声大门,主变柜式离心风机采用通风消声百叶窗吸声消音,使各装置合理承担一定的消音量。 2)采用低噪声的设备和通风机械,常开型风机运行采用温控方式控制风机转速,减小风管内及出风口处风速,降低风噪,从源头控制噪声。3)采用自然通风与强排风相结合,尽量以自然通风为主,减少噪声产生。4)设备采取减震、隔震措施,风机、水泵等设备设置减振基座,风管采用风管隔振吊架等减振技术措施,风管与通风设备采用软性连接等。总之,城市变电站的降噪措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充分考虑投资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现代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迅速,用电需求负荷密度也越来越高,城市中心区必然要增加更多变电站,变电站落户市区内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014年12月29日,广州市第300座变电站?――220kV柳园变电站投产落成。据估算,“十三五”期间广州电网规划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6座,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6座。在开展城市电网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变电土建设计人员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在如何实现人居环境与电力建设的和谐发展方面,我们依然有很多工作可做,正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5)

Abstr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teel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design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place fire hazard analysis, recommend for using suitable type of detector.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by industrial fire safety network monitor system and other auxiliary system composed of two. Level 3 manageme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fire control radio system, fire control phone system, flammable (toxic) gas detection alarm system, grounding system and so on, frame constitute a steel industry enterpris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of the core content.

Keywords: steel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s, fire

中图分类号:U260.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钢铁冶金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正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然而,多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和其他行业类似消防安全问题的暴露,也给钢铁冶金企业的消防安全形势敲响了警钟,其消防系统设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燃。因此,本文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就目前钢铁冶金企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典型设计做一个阐述。

2消防分区划分

大型钢铁冶金企业通常包含众多工艺,如:原料场、烧结、炼铁、炼钢、热轧、冷轧、自备电厂等,为便于管理,及时有效地对可能发生的火警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消防系统的监控通常按照工艺系统,分区域管理,基本上与行政职能管理相一致。根据钢铁冶金企业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特点,通常可以把整个厂区划分为几个大分区,由大分区管控辖区内的相应车间区域。以某一工程消防分区划分为例,此工程将全厂划分为7个区,每个区监控相应生产区域,详见图1:

图1消防分区划分

3重点保护对象火灾危险性分析

在钢铁冶金企业中,电气火灾及可燃油类火灾比例十分突出,因此钢铁冶金建筑物中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主要是针对液压站系统、电气室、电缆桥架、电缆隧道、高炉炉顶液压站设置的一种自动报警及消防设施[1]。

为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对这些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做认真的分析,采用合适的保护方式对其进行保护探测,使可能造成的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3.1 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含有大量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场所,该类场所的火灾起因主要有两种:内部火源和外部火源。内部火源主要是指电缆传输电流过载,电缆接头处阻抗大,致使电缆表面产生温升,使电缆绝缘层和保护层炭化、击穿或产生阴燃,伴随烟和热的大量产生,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火灾。外部火源是指电缆隧道、电缆夹层内其他火源及缆道外各种火源。外部火源可使电缆表层温度升高炭化起火,同时产生大量的烟和热,直至供电线路瘫痪。据有关资料指出,在我国电缆隧道、电缆夹层及电气室地下室火灾事故中,30%是由内部火源引起,70%是由外部火源引起。

由于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场所火灾起因的复杂性、火灾的快速传播性和地下封闭性等特点,使公共消防设施难以有效实施,因此电缆隧道及电气室地下室存在极大火灾隐患。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在电缆夹层采用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与线型感温探测器组合方式进行探测。在电缆隧道采用双回路线型感温探测器进行探测。为防止火灾探测器敷设线路上实际存在的电磁干扰,工程设计采用带有金属屏蔽层的火灾探测器,可提高抗干扰能力,避免或减少误报;同时也加大了抗机械损伤的强度[2]。

3.2 主控室、变电所、电气室、操作室等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一般控制楼内均含有主控室、变电所、电气室、操作室等场所,此类场所存在有大量电子仪表、控制设备,由于电气设备短路、线路过载等内部电气原因常常会引起火灾。同时操作室、仪表室等场所也是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所以对防火的要求更高。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主控室、变电所、电气室、操作室等场所采用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或线性光束感烟探测器(大空间区域或不适合安装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场所)进行探测。

3.3 液压站、站等油类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轧钢厂区含有大量地上或地下液压站、站等场所,油的闪点不低于120℃,液压油的闪点不低于190℃,油和液压油均为丙类危险品。

液压站、站等油类场所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泵、管道、容器或其它部位泄漏,特别是泄漏压力较高,泄漏量较多时,遇火点燃(点火源可能是多方面的:电机及其它电气火花、焊渣等),若扑救不及或扑救方法不当,则可能导致火灾的快速蔓延,危及相关的其它设备或区域。

另外液压站、站等油类场所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站内除了可能存在的B类火灾(主要的火灾危险:液体燃料火灾)外,还存在较多的可燃固体物质,如电缆、电机等,即存在A类火灾。也就是说火灾往往是由A类火灾和B类火灾交叉进行。并且两类火灾物质的布置往往呈空间立体形式,故火灾也呈立体空间特点。双重的火灾也进一步造成点燃源和起火部位的多方位性。与电缆隧道情况相似,故其火灾隐患也极为重大。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液压站、油站区域采用红外火焰探测器与线型感温探测器组合方式进行探测。

3.4 变压器室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自备电厂区域含有变压器等重点保护场所,变压器一般由铁芯、绕组、油箱、油枕、冷却器、高压套管和压力释放阀等组成。变压器油闪点在130℃左右,为可燃液体,正常情况下在密闭油箱内部依靠温差自然循环或通过油泵强制循环,以冷却电磁交换过程中铁芯和绕组等散发的热量。油箱主体内部有变压器油,铁芯、绕组等设备。当变压器内部短路发生电弧闪络,油受热分解气化,箱内压力急剧升高,压力释放阀喷油泄压,此时可能引起爆燃,如泄压不及时,甚至可能发生箱体爆炸。另外雷击、过负荷、变压器出线短路以及外界火源等均可引发火灾。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在变压器区域采用双回路线型感温探测器进行探测。

3.5 涂层室、涂料库区域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轧钢厂区含有涂层室、涂料库等场所,该场所属于有爆炸危险厂房,内部可能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其涂装材料绝大部分为易燃性和挥发性有机物质,其组分中的有机溶剂极易挥发,形成易燃性的蒸气,与空气接触,积聚到一定的浓度极限时,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在涂层室、涂料库等防爆场所内选用防爆设备。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消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通常分为两大部分、六小系统,详见表2:

表2 消防电气系统设置表

分类 系统名称 设置区域 说明

工业消防安全网络化监控系统 消防报警监控指挥系统 指挥中心控制室内 监控整个厂区防火建筑物

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 各个分区内 监控各自分区内防火建筑物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各车间区域内 监控各车间区域内防火建筑物

其他辅助系统 火灾应急广播与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各类控制室、操作室、配电室、办公楼、电缆隧道、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使用管道煤气或天然气的场所、煤气站和煤气表房以及存储液化石油气罐的场所、其他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的场所、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场所

消防接地系统 凡采用交流供电的消防电子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 采用专用接地,接地电阻≤4Ω;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1Ω

4.1 工业消防安全网络化监控系统

结合钢铁冶金企业的管理特点,通常设置三级管理系统:

(1)消防报警监控指挥系统

消防报警监控指挥中心(一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在消防安全监控指挥中心,配置一套消防工作站及相关设备。功能为收集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二级系统)信息并对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调度和指挥,具有与内部、外部消防指挥机构和其他厂区的联络功能。

(2)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

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二级系统),在每一个消防安全单元区设置一处,每一处设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为收集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信息并对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监视与控制,具有与更高一级的内部(一级)、外部(110等)消防指挥机构的联络功能。

(3)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三级系统),根据保护对象的分布和工艺分区的数量,每一个工艺分区设置一处,每处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为收集本区域消防系统信息并对其实施监视与控制,具有与更高一级的内部(二级)系统的联络功能。

5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钢铁冶金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应充分结合规范和实际情况,对保护对象做认真分析,对设备做仔细选择,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人总结了以下几条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现行消防标准、规范的原则

在进行消防设计时,应遵循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消防设计标准和规范,特别要结合《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的要求进行设计,本规范是最新颁布的钢铁冶金行业的消防防火设计规范,具有指导性作用。

(2)与主体工程设计指导思想相一致的原则

由于新建的钢铁冶金工程在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均要求很高,与之配套的消防系统也应可靠、先进和实用,本着服从工程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力求为整个主体工程的顺利投产及运行保驾护航。

(3)整体网络化监控原则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的消防控制系统仍然处于分散报警阶段,没有统一的消防管理经验。无法完成消防设备管理、消防报警管理、安全防范管理及消防值班人员管理等功能,同时,不能很好的对设备报警情况和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关键原因在于技术水平低、系统化程度低,应建立开放式的跨区域计算机综合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4)各保护对象的针对性设计原则

结合冶金企业生产工艺及国内外大量火灾案例分析统计情况,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电气地下室)、液压站、油库、油浸变压器等保护对象具有较大火灾隐患及传播特性,应选用适于工业场所使用的探测产品,把工业环境的电磁等干扰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6)

电力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电力建设是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命脉,电力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我国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变电站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而土建设计是与电气一二次设计有着密切联系的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整个变电站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竣工图设计阶段。

1.变电站土建设计各阶段的设计

1.1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要点

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从占地面积、站址位置、拆迁、地基及地下隐蔽设施等方面考虑,确定最终站址位置。

设计要点:选址工作一开始应确定负荷中心位置。负荷中心由系统人员根据电网规划及潮流分析后提供,同时系统人员还应提供主变、出线、无功补偿规模以及接入系统方案等。根据系统资料,土建人员通过现场考察、收集资料等方式,初步选定若干候选站址。这些站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网损。此时需要对每个候选站址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站址所在地是否违反城建的相关规划。需特别注意的是,该站址是否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除通过国土部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外,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还需向规划部门收集资料,了解站址的规划情况,避免与城建规划相冲突。如需要避让公路、铁路等。

(2)土地征用、交通运输、水文地质等是否可行。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变电站选址应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同时应注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矿产等,例如站址应距离地震断裂带1 km以上。由于站址经常选择在山坡及较偏远的位置,需考虑进站道路的宽度、坡度及转弯半径是否满足主变等大设备运输的要求。

(3)注意变电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特别注意站址周围是否有军事设施、通信设施、飞机场、导航台、风景旅游区、陵园等。如存在上述情况,应通过征询获得相关协议或批准后方可建站。

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可以确定合理的站址位置。

1.2初步设计阶段及要点

初步阶段设计,主要对确定的站址位置从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及挖填方量、挡土墙、边坡、建筑、结构、基础、道路、上下水等不同设计方案比较后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案,确定站址最终征地面积,一般要求设计二个或二个以上方案比较合理。

要点:(1)总平面布置。主要从进出线、道路接口、排水接口、安全距离、消防、运输方面进行优化。根据规范、规程对已确定规模的各建构筑物合理布置,尽量合并共用设施,减少道路占地面积,尽量向空中发展,使平面布置更加紧凑,节约用地。例如:电容器室和配电室合建为一字型,可以取消消防间距。配电室、电容器室、主控制室合为一体,减少占地,也无须考虑建筑物之间消防间距。进出线构架由单跨做成连续跨等。

(2)竖向布置。无论平坡式还是阶梯式布置,必须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使场地平整挖填方较小,减少不必要的开挖量,同时从环保角度考虑,也可减少对生态自然和植被影响。根据站址位置地形高差大小,确定采用阶梯式或平坡式布置,降低平整场地和基础费用,设计中土方平整应考虑基坑开挖土石方、边坡、挡土墙及主变压器油坑、构支架基础、电缆沟、排水沟(管)等开挖量。阶梯式布置两平面高差最好不大于3.5m,便于满足站内道路连接坡度。对于地形较平坦的站址,采用平坡式设计,坡度尽量与原地形一致,考虑场地排水,坡度不小于0.5%。

(3)挡土墙和边坡。挖填方量变化微小的条件下,挡土墙高度越小越好,高度低于6.0m挡土墙是比较经济节约,高度超过8.0m,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或衡重式挡土墙。经过平面和竖向优化后,再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用途选择不同的断面形式;根据土质边坡的允许值,确定边坡的开挖坡度,在满足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下,尽量使坡度大些(即更陡),这样既减少边坡土方开挖量,减少占地,也减轻对当地的生态自然和植被的破坏。

(4)建筑结构。根据变电站设计规模确定建筑面积,尽量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时,减少不必要的附属面积。根据现有规范,多层建筑层高超过3.6m,砖混结构已不满足抗震要求。建议电容器室、配电室、主控制室等房间尽量采综合建一栋楼房比较合理,降低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宜采用框架结构,形成大空间,便于电气设备布置,且节约占地面积。也节约房屋间消防间距面积,从而节约造价。

(5)基础。建构筑物基础选型时,必须结合地质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天然地基,普通条形基础在建筑物总造价中占比例约为15~20%,因此有必要对基础优化。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利用天然地基,条形放大基础。老粘土夯实地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考虑挖深2.5m左右,采用三七灰土或三合土人工或机械夯实,每次虚填土厚度25cm左右,夯实至厚度为15cm,直至基础底面。承载力小于150kPa的天然地基,考虑采用换填土放大基础,一般换填土采用级配卵石放大基础。对回填区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实测其承载力,直接在其上部做单层建筑物没有问题。对于多层建筑根据持力层深度大于5m宜采用桩基础,3~5m以内超深基础采用块石灌浆或毛石混凝土比较经济。

初步设计方案一般主要从上述5方面考虑,比较后推出方案以达到优化设计目的。

1.3施工图设计阶段及要点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初步设计审查确定的方案,按现行的规范及规程或国家标准,设备的订货尺寸,进行施工图设计。一般按照先局部后整体调整,调整原则不得超过初步设计确定原则。所有尺寸确定无误后,对初步设计估算的各建构筑物结构尺寸进行详细计算和经济比较,应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合理的断面,选用地方的材料,减少不必要运输费用。

1.4竣工图设计阶段及要点

竣工图设计阶段,是以设计单位施工图为基础,并依据由设计、施工、监理、调试、建设单位审核签认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联系单”、设计更改的有关文件以及现场施工验收记录和调试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图。竣工图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施工验收记录、调试记录等相符合,应真实反映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

2.变电站土建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变电站土建设计结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指各种作用下结构防止破坏倒塌、保护人员不受伤害的能力。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对结构工程的设计而言,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和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2.1.1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两个因素:一是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二是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

2.2.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局部破坏时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这就要求设置合理的构造系统,采用必要的构造钢筋,采用有利于结构耐久性的最小配筋率,配置限裂钢筋。消除不合理的约束因素,合理设置变形缝或后浇带。对特殊环境中的混凝土,应通过计算和试验给出较为准确合理的配合比,努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中对站内生产用房、辅助及生活建筑荷载效应、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的选择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变电站特有的屋外构支架的设计条件、计算简图和内力分析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要求。

2.2.3结构的安全耐久性

这主要是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大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对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变电站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

2.2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防火

就变电站建筑物而言,国家电力防火规范规定最低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为戊类,配电室为丙或丁类;建筑物的屋面应采用非燃烧体。主控制室、继电器室、微波载波机房的墙面可采用较高等级的难然烧材料及自熄型饰面材料,隔墙、顶棚宜采用非燃烧材料。同时,建筑物安全疏散出口数量设置、防火门等级要求及其开启方向等方面的设计均应满足规范要求,且在建筑物内还需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变电站的火灾事故绝大部分是由电气设备特别是带油设备所引起的,这类火灾用水扑救的作用不大。电缆是容易燃烧引起火灾的物体,在站内其分布较广,采用固定灭火设施来应对由电缆起火引起的火灾不太经济,也不现实。所以,电缆消防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分隔及阻燃。变压器是变电站内最重要的设备,防火要求更高,应在设计中加以重视。国家规范规定,主变压器对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及屋外配电装置最小防火安全距离要求不得小于10m。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主变压器之间、主变压器与其他充油设备以及主变压器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当防火净距小于规范要求时,就应在设置防火隔墙,同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需达到《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具体时限。

2.3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防噪

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在变电站土建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合理地规划布局,优化通风设计,减少噪声污染。因此,变电站选址时,在满足供电规划的前提下,可首先考虑把变电站建在背景噪声比较大、或对噪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区域;其次是优化变电站的通风设计,在进风口设置消音设备,降低噪声污染。

2.4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外观及绿化

由于户内型变电站在地处城市中,怎样使变电站的外观和绿化适应现代城市面貌是当前的时代要求,因此注重建筑形体的设计和绿化是非常必要的。在土建工程设计中,应将变电站尽量建筑得整齐有序,与周围建筑物融为整体。同时,在尊重整体格局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将变电站设计成为有个性、富有时代感的城市型变电站。采用集中绿化区和利用边角地带绿化的方法,尽量提高绿化率。

3.结束语

目前,我市变电站工程均需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因此在设计各个阶段中应严格按照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的“两型一化”的具体要求,注重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对主要构建筑物、站区场地平面方案、地基处理及其他主要设计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优化变电站的布局,以契合国网、省公司倡导的建设整体效益最优的电网建设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电力变电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变电站土建在防火、防噪、空间利用、外观绿化等方面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不仅有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同时要符合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要求。在土建设计时就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有效地降低工程的造价,提高变电站的综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DL/T 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S].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7)

安全设施安装与制作标准化

首先,生产技术部根据安监保卫部提供的公司安全设施普查梳理情况进行分类、细化,制订安全设施安装与制作方案,上报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其次,生产技术部根据标准要求规范安全设施标准化设计,提报招标计划采购或招标安排制作。第三,严格分工安装与制作。生产技术部负责督促对新建工程(变电、配电、输电)安全设施标准化配置安装;相关职能部室(调度所、乡镇电管部、检修工区)负责组织所辖班组/站所或安排其它施工队伍(招标单位)对安全设施标准化配置安装,各班组/站所实则监督或具体实施。第四,生产技术部组织专业管理小组成员,对相关职能部室、班组/站所安全设施标准化配置与安装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符合标准要求。第五,安监保卫部梳理各单位安全设施配置、安装、变更信息,修改完善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信息档案。

安全设施运行维护标准化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8)

1地铁工程人防设计的设防要求和特点

1.1设防要求

(1)现行《人民防空战术技术要求》对城市地铁兼顾人防的战时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城市地铁战时是城市人民防空工程体系的重要连接线,主要功能是保障人员安全交通,转移和物资运输,可作为人员紧急掩蔽场所,其防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级别,应按国家规定的人民防空城市类别具体定制。城市地铁宜按一个车站(换乘站)和一个区间划分为一个防护单元,并作区间隔断。(2)地铁线路用做疏散干道:周边人防工程与地体线路应尽可能连通,以方便战时人员疏散、物资运输。为充分发挥疏散干道功能,战时仅在空袭时段,所有防护设备关闭,进行隔绝防护,空袭警报前,以及空袭警报解除后,区间防护设备处于开启状态,机车保持适度运行;即使机车不运行,也可以通过轨道平车、人员步行完成疏散、运输功能。(3)地铁车站用做紧急人员掩蔽部:当地铁线路疏散功能中止,疏散人员不能继续疏散时,可利用地铁车站作为紧急掩蔽部,供疏散人员短时间临时掩蔽。车站的大空间提供水等应急生活物资,能满足基本的呼吸换气要求。

1.2设防特点

地铁人防工程按“兼顾”人民防空设防,设计指标和要求低于标准人防工程。“兼顾”意谓着人防设防要服从平时功能要求,即在保障平时使用的前提下,满足战时防护功能要求,完善自身防护能力,力求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疏散转移”是其重要的功能和特点,地铁线路作为战时的“疏散干道”,对于战时疏散人员、转移战备物资、降低空袭损失、保存战争实力等,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兼顾人防设计的主要内容

地铁工程兼顾人防设计通常分为系统设计、主体设计、口部设计三部分。

2.1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地下车站、地下区间、地下区间风井等均应纳入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范围。防护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一个车站与一个相邻区间为一个防护单元的原则,换乘车站原则上宜分线划分防护单元(包括相邻的区间隧道),当各换乘线设防等级不同时,应分线划分防护单元。各个防护单元的内部设备应自成独立系统。每个防护单元战时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不含连通口和垂直出入口),并应不少于1个直通室外的战时主要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地铁工程与相邻地下工程有连通规划的,连通口和通道应一次设计、施工到位;无连通规划的可预留连通口。单线防护单元的紧急掩蔽人数规定如下:车站的掩蔽面积4000~5000平方米,紧急掩蔽人数≤800人;车站的掩蔽面积5000~8000平方米,紧急掩蔽人数≤1200人;车站的掩蔽面积8000以上,紧急掩蔽人数≤1500人。多线换乘车站合并设置防护单元时,紧急掩蔽人数最多不超过3000人。按当地政府人防城市规划要求,地铁车站设置一般车站和重点车站。一般车站的防化等级一般为丁级,按清洁式、隔绝式两种通风方式设计。重点车站防化等级一般为丙级,与结建式普通二等人员掩蔽所的防化设计要求一致,分为清洁式、滤毒式和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结构设计:按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的抗力级别确定结构各部位的人防荷载。动力分析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在战时荷载的作用下,只验算结构承载力,不验算结构变形、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给排水设计:重点车站战时考虑人员饮用水和口部洗消用水,人员饮用水可采用成品桶装水。口部洗消水采用组装水箱储水,临战拼装。一般车站可以只考虑人员饮用水,不考虑口部洗消用水。站台层和站厅层临战时设置干厕。所有进出地铁工程的消防水管、空调冷却水管、排水出户管等在围护结构预埋好套管,并做好防护密闭措施,在围护结构内侧设置防护阀门。电气设计:战时供电电源由电力系统电源、区域电源、车站平时配备的蓄电池组(自备电源)三部分组成。区域电源还可用车载式移动电站,从工程的进风竖井内接入电源。利用平时照明配电系统转换成战时正常照明配电系统,利用平时应急照明配电系统转换成战时应急照明配电系统。

2.2口部设计的主要内容

地铁工程需要设置防护设备的部位主要包括(即口部形式):车站人员出入口、消防疏散口;车站通风口、区间通风口;出入线段口部、区间隔断;车站与周边人防工程或地下空间连通口;正线区间与车站连通口。在进行口部防护段设计时,需要对防护设备的功能要求、操作要求、施工安装要求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正确选用防护设备类型和型号,确定平剖面尺寸和标高,合理布置防护设备。根据人防要求,防护设备除了具备一定的抗力,满足防护和密闭要求外,还要求战时在不使用机械、不需要熟练工人的前提下,能够人工快速启闭,平时维护维修方便。例如正线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其特点:首先作为两个防护单元之间的防护密闭隔断设备,必须满足能够双向承受冲击波荷载的要求;其次设置在区间隧道内,隔断门上有用于列车受电的刚性不间断接触网(或第三轨),下又有道床和铁轨,战时在不断开刚性接触网和轨道的情况下,必须能保证这两个部位满足防护密闭要求。另外,为了确保密闭要求,防护设备四周的门框墙需要一次性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不能二次施工,穿过门框墙的所有管线均需要进行防护密闭处理。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9)

1、经济效益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发电量任务;

2、安全目标:实现安全经济运行;不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的事故;不发生责任性设备事故;无防火、防汛责任事故;

3、生产目标:主设备完好率100%;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正确率100%;主设备消缺月度完成率100%;发电设备强迫停运次数不超过0.5次/年台;

4、现场文明生产目标:保持生产现场的整理、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为实现上述各级目标,现将具体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优质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发电量指标

发电量是电站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为保证电站的最大经济效益,运行维护电站讲继续采取必要的措施:

1、通过1月份对电站一号机组和二号机组以及3月份对双电站一号机组、二号机组以及三号机组的小修工作,检查机组状态、消除机组缺陷,为汛期稳定运行创造条件。

2、通过对维护保养计划细则条款的完善,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对设备进行精心维护、精心作业,实现“设备零缺陷管理”,努力杜绝因设备缺陷原因造成的电量损失。

3、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使工作计划的实施率控制在90%以上。在进行设备操作、检修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提前进行演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因操作时间长引起的电量损失。

4、根据双电站投产后的具体情况,完善负荷分析,在保证发电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降低耗水率,有效利用有限的水量,减少弃水和泥沙淤积。合理调配负荷,提高机组运行水头,实现设备运行的最高效益。

5、通过过去的总结,对厂用电用电率进行总结分析,继续深挖节能潜力;对于双电站要根据设备特点,摸索尝试节能手段,降低厂用电用电率。

6、积极配合公司经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供可多发电量的信息。

7、积极主动与调度搞好和谐工作,培训值班人员与省调人员的工作协调能力;集控中心每日掌握好水情、水库水位与负荷的关系、两站发电耗水量和时间差别关系,及时与公司和省调进行联系,确保电站的最佳经济运行。

8、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杜绝安全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

9、严格控制负荷曲线,对负荷曲线的控制采取三重把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电量的产生。

二、建立科学的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保证设备健康运行

设备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电站的经济运行,对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直接的联系。运行维护电站按水电站职业化管理的要求,根据多年来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设备维护管理。

(一)根据维护计划、标准,精心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1、根据维护保养计划细则条款,加强培训和演练,根据《设备年度保养计划》和“细则条款”制定出相应的月度保养计划;

2、完善设备“十字保养”法,即:清洁、调整、紧固、、防腐。根据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对具体设备或具体元件实行定期“十字保养”;

3、建立设备维护标准,参照有关标准、厂家技术资料编写并完善检修设备的质量及工艺标准,对检修质量点进行有效的监理和控制;

(二)建立对设备在线监测,减少设备缺陷的产生

1、通过仪器、仪表及人的感观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预先得知设备是否要出现故障。

2、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建立相应的档案,加强巡检次数,对缺陷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使得带病运行的设备处于监控范围内,如:当发现某设备有渗油现象,便对其现象进行记录,记录由渗油发展为漏油的时间、漏油间隔时间等,判断是否进行检修,并合理安排低谷时进行消缺。

(三)建立标准化的维护管理。标准化的维护作业,关系着设备的检修质量、设备的使用寿命等,是保证设备健康运行的管理制度。

三、认真执行水电厂的电能质量、金属、化学、绝缘、热工、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和坝工十个方面的技术监督。目前十大技术监督正已开始建立,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建立相关的台帐,下半年对开始对十大技术监督进行不断的完善,按技术监督的要求做好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相关记录。建立技术监督网,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四、安全管理

运行维护电站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目标是实现**年度安全经济运行;不发生轻伤、重伤事故;不发生设备事故;无防火、防汛责任事故。

1、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好安全网控制;

2、做好安全检及安全性评介管理,完成年度安全性检查、安全性评价、节前安全性检查及专项检查的计划,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做好反事故措施计划及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4、做好员工安全教育,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电力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的规定;学习安全管理规定、运行维护操作规程、特殊工种技术操作规程;以电力生产中的事故案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定期开展反事故学习、消防演习和防汛演习。

5、做好专用工具、安全工器具、电动工器具的管理工作,按规定时间对安全工器具做检验工作,做好安全工器具的台帐管理。

6、做好消防管理工作,成立消防组机构,明确各级安全职责,制定防火的具体措施。

五、现场文明生产管理

通过现场5S管理,继续巩固深化电站现场管理水平,改进开关站现场管理情况,彻底改变双电站生产现场现状,并在年内使双合电站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基本达到一流水电厂管理水平。

1、通过规范仪容仪表、言行,树立电站的对外形象;

2、完善设备、设施的标示工作,使现场达到目视化管理;

3、持续改进“5S”活动,建立“5S”活动实施计划。

六、技术资料管理

对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的原始记录、图纸资料等进行科学的管理,考虑到纸制数据记录不方便查阅,运行维护电站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形成管理制度,部分重要记录采用数据库和手工记录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对数据库的管理采用定期备份。健全所有的书、表台账,本年内不断对需要的技术资料进行不断的完善。

1、图纸资料分类、定期整理、标示,对现场接线更换后,及时对图纸做出修改;

2、现场台账通过数据库管理,事先对所有技术台账进行分类,要求运行值班员将相关的技术资料、数据等分类录入计算机,形成制度,定期备份;

3、运行维护电站需健全和完善下列书、表、台账记录:

发电机直流绝缘电阻记录、电动机直流绝缘电阻记录、变压器直流绝缘电阻记录、断路器分合闸记录、检修交待记录、设备油耗记录、设备定期试验轮换记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记录、机组震动与摆度记录、设备缺陷记录、避雷器放电记录、闸首水位定期校核记录、运行日志、监控装置运行记录、设备测温记录、设备点检记录、工作票记录、工作票间断记录、不安全情况记录、事故预想记录、运行分析记录、考问讲解记录、接地装拆记录、巡回检查记录、闸首闸门启闭操作记录、电量统计表、流量台账、负荷曲线执行表、生产情况简报、水情报表、公司报表、电气月报表、机械月报表、电测监督记录、电能质量监督记录、化学监督记录、环保监督记录、继电保护监督记录、绝缘监督记录、金属监督记录、节能监督记录、热工监督记录、坝工监督记录。

4、根据一年来的设备的运行情,完成对《双电站运行规程》、《九寨集控中心运行规程》进行首次修编工作;

5、编制写《双电站维修规程》,收集资料对《双电站维修规程》进行完善并报经公司审查批准;

七、设备管理

为搞好电站及闸首、电站及闸首、九寨集控中心和开关站的设备管理,在2010年完善下面各项设备管理工作:

1、设备履历管理,完善双电站及闸首设备基础资料库,进一步核实电站、闸首及开关站设备基础资料库,对设备异动进行核查确保设备资料为最新。

2、设备缺陷管理,做好设备缺陷的记录和消缺工作,记录好消缺情况,对未及时消除的缺陷建立设备缺陷跟踪记录。电站年缺陷控制在30项以内,消缺率达到90%以上。双电站年缺陷控制在60项以内,消缺率达到90%以上。

3、做好设备检修工作,工作中严格按照工艺步骤、质量标准施工,同时做好标准化检修工作。检修工作结束后,做好设备详细的检修交待。

4、做好设备验收工作,在检修工作前,按工艺标准、检修质量编制设备验收标准,检修结束后,根据检修内容,按照验收标准对设备进行验收。小修及以下的检修,按两级验收原则进行;改造、小修及以上的检修按三级验收原则进行;

5、建立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做好可靠性数据统计及信息管理;

6、做好2010年设备评级工作;

7、做好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管理工作,对特种设备进行监测,制定好相应的维护计划。

八、完成员工培训工作

2010年培训目标:每位员工熟练掌握设备性能、操作技能,重点掌握设备事故、故障、异常的处理和处置,提高设备维护技能。

1、系统的编制员工培训计划,由运行维护管理工程师实施并由项目总工进行检查,采取定期和不定考试,检查培训实施情况和结果;

2、通过团队集中学习,总结个人维护技能,相互交流,达到一人会人人都会;

3、加强电焊、起重特殊工种的培训,定期对特殊工种到映电总厂接受培训;

4、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不同情况下的反事故、防汛、消防及全厂应急预案的演习,并做好记录,检查员工对上述演习的学习情况。

5、通过对备用值班员和新上岗值班员的强化培训,迅速体改其业务水平,从而提高电站整体业务水平。

九、物资管理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10)

一、风场春季安全大检查活动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 嘻嘻嘻 嘻嘻嘻  

二、  春查活动要求:

1.一、二值安全活动内容按照计划内容学习,及时记录。

2.场长、安全技术主管参加春查期间各值的安全活动。

3.各值于4月30日前将春查总结交安全技术主管,汇总后报公司安生部,总结要将本值春查中要求完成的工作写清楚,没完成的写明原因,对春查查出设备缺陷隐患及处理情况写清楚。风机动态调试情况写清楚。

4.各值要加强劳动纪律,上班期间严禁喝酒,上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员工要积极参加设备的定期巡视、维护工作。

5.在春查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以及习惯性违章要加倍考核。

三、 春查各值重点工作:

1.各值组织员工进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检修工艺规程》、《运行规程》的学习、考试工作。开展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反思,总结事故教训,吸取系统内外发生的事故教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2.各值加强风机设备巡视,风场所辖的前30台风机要加强巡检力度,设备责任到人,对有问题的风机要及时汇报、统计,尤其对后31台未安装风机的塔筒、机舱、箱变以及电缆、光缆增加巡检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对塔筒丢失的灯罩、螺栓等物件要跟踪记录。

3.检查投运风力发电机组、箱变接地线和站区所有电机的接地线,不合格的补齐、上牢。

4.对起重工具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做拉力试验,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检验,并做好台帐记录。电动工具要定期检验妥善保存有记录。

5.对站区220KV高压开关机构、CK接点、电加热器检查,消除渗漏,保证打压正常,完善防尘、防雨措施。

6.利用停电机会对35KV配电室开关间隔、机构,进行清扫、调整、检查、预试的工作。

7. 利用停电机会对380V配电室设备进行清扫、检查、消缺的工作。

8.对站区所有室外设备的机构箱、端子箱、风扇控制箱、电源箱进行密封、防雨清扫检查。

9.检查主变油位,并消除渗漏油,更换呼吸器变色硅胶,对主变套管将军帽检查密封和接触情况、防止进水。检查无功补偿MCR的油位,消除渗漏油,更换呼吸器变色硅胶。

10.对室外停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消除缺陷,完善防雨措施。

11.对35KV、380V电缆沟清扫检查、防火设施及照明检查、缺少的补齐。电缆孔洞封堵。

12.对站区专用盘、配电盘、检修电源箱内清扫吹灰检查、封堵、消除缺陷。

13.对主变瓦斯回路摇绝缘、瓦斯继电器的防雨罩、固定牢靠。

14.利用停电机会完成站区开关、刀闸、PT、CT、避雷器等的清扫和电气设备的计划预试、消缺等工作。

15.检查风场照明设施并消缺。

16.做好对蓄电池电压检查及测量、巡检装置的检查。

17.对站区保护专用传输电缆、屏蔽线和屏蔽接地点、保护和通讯的接口进行检查,确保通讯及保护的正确传输。对保护通讯复用设备通道进行检测,符合要求。

18.配合汇全做好前30风机动态调试工作,以及后31台风机吊装安全工作,以及风机静态安装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予以逐一解决。

19.对主变、无功补偿MCR事故排油沟疏通并通水试验。

20.利用停电机会对220KV站区部分刀闸进行调整、传动,消除缺陷。对220KV SF6开关进行传动、试验,消除渗漏。

21.完成各值的技术问答、考问讲解、事故预想、安全活动等台帐记录。

22.检查消防设施,消防泵、稳压泵是否能正确报警联动。灭火器材是否合格到期。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消防演练。

23.结合我风场季节性特点,做好防沙尘、防雷、防污闪、防风等例行检查,做好春查预试项目中防雷接地电阻测试和避雷设施的检查、投运工作,防止雷击事故。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篇(11)

P键词: 变电运维;标准化;对策;建议

Key words: subst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standardization;measure;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M73;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054-03

0 引言

实施变电站无人值守和运维一体化,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得运维检修工作更趋专业化、扁平化和精益化。为确保无人值守各项业务流程运转顺畅,深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运维管理,对原有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梳理、优化调整,明确环节管理责任,使管理更加顺畅、专业协同更加高效。

1 变电运维标准化实施的主要做法

随着运维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变电运行生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对变电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生产基建任务异常繁重而人员年龄和数量不能改观的情况下,为缩短运行人员有效工作时间,提高运行人员工作效率,确保运行管理质量,张掖变电运维班逐步探索变电运维标准化管理建设,以适应新变电站和新设备的不断投运,变电站日常运行管理工作量不断增大,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应用的问题。

1.1 健全运维标准化体系建设

健全运维标准化制度。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和公司对变电运维标准化实施的意见,在运维班内部对运维标准化体系的进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有益探索,制定了张掖变电运维站安全设施设置规范、变电运维标准化管理规定;出台了设备标准验收卡、设备巡视标准卡、运维卡和作业风险预控卡。对各个变电站的巡视路线进行优化、细化了变电站门卫管理规定。

1.2 完善运行风险分析标准化流程

电力生产作业的过程涉及生产检修计划的编制、分解、细化、组织和实施。从风险管理的理念入手,实施安全生产动态风险的超前预防和控制,不光局限于对现场作业过程的风险管控,应该将安全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融入到变电运维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为此,张掖运维班围绕年(季)度检修计划、月度检修计划、周工作计划安排,对作业计划进行班组细化,把风险管控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开展安全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预控、风险控制的闭环管理,以科学合理安排计划为前提,以优化生产资源配置为重点,规范安全生产动态风险标准化管控工作流程。

1.2.1 计划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流程标准化

该流程由以计划管理为基本理念的和以风险管理为基本理念的安全风险闭环管理流程组成。其中横向是从编制计划(工区)评估确认(生技)计划下达(年度/季度、月度、周)工作组织现场实施的生产计划停电检修作业流程,包括年度/季度计划编制流程、月度计划编制流程、周计划编制流程、工作组织和现场实施。纵向是从风险描述(识别)风险预警风险预控(计划、组织)风险控制(现场实施)检查与改进的安全风险闭环管理流程。两大流程的融合使现代、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有了具体的切入点,也使传统的电力生产计划管理融合了超前预防安全风险、防范生产事故的思想,从而形成了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具体实践。

1.2.2 作业阶段分级管控流程标准化

为确保流程节点的管控到位,公司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作分工不同,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建立工区、班组、关键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值班负责人、操作监护人)、作业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四管控体系,并明确各级人员在安全风险管控中所必须履行的职责。各级人员必须履行动态风险分析和管控职责,统筹安排电网和设备停电计划,严格执行检修计划,有效落实作业管控措施,形成动态风险分析、预警、预控、控制机制,建立动态风险标准化流程管理体系。

1.3 生产班组动态风险管控标准化

①运行维护班组大力开展班组5S管理,班组现场管理、内务管理趋向规范,特别是对作业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现场作业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按部就班,规范作业,以标准化作业防范作业风险,有效地防范了安全质量事故。

②班组严格落实动态风险控制措施,做好人员安排、任务分配、安全交底、工作组织等风险管控。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为重点,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防止发生人员责任障碍。认真执行安全施《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防止发生人员责任未遂与异常。员工控制自身作业安全风险,按照《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的要求,规范作业,防止发生个人违章行为。

③对倒闸操作在不同的流程阶段采取多项措施防范风险。通过班组生产工作会对次日作业风险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记录、各类工作票和工作任务单的要求,预先制定应对措施,形成周密的工作方案并进行布置实施,实现对作业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

变电运行班组围绕倒闸操作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工作许可、安措设置各环节进行风险管控。严格执行“六要八步”,防范操作票填写、人员安排、操作准备的安全风险,防范倒闸操作中误入有电间隔、电气误操作、操作异常时的安全风险,防范操作结束、安措设置、许可工作时的安全风险。

变电运行班组对于特殊运行方式,组织人员对危险源点进行认真分析,对操作票进行审核把关,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操作,按照《变电一次设备作业现场围栏和标示牌设置规范》、《变电二次设备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设置规范》做好现场安全措施,同时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对运行与检修或施工设备的交圈地带要严防死守,特别是在进行施工搭接和与运行设备的安全距离接近允许值时,安排专人对运行设备进行重点监护。

运行人员在新设备投运前,组织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检查,加强对接头、线夹等部位的红外测温检查,并做好事故预想和抢修准备。

1.4 推进生产现场管理标准化

确保安全生产动态风险标准化管控流程的执行到位,确保现场安全,工区在完善流程的同时将标准化理念转化为现场作业和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从现场作业、监督管理、安全设施三个方面综合入手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现出管理制度化、作业标准化、现场规范化,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标准化流程管控。

为规范变电站的安全设施,提高安全设施规范化标准,通过认真研究了国网公司颁发的安全设施新标准,对各项安全设施的内容和含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结合三走出活动带回来的经验,经过集思广益,对部分设施的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1.4.1 变电站安全设施标准化

通过实施变电站安全设施标准化,制作了“标准化倒闸操作流程图”、“标准化巡视路线图”、“变电站消防、防小动物定置图”等,进行了8项、186处小改革,提升了变电站安全设施规范化建设水平。

1.4.2 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

在设备停电检修工作中,一套合理完备的安全措施对于确保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变电运维创新攻关,在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思路及做法如下:

1.4.3 设备验收标准化

为促使验收工作快捷高效,对新投运或大修的设备严格把关,建立了设备验收标准化制度,制定完善变电站验收工作标准化大纲,设备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书,标准化设备验收卡,全面实现验收标准化作业。

1.4.4 倒闸操作标准化

停送电操作是运维站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每名值班员每年都要操作1000-5000项,为此运维站根据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了《标准化倒闸操作流程图》,结合现场的实际操作图片,并辅以文字进行详细讲解,图文并茂的解释了倒闸操作的各个环节要点和禁忌,规范了操作流程,使操作清晰可见,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人身和电网的安全,同时也为新员工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素材。为全面实施倒闸操作标准化,采取了“二三四”管理法。

1.4.5 设备巡视标准化

运维站始终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理念,将设备巡视工作标准化,切实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从根本上保障作业安全。一是编制《设备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巡视路线图》,并在变电站的关键位置安装,使巡视路线一目了然,规范作业行为,理顺作业流程,做到生产上“精耕细作”,技术上“精益求精”,有效地杜绝了巡视的不到位和巡视死角现象,缩短了巡视时间,提高了巡视效率。二是制作了周巡视卡和月度巡视卡,周巡视卡进行常规性巡视,月度巡视卡进行会诊性巡视,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做到详细全面,有的放矢。

1.5 信息管理标准化

按照“凡事有人管、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原则,完善工区各岗位的信息管理职责标准,做到岗位人员管理职责明确、办事程序清晰、业绩便于考核,同时全面梳理、完善变电运行信息管理制度,修订完成了《变电运行信息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制定了标准化输入流程,明确了专责、主责、作业等各类人员的信息职责,并进行了纵向延伸,对运维站相关的生产管理系统(PMS)、班组管理系统等进行了量化,制定了考核标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积极建设标准化体系,为电网安全运行奠定坚实的运行管理基础。

1.6 安全监督标准化建设

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动态风险标准化管控流程执行到位的保障,为此立足标准化体系完善,建立起安全监督管理管理标准,对安全管理从组织层、执行层进行细化补充。

2 实施对策

2.1 变电站安全设施标准化

①对标志牌进行改进和创新,形成了安全设施标准化。一是室外安装综合提示牌、安全标语牌,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二是使用新型门牌,与国网公司标志吻合,比以往的铝板门牌更加美观。三是在主控楼大厅摆放“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警示牌,要求操作人员时刻按照四个禁止、五不操作的原则来进行操作,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六是在值班台摆放倒闸操作口诀和安全工作提示牌,给工作人员提醒,进一步规范操作,保证安全。

②对安全警示线等所需材料进行反复考察,指定材料的品牌和厂家,规范材料的使用方法,使安全警示更加清晰落。

③对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一是对灭火器检查采用检查卡代替标签,可以使用三年,同时更美观和规范。二是对消防设施进行了编号和定置摆放,消防棚安装消防设施管理制度。三是安装消防、防小动物定置图,使巡视人员对消防器材和鼠药等检查一目了然。

④对遮拦桩进行了改进,使用不锈钢管和黄色尼龙材料桩盖,使遮拦桩不易生锈和下雨灌水。

⑤将变电站规范化管理活动的成果提炼,制作变电站安全设施规范化建设宣传册,体现工作特色和亮点,便于进行集中交流和评比。

2.2 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

①对现场危险点进行预测、预控、预防,做到对危险点心中有数,防范措施到位,提高控制现场的能力和水平。

②围栏设置标准化。在以往围栏的基础上,研究设计新型围栏,并对各种停电模式下围栏的使用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规定,清晰明确地围出停电范围,确保现场人员安全。

③标示牌使用标准化。在现有标示牌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标示牌,并制定明确、具体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明确标示现场设备的状态。如对“在此工作”、“从此进出”等提示标志牌设计成不锈钢三角架,非常美观并且便于摆放;对“禁止合闸”等警告类标志牌设计了悬挂把手,便于在设备上悬挂。

2.3 安全监督标准化建设

①建立安全督察制度。组织制定《安全督察大纲》和《倒闸操作现场安全督察重点内容检查细则》,建立了以负责人为组长的专业安全督察队伍,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监督人员的作用,形成职能部室、运维部室、班组三级安全督察网络,定期编发安全督察简报通报违章情况,促进现场安全监督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②加强作业现场反违章。狠抓“两票三制”执行,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开“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个人”、“安全标兵”创建活动,加大对现场作业违章行为的查纠力度,提升员工作业标准化意识和水平,努力杜绝习惯性违章。

③落实安全督察闭环管理机制。每周根据停电计划明确现场安全风险提示和安全督察重点,重点督察安全生产动态风险标准化管控的实际状况。对于发现的违章,要求分析违章起源,研究解决办法,并限期整改。

④建立安全监督长效机制。通过PDCA闭环管理机制和危险源跟踪治理机制,形成安全生产监督常态机制。通过季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变电设备、现场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危及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的危险源点,为安全生产动态风险的识别、预警和预控提供基础性数据,通过有效制订隐患治理措施和风险管控措施,及时消除隐患、控制风险。

3 改进建议

倒闸操作实施“二三四”管理法:

二是指“两张表”,即月度停电操作计划表、月度巡视计划表。通过提前开展承载力分析,在月初就依据公司停电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巡视计划,以计划促安全、用计划保安全、向计划要安全;

三是指“三张卡”,即设备停电操作风险分析卡、现场操作到位监督卡、安全警示卡。要求工作班成员提前讨论和填写风险分析、管理人员认真执行到位监督卡、向现场工作人员发放安全警示卡;

四是指“四口诀”,即倒闸操作口诀、设备巡视口诀、事故处理口诀、交接班口E。把重点工作用最上口、最易记、最简要的“顺口溜”方式,提醒和要求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4 结束语

运维班内部标准化运维管理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促进了运维班员工典型队伍的成长,而且促进了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实施变电站安全设施及工作流程标准化管理,使变电站安全设施清晰明了,安全工器具摆放一目了然、井然有序,巡视时间大幅缩短,巡视质量大幅提高。新站设备验全面高效,确保新建和扩建项目的如期交付使用,各种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更加规范,细化工作的流程,变电运行工作稳步提升。这些都为张掖运维站竖起了一面安全生产、精益管理、标准化实施的鲜艳旗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