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4:07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50-02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荐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因此,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实施“2+1”或“2.5+0.5”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即有正式工作岗位,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教师的指导,还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目前我院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现状

2009年起,我院会计专业就成立了实训实习教研室(2012年分立为实训教研室和实习就业教研室),专门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并配备就业专员协助完成工作。2011年起,我院与中山市中正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市新塘经纬会计师事务所等4家单位签订了会计实习基地协议。在采取系里选择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进行统一安排与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单位相结合的形式下,我院共输送了两届约900名会计学专业学生进行为期至少三个月的顶岗实习。目前,我院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和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总结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和教育

与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搜集、核实和实习基地招聘信息;组织实习学生面试;收集学生实习顶岗单位名称、企业联系人与联系方式等;制订工作总体安排、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毕业生顶岗实习流程图、毕业生顶岗实习周报与指导记录表、毕业生顶岗实习报告模板和实习指导老师安排等管理文件;成立实习工作指导小组;召开学生实习动员大会,向学生讲解顶岗实习要求、过程,以及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背景等内容。

2.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

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单位指导老师的多方面的双重管理和监督方式:实习指导老师每周收集学生周报并反馈意见,指导学生实习报告及实结的撰写与装订,定期给学生打电话或通过实习QQ群解答学生所提的各种实习问题,不定时地给单位指导老师打电话,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及实习情况;根据情况安排巡视实习基地,实地关心学生实习情况;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擅自离岗、调换单位等情况,做好学生实习单位和通讯方式变更的资料登记等。

3.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总结

实习指导教师根据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表(见下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毕业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评选奖励优秀实习生,面向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召开实习就业经验交流会;实习后鼓励学生以实习促就业,推动就业工作顺利完成。

二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我院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每年有400人左右,人数较多,实习地点分散、岗位不同,而且结合我院学生生源情况,大部分是来自珠三角地区的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富裕,其适应能力和耐挫力较差,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弱,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注重待遇,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有的甚至不愿意参加顶岗实习工作,加之学生进入企业后的自由活动空间扩大,给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也容易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经学校推荐的顶岗实习学生尚在管理范围内,而自主实习、面试未报到、自行离岗学生则在失去学校监控的状态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顶岗实习制度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

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的学生仍然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与顶岗实习单位之间并未建立实质意义上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因此,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和薪酬问题等权益方面的纠纷时,用人单位会认为实习生不是单位正式的员工,不能进行工伤保险赔偿,不能按照《劳动法》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使监督考核流于形式

我院主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来完成相关工作,而这些老师由于还承担教学、行政等任务,加上自身专业实践指导水平有限,同时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及工作内容不同,无法做到与每个企业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及时的指导,从而造成实习管理出现松散现象。校内指导教师多以学生的实习报告、总结和实习单位的评语作为参考对学生顶岗实习环节进行考核,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价,使得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式过于简单,过程流于形式。

4.校企合作不深入,专业培养方向与顶岗实习的岗位不完全吻合

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则是以企业为中心,一般的学生顶岗实习也都是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来安排,而且会计岗位有限,顶岗实习的岗位往往是企业急需要人员的岗位,即依岗设人,而非依人定岗,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质性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企业认为他们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培训教育学生,特别是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工作的报酬,这经常会造成岗位和所学不一致。同时,顶岗实习的岗位通常是固定在某一岗位,企业不希望轮岗安排实习生,大多数顶岗实习的学生希望能够在顶岗实习单位里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然而事实却让他们失望。因此顶岗实习的学生认为在学校课堂上学的很多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不能得到发挥,而工作岗位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又未学到,出现了脱节和错位。

三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其安全意识

学生在校期间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形式各样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班会、演讲和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还可以用适度批评,增加劳累,设置困境,举办各种竞赛等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的活动,要培养高职生对挫折的耐受性,提高抗挫能力和适应性,提高沟通和社交能力,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结合岗前培训教育,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个人定位和生涯规划,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强化学生德育素质,提高其主人翁意识,为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完善顶岗实习风险控制体系,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学生实习风险,我院要制订安全事故处理预案,成立安全事故处理小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所有顶岗实习学生均应购买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及企业实习劳动保险,前者由我院购买,后者由顶岗实习单位购买,保证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后学生能得到相应的保险补偿;动员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学院将实习单位接收函和实习协议书留存备案,学生与学校要签订自主实习申请书和自主实习承诺书,明确学校、企业、家庭和学生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结合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强化安全教育,形成教育、预防、管理一体化的实习风险控制体系,防患于未然。

3.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体系,促使实习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一,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文件,规范工作运行管理。鉴于我院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只有两届实习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地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中的工作总体安排、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毕业生顶岗实习流程图、毕业生顶岗实习周报与指导记录表、毕业生顶岗实习报告模板和实习指导老师安排等文件,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目的和要求,顶岗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流程等。如细化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职责,让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可依据制度具体落实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责任;修订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结合实际明确实习考核具体要求及细则,在学生实习前发给学生,让学生知晓并使之规范自身实习行为。通过建立健全的实习制度保障体系,保证实习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规范了顶岗实习工作运行的管理。

第二,加强顶岗实习教师指导,强化实习过程管理。为强化实习过程管理,(1)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校内实习指导老师有效开展工作;(2)加强巡视学生的实习动态情况的力度,在学生集中的单位,可以安排专职教师驻扎在企业(其间也可以轮换老师),在学生分散的实习单位,可以在一个地方或区域安排1~2位老师,经常到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去看望学生,以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3)高薪聘请企业技术员、管理员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在顶岗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劳动的安全;(4)建立顶岗实习专题网站,设立在线交流和网上答疑版块,强化远程教学团队的指导。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03-0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随着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对高职教育规律认识的加深,人们都意识到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将受教育者从学生培养成劳动者的必经过程。近几年,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探讨如何根据社会职业教育环境搞好顶岗实习。但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分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措施

1.制订可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纲领,如何确保实践教学环节高质量的完成、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率,是学校的主要关注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2.成立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相关指导小组

为保障对顶岗实习的科学有效管理,需要设立由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和顶岗实习学生自律小组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

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应由学校系、部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组成,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和策划。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带头,校内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各实习单位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组成,负责对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管理。顶岗实习学生自律小组由学生自我选举,由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确认后成立,负责本小组成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习与工作的自主管理。

3.制定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相关措施

为保证高职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只有从顶岗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完成。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双导师制”,即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与指导,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双考核制”是指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考核。“三监控制”是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一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情况的考核。二是学生实习期满返校后要撰写实结,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真实体会和收获。三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提出综合的自我评价意见,为专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提供参考意见。

二、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

1.顶岗实习的计划

(1)确定顶岗实习的目标。顶岗实习的目标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等。

(2)编制顶岗实体工作计划。依据已确定的顶岗实习目标,考虑学校现有的校外实训条件,结合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现状,制定好顶岗实体工作计划。总体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编制计划的现实条件分析;总体工作计划实施主要内容;总体工作计划预期绩效分析等。

(3)编制组织方案。顶岗实习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人员组织结构;同时实习工作能否正常进行,还有赖于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教师及其他人员的努力和相互配合。

(4)实施方案。依据已编制的总体工作计划,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对总体工作计划的事实化、具体化,实施方案即行动指南,能指导整个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实施方案包括:顶岗实习学生工作安排、顶岗实习准备工作计划、顶岗实习内容安排、顶岗实习工作过程计划等。

(5)编制质量管理计划。顶岗实习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执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控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进行监督;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并予以辅导;督导人员对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各层次的质量管理须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并做到“量化考核”。

(6)编制进度管理计划。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过程进行分解,明确主要步骤,设计每个步骤的工作持续时间,据此编制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此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指导教师根据进度计划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跟踪、指导、考核。

(7)编制安全管理计划。学生的顶岗实习是真正的工作,在工作环境及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必须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如: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指导;编制安全事故处理预案等。

2.顶岗实习的实施

(1)顶岗实习动员。顶岗实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习实训活动,顶岗实习要求学生以“工作者”的身份独立完成企业岗位工作。在顶岗实习活动开展前,学院必须召开由实习教师、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全体实习生参加的实习动员大会,使所有人员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2)顶岗实习准备工作。第一,实习学生在了解顶岗实习目的、意义及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自己的能力要求,提出自己的实习计划,该计划由实习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审核、修订,作为每位学生的实习活动指导计划。第二,实习教师应理解顶岗实习的真实“内涵”,即:培养学生独立的职业实践能力,应了解顶岗实习的具体任务,明确实习教师在实习活动中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习教师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计划。第三,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应理解顶岗实习意图,明确学生急待提高的实践能力的内容,并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企业工作任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

(3)顶岗实习的实施。实习学生按照各自编制的实习计划,结合实习企业下达的工作任务,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以独立“工作者”的身份开展实习工作,并接受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

实习教师根据顶岗实习计划及自身的工作计划,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有效地技能指导、过程管理、成果验收。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顶岗实习计划及自己的工作计划,对顶岗实习学生下达工作任务,对工程过程、工程成果进行考核。

(4)做好顶岗实习过程、成果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工作。第一,顶岗实习过程资料包括:学生的出勤、实习态度、实习纪律记录;顶岗实习的工作记录、顶岗实习日记、顶岗实习调查报告等。第二,顶岗实习成果资料包括:实习实物成果、以图片记录的成果、以视频方式记录的成果、实结等。第三,资料记录:学生的出勤、实习态度、实习纪律记录由实习老师(或委托企业单位管理人员)记录;顶岗的工作记录由单位相关人员出具;顶岗的工作成果资料由本人或单位提供;顶岗实习日记、顶岗实习调查报告、顶岗实结等由学生撰写。

3.顶岗实习的监控

为了确保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顶岗实习的计划、人员等进行全方位、过程化的监控。

(1)配置专门的督导人员。高职院校为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需要在人事上配置专门的教学质量督导人员。督导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实习教师、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处理,保障顶岗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在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应按已制定的工作计划,实习教师、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过程点的质量考核;督导人员对实习教师、聘请的管理人员进行阶段性的质量考核。

4.顶岗实习的改进

在顶岗实习完成后,应及时组织专门人员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对可行的做法进行总结,并作为经验加以推广;对出现的问题要积极思考、寻找对策,并将对策作为下次编制实习计划时的重要的参考性方法。

顶岗实习工作作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将顶岗实习工作落到实处,以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 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2 万 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3 徐丽香、黎旺星.推行“顶岗实习”保障体系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8(9)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3)

全过程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指要向用户提供好的产品或服务,就要从市场研究开始,直至将产品提供用户使用为止的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过程方法则是ISO9000∶2000族标准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恰当地识别和划分过程是过程管理的基础,而过程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任何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看做是一个过程。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是高职毕业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前的必经阶段。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具有产学结合性、社会现场性、基地分散性等特征,这又决定了其过程管理对效果取得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管理思想,采用过程方法,细化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对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深化高职经贸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开展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过程:准备过程、实施过程与评价过程。

一、准备过程

准备过程是顶岗实习活动的起点,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这一过程环节多、时间长、牵涉面广、决策要求高,主要包括制定专业技能标准、编写《顶岗实习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制定《顶岗实习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编写《顶岗实习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建设顶岗实习基地等。

1.制定专业技能标准。专业技能标准是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目标,反映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追求,也预示着高职顶岗实习的行为方向及其结果。因此,科学、准确地制定专业技能标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前提和关键。

目前,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存在两类专业技能标准:一类是由政府机构设定的,适用于全国或某一区域同类院校或同类专业;另一类是由各学校或者校内某系、某专业自行制定的,只适用于本校、本系或本专业。

对我国高职经贸类专业而言,可供采用的政府机构设定的专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标准)还较为缺失。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自己的专业技能标准时又过于随便,调查研究不深入,使制定出来的专业技能标准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存在困难。在这一环节上,各高职院校的经贸类专业应在学院教务处的统一协调下,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弄清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以及测评的标准。然后与企业一线人员一起制定内涵界定准确、易于衡量的专业技能标准。教务处应对专业技能标准制定的整个过程进行督查,并组织企业相关现场专家对专业技能标准进行认真审核,以确保专业技能标准的质量。

2.编写《大纲》。《大纲》是编制《计划》、组织学生实习和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和进行顶岗实习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制定科学、规范、完整的《大纲》是规范顶岗实习的基础。由于顶岗实习环节的规范性较差,《大纲》编写的难度较大,再加之受传统的重理论教学、轻顶岗实习思想的影响,高职经贸类专业《大纲》的编写工作很不规范,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制定独立的《大纲》。

为规范管理,高职院校应由教务处统一规定《大纲》编写的原则、内容与格式,并由教务处对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统一收审论证、统一管理和印发。一般来说,《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习性质、目的、任务与要求,实习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实习考核、成绩评定办法与成绩评定标准,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等。

3.制定《计划》。《计划》是按照《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习单位的条件而制定的实习教学的具体执行程序。

制定《计划》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核心所在。但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体现,部分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是纯粹的“放羊式”模式:由学生自己于第五学期结束后寻找顶岗实习企业,学校不对学生进行任何管理,从而使得顶岗实习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各高职院校教务处要对各专业的《计划》制定过程加以规范管理,要求经贸类专业制定《计划》,并通过对过程资料的检查来加强对这一过程的监管。《计划》一般应包括:实习内容、实习单位、实习时间、方式与地点、实习日程安排等。

4.编写《手册》。《手册》是规范毕业生顶岗实习行为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生实习期间的必备资料,能帮助实习学生了解学校的相关实习规章制度,记录学生的实习状况。

为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各专业应编写《手册》,明确学校的《实习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安置程序》《学生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协议书》《学生校外实习安全责任书》《推荐实习(就业)登记表》、顶岗实习期间月度工作总结、《学生实习鉴定表》“职场宝典”等内容,并发放到实习学生手中,便于学生实习。实习期满,学生须将《手册》交辅导员,教务处则应加强对《手册》的检查,以推动顶岗实习工作走向正规化。

5.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相对完善、稳定的校内外顶岗实习基地,是做好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必备条件。在基地的选择上,应考虑经贸类专业定岗实习分散性的特点,同一班级学生的实习要相对集中,原则上选择在同一城市进行,以3~5个实习点为宜。

对于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目前各高职院校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是成立实训部,对学院顶岗实习基地进行统一管理;二是由各系部自己负责管理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我们认为,毕业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以学院实训部或就业办为主,由实训部或就业办根据各专业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对全院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统筹开发、统一管理,提高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效益。

二、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是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顶岗实习训练过程,并对学生实习训练过程加以指导,以达成顶岗实习预期效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应该强调的是实习指导教师的自我管理及其对学生顶岗实习训练的指导、管理与控制,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只能起辅助作用,不宜过度强调和过频实施。

1.选择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是顶岗实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水平的高低以及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是决定顶岗实习过程效果的主导因素。

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均没有实习指导教师的认定标准,其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往往是由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担任,其中,许多教师和辅导员是“从校门到校门”,本身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操作技能不强。这极大地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为切实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学院应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相关办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认定、职责、聘任、管理与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由系(部)负责根据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起一支符合任职资格的以企业一线专家为主的专、兼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并由教务处和督导处负责督查,不具备任职资格的指导人员坚决不允许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转贴于

2.对顶岗实习的组织、引导、督促与指导。这一环节是整个顶岗实习活动的主体,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顶岗实习质量的高低。这一环节具体又包括如下几个阶段:(1)组织教学。任何类型的实践训练,都必须做好组织教学工作。组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都做好实践训练的准备。具体做法是: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填写考勤表,向学生分配实习任务,并检查实习所需的各种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2)入门指导。这一阶段,实习指导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讲清楚顶岗实习的目的;其次是要讲清楚顶岗实习中技能操作的相关知识、操作要领、操作步骤及安全事项,引导学生认识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次是要有预见性,讲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如何处理,让学生心中有数,出现情况时能灵活处理,不会手忙脚乱。考虑到经贸类专业定岗实习具有社会现场性的特点,因此要特别强调安全管理,包括生活上、操作上和与顾客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3)巡回指导。在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的各种技能操作作全面、细致的督查和指导。通过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这是顶岗实习的中心环节,所用时间较长,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实习指导教师主要是检查、指导学生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规范性,督促学生严格按具体操作程序开展工作,即使最简单的步骤,也应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一丝不苟地操作,而不只是简单地追求结果。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的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个性问题作个别指导。(4)实践训练总结。学生每一阶段的实习岗位工作结束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都要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实习效果作出点评,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在实习中掌握的操作技能,分析操作效果,找出消除缺点的办法。

3.提交实习作品和顶岗实习报告。在这一环节中,应该要求每位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要在实习结束后,向实习指导教师提交其实习作品(或其通过实习所取得成果的证据)和一份顶岗实习报告(主要包括个人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所取得的主要收获、对今后搞好顶岗实习的意见与建议等方面内容),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和效果评价的依据之一。

4.指导教师总结。这是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完成顶岗实习过程后,从教学的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措施等方面对顶岗实习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加强这一环节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实习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而且对顶岗实习过程各个环节的改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评价过程

评价过程是顶岗实习过程的最后一环,是由相关部门对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顶岗实习的效果作出评定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和对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

对顶岗实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不仅可以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均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而且可以了解顶岗实习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有利于今后的提高。评价工作应在顶岗实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最好不要超过一周。

1.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定的过程。学生的实习成绩是对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最终反映,也是衡量顶岗实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实习成绩评定是整个顶岗实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按照科学、准确、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进行。

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在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活动中,学生的实习成绩往往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表现凭印象直接给出的,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由实习指导教师直接给出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作为顶岗实习效果衡量标准的作用。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4)

顶岗实习是学生由“校园人”转变为“准职业人”的开始,学校除了做好落实实习单位、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制定顶岗实习计划、选派实习指导教师等一系列事宜外,更要给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

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实习,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身份等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使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学生不知所措。因此,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适应性教育,使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

2. 要做好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并要做好安全知识考试工作,将考试成绩合格与否作为参加顶岗实习的必备条件,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3. 加强观念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上都有教师督促,一旦进入企业实习,学校的管理弱化了很多,此时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不能完成顶岗实习的学生就是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弱,没有人督促而放任自我被实习单位淘汰的。

二、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1. 实习单位的指导管理

实习单位的指导管理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生活管理。岗前培训主要是企业基本情况和企业文化、厂规厂纪、“厂级”安全教育等内容,一般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岗位技能培训由企业各部门组织实施,每个实习生都安排技术师傅做技术指导,部门对他们像正式员工一样严格考勤、考核。

2. 学校的指导管理

学校要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建立和完善中职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学校要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实习,并就实习事宜与实习单位、实习学生(家长)三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责任。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制,学生在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经常下厂巡查,听取企业对学校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了解实习期间实习学生的意见、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学校转达,以便妥善解决。实习指导教师要关心和了解学生的生活、实习及思想情况,督促学生注意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严格要求学生模范遵守实习纪律,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违纪现象。实习结束后要检查学生实习报告并批阅,协助进行成绩考核,全面做好实结。为方便对实习学生的了解与沟通,及时反馈情况,每个实习单位选出1~2位实习生负责人协助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实习。

3. 学生的自我管理

实习环境和学校环境有明显不同,生活空间变化大。心理压力较重,还会遇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诱惑,因此学生需要在服从实习单位和学校指导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我管理,学会在新的环境下与同事、领班、经理沟通,妥善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调整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力争能自觉按照学校的实习要求,培养职业道德,熟练岗位技能,提高综合能力。

三、顶岗实习的鉴定总结

顶岗实习鉴定总结是评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检验实习教学效果和总结实习经验教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习结束前一个月,要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学校要组织召开实习学生座谈会、总结会,全面总结实习的成果,表彰优秀实习生。指导教师要写实结,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单位的管理、实习收获、存在的问题要全面总结,为学校今后科学合理安排实习,选择调整实习单位,提高实习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四、顶岗实习教学实践的体会

通过“顶岗实习”教学实践的探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顶岗实习的成功之处

(1)顶岗实习是缩短学生综合能力与社会职业需求之间差距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基本方式,既让学生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又给用人单位提供了很好发现人才的途径。学生见习后,减少了从业的盲目性。理性选择留下来,学生留得安心、工作舒心、单位放心。

(2)让应届毕业生提前上岗,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就业铺路。通过接受用人单位的培训和实际工作体会,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使他们对自身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定位更切实际,使求职渐趋理性。

(3)用人单位严格按照“试用期”用工标准来要求实习生,对不能胜任或有违纪现象的实习生予以辞退,由学校进行再教育或酌情处理,为在校学生的教育提供很好的素材。

(4)通过实习及时发现实习生的知识缺陷或技能不足,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调整和完善,更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5)推行顶岗实习教学,让学生深切了解到用人单位的相关管理方式以及对被用者本身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减轻了学校在做毕业生思想工作方面的压力,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扫清了障碍。

2. 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企业忽视实习生正当权益,学生喜忧参半。一些企业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关注学生权益。其一,工作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其二,薪酬低,学生与工厂员工的工资差距很大。其三,安全防护措施和医疗措施不到位。其四,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代替实习,学生根本学不到技术。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5)

一、基本情况

我专业05模具班共有毕业生116人。通过学院领导特别是“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大力支持,我专业与多个模具相关企业建立起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于XX年11月组织学生前往参加顶岗实习。

通过充分的动员、精心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我专业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获得了各公司的高度评价,为我院争得了荣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专业毕业生于XX年6月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成为我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行军、探索者。更为可喜的是,我专业多名学生在实习完成后通过竞聘上岗与实习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成功解决了就业问题。

此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意义重大。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增加了实践经验,提升了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有效的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我专业通过企业的实操平台,使实训教学更加合理化、系统化。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准备,确保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1、明确目的

顶岗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的创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第二,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对于机械系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顶岗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机床的操作环节,实际体会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第三,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今后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2、高度重视

05级毕业生顶岗实习是我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习的效果和反馈对未来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定以及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专业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成立了由系主任包晨阳担任组长,系党支部书记雷云进、。领导小组多次召集教研室主任、实习指导老师、毕业班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开会,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工作职责,积极解决经费问题,为师生提供保障,并召开毕业班实习动员大会,向全体同学布置实习任务。

3、积极准备

此次组织学生实习,人员多,任务重,情况复杂,基础工作差。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我专业在前期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首先,积极与企业取得联系,拓宽学生实习平台,同时尽力为学生争取合法的权益,如安全、劳动条件、生活条件、劳动报酬等,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正当权益。其次,多次召开协调会进行探讨,听取宝贵意见,科学地调整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实习指导老师,保证学生实习和教师正常教学工作两不误。第三,制定《05级毕业生顶岗实习计划》,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方法、路线、时间及要达到的目标,并提前同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沟通,保证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4、充分动员

顶岗实习是教育部下发的一项教改政策,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正因为是一项新事物,少数同学和家长不够理解,特别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是以各种理由推辞,搪塞,不想去,不愿去,有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因此,充分动员,讲清道理,统一思想是前提。

5、完善制度

顶岗实习是教学活动,应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必须严密组织,严格把关。特别是学生远离学校大本营,衣、食、住、行、工作都相对独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行为规范都要有章可循,只有严格管理,才能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在顶岗实习前,我专业根据实际,制定了《机械系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机械系学生实习考核办法》,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要求学生签订《机械系学生实习协议书》。制度的建立,使学生顶岗实习应该做到的,应该遵循的相关要求更加明确化,保证了顶岗实习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严格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圆满完成

1、重视日常管理

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单位工作人员,因此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我专业指定专业指导老师,根据系部工作安排,实行值班工作制度,下企业进行跟班管理,与学生同吃同住。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我专业领导不仅与企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还定期、不定期进行访问,双向沟通,及时解决、处理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辅导员经常利用qq群、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励志教育和安全教育,鼓励学生要有坚强的工作毅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艰苦奋斗、踏实工作,多为社会做贡献。通过精心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我专业所有顶岗实习学生实习期间未发生伤亡、打架斗殴、违法乱纪事件。

2、加强实习指导

实习期间,各指导老师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一方面,深入学生顶岗实习的第一线,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征求学生个人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表现评价及对我专业专业建设的建议;另一方面,认真阅读和审查学生的《实习日志》并进行点评,对实习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对学生提出宝贵意见。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同吃同住,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学生和实习单位好评,确保了此次顶岗实习的质量。

3、实施量化考核

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我专业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考评,考评的内容包括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实习日志》填写、实习总结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作出评价。考评实行等级制,即“优、良、一般”,成绩与学生毕业资格挂钩。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本次顶岗实习,我专业毕业生15人获得优秀,30人获得良好。我专业拟定在毕业典礼时召开本次顶岗实习总结表彰大会,表扬优秀学生。

(三)及时总结,积累顶岗实习的经验

我专业“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多次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对实习过程中各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及时总结。我专业要求学生每日一小结(填写《实习日志》),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每周一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专业组织学生采取个人总结、班内和系内交流、表彰等多种方式进行总结提高。每个学生都上交了工作总结,积累了大量经验,提供了大量资料,为今后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贡献了宝贵的资料。

三、主要收获

1、加深了我专业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本次顶岗实习,进一步加深了我专业对学生顶岗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它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一次最真实的检验,也是对我专业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最有效的检验,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通过顶岗实习基本上就能够得出答案;它又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必不可少的前奏,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为毕业后正式走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很多学生由于表现出色在实习阶段就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顺利地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其中更有一些学生由于在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而获得了职位的晋升,这是我们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

2、加强了我们办好专业的信心

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尤其是通过到实习单位的走访,我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只要我们培养的学生合格,社会是有很大的需求的。企业对我专业毕业生的高度评价,大大的增加了我专业办好专业的信心。

3、获取了对于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新信息

在走访中,企业的相关人员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特别加强学生“软实力”的训练,如礼仪、沟通等必须进一步强化,只有技能而没有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意识的学生是不受欢迎的。企业的建议使我专业认识到,专业建设与改革不能只是着眼或倾向于纯技能的培养,更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在企业,培养员工某项新的技能并不难,但员工到岗后再花费人力、财力、物力来培养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却不是企业所愿意做的,因为这些本应该在专业学习阶段来完成。这些都有益于我们进一步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更强。

4、促进了顶岗实习学生自身的发展

从实习企业反馈的情况和师生间的交流、总结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对待顶岗实习,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师傅学习,认真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表现出良好的业务素质。同学们普遍觉得此次顶岗实习收获颇丰,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获得了不少的实践知识,为走向社会积累了初步的经验。第一,此次顶岗实习使同学们接触了社会、认识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学会了服务,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以后的就业应聘奠定了基础。第二,通过实习,同学们广泛与社会接触,扩大了自己人际的交往,强化了语言表达,加强了交流沟通,形成社会经验资本的积累,为就业提供信息渠道,建立良好的人脉网络。第三,提高了独立生活的生存能力、磨练意志,增强耐力,提高涵养,培养和感受团队精神,学会感恩。

四、存在不足

1、部分教师认识不足

教育形势的发展,用人单位的要求,迫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实习实训教学力度,这是学院生存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我院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即将到来,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是考核指标体系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因此本次顶岗实习工作意义重大。但是,我专业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更有部分教师为了自身利益,不仅不配合工作,还说反面话,做反面工作,给本次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带来负面影响。

2、组织管理存在漏洞

由于我专业首次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所以经验不足,基础工作薄弱,许多工作没有一步到位,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3、教学计划有待修订

通过本次的实习工作,也反映出我专业各专业教学计划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习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一是一些实用性高的课程开课时间相对较晚,而这些课程的内容,确是实习或就业中非常重要的;二是虽然我专业学生学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三是《职业道德修养课》未受学生重视,学生“软实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很好的把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4、学生现状令人担忧

具体表现为心理反差较大,吃苦精神较差,适应能力不强,沟通能力缺乏,工作作风不扎实等。许多学生缺乏自我准备和自我认知,愿望与现实差距很大,总希望实习的企业环境好、工作轻松、待遇高,而不考虑自身的能力水平,不了解顶岗实习的目的;许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不能很快适应生产一线简单重复的劳动,缺乏对自己岗位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更有部分学生缺少对企业的热爱和忠诚,缺少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激。

五、几点建议

1、对实习指导教师实行目标管理

建议指定专职实习指导老师下企业进行全程管理和指导。对实习指导老师实行目标管理,要求实习指导教师除了要遵守学生制度外,还要有具体的目标管理任务,如思想工作,同企业、家长沟通、安全教育、生活服务以及如何完成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等。另外,加强全系教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配合工作的思想,转变观念,齐心协力,把顶岗实习工作搞好。

2、要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6)

1.顶岗实习工作推出的背景

步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共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其招生规模达到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一半,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技能化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社会经济繁荣和小康化的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面向社会生产实践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院校中,为了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能力,把学生到企业单位实施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纳入了学院的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同时也为顶岗实习学生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这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独立分析和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其全面地了解企业运作流程,了解社会,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踏实的工作态度;有助于检查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的应用范围及适用程度;有助于巩固和扩大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促使学生较快适应工作,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工作基础。为此,必须对顶岗实习内涵、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狠抓工作落实。

2.顶岗实习的组织

2.1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制度,规范操作

为保障顶岗实习过程的有条不紊,必须严格组织,严格把关。首先,在顶岗实习开始前,我院制定了顶岗实习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暂行规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方案、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顶岗实习教案,每项技能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顶岗实习目的、顶岗实习内容、顶岗实习条件和顶岗实习操作步骤,都反映在教案里。其次,系主任、指导老师及相关人员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做好了实习前的动员准备工作。使得学生清楚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拥有实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三,学院领导和指导教师经常看望和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以及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同时让学生感觉学校、老师、同学是个大家庭。最后,在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后,学生和老师都要完成顶岗实结,并召开顶岗实会对实习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将顶岗实习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的相关部门。

2.2顶岗实习前做好学生的动员与培训工作

在实习前,对学生的动员培训工作对整个实习过程非常重要,因此要全力做好这项工作,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习中将有面对的困难,特别要强调实习纪律,提前给学生打好预防针,不能随意旷班。同时,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主要针对“岗位群”设计的,但学生一旦到企业顶岗实习,则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其学习的内容将更加具体、更明确和更具有针对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讲到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上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有针对地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将企业的一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且有计划地开展好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工作。

2.3建立科学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为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必须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考评,考评的项目包括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作出评价:包括企业评分、校内外教师指导评分、实习手册填写及实结评分,然后由上述三项得出实习考核总评分。考评实行五级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存入档案,并与学校助学金挂钩,对于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利于假期时间安排学生重修或参加毕业总补考。为保证教学计划顺利执行,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实习,必须制定严格的实习纪律,明确说明情况下才可以终止实习,应该办理说明手续,未说明情况下不可以终止实习及终止后的处理措施。若学生自动离职结束实习,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处分。当然,实习制定还可以包含奖励措施,如评选优秀实习生、优秀员工。二实习单位对优秀实习生应给予优惠例如奖金或就业留岗等。另外,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按时提交实习周记。实习结束时,要求实习学生提交实结以及实习过程中问题反馈和积极建议。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价与考核,并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的重要条件。

3.顶岗实习的管理

3.1开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实现及时有效地,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效果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可以依托校园数据网平台,设计基于Web方式的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供学生、企业、学校管理部门及系部及时地掌握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等信息。该系统共有7个子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上实现功能如下。

一是信息服务:面向全院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顶岗实习有关条例、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工作过程流程、实习安全教育、考核办法等文件,进行浏览阅读。

二是岗位信息:由校外企事业单位或校内外实训基地、学院部门或系部管理人员岗位需求情况及岗位信息描述(所需专业,学生人数,工作岗位,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工资等),也可以作为提供校外的实训基地或其它校企合作单位的信息展示等功能。

三是学生选岗:学生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进行岗位信息阅读及根据所学专业兴趣爱好进行选岗或者由于特殊情况进行退选操作。

四是实习过程监控: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登陆系统,按照其管理制度及实施要求完成相应任务和工作。一方面为企业负责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校内顶岗实习老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等多方面参与的管理人员反馈学生顶岗实习信息,如在岗情况、工作进度、学生工作纪律、工作效果等信息;另一方面为学院管理部门及系部和企业负责人监控学生在岗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学生工作纪律、工作效果等情况,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五是实习评价:在实习结束时,企业负责人、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及学生本人等登陆系统,对学生顶岗实体情况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然后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给出综合考核成绩。

六是实习交流平台:根据该功能模块建立了一个学校、企业、师生共同参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交流顶岗信息、评价管理经验、实习经验以及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学生实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七是系统管理:这部分由系统管理者负责用户身份认证及系统模块设计与管理工作。

3.2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体系

我校顶岗实习工作实行企业―学院―系―指导老师四级管理,分别成立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机构,负责顶岗实习的安排管理和实习指导工作,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企业就是实习单位,负责指定专门人员分配管理学生实习工作,根据需要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实习技术指导;企业向实习支付合理的工资报酬;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安全进行保障;实习期满对学生做出书面鉴定。学院负责制定我院学生实习顶岗管理办法,指导、检查和考核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毕业生顶岗实习政策和法规。系部负责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安排学生实习工作,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解决实习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保障学生的劳动权利和利益。指导老师指的是校内安排指导老师,负责与企业指导老师组织实施顶岗实习计划,加强学生企业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并及时向所在系部领导汇报学生实习情况,提醒学生工作中注意事项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工作,维护学生的利益。在实习中指导学生填写实习周记和报告,并做好定时检查、评价工作。最后实习结束时负责总评成绩的评定,登录系统提交成绩和成绩分析及实结。

3.3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制度

为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保证顶岗部门的职责,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切合企业生产特点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比如,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工学结合考核办法、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在实习期间,首先学生必须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企业的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出勤制度等;其次是从教学上对学生要求,如写实习日记或工作情况记录、定期汇报制度、实结等。因此,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应该融合了企业生产管理制度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总之,制定一套良好的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制度对于整个实习过程具有非常关键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实“工学结合”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方向、根本出路,而顶岗实习是其中及其关键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良好的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则是顶岗实习能够取得极好效果的有力保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绩效全然来自于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地为经济紧缺高技术劳动大军的培养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7)

目前,高等学校积极推进专业转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要求,而顶岗实习是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方式,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理论性教学到应用性教学的转变、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经,也是系统提高学生专业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加强实习工作的全过程管理,重视实习效果评价,细化实习的每个环节,规范管理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对于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意义

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注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近年来众多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的顶岗实习虽在持续开展,但拓展范围仍然受限。从我院实际情况来看,旅游管理、市场营N专业的顶岗实习相对成熟,但财务管理专业较难找到对口的岗位实习,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岗位不对口,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不到位,很难进行全过程管理,最终导致实习效果不好;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只是口号,这样容易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能保持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不多;在校学生大都自我期望值很高,导致实习后心理落差大,很多学生觉得通过实习学不到东西、工作辛苦、待遇差、被充当廉价劳动力使用等,集中实习难以进行下去,最终变成分散实习,进而加大管理难度;学校只是注重集中实习这种形式,而忽略实习的实际效果,主要是学生完成相关的实习手册、实习表格,并盖有实习单位公章,就证明学生参与并完成实习,不管学生是否达到实习目的。

以上问题的客观存在说明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稳定性差,学生对实习效果的期望值过高,而最终心理落差较大。企业、学校、学生是顶岗实习三方利益主体,各自追求着不同的利益目的,顶岗实习的效果如何,需要从三方利益角度进行客观分析,逐步建立每一方利益主体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顶岗实习实施效果,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现状

目前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所有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迎合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顶岗实习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使得顶岗实习发挥有效的作用,不但要对顶岗实习进行全程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对实习效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才能促使实习工作的顺畅推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校外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实习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差等众多方面的问题,最终会直接导致实习工作的整个评价过程出现一系列的困难。

(一)以简单的总结报告作为评价载体,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

大多数学校在顶岗实习结束时要求学生上交总结报告,指导教师的评价一般沿用通用的实习考核办法,根据报告的内容和对学生实习表现的印象,甚至是对学生之前上课表现的印象草率评出成绩;尽管也有学校尝试采用答辩这种观察考核方法,但也因为校内指导教师对实习过程了解不全而使得所提问题与实习过程脱节,或者是所提问题仅仅流于形式,不参加顶岗实习,学生也能回答,不可能对实习工作进行科学、客观地评定。

(二)缺少校外指导教师的有效参与

学生实习过程中,校外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最为了解,但现行评价方法往往没能让他们积极、有效参与进来。尽管一般实习考核表中都列有实习单位的评价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评价,但大都往往流于形式,简单几句话,无法客观、完整、全面地衡量学生实习的成果。校内指导教师在评分时一般也不对这部分评语给予考虑,使得最终的实习评价缺失了重要意义,从而难以实现评价结果的完整性。

(三)缺少完整的评价体系

在进行评价结果分析时,学校指导教师往往较多地对学生是否到岗、考勤进行检查,没有认真和系统地分析这次实习任务的计划安排和实施、学校和实习单位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是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习效果只是针对学生这一方面进行评定,而忽略评价顶岗实习的其他两个主体。

三、优化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的对策

我院在顶岗实习的研究和实践中,注重全过程管理,始终把评价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逐步制定出台《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细则》等文件,可操作性强,使管理过程规范化。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为保证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可操作性,顶岗实习评价指标应注意量化,标准统一。根据往届学生的实习教学工作经验,我们尝试对学生实习效果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即学生、学和实习单位,逐步建立并完善三方评价指标体系。学生顶岗实习自我评价和学校指导教师评价主要从实习表现、顶岗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社会活动能力和实习成效等五方面进行,具体包括出勤情况、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情况、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是否能融进企业的各项活动、实习材料完成情况等;企业指导教师主要从职业素养、胜任岗位工作能力、团结协作态度、社会活动与安全防范能力以及实习效果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包括学生纪律表现、工作责任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同事合作相处情况、参加实习单位活动等情况。三个方面的评价分别占比10%、40%、50%,成绩汇总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最终总成绩。

(二)分阶段进行过程考核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8)

一、基本情况

我专业05模具班共有毕业生116人。通过学院领导特别是“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大力支持,我专业与多个模具相关企业建立起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于XX年11月组织学生前往参加顶岗实习。

通过充分的动员、精心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我专业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获得了各公司的高度评价,为我院争得了荣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专业毕业生于XX年6月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成为我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行军、探索者。更为可喜的是,我专业多名学生在实习完成后通过竞聘上岗与实习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成功解决了就业问题。

此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意义重大。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增加了实践经验,提升了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有效的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我专业通过企业的实操平台,使实训教学更加合理化、系统化。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准备,确保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1、明确目的

顶岗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的创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第二,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对于机械系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顶岗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机床的操作环节,实际体会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第三,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今后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2、高度重视

05级毕业生顶岗实习是我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习的效果和反馈对未来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定以及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专业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成立了由系主任包晨阳担任组长,系党支部书记雷云进、。领导小组多次召集教研室主任、实习指导老师、毕业班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开会,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工作职责,积极解决经费问题,为师生提供保障,并召开毕业班实习动员大会,向全体同学布置实习任务。

3、积极准备

此次组织学生实习,人员多,任务重,情况复杂,基础工作差。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我专业在前期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首先,积极与企业取得联系,拓宽学生实习平台,同时尽力为学生争取合法的权益,如安全、劳动条件、生活条件、劳动报酬等,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正当权益。其次,多次召开协调会进行探讨,听取宝贵意见,科学地调整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实习指导老师,保证学生实习和教师正常教学工作两不误。第三,制定《05级毕业生顶岗实习计划》,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方法、路线、时间及要达到的目标,并提前同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沟通,保证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4、充分动员

顶岗实习是教育部下发的一项教改政策,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正因为是一项新事物,少数同学和家长不够理解,特别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是以各种理由推辞,搪塞,不想去,不愿去,有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因此,充分动员,讲清道理,统一思想是前提。

5、完善制度

顶岗实习是教学活动,应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必须严密组织,严格把关。特别是学生远离学校大本营,衣、食、住、行、工作都相对独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行为规范都要有章可循,只有严格管理,才能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在顶岗实习前,我专业根据实际,制定了《机械系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机械系学生实习考核办法》,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要求学生签订《机械系学生实习协议书》。制度的建立,使学生顶岗实习应该做到的,应该遵循的相关要求更加明确化,保证了顶岗实习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严格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圆满完成

1、重视日常管理

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单位工作人员,因此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我专业指定专业指导老师,根据系部工作安排,实行值班工作制度,下企业进行跟班管理,与学生同吃同住。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我专业领导不仅与企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还定期、不定期进行访问,双向沟通,及时解决、处理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辅导员经常利用qq群、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励志教育和安全教育,鼓励学生要有坚强的工作毅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艰苦奋斗、踏实工作,多为社会做贡献。通过精心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我专业所有顶岗实习学生实习期间未发生伤亡、打架斗殴、违法乱纪事件。

2、加强实习指导

实习期间,各指导老师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一方面,深入学生顶岗实习的第一线,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征求学生个人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表现评价及对我专业专业建设的建议;另一方面,认真阅读和审查学生的《实习日志》并进行点评,对实习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对学生提出宝贵意见。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同吃同住,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学生和实习单位好评,确保了此次顶岗实习的质量。

3、实施量化考核

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我专业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考评,考评的内容包括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实习日志》填写、实结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作出评价。考评实行等级制,即“优、良、一般”,成绩与学生毕业资格挂钩。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本次顶岗实习,我专业毕业生15人获得优秀,30人获得良好。我专业拟定在毕业典礼时召开本次顶岗实结表彰大会,表扬优秀学生。

(三)及时总结,积累顶岗实习的经验

我专业“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多次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对实习过程中各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及时总结。我专业要求学生每日一小结(填写《实习日志》),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每周一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专业组织学生采取个人总结、班内和系内交流、表彰等多种方式进行总结提高。每个学生都上交了工作总结,积累了大量经验,提供了大量资料,为今后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贡献了宝贵的资料。

三、主要收获

1、加深了我专业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本次顶岗实习,进一步加深了我专业对学生顶岗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它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一次最真实的检验,也是对我专业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最有效的检验,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通过顶岗实习基本上就能够得出答案;它又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必不可少的前奏,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为毕业后正式走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很多学生由于表现出色在实习阶段就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顺利地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其中更有一些学生由于在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而获得了职位的晋升,这是我们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

2、加强了我们办好专业的信心

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尤其是通过到实习单位的走访,我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只要我们培养的学生合格,社会是有很大的需求的。企业对我专业毕业生的高度评价,大大的增加了我专业办好专业的信心。

3、获取了对于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新信息

在走访中,企业的相关人员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特别加强学生“软实力”的训练,如礼仪、沟通等必须进一步强化,只有技能而没有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意识的学生是不受欢迎的。企业的建议使我专业认识到,专业建设与改革不能只是着眼或倾向于纯技能的培养,更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在企业,培养员工某项新的技能并不难,但员工到岗后再花费人力、财力、物力来培养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却不是企业所愿意做的,因为这些本应该在专业学习阶段来完成。这些都有益于我们进一步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更强。

4、促进了顶岗实习学生自身的发展

从实习企业反馈的情况和师生间的交流、总结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对待顶岗实习,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师傅学习,认真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表现出良好的业务素质。同学们普遍觉得此次顶岗实习收获颇丰,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获得了不少的实践知识,为走向社会积累了初步的经验。第一,此次顶岗实习使同学们接触了社会、认识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学会了服务,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以后的就业应聘奠定了基础。第二,通过实习,同学们广泛与社会接触,扩大了自己人际的交往,强化了语言表达,加强了交流沟通,形成社会经验资本的积累,为就业提供信息渠道,建立良好的人脉网络。第三,提高了独立生活的生存能力、磨练意志,增强耐力,提高涵养,培养和感受团队精神,学会感恩。

四、存在不足

1、部分教师认识不足

教育形势的发展,用人单位的要求,迫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实习实训教学力度,这是学院生存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我院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即将到来,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是考核指标体系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因此本次顶岗实习工作意义重大。但是,我专业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更有部分教师为了自身利益,不仅不配合工作,还说反面话,做反面工作,给本次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带来负面影响。

2、组织管理存在漏洞

由于我专业首次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所以经验不足,基础工作薄弱,许多工作没有一步到位,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3、教学计划有待修订

通过本次的实习工作,也反映出我专业各专业教学计划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习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一是一些实用性高的课程开课时间相对较晚,而这些课程的内容,确是实习或就业中非常重要的;二是虽然我专业学生学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三是《职业道德修养课》未受学生重视,学生“软实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很好的把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4、学生现状令人担忧

具体表现为心理反差较大,吃苦精神较差,适应能力不强,沟通能力缺乏,工作作风不扎实等。许多学生缺乏自我准备和自我认知,愿望与现实差距很大,总希望实习的企业环境好、工作轻松、待遇高,而不考虑自身的能力水平,不了解顶岗实习的目的;许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不能很快适应生产一线简单重复的劳动,缺乏对自己岗位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更有部分学生缺少对企业的热爱和忠诚,缺少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激。

五、几点建议

1、对实习指导教师实行目标管理

建议指定专职实习指导老师下企业进行全程管理和指导。对实习指导老师实行目标管理,要求实习指导教师除了要遵守学生制度外,还要有具体的目标管理任务,如思想工作,同企业、家长沟通、安全教育、生活服务以及如何完成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等。另外,加强全系教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配合工作的思想,转变观念,齐心协力,把顶岗实习工作搞好。

2、要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9)

顶岗实习是技工院校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科学的评估体系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建立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匹配的可量化的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迫在眉睫。笔者以所在学校的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为例,就技工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进行深入研究。

一、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现状

笔者对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2013、2014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情况进行了调研,目前的评估形式由四个步骤组成:一是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由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评估,第三是由实习指导教师评估,最后是由学生所在专业系进行综合评估。以上四个步骤均为文字鉴定的形式,以定性评估为主,最终的评估结果未出现量化的考核分值,仅有“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四种等级性评价。此种对顶岗实习效果评估的方法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1.缺乏定量评估

目前采用的评估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定量评估的指标,通常是下发实习手册给学生,分别让学生和企业按要求填写,由实习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定性评价。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则主要依据实结以及日常表现进行鉴定式的评价,无法突出顶岗实习过程的整体状况。

2.缺乏过程性考核

评估内容由学生自我鉴定、企业鉴定、实习指导教师鉴定为主,不能反映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责任感、知识及技能、组织管理、团结协作等诸多能力的真实水平。同时,现有的评估方法仅限于考察学生的实习结果,而未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习过程,缺乏能够体现过程性考核的评估指标。

3.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估

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然而目前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方法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评估应是通过规范的评估体系,突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估,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性考核。

二、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

1.确定评估对象

构建评估体系首先要明确评估的对象,就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估而言,评估对象为技工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估指标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体现专业的特点。

2.顶岗实习效果多元化评估体系的建立

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学生自我评价及小组评估为参考的多元评估体系,可实现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全面评估,从而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同时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定量评估为主、定性评估为辅来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内容及标准。

(1)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学生进入企业后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应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企业对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管理主体为企业,因此企业对学生的评估指标可借鉴企业对员工的评估标准。

笔者对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的多家合作企业进行了调研,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一方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考核评估指标,一方面了解企业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估要求。企业应对学生单元操作、阶段性活动效果进行考核,重点对学生的责任感、工作态度、岗位胜任能力、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与人相处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估。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在企业完成,因此企业评估占总成绩的60%,评估指标多而全面。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建立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表,详见表1。

(2)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学校指导教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另一主体,主要通过实习巡查、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实习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仅通过考核实结报告这一项成果性指标的做法科学性不足。

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也重点从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指标设计,与企业评估指标不同的是,学校指导教师侧重对日常寻访记录、实习日志、学生阶段实习小结、实结报告等能够体现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资料进行考核,同时兼顾对工作态度、遵守纪律、解决问题及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学校指导教师的评估占总成绩的30%,详见表2。

(3)学生对顶岗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估及小组评估。学生是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主体。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应接受学校、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应具有自我评价、自我分析和自我提升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估体现了主体对自己思想、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此项分值仅作为参考。

根据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要求,针对集中实习的学生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由小组长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及生活等情况。因此由小组长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小组评估,侧重于对学生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学习及解决问题能力、与人相处等指标的评价,占总成绩的10%。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自我评估及小组评估详见表3。

(4)综合评估。学生所在系部根据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小组评估的量化得分,按60%、30%、10%的权重进行汇总,按得分情况确定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等级: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5分为合格、76~89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三、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的运用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评估体系由于结合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增加了可以量化的评估指标,加强了顶岗实习过程的信息记录和反馈,更注重过程评估,通过对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估以保证顶岗实习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以确保为企业输送优质的高技能人才。

2015年6月,将该评估体系运用于2015届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毕业生,对即将完成一年顶岗实习任务的59名学生(其中24名学生更换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效果的评估,分别由企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实习小组进行评分,并汇总成绩。经验证,该评估体系可操作性强、评估项目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升评估效率,评估效果良好。

1.规范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注重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明确了企业、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三者的评估方向,采用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估方式,有效避免了只以书面材料、报告、鉴定等文字形式评估学生实习效果的现象,从而规范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提高了评估的效率。59名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评估合格率为100%,有12名学生以评估优秀的好成绩,被评定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获得了企业、学校以及同学的一致认可。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不断完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使学生在完成岗位工作的同时,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可量化的评估指标更为企业提供了观测点,有助于实现高就业率。目前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59名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6.6%,专业对口率达91.5%。

参考文献: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顶岗实习作为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和理论教学结合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机整体,也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我国高职教学教学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努力的影响,高职生的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构建科学有效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是当务之急。

1 管理平台构建的总体思路

构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总体思路首先要遵循国家基本教育方针,在宏观教育管理政策的指引下,根据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教育手段的科学化和高级化,不断的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思想指导体系。

1.1 构建管理总平台要以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法的相关要求来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了我国高等的教育的方针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明确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落实高等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因此顶岗实习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主要方法,构建管理总平台必须在教育法这个大指针下进行,是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

手段。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教育部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定位,在2009年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重点是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学中教’的制约教育教学特色。”因此,顶岗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

1.2 构建管理总平台要以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为导向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学校和学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必须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顶岗实习的信息互动管理总平台的构建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兼顾经济性、便捷性和效益性。

经济性主要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投入经费的约束问题,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投入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学生学费收入为辅助,考虑到学校日常教学的相关支出,办学投入经费的有限性决定了顶岗实现的信息管理总平台的构建必须考虑相关费用的约束

便捷性主要考虑信息交换的有效和方便。在顶岗实习的具体的操作过程,企业所在地和学生所在地往往并不在一起,距离的远近对平台构建影响重大,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产生最主要问题是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不能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仅不便于学校和企业相互了解学生信息,也不利于即时妥善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问题的积累会对实习效果大大折扣,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平台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信息交换手段和平台不断的提档升级,学生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构建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即时了解实习的进程,并妥善解决实习中的问题,突出问题解决的时效性。

效益性主要是充分发挥管理总平台对顶岗实习信息的归总与分类的功能,将顶岗实习中出现的普遍性与一般性问题收集起来,并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和解决。对于顶岗实习中出现的个性化和特殊性的问题,则进行具体的指导。这样不仅能降低信息管理总平台的运营的成本,也能降低学校和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管理总平台的效益,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1.3 构建管理总平台是包括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系统工程

构建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是包括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互动,形成完善的信息表达机制,便于收集信息,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模式,提升实习的效果。具体包括:

首先需要明确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功能,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培训学生,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便于学校、企业、学生即时沟通并调整实习的计划和方案,从而达到提升实习效果的目的,同时也便于企业能从实习的学生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形成良好的人才储备,确立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其次,学校和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发挥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善于接受和利用新鲜事物的特点,利用网络并发挥管理后台的功能,即时就实习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反馈。学校和企业要对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双向管理,二者即时就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方案。

其三,设立专职的实习管理人员。学校和企业成立专门负责顶岗实习的管理机构,并有专人负责,既要重视管理平台反映出来的一般性问题,也要针对个别学生反映的特殊情况,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尽量避免出现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问题,将问题在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学校和企业都要对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给予一定的经费上的支持,保证的平台能长期稳定的运作。

其四,形成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平台与信息交流机制。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主动参与的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基础上的结合,高校需要企业的设备和资金,企业依靠高校的科技、知识和人才。校企合作,其实质是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顶岗实习形成了校企合作平台维护与发展对企业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也能有效得到保障。企业和学校在每一轮顶岗实习结束后进行沟通与交流,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下一轮实习中得以优化与改进,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

2 管理平台构建的目标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构建就是为了克服土木工程类高职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总平台,实现三者之间的互利共赢,通过顶岗实习的进行,实现各自的目标,实现教育的社会目的。

2.1 高职院校的目标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有其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规范和组织功能,也像现代社会中的其他组织一样,由于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一般来说,大学的目标是不会随着社会环境和高校自身变化而变化的。传授知识、追求真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一直是大学的本质和职责所在。通过的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社会财富,影响社会的发展是学校扩大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在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是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内的教学有机整体发挥共同作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并借助人才培养方案来落实事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受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的制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能开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方向课程,并能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师资条件开出选修类课程。受到资金、实习场地、技师型教师队伍的约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引入具有实践经验企业(行业)加入,才能使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零距离”和“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通过借助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通过和企业长期合作形成稳定的校企关系,能实现一下的基本目标:首先,通过将建筑类型企业引入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实习信息反馈和总结,使学生培养建筑类人才的针对性更强,在学生进校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充分考虑到建筑行业特殊性和对知识技能的特殊要求,使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安排能按照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制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使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就业竞争的过程中赢在起跑线上;其次,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和建筑企业合作,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实习平台,增强学生认识,同时也能增强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其三,学校能充分利用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了解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水平,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即时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其四,充分发挥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的功能,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并依靠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来扩大知名度。

2.2 接纳实习学生企业的目标

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细胞,企业活动的目标按照传统理论解释,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落实到具体的企业行为中,就是企业要能以低投入获得高的回报,如何获得最优秀人才,降低企业员工培训的成本,并形成一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则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实现企业和外部环境的良好沟通,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承担相应社会职责,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是企业的目标。企业能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同时实现这两大目标。

经济目标:企业通过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期关系,通过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施加影响达到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企业通过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出明确信号,即企业需要具有什么样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使企业能获得大量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降低企业人才培训的费用和人才搜寻的成本,降低了人力资源的相关费用;现在的实习学生就是未来人力资源市场的人力资源,通过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的使用,即时了解未来人力资源队伍的状况,降低企业社会调研的成本,使企业能制定合理的薪酬水平并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借助和学校的沟通,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课程存在的工伤以及劳动报酬的相关问题,稳定实习学生队伍,向学生展示企业良好的管理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愿境,尽可能将最优秀的学生转变为自己的员工。因此,企业参与构建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的目标在于能降低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能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队伍,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社会目标:通过参与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的构建,向社会展示企业的服务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活动,以承担社会责任的姿态来宣传该企业,提升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通过向实习学生展示企业的良好管理水平,通过实习学生对外传递企业的内在控制水平,使社会认识到该企业组织管理能力,使企业能获得更多的社会美誉,达到提升企业知名度的目标。

2.3 参与实习学生目标

参与实习的学生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实现自身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实习学生能充分利用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向学校反映实习过程所遇到的相关问题,便于学校即时和企业沟通,改善实习的环境,使实习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尤其是大多数实习学生以前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对于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如何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需要学校出面和企业沟通协调,实习信息管理平台成为沟通实习学生和学校的重要工具和桥梁,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向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干部的反映情况,解决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性问题。

第二,实习学生能利用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了解企业,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开始做好准备。实习学生通过信息管理总平台,了解企业的反馈情况,即时发现自身的知识不足,并在未来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此外,学生还能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行业发展的状况,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始做好准备。

第三,实习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实习企业如果有人才的需求,实习学生通过实习展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获得在实习企业就业机会,从而能更早获得就业机会,并积累相应的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的发展创造好的基础。

3 结语

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对顶岗实习重要性做了重要而清晰的阐述,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的主动性,在培养人才上实行互利共赢。因此,在构建管理总平台过程中,企业和学校要建立起利益的共同体,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顶岗实习的学生,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而企业则获得宣传企业形象,提前获得甄选优秀人才的机会;学生作为顶岗实现的最大受益者,不仅获得知识还获得了就业的机会和发展职业的机会。校、企、生三方都要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的之间的信息互动体制,形成“三位一体”的顶岗实习信息互动管理总

平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9]3).

[2] 皇甫静,李贤政.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顶岗实习生自我总结篇(11)

二、高职学生基本现状及校外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从学生自身而言,首先,现今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中心”思想严重,高职院校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观念和思想,缺乏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处理。其次,环境所带来的挫败感,很多学生就读高职院校并非本意,很多是因为内外在原因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在心理上有挫败感和自卑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在高职院校求学过程中没有规划和目标,得过且过。从外界环境来说,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环境较好,独立能力较差,在自理和自律能力比较弱。另外网络和社会的诱惑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来说存在巨大的挑战。按照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此时高职学生处于亲密对孤独的冲突阶段,是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不少学生常常孤独,产生不信任他人的心理,此时,如不及时进行自我调解或思想引导,往往会出现不合群、疏离集体的现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跟老师和同学交流,性格内向孤僻,处理事情任性冲动。

(二)顶岗实习中高职院校学生显现的问题

顶岗实习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产生了新问题和新情况。首先是学生顶岗实习中角色适应和角色转换比较缓慢。在顶岗实习中,学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公司、企业、单位的实习生和准员工,对于这种双重身份,一直处于象牙塔中的学生往往会对顶岗实习有错误的认知,认为校外的实习锻炼脱离了学校和课堂,是一次自我放松的机会。他们对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认识不足,更谈不上以企业主人翁身份参与企业各项工作。同时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在不愿意做基层一线的事情同时又存在学历和地位的自卑感,不敢跟本科以上学生比拼、竞争,自立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另外,顶岗实习期间脱离了父母同学和老师,工作环境也变得陌生和复杂。在无法自理的基础上抱怨顶岗实习的枯燥乏味,看不到定岗实习的锻炼价值和自身的发展前景[3]。当工作强度和工作节奏加快时,他们不管是体力上还是心理上都无法完全适应,开始怀疑自身能力和实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为了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同时也是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和必经阶段[3]。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学会生存和竞争及沟通与协作。但是很多学生在内心深处没有意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并且不愿意在实践中成长和改变。在处理一些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时想法简单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和协作精神,在出现问题时没有合适的方法进行沟通。很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目光短浅,定位不明确,没有将顶岗实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相联系,仅把顶岗实习作为换学分的手段,态度不端正不明确,使得顶岗实习流于形式。由于学生一直处于比较封闭比较保守的校园里,对工作单位的生产流程和安全管理没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致使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短时间里难以适应和熟悉现实生产的流程和习惯。顶岗实习一般在企业和工厂里进行,分布较散,给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意识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刚进实习单位,学生觉得学习形式比较新鲜和不适应,大部分同学都会表现比较积极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顶岗实习的特殊性,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在校学生的管理经验,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日常管理显得较为薄弱。

三、辅导员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工作的探索

顶岗实习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政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的辅导员,是学生最常接触的人、最直接的管理者。因此,发挥辅导员优势,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法纪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在顶岗实习中的实际困难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4]。

(一)狠抓定岗实习前的教育工作

辅导员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预防性原则,做好培训工作,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做好有关顶岗实习的宣传及思想工作,配合学校做好企业文化的宣传,落实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阶段是整个职业规划的探索时期,辅导员应及时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的形式尽己所能地帮助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的生涯规划,使学生端正顶岗实习态度及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顶岗实习的重要基础是校企合作,因此在顶岗实习之前,可以多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企业人员或者参加过顶岗实习并成功就业的学长就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以及面试技巧、企业文化、企业员工角色转变、顶岗实习常见心理问题等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有正确态度及明确的实习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辅导员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如上文所述很多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对自己的岗位认知不足,对自己即将步入的岗位不适应,需要辅导员积极引导,开好实习动员大会,打好顶岗实习的心理基础。学生实习前,应妥善安排好实习小组负责人,也就是从实习学生中每一个实习单位安排一个积极上进、成熟稳重的学生担任该实习小组的负责人,让其发挥班干部和班级信息员的作用。这样在顶岗实习之前,能够从思想、日常行为规范及生活上提前做好指导安排,防患于未然。

(二)落实顶岗实习中的工作

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应遵循及时性的原则,即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和处理。实习期间辅导员由于工作性质关系不可能天天去企业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这时需要充分发挥小组负责人、班干部、党员在实习管理中的作用,及时了解同学的实习情况。同时辅导员要做到定期沟通和与临时探望相结合,及时和学生联系,消除和化解他们心中的恐惧、担心和疑虑。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向,定期组织学生反馈每周的实习情况。辅导员要遵循经常性原则,与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保持沟通,定期进驻企业。一方面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了解顶岗实习的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做好实习中的教育,希望他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努力钻研业务,积极进取,在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学习先进技术本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要引导学生尊重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自觉遵守企业、法规、厂纪厂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遵守企业的安全规定,满足岗位要求,提高综合素质。

(三)重视顶岗实习后的总结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