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未来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5:58:45

未来教育

未来教育篇(1)

Web2.0核心概念为“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①,具体的现象主要反映在博客网站的兴起与网络上冷门商品销售提升所引起的“长尾理论”这两个现象之上。这些现象把原来由媒体所掌控,决定内容产制、播放方式的权力下放给广大受众。

Web2.0的教育议题

议题一:传播与科技的鸿沟。以下是从国内教育论坛中摘录的一个学生提问片段:“本校的信息技术系长期以来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windows的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学生学习的Web程序语言和数据库知识,也都是ASP和SQL的;对于Web2.0所广泛应用的LAMP(Linux+Apache+Mysql+PHP)等,学生最多只能靠个人自学,毕竟连老师都还没有掌握呢。”

对传播研究者来说会对上述所提及种种程序用词感到不解,进而将问题归为“应该是信息专业人士去解决”的范畴,但若能稍微了解一下这些专业程序用词所代表的传播意涵就发现,这其实是学生对传播工具使用权利的需求。上述所提的LAMP,即代表着Web2.0时代中,一些免费、开放的网络程序应用工具,每个人都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做更动、改变,这也正是Web2.0时代真正的“拥有沟通能力”的一种表征。传播研究者可以不必细究这些工具如何使用,但却必须了解这些工具背后的传播意义。这些工具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媒体主流,反观现在的传播教学,传播人拥有了丰富的人文涵养却缺少了一个齿轮与这些驱动未来传播产业的工具作链接,无法把优质的传播理念体现于内容产出,这是传播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议题二:海量信息中的数据解读技术。Web2.0时代是一个“个人”可以在网络上被凸显的时代,这里的凸显,并不只意味着如博客这种类型网站上的个人自主性曝光。更多的是网络上种种非自愿曝光行为,比如访问网站时所被记录下来的访问信息。当然这里的网络也不止是狭义的互联网;各种随身型的通信工具的发展、电子货币、各式卡片的使用,让每个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很容易留下痕迹。对研究者来说,这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还容易取得受众数据资料。而这些资料正是预测未来各种经济行为发展的基础,传播产业的新市场契机也可由中窥得一二。

过往传播教育大多致力于传播理论的研究,这些理论大多是先前理论的产物,缺乏对现时这种庞大信息流与快速需求变动的处理方式。处在信息迅速变化过程中的传播专业学生是否能够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有能力从众多的媒介使用行为纪录中为受众找出量身定做的内容组合,并结合更多产业要素,涉足其他产业进行更多元的经济模式建构,这也是传播学教育的新议题。

未来传播教育的建议――“长尾理论”的视角

多学科背景的融合。传统传播学往往被定位在文学、社会学领域,局限了学生对其他领域知识的撷取,要面对未来传播环境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中提到三股推动Web2.0时展的动力与代表工具,可以给传播学未来延伸作参考②:

上表中的每一个动力,都代表着未来传播产业中的重大发展领域,传播专业学生应该从中选择自己真正的专长。在生产大众化领域,传播专业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新媒体工具操作能力;在配销大众化领域,则应该有解读这些商务模式运作逻辑的能力。有了这些基本竞争条件,未来传播市场中才有你的立足之地。

其中,“连接供给与需求”这个领域更是体现了传播人的价值,这一块所诉求的就是沟通,就是对信息的处理,这正是未来传播产业最具价值与前景的部分。但不管往哪个领域发展,对新传播工具、信息形式、传播方式的理解,都需要比别人更多,才有能力去作整合。传播学习不应该再由领域分野决定要学哪些知识,从未来产业变化走向,来想像所需要的技巧与认知,要培养整合人才,传播教育需先在课程上进行整合。

体验创新融合战略思维。过往由质量或大量生产所创造出的获利能力已经不再是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是速度,而速度之后则是服务概念。现在的竞争是构筑在对顾客详细资料掌握的客制化服务基础上,传播产业尤其如此。而要了解客户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体验与目标客户一样的生活情境,去想像客户的感受,进一步去预测会有何需求。要有这些能力,传播教育就必须很活泼地引导学生综合应用以及创新思考的方式,培养他们结合多种元素、创造内容的能力。

而另外一个重要思维,则是传播学与管理学战略思维的密切结合。面对快速变化的竞争条件,传播产业大多是被动地应用旧有模式,缺乏积极的战略思维。战略在发展之初需要的是逻辑与分析能力,而在结束之时则需要想像与创造力。所以刚刚所提及的创造能力,还需要清楚的逻辑与数据分析能力作辅助。即使是从事文化研究或历史分析的传播质化学科,应该也要具备这些知识,才能从过去的经验或理论中,转化出具有当下时代价值的知识。

结论

Web2.0体现出人本思想,用教育提升人,让人因媒体而得到更完整的发展,展现传播教育的积极作用,这是本文追求的目标。Web2.0时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情境体验式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老师,又人人都是老师的时代,不管老师或学生,都应积极与市场接触,去使用、去与大众互动,体验这个新传播环境,才能创造出传播产业发展的未来。

注释:

①《2006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

未来教育篇(2)

在许多发达经济体,年轻人失业率很高。这部分要归咎于教育未能传授实用的技能。课程设置不适合社会需求,官僚体制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也阻碍了必要的改革。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费用飞涨也招致许多人的批评。学位的价值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从亿万富翁、风险资本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言论,到美国教育部前部长威廉・贝奈特(William Bennett)近期出版的新书《上大学值不值》,都反映出这一点。质疑不是简单地针对上大学的费用,还针对课程的类型、内容和教学方式。有谁真正相信,去听一堂传统的授课就能理解和记住一个问题?而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真的能够负担传统的终身教职吗?

一些社会性和营利性企业家正努力打造一种强大的教学工具――大型在线公开课(Moocs)。教师职业即将面临一系列剧变的冲击,这只是其中最新的一股潮流。Coursera, Udacity, edX和 Khan Academy等企业已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函授课程一直都有,但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远快于传统的远程教学。这其中无疑不乏虚张声势的成份,但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这种变化也将很快传导至教育机构。

遗憾的是,传统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速度都太慢了。我怀疑,他们抗拒新的教学技术,部分原因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以及保护那些技能已过时的资深教职人员。英国的学校仍然如此重视法语教学,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应该讲授一些更符合21世纪潮流的语言,比如中文或西班牙语。学校为何不能借助最新的IT技术“武装”自己的学生?或许学校现有的老师无法胜任这一任务,抑或他们的方法不对。

英国、美国和巴西等国的公立学校教师几乎都参加了工会。工会保卫着现行的教育体系――教师享受长时间假期,不必面对工作表现评估等等。这些过时的安排阻碍了进步,并通过牺牲学生的机会来维护教师的权利。

未来教育篇(3)

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让别人信任你、喜欢你的能力。被人信任的前提是具有讲诚信的人品、人格,待人诚恳。同时,学会分享、互相帮衬也是情商至关重要的内容。什么叫逆商?逆商就是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时的抗打击能力和自我鼓励能力。学校和家庭应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从失败中站起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美国有一位物理学家叫普利兹尼,他小时候有一次物理考试只考了8分,老师并没有嘲笑他,而是鼓励他,但普利兹尼仍有畏难情绪。于是,老师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法:下一次考试别的同学考60分及格,而普利兹尼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于是在那次考试中,普利兹尼考了28分,算是及格了,但依然是全班最低分,似乎没有理由得到表扬,但老师又想到一个巧妙的办法:奖励进步最大的人。他将全班同学这次考试的分数减去上一次考试的分数,结果考28分的普利兹尼成了进步最大的人。在老师的巧妙鼓励下,普利兹尼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成为了一位物理学家。

总而言之,三大“商素”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其中智商只起到20%-30%的作用,情商和逆商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

那么如何真正实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商素”的培养之外,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实行心情教育。纵观山峦叠翠,沐浴晨光雨露,欣赏漫天繁星——这就是心情教育。孩子的心情教育、家庭的心情教育、学校的心情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心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中国的学校很少组织春游等活动,顾虑的是这类活动可能会发生意外,而一旦有意外,学校与家庭之间将水火不容。相比较而言,国外与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国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比如野外徒步20天,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项目启动之前,家长需先签“生死协议书”,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不负任何责任。这种在国内看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国外运行得非常顺利。这源于国外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配合一致。

未来教育篇(4)

杨斌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对话嘉宾:

杰・莱特教授

哈佛商学院前任院长

钱颖一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加思・塞隆纳教授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

大卫・施密特雷恩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育挑战

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背景下,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管理教育,是机会亦是挑战。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新世纪管理教育的未来道路在哪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加思・塞隆纳曾经表示, “管理学院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各个学科的信息或者知识,还要让他们发展成为思考者,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博采众长,同时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曾经的思考是否依旧适合现阶段的管理教育,四位商学院院长展开了讨论。

管理学院一种独特的职能是对管理做出调研,做出研究,这是其他学院所没有的职责,因为私营企业不一定有这种激励因素愿意做像管理学院所做的研究。管理学院的研究内容希望给金融市场带来变化,希望可以探索到道理,这就是管理学院独特之处,而大学的独特之处就是不管是否盈利都要做研究,其中很大的挑战是保证大学当中强有力的研究文化,建立全球商业研究管理的商业文化,让所有的人都感兴趣。

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管理企业的工作在发生着变化,不仅仅发生变化而且越来越难管理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全球化,还有就是变化的速度和技术的变革,此外,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以及创新的金融市场也是原因。更平的组织需要更多的创新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纵向和更为官僚性的组织,其中的原因还涉及到整个竞争的加剧、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所以我认为管理的世界正在进行着迅速变化,我也认为管理的挑战本身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要比商学院的课程变化速度快,我们要跟上这种变化。如何更新自己,把自己变成全新的人,确保自己永远站在世界的顶尖地位,这是第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某种意义上和其他的商学院寻求差异化。现在我们发现管理学教育,尤其是在MBA教育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的商学院有非常多的MBA项目,我想这个产业现在已经变得有点同质化了,像是大宗商品,有太多的商学院试图教授商业管理学科,这是个巨大的错误。

但是对于中国的管理学院和商学院来讲,有着比美国的商学院更大的挑战。中国管理教育有一个特点,比较局限于过去的传统观念――只是学知识。我们认为将来的领导力和创新是最重要的,只传授知识是不够的。领导力培养的过程中,创造力、创新力非常重要,而创造力对世界的改变远远大于只是把学到的知识去应用。我觉得中国管理教育在领导力和创造力这两点上都是比较缺乏的,这对我们的挑战可能要比对美国商学院的挑战更大。我们的传统对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因而我们需要鼓励有领导才能的人做一些不同的事,或者促进有创新才能的人想一些不同的方法。

管理教育新机会

在机会和挑战下,管理教育仍看到了不同以往的新机会。加思・塞隆纳在金融危机退潮的2009年曾经呼吁, “我们现在刚刚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因此,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各个学科的信息或者知识,还要让他们发展成为思考者,”管理教育家们在新的环境下需要重新思考管理教育的新格局、新需求,同时在其中寻找到新机会。

我们的毕业生现在所服务的世界和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恐怕从现在计算,以后的二三十年变化会更为迅速,我想尤其是中国的这种变化会更快。在这种快速变化的时代,世界的变化是我们现在所无法预期的。我们要确保毕业生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和技能进行全球管理,并且可以管理好全球背景下的公司,关键是不仅仅要在一两年之内教给他们管理的工具,而且要传授他们一种思维的框架,使得他们在毕业后,即使处于这个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中,还能够继续学习。

互联网提醒了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效率也实现了大规模的提高,很多以前不可以做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我们讲全球化的浪潮是不可阻挡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了全球化,在学习和行动的过程中反思学到的东西以及做过的事情,并不断地、反复地去反思,把学的东西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互联网能够帮助我们来实现这一点,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去做这样的尝试,让我们的学生去创业型的企业,学习之后再回来实践理论,互联网令这种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使得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得到快速提高。

对于每一个商学院来讲都要去寻求一个独特方式,区分出不同的管理学教育的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流程,我们或许应该尝试寻找出某种更为适应一系列的企业,而不是所有企业的方式,所以这是所有的商学院都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也是即将出现的新机会。

中国的管理教育起步晚,但是发展很迅速,中国现在每年有3万学生,中国的管理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这次论坛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领导力,还有一个是创新,这两个词应该说也是管理学院在思考管理教育的时候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创新取决于人才,而人才又取决于教育,教育不再是过去理解的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未来改革之路

大卫・施密特雷恩曾说, “管理教育并不是单一的教一样东西,学员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教不同的内容,而且管理学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本次论坛中,四大商学院院长对于管理教育的改革作了深入的探讨,当今的管理教育在知识传授方面不仅要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管理教育的课程改革应适应企业的需求。

我们最重要的改变是课程更为全球化,更为国际化。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全球化,让全球化的思维渗透在课程的每一个角落。我认为第一年必修课必须要极大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纳入全球化的考虑,尤其是那些案例,因为案例是来自于全球各地的,而不仅仅是来自于美国。

这是一个我非常重视的话题,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进行了对课程的全面审议,决定把第一年的学习课程进行全面修改,因为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智力参与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觉得课堂应该使所有的学生,不论背景怎样都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但是我们却发现学生中很大一部成为MBA的受害者,他们到我们的商学院来用一种回塑式的逻辑进行学习,这些学生认为毕业以后需要学习MBA才能够像他们的偶像那样成功,这是他们来学习MBA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把课程称为“房子”,我们这个房子有地基,如经济学、财务、文化经历等等,学生经过学习把梁柱竖起来,最后建一个屋顶,我们发现还没到这步的时候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所以我们现在的管理学课程,不会需要所有人都去学某一套课程,而是有课程的菜单大

家可以去选择,有些人可能去学财务,有些人也许从来没有见过收支平衡表。

管理学院的存在有其理由和目标,这个目标来自于我们的研究和知识创造,它是拥有真实价值的,它来自于我们愿意讲真话。只要我们理解这些真理,究竟应该怎么做企业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如何做才能够可持续下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对于教育也是如此,它要求学校能够培养领导者,这也是我们学院的一种使命,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使用创新方法来改进世界的领导者。

打破管理教育和企业的界限

教育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尺。管理教育如何能够同企业管理接轨,是管理教育的关键所在。全球各大著名的商学院对于教育接轨企业做了足够的功课,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我们在每一年的1月份,开设13个全球性的项目。我们会组织学生到巾国、印度、非洲等地,让他们去体会一个异域国家;我们会和一些公司主办一些联合的课程,让学生对当地的经济有所了解;我们还有跨学科、跨学院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谈论宏观的全球性问题,而且和我们合作的是来自于不同学院的教职人员,我们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在某一个具体课程上,而是以一种渗透性的方法完全改变了管理学教育的方式。另外的改变是用小组的方式学习,而不是非常大规模的90个学生的班级去做案例等等,我认为第一年的教育往往是用小组的方法来组织效果会好一些。我们的案例不仅包括有创业型企业,国际型企业都会包含在我们的案例当中。

大概有十年的时间,我们进行着全球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课程,学生可以去18个不同的国家,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体验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些企业、项目、课程是非常不一样的,学生必须有动态的创意和精神才可以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使学生可以跨学科去运作,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组织在不同经济和文化当中对社会能够做出怎样的贡献,对社会负有怎样的责任。我们所面临的大问题实际上和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共通的,包括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其他的问题,这些问题原来属于市场营销和财务,问题和专业领域并不相关,但这却正是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所以麻省理工的学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和职业并不是很相关的体验。我们也有跨大学的交流,比如说有生命科学或者是能源或生物方面背景的学生,把他们的想法运用到企业当中去,用他们的技术去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去年我们有学生建立了一个公司,就是基于他们的想法和在我们这里学到的知识,把技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中国管理教育的改革

未来教育篇(5)

这两件事情看来毫无关系,但是给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首先是感叹互联网的力量,因为互联网事实上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乌镇会议上宣布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网民规模已经到了6.7亿,网站达到413万,我们互联网普及率将近50%,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数据。而网络购物用户中国已经超过了3.61亿人,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建立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的商业社会。

我就在想:教育的“淘宝”何时可以诞生?以人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模式将何时能够形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同时我也感慨那位老奶奶的无知,这当然和我们的教育是有关的。

刚刚山东省教育厅的张志勇副厅长讲我们的教育各种数据显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我觉得应该辩证看这个问题。我们无疑是一个人口大国和教育大国,但是离教育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大家对教育不满意,怎么说我们是教育强国呢?有人说:全世界对教育都不满意。美国人对自己的教育也不满意,日本人对自己的教育也不满意,但是他们不满意的内容和我们不满意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大家对教育的抱怨很多,对教育变革的期待很大,怎么样去变革?我想只有创新,只有创造。有人曾经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想去到达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创造未来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急迫的任务。怎么创造?我觉得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事实上,从信息技术产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在探索变革教育。它分三个重要的阶段,一个是工具与技术的变革,一个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一个是学校形态的转变。我们知道最初人们都是在工具层面上技术层面上去改变教育,电化教育、PPT课件等都是技术层面的变革。后来发现教育模式必须变革,才有了慕课,有了翻转课堂。但是这些对教育还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进入到第三个层次,就是学校形态的变革。正如美国前教育部长邓肯曾经说过的那样,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能算不多,包括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但是远远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淘宝出现了,商业模式改变了,才有了真正的基于互联网的新的商业业态。教育也面临着一个结构性的变革。

教育结构性的变革,刚才杨东平老师讲述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大家已经感受到变革已经在悄悄地来临。变革已经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包括中国,各地的小规模学校,民间的教育变革探索等,他们都在进行结构性变革的尝试。

我觉得,事实上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教育结构性变革的门口。能不能真正地开始变革与创造,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勇气推开这扇门。推开了,教育“淘宝”就来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跟在人家后面走,你跟在人家后面走,人家做慕课,我们也做慕课;人家做翻转课堂,我们也做翻转课堂,你永远超越不了,我们只有弯道超车,只有发生结构性的变革才行。 二

未来的教育,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应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变革。

第一,要努力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这一点讲起来很容易,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整个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的,它是主张大规模,强调效率优先,主张以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的,这些一直没变化。而这个东西不变,教育的“淘宝”是无法登场的。必须把以知识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现在的学校,不管你住在哪里,你必须早上按时按点到学校来,准时学同样的内容,恐怕这个得变。我想未来可能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城市还是乡村,你不用每天按时定点到学校了,没必要了,你可以在家里学习。现在美国在家学习的学生已经到了150万,中国目前还没有承认这样的制度体系,如果承认了,可能会有1500万,甚至更多。

为什么学生不能够在家里学习、在图书馆学习呢?为什么要把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习惯的人强制性地安排在同一个教室呢?我去北京中学,夏青峰校长给我介绍,他的学校里很多学生不需要上课了,在学校图书馆里自由学习。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呢?未来的学校,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通过团队来学习,自己来解决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问题。一人一张课表,随时调整内容,未必像李希贵校长在十一学校做的那样,一个一个教室跑,非常忙碌。

在未来,无论你在哪所学校,无论你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门课程。而是基于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而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是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学习。学生可能不再需要我们为他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结构,而是在完成自己最初的知识结构以后,通过自主的学习,建构他能够满足自己学习的个性化的结构。现在我们给他设计的这个知识结构太庞大了,太艰深了。造成了大部分的学生陪着少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这种模式要打破,国家只需要给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学分、学历、学校未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你分享了什么,你建构了什么,你创造了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未来,无论你在哪所学校,无论你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门课程。而是基于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而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是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学习。

所以,事实上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后学校”时代,学校的概念变成学习中心了。未来的教师也变成了成长的伙伴,扎克伯格提出未来的教师是自由职业者,现在新东方合伙人陈向东最近办了一个跟谁学,最年轻的老师10岁,教英文,能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未来的教室可能是个讨论室,可能是个学习室,标准化的教育将会转向定制化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这就是一个未来的教育目标。

第二,我们要建立教育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教育资源库。首先要建立国家教育标准。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对学习内容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管怎么样,教育越是自由,越是定制,越是个性,越是需要你建设高效优质的学习中心,越是需要国家力量的整合。

教育是什么?教育文化的选编。要传授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所崇尚的价值观。这个选择国家是有责任的,必须建立国家标准。这个国家标准要科学。现在最关键的,我们不能让少数人来制定这样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更科学,应该更个性,应该有最低限度的要求。现在的教育内容太深太难,教育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标准有问题。

其次是教育资源问题。你定了标准以后,提供什么资源?现在这种资源的提供方式也是有问题的。最好的东西在哪里?茫茫大海看不见,我们怎么样组织国家的力量,举全国之力,把全世界最好的资源整合?现在网易公开课等等很多,但是没有国家整合的一个平台,我觉得需要一个国家力量整合,能够把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在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上轻轻点击就可以得到,而且是免费的。同时国家把全国民间开发的各种最优秀的资源也可以进行整合,由国家来收集、政府采购资源。现在一方面教育投入不足,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浪费。每个县、每个学校都去建自己的教育平台,都建自己的资源中心,都去开发资金的课件,那么多的投入,太浪费了。这就需要国家组织专业团队,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把资源整合起来,使死资源变成活资源,把静态的课程变成动态的课程。

第三,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什么算好的教育?什么算真正掌握了知识体系?怎样才算是真正有用的人?怎样建言和评价学习的成果?这就需要用评价去推动改革。评价和考试是我们改革发展的风向标,现在我们评价的技术太落后了。为什么上午我问谢维和校长一个问题,完全给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权,你敢不敢?我认为中国的大学还没有准备好。中国没有一所大学目前真正具备了判断人才水平的能力。什么是好学生?真正把自交给学校,没有校长敢要。这就是我们没有好的评价机制。我们的评价不是为了改进,而是为了贴标签,是为了选拔,为了淘汰。这样一种考试评价机制要有变化。

未来的评价主要不是为了鉴别,而是为了改进。在学习的早期过程,可以用大数据的概念,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现在大数据可以知道你学习的过程,刚才讲我们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其实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评价是为了改进,在记录过程的同时,要发现这个学生的知识点缺陷,及时帮他改进。

同时,未来的考试评价会更加重视实际能力而淡化文凭学历。文凭会逐步淡化,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用人单位不需要你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的文凭,而只需要你课程的证书。我最近在读可汉的一本书《翻转课堂的可汉学院》,其中就讲了一段话,他提出对未来大学的一些构想。他这样假设:不要限制上大学的地点,也不要管你在什么地方上大学,只要你能够通过严谨而且经过国际认证的评估,来证明你自己对某一理论的精通和理解,就可以进入社会找到工作。

我想,如果这样的话,到哪个学校读书就无所谓了,只要有本领,有能力去应对社会挑战的课程就够了。其实他的构想完全做得到。未来学校的竞争将不是学校品牌的竞争,而是课程品牌的竞争。互联网已经提供了这种可能,一个课程可以100万人同时来学习,学校的优劣集中体现在课程的优劣。

在这个月初,扎克伯格夫妇给女儿写了一封信,把475亿美元捐出来,希望能够为未来的社会,特别是教育做一些贡献。他们这封信的主题就是教育,他对未来教育提出四个设想。第一个就是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第二是学习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三是学习将成为一种探索,是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第四,教师不再是一个全职的职业,而是自由的职业。

我认为,可汉讲的也好,扎克伯格讲的也好,事实上已经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个触手可及的现实。

未来教育篇(6)

曾经,我们的教育经历了过去的知识高垄断、被神秘化的超精英教育阶段,到现在的知识工具化、确定化、统一化的大众教育阶段。未来学校将会是知识流体化、教学技术化、生活智能化的幸福教育阶段,是逐渐摆脱了功利性的外衣进入分享型的教育。

下面从六个方向畅想一下我们未来学校的基本形态:

一、混组,是未来课堂的基本形态

未来的课堂将不再是现在的固定和封闭的模式,而是以组班和开放为模式,整齐划一将在未来的课堂中逐渐被淘汰。学生的学习也不再以教师的授课为主,而是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主。未来的课堂学习群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班级,而是由老师提前为学生提供各种相关的信息,比如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然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进行师生重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的不同,选择自己的学习合作伙伴进行生生重组。所以未来学习也可能有校级间的重组,以开放的思想实现各种学习群体单位的组合。总之,未来学校将不再是单一的班级群体,师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自由重组,才是未来课堂的基本的授课形态。

二、需求,未来课程的设置标准

未来课程将不再是现在的由国家机构设置的固定的课程,而是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的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呈动态变化发展的。现在呢,我们的教学和教育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品质。比如说原本可能挺聪明的一个孩子,在没有上学的时候他喜欢跳舞、喜欢唱歌、喜欢讲故事等等,他非常优秀。但是上学以后,学生就要学习规定的课程,而有的课程学生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就叫做降低品质。未来的学校是发展特长的教育,未来课程的设置是动态变化的,学生有着极大的自由选择权,在这样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现在我们的音乐课,学校会给每一个班配备一名音乐老师,而他可能是学声乐的,也可能是学舞蹈的或者是学钢琴的等等,也就是说现在这个音乐老师在音乐的范畴内有各自的专长和各自的短板,所以现在的音乐课其实也是单一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未来的音乐课将进行重新划分,分为声乐、钢琴、长笛、葫芦丝等科目。学校把音乐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课,满足学生特长发展的需求。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选择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

三、助引,是未来教师的基本作用

未来的教师将是人才的精英,他们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他们有着深厚的素养底蕴,他们有执着的教育热情,有引领学生成长的能力,将是被社会高度尊重的群体。现在的教师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不惜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成为传输、教授固化知识的工具,成为学生和家长既需要又反感的角色,使学生们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疲惫不堪。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二是因为现在的教育评价过于单一,升学率是学校评价唯一的标准,所以老师就不得不丢掉学生发展的需求,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三是因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老不得不照本宣科;四是现在学校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而社会资源还不能通过良好的渠道变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共享将会推动教育向本质化发展,未来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将转化成育人,老师作为一名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领人,教师的喋喋不休将成为过去,未来教育中学生更能引领学生成为幸福的人。

四、发展,未来教育的评价标准

未来的评价将以多元化、个性化、特长化为标准,颠覆现在的分数至高无上的教育评价。分数也将从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形式变成评价的辅助项。创新和特长将是未来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学习成果、生活态度、选择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合作的形态、特长、社会公德以及信任度等等都将被列为未来教育评价的主要项目,未来以评价的改革促进创新的发展,我们不是让100万人学习同一门课程,而是让100万人学习100门课程。未来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再是选拔优秀,而是发现学生发展方向,让每一个学生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五、技术,未来教育的基本特色

未来教育中,由于学生发展的方向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课程设置呈动态变化,所以,对老师的需求也将是动态变化的。而学校固定不变的老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所以,从事教育的人就不仅仅是现在学校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固定的老师,而是所有喜欢教育的具有特长的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厨师、技术工人、科学家、农民、司机等等。他们让教育跨越时空,突破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改变学生的教育环境、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师生关系等,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融,促进社会资源共享。将来,智慧教育在线课程、ICT、慕课、实景操作等等以及我们想不到的许多形式都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技术可以让选择和个性化发展在资源共享中轻松实现,把课堂由学校扩大到社会,学生的学习将成为为自己终身发展服务的一个途径。

六、幸福,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

未来教育的目标,将不带任何功利性和政治性,幸福才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现在的教育面临着太多的功利色彩,在这样的功利中孩子不是在享受教育、享受生活,而是父母面子的傀儡,高分的牺牲品。现在,我们往往会对学习的目的产生异化,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考上北大、清华,如此,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于是父母在攀比,学校在竞争,孩子们在这样的攀比和竞争中被沉重的就业负担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所以不断地出现学生自杀、抑郁、厌学等等。在未来的教育当中可以说作为一个贤妻良母、作为一个厨师、作为一个农民,都可以是一个让人自豪的学习目的,只要他们爱自己的职业,就拥有了幸福的人生。在未来的教育中知识将不再是成功的工具,学习也不因单一的固化模式让孩子们疲惫无趣,社会将极大地满足教育的需求,师资配备充足,学习途径多样,学生的学习可以满足自身发展的幸福需求。在未来通过教育,学生能够静享阅读,发展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未来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都是一个和谐、幸福的人。

未来教育篇(7)

学生天性喜好游戏、充满好奇、合群为喜、乐于模仿、渴求鼓励、渴望成功、亲近自然、创意无限。正因为此,我们倡导尊重学生,创设顺应学生天性的课程,提供适切学生的课程资源,营建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空间。这种空间我们暂且称它为教育场,就是把人类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等多种能生成教育影响的资源要素,以物质存在形式的不同形态,弥漫于学校这样一个特定物质空间,以动态能量、信息或物化的状态聚焦影响的方式交互作用,形成具有时空统一性的立体组合式的教育资源存在形式及其在认识主题中投射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教育场聚焦孩子们的成L,提供持续的积极影响和认知动能。教师因势利导,顺性而为,让学生身临其间,主动探索,自由生长。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激发学生的原有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科学、人文、身体素养的生长,这便是未来教育向往的图景。

内心温暖怎么实现?

学校就是一个发扬文化、扶植思想的场域,教育场域的建设既要趋合时代,顺应潮流,同时也要立足学生,放眼未来。关注孩子们的每个生活瞬间,并从一个个举手投足的细节中,感悟孩子们的情感,促进每个孩子感受他人的关爱,并把这份相互的信任、关爱传递出去。以爱育爱,以情动情,努力在儿童启蒙时节,播下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种子。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场景化思维。把知识、情感和空间有机地链接起来,美好的情感依托于情景交融的教育场景,更容易留存在每个孩子的记忆深处。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育更多的温情画面和场景,每个孩子都会从一幅幅美好的人生画卷中汲取温度。美好的体验凭借这些温暖的空间留存在人的记忆里。我们倡导场景化思维,就是希望我们每个成年人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建设一些有温度的美好场景,鼓励家长和教师把教育的情怀、学识、使命、责任与爱,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充满活力与灵性的场景,去温暖每一个孩子。

头脑科学如何实现?

我们认为儿童大脑的发育与其成长的内心诉求是同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主动的探究机会和不断的成功感受是必由之路。儿童的学习是在情境中进行,成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孩子营建一个充满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教育场,并试图通过自主探索、自由思考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通过设计并开展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通过适时点拨来助力孩子们科学素养的茁壮生长。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跨界合作思维。教育是功德无量的事业,因而我们坚信社会对教育是温柔的,关怀的,乐于付出的。我们把学校的空间虚位以待,期待更多的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走进学校,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的情景世界。社会进步的洪流滚滚向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活力无限。我们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多的社会人士,就是为了让学校更好地与时俱进,在跨界合作中紧跟朝气蓬勃的大千世界,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丰富的、紧跟时代的现实情景和学习空间。

身体强健可以何为?

我们认为身体健康是对自然的适应,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在加强营养膳食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对自然规律的研究与把握,在传统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中认识生命生长的规律。在自我认知中建构强大的内心世界和温柔的心灵家园。做好生命科学的学习,做好心理规律的研究,我们让孩子了解中医科学,熟悉自然节气,让大自然的美好因子滋养每一个孩子充沛的活力。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顺应自然思维。从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秋收冬藏。从教育本身来说,要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心智体能的发展。

我们要鼓励老师做好两件事,一是时常思考未来的样子,这要求每位老师加强学习,紧跟时代,立足现实,预测未来,明晰教育努力的方向;二是要倡导老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关注儿童,发现问题,策略顺应,指向未来,培育孩子们适应未来生活的关键品格和核心能力。

思考未来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主动适应,更是前瞻时代潮流的主动作为,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人的挑战,更是教育人的幸福。

场育未来,使其内心温暖。

未来教育篇(8)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这次培训中,我被一种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模式所吸引。亲身感受着未来教育巨大冲击波的震撼力。什么是头脑风暴?什么是框架问题?怎样制定内容问题?怎样制定单元问题?怎样制定基本问题……每天我们总是在一连串的问题中思考,讨论。在这种冲击波的影响下,我的思想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先进的未来教育模式转变。

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没有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没有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得学生虽然知识越来越多,但却多得毫无个性,极大程度地伤害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原本为了聪慧人、启迪人的课程现在却变成奴役学生潜质的工具。让原本具有多元智慧的万千学生只能朝向一个被课程设计者固定的方向发展,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培训中每一个问题的确立,每一个步骤的操作都需要自己反复去思考、去修改、去论证。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没有一个明显而“正确”的答案。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创新。整个培训过程是从低级技能训练向高级智慧训练的过渡;是从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操作到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具体操作;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思想转变过程;是从单纯利用计算机学习到多学科整合的多元化智力发展过程。一路走来,从开始的晕、晕、晕、到最后的豁然开朗,自己确实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学技能,学模式,而是学一种思想,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的思想。培训是用未来教育的先进思想武装每一位学员的头脑,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训练每一位学员的技能,从而达到使思想和技术融为一体,使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有机整合,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教学理念的具体操作,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这种教育方式所包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必将改写人类教育思想的新篇章。

英特尔未来教育帮助教师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应用到课堂上,使课堂里的教和学的活动更加有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质量。它提倡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觉的通过各种途径去研究,探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完成任务。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任务观念,培养学生的二十一世纪技能。这些技能涵盖了现代人所需的极大部分生存技能。其中,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学会发展是现代人的必然选择,“终生学习”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正是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Ji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难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通过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了学生发展。

二、角色的转变

而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和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担任的角色发生着彻底的改变。学生停止当学生,直接成为研究者,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教师停止当教师,也当学生,去研究学生的想法。这种转变需要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犹如脱胎换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者的灌输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再仅仅是一位教师,还进行了多种角色的变换:自己选择不同的学科单元计划,以学生的身份完成学生范例演示文稿时,我们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除了传统的教材外,教师还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通过搜索引擎便捷地收集自己的单元材料,此时我们又成为了资料的占有者;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我们进行交流、切磋和帮助,讨论中知道了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将要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此时我们又成为了地道的交流者。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过程中经常进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受训的教师不在仅仅是“老师”这一个角色,而是“老师”、“学生”的双重身份;不仅是“教学”的“评价者”,还是“学习”的“评价者”。此次培训让我转变角色,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施教者变为指导者、服务者、Ji励者;由个体学习变为群体学习,促进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创造性学习。

三、信息技术的提高

未来教育篇(9)

“领袖们”是不是不干正事,成天出入高级宾馆、举行酒会、玩高尔夫球?我想恐怕世界上没有这么惬意的“领袖”吧?他们更多的是工作在岗位上,甚至到老也退不下来,而吃喝玩乐只不过是他们在享受自己的财富罢了,哪是什么领袖特质啊。

领袖特质是什么?据研究领导能力的伦敦企管学院教授杰伊・康格(Jay Conger)的定义,领袖特质是一系列行为特质的集合,这些行为特质能让他人感受到一种魅力,包括发掘潜在机遇的能力、敏锐察觉追随者需求的能力、总结目标并公诸于众的能力、在追随者中间建立信任的能力,以及鼓动追随者实现领袖目标的能力。这些能力又岂是“出入高级宾馆、举行酒会、在高尔夫球训练场进行练习……”所培养得来的?

未来教育篇(10)

一、舞蹈特长生的被质疑

(一)“利益杠杆”对舞蹈特长生教育的驱动作用

所谓“利益杠杆”是指,为达到或获取某种利益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和应对的措施。在这里是指,舞蹈特长生在各种考试中的“降分制”,成为家长们热衷舞蹈学习的主要动力,成为家长们当作择优选校的“敲门砖”,从而使舞蹈教育伦落成为一种利益工具。

造成舞蹈特长生教育成为“利益杠杆”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最为直接的原因在于舞蹈特长生在升学考试中能够获得比其他普通学生更多的优惠和特权,从而成就了一些家长们的企图心,试图利用舞蹈作为升学的筹码和捷径,造成舞蹈特长生教育呈现出一再升温的现象。

再者,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为了争重点,争名次而奋斗,并不看重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因而舞蹈教育成了附属品或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时即便是为了爱好舞蹈的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或选修课,甚至还成立了舞蹈社团,其实也只是为了去拿比赛名次,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搞创作赚钱;或者,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上重点初高中或增加艺术类专业的报考人数,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总之,重视也好,不重视也好,学校衡量舞蹈特长生教育的价值就是看它的实用价值大不大,看它能不能给学校带来好处和实惠。所以,在一个重应试教育的国度里,其所形成的利益性的价值导向,影响到舞蹈特长生教育上,也就是一种利益主义教育。

(二)舞蹈专业化教学的束缚

舞蹈特长生教育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师资的首先介入。在素质教育倡导的初期,特长教育成为素质教育进校园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但面对当时特长生教育自身教育体系的欠缺,校园舞蹈教育自建能力的缺乏,专业师资对舞蹈特长生教育的介入,无疑给舞蹈特长生教育带来无限希望,同时这也埋下了其专业化取向的病因。

舞蹈特长生教育,在高校开展初期和很长的一段发展期中带来是的“规范化”。规范的教学大大提升了舞蹈特长生教育的教学质量,给刚刚起步的舞蹈特长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专业舞蹈院校及高等师范的毕业生们以启蒙者的身份投入整个社会舞蹈教育并受到较多院校的重视,并有效促进了舞蹈特长生教育的生成,可以说他们是校园舞蹈建设的主要建设力量,并为艺术素质教育的起步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但随着规范的尺度和深入程度,“规范化”随之而来的是对“专业化”的追求。比如说师资的性别化,男老师教男学生,女老师教女学生;教材的类别化,男班教材和女班教材的不同,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大纲。专业舞蹈教育模式――培养高、精、尖的专业舞蹈人才逐渐成为舞蹈特长生教育的主要参照范本和衡量尺度,从而造成舞蹈特长生教育发展定位的偏离。

二、 呼唤未来真正的舞蹈特长生教育

(一)舞蹈特长生教育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

在舞蹈特长生教育的受教对象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在1994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出台,“标准”认为,“艺术教育是为全体学生的”,可以说这是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们说的艺术教育决不应是少数人享有的教育,学习艺术不是少数艺术“天才”抑或“特长生”的特权,其结论部分还明确提出:“艺术教育为全体学生”,并进一步说明:“全体学生,不论其背景、天赋或残疾,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尤其指出的是,在艺术方面无能的学生被剥夺在艺术中的受益,而这一点往往是由于他们被艺术教育方案拒之门外造成的。……那些把艺术降格为多数人的被动经验,缺乏‘真正天才’的大多数人没有资格学习绘画、乐器、舞蹈或戏剧之类的观念也纯属误导。虽然,学生在各种艺术中有能力倾向和能力的差异,但是,差异不等于没有资格。①

应当承认,与从事专业舞蹈学习的学生相比,普通学生的身材先天不占优势,有的甚至体力弱,有的身体发育不正常,但对舞蹈特长生教育而言,跳舞不应该是身材好、形象好、气质好的人的专利,它应该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从理念上将舞蹈视为一种文化,所有人都有权利去传播它接受它,学习它,参与它。只要有一颗跳舞的心,并且愿意用自己的肢体抒怀,表达思想,就应该成为接受舞蹈教育的对象。

(二)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体系

全体学生和特长生是一个整体,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原则决定了舞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接受舞蹈教育的权利,强调舞蹈是一种文化,每个人都有权去学习它。

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它是塔基,是基础,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是面对所有在校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普及性的舞蹈教育,它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在掌握舞蹈基础常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和美的认知力;并通过具体身体实践发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力及主观能动性。在长期持续的舞蹈教育过程中,逐渐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并培养文化艺术潜在的审美群。

特长生教育是全体学生中的塔尖,是少数人,是以社团组织为主要的发展形式,是舞蹈普及教育中的特殊人群。它是全体学生舞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它不仅满足了舞蹈普及教育中一部分学生的强烈兴趣、满足了学生舞蹈提高的要求,并进一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加快校园舞蹈文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体学生和特长生它们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全体学生是特长生存在的前提条件,舞蹈教育中只有特长生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就是说,在全体学生具备了获得舞蹈教育的情况下,特长生教育才能受到肯定,特长生教育的存在必须在全体学生都获得舞蹈教育的情况下,才能够存在。如果没有全体学生,特长教育就是孤立的行为,他不能孤立存在,全体学生和特长生应该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综上所述,建立真正的未来舞蹈特长生教育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尚待提高、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对学生素质所提出的要求还需不断提升、编写普及型舞蹈教学大纲和教材等等。因此,舞蹈特长生教育的未来任重道远。

注释:

①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绪论部分)》,载

《舞蹈》2001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上海音乐出版

未来教育篇(11)

1909年,《教育杂志》诞生之时,正是晚清新式教育勃兴之初。已有十几年历史的商务印刷馆,在教科书编辑上刚刚获得巨大的市场,有意在教育上为古老的中国开辟新路。

1909年到1948年,可以看做新式教育在中国最初的起步阶段,却是一次壮丽的跋涉。《教育杂志》在这40年间,历经世变,清朝,民国破土,袁氏称帝,军阀混战,北伐洪流席卷江南,日本虎视眈眈,九·一八到一·二八,卢沟桥到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内忧外患连绵不断,《教育杂志》也曾两度被迫中断,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停刊,直到1934年9月复刊,1941年12月随着香港在太平洋战争中沦陷而停刊,直到1947年1月才复刊。最终在政权更迭的前夜,1948年冬天戛然而止,画上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句号。然而,在40年间出版的33卷300多期杂志,却保持着连贯的气韵,将几代教育研究者、第一线教师和教育编辑的思考和实迹记录下来了,体现了他们的教育报国情怀,他们在一个大变动时代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持续努力,他们在动荡岁月里以教育为切入点不断回应外部环境挑战的精神,他们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他们对每个具体教育环节细致深入的探索,都足以令后来者动容。如果考虑到这一切都是在那样不安定的环境下完成的,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从容,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坚定。他们安静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呈现出的正是这个老大民族在文化根脉未断时健康的状态,他们面临的压力、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他们并不妄自菲薄,他们更没有固步自封,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寻找合适的教育,他们在特定的时代探求一条更富前瞻性的教育之路。300多期杂志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探究,也有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入,不仅有对中国教育的回顾、摸索和展望,也引入了大量外国的教育资源,不仅有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讨论,也有职业教育、平民教育的拓展,特别是公民教育的线索始终清晰。大量的国内外教育资讯和国外教育期刊的介绍,也为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引入了活水源泉。在这里,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学科教育,更是全人教育、终生教育。作者和编者呈现在世界面前的不只是对教育的专业思考和实践,更是他们完整、健康的价值观,他们的思想或许是多元的,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他们的负责、他们的认真,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眼望世界,他们脚踏实地,他们有自信,更有谦卑。

台湾出版的《〈教育杂志〉(1909—1948)索引》,使我们可以更便利地检索40年间《教育杂志》留下的资源。在许多不同的时期,《教育杂志》曾推出许多有深度的专号,涉及教育的各个层面。1923年6月的“赔款办学计划专号”,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额给中国办学,陈启天、周太玄、张印通等10多位教育家和教育研究者发表了看法。同年8月推出的“性教育专号”是中国对学生性教育问题首次集中的探讨。(已收入本丛书)1924年1月、2月,连续推出《小学各科教学专号》,执笔的包括沈百英、舒新成、吴研因、黎锦熙、王伯祥、周越然、丰子恺等人。当年10月推出“小学教育参考书专号”。1925年1月20日推出“职业教育专号”,吴俊升、卫士生、刘湛恩、夏承枫等人执笔。1927年9月、10月连续有两期“平民教育专号”“城市平民教育专号”,1928年3月有“职业指导专号”。1929年5月、6月,连续两期都是“实验小学教育专号”。1930年6月、7月两期是“现代世界教育专号”,不光介绍英、美、法、德国的教育,也介绍了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日本、土耳其、印度等国的教育。1931年8月是“成人教育专号”。1935年5月,以全部篇幅刊登“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蔡元培、唐文治、任鸿隽、李书华、江问渔、翁文灏、陶希圣、林砺儒、柳亚子等数十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年8月有“上海市推行识字教育专 号”。1936年4月有“毕业会考问题专 号”。1941年1月,推出的“抗战以来的高等教育专号”,穆旦介绍抗战以来的西南联大,王星拱介绍武汉大学,共介绍了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岭南大学等27所大学,有国立、私立的和教会大学,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门的学院和上海美专、西北技专等专科学校。7月出的“抗战四周年纪念号”,介绍了抗战以来四川、广东、江西、贵州、湖北等地的教育,及中央大学等高校。1947年1月,《教育杂志》复刊伊始,就连续两期推出“战后中国教育专号”,不仅讨论大学、中学、小学、师范等学校教育,而且讨论国民教育、文盲教育、职业教育、华侨教育、边疆教育等。1948年是《教育杂志》最后一年,1月有“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专辑”、4月有“教育心理研究专辑”、8月有“中学教育专号”,11月有“社会教育专辑”,专题如此密集也比较少见。

包天笑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夏硏尊译的《爱的教育》等也都是首先在《教育杂志》上连载的。这些作品今天仍有读者,而《教育杂志》早已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但我深信,在这些发黄的老杂志中蕴藏着不会逝去的新生命。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无论是古希腊时代,还是我国的诸子百家时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人类。教育到底是什么?不少人眼中的“教育”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涵育……这些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作为“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是从一粒种子到大树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

我粗浅的理解是,学校应该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它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学校并不担负培养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毕加索的责任……它不是为培养科学天才,也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艺术家而存在的。试想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有天赋异能,在任何环境下他们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教育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学校只担负一个责任,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具有文明常识的社会人,或者说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自进入民国以来,《教育杂志》发表了大量关于公民教育的文章,并译介了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的范例,从理论到操作,从理念到实践都有探索,将这些放在我们面前,有一种陌生的新鲜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贯穿其中的其实就是公民教育,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许多老辈人对此都有记忆。那是一个中断的话题,在老杂志里却是活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而且应该以普通人为本的,尤其是基础教育。“把人当人”,不是说我们现在不把人当人,而是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把人当成工具。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更多的是把人工具化,因为学校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胜出,要他成为考试的机器,整个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教他成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这是最大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往这一个方向去的时候,你要扭转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去拼,拼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些问题,民国的教育家和老师们大致上想清楚了,在诸多的文章和讨论中也一再得到了体现。在《教育杂志》存世的40多年间,时局板荡,充满了不安和惊悚,但是,从教育家到第一线的老师们,包括关心教育的学者和各界精英,对教育仍充满着温暖的关怀,从没有停止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断地、一次次地逼近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