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3:57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1)

2公路路基施工过程分析

2.1路基清理

路基清理是路基工程施工的“排头兵”,因此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公路路基施工前应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等残渣及地面以下20厘米内的草皮与表土予以清除。对阻挡视线、造成行车安全隐患的树木、灌木丛等要进行砍伐或移植。不仅树根要挖除干净以防再次生长,清除的垃圾也要由专用装载机配备汽车运至指定堆放区,场地清除完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确保公路路基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2路基排水设施

首先排水沟和暗沟的施工。如果地下水位离地面位置较近时,可将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并合理降低地下水位,同时,还要将不透水隔离层埋入沟底。沟壁设置一排底部高出沟底20厘米以上的渗水孔。在施工过程中,两者应使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砌筑,同时在沟壁外侧填加大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形成反滤层。其次渗沟的施工,渗沟设置的科学与否对降低地下水位及拦截地下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路基渗沟主要分为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等形式,不论选择何种形式,均应设置排水层(或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填石渗沟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在渗沟的底部和中间用较大碎石或卵石(粒径3~5cm)填筑,在碎石或卵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层厚约15cm),填较细颗粒的粒料(中砂、粗砂、砾石),作成反滤层,逐层的粒径比例,大致按4∶1递减。

2.3路基土方处理

路基的土方处理是路基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施工前按图恢复中线,复测断面、测设出开挖边线,并鉴定现有边坡的稳定性,以便采取必要的加固防护措施。随时检查堑顶截排水,并将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进行结合实施。在具体的土方挖掘施工中,要以机械挖掘为主,并将整体挖掘工程分成若干小段,分几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便加快进度,节省工时,对不便机械施工的地段及时改用人力开挖。在对土方地段路床顶面标高进行确定时,要对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进行科学验证,要确保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在95%以上。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

2.4路基的防护

现阶段路基防护工程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是边坡坡面防护,其中包括种草、铺草皮、植树为主的植物防护以及采用护面墙、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钢丝网喷浆、喷射混凝土护坡等方式的工程防护(矿料防护)。第二是沿河河堤河岸冲刷防护,这种类型包括种植植物、砌石、石笼等直接防护;还包括丁坝、顺坝等导治构造物以及改河营造护林带等间接防护。本文主要分析第一种也就是边坡坡面防护技术的施工要点。首先植物防护,现阶段的植物防护主要分为种草防护、铺草皮以及植灌木等形式。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坡度较缓,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在草种的选择上应选用根系发达、叶茎低矮、多年生长且符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并将其植于表土层下。铺草皮防护适用于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草皮护坡铺置形式有平铺式、叠铺式、方格式和卵(片)石方格式四种。植灌木防护通常与种草、铺草皮等形式配合使用,这样做能够使坡面形成良好的防护层,适用于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如果当地的盐渍土水旱条件不均匀及粉质土边坡不宜采用。其次工程防护,现阶段的工程防护主要分为框格防护、封面防护以及护面墙防护等形式。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作骨架,框格内通常与植物防护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配合。封面防护最主要的形式为喷射混凝土防护,这种形式适用于边坡易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护面墙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并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护面墙分为实体、窗孔式、拱式等类型,应根据边坡地质条件合理选用。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2)

公路建设中的深基坑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联系性的特点,主要是指在公路建设中进行深基坑的操作时,一定要将施工工地的工程情况、水文地质、进度计划、主要工序以及土方开挖等进行综合考量,做好合理的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将多重影响因素进行整合,确保工程实施的综合质量。其次是施工短暂性的特点,即深基坑本身就是一种临时性的结构,而其施工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的短暂性,却给整个公路建设项目带来了长远的便捷。第三则是施工专业性强的特点,深基坑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专业强,由于受到施工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深基坑的面积不能再扩大,那么就给深基坑技术带来了更高的技术难度。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在公路建设深基坑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保障,做到高效、安全、优化,从而使整个建设项目达到增值的目的。

(2)公路建设深基坑的支护基本类型分析

当前,应用于公路建设领域的深基坑类型主要包括锚杆支护、内支撑支护、放坡开挖支护以及土钉支护等四大类,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土钉支护,其主体是基于土钉的边批防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支护锚杆以及土钉的配合使用。其次,内支撑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程度小而整体结构大的特点也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从整体上来说,在选择深基坑类型的时候,更多的是要选取适合本公路建设工程的技术类型,才能真正保证深基坑与公路建设的稳定性。

2公路深基坑施工中土方开挖的问题

(1)深基坑土方开挖分析

遵循深基坑土方开挖原则,施工前详细确定挖土方案和施工方案,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并应有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险情,需要及时抢救。横向支撑设备必须安装检测仪器,逐日记录,采用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动态控制。笔者建议,土方开挖长度尽量不要过长,适中最为适宜。在进行深基坑土方开挖之前,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具体的设计标高,当开挖操作得到既定值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深基坑的变形值,就需要在垫层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而最佳的实施效果要求在一周之内进行底板混凝土的浇筑。除此之外,整个土方开挖过程中要保障受力平衡才能增强工程的安全性,也减少其变形。

(2)深基坑开挖边坡失稳问题分析

深基坑开挖时间较长,容易引起边坡失稳,如果施工场地排水不良,则会加剧边坡不稳现象的发生,此外,施工中应注意及时清理基坑边缘堆放土方和施工机械等,也是防止发生事故的重要措施。随时观察地裂与挖土之间的关系,当发现挖土后隆起的现象,必须停止挖土。如果出现地裂,当检查降水是否达标等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早做好准备。笔者建议: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采用立即回填反压处理,在任何情况下未处理完毕,不允许继续挖土,待专家或相关技术人员论证后方可继续作业。

(3)深基坑地下水处理情况分析

如:冲孔桩、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相间咬合搭接分布的混凝土灌注排桩,并与锁口梁、内支撑、喷锚等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从而在防止边坡失隐和阻止地下水侧向渗漏方面,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公路建设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当地的水位以及降水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才能保障整个降水过程是可控制的。

3公路建设中深基坑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深基坑施工前的准备与计划工作

首先做好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在施工前就制定出完善、科学的计划,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次做好测量工作,测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尽量减小误差。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演算一定程度的尺寸误差,带来的实际施工的不同效果,才能更好地适应工程的实施。再者是利用机械设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开挖。从而发挥施工最高效率。

(2)深基坑施工中要注重内支撑的状态

在进行深基坑操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内支撑的状态。第一做好实时的监控与防护。为了更好地确保钢板与支撑之间的紧密联系,就需要确保每一个工作操作程序的正确性与规范化。如果在操作过程中不慎挖到了内支撑的相关部件,就需要及时地停工整顿。第二个关键程序是对支撑与钢板进行安装与防护。与此同时,要对每一个操作环节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施工问题的减少与工程质量的提高。

(3)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内部控制与过程管理,对于深基坑周边的堆积物,要及时进行恰当的处理,例如利用大型货车运送,从而保障深基坑2m之内没有堆载物的出现,从而为整个工程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他如安全状态、边坡稳定以及整体支护效果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测。只有在这样完善的施工计划与监控之下,才能够真正促进深基坑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发展应用。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3)

1路基挖方施工特点

路基挖方又称为路堑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尤其在山岭重丘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挖方路基常常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公路建成通车后,挖方段又是养路部门养护的重点。由于挖方路堑是由天然地层构成的,天然地层在生成和演变的长期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处于地壳表层的挖方路堑边坡施工中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包括水文、水文地质、地面水、气候、地貌、设计与施工方案等的影响,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路基出现的病害大多发生在路堑挖方地段上,诸如滑坡、崩坍、落石、路基翻浆等。路基大断面的开挖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以及地下、地表水体的平衡,如果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边坡太陡,弃方堆弃太近,草坡栽种、护面铺砌及挡土墙施工不及时,排水不良等都会引起路堑边坡失稳、滑坡,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这是挖方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应从设计审查、施工方案选择、现场地质水文调查多方面把关,切实搞好挖方路基施工。

2路基挖方施工前准备工作

2.1测量放样。施工恢复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承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供的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标高进行复测,闭合后将复测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进行施工放线。按规范中规定,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置桩。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应设置固定桩。在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在挖方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挖断面的边桩,一般在距边桩一定距离的外方,设栓(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

2.2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对有岩石的地段要掌握岩层风化、龟裂程度,岩层的层理、节理、片理状态,对于易崩塌地带的断层和地质变化区段的情况尤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土工试验取样一般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三组;也有按桩号取样进行土工常规或试验的。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规定,挖方、借土场用做填料的土应该进行的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办理。

2.3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

(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分层开挖时应修建临时排水沟。(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3)路堑施工时应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

3路堑的开挖

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上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下沉量的数值由试验室确定。路基顶面以下80cm的压实度,要达到95%,严格按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时,采取压实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报监理上程师批准。

3.1开挖原则。(1)按设计坡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机械修整边坡的便利程度确定。(2)软土天然层开挖应考虑弃土外运问题,保证开挖现场的便道畅通,合理组织现场交通,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设备吨位考虑。(3)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对坡面2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4)路堑开挖应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有序进行。(5)注重开挖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2路堑的开挖方法。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1)横挖法。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或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土方工程数量较大时,各层应纵向拉开,做到多层、多方向出土,可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每层挖掘深度根据工作方便和施工安全而定,人力横挖法施工时,一般1.5~2.0m;机械横挖法施工时,每层台阶深度可加大到3m~4m。横挖法适用于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较为有利,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2)纵挖法。分层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作业方式称为分层纵挖法,本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较陡时,宜采用推土机作业,其适当运距为20~70m,最远不宜大于100m,当地面横坡较平缓时,表面宜横向铲土,下层的土宜纵向推运:当路堑横向宽度较大时,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推土机横向联合作业;当路堑前傍陡峻山坡时,宜采用斜铲堆土。通道纵挖法: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分段纵挖法: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路堑横向挖穿,将路堑在纵方向上按桩号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本办法适用于路堑过长,弃土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或一侧的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同时还应满足其中间段有经批准的弃土场、土方调配计划有多余的挖方废弃的条件。(3)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个坡面应设一个机械施工班组进行作业。

3.3开挖过程注意事项。(1)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仔细调查开挖坡面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下设备的调查和勘察工作。(3)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4)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设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5)冬季施工时,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6)土方开挖时,对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构造物做好妥善保护。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有效的临时便道或便桥。(7)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5%。(8)对有石方爆破的路基挖方施工,应设立警戒线,安全标牌齐全,并设专业人员监督管理,以保证生产和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4)

论文摘要:基于多边界条件下爆破理论和山区高等级公路石方路基工程的特点,探讨了爆破技术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石方路基施工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关键。实践表明: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施工中推广和应用新的爆破技术是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b 论文关键词:多边界爆破理论;抵抗线;装药量;石方路基;深挖;质量;进度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等级公路里程迅速增加。目前,高等级公路建设逐渐由平原微丘区向山岭重丘区延伸发展。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公路建设所面临的地质地形将会越来越多的遇到起伏不平的岩石山区。为了满足高等级公路所需的技术标准,必须克服波浪起伏、高差较大、沟谷相间等各种不利地形,深挖高填土石方工程难以避免。而深挖高填工程数量大、传统施工速度慢、施工效率低下,同桥遂工程一样,往往成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因此,必须研究推广采用新的爆破技术,以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加快石方路基工程的施工进度并确保施工质量。1 多边界条件下爆破技术随着凿岩机具、装运机具和爆破技术的发展,基于多边界条件爆破理论对公路工程影响较大的爆破技术是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深孔爆破以及微差爆破技术。1.1 多边界条件爆破多边界条件即为地形变化条件,一般分为平坦地形、倾斜地形、山包地形和垭口地形。多边界爆破遵循“最小抵抗线原理”。图1表示多边界爆破漏斗。多边界药量计算如下。Q=edKW3F(E·α)式中 Q———为药包的装药量,kg;e———为炸药换算系数;d———为堵塞系数;K———形成标准抛掷漏斗时的线耗药量,kg/m3;W———为最小抵抗线,m;F———(E,α)为药包性质指数;E———为抛掷(坍)率(%);α———为自然地面坡度(°)。图1 多边界条件下的爆破漏斗示意药包间距(m): a=(1.0~1.2)W子药包间距(m) C=0.5nWsinα+1式中 W———为相邻两药包最小抵抗线的平均值;n———为爆破作用指数,其余同前。爆破作用半径:下爆破作用半径 R下=Wn2+1上爆破作用半径 R上=WAa上n2+1式中 a上———为抵抗线出口点至上破坏点之间的地面坡度,(°);A———为崩塌系数。1.2 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是专门针对设计开挖界面进行有效控制的爆破方法。沿爆破开挖区的设计轮廓或边坡,以较小的间距合理布置一排相互平行的钻孔,在孔内采用间歇或不耦合装药,并在开挖区主爆破之后或之前同时起爆,从而获得符合设计轮廓、光滑平整和稳定性好的边坡面。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在技术上采用室洞控制爆破方法,其核心是药包布置原则。包括:(1)在任何情况下,药包布置均以最小抵抗线为设计依据;根据路堑中心挖深和宽度,进行药包分层布置;(3)尽量对药包进行纵向或横向分集或分条布置;(4)合理安排药包的起爆时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主要参数有钻孔直径、孔间距、抵抗线、线装药量、装药结构、最后一排主爆孔与裂孔间距等。钻孔直径(d):一般以50mm~70mm为宜,为增加不耦合系数也可采用100mm~150mm。另外,孔深较大也可用较大的钻孔直径。炮孔间距(a):孔距与孔径成正比例关系,并与岩性、岩体构造和炸药类型等因素有关,即a=mαd。对于预裂爆破md=10~12;光面爆破md=10~16。同时在光面爆破中孔距与最小抵抗线W成正比,即a=mW,一般m处于0.6~1.0之间。线装药量q(kg/m);光面爆破q=(0.1~0.15)KaW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5)

2填石路基的压实

路基施工会对土体的天然状态造成破坏,导致土体结构松散,颗粒需要重新进行组合,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填石路基施工中必须通过压实来提高路基的密实程度。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填石路堤需要通过重型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路基表面不能出现波浪以及松动现象。在进行填筑压实的过程中,石块自身是不能压缩的,只有通过机械的压力使石块之间大部分缝隙能够紧密靠拢,在使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时,路堤不会产生下沉,且路堤稳定性达到相关标准,就可以判定路基处于密实状态。施工现场中由于所用石料通过爆破后变化差异复杂,且细粒土含量较少,从而导致填料的粒径组成不合理,大体积石料之间的接触点容易松动,同时填石路基施工所处环境一般都较为复杂,为避免在竣工后出现质量问题,在压实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根据施工所采用填料的具体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不能盲目施工。

②要充分考虑压实过程中由于石料碎裂而导致路基的密度、强度以及稳定性产生的变化,在后续施工中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③由于填石路基空隙率大、透水性能良好,在压实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雨水冲刷或侵水路堤带走路基填筑体中的细粒料,导致路基产生较大幅度的沉降。

2.1压实机械的选用

填石路基压实过程中所使用的压路机,要根据实验得出的参数选用符合要求的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要求错轮1/4轮宽以上,压路机需要碾压到路基边缘0.5m的位置,在>4m的路堤上进行碾压时,压路机需要碾压到路基边缘1.0m的位置。

2.2碾压速度的控制

使用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时,碾压速度会直接影响路基的压实效果,当碾压速度过快时,单位面积内的振动次数会相对较少,不能达到压实要求,而碾压速度过慢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却又导致压路机的生产效率降低,在压实过程中也不能只考虑压实效果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所以要通过综合考虑压路机的机械性能、经济性以及安全性,以及铺筑试验路段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碾压速度。

3填石路基施工中对地基的处理

3.1地基承载力的控制

填石路基多在山岭地区进行修筑,施工过程中填挖较多,路堤高度较高且填石路基自身密度较大,路堤填筑体的自重荷载很大,这就要求路基的承载能力必须符合施工标准。路基高度的不同,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在进行填筑填石路基之前,要先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测,根据设计路基的高度,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控制。路基承载力的标准如下:

①路基填筑高度<10m时,低级的承载力要控制在150kPa。

②路基填筑高度在10~20m之间时,地基的承载力不能低于200kPa。③路基填筑高度超过20m时,应在岩石基底上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3.2填石路基排水处理

填石路基由于其透水性强的原因,应铺设相应的排水设施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必要的引排措施,或在路堤底部铺设透水层,来疏散水分。

3.3填石路基的边坡处理

填石路基边坡施工主要有两种方法:先填筑后码砌和先码砌后填筑。码砌石块应选择形状规则不易风化的硬石,在码砌过程中要紧贴边坡、无落空松动现象,码砌石块与边坡承载力接触面应微向内倾斜,码砌表面要保持平整。边坡施工时可进行分段施工,间隔10~15m需设置一道伸缩缝,同时要在路基基底的土质发生变化处设置沉降缝。

3.4填石路基的摊铺

在进行路基摊铺时通常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渐进式摊铺法、后退式摊铺法和混合摊铺法。其中渐进式摊铺法是最为有效的摊铺方式,运料汽车沿指定的石料运行线路,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按水平分层的方法逐渐向前卸料。首先摊铺出一个40m左右的工作面,用大功率推土机推平,填料向前推移的距离不宜小于3m,随后运来的石料直接堆放在摊铺初平的表面上,再由大功率推土机向前摊铺,随时整平,堆料和摊铺同步进行。摊铺时人工进行局部找平、局部补充细料,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用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孔隙填满,以弥补级配不好导致路基的不稳定。

4填石路基的质量检测

通过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对填石路基的压实质量进行检测,每2000m2的路段最少要选取20个检测点,由于沉降差的检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量的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所以每100m为一个检测路段,当检测路段不足200m2时最少要选取4个检测点进行检测,检测视距在50m以内时最佳。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6)

1.1路桥路面的平整度问题分析

对于路桥路面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其中的重要一项检测内容就是对于路桥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目前的实践表明,如果在路桥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来进行作业,正常的话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要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那么就会使得路面平整度的破坏速度加快,路桥路面的平整度出现问题,当车辆行驶在出现平整度问题的路桥路面的施工,就会使得过往的车辆产生颠簸感,严重的话,还会对车辆的车胎进行磨损,这也不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对于人们来说,这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威胁着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据调查研究显示,路桥路面的平整度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在路桥路面基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加之施工时对于路桥路面基的平整度的控制力度不够严格、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质量的把关工作也做的不够完善,这些都会导致路桥路面基的平整度出现问题;此外,在路桥路面基的建设过程中,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压路机、摊铺机等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作业方法错误、不合理等。对于路桥路面基来说,以上的种种不利因素都是导致路桥路面在投入使用时出现不平整问题。

1.2路桥路面的破损问题的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许多的路桥路面工程在施工结束之后进入实际的使用阶段时,往往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后,所建设的路桥路面就会出现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断裂以及破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在施工阶段,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追求施工的快速性,导致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的夯实程度不够,往往是路桥路面基的垫层数量少不满足要求或者是当第一层还没有足够夯实的情况下便进行第二层垫层的夯实,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路桥路面基垫层的质量不高,在投入使用阶段,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路桥路面基垫层的破损问题;此外,在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配置比例不当、沥青材料的选材不合理,所选取的材料满足不了施工建设的工程中的需要;而且由于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掌控不到位,在此种情况下仍然进行施工,不可避免的就会造成施工材料在垫层时由于热胀冷缩等,导致路桥路面基的垫层基底出现承受荷载不均匀的情况,或者出现弯沉的情况;这样都会导致路桥路面出现严重的断裂问题。而且由于地域或者时节的不同,比如南北方除了正常的雨季之外,南方是属于多雨潮湿的气候,北方的冬天是寒冷多雪的干燥气候,这样路桥路面上如果长期存在着大量的积水,在清理不及时的情况下,则会导致这些雨水渗透进路桥路面基垫层部位,对路基垫层进行侵蚀,导致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承受力下降,最终导致路桥路面破损问题的发生。

1.3桥头跳车和路基塌陷的问题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由于桥台沉降与桥头填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可能会导致路桥梁上的伸缩缝和桥头的搭板连接不紧密,接口位置呈现出阶梯状,从而大大降低了路桥路面的通行舒适度,同时也对路桥产生了巨大的外力冲击。对于这一问题的主要分析是:桥台后背部的回填材料的选择不合理,所选取的材料在压紧度方面以及排水性方面都较差,这些都会导致桥头跳车或者路基塌陷问题。而排水性不好则还会出现上文中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的侵蚀,造成垫层的承受荷载力的下降。一般而言,软土地基都具有抗剪能力低、承载能力差以及含水量较大等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基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若不注意软土地基的改善,则很容易出现路基路面塌陷或下沉问题。

2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技术分析

2.1机械设备与人员的合理配合

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过程来讲,要注重多方面的配合。比如人员与人员之间的配合、机械设配与人员之间的配合等,只有各方面的配合完善才会使得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的质量得到提升。另外,还由于机械设备操作施工的有限性,还需要施工人员灵活变通的能力加以辅助,比如自卸汽车运天然砂砾混合料,装载机粗平,再用人工精平。在施工的时候,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合理地对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分配调整,使得施工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2.2注意清洁与水分问题

在铺筑垫层前,放样好的桩位挂线施工,应将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洒水湿润。否则的话会影响路桥路面基垫层以后的施工进程以及施工的质量。此外,水分的问题也要十分重视,对于水分的多少,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操作标准来运行,对于垫层的压实来说,应在适当含水量下进行压实,因为适当的含水量可以保证压实效果;水分过多,则不能够保证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丝一毫的问题都会造成最后工程的失败,因此要格外的注意。

2.3加强监理工作职责

对于施工的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重大,他们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施工过程的保障。只有他们认真负责地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把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地进行检查、核对,才是施工顺利完成的前提。加强监理的工作职责,对于公路建设的安全保障、公路建设的质量检查和以后的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7)

路基填土与压实是道桥路基工程施工的开端,十分关键。施工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路基工程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路基填土和压实施工技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路基填料。规范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填料有详细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比如,高速与一级公路要对路基底层以下零到三十厘米的路床进行填料,路床下面的填土也有严格的规定值,这里就不再一一详述。第二是路基压实。为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压实度,常常采用大吨位压路机对道路桥梁路基进行压实。此外,在特别潮湿地区,施工人员还采取在填土中加石灰等特殊的施工措施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

1.2路基排水

水是影响道桥工程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路基被水侵蚀,将会大大降低道路桥梁工程路基的稳定性和寿命。所以,有效地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进行排水,能够大大降低水分对道桥工程路基的破坏,施工人员对路基的排水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路基的排水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地面排水。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注重提高地面排水的施工质量。其次,地下排水。目前我国道桥路基工程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地下排水,分别是暗沟、台沟和渗沟,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仔细斟酌施工环境和条件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地下排水施工。最后,路面排水。这种排水方式主要是旨在减少暴雨天气导致的雨水对路面的冲刷和侵蚀。

1.3路基防护

由于道桥工程的路基长时间暴露,非常容易受到雨雪风霜日积月累的侵蚀,路基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路基防护是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加强路基防护十分重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对坡面的防护。边坡防护是道路桥梁工程路基防护的基础,通常采用种草对边坡进行防护,而当边坡较高时,常常采用各种形状的砌石框格种草防护。第二,冲刷的防护。在沿海地区,边坡易受海浪的冲击,这种情况下,常采用高强土工格栅做成石笼,或者是采用聚脂或聚胺脂类织物混凝土做成护坡模袋和护坡板对边坡进行防护。

1.4软土地基处理

众所周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道桥路基工程的寿命和稳定性,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技术处理是道桥路基工程施工的关键一步,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首先,灰土挤密桩。适用于软土层的含水量太大或太小时,当软土层的含水量过大,可先加入适量石灰粉吸水,当软土层的含水量过小,可先加入适量的水等。第二,轻质路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加入轻质材料,可以增强道桥路基工程的强度和稳定性。总之,道桥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道桥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相关。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土质、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严格执行和监督,保证质量。

2道路桥梁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结以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施工经验,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道桥工程的路基表面不够平整

测量路基表面的平整度是检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不按操作程序严格执行,草草检测,导致修建出来的路基表面的平整度下降,工程竣工运行后,车辆行驶时,常常产生颠簸,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缓慢前行,并且还会加剧车辆的的磨损,导致许多不安全因素提早产生。

2.2道桥工程的路基表面损坏

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路基施工结束后不久,路基表面大面积断裂和破损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为追求路基表面的平整度和施工进度,没有严格检查路基的夯实度;或者选择施工材料时存在问题等,都会对路基表面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第二,路基表面施工材料的收缩导致铺设在上层的沥青出现裂缝,以致路基表面损坏。第三,路基表面的排水不畅,导致积水存在并逐渐下渗到路基土层之中,造成路基的腐蚀和破坏,稳定性降低。第四,施工过程中碾压路基表面后,常常出现裂缝和裂纹,如果不及时处理,受到雨水和阳光等的侵蚀,也会导致路基表面的沥青破损,造成其寿命和安全性的降低。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8)

(2)路基压实度的控制。公路路基进行压实工作时,不仅要保证公路路基土层内有合适的含水量从而实现对路基压实度的控制,而且还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对碾压质量的控制。

(3)土层含水量的控制。为了土层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最大密实度,则需要确保公路路基含水量的适宜。所以,施工过程中对土层含水量的严格控制便尤为关键。比如说,当路基的含水量过高时,就需要适当的风干晾晒,等到路基含水量下降到合适程度再进行碾压。同时,长时间的施工背景下需要尽可能的保护路基土层免于日晒雨淋,这样才能够把环境气候对路基土层含水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2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要做好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前必须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工作。结合相关的路基施工工程量和施工时间要求来对整个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包括施工段的前后顺序以及完成的时间要求,确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的对人员、设备以及原料的配置进行调整,确保整个路基施工工作高效进行。(2)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为了保障路基施工质量,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快路基施工质量的相关法律、规定的形成,督促路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完成,一旦发现与偷工减料的现象必定严惩不贷。这样,才能提高施工质量,杜绝返工现象。

3工程实例分析

(1)工程概述。某公路项目沿线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以及水稻土。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土壤外,该高速公路的部分地区还有膨胀土以及软土,这两中土壤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要求公路路基设计管理人员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两种土壤的影响,进行更加科学的设计,得出有效而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该段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2)施工准备。在对该段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第一,做好路基放样工作。首先公路路基施工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恢复路线中桩从而明确路基的桩界限,然后施工工作人员需要对路堑顶部、边沟和截水沟的具置进行确定,这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是保证施工安全,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第二,路基施工准备工作。在路基施工工作正式开始前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对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对各项数据的检测设备进行校正,从而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三,排水准备工作。为了减少水侵蚀对路基的影响,在施工开始前就应该进行边沟以及截水沟的开挖工作,从而及时的将施工用水排出路基。

(3)路堑开挖。路基开挖的处理工作有多种处理方法。此次施工路基开挖方式选择挖掘机直接开挖的方法,为了在施工中能够顺利的将施工用水排出,从而减小路基施工的危险系数,要求施工人员在挖方达到一定标准时及时进行排水沟施工工作。并且,为防止挖方过程中塌方现象的发生,在挖方的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对挖方路段的土壤密度进行实时勘测。路基的压实工作以重型击实标准衡量,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对土壤进行压实处理。具体压实标准为:确保路基顶面以下350毫米的压实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七。对于部分软土路段,相关工作人员为了施工安全,没有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软土、膨胀土路段的路堑挖掘到设计高度,而是预留了0.3到0.6毫米的厚度,等到整个路堑挖掘工作完成再进行处理。下面将整个路堑开挖流程图用图表表示出。

(4)路基填方。此次施工中,路基填方工作采用分层摊铺的施工方法。分层摊铺主要指的是以路基面的平行线为准对路基进行分层摊铺。为保证填土的厚度,分层摊铺的过程要求测量每一层的填土厚度。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施工层数不能太多,同时也要保证每一层的填料厚度超过0.6米。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在的大部分公路功能已不能满足社会日渐增长的交通需要,为此对原有的高速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而公路路基加宽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是改造工程的关键。本文以参与建设的公路扩建工程经验的进行阐述,希能为其他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路基 加宽施工 跨年度施工 0 引言 公路在经多年的通车后,路基沉降基本完成,路基加宽段由于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必然产生以纵向裂缝为代表的裂缝,从而对公路产生破坏。为此,必须加强公路路基加宽时设计优化及施工质量,使沉降量减为最少,以保证公路的质量。 1 施工准备 旧路路基加宽,首先要对旧路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原路基的病害进行处理。调查内容包括旧路路基的填筑材料、使用和损坏等病害情况,分析病害的种类、规模、状态、原因等,并在施工前或施工期间,对路基不同类型的病害要进行彻底地处理。其次,路基施工前应完成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液塑限试验取得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数,以确定该土样能否用于路基施工。 2 基底处理 旧路两侧一般为排水边沟和碎落台,边沟经长期的雨水侵蚀,其下部已基本变得相当软弱;平台由于绿化其底部实际也为腐质土。对于上述情况地基必须作彻底清除,对于地下水丰富区域,须铺设透水性材料。基底压实度一般比规范要求高出1~2%;减少地基沉降,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填筑路基,不但可以降低地基沉降,还能节省材料。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基底承载力,减少新老路基剪切变形。 3 路基加宽 3.1 台阶 由于原路基边坡坡率一般为1:1.5,必须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台阶使新旧路基有效得交错结合,是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以便有利于机械施工,一般不少于2.0m,如受环境限制可适当放窄,但宽度不得小于1m,并作成2%~4%的内倾斜坡。由于原路基边坡部分填土由于原来施工的忽视、现施工的挠动及其他原因,填土压实度实际上一般都未达到设计要求。 3.2 填筑材料 填筑材料经自重、路面和车辆等荷载的作用,老路基已经基本被压实,而新路基的填料虽经严格压实,仍存在后期变形。为此,填筑材料的选择将很大程度影响路基的有效沉降。所有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相关单位在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施工实施的问题上,尽量使用碎石土或石渣等沉降量较少的材料进行填筑,并控制好填筑材料的液塑限、承载比(CBR)和击实试验等各项指标。 3.3 路基碾压 路基填筑前,须根据规范要求做好试验段,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等,使各项指标达到最优状态,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加宽渐变部分,必须严格控制其碾压宽度,如旧路基挖台阶受限制时,可通过铺设护道等方式满足其要求,使路基压实度均满足要求。 在施工时分层碾压,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提高压实标准。碾压应采用重型压路机(>20t)进行,双驱双振。碾压虚方厚度不得大于30cm,压实度必须达到新标准的压实度要求,且重点应放在新老路基的结合部,每层压完后应平整光滑。 路基填筑时应控制路堤填筑速率。当填土速率较快时,地基强度来不及增长,易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在施工时按照慢速填土标准进行控制,控制标准为地面沉降率每昼夜不大于10mm,坡角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3.4 加强路基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在进行施工时要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10)

2施工技术关键

2.1做好准备工作

在对基层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上道工序做好验收工作,对于高程以及压实度和平整度等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对下封层完整性进行检查,对基层表面存在的杂物以及污染等进行清理,利用水进行冲洗。尽可能提前做好水冲洗工作,这样在施工的时候就能保证基层的干燥。

2.2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

在选择材料时,要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要在32.5以上,在工程中不能使用早强水泥,按照设计要求,设计水泥掺量。另外,需要依据设计级配采集集料,碎石压碎值要在30%以内。结合相关规范要求,由试验室对于样料开展试配工作,对试样进行制作,并对施工加以指导。在对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在实验室中对碎石以及砂和水泥等进行检验,做好试配工作,将试样制作出来,结合相关要求,底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要在2.5兆帕以上,基层要在3兆帕以上。依据这个要求对水泥用量加以确定。含水量直接影响基层强度,如果含水量太小,就会影响碾压的密实性,导致松散以及裂纹现象;如果含水量太大,就会造成弹簧现象,水分被大量蒸发,容易出现干缩裂缝。因此,要对含水量进行控制,保证它能够使水泥水化与水解,也满足碾压的工作。

2.3做好拌和工作

在拌和之前,计量单位需要对拌和计量系统进行标定,对电气系统以及输送管道和机械传动等进行检修,采用目测以及抽验等方式对砂石料品质进行检查,采用试验的方式对水泥剂量以及含水量和沥青加热温度等进行检查,定期针对拌合站称量系统以及控温系统还有筛网等抽样检查,要在实验室监督的情况下,开展拌和工作,依据配合比生产,同时还要将生产记录做好。

2.4做好摊铺工作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基层摊铺是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以及密实度与相关要求相符,需要利用密度较高且带有一定熨平装置的摊铺机施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若是路面横坡是一致的,且摊铺拱度以及宽度与相关设计要求相符则需要利用整幅一次摊铺的方法进行施工,若是横坡以及宽度和拱度都存在一定的变化,那么需要利用分幅摊铺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宽度要以基层在纵向上的中心线中缝作为标准,摊铺机的数量可以为两台,将其设置成为梯队施工,施工间隔时间不可以太长。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利用全幅全厚方式,从而避免对于结构稳定性以及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若是基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上,而摊铺机预压性能无法与工程质量要求相符,需要按照顺序进行分层摊铺,在这一过程中,上层和下层之间的摊铺间隔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在摊铺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在对上层进行摊铺时,要保证下层表面是干净与潮湿的,这样才能保证两层之间的良好结合。

2.5做好碾压工作

这是基层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利用碾压设备进行碾压,保证拌合料的密实性。碾压设备在碾压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振动波,并向拌合料进行传递,摊铺越厚,那么下部的振动能量就会越少。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拌合料的密实度,都要增加碾压的时间,可是,碾压时间太长又会造成集料破碎等病害。因此,需要对碾压时间与遍数进行合理控制。碾压设备包括组合压路机以及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等。首先要初压,然后进行复压,最后进行终压,在进行初压与终压的时候能够利用振动压路机,而在复压的时候则需要利用轮胎压路机。在完成摊铺工作以后,由于水分流失,拌合料稠度也逐渐提升,可碾压性下降,若不及时进行碾压,就会对结构密实度造成影响。另外,成型时间长了,那么强度损失也会提升。因此,要缩短路段长度,保证结构良好的稳定性与强度,尽早进行碾压。虽然施工路段不能太长,可是也不能太短,因为这样就会导致频繁碾压现象,对基层平整度以及密实性造成影响。在摊铺机起步之前,需要预热40分钟。在碾压过程中,碾压设备不能急刹车以及转向和掉头等。

2.6对横接缝做好处理工作

从当前情况看,主要有干接缝以及湿接缝等形式。在新拌合料与老拌合料之间的接茬处应用湿接缝,在施工前,要预留出30厘米到50厘米的区域不进行碾压,和新摊铺拌合料进行共同施工,这样能够确保接缝区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以及平整度。对于干接缝来说,要保证接缝处的干净,在对新拌合料进行摊铺之前,需要洒水进行湿润。注意对新拌合料进行摊铺并碾压时,不能碾压到原来的拌合料上,这是由于在初期进行凝结硬化的时候需要防止振动造成的影响。另外,不能把施工设备放在摊铺完毕的基层上,不然就会对基层强度造成影响。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篇(11)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公路形状这一因素。公路的形状与路堤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路堤高度与宽度的不同,又决定了应使用哪种施工技术。例如:当路堤高度较低、宽度较大时,不应使用换填法,因为在此种情况下,使用换填法很容易导致公路发生局部破坏。除此之外,路堤的高度与宽度越大,给路基施加的压力也会越大,处理不当时,发生路基沉降的程度也会越高。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必须参考公路形状这一因素。

1.2路基状况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路基状况这一因素。在软土路基中,主要有两种土质,一是黏性土,二是砂性土。在公路工程中,对于不同的土质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以使施工技术对路基的影响尽可能小,对于黏性土,应采用压实法,对于砂性土,应采用挤实砂桩法。除此之外,软土路基的软土层厚度也有所不同,根据厚度的不同也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表层处理。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必须参考路基状况这一因素。

1.3公路条件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公路条件这一因素。公路是分等级的,根据公路等级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流程。对于等级较高的公路,应采用专门的沉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等级较低的公路,则不需要采用特殊的沉降处理方法,而是等到公路的沉降过程自然结束之后再进行路面铺设。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必须参考公路条件这一因素。

1.4环境因素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环境因素。每一条公路的周边环境都会有所不同,而周边环境对公路施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有些公路周边地下水较多,施工人员就应考虑到地下水的变化对公路的影响,然后再采用最适合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除了地下水这一因素之外,该地区的气候、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公路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多变的周边环境下,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周边环境的特性,选择使用合适的施工技术。

1.5地形因素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地形因素。前文已经谈到软土路基主要出现在内陆平原、盆地山涧、海滨平原等地区,显而易见,软土路基所处地区的地形会有所不同。地形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整个公路的设计,公路设计应与地形相协调,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软土路基的处理也会变得麻烦,为使施工效率变高,就应尽量避免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进行公路施工,当不得不在此处进行施工时,应根据地形的特征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必须参考地形因素。

2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2.1深层水泥搅拌桩的处理技术

在进行公路施工之前,应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控制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本文将着重对此进行介绍。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控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悬挂吊锤,为保证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符合标准,应将吊锤悬挂在主机上,然后再对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进行调整;第二,质量检查,即对水泥搅拌桩进行质检,其中对水泥用量的检查尤为重要;第三,搅拌配合比,即水泥搅拌的配合比,对此,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水泥搅拌;第四,二喷四搅,这是在软土路基中常用的水泥搅拌施工工艺。

2.2排水砂垫层技术

在软土路基中,最为常见的路基状况就是土层非常薄、含水量非常大,针对此种情况,应使用排水砂垫层技术。排水砂垫层技术是指在软土路基上铺一层砂垫层。砂垫层可以使软土固结,并且与排水层的作用较为类似,除此之外,砂垫层还可以作为地下排水层,降低填土内的水位。显而易见,排水砂垫层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软土路基土层非常薄、含水量非常大这两大常见问题。

2.3软土路基施工的机械碾压

前文已经讲到软土路基主要有两种土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黏性土。对于黏性土,必须进行路面压实,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则可以使用机械碾压进行路面压实。由于软土路基较为复杂的特性,软土路基的软土分布一般都比较分散,表层土的厚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导致公路施工的难度变得更大,而使用碾压机对软土路基进行碾压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保证路面的平整。

2.4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也就是压密注浆技术。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源自日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高压喷射注浆技术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得到了改进与发展。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指通过高压喷射出水泥浆液,借助高压喷射形成的巨大冲力进行混凝土搅拌,并最终形成混凝土圆柱。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可以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的加固,还可以防止路面出现渗漏问题,从而提高软土路基的土层密度,加强路基的承载能力,保障公路的路面质量。

2.5回填土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回填土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对软土路基进行系统施工的技术。回填土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挖除软土路基的软土部分,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将软土部分挖除,然后再进行分层回填;第二步,使用装载机平整路面,在路面平整之后,再使用压路机进行压震,并反复进行八次;第三步,使用回填土进行回填,回填土主要为粗砂与碎石;第四步,定期进行软土路基沉降观测,观测人员应使用标准仪器进行定期观测,并依照观测数据进行路面维护。

2.6挤实砂桩技术

前文已经谈到对于软土路基中的砂性土应采用挤实砂桩技术进行施工。挤实砂桩技术是指采用振动或冲击的方式,强行将回填土填入软土路基之中的施工技术。挤实砂桩技术可以使原本松软的砂性土变得较为牢固,并使砂性土能够与周围的土层较好地融合到一起,加强整个土层的牢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