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大全11篇

时间:2023-01-03 07:36:30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1)

二、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一)再造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

学校财务虽然有很多制度,但不够细,难于实施,也没有相应明确的工作流程。为了使财务制度容易实施,对学校财务制度进行重新再造,主要是制订实施细则及明确工作流程。每条制度都配工作流程,有的制度配一个工作流程,有的制度配多个工作流程。

(二)建立100个经济控制点

根据学校经济业务和管理的特点,将学校的费用支出分成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四大经济控制点,每一大类经济控制点又分成若干小项的经济控制点,共建立100个经济控制点。这100个经济控制点落实到学校各主管副校长及其管辖各部门上,也就是说学校每一个主管副校长及各部门均按这100个经济控制点来进行控制费用开支。

(三)实行部门预算

实行部门预算,主要是为了将100个经济控制点落实到每一个部门,让每一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学校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使学校财务管理公开化、民主化,树立节约意识。主要做法是将100个经济控制点列入预算中,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各部门根据学年度本部门工作计划等情况,预计本学年度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编制。编好后上交财务部,由财务部汇总,财务部根据学校资金情况、费用支出的轻重缓急,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然后召开预算编制说明会议,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编制的预算和预算建议方案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辩论说明。学校领导听取辩论说明后再根据学校收入情况平衡各部门预算,交教代会通过后下达预算指标。财务部按部门预算严格控制支出,无预算、超预算不开支。

(四)成立预算委员会

成立预算委员会,主要是强化我校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财务决策参谋,更好地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预算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预算的审议和修改。学校部门多,每个部门都按100个经济控制点来编制预算并以此控制支出,财务人员由于没有参与其业务开展,难免无法全面了解其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预算委员会来审议,可以充分发挥预算的监督作用,使预算编制更合理、更科学。预算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代表和教职工代表组成。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审议预算。年度预算至少每年召开一次,月份预算每月召开一次。

(五)建立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

为了更好地落实部门预算,使各部门做到支出心中有数,防止超支,建立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一是制定《部门预算实施办法》,对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和超预算支出的执行做出了规定,特别是对超预算支出进行严格控制,要求超预算的支出由部门填写《追加预算审批表》,交财务部汇总,由校长会议研究批准后方可执行;二是制定《控制点财务控制和分析制度》,对部门的各项支出编制《部门支出预警分析表》,按月发送给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主管副校长,使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主管副校长对支出进行有效控制。

三、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取得的效果

(一)学校财务管理流程化和科学化

通过再造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扫除了财务管理盲区,并将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上墙张贴和挂网供教职工学习,使每一个教职工都清楚报账的流程,任何财务人员在财务的任何岗位都明白该岗位的工作方法及流程,使得财务管理清晰化和科学化。

(二)预算编制和控制更加精细化

将学校收支大项目,通过预算分解细化指标,并落实到学校各主管副校长及其管辖各部门上,通过明细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控制点,使预算编制和控制更加精细化,更具操作性。

(三)预算编制和支出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费用开支降低效果明显

实行部门预算,不仅让部门负责人参与学校的财务管理,树立节约意识,同时也使预算编制和支出更加合理化、科学化,通过层层控制预算,费用开支浪费现象大大降低,有效降低成本。

(四)财务管理更加民主化、公开化

学校成立了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财务管理,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财务决策起到参谋作用,使财务管理更加民主化、公开化。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2)

一、预算编制的方法

对于企业财务科来说,每年的12月份都需编制企业明年财务预算。现金预算是财务预算的重点。对于我们矿业集团来说,财务收支情况预算表又是现金预算的基础表。下面我就预算编制在财务收支情况预算表的具体应用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财务收支情况表是按照现金流量表主要框架编制的,明细项目又是在现金流量表基础上的具体细化,更能反映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收支及其结果的报表。

二、财务收支情况表预算的内容

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财务收支情况预算表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期初余额:上期的期末现金余额即为预算期的期初余额。

第二,收入部分:分为供水收入,分公司拨款,集团公司拨款,其他收入。

第三,支出部分:有许多明细项目,详见附表。

第四,期末结余:期初余额+收入部分-支出部分的数额。

公司2014年财务收支情况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三、具体编制方法

在编制财务收支情况预算中我公司主要采用增量预算法。它是以上一年度为起点,根据销售额和运营环境的变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调整上一年度预算中的各项目。增量预算的优点是编制简单,省时省力。缺点是,预算规模会逐步增大,可能会造成预算松弛及资源浪费。针对增量预算的缺点,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使用增量预算法或其他预算方法,但要经过集团公司预算管理小组批准。

各项目的填列:

期初余额:上期的期末现金余额即为预算期的期初余额。

供水收入:水费收入是我公司的主要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预算确定销售收入;根据公司给客户的信用政策,以及以往销售和回款之间的平均期限,确定当期的收入中有多少的现金流入;同时要确定期初尚未回款的应收账款何时结清;并根据以往坏账的发生情况判断其对当期收回现金的影响。按照民用,商服,施工,工业水费四项分别归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明年公司会随着扩大收费地区而增加居民供水部分用户收入,同时一些企业因自身经营情况和水费涨价而减少用水量,这些因素都需考虑进预算。

分公司拨款:反映矿业集团拨付的经费,工资及其他款项。

集团公司拨款:反映龙煤上市公司拨付的款项。

其他收入:根据企业的历史经验,确定其他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何时会流入公司,将其纳入预算。

支出项目:

第一,工资:根据公司的工资计提,确定应支付的工资的现金流量。

第二,材料:根据采购预算,确定应发生金额。

第三,税金:根据有关税费及国家的税费政策,对主营收入和其他收入预提确定将支付的税费。

第四,电费:电费的预算要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结合明年的实际情况分析填列。能够在局内部转账的要剔除。

第五,修理费:主要是电机修理费和汽车修理费。电机修理费明年要加大预算,有一台水泵电机老化,根据测算修理费会增加15%。汽车修理费明年会有所降低,集团实行车改,压缩了用车数量,相应的修理费会降低。

第六,办公费:根据经营预算,明年技术部有一台电脑到期报废,会添置电脑。金额分析确定。

第七,工程款:根据工程预算分析填列。根据提供劳务等方面支出确定应支付款项,同时确定何时支付期初尚未支付的应付款。不涉及现金及现金流出的成本项目,如折旧,资产的摊销等,必须剔除在外,当预计的支付肯定会发生时,该项支出应列入预算。

四、编制财务收支情况表预算需注意的事项

就我们企业来说一份合理的预算至少具备以下几方面:1.与矿业集团的战略管理流程相一致。我单位的预算流程相对独立,但必须与集团战略保持一致,根据集团的战略规划和预测来编制预算,使企业的长、短期目标和预算目标之间协调。2.预算指标体系合理。通过对上年经营分析,根据经营水平,季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及成本的可控性等因素,来制定预算。3.计划与预算相整合。编制预算时,要注意与经营计划的协调。提高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4.与公司的绩效评价考核相一致。促使员工将预算视作一种规划,而不是压力或惩罚手段,从而避免预算编制中的“松弛”问题。合理的确定预算指标,前瞻性的对企业明年的经营活动进行安排,以达到合理有效控制成本开支制定财务收支情况表预算的目的。

参考文献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3)

(一)财务预算控制的编制过程

一般来说,集团公司在编制内部的财务预算计划的时候,是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渐汇总的原则来进行的。一是需要下达财务预算编制的目标,明确财务预算目标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工作。二是要根据财务目标,来编制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财务活动的预算计划,并且将预算计划上报给上级管理层。三是有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此进行审查。四是需要对财务预算编制进行审议,判定其预算编制计划是否规范,具有可行性。五是在预算编制计划通过审核后,就需要严格按照该计划来执行。

(二)财务预算控制的作用

首先,集团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财务预算控制工作,有助于为集团的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使得决策目标更加具体化、定量化与系统化。其次,从集团公司的内部管理来说,完善内部管理各项制度,更需要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开展财务预算控制工作,实现财务目标的早日实现。最后,集团公司实施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也需要有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提升财务预算控制工作的效率,来提高财务风险的规避能力。

二、集团公司财务预算控制工作的现状

(一)财务预测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的财务预测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对于集团公司来说,披露的财务预测信息主要是强制性的预测信息。而一个有效的财务预测体系则需要包括强制性预测信息、自愿性预测信息与独立的专家预测信息三种,这三种预测信息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监督,互为补充,也互为制约。所谓的强制性预测信息指的是借助于法律的手段,强制集团公司要提供与未来有关的财务信息。而自愿性信息,指的是集团公司自愿提供与公司未来经营相关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更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公正的预估集团公司的股价。而独立专家的预测信息,通常是提供一份更加客观的公司未来的财务预测信息。从当前来看,我国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预测管理上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全面,就会影响集团公司财务预测管理的有效性,影响财务预测信息使用者的判断能力。

(二)财务预测行为缺乏规范性

由于有关的财务预测发挥与预测体系不够全面,再加上预测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秩序不够完善,获取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集团公司为了能够保障自身的利益,获得更好的利润,就有可能会冒险,做出不规范的财务预测行为,操纵有关的财务信息,使得财务信息失真。而为了减轻财务违规现象,在集团公司开展财务预测工作时,就需要完善市场管理,进而提高财务预算工作的规范性,真正发挥出财务预测的作用。

三、完善集团公司财务预测控制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做好企业的投资决策

在企业的管理与运行中,需要强化对财务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意识到财务预算工作是一项系统的过程,需要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以及调整等环节,规范各个环节工作开展的秩序。对集团的高层管理者而言,需要提高对财务预算的认知程度,能够转变观念,树立以集团战略为基础,来开展财务预算控制工作的理念,从思想上来提高对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还需要积极的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的工作环境,从财务预算的编制到执行、控制等过程中,都需要能够动员与鼓舞员工,提高对财务预算工作的认识,全员参与到财务预算控制中,从而来发挥出财务预算的效用。

(二)健全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规范性

一方面,需要完善集团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集团公司的发展情况与业务量大小出发,健全财务预算的组织机构,坚持各级责任层次的原则来划分有关的责任,使得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权责能够清晰明确,更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规范性,使预算编制的数据是可靠、有效的。在编制财务预算工作的时候,需要树立全局观念,按照有关的财务规定来开展工作。除此之外,集团公司在对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前提下,还需要通过目标管理的方式,层层的分解集团的预算指标,将预算编制的计划落实到各个分公司、子公司,明确各个公司的预算目标,从而来形成集团公司全面、完整的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可执行力。

(三)完善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编制的执行、监督与控制力

财务预算管理是集?F公司内部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好财务预算的执行、监督以及控制等环节,能够推动集团公司更好的发展。首先,在实施预算编制的时候,需要重视预算的分析工作。比如说,可以选择月或者季度作为衡量的指标,对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与市场的变化、实际的开支等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实际开支与预算计划之间存在的偏差,并能够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出现巨大偏差的原因,进行完善。其次,需要加强对现金流的控制。集团公司借助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方式来融资时,就需要制定科学的现金流量预算表,来提高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力,从而保障集团公司现金流的平稳运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最后,在预算控制上,可以采用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相互结合的方法。要完善财务预算控制,通过加强对预算过程控制能力,有助于及时调整预算执行中可能发生的偏差,提高预算的可执行力。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4)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 中小学预算 预算编制知识

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新机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制度。为了指导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财政部、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分地区、分步骤组织预算编制培训工作。相关培训内容由全国保障办提供。

一、为什么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

什么是农村中小学预算?农村中小学预算是指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农村中小学预算反映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反映了农村中小学对教育经费的需求,是农村中小学财务工作者的依据。农村中小学预算是教育部门预算的基础,是政府预算的重要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小学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要求学校编制预算。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就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也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新机制最受益的单位,那么,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需求,到底达到什么样的“度”才能保障基本需要?最有发言权的是谁?应该是我们经费的使用者――农村中小学校,如果我们不能提出自己的基本需求,政府又依据什么来予以保障呢?所以,无论是从责任、义务、利益各方面来看,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校都应该站在保护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的立场上,客观真实、全面细致地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对资金的基本要求,积极主动地编制学校预算。所以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规范的预算制度,保证学校的每笔开支有根据、有来源、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

农村中小学预算的作用是什么?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保证制度是适应建立农村就业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有助于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的地位,有助于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机制,增强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能力。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公共财政更多地拥有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在内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有助于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行有助于地方共分担、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县级政府除了按照省级政府确定的比例承担经费外,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 有助于教育部门加强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要按部门预算的要求做到细编预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下大力气彻底摸清学校的家底,加强部门基础资料管理;预算要落实到具体项目,将促使教育部门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从而有助于将最急迫、最重要、可行性最强的项目排在前面,进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 有助于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规范理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后,财政拨款将成为农村中小学预算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及拨付都应有规范的程序。农村中小学预算草案提交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预算的法制性,民主性和约束性大大增强。

5 有助于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增强农村中小学开支的计划性。农村中小学预算一经批准,各有关方面都必须严格执行。有利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二、农村中小学预算的基本流程

1 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采用“两上两下”的流程

为提高预算编制质量,统一预算管理运行机制,实现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都规定了预算编制时间和流程,并成为国家预算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预算的编制经过“两上两下”,是编制预算的规定程序,这不仅是对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的要求,而且是对所有预算单位编制预算的要求,因此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须按此程序办理。

2 “两上两下”的流程的具体内容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流程中的“一上”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编报预算建议数。在这一阶段,根据地方财政部门关于编制年度预算的统一部署,农村中小学校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制年度预算建议数,上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编成部门预算建议数,报送县级财政部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提供与预算编制相关的基础数据和相关材料,如涉及基本支出核定的编制人数和实有人数,增人增支的文件,必保项目的文件依据等。

“一下”:县级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汇编上报的预算建议数,结合财力可能,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编制县级财政预算初步草案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经批准后下达预算控制数。

“二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上报预算草案。教育行政部门将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分配下达到所属各农村中小学校,安排布置各学校年度预算草案编制工作。各学校根据预算控制数,结合“一上”阶段编报的预算建议数,编制预算草案,按规定时间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各学校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汇编成教育部门预算草案,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二下”:县级财政部门批复预算。县级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各部门预算草案,送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后,报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在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一个月内,县级财政部门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批复年度预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年度预算批复的15日内,批复到各学校。

3 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民主理财

在编制学校年度预算建议草案时,为什么要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民主理财?编制预算,确实是一项财务工作,具体操作应该是学校的财务部门,但仅靠财务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很好完成的。这是由预算的全

面性、综合性的要求与财务工作的局限性、业务性的矛盾所决定的。

学校编制预算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障学校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具体说来,主要任务有以下四点:一是配备办学必需的教育设施;二是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三是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四是提供教育优先发展的必要条件。

上述所有的活动,都需要经费的支撑。按照校内分工,教务熟悉教学领域,总务熟悉后勤领域,各科教师熟悉各自的教学领域,学校的财会工作人员绝对不可能熟悉所有的领域,而且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在资金分配和使用时,如何将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体现出来,贯彻下去,是学校财会人员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由此,编制预算时必须要有广泛的参与,这不仅是民主理财的需要,编制预算的需要,也是体现和贯彻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需要。

三、中小学预算编制如何操作

1 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1)搜集预算资料

为了编好预算,中小学应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即对学校现有资产、近几年财务收支状况、在岗在编及离退休人员状况、在校生规模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寻找预算的法律、政策依据和各类“定额”依据。需要重视的是,这些依据有的是在一段时期有效,有的三五年有效。有的只在下个预算年度有效。收集后,一定要妥善保存,不断更新,以在每次进行预算时始终能拿出有效依据作为支撑。

(2)确定基本数据

农村中小学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学生数、班级数和教职工人数(在职工人数和离退休人数)。学生数、班级数应据实统计,并应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核对并相符。教职工人数是编制人员预算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包括在职工人数和离退休人员数,可根据编制预算时上月末实据在册人数计算。

(3)分析预算形势

分析预算行势,要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具体内容是:总结和分析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掌握学校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本年度预算的各种因素(剔除上年度一次性或临时性因素);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客观分析本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对预算的要求;认真领会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编制的相关要求,做好年度编制准备工作。综上所述,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就是:政策要吃“透”,依据要找“准”,因素要收“够”。

2 中小学预算编制具体操作步骤

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参加的预算编制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原则,共同讨论研究预算年度学校收支建议计划。

第一步,编制预算基数字表。填制学校基本情况表,学校基本情况表所列的栏目,是计算和审核经费的基本的依据,也是预算管理和预算监督的重要依据。在填列这些数据时,必须先读懂表中各项内容和填列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重大失误。

第二步,测算并编制学校预算收入情况。测算并编制学校预算收入情况。农村中小学的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等。编制收入预算时,要参照学校前三年学校平均收入,考虑本年增资因素、学校发展项目支出资金需求和国务院免杂费政策的出台,初步确定学校本年度收入数额。要突出财政供给的主渠道地位,对事业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收入的预算建议数,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没有把握的收入不能列入预算,对预计发生的收入不能高估,防止收入不能实现时造成预算无法执行。比如书本费,虽然收了钱,但这是代收的,不能计入收入,即使有差额,也应多退少补,绝对不能计入收入。

第三步,测算并编制学校预支出情况。测算并编制学校预算支出情况。学校支出预算建议数,是学校对下一年度资金需求的全面反映。根据国家和各地现实的财力,不可能做到在一两年内全面、全部地满足学校的需求,因此,在提出年度需求时,学校也要兼顾需求和可能,有步骤的逐步反映需求,逐渐接近并最终达到完全满足基本需求的目标。由于学校预算支出的栏目较多,我们分“类”依次编制工资福利支出预算、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预算、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其他资本性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表。

第四步,汇总生成预算报表并撰写编制说明。学校基本情况表、学校收入/支出预算表、政府采购预算表编制完成后,进行数据录入校验,由软件自动生成综表待报。然后,根据上述预算表起草简明扼要的预算建议编制说明,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学校收支预算情况和影响预算年度收支的主要因素、预算年度收支预算的依据和项目支出基本思路、对今后预算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

第五步,审核上报。以上工作完成后,由校长负责组织预算编制小组进行审核,如审核无误,形成学校预算建议,由校长和填报人员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程序上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至此,该校在“两上两下”预算编报程序中的“一上”阶段工作全部完成。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预算收入控制额度后,再对上述收支预算进行增减调整,进入预算草案的编制。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5)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147-02

引言

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公益单位之一,事业单位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事业单位需要承担中国的重要的公共事业的服务、监督以及管理的职能,在中国经济和政治上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预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工作内容,财务预算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发展计划以及工作任务的计划以及事业单位的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方向。科学的财务预算可以有效地指导事业单位的完成年度工作计划。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而此时,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的弱点也慢慢地显示出来了。所以,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关系到事业单位和国家的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一个支柱,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中国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因此,中国经济市场对事业单位的要求也不断的改变。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改变,使得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角色之一的预算管理的弊端慢慢地显示出来。分析探讨中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问题,提高中国预算管理的初步工作。

(一)中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缺乏明确的指导

中国事业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容易忽视事业单位的长期的战略预算的指标。这样容易造成事业单位的长期预算和单位日常的预算指标不相符合,导致事业单位的编制的长期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事业单位的经营结果容易与事业单位编制的预算不符。再者,中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方式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缺乏预算该有的灵活性,这样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缺乏对事业单位未来的遇到的未知状况的应变能力。并且,有事业单位预算的固定指标并不是依靠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的,而是为事业单位统一制定的预算指标。因此,容易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无法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业务情况以及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来进行制定,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系列的财务预算上的弊端,使得事业单位无法明确特定时间内的财务目标,更无法明确各个部门在该预算时间段内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从而导致财务预算无法发挥其作用。

(二)事业单位的预算项目不够明确

现阶段,中国事业单位的预算项目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少的事业单位的支出的项目划分得不够明确,不够细致,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科目的填报都不够准确。但是财务预算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很强的操作性。不少的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的时候,没有认真地研究项目的需求,对项目的人员、工作量以及工作设备的需求都不明确,容易导致预算编制不够具体,导致事业单位项目最终结果和编制的预算不符。另外,事业单位的项目预算一般都是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的,他们对财务不够了解,他们往往比较重视事业项目的方案设计,而忽视对项目支出、以及预算的科目设置,这样造成事业单位很多时候,财务人员为了工作的便利,填报项目预算的时候,科目模糊不准,金额定位草率,编制方式粗糙,项目预算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导致了项目预算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项目执行过于随意,导致财务预算无法发挥其最终的作用。

(三)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是否能够有效的执行,需要有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不少的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也知道严格执行预算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但是,这些事业单位还没有意识到预算执行的监督的重要性。在一般意义上来说,缺乏严谨的监督管理意识,就没办法完整地完成财务预算的工作。因为,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未知的因素,这样就很难免发生一些问题。虽然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比较简单,但是还是需要严格的监督控制的制度,才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按照预算来执行。如果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没有严格的支出审批制度,就容易面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按照预算来使用资金,而是擅自挪用资金,还有,不少事业单位擅自扩大开支范围,严重项目超支等等问题。

(四)不少事业单位没有专业的财务预算人员

人力是第一生产力。财务预算是一个关系到事业单位整个运作的指导标准。财务预算的编制自然也需要整个事业单位自上而下联合进行编制和管理。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部门,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道德水平直接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由于预算管理涉及到了财务、管理学、计算机、业务等等多方面的因素,预算编制工作内容繁多、环节复杂。另外,财务预算的项目,项目经费由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使用,但是,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执行控制是由财务部门来进行的,两个部门需要有效的沟通,这也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能够有良好的沟通以及大局的掌控能力。但是,现阶段,中国事业单位缺乏能够胜任科学准确的编制财务预算的财务人员。

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保障预算执行的一些建议

虽然事业单位并没有普通企业的竞争那么激烈,但是,事业单位还是受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不仅仅是对事业单位未来财务情况的预测,更重要的是它是在财务预算的基础上对财务预算的结果进行财务分析,使得财务预算更加科学准确,更能帮助事业单位抵抗财务风险。因此,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不仅仅是一项财务预算的管理,更是一项对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的指导。

(一)事业单位应该建立适合单位情况的全面预算管理保障制度

确保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编制,则必须有明确的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只有在科学有效的制度作为编制预算的支撑下,才能确保预算编制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因此,为了可以全面地落实预算管理,并且使得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基本职能,事业单位必须建立适合事业单位本身的预算管理制度。该预算管理制度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单位的业务情况,以及中国财政部门的基本规定来制定。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日常的工作,将预算编制落实到每个部门,将预算编制工作落实到事业单位每个岗位的每个工作细节,并且落实预算工作实施的负责人,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要求,明确责任,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可以有效地执行。制定全面的预算管理保障制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必须结合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逐步的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保障制度,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以及财务预算的执行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应该做到全面,确保能够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地考虑单位年度内各个项目的收支情况,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反映事业单位一年的经济运作情况,统筹考虑不同的项目的不同情况,按照“轻重缓急”来排列项目的经费支出秩序,每一个项目的支出都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研究项目规模、项目重要性等,并以此为依据设置预算的定额。严格管理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到专项专用、专款专用。另外,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的责任,这样才能确保预算方案可以有效的执行。预算方案关系到整个事业单位,因此,在实际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应该先深入了解业务情况,然后在联系财务部门了解事业单位流动现金的情况,并由上级领导以两者结合的情况,来安排项目的资金预算情况。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向每个预算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核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预算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

(三)事业单位应该设置预算监督保障机构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应该要发挥事业单位内部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作用,调动整个单位内部所有员工参与,确保预算能够更好地执行。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财务预算发挥职能的重要步骤,但是对预算的监督才是确保预算发挥执行的重要环节。因此,事业单位可以设置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部门可以不局限于一个独立的科室这种形式,可以以预算管理办公室以及各个基层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由预算管理办公室的专业的财务人员以及预算编制认为进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管理,对各部门回馈的预算报告进项审查批复等主要监督工作。然后由各个部门的基层人员进行日常的执行监督,将预算执行的责任追究到个人,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做出适当的奖惩。

(四)事业单位还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财务预算的核心部门,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是确保财务预算编制科学准确,预算支出能够合理的重要保障。预算管理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专业性以及技术性的工作,对财务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注重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水准。以网络再教育、集中教育以及其他的培训方式提高事业单位在职的财务人员,并且提高对入职的财务人员的选择标准,确保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水平以及预算执行监督管理的能力。努力培养适合进行预算管理的,具有业务能力、财务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员。

结论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6)

作者简介:林以列(1976-),男, 海南人,主任科员,会计师,审计师 , 研究方向: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1-0078-03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账户、会计和出纳,各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托记账,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是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我国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从1994年开始推行已经十几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财政管理的内容和财务管理的模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因此,在保持会计集中核算这个大方向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加强、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有其现实意义。

一、会计集中核算与目前财政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质在于以会计集中核算为核心,以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为最初目的,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实现对财政单位会计核算成本最小化。这是一种财务核算方式上的变化。但实际上会计责任主体仍是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一方面代表各单位承担会计核算职能,另一方面又代表财政部门承担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责任或者说承担的单位法人责任并不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账务而减少。《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集中核算制实施以后,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办理,而目前财政改革的三大部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政府采购,其责任主体均是各单位负责人,会计集中核算仅以提供会计资料帮助其完成相关任务,可以想象,其所起作用十分有限,这种有限是由于上述双重职能与身份所决定的,其合法性不能得到确定,导致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很难在财政部门和单位中间找准位置,这是会计核算中心最难把握的问题。

此外,会计集中核算成立后,在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同时,削弱了会计管理与服务的职能。会计核算中心建立后,单位的会计责任发生了变化,其原先承担的全部会计责任部分转移到了会计核算中心,行政单位则失去部分财务管理职能,单位管理者想做好管理,但是财务数据必须由会计核算中心有针对性地提供,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动摇行政事业单位的主人翁意识;而会计核算中心主要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代管资金及会计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负责,从目前情况来看,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高低及单位效益如何与会计核算中心关系并不大,对于财务核算中心的会计来说,对参与管理、充当参谋的意愿并不强,使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不利于单位财政改革顺利进行。再者,随着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推进,专门的会计人才都集中在财务核算中心,而单位原来的会计人员已不办理会计业务,而实际上,很多财政改革涉及到单位内部管理,这就造成单位缺少财务专门人员,难以适应财政改革的需要。

就预算改革来说,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单位的资金收支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核算的往往是事业性的收支,而其它收支往往没有列入核算之中,导致监督失控;此外,由于当前预算编制中预算项目类别较多,预算编制不够明细,故在执行中,预算单位往往串用预算项目,对项目管理不加重视,而作为会计核算中心来说,由于资金自由权与使用权在各单位,仅能依据的是单位总体的预算指标,预算没有明确,执行起来就很粗放,导致对于预算难于得到有效控制,更无从谈起会计监督。

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紧密相联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逐步实现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预算,统一由国库集中支付,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减少中间环节,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支出。就这一点来看,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对部门预算改革的补充与深化,而会计集中核算是在财务核算方式上进行改革,两者并不矛盾,但是按照改革的思路来看,两者的核算主体(执行者)并不一致,因此,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预算单位虽然有资金自有权和支配权,但是经费的拨转支用必须经过会计核算中心,而在某些地方也出现会计核算中心将集中账户中的款项进行“利用”或“互垫”,从这一过程来看,会计核算中心成了“第二国库”,这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指导思想不一致,大大阻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发展。

二、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适应新形势需要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后,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相反,将会计核算风险由本单位转到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会计集中核算部分取代了各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弱化了各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因此,以各单位为主体的部门预算等财政改革需要各单位从基础性工作入手,建立主动改革、要求改革的信心,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要根据各单位实际,帮助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改革,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评价激励机制。当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只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好似流水线的会计处理,导致单位核算会计很难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单位财务管理方法,促进单位工作开展。因此,应当健全会计核算中心评价激励考核机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评价财务人员工作业绩,由预算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一起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鼓励财务人员对预算单位管理提出有益建议,对于积极为预算单位提供合理化建议的、促进工作发展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激励。通过建立评价激励考核机制,将一定程度上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服务职能,更加有益于会计集中核算建设。

(三)在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完善机制,实行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研究预算改革新方法,加大对预算绩效考核力度,尽快建立和健全评价绩效的指标体系,既有定性规定,又有定量标准,从而给予会计集中核算量化的标准,积极开展预算执行评估,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延伸,为加强财务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配合单位开展财政改革

部门预算改革几年来,初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部门所有公共资金的完整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各项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年度中,在编制中,预算单位所有的支出收入都要严格列入预算,而预算一经审核批准,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而财务部门要对所属预算单位实施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要在把握改革方向上,明确责任,通过掌握会计资料,更好地利用相关会计资料,从而积极配合各单位开展部门预算改革。

(一)积极配合,提高预算编制的水平

1.当前,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中,由于各部门占用资源、财务状况、人员数量、财产等有的不明晰,使得按照定员定额标准核定部门支出的工作只能按照历史的支出水平制订,预算编制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这直接影响了定员定额和项目库编制的质量,导致部门预算的编制不能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基础之上。因此,会计核算中心要细化核算项目,充分发挥核算功能,将各项支出与项目明细按编制预算的需求做好核算,这样,就能在编制预算时,将历史发生额度提供给单位,从而为预算编制打下良好基础。

2.明确预算编制主体,配合单位做好编制工作。部门预算编制是每个单位的任务,大多数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从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预算项目的确定直至预算编制,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预算编制往往由核算会计代编,在实际操作中,一位会计要负责若干家单位,显然预算编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在目前暂由会计代编制的基础上,预算单位应当积极介入,由主要负责人协同会计编制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召开项目工作会议,明确来年需执行的项目,使预算细化到预算单位的各个部门、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样才能避免因业务部门没有参与编制过程而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阻力而变形走样。

(二)加强核算,做好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

1.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也是预算顺利执行的首要保证。因此,在部门预算下达后,会计核算中心要配合单位做好国库集中支付的用款申请工作,特别是项目支出,要结合各单位实际工作情况,按项目进度做好用款额度申请,这样由单位把握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进度,体现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精神,也督促各单位重视预算执行工作,从而提高各单位预算执行的主动性。

2.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基本支出预算执行效率很高,但是,与之相比较的是,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很缓慢,每年往往有大量的结余资金沉淀,如何提高预算项目执行进度,成为当前预算改革中的一大难点。虽然项目执行进度缓慢与项目编制、审核及各单位实际工作环境有关,不是一个简单纯粹的问题。但是,对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来说,可以考虑与预算单位签订项目执行责任书,明确项目的执行进展、开支范围及检查验收等内容,从而加强会计核算中心对项目预算的执行与财务监督力度。

3.加强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构建财务信息传达机制,将会计核算系统与财政部门联网,便于财政部门对各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并且,按期提供具体财务数据给各预算单位,也可开放财务系统的查询权限给各单位,方便预算单位随时查询本单位明细账情况,随时了解预算和项目执行进度,从而加强预算执行。

4.进一步转变会计核算中心职能,加强对预算监督管理,促进会计核算中心从核算向管理转化,通过核对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会计核算中心可以对各单位预算指标实时进行控制,杜绝超预算、超计划用款,会计通过对各单位具体账务的核算,可以把握预算单位用款的进度情况,提醒督促预算单位注意预算执行进度,从而起到管理促进的作用。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作为财政改革的辅助,越来越发挥着重大作用。尽管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务核算水平,降低财务核算成本,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我们应当充分看到会计集中核算的优越性,并将这种优势与当前财政各项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以预算执行为主要任务,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为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而努力。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7)

一、基本情况

1999年是弥勒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从1999年起弥勒对全市11家预算单位进行会计委派。2000年取消会计委派成立市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市所有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统一核算。核算中心的成立,对规范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集中会计核算中会计主体不清、会计责任不明等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为适应财政改革发展需要,弥勒市从2013年开始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进行转轨。对纳入集中核算的114家预算单位帐务进行了移交。今年是时隔14年后预算单位自行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第一年,本文对决算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发表自已的看法。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预算单位对部门决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不足

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是财政财务管理情况的检验。完整、准确地编制部门决算,对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自成立市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以来,弥勒市的部门决算工作一直是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在做。少数预算单位领导思想意识还停留在“重预算,轻决算”的错误认识。认为部门预算关系到单位的可用财政资金的总量,很重要;而部门决算则是事后向财政部门编报支出,不那么重要。结果对部门决算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存在拖拖拉拉,影响全市部门决算编审汇总工作。

(二)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生疏,对决算报表准确性把握不够

部门决算编制说明对部门决算的编报范围、填报口径、录入级次、填报要求等作了说明,甚至对每张表所反映的内容作详细的解释。国库科决算布置会,对报表的难点与重点以及变动情况作了详细的讲解,但在上报审核时,还是存在一些不按填报口径填报的问题。如有部分预算单位,在资产情况表中,2013年报表按车型重新作了分类,填报时要求按新标准填报,并进行年初数的调整,但还是按原标准填报;又如今年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对财政补助结余和结转作了严格的区分,要求按新规定区分填报,也不按新规定填报口径填报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说明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生疏,对决算报表准确性把握不够,造成大量修改表重复劳动。

(三)随意调整支出科目,拼凑决算数据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为了使数据符合报表编制软件的要求,随意调整经济科目,造成决算报表与年初部门预算安排及会计核算帐务信息不相符,不能正确反映单位财务支出的真实情况。由于部门决算报表系统的财务数据需要手工录入,数据繁多、历时时间长、上报时间紧等原因,加上财政部门一般只注重财政拨款数与财政部门核对,期初、期末单位会计报表的数据和财政总决算数据核对一致,部分单位财务人员在镇报决算报表系统时,往往发生“拼凑”数据的现象,认为只要财政部门决算报表系统填完后不提示错误就万事大吉。部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还曲意追求“套表审核完全正确”不惜歪曲事实,随意更正报表系统的核实性错误,从而导致决算数据失真。

(四)部门决算评价指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切实加强部门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通过对部门决算支出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决算对预算的反映和促进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今年在现有的部门决算分析表基础上,增加了一套部门决算评价指标,然而大多数预算单位的决算评价指标,只注重基本数据列示,缺少评价和分析或者分析不透彻,没有深度,不能深入挖掘发现决算数据内在规律和问题本质,因而没有发挥部门决算评价指标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五)决算报表编报工作的认真负责度还需提高

随着部门决算报表软件功能的逐年升级完善,编制内容越来越细,编制要求越来越高,编报任务越发加重,出错说明的编写,填报说明及分析报告的撰写等等,搞得编报人员疲惫不堪,致使一部分预算单位财会人员马虎应付,认真负责程度大大降低。

三、主要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部门决算工作的重要性

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工作的延续,是部门预算工作的终点,也是下年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预算单位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决算编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明确决算是预算执行、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的总结与检验,安排业务素质强、工作认真负责、对单位情况熟悉的财务人员作为编报人员,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优先保存障,进一步提高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质量。

(二)加强业务培训,尽快提高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近十年来,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部门决算编制等工作一直由核算中心人员来,预算单位早已形成了部门决算是财政部门的事的观念,产生了依赖思想。同时近年来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政府采购、公务卡制度等一系列财政改革。《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一批新的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财政财务管理业务与十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单位财务人员根本不适应现代财政财务管理需要。财政部门应积极组织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进行系统财政业务培训,尽快掌握新财政财务知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预算执行管理的相关规定,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规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会计核算政策文件及报表填报说明,熟练掌握政策、核算办法,准确把握报表体系,认真领会填报说明,准确无误地填报报表。财政国库部门要组织好部门决算的布置工作会,详细讲解报表体系及各项指标数据的填报,报表软件操作技能的培训,并针对业务基础较差的财务人员,作重点培训与指导。组织协调好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相关业务科室报表编审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报表编审工作。

(三)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要注重政策性、技术性,提高部门决算编制质量

决算的编报,要注重与会计核算相关文件政策规定相一致,注重编报过程中的政策性。决算报表中财政补助结余和结转的区分,年度结余的分配,资产负债表中的会计科目的填报等,要注重与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应性;非税收入的填报,要注重与《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办法》等规定的相一致性;资产情况的填报中,要注重与《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相一致性。在数据录入与数据提取过程中,注重报表软件操作技能与技术性指导。

(四)加强部门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质量,提高部门决算评价指标的作用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8)

(1)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为依据。

(2)必须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基础。

(3)必须以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为准则。

(4)必须遵循完整性原则。单位的预算必须包括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不得遗漏。

(5)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单位的预算收支项目的数字必须依据充分确定的资料,按批准部门认可的计算依据和计算方法计算得来,不允许估算。

(6)统一性原则。预算编制必须按照统一的预算科目和规定的收支标准、程序进行计算编制。

(7)年度性原则。要求各事业单位的预算必须按财政年度进行编制。

(8)讲政治的原则。事业单位的预算要体现强烈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二、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

单位预算的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1、摸清家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所有可供使用的资源进行清理和计算,产生本年度的收入和可供使用的资源预算。

2、对部门和单位的本年度人员机构和所有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排队,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本年度本部门本单位必须做的几项工作,同时计算每项工作的实际成本,确定每项工作完成后所达到的最终效果,

3、核定每项工作所需经费,并在预算编制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考核每项工作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采取一定的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问效制度。

单位预算需经过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一上由部门(或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布置,根据本地区财力状况、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和本部门的工作需要,按照人员经费支出定额标准和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采取规定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门;一下由财政部门对部门的预算建议数审核后下达预算控制数;二上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部门预算报送财政部门;二下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下达部门预算。

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建立预算编审班子。建立以法人代表为主、由财会部门参加的预算编审班子。预算编审班子要明确分工、严格规定各自的工作职责,以保证预算编制任务的完成。

预算编审班子根据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经济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本年度的总体目标。

第二步: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1、对各预算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对债权债务进行认真核实,理清资金来源渠道和支出结构情况,在全面弄清“家底”的基础上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摸清各预算单位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员经费支出结构,对人员情况登记造册,并做好编制和人员情况的核对。

3、真实报告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资产损失等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清产核资政策,经申报和核实后进行账务处理。

4、针对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堵塞各种管理漏洞,促进提高国有和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

5、认真分析上年度收入和支出结构,把握本年度收入和支出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增收节支的潜力。

做好上面五项准备工作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

1、人员: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人员登记造册,本部门本单位无权增加或者减少人员。

2、人员经费: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人事部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核定的标准,本部门本单位无权增加或减少人员经费的开支标准。

3、临时工:应属于完成专项工作任务的临时用工,编制预算时不在人员经费中反映。

4、对上年收支的分析,应分析到最具体的收入单位和支出单位,分析到具体的收入项目、征收次数。

第三步:编制收入预算。

1、明确具体的收入项目、征收标准,确定具体的收入征收科室和责任人。

2、由具体征收科室和责任人根据上年度的收入情况和本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按照规定的要求,编制出最基本的具体征收科室和责任人的收入预算。

3、财会部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收入预算进行审核、汇总,要将通过挖掘潜力,尽可能实现的收入编入到预算中来。

4、在预算编制与审核过程中,要分析单位占有的资产、往来款等的使用效率。同时要保证本年度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四步:编制支出预算。支出预算要充分体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1、人员经费。人员经费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人数和人员经费的标准(其中一部分按照社保部门核定的标准)直接计算编制。

2、维持机构正常运行的公用经费。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定额标准直接计算编制。

3、专项工作任务经费。按照效率最优的方法计算专项工作任务成本编制预算。

4、专项工程项目经费。专项工程项目分本年度完成项目和跨年度项目,应单独编制专项工程项目预算,其经费在使用时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单独建账核算。本年预算只能反映本年预算中安排的专项工程项目经费。

5、在支出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有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利用,讲究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

6、往来款,作为对收支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债权债务,必须有预算,以正确认识本单位的承受能力和考核往来款的使用效益。净资产,作为收支任务完成后实现的目标,必须编制预算。

第五步: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经财会部门层层汇总审核后,报经预算编审班子对照本年度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审核和研究后,形成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建议数,同时还要编写好预算编制说明书,一同上报财政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是对预算进行的书面分析与说明,是预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步: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本地区的财力可能、政府及有关方面政策、文件规定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下达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控制数。

第七步: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建议数进行调整,编制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上报财政部门。

第八步: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及时下达到各部门各单位。

四、部门预算的执行

 (一)分解落实预算指标。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编审班子对经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要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具体的科室和个人,不得留有未落实的预算。

 (二)制定实施预算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为了保证预算的完全执行,预算编审班子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具体应包括如下内容,各部门各单位可以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和修改。

1、建立日常的管理机构和组织。建议仍然由预算编审班子负责。

2、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和可变即可控的原则,合理确定各职能科室和个人在预算执行中应负的责任和应享的权利。

3、制定各种支出控制定额。

4、制定预算执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

 (三)单位的非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收入,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财政专户管理。财政拨款按照单位的季度用款计划每月从财政国库拨到各单位支出户;单位取得的收入必须首先直接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然后根据单位年度收支预算和季度用款计划,结合预算内拨款情况按月从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拨入单位支出户,财政拨款和财政专户拨款二者共同形成单位可以直接使用的收入来源。

(四)及时、真实、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认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月报表及相关报表,认真编写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

(五)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编审班子要经常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照本年度的总体目标,分析预算执行中的不正常因素和对预算执行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和环节,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六)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遇到不可克服的因素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就应该对预算进行调整。具体的预算调整程序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五、年度决算

单位的决算工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决算前的准备,编制决算草案,编写决算说明书。具体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决算前的准备。

1、清理各项收支。对照预算,认真检查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将尽可能实现的收入完全列入本年度,将本年度的支出,尽可能清理净化,加以压缩。

2、清理资产与负债。清理检查各项资产的盘盈盘亏及资产的运行质量;清理检查各项往来款的情况及使用质量。

3、与有关部门核对好各项基本数字及进一步审查各项开支标准。

4、考核预算执行情况,落实奖惩措施。

(二)编制决算草案。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地编制本部门本单位的决算报表。

(三)编写决算说明书。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格式,认真、详细编写决算说明书。决算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单位总体概况。第一部分,单位基本概况。包括人员的总量与构成,资产的总量与构成,工作职能,工作范围等等。第二部分,单位预算完成概况。包括预算收支的完成情况,要与预算对比、与上年对比。

2、收入完成情况分析。要具体分析到收入的明细项目,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收入的增减变化原因,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等。

3、支出执行情况分析。要具体分析到支出的“节”级科目。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出支出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4、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分析。一是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专项工作经费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二是要分析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效益。

5、跨年度专项工程项目经费的安排及使用情况及效益分析。

6、详细介绍本部门本单位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及有关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

7、分析研究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六、部门预算的监督

(一)部门和单位自身的监督。事前对预算编制审核汇总,事中监控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事后检查核证对预算的审核汇总。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重视自身的预算监督工作。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9)

一、近年来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自本世纪初推行部门预算编制制度改革以来,我区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迈小步,不停步,成效明显,有目共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预算编制有章可循。区财政局每年都认真制定编制方案,印发预算编制说明,指导区直各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2008年还制定了扬州市*区区级部门预算管理办法,明确了预算编制的原则、要求、程序、预算调整和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事项,是我区实施预算管理的主要指导文件。

二是预算编制程序渐趋规范。区级部门预算总体上按照“两上两下”的程序进行。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之间、财政部门内部科室之间形成了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衡的预算编制工作机制。

三是预算定额更加合理。随着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的顺利进行,人员经费定额更加合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随着财力的增长有所提高,保障了政府职能正常有序运转。

四是财政政策更加公开透明。预算编制有章可循,编制程序更加规范,特别是部门预算编制软件和部门预算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大大减少了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当前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专项资金不“专”、专项资金“转项”的情况较为普遍,预算资金使用绩效不高;预算安排基数加增长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影响了财政资源分配的公平有效;部分单位部门预算自相分割,甚至同时使用两个备用金账户,违反财政财务管理规定,既破坏了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又加剧财政供求矛盾;部门预算刚性不强,约束力较弱;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部分专项资金未实行项目管理,支出随意性较大,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审计部门关于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明确提出了整改意见,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同时要求财政部门认真整改。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区资产财务管理动员大会上也明确提出,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推进资产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对此,区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全区资产财务管理动员大会精神,严格依法理财,切实做好部门预算编制等工作。

二、正确认识当前财政经济形势,明确2010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思想

自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公司破产引发次贷危机并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时至今日,世界经济已经遭受了整整一年的风暴洗礼。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在财政形势上得到了全面反映。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财政收入形势明显不及往年,部分重要税种收入则出现近年罕见的负增长。为克服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全区上下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财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维护全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1-10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1-10月累计实现财政收入27.28亿元,同比增收3.44亿元,增长14.4%,完成目标任务的75.6%。财政总收入位于江都(39.6亿元)之后,列全市总量第二,增幅位于开发区(25.2%)、江都(19%)维扬区(18.4%)高邮(17.7%)之后,列全市第五。1-10月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3.65亿元,增长18.6%。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位于江都(14.9亿元)之后,列全市第二;增幅位于江都(22.4%)、开发区(22.1%)、宝应(19.1%)之后,列全市第四。

1-10月份,除维扬区一般预算收入和财政总收入均完成目标任务的83%,基本达到序时要求外,其他均未达到序时要求。我区一般预算收入序时进度达79.3%,位于维扬(84%)、江都(79.4%)之后,列全市第三。财政总收入完成目标任务的75.6%,位于维扬(83.6%)、江都(81%)、开发区(77.8%)高邮(77.5%)、之后,列全市第五。

1-10月全区实现财政总支出14.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1.1%,同比增加1.69亿元,增长13.2%。

(二)1-10月份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更加明显,但收入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从税收前50强企业的收入形势看,6月份税收前50强企业入库税收累计增幅为5.2%,7月份为8%,8月份为11.8%,9月份为14.8%。剔除大洋造船有限公司的数据后,前49强企业累计实现税收66254万元,同比仅增加31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房地产企业税收前20强1-9月累计实现税收23310万元,同比减少7507万元,下降24.4%。12家高新技术企业1-9月累计实现税收12254万元,同比减少8399万元,下降40.7%。

2、收入质量明显下降,财力增长难以为继。10月底税收占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3.6%和78.1%,同比分别下降5.2和4.7个百分点。前10个月国地税累计入库税收19.62亿元,平均每月入库1.96亿元。剩余两个月尚需入库7.89亿元,平均每月须入库3.95亿元,加之尚有5000万元左右的福利企业应退未退税款。完成年度收入任务的压力巨大。

3、支出刚性增长,大大超过财力增长幅度,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前所未有。今年调整奖励工资、公积金基数等增加支出2762万元,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增支400万元,行政审批监察系统经费71.5万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60万元、新档案馆工程建设资金259万元,职业教育助学金50万元,加上大学生村官财政补贴、企业离休干部交通费护理费提标、发放尊老金等各项支出累计已追加6500万元。在职人员生活性补贴全额纳入公积金基数、机关离退休人员占在职人员收入比例提高、各种社会保障项目提高标准、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等尚需增加支出1.5亿元左右,加上由于财政收入质量下降预计减少财力1.1亿元,预计全年收支缺口达3.25亿元。财政收支矛盾相当突出。

当前,全区面临财政收入质量下降、可支配财力增长难以为继及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等多重压力。

三、高度重视2010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部门中心工作

2010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为重点,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要目标,按照“制度预算、零基预算、全面预算、绩效预算”和收支平衡的原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细化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的规范性、科学性,增强预算约束力。各部门单位要依据《扬州市*区区级部门预算管理办法》(扬邗政发【2008】88号)、《关于推进财政预算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见》(扬邗财预【2009】78号)、《*区财政专项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扬邗财预【2009】77号)等文件精神,认真做好2010年区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具体要求是:

1、切实推行零基预算。从2010年起,取消原有经费基数,按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确定预算部门(单位)的人员经费;按实有在职在编财政供给人数和规定的定员定额标准,核定预算部门(单位)的公用经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重新核定部门(单位)项目支出。

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单位)所有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统筹安排各部门(单位)预算开支,实现非税收入与支出初步脱钩。部门(单位)支出预算安排应遵循先专户管理非税资金、再申请一般预算资金(含预算管理非税资金)的顺序,合理安排。

3、加强非税收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核定收入计划,超收适当分成,短收扣减支出”的办法纳入预算管理。其中,公安分局、义务制学校及完中的非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预算,其支出由区财政统筹安排。

4、严格按照编制说明编报部门预算。今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仍然采用基础数据控制支出数,对于部分支出采用计算机控制综合定额和子项定额的办法。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编制说明操作。

5、及时上报部门预算及相关资料。今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部署较迟,各部门单位要加强领导,吃透精神,全力以赴,认真学习梳理有关财政政策,及时报送部门预算及相关资料。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10)

预算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制定规划的量化说明,是为了落实公司战略而采取的措施。其基本思想就是基于历史和现在的数据预测将来的收支情况,达到对企业运作的有效控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系统中,预算管理的作用是战略性的(这一点在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更为明显),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重视。但国内许多企业预算管理做得并不好,具体原因归纳如下。

一、我国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少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

我国许多已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有的企业由财务部门兼任,有的企业由计划部门兼任。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组织保障,致使预算管理中所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协调和仲裁,对于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也没有一个具体机构来办理,从而使预算管理出现断层和漏洞现象。另外没有一个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预算管理制度也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不科学

企业的财务预算应根据企业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考虑未来政策、法规、经济、自然因素,由下至上搜集汇总企业经营的各方面信息。目前,一些企业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按照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而是直接由上层定指标、定任务,强行下派分解,带有行政指令的性质,或者是将基层报上来的预算进行简单汇总,不经过综合平衡、审查、批准就作为企业的财务预算定下来,对基层下属部门的实际情况考虑很少。这种情况下催生出来的财务预算对完成经济目标没有多大的意义,必定导致预算指标可操作性极不理想,或者说预算指标对基层执行单位根本无法起到指导、监督、控制、考评的作用。

3、预算执行不力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编制出来的预算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发挥作用。但我国许多企业在实际执行预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如下几种情况。(1)以各种“合理”的理由说明原来预算目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因此需要预算外操作;(2)预算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大,缺乏必要的控制措施来及时获取各个预算中心的执行情况;(3)预算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深入性不足,降低了对预算的控制力;(4)高报成本费用预算,为今后的支出留出余地;(5)寄希望于年度预算调整来修正预算执行。以上这几种情况的出现,使得预算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预算的严肃性也大大降低。

4、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考核与奖惩环节相脱节

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而有的企业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考核与奖惩在业绩评价措施中没有落实,或者是奖惩制度不合理。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通常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以考核结果对他们执行奖惩,然而在考核过程中,被考核方过多地强调客观因素对活动绩效的影响,故意回避主观方面的原因,考核方则常常参杂太重的个人情感去评价被考核方,使得考核过程缺乏客观公正性和科学合理性。

二、我国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的负责人高度重视是预算管理的首要前提,只有企业负责人把预算管理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手段,预算管理才能得以实施。通常要求设立高级别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预算管理机构。

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预算流程,保证预算能正常运行。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要对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编制规则及实施细则,预算执行、控制、分析及调整,预算考评及激励以及内部协调制度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2、完善预算编制模式

在预算模式方面,要改变财务人员制定、上级部门批准、业务部门执行的现状,采用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由下而上”要求企业预算落到实处,具体到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业务计划上报预算制定小组。“由上而下”则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战略目标把控企业预算年度总体目标,然后再分解到各责任部门。“上下结合”则要求预算管理机构负责与企业高层和部门代表沟通,负责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最终制定预算。

3、严格执行预算

财务预算的编制、预算指标的分解仅仅是预算管理前期工作的必要步骤,而预算的执行与控制才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1)要搞好事前把关。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必须严格遵守财务预算管理重点,严格执行按规定程序批准下达的各项财务预算,并按照预算的审批签字权限,做好事前把关。对于不符合财务管理制度和预算审批程序的支出项目,财务部应一律拒绝付款和报销。(2)搞好事中的控制。各有关财务预算执行的职能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必须认真组织好基层部门财务预算的实施,对本部门分管的专项财务预算进行不定期地追踪、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中出现的与预算不符的情况,如价格变动、市场变化等不可预见因素,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提请预算管理机构审批调整财务预算,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或超预算。(3)做好事后分析、考核。对年度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要结合年终财务结算的编审情况,搞好综合分析。对每项预算的执行情况都要作出详细分析说明及评价。对出现偏离预算、超预算或无预算的项目,要查明原因,提出严肃考核意见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

4、加强预算监督与考核管理

预算管理机构在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控时,应要求预算执行过程中,各责任中心的子公司或部门报送计划进度。预算管理机构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各责任中心的经济业务处理如会计核算进行跟踪。为加大监督力度,监督工作还可以由预算管理机构协同企业内审部门共同完成。内审部门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二级单位实施突击审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期末根据财务部门汇总结果进行定期审查。

预算考核则是把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对此作出相应奖惩。比如凡通过采取增收节支措施使当期收入完成值高于预算指标值或时间进度,或者使成本费用特别是三项可控费用完成值低于预算指标值或时间进度的,均给予相关责任单位和归口管理部门以加分的奖励,反之,则给予扣分的处罚。

三、日资企业预算管理的经验借鉴

1、完善的预算制度

日资企业的计划性和有序管理性特征明显,体现在预算管理方面,一是预算管理意识强,二是预算管理制度严。成熟的预算体系,完善的预算机制,使预算成为真正的主宰而不是空架子,切实贯彻到了各部门的经营管理之中。企业强化预算管理,其财务的重点不再是事后的反映,而更多的是事前的监督和事中的控制,财务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与管理之中。

2、科学的预算编制

(1)准备工作。日资企业预算年度是从4月到次年3月,分成上期(4—9月)和下期(10—来年3月)两部分。通常在每年8月份开始着手准备下一年度的预算工作,财务部根据公司要求制定预算的时间安排,然后通知各部门,各部门则根据进度表着手准备本部门的数据采集和提供。预算是以月为单位,分项目,按会计科目来编制的。(2)初步预算及检查。销售部门首先预测来年销售计划,人事部门与各部门确定人员数量,并与总经理商讨薪资福利。各部门据此编制费用计划,财务部则进行汇总编制。初步预算完成后,检查分析预算结果,可根据销售金额与设定的销售成本率确定毛利。检查各部门费用,并与以往同期实绩对比,结合最新动态,确认是否合理。补充整合预算数据:如根据投资计划计算折旧,根据收支状况确定资金成本、计算税金费用等。损益与资金预算编制完成后,再与上年度实绩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财务部主持召开预算说明会,通报预算结果,并说明来年的经营状况、管理规划、差异原因。(3)预算修正及定稿。根据预算说明会的讨论情况,在总经理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把控总体预算目标的前提下,与各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进行数次的修正。修正过程一般在8月底之前结束。再次召开预算确认会,各部门明确预算指标,向总公司提交预算。总公司预算部门根据集团整体状况和公司以往经营实绩,提出整改要求,如费用削减等,再次修正相关预算,最后提交董事会认可,年底前批准后发送各部门,作为来年的考核目标。

3、严格预算执行

预算的贯彻实施,分为上期(4—9月)和下期(10—来年3月)两部分。每年2月初需对预算重新评估,再次确认上期的预算,保证与实时经营状况相符。例如销售计划发生大幅调整,那么就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这时制定的不称为预算,而称为上期计划,与预算编制方法相同。接下来每月上旬都要滚动编制上期计划,每月不断重复更新4—9月数据。同时根据每月销售情况和各部门人员费用,制定每月的利润和资金计划,按季度进行差异分析。财务部每月中旬主持召开确认会,向管理者通报当月实绩与今后计划,并对差异进行说明,保证每个部门管理者清楚自己的预算,并根据预算控制日常费用的管理和发生。8月初需对下期预算重新评估,重复上述步骤。总之每个月都要做预算计划实绩报告,以半年度为单位循环往复。

4、坚持预算监督与考核

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和激励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日资企业非常重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实际操作中是月月有监督,月月考核,考核后还有配套的奖惩措施。每月更新计划时,不仅要与预算进行对比,还要与上次计划进行对比,按季度进行差异说明。每个部门的管理者就是预算的编制者与执行者,必须以预算为准绳,严格控制费用的发生。固定费用必须严格预算,变动费用必须与变动指标相配比,有超支就必须有节约。最后预算的达成结果可作为个人业绩评价的重要指标。

总之,日资企业在预算管理上取得的成绩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结果。首先是在意识上重视预算管理这一管理方法;其次是预算制度完善,表现在预算编制、执行到监督考核;最后是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以财务部为核心,与各职能部门之间有充分的沟通与协调,得到各部门的配合,使预算管理能落到实处。以上这些经验都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参考文献】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篇(1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政府机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承担起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项职能。在行使这些职能的过程中,政府机关往往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与配合。财政资金的本质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保证财政资金的透明性是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终极目标。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的财税体制优化路径,这使得加强政府机关财务预算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一、财务预算对政府机关的意义与重要性

财务预算在欧美各国政府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2013年9月,美国政府因预算法案无法通过议会而被迫关门,这凸显了财务预算在政府机关中的重要性。总的来说,财务预算对政府机关的意义与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体现政府与公民各自的权力与义务。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在政府预算公开透明道路上起步较晚,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公民民主意识不断提升,对政府机关公开财务预算的呼声越来越响。本质上而言,政府机关作为服务公民的机构,公开财务预算时其义务;而公民作为财政资金的提供者,也完全有权力要求政府机关公开预算。因此,财务预算的编制与公开对政府与公民权力和义务的加强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二,推动政府地位与职能的转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地位与角色应当是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过多地干预市场的发展。在财务预算下,政府受制于公民与社会的监督而会去提供最优的公共服务与产品,提升公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同时,财务预算的编制与公开也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型,从行政干预方转变为社会服务提供方。

第三,规范政府机关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政府机关的资金来自于财政,并非自有资金,这就很容易出现财政资金乱支乱用的现象。财务预算是规范政府机关财政资金使用的利器,预算通过政府收支分类从而达到规范政府财政资金收支行为的目的。同时,预算公开更能实现政府机关资金使用受社会大众的监管,规范政府整体的财政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部门预算的约束力。

二、当前政府机关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当前政府机关财务预算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体现如下:

(一)财务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预算编制是体现政府机关财务预算体制完善性的首要指标。目前,国内政府机关在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着两点问题。一方面,预算编制缺乏对存量财政资金的改革。我国对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往往注重增量,而且改革方向也是透过增量改革来实现存量的改革。然而,近年来我国财政存量资金越来越多,这部分资金缺乏活力,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预算的编制范围不够全面。当前,政府机关一部分的财政资金并未纳入财政预算的编制范围,这导致预算无法实现全覆盖,这使得政府机关出现不规范使用财政资金的现象。

(二)财政预算执行力度不足。财政预算发挥作用除了需要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还需要执行力度的加强。现阶段,我国财政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财政预算随意调整,缺乏权威性。目前,政府机关关于社会保障等科目的预算调整不需要经过人大常委会批准,这使得财政预算缺乏了制约。而且政府机关这种预算执行做法使得人大常委会只能事后监督,这大大降低了预算的约束性与严肃性。另一方面,财政预算的执行进度较慢,容易出现年终集中“花钱”的现象。

(三)预算编制与执行缺乏监督。目前,国内政府机关的财政预算并未向社会公开,而仅仅是由审计署进行监督,这严重降低了预算监督的效率。一方面,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都是由政府机关执行,这必然降低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这三个环节的制衡力,导致一些问题也往往难以发现。另一方面,预算监督的困难。国内政府机关的财务预算科目只列到“类”一级,没有“款”、“项”、“目”的具体内容,无法进行实质性审查,也无法审查这些支出能否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大对预算审批只是对收支总额的审批。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政府机关财务预算是体现一国政府清廉和民主的重要指标。针对当前政府机关预算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与建议:

第一,完善预算编制的方法,拓展预算范围。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是实现政府机关预算的首要环节。一方面,改变目前政府机关“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逐渐引入零级预算和弹性预算,实现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化。另一方面,政府机关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注重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考虑,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也使得编制的预算符合政府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求。

第二,加大对政府机关财务预算的监督力度。一方面,对现有的预算监督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对政府机关预算的监督,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作用,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离又相互制约的预算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实现政府机关财务预算的公开透明,建立社会化的监督体系,全方位推进财政预算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

第三,优化支出结构,合理调整支付范围。政府机关的财务预算不仅需要从编制和监督角度入手,还要从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与范围入手。一方面,调整和减少维持性支出的范围,使财政将重点转到社会公共需求这方面来,深入优化支出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行业内部的支出结构和提高环保、教育等方面的预算支出比例。

参考文献:

[1]俞广莉.关于路局机关财务预算支出控制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