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0:20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1)

新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毫无疑问,这些新特点将在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知识构成等方面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将更加强调过程而不是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更加倾向于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重启发式、体验式和探索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方面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转变。众所周知,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能够准确地分析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灵活地设计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这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之外,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研究对于教师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实践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教学问题,对教学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3]。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分析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二)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著名课程改革专家富兰曾经说过:“教育变革的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所思和所为,就这么简单,也这么复杂。”之所以这么简单,是因为这个道理简单明了,无需多言;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教师在教育变革中的适应与改变并不容易[4]。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一定程度上来自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确实不令人乐观,教师群体的素质普遍偏低。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仅占3.6%;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仅为0.64%,专科生比例高达34%,甚至部分教师是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5]。具体到各省师资情况,以甘肃为例:甘肃省现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27万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6.41万人,学历合格率84.80%;高中专任教师1.86万人,学历合格率56.59%。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甘肃省农村地区还有2万5千多名代课教师[6]。虽然学历并不代表一切,但是学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能间接反映出教师的综合素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整体学历偏低,教师们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难以应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可知,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急需得到优化,教师队伍中那些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尽快坚决辞退。总之,进一步优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以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几个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情况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情况,对优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无疑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教师来源的要求

在芬兰,教师工作被认为是最有地位和吸引力的职业。每年大约5000名学生申请教育专业,仅有约10%被录取到大学教育学院。芬兰的师范生基本上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7]。在加拿大,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到师范院校就读,只有成绩排名占到前30%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8]。芬兰和加拿大都注重把好教师入口关,这样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的质量。

(二)关于教师培养的要求

日本教师职前教育特色是将教师职前培训的教育实习分散到大学四年中进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实习结束后,一方面,要将在实习学校取得的实践研究成果及时反馈给大学所在院系,另一方面,还要将最终研究结果在实习学校进行发表和交流[9]。芬兰所有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都必须由综合性大学采取“做中学”“研究性”的模式来培养[10]。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精深的教育学、教学法和学科课程的知识,而且最易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日常教学问题,并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继续自己的研究和创新。

(三)关于教师发展的要求

英国白皮书《儿童、学校和我们的未来》引入一种需要更新的“教学许可证”,其有效期为5年。5年期满时,证书持有者如果通过了一系列审查,方可使证书再次有效,否则,就会面临失去教学许可证进而失去教学资格的危险[11]。近十年来,为了应对日本国内教育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变化,日本适时推出了强制性的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化,对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进行定期审核和再授予,确保教师的资质能力能够满足新形势的要求[12]。这种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有利于督促入职后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三、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若干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在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现结合发达国家师资建设的经验,就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教师准入的制度不完善,即教师入职“门槛”过低,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对教师素质的考查手段不够科学,认证过程不够细致,很难做到真正的“择优上岗”。事实上,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很多人浑水摸鱼进入教师行列。另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本质上是专门为那些不具备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人员而设置的一种补偿性考试,其本意是为教师队伍招揽更多人才。然而,由于我国的各项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被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合理利用,成为其增加收入的手段。可以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变质,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降低了教师职业准入门槛,让一些“伪师”“劣师”有机可乘,混进教师行列。学者杨随军指出:“2002年以前获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几乎全部属于‘自然过渡’,缺乏必要的专业水平鉴定和评估;而近三年对在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实行教师资格认定,更缺乏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测试和有力的监督机制。”[13]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过程有点不太可靠,流于表面形式,可能导致教师质量大幅度缩水。因此,要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把好教师准入关,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质量。对于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应坚决解聘,对于那些在特殊年代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应进行合理安置,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转变教师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的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着强烈的学科本位倾向,注重系统的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这种教育模式体系缺乏新意,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加之,目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这将很难保证未来教师的质量。根据国外的教师教育经验,教师培训内容不但要与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而且要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和趋势为重点。用学者龚森的话说,“培训的内容应为相关的研究证明是必要的,既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际需要,又不失其前瞻性”[14]。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很有必要从“学科本位”的模式转向“研究型”的模式。“研究型”的教师培养模式要求,同等地看待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尽可能地把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学科整合成几门核心的综合课程,努力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为教师以后的行动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不可否认,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利于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和未来教育的方向。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教学内容不断注入新的成分,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保持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当然,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必然要求打破终身制的教师资格期限,使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与教师后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挂钩。我国目前终身有效的教师资格容易导致部分教师对学习深造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激励教师进一步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进一步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同时明确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2)

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由于对基础教学重要性认识缺失,加之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强化专业教学而忽视基础教学现象,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由压缩基础课,使学生原本薄弱的文化基础知识更加贫乏,人文素养缺失。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铺垫与支撑力度不够,最终会影响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再提高,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更降低了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自成体系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公共基础课改革滞后,教学未脱离学科体系,没有真正把高职教育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如数学、计算机、英语不能与各专业的教学做有效衔接与扩展支撑,教学内容未及时删减更新,造成教育资源与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

随着高职院校单招生比例不断增加,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普遍薄弱,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较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其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影响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随着WIFI全面覆盖,网络交流的更新与发展,反衬教学方式的单调,师生互动贫乏进一步加剧了讲台上与讲台下的距离。因此,教学方式与沟通手段的改革日益凸显。

二、公共基础课不同侧重点改革的思路与创新

(一)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不同侧重点的结合专业任务需要做实践化教学

以数学课教改为例,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教改一直是难点。数学的教学体系应该由“理论系统”数学逐渐转化为“应用系统”数学,无论高等数学或初等数学,只要适应专业需求,就要结合专业特色与专业课老师作区别化的共同教学,以专业项目工作过程做背景,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软件优势,协助专业教师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成为专业技术的支撑,既融入专业,又形成应用领域的实践教学,在应用中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数学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表现更为突出。一个只会焊接和调试线路的学生,与一个既会焊接调试,又能用数学软件快速解决必要计算,懂得其原理并能加以解释,甚至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质量和水平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缺少了“必要的理论”“系统的知识”“必要的定量计算”,就不是高等教育。高层次的操作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水平。目前,高职院校间举办大量的技能操作竞赛,数学水平的高低是不可回避的内容。可以预见未来的高职院校一定会举行专业化的应用数学竞赛。因此,有条件、够水平的高职院校一定要率先重视数学课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专业特色、新颖实用,紧跟专业发展前沿领域

以英语教改为例,针对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开展特色化行业英语教学,如汽车工程系做汽车行业英语,开阔汽车领域的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先进销售策略等;经济管理系做涉外会计英语、国际贸易英语,紧跟专业领域世界发展变化。诸如此类,既可以锻炼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又开阔专业领域的视野,学以致用。以计算机教改为例,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但多数高职院校教学依然局限于基本操作及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应试教育,教改严重滞后于其发展。因此,学生的职业背景来设计和规划计算机课程,依据专业领域前沿需求,讲授以应用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如土木工程系需要学习的公路CAD,数学配合学习Math-CAD,结合专业课及就业岗位需求,做新颖实用的前沿化教学改革。

(三)基础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需求及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展开

狭隘、陈旧的教育观点认为基础课只为“为专业学习服务”,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更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就业指导课多为高职院校的新开课,是一门引自于国外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正如一位改革者所言,“学校生活应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而这种职业应该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学校必须帮助学生理智地选择职业,并使之有目的、有准备、有洞察力地开始其职业生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欠缺,开展较为零星,这一课程可作为基础课的延伸与实践,推进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改革步伐,使课程建设趋于多元化。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3)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普通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独立的思想,开放的理念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学科。语文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仅仅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而教学。而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把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能力的发展、习惯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师在教育理念、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应有开放的观念,这样才能跟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内容涉猎相当广泛,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杂家”。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书的目的。那么如何育人呢?如何让学生认识假恶丑,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在课堂上的思想道德渗透,教师具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发掘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中学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语文教师的作用非同寻常。

(三)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处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体现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构建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师生都能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真正地经历“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乐于动脑、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三、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的现代文学课教学已陷入困境。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重史轻文,忽略教材的文学性,学生学之毫无兴趣。出现上述情况与高校教师大多注重学术研究,忽略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如何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一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听,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一人讲的兴趣全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讲多少备多少,根本不去独立思考,更没有钻研、探究能力。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试想这样的教学如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能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阅读、思考、探究,进而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并逐渐分析解决问题。根据现代文学课的自身特点,可以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教师的讲授大多按照概述时代背景—简介作者生平—分析其代表作—总结艺术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这一单调模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设计,比如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阅读其代表作,教师预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课上同学们共同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养成独立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备课了,相反教师需要更精心地准备,才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更要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课下付出更多的心血。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才能引导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教师的“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这完全是以教师为主体。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审美能力。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是现当代的名家名篇,如鲁迅的杂文、老舍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曹禺的戏剧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从美读和随写两方面来阐述。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与实验此起彼伏,轰轰烈烈。值得关注的是,与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相伴随,教育改革的各类思想与主张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任何真正的教育思想必然源自于主体自身的一种教育生命运动,必然是主体自身教育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必然是其自身教育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或者说,“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体生存方式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教育思想的丰富性及其表达主体的多元化。由于主体认知模式、知识结构、理论取舍、价值判断的差别以及主体把握教育的视域的不同,必然形成各不相同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在笔者看来,根据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风格的不同,这些既成的教育改革思想与主张大致分属于“意识形态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平民实践话语”和“大众诗性话语”四种基本类型。探讨这四种话语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有助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话语认知框架。

一、意识形态话语:政治深度介入教育

在学术思想史上,“意识形态”一词一直具有贬义(否定性)与褒义(肯定性)两重色彩(属性)。其中,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对其作贬义界说和理解的较多。人们往往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一种专制或虚假意识,是国家机器强加于民众的思想系统,功能在于辅助政治和文化垄断。本文主要是借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中性意义,用以指称某一个人、集团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目标。它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转换,其重要作用在于可以统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人心、规范生活。

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是国家、政治、权力深度介入教育的结果。在教育泛政治化的年代里,“意识形态话语”必然垄断教育改革的整个话语系统。一般情况下,“意识形态话语”往往以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文件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以领导人语录、政府工作报告或宣传口号的形式出现。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这一宏观背景下,诸如《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7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7)、《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明显携带着“意识形态话语”的诸多特征。

我们知道,教育与个体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同时又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命运。反观人类教育现象史和教育认识史,国家意志和政治家的个人抱负总是占据着重要角色。在“政教合一”体制下,统治者对教育的影响尤其广泛而深远。国家性、阶级性是教育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但必须警惕的是,执政者的思想常常走向封闭、保守,“意识形态话语”常常走向极端而进入死胡同,进而将一些大话、空话、套话等固化成“金科玉律”般的口号。一般来讲,“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历史和生存境遇来看问题、做事情和写文章。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者、研究者、理论家,都是一个具体、丰富、真实的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境域中的人。他总是也只能以其特定的方式来把握人类生存经验某一特定方面的意义和过程”。并不否认,历史上有不少政治人物都对教育富有洞见和热情。但是,高高在上、长官意志乃至一意孤行的直接恶果便是拒绝对话与自我反思,以至很多政策、条例往往劳民伤财,在推行的过程中滋生诸多不幸。这一现象,在民主、自由精神发育不良的社会里尤为普遍。以此为参照,由政府发起和推动的各级各类教育实验改革,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诸多实践偏差的根本原因,便一目了然。

二、知识精英话语:学术深度介入教育

这里的“知识精英”主要用以指称“学院派教育研究者”,即那些以教育科研为业、为生的理论工作者。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精英一样,占有特定的教育话语权是他们维持职业地位和获得学术声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真正能够显示一个时论水平的应该是“知识精英话语”。但是,这一假设在教育领域却常常受到质疑和讥讽。多年来,尽管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手段和职业生存方式一直受到批评,教育理论的实践性、解释力屡遭诟病,但直到如今,整个教育科研制度和教育科研文化却没有多少改良,教育理论的内在品质和话语类型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动。

教育学的学科水平、发展现状差强人意,已是不争的事实。总体上讲,中国教育学属于“舶来品”。从最初学习日、德、美到后来全面仿苏,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教育学中的“知识精英话语”往往离不开大量的翻译著作。但是,回顾近百年教育理论发展史,仅就所引进的国外教育思想而言,从凯洛夫到巴班斯基、维果斯基,从杜威到布卢姆、加涅,他们的言论得到广泛引证,被奉为经典,以至可以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教育学家屈指可数。不得不承认,限于既成的教育科研范式和僵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眼下教育理论的主导性话语已经被简化为一套通用的“公共教育学教材”,编者的姓名轮番更替,但内容和风格却基本雷同。更糟糕的是,在这套“公共教育学教材”老化为大众知识、公共知识、集体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显得空洞、枯燥、乏味,其中没有作者的个人生活,听不见作者个人的声音,作者的个体生命严重缺位。这种形态的话语体系所反映和塑造的只能是整个教育群体的模式化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而言,已经很难从中找到思维的兴奋点和富有意趣的对话主题。

毋庸置疑,话语总是特定主体的话语,总是用以表达特定主体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即揭示特定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生活世界的特定意义。值得赞赏的是,为了应对教育学研究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更为了探索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可行路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以及科研院所里的理论工作者开始走进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以行动研究为旨趣的各类课题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创造性地研究现实问题、针对教育发展的特定领域著书立说的专家学者,且相继建构了一系列富有本土文化特征、具有独立见解的教育理论框架。正是基于专家学者由“书斋”走向“田野”这一教育科研范式的转型,集“教育思想主题化”“理论实践互动常规化”“基地实验改革制度化”三位一体的“教育科研共同体”初见端倪。随着这些教育科研共同体的自立、自为、自主和自觉,期待已久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派”已具雏形。目前,这些学派都拥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和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都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主张和实践路径,且分别在不同层面上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然,这里并不否认,在其传统意义上,不少学派都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称呼,被命名为某一学派的那些人也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谓,甚至一开始也无创建学派的明确意图。但是,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学派可以用来指称某一学术共同体的理论主张、行动目标、学术立场、话语风格和科研方法等,即为某一特定共同体所遵循的基本范式。这是本文对“学派”的基本界说,而且可以期待的是,这些派别之间的学术争鸣、派别内的新陈代谢会为基础教育的有效变革贡献独特的科研范式和实践智慧,并将为1l世纪初的中国教育改革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三、平民实践话语:生活深度介入教育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直接源自于一个人的生存方式。“话语”一词除具有通常所说的言语形式之外,还内含着主体生活的基本规范。简言之。话语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近些年来,行动研究和校本教研兴盛,随着教育研究行为的“群众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转向,以“常识化”“口语化”和“生活化”为主要特质的“平民实践话语”闪亮出场。其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网络论坛、教育博客的涌现以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热闹登场。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教育实践集团(主体为一线教师)要求表达自我生活的必然产物。毋庸置疑,与“知识精英话语”所蕴含的“经院文化”相比,“平民实践话语”更是一种原生态的“底层文化”。

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不同主体教育理解的多样性、复杂性。很久以来,“平民实践话语”一直是一种边缘性话语,在主流教育媒介中长期“缺席”,很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持久的压抑和沉默使该话语主体迫切需要一种便捷的、能够真实反映自身生存状态、能够洞察与倾诉自我心理并传播自身文化的载体,而网络论坛、教育博客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恰恰应时应景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们特别有利于以实践者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反映实践者独有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展示实践者的风采,发出实践者自己的声音。不可否认,教育世界本是理论集团和实践集团共同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话语权不应该由知识精英、教育学家所独霸,这个世界不应仅有玄谈、指责和自娱自乐的声音,还应有实践者那充满艰辛、无奈乃至富有弹性和质感的教育吟颂,尽管这些话语常常花开花谢、自生自灭。事实证明,网络论坛、教育博客已经成为传播和构筑教师文化的重要介质,教育随笔、生活日志已经成为传播和构筑教师文化的有效通道。否则,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各种负面的声音,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声音只能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和慨叹,而不可能成为学院派的反省资料,更不可能上升为各级行政部门的决策依据。

已有的话语实践证明,尤其是教育叙事研究(生活体验研究)的结果显示,教育实践工作者欲从理论集团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首先必须解构和颠覆的就是学院派的所谓学术(理性)话语(语体),倡导感性生活话语,取得自己的话语权。历史上,实践集团自身文化曾一度缺失和低迷,原因就在于受理论集团的语言的压迫和操纵,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因而,在主流的教育刊物和杂志中,标准性、权威性话语总是以知识精英话语为主,而表现教育生活的平民实践话语总处在知识精英话语的霸权之下。值得高兴的是,论坛、博客、随笔、日志主动承担起了建构教师文化的重要使命。

总体看来,今天的教育叙事文本已与以往的格调和表达策略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报道的内容开始聚焦真实生动的教育生活。更多的目光开始关注实践主体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进而在相当程度上为实践主体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我真想把教师的日记当作无价之宝珍藏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所里。”仔细想来,这段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平民实践话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大众诗性话语:情感深度介入教育

情感是一个辐射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动力性要素。没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便没有真实可靠的教育。情感是教育话语诗性品格的核心所在,回避、抽空了情感的教育话语,只能是浮泛、空洞、没有生命意义的说教。整体上看,“大众诗性话语”是一种情感溢于其中的话语,它简明如神喻,朴素如常识,直指事物本质。教育理论中的“大众诗性话语”是一种富有“体验性”,但更富有“哲思性”(内核为“超越性”)的话语。其中,贯穿“体验”与“哲思”的一根红线,便是对于教育的真挚情感。教育情感具体而鲜活的两种存在形式就是教育批评和教育改造(行动)。教育批评指向过去和现实,教育改造(行动)则指向脚下和未来。

相比较而言,“大众诗性话语”是对意识形态话语和知识精英话语的突破与创新,它反映“底层经验”,但又不囿于一般的教育常识和常理。如果将“知识精英话语”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话,“大众诗性话语”的基本特征则显示为“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从结构特点和交际功能上看,在关于教育改革的话语谱系中,“大众诗性话语”是兴之所至,有感而发,诙谐、机智、随性,因而最具灵活性和多样性。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无论是知识精英话语、意识形态话语还是大众诗性话语,皆以平民实践话语为基础和根源。但是,知识精英话语往往沉溺于经院而不自知,意识形态话语往往自以为是而走向独断和专制,唯有大众诗性话语可以穿透理论、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屏障,在各类话语的权利分割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在中外教育文献中,诸如《论语》《学记》、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等都是关于教育的真情言说,都可谓“大众诗性话语”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教育充满激情和梦想,富有人道、人性和人情,文笔流畅而美妙,思想深邃而生动。这些基于真实的教育场景而生发的思索与表达,可以是诗词、隐喻、故事。也可以是随笔、箴言或散文;它不仅脍炙人口,充盈着语言的魅力和理性的力量,而且映照着话语主体的人格与情趣。

这里并不否认,那些习惯于“标准化”理论产品的“制造者”和“消费者”,往往对“大众诗性话语”心生狐疑,甚至贬抑和拒斥,认为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不符合传统的“学术规范”。这一偏见尚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去批驳与修正。其实,由于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体生存方式的多棒性,不同的活动主体往往从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去探讨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这必然形成内容与样态(主要表现为话语方式)各异的教育思想和认识。“大众诗性话语”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实践性、灵动性和开放性,其根本价值就在于可以适时地介入现实,并把焦点定位在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上,直逼时代的核心问题。因此,从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来看,紧缺的正是能够尊重现实、激发梦想、建设重于批判的“大众诗性话语”。

总之,教育生活造就了教育话语,而教育话语也在洗练着教育生活。目前,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及其关系进行话语分析,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一书的开篇写道:“教育的实践借助话语得以结构化。用怎样的话语构想教育的目的与主题;用怎样的话语构成这种实践;用怎样的话语实现这种过程;用怎样的话语赋予这种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用怎样的话语去反思、表达这种实践的经验,这一连串用话语所构成、所实现、所反思、所表达的活动,就是教育实践。”“把教育视为这种话语实践的立场,有可能使得教育学研究成为一种以话语为媒介的意义与关系的重建的实践。”一般认为,话语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话语的界限意味着思想的界限,话语的贫困意味着思想的贫困。但是,真正理想的教育改革话语不在于一次性完成,而在于不断地生成;不在于终结某个理论体系,先知般地把真理交给教育的改革者,而在于不断地打开思考之门,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修复、完善和创新。不仅如此,真正的教育实验改革。必然以责任和使命为根本动力,离不开政策主体、理论主体、实践主体等多元主体的真情投入和对话、互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众诗性话语”所特有的言说方式和传播优势,必将在理论建设和实践创生两个维度上对当前的各类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引领作用,并将对中国教育科学的未来研究范式产生积极影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张荣伟,朱永新.试论教育思想表述的话语困境[J].教育研究,2004(4):22-27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5)

奥巴马一直强调教育问题是他执政期间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奥巴马宣布总统就职之前,就努力制定经济方案来解决由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大力投资教育以改善美国教育所处困境,促进教育的长期发展。所以,奥巴马认为:“应当为所有美国人提供一个完整的、有竞争力、从摇篮到职业的教育。美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必须再次为全世界所瞩目。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一、奥巴马政府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因

奥巴马一上台就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教育形势。由美国经济泡沫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仍然在威胁着美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缓和的趋势,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断恶化,使教育投资出现了缺口,而美国的基础教育自身也面临着巨大困难。

1.经济危机催生基础教育改革

2008年底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破坏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教育。美国各州和学区的教育经费缺口巨大,成千上万的教师面临裁员,大批学校面临倒闭。仅底特律市的教育经费缺口就高达4.08亿美元,导致数十所学校倒闭,最终由州政府接管该市的教育系统。暖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向教育部门和学校拨款减少,得不到政府拨款的学校只能通过提高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转。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使他们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他们的孩子不得不退学甚至是辍学。造成了学生的流失。

2.《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实施不力

2001年1月23日,布什总统制定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目的是改变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然而,该法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意见不一致

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实施以来,美国50个州至少有31个州的议员、州长等对该法持反对意见。2005年,美国各州立法联合会引用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侵犯各州管理权限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教育是各州的责任,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的行为与宪法授权比例不相适应,而资金拨付不足又影响了各州教育改革方案的正常实施。同时有一个调查显示,公众对该法不甚了解,对该法有了解的民众持反对意见居多。

(2)教育经费不足

美国联邦政府在议会上两党关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讨论最多的就是教育经费问题。康涅狄格州学区和教育联合会认为,2006年度财政教育拨款被削减了31%,因而跟政府打官司。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联邦政府把教育预算削减了21亿美元,严重影响了该法的实施。

(3)效果不明显

美国东北教育评估联合会曾经采集了32万名学生从2003年至2005年的成绩数据.通过比较发现,这些学生在该法实施前2000—2003年度成绩提高的速度要高于实施后2003—2005年度。2004年30多个教育机构发展联合声明一致认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是年度充分发展标准《AdequateYearlyProgress)无法实现。在该法实行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经费不足。只有联邦政府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允许各州因地制宜地制定绩效评估体制,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奥巴马总统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黑人总统。他个人的教育经历以及教育理念也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计划

奥巴马自竞选总统以来就非常关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他竞选成功入住白宫后,就公布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针,包括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等.抓住了美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不利,找到了解救基础教育的出发点,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the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of2009),激励各州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随后奥巴马于2009年3月10日在全美拉裔商会上发表关于美国全面教育改革计划的讲话,2009年5月7日公布的2010财政年度的具体预算计划中将教育预算确定为467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3亿美元,涨幅为2.8%。至此,奥巴马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1.早期儿童教育计划

成功的早期教育计划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孩子成长以及事业成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有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儿童早期教育投入.都有大约10美元的社会回报,包括拥有更高的毕业率和就业率、更高的报酬、更少的犯罪、更少使用公共福利体系并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也是奥巴马重视0~5岁儿童教育计划的原因。奥巴马在签署的~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承诺投资50亿美元用于儿童早期教育。

早期儿童教育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1)早期教育拨款。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有5亿美元用于这个项目,目的是提高儿童保育和早期教育的质量,为孕妇以及0~5岁儿童教育的服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求各州提供与联邦政府相匹配的各项资助。(2)早期开端计划(EadyHeadStart)。奥巴马政府非常重视“早期开端计划”。《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拨款10亿美元资助这个计划的实施,并提供11亿美元用于扩展“早期教育开端计划”项目。在2010年的教育预算中规定,1.625亿美元用于“早期阅读项目”,致力于广泛地为0~5岁儿童提供高质量的以研究为基础的早期文化服务:3.74亿用于扩展“努力阅读项目”,为青少年文化示范基金增加了3.5万美元:另有3亿美元用于一项新的计划,帮助校区为小学程度的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协调一致的阅读指导。(3)儿童保育发展拨款计划(ChildCareDevelopmentBlockGrant)。奥巴马政府在布什政府的政策基础上.对该计划进行了调整,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同时开发保育分级体系以保证儿童保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4)护士家访计划(NurseHomeVisitationProgram)。为了更好地为0~5岁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奥巴马政府组织5.5万名训练有素的护士进行经常性的家访,为那些初为父母者提供帮助,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奥巴马政府的早期儿童教育计划充分体现了奥巴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和关怀,他坚信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投资有利于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2.采用更高的教育标准和更适当的评估体系

奥巴马政府认为,采用世界一流的标准,能使美国的课程适应21世纪的要求,促进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布什政府采用的AYP标准无法准确地衡量出教育质量,迫使奥巴马修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加大对该法的资助,确保教育机构和部门能够获得所需资金。与此同时,改变学生的评估体系,寻找更适合学生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评估数据系统,为学生以后发展做好准备,比如福罗里达州就建立了记录从幼年到大学的学业发展的数据系统,同时还要在学校内部培育一种新的问责制文化。

3.招聘、培养并奖励卓有成效的教师

学生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美国的未来同样取决于教师。在《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联邦政府承诺提供几十亿资金用以保证在经济低谷时期学校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创建了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教师服务奖学金”.吸引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在师资匮乏的地区或者学科领域工作满四年的毕业生可以获得相当于研究生两年学费的资助。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5.173亿美元用于“教师激励基金”,目的是通过努力为教师提供财政奖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缩小城乡教师差距,并将其中的3000万美元用于招聘教师。另有9亿美元用于“州改善教师素质补助金”项目,帮助各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同时将部分资金投资于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如5000万美元用于“教师质量合作伙伴”项目。通过多个项目以及资金支持,试图寻找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拥有更多优秀教师。

4.改革薄弱学校,促进学校创新

目前,美国各州都有许多特许学校,但这些特许学校的效率比较低,忽略了学校创新。奥巴马政府关注这些薄弱学校,在《小学与中学教育法案》中承诺尽量满足这些薄弱学校的要求,通过扩大各州和地区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找到有效措施以便改变这些学校落后的局面,同时积极促进学校创新,增强学校竞争力。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有1亿美元用于“成效与创新基金”,还有《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允诺的6.5亿美元的资助,用于各州和地区的教育机构以及一些非营利性组织进行的一些教育创新项目。除此之外,联邦政府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中学毕业促进计划”,旨在减少辍学人数。提高中学的毕业率。同时,奥巴马要求父母肩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确保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美国教育的发展尽一份力。

5.“力争上游”计划

奥巴马认为,“未来属于拥有高素质国民的国家”。为了改革目前备受争议的教育。提高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使美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成绩国际排名在未来十年里达到中等优秀,2009年7月10日奥巴马发表讲话将预算中的40亿美元用于“力争上游”计划《RacetotheTop).设立“力争上游基金”,促进各州围绕《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所勾勒的四大教育改革领域制定出全面、一贯的改革方案。除了供各州竞争的40亿美元,美国联邦教育部还预留了3.5亿美元用于帮助各州建立跟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相挂钩的教育评估系统。“力争上游”计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改变美国的教育现状起到积极作用。

三、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教育资金匮乏,教育质量下降,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拨款,才能缓解教育财政紧张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使美国在各个方面超越世界引领全球。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奥巴马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

在奥巴马登台之际提出了基本教育改革方针,指导教育改革发展方向,随后又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目的就是更加有效地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投资。这笔拨款除了填补财政缺口以外,着重改善了基础教育相关制度.为美国公众所承认。然而,该法案却没有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拨款方式,没有出台具体的拨款指导方针.及关于进度的具体明确的指导方案。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6)

奥巴马一直强调教育问题是他执政期间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奥巴马宣布总统就职之前,就努力制定经济方案来解决由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大力投资教育以改善美国教育所处困境,促进教育的长期发展。所以,奥巴马认为:“应当为所有美国人提供一个完整的、有竞争力、从摇篮到职业的教育。美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必须再次为全世界所瞩目。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一、奥巴马政府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因

奥巴马一上台就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教育形势。由美国经济泡沫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仍然在威胁着美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缓和的趋势,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断恶化,使教育投资出现了缺口,而美国的基础教育自身也面临着巨大困难。

1.经济危机催生基础教育改革

2008年底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破坏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教育。美国各州和学区的教育经费缺口巨大,成千上万的教师面临裁员,大批学校面临倒闭。仅底特律市的教育经费缺口就高达4.08亿美元,导致数十所学校倒闭,最终由州政府接管该市的教育系统。暖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向教育部门和学校拨款减少,得不到政府拨款的学校只能通过提高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转。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使他们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他们的孩子不得不退学甚至是辍学。造成了学生的流失。

2.《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实施不力

2001年1月23日,布什总统制定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目的是改变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然而,该法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意见不一致

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实施以来,美国50个州至少有31个州的议员、州长等对该法持反对意见。2005年,美国各州立法联合会引用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侵犯各州管理权限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教育是各州的责任,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的行为与宪法授权比例不相适应,而资金拨付不足又影响了各州教育改革方案的正常实施。同时有一个调查显示,公众对该法不甚了解,对该法有了解的民众持反对意见居多。

(2)教育经费不足

美国联邦政府在议会上两党关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讨论最多的就是教育经费问题。康涅狄格州学区和教育联合会认为,2006年度财政教育拨款被削减了31%,因而跟政府打官司。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联邦政府把教育预算削减了21亿美元,严重影响了该法的实施。

(3)效果不明显

美国东北教育评估联合会曾经采集了32万名学生从2003年至2005年的成绩数据.通过比较发现,这些学生在该法实施前2000—2003年度成绩提高的速度要高于实施后2003—2005年度。2004年30多个教育机构发展联合声明一致认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是年度充分发展标准《AdequateYearlyProgress)无法实现。在该法实行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经费不足。只有联邦政府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允许各州因地制宜地制定绩效评估体制,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奥巴马总统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黑人总统。他个人的教育经历以及教育理念也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计划

奥巴马自竞选总统以来就非常关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他竞选成功入住白宫后,就公布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针,包括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等.抓住了美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不利,找到了解救基础教育的出发点,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the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of2009),激励各州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随后奥巴马于2009年3月10日在全美拉裔商会上发表关于美国全面教育改革计划的讲话,2009年5月7日公布的2010财政年度的具体预算计划中将教育预算确定为467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3亿美元,涨幅为2.8%。至此,奥巴马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1.早期儿童教育计划

成功的早期教育计划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孩子成长以及事业成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有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儿童早期教育投入.都有大约10美元的社会回报,包括拥有更高的毕业率和就业率、更高的报酬、更少的犯罪、更少使用公共福利体系并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也是奥巴马重视0~5岁儿童教育计划的原因。奥巴马在签署的~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承诺投资50亿美元用于儿童早期教育。

早期儿童教育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1)早期教育拨款。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有5亿美元用于这个项目,目的是提高儿童保育和早期教育的质量,为孕妇以及0~5岁儿童教育的服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求各州提供与联邦政府相匹配的各项资助。

(2)早期开端计划(EadyHeadStart)。奥巴马政府非常重视“早期开端计划”。《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拨款10亿美元资助这个计划的实施,并提供11亿美元用于扩展“早期教育开端计划”项目。在2010年的教育预算中规定,1.625亿美元用于“早期阅读项目”,致力于广泛地为0~5岁儿童提供高质量的以研究为基础的早期文化服务:3.74亿用于扩展“努力阅读项目”,为青少年文化示范基金增加了3.5万美元:另有3亿美元用于一项新的计划,帮助校区为小学程度的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协调一致的阅读指导。

(3)儿童保育发展拨款计划(ChildCareDevelopmentBlockGrant)。奥巴马政府在布什政府的政策基础上.对该计划进行了调整,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同时开发保育分级体系以保证儿童保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

(4)护士家访计划NurseHomeVisitationProgram)。为了更好地为0~5岁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奥巴马政府组织5.5万名训练有素的护士进行经常性的家访,为那些初为父母者提供帮助,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转奥巴马政府的早期儿童教育计划充分体现了奥巴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和关怀,他坚信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投资有利于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2.采用更高的教育标准和更适当的评估体系

奥巴马政府认为,采用世界一流的标准,能使美国的课程适应21世纪的要求,促进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布什政府采用的AYP标准无法准确地衡量出教育质量,迫使奥巴马修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加大对该法的资助,确保教育机构和部门能够获得所需资金。与此同时,改变学生的评估体系,寻找更适合学生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评估数据系统,为学生以后发展做好准备,比如福罗里达州就建立了记录从幼年到大学的学业发展的数据系统,同时还要在学校内部培育一种新的问责制文化。

3.招聘、培养并奖励卓有成效的教师

学生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美国的未来同样取决于教师。在《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联邦政府承诺提供几十亿资金用以保证在经济低谷时期学校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创建了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教师服务奖学金”.吸引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在师资匮乏的地区或者学科领域工作满四年的毕业生可以获得相当于研究生两年学费的资助。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5.173亿美元用于“教师激励基金”,目的是通过努力为教师提供财政奖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缩小城乡教师差距,并将其中的3000万美元用于招聘教师。另有9亿美元用于“州改善教师素质补助金”项目,帮助各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同时将部分资金投资于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如5000万美元用于“教师质量合作伙伴”项目。通过多个项目以及资金支持,试图寻找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拥有更多优秀教师。

4.改革薄弱学校,促进学校创新

目前,美国各州都有许多特许学校,但这些特许学校的效率比较低,忽略了学校创新。奥巴马政府关注这些薄弱学校,在《小学与中学教育法案》中承诺尽量满足这些薄弱学校的要求,通过扩大各州和地区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找到有效措施以便改变这些学校落后的局面,同时积极促进学校创新,增强学校竞争力。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有1亿美元用于“成效与创新基金”,还有《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允诺的6.5亿美元的资助,用于各州和地区的教育机构以及一些非营利性组织进行的一些教育创新项目。除此之外,联邦政府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中学毕业促进计划”,旨在减少辍学人数。提高中学的毕业率。同时,奥巴马要求父母肩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确保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美国教育的发展尽一份力。

5.“力争上游”计划

奥巴马认为,“未来属于拥有高素质国民的国家”。为了改革目前备受争议的教育。提高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使美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成绩国际排名在未来十年里达到中等优秀,2009年7月10日奥巴马发表讲话将预算中的40亿美元用于“力争上游”计划《RacetotheTop).设立“力争上游基金”,促进各州围绕《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所勾勒的四大教育改革领域制定出全面、一贯的改革方案。除了供各州竞争的40亿美元,美国联邦教育部还预留了3.5亿美元用于帮助各州建立跟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相挂钩的教育评估系统。“力争上游”计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改变美国的教育现状起到积极作用。超级秘书网

三、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教育资金匮乏,教育质量下降,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拨款,才能缓解教育财政紧张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使美国在各个方面超越世界引领全球。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奥巴马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

在奥巴马登台之际提出了基本教育改革方针,指导教育改革发展方向,随后又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目的就是更加有效地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投资。这笔拨款除了填补财政缺口以外,着重改善了基础教育相关制度.为美国公众所承认。然而,该法案却没有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拨款方式,没有出台具体的拨款指导方针.及关于进度的具体明确的指导方案。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7)

“2061计划”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技知识非常薄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科技扫盲;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制定一个示范性、指导性的基本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希望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据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从而使下几代人具备科学技术的基础素质。

普及科技教育不是盲目增加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

二、“2061计划”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1985~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首都华盛顿建立了领导实施“2061计划”的总部,并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于1989年推出了阶段性成果《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我们的下一代必将面临巨大的变;科学、数学和技术位居变革的核心,它们导致变革,塑造变革,并且对变革做出反应,它们对今日的儿童适应明日的世界十分重要。该报告提出了未来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应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的框架,包括主要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掌握这些内容、概念和联系的基本态度、方法和手段。

第二步,1989~1993年,“2061计划”总部在旧金山、圣地亚哥、费城、圣·安东尼奥、麦迪逊郊区麦克伐兰、阿瑟农村等六个有不同代表性的地区建立了分部,根据第一步提出的理论和指导思想,研究实施所需要的条件、手段及战略,并设计不同模式的课程。同时,散发第一步的研究报告,展开广泛讨论,制定相应的教育改革和革新工程。1993年问世的《普及科学的阶段指标》报告,标志着“2061计划”第二阶段圆满结束。该报告阐述了数学、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的性质、特点,确定了不同年级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及发展程度。

第三步,1993年以后,在完成前两阶段任务的基础上,“2061计划”拟用10年或更长

的时间,在一些州和学区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教育改革实验。目前的实验以“2061

计划”的6个分部为骨干向四周辐射。一般每个分部新建或接管5至6所实验学校,依据《普

及科学的阶段指标》制定实验学校的科学教育大纲,组织编写相应教材,进行教师培训,开

展大学、中学、科学家、企业家甚至包括家长和社区之间的多向交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1996年,“2061计划”设计了进一步的改革蓝图,编制丰富多彩的参考材料,并使之变

成电子信息,广为传播;制定关于课程改革和工程推行情况的评价标准;促使各级教育的一

体化,特别提倡大学要继续支持基础教育;加强教师培训和对科技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筹

集和落实改革所需资金。

三、“2061计划”的特色

1.综合性。“2061计划”实施的对象是综合的,它力图在实验区内,面向从幼儿园到高

中各个阶段的所有学生和学科,进行科技普及;实施的范畴是综合的,它在制定新教学大纲

的同时,配套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技术、考试方式和学校的组织机构;参与者也是综合的,

要使这些改革措施彼此兼容,就得顾及家长、政策制定者、教师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2.长效性。“2061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安排后付诸实施的,它的效果要通过几

十年而不是几年来检验。

3.基础性。“2061计划”强调基础学科,主张在中小学开设数学、科学、技术方面的核

心课程;同时,各学科内部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主。

4.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学校中,学校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思

考问题而不是告诉其现成答案。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像能力并解

决实际问题。

5.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061计划”非常注重发挥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的主导

作用,认为只有教师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直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也只有教师才能

根据改革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更新课程、改善教学。

6.协作性。“2061计划”认为,没有一个团体或部门是唯一具有智慧和权威的机构,改

革离不开合作与交流。中小学教师、行政官员、社区领导者、大学教授和政策制定者应取长

补短,共同参与教改。

四、从“2061计划”看美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

1.谋求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力求处理好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的关系,以核心课程为主;

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改变过去忽视知识传授、片面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

做法,增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传授时间。在加大科技知识教学力度的同时,重视文化、历

史、地理等社科知识的传授。为此,近年来,“2061计划”提倡使用“大科学”的概念。

2.继续保持课程的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发展特长,允许提前升级、捷足先登。

选修课比例较大,特别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注重因

材施教,重视拔尖人才的培养。

3.教学安排开放化。教学人员有本校教师,也常请教授、专家、科学家等来校讲课。教

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有时也走出校园,到政府机构、企业、大学或田间,接触社会和自然。

近几年,美国中小学普遍加强了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加大国际知识传授的力度。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8)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我们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论大中小学,都太注重继承,都太注重记忆,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们大中小学课本的知识容量和难度远大于欧美。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苦、很累,他们把功夫都下在强化重复性思维方面。我们的学生发展了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欧美的学生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西方人拿诺贝尔奖的却远远多于我们。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认识到: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计算的。人类不具备鸟类的飞行功能,但却设计出飞机、火箭,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动物,但能设计出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见人类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纪末最应该深刻认识到的现实。今天国家强大起来了,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唯独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变。今天,考试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重复、记忆负担比几十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教育怎能应付本世纪世界经济的挑战?

综上分析,基础教育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国家的最高利益来考虑,改变基础教育现状,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实施创新教育须进行的几项改革

高考制度的改革。

有人说:"高考不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吗?现在就是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因为只有通过它才可能达到充满希望并获得发展的彼岸。如果我们不去改造这座"独木桥",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传、动员大家不要拥挤,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几十年来,我们从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反对"应试教育",问题真正解决了吗?

现在的高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鉴别几百万学生,至少有两个弊端是明显的。第一,在这种统一标准的影响下,因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学校教师也用主要精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果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说,这种考试制度在选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9)

我国的基础教育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扎实的。但是,近几年来,在大广大农村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体系紊乱,生员极度短缺,投资严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农村教育跛足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产生这种局面的因素也是复杂的,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质力量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欠账过多的问题

农村教育一直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加之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片面的思想认识,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重城市,轻乡村;重考分,轻素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教育体系呈分崩离析之状。农村教育体制改革,通过考试,解决了民办教师的供养问题。将一部分合格的教师纳入了财政分配的行列;而将另一部分教师清除出了教师队伍。通过精简机构,撤销了乡镇级的教育组,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通过减赋,取消了教育附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成绩是主要的,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也为教育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农村小学的老师减少了,却没有想办法予以补充;体制精简了,对农村基层学校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去。弄得乡村学校有没有老师没有人管,学生有没有地方上学没有人管,农村有多少适年儿童辍学更是没有人管。说到底,还是对农村教育的管理投入没有跟上。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造成严重的教育缺失,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不良后果。

2、农村学校生员有青黄不接之势。随着打工族的增多,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选择了就近的学校就读;也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城里购置了房屋,将自己的孩子转学到城里读书。这样一来,有一部分农村学校的学生就逐渐少起来了。有些地方,不仅学生少,老师也少。某市徐刘小学2006年全校只有2个老师和3个学生。其中一年级一个,二年级一个,五年级一个。老师教了一段时间,维持不下去了,就将学校撤销了。这三个孩子没有地方上学,其中有一个小孩投靠亲友在镇上读书,另外两个学生就只有辍学。农村类似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今农村富裕了,上学的孩子却减少了,岂不是咄咄怪事?

3、农村投入不足如断乳待哺之羊。所谓的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究竟是指的什么呢?除了一些特困地区的学校没有校舍,没有课桌之外,应该说在中国的中东部地区的乡村里学校的基础设施还是有的。村镇中小学主要是老师不足和教师的工资没有着落。在财政、地方和农民共同负担的年月里,供养了大部分民办老师,他们的素质虽然不高,但他们能解决学生的识字问题;他们虽然没有养老保险,但是有的人教了一辈子的农村小学生也无怨无悔;他们虽然很难造就出批量的大学生,但他们却为农村减少了成千上万的文盲。他们是深受当地的老百姓爱戴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在农村,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学校收费过高,农民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让孩子停学;另一方面,有许多中小学却成了欠账大户。几乎每个学校都欠着一屁股的债。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投入不足,还是经营不善呢?人们是该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二、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有受农村整体投入欠账的牵连,也有人们对农村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有受城市教育挤压带来的伤痛,也有形式主义带来的困惑;有农村的瓜果熟得快,农民的孩子当家早的惯性,也有长远的利益见不着,眼前的利益来得快的误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重城轻乡的教育投入方式使得农村学校负债累累。长期以来,城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着基础教育,几乎没有一个城里的孩子不是高中毕业的;而农村的孩子没有进过学堂门也不足为奇。一方面,城市学校的资金来源比较多,上面来检查也可以装一装门面,教育经费偏向城市的自然也就多一些了;另一方面,农村面宽点多底子薄,要想把所有的学校都办好,的确不容易,再加上过去的农村学校,大多数是靠农村收取提留的一部分来供养的,有的地方提留收不起来,就只有欠着学校的。日积月累,学校的欠账越来越多,经费越来越紧,无米之炊的日子也越来越频繁。过去的一村一校,慢慢地变成了由邻近的两个村或者是三个村联合办一所学校,有些地方甚至把联办学校也撤销了,孩子们只好跑上十多里路到镇上去读书。有些孩子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干脆就不上学了。农村的孩子没有上学的地方,虽然说不完全是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是,投入不足却是最根本的问题。

2、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检查使得农村学校雪上加霜。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活动,的确促使农村教育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有很多中小学就是在达标中欠下的账。有些学校本来就不富裕,为了按照上级的要求达标,就不得不大兴土木,不得不咬紧牙关增加一些设施。检查一阵风就过去了,可学校的债务却不是一时半载能还清的。学校又没有正当的资金来源,只好以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为代价来逐年偿还债务。负担加重了又迫使有些家庭不宽裕的人家望而却步。这种恶性循环把农村的基础教育不断地推向了深渊。

3、农村教育整体滑坡使得投资载体发生变化。农村基础教育是以中小学为载体的。目前,有些地方出现了村里没有小学,镇上没有中学的问题,没有了学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钱该往什么地方投呢?是这些村不需要学校,还是领导者的心中没有农村学校呢?是农村的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还是先把别的大事抓好了再来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呢?是脚踏实地逐村逐户地调查拿出农村教育投资方案,还是泛泛地说说而已呢?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根源在哪里呢?在于有些人对农村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归根结底,还是存在着对农民的感情问题,存在着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的问题。尽管农村的孩子不能上学不会损害某些领导者的切身利益,但可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尽管农民的儿子提前加入了打工族的行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尽管农民的子女辍学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却是可能造成未来国力减弱的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们不重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行吗?

三、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策略

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每个行业的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然而教育却是一项基础建设,它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而人的素质的高低却对未来经济建设的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就要十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问题,就要改变投资载体的现状,注重主体投入的方式,确定总体投入的方向。

1、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载体的引导、指导和督导。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忽视,不能断档,更不能荒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摸清投资载体的现状,调整农村教育的格局,建立基础教育的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引导、指导和督导。所谓引导,就是要逐村逐户的调查摸底,并且登记造册,彻底清查出农村究竟有多少孩子是在外地上学,有多少孩子没有上学,要像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来一个全民动员和全民配合,对适龄的辍学儿童要进行分类排队,有多少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没有能力上学的;有多少是因为教育环境欠佳而导致孩子辍学的;有多少是受其他因素的制约而上不了学的。摸清情况以后,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力争不漏掉一个孩子,不发现一个新文盲,不为今后留下一个新的遗憾。所谓指导,就是要对农村缺师少教的问题拿出一个指导性的工作方案出来,要进一步整合农村教师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在舆论上引导老师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任教,对在这方面成绩突出者予以大力表彰;在工作待遇上要尽可能地给予改善,为他们创造一个在艰苦的环境里教书育人的良好条件;在对农村教师师源的补充上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设想和长远的规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长期地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抓出成效来。所谓督导,就是要恢复或者重建农村教育体系,对农村教师的设置、定位、培训、检查、考核以及职称和职位的晋升等工作要有人问,有人管,并且要层层落实督导责任。只有建立起农村教育体系,解决好农村的师资力量问题,让农村的学校里有人教书,有人读书,才能为农村的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把那些不能读书或者不愿意读书的孩子请进学堂里来,才能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变为有效投入。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10)

学习该门课程的多是95后的大一学生,从他们记事起,网吧已经进入了大街小巷,计算机也逐渐的进入家庭,网络应用也日趋丰富,现在4G网络使得手机客户端上网更快捷。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条件和机会日益增多,这也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缩短学时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多局限于应用电脑或手机上的网络软件,如搜索、看视频、看新闻、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再深一点会网上购物。由于他们接触的是成熟的软件,多满足娱乐或沟通的需求,对于软件的界面分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他们并不明白软件设计和网络的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到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1.2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中学阶段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这门课程主要涉及粗浅的计算机知识和办公自动化软件,但由于是不参加高考的副课,许多学校并没有系统的传授和考核这门课程,师生都没有重视,所以信息技术课并没有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大部分学生看了《计算机基础》的目录后表示很多内容都是陌生的,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操作都需要系统的学习和提高。有极少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熟悉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和设置,能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输入、编辑和格式化文档,对其他的软件使用较少,数据库知识基本为零。当然也有极少的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这些班级通常在专业后带一个职字,如园艺职,这些学生来自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了进入大学他们必须先参加信息技术课的考试,通过题海战术他们记住了一些知识,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甚至并没有亲自进行上机实验,实践操作能力依然薄弱。

1.395后大一学生的一般个性特点

从心理学研究的视角看,他们当前正经历着生物性过渡、认知的过渡及社会性过渡等的基本变化。他们离开了家庭,以寝室为单位与同龄人生活在一起,生活变得相对独立。通过兼职或大学生社团开始进入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喜欢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零碎的信息,扩展了见识,却吸收实践得很少;他们也喜欢上网聊天,在一项大学生的上网目的调查中,有15%的人将聊天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甚至有的人近90%的时间都是用来聊天,说明大学生渴望与他人沟通,被他人理解。而且,他们喜欢通过QQ空间、微信等方式晒自己的生活、见闻和所思所想,喜欢他人关注自己、也喜欢关注他人。95后大一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同时也具备网络时代的个性特点,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渴望被人关注和互相沟通。

2《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与策略

《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的教材是蒋加伏、沈岳老师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和《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该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office软件、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基础。这些内容,有的理论性较强,如计算机系统基础、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等;有的操作性很强,如操作系统基础、office软件、多媒体技术等。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要精讲、深入浅出的讲透,要与实际的例子相结合,同时还要通过课后习题及补充的习题巩固所学,这样知识才能并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教师可先示范操作,然后布置一个综合的任务由学生来解决,该任务是围绕操作知识点设计。学生如果认真听讲,再与同桌讨论后,随机点名上来的同学都能试着操作,有的能独立的解决任务,不会解决的在老师的提示下也能完成。后续office软件的知识,除了任务驱动教育法以外,还可以凝炼知识点。例如前面已经介绍过word表格的边框、底纹、行高、列宽的知识,后面excel表格的边框、底纹等知识可以略讲,只需要告知在哪个地方设置即可,不必再作示范。实验上机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操作性强的知识。实验书的实验分3种类型,案例、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案例有明确的操作步骤,验证性实验有明确的任务要求,设计性实验只有最后的效果图。根据学习的熟练程度,刚接触office软件word可以做案例型实验,excel可选择验证性实验,ppt可选择设计性实验,这样学生做实验就不会仅仅机械的照本宣科去做,而是有挑战性。做验证性实验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他可以参照案例的步骤,也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再验证,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识别及整合利用能力增强。设计性试验则更好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更符合现实需求。上机过程中,除了明确每节课的实验内容外,还要加强实验作业的检查。通过检查,使大部分学生有目标,能专心的去完成作业;如果对实验的好坏不考核,那么很多学生可能会借用上机的时间聊天、玩游戏等,影响实验的效果。

3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编写的内容、内容的顺序等对教师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材能把操作性强的知识通过综合性的案例贯穿起来,则教师的教育效果更佳。而且每续写一系列知识后,还应该提出问题或任务供学生思考和解决,这样带领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目前该实验教材所设计的实验,包容书本知识点不够多,综合性不强,还应该丰富实验的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

(2)操作性的知识可在机房授课

现在操作性知识的学习通常是教师课堂多媒体讲授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机会实践,只是听看记。当内容多了以后,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操作性的知识在机房授课,通过教师客户端软件控制学生机,可以广播示范,然后交由学生自行练习几分钟,或将一个任务文件分发给学生,要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样学生听、看、记、练结合在一起,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3)改革考试方式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采取纸卷与上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纸卷着重考查基本的理论知识,上机则主要考查操作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由于上机试题是随机抽取,计算机评分,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是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如果全部采用纸卷的形式,则操作能力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例如有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一些技巧也能考好。所以开发和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系统,对这门课程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4)建立网站,方便学生下载资源和深入探索

课程网站既是一个资源聚集点,也是一个资源的发散点。网站不仅是教材的大纲、教育内容、电子课件、教案、习题、任务案例等教育资料的聚集点,还应该做成一个发散点,引导学生去探索更深更广的知识。如网络原理,可附加信息检索、小型局域网的组建等知识;数据库原理,则可以附加数据库与软件的连接、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等。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11)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