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7:50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H059;N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25-04

引言

根据术语学的观点,一个学科术语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反映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一门科学越“科学”,术语就越完善。而中医药学因其悠久的历史,术语具有一些特性。比如形式独特且不简短,有时是字,有时又是短句,如“神”“木克土”“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而术语的意义往往较为广泛,一词多义的情况较多,如“气”;有些概念相对模糊,如“阴”“阳”,且没有明确界限;还有一些同义词,如“内风”也称“肝风内动”或“虚风内动”等。根据近现展起来的传统术语学理论来看,中医术语显然不符合术语学对理想术语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如单义性、准确性、简短性、系统性、不能有同义词等,这甚至也成为各界质疑中医科学性的论据之一。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近一二十年认知术语学的产生对传统术语学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从认知角度来看,中医术语因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以及古汉语特点,具有很高的认知研究价值,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现象的特有的认知方式和体会。

一认知术语学理论源起与发展

术语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萌芽阶段;70年代的确立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也许不同术语研究者对于术语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会存在不同观点,但绝大多数术语学家都承认,今天的术语学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认知术语学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认知术语学(когнитивн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首先产生于具有雄厚术语学研究基础的俄罗斯,是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在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1993年俄罗斯术语学家格里尼奥夫(СВ Гринев)在《术语学引论》一书中使用“认识论术语学”(гносеологическ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这一术语,研究专业词汇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并指出术语在科学认知中具有记录知识、发现新知和传播知识的功能。该著作可以看作是认知术语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998年著名学者阿列克谢耶娃(ЛМ Алексеева)在《术语和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认知术语学”这一术语。同一时期,西方学者也开始把“社会认知术语学”作为与传统术语学相对的概念提出来。此后,“认知术语学”这一术语开始被术语研究者积极使用。

2006年,俄罗斯术语学家塔塔里诺夫(ВА Татаринов)在百科词典中收录了“认知术语学”,并指出 [1]:

在认知术语学框架下,术语被看作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对知识进行加工和结构化的产物。术语能够记录人类获取的信息,成为认知的工具,因为它能够总结科学事实、积累知识并传播给下一代年轻学者。它的研究基础是范畴化、概念化、概念模式、隐喻化和世界图景等问题。

认知术语学从认知科学中引入隐喻、隐喻化、概念化、概念空间、范畴化、世界图景等一系列概念,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范畴机制、研究方法、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向。它不仅是术语学的一个分支方向,它还是全新的观点体系,是对传统术语观的颠覆和重构,它对很多传统术语学的基本问题给予重新认识。

首先,认知术语学突破传统术语学的语言学界限,把术语看作是表达专业思想和思维的客体,是专业信息的载体和存储形式,它不仅承载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而且是未来认知活动的手段,是专业领域认知和交际的单位。

其次,术语隐喻现象在传统术语学框架内被看作是术语构成的个例,是术语构成的手段之一;在认知术语学研究中则被看作是概念生成及系统构建的基本思维方式。

再次,传统术语学把术语多义现象看成是一个需要根除的“缺陷”,而从认知术语学角度来看,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延伸,是人类范畴化、概念化及隐喻思维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概念及相应术语发展的普遍现象。

综上所述,认知术语学对很多传统术语学中的基本问题给予重新阐释,它将为中医术语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空间。

二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论据一:俄罗斯著名术语学家列依奇克(ВМ Лейчик)指出[2]:

术语系统并不仅是与概念系统相联系,而且是与其背后的科学理论相联系。客观现实的多元性和不可穷尽性以及每个理论体系的有限性,导致同一个知识领域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理论体系,每个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系统,能够覆盖它所描述的客观知识领域。

例如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是不同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中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对于生命现象这个研究对象完全建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人体和病理有自己的一套解释系统,医学实践中有很多中西医结合的例子。实践证明,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论据二:“一门科学理论的术语首先是以某一自然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是该语言群体对世界的认识的体现形式。”[3] 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由汉语建构的世界,其语言特质与汉语的文化特质相关,反映了汉民族生活现象的世界。它与西方现代生物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模式、认知方式都不同,术语系统的构建模式也因此不同。中医基础理论建立于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之上,气血、经络等基本概念都是中医特有的,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关于生命现象的世界图景。

论据三: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尤其是抽象思维的工具。从认知角度看:“科学隐喻不仅有助于快速掌握研究对象,是描述科学理论的语言手段,还有助于人们探求知识、记录知识,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4]从科学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几乎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是基于纯粹的逻辑建构。从生物学中分子的双螺旋体结构,到核物理学中的夸克,我们很难想象没有隐喻的“科学语言”。而综观中医术语的内涵,可以说隐喻无处不在。同时,相对于其他对象科学的拟人观(即以人的身体结构、功能、形象、性格等特征比拟非人类事物),中医学对人类机体的隐喻思维则是拟物观,即在中医学上,人的躯体就是缩小的世界,人与宇宙是同构的,从人体推及自然,人与万物的构成和运动规律是一致的,自然、情绪、社会生活、动物、植物、气象、兵法和等级制度等都被用于中医的认知原型。可以说,准确把握中医术语的隐喻特质是理解中医理论的重要一环。

综合以上术语学分析,中医是一门历史性和人文性高度融合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其术语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

三中医术语的特点

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弗洛连斯基(ПА Флоренский)曾指出:“任何一门科学的实质就是该科学的术语系统,术语的发展史恰恰反映了这门科学的发展史。”[5]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术语因此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术语的特点,朱建平教授曾撰文将中医术语的特点概括为“历史性、人文性、定性描述、用具体名词表达抽象概念”[6]。

1历史性

中医术语多为古代汉语,中医术语可以是字、词、短语,还要考虑到古今词义的演变等,如“内风”在古代指因房劳汗出,风邪乘袭的病证,今指肝风内动,即由脏腑机能失调而引起具有动摇、震颤特点之各种症状的病理变化,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2人文性

中医术语大多包涵了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术语“三子养亲汤”中,“三子”是指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三种药材,主治老年人中气虚弱,运化不健。因其用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咳之疾,因此寓其“子以养亲”之意,蕴含了汉语言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

3定性描述

中医术语包含大量的自然语言和生活语言,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事态来表述或比喻人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原理等。多为定性描述,很少定量描述,如气虚、火旺等都是一个定性的描述,无法用确定的数值来衡量。

4浓厚鲜明的古汉语特色

中医术语多为古代汉语,由于汉文字的特殊性,中医术语中的词法、句法非常灵活,极富弹性。有很多概念的术语表达不完全符合形式逻辑及现代术语学的要求。此外,中医术语往往意义广泛,一字多义。如“气”是中医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一个术语,“有人将《黄帝内经》中的‘气’分为270多种,其概念内容很难清晰界定”[7]。

5独特的抽象思维方式

汉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与中医学科体现的抽象思维方式是互为影响的,尤其体现在隐喻思维模式上。如五行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因此医学上所说的五行并非指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四中医术语的外译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意味着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已被列为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在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导向下,中医术语的外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推动中医走向世界以及平衡“文化逆差”的必经之路。

术语翻译不单单是完成两种语言表达手段之间的转换,还要实现学科领域内的科学概念之间的对应,不同语言相应学科领域的概念之所以能对应,其理论前提是科学的国际性和科学认识的普遍性。此外,在传递概念基础上,还应该保证所翻译的术语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保持原有的概念体系。从概念出发、从概念系统出发是术语学的一条基本原则。[8]

也就是说,不同语言间术语表达手段的转换具有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突出特点,因为术语同时属于语言系统和专业知识系统。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和非语言的综合因素。

然而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中医所具有的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其独特的理论概念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词,中医术语的外译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中医学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的很多理论的科学性已逐渐被证实,因此在很多中医术语翻译过程中,不仅考虑双方语言特点,还应考虑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性,不要单个解决术语翻译问题,而要注意保持术语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制定统一可行的外译处理原则和方法。对基于这些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名词的译介应保持中医固有特色,不能以西代中,也无法取代,如气血、经络、三焦等中医独有术语在西方现代医学中缺乏对应词。另外,基于不同理论体系的中、西医术语,还存在名同实异的情况,如中医的心、肝、脾、肺等概念的内涵与西方现代医学中概念有很大不同,这种情况尤其需要注意。

其次,中医术语的规范工作需要语言学家和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进而,其外译也不应仅局限于汉语言使用者,还需要目标语国家的汉学家和中医工作者的合作。对于一些翻译原则和方法不宜过于教条,除了考虑保持我国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语言特色之外,目标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对于同一个术语外译,中国人的翻译和外国人的翻译肯定会有不同的地方,尤其对于中医这样一门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因此做好与目标语国家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在不破坏中医理论精髓的前提下选择更为恰当和合适的表达手段,对于中医的传播和交流更有好处。

参 考 文 献

[1]Татаринов ВА Обще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 / ВА Татаринов / Российское терми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Терм[М]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 2006:82

[2]Лейчик ВМ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предмет, метод, структура[М]Белосток: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Белосток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7:100-101

[3]Романова НП Язык науки как результат и источник познания[С]//Татаринов ВА Истори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я(ТОМ3) Москва: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 2003:218

[4]Алексеева ЛМ Метафоры,которые мы выбираем (опыт описания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концептосферы)/ЛМАлексеева[C]// любовью к языку:сбнаучтрудовМВоронеж:ИЯ РАН,Воронежгосунт, 2002: 293

[5]Алексеева ЛМ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рмина в русской традиции[C]//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и знание Материалы Ⅱ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симпозиумаМосква, 2010:18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2)

一、医学文秘专业就业方向

医学文秘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事业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药公司及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他们可从事的工作岗位:秘书、文书、公关、档案、宣传、管理等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3)

一、医学文秘专业就业方向

医学文秘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事业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药公司及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他们可从事的工作岗位:秘书、文书、公关、档案、宣传、管理等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4)

在分析西医院校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与当前药学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对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中医药学概论》 课程 教学改革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existing questions of teach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tline in Western medicine academy and searches the inadaptation for current pharmacy development.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tlin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按我国现行药学教育的划分,主要来源于西方现代医学的药学教育有一门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中医药学概论》,它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诊断方法、中药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中药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代表方剂[1~5]。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根据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影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效果的三点不足

1.1 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中医药学概论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安排通常已占去50%左右,留给中药学和方剂学的时间甚至只有24~26学时。要在这短时间内介绍清楚中药学(介绍常用中药180种)和方剂学(介绍常用方98首)的最基本内容都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通过实例讲授有关研究方法和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

1.2 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有关调查表明,西医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课程的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并由此面临日益严重的困难,日益严重的困难对自信心的打击,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兴趣,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便是知识结构残缺,视野狭窄,创造力低下等等。可见,不解决兴趣问题,素质教育则无异于画饼充饥。导致兴趣淡薄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法在过渡环节上出现障碍,这是药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衰落”的现实在心理上的投射。勿庸讳言,步履蹒跚的中医药学和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之间有着强烈的反差,兴趣的缺乏无疑也来自这一反差在学生心理上的投射。第三,封闭而又细腻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做法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兴趣”则让受教育者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可见,这一教学风格与“兴趣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1.3 中医药学概论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投入不足如中药学需要大量的中药样品实物做教学演示,然而,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某种中药所有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规格的样品都展示给学生,但使用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方面的软件应加紧开发,硬件也应适当配备。

2 我们对提高中医药学概论教学质量的四点做法

2.1 提高对中医药学概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必要的教学时数由于现代中药符合世界发展,现转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消费观向重视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潮流,医疗保健观转向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的潮流,体现为崇尚自然。因此,我国已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该产业发展,以回应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在传统药物(天然药物)对我国提出的挑战。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药是极具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产业。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领域,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西药的研发难度将更大,而以中药为基础的天然药物研究必将成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学概论在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出来。

我省是中药的资源大省,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的品种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古往今来,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物宝库”的美誉,而且许多地道名贵中药材云南比较具有优势。民族医药是云南的一朵奇葩。1998年,云南拥有药品生产企业109家,生产中药材及中成药的企业数为36家,而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中56%是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大大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而且逐年有所提高。

中医药学概论是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成药学等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肩负着为中药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的直接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学时。没有足够的学时,不可能掌握中医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前沿研究内容。

我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中医药学概论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重视度;同时教学时数增加为64学时,并且增加了后续分化课程——中成药学。

2.2 课程体系内容的调整如中药学与方剂学是较为成熟的中医基础学科,彼此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分别进行授课,既过多占用学时,又显啰嗦重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对此,我们根据中药、方剂讲解的基本结构(如都讲功效与应用)相似、分类基本相同的特点(如都有解表类、清热类、泻下类……)把同一类药、剂归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在每个章节讲完药物后,跟着讲本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如讲完辛凉解表药后再讲银翘散等方剂),然后演示自制课件——《生药学》中的中成药照片,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早了解医药市场情况,打破了两门课程间的界限,使之系统条理化。这种调整减少了篇幅,精练了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2.3 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药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是从事一般药物制剂、鉴定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执业药师,教学内容应侧重在药而不在医。例如,中药学部分很多内容(如药物的来源、产地、采制等)将要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系统学习[6],中药学中可不讲或少讲,中药的理论、功效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而重点讲授。因而课程内容及课时均可相应减少。

2.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沿海及京、津、沪等发达地区,中医药学概论大量使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突出直观性、生动性和应用性,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明显提高了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们注意广泛收集适于中医药的影像资料,并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其结果,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改革是时代前进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更势在必行。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应不断探索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 建.中医药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5)

医学信息学的教学体系应该从医学信息的上、中、下“三游”来加以组织。医学信息学上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本质、特征、类型、产生机制与机构、传播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中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定、组织与分析,以及医疗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的描述与信息库、卫生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的储存、检索和深加工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下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及其文化传承等知识。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研修相应的“三游”知识。如临床专业的学生需要研修病案管理学、病案信息资源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课程。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进行调研发现,在医学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只有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医疗保险专业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而作为未来医学信息的产生者——医生,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这种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之间的脱节,直接导致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培养良好的医学信息学素养,进而导致这些医学生在未来成为医生之后对医学信息不重视,甚至为医学信息产生、收集、整理而烦恼。

1.2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不深入

长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或方向)的高校进行了排名,其顺序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延边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南华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等33所高校。笔者在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网站利用“题名=医学信息或卫生信息,文献类型选择‘中文书籍’进行检索,返回结果为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文献。在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医学信息检索的文献为31本,涉及到医学信息学基础教程的结果为8本。其余主要包括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决策与支持系统和医学信息分析等。综观这些检索结果基本上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大学课程教科书。在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卫生信息管理的结果为8本,涉及卫生信息系统的结果为2本,涉及卫生信息化的有2本,涉及卫生信息技术与卫生信息资源的各1本。从检索结果可以得出在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创作重复现象。如在检索结果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雷同多,书本编排应急就章,重复建设,后出版之书不仅没有超过前者,有的反而出现倒退现象。除刘冰、黄玉玲主编的《医学信息研究》之外,主要用于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教材。在这些教材中除了丁宝芬教授的《医学信息学》、罗爱静教授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和《卫生信息管理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部级教材规划教材之外,其余教材鲜有得到国际或国内同行普遍认同。有些著作虽然注重吸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学科知识,但是没有能够与医学信息学有效融合,移植现象比较明显。当然笔者在此无意于简单否定医学信息学界与出版界同行的工作,但我国33所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应该反思,应考虑利用范式理论指引学科发展,加强知识横向与纵向的传承与发展,引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理论,弥补国内医学信息学学科的空白和不足,提升学科地位。

2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是解困之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医学信息学也将与其他学科更加相融,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必将走向开放与合作,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因此我国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利用范式理论作为研究手段,从国外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中汲取有益成分,使之为解决国内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之瓶颈成为应然解困之举。

2.1范式研究有助于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深化与拓展

医学信息学要想从宏观上和根本上提升学科地位,需要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元科学理论,即关于科学的科学,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即是指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当医学信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对学科的本质、规律及其相关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便产生了“学中之学”、“科学之科学”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这类的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称之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遵循学科发展史的轨迹,即经验研究、方法论研究和理论研究,具体发展走向为病案管理、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信息化、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信息保护技术学、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合作和医学信息学史等。在此基础之上,医学信息学科分支中会产生医学信息学概论(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以“揭示医学信息学现象本质和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学科。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就是关于医学信息学学科自身的深化与拓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从根本上认识医学信息学的元问题和本质规律。现阶段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其研究领域已经从医学知识表达、卫生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与培训l等传统领域向面向语义互操作的知识体系构建、跨系统和跨应用的互操作标准制定、网格与云环境下的应用、转化医学、人体模型建设、临床决策和认知学领域深入发展。尽管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对元问题层面的挖掘探讨仍对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医学信息学元科学代表“医学信息学概论”或“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为例,现有的文献仅有一本,即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信息管理概论》。笔者认为作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应当注重对医学信息学生存环境、发展史和共同体的研究,应从医学信息学本身的问题出发建立起本学科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不宜将大量的篇幅放在对“对象性事物”的描述和阐述上。基于元科学的重要性,医学信息学理应将更多的空间设定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该学科地位。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理应针对医学信息学自身的探讨和分析,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认识医学信息学基本问题和本质规律的研究。鉴于此,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与医学信息学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是医学信息元科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它是以医学信息学发展史为研究主线,不仅涉及到医学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需要研究医学信息学学科共同体主体作用、医学信息范式变迁与学科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2.2范式研究是医学信息学汲取外学科精华的典型尝试

较之于医学信息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医学信息学对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应用的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将不断推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即使医学信息学在解谜过程中出现不可通约性,分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医学信息学也会在反复的推敲和质疑中逐渐成熟。因为在外学科理论引入医学信息学的磨合期中所产生的碰撞、摩擦和火花,可能为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争论的焦点和学术的创新点。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与目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论及:“将自己的领域当作独立的王国,而忽略它与其他领域,诸如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造成了归纳的一般性无法演变成演绎的精确性,演绎的精确性又无法上升到归纳的一般性。最终的结果就是,个人困扰没有成为公共论题,甚至于渐行渐远。人文精神的组织力进化成为科学精神的机械性,而概念和方法则成为了问题的主导因素,这不禁有本末倒置之嫌。加之于我们对社会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一无所知,而只是无意识地接受了其存在的合法性,这更容易加深身处其中人的无力和无助感。”医学信息学范式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学理论进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一大尝试。医学信息学由单一研究方向向多重研究方向发展,从病案管理学向病案学、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系统、医学决策支持系统、认知学和医学伦理与监管等方向发展,医学信息学专业呈现日益增多,学科日趋分化的趋势。从医学信息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符合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初期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知识是从病案管理实践着手,对于学科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认识的推进,与学科内外发展动力因素的影响,对医学信息学进行逐块逐层的分解研究,于是出现了整体知识的不断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在学科组成上表现为学科不断分化成病案学、医学信息学、卫生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或专业)。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理应汲取外学科的精华充实与强化本学科内涵建设,来解决医学信息学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因此,为了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深刻剖析与之存在学科依赖关系及其运作原则,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此情境下的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问题,而不是脱离其中任何一方。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发端于2O世纪80年代初的医学图书情报学,研究体系不够完整和成熟,研究领域也不平衡,例如重视文献信息管理、技术路线和微观实践,但是对于理论研究和学科RESEARCHONLIBRARYSCIENCE19建设研究不够深入,标准规范建设滞后,信息共享不足、缺乏系统规划,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新时期的医学信息学又面临学科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社会学、伦理学、认知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渗透,意味着医学信息学已经沿着范式理论的轨迹,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各学科精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医学信息学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的今天,借鉴社会学方法有助于分析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分支学科,或许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的封闭视野所不能看到的演进过程与规律;也有助于当我们习惯于现有学科思维框架下的医学信息学发展之余,换之以外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和演变,给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输入新的血液。

3医学信息学学科范式内涵探微

“范式(Paradigm)”一词是托马斯•库恩首先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用于科学研究的,他在该书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可以用来解释科学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社会学概念。”“范式的主要表现为‘符号概括’、‘信念’、‘价值’和‘范例’等。”在解读与理解库恩关于范式的阐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生产和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共有的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即范例)等成分,是指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公认的“模式”。共同体、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范例等是医学信息学范式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虽不可能涵盖医学信息学范式全部的“应有之义”,但可以把这些当作医学信息学范式的核心内容。

3.1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简称为共同体,最早运用可以追溯到1942年,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波朗尼(Polanyi)在其论文《科学的自治》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把“共同体”理解为科学范式的承载体——“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学科共同体是以上一切成分元素的执行者,也是经常被忽略的研究主体。科学共同体研究在范式研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正因为有了共同的范式才能集中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在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时,首先要明确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概念。传统的医学信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医学信息学的对象、方法论、理论标准,而很少涉及医学信息学的认识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理解为发展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主体,拥护同一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由授受相应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背景和学科训I练的学者构成,他们以发展医学信息学为使命,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循共同的学术规范和维护共同的学术尊严。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通常遵循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规律,致力于医学信息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是医学信息学学科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以是相对稳定的正式组织形式,也可以是自由组合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前者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成员、规范和活动方式。如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下的病案管理委员会、医学信息学会,全国33所开设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或方向)的院校教师组成的同事式组织、导师与学生组成的师徒式组织,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科研、实践机构组成的固定团队等。后者一般不具备严格意义上传统固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稳定人员构成等内容。如因课题立项而临时组建的课题组形式,各地组织的拥有固定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博士论坛,同一学科领域或分支学科的共同爱好者等。从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发挥的作用来看,非正式组织形式的学科共同体不仅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正式组织形式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的补充力量。当他们的自身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社会及统治阶层认可时,自组织形式随时有可能转化为有组织形式。

3.2世界观

世界观,又称为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由于医学共同体所处的社会地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医学信息学世界观,这种观点是共同体自身医学信息学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结果,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医学信息学的相关研究者对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指导学科发展的哲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共同体对整个医学信息学学科,以及共同体与医学信息学之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简而言之即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对于医学信息学这一学科的总体认识,对医学信息学的共识,包括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基本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是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承诺,以及对自身在医学信息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可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开展医学信息学研究。医学信息的世界观往往决定着一个学科的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表现在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中则是要解决“如何看待医学信息学专业研究对象”的问题。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历史记录属性时,要维护的是学科历史有机联系;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知识属性时,要实现的是学科最大效益。

3.3方法论

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学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所自觉沿袭的一般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以解决医学信息学中的问题为目标的一种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问题分析、任务工具和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论述。方法论体现在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之中,可以是由模式、方式、方法、手段等组成的经验研究成果、案例和实用技术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范式按照库恩的科学范式为一般原则,即从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为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线索,并利用历史主义方法构建医学信息学范式理论;在经验层面,方法论是理论适用的方式,如在病案科整理病历资料时,利用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进行归档管理;在医学信息学安全和实用技术中则是一些纯事实性和操作性方法,如利用原型法指导医院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用以指导医学信息学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路径与纲领,解决的是“医学信息学如何从事专业学术活动”的问题。如研究方法中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证方法、比较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等。

3.4理论成果

医学信息学理论成果是指对医学信息学范式形成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共有医学信息学理论。理论需要寻求解释,而范式则提供了寻找解释的方法。医学信息学理论在成为共有认识之后可以上升到范式层面,达到范式层面的理论成果同一般的理论成果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范式层面的理论来自于一般理论而又高于一般理论,它是医学信息学共有的概论、命题及其推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作为医学信息学理论逻辑出发点的概念是基本概念。共有概念是对医学信息学学科共有基本元素的约定,而这些概念必须是以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本源概念的面貌出现。如“病历”、“医嘱”和“病案”。命题是表明判断结果的陈述语句,有真假意义的语句才是命题。如病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医疗记录性——这是对病案本质属性的肯定判断,是一个可以做真假检验的语句。共有命题是指医学信息学学科理论中类似自然科学中定理、定律性质的命题。推理是指一判断借以另一判断推出的思维功能。共有推理是由共有命题中引申而来的。如从病案的原始性可能推理出病案具有凭证性。虽然范式层面的理论已经得到充分的论证,成为共同体内部约定俗成的公理,但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不会因为具体理论的不完善而影响范式共有理论的存在,对于共有理论,也不会因为研究主体的不同阐释而影响其范式指导作用。虽然处于同一学科共同体的成员往往引用同样的理论成果,得出类似的理论观点,医学信息学共同体能够同意确认一个范式,但不会同意对范式的完整诠释或合理化。缺乏标准诠释或不能得出一致同意的规则并不会阻止范式指导研究。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6)

我国在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引入全科医学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1]。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限选课或是必修课,该课程可以帮助医学生树立整体的医学观,可以帮助医学生形成系统的全科医学理论体系,了解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从而为学生将来走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3]。我校从2007 年开始在全院本科生中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模式方面深感目前以授课为基础即“单项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也一般。因此,为了在现有的条件下促进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教学效率的提升,我们在2010 年开设的选修课中尝试引进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4],以期通过PBL 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途径,促进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PBL 教学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PBL 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价,同时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而学生课堂中主体的地位也可以获得充分体现,同时学生也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随时进行深化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自身在课堂中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定位进行明确,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堂学习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尤其是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为PBL 教学模式的应用创造更多基础;第三,在应用PBL 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案例以及比例的选择做出适当的筛选,并且针对病例选择合适的问题,通过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不同的病例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提问,也可以针对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病例进行探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展学习,会激发出更多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思想,这对于学生日后参与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学生角色的转变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简单的重复和记忆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甚小,因此在PBL 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需要由以往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和参与解决问题的讨论;其次,学生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一方面,学生需要不断拓宽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从以往单纯来自教师传授的途径,转变为自己上网查阅、听讲座、参与讨论以及反思等途径获取。另一方面,则需要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懂得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且主动与其他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

二PBL 教学法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PBL 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PBL 教学法在进行内容设置时,除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理论和临床知识外,还包括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将这些目标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最为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PBL 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第一,确定PBL 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相匹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第二,保证PBL 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第三,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考虑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将学生定位于一个或者多个教学目标上,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PBL 的实施方法

PBL 教学法的实施,应当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基本原则,着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5]。目前,我国医学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的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的实施PBL 教学法显得十分重要。PBL 教学法又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内容与某个具体的案例结合,将其设置成为特定的情境,学生通过思考和观察发现其中包含的信息,并且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深入探索。从本质上说,PBL 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技巧的教学过程。

在PBL 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将学生按照6~8 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由学生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和一名记录员,组长负责主持和协调小组内讨论,记录员负责对主要问题和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具体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阐明术语

对于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以及超出学生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进行明确指出,由教师进行说明,并且由负责记录的学生将问题记录,当小组内讨论结果不理想时,由负责记录的学生将问题列出。

2 明确问题

对于小组需要讨论的问题,应当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后进行记录和明确,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可以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 集体讨论

对于在小组内讨论没有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可以做出记录,然后再通过集体讨论,以此获得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且由记录员将其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和尚待扩展的知识结构进行记录。

4 设计解决方案

对问题相关的章节和内容进行复习,然后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答案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

5 阐述学习目标

经过上述讨论后使组内在学习目标上达成一致,教师在此时可提供指导及适当的引导,从而确保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当性及可完成性。

6 信息检索

搜集每个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在本阶段指导学生选择数据库及检索的方法,并教授学生如何组织、整理搜集到的信息等。

7 综合

当学生将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综合以后,再次进行讨论,并且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个人或家庭健康问题或社区常见健康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及建议,学生之间可以对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再由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成效进行评估。

8 成果分析

为了保证PBL 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需要结合全科医学的相关概念、知识和基本原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有效掌握社区常见疾病诊治的关键点以及健康照顾方案[6-7]。通过在全科医学概论中应用PBL 教学法,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获得显著提升,学生的循证医学知识、查找与应用文献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而且在整合病史、分析和诊疗疾病、临床思维能力上都有了明显改进。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论述了PBL 教学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角色的重要转变,进而阐述了PBL 教学法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最后着重探讨了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PBL 的实施方法和应用效果。通过本文论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PBL 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运用到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有更深入、更扎实的掌握;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而且通过将典型案例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弥补了我国目前临床实习和社区见习中病人缺乏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医学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嵬,杜娟,郭爱民,崔树起,路孝勤.国内外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制度探讨[A].2010 年中国卫生人才发展论坛论文选编[C].2010.

[2]何颖,王德肖.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对医学生基层医疗择业与兴趣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3):1521-1523.

[3]张涛,塔方欣,高艳,祝春梅.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1-33.

[4] 邢文华,林晓嵩.PBL 教学法在全科医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3):63-64.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7)

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价,同时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而学生课堂中主体的地位也可以获得充分体现,同时学生也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随时进行深化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自身在课堂中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定位进行明确,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堂学习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尤其是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为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创造更多基础;第三,在应用PBL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案例以及比例的选择做出适当的筛选,并且针对病例选择合适的问题,通过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不同的病例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提问,也可以针对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病例进行探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展学习,会激发出更多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思想,这对于学生日后参与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学生角色的转变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简单的重复和记忆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甚小,因此在PBL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需要由以往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和参与解决问题的讨论;其次,学生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一方面,学生需要不断拓宽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从以往单纯来自教师传授的途径,转变为自己上网查阅、听讲座、参与讨论以及反思等途径获取。另一方面,则需要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懂得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且主动与其他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

二 PBL教学法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PBL教学法在进行内容设置时,除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理论和临床知识外,还包括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将这些目标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最为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PBL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第一,确定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相匹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第二,保证PBL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第三,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考虑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将学生定位于一个或者多个教学目标上,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 PBL的实施方法

PBL教学法的实施,应当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基本原则,着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5]。目前,我国医学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的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的实施PBL教学法显得十分重要。PBL教学法又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内容与某个具体的案例结合,将其设置成为特定的情境,学生通过思考和观察发现其中包含的信息,并且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深入探索。从本质上说,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技巧的教学过程。

在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将学生按照6~8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由学生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和一名记录员,组长负责主持和协调小组内讨论,记录员负责对主要问题和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具体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阐明术语

对于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以及超出学生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进行明确指出,由教师进行说明,并且由负责记录的学生将问题记录,当小组内讨论结果不理想时,由负责记录的学生将问题列出。

2 明确问题

对于小组需要讨论的问题,应当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后进行记录和明确,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可以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 集体讨论

对于在小组内讨论没有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可以做出记录,然后再通过集体讨论,以此获得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且由记录员将其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和尚待扩展的知识结构进行记录。

4 设计解决方案

对问题相关的章节和内容进行复习,然后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答案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

5 阐述学习目标

经过上述讨论后使组内在学习目标上达成一致,教师在此时可提供指导及适当的引导,从而确保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当性及可完成性。

6 信息检索

搜集每个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在本阶段指导学生选择数据库及检索的方法,并教授学生如何组织、整理搜集到的信息等。

7 综合

当学生将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综合以后,再次进行讨论,并且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个人或家庭健康问题或社区常见健康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及建议,学生之间可以对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再由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成效进行评估。

8 成果分析

为了保证PBL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需要结合全科医学的相关概念、知识和基本原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有效掌握社区常见疾病诊治的关键点以及健康照顾方案[6-7]。通过在全科医学概论中应用PBL教学法,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获得显著提升,学生的循证医学知识、查找与应用文献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而且在整合病史、分析和诊疗疾病、临床思维能力上都有了明显改进。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论述了PBL教学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角色的重要转变,进而阐述了PBL教学法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最后着重探讨了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PBL的实施方法和应用效果。通过本文论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运用到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有更深入、更扎实的掌握;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而且通过将典型案例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弥补了我国目前临床实习和社区见习中病人缺乏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医学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嵬,杜娟,郭爱民,崔树起,路孝勤.国内外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制度探讨[A].2010年中国卫生人才发展论坛论文选编[C].2010.

[2]何颖,王德肖.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对医学生基层医疗择业与兴趣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3):1521-1523.

[3]张涛,塔方欣,高艳,祝春梅.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1-33.

[4] 邢文华,林晓嵩.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3):63-64.

[5]邓益帼,章敏之,李春华,杜伟钊,梁淑贤.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8)

科学与文化的前因后果

鉴于文化概念极其复杂的歧义性使得定义文化概念的种种努力不可避免地陷入于困境的教训,本文的“文化”一词仅指向文化的核心—哲学。

1.西方文化背景中科学与文化关系断裂及其前因后果关系的重构  近代以来,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日趋断裂成为“鸿沟”彼岸的“两极”。其直接后果:一是导致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峰对峙”。二是导致了人文科学的危机,人文科学曾经生机勃勃的时光一去不复还。三是导致了科技完全脱离人文的指引而走向异化。

正是在科技与文化关系断裂及其衍生的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西方思想界展开了科技与人文之间理解、沟通与对话的努力。1977年8月11日-19日,在第15届国际科学史会议上,李约瑟博士提出了“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征象”的观点。1998年1月,在诺 贝尔奖得主的巴黎集会上,其宣言的开篇便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该语无疑蕴涵着这样一种基本判断一一科技与人文关系断裂其根源在于西方原子论哲学文化背景,而在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气一元论智慧中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呈现的则是另一番情景,并有助于克服科技人文关系断裂所导致的人类生存危机。致力于科学技术(包括医学)与文化之间沟通的努力,“中美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学术研讨会”称之为“合理重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实际上只是还科学技术与文化本然关系的真面目。因为,“所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它们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2.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科学与文化的“共轭”关系  袁立指出:“在中华科学学术体系中,社会政治科学必须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其中对人文学术的把握又是从自然科学成果到社会科学成就间的必然联系环节”,“国学是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直接应用到人文科学再贯穿到社会科学的体系”?。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先生的观点,这种关系即“共轭”关。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因后果

文化是医学诞生的土壤,中医学作为人类医学文明具体形态之一,其成长同样是一个文化过程,其发生、发展与变化同样离不开在相应文化中的前因后果。

1.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步演进  据笔者与诸多同仁的研究结论,中医学在其身后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同步演进的关系,这种“同步”主要包括两个内涵:首先是性质上的同步。如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以表知里、类比推理、类比说理医学实践与气一元论哲学文化背景相呼应;宋元时期理学思想的广泛渗透与“辨证论治”思想的全面推行;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原子论哲学思想的东渐,出现了医学的本体论实践等。其次,是高峰时相以及高度上的同步。每一次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都伴随着一次中医学的发展高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四大经典的问世,标示中医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并从零星的积累走向体系的形成;晋、隋、唐时期,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高峰,同样带来了中医学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出现了医学高度综合及其伴生的分科兴盛局面等。

2.中医理论的哲学化  中医学理论有着浓重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有人把这一特点称之为“中医学的哲学医特征”。笔者则主张用“医学理论的哲学化”来进行概括。

2.1哲学概念的移植、嫁接  中医学的一系列概念的确大量地来自于哲学概念的移植嫁接改造应用,归纳起来有精、气、隐显、有无、形神、阴阳、五行等所派生出的数量可观的医学概念,如脏腑之精(气)、藏象、形脏、神脏、脏腑阴阳、五脏系统之间的生克、胜复、制化、乘侮、母子相及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概念的这种移植与嫁接决不是机械的拷贝甚至抄袭,这主要因为这种运用无一不是“改造”中的运用,且不论嫁接等情况,即便是不经嫁接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常具有不同于哲学的内涵;另外,经过移植,同样的概念也常并不保留哲学领域中的全部运用特征。

2.2哲学理论作为说理工具  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的多学科知识在中医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又提供了重要的说理工具。如精气学说使藏象学说构建了精为脏腑精气生成之源、精气运行不息促进脏腑生理机能的藏象理论。阴阳学说用于说明脏腑的阴阳属性,脏腑精气分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推动脏腑的生理机能活动,并维持了脏腑自身的协调平衡的理论等。

2.3哲学命题作为推理前提  在中医学术史上,历代医家不仅运用取象比类于比喻说理、论证阐发,而且运用类比推理以发见新知。就藏象学说而言,据笔者的研究结论,藉类比推理所发生的主要理论成果甚多,如心化赤为血、肺气“肃降”、脾宜升则健、肝主疏泄、肾者主蛰等。

综上可见,“医易同源”“医道同源”与“医儒同源”正是对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千丝万缕联系的概括。

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异同

中医文化十分广泛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众多学派的理论成果,但中医文化又决非中国传统文化的机械的拷贝甚至抄袭,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思想的高度上呈现的是同中有异的关系,这又为中医文化研究构思提供了最终的依据。

1.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同  就研究的对象看,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人的存在……是儒家的基本关注之点”。梁漱溟先生指出:“中国两个重要学派一一儒家与道家,差不多都是以生命为其根本”。

更为本质的是,中医学视野中的人乃“形与神俱”的完整的人,身心一元的人,而且是把这一完整的人放在天地自然、社会这一最为广阔的背景和联系中来进行考察的,即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这又与中国古代文化“究天人之际”的要求与对象相契合。如《汉书·司马迁传》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主张:“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观物外篇》)等。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在研究对象的重叠上至少有3点:一是人以及人的形与神俱规定;二是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界宇宙的关系;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异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象在相同的基础上又有着不同的一面,所不同者乃侧重点与理论目标不同。正因为侧重不同,中医学的援哲人医既体现了哲学理论的运用,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如《论语·乡党》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送药,孔子拜谢接受,然后说:“我孔丘不了解这药的药性,不敢吃啊”。可知孔子于医之未达,也正好说明中医学的补充发展作用。

梁漱溟先生总结自己一生的思想来源时说:“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从来之根柢”。日本学者小野泽精一等针对日本中国思想研究中疏落医学的问题指出:“历来的哲学史中没有把医学思想纳入,倒是应当奇怪的事”。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9)

关键词: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模式改革;非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28-02

R床医学课程是高等院校面向药学、医学检验、护理、生物技术等非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诊断技术、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疾病各论,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近年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极为迅速,同时为了适应医疗事业发展和社会对医疗及相关服务要求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科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而是结合专业需求强化对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2-4]。在此背景下,为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从不同角度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研究和探讨也应运而生,例如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构建、课程结构优化、病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临床医学课程及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等[5-10],并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结果,为高等院校非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结合自己教授临床医学概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非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因人而异开展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探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大学本科非医学专业该课程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同类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启示。

一、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改革内容

1.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临床医学概论授课对象主要为非医学专业,包括生物技术、信息、统计、公共管理、法学、药学等,不同的非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要求都有所不同,以本校药学专业为例,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总学时32学时,主要包括诊断技术、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疾病各论等部分。一般在第六学期讲授。

2.本课程主要改革内容。(1)将单一老师授课模式改变为由一位老师主讲,在一些特色知识环节由具有相关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辅助讲授。这样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单一一位老师即使是临床医生也很难对内、外、妇、儿等科目都有全部的深入认识,如果只是粗略的讲授理论,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通过将一位老师单独讲授改变为一位教师主讲,多位教师辅讲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一门课程中感受了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对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2)加强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设立5分钟左右的学生独立讲授环节。为了能够让该项活动更有可操作性,更加高效。独立讲授环节内容提前一次课布置给学生,然后由当堂选择的一位或两位同学对该内容进行讲授、剖析。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3)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立足所学,加强实践环节,营造“研究型”学习氛围。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及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应用化。例如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首先提出本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及体征、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其发病机制以及预防保健知识。讲述内容以一例典型患者的主诉导入,进而引出问题,包括针对该患者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产生的原因等,使学生产生好奇感,接着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最后提出问题,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和预防及保健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很难将书本中的理性认识与临床的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学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亲身实践。学生在课余,也可以深入到医院进行观摩学习。(4)分清主次,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相应的理论课学时数有所减少。对于药学专业学生而言,要想在32学时内将全部临床医学知识都学到,那知识点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度。如何在规定的学时内将课程内容全部讲完,是理论课老师遇到的新问题。在本课程学习中,作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了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而将比较容易自学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课后学习。为了检验自学效果,自学内容在下次课堂中进行抽检。(5)改革考核方式。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考核,仅凭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是不全面的,不能真实反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此建议在临床在临床医学概论考核中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在学校不具备全部实践操作硬件条件下,可以开展个性化试卷考核,即每个人的试卷中有一道与其他人试卷内容不同的临床技能知识应用题,考查学生对病历的初步诊断能力。在本门课程考核中我们加大了平时考核的力度,具体比例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60%。(6)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老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授,但并不了解学生究竟真正学到了多少,理解了多少,那么这样的教学一定是不成功得。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作者采取了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期望、学习难点以及希望老师改进的地方,然后及时根据了解的情况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修正,让绝大多数同学能够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保持其原有优点的同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革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什么课程,改革不能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应该实实在在的具有真正的目的和意义。对于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有如下思考:(1)在临床医学概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2)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如在自主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不能步子迈得太快;(3)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与医德。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灌输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以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塑造,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桌人.临床医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

[2]刘春艳,张津铭,罗爱林,赵明,谭飞,舒涛,刘征.临床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M].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2):214-216.

[3]刘亚莉,刘剑辉,姜涌.《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探讨与实践[M].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9):187-188.

[4]江宜蓁,夏驭龙,兰学立.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M].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733-737.

[5]栗蕴,梅妍,方旭,李慈,李伟.临床医学课程及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M].现代医学管理,2013,11(5):62-64.

[6]李冬冬,陈猛,王志龙,邓卫红,郭艳芹.“以器官系统疾病为基础”的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效果[M].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5):157-158.

[7]向国春,刘刚,郭海涛,郭彦英.过程管理对提高临床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M].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292-2293.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1-0009-05

一 术语工作的系统性

1.系统性简述

术语的系统性,指“一个学科的术语,绝不是一些术语的任意组合,而应该是彼此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1]。也就是说,“在任何一门科学中,术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成系统的,每一门科学都各自成为一个体系,每一个术语只有在它所从属的体系中才能获得精确的含义”[2]。

系统性是术语的固有特征,所有术语无一例外都具有系统属性[3]。现代术语学奠基人、奥地利学者欧根·维斯特认为:术语学和语言学的本质区别,就是术语学要对术语概念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术语学工作……要在关系当中考察一个专业领域的所有概念,即把每一个术语看作是一个概念体系的一部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这样的结果:当今所有的专业词典都要进行‘系统化’处理。在这些专业词典中,词的位置从上位概念跨到下位概念,或者从整体跨到局部,都处在‘系统’之中”[4]。术语学另一个重要流派,俄罗斯术语学派学者认为,系统性是“术语存在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术语只有作为术语系统的成分才能得以存在……”[5]。

2.系统性原则的实施

对术语系统而言,系统性体现为概念结构与语言结构的协调搭配程度。在开展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等工作时,必须将术语置于其所属的系统中,从全局角度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系统性是术语规范工作的重要原则,系统性原则的实施要贯穿于术语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制等全部工作流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指出,要实现术语工作的系统性原则,须遵循以下原则:收词时应首先“构建学科概念体系”,再“根据概念体系的基本框架收词。概念体系对应相应的知识体系”;定名时“同一概念体系的名称,应体现出逻辑相关性。基本概念名称确定后,其派生概念、复合概念的名称应与之相对应”;定义“要反映被定义的名词在本学科概念体系中与上位概念及同位概念间的关系”;名词的编排体例,要求“按学科概念体系(知识体系)排列。以层级排列为主,以非层级排列为辅。”

二 中医药术语工作系统性原则的实施

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严格遵守《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始终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排等各个环节,都力求实现术语的系统性。同时,由于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也有少数名词的定名、定义或次序编排等不完全符合系统性原则。现按照名词审定的工作顺序,结合典型实例,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系统性原则的实施情况分述如下:

1.收词

收词工作包括制定学科概念体系、确立名词框架、收选学科名词,并进行名词。“术语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指称系统,术语工作的意图就是要划分清楚概念间的界限,术语学要从概念的研究出发”[4]。收词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学科框架,构建学科概念体系,以保证收词及后续工作在概念体系框架内进行。学科概念体系对名词审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a.规定了工作范围,划清了层次结构,有助于分工和进程安排;b.收词范围明确,步骤清楚,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c.概念体系的系统性强,可以为名词的排列和查找提供便利。

收词工作系统性原则实现途径如下:

(1)概念体系的构建。概念体系的构建,以有关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所构建的学术体系为基础,重点参考有关标准、工具书、经典著作等文献,增强其权威性、代表性。在组织实施时,必须坚持“权威性寓于广泛性之中”的原则,发扬学术民主,依靠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全面征求该专业领域所有权威专家的意见[6]。名词审定工作开始组建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时,出任审定委员不但要求学术造诣较高,并且规定各分支学科均应有代表,以求覆盖中医药所有学科领域。名词审定过程中,始终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学术组织,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参与工作,全面、广泛征集全国专家意见,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反复讨论、研究,最大限度获得各专业领域专家们的共识。中医药各分支学科的概念体系均经过专家反复讨论研究确定,例如撰写中药学名词初稿时,其中单味中药名称的概念体系借鉴了药典模式,即按照“中文名笔画顺序”排列。提交专家咨询会时,多名权威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意见,认为中药名称应以功效为分类依据,按照功效的分类编制概念体系框架;也有少数专家提出以药用部位为分类依据编制概念框架。经过反复、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发现,如若按照功效分类,会造成相当数量的中药因为功效复杂而难以归类,再加之原有中药分类体系本身也存在分歧与纰漏,按此方法构建概念框架,将无法形成业界公认的概念树。最后经专家反复讨论达成共识,仍然沿用初稿概念体系框架。

(2)概念体系的修订。收词工作开始时所制定的概念体系框架,并不是自始至终不得更改,一般来说,随着名词工作的深入开展,专家们往往会对框架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优化最初的框架;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做出一些变动。例如中医内科学名词“感冒”“伤风”“时行感冒”,概念体系初建时归入内科杂病的肺病部分,在“中医内科名词注释(送审稿)审稿会”时,专家们经过反复讨论,认为感冒等疾病虽然病位在肺,但其病因却是感受外邪,应属于外感病范畴。最终修订了以往的认识,将感冒移至“外感热病”部分。又如“奔豚”一词,为伤寒病兼症之一,因《伤寒论》详述其治法方药,故权威参考书多将其归入外感病伤寒部分,经过专家讨论,认为奔豚的病因病机为“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7],理应属内伤疾病,最终决定归入内科杂病气血病部分。再如中医内科疾病“狐惑”,是一种“湿热毒邪入内,或感染虫毒,伤及气血,以目赤眦黑、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相当于现代医学白塞氏病,按照现代疾病分类方法应收入皮肤科。经考证狐惑病首见于《金匮要略》,历代中医临床著作多以其为内科疾病,故研究讨论最终将其收入内科“其他”部分。

2.定名

定名即是给科学技术概念确定规范的中文名称。使定名具有系统性,就是要明确名词所指称的概念及其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增强术语的科学性、理据性。系统性的实施,还使得基本概念名称确定后,其派生概念、复合概念的名称也与之相对应,从而增强术语的构词能力。定名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保持用词方法的一致性。定名时对某一类名词尽量使用统一的用词方法,以明确概念的内涵,增强名词的理据性。例如,中医学历史悠久,疾病名称的命名用词极不统一,有相对独立固定的疾病名称,如感冒、肺痨、消渴、癫疒间等;有命名为“×证”者,如喘证、痹证、痿证;有以主要症状命名者,如咳嗽、头痛、便秘、心悸等。其中尤为以症状命名者最为常见,使用时极易造成概念混淆。我们在定名时,为了保持用词方法的一致性,在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名称之后统一加缀“病”字,从而使同名的症状名词与疾病名词得到了区分,避免了混乱。规范后的病名如:咳嗽[病]、便秘[病]、头痛[病]、胃痛[病]等。这样不仅符合名词术语规范的系统性原则,同时也符合单义性原则。

(2)应确立名词的层次结构。通过定名工作,确定概念的指称,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名词的层次机构,避免因定名不规范而导致概念层级的混乱。例如,“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指“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的概括”[7]。由定义可知,“证”是疾病的下位概念(一般命名为“××××证”),但在中医传统疾病名称中,以“×证”为疾病命名者也屡见不鲜,如哮证、喘证、痹证、郁证等等。“××××证”与疾病名词“×证”容易造成概念层级的混乱,若两者复合组成疾病证候名词“×证·××××证”,则概念层级的混乱将更为显著。名词定名时,除“淋证”保持不变,以区别于西医的“淋病”外,该类名词统一规范为“×病”,规范后的名词如“哮病”“喘病”“痹病”“郁病”等。显而易见,通过这种方法,该类名词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3)应反映名词的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中医术语系统的自然形成过程中,某些概念的命名已显出很强的逻辑相关性,如“痹病”,其下位概念分别为“行痹”“痛痹”“著痹”“热痹”,层级关系一目了然。遇到此类情形时,还要注意辨别同级概念之间的种差,依照逻辑关系编排名词的次序。新词的定名尤其应该注意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例如,中医疾病证候名称统一采用“××病·××××证”的形式,这种方法使同一类名词具有统一的形式,体现出明确的概念层级关系。这种方式具有良好的构词能力,临床学科疾病证候概念均可采用。再如,中医耳鼻喉科名词“急喉风”“慢喉风”,是现代专家根据临床经验创建的新术语。这组名词以“定语+病名”的方式组成,完美地反映了与上级概念“喉风”的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构词能力,“急喉痹”“慢喉痹”“急乳蛾”“慢乳蛾”等词也运用这种方法定名。

3.定义

定义是对名词所代表的概念做出确切而简要的表述,以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定义应明确名词的概念内涵,反映其所表达的概念与最近的属概念之间的系统关系,与同级概念之间的区别特征,明确揭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再者,通过加注释义,明确概念的内涵,可以更有根据地对收词进行增删,使所收名词系统化。定义的方法分为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名词审定主要采用内涵定义法。定义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内涵定义。内涵定义的方法为:定义概念=属+种差。内涵定义可以说明某一概念的上位概念,确定该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如中医“淋证”的下位概念有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热淋”定义为“以起病急,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涩痛,尿黄为主要表现的淋证”。“血淋”定义为“以溺血而痛为主要表现的淋证”[7]。通过内涵定义,可知热淋、血淋等为淋证的下位概念,明确了上下位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此外,同一层级的关系名词之间应尽可能保持定义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应能从定义中清楚地区分名词意义的差别,本例淋证的各个下位概念,均统一采用内涵定义方式,使同级概念之间的种差得以区分。

(2)外延定义:外延定义的使用情况较少。外延定义列举概念的外延使人们获得对该概念的认识,明确该概念的意义和适用范围。外延定义可以确定上下位概念、同级概念的逻辑关系。例如“五脏”定义为“心、肝、脾、肺、肾的总称”,“阴阳”定义为“阴气和阳气的合称”[7],如此定义使上下位概念的逻辑关系直观而清晰。

4.英译

《中医药学名词英译原则及方法》名词英译原则规定,中文名词的英译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以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英译的系统性原则不仅要求单个译名在词义上与原文尽可能保持对等,而且英文译名体系与中文体系也尽可能保持同一性。其次,名词术语英文规范不应就单个术语孤立地进行,而应从中医药术语译名体系着眼,兼顾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源语言上下义词之间的属种关系,同一层级术语的同义、近义、反义关系以及语义关联关系、结构关联关系等传达到译入语当中。英译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上下义词的英译。例如,“六淫”是上位概念,译为six pathogenic factors,它的下位概念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等,分别译为wind pathogen, cold pathogen, summerheat pathogen, dampness pathogen, dryness pathogen, fire pathogen。译名以保留pathogen与pathogenic的共有词根patho的形式,以表明两组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8]。

(2)同义词的英译。在英文规范里,双式术语因具有同义关系而被赋予了相同的译名,称为“同义同名”。例如,“脾胃虚弱”与“脾虚胃弱”为同义词,在中文规范过程中逐渐统一为“脾胃虚弱”,英文规范中采用同一译名,即“脾胃虚弱”和“脾虚胃弱”同译为spleenstomach weakness,避免了概念混乱[8]。

(3)对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术语,采用同一结构译出。如“脾不统血”“脾失统摄”“脾失健运”三者同为主谓结构,且均为某脏功能失职,故可采用“脏+ failing to + 执行功能”结构译出,即spleen failing to control blood, spleen failing to control and manage, spleen failing to transport[8]。

5.体例编排

名词的编排体例,《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要求“科技名词按学科概念体系(知识体系)排列。以层级排列为主,以非层级排列为辅”。由于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的名词审定仅要求两级标题,有些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体现不足,因此名词排列应按照概念树次序,以系统性原则进行词条的排列,最大限度体现概念的层级关系。

6.系统性原则实施的特殊情况

术语学理论及名词审定的原则与方法,其主要适用对象是现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因此在名词审定中出现了少数不符合术语学经典理论的情形,其中涉及术语系统性原则者如下所述:

(1)多个术语系统的共存。俄罗斯术语学派认为:“一个学科中可能并存若干种理论,相应也就有若干个概念系统与之对应。这就意味着一个学科中可能并存着若干个术语系统”[8]。例如,外感病的辨证,历史上形成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每种辨证方法都已发展成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各有侧重,概念内涵交错重合,在选词及定名时难以取舍,实现术语学所要求的系统性原则难度很大。对于这种情况,为了保证中医药概念体系的完整,须将以上概念全部予以保留。又如水肿,收录的下位名词“阳水”“阴水”“风水”“皮水”“石水”“脾水”“肾水”“正水”, 这些不同的命名方式,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的不同认识,它们之间概念内涵有重复有交叉,但不能代替又不能统一,只能保留。

(2)西医术语的收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时收入了部分现代医学术语。按照系统化的原则,这些术语不属于中医药学概念,应从概念体系中剔除。但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医学逐渐交融汇通,为满足临床实际和学术交流的需要,审定时收选了一些必要的西医名词。例如,临床各学科收录了少量现代医学病名,这些疾病均为中医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再如目前中医骨科临床使用的名词多为现代医学名词,许多传统中医名词实际已弃用,因此出于临床实际和学术发展的考量,骨科收词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名词。

三 结语

系统性是术语的重要特征,是名词审定的主要原则之一。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始终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制等各个工作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系统性的原则。但也应注意到,中医药学术语体系具有独特属性,并非完全符合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的实施过程,既要遵守一般性的原则和方法,也要兼顾中医药学的特殊性。

参 考 文 献

[1] 郑述谱.试论术语标准化的辩证法[J].中国科技术语,2008(03):5-10.

[2] 夏中华.现代汉语科学术语初探[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2):94-100.

[3] 吴丽坤.俄罗斯术语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24.

[4] 欧根·维斯特.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28.

[5] 吴丽坤.谈术语及术语系统之系统性[J].科技术语研究,2005(02):44-48.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