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6:19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1)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几点体会”。自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之后,××区政府决定争创全国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明确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政策扶持”的创建原则和“自主、自费、自律、自强”的创建方针。经过一个创建年度的艰苦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在接受省、市联合审核评估基础上,于2004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复核,取得88.72分的良好成绩。2005年8月被卫生部等三部门联合授予“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荣誉称号。现将我们的主要收获体会简要汇报如下:

体会之一,坚持政府主导、完善配套措施、落实方针政策是确保创建成效的重要前提

从创建活动一开始我们就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仅靠卫生局及几个部门的努力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因此,要保证创建成功,就必须紧紧依靠政府主导,动员部门协作,落实方针政策才能实现既定目标。为保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创建指标落到实处,××区政府专门印发了《××区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一年中仅以区政府名义和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名义印发各种配套文件就有40个之多。同时,在落实方针政策方面做到“七个纳入”和“三个给予”。“七个纳入”是包括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区域卫生规划、公共卫生建设范畴、医保定点范围和财政预算等七个方面。“三个给予”是指政策上给予倾斜,工作上给予帮助,经济上给予扶持。这些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仅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而且在接受国家复核时也成为主要受检内容,为创建成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会之二,健全创建组织,提供全面保障,细化目标任务是确保创建成效的必备条件

为了保证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区政府专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政府第一责任人亲自主抓。与此同时,我局还抽调一大批富有实践和管理经验的同志组成创建办公室,全力保证人力支援。并从卫生经费中拨付专款为办公室配置现代办公设备和交通运输车辆。同时,还将六大类创建指标具体细化,分解到人,实现项目包干。要求各项目组和责任人周一有计划,周五有小结。当进入冲刺阶段时还特别要求每天有计划、小结和汇报,力求当日任务当日完成,解决困难不过夜。创建办每名同志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日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工作,放弃创建年度内多数节假日。实践证明,创建办公室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创建办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区创建活动就不可能成功。因此,我们深感健全创建组织,提供全面保障,细化目标任务对于确保创建成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基本条件。版权所有

体会之三,实行市场运作,严密公开招标,促进有序竞争既符合西部实际,也符合创建需求

我们经过初步测算,在西安这样的大都市新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一次性投资80—100万元;新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需一次性投资5—7万元,这还不包括房租、水电费和人员工资。而我区现有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如果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的政策执行,政府就应当一次性投入资金一千多万元,这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城区几乎不可能实现。为了在政府投入有限情况下发展好我区社区卫生事业,我们一直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举办为主。目前全区6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除7个属于政府直属医疗机构举办外,其余59个全部属于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在创建年度内,我们还将需要新建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实行政府公开招标,效果令人满意。我们通过制定方案、公告、标前培训、资格预审、招标大会、履行合同、标后指导等七个层次的工作。省卫生厅、市卫生局领导对我区公开招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省、市电视台还进行了专题指导。卫生部评审专家指出:“××区因地制宜谋发展,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既是特色,也是亮点”。

体会之四,坚持建设标准,严格依法准入,落实功能任务是确保创建成效的关键

众所周知,任何事业发展都必须以实体和实效为先决条件,创建工作也不例外。我们在打牢创建基础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严格机构建设标准,强化“五化十统一”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具体做到机构设置标准化、功能任务综合化、服务流程规范、监督管理科学化、知识结构全科化和机构标识、规章制度、职责任务、规划布局、培训模式、资料管理、服装胸卡、购药渠道、医疗文书、考核标准等十个方面的统一,使所有机构外部形象建设大大提升,增强了竞争力;二是严格依法准入,保证所有机构核发《社区卫生服务执业许可证》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全体社区医护人员必须符合法定执业资格,经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社区护理培训后方可上岗。同时按规定配备了全科医师和中医执业医师。三是积极完善功能任务,除落实了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功能外,我们还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实现了预防保健任务下移社区,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承担了防保任务,基本构建起了城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新型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在创建年内,我们正式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与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合同。截止目前,“双向转诊”工作运行状态良好,给社区卫生机构执业活动提供了质量安全保障,给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多方便和实惠。与此同时,我们还大力弘扬祖国医药学,90%的中心和70%的站广泛开展了中医药服务。经过国家复核使我们亲身体会到标准化建设,依法准入和完善功能任务,不仅仅是社区卫生事业的基础工程,而且也是国家复核评估重点。没有这个基础。评审就无从谈起,如果有一个机构或一个人员非法执业,专家组实行一票否决。

体会之五,注重资料收集,规范文书档案,写好创建报告十分有助于审核评估

大家都知道,迎接任何层次的检查验收都离不开听汇报,看资料,现场查看三种方式。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复核同样如此。为保证创建资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我们专门成立文书资料组,指定专人收集归类。在创建年度内,我们共撰写文字资料300余万字,收集各种文件、实施方案共140余份;合同协议3套共200余份,检查考评记录38本,培训纲要16份;汇报材料20余万字,信息43期,多媒体汇报资料4套,15分钟专题片1部,宣传画册1套;在《西安日报》发表文章6篇。最后归类整理时共装订68卷,5100多页。同时还为各机构建立专用档案70余盒。这些资料的收集完善和规范化管理,不仅在省市评估和国家复核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累了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创建总结报告由区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汇报,给卫生部领导和评审专家组留下很好的印象。

体会之六,加强宣传动员,注重协调沟通,营造创建氛围是确保创建成效的基本要素

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004年度国家复核方案中,对于创建氛围和群众满意度测评非常重视,要求政府主管领导和十一个部门第一责任人必须熟知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要求各机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社区卫生服务性质和任务;对群众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机构知晓率、机构利用率及综合满意率考评分数就占了29分,这部分分值必须下功夫抓好落实。

在整体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营造创建氛围当作大事来抓。第一是先后召开动员大会和机构负责人专题会议达30余次;不断提高认识水平;第二是举办两期机构负责人培训班,专题讲授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及发展趋势,促进机构负责人对创建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第三是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印发各种文件资料,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落实各自的创建指标;第四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教资料,增强广大群众对基本卫生常识和服务机构的了解,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事业的支持和信任;第四是政府领导直接向各工作部门安排部署创建指标和迎检任务,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向广大群众进行迎检动员。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协调沟通,使全区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为保证创建活动顺利通过国家复核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体会之七,保持政策稳定,加大经费投入,强化长效管理是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的长期任务

就总体情况而言,我们经过多年积极探索和创建年度的全面建设,××社区卫生事业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基本实现了五个重点目标。版权所有

目标一、区政府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政策保障机制。优先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法准入,医保定点、税收减免等政策性问题。民政局、办事处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统一建设规划。同时,区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以奖代补和项目补助。

目标二、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共识,为社区卫生事业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目标三、进一步完善了以市场运作为主要形式的发展模式,吸引大量优质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大量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卫生建设,有效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有序竞争,社区卫生服务公信力显著增强。

目标四、进一步推进“五化十统一”建设与管理模式,建成了三大服务网络。第一是形成以社区卫生指导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一体的三级管理体系,做到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卫生局还专门为指导中心配备了7名专职管理人员,现代化办公设备和一部专用面包车,为长效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管理中严格推行年审制、淘汰制和替补制。第二是完善了规划布局合理,功能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各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内涵质量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第三是初步构建起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公共卫生体系,使广大群众健康保障需求有了更好的保障。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2)

一、搭好育才平台,提升人才档次

全县医药卫生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大专学历的占;副高以上职称的占卫技人员的,中级职称的占,都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医药卫生人才总量小,素质低是我县卫生系统面临的现状。为了提升医药卫生人才的档次,采取多种形式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一是送出去进修培训。原来我们更多地注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年不少于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业务单位进修,而公共卫生与卫生监督人员的进修培训一直是个空白。今年开始我们将着重加强公共卫生与卫生监督人员的进修和培训,要求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每年选派—名专业人员与卫生监督员到上级业务部门进修、培训,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卫生监督执法的能力,实现公共卫生人员与卫生监督员进修学习零的突破。二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在职学历教育,多途径多渠道使现有人员的学历上一个档次。我们对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截止到××年底共有人参加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同时,以县卫生进修学校为基地,与本省几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函授教学点,目前已有中医、护理大专与乡村医生大、中专四个函授教学点,共有学员名。我们打算再开办一个公共卫生管理大专班,扭转我县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素质低下的局面。

二、搭好引才平台,注重人才增量

由于我县生源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回本地工作的很少,加上现有一些医学专业人员的流失,使我县医药卫生人才短缺的现象更为严重。特别是在今年的“抗非典斗争”和常四中的副伤寒甲病整治工作中,凸显了疾病预防、卫生监督、临床医生的严重不足。我们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条人才政策,以壮大我县医药卫生人才的总量,优化结构,充分发挥每个医务人员的作用,促进卫生系统人才向纵深发展,主要是要搭好引才平台,采取不同方式去招聘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一是参加政府组团到西北部等欠发达地区去引才。五年来,我们多次到江西、湖北等地去招聘人才,结果只招聘到名本科生,与我们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要加大力度,引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二是通过人才网络,招聘信息。今年,我们正在着手创建卫生局自己的网页,届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人才招聘信息,招聘所急需的人才。三是通过参加各级人才招聘交流会去招聘我们需要的人才。四是对一些紧缺人才,可以通过主动上门去猎取。通过上述引才途径,来提高我县医药卫生人才的增量。

三、搭好创业平台,发挥人才作用

一是开展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我们制定了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评选方案和管理办法,对被评为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给予一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经费,提高我县医疗卫生科研水平。二是实行竞争上岗。近年来,我们在用人制度上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先后对人民医院与中医院的中层干部、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行政领导、局机关中层干部和中医院的行政领导实行了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健全了科学用人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我们将拿出更多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优先启用学历层次高的人才进班子,让更多的人才有登台亮相的机会,保证好中选优,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选出急需人才,发现大批人才,增加储备人才,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建立后备人才队伍。为了保证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探索一种留住人、提高人、发展人的用人机制,××年通过组织推荐和民主推荐,组建了管理与业务两支后备干部梯队各名,年龄以岁为主体。四是对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实行低职高聘。××年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在实际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卫技人员进行低职高聘。五是结对子,多听取意见和建议。今年开始,我们班子成员将每人联系—名医疗卫生人才,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尽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3)

一是全面落实责任医生工作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一职双岗,优化责任医生团队。在人事聘用时员工必须先应聘联村责任医生岗位,再应聘院内岗位。由院部把全街道47个行政村划分为9个联村责任医生组,根据服务人口,每个组确定3-5名联村责任医生,班子成员带头、中层以上干部任组长,组员由职工选择三个组填报志愿与组长进行双向选择。组长再从报名的人员中的第一和第二志愿选择组员。经过双向选择,确定了联村责任医生团队。通过重新组合,优化队伍、明确职责,更有利于发挥团队协作和提高工作效率,,职工普遍满意。强化考核机制。深化分配改革在责任医生制中的杠杆作用。设立月绩效工资和年度绩效工资。月绩效工资分配以小额度、有激励,重业绩、有约束为原则,其中基本医疗业务占50,责任医生、妇幼保健等专项工作量化考核与分配挂钩,公卫绩效占50,体现多劳多得和工作效率。年度绩效工资中个人工作考核奖占30、联村医生、公共卫生工作占50、基本业务占20。公共卫生的绩效占全院绩效总额的50以上,分配上与卫生院的主要职能相一致,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由联村责任医生组按任务书的要求按月完成,量化计分,有效的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扭转了“要我做”为“我要做”的局面。建立联村责任医生工作记录帐表。已建立和设计了《联村责任医生工作台帐》、《联村责任医生工作量化表》、《卫生监督检查记录表》、《联村责任医生团队社区卫生服务记录单》等相应的工作台帐和记录表。使联村责任医生明确了下村后该做什么、怎样做,同时要求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登记。配备联村责任医生出诊箱。每组联村责任医生配备一只出诊箱,内有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及高血压、外伤、感冒等常用诊疗器械和药品,随时随地都可以为群众提供服务。全面进行街道人口数据调查。设计《城西街道人口数据调查登记表》,由联村责任医生进行调查。表格内容有:村、组、门牌号、家庭成员资料及健康状况、是否有房出租、承租人姓名、原籍、入住人数、0-15岁儿童资料等内容。已完成30个村10149户的调查;共有出租房屋555户,0-15岁儿童705人;下一步将对人口数据进行分析,重点管理好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病人以及外来人口。为了更好的完成联村责任医生工作和下村进行健康教育,准备投入资金4.8万元添置多媒体和二台手提电脑。下村时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通过无线上网方式联入院内局域网,使农民健康体检档案能随时调用和慢性病随访能及时录入医院服务器数据库,用活用好“电子档案”,达到数字卫生要求。现已报政府采购。二是进一步抓好农民健康体检及后续管理工作。体检工作从3月5日即正月十六开始启动,已完成成人农民健康体检1040人,利用B超到街道透环时开展幼儿园体检,体检幼儿2023人。体检结果每周反馈二次,体检结果一周内反馈。目前已累计体检21848人次,且全部录入计算机管理。对体检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及时建立档案,今年已完成高血压建档154份、糖尿病17份,累计完成高血压建档2065份,糖尿病281份。元月30和31日,以春节期间“健康饮食”为主题开展了第二次糖尿病俱乐部活动,免费体检183人,体检项目包括空腹血糖、肝功能、血压等。计划在4月底开展第三次糖尿病俱乐部活动。三是进一步落实惠民服务和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城西街道有惠民医疗对象300余人,今年来共就诊43人、优惠458元。在加大对惠民服务政策宣传力度的同时,主动在就诊病人中进行惠民对象筛选,对未办理惠民医疗证人员开展政策宣讲,指导其到民政部门办理手续,今年累计达20余人。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挂号费1250余元,糖尿病人减免7560余元。何里山区社区卫生服务正常开展,下村巡访240次、出诊92次、慢性病管理535次、健康知识讲座12次。针对山区实际,进一步扩展延升服务机构,计划在鲤鱼山设立一个村卫生室,管理方式、投资渠道、运作模式等已与城西街道和相关行政村商讨,并取得了支持。不久将实现鲤鱼山等行政村医疗机构零的突破,真正使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保健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城西街道位于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口流动性很大,我院通过街道外来人口办、联村医生、公共卫生联络员等三个渠道调查,掌握流动人口数据和分布情况。由联村责任医生在进行本地人口调查的基础上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其中0-15岁儿童共有705人,基本已开展计划免疫和儿保体检。1-3月共管理外来孕产妇50余人,做到发现一个服务一个。五是进一步抓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服务水平,派出人员到妇保院培训,熟练掌握微波治疗仪的应用,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立专职儿保医生,针对性的加强防保力量。用三个月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妇 女病的普查工作。做好随访工作,边查边治,把普治工作纳入今年的工作重点,通过即时治疗、预约治疗、双向转诊、定期随访、跟踪服务等方式,从以前的查而不治或少治向又查又治转变,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普查工作已于4月份开始,每天下午开展妇女病普查,目前已普查600余人次。加大设备投入,引进乳腺扫描仪等检查治疗设备,提高硬件装备水平。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工作力度。对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实行优惠服务,先后对50余位流动孕产妇免费体检200余人次,优惠1700余元。六是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市卫生局提出了“五大卫生”建设目标,第一个就是“数字卫生”。根据这一要求,城西中心卫生院HIS系统招投标工作已准备就绪,预算投资25万元,4月19日,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公开采购,预计可在5月初进行实施,7月底投入使用,届时将集农民健康体检系统、医保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惠民医疗等于一体。七是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规范村卫生室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卫生室实行资源共享,统一服务:农民健康体检的档案资料共享,体检后有健康问题的对象及时反馈给村卫生室,由乡村医生和责任医生共同管理;医疗设备资源共享,卫生院把化验单、B超单等各类检查申请单发到卫生室、有需要检查的病人由乡医开单,卫生院检查、乡医处理;资源共享,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建立双向转诊。以服务促管理、以服务促规范,统一制订健教资料、购置消毒药品、签订医疗固废处置合同和药品配送协议等,对村卫生室日常管理与服务并举,共同推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4)

XX市卫生局

二一一年二月十日

一、围绕两大重点领域监管,着力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始终是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热点和重点,工程建设领域保廉工作又是近几年我局阶段性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我局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工程保廉和治贿工作机制,两大重点领域保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突出卫生三大工程建设,着力在提升卫生行业新形象上下功夫

卫生行业始终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树立卫生行业良好形象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

(一)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卫生惠民工程建设。一是借助中医药“三进”工程,服务基层群众。以中医药“三进”工程为载体,在全市各医疗机构开设了中药百草园,编印了《歧黄养生》市民中医药知识读本,使广大市民了解并懂得运用中医来养生、保健和治疗。二是建立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日制度,服务新市民。规定每月25日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日,在服务日前后,组织力量进村入户开展健康咨询、送医送药等,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三是开展“慈善助医”活动,服务弱势群体。对全市范围内4900户贫困家庭每年发放1000元慈善助医卡,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定期上门开展随访服务,以有效减轻贫困家庭的就医负担。四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广大百姓。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50支,各单位结合自身特色分别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市人民医院多次组织开展“健康进社区大型义诊活动”,市红十字医院进村入户开展各类慰问及健康讲座等活动40余次,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创新载体,稳步推进卫生便民工程。一是开放合作惠及百姓健康。建立了XX市卫生系统与浙二医院全面合作机制,XX市首家中外合资综合性医院启动建设,使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大医院专家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在全市医疗机构中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类创建载体,使就诊更方便、环境更优美、服务更到位。如市人民医院医院推出了专家门诊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并投资40余万元引进了门诊电子排队叫号系统,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市人民医院和市三院开展了温馨病房创建;市红十字医院在各病区设置了便民服务区,为病人提供针线包、老花镜、电吹风等。三是“大手牵小手”活动服务基层百姓。5家市级医院与18家社区医院开展医疗帮扶,促进社区医院诊疗水平的有效提升。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5)

关键词:卫生材料 管理和使用 规范

卫生材料是指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在为病人诊疗、检验检查、手术治疗过程中使用而消失或改变实物形态的物品,主要包括:一般医用卫生材料、专属卫生材料、骨科材料、介入植入材料、放射材料、检验试剂等,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表明卫生材料不仅品种多、数量大,而且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之中,医院卫生材料的使用已没有局限性,但如今随着高值耗材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加强卫生材料的管理,规范卫生材料合理使用需要与时俱进,管理触角需要不断延伸。

一、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卫生材料管理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需通过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特别是不相容业务的分工,使相关岗位形成一种内部相互牵制的关系,能做到有效制止浪费,防止各种贪污舞弊行为,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多数医院为加强卫生材料管理,从耗材的招标、采购、入库到出库过程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由于相关部门内控的作用认识不够或制度设计不够科学严谨,仅仅把一些业务规章制度当作是内部控制制度,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明确,稽核范围过于狭窄,影响了执行的效果。采购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岗位变动比较频繁,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及知识水平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内控措施难以落实和发挥应有效用。

2.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管理需要

为了应对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当前,大多数医院纷纷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行计算机管理卫生材料。但是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目前仍无法满足管理上的需要,管理信息不能随着耗材的流转而流转,表现在:(1)科室领出耗材后的管理信息没有跟上,仍停留在器械科库房一级;(2)高值耗材收费系统没有和医院信息系统相连,无法监控材料是否用到患者身上,是否有漏费;(3)可收费和不可收费的卫生材料没有分别管理,信息较为粗糙,难以满足管理上的需要。

3.财务部门参与库房管理的力度不够

卫生材料的管理大多集中在器械库房,财务部门派会计专门负责卫生材料的核算,但由于财务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岗位变动频繁,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比较欠缺,财务部门对物资会计在业务上缺乏全面深入的指导,物资会计往往认为库房管理与自己关系不大,对物资会计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室核算成本的质量。

二、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几项举措

1.完善卫生材料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立卫生材料管理的技术规范(SOP)

(1)制定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一般是各单位比较敏感的话题,医院更应该对采购环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采购过程透明化。首先明确采购程序,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由保管部门及职能管理部门汇总编制采购计划表报分管领导审批,然后交采购部门实施采购。对大额贵重材料的采购实行集中招标采购。

(2)加强卫生材料的计划管理

在卫生材料管理中必须强调计划性,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必须了解临床使用耗材相关信息,以及护士长管理下级库房情况,应主动配合各科护士长,根据历年消耗记录,结合当前工作量,按一定比例、系数编制季度、月度计划,物资管理计划部门汇同相关使用科室、职能部门审核、汇总,确定卫材计划品牌、数量、预算价格,并报给财务部门,作为使用资金依据;报给采购、仓储部门,作为订货、采购组织发货的依据。通过卫材用量计划,可确保采购部门将工作重点和工作时间放在价格高和数量多的卫材选择上。为降低库存,采购任务可一次完成,按月、旬交货。按计划批量采购,可使采购部门获得最佳价格机会,把握市场卫材价格涨跌脉搏,使医院病人得到最大实惠,也提高了库房记帐、保管人员工作效率,做到货票同行,保证临床科室成本核算真实性。

(3)加强卫生材料的验收及保管

卫生材料入库前,由验收部门检验签章。验收中发现与采购合同或采购计划有出入,应及时告知采购部门及财务部门,拒绝签收及付款。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后要按卫生材料的分类进行存放,便于领用和发放。发放过程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医院必须定期组织人员对材料进行清查盘点。对于过期失效的材料要及时清理防止流入科室。对于即将失效的要上报采购部门进行退换货,防止损失发生。

(4)建立商变更登记制度

出于各种原因,供应商会频繁地更换商或更名,建立了对商变更的登记审核制度,对于变更过于频繁的企业要求工商局和药监局出具证明,证明该企业无违法记录,另外通过格式化的申请表要求制造商或上级授权企业明确原商终止的时间,同时确认原商和我院的各种承诺继续由制造商和新商履行。

2.强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进行实时物流监控

在医用耗材的采购和使用管理过程中,运用计算机ERP网络化管理系统,以自动识别(条形码)技术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医用耗材管理系统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才能使医用耗材从计划采购、入库验收、请领调配直到病人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跟踪,对医用耗材的管理进行科学、完善的核算、监督,达到合理控制库存、减少库存资金占用、保障供应、减少流失和损耗、降低医疗成本,保证医院资产的有效运营,使医院的财力、物力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6)

我国各级卫生防疫站承担着群体预防任务,在开展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科研、教学及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从全国来看,各地各级防疫站对这部分本应构成防疫站档案主体的卫生防疫业务档案采取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的防疫站是采用科存档案站存目录,有的则分散在科室,或固定人员管理,或干脆分散在个人手中。本人认为,对卫生防疫业务档案采取分级管理的方法,这样既符合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又能满足卫生防疫站业务开展的需要。

一、卫生防疫一务档案两级管理的原则

防疫业务档案两级管理是指在卫生防疫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防疫业务形成的技术档案实行分别站级、科级两级管理。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将卫生防疫业务档案纳入站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同其他门类的档案一样,业务档案的管理也应在接受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由站档案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将业务档案分为站科两级: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疾病防治、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分别为站级业务档案和科级业务档案两个层次。

(3)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的站级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定期向站档案室归档,交由站档案室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

(4)科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为科级管理的业务档案,交科保存,由各科兼积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提供利用。

二、站科两级档案范围的确定

(1)站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在确定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站级档案,以确保站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等材料。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2)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我国各级防疫站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更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站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企业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卫生防疫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级业务档案存科保管。科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卫生监督材料: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所辖区内或直管单位许可证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建项目审查材料。常规性卫生监督监测材料:包括对所辖地区或监测点或直管单位公共卫生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记事,监测小结,控制结果,监测报告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抽查材料。一般性违法案例、疫情、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材料,包括个案调查表,现场调查记录(笔录),人员寻访记录,检验结果及处理报告等。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笔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及送达回执等。各类所辖产品鉴定及出具证明材料;广告登记管理材料。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包括体检表、检验单、统计表;培训计划、教材及小结等。咨询工作材料,包括咨询登记、记录及小结等。各种毒理检验、化验材料。

三、实行两级管理的意义

(一)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我国各级防疫机构中,档案室档案库房大多狭小,根本无法容纳全部的业务档案,因此,只能将那些保存价值更大、保存期更长的档案集中到站档案室中,而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材料只能分散在科室保存。但这种分散管理也是纳入全站档案工作统一布署和指导下进行的。

(二)站级管理有利于防疫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可使站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对于站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次,由于站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站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从而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第三,站档案室人员针对业务档案开展信息加工,通过各种编研材料为全站科研防病工作服务,有利于防疫机构科研工作的开展。第四,站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站际防疫信息的交流,为全市甚至全国的防疫工作提供利用。

(三)科级管理是有利于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

防疫业务有延续性,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注销。如直管单位许可证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等就属这种情况。因此科级管理就可以及时满足卫生防疫的日常需要。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7)

重庆市卫生系统内近年来以多媒体为载体而记录重要事件的资料逐年增多,目前市卫生局有400多盘DV磁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很多资料独一无二、非常珍贵,但是以磁带、光盘为介质的素材保存、使用方式面临许多问题。同时,作为全国五个卫生信息化试点城市项目的深入推进,各级医疗单位将产生越来越多得电子表格、电子文档、电子音视频资料,现今对这些巨大量的数字资料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安全性差储存的安全性。一个是档案资料的物理上的安全性,这也是最重要的,单个储存介质如电脑硬盘、服务器硬盘、磁带、光盘寿命有限且安全性低,且由于重庆气候原因,容易受潮造成磁粉脱落;由于储存介质的损坏造成资料的丢失,后果非常严重。资料保密的安全性。机关工作资料许多都是资料有其严格的保密等级、公开对象限制,隔离保存非常重要。

(2)存取检索不方便以磁带为载体的保存方式,由于没有健全的编目检索条件,资料的查找非常的复杂,同时传统方式还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很多不相关的资料保存在一盘光盘上,有人将这盘光盘借出后,别人将无法利这一盘光盘上所有的资料。城建档案馆目前就存在这种困难,如有某位领导想看一段历史媒体资料,声像科的技术人员需要在海量的光盘中找出保存的单个光盘,然后将这盘光盘从始至终的播放才能找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3)共享的困难假如有几个人同时需要借用某一些资料,目前的管理方式无法实现。

(4)资料交换的困难目前卫生系统内各单位间的资料提交、交换都是由人工刻成光盘,在送给管理或使用部门。假如能在局域网内用电脑完成提交,而不需人工,将会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5)远程检索查找的困难局内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出差在外,因工作需要想查找各种资料,目前远程资料检索、下载还无法实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通过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检索方式来实现。

(6)传统磁带管理媒体资料成本高以上的困难,都通过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来解决。

卫生系统内建立媒资系统

鉴于卫生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建立一款高度集成化的即连即用型媒体资产存储管理产品,在具有弹性和易用性的B/S(WEB页面)架构基础上,以最简化的流程实现视音频素材和多种其他媒体文件的导入、编目、存储、检索、离线归档管理、素材下载等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

1需求分析

1.1网络站点需求与现有非编系统及PC机紧密连接的方式,实现采编存一体化的网络应用流程,建立完整的在线/近线/离线相结合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局域网内任意机器都可作为编目检索工作站,无须单独配置编目检索工作站.

1.2网络管理需求由于在网络中的各类使用人员众多,因此应具备如下要求的网络管理功能:①系统必须具有对所有编辑人员进行统一的分类管理和对应的操作权限管理;②系统必须要具有对网络编辑中所有重要信息进行记录,便于事后通过记录的事件日志查询功能;③系统具有对各类编辑设备的管理功能,在网络编辑中,通过中心服务器自动完成对网络中所有编辑站点的使用时间进行记录,方便事后的各项统计。

1.3存储需求现有的资料为10TB,因此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应至少包含600小时的高质量媒体资料长期存储,并有年增量100小时素材存储的实际需求。

2功能要求

提供手动和自动两种上载方式,手动上载就是在客户端以C/S或B/S方式上载;另外为了更加便利于卫生系统内部工作流程,要求操作人员只需要将上载的素材拷贝至设定的HotFolder共享文件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自动扫描HotFolder文件夹并上载该素材。系统具备高低码流两种存储方式,及系统分在线、近线、离线的管理方式。采用可视化的离线带架管理,根据自定义策略自动为离线介质分配带架位置,并提供可视化的带架视图,直观、便捷地对离线带架及介质进行管理和维护。

2.1要求具备很强的系统扩展性要求将组件与核心服务分离,能通过新增组件实现功能扩展;能通过新增存储设备来扩展存储能力支持将组件集中部署和分布部署,从而加大系统处理能力和业务吞吐量。

2.2可跨平台的运作完美运行于windows平台和MACOS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下的计算机设备都可以联入系统做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客户端。

2.3要求媒体资产管理中心系统采用多平台全程B/S架构,应用WEB技术,可架设在任意网络环境中,局域办公网、域环境和因特网等等,部署简单,所有客户端只需输入服务端IP地址即可接入媒体管理系统。

2.4安全性要求要求具备完善的密级管理,素材级的加密控制,严密的用户权限控制,素材对于客户端完全不透明,全流程只存在元数据交互,杜绝病毒渗透,在线素材可另存到光盘介质,存储系统的具备备份容错机制保证系统数据和素材的安全。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卫生系统的应用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要求既可以在单机模式下应用,也可以在网络模式下应用。就重庆市卫生系统目前的现状来看,除市卫生局外,其他下属的区县级单位目前的媒体资料很少,还没必要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所以现阶段建立媒资系统主要用在管理市局现有的媒体资料,满足与非编系统无缝链接调换资料。但应用功能上必须具备网络化的模式,公共网内的任意一台PC机都可作为客户端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

1单机应用模式,即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只配合非编系统使用,可在非编单机上安装B/S客户端软件,组成一套带有上载、编辑、存储、编目、检索、素材下载等功能的最简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8)

我国各级卫生防疫站承担着群体预防任务,在开展疾病控制、 卫 生监督监测、科研、教学及健康 教育 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从全国来 看,各地各级防疫站对这部分本应构成防疫站档案主体的卫生防疫业务档案采取的管理模式 不尽相同,有的防疫站是采用科存档案站存目录,有的则分散在科室,或固定人员管理,或干脆分散在个人手中。本人认为,对卫生防疫业务档案采取分级管理的 方法 ,这样既符合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又能满足卫生防疫站业务开展的需要。  一、卫生防疫一务档案两级管理的原则  防疫业务档案两级管理是指在卫生防疫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防疫业务形成的技术档案实行分别站级、科级两级管理。其 内容 有以下四个方面:  1将卫生防疫业务档案纳入站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同其他门类的档案一样,业务档案的管理也应在接受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由站档案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 2将业务档案分为站科两级: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疾病防治、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分别为站级业务档案和科级业务档案两个层次。  3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的站级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定期向站档案室归档,交由站档案室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  4科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为科级管理的业务档案,交科保存,由各科兼积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提供利用。二、站科两级档案范围的确定 (一)站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  在确定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 分析 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站级档案,以确保站存业务档案能 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 1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 研究 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  2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 总结 、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  3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  4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  5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等材料。  6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  7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 (二)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 我国各级防疫站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更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站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服务中所形成 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 企业 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 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卫生防疫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 规律 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 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 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9)

各级卫生监督执行机构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较多,数量较大。凡是反映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有关的卫生行政许可、变更、延续、复核、日常监督管理、不良行为、注销等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和特殊载体材料都必须收集齐全进行归档。

(一)食品卫生许可。食品卫生生产经营单位预防性卫生审核(选址、设计、竣工)材料、卫生许可证申请书、申请登记表、受理申请通知书存根、现场审查记录、申请人的资格证、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文件、场地平面图、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卫生防护设施图、从业人员资格证明、采样记录、整改通知书、审结报批表、批准通知书等。

(二)食品卫生行政延续。行政许可通知书、受理申请通知书、卫生许可证延续申请书、行政相对单位原核准内容一致承诺书、预防性卫生审核(选址、设计、竣工)资料、现场审核记录、申请人资格证明文件材料、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文件材料、生产经营场所平面图(其他图纸)、生产工艺流程及卫生防护设施图、从业人员资格证明、采样记录、整改意见文件材料、其他文件材料。

(三)食品卫生行更。行政许可通知书、受理申请通知书、卫生许可证变更申请书、行政许可通知书行政相对单位名称核准通知书、现场审核记录、申请单位资格证明文件材料、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文件材料、生产经营场所平面图(其他图纸)、生产工艺流程及卫生防护设施图、从业人员资格证明、监测记录、整改意见文件材料、其他文件材料。

(四)食品卫生行政年检。年检申请书、现场审核记录、采样记录、检验报告等。

(五)食品卫生日常监督管理。被监督单位基本情况(产品情况、人员情况、主要卫生设施和设备、质量保证体系等)、监督发现主要食品卫生问题、监督监测效果评价、现场检查笔录、监测检验报告等。

(六)食品卫生不良行为方面文件材料。行政处罚登记表等。

(七)食品卫生行政注销方面文件材料。申请报告、法定代表人全权委托书、注销登记表、收回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注销通知书、送达回执存根等。

二、食品卫生监督档案的特点

食品卫生监督档案与一般文书档案在形成和管理上都有很大不同,具有动态性、双套制的特点。

(一)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管理方式决定了食品卫生监督档案的动态性

主要表现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变化(如环境情况、产品情况、从业人员情况),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卫生监督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执法检查,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要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的卫生许可证每年都要进行年检、变更、延续,日常监管、不良行为处罚等环节的工作程序。以上几种情况所带来的变化都会产生相应的文件材料,使食品卫生被监管单位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具有了动态性。

(二)现阶段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档案的双轨制

以前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形成的各类报告、统计分析数据全部是纸质文件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普遍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数据库完成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的卫生许可的申请、审批、延续、变更、年检、注销等管理工作,并随时掌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的情况,完成各级各类报告、统计分析数据的生成和管理。这样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不仅产生了纸质文件,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电子数据。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档案最初形成时,就保证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双套并存,这也决定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档案的双套制管理。

三、食品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

基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档案的内容和特点,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的档案实施全过程管理,保证文件材料收集齐全,管理有序。

(一)动态管理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档案要以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的许可证为单元,形成一证一档,即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的行政许可、变更、延续、注销等文件材料处理完毕后,各具体承办科室应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按有关规定,食品卫生监督行政许可、变更、延续、注销文件材料应于卫生行政许可出证之日起三个月内归档;日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活动文件材料可按年度进行整理,最迟应在次年一月底前归档;不良行为文件材料(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相对单位行政处罚记录)自结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归档;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形成的许可审批材料应在反馈后三个月内归档。形成一证一档,一档多卷的动态管理。

(二)双套制管理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10)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对在出入境口岸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为出入境交通工具提供食品、饮用水服务的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本辖区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卫生许可管理;对在出入境口岸内以及出入境交通工具上的食品、饮用水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实行健康许可管理。检验检疫机构对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实行风险分析和分级管理。

第五条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对出入境口岸食品进行卫生监督管理。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可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相关标准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第二章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可管理

第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新建、扩建、改建时应当接受其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的卫生监督。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口岸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前,应当向其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以下简称《卫生许可证》,见附件1)。

第八条申请《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卫生条件:(一)具备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卫生环境、卫生设施及设备;(二)餐饮业应当制定符合餐饮加工、经营过程卫生安全要求的操作规范以及保证所加工、经营餐饮质量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三)具有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四)从业人员未患有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传染病;(五)从业人员具备与所从事的食品生产经营工作相适应的食品卫生安全常识。

第九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时,须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交以下材料:(一)《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二)《营业执照》复印件(取得后补交);(三)内部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和机构资料;(四)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书》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生产经营场所平面图和生产工艺流程图;(六)生产原料组成成份、生产设备资料、卫生设施和产品包装材料说明;(七)食品生产单位提交生产用水卫生检验报告;(八)产品卫生标准、产品标识,生产产品的卫生检验结果以及安全卫生控制措施;(九)其他需要提交的有关资料。

第十条

检验检疫机构按规定要求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并出具书面凭证。对提交的材料不齐全或者不规范的,应当当场或者在受理后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补正。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检验检疫机构受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进行现场卫生许可考核及量化评分。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材料审核、现场考核及评分的结果,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现场考核时间除外,现场考核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月),并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或者送达卫生许可证件。《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延续《卫生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期满前30日内向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

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变更生产经营项目、变更法人、变更单位名称、迁移厂址、改建、扩建、新建项目时,应当向作出卫生许可决定的检验检疫机构申报。

第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停业时,应当到作出卫生许可决定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注销手续,缴销《卫生许可证》。

第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向异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供食品及食品用产品时,可凭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到该地的检验检疫机构备案。

第三章从业人员卫生管理

第十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对从业人员实行健康许可管理。从业人员每年必须到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第十五条从业人员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健康证明书》。申请办理《健康证明书》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健康证》申请书;(二)有效的身份证明;(三)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体检报告。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查,对经审查合格的从业人员,颁发《健康证明书》。《健康证明书》有效期为1年。取得《健康证明书》的人员,方可从事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第十六条

检验检疫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和协助本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食品卫生常识和食品法律、法规知识。

第十七条检验检疫机构将健康检查合格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的结果制作成胸卡(见附件2)。从业人员工作时应当佩带胸卡以备检查。

第四章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

第十九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食品及原料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查阅卫生许可证。向出入境交通工具提供食品的单位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同时应当建立销售食品及原料单位的卫生档案。检验检疫机构定期对采购的食品及原料进行抽查,并对其卫生档案进行审核。卫生档案应当包括下列资料:(一)营业执照(复印件);(二)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三)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四)使用进口原材料者,需提供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复印件);(五)供货合同或者意向书;(六)相关批次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七)产品清单及其他需要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条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卫生规范的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情况;(二)卫生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情况;(三)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情况;(四)食品生产、采集、收购、加工、贮存、运输、陈列、供应、销售等情况;(五)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感官性状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以及索证情况;(六)食品卫生检验情况;(七)对食品的卫生质量、餐具、饮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进行现场检查,进行必要的采样检验;(八)供水的卫生情况;(九)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的卫生情况;(十)医学媒介生物防治情况。

第二十一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日常卫生监督,应当由2名以上口岸卫生监督员根据现场检查情况,规范填写评分表。评分表须经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核实无误后,由口岸卫生监督员和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共同签字,修改之处由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签名或者印章覆盖。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拒绝签字的,口岸卫生监督员应当在评分表上注明拒签事由。

第二十二条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根据食品卫生检验的有关规定采集样品,并及时送检。采样时应当向被采样单位或者个人出具采样凭证(见附件3)。

第二十三条向出入境交通工具供应食品、饮用水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供应食品、饮用水前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经检验检疫机构对供货产品登记记录、相关批次的检疫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以及其他必要的有关资料等审核无误后,方可供应食品和饮用水。

第二十四条航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推行生产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水平。

第五章风险分析与分级管理

第二十五条检验检疫机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现场监督情况,对出入境口岸食品实行风险分析和分级管理。

第二十六条检验检疫机构应当组织技术力量,对口岸食源性疾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口岸食源性疾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开展风险分析。

第二十七条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对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的结果,对不同类型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分级管理。(一)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均为良好的单位,评为A级单位。检验检疫机构对A级单位每月监督1次;(二)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有一个良好的,评为B级单位,检验检疫机构对B级单位每月监督2次;(三)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均为一般的,评为C级单位,检验检疫机构对C级单位每月监督4次;(四)卫生许可审查结论为差,或者卫生许可审查结论为良好,但是日常卫生监督较差的,评为D级单位,检验检疫机构对D级单位不予卫生许可,或者次年不予续延卫生许可。

第二十八条检验检疫机构对不同级别的单位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根据风险分析和日常监督情况,每年1次进行必要的升级或者降级调整(见附件4)。

第二十九条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食品预警通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相关食品向出入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供应。

第三十条

出入境口岸发生食物中毒、食品污染、食源性疾患等事故时,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启动《出入境口岸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及时处置,并根据预案要求向相关部门通报。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一条

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检验检疫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一)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二)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的;(三)允许未获得《健康证明书》的从业人员上岗的,或者对患有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传染病的从业人员不按规定调离的;(四)拒不接受检验检疫机构卫生监督的;(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

第三十二条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检验检疫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一)未取得《健康证明书》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二)伪造体检报告的;(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

第三十三条

检验检疫机构工作人员,,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卫生工作交流材料篇(11)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137-03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和医用高值耗材品种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医疗成本构成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卫生材料是医院临床及医技科室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及可反复使用的物品,主要包括:治疗材料、诊断材料、放射材料、介入材料、口腔材料、心脏材料及一次性用品等[1],如止血器、手术包、镊子、吻合器、胶片、起博器及一次性针筒等。卫生材料的使用比药品要复杂,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手术用特殊材料、介入诊疗用特殊材料、骨科材料、手术用一次性卫生材料、一般诊疗用卫生材料[2]、高值耗材等。也可按材料的使用收费情况分为以下几类:不可收费、可收费经简单医嘱患者可自行使用的、可收费必须经医护人员操作的、可收费经医护人员操作并可重复使用的材料[3]。

1 卫生材料管理现状及问题

目前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大都有供应品种规格多、供货厂商多的特点,采购、入库、出库,保证库房卫生材料账物相符是大部分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重点[4]。材料领用的管理、领用科室的账物相符、与患者计费的相匹配、材料成本的计算和材料的内控管理流程,是目前卫生材料管理的重要工作。

1.1 招标合同管理存在漏洞

表现为招标合同和入库时的品名及开具发票的品名不一致,容易发生品种混淆现象;其次材料入库价格和招标合同所定价格缺乏核对。

1.2 领用数量不合理

表现为部分使用科室领用数量无计划,缺少领用科室的使用及收费记录,容易导致材料的浪费。

1.3 零库存材料管理流程不规范

零库存材料是指直接送达各使用科室先使用后入库、入库后即出库、库房没有库存的材料,一般为植入耗材,多以手工单据为主,根据已计费的植入单出入库。在手工单据流转环节中,如有丢失、涂改等现象难以核对,易发生错账漏账现象。

1.4 内部信息数据不规范

表现为卫生材料的名称不规范、规格不齐全、价格调整不及时、调价无监督,导致使用科室不能按准确的卫生材料名称和价格及时记账,易发生误记漏记,致材料库存不准确,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确认。

1.5 出入库管理不规范

表现为卫生材料的发票和入库单品名不一致,出库单规格和实际规格不一致,另外材料的收费及科室的支出时间脱节,导致了科室成本核算时收入和成本不能同步配比,影响成本核算的有效性。

1.6 医院成本控制存在一系列问题

整体成本控制意识较为薄弱,成本核算较单一,管理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等[5]:首先采购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强,医务人员申购卫生材料时对数量没有进行严格核算,在实际使用中浪费严重[6];其次卫生材料的库存管理不严格;第三监督不到位。

2 提高卫生材料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规范化采购制度

医院应提高对卫生材料的重视程度,建立及完善采购申请及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编制科学的采购预算,并严格实施[7],如发生紧急情况确需进行预算外采购,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2.2 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基础数据

由专门的部门(采购部)管理合同,并根据合同所规定的品种、价格及供货单位规范基本信息(名称、规格、单价等)设置系统中的初始信息且控制设置权限,由专人管理并对其负责,建立完善的合同与材料的对应管理,做到每种材料的数据与合同相关的依据,实现动态管理,财务部审核其实施;其次,调价与入库单、库存进行系统关联,最大限度保证了有序收费[8];再次设置系统自动对过期的“三证”进行筛查,对到期的合同进行提醒。

2.3 针对不同的卫生材料,制定不同的内控管理

2.3.1 非植入人体的可收费的常规耗材 对手术材料中价值较高的非植入人体并且可收费的常规耗材,如缝合线、止血器等,可在各使用科室设置二级管理库,卫生材料库出库到各使用科室,各科室在二级库中入库,然后根据收费系统中患者的计费情况下帐,并按月制作进销存报表,明确此类材料的患者使用追溯,定期对材料进行盘存,可避免耗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9]。

2.3.2 植入耗材 对于植入人体的耗材,由于这部分材料大都价值高、用量大,各医院一般没有库存,如介入材料、骨科材料、可吸收夹等,医生根据患者使用情况通知供应商提供,使用完后由手术室登记该材料的规格、型号等并进行计费,交由收费科核实是否已收费,再交采购部核实材料的数量及价格,将已核定的数量交给库房入库及出库到相关使用科室,手续完善后交财务部根据发票和入库单给供应商结帐。

2.3.3 不可收费的常规耗材 指一部分必须使用的消耗类材料,无法收费,价值不大的材料,如消毒材料、输液器、注射针筒、纱布等,也应加强管理,建议采用消耗比例或消耗定额的方法来确定消耗量,如某科室上月共出院患者1 000人,平均住院日为4 d,则按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1.5,则发放输液器6000个。按此方法管理方便,不是太精确,但让操作人员在思想上加强了自我管理理念,避免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

2.4 加强卫生材料采购计划的管理

采购部门根据科室的领用计划,相关材料要求附二级库的使用情况,在上批材料基本使用完后,再进行采购;但应保证临床医疗的需要。低值常规耗材按平均月用量进行计划采购[10]。

2.5 明确材料分类,并且制定不同的领用出库管理,在确保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限制库存量,以节约资金的占用

2.5.1 非植入耗材等有二级库管理的材料 所有材料一律先入库,使用部门(如手术室、供应室设置二级库)提供上批次二级库的使用情况明细,向采购部报送采购申请单,采购部向供货商提出送货申请,由库房入库后,根据采购申请单发放到使用科室的二级库中。

2.5.2 植入耗材 科室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填写特殊材料申请单,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将材料送到医院,手术室记帐并在收费科核实已收费的材料后,将申请单送达采购办核实规格、单价等,材料库房据完善手续的申请单生成入库单和出库单,使用部门在出库单上签字确认,并做为付款附件[11]。

2.5.3 不可收费的常规耗材 此类材料以推进全成本核算工作为基础,细化到具体使用科室的业务成本,规定每个领用科室指定专人请领。使用科室根据消耗比例请领。对于不能确定消耗比例,既不能定量也不能定额地管理材料,由科室根据需要直接请领[12]。

2.6 收入成本核算要求及时准确

可直接根据物价部门耗材加价原则核定的已收费记账信息直接计提使用科室收入,再据库房的出库单对科室进行成本计提,实现了收入和成本的同步配比。

2.7 加强卫生材料的验收及保管

卫生材料入库前,须验收质量及批号效期是否合格,还有包装是否符合有无破损、是否达到无菌要求,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后按卫生材料的分类进行存放,要符合卫生感染的要求,并便于领用和发放。医院须定期组织人员对材料进行清查盘点。对于过期失效的材料要及时清理防止用于患者。对于即将失效的要上报采购部进行退换货,减少损失发生[13]。

2.8 加强卫生材料库存的实时监控

卫生材料的库存量应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由相关部门及人员对库存情况及卫生材料的入库、验收、领用、处置等过程进行监控,并按时进行盘点,在发现卫生材料积压、超量以及快过期的现象时,医院应与供应商进行及时地沟通与联系,协商退货或控制采购数量。

2.9 卫生材料库房的管理

卫生材料是直接作用于患者,还有部分植入人体,因此它的存放要求不同于普通超市及商场的库房存放,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湿度及摆放要求。①库房应保持空气流动,温度应保持在20℃、湿度在70%左右,以防卫生材料发霉变质。卫生材料入库后全部摆上货架,杜绝了地上的湿气对材料的伤害,冬夏两季使用空调调节室内的温湿度。②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物品如生物蛋白制剂、异体真皮、心包补片、血气测试片等按产品的温度要求存放在冷藏柜中。③库房可分为3个区域:合格区、待处理区和备用区。合格区:指验收合格后的材料分类摆放的区域;待处理区:指验收时发现货物有问题需要退还或与厂家更换的材料摆放区;备用区:指医院未入库,因厂家供货需要一定时间,而又为了不影响材料的供应情况,厂家自愿将材料摆放在医院库房,医院入备用库,但不做医院资产及付款处理。④货架与货架之间的设置应保证一定的宽度,便于空气流通和材料的取放。为避免卫生材料摆放过期,材料摆放时应按入库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先入库的放在上面或前面,后入库的放在后面或下面,确保先进先出、效期近的先用、效期远的后用。⑤尽量实行零库存的方式,量出而入、按使用量采购,对部分科室采用快递公司配送供货,利用最小资金使用量及库存,达到最大的效果。

2.10 加强卫生材料财务的管理职能

设立卫生材料会计岗位,对各供货单位卫生材料的入库单进行核对,核对入库单的入库数量及价格是否正确,植入材料的入库单是否附有患者的资料及医生签字。月底根据入库汇总报表核对各供货单位的入库单加总金额与报表是否相符,及时清理异常情况,如有退库及时减帐,据核对无误的月终汇总数据和供货单位对帐,对帐无误后根据供货单位的发票及入库单填写付款凭证。

2.11 加强审计工作

审计具有监督职能,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审计部门要加强材料采购及使用过程中的审计工作,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审计各部门的使用及申报数量是否合理[14],审计卫生材料的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数量、稽查盘点、盈亏处置、卫生材料的收发存管理、成本管理与核算、卫生材料收入及折扣情况、卫生材料供应商应付款等审计工作,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改进措施。①对合同的细则进行审查,认真核对合同的各项条款,审计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供应商的履行能力及资质的合规性。②根据医生卫生材料的实际消耗情况,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避免超出合同规定的数量采购而造成库存的积压。③审计采购价格的执行情况,是否严格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执行并且是否符合市场的普通价格。④审计入库材料的质量,防止以次充好或者规格型号不符合规定。

卫生材料是医院成本中除药品成本、固定资产折旧、人员经费之外的主要成本,更是可控可变成本且是各医院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卫生材料管理,规范卫生材料的使用,可有效地节约医院的医疗成本、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优化医院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5]。就目前情况,医院对于卫生材料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体而言,医院在加强卫生材料管理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卫生材料的流转过程,缩短中间环节,做好出入库的管理以及质量监督,以节约医院成本为原则,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促进医患关系,不断提高医院的日常运作与管理水平,保障医院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尤钰.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初探[J]. 现代医院,2011,11(4):131.

[2] 庄希. 浅谈医用卫生材料的管理[J]. 医疗装备,2010,23(10):44.

[3] 马力,杨庆华,李长庭.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J]. 企业导报,2009,10(11):102.

[4] 刘新杰. 谈谈加强医用卫生材料的管理[J].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2,29(1):46.

[5] 林志民. 医院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 财经届(学术版),2011,29(12):69.

[6] 袁晓芸,谭成. 医院卫生材料成本控制方法与实践[J]. 卫生经济研究,2011,28(12):34.

[7] 陈晶.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问题探讨[J]. 财会通讯,2011,32(6):81.

[8] 居益君,贾玲昌,陆云. 卫生材料内部管理流程再造[J]. 医院管理杂志,2009,16(9):824.

[9] 孙究. 医院经营成本控制浅探[J].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28(7):77.

[10] 李鑫,黄晓光. 南京市医用卫生材料招标采购的分析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222.

[11] 余真鹏. 我院卫生材料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卫生经济,2007,26(3):48.

[12] 杨霜英,张庆波,杨信利,等. 医院卫生材料库存核算信息管理系统[J].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1):23.

[13] 林传洲,赵伟东,黄磊. 医疗卫生材料安全使用管理系统研究[J]. 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