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行动导向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4 18:50:51

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篇(1)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提出

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它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评价它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 ,一个先进的教育观念,一种指导思想 ,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模式,一种新的思潮,一个改革的代名词。其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 = 用心 + 用手 + 用脑(职业活动)。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但是,行动导向不同于以斯金纳的“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的“行为理论”和“行为主义”。行为理论强调“行为”是刺激的结果,不是“做”的过程,目标是外在的,先于教学过程而确定,而且一旦确定后就贯穿于全过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强调“行动即学习”。“行为”作为一种状态,只是“行动”的结果。所以,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这是职业教育教学关注的一个方面。这里所说的行动,既包括个体的主观意识行动,又包括个体的客观具体行动,即要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整合。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性,因而这一整合将“强迫”学习过程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便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转贴于

二、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借鉴其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而现有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不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要求的。因此,要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是教育目标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也至关重要。由于新教学法具有实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主要手段,所以,受到国内外职业教育界的一致推崇。从我们技工教育的需要来看,新教学法有利于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职业教育不仅要调整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推广经验来看,它可以帮助我们技工教育走出误区和低谷。说到底,我们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两个目的:一个直接的目的是建立一套与我国技工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一个间接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具有我国技工教育特色的现代教学模式。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无疑,“行动”在这里构建成一个框架:在这样一个框架内,“知识系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的,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很快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

三、创建新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高职教师要担当起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重任,应多方面加以学习、锻炼和提高。因为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故教师观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高职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行动时教知识、教理论。教知识,就是教学生怎么做;教理论,就是回答为什么这样做;同时还应启发学生:能有更好的做法吗?能做到更好吗?在行动中教理论知识,才能做到理论的适度够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转第163页)

(上接第161页)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高校教师,还应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这对于我们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挑战。高职教师惟有迎难而上,通过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职业教学能力,做改革浪潮中的先锋。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要确立适合我国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目标。在教学领域层面上,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教学课程。在教学方法层面上,我们的任务是建立适合我国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评价层面上,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一套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能力测评体系。

行动导向教学篇(2)

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对于学生不仅要培养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其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些培养目标事实上都是为了促进“行动能力”的发展。“行动能力”在此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恰当的、理性的、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行动能力可以展开为专业能力、个人能力与社会能力三个维度,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能够随着专业能力、个人能力与社会能力三个维度能力的均衡发展而形成。为了促进“行动能力”的发展,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开发。教育职业的行动领域是真实的工作世界,需要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教学大纲),每个学习领域通过教学论反思后形成一个或多个学习情境,最后设计某一学习情境的课堂教学组织。成功的学习领域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行动能力的发展。

教师实施教学大纲的目标是:“传授职业能力,这种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人文能力与社会能力这类通用能力;发展职业灵活性,以便学生能够很好地应对在工作过程与社会活动中不断变化的要求;发展设计个人生活与在公众生活中有责任意识行动的能力与意愿”。

一、学习领域框架下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习领域框架下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指:行动导向,采用案例性操作模式,结合职业理论与职业实践传授专业与跨专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课堂教学应以一个真实的职业行动情境或业务流程为导向,是一个完整的行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己的行动学习;备课时要思考课程目的和课程内容是什么。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要建立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行动导向的,是通过完整的行动进行结构化的;学习情境的结构是一个行动产品,比如说,文档、展示汇报、报告等;学习情境促进了行动能力。

二、学习领域框架下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

行动导向的六步教学法是指解决工作任务的六个步骤:分析信息收集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纠正反思与评价,这是解决复杂工作任务的一个完整行动循环圈,通过循环把职业相关的任务系统的传达给每个学生。

第一步是分析现状,可以包括:理解工作任务了吗?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目的是什么?

第二步是信息收集:起始条件是什么样的?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的?需要哪些信息和辅助工具?

第三步对行动方式、资源进行计划与决策:需要什么? 采用哪种解决途径? 怎么分配时间?材料如何选择?采用什么方式展示与汇报?

第四步是实施设计方案并对结果进行文字归档与展示汇报。

第五步是检查与纠正:恰当地、专业地解决了任务吗?

第六步是对工作过程、业务流程与工作结果反思与评价:采用的行动方式有效吗?效率高吗?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有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六步法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将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到了一个高的层次。要通过制定相关的行动能力描述,设计行动导向教学。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行动导向教学篇(3)

一、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特点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质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更应突出其技能性、可操作性和职业性,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实用型人才。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特征有:(1)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英语的实际应用;(2)侧重相关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3)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4)重视英语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英语类职业技能的训练。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剖析

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教师要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教师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层次的行动导向,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意义深远。“行动导向”教学可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再者,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任务”贯穿始终,这使学生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操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顺利建构起知识结构。最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够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英语模拟导游课程案例展示

英语模拟导游课程是高职英语教育中旅游英语专业的特色课程。这门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课程之后,掌握了导游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经过一系列实践环节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的综合性专业实践课程。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为:通过学生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实习,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导游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规范导游的能力和技巧;培养、增强学生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尽快适应毕业后的旅游行业工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游工作的性质、特点,明确导游工作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业务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学风。现通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英语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进行重新探讨。

针对英语模拟导游课程中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综合使用行动导向模式下的几种教学组织形式:

(一)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旨在通过促进师生互动和构建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活动,达到实现全面性和整体化的学习,满足教与学两方面的要求。英语模拟导游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体系可采用此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在迎客服务(Meeting&GreetingServices)、沿途服务(ServicesEnRoute)、住店服务(HotelService)、送客服务(DepartureServices)等方面安排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教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导游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其在英语导游工作中更加自信,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和流畅。

(二)问题导向学习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其学习步骤包括遭遇困难、分析困难、表述困满、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总结成果、评价方案、问题导向的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教师并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途径,只是掌握学习进度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此种教学组织形式适用于日间活动安排(DaytimeActivities)、沟通与协商(CommunicationandDiscussion)和处理问题和事故(ProblemsandEmergencies)等教学部分。

(三)项目教学法。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的所有要求几乎都能在项目教学法中得到满足。其中,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能得到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一般分为五个教学阶段:1、确定项目任务;2、制定计划;3、实施计划;4、检查和评估;5、归纳或成果应用。此种教学组织形式尤其适用于英语模拟导游课程的整体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导游员的基本工作流程分为不同的项目模块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英语导游的工作步骤;也可将教学要求中的各个旅游景点作为相应项目模块,在不同的模块中侧重于某个导游员工作流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熟悉和掌握基本的景区景点讲解方法、景点讲解词的撰写要素和技巧。指导学生在将来的导游工作中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导游员。

行动导向教学篇(4)

2行动导向法在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它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即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中的“行动”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职业行为;二是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三是指认知规律。“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德国作为职业教育的标杆,在其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理念就是行动导向。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行动”在这里构建成这样一个框架:在框架内,“知识系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的,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很快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因此,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实训证明,行动导向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易于形成职业中的关键能力。使学生通过主动地用脑、用心、用手,较快地掌握在工作中够用的知识和实用的工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团队精神及学习能力,提高了与团队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行动导向法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技能型的物流人才不仅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也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满足学生迫切需要提升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岗位实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和职业素质,强调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基于行动导向实训教学要求做到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现场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技能考核制度,将“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运用到高职物流实训教学中。

3.1选择合适的实训教学环境

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环境是影响行动导向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训教学环境可分为现场环境和虚拟环境。现场环境是指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和真实环境基本相似,这个环境包括实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实物,实习时通过使用这些实物来完成学习任务。其特点是:实习过程直观,职业氛围更浓;需要较多的活动空间;设备的专用性强,难以实现多个实验共享。虚拟环境是指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环境,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一系列过程来完成实训教学的任务。虚拟环境的特点是:实训的过程便捷灵活,不受场地限制,易于实现设备共享,实训室具有通用性。目前,物流实训现场教学环境主要有校企合作实训和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而虚拟教学环境则以计算机模拟实训为主。现场教学环境中校企合作实训是一种双赢的实训方式,院校在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一批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创造良好条件。但如果企业为了防止商业机密外泄,或考虑到生产成本与效率问题,会在接受学生实训时,根本不让学生接触实质性的物流实训。因此,学校只能组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企业运营,对学生进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虚拟教学环境以计算机模拟实训为主。比如3D动画整个系统提供包括现实生活中各类物流企业的真实运作环境,包括写字楼、配送中心、现代化立体仓库、区域配送中心,制造工厂、百货超市、收货、配送网点,以及真实城市、大街、公路货运场、航空货运大楼、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海关等众多场景,覆盖了与现实物流相关的绝大部分场景。采用3D动画实训,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企业的场景以及各种业务的流程操作,达到迅速上岗的目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实训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和预算投入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实训教学环境。

3.2运用倒推法,系统开发实训项目

行动导向教学篇(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37-01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于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近年来,受到德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国内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始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个教学方法体系,主要方法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现代四阶段教学法等。

高职课堂教学要以经验传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辅,要用经验传授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吸收;专业技能培养仅仅只是一个高技能人才的三条腿之一,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方法能力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深度的关键。因此,在课程设计时,知识、方法、素质三方面能力目标都应该有机结合,并且赋予有效的实施。

1 知识能力设计

知识能力也就是专业岗位能力,主要是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我们传统的教学就一直以传授知识为主,面对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的高职学生,以及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我们在专业岗位能力设计中应当以技术知识的操作实践为主,然后再引导出必要的知识,而非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源发性。也就是说,先教让学生怎么做,然后再告诉其为什么这么做?有些老师认为,高职生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但根据学生评教座谈和毕业生就业反馈,技能学习系统性不强和高职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不强,与其没有养成深度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前一步是让学生习得技能,而后一步让其知道其所以然,培养其系统思考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专业岗位能力课程设计中,教学内容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也是最难和最有核心价值的部分。首先,要对所任课程有全面、深刻、系统的理解,才能合理的筛选出适用于高职学生,才能培养满足专业岗位能力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其次,单项技能或者综合技能所选择的任务载体一定由易至难,并且要结合整个培养体系中的相关技能,设计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够得着,吃的好。比如,我在《广告策划》课程设计中,通过商品广告调研和分析、商品平面广告策划、品牌企业形象电视广告策划、商场店庆整合营销策划四个任务,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进行情景设计,并由简单任务到复杂再到综合任务,层层递进,构建该课程的专业知识能力目标。再三,任务的选择尽可能符合学生心理,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做一个感兴趣的任务会带来极大的创意和惊喜。《广告策划》中,我选择了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的校园推广策划的任务。

此外,知识技能传授也要与时俱进。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要到2-3年以后才能使用,如果我们不是传授的最新的技能,那么学生所学将毫无用处,学生对学校的教育将有很大负面情绪。因此,我们在知识能力设计中应当结合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软件等,才能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有用性。

2 方法能力设计

方法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知识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方法和素质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现如今,没有好工作方法就不能胜任工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不能保障其学习效果。在用人企业回访中,众多企业都对学生自我学习和后续学习能力提出要求,而这正是高职学生进校时所欠缺的重要能力,成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的课程设计中,要为其补充方法能力训练的环节,通过布置学生工作页、提供阅读资料和引导其自行搜集资料回答引导问题,锻炼学生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小组共同讨论和决策,培养其思考能力、计划能力、决策和实施的能力;通过口头汇报、自我评价和互相点评,养成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

3 素质能力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篇(6)

在教学内容方面,只有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更新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每学期我都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翻阅物流方面的相关书籍,删减陈旧的知识内容,确定最新出版的专业优秀教材供课堂教学使用。“吃透”教材,根据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教材内容的变化,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国内外物流方面的新思想、新理论,增加物流专业的前沿知识,形成详细的课程教案。

二、科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这个方面,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发现、提出、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交流、合作学习、收集和处理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我根据所讲《运输作业实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特点,设计了“问题”情境和交流、合作学习情境,实施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利用实物展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不同形式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效果好。在讲授商品入库流程时,我以四人为单位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托盘货物的入库过程进行流程接龙,通过这种小组接龙的形式,就将复杂的商品入库程序简单化,既加深了同学们的记忆,又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和复杂流程,以黑板板书完成对重难点内容的演示和讲授。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又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清楚、直观的感官印象。例如在学习集装箱的分类与使用这部分知识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八种不同类型的集装箱的图片,使学生形成对集装箱的直观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教师教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提高即“被教”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构成平等、互助、互动、互惠、共同学习和提高发展的伙伴关系。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我就给学生提供一系列教学辅导文献和专业网站地址,要求学生关注与课程相关的资讯动态,对典型事件进行分析,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这种形式的持续开展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很多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还保持了这样的习惯,并把在实际工作中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最新动态反馈给我,有效的促进了自己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规范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通过统考真题渗透,提高学生统考通过率。我在《助理物流师》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模块教学方法,将历年国家鉴定的真题的内容渗透进课堂教学过程,每上完一个模块,就用真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有效的检验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通过这种反复的做题强化,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统考通过率。

5、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要转变,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每一堂课。教师一定要做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学习,用幽默的语言穿插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激情而又富有工作情景的课堂中去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包装管理》的授课过程中,我上网搜索案例,给学生创设了申通快递公司客服接到快递员电话,说包裹损坏收件人拒签这一工作情景。在导入新课时,我向学生们播放月饼过度包装的视频,让学生们对包装管理的抽象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

6、注重课堂设计。课程的设计重在提高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在学生们在踏上工作岗位后,除专业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环节,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基础核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拓展核心能力。真正地做到,让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职业行为能力服务。在讲课过程中,我穿插运用了思维导图和张贴板教学法。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求助于网络和专业书籍,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核心职业能力。学生在讲解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做到手、心、脑并用,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7、面向全体学生。一堂课要做到让班级的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于基础不同的小组,设计难度适合于他们的小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感受到成功与快乐。我将11物流班的同学分成4组,水平相当的两组布置相同的学习任务,水平有差别的两组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各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分享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

8、注重师生互动。师生共同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实现德育教育的专业化。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中,每位学生都乐于展示自己,自觉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讲课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了在烟台海通物流公司工作的09级优秀毕业生陈冠男、高帅帅的情况,通过10级毕业生王金阳的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在学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动导向教学篇(7)

动画是一门艺术,历久而弥新。动画充溢着现代人的生活,我们在电视节目中,在智能手机上,在网上冲浪时……都随处可见动画的身影。随着动画的快速发展,动画制作工具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替,而Flash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就是其中的一株常青树。本次课内容就是《Flash》的一个重要技术“引导路径动画”,授课时间为两学时,90分钟,在装有教学系统的机房授课。

下面我主要从六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教程设计思路。

一、教材、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Flash二维动画制作中的引导路径动画,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Flash二维动画制作基础教程》一书,该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配套教材,是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CEAC指定教材。

《Flash二维动画制作基础教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主要课程之一,他既是一门独立的专业课,又与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等课程的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本节课程所教授的“引导路径动画”与上一节所教授的遮罩动画一样,是Flash二维动画制作的一个重要技术、常用功能。制作动画时对其运用合理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本课内容要求学生不仅领会、掌握技术要点,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专业特点,职业要求,多联系实际应用,使学生在制作动画时不仅熟练应用所学技术,更加拓展了设计思路。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于二维动画制作的学习也很感兴趣,对于本门课程前面所学内容掌握情况较好。因此,教学设计应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学生任务实践性要强,难度要适当,由浅入深,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主动性。考虑Flash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及学习任务要能够引导、启发学生,培养学生想象力、审美观、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引导层、被引导层、引导线(轨迹)的概念;掌握各种形状的引导线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引导路径动画的制作。

技能目标:小组分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锻炼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分工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实践性很强,与今后的工作实际结合紧密,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完成任务,分小组展示,互相评价,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观。

教学重点:掌握如何添加引导层;掌握各种形状的引导线如何创建。

教学难点:绘制引导线要圆滑无重叠,被引导对象紧贴到引导线端点上;动画设计画面美观,内容有新意。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通过几个任务,使学生由浅入深,熟练掌握添加引导层及不同形状引导线的绘制。针对学生常见问题“引导对象不紧贴引导线端点,导致引导对象不能沿引导线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讲解,提起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意等不能一蹴而就,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让学生多欣赏二维动画设计精品,开拓思路和眼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综合素养。

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中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堂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设计要运用新型教学方法,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在“做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运用教、学、做一体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教学方法:设计不同情景,通过视频、Flas,引导、启发学生,身临其境,思考问题(情景教学法)。布置多个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所学内容(任务驱动法)。任务设计结合Flash实际应用,并难度不同,由易到难,先由简单任务提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再逐步增加任务难度(分层教学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法),深入探索,熟练地运用引导路径动画创作作品。

教学手段:使用视频、音频、Flas、PowerPoint、Lanstart教学软件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使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堂气氛更活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自媒体运用的普及,企业对营销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于此,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学模式的转换。

一、推销学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推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涉及推销原则、推销流程、推销技巧、推销员从业素质和能力。据统计,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推销员的比例较高,因而,作为推销员必修课程的《推销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推销学》教学存在诸多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教材内容亟须更新

在教材编写上,《推销学》很多教材内容陈旧,多重视理论叙述,针对性不够强,对实践操作内容关注较少。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千变万化,推销也相应出现新的趋向,教材中的案例较为老套和过时,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也较少,而对出现的新的市场变化研究不够深入,而对网络推销、团购推销、微信营销等新的推销方式认识不够到位。市面上,《推销学》教材较多,经典教材却较少,相关学科前沿关注较少。

(二)教与学理念亟待转变

《推销学》的教学过程像其他课程一样存在“一言堂”“满堂灌”现象,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对知识和实践的掌握情况施教,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少学生抱着60分万岁的思想,也有些学生只是上课记笔记,临考时背笔记,只管考试取得高分的学生,在社会中不一定也是高分,部分学生善于纸上谈兵,而不善于实践操作,走上工作岗位茫然无所适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教与学理念亟须转变,学生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三)课堂教学内容亟须接轨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市场信息变化也随之加快,市场营销相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营销手段、营销内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购买心理和购买状况、购买手段都发生了变化。然而教材更新缓慢,如果教师对市场动态和信息备课不充分,或者不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当的实例,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激起学生营销理论联系营销实际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努力做到课堂与现实接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现实市场的关注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教师与企业亟待沟通

传统高校教学,企业很少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高校对企业的实际需要关注得也不够,然而高校培养的人才恰是要满足企业的需要,高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出现了脱节。基于此,在人才培养上,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提出了非常严格要求,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较强的决策谋划能力,此外,还应熟悉企业市场实际操作,与企业界经常保持广泛深入的接触和良好的关系,对企业的销售实践要了如指掌,对企业遇到的问题也要有深度的思考。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培养双师型人才,成为高校《推销学》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2014年教育部职业教育司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因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起点和归宿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必然需要在教学中广泛使用。

(一)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内容

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套教学理论,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情境为参照系,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强调行动即学习,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 [1 ]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而社会综合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往往被忽视,行动导向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2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锤炼学生的社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率先由职业教育强国――德国引入,现已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所推崇。

(二)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主要涉及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大脑风暴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试图让学生通过参与“过程”获得“能力”,以达到激发内在求知欲和促进深层次理解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3 ]

三、《推销学》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篇(9)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50

0 引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也是教学实施的必须条件[2]。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因具备开放性等特点已成为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热点,亦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推广,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策略和形式也较为多样。

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特点。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具有注重学生个体的行动性、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学习行动的合作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等特点。

(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原则。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采取综合职业能力原则、学生主体原则、项目驱动原则,最终使学生能够迅速楔入到未来变化的工作岗位中,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3)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是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关键。依据教学学生主体理念、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理念。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过程可分为行动收集信息、行动计划制定、行动实施和行动评价[3],进一步拓展为“六步法”: 计划―决策―实施―成果展示―检查―评估。

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

选用合理的教学组织方式,是行动导向教学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结合职业院校的改革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具有多种策略和形式。

2.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策略[2]

(1)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合作学习。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建构知识及经验,本质为实践教学活动。如项目教学、仿真训练,以模拟或提取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引导学习,最终以任务的完成来评测质量。

(2)基于典型职业性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面对稍有难度的职业性认知问题,可经过一系列引导性操作,将教学融入探究并解决疑难职业性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行动中建构职业相关知识及经验。具体程序:呈现刺激―激发兴趣―讨论聚焦―表征问题―提供咨询―制订计划―实践探究―建构知识―评估交流―评价总结。

(3)基于典型职业案例辨析的讨论学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职业相关典型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关键属性,最终总结或抽象出工作原理。该法通过合适的职业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学习情境设定及类比,使学生在比较与辨析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及能力,学生学习成为主动探究职业行动的过程。

2.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3]

(1)学习或工作小组。根据“学习项目”或“工作任务”的难易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进行组内分工。通过这种合作性学习,学生在学习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在职业组织中工作的社会能力。教学组织中应兼顾学生个性特征与整组工作效率,可通过岗位轮换等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模拟公司。雷同于角色扮演,接近实际的职业情境,融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对师生素质要求较高,模拟公司运营方式组织教学,解决了学生毕业后初入职场遇到的职业性问题,从而建立规范清晰的职场图式,为就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3)一体化教学。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将专业实训室与传统教室组合在一起,随时满足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训活动。优点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点是必须有满足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否则可能造成项目实施的不完整和不连续。

2.3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时间组织

(1)同步教学式。所有学生学习或工作小组同时按照指定的顺序依次实施教学项目,或由易到难,或由小到大等,直到完成教学计划。学习或工作小组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与共享,从而归纳和总结出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或工作小组间教学进度较为一致。

(2)交替式。在教学目标相同的条件下,可呈现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或工作小组可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分别或轮流实施工作计划,再根据教学条件情况交替轮换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学习或工作小组间教学进度完全不同。

(3)随机式。很多专业的教学项目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如气候、季节或场地等,行动导向教学时间安排的灵活性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境融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如建筑施工、农作物播种、工业设备故障等,学习或工作小组间教学内容及进度完全不同,进行经验交流与共享后归纳和总结出主要教学内容。

总之,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反复训练出来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又获得了职业能力,满足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探索与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坦.教学模式的有效选择与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 1997(03):45-47.

[2]赵延明.浅谈教学组织形式[J].现代交际,2010(04):171-172.

[3]焦彩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与教学组织过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9) :43-44.

行动导向教学篇(10)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行动导向教学;应用

一、计算机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少高等学校为了更好地迎合时展的需求,陆续开设了相关专业及课程。除了对学生的基础性理论知识提出严格要求外,也强化了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为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限制教学有效性的弊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以往的、与时代要求不相符的教学方式,选取更为高效的教育形式。其中,行动导向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即指导学生在学习环节中手脑并用的一种教育形式。很多学校都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础,开展计算机教学,把专业性活动当作教学环节的导向,坚持人本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行为产品需要师生共同协商完成,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环节。如果把学科内容比喻为风景点,那么常规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就是司机,去哪里观景完全取决于教师;学生则考虑看不看风景,这点教师没办法控制。在行动导向教学的课堂中,老师提供了可供学生选择的风景,由学生自主选择并不断深入挖掘,这便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计算机的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法,通常可以分成五步,即资讯、规划、开展、检测及评价。老师可把知识内容设置为学习情景。在前期阶段,学生可以按照老师设定的任务来执行;规划阶段,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这些任务的有关信息;开展阶段,学生依据规划内容来设计和模拟,同时完成有关记录;后期的检测及评价阶段,学生需要展示作业成果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等。

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思路

强化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除了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外,还可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步伐。行动导向法旨在引导学生手、脑、心并用完成多个教学任务,在具备一定理论储备的前提下,用心研究。另外,由于当代计算机网络科技的迅速进步,学生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千差万别,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计算机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操作环节必须寻求适当的方法,来加强其应用效果。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让每一名学生在众多典型的信息处理项目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到深、有条不紊地完成各种项目。在项目开展的环节,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在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对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及全面发展的帮助。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学习项目,使各个小组参与到其中,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树立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团队荣誉感等提供条件。例如,尽管在网页制作的过程中个人分工不同,但每个人共同的目的是设计出个人网页,需要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密切配合,完成个人网页的制作,遇到疑难问题,小组成员间可以互通有无。此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得到加强,小组内各个成员相互配合、彼此信任、共享资源,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小组人员间的合作意识也完全得以强化。

2.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即借助教师准备好的引导文文件来达到预期目标的教育方式,它的关键在于引导问题的提出,经由任务式的问题指引,使学生学会剖析、理解引导文中提出的有关信息。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及自我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提升学习效率的过程中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选取引导文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不断汲取知识,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

3.媒体助教法

早期的计算机教学中,一般采用模仿的形式。在当今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讲授法和演示法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绝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学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其一,在互联网资源中寻找有关资源,同时下载;其次,记录下整个制作过程。因生源状况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提供给学生的录制资源播放速度不能很好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行动导向法下,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演示作用,也可以进行教学反馈。按照“演示—分布—添加说明—提问反馈”这样一个流程进行讲授,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除了能够掌握更多的重点知识外,还可以及时进行知识的反馈。

4.转变教学组织模式及教学考核形式

行动导向教学法通常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运用,对学生的管理控制上实行分组式教学,把所有学生分为5~6个小组,实现共同学习。以小组为基本单位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和组织都是由各学习小组自行制定,老师从旁观察、帮助,若是碰到有关问题,只能够提供背景知识和信息来源,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激发出来,使学生的组织协调水平、团队合作意识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除此之外,行动导向教学法还提出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转为过程性考核。行动导向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每一名学生都应当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在行动中学习,每个学生学习的程度均能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得到完全体现,老师在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留意每个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表现及每个项目完成后学生的个人体会进行及时的记录,作为学生日常考核的一项关键依据。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正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对计算机的相关操作更加规范和熟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下面从几个重要的方面剖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革新中的表现。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选取行动导向教学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在自由探讨及实际行动中进行学习,并且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是唯一的,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经由多次反复的训练之后,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碰到新的学习任务时,之前在行动导向教学中获取的经验会帮助其迅速解决问题。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方法,合理地运用到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当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大力推广、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更好地促进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杨雨佳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参考文献

行动导向教学篇(11)

“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职业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均是其教学内容。姜大源教授指出,“行动导向”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通常采用项目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实践,组织形式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基于这一理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导游专业教学积极构建“行动导向”模式指导下的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导游专业“行动导向”模式教学体系的构建

第一,构建层次递进的教学体系,逐步提升职业能力。为培养市场所需导游人才,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积极参与,构建了三年层次递进式教学体系。在课程中延伸实践教学时间,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强化校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交替,不断提高实际导游能力。

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始即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承德旅游资源,安排木兰围场等自然景观和避暑山庄等人文景观的市内外短线实践教学。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导游,使新生对导游工作形成感性的认识,逐步使学生理解导游工作的内涵,明确努力方向,增强专业意识。第二学年,配合着《导游业务》、《模拟导游》课程,学生自主结团,在市内景点互相讲解练习,提高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及规范服务能力。安排难度较大的旅游购物,提高学生旅游营销能力。同时利用暑期到旅行社进行见习,熟悉旅行社营销、计调、旅游接待等岗位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产品设计与营销能力,树立为人服务的意识。第三学年上学期,组织长线实践教学,教学景点安排在承德金山岭长城、北京故宫、天坛、遵化清东陵、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等地。要求每位学生从主题设计、线路安排、景点门票、餐饮住宿、旅游交通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安排,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公关能力、策划能力、计调采购能力、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全程陪同导游能力。下学期进入毕业实习,根据培养目标及学生自身发展方向以及毕业论文题目,到长期合作的导游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综合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论文,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二次升华,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能力培养采取层次递进方式进行,从认知导游开始,依次经过演练导游、旅游购物、旅行社业务、带团导游综合服务、毕业实习到完成毕业论文,其服务水平与技能是一个滚动递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积极实施项目教学。将导游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如将《模拟导游》的教学内容模块化,将导游任务划分成导游讲解服务、地陪服务、全陪服务和领队服务四个模块,每个部分设置不同的项目进行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课程网站收集相关资讯。教师团队提供示范讲解,并对学生的准备适当予以指导。在获取资讯后,学习小组共同制定导游计划,分解任务并组织实施,在避暑山庄内进行实地讲解。讲解过程中,教师进行点评,组内成员互评,讲解优秀者现场示范。要求学生在实地讲解后反思得失,回到学校师生共同进行总结。学生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就是一次导游讲解工作准备和完成的过程。通过不断完成各个项目,学生就逐渐学会了这项工作。

第三,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开展实境教学。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承德优势,建立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利用著名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实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针对核心课程《模拟导游》的参观游览服务,在教学中加入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魁星楼、磬锤峰、关帝庙导游等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熟悉景点游览线路、掌握景点讲解内容、景点讲解方法等。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主动收集整理导游词,研究自己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导游,研究自己的导游风格。通过学生的信息采集、主动讲解、亲身体验等实践性活动来实现和完成教学任务。实境教学将实践观点引入教学过程,从而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认识和实践进程相统一的过程,突出操作性和实践性,融合知识、理论、实践,使学与用统一起来,教和学统一起来。

由于可以通过真实情境教学,在教学项目的设置上可以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工作任务,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增强,实战能力提升显著,教学效果显著。在2007年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教育部专家对导游专业依托承德优势开展实境教学予以充分肯定,并认定为学院办学特色的一部分。

导游专业“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第一,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场所。我们依托承德优势,利用社会旅游教育资源,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先后与本市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购物中心和省内及京津周边旅游企业合作,建立了2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同时投资100多万用于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建立了两个模拟导游实训室,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各一个,可以完成导游业务实训。2008年学院成功的申报了国家财政支持旅游类专业群实训基地项目,项目资金260万现已到位,正在积极建设中。

第二,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准专业教学团队。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导游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是按照“校企合一、专兼结合、双职双师、结构合理”的原则建设的,建设的核心是“双职双师”。“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项目实训教师。经过几年的建设,导游专业现已建成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双师素质教师27人,双职教师15人。聘任以全国优秀导游员陈燕萍女士为代表的资深导游和旅行社经理11人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团队,很好地满足专业教学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第三,采用导生制模式辅助实施教学。每次进行实践教学(景点导游)前,先选择一部分学有余力、较为出色的学生提前准备好实践教学的内容,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带好一组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班级学生以自由结合或人为指定的方法进行分组,每个组团要求有一名负责人,负责协助带团的导生,收集本组的实践教学总结与对讲解学生的反馈意见。在某项实践教学开始之前,实践指导教师培训选拔带团的导生。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导生不但负责现场景点教学,而且负责组织与协调工作,解决了实训教师在景点教学中难于随时分组指导的问题,成为了教师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