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4:27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1)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我国普通高校财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不仅具有复杂的理论性,更具有很强的实务性,因此对于缺乏工作实践的广大高校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对实务性的把握尤为困难。教育部于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随着这份报告的颁布,在教育教学领域近年来立足于创新理念的变革与发展取得了多方位突破。例如,目前正在流行的慕课和翻转课堂,它们将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对优化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而言目前管理会计课程依然缺乏系统的教学改革方式和改革内容。教育其实也是一个生产实践过程,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各色各样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借鉴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概念,提出了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方案,即建立“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以管理会计自身的思想精髓去设计管理会计的课程改革方案。具体而言,本文考虑到管理会计的内容涉及到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决策过程,针对管理会计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上海松江大学城内主修或辅修过管理会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总结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控制系统,分析了基于该系统教学模式的具体优点。本研究希望能为我国普通高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并为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二、现阶段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年10月,财政部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一直是我国会计改革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昭示了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会计教学工作面临转型。那么,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对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面向上海松江大学城主修或辅修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本科生发放电子问卷,回收了183份有效问卷。问卷结果如表1显示。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普遍不理解管理会计专业重要性的具体含义;有92.9%的学生表达了希望老师可以采取更多的教学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课上理论传授和部分案例的分析;超过40%的学生指出,对于这门课学完后无法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近35%的学生表示对于老师的专业性及授课能力提出质疑;最后,超出了70%(33.9%+36.6%)的学生表达了对于学校安排定期答疑帮助的需求。基于上述问卷调查,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学生的角度。①对管理会计课程求知欲不足。求知欲是指人的一种内在认知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求知欲支配着他的学习行为。从问卷反映的结果来看,有79.8%(21.3%+58.5%)的学生没有对管理会计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普遍在学习中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管理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兼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很难自发地对该课程的专业知识产生兴趣。学生的求知欲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和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授课形式不够丰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课程的求知欲不强。②不够重视管理会计课程。问卷显示,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理解或是不重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为这门课程仅仅是财务会计的辅助。2016年10月,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从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对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视,然而反映在学生层面上却是普遍的不了解与不重视。2.老师的角度。①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基于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的强实务性与重要性,对于授课老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较高。我国高校老师专业能力的缺乏往往不是体现在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对课程实践应用的把握。因为高校老师大多是全职教师,平时课程任务繁重,缺乏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而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却又是与企业的运营息息相关的,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不自觉地强化了理论的学习而疏忽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②授课能力有待提高。中国的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众所周知,我国中学的教育更多是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这种被动式甚至是“填鸭式”的教育大大阻碍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大学生在刚刚离开高中踏入大学的时候,独立性较差,而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丰富复杂,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自发地进行思考。因此,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对于授课老师来说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③与学生的沟通有限。大学授课老师的课程繁重,不可能做到随时随地的答疑,更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实行追踪,使得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习惯性地忽略向老师求助的路径,致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效果。3.学校的角度。①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采取的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学生成绩和期末课程评价。这种考核方式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单调性和对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缺乏过程控制上,缺乏对教师的具体考核指标。②缺乏课程信息管理系统。高校的官网上都有教师信息系统和学生信息系统,却没有具体的课程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是说没有针对课程设置管理系统,使得课程体系的管理缺乏及时性、全面性和透明性,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很好地了解课程。③缺乏对落后生的关注。学校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个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应该包括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问卷调查中,85%以上的“落后生”(管理会计成绩低于75分)表示就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正常授课,期望其他的来自学校的主动帮助。

三、建立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2)

[本刊讯]为加快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的领导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从2011年开始全面承担了“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简称“小金教”)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目前,该项目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公共支撑保障项目建设方面。教育部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建设也通过了立项评审,计划2012年7月完成安装调试并正式运行。中央级门户系统与应用集成工作巳全面启动。计划2012年6月前完成数据展示系统、综合门户系统、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并开始对新建业务信息系统和目前部内其他司局单位已建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系统和数据的整合。信息系统总体技术设计和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规划设计完成了70%的工作,已有公共中间件选型方案、总体技术架构设计方案、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等11项阶段性成果。已开展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并启动了教育部教育电子认证二级系统建设。同时,已完成全国教育机构统一编码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实现了对全国56万多个教育机构的统一编码。

二是业务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启动了学生、教师、学校(含办学条件)和专项等4大类业务中的14个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其中: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一期已在全国部署应用;现已启动二期建设。计划2012年8月完成开发。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一期开发,并在河北省进行试点工作,2012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投入使用。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含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系统已启动,计划2012年6月完成一期建设。并率先在全国营养改善计划项目试点的680个县投入使用;二期建设计划2012年12月完成开发和试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教育决策支持统计服务系统和直属高校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等3个系统也已启动,计划于2012年12月前完成开发和试点。近期将启动的还有:中职教育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全国师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小学学校管理系统。同时,通过系统建设和数据集成等多种途径将建设全国学校数据库、学生数据库和教师数据库;到2012年底,基本完成全国教育机构数据库,学前、中小学、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数据库和部分教师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从总体情况看,“小金教”各项工作推进有序.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省级数据中心建设,系统数据采集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学生、教师统一编码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近期将集中精力、重点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3)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在全国实行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为每一名学生、教师和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

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入库。

年内全部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对学生学籍、转学、升学等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全国联网实现对全国中小学学生动态监管。

7月31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先导工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支撑和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学生、教师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动态数据,对于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支撑教育科学决策、加强教育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4)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2.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联合在京召开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7月18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工作下发通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建设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是:建设覆盖全国教育的学生、教师、经费、资产等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上述系统“统一开发、分级部署”。2013年重点建设全国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资助管理等信息系统,建成全国学生数据库和教师数据库;2014年重点建设全国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等信息系统,建成全国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

二、加强两级建设,推动五级应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是工作关键。两级建设是指:在部、省分别建立部级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统一应用环境。各地要参照《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整合本地基础设施资源,于2013年底初步建成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五级应用是指:各类系统均同步统一部署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应用(其中部级应用部署在教育部数据中心,省、地市、县、学校4级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三、强化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行、分步推进”。各地要在教育信息化统筹管理框架下,由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建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负责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

四、做好整体设计,完善配套制度。《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另文印发)对信息系统和技术路线进行了顶层设计。要结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工作部署,实现学生、教师、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通过系统应用和数据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

五、健全责任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各地和学校要指定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建立各层次相互配合与补充的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作为教育督要内容,强化监督检查。

六、加大推进力度,保证经费投入。各地和学校要加快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进度,各级财政部门按规定统筹现行相关经费渠道、增加经费支持等方式,做好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教育部配发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实施和培训应用、信息系统开发与升级、信息安全建设等工作,并将系统建设、系统应用和日常运行维护与服务费用纳入年度预算,保障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需求。中央财政将对各地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适当奖补。

7月31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3.亚太27国官员专家来深研讨教育信息化

11月26日,“2013亚太地区教育信息通信技术高层专家会议”在深圳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高级官员及亚太地区27个国家的教育部长、专家和行业精英齐聚深圳,就促进、推广和深化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和实践展开多角度对话。

本次会议以“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可持续创新”为主题,旨在为分享亚太地区各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挑战、经验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同时,甄别亚太地区可推广和可持续的信息通信技术模式和创新,考量各国在实施可推广创新方面存在的机会、约束和未开发的资源及其相对应的现有政策、能力和伙伴。此外,会议将从地区角度和国家层面给予支持,为推广学校层面教育信息化创新,提供政策推动的路线图。今年会议主要汇集了教育体制信息化主流中的三类行动者: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及实践者。侧重于部长层面的讨论和参与者的反思,促进政策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对话。讨论将致力于总结和精细化具体的解决方案,提出有依据的政策并实施。

大会由中国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深圳市教育局承办。

4.《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印发实施

4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指南》确定了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建设内容上涵盖:省级数据中心分类、机房设施、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公共软件平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体系等六项主要内容。同时,《指南》为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了“规划内容与测算方法及参考案例”、“统一规划的国家信息系统一览表”等参考信息。

7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方案包括建设意义与发展现状、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建设任务、总体架构与技术路线、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组织与实施等六方面内容。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总体方案》的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积极做好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实施工作,保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全面应用。

5.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建成

在各地共同努力下,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首次数据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为下一步全国统一学籍号分配和全国联网进行学生跨省转学业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截止到2013年11月底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入库率(进入全国系统学生人数与2012年教育事业统计学生人数比)达到90%以上的省份有21个:天津、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兵团;85%-90%(不含)的省份有3个:山西、辽宁、陕西;低于85%的省份有8个:北京(目前最新统计已经达到90%以上)、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重庆。

通报要求数据采集及补录工作基本完成的省份要进一步提高入库率,加强数据特别是学生身份相关信息的审核,提高数据质量,减少问题学籍。同时,要做好中小学校基本信息核对和地方自设行政区域信息上报工作,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做到不漏一区一县、一校一生。

6.“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据悉,去年11月正式启动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应用阶段,项目配备的设备陆续安装调试到位,配套优质数字资源正式开播,全国近50%的教学点已利用项目配备的设备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正式开始开课。

为帮助教学点教师掌握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方法,教育部对全国100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帮助各地组建由管理者、技术人员、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培训者团队,利用暑期对当地教学点教师进行专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9月2日开学第一天,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特别节目,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并通过网络和IP卫星播发到教学点。同时,教育部还建设项目专题网站,教学点教师、中心校教务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拨打呼叫中心热线电话、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资源接收、教学应用等方面的咨询。

为确保播发资源切实满足教学点需求,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优化资源内容设计,开发出“教师上课”、“学生自学”和“拓展资源”三大部分内容,覆盖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和体育8个学科,将通过卫星和网络两种形式结合教学进度分期传输到全国教学点,供广大教学点师生免费使用。

7.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育部提出,将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省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8.“教育管理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9月16-17日,“教育管理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河北省教育厅、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石家庄市教育局承办。来自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各类学校主管领导及教师、专家技术人员、业界人士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展涛主持。

2013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关键之年。时值“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结束不久,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之际,本次研讨会的适时召开,对明确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几年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讨会以“教育管理信息化・智慧校园”为主题,以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议题,以构建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智慧校园为目标,对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9.MOOCs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面临挑战

近两年,发源于美国的MOOCs风暴席卷全球,中国也被卷入这场浪潮中。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高校开始对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5月22日,edX(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线课程项目)宣布新增15所高校的在线课程项目,首次增加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在内的6所亚洲高校。据悉,2013年3月,北大《北京大学关于积极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的意见》,致力于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2013年9月,第一批北大网络开放课程上线,5年内争取建设100门网络开放课程。北大在校生可获得与传统课堂教学等值的课程学分,其他学生可以获得北大提供的学习证书。清华大学除了将在edX上开发出4门在线课程,也将借助加入edX在线教育平台的契机,全面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已成立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近期将开发30门新一代在线课程,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相结合,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表示,在线教育的出现打破了大学围墙,必须重新思考并重塑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12月7日,刘延东出席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时指出,要借助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教学法改革创新。近一两年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学“慕课”热(MOOCs)正在全球范围兴起,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当代教育面临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提高师资效益,激发受众的学习兴趣。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孔子学院引入“慕课”教学模式,为各国民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汉语教学服务。

10.“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召开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02-01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战略的持续调整,令教育事业被提升至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位置。教育管理为强化国民素质、推进社会进步、强化国家实力、创建和谐文明社会等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教育发展应全面完善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作为教育系统基础工作的中小学教育更应如此。为此,做好中小学教师团队培训管理尤为重要,应进一步优化团队整体结构,完善制定培训工作计划,提升教师人才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培养出综合全面的新时期人才。

1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内涵

广义层面来讲,教师培训主要为对教师掌握知识以及实践工作技能展开教育的重要系统性工程,主要涵盖职前培养以及职后教育工作。狭义层面来讲,教师培训工作主要为在职教师在继续教育以及在职教育的形势下,全面提升知识水平以及强化实践技能的具体过程。教师培训管理工作主要借助系统科学规划,展开高效性工作,实现既定目标。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不但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影响到科教兴国、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教师培训为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基础。伴随信息技术、网络手段的快速发展,社会知识系统持续更新,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体系也需要有效的更新。中小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核心主体,做好培训管理,可促进教师具备创新的工作理念,提升综合技能素质水平,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契合不同学生现实需要。由此可见在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策略过程中,应勇于找到现实的差距与不足,方能真正提升实践工作水平,优化中小学教育管理环境,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2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现状问题

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令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工作重要性受到了更多重视,然而其管理实践工作仍旧包含一定的不足问题。基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实状况,主要问题在于,教育管理改革以及工作体制没有完全适应。

伴随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管理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教师管理培训体制则包含较多计划因素,令教师管理培训较难依据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有效开展。对于教育事业的实践管理还包含教育机构以及政府他类部门任务交叉、双重领导的矛盾问题。令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互相冲突,形成主体以及职能不能清晰划分,令培训管理工作无法基于当前教学改革形势有序开展。另外,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欠缺有效的规划。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伴随形成适应性改革。然而,当前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培训行政命令具体作用却远远高于教育管理发展的具体要求,对教育培训欠缺统一一致的有效规划,进而令培训管理呈现出明显的走形式、走过场问题,较难全面提升教师整体职业素养。

再者,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欠缺良好的过程管理。目前,我国针对中小学教师团队的培训教育较多为专业院校的教育培训,在培训主体以及培训工作机构中并没有构建为有效的工作连接,进而令培训管理的效果并不明显。呈现出培训工作内容以及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再者,培训工作的具体资金以及过程控制较难实现有效管控。完成培训工作后则欠缺严格细致的管理考核,令培训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内涵作用价值。

3 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科学策略

3.1 完善培训管理工作体制

优化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工作体制为确保实践工作效果的核心基础。在完善培训管理工作体制进程中,应促进管理机构以及教师任职学校与培训工作机构的有效统一。也就是教师培训学校与教师人才间的思想认识以及互相关系,应实现教育机构、各个学校间的有效配合,协同合作,清晰各自在实践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能与发挥的科学作用,进而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以及实践工作效果。

3.2 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战略规划

教师培训工作应全面结合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工作规划,制定更为详实可行的战略目标,确保教师培训工作同当前教育事业改革以及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形势相契合。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应全面考量培训工作需求分析同实践战略制定间的相互关系,工作内容应全面依据培训需求进一步明确与实施。应通过有效的战略规划进而为中小学教师具体培训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另外,具体规划工作内容中应细化各项工作标准,进而为各项制度的实施开展提供更为客观性、可进行量化的标准与具体参考依据。

3.3 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过程管理,做好效果评估

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环节的核心重点,应给予充分全面的资金投入,确保整体培训管理质量。伴随我国一费制教育改革体制的逐步推行,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经费的来源逐步变成影响其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为此,做好教师培训管理应完善资金基础保障。再者,应强化具体实施工作的过程管理,对培训学校提出高标准要求。应严格依据培训规划开展具体工作,提升实效性。同时,应兼顾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确保培训工作可有效合理的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全面服务。应利用逐步系统的层级推进方式,确保中小学教师均能接受到更为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进而真正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技能以及知识水平。

现实工作中,应全面结合教师人才的现实状况,应用多元化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培训管理实效性。例如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激发教师参与热情,通过任务监督、意见反馈及时修正教学策略。内容上应引入国内外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基于本区域实际状况优化教材内容的编撰与更新。还应在培训工作中给予教师必要的帮助,进而令其有效的应对培训过程中的现实困难问题。另外,应重视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工作效果评估。通过实时的工作效果反馈,进而为培训计划的明确以及激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培训提供科学的、客观性借鉴依据。

4 结语

总之,为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管理,不但应有效更新管理工作观念,还应合理完善实践操作具体流程,强化对培训工作主体的目标要求。借助多方配合努力、全方位、系统化工作,进而真正打造创建出一支优秀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提升实践工作水平,优化中小学教学效果,推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6)

一、深入分析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校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情况的基础数据,是考核教师岗位职责完成情况、评聘教师职务、工资晋级、评优评奖等的重要指标。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关系到院系的具体教学部署,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高职院校发展体制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影响到领导者决策的数据信息,准确性、科学性要求更高。笔者从事高职教务管理工作多年,每年年终都要进行全系教职工的各项工作量统计。不仅要统计全系教职工的工作量,还要协助学院其他部门完成相关统计和审核工作。从统计和审核的工作流程上看,每个环节几乎都是采用手工或者半手工的方式进行的。显而易见,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既不方便教职工查阅,也无法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教学基本数据,况且数据的错误率较高。尽管高校都会安排专门的、为数较多的管理人员进行教师工作量的汇总和审核工作,但是效率却不高,存在太多的人为因素。本人在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每学年末都要计算教师的各项工作量。虽然学院的教务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都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具体的计算规则来评价教师的工作量,帮助发放酬金,但由于在计算工作量时,通常需要考虑到不同人员的工作量计算公式,不同课程、不同职称、不同授课对象的工作量系数等情况,种类繁多,计算方法又各不相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数值计算、各种报表的制作。这些繁琐而又复杂的工作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往往还难以避免因手工操作而出现的错误。而且学院各系部的教务员往往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计算本学院各教师的工作量,压力非常大。笔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外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置比较完整,运行情况比较稳定。国外高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教育体制,开发研制了面向全局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教师工作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利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兼顾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够系统、高效、准确地进行统计、审核、管理教师工作量,为提升教学管理效率这一目的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二、展望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教育领域,国家提出了 “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创新体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校园信息化势在必行,“数字校园”已经在逐步走向成熟,高校管理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面也逐步深入和普及。但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一般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方式或是半手工方式管理状态。其主要弊端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数据繁多,公式繁杂,人工计算,费时费力,极易产生错误,查找核对比较困难;第二,由于计算系数经常变动,需要做许多枯燥而重复的工作,效率被降低;第三,有时,因个人数据变更,将会带来整个统计结果的变动,必须重新统计。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信息化校园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管理高效化、科学化,终将被摈弃。与之对应的,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了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且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其一,为面向单个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其主要弊端在于不能进行数据的共享,且数据因在多部门间传递而丢失;其二,为了使教学管理人员从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有部分学院仿照国外相关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面向多个职能部门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教师工作量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其优势在于数据能够集中储存,弊端则在于各部门参与人员太多,操作比较分散。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校园网或局域网为平台,研究开发一套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务必结合学院发展的内在要求,使教学管理真正做到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各类人才,完成高等教育的目标。

三、简要阐述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价值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教育信息化极大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领域里全面、系统、深入地运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来进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实现我国教育大国的教育现代化,绝对不能离开教育信息化,因为现代信息化是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的;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国家及教育部门进行高瞻远瞩地计划,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统一规则,各级教育部门配合国家教育部门的统一组织下进行教育信息化的稳步建设和发展。教育信息化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和新媒体化的技术特点,其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的基本特征非常明显。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薄弱点。以我院为例,在工作量管理上依然采用的是传统落后的人工管理模式。根据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设计开发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一方面解决降低相关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问题,实现工作量管理自动化,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强大作用,尽量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或误差,实现教师工作量的现代化管理。拥有一套完整且相对稳定管理系统,方便广大教职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学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效地促进学院各项管理的进一步科学与规范。另一方面,现在国内许多高校和软件公司都非常看好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研发,因为其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如果我们设计的系统能够在同类系统中脱颖而出,不仅能够免除本校的经济投入,而且还可以将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投放到市场经济中去,实现这一管理系统的市场价值。

四、结语

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设计并计划研发一种基于B/S模式的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预计该系统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系统所依托的理论概念及技术支持,明确系统设计的原则、目的。(2)从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功能需求、数据流程等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3)根据系统的综合分析,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其中包括系统的功能简介、体系结构的设计、总体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等。(4)以确定的平台模式为基础,综合运用J2EE,MySQL等技术,完成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胡亚平,杜娟.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11)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7)

[作者简介]麻一青(1962- ),男,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政策。(北京 100101)季红益(1976- ),男,江苏盐城人,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 10002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残疾人高等继续教育教育保障机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B07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75-03

我国通过单考、单招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近30所,教职员2000多人,在校残疾学生近5万人,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各院校办学方式、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办学基础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异。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也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教师整体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比例偏高,大部分教师来源于非师范院校,入职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心理学、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和适应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提升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师资培养是重要任务之一。

师资培训能够提升专业师资特殊教育理论和特教技能、规划人才培养标准,交流院校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的课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院校管理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师资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规模应增加,院校建设计划、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准入制度等都亟须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传统校(指开办残疾人高等教育10年以上的高校)要将师资培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情况

(一)部级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

部级师资培训是指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中残联、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残疾人高等教育传统院校(如长春大学、滨州医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举办的面向全国院校的师资培训基地。这种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安排教师出国访学交流、进入研修班学习、组织学术交流研讨会、交流论文成果等。部级师资培训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理论、特教技能的培训以及教学设计、课程建设、特教新理论转化能力的培训。这些培训可以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核心能力,为教育部与中残联共同建设残疾人高等教育示范校奠定基础。同时,教育部、中残联、特教学会以及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通过传统示范校承办的部级培训,不断开展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提高特殊教育理论水平,推广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教学创新和办学规模的稳步发展。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师资培训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主要形式是校内培训,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进行不脱岗继续教育,内容有特殊教育理论、特教研究、特教知识和技能、管理能力等,一般由院校的教学和管理专家实施培训。其特点是时间、地点、内容安排灵活,运行操作简便。第二种是开展专题讲座,院校聘请部委、残联、特殊教育、行业企业、学会等知名专家开展讲座和学术报告,进行特殊教育以及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技能、新成果的学术交流。但这种形式专业性较强,教师受众较窄,而且受专家、场地、时间等因素限制。第三种是安排教师实地考察、进修学习、异地挂职锻炼、在职学历提高等。这种培训有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它计划性强、成本高,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建设有较大影响。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基本问题

(一)欠缺提升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专项培训

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为残疾人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尽管专业设置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的指导思路和高校管理艺术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主要专业有艺术设计、针灸推拿、园林园艺、电脑动画、计算机应用等,培训专业涵盖面偏窄,专业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强,处于自发状态,有关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思路和高校管理的项目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很难通过培训得以提高。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数量不足,覆盖面窄

全国有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近30所,积极筹备,扩充规模的10余所,专任教师2000多人,在校生近5万人,同时很多残疾人在普通高校就读,涉及的教职员工更多。全国各层次师资培训量与残疾人高等教育飞跃发展差距较大,覆盖面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要求。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提出要稳步实施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通过坚持开拓进取,稳步发展的传统示范院校,把新的融合教育、支持性学习等最新特教理念、科学管理方式和以就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广到不断扩大和发展的新建院校中。但由于缺乏科学、可操作的培训质量标准,培训中难免出现理解的偏差,比如职业教育理念、融合教育理念、支持性学习理念、个别化教育方案等怎样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体现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培训单位思想理念和实践经验不同,与我国主流思想和最新特殊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所以培训出现的偏差就会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体现,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及工作的延续,这种差异会逐渐扩大。

(四)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师资培训效果不明显

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以院校内部培训为主,但这种培训方式的问题也最多。其一,培训形式化,难以产生教学和管理重大改革措施。其二,校内培训与学生就业单位、行业联系欠缺,没有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学一线、服务学生就业的基本要求。其三,专业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形式简单,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教师需求,很多年轻教师迫切需要通过培训提高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科研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三、加快科学建设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一)建立国家主导、高校参与的师资培训组织体系

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有30年,由教育部、中残联、特教学会协作,在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特别是在传统校中建立“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残疾人高等教育示范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已经成熟。在教育部和中残联主导,地方教委和残联支持,院校积极配合参与下,正逐步形成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组织体系。教育部和中残联要加快规划建设,指导建设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要立足于全国残疾人需求,及时解决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为学术研究热点设置培训项目,科学布局理论研究、成果推广、教学技能提高等各层面的项目;地方教委应大力支持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不断增加经费、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加强政策支持;院校要按照发展目标,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在经费上支持、制度上完善,做到教师参加培训有章可循,教师教学水平和院校的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有赖于培训组织体系的合理规划。

(二)建立运行畅通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实施体系

实施体系由纵向和横向两部分组成。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传统示范校、普通校内培训三个层次构成纵向实施体系;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教育发展不均衡,可建立东、西、南、北四大师资培训基地,构成横向实施体系。按照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培训基地负责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战略层面上培养院校领导管理能力,培训内容以院校发展、模式创新、院校建设、残疾学生培养评价标准等为主,近几年的重点任务是在全国培养一批残疾人高等教育青年骨干教师。

残疾人高等教育传统示范校承办培训要坚持院校发展建设为主干,促进院校间沟通交流、展示教学和科研成果,把融合性、支持性等最新特教理论转化为办学理念,使其他院校共同分享传统示范校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经验,使听障、视障学生培养创新模式在全国得以普及;把传统示范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培养方案等有特色的成果作为培训内容;校内、校外有机相结合是传统示范校承办师资培训的模式。传统示范校可从多个角度展示学校总体建设规划和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的特色和成果;校外培训可选在残疾人高等教育需求集中或者发展滞后的地区,根据地区残疾人教育需求、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设置个别化培训项目。培训班在需求集中的地区开办,可快速提高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降低国家师资培训成本,减轻教师参加培训的负担。

校内师资培训由院校自己组织在学校内实施,该层次的培训最基础,数量最多。特殊教育知识、特教理论融入教学实践、知识更新、特教技能创新、行政与教学能力提高等是培训的主要内容;国内特殊教育专家、示范校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的负责人等是校内培训的骨干。另外,院校是培养残疾学生成为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因此企业参与校内培训的程度越高,培训效果越好。

(三)不断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知识体系

师资培训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知识体系。第一部分涵盖高等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个别化教育、国际融合教育、最新支持性学习系统),国家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基本政策,特殊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等;第二部分包括不同级别院校的教育管理(独立设置法人学院、学校二级学院等),针对视障群体、听障群体所设专业、课程等;第三部分包括特殊教育教学法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专业知识更新、特教技能培训等。高等教育学会特教分会要组织各专业专家研究总结、定期交流、完善师资培训知识体系,而且要在传统示范校推广、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示范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中心,结合院校管理、教师实践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等内容设置培训项目。使残疾人高等教育传统示范校的校、工、学结合模式,校企、校联(各级残联)合作办学模式和残疾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

(四)建立长期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主要是岗前短期培训,但是要想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特殊教育理念的更新,就需要构建“职前―入职―在职轮训”的终身培训体系,突破短期培训格局。相关的制度体系要保证教职员每年不低于25学时的继续教育,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攻读学位,参加长短期培训,访学讲学,促进专业水平提高和特殊教育最新理念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中。

(五)将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纳入到国家层面的培训体系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尽快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认证制度,在教育发达省市首先实施教师资格双证书制度,即首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再获得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同时教师资格证培训纳入到国家层面的培训体系中,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或传统示范校承担资格证考前培训工作。

(六)建立以网络远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资源中心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专门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中有专兼职教师近万人,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尚未建立质量评价标准,如果集中进行师资培训,必然造成培训的周期长、成本大,培训范围不能覆盖全国。建立由教育部主导,特教学会指导,选择有代表性的传统示范校建立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资源中心势在必行。建立多媒体课件库、专业教学培训库、特教研究成果库、教学技术创新实践库等,形成资源中心共享平台,做到全国范围的资源共享。以师资培训资源中心为基础,利用远程网络教育技术,有效扩充校内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快速推广传统示范校的先进办学模式、管理理念,降低师资培训费用、促进师资培训资源辐射到全国。

[参考文献]

[1]边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

[2]残联办公厅.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残联发[2011]19号)[Z].2011-12-22.

[3]刘静.中央改革决定:将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DB/OL].http:///news/detail_2013_11/16/31309563_0.shtml,2013-11-16.

[4]马宁.美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2(6).

[5]麻一青.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2012(7).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8)

国子监的管理体制,清承明制。《清史稿·学校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明北监为太学。顺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肄之所,曰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①国子监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管理监事大臣于雍正三年(1725)始设,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这与明朝不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子监仍由祭酒、司业全面负责。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是清政府的二级管理机构。1905年学部成立,国子监并入学部,这时它的作用已大大衰微,基本上不再是高等教育机构了。

书院是清代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清代以前,书院是民间办学机构,但清代的书院则直接由各级官府管理。雍正十一年的谕旨明确规定了各级书院的管理体制:“书院师长,由督抚学臣,不分本省邻省已仕未仕,择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者,以礼聘请。其余各府、州、县书院,或绅士捐资倡立,或地方官拨款经理,俱申报该管官查核。”②根据规定,省会书院由督抚主管,学臣协助之,各府、州、县书院则由地方官管理,经费由官府供给。通过控制书院的师长、经费等,清政府大大促进了书院官学化的进程,这是清代书院管理的特色。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此后洋务派陆续创办了一些近代高等专科性质的学校,其中著名的除京师同文馆外,还有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福州电气学塾、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路学堂等,共30多所。这些新式学堂构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对于这些学堂的管理,清政府没有设立专门机构,一般由主办人负责或由总督管理,学校内则设监督、总教习负责领导工作,总教都聘请外国传教士担任。例如,京师同文馆名义上由总理衙门的大臣负责,实际上由两位提调和两位副提调管理学生和教职员,总教理一切学术活动。因此,京师同文馆校内的管理已开始分化,与国子监、书院不同。

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运动兴起,维新派领导人在各地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如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梁启超、谭嗣同在长沙主办“时务学堂”,张元济、陈昭常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等。这些学堂与书院不同,已具备近代高等教育的性质。维新派创办的学堂一般由创办人负责,和洋务派办的学堂相似。

维新运动中创办的最大的学堂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3日,光绪帝颁布上谕,“即着照所拟办理,派孙家鼐管理大学堂事务,办事各员,由该大臣慎选奏派。至总教习功课,尤须选择学赅中外之士,奏请简派。其分教习各员,亦一体精选,中西并用。……”③据此上谕,京师大学堂由皇帝直接派大臣管理。其具体的管理人员,在《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详细的规定。该章程第六章“设官例”规定如下:

第一节:设管学大臣一员,以大学士、尚书侍郎为之,略如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之职。

第二节:设总教习一员,不拘资格。由特旨擢用,略如国子监祭酒、司业之职。

第三节:设分教习汉人二十四员,由总教习奏调,略如翰林院五经博士、国子监助教之职。其西人为分教习者不以官论。

第四节:设总办一人,以小九卿及各部院司员充。

第五节:设提调八人,以各部院司员充。—一人管支应,五人分股稽查学生功课,二人管堂中杂务。……”④在筹办京师大学堂的同时,光绪帝又颁布上谕,要求各省广设学堂。随着学堂的普遍设置,国子监陈旧的管理已不适应需要,其作用逐渐衰微。京师大学堂创立后,其总纲规定:“各省近多设立学堂,然其章程功课皆未尽善,且体例不能划一,声气不能相通。今京师既设大学堂,则各省学堂皆当归大学堂统辖,一气呵成;一切章程功课、皆当遵依此次规定,务使脉络贯注,纲举目张。”⑤可见,京师大学堂既是一所大学,同时又有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即京师大学堂了中央教育行政管理。

1905年学部的成立标志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进入了新阶段。实际上,1905年以前,学部已初露端倪。1903年,张之洞奏请特设总理学务大臣,统辖全国学务。原京师大学堂另设总监督,专司大学堂事务,其地位下降一格,受总理学务大臣节制。张之洞认为,管学大臣既管理京师大学堂,又兼管外省各学堂事务,在新式学堂纷纷设立时,其任务繁重,恐难完成使命。再者,京师大学堂也只是一所大学,其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外省各级各类学校,因此,有必要专设总理学务大臣,以统辖全国学务。同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上《学务纲要》,规定总理学务大臣不再管理大学堂,其下设属官,分为六处:专门处、普通处、实业处、审订处、游学处、会计处。从学务大臣的管理权限看,他虽不再管理京师大学堂,但仍设专门处负责管理专门学科事务,可见仍管理一部分高等教育。由于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近代正式大学,故另派总监督管理。从此,京师大学堂不再是教育管理机构,而仅仅是一所大学了。

学务大臣设置不久,1905年10月8日,山西学政宝熙奏请速设学部,并请将礼部、国子监并入学部。宝熙的奏折说:窃谓此后普及之教育,日推日广,则学堂之统系,愈重愈繁,欲令全国学制,画一整齐,断非补苴罅漏之计所能为,一手一足之力所能济。且当变更伊始,造端宏大,各处学务之待考核统治者,条绪极纷,必须有一总汇之区,始足以期日臻进步。拟请饬下政务处,公议速行设立学部,上师三代建学之深意,近仿日本文部之成规,遴选通才,分研教育行政之法,总持一切,纲举目张,实于全国学务大有裨益。⑥12月6日,清政府谕令设立学部,下设五司一厅十二科,如下所示。

学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的中央教育行政专门管理机关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与普通教育行政管理的分离。高等教育由专门司专门教务科管理,该科掌管核办大学堂、高等学部及凡属文学、政法、学术、技艺、音乐各种专门学堂一切事务,并稽核私立专门学堂教科设备是否合度及应否允准与官立学堂有一律权利或颁公款补助等事。从此,学部专门司专门教务科成为我国第一个主管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综观清代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其发展表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第一,中央集权化的趋势加强。在明代,书院是民间办学机构,政府不干预书院的日常管理。书院设山长一人,主持书院的全部工作。书院订有学规,师生共同遵守,利用学规来管理书院的日常工作。清朝初年统治者不重视书院,而且还抑制书院的发展。直至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才下令在各省省会设立书院。书院的师长由督抚学官聘请,学生由驻省道员专司稽察,各州县秉公选择。师生的生活费用一律由清政府拨给学田以学田租金及所赐帑金供给。这样,通过控制经费、师生,清政府实际上把书院办成了省立大学。可见,清代的书院和明代有本质的不同,它不再是自由讲学的场所,而是官学系统的一部分,其管理受清政府的约束。

自1862年起,洋务派官僚陆续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由于创办人如奕讠斤、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是清政府重要的大臣,清政府对新式学堂的管理又缺乏经验,因此,这些学堂就由创办人或总督负责,清政府没有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从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层次上看,洋务学堂的管理是很松的。但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则不同,它既是中央政府直接创办的新式大学,又是中央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这表明清政府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总之,清政府一方面促使书院官学化,另一方面逐步加强对新式学堂的管理,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从分散的形态逐步走向中央集权的型式。

第二,呈现出专门化的发展趋势。国子监和京师大学堂都具有双重角色:既是办学实体,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1903年学务大臣设置后,京师大学堂成为单纯的教育机关,不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这标志着办学机构与管理机构的分离。同时,国子监、京师大学堂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不仅要管理高等教育事务,对中小学堂也负有领导责任。教育行政管理呈现出未分化的原始样态。从1903年学务大臣设置到1905年学部成立,京师大学堂不再是行政管理机关,学部内又分设了专门司与普通司,这样,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普通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终于分离。教育功能与管理功能的分离,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与普通教育行政管理的分离,标志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逐步走向专门化。

第三,逐步走向系统化。学部成立以前,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实行个人负责制。国子监的管理监事大臣、祭酒、司业、京师大学堂的学务大臣、总教习,都负有管理高等教育事务的职责,但其下并没有设置专门管理教育事务的机构。1903年学务大臣设置后,下设有专门处,这可以说是专门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雏型,然而京师大学堂不属于学务大臣管辖。1905年学部成立,其中的专门司专门教务科标志着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诞生。机构的逐步健全表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系统性的加强,也意味着行政管理功能逐步得到强化。国子监、京师大学堂名义上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实际上对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如书院,并没有实行直接的领导。学部专门司设置后,全国范围内有了一个统一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专门机构,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向系统化迈出了一大步。在普通教育行政管理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未分化以前,清朝的官学系统虽然分为高等教育与普通中小学教育不同的阶段,但行政管理没有形成具有不同阶段而又相互衔接的体系。学部成立后,其下分设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等,这不仅标志着普通教育行政管理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分离,也表明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正式形成,在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逐步走向系统化。

清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表现出集权化、专门化、系统化的趋势,造成这些趋势的动因是复杂的,其中以下三点尤为突出:

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清朝前期,清政府除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明朝没有大的区别。1862年后,新式学堂陆续出现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同时原有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在发生变化。1898年7月10日,光绪帝谕令将书院改办学校:“……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等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等学。”⑦此后,各省会书院陆续改为高等学堂。新式学堂的推广要求设置新的行政管理机构,采用适合新式学堂的管理方法,这必然会促进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变化。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另一事件是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自隋朝建立以来,便成为封建教育的核心。在清代,书院的官学化使科举制更成为高等教育的重心。后,科举制成为阻碍新式学堂发展的严重障碍。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人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他们认为科举不停止,学堂就不可能获得大发展。同年八月,光绪帝下令停止科举:“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⑧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完全结束,新的教育制度得以建立。以此为契机,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近代化。经过兴办新式学堂,改革书院,废除科举,近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为适应这一变革,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也必然要抛弃国子监时代的模式,逐步走向专门化、系统化。

其次,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是高教系统变革的一部分,在清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深受当时政治改革的制约。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派官僚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主张取“西艺”以补“中学”的不足。在“中体西用”原则的指导下,洋务派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在“救亡图存”的口号下,维新派发动了“”。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其它有关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也陆续实行。尤其是科举制度废除后,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清廷也逐渐把其管理权限收归中央政府。可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变革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改革是一致的,并受后者的制约。这与欧洲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早期发展具有质的不同。西欧中世纪,大学都是民间办学团体,拥有自治权,行政管理不受当地政府及教会的干预,这在相当长时期内是西欧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而我国清代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官学系统的一部分,受清廷的控制,其行政管理也受清政府左右。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清政府必然会重视并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因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表现出集权化的趋向。

最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变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清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具有鲜明的政治化的特点。无论是传统的国子监,或是新式的京师大学堂,或是学部,其管理人员均由清廷委派大臣充任,具有明确的官职品级。尽管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几经变化,这一特点却始终未变。西学的输入,新式学堂的创办,比较彻底地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教学内容及方法,然而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较弱。学部成立标志着新的行政管理机构的诞生,但行政管理新思维和新方法的到来则迟缓得多。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变革深受传统文化的制约。

注释: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十二册,中华书局,1976年,第3102页。

②转引自刘秀生著:《中国清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0页。

③⑦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36、55—56页。

④⑥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44页、581页。

⑤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54页。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9)

我们认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传统的办学体制在新形势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应对上述挑战,首先应从体制变革着手:

(一)实施改革,使高校继续教育机构成为名副其实的办学实体

自2000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改革继续教育的机关管理模式,学院成为学校的直属办学实体,即:“独立运作”的二级办学实体,拥有人事和财务权力,实行全成本独立核算,借助市场来获得并配置办学资源。学院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在工资总额度之内,学院有权根据学校规定聘用员工;学费总量的一部分作为无形资产及管理费上交学校,其余放权给学院,但在校财务处的监控下使用;学院必须依靠自身发展的积累增强办学实力,学校不再投入;学院能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员工报酬,但报酬总量要报学校批准。

实施办学体制创新,采用“学校和学院二级办学实体”的模式,其优越性在于:

1、极大地调动了学院的办学积极性,使全体教职员工把继续教育作为国家不可缺少的事业来做。

2、改变了原来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加大了教育投入,不再与普通高等教育争夺教育资源,不再是“创收”的工具。

3、以利于继续教育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开拓,争创一流。

4、有益于营造学院文化。

(二)通过市场配置,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外延发展

作为办学实体,必须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才能发展,因此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向校园外扩展,是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学校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积累的资金,学院改造了社会的非教育资源,建立了独立的继续教育凯旋路校区,拥有两栋教学大楼,共有60多间大小不同的多媒体教室,近7000个座位,交通便捷,紧靠轨道3号线和 4号线,距我校徐汇校区约1公里。2004年起,97%的学生迁至新校区上课。

学院力求设施先进,体现一流大学的水平。全部教室装有空调,整个校区用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网络、电话、闭路电视及监控等系统,配以智育讹管理,方便日常维护。内部网络,以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铺设光缆接入校园网,并通过4路ADSL接入Internet网。校区内部除安装计算机网络、电话和有线电视系缈》,还配有音视频、安全监视和防盗报警系统等,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校区内部可通过闭路电视系统,提供单向远程教育;外部可通过ISDN与国内和国际进行交互式实时远程教育。教室内使用的计算机,提供先进的屏幕手写功能,方便教师书写。每年接待的20多位来我院授课的国外教授均对学院一流的教学设施赞不绝口。良好的学习环境牙卜流的教育设施为提高教育质量,创建精品课程和品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三)建设专职教师队伍,成为真正的办学实体

自2001年起,学院组建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引进的教授和副教授富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年轻的博士、硕士和海外留学归来者给学院带来活力。专职教师组成英语、经管、计算机三个教研室等,积极承担各项教学任务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院先后发展入学前培训,实施远程教育,发展助学教育,开展国际合作大学后继续教育(包括国际远程教育),聘用外国教师任教,招收港澳台全日制本科学生,发展双语教学“专升本”等创新教育,为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院实施组织机构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充分调动所有员工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实行民主决策制度,每两周一次院务会议雷打不动,使每个干部和群众了解学院的发展,重大事情充分讨论,集体投票决策。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建继续教育品牌

学院采取了“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教师。2003年选派了11名专职教师前往英国相关大学进修英语,2004年选派了12名专职教师前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相关大学进修专业课程;鼓励专职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在其它相关行业兼职锻炼,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制订“专职教师业绩评估细则”,从机制方面激励教师成才。有一位教师调入学院后,担任专业主任、讲授课程,二年内发表了学术论文5篇、出版教材一部、承担重大课题二项,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学院发挥专职教师的学科优势,让他们参与教学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一)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精品课程

专职教师队伍的建立,缓解了热门专业、热门课程师资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凝聚相对松散的兼职教师,形成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继续教育研究,探讨量大面广的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勉励教师:终身教育,恒世智民。教师们充分利用学院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争创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的6门精品课程中5门是以专任教师为主力军,其中“实用软件”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二)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出教学改苹新思路

学院组织专职教师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研究如何根据继续教育的特点和新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特别对“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开展了专题讨论,例如:由于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差距巨大,决定采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在原来不同的英语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够在不同层次上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好的学生能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英语工作室”和“创意空间”

学院教师逐步探索出了以网站进行辅助教学,延伸课堂,培养学生的途径。创建了“英语工作室”和“创意空间”。“英语工作室”共有七大板块:热门话题、在线收听、网上课堂、英语万花筒、音乐和电影、商务英语、考试指南。最初的服务对象是学院师生,至今访问量已逾20万人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英语学习平台,还以其丰富、实用而有特色的内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师生和英语学习者,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被上海交通大学推荐到教育部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该网站对英语课堂教学起了极大的辅助和延伸作用,学生在课外可获取大量的听、说、读、写资料和信息。

(四)创建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成立了继续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组建一支专、兼职相互配合、共同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管理制度(如:教学现场巡视,严格考试管理制度,施行相同课程统考、重修制和奖励制度等);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师授课质量,加强监控,学生可在学院网站上通过“网上教学评价系统”对任课教师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材选用、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学生还可通过网上的“院长信箱”直接向院领导反映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了与所有的专兼职教师的沟通。

(五)招收港澳台全日制本科学生,开展“专升本”双语教学品牌项目

经教育部批准,2003年、2004年共招收90名港澳台学生进入继续教育全日制本科班学习;2004年还面向香港特区招收副学士及高级文凭毕业生,与内地全日制双语教学(面授时间80%使用英语,2c%使用汉语)“专升本”学生同堂上课,实现学院倡导的“创新、务实、开放”的教学理念,培养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上力求贯彻“专业教学双语化,理论教学应用化,实务教学案例化,论文写作项目化,实践能力社会化”的方针,在专业的培养手段上将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囤际接轨的专业教材和灵活机动的社会实践安排等。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大众化教育为主,但是“品牌教育”的战略目标仍是高校继续教育应该孜孜以求的,以真正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办学力量。

三、实施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高效教育管理

继续教育管理是教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实施晶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运用开放系统理论,把学校看成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管理要与社会相结合,强调管理信息的流通,管理的科学性,并要求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在新世纪伊始启动了“基于网络、面向学生”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在学院内部、学生、学院和社会之间构造起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方位继续教育管理: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思想

体制改革后,学生是学院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学生将接受继续教育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投资消费,对学院的管理提出了许多现实和特别的要求,因此,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管理中体现“服务意识”,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感觉便利为前提。

(二)建立互联网和学院内部网无缝连接的统一管理平台

2000年3月学院建立继续教育最早的独立网站之一:VvWqVq. sjtuce.net。该网站运行在公众网上,已成为教学服务外延的综合平台,它将国际互联网与学院内部网络 (Intranet)统一起来,实现无缝连接。学生可以通过该网站获取几乎所有的教学信息,达到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教”与“学”,以及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与管理部门的交互沟通。

(三)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革新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

学院自主开发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从招生、教学计划编制、课表安排、成绩维护、学籍变动、毕业、教室调度等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教学管理系统”、“网络作业系统”、“网络教学评估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和近 40个模块,现了学院教育管理手段的一场革命。

(四)通过国际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教学服务,实现课堂的全面延伸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10)

1 引言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深度融合、机制创新、企业参与、应用驱动为导向,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深化应用、创新融合方面,克服基础条件差等困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简称《十年规划》)。《十年规划》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十年的8项任务和5个行动计划,这8项任务和5个行动计划又被概括为“三通两平台建设”。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1]。

 

2 甘肃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顶层设计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立覆盖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

 

按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两级建设、五级应用”原则,坚持“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省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建设模式。以甘肃省教育数据中心为依托,集中省级硬件基础环境、人员技术力量,统筹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两平台硬件环境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效益,为全省教育管理和应用提供服务。部级核心系统全面部署,省级通用系统基本完善,各级特色系统逐步推进。

 

在整体推进过程中,以硬件基础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保证国家核心系统部署与落地应用为第一要务,以省级通用系统建设与应用为特色,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为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服务,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发展。

 

3 甘肃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运行环境[2]

 

为保障我省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向全省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和基础数据支撑,从2010起,加强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工作,为省级和不具备机房环境的市州提供网络基础环境。按照“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中总体要求进行建设,按照B类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建成了面积达250多平方米,安全、高效、节能、功能齐全、服务到位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

 

4 甘肃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从2013年截至目前,我省教育数据中心已部署的国家核心管理系统有: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学前教育管理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安全运维监测平台等,基本完成了教育部要求的全部系统的部署。

 

5 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各系统数据挖掘整合

 

2014年在国家核心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各业务系统数据分析报表的查看和检索,我省专门开发了甘肃省教育综合数据监测系统,通过统一的教育管理数据监测平台,对所有业务系统数据进行监测,通过统一的门户平台进行展示。

 

该系统设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使用J2EE和HTML5程序设计并且在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运用了目前先进的ETL技术,通过对中小学学籍系统数据库、教师管理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校舍安全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关联,动态提取各种数据,生成教育行政部门所需的各种统计报表。系统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横向维度,按照学前、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综合四个纵向维度,把各业务系统报表统一进行展示,并跨系统进行数据关联和对比,按照教育决策部门需要,灵活方便地生成的各种类型报表,按照折线图、饼状图、柱状图和数据报表等形式直观方便地进行展示。

 

6 利用大数据分析共享,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省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原则,进一步落实“一库五应用”建设目标,甘肃省在国家核心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对各孤立分散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跨系统整合,科学、精准、可持续的获取数据,深度挖掘分析数据,从而打造甘肃省教育管理数据监测服务系统,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数据。

 

根据我省当前的信息系统实际情况,结合今后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和规划,将各业务系统数据通过抽取、转换、加载等环节,加载到甘肃省教育管理数据监测服务系统中,满足甘肃省教育管理数据监测及分析需要。如:学籍系统、教师系统、校安系统、学期系统、中职系统等都是原始的基础数据,如要跨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和提取,应了解:①农村六年制小学按照学生人数统计教师的分配情况,初级、中级、高级教师的分配情况,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音体美艺术类专业教师的分配情况。②根据学校片区分布和片区学生教师人数,分析片区学校布局是否合理。③通过小学入学人数、幼儿园入园和毕业人数、义务教育人口监测中适龄入学人数对比,分析入园和入学情况。④查看全省大班情况等。要得到这些分析报表,必须通过对各业务系统源数据进行动态抽取、转换、加载和分析,最后生成所需要的报表。

 

7 结语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篇(11)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根据国际师资队伍的构建经验,结合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培养趋势,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吸收具有国际管理经验或国外知名管理学院的学者,借助于国际师资力量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2)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国外进修。派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有助于积累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到国外进修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将国际化的管理知识引进来。(3)鼓励教师跨领域开展研究或撰写论文,以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教师。(4)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不偏重于任何地区和任何机构,以实现不同学术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设置体系,引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以实现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自己处理和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方法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此,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控制学习环境,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从而逐步引导教学方法从系统讲授向边学边用转移,教学环境从课堂向真实的工作环境转移。

3.4建立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