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服装企业信息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6:13

服装企业信息化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1)

一、电子商务环境给服装企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否在社会、经济及技术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处于不败之地!如今,全球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面临一个新的技术和企业管理革命性变化,聪明的企业家一定不会不注意到这个事实:电子商务时代已经来临!

"电子商务"是一种建立于广泛应用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之上新的商务运作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市场竞争手段和有力的"武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悄悄地涉足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领域。"电子商务"通过国际互联网提供的连接着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和信息交流服务。它从最基本的电子邮件到静态主页,直到动态数据和完全的商务应用系统,为企业和每个个人提供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

当您准备争取某城市的一个重要客户成为您的加盟商时,可能还在为打电话找不到客户联系人,发传真也无法及时送到出差在外的客户决策者而着急的时候,您的对手可能早已通过电子邮件将有关产品信息与客户作了多次交流,客户又可能多次访问了您的对手的主页看到了产品款式图形和面料情况,甚至已通过这个主页签定了加盟协议。而这一切可能是您还在希望能与客户再次见面之时已成为定局,您的对手可能来自中国南方某个不知名的小镇,根本没有与客户见过面。

由于没有及时装备"电子商务",而被市场无情地抛弃就要成为事实。企业或者及时装备电子商务,或者在不远的将来没有商务可做,这是企业面临的极其现实的挑战。

同时,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公司和部门的内部结构。Internet通过降低通信成本来影响公司的纵向组织结构。公司为了提高效率,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而采取新的结构重组。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轻松的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跨地区分支机构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沟通。

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商与最终顾客之间的供应链,同时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减少了交易成本。电子商务使竞争从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电子商务不仅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销售市场的机会,而且也提供了更加密切的信息交流场所,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型服务的能力。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习惯,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从而促进了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研究与开发话动。

对于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最显著作用在于改变了交易成本。使小公司与大公司在较为公平的基础上开展竞争;电子商务改变了以往的市场准入条件,使中小厂商从原先主要被大厂商占有或几乎垄断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润。电子商务便于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竞争,这对于个小厂商来说尤其有利。

电子商务为公司或企业提供了一种可以全面展示其产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数量的虚拟空间,起到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商业信誉的作用。

二、企业全面发展和全面的企业管理

企业成功的标志是其全面的、持续性的发展和提高。

一个企业不会因为仅仅在某些方面或某个时刻做出某项突出表现,就以为大功告成了。这是因为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说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如果某一时期销售工作突出,销售量大增,但此刻销售的产品由于生产管理不善而隐藏了许多质量问题,那么,一段时间后,售后服务部也许会不得不消耗更多精力和费用去弥补产品质量缺陷,从而大幅削减前期利润,或者被要求退货而前功尽弃。

任何一个希望长期发展的企业,必须注意企业全面发展和全面的企业管理的关系。事实上,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都强烈地意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而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就是建设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在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下,许多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都是由信息系统来支持的,因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的验证也就转化为对执行这些制度的信息系统的验证。随着社会化生产和服务的日趋细化,各行各业的管理细度也逐渐增强。不同行业的管理特色也要求相应的信息系统能够高度专业化。

一个涉及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并能帮助企业管理取得实效的专业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广大服装企业客户一直翘首以待的。

三、市场是企业最后决胜的关键

企业竞争,市场为先。面向市场的服装企业首先关心的是市场,并深深地体会到市场是企业最后决胜的关键。其实,这里的市场不仅仅是指市场销售成绩。

面向市场,一些企业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分销网络。一些分销单位是企业拥有产权和管理权的,如直营专卖店、专柜,而另一些分销单位却是商或加盟商。这些分销网络往往又是多层次的,比如商又发展了下级经销商或开了连锁店。

企业通过广泛的分销网络扩大了销售量,但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及时了解和控制各层次的销售情况和库存量?又如何预算和控制各个销售点的愈来愈大费用?怎样把握商、经销商的退换货比例?等等。

企业的高层和管理部门希望尽可能地及时掌握这些关键的业务数据,以便时时控制跨地区分布的诸多分销机构。关键业务信息的反馈便是这样大型分销网络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合理分布跨区域的分销机构,加强各级、各层次分销机构的管理,准确预算和控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也是庞大企业网络的主要管理问题。

除此之外,来源于市场前沿的各类信息,特别是竞争对手的信息、新产品信息、流行趋势的把握等,也是转向客户(市场)驱动企业行为的必要条件。

四、良好的客户关系保障企业长期发展

客户满意=企业利润!

现在,客户已经成为企业重要资源。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使企业利润不断增长已经成为新的管理需求。客户关系管理被描述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使客户、竞争、品牌三要素协调运作并实现整体优化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它的目标是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增加顾客品牌忠诚度、不断挖掘新的销售服务机会,使企业最终实现销售收入、利润以及股东价值的持续增长。

通过对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的管理,使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顾客需求、并向顾客提供最优价值的产品以及服务,并使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获取最大的利润。

客户可以:

及时获取产品或服务的最新信息;

明确地向供应商传递自己的需求。

销售人员或者合作伙伴可以:

在第一时间获得客户的需求信息;

有效地追踪和记录客户信息;

及时准确地获得产品或服务的最新知识;

有效地发掘客户潜在需求;

向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不仅可以从直接客户获得收益,同时由于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使供应商可以从客户的客户获得间接收益。使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渗透能力得到加强,企业因而可以象一株扎根与肥沃土壤中的大树,根深叶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五、有效的生产计划和管理带来有效的成本控制

企业在努力扩大销售的同时,也期望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以取得最大利润。成本控制一向是企业所关注的。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必须首先实现准确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和控制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生产和经营计划和管理之上。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准确计划,一切将会失控。

六、动态企业决策需要动态的信息系统

一个成功的企业或公司的组织必须是动态的,因为它面临着一个更加动态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一些企业需要扩张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些企业需要划分出一部分来尝试新的市场,同时关闭一些没有利润的业务。多数企业正在尝试将他们的核心业务重组(Re-engineering),而另一些企业却因为经济原因调整区域性业务组合。中国论文联盟

这些企业组织的改变自然产生了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相应改变的需求。所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如同企业自身一样富有动态性和弹性。当业务和部门增长或缩减的时候,软件系统也必须同步增长或缩减。当一个企业实行区域性或结构性重新组合的时候,软件系统也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当业务过程出现重组的时候,信息系统必须立即接受,所以软件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来给予新的功能并重新设置,而不需要很长的再开发周期。

要能够灵活地增长或缩减,或重新分布,或重新配置,信息系统必须有很好的结构性设计来满足这样的要求。

七、客户椘笠禇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已形成紧密价值链

目前的大多数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都不约而同地注重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改革和理论变迁,而没有考虑到整个市场"价值链"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电子商务应用的革命性变化。事实上,大多数企业愈来愈认识到他们的利益其实是与客户和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了不可分开的价值链。

在企业提供的各种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背后是它的企业管理规范,而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企业自身的"价值观"。企业通过提品和服务与社会交换,从而实现了其自身价值。在实现与社会交换的众多环节,包括:企业内外部的各项业务和事务交流,帮助企业能顺利实现价值的"价值链"贯穿始终。随着电子商务时代来临,客户和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包括不一定有商务买卖关系的伙伴),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企业"价值链"中,企业的许多决策和决定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参与。"价值链"的作用将愈来愈明显。也就是说,在整个"客户椘笠禇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价值链上,企业必须考虑很多来自于外部,至少是客户和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信息或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最终成效。

关注于企业价值链的改善将会有助于企业实现动态经营目标。比如:创新的客户服务和管理策略专注于优化产品和恰当的服务;准时交货和优异质量使所有客户满意;与供应商、特定合作伙伴或服务提供者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减少供销链中可能发生拖延和浪费的环节。

八、团队精神和工作组协作

而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正如一个有机整体,在参与市场竞争和最终取得利润整个过程中需要具有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

业务运作过程中的协作涉及到许多工作流程的批转。事实上,企业希望将每个业务细节都规范在一定的流转次序中,从而做到准确的跟踪和回溯。正如ISO标准所要求的,每个业务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过程记录。

工作组和工作流的概念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管理需求基础上。所有产生业务数据的同时,连同每个产生数据的工作流程,例如:申请和批复等业务细节都被有效地记录下来,并被保存以便随时提供回溯。同时,主动的工作提醒使工作组的协作更加准时、和谐。

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内外部的运作方式将会大为改观。由于Internet大大缩小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企业内部部门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模式将有很大变化。在内部工作和业务流程的控制方面,企业将会主动地大量采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交流。无论该项业务涉及的员工或经理是否在同一物理位置或网络上,业务的处理将会同样顺利进行。例如,传统管理系统模式下,一个财务或采购单据的审批,如果审批人/经理出差在外,单据的执行或入帐只有等待他回来或远程登录到系统。然而,有了电子商务模式,即使出差异地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WEB访问方式同样审批这个单据,而不用延误业务。协同工作是企业电子商务最明显的特征。

九、商业智能和准确决策是企业的祈望

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及时掌握相关的业务信息或数据。这就要求准确的信息在准确的时间能够传达到准确的使用者或称之为对象面前。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是各项业务信息,将可能是数据报表或图表表现形式。

而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信息传达的形式也可能是多样的。传统的报表方式将逐渐被在线查询方式或信息站点方式所取代,其中也包括远程或移动方式下随机获取方式。同时主动获取或被动送达信息都将有可能交叉出现或贯穿于业务处理每个阶段。

大多数信息系统只能提供业务操作级的,而乏力于总结和提炼出提供给企业高层用于管理决策的信息。往往在需要决策信息时,由程序员根据要求从信息系统中导出大量数据,再临时编写各种不同类型的报表。但由于报表编制的过程耗费了太长时间,经常是报表还没有做好,决策已经形成。

一个有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智能的,也就是说具备一定分析和提炼综合分析能力,能提供准确的、及时的可供决策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系统内部(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以及很多外部信息(如:合作伙伴的数据、信息服务提供的资料、互联网上的信息等等)及时地整理和综合分析,快速反应地总结业务运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或客户的趋向,从而作出正确、及时的决策。

所谓智能化数据分析就是指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对大量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做出判断,对于超出正常值范围的异常状况(包括好坏两方面)给出解释说明,并分析异常情况将会产生的影响,给出建议的应对措施。

企业部门特别是企业高层所关心的是数据和分析图表说明了哪些问题。企业往往要从这些数据分析中获得正确、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十、服装企业电子化管理与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几条产品线:

采购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

库存管理系统

分销管理系统

零售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

财务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商业智能与决策分析系统

十一、锐步服装企业电子化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统将以ASP方式应用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2)

随着中国服装业进入国际化和品牌化的竞争时代,产品策划和市场营销、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渠道网络的建设等问题都成为服装企业需要提升的管理重点,而作为这些管理提升的基础支撑——企业信息化,更成为令企业老板们头疼不已但又绕不开的问题。

由于服装生意典型的多样化特性:多SKU、多商品属性、季节性等,使服装行业信息化较其他行业更为重要和迫切,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也成为未来服装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因此,很多企业的困惑已从“上不上软件”到了“上什么软件”和“怎么上”的阶段。很多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尝试,面临着:业务需求快速增长与落后的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多个系统之间缺乏有效集成的信息化孤岛的痛苦;信息化建设优先步骤在不同业务部门的争执;选择先进成熟系统还是逐步定制开发,在业务和IT部门间难以达成共识;信息系统难以支撑决策分析;企业老总面对信息化项目立项报告难以决策的一筹莫展等。

一项IT投资动辄几百上千万,如何有效发挥IT对企业战略和管理的支撑?如何有效应对以上提到的信息化难题?笔者认为,企业必须先进行信息化的统一规划,通过信息化规划引领信息化的建设方向,对信息化建设的蓝图和路径在高层、业务和IT部门之间达成共识,并有效地从源头规避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本文将对服装企业在信息化规划以及规划实施落地中的几个重点和读者一起进行探讨。

从企业战略定位和核心能力出发为信息化指明方向

AMT认为,服装企业信息化规划首先要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和核心能力,如图1。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决定了信息化的焦点和步骤,信息化战略必须要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服务,如对于致力于打造强势服装品牌的企业来说,就需要对消费者有所研究,了解消费者的细分市场是怎样一个情况。有了细分市场之后,企业才能对这样一个细分的消费群体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确定应该去设计生产什么样的商品,并以此来组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因此对于品牌商,信息化的需求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获取终端市场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消费者分析,从而提供对产品策划和市场营销的支持,因此以目标消费者为核心的终端数据和客户关系管理是信息化的重点。

图1 服装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建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同步的实施路径

很多服装企业的信息化不成功,归结原因在于内部的流程尚没有理顺,信息化只是实现了局部的自动化和业务功能支撑,必然带来信息化孤岛的产生。因此信息化规划不应仅是信息化建设先后顺序的规划,更应该是管理与IT同步提升的规划。通过规划明确服装企业各业务领域的管理提升和流程改进计划,同时通过IT固化管理优化成果。在管理和IT分解形成的子项目计划中,需要识别各子项目任务之间的关联依赖关系以及对资源的需求,从而形成可操作的落地的子项目实施计划。

明确业务和IT共识的信息化建设和投资策略

纵观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基本可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定制开发、循序渐进:信息系统建设都是由IT人员自主开发或委托定制开发,依据企业管理模式量身订做,从局部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开始,如生产部门开发物料系统用于大量原材料的核算和库存管理;工资系统用于工人计件工资核算;分销系统用于渠道的进销存管理等。大部分服装企业都采用这种模式,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对于信息化建设大都趋向于保守和务实的思想。同时,服装业的信息化与其他行业相比,一直比较滞后,因此市场上的管理软件针对服装行业的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较少。这种局部开发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在企业成长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局部建设、分散应用导致了信息的分散,财务、业务分离,不能对管理决策进行有效支持。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条块化分割,导致信息化重复建设。

成熟软件系统一步到位:即在企业全面进行大型信息系统的实施。采用这种模式的服装企业相对较少,实施效果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企业成功实施,有些企业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失败的原因,一是盲目跟随,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二是大型系统对于企业规范化管理要求高,而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论是管理规范化还是信息化水平都比较低,企业IT部门缺乏大型系统实施的经验,因此大面积的信息化推行受到比较大的阻力。

以上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服装企业究竟是在现有小系统基础上修修补补,满足当下需求?还是应痛下决心寻求高起点,追求信息化的后发优势?这和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息息相关。企业需要明确未来3-5年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对现有IT系统现状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支撑企业的发展规模。如果需要进行大型信息系统的实施,企业是否已做好准备,包括高层的决心、IT部门的抗风险能力等。

抓住行业特征和企业关键需求甄别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具备三个前提:合适的软件+好的实施团队+有准备的企业。我们认为“选择比努力重要”,那企业如何通过规划阶段为信息系统选型打好基础?

在信息化的蓝图明确后,需要对核心系统的关键需求进行提炼。这些关键需求一方面包括行业特征:服装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因此在信息化解决方案方面有不同的需求,如服装行业的产品都具有多个属性,要求多维表的显示等;另一方面,根据服装企业流程的梳理,需要识别出企业流程中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这些个性化的需求也恰恰是企业核心能力所在。那么这些需求就应该被标识为关键需求,其能否满足将作为信息系统选型的排他性要求。

从业务流程自动化到经营决策分析

服装企业上了ERP/POS之后,都是业务操作执行层面的人员在用,而企业管理层却很少使用,究其原因,是因为系统主要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对于企业管理决策却很少发挥作用。BI系统中也开发了上百张管理报表,但是管理层依然觉得看这些报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无法及时清晰地了解业务运营状况以及该做什么决定。这就引发了一个新的需求,即基于BI的企业经营决策分析平台的建设。

经营决策分析平台的建设必须先从了解管理需求开始,建立企业经营分析结构和关键指标,如服装企业的零售额、库存周转率、店效\坪效等。对于这些指标的建立,应从区域、产品和城市层级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企业运营分析会议,定期进行分析,以发现运营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整个经营分析的过程需要BI\BW系统的支持,以实现信息数据获取和分析,提高信息加工效率,并通过各种图表及经营分析看板的形式进行分析结果展现,如图2。随着服装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经营分析平台建设必将成为信息化建设中新的热点。

图2 基于BI的经营分析平台建设

多渠道提升IT队伍能力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3)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26502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纺织制造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作为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PDM与其他的单元软件(如CAD, CAPP, CAM等)一样自成体系,缺乏与其他应用系统间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即所谓的“信息孤岛”。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产品配置引导、接口BOM、产品数据容器等技术手段,引入先进的模块化设计理念,不仅解决了PDM系统内部“信息孤岛”问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系统间“信息孤岛”。

PLM是一种企业信息化的商业战略。它实施一整套的业务解决方案,把人、过程和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作用于整个企业,遍历产品从概念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协作研发、管理、分发和使用产品定义信息。Aberdeen认为PLM是覆盖了从产品诞生到消亡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使产品数据、技术文档、工作流程、工程更改、项目管理等能够有效的进行交换、集成和共享,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过程集成和协同应用。在纺机制造业中,产品开发过程的效率,对公司营业额甚至企业利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论文重点研究了实施PLM核心技术及其在纺机制造企业中的具体应用。PLM技术可实现数据多BOM间的数据映射机制,产品数据在不同应用系统间的一致性、完整性和集成性,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制造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为企业实现产品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也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本论文分别讨论了PLM的三个核心技术入手,即企业产品建模技术,信息集成技术,标准化技术。提出了针对服装企业信息化进程各方面所工作重心。

2 企业建模

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21世纪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的方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方法来指导而临市场激烈竞争的企业从不同方而来改善其竞争力、敏捷性。其中包括企业工程、企业集成、企业重组、集成化的产品与过程、过程建模与工作流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及动态联盟等。这些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企业建模与企业模型研究的基础,它们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而出发来考察和研究,如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供应链系统等。

服装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就处理功能通常包括销售、计划、工艺(技术)、采购、库房、授权管理等模块每一模块均包含基本信息的录入、存储和基于此的信息处理基本信息录入和存储是针对各种业务的操作,强调操作的方便和数据的准确可靠,信息处理是对信息的综合查询和统计,最终以显示和打印报表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具体地说,接单部门从客户那里接到订单后,进行新款处理和订单处理,公司时将该订单信息传送到计划部门和工艺部门计划部门做生产计划如生产能力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工艺部门对该订单中包含的新款进行详细的工艺描述,并做出具体的工艺要求和工艺流程及具体的操作规范生产部门根据计划部门的生产计划和工艺部门的操作要求进行生产采购部门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和库存信息对物料进行采购此外,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应对用户进行权限控制。

服装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采用传统的面向过程或不规范的面向对象方法开发周期长,软件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低,系统的可扩展能力不足,且在开发过程中,将数据与功能函数分离,在功能的划分上有较大的随意性,人为地割裂了流水线中独立的过程单元,引起软件开发人员与服装专业人员之间交流困难。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则可以快速的构建一种自适应、可扩展的服装管理系统模型,并为今后扩展其它功能子系统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3 信息集成技术

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涉及面广,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第一,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个制造业企业中往往同时使用多个厂商的产品,还有些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第二,目前还没有一个厂商的解决方案能够涵盖企业所有的流程:第三,出于商业目的,厂商往往不愿意完全公开自身产品数据文件和数据库的结构;第四,企业在兼并、收购的过程中面临着对不同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因此,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孤岛,许多系统之间不能集成,造成大量的信息需要重复录入,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系统整体效力的发挥

可以说,信息孤岛己成为制约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致命问题。如果企业不能真正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成功。因此,制造业企业十分关注如何消除已有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等问题。

信息集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以下方面:

(1)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企业间信息系统的集成,如ERP与CRM和SCM及电子商务平台的集成。

(2)不同品牌的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如不同CAD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

(3)企业内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如PDM与ERP的集成,PDM与CAD,PDM与CAPP的集成、CAD与CAPP的集成、CAD与CAM系统的集成等,ERP与MES的集成、ERP与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ERP与OA的集成等。

(4)信息系统内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如ERP系统中财务与物流模块、财务和生产管理模块的集成、生产与质量模块的集成,尤其是不同厂商提供的相关模块之间的集成。

(5)信息化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的集成,如ERP与条码系统、ERP与立体自动仓库的集成,MES系统或ERP系统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目前,己经出现的信息集成方法包括基于中间数据文件的集成、基于XML技术、基于数据库的集成、基于企业信息门户的集成、基于EAI的集成等不同的方案。集成的深度包括数据的集成、信息的集成和工作流的集成等。

4 基于PLM的服装标准化技术

标准化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手工模式下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帮助标准化工作的开展,PLM可弥补传统管理工作的缺陷。PLM利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用户界面实现CAD、CAPP、CAM、CAE以及ERP等不同应用系统和工具的协同工作,为企业提供从设计、制造到售后技术服务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协同工作环境。

纺织服装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一直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2005年初《纺织品服装协议》取消了配额限制,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国内产业不要造成损害,不断运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WTO/TBT),因此,尤其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产品合格评定中的标准、检测成为加快融入国际供应链的重要途径之一。

服装号型尺寸、色牢度、燃烧性能以及护理标签等均有应的国际标准,如ASTM D521999用于服装号型分类的人体尺寸术语,ASTM D624098、ASTM D5219、ISO 85591989、1S0 36351981,我国也有自己的标准如GB/T 16160服装尺寸标识定义和人体测量程序标准。但是,经过比较后不难发现,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更多的是产品标准)由于一直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建立的体系,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类体系,这种内外单项测试标准的差异,会使企业在生产同一产品出口或内销时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在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浪费严重、交货期延误等事情的发生。

WTO的成员国制定本国技术法规、标准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标准趋同是全球标准化发展的趋势。而且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并且所制定的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对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满足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采用PLM进行服装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生产各环节的标准,这不仅体现在服装材料、服装号型、服装设备及其它相关工艺参数上,而且体现在CAD,CAPP,CAM,CAE以及ERP等不同应用系统和工具的协同工作时,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用户界面。具体表现在概念的标准化;数据的标准化;产品和工具的标准化;企业业务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

5 结语

绝大部分服装制造企业都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由客户订单驱动(Manufacture To Order)多品种小批量设计和生产,包括从服装设计到材料采购、零部件裁切、缝制包装和销售全过程。依托PML技术,建立以BOM为中心的产品数据管理、建立工作流程管理,在产品数据库中将全部产品数据进行有序的存放,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和存储功能,使得设计、工艺、分析、实验计划和各级管理人员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权限访问和存储全局的产品信息,开展相应的工作。

我们探讨了PLM的三个核心技术,即企业产品建模技术,信息集成技术,标准化技术在服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和相关技术基础,为服装信息化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郝宵鹏. 实施PLM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在纺织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4)

中图分类号:F40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60-02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无论是有几十亿元销售额的行业巨头,还是只有几千万元销售额的行业新秀,都在全力打造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平台,试图依靠信息平台的优势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周期或加强终端控制能力。目前全球服装市场竞争激烈,服装产品正在向多样化、高级化、个性化发展。服装生产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必须向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方向转移。所以,服装企业是否能快速、正确地把握市场信息,及时设计并生产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加速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使服装企业能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将成为服装企业未来成败的关键。

一、信息化是服装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服装企业已无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市场已从国内的、局部的市场转向全球化、全方位的市场。由于服装市场具有典型的流行性和季节性特点,必须建立“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低成本”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服装企业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到“库存管理优化、信息反馈高效、市场反应灵敏”,由原来的追求市场份额为主,转向关注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缩短企业对于市场环境的响应时间,建立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畅通的市场信息反馈渠道。

近年来许多刚崛起的服装民营企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尽管企业老板不乏精明干练善于管理的能人,但是仅仅依靠经验管理来提升企业效益的空间已非常有限。特别是随着业务量的增大,准确及时把握企业的第一手信息非常困难。如何进一步降低服装原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客户服装水平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而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当前服装市场的竞争已由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的竞争,一个企业群体由企业与其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群组成。企业必须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形成相关供应链的联盟,以扩充实力和抵御风险,这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所以企业不仅要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而且要把信息系统扩展到其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许多服装企业规模的扩大,跨地域的异地多点经营使传统的管理模式束手无策。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人员管理、物流调配等一系列原本可以按部就班解决的问题,随着经营网点的增加和经营距离的延伸,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专卖店、加盟商、批发商、分公司、办事处需要由原来的分散独立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使得与顾客接触的前端获取的市场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反馈至总部的决策中心,而这一快速反应体系建立的关键就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系统,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加盟商、零售店、销售店直接连接到总部的数据服务器,每一笔业务发生都可以实时反馈至公司总部,总部可以及时了解销售、库存、市场变化、顾客需求等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生产、计划、设计、原材料供应、货品调配等工作,实现用最优的库存、最快的速度使整个营销系统达到最佳运营状态。

二、服装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是制约服装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相当多的服装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够,投入不足,支持不力,甚至仅仅把它看成是纯技术型问题,使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难以推进。另外,对于部分服装企业,其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上的创新,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僵化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信息系统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有可能挫伤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管理基础薄弱,缺乏高效管理团队。目前国内很多服装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比如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缺乏、管理措施落后、管理基础数据缺乏及不准确等,使得企业不容易实现由低层次的感性管理模式迅速转变为高层次的计算机管理模式。除此之外,企业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管理不规范、信息处理与传输落后、信息设备利用率低等也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管理方式的转变,这就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将涉及到各部门、岗位、机构的权利、责任、利益等的调整,协调不好就会激化内部阻力。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来协调各方面关系。

3.企业盲目采购服装信息化软件。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自身,软件公司只是起指导作用,不能本末倒置。因为企业对自身的业务、流程、特点、文化更了解,企业对信息化应持积极主动的作用,充分的向软件公司介绍自身现状、业务特点和管理难点,也应当积极了解软件特点。同时软件公司也应该积极了解企业,只有真正吃透企业的特点和业务难点,才能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推销软件。一句话,只有双方互相了解、相互靠拢,交流沟通的越充分,信息化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否则失败的机会就越大。

4.缺乏专门人才。服装企业属于传统行业企业范畴,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如果想一步跨入理想的管理信息化模式尚有很大困难。服装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通常会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各部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及协调,这一工作几乎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数据采集工作更是涉及每一个人。此外,企业开展管理信息化工作,还往往对是人的工作习惯进行一次新的变革。现在很多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信息化硬件设施,并请开发商开发信息化软件,但却没有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企业信息化软硬件的使用、维护困难,使高昂的信息化设施发挥不出其作用。缺少系统理解和掌握信息化知识与各种人才队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难以成功。

5.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企业在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投资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尽管大部分企业家们早就认识到实施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将来企业的发展必然是利大于弊的事情。但在很多企业里实际情况是:由于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部分企业确实是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实施信息化;另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有能力实施信息化,但由于眼前利益、观念等问题,并不全力投资信息化建设。

三、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1.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和管理模式的再造。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为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引进和运用先进管理软件的同时,要注重从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迁就落后的管理方式。

2.建立高效管理团队。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来领导实施,因此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必要的。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管理方式的转变,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将涉及到各部门、岗位、机构的权利、责任、利益的调整。这个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矛盾的激化,减少内部阻力。企业各部门之间也应当紧密协作。各部门经营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多与其他部门沟通,有情况及时反馈,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3.注重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企业的适用性。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购买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现在市场上信息化管理软件颇多,层次不同、价格不一,这就需要企业认真斟酌,要花精力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选取上,企业需挑选既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又懂计算机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共同完成此任务。若企业内部在建立初期没有此类人才,那就需要企业从长计议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一些软件供应商为吸引顾客,他们采取了试用、租用等形式,企业为减少成本和风险可以一试。一些有资力的公司可以在管理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前期参与设计或在软件成品之后为适应企业管理流程要求对个别模块进行修改。以上这些都可以解决信息化管理软件在企业生产运作中的适用性问题。

4.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员工和信息化技术队伍。对员工的培训包括思想观念的培训和技术培训。对员工信息化观念的培训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比较忽视的环节,往往因为观念上的无法改变而影响了技术培训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让员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带给他们的也是自身素质的提高。当然技术培训还是企业员工培训的重点,如果企业更新了信息化技术设备,而员工们的操作水平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之上,对新技术无法掌握,那信息化的效率将大打折扣。所以员工的培训工作一定要跟得上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除了加强企业自主培养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特别是那些既了解服装专业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5.抓住政策的风向标。在政策方面企业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国家或行业协会出台的政策,企业所能做的只有选择执行或不执行。但政策的执行一般是有优先性和时效性的。如果企业的信息足够迅捷,在政策一出台的时候就能获取,并准确评估自身的优劣,果断采用,抢占市场先机,就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企业的信息滞后或对政策的反应迟钝,等大部分企业已经把市场或者资源瓜分的差不多了才意识到,再去争取,为时已晚。另外,政策一般是国家在对大多数企业发展情况评估基础上制定的。因此,企业也需要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促使一些利于服装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出台。

总之,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服装企业需要掌握信息化建设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考虑所解决的问题,也要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规避方案,循序渐进的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炜.服装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D].东华大学,2005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5)

1 株洲地区服装行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株洲服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中期的迅速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出现萎缩,面临危机和挑战的阶段。芦淞服装批发大市场是株洲经营时间最长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市场,经过对芦淞服装批发市场的调研和考察笔者发现:目前,株洲服装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信息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服装企业是通过人工单据流转程序,来实现信息流对商品流的跟踪,通过财务库存资金账来控制进销过程,通过仓库账来核查物流过程,通过定期盘点对账来调整账目和商品的损益。由此造成物流、款流、票据流分离,财务信息滞后实际业务,往往需要通过盘点才能较准确地了解经营情况。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先进的技术广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株洲服装市场一般通过专卖店销售、商场代销、客户经销等方式销售,所以物流管理相当重要,其应根据商场、专卖店的销售、库存情况,及时进行配货、补货、退货、调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物流环节的信息化,不但可以降低营运、销售和物流成本,还可以帮助缩短商品循环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以加快企业的发展。

2 株洲服装行业物流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2.1 认识瓶颈

通过对株洲服装市场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大多数服装企业对什么是完整的信息化的概念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缺乏先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决策的快速响应,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贯通企业的整个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和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先进管理思想的顺利执行。服装产品的“鲜活”性,要求服装企业对市场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实现敏捷制造和销售。消费观念的变革使人们在选择服装商品时更注重时尚化和个性化,因此服装企业必须向多品种、小批量和柔性加工的生产模式发展,些都需要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帮助实现智能化管理。

2.2 人才瓶颈

在株洲从事服装行业的员工,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物流网络和管理理念欠缺,习惯于人工操作及经验管理方式,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有抵触心理。有非常多的服装生产、流通企业以及服装从业人员,但大部分企业和管理者都还不了解物流,没有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在服装行业中的作用。目前很多服装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么只是精通信息,要么就是只对业务流程有所了解,这就造成了服装企业的业务需求与信息化系统难以有效对接的矛盾。

2.3 技术瓶颈

由于生产设备与技术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这给株洲服装市场物流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许多服装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并要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复杂性极高的经营管理中,精确的预测、材料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分销管理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服装产品的特殊性,应该有专门的物流设施与设备以及技术,在目前还比较缺少这些专业化的设备和技术。比如,服装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服装专用运输车、服装自动化仓库以及服装产品的分拣设备与技术等。服装物流设备与专业经验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作业效率低下,产品破损率高,成本居高不下。

3 打破瓶颈的方法和途径

3.1 引进信息化管理

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起株洲服装企业的快速信息反馈体系,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企业运作风险和成本,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完整准确的生产管理数据,各业务环节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业务统计分析完全实现自动化。

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生产流程各环节的制造信息、库存信息,减少了主、辅料库存积压和浪费,降低了安全库存指数,实现了对订单的及时跟踪,订单需求也可及时地反馈到各个环节。对订单的跟踪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完全可以根据产能估计订单的接受范围,可以细化跟踪订单的执行情况,确立订单的准确交货日期。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辅助,服装生产加工加工企业可以严格控制制造费用,减少生产成本,实现单据流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对物料往来账款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能够有效管理领料,保证合理的用料,减少生产流水不必要的耗料。

3.2 培养技术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迅速提高株洲服装行业的整体素质也成为当务之急。企业的决策层、服装设计师应科学及时地掌握消费心理及市场发展趋势,而且应具备收集分析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服装销售、技术、生产等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信息网络知识,同时富有创新意识,及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并注意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一方面需要国家教育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重视物流工作,在现有的人才中选择培养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服装物流人才。培养既具备物流知识,又有服装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3 应用物流信息技术

3.3.1 应用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通过对株洲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竞争的需要。

3.3.2 应用快速响应(QR)。快速响应是美国纺织与服装行业发展起来的一项供应链管理策略,后来在其它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QR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在两个环节之间进行的紧密合作。目的是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问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6)

    1 株洲地区服装行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株洲服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中期的迅速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出现萎缩,面临危机和挑战的阶段。芦淞服装批发大市场是株洲经营时间最长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市场,经过对芦淞服装批发市场的调研和考察笔者发现:目前,株洲服装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信息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服装企业是通过人工单据流转程序,来实现信息流对商品流的跟踪,通过财务库存资金账来控制进销过程,通过仓库账来核查物流过程,通过定期盘点对账来调整账目和商品的损益。由此造成物流、款流、票据流分离,财务信息滞后实际业务,往往需要通过盘点才能较准确地了解经营情况。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先进的技术广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株洲服装市场一般通过专卖店销售、商场代销、客户经销等方式销售,所以物流管理相当重要,其应根据商场、专卖店的销售、库存情况,及时进行配货、补货、退货、调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物流环节的信息化,不但可以降低营运、销售和物流成本,还可以帮助缩短商品循环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以加快企业的发展。

    2 株洲服装行业物流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2.1 认识瓶颈

    通过对株洲服装市场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大多数服装企业对什么是完整的信息化的概念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缺乏先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决策的快速响应,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贯通企业的整个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和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先进管理思想的顺利执行。服装产品的“鲜活”性,要求服装企业对市场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实现敏捷制造和销售。消费观念的变革使人们在选择服装商品时更注重时尚化和个性化,因此服装企业必须向多品种、小批量和柔性加工的生产模式发展,些都需要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帮助实现智能化管理。

    2.2 人才瓶颈

    在株洲从事服装行业的员工,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物流网络和管理理念欠缺,习惯于人工操作及经验管理方式,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有抵触心理。有非常多的服装生产、流通企业以及服装从业人员,但大部分企业和管理者都还不了解物流,没有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在服装行业中的作用。目前很多服装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么只是精通信息,要么就是只对业务流程有所了解,这就造成了服装企业的业务需求与信息化系统难以有效对接的矛盾。

    2.3 技术瓶颈

    由于生产设备与技术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这给株洲服装市场物流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许多服装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并要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复杂性极高的经营管理中,精确的预测、材料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分销管理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服装产品的特殊性,应该有专门的物流设施与设备以及技术,在目前还比较缺少这些专业化的设备和技术。比如,服装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服装专用运输车、服装自动化仓库以及服装产品的分拣设备与技术等。服装物流设备与专业经验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作业效率低下,产品破损率高,成本居高不下。

    3 打破瓶颈的方法和途径

    3.1 引进信息化管理

    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起株洲服装企业的快速信息反馈体系,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企业运作风险和成本,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完整准确的生产管理数据,各业务环节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业务统计分析完全实现自动化。

    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生产流程各环节的制造信息、库存信息,减少了主、辅料库存积压和浪费,降低了安全库存指数,实现了对订单的及时跟踪,订单需求也可及时地反馈到各个环节。对订单的跟踪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完全可以根据产能估计订单的接受范围,可以细化跟踪订单的执行情况,确立订单的准确交货日期。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辅助,服装生产加工加工企业可以严格控制制造费用,减少生产成本,实现单据流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对物料往来账款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能够有效管理领料,保证合理的用料,减少生产流水不必要的耗料。

    3.2 培养技术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迅速提高株洲服装行业的整体素质也成为当务之急。企业的决策层、服装设计师应科学及时地掌握消费心理及市场发展趋势,而且应具备收集分析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服装销售、技术、生产等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信息网络知识,同时富有创新意识,及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并注意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一方面需要国家教育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重视物流工作,在现有的人才中选择培养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服装物流人才。培养既具备物流知识,又有服装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3 应用物流信息技术

    3.3.1 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通过对株洲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竞争的需要。

    3.3.2 应用快速响应(QR)。快速响应是美国纺织与服装行业发展起来的一项供应链管理策略,后来在其它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QR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在两个环节之间进行的紧密合作。目的是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问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7)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即“两化融合”,是促进服装企业转型升级、应对市场竞争与风险的战略性选择。2008和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国内不少服装企业生存困难、亏损甚至倒闭,但仍有一些企业在困境中坚持技术进步,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提高了市场反应速度,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反而取得了增长和进步。总结其中的经验,重要的一点是“两化融合”起步早,思想认识准确到位,推进的技术路径科学有效,值得加以提炼、概括并进行系统归纳。

一、“两化融合”的国际背景与现实认识的“误区”

“两化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服装企业构造新的世界性制造体系的战略首选。其产业链特征是产品设计信息化、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方式柔性化、生产组织灵巧化、经营管理网络化,跨国配置的实体销售渠道与电子商务网络相结合;从国际领域观察,发达经济体服装企业把低端制造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利用信息化的先机和产业高端优势,主要控制着品牌、渠道、设计与时尚,产品附加值的知识、文化和信息含量不断提升,对消费的引导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服装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也为后者“两化融合”推动转型升级做出了国际示范与借鉴。

“两化融合”的关键点是用信息化改造、带动工业化提升。其本质在于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发挥组织、控制、驾驭和指挥的能动作用。从具体的实践过程来看,服装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必须在思想上消除两大现实存在的认识误区。一是简单地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而未意识到还必须与之匹配相关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建设能力、系统路径等条件和资源;二是对信息化的巨额资金投入比较在意,而对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反应不够敏感,往往滞后于企业“两化融合”的客观需求。由于这些认识误区的现实存在,即使投入了大量资金,也难以使服装企业信息化成为促进自我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需要重点对服装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路径选择、技术支持作出准确的描述和引导。

二、服装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路径选择

从服装企业层面推动“两化融合”按框图设计示意,应该涉及下列领域和具体路径。

1.产品研发设计

服装时尚性和季节性明显,设计研发信息化格外重要,是提高企业设计研发能力、效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字化工具,将传统的手工绘图、发图方式改为数字化模型下的设计打样、分析计算、工艺设计,迅速提高研发设计的效率。利用网络化市场信息及时准确收集、反馈到设计研发并作出迅速调整,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通过信息技术集成,实现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协同设计、优化分析、性能测试、制造仿真和使用仿真,降低研发设计风险,增强产品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2.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主要是指从服装设计到产品加工制造的计算机控制的生产实现。在服装企业中一般应用较多的有自动拉布机、自动裁床等计算机控制的设备,以及生产过程中与物流有关的加工、缝纫、检验、仓储的监视和控制等。随着服装大规模定制成为生产发展的趋势,服装生产过程控制正朝着计算机控制下的极厚系列自动裁剪机系统、集缝料识别检测设置于一体的智能化缝制系统、服装自动化立体整烫折叠包装系统等方向发展。

3.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是服装企业全面合理调配资源的系统化管理系统,即ERP。其基本路径是将企业管理划分成若干相互协同专业的子系统,如财务管理、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市场营销等,进而对企业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生产、库存、计划、质量控制、运输、分销、财务、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服务维护等进行有效管理,并利用各子系统的集成,最终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效果。

4.市场渠道运营

服装企业对面向终端市场的分销系统一般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来销售产品、采购原材料,越来越成为服装企业扩大市场空间、摆脱地域限制、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将企业所有的销售终端或者零销渠道都纳入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既有利于及时收集市场销售数据,实现快速物流、配送和补货,提高供应链效率;也能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优化设计、产品和库存结构。

5.人力资源开发

随着各类服装专业人才跨地区、跨国界配置成为人力资源流动的一种常态,利用网络进行人才交流和招聘,效率高、选择性强,还能跨越地域障碍进行多次反复沟通,现已成为服装企业寻找所需人才的广普性渠道。规模化的现代服装企业的组织分布往往具有跨地区甚至国际化特点,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分布在不同区域和国别的企业员工提供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培训机制,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培训成本,体现了学习型服装企业利用数字化学习系统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客观需求。

6.企业技术改造

如果“两化融合”能够做到位,那么服装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内部管理、市场营销全过程全部建立在先进适用的信息化技术系统的支撑之上,本身就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全方位技术改造。运用网络掌握行业技术改造的前沿成果和相关信息,利用网络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推介和网上技术引进合作,并进行相关项目融资,使信息化成为服装企业技术改造的一种助力。

7.新型业态培育

服装企业“两化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满足自身对信息化需求的过程,而需求的许多环节都能够培育出新的业态。如软件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设计工作室、品牌营销、网络管理、咨询顾问等,既可以成为服装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也能为行业发展生产业增添新的动力。

三、服装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的技术指南

“两化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水平是关键。我国服装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方面,需要对具体的应用领域进行梳理,制定具体的技术提升指南。

1.向三维领域发展的服装CAD技术

根据人们对服装质量和合体性、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趋势,现有的以二维设计为主体的服装CAD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服装企业的CAD应用要求,服装CAD迫切需要由平面设计发展到立体三维设计。由于服装与机械、电子行业的固态产品相比,它的质地与柔性会随着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因此模拟难度很大,但通过三维人体测量技术、模拟试衣系统、三维服装CAD设计软件、服装设计网络系统、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服装设计等技术的开发应用,是能够为服装企业产品设计信息化向三维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的。

2.替代传统手工编排工艺的服装CAPP技术

服装CAPP技术即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是将服装设计信息转换为制造信息的中间环节,是连接设计与制造之间的纽带。与之相比,传统的手工编排工艺过程的最大缺点在于时间长、效率低、人为地增加了工艺准备周期。为解决上述问题和适应服装企业不断设计新款式而期望缩短工艺准备周期的要求,采用服装CAPP技术是必然趋势,其主要功能包括工艺单制作、生产线平衡、生产成本核算、计件工作计算等,而实现这些功能必须要有各类国家标准、缝口示意图、设备资源库、服装组件图等完备的数据库支持。

3.向生产加工环节延伸的服装CAM技术

服装CAM技术是将服装产品与工艺设计成果利用计算机控制向生产加工领域延伸的实现过程。代表性技术一般有自动裁床及其拉布设备、柔性制造系统。自动裁床通过计算机排料数据信息和数码控制装置,将裁剪头按照排料图形自动裁出衣片,大幅提高了裁片质量和裁剪效率;随着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大规模定制的双向趋势发展,多品类单层至极厚系列自动裁剪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主要包括服装缝纫过程的实时监控、在线质量检验和修复、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和成本控制等,可以使款式、型号颜色不同的服装在同一条生产线上作业,有效增强了企业生产的应变与快速反应能力。

4.覆盖服装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全流程的ERP技术

ERP技术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企业定制开发和行业化软件开发两类,其中后者是大势所趋且成为企业ERP技术的主体需求。该技术是利用大型的中心数据库系统,将具有共性和贯穿于生产、经营与管理全流程如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物质供应、生产作业与控制、仓储物流、财务成本、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等的各类数据信息,统一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进行控制和管理,且与服装CAD、CAM、CAPP、CRM、SCM、MIS等形成综合集成,并通过互联网与企业外部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连接,从而将企业各环节资源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整合。

目前,比较成熟的ERP软件有德国INTEX公司推出的SAP ALLinone intex,微软公司与欧洲Porini公司合作开发的Apparel and Textile for Microsoft Dynamics AX,国内的浪潮公司、金碟公司、中纺达公司也在积极开发适用于纺织服装行业的ERP技术。

5.把服装市场营销电子化、网络化的电子商务技术

服装营销电子商务技术从广义上讲是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信息化通信技术,按照一定标准,利用电子化工具来实现包括电子交易在内的服装商业交换全过程,是传统服装市场营销的信息化升级。其基本实现平台是B2B、B2C网站,具备网上商品展示、网上交易、网银支付等功能,即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大量减少服装市场营销的人力、物力和交易成本,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对于大规模定制和品牌服装,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了实体商业空间与网络无限空间的融合,形成了科技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远程化、立体化的现代化市场营销平台。

四、结束语

国际金融危机向我国服装企业坚定地走“两化融合”道路作了重要警示,我国服装企业不仅需要在严峻的国际经济背景和各种偏差认识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更要力争在“两化融合”可能应用的领域中依靠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有所作为。服装企业的决策者和相关行业组织应该从战略和务实的角度,将“两化融合”变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和行动。

参考文献

[1] 史炜.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 以融合类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探讨“两化融合”的发展对策[J]. 数字通信世界,2010(2):16 49.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8)

一、服装行业的特点以及服装物流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服装产品出口大国。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发展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

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服装款式经常变换的特点。而服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利润和附加值。特别是知名品牌服装,其新产品的毛利润率可达百分之几百。

(二)消费需求个性化,但信息传递慢

当前,服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既给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使服装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要求服装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服装行业,产品较为单一,业务简单,但任务繁重,每天需要统计的单据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速度较慢,造成业务与财务的核算不能同步,难以保持一致。

(三)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经营管理复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时尚。因此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卖不出的、过时的产品在价格上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及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每件服装都是以款式、颜色、尺码定义的,使服装的经营管理很复杂。

(四)市场反应能力弱,品牌宣传力度小,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

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中国服装行业在市场的反应力方面及新产品的设计、创新,流通的速度方面,尤其在品牌的宣传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产品开发对于服装行业是重要的一面,其取决于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与对市场销售的分析、预测,但有些服装企业只核算商品的品名和货号,并不管理商品的颜色、款式、规格、版型。这样,产品开发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五)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对原材料管理困难

根据《2005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纺织服装业虽然2004年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益状况却难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国服装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品牌少,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行业中的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工序较为复杂,单位价值较低,因此,难以对其原材料进行管理。

(六)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服装行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大户,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发达国家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和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术壁垒,给我国服装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由于这个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服装店的数量在猛增。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众多服装企业都在需求减少成本的新途径。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服装物流了。

二、服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物流是现代物流学科在纺织服装业的具体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我国千千万万服装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服装生产系统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服装物流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市场快速反应机制问题

服装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单品管理问题

单品管理是对服装企业供应链中货品管理的细化。单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个生产、营销、物流环节中,将每件货品细分到品种、款、色、码、价、面料质地等。通过单品管理,可提高货品周转率,增加货品调拨次数,大大降低滞销品库存,加快畅销品追单反应速度。

(三)多品种、小批量趋势问题

服装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满足服装产品的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需要服装企业、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设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设存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实现。

(四)合理库存问题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服装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服装企业来说,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根据20/80法则,服装产品的销售中,20%的产品贡献了80%的利润,因此服装产品的库存应该首先保证这其中的20%的产品,即为企业带来销售,带来利润的20%的款式,这些产品的库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库存量。即使是位列20%的服装产品,企业也应当适当控制库存,或者配合销售部门的推广、促销活动安排,及时在不同门店、仓库之间调配,将库存集中到促销活动辐射区。

三、服装物流信息化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它们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过解决途径却始终不离一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点来发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须先搭建一个有效的、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bsp;服装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服装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结合与统一,它贯穿于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才有了生命。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销售时点系统(POS)。超级秘书网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体现。ERP在国外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热潮。ERP系统是今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服装行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服装企业需要ERP

通过对众多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服装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也使企业面临着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ERP能够完善企业物流

ERP是全球制造、销售企业推崇的管理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能成功地控制企业的全盘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同时结合ISO9000系列,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流,达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同时又能解决企业传统手工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中国的物流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的状况,有一部分是因为库存系统不够健全,在仓储方面的费用成本也比发达国家高。一般的物流成本在中国会占到整个成本的20%,远高于美国的10%以及日本的12%。服装行业的物流也往往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使服装的一部分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流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服装物流的作用,利用物流信息化解决企业在产品运营中遇到的销售和库存之间的矛盾,使物流系统更高效地运转起来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目前物流业在中国逐步发展,方兴未艾,而服装业面临更重大的发展契机,因此,服装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我国服装行业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J].连锁与特许,2003,(10).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9)

一、服装行业的特点以及服装物流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服装产品出口大国。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发展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

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服装款式经常变换的特点。而服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利润和附加值。特别是知名品牌服装,其新产品的毛利润率可达百分之几百。

(二)消费需求个性化,但信息传递慢

当前,服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既给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使服装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要求服装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服装行业,产品较为单一,业务简单,但任务繁重,每天需要统计的单据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速度较慢,造成业务与财务的核算不能同步,难以保持一致。

(三)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经营管理复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时尚。因此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卖不出的、过时的产品在价格上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及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每件服装都是以款式、颜色、尺码定义的,使服装的经营管理很复杂。

(四)市场反应能力弱,品牌宣传力度小,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

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中国服装行业在市场的反应力方面及新产品的设计、创新,流通的速度方面,尤其在品牌的宣传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产品开发对于服装行业是重要的一面,其取决于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与对市场销售的分析、预测,但有些服装企业只核算商品的品名和货号,并不管理商品的颜色、款式、规格、版型。这样,产品开发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五)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对原材料管理困难

根据《2005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纺织服装业虽然2004年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益状况却难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国服装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品牌少,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行业中的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工序较为复杂,单位价值较低,因此,难以对其原材料进行管理。

(六)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服装行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大户,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发达国家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和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术壁垒,给我国服装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由于这个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服装店的数量在猛增。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众多服装企业都在需求减少成本的新途径。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服装物流了。

二、服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物流是现代物流学科在纺织服装业的具体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我国千千万万服装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服装生产系统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服装物流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市场快速反应机制问题

服装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单品管理问题

单品管理是对服装企业供应链中货品管理的细化。单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个生产、营销、物流环节中,将每件货品细分到品种、款、色、码、价、面料质地等。通过单品管理,可提高货品周转率,增加货品调拨次数,大大降低滞销品库存,加快畅销品追单反应速度。

(三)多品种、小批量趋势问题

服装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满足服装产品的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需要服装企业、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设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设存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实现。

(四)合理库存问题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服装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服装企业来说,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根据20/80法则,服装产品的销售中,20%的产品贡献了80%的利润,因此服装产品的库存应该首先保证这其中的20%的产品,即为企业带来销售,带来利润的20%的款式,这些产品的库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库存量。即使是位列20%的服装产品,企业也应当适当控制库存,或者配合销售部门的推广、促销活动安排,及时在不同门店、仓库之间调配,将库存集中到促销活动辐射区。

三、服装物流信息化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它们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过解决途径却始终不离一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点来发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须先搭建一个有效的、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

服装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服装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结合与统一,它贯穿于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才有了生命。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销售时点系统(POS)。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体现。ERP在国外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热潮。ERP系统是今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服装行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服装企业需要ERP

通过对众多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服装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也使企业面临着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ERP能够完善企业物流

ERP是全球制造、销售企业推崇的管理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能成功地控制企业的全盘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同时结合ISO9000系列,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流,达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同时又能解决企业传统手工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中国的物流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的状况,有一部分是因为库存系统不够健全,在仓储方面的费用成本也比发达国家高。一般的物流成本在中国会占到整个成本的20%,远高于美国的10%以及日本的12%。服装行业的物流也往往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使服装的一部分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流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服装物流的作用,利用物流信息化解决企业在产品运营中遇到的销售和库存之间的矛盾,使物流系统更高效地运转起来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目前物流业在中国逐步发展,方兴未艾,而服装业面临更重大的发展契机,因此,服装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我国服装行业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J].连锁与特许,2003,(10).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10)

一、服装行业的特点以及服装物流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服装产品出口大国。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发展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

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服装款式经常变换的特点。而服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利润和附加值。特别是知名品牌服装,其新产品的毛利润率可达百分之几百。

(二)消费需求个性化,但信息传递慢

当前,服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既给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使服装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要求服装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服装行业,产品较为单一,业务简单,但任务繁重,每天需要统计的单据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速度较慢,造成业务与财务的核算不能同步,难以保持一致。

(三)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经营管理复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时尚。因此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卖不出的、过时的产品在价格上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及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每件服装都是以款式、颜色、尺码定义的,使服装的经营管理很复杂。

(四)市场反应能力弱,品牌宣传力度小,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

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中国服装行业在市场的反应力方面及新产品的设计、创新,流通的速度方面,尤其在品牌的宣传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产品开发对于服装行业是重要的一面,其取决于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与对市场销售的分析、预测,但有些服装企业只核算商品的品名和货号,并不管理商品的颜色、款式、规格、版型。这样,产品开发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五)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对原材料管理困难

根据《2005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纺织服装业虽然2004年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益状况却难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国服装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品牌少,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行业中的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工序较为复杂,单位价值较低,因此,难以对其原材料进行管理。

(六)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服装行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大户,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发达国家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和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术壁垒,给我国服装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由于这个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服装店的数量在猛增。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众多服装企业都在需求减少成本的新途径。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服装物流了。

二、服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物流是现代物流学科在纺织服装业的具体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我国千千万万服装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服装生产系统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服装物流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市场快速反应机制问题

服装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单品管理问题

单品管理是对服装企业供应链中货品管理的细化。单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个生产、营销、物流环节中,将每件货品细分到品种、款、色、码、价、面料质地等。通过单品管理,可提高货品周转率,增加货品调拨次数,大大降低滞销品库存,加快畅销品追单反应速度。

(三)多品种、小批量趋势问题

服装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满足服装产品的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需要服装企业、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设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设存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实现。

(四)合理库存问题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服装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服装企业来说,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根据20/80法则,服装产品的销售中,20%的产品贡献了80%的利润,因此服装产品的库存应该首先保证这其中的20%的产品,即为企业带来销售,带来利润的20%的款式,这些产品的库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库存量。即使是位列20%的服装产品,企业也应当适当控制库存,或者配合销售部门的推广、促销活动安排,及时在不同门店、仓库之间调配,将库存集中到促销活动辐射区。

三、服装物流信息化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它们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过解决途径却始终不离一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点来发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须先搭建一个有效的、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

服装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服装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结合与统一,它贯穿于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才有了生命。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销售时点系统(POS)。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体现。ERP在国外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热潮。ERP系统是今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服装行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服装企业需要ERP

通过对众多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服装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也使企业面临着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ERP能够完善企业物流

ERP是全球制造、销售企业推崇的管理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能成功地控制企业的全盘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同时结合ISO9000系列,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流,达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同时又能解决企业传统手工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中国的物流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的状况,有一部分是因为库存系统不够健全,在仓储方面的费用成本也比发达国家高。一般的物流成本在中国会占到整个成本的20%,远高于美国的10%以及日本的12%。服装行业的物流也往往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使服装的一部分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流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服装物流的作用,利用物流信息化解决企业在产品运营中遇到的销售和库存之间的矛盾,使物流系统更高效地运转起来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目前物流业在中国逐步发展,方兴未艾,而服装业面临更重大的发展契机,因此,服装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我国服装行业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J].连锁与特许,2003,(10).

服装企业信息化篇(11)

一、服装行业的特点以及服装物流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服装产品出口大国。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发展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

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服装款式经常变换的特点。而服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利润和附加值。特别是知名品牌服装,其新产品的毛利润率可达百分之几百。

(二)消费需求个性化,但信息传递慢

当前,服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既给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使服装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要求服装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服装行业,产品较为单一,业务简单,但任务繁重,每天需要统计的单据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速度较慢,造成业务与财务的核算不能同步,难以保持一致。

(三)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经营管理复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时尚。因此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卖不出的、过时的产品在价格上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及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每件服装都是以款式、颜色、尺码定义的,使服装的经营管理很复杂。

(四)市场反应能力弱,品牌宣传力度小,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

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中国服装行业在市场的反应力方面及新产品的设计、创新,流通的速度方面,尤其在品牌的宣传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产品开发对于服装行业是重要的一面,其取决于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与对市场销售的分析、预测,但有些服装企业只核算商品的品名和货号,并不管理商品的颜色、款式、规格、版型。这样,产品开发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五)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对原材料管理困难

根据《2005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纺织服装业虽然2004年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益状况却难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国服装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品牌少,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行业中的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工序较为复杂,单位价值较低,因此,难以对其原材料进行管理。

(六)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服装行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大户,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发达国家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和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术壁垒,给我国服装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由于这个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服装店的数量在猛增。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众多服装企业都在需求减少成本的新途径。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服装物流了。

二、服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物流是现代物流学科在纺织服装业的具体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我国千千万万服装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服装生产系统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服装物流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市场快速反应机制问题

服装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单品管理问题

单品管理是对服装企业供应链中货品管理的细化。单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个生产、营销、物流环节中,将每件货品细分到品种、款、色、码、价、面料质地等。通过单品管理,可提高货品周转率,增加货品调拨次数,大大降低滞销品库存,加快畅销品追单反应速度。

(三)多品种、小批量趋势问题

服装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满足服装产品的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需要服装企业、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设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设存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实现。

(四)合理库存问题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服装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服装企业来说,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根据20/80法则,服装产品的销售中,20%的产品贡献了80%的利润,因此服装产品的库存应该首先保证这其中的20%的产品,即为企业带来销售,带来利润的20%的款式,这些产品的库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库存量。即使是位列20%的服装产品,企业也应当适当控制库存,或者配合销售部门的推广、促销活动安排,及时在不同门店、仓库之间调配,将库存集中到促销活动辐射区。

三、服装物流信息化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它们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过解决途径却始终不离一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点来发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须先搭建一个有效的、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

服装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服装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结合与统一,它贯穿于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才有了生命。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销售时点系统(POS)。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体现。ERP在国外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热潮。ERP系统是今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服装行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服装企业需要ERP

通过对众多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服装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也使企业面临着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ERP能够完善企业物流

ERP是全球制造、销售企业推崇的管理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能成功地控制企业的全盘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同时结合ISO9000系列,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流,达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同时又能解决企业传统手工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中国的物流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的状况,有一部分是因为库存系统不够健全,在仓储方面的费用成本也比发达国家高。一般的物流成本在中国会占到整个成本的20%,远高于美国的10%以及日本的12%。服装行业的物流也往往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使服装的一部分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流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服装物流的作用,利用物流信息化解决企业在产品运营中遇到的销售和库存之间的矛盾,使物流系统更高效地运转起来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目前物流业在中国逐步发展,方兴未艾,而服装业面临更重大的发展契机,因此,服装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我国服装行业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J].连锁与特许,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