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九年级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1:50

九年级教案

九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教学重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

【学法提示】 由生活事例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 方法:取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导学过程】

一、 预习导学 利用10分钟通读教材填写下列问题。

(一) 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速度的定义:

3速度的单位:

4计算公式:

(二)匀速直线运动

1、 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2、 叫匀速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

二、问题精讲

1、 由图1甲、乙两图表示游泳运动员比赛时情景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甲表示某一时刻的情景,图乙表示在终点时的情景,则图甲表示 ,图乙表示 .

假如运动员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物理学中用_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根据教材31页的例题演示,总结解题规范化要求

三、练习反馈

(1)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则 ( )

A 甲同学的速度大 B 乙同学的速度大

C 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 D 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2)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3)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4)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7s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105km/s)( )

A 8.1×105km B 4.05×105km C 3×108km D 3×105km

(5)试判断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A 正在起动的汽车 B 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 被抛出去的石块 D 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m路程用了30s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 )

A 0.5m/s B 1.5m/s C 2m/s D 3m/s

(7)一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过一座100m的涵洞,队伍全部穿过涵洞需要 ( )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8)一架飞机作匀速直线运动,在5秒内飞行了1000米,求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9)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6千米,他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小华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

四、联想变通

(1)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照相机连续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2秒,车长为10米,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米/秒.

(2)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值得公路上行使,为了反映两辆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某人拍摄了议长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3所示.已知每隔2秒曝光一次,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反思总结】

反思: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反思本节课涉及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的优缺点:

总结:(1)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本节内容的知识点:

【作业超市】必做题:完成课本后面练习和《课程练习》。

看了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的人还看:

1.九年级物理电动机教案

2.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

3.人教版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

九年级教案篇(2)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的真实存在及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等粒子所构成,讨论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是运动的及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知识。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 ,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 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 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扩散到水的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 中将学生实验(氨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性质时,树立起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大小不同和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的照片。

对于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quot;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 、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非常微小,都在不停地运动,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 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运动论的有关知识(是运动的,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运动状态、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概念的建立及对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

对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参考:

一、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中国学习联盟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 第一节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说明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的照片。

C60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有没有变化;如何从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氧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由二氧化硫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保持,而二氧化硫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 概念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的照片,讨论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性质。

板书:

二、性质

1、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是不断运动的

3、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 思考:从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 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看了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教案的人还看:

1.9年级上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2.氧气化学教案及反思

3.初三上册化学《氧气的性质》期末检测试题

4.九年级化学氧气教学反思

九年级教案篇(3)

2020北师大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正弦和余弦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五、板书设计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函数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吗?

1、学校计划组织一次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函数,n是自变量

2、,n是函数,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 与 都有意义.

(3)小题的 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 ,因此要求 .

同理(4)小题的 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 ,因此要求 且 .

第(5)小题, 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被开方数是 .

同理,第(6)小题 也是二次根式, 是被开方数,

.

解:(1)全体实数

(2)全体实数

(3)

(4) 且

(5)

(6)

小结: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函数的解析式是整数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片面地认为,凡是分母,只要即可.教师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求出使函数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与次类似.

但象第(4)小题,有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将答案写成 或.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在这里就直接拿过来用.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讲清“且”与“或”.说明这里 与是并且的关系.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5元,一般车保管费是每次一辆0.3元.

(1)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次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解:(1)

(x是正整数,

(2)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间

总结: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就要求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函数 ,当自变量 时,相应的函数y的值是 .60叫做这个函数当 时的函数值.

例3、求下列函数当 时的函数值:

(1)

(2)

(3)

(4)

解:1)当 时,

(2)当 时,

(3)当 时,

(4)当 时,

注:本例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以此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在研究函数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函数值.另外,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直接开平方法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

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

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的方程,将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1:填空

(1)x2-8x+________=(x-________)2;(2)9x2+12x+________=(3x+________)2;(3)x2+px+________=(x+________)2.

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p2)2 p2.

问题2:目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方程?二元怎样转化成一元?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二次如何转化成一次?怎样降次?以前学过哪些降次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2=9,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3,如果x换元为2t+1,即(2t+1)2=9,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2t+1变为上面的x,那么2t+1=±3

即2t+1=3,2t+1=-3

方程的两根为t1=1,t2=-2

例1 解方程:(1)x2+4x+4=1 (2)x2+6x+9=2

分析:(1)x2+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2=1.

(2)由已知,得:(x+3)2=2

直接开平方,得:x+3=±2

即x+3=2,x+3=-2

所以,方程的两根x1=-3+2,x2=-3-2

解:略.

例2 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 m2提高到14.4 m2,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10(1+x)x=10(1+x)2

解: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

则:10(1+x)2=14.4

(1+x)2=1.44

直接开平方,得1+x=±1.2

即1+x=1.2,1+x=-1.2

所以,方程的两根是x1=0.2=20%,x2=-2.2

因为每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应为正的,因此,x2=-2.2应舍去.

所以,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应为20%.

(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共同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页 练习.

四、课堂小结

九年级教案篇(4)

1.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

C.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D.耶稣、基督教

2.ISIS组织,翻译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是一个活跃在中东的极端恐怖主义组织,宣称自身对整个穆斯林世界拥有地位,该组织信仰的神为()

A.释迦牟尼B.耶稣C.穆罕默德D.安拉

3.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实质性变化是指()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D.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

4.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财富是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

B.欧洲人最终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航行

C.哥伦布在航行中并未到达印度

D.葡萄牙王室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

5.“三权分立”即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政府机构共同存在、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当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政治制度。下列文件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

6.1789年7月14日,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C.拿破仑发动政变D.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

7.工业革命完成后,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巩固扩展,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B.美国独立战争C.美国南北战争D.俄国1861年改革

8.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光荣的革命宣言。“它”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

9.被誉为“汽车之父”的发明家“卡尔•本茨”的国籍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10.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A.独立战争B.工业革命C.南北战争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1.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德国闪击波兰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2.下列事件中与英德关系无直接关联的是()

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偷袭珍珠港D.诺曼底登陆

1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新秩序”指的是()

A.维也纳体系B.多极化C.两极格局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对工业的调整D.大力整顿银行

15.长春人民广场内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碑顶部有一架飞机模型,为此纪念二战末期某国出兵中国东北时牺牲的飞行员。请问“某国”是指()

A.日本B.美国C.苏联D.英国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5分)

16.以下是各国使用过的货币,上面都印有该国重要历史人物的头像。阅读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划“√”,否则划“×”。(共6分)

(1)图一中的人物领导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2)图一货币出现不可能早于1917年。()

(3)图二中人物的生活年代,日本正向西方学习。()

(4)图三中人物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的总统。()

(5)三位人物的出现都有利于本国的资产阶级统治。()

(6)上述三个国家都在十九世纪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7.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大型教堂,一直是英国君主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点。教堂中也安葬着一些英国历的人物,这些见证历史巨变的大人物长眠于此。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共16分)

(1)克伦威尔死后曾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但后来一位复辟的君主下令将他的遗体锯开移除。请问这位君主是谁?克伦威尔因何事遭他如此痛恨?英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3分)

(2)牛顿逝世后被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获此殊荣,源于他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哪些贡献?(3分)

(3)达尔文逝世后也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志铭写着:“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请问“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是指达尔文提出了哪一理论?这一理论有何意义?(3分)

(4)丘吉尔逝世后也长眠于威斯敏斯特教堂,丘吉尔在二战中参加了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为尽快打败法西斯奠定了条件,这是哪年的哪次会议?参会的各国首脑还有哪些?(4分)

(5)这些被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人物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3分)

18.二战题材的电影历来在世界影坛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受到历史爱好者、军事迷们的关注。根据以下几个二战题材的电影回答相关问题。(共11分)

(1)1971年的奥斯卡奖影片《虎!虎!虎!》是一部经典的二战影片。虎、虎、虎是日本海军航空队在偷袭成功后发出的密语代码,意为“奇袭成功”。请问日本此次奇袭了哪个国家?这个国家有何直接反应?这次奇袭对二战进程有何影响?(4分)

(2)2001年出品的电影《兵临城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苏联将领说:“本市承载着领袖的名字,它不仅是个城市,更是个象征,如果德军占领本市,全国就会瓦解”。请问该电影是以哪场战役为背景的?哪个国家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这一战役在二战中有何重要地位?(4分)

(3)1993年好莱坞电影《辛德勒名单》再现了德国企业家辛德勒在二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请问此时德国的元首是谁?他属于哪个政党?这一政党犯下了许多罪行,请你举出一例。(3分)

19.奥运会开幕式历来是历届奥运会的重头戏,它不光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也表现着历史的波澜壮阔。下面两张图片分别选自两届奥运会开幕式。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共12分)

(1)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火炬手要跨越代表历届奥运会的横幅。当火炬手跨越到代表1916年第六届奥运会的横幅时却故意摔倒了,象征着那次奥运会因战争而停办,请问这是哪一场战争?(1分)

(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有一个表演环节是“高高耸立的烟囱与大英帝国的光荣”。请问这表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

(3)2016年的奥运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办。巴西地处美洲,如果开幕式中要表现一个关于美洲被发现的历史事件,你推测会是哪一事件?(1分)

(4)请在上述三道题的答案中任选其一,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并谈谈这个事件给你带来的启示。要求:含六个知识点,题目自拟,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9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5ADDDD6——10ABDDC11——15BCDCC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5分)

16、(1)×(2)√(3)√(4)×(5)×(6)×

17、(1)查理二世(1分)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君主立宪制(1分)

(2)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的创建、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3分)

(3)进化论(1分)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2分)

(4)1945年。雅尔塔会议。苏联、美国。(4分)

(5)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等。(符合题意即可,3分)

18、(1)美国(1分)对日宣战(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分)

(2)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苏联(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2分)

(3)希特勒(1分)纳粹党(1分)制造国会纵火案、迫害犹太人、焚毁进步书籍等1例即可,1分)

19、(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2)工业革命(1分)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分)

(4)三个事件任选其一进行介绍,含六个知识点(6分),

九年级教案篇(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字母)填写到第II卷卷首所给出的答题栏内。1、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主要分为三大人种。形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B.不同的饮食习惯C.不同的心理素质  D.不同的劳动方式2、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3、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 维护奴隶主利益 D. 健全民主制度4、 “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A.伯利克里的统治 B.亚历山大的统治 C.屋大维的统治 D.恺撒的统治5、罗马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直接目的是A.消灭迦太基人 B.掠夺资源与奴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争夺海上霸权6、推动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日本统一 B.宫廷政变 C.大化改新 D.孝德执政7、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A.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8、现代竞技体育中设置“马拉松长跑”,最初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波罗奔尼撒战争 D.罗马的扩张战争9、罗马帝国曾一度辉煌,令人神往,故有“条条大陆通罗马”一说。那么,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谚语的准确含义的?A.入乡随俗 B.四通八达 C.殊途同归 D.流连忘返10、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11、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这一地区有一座城市最为敏感,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各自的圣地,这一圣地是指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1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 这句话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 运动产生力  B. 杠杆可以省力C. 受力面积越小,承受压强越大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正比13、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4、15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弛”,坚持认为向西方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A. 西班牙王室大力支持 B. 他得到了航海地图C. 郑和航海也是向西  D. 他相信地圆学说15、如果让你给克伦威尔画像,你认为选择哪一历史事件作为背景代表性?A. 他在三级会议上演说 B. 他率领议会军击溃王军C. 他领导发动宫廷政变 D. 他主持通过《权利法案》16、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人民欢度国庆的日子。下列哪一事件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A. 来克星顿枪声 B. 波士顿战役 C. 萨拉托加大捷 D.《独立宣言》发表17、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应是A.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  B.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C.法典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  D.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18、“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指A.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D.为资本主义发展掠夺了原料19、今天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被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A. 伊达尔哥 B. 玻利瓦尔 C. 圣马丁 D. 詹西女王20、“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纪念A. 宪章运动 B.德国工人运动 C. 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发表21、在美国有一种说法:一个女人(斯托夫人)一本书(《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 C.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 欧洲革命22、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A. 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C. 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争夺,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水火不容  B.巴尔干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C. 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D. 帝国主义重分世界的矛盾日趋激烈24、“沸水顶壶盖”“苹果落地”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想象却引发了两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两项科学发明(发现)。这两位科学家和两项科学发明(发现)是A. 达尔文--进化论 B. 莱特兄弟--飞机 C. 爱因斯坦 --相对论 D. 牛顿--万有引力25、右图中人物是美国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B.“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2分,27题12分,共24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 的必要前提的大的推动力。”──马克思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鲁迅请回答:(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4分) (2) 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4分)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4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右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 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2分)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2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4分)(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2分,29题14分,共26分。)28. 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8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29. 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得分答案ABCABCBBCAC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BDDABCBCDD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2分,27题12分,共24分。)26.(1)丝绸之路 (2分) 阿拉伯(2分)(2)文艺复兴(2分) 新航路开辟(2分)(3)科学发明能否产生巨大的威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等。能够结合史实,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就可以酌情赋分(4分)27.(1)蒸汽机(2分) 蒸汽时代(2分)(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分)(3)环境污染问题(2分)(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4分)(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2分,29题14分,共26分。)28. 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2分)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2分)例如:阿拉伯人在印度人创造的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阿拉伯数字”,他们还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2分)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2分)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2分)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2分)29. 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分)担任大陆军总司令,(2分)采取灵活的战术,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胜利,赢得人民爱戴。(4分)他拒绝称王、拒绝一切虚夸的称号和赞誉之词,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1787年宪法,(2分)然后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2分)后来,他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为后人树立了言行一致、维护民主的好榜样。(2分)

九年级教案篇(6)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D.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2.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已调平的天平两托盘上(没有超过天平的称量),则(*)A.天平失去平衡,向铁球一端倾斜?B.天平失去平衡,向铝球一端倾斜?C.天平仍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

3.(2010年广州中考题)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如图2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BCD

5.初三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了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0.2582mB.25.82dmC.25.818cmD.25.818mm

6.位于市区商业大楼旁的观光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内乘客可透过电梯的玻璃观看路面的树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树木是运动的

7.(2010年广州中考题)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8.如图5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9、图6所示的图像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10、(2010年广州中考题)如图7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11.下列几个事例中,不属于惯性知识的是()

A、锤头松了,把锤头的一端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B、浇水时同时用手向前送水瓢,瓢静止后,瓢里的水正飞落在前方的土地里

C、紧刹车时,乘客会向车运动地方向倾倒D、运动员赛跑穿钉鞋提高成绩

12、一辆匀速直线运动的马车,下列说法属于平衡力的是()

A.马车对地面的压力和马车受到的拉力B.马车所受的重力和马车受到的拉力

C.马车受到的地面摩擦阻力和马车受到的拉力

D.马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马车对地面的压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1)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如图8所示,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选填“运动”或“静的。)

(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9甲、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运动(选填“左”或“右”);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慢的物体是(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

14.(1)图10是某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图线,从图中可知此物质的密度是kg/m3;当该物质的体积是3cm3时,则该物质的质量是g。

(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由图11可知:线段AB表示物体,线段BC表示物体。

15、(1)如图12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方向向_______(左/右)。

(2)、宇航员与其所穿的衣服、装备中总质量为100kg,则他在地球上受到的总重力为_____.在飞向太空站时,宇航员的质量为kg。(g取10N/kg)

16.(1)热气球是利用球内的热空气比球外的冷空气的密度要而能够上升的,当热气球的体积增大时,则球内的气体质量,密度。?

(2)有一团细铜丝用天平称其质量是0.89kg,测得它的横截面积是2mm2,这团铜丝的长度是m。(ρ铜=8.9×103kg/m3)?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7、如图13(a)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18、如图13(b)所示,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木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9、如图13(c)所示,请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四、计算题。(20题7分,21题8分,共15分)

20、(05年广州中考题).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4t。问:(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21、如图14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小明所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15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3)若以小明所带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车号GT—A2138

日期2007-9-12

上车7:10

下车7:28

单价2.6

里程4.2

金额15.20

五、问答题(5分)

22、乘客在公交车的门中写着“车未停稳,请勿下车”的提示。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样提醒的道理。

六、实验与探究。((第23题每空1分,第24题每2分,第25题每空1分,一共16分)

23、为了探究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小刚做了下面的3次实验,如图16是小车从相同的斜面上滑下,分别在木板、毛巾、棉布表面前进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的情况。

图16

实验1实验2实验3

①由图可知实验1是小车在表面,实验3是小车在表面。

②小刚用什么方法使小车在进入不同的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③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会越。

④推论:如果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小车将

24、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17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运动。

(1)由实验甲、乙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

(2)由实验甲、丙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

25、(2010年广州中考题)小铃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25所示.

(b)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c)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26.

(d)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27.

问:(1)工艺品的质量m=g.

(2)实心铜块的体积V=cm3.

(3)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比铜块的体积、密度比铜的密度.(选填“大”、“小”).

(4)小铃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

否可靠?为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

BACDADDBADD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1)(2分)参照物运动

(2)(2分)右大卡车

14.(1)(2分)1.0×1033

(2)(2分)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静止状态

15、(1)3.6向左

(2)1000N100

16、(1)小,不变,变小;

(2)50

三、作图题(每小是3分,共9分)

(略)

四、计算题(20题7分,21题8分,共15分)

20、解:

(1)车的载重:

m=ρv=2.4×103kg/m3×(3.5m×2m×0.6m)=1.008×104kg

(2)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m1=4t=4000kg

V1=m1/ρ=4000kg/2.4×103kg/m3=1.66m3

21、解:(1)由图14可知:,(1分)

根据,则出租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3分)

(2)由图15可知:,且(1分)

所以,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3分)

(3)出租车是静止的。(1分)因为出租车相对小明的帽子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1分

五、问答题(5分)

22、答案:车未停稳时,人处于运动状态,下车时,脚在外力作用时,由运动变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的原来运动状态,所以向前运动。容易倾动。

六、实验与探究(第23题每空1分,第24题每2分,第25题每空1分,一共16分)

23、(1)毛巾木板

(2)同一斜面同一高度

工(3)摩擦阻力长

(4)做匀速直线运动

24、(1)压力大小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5、(1)89

九年级教案篇(7)

传统的思品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讲授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知识”为中心,忽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课堂上解释概念、阐述原理、举例说明、归纳小结,学生则被动的接受。这种被动学习让学生感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距离感,抽象、枯燥,学到的理论知识难以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因而导致缺乏学习兴趣,考试成绩不理想等。本文从案例教学的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考试的成绩。

一、创设问题的情景导入

以问题作为情境导入,要求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和生活实际,有意识地设置一些能引起学生好奇心,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比如在“五千年文明”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研究者使用了“案例―知识点―案例”型案例教学模式,使用了介绍京剧的材料,首先播放了一段著名京剧《铡美案》的选段,让学生猜猜这是我国哪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激昂高亢的唱腔立马勾起了学生的新奇感,七嘴八舌,答案很多,抓住时机再进一步提示,紧接着出示京剧的脸谱图,优美生动的各类画面让学生赞叹,揭晓答案后,进一步提问:在京剧中油彩的不同颜色代表剧中人物的不同性格,你知道吗?学生已经按捺不住,了解一些知识的学生已经开始忍不住发言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的调动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

恰当的问题情景创设以及师生双方的交流,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思考新的问题,更能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了,其认知能力,特别是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直接利用案例进行导入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的多媒体教学已较普遍,在思想品德课上用热点、焦点视频可以增强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将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研究者曾经在九年级全体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题“你认为老师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对你的学习思品这门学科最有帮助”,87%左右的学生选择了视频影像资料。

例如中考复习在讲授“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爱心”这一知识点时,采用网上截取视频的方式播放最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全国人民投入到抗震救灾场面的真实报道:有部队官兵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开展救助的感人场面、有企业家亲自到灾区救助的片段、也有许许多多志愿者奔赴灾区参加救助的情节……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引起他们内心的震撼,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社会和谐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建设,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体验,感悟社会共建的重要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国家建设需要我们出力”的意识,为本专题知识点的落实埋下伏笔,为练习做好可行性准备。利用热点视频形式的案例导入,可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的情况,由于内容真实、直观,更能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习的热情,震撼学生的心灵,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互动游戏的情景导入

对于初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永远有着吸引他们的特殊魅力。有时一个简单的游戏既能抓住学生的心,更能点燃他们投入课堂的激情。

比如在“可持续发展”教学的过程中,就使用了时下热门的PM2.5的案例,时值春节刚过,节日必不可少的鞭炮即增添的喜庆的气氛,也持续让各地的空气污染指数持续报表,天气预报也警示市民减少户外出行,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虽然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相关资源,雾霾浓重的街道,全副武装的行人,工厂浓厚的黑烟,触目惊心的数据,确实可以直观的增强学生对于身边环境污染的认识,但太过沉重,且早已在别的教学内容中使用过类似的资料,对学生来说,新鲜感不再,恐难以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学术资料又太过枯燥,几经考虑,研究者使用了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和认识,对防止PM2.5从生活的细节出发提出了很多独到的看法。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又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和环保意识,对学生行了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当然,在设计的时候要斟酌游戏与所授知识的关联性,避免最后只是热闹一番却脱离了课堂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同时还要注意选择的游戏应该简短,操作方便,避免过于复杂的游戏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

在成绩提升方面,经过调查统计,案例教学法对于那些学习基础扎实,注意力集中,思维灵活的学生来说,在涉及到理解、运用的题型,应用比较自如,提升较为明显;而学困生则作用微乎其微。这是因为由于案例教学有时需要学生参与案例的搜集,课堂上侧重于分析案例,这需要学生在课前投入时间和精力完成相关的预习和梳理工作,因此课前准备的程度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很重要,而这一点则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很显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事先做出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且自觉性不够的学生,因而效果没有体现出来。总体而言,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成绩提升方面,对中上等的学生提升效果尤为明显。

九年级教案篇(8)

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当今世界虽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如巴以冲突、印巴冲突,但和平仍为主流。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非攻”的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孙子

4、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的封建土地制度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是:

A奖励军功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承认土地私有

5、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6、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我国:

A西汉以前B西汉早期C西汉末期D东汉早期

7、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8、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C抑制了佛教的发展D促进了民族融合

9、我国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诞生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10、每年的4~5月份,扬州都要举办“烟花三月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该旅游节的宣传语“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

A.杜牧B.李白C.杜甫D.张若虚

11、学习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奔向统一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D繁荣与开放

12、央视节目《幸运52》曾给选手出了这样一道题: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美元B日元C会子D交子

1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A鉴真东渡B郑和下西洋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麦哲伦环球航行

14、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废丞相,设内阁B实行三省六部制C设立军机处D实行闭关政策

15、现存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

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宋朝时期D明朝时期

16、下列作品中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

①《神曲》②《蒙娜丽莎》③《最后的晚餐》④《哈姆雷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假如你有幸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竞赛活动,主持人王小丫给你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欧洲人,他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

A但丁B哥伦布C迪亚士D麦哲伦

18、美国自1776年诞生,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却成为现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你知道它诞生的标志是:

A来克星顿枪声B《独立宣言》的发表C萨拉托加大捷D签署《巴黎和约》

19、拿破仑对法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

A颁布《人权宣言》,维护资产阶级民主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D远征俄罗斯

20、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他们都:

A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B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C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英国广播公司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与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巴黎公社

C《共产党宣言》发表D俄国十月革命

22、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南北战争B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D印度民族大起义

23、“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一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因为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的理论而被打破:

A牛顿B达尔文C伏尔泰D爱因斯坦

24、如果我们要考察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最应该参观的城市是:

A彼得格勒B莫斯科C伏尔加格勒D库尔斯克

25、1922年签订的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国际条约是:

A《九国公约》B《凡尔赛和约》C《四国公约》D《五国公约》

26、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军备问题B德国边界问题C奥地利独立问题D殖民地问题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的决定性因素是:

A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B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苏联对日宣战D美国投放原子弹

28、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29、小张探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揭秘》B《美苏“冷战”始末》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D《“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

30、20世纪50—70年代,该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这个国家是;

A德国B日本C英国D法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31、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x疆地区。这一地区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此设置了(机构)。(1分)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从时期开始置于我国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但后来一度曾被(国家)侵占,长达38年之久,后被民族英雄收复。(3分)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x藏地区。为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在此设置的管理机构是。(1分)

32、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不提。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

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1分)

(2)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1分)

(3)材料三表明伏尔泰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一例即可)(2分)

(4)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言行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1分)

33、20世纪上半期,曾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据此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2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2分)

(3)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人类留下了哪些珍贵的历史启迪?(1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1)材料一中的“列宁的思路比较好”,请问列宁的思路是什么?它有何特点?(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其采取的对策有何特点?(2分)

(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1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ABCDBBDDCBDDBCD

ABBCDCBBAADBAA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31、(1)西域都护(1分)

(2)元朝荷兰郑成功(3分)

(3)驻藏大臣(1分)

32、(1)仁或仁爱(1分)

(2)人文主义(1分)

(3)自由、平等《独立宣言》或《人权宣言》(2分)

(4)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1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意思相符即可给分)

33、(1)萨拉热窝事件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2分)

(2)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分)

(3)各国要和平共处,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要加强协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灾难;反对个人恐怖行为等。(1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意思相近,答对一点即可给分)

九年级教案篇(9)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哪几句是虚景?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五、作业:

1、查找资料。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

2、背诵抄录《沁园春 雪》

教学课后记:

学习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较好。好学生一般都能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

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

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生评价

二、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三、理解《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九年级教案篇(10)

1、总体目标

2、班级目标

三、奖惩细则(任课教师指参与中考计分的语、数、英、理、化、体学科教师)

1、整体奖:

①摘取2011年中考总分状元,奖任科教师人均100元。

②中考包揽全县前十名,奖任科教师人均100元。

③中考68人进入全县前100名,奖任科教师人均100元。

⑤正取一高人数达到145人,奖任科教师人均100元。

⑥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一名,奖任课教师人均200元。

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三名及以下全体取消整体奖。

2、班级奖:

①全县中考总分状元所在的班级,科任教师奖励50元,班主任奖励100元;

②全县前十名学生所在的班级,特优班达到5人,班主任奖励200元,任科教师人均奖励100元,每增加1人,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

师人均增加奖励50元。全县前二十名学生所在的班级,特优班达到10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奖励100元,每增加1人,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增加奖励50元。全县前一百名学生所在的班级,特优班达到34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奖励100元,每增加1人,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增加奖励50元。全县前二百名学生所在的班级,特优班达到45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奖励100元,每增加1人,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增加奖励50元,不重复奖励。

④班级量化总分居全县第一的班级,任科教师人均奖励100元,班主任另外奖励100元。

⑤中考完成25分及以上(或正取一高)目标,任科教师人均奖励300元,在目标基础上每减少1人,任科教师人均减少10元,减完为止。

⑥中考完成特优生和优秀生目标,任科教师分别人均奖励300元。在目标基础上分别每减少1人,任科教师分别人均减少10元,减完为止。

⑦完成县一高,职教中心入学人数的班级,班主任奖励100元,任科教师人均奖励50元。流失人数每增加一人,班主任和任科教师分别惩扣50元和30元,减完为止。

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一名,以上六项按总额的计算;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二名,以上六项按总额的50%计算,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三名及以下全体取消班级奖。

3、学科奖:

①中考学科(语、数、英、物、化、体育)综合量化评分获全县第一名,同备课组教师每人奖励100元;整体获全县第二名,同备课组教师各惩50元。整体获全县第三名及以后,同备课组教师各惩100元。

4、特色奖:

①信息教师所带班级在统一考查中居全县第一名,工作中无纰漏,无安全事故发生,得平均奖;居全县第二名按初三人均奖的三分之一发放。居全县第三名及以下则扣100元。

②音美教师所辅导的特长生每正取

县一高1人(低于录取线1分的)奖100元。

③初三政、史及初二地、生单科合格率位居全县第一名,得初三教师(语、数、外、理、化、体育)平均奖。合格率位居全县第二名得初三教师平均奖的三分之二,合格率位居全县第三名及以下惩100元。

5、吻合度奖。班级完成学校下达的特优生、优秀生指标数,且与班级制定的目标相吻合的科任教师人均奖励200元,与目标相差1人惩30元,扣完为止。

6、管理奖:学校领导小组对九年级教育教学负管理责任,成员中任九年级课的加奖九年级教师平均奖的10%,不任课的享受九年级教师平均奖。

四、奖惩附则:

1、2011年中考领导小组:

组长:孙定军 副组长:余红文

成员:袁家亮 蔡 平 黄晓华 赵红香 陈冬云

2、此办法适用对象:(22人)

孙定军 陈冬云 赵红香 周 艳 陈明真 袁家亮 谭晓东 郭正萍 代新华 郭忠喜 蔡 平 黄艳华 李家奉 黄晓华 刘福春 杨永军 余红文 田小东 李 萍 熊玉堂 易绍琴 欧阳雯雯

3、中考质量奖的发放由教导室根据县教育局、县教研室提供的数据拟定名册、报学校审批。

九年级教案篇(11)

由师生共同朗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李清照《武陵春》词,引出本文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

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字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的宏大气魄。

三、教学重难点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感悟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授课过程:

四﹑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2.介绍(学生讨论交流)。

3.自读课文一遍,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释

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4.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

五、合作、探究、展示

1.解题并整体感知。

2.学生听录音跟读,小组展示。

3.学习词的上阙,指名学生朗读。

⑴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⑵逐层分析上阕结构: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4.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

⑴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⑵逐层理解下阕: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③“俱往矣”一句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两句有何含义?

5.学生再读两遍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

6.再研究几个问题

⑴这首词表现了白雪皑皑的一个银色世界,作者用了那些词来表现洁白的?⑵这首词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精炼、极富形象、饱含感情,联系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⑶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请在文中找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⑷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联系前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知识归纳

七、当堂训练

1.写出含“雪”的四句古诗词。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只识弯弓射大雕(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八、小结深化

九、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