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3:12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1)

在我国新常态经济建设下,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电子支付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愈演愈烈,相比于商业银行传统的“三票一卡”业务,现代电子支付、快捷支付、闪付等新兴业务的支付结算风险加大,呈交叉感染态势。因此,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操作风险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迫在眉睫。

一、支付结算体系概述

(一)支付结算体系

支付体系是商业银行为了给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完成货币债权转移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安排,包括支付业务、支付渠道、支付系统、支付条线组织架构、支付监管要求和支付相关运维操作管理制度等。

(二)支付结算业务

现代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主要以传统的“三票一卡”(汇票、本票、支票及银行卡)为主要支付结算工具,以电子渠道结算为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现金、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定期借记、定期贷记传统支付方式,票据类支付工具和卡基类支付工具和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以某城市商业银行为例,近三年主要支付结算工具使用情况如表1-2所示。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传统的支票类业务依然占据重要位置, 现代化支付系统汇兑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支付结算工具,已远超传统的汇本支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三)支付清算系统

在我国,支付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即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系统及第三方支付清算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各层级的支付系统逐渐相互连接,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支付清算体系总体构架。

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支撑各种支付结算工具和社会资金运动的大动脉,实现了全国商业银行点对点连接、实时清算,加快了社会资金周转,提高了支付结算业务资金清算效率,降低了支付结算业务风险。

二、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部门规章制度滞后,支付结算业务监管流于形式

我国商业银行以监管部门制定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度为支付结算管理依据,但上述法规制定时间过长,已远远落后于当今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管理要求。目前商业银行支付系统发生了大变化 ,结算票据较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公转私业务条件进一步放宽和简化;对一些新兴业务,例如电子印章效力等电子银行业务问题尚需制度规范;空头支票行政处罚流于形式等等问题需重新修订和规范。因此,支付结算监管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已丧失其业务指引、督导和约束作用,亟待重新修订和完善。

(二)商业银行重业绩,轻管理,支付结算业务风险意识淡薄

商业银行重经营、轻管理,重存款、轻结算,注重效益、忽视风险防范。过于抓存款、贷款等业绩指标,注重规模效益和利润,忽视风险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发挥。

(三)商业银行内控不力,造成违规违章操作

当前,商业银行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中有些管理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内控控制流于形式、有章不循、违规违章操作是导致商业银行各类风险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商业银行流程因素带来支付结算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转型与改革的背景下,营运集中化处理渐成趋势,将会计业务处理由前台网点串行操作转变为后台中心的集中并行处理,使全面风险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其操作风险主要根源于人员、流程、系统等方面。

1、人员因素

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员工道德原因、因岗位职责混淆或因业务操作生疏而引起操作风险。

2、流程因素

主要包括内部作业风险和流程外包造成的风险。前者是由于业务流程设计缺陷导致作业流程在安防、制约监督机制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形成的风险;后者是在业务外包时因操作或管理问题而引起外包商履职不力,进而危害银行经济利益。

3、系统因素

指因业务系统失灵、或存在漏洞、误操作等因素而造成商业银行损失的风险。

(五)人员素质因素带来的支付结算风险

指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不能胜任其岗位工作;或在当前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和业务系统更新快、业务岗位调整频繁的情况下,业务人员不能适应新业务知识,接受程度较差,从而带来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

(六)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带来的支付结算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虽然在电子渠道业务领域采取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比如设置用户名与密码、动态口令等,但仍然面临一些技术和业务风险,事前防范为主的防控体系潜在危机越来越大。技术风险主要包括设计缺陷风险、技术漏洞风险、及黑客攻击等风险;业务风险主要是因一些客户对操作系统不熟悉导致误操作或因安全意识不强将账号、密码等泄露他人产生的风险。

三、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内部支付结算制度

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应充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先进经验,结合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修订落后或不适应现行支付结算业务的相关法规制度和管理办法。修订后的《支付结算办法》应涵盖最新支付结算业务操作流程、新兴支付结算业务介绍和风险防范。对电子渠道业务内容进行重点修改和明确,切实起到指导和规范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作用,为支付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特别是强化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需尽快构筑比较完善的电子银行法律体系。

(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支付结算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应加强支付结算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将支付结算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创新服务渠道,深入研究新业务新做法,重视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管理。应在健全支付风险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明确商业银行、政府部门等对金融风险的管理责任,制定应急救助方案、长效保障机制,共同努力化解支付结算业务风险;还应增强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与发展后劲,弱化操作风险。

(三)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1、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各业务条线、重要岗位和重点环节的业务流程制度,特别是重要岗位应严密内控,实施科学的内控岗位分工。采取监控措施,加强操作流程管理。例如近期为加强身份核实,某城商行研发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录音录像功能,使个人身份识别和开卡环节更加科学严密。

2、健全内控制度评价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银行各条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独立开展的调查、评估、测试和分析的系统性活动。

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评价选取重要业务建立控制点,通过建立样本对风险点进行评估,最终确定各项支付结算业务内控风险比率。指标数值的获取大部分通过非现场系统模型库跑批,随着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侧重点的相应变化,适时调整各项指标的权重占比,从评价结果中归纳出各分行内控管理的缺陷环节,并选取样本对风险点进行验证,以对支付结算业务起到警示监督作用。对支付结算业务操作缺陷从制度的完备性、流程的合理性方面考虑控制薄弱环节,健全内控管理,防控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

(四)强化流程因素带来的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管理

1、制度规范

在支付结算业务大集中的趋势下,建立科学有效的业务制度是支付结算业务高效、低风险运营的基础和根本。应多方衡量业务集中化纳入范围,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及业务环节风险控制措施。科学评估制度的合理性,并根据业务处理和风险控制要求对业务流程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2、检查辅导

在对传统业务处理方式的检查辅导基础上,强化业务集中处理的风险研究,定期对相关业务进行专项检查,防患于未然,并确保业务集中化高效运行。

3、系统建设

营运集中化处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因而更依赖高科技信息和影像技术,易导致信息系统新型操作风险。应从以下方面来规避风险:

一方面要做好信息系统技术保障,设计及维护好系统,优化和拓宽系统功能,以满足集中化处理业务系统风险控制要求;另一方面要针对外部突发事件建立有效应急预案,将操作风险减少到最小。

4、优化组织架构

建议建立商业银行总分行前后台分离的集中操作支付结算业务服务体系,探索专营机构等多种经营组织形式。建立包括作业中心等完整的业务集中处理中心,实现后台业务的集中管理,提升营业网点业务处理效率,促进网点营销化转型。

(五)强化电子银行技术风险管理和客户安全意识的提高。

首先是要加强电子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确保电子银行技术安全可靠。其次,将电子风险纳入全行统一风险管理体系,实现电子银行全渠道、全流程风险监控,向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方式迈进。

(六)人员管理

商业银行在日常管理中要培养、引进电子银行专业人才,要加强对临柜员工思想道德及责任心的教育,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学习,防范员工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应积极开展业务宣传活动,培养自律学习型团队,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员工风险责任意识。加强一线员工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技能竞赛,同时加强柜员考核和员工管理,从而防范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

四、结束语

综文章所述,为防范银行支付结算操作风险,应从建立健全支付结算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内控管理、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建立统一科学的支付结算体系,不断完善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体系,健全支付结算业务风险预警监督机制,才能降低支付结算风险,保证支付结算体制正常运转,满足广大群众支付结算业务需求,最终促进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冰.加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考[M].河北金融

[2]王曦晶.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风险与控制分析[J]时代金融

[3]《北京金融评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金融评论》编辑部

[4]马晶晶.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研究

[5]耿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2)

今年是我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十周年。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省建立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确立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地位,提升了全省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确保了财政资金运行安全、规范和高效。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也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即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其原来所执行的财政政策必然面临着诸多调整。其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便就成为影响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因素之一。那么事业单位应如何应对这种影响,则成为本文关注的问题。

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可知,同行在讨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时,往往聚焦于微观层面(即资金运营层面),似乎并没有将一系列制度环境纳入其中。这样一来,必然制约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内涵的认识

反观过去的财政拨款形式不难发现:由科层管理制度下的资金拨付形式,不仅增大了从资金预算审批到实际下拨的时间跨度,也极容易导致下级寻租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科层结构下的委托关系使然,也直接弱化了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管,从而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上的效益性要求一直难以实现。建立在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制度创新,从系统内部改善了以往存在的诸多弊端。其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认识:

第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是整个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共同构成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拔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整个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第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相对于现行的财政国库资金分散支付而言的。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单位在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提出申请,经财政厅国库集中支付处核准后由省财政国库管理局统一帐户支付,这样就将资金直接从集中支付专户支付给收款人。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彻底扭转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能有效防止事业单位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的,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控制目标和依据是财政预算指标,没有功能强大、快速的财政预算管理和信息反馈系统是无法实现的。另外,还要求有一个准确、及时的银行结算系统作保障。

不难看出,上述逻辑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形成的影响应是正面的。它以一种制度压力,约束了单位人员在资金使用上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动机。并在层级减少的情况下,降低了资金在使用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二、对事业单位财务形成的影响

以上制度创新对事业单位财务形成了哪些正面影响呢。关于这一点,需要与原有制度进行比较来知晓。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资金预算形成的影响

在实行财政全额拨款政策的事业单位,在面对资金预算时习惯于“就高不就低”。并且,在传统财政拨款体制下由于委托原因,也使得上级对于预算资金的审核尺度掌握的较宽。然而,在由银行帐户集中拨款的情况下,便具体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制度压力。

1、约束资金预算制定工作

之所以能够约束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工作,实则在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给予单位管理者带来的稳定预期。即,在精简了中间层级的情形下,因增大了事业单位在资金需求和使用方面的信息透明度,使得在实施资金预算时难以隐藏其机会主义行为;并且,在声誉约束机制下将规范单位管理者与会计人员的资金预算工作。

2、强化资金预算内审工作

在以往层层审批的财政拨款制度下,因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关联性因素使然,很可能使二者形成“攻守联盟”。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针对预算资金的内审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在新制度安排下,事业单位直接面对资金划拨机构,自然将在一系列的外部压力下强化自身的内审工作。

(二)对资金使用形成的影响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也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提出了刚性约束的要求。即,在机构审核了预算资金总量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将在一个经济年度内使用该数量资金维系日常运转。这与过去的层层拨款相比,增强了单位对资金使用的管控意识。具体而言,这种影响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刚性约束所形成的倒逼机制

以计算机网络化为支撑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流通情况能及时被上级主管机构所掌握。这样一来,就为刚性约束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事业单位科层行政制度的监管系统下,在外部声誉约束的舆论环境下,必然将产生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增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关注。

2、单位体制变革中的不确定性

伴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履行的同时,事业单位体制变革也在向深层次推进。面对事业单位未来变革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单位成员必然因自身利益的驱动,逐渐对资金有效使用产生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事业单位体制变革的背景,增强了国库集中支付所带来了正面影响。关于这一点,并没有被大部分同行所感知到。

当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止存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但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仍须从资金预算和使用这两个方面寻找根据。

三、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须基于事业单位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来构建;并且,还应假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在长期内保持不变。结合上文所述,以下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提升财务人员意识

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重点在于岗位意识,而对于意识的增进则需要创新工作方式。随着事业单位未来5年改制程序的启动,单位管理者应在这一背景下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历史责任意识;并在党建工作开展的推动下,强化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活动的联动开展。部门调研。建立部门调研的长效机制,在于获取各业务部门资金需求状况的一手信息,以及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考察。

(二)创新财务管理手段

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应在遵循财务制度的原则下进行。在针对目前的挑战可知,财务管理应形成部门跨界协作的态势。即,财务管理团队应吸收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来为资金预算、成本控制等环节做技术顾问。除此之外,该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对财务管理工作施加其它影响。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受“关系影响力”的作用较大,这需要通过规范制度、强化审计监管机制来克服。

(三)完善财务内审制度

跟踪审计制度的完善工作,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财务部门管理者、各业务部门管理者共同实施。其中,事业单位管理者应提出跟踪审计的总目标;然后,在总目标的指导下财务管理部门细化自身的分目标。但此时,财务管理部门应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从而掌握业务部门的技术经济特征。

(四)评价财务管理绩效

体系中的指标最为关键。如,以财务部门作为整体考核对象,将年度资金预算准确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分别建立一、二级指标体系。并在对上负责的机制下,进行人员绩分量化、考核。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给予财务人员年终奖励或是惩戒。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本文无意穷尽所有有关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但也从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进行的探讨。相信,随着笔者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将会继续深化对事业单位体制变革下,财务管理合理化模式的认识。

四、结束语

同行在讨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时,往往聚焦于微观层面(即资金运营层面),似乎并没有将一系列制度环境纳入其中。这样一来,必然制约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改变这一传统发现,国库集中支付将在资金预算和资金使用等两个方面产生正面影响。为此,事业单位应围绕着:提升财务人员意识、管理手段、内审机制和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下工夫。

参考文献:

[1]杨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变革[J].财经界.2012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8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新型支付结算业务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银行机构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从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创新金融产品和多样的支付渠道,例如网上银行、自助一行等手段和工具。另一个方面是以担保中介形式出现的第三方机非金融机构,例如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等。这些新型支付结算手段的出现优化、丰富了人们的支付手段,但是也为不法分子洗钱提供了掩体。

一、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特点

(一)网络化

ATM机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新型支付结算手段,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网络银行成为人们的重要支付手段,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银行逐渐成为人们支付手段的首选。这些新型支付结算业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采用高科技的网络技术,资金可以在全国各个地方的各个银行之间划转,并且方便快捷。

(二)隐蔽性高

不论是自助银行、网上银行,还是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这些结算业务都需要进行网络注册,并且自行设置交易密码,交易方式也不再是客户与银行工作人员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而是自助完成支付交易,这样就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实时掌握客户的交易行为,支付结算的隐蔽性较高。

(三)远程化

新型支付结算业务手段是建立在网络通信技术之上的,因此具有网络的操作远程性的特点,客户手边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或者是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支付操作,支付不受地域限制,不论什么时间都可以顺利的完整资金交易。

二、新型支付结算业务存在的洗钱风险

(一)银行新型支付结算手段存在的洗钱风险

银行推出的新型支付结算手段在为人们拓宽资金渠道、优化支付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智能的洗钱风险。不法分子利用新型支付结算手段的网络化、高隐蔽性、远程化等特点开设空壳公司,利用网络注册账户进行银行资金划转,然后进行转款体现,利用网络银行进行诈骗。客户身份是遏制洗钱的一项重要核心手段,为反洗钱工作提供重要的资料保障,但是新型支付结算的“非面对面”交易方式也让银行难以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在开户和资金交易时,均采用远程操作,银行工作人员无法对客户身份进行持续有效的识别。另外,“非面对面”交易方式还造成了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新型支付交易只需一些数字密码就可以成功完成资金划转,在复杂、数据量巨大的网络世界里分析监测出交易资金的流向和交易的可疑线索是非常困难的。

(二)非金融支付结算业务存在的洗钱风险

非金融支付结算业务的洗钱风险点主要在于相关管理办法不健全、法律效力低,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管理非金融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和职能职责,但是这些法规的适用性较低,并且比较笼统,不法分子容易利用这一点钻法律的空子。非金融支付手段具有的电子化、数字化、多样化的特点也增加了洗钱风险。近年来,洗钱范围活动的花样层出不穷,利用各种非金融支付平台进行洗钱犯罪,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等是常用的洗钱手段。另外,非金融支付结算业务的交易双方都具有身份无从考证、交易信息真实性不确定的特点,这些都增加了识别监管洗钱行为的难度。

三、提防新型支付结算业务洗钱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反洗钱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的反洗钱政策主要适用于传统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与快速发展的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相比,反洗钱政策显得相对滞后,现有的反洗钱政策已经不再适用于现有的新型支付结算业务。因此,要针对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特点和存在的洗钱风险,建立完善适用性强的反洗钱政策,从管理规章制度、业务范围、操作手段、法律约束、识别监管等方面提高反洗钱工作制度,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

(二)加强身份识别和资金监测

犯罪分子之所以猖狂的使用新型支付结算业务进行洗钱,主要是因为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身份识别困难、资金监测难度大。因此要采取手段加强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身边识别和资金监测,充分利用高科技网络通讯技术,建立新型高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数据库,建立大额资金交易监管系统,并与反洗钱监测系统进行链接,当可疑交易发生时,迅速在客户身份数据库、资金监管系统和反洗钱监测系统中进行定位,对洗钱行为做出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反应。

(三)规范非金融支付业务

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洗钱风险点主要表现在非金融支付手段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规范管理办法的出台,第三方支付在客户身份、可疑资金交易监管等方面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但是与花样翻新的洗钱犯罪手段相比,非金融支付业务还存在较大的洗钱风险,因此要加大非金融支付业务的规范管理力度,对非金融支付业务的具体流程进行监管规范,提高反洗钱工作的监管力度。

四、结束语

新型支付结算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提供便捷有效服务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洗钱手段,如何发扬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优势,规避洗钱风险成为各方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防范洗钱风险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为反洗钱工作提供参考。现实生活中,还要注意加大对相关人才队伍的培养,为新型支付结算业务形势下发洗钱工作提供完善、高能的人才队伍支持。

参考文献:

[1]黄诗娴.支付结算业务风险及防范要点介绍[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211-212.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5)-0068-04

一、支付环境评价问题的提出

支付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货币债权债务转移行为。商品交易和资金融通蕴含着货币资金的转移,支付是货币资金转移的过程,支付体系就是实现资金转移制度和技术安排的有机组合。在传统理论中将支付划分为交易、清算和结算三个环节。支付环境即为资金交易、清算和结算过程中所面对的内部、外部环境。实践证明,支付体系的安全和效率决定资金转移的安全和效率,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经济愈发展,经济活动及其参与者对支付体系运行质量要求愈高。10国集团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在其2005年5月的《中央银行对支付结算体系的监管》报告中指出:“中央银行要始终对支付结算体系的安全和效率予以最密切的关注。因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维护公众对货币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极其依赖于经济机构通过支付结算体系顺畅而安全地转移货币和支付工具。支付体系必须是强健的和可靠的,即使依托其运行的金融市场发生危机时,支付系统本身绝不应当成为这种危机的源泉。”

以上说明,支付环境成为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对加快社会资金周转,提高支付清算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检验支付环境的优劣,通过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支付体系发展状况进行度量和监测,开展支付环境评价,对于制定加快支付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完善支付环境发展规划,提高支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陕西省支付业务发展状况,对如何建立区域支付环境评价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二、影响支付环境的因素分析

国际清算银行关于支付环境的界定,主要集中在支付体系运行所处的经济环境、支付体系的监管、支付媒介的运转、资金清算系统的运维等方面。在国内,经常以支付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作为评价支付环境的因素。外部环境是指引发各种货币资金转移,促使支付活动发生的外部经济环境。内部环境是指支付服务组织在特定规则下按照债权人或债务人交易指令,完成资金清偿、转移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包含了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体系监管等环境要素。

在国内对支付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先后从不同角度对支付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探讨。林兆荣、朱海鸣(2008)指出支付体系监管是支付结算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支付体系监管水平从直接目的上说是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服务,从根本目的上说是为支付体系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服务。高阳宗(2006)指出我国已经形成以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支付卡(含储值卡)和汇兑为主体,包括网上支付、定期借记、直接贷记、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本票、托收和国内信用证等在内的非现金类支付工具组合。多样的非现金支付可以适应社会公众转账支付需要,增强支付工具之间的替代性,提高金融机构和工具使用者分散风险的能力。周金黄(2007)以加拿大、欧盟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为背景,对中央银行依托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结算制度安排,通过调控隔夜利率(短期利率)实施货币政策的情形进行了描述。大体是,由于在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日终,参与者必须与中央银行结算,中央银行清算账户的存贷款利率就成为调节银行同业利率的基准,即同业拆借利率被自动限定在中央银行借贷利率区间,如果中央银行借贷利率区间移动,同业利率会随之移动,支付系统的运行直接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欧阳卫民(2009)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支付体系已经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核心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以票据、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以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以安全、高效、方便、经济等为目标的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机制。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对支付环境的认定和研究缺乏统一认识,但有两点可以达成共识:一是支付体系与经济活动的关系非常密切,相互影响,所以经济发展状况是评价支付环境的重要依据;二是支付体系由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服务组织、支付市场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组成,应是支付环境评价的核心内容。因此,支付环境的评价需从经济环境、支付工具的应用环境、支付系统的运行环境、支付服务组织的建设环境以及支付体系的监管环境等方面展开。

三、区域支付环境评价机制的建立

(一)建立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支付环境评价指标是支付交易活动环境特征的数量表现。围绕影响区域支付环境的因素,设计支付环境评价指标,对支付环境状况进行度量和监测,是实现支付环境评价的基础。同时,为全面、系统地反映支付环境的总体特征,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选取核心支付环境指标,构建支付环境评价体系。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支付环境评价指标的基本要素。由于支付环境涉及到经济金融体系发展多个方面,内涵极为丰富,设计支付环境评价指标首先应明确指标反映了何种支付交易活动的环境特征,如何确认及界定范围。具体说,在支付环境涉及的经济发展、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服务组织、支付监管体系中,有的方面能够量化,有的方面难以量化,即便能够量化的方面,有的具有现成的统计平台,有的则不具备数据的可获得性,必须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反复论证,才能确定支付环境指标的名称、内涵和计量。每个指标都应具备特定的评价对象、确切的计量单位、明确的涵义和统计口径。

2、明确选取支付环境评价核心指标的原则。影响支付交易活动的环境指标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个指标都从某个角度或某一方面反映支付体系运行的环境状况。设计支付环境指标体系不可能对所有的指标都加以利用,只能从中选取一些代表性强、信度和效度高的支付环境指标,即选取一些核心指标。核心支付指标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反映支付环境状况。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能涵盖支付环境的基本内容,全面、系统地对支付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计量性,指标名称确切、口径明晰、计量单位和计算时间明确、操作方便。

可比性原则。所选指标应能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指标的口径范围可比,要对指标的定义、范畴进行界定。所选择的指标应具有机构认可、通用规范、来源稳定、统计持续的特点,并在整个测评区域或不同地市都能够定期采集到,以保证采集指标能够进行科学的纵、横向比较。

连续性原则。在指标设计中,要审慎对待数据连续性问题,确保数据的有用性和可持续性,保持指标历史数据的连续可比。指标的采集要注重与已有相关指标的衔接。

有效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真实、客观反映支付环境发展状况,同时兼顾规模和效率因素,能对区域支付环境发展状况进行如实、有效反映。每一个类别采用多个分项,包括若干指标,指标之间相互补充。

可行性原则。支付环境指标涉及面广,获取时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在指标选取时,应慎重考虑指标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要考虑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可靠性和成本。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以及要确保数据可以量化计算。

3、设定区域支付环境评价指标。根据支付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我们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环境、支付工具应用环境、支付系统运行环境、支付组织建设环境、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设计了66个评价指标。经济环境主要评价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支付能力等因素对支付体系运行产生的影响。支付工具应用环境主要评价非现金支付业务发展程度、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水平、支付工具受理和使用状况。支付系统运行环境主要评价支付系统服务能力和支付清算纪律执行情况。支付组织服务环境主要评价社会公众享用银行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支付服务的便利程度。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环境主要评价支付体系的社会认知水平、市场服务和政府政策支持状况。

(二)区域支付环境评价等级的划分

支付环境评价等级就是依照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地区支付环境状况做出的综合判断,并以简单、直观的符号表示出来。在对区域支付环境评价等级的划分上,可将支付环境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支付环境是指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完善,支付服务能力强,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广泛,支付系统运转效率高,社会公众支付便利,支付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D级支付环境是指区域金融基础设施一般,支付服务能力弱,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程度低,支付系统运转效率差,社会公众支付不便,支付体系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差距。B、C级则介于两者之间。

四、区域支付环境评价机制在陕西的实践

根据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对陕西省各市支付环境数据进行认真调查、采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性开展了陕西省11市(区)的支付环境评价工作。通过对支付环境评价过程和结果分析,陕西省支付环境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支付环境持续优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支付环境改善,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支付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支付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形成包括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支付机构的组织格局。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账户实名制稳步落实;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形成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为补充的工具系列;支付清算结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骨干,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主体,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以及西安同城评价交换系统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架构;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机制初步形成,支付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的广度不断拓展,支付环境持续改善。

(二)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支付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交易活动日益频繁,支付服务需求旺盛,对支付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城乡支付服务环境发展不平衡、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支付体系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加之支付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支付工具电子化趋势方兴未艾,支付服务市场竞争激烈,现代信息技术在支付领域广泛应用,支付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因此,在新形势下支付体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建设完善的支付体系,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金融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区域支付环境存在差异

从支付环境评价结果看,区域和城乡支付环境还存在明显差异。一是中心城市的支付环境要明显优于其他城市。西安市在经济环境、支付工具应用环境、支付系统运行环境、支付组织环境、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环境等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其他城市由于经济金融发展条件制约、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较慢等原因,在支付环境上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支付环境差异很大,特别是偏远山区由于金融基础设施缺乏,支付工具应用环境较差,支付服务水平相对落后。促进支付体系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今后改善支付环境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支付结算知识普及不够,宣传培训工作需要加强

就支付环境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近年来虽然在支付结算知识宣传上作了大量工作,但从总体上看,公众的金融意识仍然比较淡薄,支付结算知识普遍欠缺,对各类支付产品和结算工具的性质、功能了解不够,在经济、金融活动中运用支付手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普及金融及相关支付结算业务知识,使社会大众了解支付组织、熟悉支付系统、掌握支付工具,增强支付风险意识,是支付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

从支付环境评价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来看,支付环境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加快支付体系建设,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支付环境评价,建立支付环境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发现支付体系建设薄弱环节,明确支付体系建设重点,把握支付体系发展规律的必要手段,能有效避免凭借经验和印象评价支付环境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开展支付环境评价有利于客观和准确了解支付体系建设状况,有助于增强支付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支付体系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阳宗.我国支付服务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金融会计,2008,(4):25-32。

[2]廖福辉.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思考[J].支付清算,2011,(10):18-19。

[3]林兆荣、朱海鸣.加强对支付结算体系监督管理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8,(7):81-83。

[4]欧阳卫民.现代支付论[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5]周金黄.现代支付体系发展与货币政策机制调整[J].金融研究,2007,(1):154-162。

The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Regional Payment Environm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ZHANG Feilong WU Yuan SUN Zhe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 铁道 结算中心 内控制度 人员建设

一、前言

目前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推进,各级铁路企业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资金规模非常庞大,因此资金的管理问题也随之增多,加强铁道资金结算中心对运输生产和铁路建设资金的监管也成为了必然。当前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的实施,各条高速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建设如火如荼,从铁路建设的大规模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等,全都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可靠的资金保障。如何确保资金的安全,防范资金风险的发生,要从具体的经济业务上开始高度重视,尽全力完善资金的管理,保证和谐铁路建设的顺利发展。

二、资金结算的重要性

铁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铁路运输装备的不断更新,导致铁道结算中心控制的运输及建设资金数额在几百亿以上,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日益突出,这就要求铁道结算中心要把资金集中管理,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提升到空前的高度,铁道结算中心也由过去追求资金效益,搞好结算服务的“筹资效益型”职能转化为强化监管、规范管理、搞好服务的“监管服务型”职能。因此,加强资金的结算风险管理也已经成为铁道结算中心急需解决的问题。

铁道资金结算中心是集合了银行的金融管理和企业的资金管理,并且通过对铁路内部单位的资金调剂和制定资金结算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货币资金进行统一的整合管理,从而实现降低资金的分散风险,保证铁路运输及建设资金能集中统一并开展有偿调剂工作。铁道资金结算中心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化解存在的各类资金风险,以保证资金的绝对安全。这是能够充分的发挥资金结算系统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是资金结算中心的一个关键环节。他能及时地将企业的经营目标系统的贯彻到铁路局的各级财务部门和运输生产部门等。并通过与各家协作银行统一协调,为铁路的运输生产和建设提供更可靠的资金保障。

三、资金结算工作的内控制度的具体防范措施

(一)强化大额资金支付过程的监督管理

对于单位大额资金的支付,必须要经过单位的法人代表,以及单位的总会计师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联签才生效。在进行实际支付的时候,也必须要经过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者其授权人在财务支付上的凭证上盖章签字之后,财务部门才能办理相关的资金支付。一般情况下,要建立对大额资金使用的集体讨论,通过讨论进行决策,然后再及时的登记大额支付联签单。同时要认真的落实大额资金的具体动态报告,包括大额资金的监控制度,最大程度上加强对大额资金支付使用的全过程控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如果大额资金的支付没有履行相关正常的程序,从而导致缺乏最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引起重大的资金安全事故。而现下的铁路局包括专业的运输公司经常会支付大额资金,不论是要对内投资,还是向银行贷款等,都必须严格履行结算中心规定的各项审批程序,以防止可能产生的资金风险。

(二)强化和完善资金的结算监管

结算中心的柜台结算人员要切实做好结算管理工作,这是其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以保证整个实施的全过程甚至全方位都有实时的监管。在具体的工作日程里,要做到严格业务受理程序,对于那些不符合规定的业务可以不予受理并且不予支付,规范结算凭证使用、结算系统业务信息录入、结算会计核算和与银行的交接手续,加强总户印鉴、票据、结算凭证的管理,加强对总户资金支付、客户结算业务的管理,以保证整个结算业务的全过程甚至全方位都有实时的监管。每日结算业务处理完毕,要保证结算中心总户余额要与其协作银行的账户资金核对一致,做到相互签认。保证结算总户资金不垫款。

(三)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将企业的财务收入集中在专业的财会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严格开立账户的审批,防止多头开户造成资金的分散,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率,同时会大大增加管理的难度,增加发生资金风险的可能性。对铁路单位开立银行账户要进行严格管理,所以结算中心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清理、整顿和优化银行帐户上很下功夫,只要是有资金结算中心的区域,如果没有经过批准,不得在资金结算中心之外另开银行帐户,并将其作为一条坚决必须执行的纪律吸收应当在结算中心开户的帐户资金,尤其是铁路客运专线和其他新建线路的建设资金,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金,为实施有效监控、防范资金风险、增加资金效益开辟道路。实施资金的预算管理是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的一项有效保障,通过在资金的业务办理过程中,对资金进行柜台监督,对资金支付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以降低资金支付风险。

(四)财务管理中的运输收入进款管理

对运输收入专户管理的原则是只收款不付款,如果要付款就只是上缴运输收入给各铁路局的运输收入专户。而付款的票据也只使用结算中心内部的转账付款委托书。如果发生任何向付款人退款的情况,运输收入专户要获得上级收入处的同意,附加原来的收款凭证复印件并要加盖公章,让部门的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签字认可才能继续支付。货运的运输进款收入往往采用倒提支票的方式,其间仍旧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有可能是付款单位因为透支而导致无法收回进款,或者付款单位的密码不符而导致的无法收回进款,还有可能是付款单位的印鉴变更而导致无法收回运输进款,另外还会有收款时间的滞后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运输收入未能及时入账,就会极有可能地造成资金风险。因此,对于那些经常发生倒提业务的收款单位,要尽可能地与之签订相关合同,并收取保证金,尽可能地保证运输收入进款及时足额入账。

四、资金结算工作的人员建设的具体防范措施

(一)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

结算中心要定期做好与单位的对帐工作,每季度及时回收对帐回单并由专人进行核对。在回收的对账回单必须有开户单位财务负责人的签字并加盖单位预留印鉴,在核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任何的不相符事项,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银行的对账单是保障银行存款真实性的一项合法依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账单存在风险。如曾经发生过出纳人员伪造对账单套取企业资金的现象,造成企业资金风险。因此必须制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并保证核对工作的独立性,最大程度上确保资金的安全。

(二)加强结算人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

资金的结算人员要认真贯彻并执行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包括铁道部和铁路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中心的结算纪律,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要发扬互助有爱的精神,要强调团队精神,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并将其认真贯彻到具体的每一项工作当中去,尽最大可能防范资金风险,防止资金损失。从具体工作的不同阶段,保证源头的纯洁性,和过程中的坚持性,强化结算中心的各项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资金结算中心还要充分发挥稽核部门的作用,要保证稽核人员的配备,要加大资金稽核检查的力度,稽核人员要充分利用资金监控子系统和银行系统的查询功能,重点监控支付对象、支付用途、支付金额、支付方式等要素,要对资金流向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的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做好资金风险监测,以及风险的预见性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

(三)对开户单位的出纳人员加强规范

要严格规范中心开户单位的出纳人员到中心付款的行为,如果有特殊情况自己不能亲自办理的情况下,开户单位的财务负责人要出具说明,并必须加盖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才能由其他人员代替到银行办理相关的结算业务。无论何时一旦出纳人员发生了变更,就都必须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到结算中心备案并办理结算证。开户单位要加强对出纳人员的管理,树立风险意识,保证资金安全。

(四)对职工收入的管理

对企业职工的个人工资、奖金、报销款项的支付,要按照结算中心的规定,尽量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既符合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职工收入显性化的重要手段,也利于加强资金的全过程监控,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单位产生“小金库”的来源。

结论:资金的运转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运转,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保障。建立防范资金风险的长效发展机制,严格执行安全、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支付监管职能,提高结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敏感度,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风险判断能力,夯实各项具体工作的基础,在源头上规范并强化资金的安全控制,最大可能的防止资金风险的发生,全面推进现代化和谐铁路建设工程,全面促进铁路的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6)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的经费不再事先预拨,财政资金的使用,由各部门根据细化的预算自主决定,由财政部门核对后准予支出,财政资金将由单一账户进行转账结算。国库集中支付加强了对财政资金支付使用全过程的监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增加了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预算收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财政运行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参数。在高等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对高校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预算管理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加强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高校编制预算的准确性。过去财政资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实际支出,学校执行的结果与部门预算往往有“两张皮”的现象,有些专项经费未按原来规定的用途使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按实际支付数反映支出,人头经费、专项经费均采取直接支付,高校不能随便改变项目和用途,这也促使高校及其下属单位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从根本上提高了高校编制预算的准确性。

2、有利于高校执行预算的严肃性。高校快速发展后,高校多渠道筹资能力加强,每年不可预测的收支逐年增加,因此年终决算与年初预算往往有较大差距,高校是否按预算要求使用财政拨款难以掌握。有的预算执行随意性大,造成资金浪费或者预算宽、使用少,造成年终结余多,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专项经费必须事先提出详尽的论证报告和预期效益,预算的执行与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在时间上一致,这样可以从源头上促使单位按预算规定执行,防止挪用财政资金,对高校在预算执行上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3、有利于高校克服经费使用的主观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支付每一笔资金的付款金额、用途、交易时间、账户余额等,都可以在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中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财政资金运转的透明度大大提高,监管力度明显加强。财政部门要求重大项目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可行性论证方可列入预算,增加了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降低了财务风险。

4、规范了预算资金的管理,强化了预算执行和监督。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预算单位多头开设账户,资金使用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现在建立了统一、高效、规范的预算资金申请与拨付体系,进一步对预算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约束,在预算执行和监督上树立了依法执行预算的观念。国库集中支付额度必须严格按部门预算执行,部门预算经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审议批准,所以任何机构和个人都要严格按此执行。预算支出中需调整的项目必须按程序报经原批准单位批准后才能执行,否则也属违规。部门预算还强化了预算单位建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及“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办事原则。

二、目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原则,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并不改变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地位、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及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权,还明确规定了预算单位在财政资金集中支付中应承担的主要职责。财务部门按照预算使用财政资金,在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同时,还要负责组织管理本单位的招标和投标工作,负责编制用款计划、提出资金使用申请,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根据财政收入支付管理规定签发支付令。这些新管理职能加强了高校财务人员的管理职责,也加重了财务管理人员的任务。但目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预算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执行上走形式。长期以来,高校对预算管理不够严格,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部门负责人受既得利益的影响,对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国库集中支付增加了预算支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必然对既得利益产生影响,加上一些高校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宣传、学习不够,出现了对这项改革不理解的现象。直至目前,很多高校的预算申报程序不明确,预算编制主要由财务部门个别人员参与,预算数据也只是在往年的开支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减,加上编制预算的人员对学校纷繁复杂的业务活动了解有限,使得编制预算缺乏系统的科学认证,编制预算成为“数字游戏”。这种方式没有将预算做到位,也没有预测将要发生和规划的项目,即便有计划项目,也没有具体计算需多少资金。而且相当多的高校财务仍停留在“报账式”的管理水平上,高校的科研、教学及其他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只是被动地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造成高校发展规划与资金供给脱节。

2、预算方法不够科学。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真正落实零基预算法的编制方法,而采用增量预算法,即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以上年支出基数为基础,增加相关的变动因素来确定本年度的支出指标。这种做法会出现基数大的部门多得,基数少的部门少得,可能会使原本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种预算方法的不规范、不科学,加剧了资金的供需矛盾,同时滋长预算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3、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目前高校预算的弹性很大,预算指标没有约束力,预算管理成了一句空话。由于预算编制没有细化,预算水平不高,很多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项目,往往是哪里要得急就往哪里安排。追加预算一般是根据单位报告、领导批示等因素来确定,至于追加的必要性、经济效益等缺乏必要的论证。一些部门为了业务开展更加顺利,想方设法地争取更多的经费指标,造成实际支出比年初预算多得多,加重资金供给矛盾。

4、预算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在相当多的高校中,预算管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预算只是“估算”而已,没有成为学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由于没有配套的跟踪管理和考核指标,也没有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以致对一些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的进度信息不能及时掌握,使预算的执行可能偏离计划的轨道甚至滋生腐败。

三、强化高校预算管理的几点措施

1、思想上重视,观念上更新。最大限度发挥预算效益的关键在于预算安排,各级领导要更新预算管理理念,以身作则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要解决部门领导对财务预算重要性的认识,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部门领导人的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涉及到物资、设备、图书等有关方面的单位负责人,要求他们不仅仅只重视对事项发生的过程,更应该重视前期的预算。高校的财务人员也要深刻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政策精神,积极宣传国库集中支付的知识和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这种新的国库管理体制不仅是财政资金支付方式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而且涉及高校很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预算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的核心地位,要严格遵守“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预算平衡原则,严禁出现收不抵支的赤字预算编制方案,坚持不预算不支出的原则。

2、推行校内综合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单位。要求各部门编制详细的预算,要每个科室、每件事都有预算,坚决实行零基预算法,克服学校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实行预算经费定员、定额管理,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建立预算项目库,严格执行预算,推行复式预算管理。实行复式预算管理,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可以把各项收支按其不同性质分开管理,并根据其财力来确定两种资金的比例,从制度上杜绝两种不同性质资金在安排使用上的相互挤占和挪用。同时,实行复式预算管理后,对不同性质的经费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能较快地提高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

3、积极推行科学的预算方法。零基准预算简称零基预算,是编制部门预算的规范方法,是一种将业务计划与预算编制密切结合的方法。零基预算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开始,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其不受现行做法的框框所束缚,能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和创造性。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学校财务主管部门应与各管理部门共同参与、讨论、沟通,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与零基预算的要求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使零基预算的编制趋向规范,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在预算操作过程中,还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沟通,以增强最终形成的预算的刚性。

4、建立预算的管理机制。预算管理机制是一个整体概念,它由激励、决策、控制和评价四个子系统构成。预算的管理激励机制是指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预算管理系统中的各责任主体的行为动机,调动他们为实现预算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预算的管理决策机制是预算机制的核心,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做出正确合理的预算目标,包括决策的性质、决策权及其分配、决策的过程等。预算的管理控制机制是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预算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根据预算目标的要求确定衡量预算绩效的标准,将实际的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及其程度,在此基础上对预算实施进行指导与调节。预算的管理评价机制是预算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当一个阶段的预算活动结束后,需要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为以后的预算制定提供信息。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冰:国库集中支付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的影响[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2] 陈梅:关于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强化财务管理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5(9).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7)

赤壁市位于湖北省南部,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有着1700多年沿革的蒲圻撤县设市。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县级市),现有人口52万,2004年财政收入3.1亿元。本文结合赤壁市近几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对县(市)财政四项改革工作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赤壁市财政四项改革现状

近几年来,根据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赤壁市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四项改革,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一块进“笼子”,市直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起进中心,各项收入和支出财政一起管的财政资金运行新格局。从运行的实践看,各项改革运行平稳,不仅达到了增收、节支和规范的目的,而且对缓解县(市)财政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改革财政预算编制方法,全面推行部门预算。

1994年,赤壁市开始酝酿综合财政预算改革,1996年编制和实施了第一个综合财政预算。2004年起,按照上级要求,开始部门预算改革。

1、改革部门收入预算编制。将部门所有收入全面、完整地在部门预算中反映,并按财政部门核定的支出数额和项目填报。具体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类收入。

2、改革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部门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等两大类。

(1)基本支出预算,具体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①人员经费:按编办核定的编制内实有人数和工资政策据实安排。②公用经费:实行单项定额办法,分明细开支科目,逐项确定开支标准和定额,按单位编制数计算安排。

(2)项目支出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对单位人员、公用经费之外的资金需求,分项目进行申报,按轻重缓急排队。在优先保证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前提下,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报市长办公会讨论审定安排。

(二)改革资金收付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从2004年开始,赤壁市开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当年,在市直8家单位进行试点。2005年6月1日起,本着“边改边完善,过改边规范”的指导思想,分三批逐步将全市市直所有预算单位纳入范围。

1、重新调整股室间职能。一是重新调整了对口管理预算单位。按照“一个预算单位归口一个股室管理”的原则,重新调整了各业务股室对口管理预算单位,做到预算单位的预算内外所有资金全部交一个业务股室管理,既方便了预算单位,又有利于加强对财政资金监管。二是重新确定了财政资金拨付流程。按照改革要求,打破了原有财政资金拨付惯例,重新确定了新的财政资金拨付流程。

2、抓紧业务培训。从6月1日起,按照“每增加一批预算单位,就组织一期业务培训”的要求,先后举办了3期培训班,累计培训人员800多人次。

3、增强服务意识。赤壁市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虚心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部门的实际困难,取信于单位。如在设计新的财政资金拨付流程时,坚持“减少中间环节,方便单位用款”的思路,将原来的多道环节,统一简化到两个环节,即单位使用财政资金只需要2道环节:一是每月月初向财政局对口业务股室上报分月用款计划;二是每月中旬向国库收付中心申请用款。

(三)改革采购管理方法,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我市政府采购制度启动较早,从1994年开始,自发在汽车加油、维修、保险等领域,试行定点采购。2000年,大力阔斧地推行了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2005年,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相应组织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在此基础上,根据编办批复的政府采购机构管办分离方案,配备5名工作人员,组建了政府采购执行机构——政府采购中心,由市财政局暂时代管。同时,配备2名工作人员,将原来政府采购中心改为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政府采购管理股,实现了政府采购机构的管办分离。

(四)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建立规范的管理框架。

根据上级要求,从2000年起,赤壁市严格按照“统一管理,捆绑使用,一个流向”的操作规程,在管理上采取“三个统一”、“两项监督”措施,引导预算外资金有序增长,合理流向,实现了所有权归国家、调控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的“三权”到位。

1、“三个统一”。一是统一专户储存。取消各单位收入过渡户,由财政部门统一在各专业银行设立财政专户,用于对预算外资金收支的统一核算和集中管理,收取的预算外资金直接缴存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统一预决算制度。坚持“核定收支、量入为出、综合平衡、一年一定”的原则,除保证单位经常性支出和部分建设性支出外,其余资金由政府统筹用于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三是统一票据管理。实行“凭证购票、限量发售、以旧换新、票款同行”的管理办法,建立收费票据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把好票据印制、发放、使用、核销、检查等五个关口。

2、“两项监督”。一是实行日常稽查制度。对单位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及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对预算外资金的收取、缴存、使用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漏洞。二是实行专项检查制度。1998年以来,每年都由监察局牵头,财政局、审计局、物价局配合,对单位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组织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严肃了财经法纪,杜绝了私设小金库、滥支滥用资金等违纪问题的发生。

二、财政四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改革和实践,赤壁市财政四项改革工作逐步规范,保证了机关正常运转,支持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当前在推进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编制的弊端

1、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和完整性。目前,预算编制只是在既定的收支之间安排资金,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没有很好地将预算编制与经济预测结合起来,并以经济预测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的发展变化及收支结构的调整。

2、预算编制时间过短,削弱了预算的严肃性。一般在上年12月下达预算编制通知,次年3月就开始由人代会讨论预算草案,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对项目的充分论证,很难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加上预算编制留有硬缺口,在执行中只得频繁追加,频繁调整,出现了“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状况。

3、预算编制方法不尽科学。目前预算编制基本上采用“基数+增长”法,即在编制下年度支出预算时,以上年度实际支出为基础,并考虑下一年度财政收入状况和各种增支因素的影响,对不同的支出确定一个增长比例,从而确定预算。这种编制方法虽然较为简便,易于操作,但明显不太合理。

(二)预算单位账户清理难度大

目前,赤壁市单位尚有三种类型的账户游离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之外。第一类是部分未与主管部门脱钩的二级单位账户。第二类是部分在业务上实行垂直管理单位的收入过渡户。这类账户单独设置,直接将其收入划转上级部门,支出由主管部门直接拨付到单位账,管理漏洞较大。第三类是有贷款单位的账户。按照银行有关规定,凡在银行申请贷款的,须开设独立账户。目前,部分单位依照这一规定,在银行开设有独立账户。由于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账户清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后二类账户,预算单位和银行阻力都较大。

(三)预算单位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理解改革政策

有的预算单位所有收入并没有直达国库或财政专户管理,申报分月用款计划还比较混乱,不能严格按照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范围操作;有的部门对财政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片面理解是自有资金,认为无须市政府审批;有的怕政府采购程序麻烦,将应纳入政府采购的资金,作为一般公用经费填报,自行组织采购,逃避财政监管;有的单位认为改革后资金拨付慢,程序多。这既有软件限制及政策规定程序的原因,也有单位自身未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及流程操作等各原因,预算单位支持、理解还有一个过程。

三、深化财政四项改革的对策研究

推行财政四项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县(市)要尽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必须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理论的内在要求和改革的实践,继续深化财政四项改革。

(一)推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实行综合零基预算

部门预算是部门在一个预算年度的全部预算收支计划,它是由主管单位本级预算和所属单位预算组成。从其资金来源看,既包括预算内资金,又包括预算外资金和单位自有资金;从其支出内容来分,既包括经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经费预算。部门综合预算应选择“零基预算”的方法进行编制。即在支出预算上,实行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指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不考虑上年支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即对原有的新年度增加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进行审核和论证,而不仅仅是修改上年部分。在审核和论证过程中,可以对上年的不合理安排做出修正,将资金重新分配给重要计划和项目,年度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其具体做法是:

1、在预算编制中,实行因素法。对各类支出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以及跨年度的大型建设项目的年内各项支出做出科学的测算,从而编制完整、详细预算。

2、实行零基预算。对各项支出定额进行认真核定,不留缺口。预算确定后,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一般情况下,财政部门不接受预算追加报告,特殊情况确需追加的,先由财政部门对追加报告进行集体研究和审核,再送政府预算编制论证委员会研究决定。

3、加强预算论证,并成立政府预算论证委员会。预算论证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包括主要党政领导、人大财经委和宏观经济部门代表、财政部门有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财政部门拿出的预算草案,先由预算论证委员会分析、讨论和修改,预算论证委员会通过后,再提交人大常委会批准执行。

4、在编制预算时,公开预算的编制原则、程序、方法、定额标准等,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

(二)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制向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虽然可以强化会计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但会计核算中心集核算、监督、服务为一体,不仅整天忙于报账、算账、记账、保管整理会计档案,向单位和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等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而且还有常常使自己陷入矛盾焦点的旋涡中,承担名誉、行政、法律等多种风险,存在许多弊端。因此,在条件成熟时,会计集中核算制应逐步向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具体做法为:

1、会计核算中心先由办理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向会计审核和监督转轨。核算中心仅对单位的报销凭证进行审核,审核确认后,加盖中心审核专用章,并从统一账户中办理支付手续,报销单据退回单位,由单位自行进行会计核算。

2、会计核算中心可逐步转换为财政国库部门的支付执行机构。核算中心原有的统一账户可改为零余额账户,承担具体支付和与国库结算业务;核算中心原来为单位开设的内部账户,可以转换为单位零余额账户,承担单位的委托支付和与国库结算业务;单位的小额、零星费用仍然采用备用金制度。

3、核算中心原有的工作岗位可转换为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内设部门。核算中心原有的单位会计核算岗位可以转换为国库支付机构的支付审核部,承担管理单位预算指标,审核单位提出的用款计划和支付申请,审核单位的报销单据,登记单位的支出明细账等业务。原有的资金会计和出纳岗位可转换为国库支付机构的资金会计部,承担管理国库资金、支付机构零余额账户、单位的零余额账户和小额现金账户,签发国库支付令,账户与国库之间的结算工作等业务。原有的稽核岗位则转换为国库支付机构的稽审部,继续履行稽核职能。原有的信息系统只要稍加改进则可以直接转换为国库支付机构的信息系统。

(三)规范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

结合政府采购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将单位符合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项目,严格按照人大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全面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其资金原则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直接到位中标单位和个人,切实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此外,进一步规范收支两条线改革,重点要落实“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收支分离,财政统管”的管理模式,打掉部门创收机制。

(四)强化财政监管,为财政四项改革保驾护航

深入宣传,坚持贯彻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严肃财经纪律,继续抓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扩大财政监督范围,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新机制。一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的监督检查,加大欠税的清缴力度;二是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督;三是开展对“收支两条线”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强化财政收费票据和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四是完善投资评审制度。对重大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要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将监督检查与深化财政四项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结合起来,着力推进依法理财,规范财经秩序。

参考文献

《湖北省财政厅2001-2004年财政年鉴》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0)11-0000-01

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并以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对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实行直接监督控制的财政国库支出管理制度。

一、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实行国际通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通过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改变过去财政资金分散管理,预算单位自行开设帐户的做法,将所有财政性资金即财政预算内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都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纳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相应的撤销各预算单位重复和分散设置的帐户,预算资金不再像过去一样拨付给各预算单位分散保存,而是让各预算单位在批准的全年预算指标基础上,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再在批复的用款计划额度内提出用款申请。属于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支出、购买支出等通过财政零余额帐户直接支付给收款人;属于授权支付的零星支出和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的购买支出通过预算单位小额支出帐户支付,形成在不改变预算单位财政管理和资金使用权限,使财政收支都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内运作,使整个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

二、我国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所起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有效实行, 强化了财政预算的执行能力,规范了预算单位的财政收支行为,有效的预防单位挪用、挤占和截流财政资金。然而,这项财政改革是新生事物, 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实际问题, 具体如下:

1、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要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的变化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使得单位会计核算的模式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是发生了变化的:一是账户体系上的变化,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单位账户的性质是国库单一账户,原来的一种类型的资金开一种银行账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代之而来的是单位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实行分账核算,这是一个根本的改变;二是单位自有资金的流向处理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原来在进行会计处理分配后进入各单位的实有资金在管理的主体上虽然还是各预算单位,但资金的流向已经发生了变化,实际的操作也随之变化。

2、作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依托的管理信息系统仍不完善

一个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包括快捷、畅通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还包括现代化银行资金清算支付系统,一方面,我国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运行中所依赖的互联网络还不够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单位的款项的及时使用;另一方面,以财政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系统还末形成成熟的信息平台,而且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和银行间的实时清算系统也不完善,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效果。

最后,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人员缺乏系统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培训,相关业务处理不熟。

三、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措施或路径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已进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这一核心领域,并且工作的重点也将转向如何提高财政支出的管理效率这一方面。然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存在着财政收支结构性矛盾突出、政府职能转换未到位、部门预算仍在试等等问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像只能选择渐进式改革模式。因此,在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首要前提是明确政府职能,先决条件是完善部门预算。

正确划分市场和政府各自的职能是整个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的基础。只有各部门的职责明晰,才能明确政府各部门在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角色;此外,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只有在各个部门的预算编制采取部门预算的方法的前提下, 国库集中支付才能付诸实际。

2、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我国目前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一共设置有五类账户:(1)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设立的资金存款账户,这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基础;(2)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设立的预算外资金专户;(3)预算单位经财政部门批准在商业银行设立的小额现金账户;(4)特设账户,用于核算粮食风险基金、社保基金及住房基金等政策性专项支出。(5)财政部门及其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设立的零余额账户;国库单一账户集中了所有的财政资金, 并且只有财政国库部门才可以签发支付命令。

3、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还应当以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和完善控制体系为重要保障。

强化执法监督是有效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用的重要保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充分发挥其强化预算约束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 就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此外,为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运行,还应当不断发展与完善内控机制与外部监督制度相结合的动态控制体系,这是国库集中支付体系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

四、结论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一场根本性变革。我们相信,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全面推行,不仅有利于增强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有利于规范财政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还有利于强化对各级部门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必将将逐步建立并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詹小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财经论坛,2007(30)

[2] 喻建屏.关于国库集中收付实现形式的探讨.财政研究, 2002(8)

[3]曾小春、段从峰、赵榆森.国库集中支付风险预警体系设计.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

[4] 张军锋.国库集申支付制度运行申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工作研究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9)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制度,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主要目标是依靠单一的账户管理体系并将其作为管理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来作为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这样的一种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意义在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切实提升财政资金在整个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

公务卡结算制度是以银行卡来作为管理以及支付结算的载体,基础也是国库单一支付制度体系,是一种新型的财政支付制度,公务卡的支付以及还款、结算、监管等众多环节都离不开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正是基于此,公务卡结算制度是在国库集中管理体系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财务结算工具,而已经成为国家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和规范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新型手段。

一、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预算单位使用现金结算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带来诸多的制约和困难。公务卡结算是一种新的结算制度,主要目的是强化财政监管,有效降低行政运营成本,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方便预算单位结算。实施公务卡结算是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公务卡结算代替原先的现金结算实现上述目标。

在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之后,财政性资金的支出和使用规范性有了明显改进,但是对于预算单位的现金结算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不少预算单位大额提取使用现金,这一方面会给财务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也会因为现金支付在透明度上的问题而使得这一部分难以有效监管,很容易出现使用不规范或者是挪用的现象。这一部分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的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支持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成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在预算单位范围内推广使用公务卡,减少现金支付的使用。

二、国库集中支付下公务卡结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预算单位没能够严格落实公务卡结算制度。一些预算单位为应付上级检查,象征性地为职工办理了公务卡,但是实际使用率较低,没有积极引导公务卡消费及结算,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的公务卡结算及报销流程,不少公务卡成了休眠卡。

其次,公务卡结算在应用范围上受到限制。从实践来看,不少持卡人在进行公务卡结算时常常是以住宿费、餐费或者是零星支出为主,在其他的结算范围之内很少使用公务卡,从原因分析来看,这主要是不少预算单位在进行转账结算时仍旧没有采用公务卡结算的方式。另外,不少单位对于水费、修理费、电费等支出都是通过转账支付的形式,这使得公务卡结算难以及时推广开来,限制了公务卡的其他使用范围。

再次,财政部门对于预算单位的其他资金难以实施有效管理,也不利于公务卡信息的收集处理。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部门对于预算单位的其他资金难以实施全面管理,只能够对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中的财政资金实施管理,在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之外的资金则难以监管、流向不明确。

最后,公务卡结算的监督约束需要进一步强化。要切实发挥公务卡结算的优势,充分落实公务卡结算制度,需要强化对公务卡消费结算的监督管理。当前财政部门对于公务卡结算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在利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对公务卡消费活动支出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方面还需要强化,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另外,财政部门对于公务卡结算的使用情况、可疑的公务卡消费记录的审计核查,对于公务卡结算过程中的虚假交易行为以及违规套现行为在查处力度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强化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的公务卡结算管理的建议措施

第一,建立和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公务卡结算制度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结算的新方式,是对原有的现金结算方式的完善、替代,也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发展。为进一步发挥公务卡结算方式的优越性,预算单位应当积极进行公务卡消费引导,积极培训公务卡结算透支消费的基本知识,提高持卡人用卡意识,熟悉公务卡结算制度和流程,提高公务卡结算比重,在此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降低预算单位运营成本。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10)

一、陕西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实施效果

(一)陕西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制度背景。1995年,为落实中央决策,陕西省实行了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在上缴中央级收入(占陕西省收入总量50%以上)后,省级财政集中了地方总收入的50%以上,省以下各级财政所剩不多。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缩小地区差距,协调城乡发展,陕西省实行了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制度起源。1995年的《预算法实施条例》明确授权“地方政府根据上级政府有关规定,确定本级对下级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部在2007年《中国省以下财政体制》中再次确认“省级政府拥有省以下财政关系处理的自由空间”。陕西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省政府在不违背中央政策的前提下自主决定,是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贯彻和延伸。

3、制度历程。为缓解困难地区财政压力,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在贯彻中央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陕西省在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将“民生八大工程”纳入测算依据建立了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订了农村税费改革等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为调动财政困难地区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还建立了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先后实行了“两保两挂”收入上台阶激励奖励办法、“三奖一补”办法以及“三奖三管六保障”激励约束考核办法等。

4、省管县财政体制与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改革后,陕西省实行了省管市、市管县的财政体制。但由于县级财力低下、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管理层级多,省对县的政策扶持、资金补助往往不能完全落实到位,县乡财政运转困难。2007年,陕西省开始试点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生态保护和财政特别困难县的直接扶持力度,实行“六到县”和“五不变”,包括“各项转移支付补助直接到县,市级不再参与县级税收分享,不再集中县级新增财力,市级下放县级的收入损失由省级财政补助,原来市对县的各项补助和配套资金由省财政负担”等内容。

(二)陕西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效果

1、支付力度不断加大,规模逐年增长。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中央对陕西省转移支付逐年增长,从2008年的820.8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677.06亿元,年均增长19.6%。在合理分配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同时,从省级收入中拿出资金进行对市县的转移支付,自筹财力转移支付额从2008年的150.87亿元迅速上升到2012年的641.88亿元,年均增速超过省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2008年-2012年,陕西省坚持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支出,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支出,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显著增强,对各地市的转移支付总额累计4911.16亿元。2012年,转移支付总额达到1480.41亿元,是2008年的2.6倍。对地市转移支付总额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额的比率从2008年的39.3%提高到2012年的44.5%,占省级财政支出的比率也逐年快速提高。剔除2011年“两权”价款一次性收入增加较多的影响,对地市转移支付总额占全省财政收入总额的比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是省级收入的2.8倍以上(参见表1)。

2、支付形式逐步调整,结构逐年改善。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快速增长,占比基本稳定。陕西省一般性转移支付从2007年的292.4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711.38亿元,年均增长24.9%。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基本保持在45%;二是专项转移支付增长较快,占比逐年提高。2002-2007年,专项转移支付874亿元,其中2007年达到258亿元,比上年增长40.2%。专项转移支付占比从2007年40.2%上升到2011年的47.3%,高于一般性转移支付,年均增长36.5%;三是税收返还占比小并逐年下降,对转移支付效果影响不大。一方面,陕西省经济相对落后,税收返还基数小,尽管近年来经济总量显著提升,但在全国总量中的份额依然不超过2.6%;另一方面,税收返还在省以下转移支付比重较小,由2009年的11.5%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7.8%。由于税收返还严重违背了设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初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支付,更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背离,因此,本文以下的讨论主要围绕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二、对陕西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研究

(一)基本制度

目前,陕西省一般性转移支付遵照2008年制定的《省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专项转移支付往往是一个专项一个制度,如《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等。

(二)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评价标准

财政转移支付效果是否显著高效,首先取决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否科学严谨。按照系统论和逻辑学理论,如果把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在系统内部依循起点至终点的逻辑顺序及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目标的确定性;二是内容的完备性;三是结构的明晰性;四是依据的合理性;五是运行的高效性;六是监督的透明性。

(三)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评价

1、制度目标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偏差。一是制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关于公共服务项目的“扯皮”现象很多,不利于实现均等化公共服务目标;二是陕西省转移支付的目标仍停留在保证工资和离退休金及时发放,保障机构运转。后者是对公共服务机构的转移支付,而不是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

2、制度体系不完整,缺少具有共性指导意义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专项转移支付只有针对具体专项的管理办法,缺少关于立项、审批、拨款、监督、考核、评估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制度。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专项转移支付政出多门、错综庞杂,极易导致管理混乱和资金效率低下。

3、转移支付项目结构不清晰,存在交叉模糊现象。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不仅包括具有税收返还性质的体制补助收入和结算补助收入,而且包括十几项补助数额相对稳定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二是专项转移支付由政府多个部门立项和审批,往往出现交叉重复现象;三是专项转移支付几乎涉及所有的预算支出科目,但在财政决算报表上,仅反映在“专项转移支付”大类下,没有明细项目。

4、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依据不合理。首先,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测算依据不合理,测算依据是财政供养人数,而非公共服务需要和成本;测算办法对地方特殊因素考虑不够,“标准收支”与地方实际收支水平有较大差距;最低财力保障水平补助额按标准财政供养人数计算,不利于精简机构。其次,专项转移支付的立项审批不规范,易出现“寻租”行为和“跑部钱进”现象。此外,费用标准缺乏科学严谨的测算依据,随意性大,客观性差。

5、资金运行效率不高。转移支付资金在各层级间的划拨、分配,易产生截流、挪用或“设置门槛”等现象;对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随意划分,易产生公共服务重复提供或相互推诿现象,很难进行绩效考核;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存在多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立项等问题,缺乏规范科学的资金分配和使用标准;困难地区因无力提供配套资金而降低项目设计标准或减少项目内容;由于配套无法到位或资金拨付与项目需要不匹配,资金长期滞留在专户上;专项资金专款他用、多要少用、挤占挪用等现象往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6、管理不透明,监督不到位。一是分配程序和分配结果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充分,易滋生腐败,产生负向激励和逆向调节效应。二是转移支付预算编制不完整。专项转移支付未列入预算,一般性转移支付也往往预算粗略,不便于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三是专项转移支付多部门管理和立项,缺乏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沟通,易形成“真空地带”,造成监管缺位。

三、对陕西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适度性评价――基于模型分析

对于陕西省财政转移支付适度性评价,在实证分析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基于全省数据研究财政转移支付与主要因素的关系;二是参照财政转移支付与主要因素的关系,对陕西省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性和适度性进行评价。

(一)研究变量的选取与检验

参照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本文以上论述和陕西省实际情况,立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本文选取人均GDP、财政收支缺口和人口密度三个变量作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变量,其中,人均GDP能够基本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和财政能力,人口密度能够概括反映自然禀赋和公共服务成本差异,财政收支缺口能够反映财力差距和对财政转移支付的需求程度(参见表2)。

采用ADF检验,对选取指标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收支缺口、人均GDP为二阶单整序列,而财政转移支付、人口密度则为一阶单整序列,不满足建立协整模型的基本条件。因而,本文选择建立回归方程反映财政转移支付与主要因素的数量关系。

(二)模型的建立

基于陕西省1994-2012年的数据,使用Eviews软件建立的回归模型和模型的检验结果如下表3。

模型的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财政收支缺口和人口密度的系数是显著的,即财政收支缺口和人口密度是影响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因素。虽然人均GDP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在实践中其对财政转移支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予以保留。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高达0.957,可以用模型来反映财政转移支付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三)对陕西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性和适度性评价

在理清财政转移支付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基础上,对陕西省10市1区的一般财政转移支付的适度性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主要分为两步,一是按照模型计算省级财政对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值;二是对比省级财政对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值和理论值,并进行评价。

对比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杨陵、咸阳、渭南三市(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足,低于全省均衡水平;延安、榆林两市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明显偏多,高于全省均衡水平;其他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基本适度,与全省均衡水平持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相对较多导致延安、榆林两市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相对较少是杨陵、咸阳、渭南三市(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相对不足的主要原因。

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议

(一)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明确划分事权的基础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要从“以追求GDP增长为任务”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转变。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依照事权决定财权的原则,按照法律规定、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逐步规范省、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并以制度、法规形式确定下来,消除上级政府随意变更下级政府事权的现象。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实现地区间横向适度均衡,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

(二)制定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制度应明确规定专项转移支付立项、审批、资金测算方法、监督管理、绩效评估和信息披露等重要事项。同级政府各部门掌握的专项转移支付均纳入制度统一管理。财政部门是各项专项转移支付的统一管理部门。各相关部门负责审核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与财政部门共同负责项目的审批、考核和评估。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

(三)重新确定三类转移支付具体项目

一是体制补助收入和结算补助收入纳入税收返还类转移支付;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仅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三是原归类一般转移支付的各项比较固定的专项收入应明确纳入专项转移支付管理。财政部门作为专项转移支付的统一管理部门,负责确定项目类别、统计口径和信息披露。

(四)建立全省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规范资金分配依据

一是确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将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纳入全省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内,使不同市区的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能享受国民待遇;二是充分考虑地方特殊因素对服务项目的需求和对服务成本的影响,编制具体项目标准和经费标准,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应承担的事权,并将其上升到制度和法律的层面;三是科学制定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程序、依据和测算方法。根据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禀赋、人口差异、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经费标准以及财力缺口,确定适度的转移支付规模。

(五)多措并举,提高资金运行效率

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篇(11)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始终把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首位,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廉洁自律的有效途径。能够积极参加局里组织各类学习,按照党支部中心组制定学习计划,通过系统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及党内法规,及时领会国家、自治区、市各类重要会议精神,不断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工作发展新要求。学习财税业务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今年9月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第三期乡科级干部理论研讨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了党性修养,加强了党性锻炼,培训期间积极参加了围绕塔城市“农业稳市、工业富市、边贸富市、科技兴市、人才强市”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调研活动,并在学习期间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

近期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主题,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等内容。

二、按照市委政府、以及地区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年初局里统一的工作部署,较好的完成各项业务工作。

1、全面完成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工作,规范财政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塔城市政府办《关于塔城市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塔政办发<2006>56号)精神,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2006年选择进入核算中心的单位进行了试点,在总结经验,优化和完善方案的基础上,2007年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截至到2007年元月底将核算中心的最后一批单位推出,恢复单位会计主体,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塔城市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彻底转轨.并以塔市编(2007)15号文将会计核算中心更名为塔城市国库支付中心.

2007年1-7月进一步扩大集中支付范围,将全市121户行政事业单位都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在2006年试点预算内外公用经费基础上,将资金范围扩大至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失业金等七类基金。并将国债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也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根据改革步骤,从2007年7月1日正式启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络工程,这项改革使财政资金更为安全便捷运行,从5月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络上线就进行总体规划部署,并着手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络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要求,成立了网络系统实施小组,并抽调各科室骨干力量组成业务组,技术组。搜集支付基础数据信息。6月中旬方正集团技术工程师根据塔城市财政国库管理工作要求,精心设计四套支付流程,标准支付流程,专项资金支付流程,实拨资金支付流程

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把预算单位申请用款到拨付资金的过程完整地反映出来,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做到实时支付、当日清算,提高支付效率;把财政规章、制度固化到系统中去,减少人为因素,加强对资金支付过程的监控,增强资金支付的透明度;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系统预算单位还可以随时了解本单位资金使用和运行情况;在用款计划管理方面,建立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网上拨号联接,实现预算单位编制、报送用款计划以及财政部门调整、审批用款计划,均在网上操作;在资金支付管理方面,实现预算单位网上申请、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网上审核、银行网上支付。

截止11月15日,121单位共申报预算内资金额度11571万元,共支付资金10985万元。国库沉淀资金586万元。申报预算外资金额度为914万元,共支付资金672万元,国库沉淀资金242万元。申报国债及专项资金额度5202万元,支付资金4994万元,国库沉淀资金208万元。其中直接支付4817笔,支付资金14540万元。授权支付1156笔,支付资金911万元。实现了国库资金无在途、无单位沉淀、无中间环节,杜绝了财政资金跑冒滴漏和分散流失。加强了财政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起到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作用,规范了财政审批制度、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力度。

2、增收节支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结合部门预算工资统发管理工作,严格单位编制、人员管理,健全部门内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及时掌握有关政策以及单位人事变动情况,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变动的情况,进一步扎实部门基础资料,从“支”的源头上把好关,净化支出内容,继续加大了对“人、车、会、话的管理力度,坚决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内公务接待工作的意见》(塔地党办[2003]7号文件),认真审核,从严控制接待费开支会议费管理办法和会议费支出,继续健全和完善对有关大型会议采取财政人员驻会的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项目支出的管理和监督,对中央政法补助专款、办案补助资金、集中整治经费以及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教育专项资金“两免一补”、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农村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等专项,按照自治区所制定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办法,加强了专项支出的跟踪问效工作。结合当前支出管理改革形势,密切关注和研究自治区和其他地州市有关行政单位支出管理中好的办法和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市财政支出管理办法。认真开展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调研工作,调查全市义务教育基本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实际支出水平,公用生均定额标准、一费制、杂费标准和财政补助、剖析典型学校的公用经费支出项目结构情况,并对农村义务教育成本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定期到单位检查实际支出情况,主动掌握相关支付特点和其他情况,保持资金拨付进程与支付需求同步,避免在执行中出现挪用、占用、留用等不良现象,注意对相关定员定额标准科学性进行调研和评价,协助各部门进一步提高对在预算编制科学的基础上,确保预算执行的完整性、严肃性。

3、加强支付中心工作人员素质,提高窗口服务质量,中心是财政部门的窗口单位,窗口服务水平直接体现财政部门形象,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质量。保持良好的行风、行貌。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出现的问题都能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全市各单位能够理解财政改革,更好服务于塔城市经济建设。

三、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勤政廉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加强预算管理和约束,确保各项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在资金分配,拨付,银行开户,会计监督等方面,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实行重点防治,完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堵塞漏洞,切实加大抵制商业贿赂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