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8:23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1)

春季六节气之草本养生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天气转暖,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同时,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生发。因此,春季养生应注意保护阳气。春季肝气旺盛,木克脾土,因此要柔肝健脾。

二十四节气之首为立春。从立春起,天气转暖,人体的肝气也随之上升。此时草本养生应补益脾胃,防止肝气过于旺盛。

立春过后为雨水,雨量逐渐增多,天气暖和又不躁热。此时的草本养生应注意和肝养胃,健脾益气,特别注意调节肝气的疏泄顺达。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草本养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

惊蛰过后为春分,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季来临。草本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清明一般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这个时节天气阴凉,因此草本调摄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弱为主。

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人体在此时更易困乏,但消化功能却正处于旺盛之时,因此正是补益的大好时机。草本养生时应适时进补补血益气之品,增加身体抗病能力。

夏季六节气之草本养生

夏季是一年中高温高湿的季节,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侵扰人体。因此,夏季草本养生的重点应着眼于避暑、除湿。总体而言要补益气阴,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补养肺肾等。

立夏时尽管天气逐渐变热,但尚未进入高温期,因此草本调理不可过用寒凉,以免损伤阳气。

立夏之后为小满,人体生理活动迎来了最活跃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营养物质消耗增多。因此,应及时进补才能使身体保持健康,不受损伤。草本养生要偏于清凉,切忌过于温热及寒凉、滋腻之品。

芒种时节潮湿多雨,天气非常闷热,故易伤脾胃。因此草本养生宜健脾祛湿,同时要预防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水痘等。

夏至,顾名思义是阳极之至之意。此时的草本养生要注意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治宜健脾益气。

夏至之后为小暑。小暑时节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人们的食欲减退。饮食以清淡芳香为宜,因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草本养生要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以符合夏季养“长”之机。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最好食用少量热性之品,如狗肉、羊肉等。此时天气虽热,但是暑主阴,人体容易为暑湿之邪侵扰,因此还应注意防暑降温。

秋季六节气之草本养生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说明秋季风急天高,天行肃杀之令。因此,秋冬养生的总原则是“秋冬养阴”。

立秋时阳气转衰,阴气日上,因此草本养生宜顺应节气转向敛神、降气、润燥、抑肺扶肝,包括饮食要增酸减辛,以助肝气。

立秋之后为处暑,此时节的显著气候特点为干燥,即为秋燥。此时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同时注意滋阴润燥。

白露时节,草本养生宜进补滋阴益气和血、宣肺化痰润燥之品,以预防秋燥为主。

秋分的到来说明已进入真正的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在草本养生中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不平衡。

秋分过后则为寒露时节。是全年日照最多的节气。草本养生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宜多食柔润之品,少食辛辣。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由于此节气属金,因此草本养生以平补为原则,并且注意补气血以养胃。

冬季六节气之草本养生

冬季是天寒地冻、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的保健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我国民间把立冬当作冬天的开始。立冬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又是进补的最佳时期。立冬的草本养生以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之品为主。

立冬过后为小雪。小雪时节前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此时草本养生要遵循“欲补先清”的原则,在进补之前应先清除体内的“垃圾”。

小雪过后,大雪将至。此时的草本养生有两个重点:一是补,二是藏,既要补得进来,又要藏得住。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此时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期。草本养生从冬至开始进补,可发挥最大功效,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消耗则相对不多。

小寒时节已是数九寒天,草本养生进补不能随意,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在进补时不要被五味所伤。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大寒时节,气温极低,草本养生需补养阳气,使精气内蕴于肾,提高脏腑的生理功能。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2)

所谓养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维护生命、保证健康所进行的一系列保健活动。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提出了“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理论,即我们所说的“三因养生”。遵循祖国传统医学“三因养生”理论,与现代西方健康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开展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活动,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是我们提倡“三因养生”的目的,“因时”养生是其中重要一环。

祖国医学对“因时”养生的认识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是大自然的精灵,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是生命的应有之义。只有顺应自然,即符合自然与社会运行的规律,才能在宇宙的时空中健康地生存、顺畅地发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核心思想为一个“和”字,这一理念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已经升华为一种养生的境界,即:阴阳平衡,脏腑和谐,气血调和,经络畅通。实践证明,凡得天时、地利、人和者,就可长生久视。

祖国医学特别提倡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与节气变化密不可分。一年四季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季节更迭,进而使万物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因四时气候变化而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现象,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都有很大的影响。顺应时序的变化,进行科学的调摄护养,就会抗御衰老,健康长寿,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疾病缠身,甚至早衰早亡。

中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因时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要求,尤其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历代医家均详细论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同季节的具体养生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辉。

医学气象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气象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因时养生”的科学性,指出了气象要素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

我们知道,人类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自然的能力,即中医所说的“正气”。“正气”是生命各项功能的源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的存在与维护又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既依赖于自然,又受其制约。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又有一定限度,一旦超出自身调节的范围、或因年老体衰等多种因素导致调节功能下降,即正气不足,抵抗力降低,正不胜邪,就会出现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经络不畅、气血津液失常,必然产生局部或全身的各种病理改变。

例如,在正常范围内的日光照射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而阳气又是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气充足,气血生化功能完善,人体就健康长寿。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过犹不及,就会影响生命健康。若日照太过,会造成人体调节机能紊乱,因阳气亢盛而形成疾病。此类疾病,多发生在春夏之季节,太阳辐射逐渐上升、阳气渐盛阶段。若日照不及,就会引起人体阳气不足,以阳气虚损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上常表现出阳气虚损的征兆。这类疾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太阳辐射下降时期。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太阳辐射量或日照时数减少,必然导致机体温煦、推动和兴奋功能减退,出现脏腑功能活动减弱、气血津液运行缓滞、精神不振等虚象,病人多出现畏寒肢冷等阳虚之相。

又如,当自然界湿度太低,气候干燥时,容易导致人体阴津不足,致使燥邪形成。当燥邪太过,超过人体的抵抗能力、或人体正气不足时,易产生燥邪为患。在秋季,湿度、气压偏低,自然环境对机体的滋润、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导致秋燥等病理状态。由于阴不制阳,阳相对亢奋,故易使秋燥损伤津液,或直接损伤人的阴气,出现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内热症状。

若气候潮湿,相对湿度偏高,湿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易导致湿邪为患。临床上多表现为头重如裹、身体倦怠、乏力嗜睡、烦躁易怒等湿热并重的实症。此症多发生在长夏阴雨连绵、气候湿热的季节。

以上这些症状与疾病,均与季节、气候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

春季,养生的大好时机

“应天时,人赖天地之气而生”。春季阳气上升,一切都显得欣欣然的样子,有利于融入大自然适时养生。不过,春季乍暖还寒,寒时养生,应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季节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保健之法。

春季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谨防“倒春寒” 初春时节,气温回升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人们称作“倒春寒”。地处寒地的人,早春时节应特别注意防止“倒春寒”,特别要做好头颈、腰腹和足部三个部位的保暖。患有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在早春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做好预防保健。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3)

秋季天气清肃、草木凋零,肃杀之气会影响人体。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盛。秋冬要注意养阴,初秋要注意防燥,保肺金。

不少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在秋季容易旧病复发,咳嗽且干咳少痰,呼吸有些不畅,就跟肺金的燥热有关系。在北方,很多人到秋天容易皮肤干、鼻子干、嘴唇干,这都跟秋天燥气有关系。

在起居方面,早秋要防温燥,晚秋防凉燥,还要防秋季的感冒。秋季感冒不仅是普通感冒,也可以是流感,误判就有可能造成不少重症的病例。

饮食上,人们要吃一些清润甘酸的东西,喝点银耳百合粥,吃一点清凉的梨水、荸荠水,这些都是清润、甘酸的。早秋时节气温较高,尤宜顾护脾胃,饮食清淡,多食健脾养胃的食物,如莲子、山药、扁豆、薏米、山楂、牛奶等,忌食辛辣油腻厚味之品,忌过饥过饱。患有慢性胃病者,特别要注意胃部的保暖,以防受凉引发旧病。

秋季调养的重点是养肺,要减少悲伤,保持神志安宁,舒张收敛有序,生活上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笑”是一种最便宜且有效的养肺方法。“笑”可以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深秋季节,雨水减少,天气干燥,饮食要以“滋润润肺”为基本专责,多吃酸甘化阴生津、滋阴润肺的百合、芝麻、核桃、甘蔗等酸味食品;多饮水,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少吃葱、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免耗伤阴津,出现皮肤干燥、口舌生疮、咳嗽等秋燥现象。

秋季还要注意选择运动锻炼的种类。四五十岁跑步要少,尤其长跑。打球也要注意肘关节、膝关节的保护。最适合的运动是太极、八段锦。还可以选择快步走。快步走要领有三:一是,步幅70厘米,不大不小,大步小步都不对;二是双臂前后摆动高于心脏;三是散步速度要快,最好每天6000步到10000步。快步走可以促进醒脑畅神,增加肺活量,活动颈肩,帮助腰腿力量提升,减肥、减轻脂肪肝。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4)

(2) 明代马莳认为: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长之道者, 养阳气也;于秋冬而有养收藏之道者, 养阴气也。[2]强调人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作用和规律养生, 即春夏应顺温、热生长之气养阳, 秋冬应顺冷、寒收藏之气养阴。即是从顺应四时阳气生长规律立论出发, 告知大家春夏顺其生长之气, 当养人之阳气, 秋冬顺其收藏之气, 当养人之阴气。后世医家一般认为, 马莳阐释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为顺气而养较符合经旨。

(3) 明代张介宾从阴阳互根的角度提出了:春夏养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 使得秋冬少患阴盛之病;秋冬养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使得春夏少患阳盛之疾。《类经》曰:夫阴根于阳, 阳根于阴, 阴以阳生, 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 以为秋冬之阴, 秋冬则养阴, 以为春夏之阳, 皆所以从其根也。[3]张介宾还从体质及预防学的角度加以论述: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 每因风凉生冷, 伤此阳气, 以至秋冬多患疟泄, 以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 每因纵欲过热, 伤此阴气, 以致春夏多患火症, 此阳胜之为病也。张介宾提出的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 必于阳中求阴,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种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是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 于后世有重大影响[4]。

(4) 清代张志聪从阴阳盛衰对比立论, 在《素问集注》说:四时阴阳之气, 生长收藏, 化育万物, 故为万物之根本。认为春夏之时, 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而培养之。[5]根据阴阳盛衰对比, 春夏体内存在相对的阳虚, 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体内存在相对的阴虚, 故当养其内虚之阴。此观点亦有所牵强, 后世医家亦较少附和。

2 当代医家的不同看法

吴伟[6]认为春夏季节阳有余而阴不足, 而恣食生冷寒凉之品, 远热近寒, 恣意损伤阳气, 而相应地注重保育了阴气。秋冬季节阴有余而阳不足, 恣食辛辣温热之品, 远凉近热, 恣意耗伤阴气, 相应地注重保育了阳气。故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论是告诫人们春夏阳盛于外, 并非阳气亢盛, 而是人体顺应春夏生长之性的正常反应, 所以慎勿裁伐而应惜之养之;秋冬之时, 阳敛于内, 阴盛于外, 亦非阴气独盛, 而是人体顺应秋冬收藏之性的正常反应, 所以不能伤阴而助阳, 而应顺应自然, 惜其阴气。魏凤琴[7]把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理论与体质学说相结合, 认为要达到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养生日标, 不论在饮食调养、运动锻炼等各方面, 都必须根据各自的不同体质特征, 选择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并且认为张志聪的认识, 更适宜于指导阴阳平和质和偏阴体质的人顺时养生, 王冰的认识适宜于指导偏阳体质的人春夏养阳。金荣疆[8]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养不应理解为积蓄、积存、助长, 应为保养、调养之意, 顺应时节调养阴阳, 具体方法为春导阳生, 夏泄阳热, 秋滋阴长, 冬避阴寒。王红玉[9]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顺应大地四时的变化, 调节情志, 调整饮食以及作息时间, 以养护阳气。谷松[10]认为对于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春夏只对人身之阳进行调理, 秋冬只对人身之阴进行调理, 而参合四时气机升降浮沉、素体阴阳盛衰, 辨证论治, 以平为期使阴平阳秘。黄大宇[11]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二句为互文修辞, 其主要精神应理解为:一年四季中, 要根据每个季节的阴阳偏盛偏衰特点, 采取相应的治疗或保健方法来调节阴阳, 使身体保持阴阳平衡。

3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之己见

3.1春夏秋冬应为一年四季

笔者认为, 此处的春夏秋冬, 并非传统季节的春夏秋冬, 而是一个周而复始阳气渐盛渐衰的过程, 阴阳之间通过持续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 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冬至四十五日, 阳气微上, 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 阴气微上, 阳气微下的条文, 亦说明冬至之后阳气逐渐旺盛, 阴气逐渐消减。故冬至进食温补之品, 是顺应阳气生长升发, 实则是符合天人相应之理的[12]。冬至之后, 阳气逐渐生发, 夏至之后, 阴气开始旺盛。人体应当根据四时的阴阳变化而调理阴阳。可见冬至之后应当注重固护阳气, 夏至之后应当保重阴液。并非说夏至之后就不用养阳、冬至之后就不用养阴。不论是常人还是病患, 四季都应注意顾护阳气和阴液, 不可对经典生搬硬套。

3.2养当为护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讲述的是在平人状态下如何协调阴阳, 是为一条养生原则, 而并非病已成时, 如何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对于平人来讲, 滥用温阳滋阴药, 犹如杀人于无形。阳化气, 阴成形。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阴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春夏养阳应注意不要伤及阴液, 秋冬养阴注意不要耗损阳气。不论是平人还是病患, 四季都应注意顾护阳气和阴液[13]。

3.3 因人制宜

按照中医学因人制宜的原则, 养生不能一言以蔽之。素体阳盛之人, 秋冬应预养其阴以防春夏出现内阳联合外阳亢而为害的病理状况, 春夏之际也应注意阴液的保养。素体阴盛阳虚之人, 春夏预培其阳以防秋冬阳虚更甚;秋冬之时也应注意阳气的保养[14]。在疾病状态下, 人体阴阳气机相对平衡的状态遭到破坏, 不可再片面运用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理论指导实践, 应当辨证论治, 合理遣方用药。

参考文献

[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22.

[2]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1:19-20.

[3]邓月娥.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诸说辨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 16 (5) :44-45.

[4]张晓平.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本义探讨.中医杂志, 2011, 52 (2) :175-177.

[5]夏清华, 曹勇, 程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观[J].中国临床康复, 2010, 10 (23) :158-159.

[6]吴伟.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之我见[J].河南中医, 2004, 24 (9) :16.

[7]魏凤琴.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中的体质观[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 2010:2.

[8]黄文静, 陈莹, 李政杰, 等.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本意探析[J].四川中医, 2012, 30 (4) :46-48.

[9]王红玉, 李志庸.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 (4) :846-847.

[10]邹晓明, 谷松.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管窥[J].中医杂志, 2008, 49 (5) :474-476.

[11]黄大宇.《内经》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析疑[J].中医研究, 2004, 17 (3) :11-12.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5)

连线专家:第二炮兵防疫队 郭静利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如再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

抑郁症是现代紧张病的代表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失眠、疲倦、身体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轻微者,只要适当自我放松,舒解压力,还不致妨碍工作,但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头痛、肚痛、恶心或晕倒。因此,秋季宜防抑郁症。

有人曾经做过研究,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体内一些有益激素、酶和乙酰胆碱会增加分泌,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被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如果终日郁闷忧伤,就会使这些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失调,从而引发胃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

秋季预防抑郁症要做到:早睡早起,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打扮整洁出门。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抑郁症。吃过午饭,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晚上到公园跳跳集体舞等。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这都是松弛神经、预防抑郁症的良方。

秋季“中风”须警惕

连线专家:疾控中心 许志伟

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的病害,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发病突然,难以预测,致使死亡率和病残率都较高。大量的医学统计资料表明,70%以上的中老年人的中风发生在秋季。因此,医学专家把中风称为“秋季神经科流行病”。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风虽发病快,但在发病之前也有一个过程,出现一些早期的信号。如果了解这些信号,在秋季生活中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会大大减少危害,甚至将中风有效地控制住。据调查发现,患者中约70%的人都曾出现某些先兆: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暂时性看不清、舌根发硬或说话不清,一侧肢体突然麻木、乏力、活动困难;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呕吐;性格无法控制,智力减退,无原因的疲惫嗜睡等。若发现上述先兆症状,应及时诊治。

那么,中老年人秋季如何预防中风呢?

第一,重视预防诱发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这些症状是引发中风的根源。在中风患者中,90%以上的人均患有高血压,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族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危险性,应加以预防。

第二,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可使中风发病率降低50%以上。在科学合理地使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以及软化血管药的同时,还要注意安排好生活,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重视防寒保暖,避免情绪波动,防止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

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特点

连线专家:疾控中心 王 征

进入秋季,老年人很容易因感冒而发生肺部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老年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3方面:一是老年人全身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等一旦进入下呼吸道(喉以下),很容易快速增长繁殖。二是老年人的支气管表面黏液纤毛活动降低,清除外来异物或细菌、病毒的能力下降,细菌得以在下呼吸道繁殖。此外,随着年岁增大,咳嗽反射也减低了。三是老年人支气管黏膜和腺体逐渐萎缩,抗体分泌减少,有利于病原体进入和繁殖。

据专家介绍,秋季老年人发生肺部感染,有下列5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症状不典型,发热者不多,有时仅有痰性状改变,由原来的白色泡沫变为脓性或黏液脓性。

第二,有的仅表现为气促加重,轻微咳嗽或无咳嗽。

第三,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不一定很高,但中性分类通常大于85%。

第四,患了感冒以后,胸部听诊可闻及啰音。

第五,胸片仅有双下肺纹理紊乱或小点片状影。

秋季预防肺部感染应采取综合措施,如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营养等。老年人若发现有上述任何一项表现,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秋季要防皮脂缺乏症

连线专家:疾控中心 张李杨

皮脂缺乏症是由于皮脂分泌过少或缺乏而引起皮肤干燥的一组症状,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的皮肤表面干燥,粗糙,缺乏油脂,弹性消失,常感瘙痒,易皲裂,并附着菲薄鳞屑,有时有疼痛感。秋季在四季中气候偏干燥,皮脂缺乏症患者在秋季症状会加重。因此,患有皮脂缺乏症的病人,在秋季应注意保养皮肤,保持皮肤润泽,可使用一些护肤霜。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皮脂缺乏症的发病因素很多。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经常接触碱性物质等,均可诱发本病。

在治疗方面,一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经常接触碱性物质的人员应注意防护,并可服用鱼肝油丸和中药当归丸、六味地黄丸以养血滋阴润燥。外用可选用凡士林、甘油外搽,皲裂明显时,可外搽30%尿素软膏。二是皮脂缺乏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调养身体,可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脂肪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要忌烟、酒,少吃辛辣之物。三是适当做一些简单的局部保健按摩活动,如用手干洗面部,反复揉擦,以促进局部皮肤的皮脂分泌。

此外,要保护皮肤防伤害。初秋的紫外线仍然强烈,这个时候皮肤更容易受到日照伤害,应少晒太阳。秋季护肤,首先要着重洁肤,应选用杀菌力强、洁面效果好、弱酸的防晒洗面奶;在洗脸、洗浴时,适当加入少量食醋,可增加清洁效果。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6)

一、引言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墨西哥,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放松、平衡的生活状态和逃避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养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最近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关于养生旅游,伯尔尼大学休闲旅游研究中心提出:“养生旅游是指以维护健康或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夏威夷养生旅游组织提出:“以追求身体、感情、精神、灵魂平衡和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我国学者周刚(2008)提出,养生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是以养生为目的来选择景点,安排内容和进展,考虑节奏快慢的一种旅游活动。这里的养生是泛指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在世界养生旅游繁荣发展的同时,在差异化特色化与市场的认同原则的作用下,我国学者达成共识认为中国养生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应该为中医药养生旅游。

关于中医药养生旅游,田广增(2005)认为中医药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理论体系和内容为基础以各种医疗和健身方法、药材观赏、购买和使用为基本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张群(2006)认为作为生态旅游的分支之一的中医药旅游是一种探索性的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旅游项目,集旅游与中医药为一体,是中医药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张春丽(2009)对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康保苓(2009)对浙江省疗养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中提出中医药旅游的形式多样化。孟晓翠(2011)认为河北省发展养生旅游的重点在于结合中医药理论中的四季养生。笔者认为中医药养生旅游应以传统中医药养生学为依据,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一元论、天人感应、整体恒动观等,由温泉、森林、海滨、盆地、草原、民俗资源、医疗医药资源等构成吸引力载体。在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研读相关中医养生基础著作后,总结在做《米易县健康养生产业规划》时的一些经验,笔者提出一些自己关于发展四川中医药养生旅游的看法。

二、中医药养生基础理论与旅游发展

1.以情制情理论与旅游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根据情志之间存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激发相应的情志来制约、克制、借以协调情志,恢复或重建精神平和的状态。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阐述了这一方法:“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制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制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侮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制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试听。”据此,我们了解到: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肺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的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可以根据不同旅游者最近的情绪状况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比如思虑过度的游客,我们可以带他参观岳飞墓,了解秦桧与岳飞的故事让他产生怒气,又比如最近易怒的人,我们可以带它游览汨罗江,了解屈原的故事,产生一种悲伤的情绪,再比如最近高兴过度的游客,我们可以带他游览鬼屋或者参加蹦极、坐过山车等刺激娱乐,产生一种惊恐的情绪。这样,情绪的调整可以使游客恢复一种健康的状态。除此之外,由于不同情绪会对不同脏器有所伤害,根据不同游客的情绪,我们在搭配游客饮食的时候也可以有所注意。

2.四季养生理论与旅游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7)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为5%,患病者为20%,而75%则属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者。”[1]由于亚健康人群的增多,人们养生防病的意识增强,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越发受到重视。然而如何实现“治未病”呢?作者通过学习《内经》原文,发现中医“治未病”之源在于“顺时摄生”,即顺应四时调摄身心是有效预防疾病产生的重要方法。

“天人合一”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又曰“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指出唯有顺应四时阴阳调摄身心,方可避邪气,固正气而防病于未然,反之,则为罹病早夭之由也。因此,要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其根本在于——顺时摄生。

“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论述如何顺应四季变化,调摄身心从而达到养生防病效果的专门篇章。“治未病”一词即见于该篇之末,其言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用以总结和强调顺时摄生对于养生、防病的重要性。

一、顺时摄生的内容

顺时即顺应四时,摄生即调摄身心。《灵枢·本神》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因此顺时摄生的根本在于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之序,作出相应的身心调整,其内容包括顺时摄身和顺时摄心。

1、顺时摄身

顺时摄身主要包括起居、饮食、着装等各方面的综合调理。以起居而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分别列举了夜卧早起,早卧早起,早卧晚起的调整以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变。以饮食而言,夏月伏阴在内,性宜稍温;冬月伏阳在内,性宜稍凉,即俗谚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的道理。再按四时分之,则又有春宜味酸、食鸡、食谷;夏宜为味苦、食羊、食黍;秋宜味辛、食马、食稻;冬宜味咸、食猪、食豆之别。以着装而言,春宜略温,秋宜略凉。春季着装略厚,保持身体温煦而利于阳气升达;秋季着装略薄,使身体略感凉意而利于阳气潜降。顺时摄身的内容相当丰富,约而概之,其要旨总不外乎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的原则,以达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目的。

2、顺时摄心

顺时摄心乃《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的核心思想,其内容主要为四季调神,即根据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情志调节。如春季,乃“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之时,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使情志舒畅而利于阳气升发。夏季,乃“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之时,当“若所爱在外”,使情志欢愉而利于阳气宣通外达。秋季,乃“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之时,当“无外其志”,不让意志外驰而利于阳气肃降。冬季,乃“天地俱收,万物以藏”之时,则当收敛神气,“使志若伏若匿”而利于阳气收藏。

二、顺时摄生的意义

“治未病”在养生学方面重在无病自调,而调控的主要内容是生命的规律、节律、节奏[2]。而《内经》强调通过顺时摄生来“治未病”则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根本前提来实现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正因为通乎天气、天人相应,所以人的生命活动只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行,才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其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避虚邪贼风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是以春季风胜,夏季暑胜,秋季燥胜,冬季寒胜,六淫为患,更迭伤人,且“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唯有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特点,顺时摄生,“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谨候虚风而避之”,方可防患于未然。诚如《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然而,除了顺时调摄起居外,进行精神的调摄也能起到积极的防病效果。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主导的作用,若心安神定,则脏腑功能协调,气血调畅而身康无病;反之,若心惊神摇,则脏腑功能失和,气血紊乱,阴阳相佐而百病易生。如就外邪发病而言,贼风侵袭,多为乘虚而入,是“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故若能保持精神平和,心君泰然,则可“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也。

2、以畅达气机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气机升降正常,是人体新陈代谢,身心健康得以维持的前提与保障。而一旦气机异常,“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维持气机畅达,也是人体固生机,“治未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顺时调摄身心,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自能收到调畅气机之效。如顺时摄身,春季着装略厚有利于阳气升发;秋季着装略薄有利于阳气潜降。再如顺时摄心,春季令情志畅达有利于阳气升发;秋季令情志收敛有利于阳气收藏。如此,依四时之变而适当的调节身心,则能有助于机体完成升降出入的气机变化。反之,若悖逆四时,必会导致气机逆乱而产生病变,造成“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的不良后果。

3、以固护真气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的强弱与疾病的发生和传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以入侵,即或入侵,亦难以深入,故采取各种方法固护真气亦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

顾护真气的方法又可以分为调身与调心两方面。从调身而言,因为邪气伤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又曰“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故唯有当谨遵“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之训,顺时摄身,避免邪气伤正,方能防病于未然。从调神而言,因为情志的发生,须赖五脏之气为基础,情志过极必会反耗五脏之气,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故唯有在豁达恬淡的基础上随顺四时而变,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才能固本存真、却病延年。

疾病的产生,主要有外邪入侵、气机逆乱和正气虚衰三种因素,而这三种因素又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因此“治未病”的关键在于尽可能避免这三种因素的产生,而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顺时摄生恰好具备了避邪气,存真气,畅达气机的效果,所以若能坚持顺时摄生,节阴阳而调刚柔,使心安神定,真气内守, 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自能百病不生而达到“治未病”的最高层次。《素问·标本病传论》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顺时摄生诚为求本之道,“治未病”之源。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8)

人们早已注意到自然因素与人类健康长寿和疾病的关系,认识到气候变化、昼夜更迭、地理环境可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顺应自然,并把其作为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祖国医学认为,人要保持健康长寿,不但人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要维持相对平衡,人与自然界也应保持协调统一,这就是中医学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学说。它是祖国医学顺应自然保健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

自然界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之中的。其中对人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和环境。气候在一年中的变化为寒来暑往的更迭。祖国医学认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一切生命有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发生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相应变化。为此提出了顺应四时的养生保健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谓春夏养阳,是说春夏季气候温暖,人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提供的天然养分(阳气)来促进人体本身阳气的生长。秋冬养阴,是指秋冬季气候寒冷,人应及时避寒取暖,使人身阳气免遭寒冷气候的伤害,阳气固密,就能内守而充实。

具体来说:春天为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自然界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老年人应早睡早起,到户外尽情地散步、锻炼,适时也要到郊外花多木茂之地游赏。 所谓“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春天气候变化无定,寒暑不一,老年人衣着不可乍厚乍薄。总以保暖为宜。夏天及长夏,气候多暑热夹湿,中医认为这是万物生长壮盛时期,昼长夜短,人们同样要早起,调理自己的情绪,尽少发怒,切勿因暑热而贪凉饮冷,睡于户外,大量饮进冰冻饮料。这都是不可取的。虽气候炎热,心尤要宁静,方是上策。秋天气候干燥,秋风渐起并成秋风扫落叶之势。宋代养生家陈直指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动多伤感。若颜色不悦,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老年人尤其是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秋天特别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能因秋气的萧杀而触景生情,思想其他,以劳心伤神。冬天气候寒冷,宇宙万物都处于收藏隐匿阶段。老年人大多年高,阳气不足,抵抗力低下,应少到寒冷的户外活动,及时防寒取暖,使人身阳气免受寒冷的侵袭,才能潜藏于内,以达“阴平阳秘”。才能祛病延年。

生活环境、地理区域不同,则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也不一样。中医认为这是“地势使然”。如寒湿之地,多使人患风湿、痹病之类的病;寒冷地区,多使人卫表固密;干燥之地的人,常患干燥症,等等。有条件的老年人应当选择优雅的环境生活,适时到农村、海滨、林区、山区疗养,有益于长寿。古代养生家十分注意居住环境的选择。如唐代孙思邈,在晚年时选择山青水秀之地植树、种花、造屋,在那里养老,结果活了100多岁。现实生活中,农村长寿老人比城市多,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农村山青水秀、环境优雅,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9)

饮食要少量多次、慢饮,切忌暴饮。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皮肤干裂,邪火上侵。每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一天以2000毫升为佳。

从中医理论来说,“形寒饮冷则伤肺”。咳嗽期间不能吃凉的,因为咳嗽就是肺气不宣造成的。肺喜宣发、张扬,吃凉的就把肺气束缚了。肺喜欢开朗、张扬,把肺盖住了,束缚住了,肺就不舒服了,咳嗽就好不了。

多吃润肺食物,少吃油腻辛辣之品

燥热伤津的食物有油煎鱼、油条、炒花生、煎蛋、辣椒、花椒、生姜等。秋季可以多吃百合、芝麻、核桃、蜂蜜等柔和、甘润的食物,还有秋季时令蔬菜、水果,如水分含量大的藕、梨、淮山、萝卜等,有很好的防燥润肺功能。

注意保暖,坚持锻炼

祖国医学认为“病从寒起”,秋天应注意保暖,尤其是秋季早晚天气变化大,温差明显。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并要坚持锻炼,每日早晚可到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每次以5公里为好,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保持内心宁静,情绪安定

由于秋季日照减少,花木开始凋零,特别是到了霜降之后,“秋风秋雨愁煞人”,常使人触景伤情,产生凄凉、抑郁、烦躁等情绪,老年人尤其易引起垂暮之感。而中医五志(即喜、怒、忧、思、恐)中,忧的情绪易伤肺。

情志对养肺也很重要,要保持内心宁静,培养乐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可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登高赏红叶等,有心旷神怡之感,使抑郁、惆怅情绪顿然消失。

适当选择秋季养肺食疗

夏湿秋燥,为配合秋季养肺的保健原则,一日三餐可适当熬些滋阴养肺的粥来喝。简单易做,有益身心。秋季养肺可选食以下食疗方。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10)

张静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级讲师

春同网专属专家

春同网是专注于母婴健康产业的大型育婴类综合网站。为广大用户传播科学的育婴知识。辟快捷便利的普通门诊预约和专家门诊预约功能,实现权威在线解答育儿问题的服务模式,以帮助家长更科学地养育孩子,并合理降低养育成本。

科学注解宝宝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发生在9~11月份的秋季,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的宝宝为多见,主要由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其中以轮状病毒引起最为多见,俗称为宝宝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一种肠道感染性疾病,感染途径有消化道和呼吸道等。此病危害宝宝的身心健康,极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

病症表现认识好 及早治疗不延误

正确认识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往往是治病就医的第一步,帮助爸爸妈妈们更好地了解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能够让家长及时辨认出宝宝的异常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于及早就诊和治疗。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高发于秋冬季节的宝宝常见疾病。如果发现宝宝有下面所描述的症状出现,家长可要引起重视了,排除或者确定宝宝是否患了秋季腹泻。

1.宝宝是不是总是没有精神,对原本喜爱吃的食物也突然失去了兴趣。

2.宝宝是不是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偶尔还会出现低烧。

3.宝宝便便的次数是不是突然增多,一天数次甚至数十次左右。而且宝宝的大便稀薄,呈清水状或蛋花汤状,有时会呈现白色皂块状,一般不会有特殊腥臭味。

4.宝宝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经常哭闹。

日常照料花心思 疾病预防效果好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措施是远离疾病的“防盗门”。爸爸妈妈在宝宝的日常护理中多花些心思,多费点功夫,提高宝宝及抗疾病的能力,为宝宝筑起坚强可靠的预防屏障,可有效让宝宝远离秋季腹泻的侵扰。

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是抵御任何疾病的第一步,因此妈妈最好给宝宝采用母乳喂养,母乳内含有预防多种细菌和病毒入侵的免疫物质,是宝宝免疫力提升的有力武器。对于已经停止母乳喂养的宝宝,家长要注意辅食添加的数量和种类,慢慢增加、合理喂养,让宝宝的肠胃消化系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秋季腹泻,既然是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那么在日常护理中,把握好“病从口入”这个关口尤为重要。以下生活细节,需要爸爸妈妈们平时多加留意。

1.讲究卫生,妈妈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要保证个人卫生,给宝宝喂奶、配置奶粉、换尿布的时候要勤洗手。

2.宝宝日常用品要经常清洗消毒。

3.保证宝宝食物的新鲜,并且用干净的容器盛放。

4.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宝宝受病毒感染的机会。

5.纠正不健康的养育习惯,比如妈妈将食物先嚼烂了再喂给宝宝,或者妈妈先将食物尝一尝后再给宝宝吃,这些都是不健康的护理习惯。因为成人口腔内的正常细菌对宝宝来说可能就是致病菌。

6.尽量避免接触腹泻的宝宝,不要接触其他腹泻的宝宝,避免带宝宝到病儿集中的医务场所去,阻断细菌交叉感染的途径。

除了以上的护理要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保护举措:就是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这种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是预防宝宝小儿因轮状病毒而导致秋季腹泻的有效手段。

宝宝腹泻别害怕 科学医治早康复

一旦宝宝得了秋季腹泻,家长也不必过分忧心,只要护理得当,科学医治,早日康复并不困难。除了带宝宝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和治疗以外,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针对患病的宝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要让宝宝尽量卧床休息,可以用热水袋放在宝宝的腹部,以减少因肠道蠕动过快而引起腹痛。

在饮食方面,千万不要停止让宝宝进食,可以喂一些清淡的流质食物。千万要记得给宝宝适量喂些淡盐水,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防止宝宝因腹泻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而引起水电平衡紊乱。一旦宝宝的病情受到了控制,也不要马上让宝宝大量进食,应该逐量增补营养,给宝宝的胃肠道一个休息和调整的时间。

保健医生秋季学期篇(1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季更替,寒暑分明。人们在这样一种变化莫测的大环境中生活,都想更好地保持健康的体魄,少生病或不生病,寿登百岁。多少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出一条基本原则,就是顺应自然,养生首要。

当今,人类以自己柔弱的躯体,面对威力无穷的大自然,可谓“顺者昌,逆者亡”,企图“人定胜天”还为时过早。自然界的变化让我们体会最真切者,莫过春夏秋冬的更替,以致寒热温凉对人体的影响。前些日子的骄阳似火与近日的秋风送爽,人们的感受大不一样。

中医学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中,处处强调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称“天人相应”,告诫说“要顺四时而适寒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脉等的功能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春夏秋冬四季是万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人们顺应四季养生就能健康少病长寿,反之则可能患病夭折。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太阳升降,月亮盈亏。暮去朝来,花开花落,万物都在按自己的规律不停地运动着,各种生物也随四季、昼夜的循环交替显现节律周期,而人体的生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大自然节律周期的影响,如表现为“生物钟”等。

前人为了更好地顺应自然,常以“节气”来指导人们衣食住行和农事劳作。至今,中医看病还时刻不忘节气,在养生保健方面认为在春夏阳气当旺之季,要保护体内阳气,以免阳虚致病;秋冬阴气当旺之季,要注意体内真阴的保护,以适应来春阳气之发动,《内经》称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固本大原则,不可违背。否则必然会损伤正气,导致病害。以目前的秋季为例,古人谓“春华秋实,仓积容满”,是收获的季节。其实秋三月还需分孟、仲、季三个不同阶段,立秋、处暑,暑气未消,秋阳余炎;白露、秋分,金风送爽,玉露初凝;寒露、霜降,碧空如洗,大雁南飞,是“阳消阴长”逐步转凉过程。秋季的起居也应随着阳光的收敛,燥气的影响调整睡眠时间,《内经》说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有研究发现,对脑血栓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秋天的晨练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有利于减少血栓形成,可改善脑功能和智力,这可能与秋季空气中负离子较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