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7 14:16:37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1)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23-02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立足于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反映未来工作岗位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和个人职业规划发展的需求。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是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全国各高职高专学院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所举办的比赛,该比赛已经成为高职外语界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赛事之一。

一、“第五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的简介

“第五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甘肃赛区复赛)的情况是全省共有9所高职高专院校报名参赛,共选派23名选手参赛。全国决赛共有679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7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

根据大赛实施方案,初赛和复赛的题型为应用文体写作和主题作文。应用文体内容包括备忘录、便条、邀请函及回函、通知、商务函电、简短传真和电子邮件、会议纪要、报告和简短广告、产品介绍、厂家介绍及简短产品使用说明等文体。

二、写作大赛中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

2014年,我院学生首次参加了“第五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经过在英语作文框架、构思、修辞、语法、书写等诸多方面的精心指导以及自身的刻苦努力,两位选手在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完成学校阶段的教育之后,所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既可满足当前就业需要,又能满足今后个人自身继续发展需要的能力。此大赛是以“应用+职业”为导向的英语写作竞赛活动,唤醒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职业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集中体现为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大赛从这三方面讨论高职院校在常规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知识、技能的一种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

大赛准备期间,指导教师和选手一起搜集并整理前四届的比赛样题和真题,了解了大赛的命题原则和题型后,选购了大赛组委会的推荐的相关参考书籍。通过备赛期间的模拟练习,参赛选手在一定的提示下自主探索应用文英语文体的特征和写作规律。另外,根据我院选手的实际英语水平和需求,在甘肃赛区复赛备赛时,选购了《大学英语6级写作范文背诵100篇》、《大学英语新6级词汇周计划》,在全国总决赛备赛时,选购了《2015版考研英语写作160篇》和《考研英语写作高分突破热点话题80篇》等资料。

(二)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心――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面对新环境的一种心理承受能力。高职学生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及自身发展适应能力等,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心。

(三)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在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

以往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大赛,在辅导时除了关注选手的英语水平、心理素质、音质、发音、应变能力等,还会关注选手的形象气质、举止仪表等给大赛的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与这些比赛不同,写作大赛的选手和评委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了给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从校内选拔赛时,选手的书写工整程度也作为选拔标准之一。

大赛的其他两个题型:主题作文和关键词作文,考查选手分析能力、发散性思维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洞察力。结合我院教学的特色,在备赛期间,让选手把公务员课程《申论》和《公务员面试技巧与训练》中的“三三制”答题模式运用其中,加强选手有关社会时事热点的理解、综合分析、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注重主题作文思考时客观性、辩证性,部分与总体之间的相关性,逻辑层次性。

总之,以写作大赛为平台,通过大赛备赛期间的努力,更大的收获是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满足未来工作岗位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2)

 

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的形式下,由国际英语大赛组委会和英语沙龙杂志社在全国发起的一项赛事。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不亚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简称NECCS)和全国CCTV大赛。因而此赛事受到了全民的关注,尤其是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的重视。其宗旨不仅仅是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新人,更多的是想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以增进中外了解和友谊为使命的新人。正如大学生英语竞赛一样,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不干扰正常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它是作为一种积极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的,对英语教学起着一种良好的促进作用(李树德,2009)。总体而言,此类赛事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此赛事包括大学组和成人组。下面,笔者就大学组的赛事做一评述。

一、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在地球因全球化的加剧而得名“地球村”的今天,英语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国际舞台上学术思想的语言、科学研究的语言、技术发展的语言、国际贸易的语言以及各种娱乐和消遣的语言,是地地道道的国际通用语。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试用“流利或合理的”英语的人口已多达十几亿与时俱进,占了全世界人口的1/5以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英语已不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的专有话语,而是已经成为了全球化下的国际通用语。然而,当我们在借助英语了解外部世界的璀璨之时,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作为华夏子孙的年轻的我们肩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把中国,一个具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的世界文明古国的优秀灿烂的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来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推动中外交流的脚步,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的指导思想是紧跟时展的,是与时俱进的,附和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利益的论文格式。建立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交流大使选拔赛的目标也就成了: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新人;选拔出一批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以增进中外了解和友谊为使命的新人。其终极目标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凭借英语语言的优势,汲取其他文化的精髓,丰富、充实本民族文化,即达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故为今用、洋为中用;通过交流,让不同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相包容、相互学习、和平共处、共同繁荣,从而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

二、灵活多样的题型、丰富多彩的内容

1. 灵活多样的题型

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题型灵活多样,有:即兴演讲(impromptu speech)、看图说话(picture description)、听力题(listening comprehension)、影视配音(dub for movie or television),和写作(writing)等。题型设置可以说是包含了听、说、读、写、译等五大技能的检测,能全面考察参赛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促进其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各赛区的选拔赛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不同的赛程对其提供的题型进行筛选、改动。在云南赛区各高校组织的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中,昆明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两所高校的赛事受到了云南省教育厅的表彰。下表是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云南赛区昆明学院选拔赛的题型。

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云南赛区选拔赛(昆明学院赛区)

 

比赛项目(Items)

时间(Time)

要求(Requirement)

分值(Points)

得分 (Score)

1.自我介绍

Self-

introduction

1 minute

选手表现大方,介绍方式有特色、有创意

(natural and creative)

10分

10 points

 

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Questions & Answers

2 minutes

选手所答信息准确、全面(precise and comprehensive)

30分30 points

 

3.即兴演讲

Impromptu Speech

3 minutes

选手审题准确与时俱进,语言表达流畅、有条理、有见解;肢体语言运用恰当

(fluent, well-organized, with proper body language)

40分

40 points

 

4.才艺表演

Talent Show

1-2 minutes

选手表演到位,台风自然,有民族特色

(natural,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3)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其中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着眼于提高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高职公共英语作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育,以及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创造附加价值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遗憾的是,当前公共英语课教学明显滞后于社会不断提高的对高职毕业生英语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其中,2010年启动的一年一届的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非专业组)大赛的设立,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职业技能相结合指明了方向,该项技能大赛从英语写作能力入手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考核,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起到引领作用。以写作比赛为契机,积极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在英语教学改革中探索“赛、教、学、改”英语教学模式,“赛、教、学、改”具体来讲指的就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以赛为先,三促一体”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模式融入到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中,实现并优化“赛、教、学、改”四位一体、互促互补的动态教学目标,为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赛、教、学、改”高职英语课教学模式的现实价值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是一项典型的实践教学工程,对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赛、教、学、改”教学模式是高职公共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新思维、新突破、新创举。写作大赛作为高职英语改革的风向标,与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竞赛不仅能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还能紧扣企业需求和社会需要。

(一)以竞赛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技能教学。

职业技能竞赛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将技能竞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牢固树立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促进课程改革。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从赛题取材的形式和内容上分析都是来自高职学生毕业就业的岗位的工作内容,如图表写作、备忘录写作等,充分体现了高职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突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进而引导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探讨和研究与英语写作相适应的理论和教学方法,推动高职写作课程教学内容和重点的改革。

(二)以竞赛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保障技能教学。

对于教师而言,参加技能竞赛,接受竞赛的锤炼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积极实施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竞赛的引领、参与和辐射作用,带领其他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辅导英语写作大赛的实践证明,公共基础课英语教师不能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必须要转变思想,不断进步,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磨砺自己,不但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要过关,而且要掌握或精通一门或两门行业英语,不断改进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长足发展。

二、“赛、教、学、改”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语言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推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和基本职业道德的养成。

通过近些年来对就业市场的观察,现代企业更青睐那些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且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求职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以赛为先,三促一体”英语课教学模式在服务于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教师辅导学生参赛拓宽教学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将英语语言知识训练和综合素质模块优化组合,突出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入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新闻、经济事件、影视歌曲、东文化冲突等问题的讨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逐步把学生打造成心智全面发展,能力智慧并存的优秀的求职者。在每一次参加写作大赛之后,辅导老师都会组织参赛学生总结经验和不足,由此审视教学工作、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能力训练要点。这样教师在赛中教、赛中改,学生在赛中学、赛中改,真正做到“赛、教、学、改”四者的统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以赛为先,三促一体”英语课教学模式不仅能不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决心,而且能打破英语学习脱离职场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困境,为学生进入职场后英语知识的更新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协调好大众英语能力的提高和精英人才的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模式中获益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宗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几个尖子生,要以“发现苗子,培养尖子,形成梯队,带动全体”为宗旨,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人人愿意参与竞赛、人人重视竞赛,人人乐于竞赛”的学习氛围,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效果。为动员更多普通生和后进生参赛,教师可在过程性考核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加分。在日常教学中,能力训练的机会不能只向尖子生倾斜,而应做到学习资源均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训练和发展英语应用能力。对于普通生和后进生的进步,哪怕很小,教师也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形成学习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尖子生和普通生及后进生混合搭配学习,形成互帮互助小组,避免学习能力歧视和学习成效两极化。

综上所述,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这个指挥棒促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由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层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不但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完善和教学方法优化指明方向,更重要的是,它契合经济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实质。同时“赛、教、学、改”这种教学模式的提出会对其他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选拔赛及决赛样题[EB/OL].http://

[2]陈燕燕,罗沛笙.公共基础课程以赛促学提高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12).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18

跨境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已成为驱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然而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需求和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已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基础实操人才还是经理人才,都有很大的缺口,并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迫切需要革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引进新型教学资源、搭设形式多样的比赛平台、创造实操实训机会,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1“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1.1内涵

“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它首先着力推行外语环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使用频率,使语言环境与商务环境实现“零距离”对接;适时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学生在语言实验室、商务实训室等多媒体或模拟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对商务语言、商务技能、以及外贸、金融、法律等实务流程进行实际操练。其次对教学目标、实践能力、技能展示等进行革新,让学生多参与各类实践大赛以推进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改革促人才发展”的良好局面。最后引进新型教学资源,如仿真实训教学,使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离岸实操平台”,推进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培养商务英语一体化人才。

1.2特点

1.2.1导向准确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符合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每项赛事都是本着产教融合的宗旨,再进行全面的调研,使比赛内容和评判机制等方面得到不断改进,将产业的专业要求和前景发展融入竞赛体系,从而促进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0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集外语水平、专业修养、职业技能、创业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人才市场抢占语言优势;形成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强化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1.2.2模式新颖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需对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仪器设备的运用、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性教学安排等教学要素进行重构。在教学中加入商务英语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资源,并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言教学和商务专业知识教学有其固有的规律,但是它们既交叉又融合,既互斥又互倚,二者都必须兼顾,又应主次分明。如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参与、交流、互动、合作等方式,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语言。然后学生围绕所学内容进行商务英语语言技能比赛,并组队参加学校、华中区及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对于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制单等商务类技能课程,则利用实训室的实训系统,结合国际贸易实操业务的知识点,设计了大量贸易实务于关卡中,3D虚拟仿真各种外贸商务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用性、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创新型开放式的实践平台。之后学生还可以在商务离岸产业园进行实操,或前往合作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1.2.3评价多元

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对学生评价标准学术化的现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也是以应试为主,其考试内容仍然是考核书面知识内容的测试,因此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方法是多元化的,即评价方法、主体和标准的多元化: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并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对知识模块的掌握度和转化度;在比赛和实训实操中的完成情况等;能力测评模块还可满足校内外各种连锁实训竞赛需求。建议一些课程如: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管理学等课程可以由任课老师设计灵活的、合理的,可行的,能考查出学生实际水平的考核方式。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采用现场陈述、现场答问和上交纸质版的商品创意设计计划书,营销策划书和市场调查报告一类的方式。另外,毕业论文也可以进行改革,启用双方案,可以是传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是以实践作业代替论文:实践作业包含项目报告(如:商业计划、营销方案、案例分析、翻译及评述等)和调研报告(如:企业、行业、市场调研分析等),这样将更好地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各项比赛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改进,联合校内实训模拟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2.1以赛促教

在“教・赛・训”商务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理念的指导下,依靠专业技能比赛促进教学改革进程,从而将比赛和课程及专业建设相结合。老师指导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比赛,获知比赛内容和评价标准,从而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训实操项目,使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步调一致,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为了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并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主题举行商务英语语言技能比赛,要求每个班级自行组队全员参加初赛,每班指定2位指导老师,由3位专业或行业教师担当评委;每班获得前3名的队伍进入决赛,指导老师再继续集中指导1个月。决赛中取得名次的队伍再结合商务管理、营销、运营、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围绕既定的主题挑选一家或几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企业经营发展的资料、图片、数据和样本等,进一步探析研究企业开拓创新的实践历程和发展前景,并提出解决方案或见解。比赛让学生长了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也获得了荣誉。同时为参加全国商务实践大赛做好前期准备,大赛的举行为后续一系列实践活动与比赛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激发了更多同学与指导老师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2.2以训优教

为了让学生在校内就了解商务流程,实训室引入实训系统,如3D仿真商务英语函电实训系统、3D仿真商务英语单证实训系统和3D虚拟仿真国际商务谈判实训系统。系统以剑桥商务英语教材内容为依托,以听、说、读、写、译为实训模式。运用成熟的3D技术,界面设计新颖、辅以游戏互动、案例操作丰富、操作过程简单、实训功能齐全,结合国际贸易实操业务为知识点,设计了大量贸易实务于关卡中,如外贸业务中的函电撰写、单证缮制、3D虚拟仿真展会等各种外贸商务情境,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横向和丰富教学内涵的纵向出发深入挖掘了商务英语的要点,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综合技能实训平台。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通过与各类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发展一体化商务人才培养的战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2.3以训助长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亲历公司或企业的生产、运营、服务和管理,学生对工作要求和技能有更深入和详细的了解,从而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和市场环境。每学期选派学生前往企事业单位实习,通过校企合作,切实实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聘请兄弟院校专业老师、企业和行业领导和专家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举办讲座和座谈,听取专家的意见,让专家们对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共同探讨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协助管理学生的实训,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3“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成效

3.1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为“语言交际能力+商务管理与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课程教学重点突出“夯实基础、突出应用、强化商务操作技能”的教学理念,突出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为实现复合型兼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我国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重语言、轻能力、重商务、轻文化、重引入、轻实践”,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必须先认知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社会需求和个人预期目标。日趋明朗的商务英语学科属性认定英语语言学是其内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商务知识是其衍生,属矛盾次要方面,教学应更多注重商务英语的词汇、句法结构、篇章构建以及翻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多维度传授专业知识。其次开设专业实训课程,培养学生商务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实训软件,提供实训实操的机会。学生通过实操练习,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最后要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以涉外商务活动为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技能及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摆脱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脱节,学无以致用的尴尬局面。

3.2借比赛之契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在当今“互联网+大外贸”的环境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应突出为“厚基础、宽专业、活岗位”,通过商务英语语言技能比赛,夯实学生在商务活动中进行交流与交际的语言技能;参加商务实践大赛,初步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法学等知识,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

3.3搭实习实训平台,促“双师型”教师建设

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关系到能否全面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质素优良、高效精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因此可选派教师前往国外进修商科、国内高校访学进修,或参加各种培训班,如跨境电商培训班和高校法律英语教师培训班等。其次是在校内外建立教师技能合作培训单位,定期选派优秀的教师在校内外合作单位学习锻炼,全程参与相关专业课程有关的业务流程,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然后“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潜力,采取“外聘内训”等多种措施,开拓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最后成立专业评估小组,商讨确定双师型教师的评定体系和评价标准,建设校内外师资队伍培训中心,加速国内外访学步伐,自主培养和引进人才并行,借助校企合作、学研结合,协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梯队,为构建“双师型”人才库提供能量加油包。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5)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08-2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日趋加快,英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英语公共演讲能力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能否成功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英语公共演说、答辩、即兴演讲等频频出现在招生面试、招聘、教学竞赛等场合,形式有所不同,但往往是必要环节,这些形式涉及英语演讲能力的方方面面,要求当事人具备良好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的要求,高校学生,除了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外,更应该从与英语演讲相关的培训与训练中有效促进思辨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等综合技能。

近年来由国家教育部、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等单位面向全国举办英语竞赛活动。其中以口语形式为主尤其是英语公共演讲的赛事由于其集挑战性,受众广泛,娱乐性等特点,经过宣传,媒体,网络等报道,在国内外往往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参加赛事的高等学校,院系或学生个人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与发展作用。

笔者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青海师范大学设立了“大学生英语竞赛与口语培训”项目,为我校学生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以参加国内省内各类英语竞赛。该项目对学生英语素质及英语公共演讲能力的提高都有重大的意义。该培训项目自实施以来,经过项目培训的学生往往在校级和省级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和我省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和外研社举办的部级英语演讲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学校在省内国内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同时也为参赛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另外由于近年来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及教师招聘考试也加入了即兴演讲环节,由此使得英语演讲比赛培训具有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培训模式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一)培训模式的目的

探索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手培训模式旨在设立优秀英语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储备人才库,形成良性循环的培训机制和人才流动选拔机制,以随时准备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省内及国内的各类英语口语类竞赛,改变过去每次英语演讲大赛前临时指派指导教师、临时组织学生参赛、比赛成绩欠佳的多年被动模式,避免国内大赛前临阵磨枪,优秀人才不足的困局。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确实为我校学生在全国演讲大赛的表现带来了质的改变。

该培训实践具有长期性,流动性(学生入学,毕业)和前瞻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优秀英语口语人才匮乏的问题、同时培养具有思辨能力,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优秀英语人才,并且使英语教学更加切合实际,贴近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该培训模式在青海省内为首创,适合以我校为试点,在培训项目成功后可在省内推广。

(二)培训模式的意义

首先,教育部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尽管大多数学生都有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意愿,却苦于课时少班级人数多等难以突破的障碍,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口语训练。除了少数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外,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表达词汇局限、结构松散、内容浅显,从质和量两方面来看,语言运用的深度和广度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难有明显的提高。课后由于缺乏语伴,缺少指导,自己主动进行的口语训练计划也难以实施下去。因而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成为语言学习的瓶颈始终难以得到提高。而针对竞赛的口语培训重在信息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浅层次的口语交流,就某一话题进行挖掘阐述。通过真实的有准备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输出,英语学习者有机会真正盘活所学的词汇、句法,把消极易忘的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另外,国外高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提出新鲜的观点一般都是以鼓励为主。为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作为语言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大脑,养成认真、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思考的习惯,苦思多疑,多提问题,并学会推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演讲实践的语言活动中,要做到吸引听众,就必须有新鲜的见解或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因此有必要提醒学生在准备演讲时避免人云亦云,空发议论,不具体,无例证的思维习惯,在选择话题或表述方式时要有独立性思考。口语培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组织得体的语言。要提供能够吸引听众注意力的语言材料,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必然要深入思考,发掘新鲜的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要让听众听懂且印象深刻,还需要学生选择合适的语体并对重点信息的适当重复。整个过程都需要积极思考,如对听众的需求分析,内容安排,组织结构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习拓展思维能力、搜索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及其它在实际工作中有重要价值的各种素质。

(三)培训模式的原则

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培训模式应遵循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则。首先,增强学生适应语境的能力,重新激起他们练习口语的积极性,营造综合运用语音的交际环境,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其自信心。在具体的操作中,训练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不同话题的反应, 提高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加语言练习的机会,提高谈话质量。其次,克服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困难,鼓励大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增加信息的输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广泛涉足英文报纸、新闻、电视节目等,紧扣时代脉搏,同时又吸取各家之言,拓宽眼界,学习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事物。信息的积累和丰富能够增加学生的谈资,使其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再者, 在不断积累扩大词汇量的同时, 突破纯语言形式的操练, 将词汇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自行发觉总结词汇的使用规律。并且, 应该进一步了解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行为习惯, 努力摆脱母语的思维惯性和表达方式对目标语使用的影响, 尽量采用适合于目的语语境的语言形式。

三、符合现状的培训模式:长期培训+赛前集训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与实践,笔者采用将开设英语公共演讲课与演讲团队集训相结合模式,为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培训人才并取得一定成绩。实践证明:该培训模式是目前适用于我校及我省的有效培训模式。

(一)长期培训:开设英语公共演讲课

英语公共演讲课的设立在青海高校属首创,在全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也处于探索性阶段。目前国内试开设本课的学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等少数高校。笔者在青海师范大学开设“英语公共演讲”的全校公选课,旨在促进我校英语口语教学的长期发展和增加大学生参加英语竞赛的实力。传统的口语教学由于长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和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多年后仍然开口困难,该课程的设立帮助学生英语口语交流突破基本的会话层面、培养其在公共场合连续发言的能力。培养具备高综合素养的外语人才。如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逻辑思维力、组织构架、自信心的培养等。提高了学生社交能力,为学生今后求职打下基础,使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英语公共演讲课是英语口语教学新课型,同时旨在突破传统口语教学单纯语言训练队的模式,在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已扎实的前提下运用语境教学,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际、成为成功的交流者作为最终训练目标。以2013年为例,选修该课的学生人数达到99人,另有未能选修此课,前来旁听的学生合计人数为106人。学生出勤率较好,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一些学生在完成必要的任务以外,还积极主动地要求在全班演讲,并请老师和同学们给予反馈意见。该课程的设立为我校培养了优秀的外语毕业生人才,也为我省培养了优秀的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境的立体型外语人才。

(二)长期培训: 建立演讲团队

该演讲团队培训对象为全校范围内的优秀英语演讲人才,主要为全国各类英语演讲赛事及教师技能大赛选拔,培养,储备人才。鉴于演讲团队英语授课和培训的性质,对入选学生要求较为严格。学生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及出色的英语基础,要求学生至少通过国家公共外语四级考试。在经过自我测评、教师评估等环节后,第一轮入选演讲队的选手应按要求选修或旁听英语公共演讲课。在进行几周教学课后,笔者会通过平时课堂观察和学生表现,第二轮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演讲大赛集训团队,该团队成员人数固定在5-6名,实行末尾淘汰制。以每周二次实践课的形式授课,上课期间采取高强度、反复操练、定期内部比赛的模式,在全国演讲比赛前三到四个月确定最终的2-3名种子选手,再进行赛前突击培训。

(三)赛前集训

赛前集训即为比赛前三到四个月对种子选手进行的强化训练。培训主要分为单独培训与团体培训两种方式。单独培训即根据每个参赛选手的特点,指导教师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为选手量身定做赛前准备进度、听说读写任务及与指导教师赛前演练时间。团体培训即请各位种子选手到场,根据比赛流程模拟比赛,各选手参加每一环节并在每一比赛环节结束后互相点评,最后由指导教师总结点评,团体培训的目的为集思广益,共同成长。两种培训模式结合,使赛前培训的节奏紧张有序、选手能合理安排赛前宝贵时间。实践证明该模式效果良好,帮助选手从容应战并且捷报频传。

四、培训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一)课堂应用与实践

近年来笔者为青海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开设英语公共演讲公选课,具体操作如下:本人在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担任专业课的任教,同时担任英语公共演讲课的教学。公共演讲课程是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主要教材是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同时应用的其他教材有:《英语演讲选评100篇》、《英语演讲实训指南》和《英语演讲比赛参赛指南》。此课程主要由两种形式组成,一种教学课,一种实践课。公共演讲的教学课是这样进行的:开始上课时,请学生就上次布置的演讲题目进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教师及同学给予点评和反馈,内容包括语言特色、礼仪知识,着装要求等知识。上课开始向学生发放讲义,这部分内容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补充材料,目的是为学生演讲准备和演讲技巧提供基本指导。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演讲范例(主要来自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和《英语演讲选评100篇》两书的配套光盘),进一步为学生解释讲义内容要点。教师以双向交流的形式与学生对观看的演讲视频进行点评、并介绍与之有关的演讲技巧,如身体语言、语言表达等。教师布置即兴演讲题目,请学生就题目准备两分钟后上台来演讲,教师做总结性点评。

(二)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应用与实践

这种以上教学课为基本形式,辅助以团队集训并层层选拔的比赛选手培训教学模式,在近几年内为我校培养了多名优秀的演讲大赛参赛选手。未能入选集训队的同学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对英语公共演讲的极大热情,并且以优秀选手为榜样,激励自己更加勤奋地学习。该培训模式成功地将我校学生推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英语演讲舞台,历年来青海师范大学学生在英语演讲大赛中屡屡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二等奖,并分别在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的好成绩。笔者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二等奖的成绩。该培训模式的实践和对学生的培养在全国英语竞技舞台上大大提高了青海师范大学的知名度,提升了青海省英语口语教学的形象。同时我们培养的参赛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中,常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自己争取到好的工作,历届获奖选手纷纷以自身过硬的综合素质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全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名列前茅,目前均就职于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

五、结语

总之,“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两项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也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英语能力大赛。而在全国范围内,我省的学生起点较低,从资讯、能力、学习外语环境方面与省外学生有差距,在全国大赛中很快显露出不足。由此培养并提高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不断完善并实践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手培训模式,力争我们的选手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将是一个长期且极具意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Lucas,S.E. 2010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10th Ed)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李少红.论大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多途径培养[J].丽水学院学报,2008,(8).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6)

一、强化英语教学特色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突出英语教学,走特色办学之路,为学卜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豫章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的英语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英语教学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我国加人WTO,形势的发展更要求我们的学生学好英语这门学科,因此,学校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英语,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学校高规格地建成配制了两个英语语音室.教室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科教兴国.科教兴校.科教兴学科已经成为我校英语教师的共识:为了使英语教学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学校特别聘请外籍教师对学校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每周一次,并配备英语口语较好的教师备课,跨学科备课二全体英语教师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创造性地工作

学校重视课堂实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交际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学校要求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广泛开展英语听说读写活动,不定期举办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英语活动:开辟英语角英语沙龙,举办演讲比赛、英语小品大赛、英语歌曲卡拉OK比赛,开展优秀学法评选、手抄报展览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学校还增设了校园电台,利用课余时间播放英语歌曲等英语节目,营造一种‘听”的氛围.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校选用了体系更为完善、更有权威的人教版英语教材.鼓励学生通过字典词典阅读原版英文小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在写作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项训练,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注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近年来,学校的英语教学成果显著,继续保持外语教学的传统优势.中考、高考的英语成绩也十分喜人

二、坚持科技特色

特色办学工程伴随豫章中学迅速发展,全校师生清醒地认识到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压力同在,大家一致认为学校的出路在特色,学校的发展在质量人才素质的提高在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创新需要从小培养.科普教育就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明确了”科技特色”作为办学特色之一,并从学校整体规划和办学方向上进一步明确并开始付诸实施

学校坚持科技特色办学路子,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先后成立了各种科技活动小组.开展“金钥匙’科技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品质,为培养一批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小设计师创设良好的环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南昌市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展示学校科技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二同时,广大教师还把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定期开展科普知识和学校科技活动的宣传,开设青少年科技创新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科学考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制作等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积极参加各学科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绩斐然学校多人多次获全国科技及省市科技创新大赛奖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l:活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质项目奖;盛裘E同学由于获得全国科技“三小活动”竞赛一等奖,被保送冶工大就读,现为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从事火箭设计工作;邹之琴同学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的殊荣(全国100名,江西省2名,南昌市只有她1人。

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近年来,学校投人了大量资金进行教育设施的建设,理化生实验室按省级一类标准装备.有语音教室2个,高标准地配置了2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三个学生微机室,共有电脑220台,并建好了校园局域网二学校做到各学科都有配套的电子音像教材,教师手中都有电脑使用,教师能用电脑为教学服务,自制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电脑建立题库、制作试题、网上下载教学资料二学校正在努力做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并开通英特网,建成以学校为中心的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和网上学校,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随着学校信息技术的完善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学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进一步保证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取得实效因此,学校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技术教育先进学校”

三、发扬体育传统特色

体育历来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体育成绩一向骄人,各项运动项日成绩名前茅,足球队更是在华东地区具有名气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抓好体育教学,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如举办“豫章杯”足球赛、初高中的效球赛、初中拔河比赛等,爱好体育、锻炼身体成为像章人的优良传统2001年学校参加南昌市首届中学生体育节.分别战胜了多个高水平运动学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在今年闭幕的第二届南昌市中学生体育节上,豫章中学又是蝉联冠军历届全市田径运动会学校初高中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豫章中学也早已成为我省体育、田径、足球等项目的传统学校,多年承担代表南昌市参加全省足球比赛的任务.

2000年豫章中学足球队代表南昌市参加全国“华晨杯”江西赛区中学足球赛荣获第一名学校招收有体育专长的学生进高中学习,参加全国体育院校高考招生考试.每年的高考升学率高达90}1}.为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院、上海体院、天津体院、武汉体院、江西师大等高等学府输送了一大批体育专业学生由于体育工作成绩显著.豫章中学多年来被评为省市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先后获得“江西省群众体育光进单位”、“全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省青少年体育训练先进集体”等殊荣

四、举办“青培班”

针对青年教师多的情况,学校加大了培养青年教师的力度,依托“青年教师培训班”,系统开展有针对性、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富有豫章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教务主任和政教主任共同组成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和计划,提出青年教师“一年人门,二年达标,三年创优,四年冒尖,五年成才”的具体目标,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如请优秀青年教师谈成长经历,青年教师交流班级工作会;学习师德规范条例,请优秀老教师进行“师德”专题报告会;请优秀班主任介绍班级工作经验.举办班主任艺术沙龙;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改进教学;学习《南昌市中小学生各学科教学常规)} ;多媒体课件制作学习.学习了Yowerpoint,Flash课件制作方法.请专家教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办法和技巧讲座;教案编写、板书设计、课堂语言等教学基本技能讲座:每位培训班成员在本组上一节公开课,并由同行进行评课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如青年教师备课教案规范化检查、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青年教师辩论擂台赛、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经过几年“青培班”活动的开展,我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校每学年还利用“青年教师座谈会”、“青年教师拜师会”、“青年教师慰问会”等机会,加强学校领导与青年教师的沟通:学校将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成果、先进的教育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全校教师中推广,收到了显著的效果.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7)

关键词: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分析和研究

前言:

英语口语大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对当下高职学校英语教学工作带来积极作用。基于英语口语大赛角度来说,其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应用性,实现了英语教学价值,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口语技能大赛背景阐述

纵观英语口语大赛发展历程,其是在两千零一年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十二个春秋,成功的进行了十二届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发展目标,主要是要提高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高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保证高校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和日后的工作生涯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其次,英语口语大赛发展在要求学生具备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品质和事业能力与素养,增加学生行业知识的了解度,关心就业形势,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增加对题目判断的精准性,增加自身在口语比赛中实际能力,使自己日后在职业生涯中充分展现。英语口语大赛发展涵盖三个方面,其一,现场形式的口语阐述。其二,情境式的口语交流。其三,辩论形式的口语交流活动。对于英语口语大赛发展的辩论和交流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当下社会较为热点话题和行业相关的话题,具有实际意义。

二、英语口语大赛和高校英语教学的关联点

我国教育机构在二千年出台的高职学校英语教学标准中给出:高校英语这一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在历经200多学时的英语教学,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保证学生掌握较好的英语基本知识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等等,利用英语词典和相关英语资料,利用英语社交和英语学习,来增加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日后的工作生涯和深造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关注英语口语教学规律,优化运用英语交流、书写,保证英语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保证英语学习效果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口语大赛教学目标和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要求相吻合,利于实现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大目标。伴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交易的不断增加,各行各业对英语从业人员给出更高要求,面对这一形势,英语口语大赛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满足当下社会对英语全能型人才的需要,提高当下学生群体的应用口语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在日后工作生涯中和英语活动中,展现自身英语能力。

三、现阶段,高职学校英语教学形势阐述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高中。来自不同教学环境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不同,英语知识的储备量不同,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这些给高职学校英语教学带来一定难题。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些学生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较差,英语学习兴趣较低,没有明确自身英语学习目标,不仅单词积累量较少,英语交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较差,缺乏英语的实际口语交流,严重者早已自我放弃。上述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现象,在当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据目前情况来看,英语口语大赛英语学习成绩较好学生参与较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口语大赛,应该是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利用英语口语大赛来进行英语的教学,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足,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这也是英语口语大赛的终极目标。利用英语口语大赛来增加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不同学习能力学生全部参与到英语口语大赛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每个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面对这一发展形势,高职院校教师要增加对英语口语大赛的关注度,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高职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基础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有效进行

就目前形势来看,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实际应用性较好,利于增近学生英语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关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检验,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办赛目标是,建立在就业基础上,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要增加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时代元素,对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来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使其满足当下现代化教学目标,全面发挥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实际意义。

1、创新教学理念,增加对英语交流关注度

我国当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当下不同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一些区域的学校,较为关注英语的书本教材教学,忽略了英语的实践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教学,没有认清当下高校英语教学形式,进而导致英语教学和时代脱轨,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而且,传统英语教学主要是教师单一讲授,把教师自身放在教学主要位置,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办赛理念完全不符。面对这一形势,站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基础上,要想促进高校英语教学发展,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高职学校首先要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对学生英语听说和读写的关注度,增加自身英语教学特色,改变教师传统单一书本教学模式,增加教师对英语实践教学的关注度。在高职学校校园内,举办英语口语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故事表演大赛等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秉承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良好理念,整合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优势,促进高职学校学生全面发展。

2、创新教学模式,把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举办是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检测,是当下高职学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实践能力,但是这一实践能力是建立在良好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基础上,进而我们可以把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解为,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能力的整合培养,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总之,站在整体角度来说,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主要就是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英语能力,包括在实际大赛进行中,提高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面对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这一优势,高职学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要建立在就业导向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使其满足英语企业的实际需求,满足英语教学的就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高职学校英语教师,也要注意到当前教学模式的弊端,改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灵活性,把学生放在主要教学位置,在实际英语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3、建立完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良好影响下,借鉴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良好经验,可以促进高校英语教学进程,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为了保证高校英语教学高效进行,教师也要注意在教学环节,完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构建合理化教学评价机制,增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度,完善学生学习薄弱环节,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构建合理化评价体系后,教师要注意英语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依据不同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知识的功底,进行合理化评判,发现学生学习不足,增加对学生学习不足知识点的关注度。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互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结论

站在当下我国职业高校英语教学现状来说,其存在教学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现象。因此,要想促进高校英语教学长远发展,首先要学习英语口语大赛的优势,利用英语口语大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改善自身教学不足,创新以往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英语教学的全面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27).

[2]吴晓娟.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析———以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为视角[J].新西部(理论版),2015,(02).

[3]唐力忻,李培.基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3).

[4]唐丽丽.透过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看高职英语教学———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5,(10).

[5]马燕.口语技能大赛模式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浅论[J].科教导刊(下旬),2015,(12).

[6]庞亚美.技能竞赛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以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7]张胜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究———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英语广场,2016,(02).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8)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融入在了高校教育中。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确定了9所高校作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15年7月30日,由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联合举办了“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首批有50家高校获得“全国高校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授牌。截止2014年,有48万大学生通过“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创业,预计到2017年将有超过80万大学生加入创业队伍[1]。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和实践,在外语学院依托行业特点,建设富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展丰富的创业教育活动,使外语专业大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二、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与相关研究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高校创业教育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创业意向,并且会降低学生创业中的盲目和非理性因素,提升创业意向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朱红和张优良,2014)[2],受过一年创业训练营培训的学生就业速率就要比其他学生快10%左右[3]。创业教育发展,最适合的道路应该是融入传统教育的各个专业,形成相互交织、补充和促进的关系,这样一种新的教学范式才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3]。而且学生的个人特质(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人格)对创业态度的影响显著,创业教育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人格特质;或者甄别出具有前瞻性人格特质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教育(郭洪等,2009)[4]。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许多高校采取措施积极措施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如福州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每年投入60万元,开设创业基础班、提升班、精英班等,形成“创业通识-创业技能-创业实战”培训体系[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建立了云山咖啡屋、云山书屋、云山网球俱乐部、云山箭牌创业园等20多个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实体,现在校园创业营业额达1800万[6]。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外语专业学习结合不够紧密,实习实训相对薄弱[1],以“听、说、读、写、译”等为主的专业技能培养、以外语文化节为主要依托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创业教育脱节,创业活动明显缺乏创业相关行业知识的支撑,以翻译等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实践教学与创业课程及实践的整合欠缺(龚素瓅,2014)[7]。但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依托行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将创业教育融入教学课程中,既发挥了外语专业特长,又彰显了北京林业大学在林业方面的行业特色,实现了以文化交流、翻译技能服务为主的专业特长与创业课程及实践的有效整合。

三、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

第一,创业教育实践的概况。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依托于商务英语专业,发挥商务英语“商务+语言”的双重优势,面向企业需求建设教学与培训课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寓创于教。将我校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请进”课堂,为学生讲授分享“一手”的商战实例,实现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为了支持专业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创业教育,学院成立了创业服务中心,投入办公场地建设创业交流空间。中心设立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技术支持和日常管理运行。实现创业辅导、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支持,为成熟的创业项目和团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创业教育工作。机构保障:创业服务中心专家委员会由各学科专业负责人组成,根据不同项目和活动需求,委派专任教师做技术指导。管理委员会由学院负责就业创业的专职辅导员组成,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事务联络、组织和参与创业类竞赛、培育创业项目、协助创业教育活动的宣传推广、协调各学科专业教师和学生等事务。创业教育的开展。利用商务英语现有的商英交流、工商导论、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法等课程,并设立了“创业”课程,开展“语泮未来”创业教育系列活动,打造“语泮未来”创业教育系列品牌;拓展教学实习就业实践基地,目前与学院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就业实践与教学实习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便于师生近距离实践,如北京彼岸纵横翻译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珠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英华博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部、北京市中西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拉维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东方君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尚城同力(Topline)国际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这些实训基地中,师生可以实地参观、考察甚至观摩部分商务项目的讨论,增强学生商务实战感知,打破“纸上谈兵”的局面,将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邀请创业人士做讲座,增强创业的技巧,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团队的建立、创业过程的实施和控制等,提升学生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技能。创业环境的塑造。中心积极帮助学生成立兴趣组织,指导开展培训、交流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创业类社团,鼓励学生参与创业类竞赛、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学院每位教师都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口译大赛、商英赛的经验。

以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为依托,学院还举办“语泮未来”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发掘创业人才,培育创业队伍,打造“商英赛精品团队”,并以赛代练,提高创业技能。全国有各类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其中以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声名为最。学院坚持“以赛代练”,积极发掘创业人才。2014年商英12级学生代表,首次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华北赛区)商英实践大赛,并获得二等奖,首战告捷。创业空间的建立。创客运动代表了公众参与创新的新趋向(徐思彦和李正风,2014)。学院申请专项经费在学生活动区建设创业交流中心,,供创业学生沟通交流,激荡创业思想,形成“创客空间”,必要的还提供创业工作室,为创业项目提供工作场地。创业辅导。为学生团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项目和创业信息,邀请专业人士和创业者,对学生的创业想法进行整理,对创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疑问进行解答,全程辅导学生的创业活动。在创业辅导过程中,发掘创业人才,组建创业团队,培植可行的创业项目。在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参赛团队从选项组队到策划分工,从报名到决赛,每一步都由相关人士予以指导。创业资金的支持。中心成立了“创业种子基金”,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路演的方式为项目筹集资金,也积极向企业和企业家募集资金,创业项目运营盈利的一部分作为种子基金,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实现创业活动的良性循环。外语学院的学生可以首先申请学校创业项目立项,学生还可以申请在学院创业立项,获得相应的支持,帮助学生孵化创业梦想。支持创业团队结合校园主题举办各种推广活动,协助扩大宣传,协调资源。创业实践。依托学院的专业优势,以林学、林业产业经济学、动植物保护、风景园林等学科为特色,成立“口译同传小组”,加大“绿色口译同传”精品团队的支持,并积极承担相关国际会议的同传工作,如森林经理国际研讨会、鹤类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环渤海候鸟栖息地保护国际研讨会、国际绿色交流营等同传任务,鼓励学生成立基于环境保护的专业翻译公司。学生有任何创新创业的想法都可以从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下载“立项申请书”,填写“”等内容,由创新创业中心邀请创业人士对项目进行审核,并组织学生答辩,最后确立拟资助项目。第二,创业教育实践的特色。外语的专业特点为非技术性,创业有很大难度,但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完备支撑体系,融创业教育与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团队围绕文化交流孵化创业项目,通过“商英赛精品团队”积极打造“翻译服务工作室”,并且以依托于北京林业大学的绿色经济与管理的鲜明优势和特色,建立了“绿色口译同传精品团队”。“翻译服务工作室”和“绿色口译同传精品团队”特色鲜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既发挥专业优势,也彰显了行业特色,不但成为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的创业教育与实践的最大亮点,而且带动了更多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活动中。

四、结束语

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对于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有重要意义。作为具有特色鲜明的行业特色院校,需要将作为创业教育的通识教育与专业特色教育相结合,提升创业知识和技能,形成“又红又专”的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时间不长,但能充分挖掘外语专业优势,立足于林业行业特色,并成立了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包括创业环境塑造、创业空间建立、创业辅导、创业资金支持在内的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有四个创业团队,在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创业服务中心支持下,已经初显成效。

参考文献:

[1]程墨.创业教育要防止把学生培养成“旱鸭子”[N].中国教育报,2015年8月7日第001版.

[2]朱红,张优良.北京高校创业教育对本专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基于学生参与视角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100-107.

[3]罗娟.创业教育是让学生始终有梦想[N].工人日报,2013年6月4日第007版.

[4]郭洪,毛雨,白璇,曾峥.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09(9):69-74.

[5]高建进.福州大学:创业教育成为学生发展助推器[N].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0日第005版.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9)

这是一所科学引领的高级中学,教科研的推动使她迅速腾飞,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姿容;这是一所勇于创新的高级中学,开放的思想意识,创新的教育理念,推动素质教育水平的全面迅速提高。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10)

1 大赛起源

十年前,英特尔公司已经吸引了不少优秀毕业生的加盟。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非常聪颖杰出,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弱。出于企业社会责任感,同时为了提升员工素质,在上海交大等各大高校的共同倡议及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英特尔公司与各高校尝试探索以学科竞赛推动教学改革的特殊机制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模式。

2002年,在教育部、原信息产业部和竞赛组委会的直接领导下,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英特尔公司独家赞助的针对优秀大学生、境内外高校参加的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搭建起英特尔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竞赛平台。

首届比赛吸引了15家重点高等院校的28支队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和英特尔公司全球资深专家亲自参加评审。比赛提出“自主完成、自主设计、自主选题”的开放竞赛模式延续至今,给学生们留下了极大的创新空间。

2 大赛定位

从首届比赛开始,大赛组委会就以“国际化、高起点、开放式”为鲜明定位,以期最大程度上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推广先进技术起到积极作用。

为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紧跟全球化步伐,大赛秉承国际化理念,贯彻国际交流的思想,以期早日成为国际性赛事。为了使学生快速接触到国际先进技术,英特尔公司捐赠了先进的技术平台并提供相应培训。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竞赛采用开放式模式,参赛学生获得最新技术平台并接受三个多月的培训中,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参赛作品的设计、制作、调试及设计报告。决赛时,学生要用英语向国际评委演示、阐述作品,获胜学生还有机会前往英特尔公司总部参观访问,既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又体现了国际化精神。

3 大赛历程

第一届大赛面向全国,使用Intel StrongARM平台,15校28支队参加;第二届大赛开始有国际队伍,使用Intel XScale PXA255平台,56校106支队参加;第三届大赛面向亚洲5个国家6个地区,使用Intel ECX和XScalePXA270平台,70校158支队参加:第四届大赛扩展到北美,使用Intel Dual Core嵌入式平台,72校160支队参加;第五届大赛开始,我们迎来了中国、欧洲、北美洲、中美洲及亚太地区10个国家地区的170多支队伍,英特尔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跨入了国际比赛行列。大赛还邀请全球顶尖学府的教授和专家作为专家组成员,建立了一套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评价体系。英特尔公司每年都派出顶尖技术领导者参与评审,保证大赛作品和产业界的技术发展方向紧密结合。

随着大赛影响力越来越大,除参赛队数量与国际化进程有了飞跃外,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参赛学生的软、硬实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足以令我们感到欣慰。学生的作品涉及环保、健康、弱势群体关怀等各个领域,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精神,又极具创新和应用价值;而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中国的学生是非常喜欢和擅长创新的,只要给他们合适的平台及鼓励,他们将更有勇气自我挑战、自我突破,并且更深刻地领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意想不到的是,大赛对国内高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前四届竞赛中,直接参赛学生达1300余名,上万名学生因竞赛直接或间接受益。近500人次教师接受培训,成为嵌入式教学、科研和产业的中坚力量,为培养嵌入式人才铺设更大的辐射面。数据显示,2002年前,全国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校只有十几所,而目前已有近100所知名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通过竞赛培养的一批教师参与到嵌入式领域课程开发和科研工作中,每年为嵌入式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4 新一届大赛,我们在行动

2010年,英特尔公司为新一届大赛提供了英特尔。超线程高能效凌动TM处理器和MeeGo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开发平台。英特尔高能效凌动TM处理器的低功耗特性将有助于更多贴近实际生活的创新作品诞生。而作为基于Linux的同一平台,MeeGo将覆盖多种移动计算平台,包括便携式移动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多媒体电话、联网电视机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

2010年,英特尔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真正成为一项中国举办的国际大学生赛事。境外高校学生和教授的参与,对中国学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产生了促进和推动作用。随着大赛的国际发展进程,大赛组委会越来越重视为各国参赛队创造公平的竞赛环境、充实的竞赛资源和便捷的技术支持,尤其是英语支持。

本届大赛的会徽更具特色,取“植树育人”和“携手并进”之意,如图1所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首次开设了面向全球参赛队的官方技术支持网站――嵌入式设计大赛支持社区(简称ESDC社区)(/zh-cn/esdc

2010/),由英特尔软件网络支持,提供一站式技术资源分享和交流平台,涵盖了技术资料、在线论坛、培训视频等内容,如图2所示。

自ESDC社区随大赛开幕正式上线以来,短短几天就有逾两千人次访问社区,论坛的人气日益高涨,大赛参与者都非常欢迎这个在线资源和交流平台。每天有许多参赛队员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交到论坛上,相关专家和其他参赛队员也十分积极地反馈交流,还有未参赛学生和业界工程师也参与到交流讨论中,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ESDC社区还在逐渐成为业界了解大赛的窗口,关注大赛的人能够亲身感受整个竞赛过程和参赛选手们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竞赛精神。大赛组委会及英特尔工作人员还将更好地利用ESDC社区平台为广大参赛者服务,为大赛的成功举办添砖加瓦。

5 产学研结合,共建生态系统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篇(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仍普遍存在重考试成绩轻口语交际能力的现象。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要求[1],我校多年来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笔者主要谈谈自己所在学校在创建外语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为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课外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一、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外活动研究的背景

笔者所在的学校自创办以来就非常注重英语特色学校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不断积累英语特色办学的经验。在十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各种有效的活动方式体现办学特色。尤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我校和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众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活动。自2011年7月我校开始筹备到进入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外语特色学校创建中的英语教学辅助活动研究”以来,我们对能提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几个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

二、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课外活动的选择

根据近年来,学校的课堂教育中仍然存在只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输入而忽视学生英语能力输出的传统顽症,我们在课外活动的选择上更注重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主的活动,同时顾及时间和场地的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有关机构的合作等。所以我们选取的活动形式时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便于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合作机构的操作,二是既联系学生生活又促进学习,三是成为学生人生成长中的宝贵经历。我们选定两种主要的形式作为研究对象:一是英语演讲,二是涉外交流。

英语演讲最能体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演讲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新途径[2]。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高水准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成为人们在生存和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和“杀手锏”,较高水平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项基本且重要的要求[3]。所以我们通过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各种英语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主动加强听力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摆脱“哑巴”英语,努力学习“有声”英语,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涉外交流是我们在特色办学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影响更广的课外活动形式。涉外就是和外国人有交流,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英语,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和外国人交流的经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际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单纯学习语言知识而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无法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4]。我们通过涉外交流活动,把外国专家、学者、学生、社团请进来,派遣我校老师、学生走进外国大学、中学、家庭体验外国文化,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外活动的具体实践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固定下来并一直在实行的演讲活动有:校内演讲、校外演讲。涉外交流合作形式有:和英美中学结缔友好合作学校、访问英美文化夏令营、邀请英美学者来校讲学、邀请外国留学生举行英语座谈。

(一)英语演讲比赛活动具体实践。

1.举办英语演讲指导讲座。首先,通过学校英语俱乐部,组织主动积极参与英语演讲活动的学生在学校礼堂收看英语演讲视频,如《21世纪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视频》、《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等,让学生在观看全国中学生演讲比赛视频的过程中产生参与英语演讲的热情。然后,学校教务处安排老师做专题讲座,从演讲稿的选题立意、论据收集、谋篇布局、措辞运用、语言修改、演讲道具到英语演讲中的语音语调、音高、语速、停顿、重音、声音的抑扬顿挫及节奏感的把握,再到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技巧的运用及情感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

2.举办校内演讲比赛。每学期在学校内举行一次主题演讲比赛。学校教务处英语教科室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定主题,如my home,school life,my problems等,给学生一周的时间,由英语老师指导修改演讲,在班级进行预备演讲和筛选,最终确定参与学校比赛的学生名单,一个班级一个名额。在全校演讲比赛的日子,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欣赏学生的精彩演讲。学校根据比赛成绩表彰奖励演讲优秀的学生。

3.组织校外演讲比赛。我校近年来与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中小学生演讲比赛江苏组委会合作,组织学生参加“21世纪杯”全国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学校在每年10月份接到比赛组委会演讲主题通知后,布置各英语老师在班上进行宣传,鼓励同学积极报名,自愿参与,并对本班同学的演讲稿认真筛选,确定本班参赛人员名单。教科室再统计全校参赛人数并进行核对,将参赛人的名单、联系方式、指导老师等资料统一打包上交大赛组委会。教师组织这些学生每周集中培训一次,不断提高演讲口语表达能力。每年我校有数十名学生进入复赛和数名同学进入江苏省决赛。

(二)涉外交流活动的具体实践。

根据交往的形式,我们将涉外交流活动分为单向型和双向型。单向型主要是由我校组织学生前往英美国家的文化单位学习,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或接受英美国家友好学校或其他团体来我校访问,传递我们的文化。双向型主要是我校和英美友好学校建立互助关系,互派学生交流学习。

1.单向型涉外交流的具体实践。

主要形式是夏令营这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涉外交流活动之一。每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到英国和美国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学生居住在英国或美国家庭中,和家庭主人共同生活两周时间,在这两周的时间里,学生还走入社会,和当地居民交流,走访当地学校和文化单位,学习英美文化。通过夏令营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邀请在国内的外籍学生和老师到本校和学生举行交流聚会。如2013年1月10日下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师生一行18人来我校访问交流。在每学期两次的聚会中,学生大胆开口,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了和外国友人交流。

2.双向型涉外交流的具体实践。

双向型的涉外交流活动主要是和联谊学校合作,互派交换学生。这是一种长期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式。2012年10月18日,我校与美国North Cross学校缔结成友好学校。双方都安排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返回学校后的外派学生又促进本校同学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当然这样的活动不仅需要学校专项研究经费的支持,还需要本地经济实体的大力支持。

四、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外活动的积极影响

有效组织英语演讲和涉外交流活动,有助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所以这两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积极影响:

(一)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演讲比赛活动中,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训练,不断模仿和强化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习惯。通过视频观看,班级模拟练习,以及参赛者的集中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境适应能力,调动了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开口用英语表达的自信心。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学生表现得更为好奇和积极。为了能将自己所学的在英语环境中表达出来,和地道的英美人士进行实地交流,学生更加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现实交流中学生会碰到语言交流中的差异,在发现差异和适应差异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表达,从而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更加认识到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演讲和涉外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创造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英语演讲活动和涉外交流活动准备阶段,通过搜集整理有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演讲和涉外交流活动进行中,通过大胆开口、积极思维,提高心理素质,发展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5],为学生终身发展积累一定的宝贵经验。

(三)通过组织这些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英语演讲和涉外交流活动是外语特色学校创办过程中所实施的课外教学辅助活动的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为学校营造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展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凸显外语特色学校的特色,促进我校相关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组织这些活动中,英语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在英语特色学校创办过程中,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和涉外交流等课外活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所都出的努力也有了很大收获,但是在今后的学校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还要不断优化此类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舞台,为以后跨文化交流打下基础;为教师提供专业提升机会,为教师拓宽教学视野;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促进中西方学校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雷晓东.论高校开展英语公共演讲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3]Endicott F S.The Report[R].Chicago: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lacement Center,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