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理工科专业大全11篇

时间:2022-12-31 23:43:27

理工科专业

理工科专业篇(1)

建筑学属于工科。

工科是指如计算机、信息、通信、电子、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工程学或工学即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工程师通过想象,判断和推理,将科学、技术、数学和实践经验应用到设计、制造、对象或程序的操作中。在学校中,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至工业、农业各个生产部门所形成的诸多工程学科也称为工科或工学。一般面对高中录取的也就是理科生。

建筑学的专业课程:

建筑概论、建筑美术、建筑阴影与透视、建筑构成、建筑制图与表达、建筑美术、风景园林建筑、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外语阅读、建筑构造、建筑美术、建筑物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原理、室内设计、建筑设备、、建筑项目管理、环境心理学、地基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理工科专业篇(2)

二、纺织服装类。

纺织专业包括纺织贸易和纺织服装两个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纺织工程基本理论和技术适应纺织服装贸易和生产市场的需要,掌握纺织服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事纺织品贸易及纺织服装设计与产品开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工科专业篇(3)

1.机会与威胁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分工和管理专业逐渐细化,工商管理专业已由过去的热门专业逐渐受到冷遇,与之对应的是从工商管理专业分离出来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专业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工商管理专业由于知识面广,目标过于宽泛,造成了专业性不强,特点不明确,竞争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受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更加专业更加细分的管理类人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受到了营销、人力、财管等管理类专业的竞争挑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工商管理专业尽管在市场中受到了其他管理类细分专业的威胁,暴露了专业弱化的特点,但也应看到工商管理专业的机会,这就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管专业所学知识涵盖了企业各类管理岗位的需要,人才成长空间大适应性强,尤其适合我国微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微小型企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影响,无法设置细化的管理类岗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完全符合企业初期需要,一人能够身兼数职且适合整个企业管理活动,性价比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庞大的微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小型企业给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这也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机会。

2.优势与劣势分析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受学校的性质定位影响,建设相对落后于学校其他工科专业,这属于先天不足,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工商管理专业在工科高校建设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受此影响,社会各界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也持弱势学科专业观念,始终认为影响力不如财经类高校的工管专业,所以从内外两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都处于劣势,对内比不过理工类专业,对外竞争不过财经类工管专业。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又有其显著的发展优势,首先,工科高校的工管专业立足理工类行业背景,专业设置鲜明,社会认可其对所属工科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在同财经类高校竞争时,这种出生所带来的行业熟悉程度具有很强的优势。其次,科技和管理对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成熟阶段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日益迫切,所以立足工科高校,理工类专业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SWOT分析,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市场的微小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机遇,结合自身立足工科高校的行业优势背景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所以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应坚持立足行业,突出背景的优势,走管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服务于行业类的各类中小型企业发展建设需要。

二、基于AHP的专业建设策略评价

依据SWOT分析的建设策略选择,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和专家经验构建专业建设评价体系,采用Delphi法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进行评价,按照评价分值的差异给出不同情况下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建议。通过专家打分给出权重,并构建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出E值,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确定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合理性。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针对现状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提出建议。

1.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充分分析自己所在学校的优势,在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选择专业建设方向和策略;

理工科专业篇(4)

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高等院校生源日趋多元化,艺术类专业不再是艺术院校的特有,也逐渐走进综合类大学。艺术类高等教育也逐渐从艺术精英式教育走向大众式教育,许多艺术类专业学生出现在理工科大学的校园里,为理工科大学带来了新鲜血液,也为理工科大学中艺术专业学生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艺术专业学生经历和特点分析

艺术专业学生经过多则十几年少则几个月的艺术学习,然后参加各个大学举办的艺术招生考试,走南闯北,身经百战。经历艺术考试之后,还要接着复习冲刺,参加模考,备战高考。这期间的辛苦、付出不是一般文化课考生能够体会到的。

在这段艰苦的艺术学习过程中,大部分考生都选择了背井离乡,独身一人或几个同学相约到外地报名参加培训班学习。陌生的环境,紧张的学习,“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自己”,使大多数孩子提高了自理和自立能力,然而也让他们的心理比一般孩子多了一份成熟。大部分时间身在异乡的孩子们都要自己独当一面。所以,经过艺考的学生通常比较吃苦耐劳,较为敏感和感性,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同时,有些艺考培训班为了盈利,采用大班教学或集中训练的教学方式,人数多、时间短、课程作业量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认识或熟悉跟自己同去的或是经常一起学习的几个同学,其交际面变窄,引发“孤岛效应”。这种经历使学生在日后的大学生活中容易产生小团体意识,只跟那些和自己“情投意合”的同学做朋友,走得近,对其他同学置之不理,大集体观念较为淡薄。

在教学形式方面,画室的教学形式通常是在自由度较大、较为开放的大画室进行,每天的课程就是“画”,累了就歇,闲了就画。因而有些学生养成学习生活习惯散漫、出入自由、时间观念差、纪律性不高的性格特点。有的学生对政治理论不感兴趣,组织纪律松懈,认为这种“散”的形式才是“艺术”的,艺术类专业的学习就应该如此……为以后大学的学习生活直接或间接地埋下隐患。

二、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

艺术专业学生成了理工科大学正统队伍中的“特种兵”,面对以上的这些问题,如何做好艺术专业学生的德育和教学工作,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艺术专业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个性较为鲜明的一个部分,如何把握他们的成长,引导其成才,对实现理工科大学中人文学科的融合和培养大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近两年与学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类学生的接触与交流,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理工类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正确认识理工科高校中的艺术类学生的个性、思维特点,融合理工科高校教学方式,得出富有理工科特色的艺术专业教学方式和艺术生管理引导方式,正确引导学生改掉不良习惯,使他们走向社会时成为一个优秀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在集体生活方面,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进行素质拓展破冰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轻松氛围中去认识身边的同学,通过游戏分组,使大家意识到团队和集体的重要性,相互鼓励、帮助以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集体感和责任感。平时还要多活动,不仅以班级为单位,更要以系、年级或者学院为单位,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接触;或是制造任务,扩大学生交际面,打破“小团体”怪圈。

在纪律方面,赏罚分明、情理并重。一开始需要以严格规章制度去要求学生,使他们知道纪律的严肃性。同时,艺术专业学生通常都心思细腻,较感性,善解人意,总体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因此教师就需要花时间去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想法和性格,赏罚分明。

结语

理工科专业篇(5)

关键词: 理工科;数学;本科;就业;对策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hematics; undergraduate course; employ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20-02

0引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进程的加快,国内各个高校在创办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力增加在校的本科专业数量。作为创办综合性大学的产物,数学本科专业在全国各理工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但是数学本科专业在理工科院校的受重视程度和发展支持程度远远落后于其它的强势专业,这就导致了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理工科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严峻,就业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成为理工科院校毕业生中就业弱势群体。因此,正确分析新形势下理工科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采取有效措施,是理工科院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理工科院校数学本科专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规定(1999年颁布),目前的理工科院校本科数学专业主要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绝大多数院校均将这两个专业定位为非师范专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理工科院校本科数学专业毕业生已经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就业市场已经渐行渐远,比如说:高校数学教师、高中数学教师等行业已经对理工科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关上的大门,全国各理工科院校数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面向经济金融、计算机软件等方面培养应用性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数学专业学生又很难与经济金融、计算机专业学生竞争,这就导致了理工科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2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2.1 用人单位对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足调查发现,理工科院校数学本科专业每年大部分的已就业学生集中在软件行业,结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内容可以看出,这两个数学本科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完全能够胜任软件工程师的职位要求,但是大部分的软件公司招聘的时候只是写到计算机相关专业,对数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不了解,误以为数学专业不能够胜任软件行业的工作要求,这就导致招聘现场的专业误解,最终导致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难,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现状亦是如此。

2.2 理工科院校对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投入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呈现出了市场特征,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供求关系,即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理工科院校根据自身发展,形成了其相对较强的学科领域,学校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优势学科,而对数学学科等弱势基础学科投入不足,导致发展滞后,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2.2.1 资金投入不足相对于其它工科专业来说,数学本科专业只需要很少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资金普遍紧张,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基础学科,导致数学本科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资金支持,在实验室建设、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校友资源建设等方面发展滞后,直接导致学生就业能力欠缺。

2.2.2 课程安排不成熟学校所开设课程是否适应职业需要,是决定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课程建设应随着社会的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依据数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数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可谓种类繁多,但是多而不精。原本为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开设了几个大的方向专业选修课,但是因为毕业总学分限制、教师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偏向计算机、金融、管理类的专业选修课开设较少,或者不能开设质量较高的专业选修课,最终导致课程多而不精,学生学的不扎实,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2.3 理工科数学专业本科生自身就业问题突出

2.3.1 “硬”素质缺乏。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些“硬件”必不可少,即学历、成绩、动手能力等。而目前的现状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理论素养不高,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尤其是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实践经验缺失,直接导致笔试面试技能缺失。

2.3.2 “软”素质缺乏。除了所需的“硬件”外,毕业生还需要一些“软件”,比如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工作的获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缺乏相关的专业培养。

2.3.3 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存在盲目的乐观或悲观情绪,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存偏差,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同时也使得部分毕业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

3提高数学本科专业就业率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对数学专业的认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依旧处在经济危机恢复期,面对每年庞大的毕业生人数,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应加大对数学本科专业的宣传力度,促使用人单位对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就业工作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的宣传材料对数学本科专业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访软件等相关用人单位,并与用人单位及历届校友座谈,通过座谈访问宣传数学本课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并在访问座谈中发现专业培养过程种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培养出更适合当今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从而提高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水平。

3.2 准确定位,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肯尼迪曾说:“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然后才是技术”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特殊产品,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发展总是靠一些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来推动的[1],高校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即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市场中的表现,它是毕业生质量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数学专业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准确定位由于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实行课改,数学专业开设了计算机方面的诸多课程,以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就必须准确地定位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培养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正是缺乏对准确定位,十年未得到社会认可。因此,学校每年应作相关方面的调研,不断深化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质量。②培养人才应逐步由学术专业型转向技术应用型。经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数学专业本科生为了避开当前的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是,但是随着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慢慢增加,并且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生也很少,大部分还是要走向就业市场。因此,学生的培养必须由学术专业型转向技术应用型,在本科阶段就培养出具有很高的技术应用水平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③实施模块化教学,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3.2.1 知识模块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应用知识模块、拓展知识模块[2]。基础知识模块的设定主要是以满足各个专业对数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所涉及的内容是本科数学的最基本的知识,这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和思维能力,要做到“精”和“细”;应用知识模块,主要以应用为目的,正对学科特点和教学计划对课程的不同要求确立,体现数学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在现有阶段实现数学与计算机的知识交汇;拓展知识模块,根据学生自身特长与爱好的学生而设立。

3.2.2 能力模块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基本能力,就是通过学习,是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数学软件应用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专业能力,这一方面集中体现数学专业特色,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专业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综合能力,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3.2.3 素质模块包括基本素质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基本素质主要是指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包括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这一模块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包括校园活动,校外实习等。

3.3 建设全方位就业服务网络,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理工科院校要把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开展,将就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调动一切力量为学生就业服务,建设一个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

3.3.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培训,并能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支队伍不仅包括“就业指导中心”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包括主管就业的学校领导、院系领导和众多的学生辅导员。这支队伍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把就业工作落到实处[3]。

3.3.2 加强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就业网站的作用就是服务同学,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可以建立完整的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根据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学院分专业将其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便于学生查询。就业网站还应该分类整理汇总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及时向学生,以便学生能够很容易了解到就业的各种信息。

3.3.3 加强企业与学校对接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加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为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尤其是加强同上海、北京、苏州、合肥、大连等软件行业集中的地区开展专场宣讲等活动,广泛宣传,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理工科专业篇(6)

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性、持续性、引领性工作,涉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等重要的本科教学工作。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3年6月19日,经国际工程联盟大会正式表决,全票同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我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

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各专业补充标准则涵盖了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反映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专业认证工作的总体规划,今后几年内,全国的认证工作将覆盖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领域。

“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我国专业认证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些反映了当前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一、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爆炸增长,知识更新加速,产业结构变革,行业分工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已势不可挡。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对下一代工程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应当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应当具有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新的效益观,他们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应当承认,我国工程教育的基础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在信息社会如此迅速到来的时刻,高校工程教育需要有一个反应与适应的过程。但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的进程中,即使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教育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

中国工程院2009年年初发表了题为《走向创新——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调研报告,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十分尖锐和中肯的意见:

(1)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水平。

(2)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3)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与部分发达国家最好的学生不读工程专业相比,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如果能唤醒其创新的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临着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不适应,高校的工科专业或多或少都在努力改变工程教育不适应社会要求的局面,但效果明显的不多。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类。

(1)为了应对知识量增加:加课,减课时;把课内实验移到课外;压缩甚至取消生产实习。

(2)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开“能力”、“素质”类课程;用少数优秀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来“证明”培养效果。

(3)实施教改项目:数量不少,目标不一,步子大小不一,判定标准不一;一项教改要求其他教学环节付出代价(如出让资源)才能成功;成功的证据是少数优秀学生或一两届学生;重复立项,改过来改过去都是成果。

面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需要对专业建设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审视与改革: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有统一的成功标准,有全体教师的参与,能够可持续发展,等等。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有助于实现上述专业建设愿景,因为这些理念触及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

(1)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作为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检验标准。

(2)目标导向。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向,有利于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落实、优化与检查。

(2)持续改进。要求学校对教学活动进行制度性的定期自我评估和评价,以稳定、有效的机制不断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学校的本科教学体系是一个惯性很大的系统,要做出整体性、综合性的变化需要外力的推动,或者说有了外力的推动将会更为有效。不少高校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很好的外力,学校可以借力发力,推进工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以下从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专业认证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以学生为中心: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

近年来,在高校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各种口号不绝于耳。然而,在教学工作中究竟怎样以学生为中心,认识并不统一,甚至是模糊不清的。

1.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

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

每所高校、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都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这个“区间”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合格毕业生的最低水平和最高水平。长期以来,学校、专业都偏好用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来表明自己的地位、特色和优势。这虽无可厚非,但我们头脑必须清醒:最高水平不能作为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志。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当是合格毕业生的最低水平和最高水平都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最高水平的提高。尽管“钱学森之问”中指出的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高水平亟待提高,但必须看到人民很不满意的还有扩招后最低水平的降低。

前些年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考查学生的重点是优秀在校学生和杰出校友,其实评价的只是学校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实际上,不少杰出校友未必是当年的优秀在校学生,学校通常很难解释这些杰出校友的成功究竟是因为在学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是其他原因。

专业认证时,评价的则是培养质量的最低水平是否符合国家(国际)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考查的重点是所有学生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教育,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应有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从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当然应当对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但更应当对普通学生因材施教,因为所有学生都有权利获得公平的、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教育。

因此,专业认证的质量观比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有利于推动学校、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2.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依据认证标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

(1)有对全体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环节,有实施记录与评价,有可信的考核结果。

(2)有完善的、所有教师(不仅仅是学工部门)参与的学生全学程关怀机制。

(3)有每个学生的全学程记录与评价。

(4)有保持和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

(5)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6)让所有学生(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都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在于,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学程培养,包括:对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考核;所有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义务,并且覆盖所有学生;全程记录和定期评价所有学生的培养效果(而不仅仅是量化的成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对于学校的非强势专业这的确是有难度的);覆盖面较广泛、可信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教学资源要被所有学生充分利用,等等。经历过专业认证的学校普遍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使学校、专业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实处。

三、目标导向: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

目标导向也称为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Learning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模式。目标导向的理念引导教育者要明确回答下面5个问题: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5)我们如何保障学生能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1.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就是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反推出所需的培养过程、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在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要求被认证专业明确阐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其中:

(1)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以往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也阐述培养目标,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使用了口号式的措辞(如“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只可能覆盖少数优秀学生(如“XX领域的领军人才”);部分培养目标的达成缺少相应教学环节的支撑,等等。

专业认证则明确要求,毕业要求的达成要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则要能够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其中,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参照了国际通行标准,共有10条,其内容主体是对毕业生的能力培养要求。

2009年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了目标导向理念。所有加入该计划的专业点都必须先明确阐述专业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再以此为依据给出专业目标实现矩阵,使得所有的目标要求都能够落实到对应的教学环节上。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7年、2010年和2013年接受了三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2007年第一次专业认证的启示,我校在2008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本科教学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特色专业建设以培养目标为指南”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针,在全校15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在校生人数占全校的70%)全面推行了“目标导向”的专业认证理念。这些专业点用了一年时间,分别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对应于现行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设计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并据此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这一年实现的大面积观念转变,为此后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从教师的角度看目标导向

我们教师过去注重的是教了什么,至于为什么教的问题很多人心里是没数的。我们经常这样宽慰自己:过去就是这样教的,学生毕业之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何况谁也不能断言这样教就出不了杰出校友。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教这些?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教?过去教这些、这样教可能是有道理的,那么,面临着信息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面对着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微博、微信、QQ的学生,是不是还有道理?道理是不是还那么充分?

专业认证要求每位教师都做到:

(1)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对应的毕业要求乃至培养目标的关系。这里,标准中与知识相关的部分是容易被重视的(如“毕业要求”之2、3、7),而与能力相关的部分则是容易被忽视或不知道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如“毕业要求”之1、4、5、6、8、9、10)。

(2)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质量标准,以及对总体培养质量的影响。

(3)能够提供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该教的教了没有?怎样考核的?学生通过了考核就能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是什么?是否会在补考或毕业前清考中“放水”?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是否注重达成那些与能力相关的毕业要求?证据是什么?

(4)能够尽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义务并提供证据。

3.从学生的角度看能力培养

目标导向理念注重的是能力目标导向而不是知识目标导向,这体现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却正是目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软肋”。在中国,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口号已经提了几十年。可悲的是,现在最容易形成共识的不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果,而是“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

这里的客观原因是:学校是用达成毕业要求的量化结果(即学生本科学习期间获得的学分)来表示毕业、授位的标准。于是,原本有特定内涵的毕业要求被屏蔽了内涵的学分数所取代。不可否认,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的确很难用考核(尤其是考试)的方式来判定,因此不容易量化。于是我们习惯的一种解释是: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来在工作岗位或者更高层次的学习中会得到体现和发展的。

如果人才培养体系在能力培养方面没有缺失,学生也没有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即使没有量化的成绩来衡量),这样做其实也说得过去。

然而,现在的中国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考核驱动、成绩驱动、排名驱动的教育。于是,占量化成绩主部甚至全部的知识学习成果就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关注,而很少被量化的能力培养成果就“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忽视。

如果学校、专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致使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能力培养部分出现了缺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是不会有意见的(因为没有影响他们毕业、授位);而在毕业后则可能发现他们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应当在学校培育的能力,但这对他们而言为时已晚。

从专业认证的实践来看,专业认证注重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理念,有助于学校、专业发现并弥补人才培养体系中这样的缺失,推动学校、专业在所有教学环节都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

4.注重培养学生的“软实力”

尽管教育教学改革在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现实却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不见得是教师不愿意改革,而是学校和专业说不清(或者说服不了广大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

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专业认证标准中有一些能力培养要求触及了过去培养力度很不够的“软实力”方面:

(1)培养每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工程职业道德。

(2)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3)使每个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4)使每个学生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使每个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这里的难点是每个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的“软实力”达成。相信每所高校乃至每个专业点都能举出一些优秀学生的实例,来“证明”自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的,但要证明所有合格毕业生都得到了应有的能力培养并达成了预期效果就困难得多。因此,专业认证标准中这些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要求,将有效地推动专业点和全体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统一认识,并落实到教学环节中。

四、持续改进: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准确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

因此,只有不断反馈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并进行及时的修正,才是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往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所重视的是静态的、封闭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而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则是在推进动态的、开放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持续改进机制须有开放系统的特征

一个封闭的系统必然会能量耗尽。因此,所谓对某个体系的“自我完善”,心情可以理解,说法和做法都不科学。

人才培养的效果在未来。因此,谁在评价毕业生的实际表现方面更有发言权?显然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己,而不是学校。许多学校对获取校外反馈没有机制上的保证,通常是碰到机会了才进行,例如在校友返校或企业来校招聘时捎带着做一下。试想,来校被热情接待的客人能把所有不好听的话都说出来吗?另外,校友返校聚会的主题不可能是给学校挑毛病,愿意返校参加校友聚会的也一般不会是失败者,因而说学校好话的居多,说问题也会不疼不痒。

因此,学校要定期主动走出去,俯下身子倾听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回来后认真思考、换位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对应环节中。

2.认证对持续改进机制的要求

尽管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第4项就是“持续改进”,但对持续改进机制的要求并不限于这一项:

(1)在第1项“学生”中,要求“通过记录进程式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2)在第2项“培养目标”中,要求“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当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3)在第4项“持续改进”中,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专业应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4)在第6项“师资队伍”中,要求“教师必须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需要。”

要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需要通过校外反馈机制所支撑的校外循环对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通过校内反馈机制和培养目标所支撑的校内循环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所支撑的课内循环对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这里的校外、校内、课内三个循环,既有不同的改进重点,又有清晰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理工科专业篇(7)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是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焦点问题,使市场在资本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这意味着政府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内容必需作出相应改变,地方高校所设置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必需适应这种转变。1983年,中国第一个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对外经贸大学开办,到现在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在中国已有33年历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管理人员,积累了大量人才培养经验[2]。面对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需作出调整。如何按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重新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使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新需求,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工商管理原名企业管理,后更名为工商管理,属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下文简称”专业目录”),工商管理类下设有14个专业,其中10个目录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3];4个特设专业,分别为劳动关系、体育经济与管理、财务会计管理和市场营销教育。根据麦可思(MyCOS)研究院的2011年度最新权威数据显示,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职业有薄记员、会计和审计员,文职人员,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出纳员,人力资源助理等[4]。近年来,在开设管理类专业的高校中,工商管理几乎是必设专业,培养规模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工商管理专业主要集中开设在财经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目前理工类院校、农科类院校、医科类院校、独立学院、高职学院也纷纷开设,形成了新的专业布局。

一、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反映和培养人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5]。它从根本上回答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确保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前提。教育部专业目录为规范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提出了写作模板,即“[本专业培养具备(……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等部门/领域、单位/岗位)从事(……方面工作)的(……学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6]这就意味着应该在知识能力、就业领域方向、从事工作岗位、人才类型等方面,根据高校定位与办学实际,界定与描述专业培养目标。关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育目标,教育部是这样描述的:“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7]但是,这只是全国通用型客观描述,各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了深入了解地方高校该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情况,对获取的培养目标样本进行分析,其表述情况见表1。

二、培养目标设定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能力描述不全面知识是人类理解以及改造主、客观世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能力是个人在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技能[8]。就样本数据来看,各高校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知识能力方面要求基本是简单修改或直接复制教育部颁布的培养要求,而不是依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层次进行定位或加以补充。关于现有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知识能力方面表述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并没有给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方面进行清晰的设计和具体的描述,整体上感觉培养目标中知识能力方面描述不全面。(二)就业领域、方向部分偏高根据企业管理的层次和功能,对人才的需求分3个层次:高层管理者主要把握总体情况,制定发展策略,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和经验的技能;中层管理者主要分担具体一项职能或部分实体项目,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集体视野;基层管理者作为中高层的下层,执行具体本能工作,应有踏实过硬的专项工作常识和能力。因此,高层管理者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培养要更多一些,而管理水平较低的管理人员更注重业务技能培训。样本数据显示,各高校所确定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主要职业是高级工商管理工作、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随着研究生教育和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企业和学校在选择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时更具针对性、丰富性,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中仍定位在为工商企业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存在偏高的问题,不能适应人才需求。(三)人才类型描述不准确人才类型的定位是回答“培养哪种人”的问题,主要为某一专业制定特定领域、为特定职位培养特定人才,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样本数据显示,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类型有应用型、复合型、综合型和创新型,表述上乱套、滥用,并没有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其所属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进行准确的描述。(四)素养描述泛化素养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努力由知识内化而逐渐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心理品质及其质量水平[9]。素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准确表述本身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样本数据显示大部分高校在素养描述方面泛化,大致概括为最基本最简单的一句话“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后,社会对人才培养及人才素养方面有了更高、更细的要求,包括对所学专业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综合素养等,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中应有更加详细的描述。(五)人才特色不明显人才特色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且被社会公认的独特优良的人才特征,主要表现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因为教育管理部门轻视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考察与测评,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工商管理培养目标设定上趋同,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就业方向、人才类型和人才素养上缺乏清晰认识和整体设计,其表述在总体上目标空泛、特色缺乏、个性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差异化的需求。

三、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原则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否确切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地方高校既要保证专业内涵,又必须通过对社会需求的科学分析,联系自身办学资源,拟定出既能体现和保证专业内涵,符合社会需求,又切合自身现实的培养目标。总的来说,在设置培养目标时应遵守以下原则。(一)保证专业内涵保证专业内涵是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的首要原则。专业内涵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需求。在中国,专业的名称由国家确定,专业名称也是统一的,专业的内涵并不会因为社会环境和学校类型的差异而发生改变。因此,设置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首先保证专业内涵,其次是充分反映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二)符合学校实际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学校历史、规模、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学生素质等。确立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是符合实事求是原则。只有当培养目标得以实现,才能说明地方高校的专业教育实现了应尽的社会和经济职能,培养目标设定一定要符合学校办学现实。(三)突出特色地方高校应结合本校长处,以发展与服务本地经济为目标,系统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和产业特点,结合本校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地方特色。

四、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表述

综上分析,从知识能力方面、就业方向方面、人才类型方面、人才素养方面和人才特色方面给出以下补充及建议。(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工商管理方面基本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的特定分析方法,接受体系化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中国企业管理的原则、政策、法规和国际商务管理惯例与规范,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一般知识。信息科学知识:具备计算机和信息学等方面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在相关领域拥有科研能力、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有初级的外语交流能力、阅读专业外文期刊能力、科学写作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掌握查找文献和资料的具体方法,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具体工作能力,基本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二)就业方向就业领域方向建议定位为“在各种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中从事基层工商管理工作”。(三)人才类型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对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以及样本数据分析可知,工商管理基本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本科层次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本领和良好的创新意识,是高级技术工作者。(四)人才素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含准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的人格,诚实守信、遵守法规、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拥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具有现代意识、宽广的视野和健全的人际交往方式。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企业管理理论和一定数量的研究方法,进行缜密的科学思维训练,同时具备求实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心理和生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五)人才特色学校必须经过对社会需求的科学分析,结合本身办学能力、各类学校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区域经济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人才特色表述上突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六)培养目标核心表述按照教育部专业介绍模板要求,经过以上分析及应遵循的原则,建议地方高校开办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表述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诚信品质、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10],能够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相关部门、会计事务所等服务咨询机构、各类金融服务单位,从事相关管理与创新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至于特色,可在企业相关部门之后增写,如系商科院校,培养的可能是普适性工商管理人才,可不增写;如系农林院校,可增写“特别是农林企业相关部门”,体现农林特色;如系工科院校,可增写“特别是工业企业相关部门”,体现工业特色;如系医科院校,可增写“特别是医药企业相关部门”,体现医科特色。

作者:何倩 尹红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360百科.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EB/OL].360百科,.2014-03-13.

[2]王晖.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0):80-81

.[3]韩小花,张德鹏,黄嘉涛.基于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84-85.

[4]百度百科.工商管理专业[EB/OL].百度百科,/view/141358.htm.2016-07-18.

[5]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4):66-67.

[6]中国教育.关于研究制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的通知[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zcxx_11722/20110706/t20110706_646040_1.shtml,2011-07-06.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26-327.

理工科专业篇(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一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拥堵、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另一方面,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虽然交通管理中的传统问题逐步得到破解,但新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升交警队伍专业素养,以确保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近年来,全国公安院校纷纷开设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历层次也由原来的专科提升为本科。在课程建设方面有二个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判别该专业的学科归属,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及教学重点;二是构建起逻辑严密、符合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一、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

(一)学科归属上存在的争议。学科归属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影响很大。普通高等院校都将交通相关专业归入工学门类,但它属于机械汽车类还是土木道路类,不同高校曾有不同认识,这给其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带来了不少困扰,导致其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进行了反复调整①。因此,必须慎重考察专业归属问题。1998年,教育部将原有交通相关专业统一于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交通运输类,原有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专业目录中被取消。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正式批准设立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并将其分别列入法学和工学门类,同时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置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但事实上,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到底归属于管理学、法学还是工学门类的争议②仍然存在着,且仍需要进行讨论。

(二)行业知识需求和学科属性分析。分析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应从交通管理工作对知识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实际需求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管理,参与道路交通规划与组织。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新闻传播乃至法医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而核心需要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其对知识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是基础。交通管理对象是人的交通出行行为。研究表明,尽管人是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但也是最难改变的因素。③因此,从研究和实践来看,干预交通行为最经济也最符合人本精神的措施仍然是针对交通设施的工程措施。从系统角度看,道路安全、有序、畅通与否,深受交通规划和交通工程设计好坏的影响。大量实践证明,不科学的交通规划和设计严重制约着交通管理水平,且无法通过路面执勤执法加以改善。由此可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和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必须掌握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与其他部门实现无缝对接,共同为交通有序出行创造一个基础性环境。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扎实的工程学知识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安院校毕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工作,主要是承担社会管理任务,与工科院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不同,后者更加注重具体技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公安院校毕业生侧重系统规划和设计,需要对城市交通管理宏观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而工科院校毕业生更侧重系统建设,需要掌握具体的实践技术,如计算机编程技术等。

2.管理是统领。管理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基本定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驾驶人、车辆的管理,还包括对交通安全、执法活动、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这些工作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学知识为指导和统领。当然,这种管理还必须建立在对法律特别是工程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是空中楼阁、无水之源。

3.执法是职责。执法是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对于交通警察来说,其执法任务主要是路面执法和交通事故处理,但“法律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社会”的,因此,执法必须建立在对交通出行行为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综上所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以交通出行行为和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知识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为统领、法学知识为重要内容,以信息技术等其他知识为支撑或补充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由于工学的基础性地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归属工学门类之下,并置于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之下,体现了公安学和法学特色,而以交通管理工程为专业名称,正是对本专业学科属性的准确描述。

(三)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群设置。按照实战部门人才需求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其培养对象应具有如下四种能力:一线执勤执法能力——掌握法律和交通管理基本知识,能够完成一线执勤执法工作,确保规范、理性执法;事故处理能力——掌握交通安全原理和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事故勘查、鉴定、处理、追逃的能力,确保事故得到公正、规范处理;交通工程设计能力——掌握道路交通运行基本原理,能够开展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以推动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有序、畅通;交通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学、系统科学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交通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完成交通管理辅助决策任务,提升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鉴于上述能力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着“通专结合”的原则,在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后期,以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为发展方向,将若干门课程设置为一个课程群,进行适度有区别的培养,这也符合一线实战部门存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才专业化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涉及心理学、工程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的研究方法、思维模式各不相同,给学生认知带来诸多困难,为此,必须要构建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框架。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建立在学科知识框架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一是研究个体驾驶行为,以规范出行、保证安全为目的;二是研究群体特征(即交叉口和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用于指导交通工程设计,确保点段交通出行的安全、有序和畅通;三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状态及影响因素,以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结构,提升系统运行效果。上述理论框架是课程设置的基础,但课程体系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原则。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目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层次递进性,④结合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特征,提出优化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五点原则和方法。

1.分层次构建体系。通常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修完理论课程后再修应用课程,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按照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尽管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个体组成群体,群体构成系统”的规律,但不同层次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较强的支撑关系。如研究个体特征的驾驶行为理论虽然为研究点段交通运行的交通流理论提供了部分知识基础,但后者更多地建立在相对独立的研究基础上。各个层次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构建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上述特征,分为三个层次,且每一层次有相应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

2.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必须紧密衔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在不同时间点介入形成若干门课程,但必须注重这若干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先修课程为信息系统,有的学校将这种关系紧密的课程分割安排在第二个学期和第七个学期,这就破坏了学习的连贯性。因此,构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尽量将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紧密衔接起来,前后相隔最多不应超过两个学期。

3.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研究并解决对象抽象问题。人、车、路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并不是以单个元素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它们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并非交通系统元素的物理特征,而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抽象的研究内容,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为此,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按照“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实践应置于理论指导之下。如为深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首先,学习驾驶技能,形成对安全驾驶的感性认识;其次,学习交通心理学、道路工程、车辆构造等理论课程,掌握交通安全基本理论;再次,学习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等应用课程,掌握事故处理、秩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最后,参加交通管理一线实习,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区别实务知识体系和教学知识体系,确保教学中认知的系统性。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突出主干课程,并逐步延伸至支撑课程。如在设置事故处理系列课程时,一种安排是借鉴事故处理的实务流程,先安排事故勘查课程,后安排事故处理与调解课程;另一种安排是先讲授事故处理与调解一般原理,后讲授事故勘查课程。前者虽然符合实践工作流程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但由于事故勘查课程距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较远,容易造成认知碎片化。而后者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先对事故处理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学习事故处理相关技术细节,符合“由面到点”和“由易而难”的认知科学规律。事实上,实务知识体系是面向工作流程而非认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要警惕业务知识体系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干扰,即实务知识体系对教学知识体系的干扰。

5.强化方法论教育,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对应用知识的理解。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多是通过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具体交通实践问题而获得的。如交通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交通行为的。由此可见,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重课程中的方法论部分,而不仅仅是应用知识部分,否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会因未能深入理解掌握方法论而增加对应用知识的学习难度,而且还会因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不能妥善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尽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但“应用型”不等于“操作型”,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如实战部门要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仅要能够执法,更要能够做好说理执法,这就需要执法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主要课程和各学期课程安排。根据上述分析,应结合不同阶段学习目标,安排相关专业课程(见表2)。大一两学期基本不开设专业课程,因此在表中不涉及大一的课程安排。

三、结语

2011年,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公安高等教育的一大突破,填补了公安高等教育一级学科的空白,为公安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顶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全国公安教育者为公安学科的丰富、完善添砖加瓦。通过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对一线实战部门繁杂的知识需求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笔者论证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归属工科门类的理由,并描述了多学科交叉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四个能力培养目标,并建议按照三个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群,以“通专结合”的方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五点原则,特别是注意到“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交通管理工程和交通工程”“教学知识体系和实务知识体系”的区别,并希望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确保课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一线实战部门知识需求的人才。

注释:

①朱明轩、孙静怡、曾应昆:《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②宁乐然:《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龚鹏飞:《论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的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理工科专业篇(9)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实践

“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是指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将工程类学科教学模式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发展是适应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发展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教学体系工科化的实施策略。(一)构建培养管理与技术结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期效果。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侧重土地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分析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在理论与技能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工科院校学科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理念,将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培养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熟练运用工程测量、计算机平面设计与制图等基本技能,具备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设置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科互补共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用高低,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程模块必修学分占总学分的34.1%,学科课程必修学分占21.5%,专业课程模块必修学分仅占19.3%,实践及毕业设计学分占25.1%。所有必修课程中,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学分仅占总学分的20%左右,对工程技术的重视力度较弱。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技能的认知和运用,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当增加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在重视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加大计算机类、测绘类、制图类、数学类必修课程的学分,提高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使课程和学分设置由重“管理”向“工管结合”转变。(三)设置管理理论学习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教学工作的实施途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间接影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运用水平。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视教师“教”的环节的软、硬件的配置,忽视学生“学”的环节的软、硬件配置;同时,单一的课程实验教学只能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基本技能,而不能适应如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等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性项目的需要。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理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方向,在教学考核环节应注重土地管理热点问题分析及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工管结合,将技术资源和高素质师资力量充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综合性、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践教学科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监督,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确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四)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系统的讲述为主,学生没有从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式的探究。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完成修习学分的任务后,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认知和整体的运用,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缺乏继续学习的动机。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就业能力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引入研究型教学方法,将学习与研究、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需要从接受、记忆、理解知识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整体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教学情景之中,通过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来创设思考情景,通过案例设计来串联各个知识点,通过专题设计来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归纳,赋教学以科学研究的内容,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性互动。通过研究型教学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将传递-接受式传统教学模式向传授-接受模式与问题-发现模式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

理工科专业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3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呈现智能化、集成化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形势,建筑市场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综合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虽然,许多高校结合自身具体实际,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进一步解决。如何对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进行优化已成为高校必须尽快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优化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对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具体应广泛涉及到三个方面,即优化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总体目标、优化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工程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1.1 优化总体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接受过工程师专业训练,土木工程技术基础扎实,能将其熟练的应用于实践,并且具有一定与工程管理有关的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才使用之间的关系来看,在这个领域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对于提高专业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按照“接受过工程师专业训练”的要求来对本科生进行专业训练。将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生用书的选择以及课堂教授内容和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等的实际操作以及专业培训紧密的结合起来。

1.2 优化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的中心环节就是课程设置。本科院校可以将工程管理的专业课程按照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特点构成以下几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1)除了安排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之外,还应在工科类本科在校生的日常课程中加入语言编程、网页制作等和计算机密切相关的课程。

(2)为土木建筑学科的在校生安排必修的学科课程,如,三大力学、建筑结构等。

(3)在本专业开设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课程。然后再按照不同专业的方向设置相对应的课程组,并规定每个小组的主干课以及学分数。同时也要对基础课程的最低应修学分做出规定和要求。

(4)设立与学生专业相对应的拓展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认识程度,比如,设置特种结构,让本科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仓储建设最基本的结构与原理。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project的软件应用课程,让本科在校生真正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工程建设项目进程的方法与过程。

1.3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遵照书本理论和课外实践、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验基地有机结合的方法,既要包含理论性知识,又要兼顾到实践性知识,将实验室教学和基地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增加实践课程。例:在与房地产开发有关的课程中,可以分别对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模拟挂牌出让等章节进行设计和安排。

2 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项目的决策、实施、以及使用阶段的整个周期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将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课外社会调研、模拟生产现场试验、生产现场实践这几种方式。

2.1 课内实践教学

开展课内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决策阶段可以通过安排编制项目与融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课内作业来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设计阶段,学校可以在基础课程中,通过设计建筑方案、设计概算、现场施工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招投标阶段可以用招、投标的文件来帮助学生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在施工阶段,学生应该掌握施工的技术与方法,控制成本的方法以及相关技术的使用,并且通过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项目管理规划使高校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方法和工具;在竣工验收投入使用阶段,可以通过让高校学生整理验收的文件、结算物业管理手册来了解掌握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

2.2 课外实践教学

课外社会调研是指通过搜集、分析和研究相关事实材料,进而对此做出解释,提出解决方法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对课外实践课程进行设计时,学校可以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将学生带到活动现场去感受施工的实际过程与企业的环境,学习最先进的建筑技艺,了解最前沿的建筑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2.3 模拟现场实践教学

模拟生产现场实验根据实验的对象制作出模型或仿照实验所需的一些条件进行试验。我们可以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工程资料管理实务模拟的情景模拟方式让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切实体会到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利用仿真道具来分角色扮演,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4 真实现场实践教学

理工科专业篇(11)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实施的进行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如何对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设置符合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工商专业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1]湖南农业大学于1998年由湖南省教委批准设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当年纳入了国家全日制招生计划。经过17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已具备一系列的发展优势:师资队伍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建设投入逐年上升,教研科研水平提高较快,教学实习基地初具规模等。[2]可是该专业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其中课程设置的优化就是其中的重点。

一、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目前课程设置基本情况。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按照学科知识逻辑与技能训练的先行后续关系依次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专业课、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达到毕业要求需学习的课程和相应学分情况如下。通识教育模块中的公共必修课需修62学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数学、计算机、创业就业教育、军事理论、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形势与政策。公共选修课需修6.5学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四类。专业课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需修55.5学分,课程包括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学、创业管理、管理沟通、企业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导论、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微(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生产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需修15学分,课程包括财经应用文、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企业管理咨询、经济法等。实践教学模块需必修25学分,课程包括军训、专业公益劳动、入学教育、英语教学周、社会调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实践、EPR沙盘综合实训、创业管理教学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践、毕业(教育、实习、论文)、调查报告。素质拓展模块需选修4学分,课程包括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文明道德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个性发展活动、就业创业活动六大类。(二)目前课程设置的可取之处。1.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3]一个良好的课程结构必须在各模块之间分配合适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驱动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训练管理技能。[4]根据上述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5]学校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关的实践课程设计和运作,分别在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电子商务等多门课程中为学生开设了与理论搭档的实践课程,最后搭配专业实验和社会调查、课程实验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课程的设计除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3.素质拓展课程特色鲜明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培养体系,是提高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毕业多证上岗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教育,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基本都能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初级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另外,素质拓展项目中还包含各种校内、省内、部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体育运动比赛等活动,以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升学生引导力、想象力与行动力。(三)目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1.该有的课程没有根据前面的课程设置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学校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该有的课程没有的情况。公共必修课要求所修学分为62分,占总学分的36.9%,主要包括四大块:政治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体育教育。从学分的分配上,四大块依次为:14分、15分、14分和4分。由此可见,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政治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独占鳌头,而计算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明显被忽视;公共选修课限定在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艺术三个方面,提供了上百门左右的课程供全校所有专业的人选修,公共选修课必修6.5个学分,只占总学分的3.8%。公共课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了9.7∶1,选修课的比例偏小同时选择偏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直接照搬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占418个学时,26个学分,可是实验学时只有106个学时,只有少部分的核心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专业选修课安排了240个学时,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9%,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专业选修课增加了48个学时,3个学分。虽然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了,可学生可选的范围十分有限,为12门课程选8门,且专业选修课中没有实验课。素质拓展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集中体现,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课程设置数量充足,可只有4学分,占总学分的2.3%,这个比例明显偏低。2.存在内容重复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还存在可有可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中数学课程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各个专业对数学知识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整合工商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集中开设一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会计学原理,是初步介绍会计学相关知识的,与专业基础类课程的企业会计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复。同样,统计学和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经济数据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关系,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的。这些重复的课程不仅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3.存在设置不合理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中,有些课程完全可以去掉:一个学校的专业特色可以通过专业选修课来体现,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没有根据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创办有特色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中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与工商管理专业实际联系并不大,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英语应该与公共基础课里的英语课程相融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课程专业性;实践教学中的英语教学周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而不应该再占用课时。

二、具体课程设置的匹配度分析

(一)与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匹配度。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培养要求大致相符,但是,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匹配度仍然不高。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关于专业法律知识的课程。目前,学校只开设了经济法这一门课程。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虽然触及了一小部分的法律知识,但仍然无法达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同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课程设置中只有英语课程,缺乏相关的人文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学校的实践教学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建立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二)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低。首先,学校的师资水平跟不上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教学负担过重,他们又要备课,又要搞科研,还要评职称,根本无心再考虑课程的设置问题,只管按部就班上好课就行,而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整个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其次,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需要专业实验室及相关设备,但是,学校硬件建设较为落后,实验室不足、配套设备不够,而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又少,且质量不高。(三)与学习规律的匹配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一部分与学习规律不匹配的情况,课程的教学进程应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6]以现在开设的专业导论和企业生产管理两门课为例,专业导论是专业入门的理论课,在企业生产管理课程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都有所涉及,因此,专业导论应为企业生产管理的先修课程。但目前实际情况是,企业生产管理于第5学期开设,而专业导论于第6学期开设。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一)调整课程模块比例。调整各个类型课程模块的内部比例,要增加必要的而现行课程模块较为缺乏的课程,同时,撤销、合并多余、重复的课程,使每一项课程都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面对大量的基础理论课程,学校应加强教师现代技术手段的培训与运用,架构新型、通畅的师生交流与教学平台,及时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实际教学生产力,尤其是要关注MOOC课程资源对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7](二)丰富课程内容。在公共必修课方面,大学语文或者学位论文指导可以培养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述的技能,因此,学校应增设这方面的课程。除了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管理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决定了其最终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为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团队建设等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公共选修课方面,应开设类型丰富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应增设工商管理基础文献选读课程,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增设民商法相关课程,以帮助学生构架专业法律知识体系;应增设“管理者社会责任理论”或“管理者商业道德”这方面课程,使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具备符合社会标准的商业道德。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可以对选修课进行模块设置,如设置物流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和经营分析模块等,供学生自由选择。此外,还应开设相应的实验课,进行相关的素质拓展,并提升相应的比例。(三)优化课程进程。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应互相探讨,明确思路,在理清各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所有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按照知识的接受顺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优化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位置、功能和彼此的关系。就企业生产管理和专业导论两门课程而言,专业导论应开设在企业生产管理的前面。

四、总结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将是社会及企业需求的主流。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应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并且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十分必要的。课程设置必须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相匹配,以满足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何倩 尹红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2.

[2]工商管理联盟.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EB/OL].(2009-02-12).www.mbaun.net/a/2009-02/1560528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26-327.

[4]罗拥华,欧绍华.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缺陷[J].中国市场,2013(1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