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调查与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7 00:52:49

调查与分析

调查与分析篇(1)

WebQuest教学模式最早于1995年提出,可以理解为“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活动”。为了进一步了解WebQuest在我国中小学中应用发展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统计,主要抽样收集WebQuest相关文献,文献取自权威网站中国知网所提供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在主题选项以“WebQuest”或“网络探究”进行文献搜索后,截至2010年8月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26篇。对这些论文的作者单位进行筛选,发现中小学阶段的教师只占55篇,仅为总数的10.4%比例,其中中学的40篇,小学的仅15篇,其余文献的作者绝大部分都是高等院校或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者,巨大的数据差距说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线老师在WebQuest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从对这55篇抽样论文的内容分析来看,仅35篇属具体应用类,20篇属认识讨论类(无应用实践)。我们对这些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学段分布、地域分布、学科分布等,如图1、图2、图3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WebQuest在高中阶段开展得比较多。分析原因可能是WebQuest的应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加上当前我国传统教学模式还处在转型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才基本具备一定的信息水平和学习能力,为WebQuest的开展提供可能性。

开展WebQuest除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外,网络软硬件环境的搭建更是不可或缺,所以WebQuest应用案例的分布情况难免存在不均衡现象。从抽样调查结果来看,文献作者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北京、上海、天津、青海、江西、湖南、重庆、山东、陕西、山西、黑龙江、辽宁、四川等17个省市区,其中仅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省市区就已占总量的60%,原因则可能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网络设施建设较好,电脑及网络普及率较高,WebQuest的开展就更具可能性。

从学科分布来看,文献中的WebQuest案例涉及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英语、数学、地理、化学、生物、体育等14个学科,但差异也很明显。其中,设计或应用较多的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等学科。原因可能是这些学科综合性较强,且网络资源相对丰富,适合采用WebQuest开展探究式学习。而数学、化学等学科理论性较强、应用又偏少,教学倾向于追求逻辑条理性,相关的网络资源也不够丰富,因而影响了WebQuest教学模式的开展。

二、WebQuest本土化实施过程

WebQuest创始人伯尼・道奇认为WebQuest的实施应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设计一个合适的课程单元、选择一个能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开始网页设计、形成评价、制定学习活动过程、以文字形式记下所有活动内容以供别人借鉴、最后的检查和改进。但近几年在我国的实际推广过程中,我们又形成了其他一些实施步骤略有不同的WebQuest模式,下面笔者以我国许多学者共同的基本观点来简单介绍WebQuest的本土化实施过程,主要包括:

1.设计一个合适的课程单元

判定合适与否,教师应考虑该课程单元能取代原来令人不满意的课、能否有效地利用网络、能否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等因素。

2.选择一个能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

一个好的任务是可操作的、具有吸引力的,并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伯尼・道奇把任务划分为:复述、汇编、神秘性任务、编写新闻、设计、创造性作品、达成一致、劝说、认识自我、分析、判断和科学任务等12种类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我国目前比较集中选择其中的分析、判断、达成一致、设计、创造性作品等作为任务来开展。

3.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国内教师往往是通过多媒体或网络展示某个案例,综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心理,创设情景,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一般教师还会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网站或RSS让学生自行阅读,并罗列具体的案例主题供学生进行调查,例如,综合实践之“我家的生活垃圾”,信息课主题之“怎么用word排版报刊”等,通常也会采用同一单元多个主题供选择的方式。

4.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学生围绕主题,采用走访或调查以及信息搜索,结合个人特长及小组分工来独立思考、探索。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会对学生预先指导,介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分析处理信息的技巧等。

5.小组合作,协作学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面对面或者通过网络与同学或老师展开交流,经历不同观点的碰撞来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修正他们的知识结构,同时形成了个人和小组的研究成果。

6.学生成果交流,效果评价

各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或多媒体呈现来互相学习和交流,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又要认真观摩别人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并记录。

7.总结与反思

学生对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方法的运用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老师也要自我总结和提高。

三、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目前,WebQuest的有效性已被许多国家所证实。虽然其引入中国才几年,但有效性也已被不只一门学科教学所证实。例如,刘丽、娄晓黎将WebQuest带到了地理课堂中,发现WebQuest能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工具进行学习,培养他们对地理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有效改进了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陈冬云把WebQuest尝试带到历史学科中,提出WebQuest的教学模式拓展了知识空间,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学生非常喜欢,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代表性观点得以充分的体现。

总之,webQuest作为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一类进化后的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引导学生在“自行探索”、“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辅助作用,是符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值得我们深入借鉴、应用和开展。

四、促进WebQuest有效实施的若干建议

1.重视网络平台的搭建

经调查和走访,许多教师都有意识尝试将WebQuest模式付诸教学实施,但由于网络支撑平台的不到位,真正得以顺利、扎实开展的并不多。有些老师采用博客平台来进行交流,但另一方面评价环节就无法有效实施。也有许多学校采用纸质问卷来实现评价,但这势必增加许多工作量,目前我们提倡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建立专用的网络平台来实现互动交流及相互评价,例如Moodle平台,师生都比较容易上手。

2.重审探究目标的确定

探究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WebQuest是要让学生应用知识和充分思考来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所以问题设计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因为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案例中往往将探究目标定位在事实性或原理性标准化的知识领域,任务设置偏重知识性目标要求,且结论单一化,无法体现WebQuest的探究价值。一些设计一般或较差的WebQuest反而把学生带向简单的信息概括或总结而已,未能有效促发学生发挥高级思维能力。

3.加强对探究学习过程的有效指导

通过文献调查后发现,许多教师并未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事先培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没有什么体验经验,他们往往试图在网络世界中直接寻找问题答案,或采用复制、粘贴等方法来拼凑所谓的研究成果,从而导致网络学习丧失了“分析一思考一综合一创造”的过程及探究意义。因而老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事前指导,主要包括:①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目标、意义、步骤和评价等,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②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4.评价尽量多维化

过程评价好过于成果评价,可是目前许多案例的评价仍把重心放在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评价仅停在表面,究其原因除了工作量太大之外,另一主要原因是比较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指标。老师要加强过程性记录,可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评价;例如,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②对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中的协作与贡献的评价,例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程度,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等;③学生是否最终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学生的研究报告的质量如何,是否达到了研究的目的等。

五、结束语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一边探索一边总结的道路上,教育机构可以先从WebQuest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应用入手,促使更多的教师能在自己学科教学中合理地利用高科技和网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新型人才。

注释:

调查与分析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全部住院患者品处方共计

4 085张,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科别及药品品种、用法用量、用药天数、总用药量等。

1.2 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利用研究小组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1],DUI1则反之。DUI≤1为合理用药。各药DDD值参考《中国药典》(2005版),《新编药物学》(15版)及临床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有关计算为: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

2 结果

麻醉处方一般情况和品和品使用情况见表1、2。

3 分析与讨论

3.1 年龄、性别分析:使用品患者年龄分布较广泛(8~88岁),以20~60岁范围内用药集中;从性别上,各种品的使用均为男性大于女性,男女之间使用哌替啶、美菲康、吗啡针的比例差别较大,男性使用分别占74.96%、97.52%和82.48%。此结果除与我院为矿山创伤急救医院,青中年男性患者较多有关外,也提示了本地区男性癌症患者多于女性。

3.2 用药结构分析:表1、2显示,我院品使用率最多的科室是麻醉科(46.09%),其次是外科(25.19%)。芬太尼针消耗量最大(42.45%),用药频度居前,主要用于麻醉科术中的全麻辅助用药及术后镇痛泵;哌替啶针次之(23.37%), 其使用主要是外科(烧烫伤及创伤性镇痛)、麻醉科(术中镇痛)及临床各科的部分癌症患者镇痛;美菲康片(18.78%)主要在内、外、五官及疼痛科用于晚期肿瘤及术后镇痛;吗啡针(10.69%)主要在内科及麻醉科使用,用于晚期癌痛和手术镇痛;可待因片(2.76%)主要在内科用于镇咳。统计显示,我院用于癌痛患者吗啡制剂(吗啡针、美菲康片)的消耗量远大于哌替啶,表明了我院大多数医生已经将吗啡类制剂作为控制癌痛的首选药物,也预示我院在使用品治疗癌痛患者方面正向着WHO治疗癌痛方案的原则趋近。

3.3 药物利用分析:表2显示,芬太尼针、哌替啶针及吗啡针的DUI>1。在我院,98%以上的芬太尼针是在麻醉科作为手术诱导麻醉剂或术中镇痛使用。因为麻醉泵的使用,芬太尼针在手术诱导麻醉时计量可达1.4 mg,且临床上对此剂量已普遍接受,故本统计的DUI>1不属滥用[2]。吗啡针DUI>1,是因为我院医师为晚期癌症的患者开的处方日剂量远远大于限定日剂量。由于吗啡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持续时间长(约20小时),WHO已把吗啡的消耗量作为评定一个国家改善癌痛状况的指标,被认为是最好的术后和癌症镇痛药物,国家规定对癌痛患者镇痛使用吗啡由医生根据病痛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故其DUI>1也不属于药物滥用[3]。哌替啶针DUI>1,说明哌替啶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调查中也发现,我院有相当部分慢性癌痛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哌替啶针,因为哌替啶作用时间短,要达到止痛目的,常需多次给药,以致医生日处方量大于该药的DDD。吗啡阿托品、强痛定、可待因、美菲康的DUI≤1,表明医师在日处方量低于该药的DDD值。由此可见,我院品的应用除哌替啶外,尚属合理,无过多滥用现象。

3.3 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统计结果显示,我院有28.36%哌替啶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止痛,且使用剂量个体差异大,有的100~200 mg/d,有的可高达600 mg/d。这与医生的用药习惯及对“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认识程度有关。事实上,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中,对癌痛治疗不推荐使用的第一个药物就是盐酸哌替啶[4],因盐酸哌替啶作用维持时间短(2~4小时),镇痛效力弱(为吗啡的1/1~1/8),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易在体内蓄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提示临床医师在癌症止痛药物选择上应遵循“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转变哌替啶作为癌痛患者长期用药的习惯。

调查与分析篇(3)

2 研究对象与方式

①研究对象。为了准确的了解学生数学分析的学习状况,在2014年3月初对数学与计量经济系的学生做了有关数学分析的学习现状问卷调查,随机选取119名学生发放了问卷,且回收了108份,有效回收率为90.1%。

②研究方式。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另外,为了弥补调查问卷收集信息的不足,随机针对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个人访谈,拟对《数学分析》课程目前的学习现状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这份问卷共有11道题,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还有对教学的适应情况做出了调查。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与目的对他今后学习任何课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本校相当一部分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动机及目的比较消极。有23.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知识很有用”,有15.8%的选择了“为了考研”,选择“为了毕业”占57.4%,同时也有3.7%的学生选择了“让父母高兴”而学习。有63.9%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分析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影响很大”,但是也有35.1%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或“不会有任何影响”。

学习动机和目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当学生具有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那么他以后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都会比其他学生更加顺利。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分析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其对数学分析的兴趣是最好的方法,兴趣和学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调查显示本校数学系学生对数学分析课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数学分析的兴趣调查显示,有12.0%的选择了“非常感兴趣”,有37.9%的学生选择了“较有兴趣”,有39.0%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有11.1%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兴趣”。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学生虽然对数学分析的兴趣不是很高,但就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数学分析课程上用功的程度上不是很消极,有25.0%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用功”,有57.4%的学生认为“比较用功”,只有17.6%的认为“基本没用功”。至于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能否向数学分析老师提问这一问题上结果不是很乐观,只有3.7%的学生选择了“经常提出”,27.8%的学生选择了“偶尔提出”,“从来没有”的却占了68.5%。

本校数学专业学生对数学分析课程的学习状况不是很好,对教师教学的适应状况也令人担忧。有21.4%的同学感觉容易适应老师的教学,38.9%的学生感觉有点难度,39.7%的学生感到比较难。在对数学分析课程的内容掌握程度上,有18.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好,62.0%的学生觉得一般,19.5%的学生认为数学分析的内容很难掌握。针对“能否听得懂数学老师上课所教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听懂”的占9.3%,“大部分能听懂”的占55.6%,“只听得懂少部分内容”的占29.5%,也有5.6%的学生觉得自己“一点也听不懂”。而对能否按时按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一问题上,有15.7%的学生认为“能及时独立完成作业”,有58.1%的认为“虽然独立完成作业有些困难,但和同学讨论后能按时完成”,“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占16.8%,有9.4%的学生选择了“抄同学的”。在教学方法上,有34.3%的学生喜欢“全部内容由老师讲解”,34.3%的喜欢“首先学生自学,老师再讲解学生不懂得的内容”,17.6%的喜欢“师生在课堂上一起讨论”,13.8%的学生觉得“无所谓,随老师怎样上课”。

4 结论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所学的高中知识有所不同。因此,在学习数学分析课程时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大学直接用的部分知识高中可能没有学,而有些数学分析的内容又与高中的数学知识重叠了。还有就是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在学习数学分析的难度上差别很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直线下降。而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注入式”教学仍占主体,致使绝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分析课程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让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学好数学分析,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做出一些努力。

4.1 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会影响到数学分析学习的结果,而数学分析学习的结果又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首先就接触抽象的数学分析知识是有点难以适应,而且数学分析的学习周期比其他基础课都要长,如果没有兴趣作为依靠,那么学生对数学分析很难维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因此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分析课程的兴趣,努力建立他们良好的持久的学习热情。

教学时教师可以尽量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分析课程的兴趣,从学生的平时生活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分析,感受数学分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某些联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例如:古代哲学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说明了古人从生活中找到了有关数列极限的知识;英国数学家牛顿通过研究生活中有关运动方面的问题,从而与数学中的导数联系在一起,建立了微积分,为世界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调查与分析篇(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形式。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来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好比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构建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这就意味着学生要主动参与教学,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曹才翰教授指出: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因此,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地进行自己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英语课堂参与度研究的意义

1.学生的心理需要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

“需要”在心理学上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根据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需要大致分为两个等级:归属和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者的满足使学生作为班级中的一员得到尊重,在班级里拥有与其他同学平等的地位,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而后者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动机,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以求自身的不断发展。

2.语言教学的本质要求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外语课程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创设出适合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对象和活动目标,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通往交际目标的一系列言语活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参与实际交际活动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

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最终目标作了解释: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语法规则和英语句型:学生而不是老师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所以应该大力鼓励学生的参与。而现实中,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都以考试为导向,以老师的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是真正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导向。显然,这与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如果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让本来属于学生的课堂时间得到保证;换言之,就要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现状分析

要改善和提高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首先要了解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为此本课题组利用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英语专业、数控专业和制药专业四个教学班共156名学生的英语课堂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就目前的英语教学状况而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存在很多误区,其参与现状极不乐观。

1.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现状的定量分析

本课题组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对学生在一节英语课45分钟内积极参与的平均时间,以及优、中、差三类学生积极参与的平均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调查所得平均结果,对学生在一节、一周内的参与情况进行推算,结果见表to

由上表可知,按照学生每节英语课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平均水平推算,一节之内,他们因不参与而浪费的时间就达19分钟,累计一周则要浪费38分钟( 0.8节课)。更值得注意的是,优、中、差三类学生在课堂参与的时间方面存在十分巨大的差异,差生与好生相比,一节之 内,相当于要少上24分钟(( 0.5节课),累计一周则要少上48分((1.1节课)。固然差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通过以上对英语课堂学生参与时间的累计分析,可以看到,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差生将会不 断产生,而且,他们与优等生、甚至与中等生的差距还会不断加大、加深。

Allwright & Bailey < 1991)对学生课堂参与模式进行了粗略的分类。他们将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分为可观察到的活动和不能观察到的活动,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课堂参与都是可以观察的,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在的心理现象。因此,本调查将学生的英语课堂参与分为言语参与和非言语参与两个方面。其中言语参与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质疑;主动回答,齐声回答,点名后回答;询问同学;课堂讨论,对话;戏剧表演等活动;非言语参与包括:做笔记;听课但沉默;倾听他人的回答;点头或摇头:上课的坐姿:目光或面部表情等。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学生在英语课上的参与形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5%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以非言语参与为主,以言语参与为主的学生仅占不到20%,而且他们的参与多数只停留在全班齐声回答或教师点名后回答这些被动的形式上。而近巧%的学生自认为几乎没有课堂参与。

2.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现状的定性分析

让学生描述一个积极参与的学生形象,或让教师列出判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标准,尽管具体的描述或标准会因人而异,但是,他们公认的一个答案是:积极参与的学生是那些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学生。在这种误解的导引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存在着以下误区:

(1)积极答问即为课堂参与。

课堂上,教师往往热衷于用频繁的问答来制造学生“积极参与”的热闹场面,教师滥用提问时,使许多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显然,“答问”并非学生参与的唯一形式,除此之外,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项目实施或甚至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参与。

(2)学生的参与只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

多数教师将课前准备的教案视为固定的剧本,自己是演绎剧本的导演和主角,根据“剧本”中“剧情”发展的需要,设计几个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作为“点缀”学生没有主体地位,仅仅是“课堂表演”中的一个配角。所谓积极参与的好学生不过是一个好的配角,不参与的学生则是一个不合格的配角。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课堂不可能激发学生产生“我要参与”的内在需要,相反,却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觉”—教师需要我们参与,否则,教师预定的教学计划不能完成,这场戏就得演砸了。

(3)学生的参与是对教师的服从。

既然是配角,学生自然无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他们必须得到教师的批准或许可后才能参与教师为他们设计的种种活动。慢慢地,学生习惯了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充当“配角”。于是,解题能力下降了,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慢慢退化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逐渐缺乏,因此,英语的综合应用水平和交际能力始终很难得到提高。

三、本研究引发的思考

对学生课堂参与的以上理解显然违背了主体性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目标,在这些观念指导之下的教学必然不能真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学过程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教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从认知心理来看,建构主义学习观把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信息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

1i.实践因材施教,让学生有能力参与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可实际教学中,又常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但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各不相同,那么,如何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意愿,提高课堂参与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呢?小班化教学和分层次教学都是不错的方法。在课堂提问、作业布置时可适当地分层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前进: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达到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的整个课堂设计有起伏,有层次,这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与实践。

2.实施课堂参与,解决教学难点

调查与分析篇(5)

一、阿图什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阿图什市内总共有5所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只有3所,分别为克州实验小学、阿图什市第一小学、昆山育才小学。这三所学校都是全日制、民汉合校的汉语授课小学,学生主要由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构成。克州实验小学和阿图什市第一小学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所有学生都上英语课,每周有四节英语课,使用的教材都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两所学校的教学设备完善,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只有少数英语教师有本科学历。阿图什昆山育才小学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每周有两节英语课,没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英语教师均为专科的学历。这三所学校的英语课都采用汉语和英语结合的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师资严重不足。对阿图什市内的3所小学的调查和统计表明:英语教师的人数较少,授课班级较多,班额较大,各班人数都在60人以上。各学校都存在教师跨年级授课现象,有的教师同时兼任两、三个年级的授课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耐心讲解,也无暇顾及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和更有效的教学。除此之外,很多英语教师并不是师范类专业出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要求组织教学,导致学生失去英语学习兴趣。该地区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都只接受过大专英语专业的学习,也有一部分教师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水平满足不了小学英语课教学的需要。

其次,教学质量不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只限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对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进行学习和思考,也不总结教学经验,上课只是应付课堂、应付学生。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注重语法、句型的讲解和单词的记忆,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能灵活运用,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语法、句型和单词数量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学生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最后,缺乏政策支持。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课没有统一的规划,有的学校开,有的学校不开,在小学升初中时,只考查学生的语文和数学能力,只计算语文和数学的总分,没有英语考试,英语成绩不计入小升初总分成绩,因此英语教学得不到重视,基本上每个学校的英语课都会被语文或数学课占去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三、建议

首先,学校要积极创造创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加强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利用大学、地方培训院校等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应为教师科学研究提供资源和制度支持,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举行各类英语教学教育研讨会, 不断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创新, 推动教学纵深发展。

其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好奇心强,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心理障碍少,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努力引导学生保持兴趣和信心,使其爱学、乐学。

最后,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从教师、教材、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制定外语教育规划。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小学教师队伍, 加强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化。另外,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只有教师接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将之运用到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益。

总之, 调查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情况的英语教学模式,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成果,项目名称: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中外语教育规划研究,项目编号:XJNU 1223。

调查与分析篇(6)

1、背景资料

学历: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占75.7%;

从事的行业:以娱乐/餐饮/运动/休闲业最多。占比例为16%;其次分别是学生,占比为11.9%;商业贸易、科研教育,占比分别为11.7%、8.9%:

职业:市场、销售、企划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24.0%;其次是专业人士(教师、医生、律师等),所占比例为18.8%;第三是管理人员,占比为17.2%;

家庭月收入:4501-6000元所占比例最高,为32.5%;其次是3001-4500元,占比为29.3%;

个人月收入:以2001-3000元最多,所占比例为25.4%,2000元以上读者占67.5%:

年龄:半数的读者年龄在21-35岁之间;

性别:《今报》的读者以女性为主,所占比例为70.6%;

婚姻状况:已婚者较多,占比为603%;

家庭常住人口数:3人较多,占比为46.2%。

2、阅读习惯

渠道:一般读者通过报摊了解到《今报》的较多,占比为58.1%;接触渠道以报摊最多,占比为46.5%,其次是超市便利店。占比为21.8%;一般读者是以零购的方式得到《今报》,占比为53.6%;

阅读频率:每个月看2-3期的较多,占比为34.3%;

阅读时长:每周阅读《今报》的时间是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重复阅读:《今报》的重复阅读率较高,占比为90.9%;

阅读时间:“有空就看”。占比为509%;

阅读场合:读者在家里阅读《今报》的较多。占比为61.9%;

阅读目的:读者阅读《今报》主要是为了休闲消遣,所占比例为68.9%,其次是了解生活信息,提高生活质量的读者也较多,占比为52.4%:

版块喜好:消费版块和娱乐版块比较受欢迎,占比分别为65.0%和57.0%,其中消费版块里的“美食、旅游”读者关注度较高,分别为4.23分和4.20分;娱乐版块里的“娱闻乐和情感公社”关注度较高,分别为3.85分和3.76分;

信息期望:消费指南和时尚潮流是读者比较期望阅读到的信息,占比分别为58.7%和54.7%;读者希望阅读到的娱乐信息主要是娱乐新闻,占比为44.9%;其次是国内电影信息,所占比例为42.1%;读者希望阅读到的生活信息主要是购物/流行信息,所占比例为50.6%;其次是服饰方面的信息。占比为46.5%;

传阅:61.0%的消费者表示会将《今报》传阅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般与两三个人分享的读者比较多。所占比例为62.7%;一般和同事分享的占比为38.0%;《今报》77.7%的读者会将报纸上的信息和身边的亲朋好友交流。

3、生活形态

生活形态:《今报》的读者是比较喜欢体闲娱乐的品位生活的一类。在有经济保障的前提下,喜欢接受挑战和冒险,对自己的成就有很大期望。其特征如下:放假时我喜欢过休闲娱乐的生活(4.33分)、我喜欢有品味的生活(432分)、经济上的保障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4 22分)、优柔寡断不是我的处事风格(4.19分)、我对自己的成就有很大期望(4 10分)、生命的意义在于接受挑战和冒险(4 06分);

每月花费:每月花在饮食上,大约500-1000元的较多,所占比例为53.6%;每月花在服饰上,大约500-1000元的较多,所占比例为50.0%;每月花在美容护肤品上,大约200-500元的较多。所占比例为61.2%;每月在子女养育方面的花费,以500元以下和500-1000元之间的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41.4%和38.2%;

未来三年的规划:以创业所占比例较多,为39.2%;其次是买车,占比为32.5%,其中5-10万的车是大家的首选。所占比例为41.6%;在未来三年准备买房的读者中,准备购买的房型以三室两厅的较多,所占比例为46.7%;在购房区域的选择上,蜀山区是购房的首选区域,占比为22.0%;其次是经开区,所t与比例为18.1%:

周末娱乐方式:逛街、看电视是周末通常的休闲娱乐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48.4%和45.3%。周末上网的人也较多,占比为40.4%。

广告方面:对促销信息最感兴趣,所占比例为49.0%;其次是品牌信息,所占比例为48.2%。

调查与分析篇(7)

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并把握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课题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二、问卷制作、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及调查情况

“教师调查问卷”由我们课题组王XX组长和张永科老师制作。本次调查对我

校高二年级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60份,共收回有效问

卷50份。本次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14年5月20日.本次调查已是课题实施半年之

后,采取的是不记名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与教师课堂教学相关的因素

展开,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分别体现在选择题50道,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回收的50份调查问卷,我们进行了整理、综合、统计与分析.主要分析如下

1. 从选项上看经常都能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的占70%;偶尔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的占26%;从未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的占8%。大多数教师还是认为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定位适当、陈述清晰地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确实需要利用教学目标的精确度上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从选项上看,绝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合作、自主、探究是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给孩子留足思考与自主学习的空间,一定要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等能力培养。但还有不少教师不敢放手。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转变自己,更要在实践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课不感兴趣时,96%的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式,2%的教师选择停下来进行思想教育,2%的教师开始烦躁,为学生不认真学习着急,仍有2%的教师仍选择继续讲课,完成课时任务。从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并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但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的方式和效果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需要引导与帮助!

4.在谈到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80%的教师都认为应该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学习有障碍时给予. 18%的教师认为随时巡视,随时指导.只有2%的教师让学生列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后集中讲解. 这也反映出我们绝大部分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能给出学生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调查与分析篇(8)

(1)受试者。本研究的受试者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部分学生,因为2013级学生刚刚结束英语分级教学任务,了解并参与分级教学的实施过程。总共120人参与测试。

(2)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的是自编问卷-高职英语分级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们对分级分班制度、所用教材、教学内容和手段、评价机制、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看法。问卷采用五级量表的形式,即1代表很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3代表既不同意也不反对,2、4介于1、3、5之间。采用五级量表的形式,能给调查对象更清晰的度量感,以便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3)数据采集。研究者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从2013级学生中选取6个自然班(2个普高、2个对口,2个单招、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次不齐)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利用每个自然班下课后时进行,在简要讲解问卷作答方法后,统一下发问卷,并在15分钟后统一回收。

(4)数据统计。将调查结果分别输入电脑,计算学生对我院目前英语分级教学的态度和意见,分析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们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论如下:

1.对分级教学的认可度(见表一)。

表一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分级教学是支持和赞同的,尤其单招的学生最为明显。与混合班教学相比,通过分级教学,单招的学生独立成班后,得到了教师更多的关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进度也更符合他们的英语基础。可见,英语分级教学使学生“各取所需”、“自由发展”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发挥。

2.对分级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二);

表二

从表二中看出,单招的学生对英语分级教学效果最为满意。我院的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已进行了2轮实践,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英语分级教学,学英语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他们开始与人用英语交流了,也不再害怕英语考试了。

3.对分级分班标准的态度(见表三);

表三

从表三看出,单招生对分班标准最为满意,普高生,对口生中持中立态度者居多。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的生源类别决定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但也有例外。由于学生所在地区的教育差异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有些普高生的英语基础甚至不如某些单招生。因此,以学生的生源类型作为分级标准,不足以真正的实施“分水平”教学。

4.对所用教材、所在班级、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满意度(见表四);

表四

从表四看出,单招生和对口生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满意的,而有些普高生对教材、授课内容和课堂参与情况提出了质疑。我院普高、对口的学生采用的是同样的教材,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也基本一致,这就导致了有些英语程度好、希望有更大提高的学生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增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和考核标准,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力,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

三、完善策略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分级教学是支持的,对其教学效果、所用教材、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都是基本满意的,尤其是基础相对较差的单招生最为明显,成绩提高的也尤为显著。同时,研究者们也针对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的策略。

1.分班方式应更科学化、精准化。由于学生所在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有些单招生的英语水平甚至高于某些普高生。因此以学生的生源类型做为分班分级教学的标准,不能够涵盖所有的学生,不能够真正的实现“分水平”的英语教学。研究者们建议在学生入学后进行一次统一的英语考试,以此成绩作为学生分班的依据更为科学。

2.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应更灵活。由于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对所任班级的情况有所调查,了解他们的真正英语水平和真实需求,在教学中要灵活掌握,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调查与分析篇(9)

生活教育理论的开放性、持续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它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基本精神,家长参与幼儿球类游戏活动,将教育寓于家庭球类游戏活动中,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幼儿认知、情感、社会交往、动作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小班幼儿基本动作水平较低,球类游戏活动以推、抛、踢等单调的运动方式进行。但是有了家长的帮助,就可以设计更多有趣新奇的球类游戏活动,不但降低了活动的难度,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也萌发幼儿对球类活动好奇、探索的愿望。国外研究者也认为,父母对儿童的游戏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父母的游戏性越高,在亲子游戏中的情感表达和游戏刺激越积极,儿童对父母的反应及游戏行为就会越积极。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2015年9月,笔者向振华幼儿园小三班的全体家长发送了一张关于家长是否接触过球或者球类游戏、与孩子在家中是否有开展过球类游戏、开展过哪些球类游戏、幼儿情绪表现如何等内容的调查问卷。参与回复调查的家长有31人,总计收到有效问卷22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关于父母参与的操作性定义,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父母在家中对孩子的监控和指导。另一种是学校的父母参与。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还未开展过家长参与幼儿园球类游戏的活动,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家庭球类游戏的活动情况,进行课题研究与分析。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如下特点:

(一)家长在家中参与幼儿球类游戏活动状况

1.幼儿球类游戏活动是否开展与家长年龄有关。根据2015年9月振华幼儿园小三班入学申请书资料中家长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年轻的父母由于其年龄特点,充满活力与干劲,参与家庭球类游戏活动的频率极高,而年长的父母则不愿浪费精力在这种运动体能消耗巨大的活动上。国外研究者也表明:父母的年龄与亲子体育游戏的发生频率呈负相关,即父母的年龄越大,其与儿童开展的体育游戏越少。

2.父母参与球类游戏的普遍度不高,母亲比父亲更重视参与幼儿球类游戏。父母亲子球类游戏开展方面,总体水平不高。只有55.2%的父母经常与孩子开展球类游戏,9.1%的父母从未玩过关于球的游戏。其中,31.8%的母亲经常与孩子进行球类游戏,17.1%的父亲经常与孩子进行球类游戏。由此可以看出:在平日的亲子活动中,母亲往往比父亲更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3.父母对球类活动的选择具有倾向性。男性的身体机能、运动技能都优于女性。因此,父亲倾向于选择剧烈的、与球有亲密接触的活动,如篮球、足球等。但母亲不喜欢带有竞技性的球类游戏,她们的活动量一般也比较小,她们更多的是选择灵活地轻盈地球类游戏,如羽毛球、乒乓球等。

4.家庭球类游戏方式十分枯燥。调查显示,父母对球类游戏知识极度缺乏,只是与幼儿单纯地拍球、踢球、滚球、投球等。对“您知道的亲子球类游戏有多少”一问,完全不知道的有3人,有36人只能讲出1~5个(包括5个),只有5人能讲出5个以上。父母与孩子间的球类游戏不具备目的性,只是亲子间自娱自乐的一种行为。

喜欢玩球是孩子天性,关键看家长如何引导。在调查过程中,蒋润丘小朋友的妈妈曾提到孩子很少玩球。以前曾把球放在两个人之间滚来滚去,刚开始接触时表现得很兴奋,但一会儿就玩腻了。可见,这种单纯地滚球,形式过于简单且枯燥,幼儿难以对其产生兴趣。因此,运动中是否产生愉悦、是否获得成功,将决定其持续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在家中开展球类活动的状况

1.大部分幼儿对“球”兴趣浓厚。据了解,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玩过球,并且喜欢球。玩球时的情绪都呈现出兴奋的状态。调查发现孩子在家中玩球时情绪表现兴奋男孩是13人,女孩是4人,而无趣的男孩只有2人,而女孩则占到4人。只有少数孩子表现出无趣的情绪反应。其一,是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的关系,平时很少与幼儿进行亲子间的游戏,即使有也更侧重于对幼儿学习或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对体育游戏都不感兴趣。其二,上面“家长参与幼儿球类游戏活动状况”也提到过家庭球类游戏方式具有单一性。正是这种游戏形式的简单、枯燥,导致幼儿玩球兴致不高、情绪倦怠。

2.幼儿对球类的选择反映其性别差异

谈到球类,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体育运动中的球类,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还包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球”,诸如气球,毛线球、塑料球、泡沫球等。

根据表4显示:男孩更喜欢体育中的球类,尤其是剧烈运动的球类游戏,他们喜欢竞争,愿意接受挑战,有敢于冒险的精神。例如,张明皓小朋友,爸爸妈妈都陪他玩过篮球、足球。其主要活动方式是传递球和投球。又如徐梓翰小朋友会经常和妈妈一起拍拍蓝球,打弹珠。篮球、足球、弹珠这些球都是具有攻击性的球类,可以反映出男孩在运动能力方面的爆发力、动作速度和猛烈程度。

相比较而言,女孩较喜欢非剧烈运动的球类。其中,汪紫晗妈妈提到,孩子曾玩过塑料沙滩球,小排球,玩具球类,还喜欢五颜六色的气球。这说明女孩更容易被具体形象的物品吸引。

调查与分析篇(10)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7/08-0083-03

[作者简介]孙彦(1983-),女,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教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家庭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提出,人们在研究幼儿教育问题时,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宽广的教育生态和影响幼儿成长的因素。心理学家格尔迪认为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斯宾塞说:“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孩子教育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父亲都起着巨大的作用。”相关研究也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就会导致孩子在生理、心理上表现出不良状况,称之为“父爱缺乏综合症”。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相对缺失以及幼儿成长中对父亲的迫切需要是引发本研究的动因。在这一背景下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宝鸡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期待所得研究结果能为幼儿家庭教养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宝鸡市的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三个城区共选取6所幼儿园作为研究样本,以3岁~6岁幼儿的父亲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7.6%。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问卷设计主要围绕父亲对参与幼儿教养的认识、父亲参与的频率、父亲参与的内容与方式三个方面。运用SPSSl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父亲对参与幼儿教养的认识

1.对自身在幼儿教育中角色的认识。

关于对自身角色的认识,问卷调查显示,有28.7%的父亲认为自己应“以赚钱为主,必要时也要管教孩子”;59.5%的父亲认为在“赚钱的同时要积极辅助孩子的母亲管教孩子”;还有10.7%的父亲认为“应全身心投入到孩子教养中,赚钱相对而言不重要”。在回答“父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时,大多数父亲认为“男人当然要赚钱养家”“负责家庭的经济收入以及孩子的教育”“赚钱养家,教育孩子缺一不可”。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有小部分的父亲认为“孩子年龄小,谁管教都一样”“带孩子本来就是女人的事”等。

2.对自身参与幼儿教养作用的认识。

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父亲能够认识到自身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有93.8%的父亲认为自身参与幼儿早期教养很重要,只有6.2%的父亲认为不重要。访谈中被问及“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独特的影响”时,大多数认为父亲的作用在于“树立男子汉的形象,教给孩子男子汉的气魄和男人做事的风格”

“对孩子性格发展有影响,如坚强、勇敢、独立”等。

(二)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频率

调查显示,每天和幼儿一起玩耍、学习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父亲占总数的20.1%,1小时~2小时的为33.6%,2小时~3小时的占24.6%,3小时~4小时和4小时以上的分别有10.0%和4.2%。由此可见,约有78%的父亲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在3小时以内,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时间总体偏少。值得注意的是,在7.6%选择“其他”这一项的父亲中,大多是长期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包括在外地工作或是经常出差等。这说明,由于工作等原因,部分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三)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内容

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日常互动、教育指导、关注监督、规则约束、情感表达、学业鼓励、间接支持、成长计划、自我提升。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虽然父亲在各维度的参与状况参差不齐,但大都处于3分以上,所以总体上来看,父亲的参与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间接支持平均得分最高,表明此项参与程度最高,然后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业鼓励、规则约束、情感表达、教育指导、关注监督、成长计划、日常互动,而在自我提升方面参与程度最低。

根据对上述九个方面的统计和分析,本研究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内容总结如下。

1.非常重视为幼儿提供间接支持,并以经济支持为主。调查显示,91%父亲在间接支持方面,主要是“承担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的责任”,接着由高到低依次为“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和活动场所”“满足孩子基本的需要”“营造对孩子发展有利的环境和家庭关系”。

2.对幼儿的学业鼓励和规则约束较多。调查显示,有90.3%的父亲表示“经常”和“总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其次才是“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才能”和“鼓励参加各种兴趣班活动”。在规则约束方面,“嘱咐孩子在幼儿园好好表现”的选择率最高,有86.5%的父亲选择这项;后面依次为“叮嘱孩子要听老师的话”“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管教孩子的不良行为”,选择最少的是“制定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

3.对幼儿的情感表达以表扬鼓励为主,且肢体语言多于口头语言。调查显示,在情感表达方面,选择最多的是“当孩子事情做的好或表现出好品质时,给予表扬或鼓励”,接着依次为“用抚摸、拥抱或亲吻等身体语言对孩子表达爱”“孩子心情不好时给予安慰”“当孩子做错事或不听话时给予批评或惩罚”“对孩子说爸爸爱你”等。

4.比较注重对幼儿社会知识的教育,但实际指导偏少。调查显示,父亲在教育指导方面,“教孩子文明礼貌行为”选择最多,接着依次为“教给孩子交通安全或健康卫生方面的常识”“教孩子如何与小朋友相处”“为孩子提供角色或榜样示范”,选择最少的是“指导孩子阅读或写作业”。

5.在关注监督方面主要以幼儿的安全为主,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调查显示,在关注监督方面,各项选择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监督孩子的安全”“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家人沟通有关孩子的问题”“关注孩子看的书或电视节目”“关注孩子参与的各种活动”“关注孩子交朋友的情况”。还有16.3%和35.3%的父亲分别表示“从不”和“很少”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表现。

6.与幼儿的日常互动以谈心、游戏居多,对幼儿的日常生活照看较少。调查显示,在日常互动方面,“与孩子谈心聊天”选择最多,接着依次为“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游玩”“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带孩子看医生或打预防针”“陪孩子一起做他们想做的事”“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去幼儿园接送孩子”,选择最少是“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在该选项中,有高达17.3%的父亲表示“从没”与幼儿进行日常互动。

7.自我提升行为偏少,但自我提升意愿较为强烈。调查显示,父亲在自我提升方面,选择最多的是“与邻居或亲戚朋友交流育儿方面的知识或方法”,其次是“阅读关于指导孩子教育的相关书籍”,最后是“参加有关机构专门的育儿知识培训”。可见,现实中父亲在自我提升方面的行为比较欠缺。但调查同时显示,65.1%父亲表示愿意参加一些辅导班或培训来提高自己的育儿知识和技能。

四、研究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研究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参与幼儿早期教养的认识较为客观,愿意为幼儿教养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传统文化所赋予男性的角色在当今社会仍然根深蒂固,研究表明,大多数父亲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角色以及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性,但是观念中仍是将赚钱养家放在第一位,这与整个社会的导向和要求有一定的关系。在调查中,有些父亲不仅履行着自己在家庭中男性的角色责任,同时也积极辅助母亲一起来教养孩子,但也有小部分父亲存在认识片面、角色观念传统陈旧等问题。另外,大多数父亲愿意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家庭中男性和女性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社会角色分工,母亲仍然承担着大部分家务劳动以及抚养子女的责任,而父亲作为经济支柱,更多地承担着家庭的经济责任。

(二)比较重视幼儿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社会性知识的获得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亲都普遍比较重视幼儿的学习状况,这与我国传统的父母教养观念相一致。但根据学龄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应要求他们掌握多少知识或技能,因此应更多的以鼓励学习为主,目的是从小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和意愿。在知识类型方面,父亲更关注幼儿社会性知识的获得,会尽可能多的为幼儿准备社会交往和适应方面的知识。但是,父亲也应该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教养,适时适度地提出一些规则要求幼儿遵守,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是有益的。

(三)在情感上对幼儿以支持和鼓励为主,能够与家人交流幼儿教养的问题

父亲不再是传统中严厉而权威的代表,在情感上给予幼儿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励。原因在于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父母的教养方式也随之有了改变。但由于一些父亲本身不善于外露的情感表达,或是不好意思对幼儿说出表达爱意的言语,因此他们喜欢用身体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对幼儿的情感。同时,我们发现父亲比较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且能够与家人交流沟通有关幼儿的问题,但是相对而言,与幼儿教师的交流明显偏少,对幼儿在园的情况关注不够。

(四)与幼儿的日常互动不足,但提升自我教育素养的愿望强烈

调查发现,父亲与幼儿的日常互动在各个方面相对都比较欠缺。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父亲将大量时间投入在了工作中,所以造成没有机会或精力与孩子进行日常的互动交流。受传统的社会角色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照料管教幼儿是做母亲的职责。虽然多数缺乏对于幼儿教养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但都表示愿意参加一些辅导班或培训来提高自己的育儿知识和技能,说明他们有着较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意愿。

[参考文献]

[1]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颜真,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67.

[2]父亲是孩子成长的特殊催化剂一对话《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作者东子[N].中国教育报,2009-08-27.

调查与分析篇(11)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30-06

一、基本情况

2013年6―12月,为了解校长时间分配的相关情况,笔者在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校长培训中心等单位先后对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正职校长展开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77份。调查是在课堂上集中答卷,保证了答卷时间的充分性;答卷是无记名的,保证了答卷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真实性;参加培训的校长来源广泛,保证了答卷内容的代表性。

本调查问卷主要采用了《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中的调查问卷[1],并对问卷进行了适当修改,以符合研究者的设计需要。数据处理采用了SPSS17.0(汉化版)软件,同时辅以excel软件。

二、假设与估算

假设:校长们每周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校长的性别、任职年限、学校层级、学校规模不同,时间分配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问卷中,有一些答案就是时间值,例如:“巡视校园每天约0.5小时”;有一些答案是次数,例如:“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会议(平均)每月2次”。前者可以直接进行时间的数据统计,而后者则略显复杂一些。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结合校长们的日常工作特点,以及笔者多年从事中小学校长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项研究对问卷中校长参与的一些活动进行了估值,然后根据活动的次数转换为每周的单项工作时间(每周按五个工作日计算)。估值情况如下:接待来客来访一般每次5分钟到半小时,平均0.3小时;任课每课时计为0.75小时(此处忽略了中学、小学的课堂时长差异);参加学校各职能部门会议每次计为1小时;参加学生活动,每次计为1小时;听课(含评课)活动,每次计为1小时;参加教研组活动、年级组活动,一般每次平均1.5小时;青年教师培养活动每次计为1.5小时;参加班主任专题活动、毕业班教师专题活动、老教师(含退休教师)活动,一般每次平均2小时;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社会有关部门联系每次计为2小时;参与社会活动一般每次4小时;参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非教育行政部门的会议平均每次4小时;迎接检查每次一般4-8小时,计为6小时;参加各类学习按6小时/天计算。

问卷中的校长工作时间分为五类:①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包括任课、备课及批改作业、听课(含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参与学生教育等。②教师管理。包括参加班主任活动、老教师(含退休教师)活动、毕业班教师活动、年级组活动、青年教师培养等。③行政事务。包括每天巡视校园、处理公文、接听电话、接待访客、参加校内会议和上级会议、迎接上级检查、主动联系主管部门等。④社会事务。包括参加上级非教育部门会议、迎接非教育类检查、主动联系社会部门,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等。⑤学习培训。包括每天在校的阅读(看书、读报),以及到校外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按照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值估算情况,对问卷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后,得到校长们每周的工作时间分配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学校周末可能另外组织补课、学生自习,校长和教师们也必然会增加一些工作量。这些不在统计范围之内,未予考虑。

三、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分配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1.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的时间分配

校长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亲自担任课堂教学任务、备课和批改作业,可以通过听课的方式,也可以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活动、学生教育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往往要求校长必须承担一定量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从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校长往往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条,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校长们面临着太多的琐碎事务。诚如某位校长说的,“我每个星期上四节课,几乎没有哪一个星期能够严格按照课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总是要把课调过来、调过去,搭班的老师都很有意见。”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两种现象:第一种,校长的课堂教学任务表与某一位教师的课程表是重合的,意味着这位老师随时准备替代校长去上课。也就是说,校长的课表是真的,上课也是真的,但是校长没有百分之百地完成上课任务。第二种,校长也有一张课程表,但那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校长根本就没有打算真正走上讲台去上课。有一位校长说过,“与其不停地调课,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贻误了学生,还不如多花一些时间去听课,反而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这种说法,应该是代表了许多校长的真实想法。由于许多校长已经习惯于在上级考核时填报一个虚假的任课时数,因此,这份问卷中的校长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的时间数据真实性值得怀疑。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姑且相信此数据的真实性。

从表1可以看出,校长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时间从高到低的分配排序依次是:备课、批改作业、任课时数、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学生教育,每周的总投入9.57小时。作为一把手校长,通常是遵循“教而优则仕”的路径,从优秀教师成长为校长。他们并不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只是作为校长,需要随时了解和把握学校内的教育教学真实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校长平均每周花费在任课、备课及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达6.40小时,是否太多?在实际工作中,听课应该是校长们把握教育教学脉搏的重要渠道。从调查结果来看,每周听课(含评课)一节课及以下的校长占总数的25.7%,51.5%的校长每周平均听课两节,22.8%的校长每周听课三节及以上。如果占总数25.7%的校长在这方面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所有的校长们能够把任课、备课及批改作业的时间挪一些到听课上来,也许对于教育教学的了解和领导效果会更好。

结合表1、表2可以看出:

①校长的性别与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学生教育等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②校长的年龄与任课时数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年龄越长,任课时数越少;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③校长的学历与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分别呈非常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学历越高,任课时数越少,备课、批改作业时间越少;与听课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学历越高,听课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④校长任职年限与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学生教育等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⑤学校层级与校长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的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时间依次明显减少;与听课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听课时间明显增多;与参加教研活动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参加教研活动时间逐步增多;与学生教育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⑥学校规模与校长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从学生数在500人以下的小型学校到学生数在3000人以上的巨型学校,校长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时间依次明显减少;与听课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型学校到巨型学校,校长听课时间明显增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总体来看,校长年龄、学校层级、学校规模这三项指标都与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上的时间投入呈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即:年龄越长,投入时间越少;学校层级越高,投入时间越少;学校规模越大,投入时间越少。

2.教师管理的时间分配

在学校里,教师管理是校长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便于统计和计算,笔者选取了组织或参与班主任专题活动、参加老教师(含退休教师)活动、组织或参与毕业班教师专题活动、参加年级组活动、青年教师培养等五种类型的活动来分析校长对于教师管理的时间投入。

结合表3、表4可以看出:

①校长的性别与各类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②校长的年龄、学历与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年龄越长、学历越高,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的时间投入增加非常显著;与参加年级组活动显著正相关――年龄越长、学历越高,参加年级组活动所投入的时间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③校长的任职年限与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有显著的正相关――任职年限越长,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的时间投入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④学校层级与校长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老教师活动、年级组活动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在这三类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增加非常显著;与青年教师培养活动呈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的校长参加这类活动的时间逐步增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⑤学校规模与校长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青年教师培养活动呈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型学校到巨型学校,校长参加这两类活动的时间逐步增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总体来看,校长学历、年龄、学校层级、学校规模这三项指标都与校长在教师管理方面的时间投入呈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即:学历、年龄越高,投入时间越多;学校层级越高,投入时间越多;学校规模越大,投入时间越多(巨型学校校长在此略低于普通规模学校校长的时间投入)。

3.行政事务的时间分配

校长作为一校之主,每天应对各种行政事务也必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到底有多少,通常情况之下大家不会去一点一滴地细细统计。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笔者把校长们的主要行政事务罗列为巡视校园、处理公文、接听电话、接待预约访客、接待临时访客、校内会议、上级会议、迎接上级检查、联系主管部门等几类。

结合表5、表6可以看出:

①校长的性别、任职年限与校长的各类行政事务上的时间投入没有显著的关联。

②校长的年龄与校长联系主管部门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年龄越长,联系主管部门的时间投入减少非常显著;与校长处理公文有显著的负相关――年龄越长,处理公文的时间投入越少;与校长接待临时访客有显著的正相关――年龄越长,接待临时访客的时间花费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③校长的学历与校长巡视校园、接待预约访客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学历越高,巡视校园、接待预约访客的时间花费越多;与校长接待临时访客有显著的正相关――学历越高,接待临时访客的时间花费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④学校层级与校长巡视校园、接待预约访客、接待临时访客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在这三个方面的时间花费增加非常显著;与校长处理公文、联系主管部门有显著的负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在这两方面的时间花费逐步减少;与校长的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⑤学校规模与校长巡视校园、接待预约访客、接待临时访客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型学校到巨型学校,校长参加这三类活动的时间增加非常显著;与接听电话有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型学校到巨型学校,校长接听电话时间显著增加;与校长的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总体来看,学校层级、学校规模这两项指标都与校长在学校行政事务方面的时间投入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即:学校层级越高,投入时间越多;学校规模越大,投入时间越多。这也与我们日常所了解的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4.社会事务的时间分配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校长需要代表学校应对各种“门差户事”,需要参加各类非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的会议,接受一些非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有时还必须主动去联系社会有关部门,为学校发展寻求支持和帮助。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这些工作被列为校长的“调适外部环境”的职责。

结合表7、表8,可以发现:

①校长的年龄、任职年限与校长参加各类社会事务没有显著相关。

②校长的性别与迎接各类非教育类检查有显著的负相关――男性校长花费的时间要多于女性校长;与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③校长的学历与参加非教育部门的会议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学历越高,参加此类会议的时间越少;与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④学校层级与校长迎接非教育类检查、参加社会活动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在这两项社会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增加非常显著;与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⑤学校规模与校长迎接非教育类检查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相对于小型学校与巨型学校,普通规模学校的校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应对各种非教育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与校长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普通规模与巨型学校的校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与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总体来看,学校层级与校长在社会事务方面的时间投入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即:学校层级越高,校长投入社会事务的时间越多。

5.学习(专业化发展)的时间分配

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校长应当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在调查中,主要将参加校外的学习培训、校内的看书读报作为校长学习的主要方式加以统计和分析。

结合表9、表10,可以看出:

校长的性别、年龄、学历、任职年限、学校规模,都与校长的学习行为没有显著的相关,只是学校层级与校长的阅读时间有显著正相关。

总体来看,校长的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基本情况与校长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时间投入没有显著相关。

6.校长每周工作时间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请校长们对自己每天工作时间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来推算校长们每周的工作时间。校长自我估算的工作时间平均为每周(五天)44.41小时,而每周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行政事务、社会事务、学习培训等估算时间累积起来是41.60小时。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可以理解为统计中的误差,但是,笔者更愿意理解为校长每周工作中的其它性质的工作时间支出,这也与校长的日常工作实际相吻合。因为,校长们还要负责学校的发展规划,还要负责学校的后勤管理和财务审批,而这些时间往往很难进行清晰地估算。

结合表11、表12可以看出:

①校长的性别、年龄、任职年限与他们每周工作时间没有显著的相关。

②学校层级与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每周工作时间呈现非常显著的增长,高中校长的每周工作时间更是达到了48.37小时。

③校长学历、学校规模与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校长的学历越高、学校规模越大,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也越长。

四、问题与警示

1.校长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将调查中的校长时间使用分为五类,如表13,按照时间花费的比例顺序依次是:行政事务、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学习和培训、社会事务、教师管理,其中的行政事务占用了工作时间的45.98%,很显然这不是校长应有的用时结构。这与华东师范大学颜惠珍的论文《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结论相同。

从表13中可以看出:

①校长每周45.98%的时间被用于行政事务,21.55%的时间被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两者相比较,显然用于行政事务的时间太多了。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行政事务中的一些时间(例如接待临时访客)可以大幅压缩,从而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

②校长用于看书读报、外出学习培训的时间占用比例达到了13.87%,显然,校长的专业发展受到了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③从校长担负的领导者、管理者、教师三种角色的角度来看,校长的管理者角色的介入过深,教师的角色使用时间不够真实,而领导者角色的担当较为模糊,从总体上让人感觉到校长更多是在履行管理者的职能,且在较为被动地、缺乏计划性地使用时间。

2.校长时间的分配与使用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位小学校长在问卷中写道:“除了出差,24小时在校。”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68.1%的校长每天在校工作时间为9个小时以上。照此推算,大多数校长每周在校工作时间都为45小时以上,而校长自估每周工作时间平均为44.41小时,可见,校长们的每天工作时间要超过他们自估的数据。这样,就暴露出一对矛盾:一方面,校长每天的在校时间过长,另一方面,校长们的时间分配与使用显然存在不合理现象。校长的时间分配与使用中呈现出来的时间投入现状、时间的浪费问题、时间的效能问题、时间使用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亟需引起校长们的高度重视。

从表13中还可以看到,“其它支出”的耗时占6.33%,对于正职校长来说,占总量6.33%的时间用于处理问卷中没有涉及到的琐碎事务已经非常紧凑,如何还能够再挤出时间来设计学校的发展规划、文化建设,如何还能够从容思考学校的整体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可以理解为校长们往往缺少整体思考学校宏观发展的时间?可见,校长们的工作时长、工作效能,都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广大校长在时间分配上不能再“跟着感觉走”,不能停留在拼时间、拼体力,而是要将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和手段来加以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切实提升校长履职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颜惠珍.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50-56.

Survey and Analysis of Schoolmasters’ Time Allotment

SUN Jun, CHENG Jin-kuan & DENG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