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2:41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1)

在办党支部的组织下,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共13人积极参学,其中党员8人(景颇族2人,回族1人,傣族1人,汉族4人);参学党员8人中,大学学历7人,中专学历1人;根据此次学习实践活动要求,成立了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办主任、党支部书记徐斌黎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马永宽副主任担任。同时以开展实践活动为契机,办领导干部共联系帮助贫困家庭个数4户,为联系的贫困家庭出谋划策,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周密部署,有声有势,动员程度高。自县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办领导高度重视,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列为当前重点工作,及时召开班子会,研究制定了《__县扶贫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及《__县扶贫办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工作计划》,同时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统一思想的重大契机,提出了“四结合”、“四提高”的实践载体,通过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与深化对扶贫形势的认识相结合,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与全面做好当前扶贫工作相结合,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与全县中心工作相结合,力争在思想认识上有提高,在工作能力上有提高,在工作成效上有提高,在帮助贫困群众得实惠上有提高。 2、加强学习、形式多样,力求实效。为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有效,努力在全体职工中形成一个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的学习氛围,扶贫办采取了集中教育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领导干部进行专门要求,对一般党员集中宣讲,为学习科学发展观搭建不同的学习平台。一是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我办制定完善了学习制度,严格做到有计划、有资料、有考勤、有体会、有检查和组织领导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责任落实。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除集体学习外,我办的党员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确保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学习活动期间,召开了集中理论学习会5次,知识讲座1次,党员干部参学13人,其中党员8人,参学率达100%。

3、开展专题调研,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一是注重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将专题调研工作作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办领导班子成员根据扶贫办工作特点及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边境贫困地区发展为课题,发放调研问卷50份,为乡镇出谋划策,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增强调研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办领导班子牵头对“边境贫困民族地区的发展”、“整村推进项目”、“易地搬迁项目”等课题开展调研。通过积极有效的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为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紧紧按照两项“三个一”活动和“三走进、三破解”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深入到章凤镇户弄村吕保、吕陇等五个兴边富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点、户撒乡坪山村委会调研,落实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积极向上级和各部门争取到安居工程项目,易地搬迁项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扎实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4、有声有色,突出实践特色。我办立足实践不搞形式主义,紧紧围绕“实现一个目标、开展两项活动、抓好三个结合、强化四个着力、突出五个重点”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办存在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突出问题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思想大解放引领观念大转变,在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开展科学发展大讨论,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提出了着力在创新扶贫思路、扶贫模式、扶贫机制体制上下功夫,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动扶贫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与提升机关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相结合,与转变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相结合,实行干部岗位职责公示,干部职工挂证上岗,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二)取得的成效

经过学习阶段的学习教育,全办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谋划扶贫工作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通过学习调研,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全面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强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识,增强了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效解决了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深不透的问题,提高了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事关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把握更加准确,推动扶贫工作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2、通过学习调研,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有了新的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推动扶贫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实际,寻找薄弱环节,分析查找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增强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领导干部立足工作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谋划推动整体工作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3、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认清了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通过深入调研讨论,广大党员干部重新审视了全县扶贫工作现状,找准了制约和影响扶贫工作健康发展的因素,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需进一步调整、工作重点需进一步突出、工作方法需进一步改进、工作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工作创新需进一步加快、整体工作需进一步推进、人员培训需进一步加强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切入点,下大力气从加强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机制创新建设四方面入手,通过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扶贫工作新机制,促进全县扶贫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学习教育,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健康和谐发展。工作中,注重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扶贫管理模式,整合项目、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工作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学习实践成效进一步显现。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结回顾我办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县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扶贫工作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宽;三是扶贫办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扶贫办充当政府参谋助手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研究解决。按照县委总体部署要求,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2)

一、20*年扶贫宣传工作回顾

20*年,全市扶贫部门把扶贫宣传纳入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扶贫系统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来抓,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缓解贫困、缩小差距、促进和谐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大扶贫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简报等宣传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扶贫开发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为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扶贫开发政策和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扶贫宣传信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全市扶贫系统在市以上媒体和刊物发表扶贫宣传稿件和调研文章836篇,其中国家有关媒体、刊物39篇,省级有关媒体、刊物2*篇,市级590篇;调研文章79篇,宣传信息757篇。省级以上用稿总量较上年有所增加,且扶贫系统干部自撰自写的稿件占主体,在全省扶贫系统宣传调研用稿中我市再次名列第一,实现了“三连冠”。同时,《市扶贫开发简报》扩大了信息容量,更加注重动态性、典型性、经验性等方面内容的宣传报道,办刊期数达23期,办刊水平有所提高;扶贫开发信息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管理规范、运行安全,全年累计点击量突破16万人次,日点击人数达到400多人次,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公众了解我市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领导到位。全市扶贫部门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宣传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与扶贫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发挥参谋职能、凝聚社会资源、打造扶贫文化、锤炼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来抓。各级都成立了宣传调研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明确了分管领导和骨干宣传员,形成了“领导重视、专班负责、人人参与”的扶贫宣传调研工作格局。竹溪县扶贫办高度重视扶贫宣传工作,成立了由办主任任组长的扶贫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安排了具体人员负责,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落实。4月份,该办组织机关有关人员参加了全县新闻信息宣传报送通讯员培训班,并聘请了一名特约信息员,建立了扶贫信息网络,加强了通讯员队伍建设,使扶贫宣传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到位。年初全市扶贫系统会议对20*年扶贫宣传工作进行了表彰,对20*年扶贫宣传调研工作明确了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将宣传调研纳入对各县市区扶贫办和市办全体干部职工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考核兑现。房县和郧西县扶贫办为充分调动全办干部职工的热情,制订和完善了宣传工作计划和奖励办法,年初根据每个同志的岗位责任和基本素质,将宣传任务明确到每一名干部,并纳入年终岗位责任考核,严格考核兑现,鼓励全办干部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多角度、多层次挖掘扶贫典型,报道扶贫工作动态,展示扶贫开发成果。郧西县全年共有135余篇通讯稿件被国家《老区建设》杂志、《湖北扶贫简报》、《*日报》、《*论坛》、《*扶贫简报》、《*扶贫开发信息网》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用,其中在市级以上媒体上采用达135篇,为该县扶贫开发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重点突出,推进措施到位。市县紧紧围绕全市扶贫工作的主线,突出政策宣传、工作宣传,狠抓重点和难点问题调研,不断提高扶贫工作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为同级党委、政府当好决策参谋。在宣传内容上,重点突出政策宣传、动态宣传、经验宣传和问题调研,及时宣传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报道了党委、政府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了一批先进典型,开展了一批课题调研,形成了《郧西县实施回归工程,惠泽贫困群众》、《*市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调研与思考》、《关于我市新阶段扶贫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等一批调研成果,并先后被省市刊物采用,部分调研成果得到了及时转化,为服务决策、推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4、争取主动,营造氛围到位。今年,市人大将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纳入专项视察内容,组织4名专职常委、16名县市区人大代表,历时1个月,深入到8县市区的23个乡镇、30个村,先后对78个扶贫项目进行了视察,市人大三届第22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的专题报告,与会人大常委对全市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及推进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市政府及时拿出了整改报告。丹江口市、郧西县、郧县、竹溪县人大也分别组织了扶贫专项视察活动,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任务,更加关注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并通过他们来宣传、推介扶贫开发工作,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收到了较好效果。

5、完善机制,激励引导到位。坚持以创新激励机制为手段,通过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宣传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一是实行目标考评机制。将扶贫宣传调研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扶贫办、市办各科室及宣传组成员的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考核范围,明确了具体任务目标和考核方式标准,年终考核兑现。二是实行定期督办通报机制。加强了系统上下沟通,及时反馈情况,引导各单位针对性做好扶贫宣传工作,以此达到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实行奖励激励机制。在全市扶贫系统会议上,市办对20*年度扶贫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1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对20*年用稿情况进行了通报。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筹资、分级奖励”的原则,市扶贫办、竹山县扶贫办、房县扶贫办、茅箭区扶贫办等单位,对干部职工发表的稿件都进行了奖励兑现。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过去一年扶贫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是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办党组向全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在座各位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单位重视不够,人员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宣传组织领导工作还不够主动。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市办内部科室之间和县市区扶贫办之间工作不平衡,在各级媒体上用稿不平衡。三是稿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影响力、高质量的稿件不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问题总结不够,经验典型的挖掘深度不够,对当前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不够。

二、充分认识做好扶贫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扶贫宣传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的重要保证。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是发挥好决策参谋职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凝聚社会扶贫资源的重要抓手、是打造扶贫文化的有效途径、是锤炼干部队伍素质的良好载体。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标的确立,对新阶段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扶贫宣传调研工作的意义更加重大。

(一)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有利于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掌握党的方针、政策,能够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贫困地区的状况和贫困群众的呼声。落实国家扶贫政策,提升扶贫工作成效,争取社会各方支持,离不开扶贫宣传工作。扶贫宣传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全社会了解扶贫、认识扶贫、参与扶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扶贫政策和“兴建创”的思路,可以扩大群众知情权,引导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通过推介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好典型、好做法,可以反映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体现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根本宗旨,更好的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新贡献;通过总结宣传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可以争取领导支持,争取政策投入。同时,中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拉动内需的举措,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扩大扶贫政策覆盖范围,贫困地区必将在政策环境、资金投入、项目争取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要求扶贫部门适应新形势,顺应贫困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做好扶贫宣传工作,引导贫困地区群众抓住机遇,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加快建设步伐;调动各种因素,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工作平台,为推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和全面实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提供更有力、更有效的服务,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思路、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宣传调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密切联系群众,制定扶贫政策的重要基础,是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关键性措施。扶贫部门作为政府主管扶贫开发工作的行政机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党委、政府当好决策参谋。能否参在点上、谋在关键,取决于我们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我们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确立为全市三大历史性任务之一,说明已经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位置,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来抓,这是对扶贫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考验。扶贫开发任务越重,扶贫宣传鼓劲工作越要跟上。扶贫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新观念,改进和加强扶贫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扩大宣传效果,更好地发挥宣传调研工作的鼓劲、助威、探路作用,服务和促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有利于及时总结交流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新经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成效。扶贫宣传是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交流扶贫开发经验的重要平台。通过扶贫宣传,有利于坚定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搞好扶好开发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及时反映扶贫开发的新思路、工作的新举措,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及时总结推广各县市区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新鲜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市扶贫开发的成效。各县市区紧紧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抓住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开展扶贫宣传,就是为了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增强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为了在继承和发扬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推进工作创新,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3)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领导到位。全市扶贫部门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宣传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与扶贫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发挥参谋职能、凝聚社会资源、打造扶贫文化、锤炼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来抓。各级都成立了宣传调研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明确了分管领导和骨干宣传员,形成了“领导重视、专班负责、人人参与”的扶贫宣传调研工作格局。竹溪县扶贫办高度重视扶贫宣传工作,成立了由办主任任组长的扶贫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安排了具体人员负责,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落实。4月份,该办组织机关有关人员参加了全县新闻信息宣传报送通讯员培训班,并聘请了一名特约信息员,建立了扶贫信息网络,加强了通讯员队伍建设,使扶贫宣传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到位。年初全市扶贫系统会议对20*年扶贫宣传工作进行了表彰,对20*年扶贫宣传调研工作明确了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将宣传调研纳入对各县市区扶贫办和市办全体干部职工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考核兑现。房县和郧西县扶贫办为充分调动全办干部职工的热情,制订和完善了宣传工作计划和奖励办法,年初根据每个同志的岗位责任和基本素质,将宣传任务明确到每一名干部,并纳入年终岗位责任考核,严格考核兑现,鼓励全办干部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多角度、多层次挖掘扶贫典型,报道扶贫工作动态,展示扶贫开发成果。郧西县全年共有135余篇通讯稿件被国家《老区建设》杂志、《*扶贫简报》、《*日报》、《*论坛》、《*扶贫简报》、《*扶贫开发信息网》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用,其中在市级以上媒体上采用达135篇,为该县扶贫开发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重点突出,推进措施到位。市县紧紧围绕全市扶贫工作的主线,突出政策宣传、工作宣传,狠抓重点和难点问题调研,不断提高扶贫工作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为同级党委、政府当好决策参谋。在宣传内容上,重点突出政策宣传、动态宣传、经验宣传和问题调研,及时宣传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报道了党委、政府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了一批先进典型,开展了一批课题调研,形成了《郧西县实施回归工程,惠泽贫困群众》、《*市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调研与思考》、《关于我市新阶段扶贫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等一批调研成果,并先后被省市刊物采用,部分调研成果得到了及时转化,为服务决策、推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4、争取主动,营造氛围到位。今年,市人大将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纳入专项视察内容,组织4名专职常委、16名县市区人大代表,历时1个月,深入到8县市区的23个乡镇、30个村,先后对78个扶贫项目进行了视察,市人大三届第22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的专题报告,与会人大常委对全市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及推进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存在的问题了意见建议,市政府及时拿出了整改报告。丹江口市、郧西县、郧县、竹溪县人大也分别组织了扶贫专项视察活动,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任务,更加关注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并通过他们来宣传、推介扶贫开发工作,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收到了较好效果。

5、完善机制,激励引导到位。坚持以创新激励机制为手段,通过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宣传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一是实行目标考评机制。将扶贫宣传调研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扶贫办、市办各科室及宣传组成员的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考核范围,明确了具体任务目标和考核方式标准,年终考核兑现。二是实行定期督办通报机制。加强了系统上下沟通,及时反馈情况,引导各单位针对性做好扶贫宣传工作,以此达到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实行奖励激励机制。在全市扶贫系统会议上,市办对20*年度扶贫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1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对20*年用稿情况进行了通报。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筹资、分级奖励”的原则,市扶贫办、竹山县扶贫办、房县扶贫办、茅箭区扶贫办等单位,对干部职工发表的稿件都进行了奖励兑现。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过去一年扶贫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是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办党组向全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在座各位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单位重视不够,人员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宣传组织领导工作还不够主动。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市办内部科室之间和县市区扶贫办之间工作不平衡,在各级媒体上用稿不平衡。三是稿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影响力、高质量的稿件不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问题总结不够,经验典型的挖掘深度不够,对当前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不够。

二、充分认识做好扶贫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扶贫宣传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的重要保证。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是发挥好决策参谋职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凝聚社会扶贫资源的重要抓手、是打造扶贫文化的有效途径、是锤炼干部队伍素质的良好载体。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科学发展观的,以及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标的确立,对新阶段扶贫开发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扶贫宣传调研工作的意义更加重大。

(一)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有利于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掌握党的方针、政策,能够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贫困地区的状况和贫困群众的呼声。落实国家扶贫政策,提升扶贫工作成效,争取社会各方支持,离不开扶贫宣传工作。扶贫宣传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全社会了解扶贫、认识扶贫、参与扶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扶贫政策和“兴建创”的思路,可以扩大群众知情权,引导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通过推介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好典型、好做法,可以反映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体现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根本宗旨,更好的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新贡献;通过总结宣传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可以争取领导支持,争取政策投入。同时,中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拉动内需的举措,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扩大扶贫政策覆盖范围,贫困地区必将在政策环境、资金投入、项目争取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要求扶贫部门适应新形势,顺应贫困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做好扶贫宣传工作,引导贫困地区群众抓住机遇,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加快建设步伐;调动各种因素,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工作平台,为推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和全面实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提供更有力、更有效的服务,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思路、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宣传调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密切联系群众,制定扶贫政策的重要基础,是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关键性措施。扶贫部门作为政府主管扶贫开发工作的行政机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党委、政府当好决策参谋。能否参在点上、谋在关键,取决于我们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我们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确立为全市三大历史性任务之一,说明已经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位置,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来抓,这是对扶贫部门的新要求和新考验。扶贫开发任务越重,扶贫宣传鼓劲工作越要跟上。扶贫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新观念,改进和加强扶贫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扩大宣传效果,更好地发挥宣传调研工作的鼓劲、助威、探路作用,服务和促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有利于及时总结交流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新经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成效。扶贫宣传是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交流扶贫开发经验的重要平台。通过扶贫宣传,有利于坚定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搞好扶好开发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及时反映扶贫开发的新思路、工作的新举措,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及时总结推广各县市区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新鲜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市扶贫开发的成效。各县市区紧紧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抓住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开展扶贫宣传,就是为了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增强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为了在继承和发扬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推进工作创新,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4)

扶贫路上,扶贫干部都有自己的“扶贫情怀”。我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带领着队员们,怀揣着自己的扶贫情怀,舍小家为大家,放弃在城市里条件优厚的办公场所,离开自己的父母妻孩,来到了偏远、条件恶劣的农村,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作秀,不蜻蜓点水,一干就是两三年,不脱贫誓不收兵。驻村帮扶工作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脱贫攻坚这项政治任务和扶贫情怀结合到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二、脱贫攻坚,调查研究“打头阵”

2015~2019年,先后在延安、贵阳、银川、太原、成都、重庆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每次围绕一个主题。每次座谈会前,都先到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听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脱贫路上,不怕山高路远,不畏条件艰苦,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在对偏远贫困地区的深入走访中,每到一处,总书记都要来一番“大检查”,打开米缸看里面有多少米,打开灶上的大锅盖看里面做什么吃的……不是听汇报,不是看表面,而是真切体验百姓疾苦,细察贫困症结。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摸清贫困真实底数,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推进扶贫工作。

底细清,才能对象准。我局驻村工作村通过全面核查摸底,对每个贫困户的家庭人口、经济收入、致贫原因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每个贫困户的真实状况、主要致贫原因和脱贫条件,有效避免“穷人帽子富人戴”;每月组织结对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逐一走访调查,摸清底数,掌握变数,确保精准扶贫心中有数。

扶贫路上,走村入户“听民声”,一句一句细问家里几亩地、收成咋样、农村合作医疗咋样,一步一步踏实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就能对村民群众的实际情况看清楚、听清楚。办法就在群众中,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我们要了然于心、付之于行。

三、算精账,实现“滴灌式”精准扶贫

自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后,他多次对精准扶贫做出重要论述,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在扶贫过程中不但要精准识别贫困,识别贫困的症结点,还要落实精准帮扶,在扶贫过程中做到“算精账”。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不能搞“大水漫灌”,对贫困人口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建档立卡要精确到一家一户;脱贫帮扶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返贫监测要突出重点、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将“滴灌式”精准扶贫发挥到极致,以更大的决心,明确的思路,精准的举措,打好脱贫攻坚战。

四、拔穷根,扶贫先扶志和扶智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5)

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扶贫工作,多次看扶贫、讲扶贫,提出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两个“重中之重”、扶贫改革创新、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和内源扶贫等战略思想,是新时期做好扶贫工作的基本遵循。各地各部门认真学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高了做好扶贫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以实际行动体现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进一步形成了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目标,扶贫部门立下“军令状”,也坚定了“首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伴随着这个“1000万”目标的如期实现,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攻坚重点稳步突破,大扶贫氛围浓厚、活力释放。

2014年,扶贫成果可圈可点。

圈点之一:贫困县考核破冰起航

考核是个指挥棒,在推进扶贫工作上的关键作用不言自喻。

中央组织部把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列为2014年的一项改革任务,深入调查研究,服务和推动扶贫开发。

为落实中央关于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的要求,今年中央组织部与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组成专题调研组,进行了广泛调研,起草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中组部部务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和其他部领导逐条研究了《意见》稿并提出修改意见。《意见》稿除导语外共10条,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改进贫困县考核的总体要求,即从贫困县的实际出发来考核,要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二是改进实绩考核指标的要求,对调整经济发展、扶贫开发、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等4个方面的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把党的建设纳入实绩考核,以党的建设考核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以扶贫开发的实际成效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四是改进完善考核方法,坚持分类考核,注重纵向比较,把群众的切身感受作为评价实绩的重要依据。五是要求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和问责的重要依据,作为资金倾斜的依据。六是对加强组织领导提出了要求。

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组发〔2013〕22号),明确贫困县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对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抓紧清理和调整考核评价指标,废止不符合中央要求的制度规定,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

2014年,中央组织部在抓好中组发〔2013〕22号文件贯彻落实的同时,着力督促指导各地在对贫困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工作中,要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目前,各省根据中央的要求,也在积极探索推动贫困县考核机制改革,不断改进对贫困县的政绩考核工作,把干部的工作重心引导到扶贫开发上。

圈点之二:精准扶贫星火燎原

总结几十年的扶贫经验,有一点越来越成为共识,也越来越需要加强,那就是“精准”。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决定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并要求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工作。25号文件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要求,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副总理对建档立卡工作高度重视,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列为今年的一号工程。

国务院扶贫办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目前,全国28个省(区、市)的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已基本完成, 2014年底前,完成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分类统计分析报告。

国务院扶贫办领导高度重视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春节过后,国务院扶贫办成立了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刘永富主任亲任组长,指导和部署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从相关省市县扶贫办和办内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经中央编办同意组建了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专门负责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

2014年5月12日,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民政部、国家统计局等7部门出台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为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刘永富主任亲自主持十多次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在多次基层调研基础上,广泛征求20多个国家有关部委和28个省市扶贫办的意见,研究制定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指标体系》等文件,并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将贫困人口规模逐级分解至行政村,贫困村按行政村总数的一定比例分解至乡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

为构建全国集中的扶贫开发信息化平台,2014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写了《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信息化推动精准扶贫的实施。同时,组织开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基础信息(单机版)采集软件和全国扶贫对象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开展了省级扶贫部门的培训工作,指导地方开展数据录入工作;与中国电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充分分析比较,从备选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中选择中国电信作为合作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扶贫开发业务梳理和需求分析工作,形成包括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等在内的业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报告。

为加快推进建档立卡工作,2014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党组全体同志带队,赴9个省(区)开展实地调研督查;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于4月-9月派出16个督查组46人次,赴17个省(区、市)开展专项督查,组织9个督查组对全国26个省(区、市)的建档立卡和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交叉督查,并指导信息中心开展常规督查工作。建立建档立卡工作旬报制度,7月份后,要求各省每隔2周上报建档立卡进展情况,对各省建档立卡工作进行督促调度。同时,针对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指标体系、软件系统、交叉督查以及数据清理等内容开展了5期专题培训。

圈点之三:干部帮扶全国行动

我国的扶贫工作有许特色和优势,其中干部驻村帮扶是其中之一。

25号文件要求,在各省(区、市)现有工作基础上,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组)制度。国务院扶贫办将其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与建档立卡工作同时推进,安排专门司局负责具体推进,安排扶贫办信息中心跟踪统计和分析干部驻村工作相关数据,加强指导。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带队于2014年3月、6月和11月开展了3次综合性调研督查,督查地点覆盖大部分有扶贫任务的省份,驻村帮扶工作是调研督点内容。通过查看地方驻村帮扶文件、驻村队员工作日志、贫困村发展规划等资料,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和驻村工作队员座谈会,深入了解情况,与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换意见,推动工作健康发展。扶贫办信息中心先后派出16个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组织各地开展交叉督查。

2014年11月中旬,国务院扶贫办在四川巴中召开扶贫调研业务骨干培训班,组织各省(区、市)干部驻村工作业务处室负责同志交流工作经验,现场观摩巴中市干部驻村工作做法,研究改进工作的思路。

2014年7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抓紧研究制定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将驻村帮扶与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扶贫协调员、科技特派员等其他方面的力量和工作衔接起来”。根据会议精神,在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牵头起草了《关于健全干部驻贫困村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

25号文件颁布实施后,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做出2014年上半年争取工作队全部派驻到每个贫困村的决定后,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抓紧部署落实,扎实推进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各地新出台干部驻村工作意见、通知或管理办法的省份共有21个,共23份文件。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派出驻贫困村工作队12.5万个,派出干部43万人。

各地普遍对干部驻村工作任务进行了规定,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协调落实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参与制定贫困村整村扶贫规划和管理扶贫项目。三是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四是统筹使用好扶贫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和产业发展。五是帮助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协助当地排查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好配强村级班子。

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加强驻村干部培训。各地在干部派驻前,相关部门对驻村干部联合开展培训,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农村工作。二是强化对干部驻村工作的宣传。各地在当地媒体,对干部驻村帮扶先进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大量宣传,增强了驻村干部做好工作的信心。三是加强日常管理。明确组织人事部门、派出单位、扶贫部门、驻点乡镇党委政府等的职责。建立了驻村干部考勤、请销假等制度。四是后勤保障到位。各地对驻村工作队安排了一定的项目经费,让驻村干部有事做。按照相关规定报销交通、生活补助等费用,让驻村干部安心在基层一线工作。五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干部考核的内容,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工作的重点。

圈点之四:社会扶贫活力释放

今年首个全国扶贫日出现了很多亮点,特别是见证了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活力和潜力。

作为25号文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的牵头单位,国务院扶贫办一年来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协调推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在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起草了《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并联合15个部门印发,提出了社会扶贫的目标任务、主要形式和保障措施,部署了近期重点工作。主要思路是:一方面积极推动定点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深化、细化和具体化,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广泛深入动员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着力从业务指导、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服务监管等方面进行推动,努力实现新突破。

为充分挖掘社会扶贫潜力,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奉献爱心搭建有效的制度平台,经过认真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国务院扶贫办向国务院提出了设立扶贫日的请示。8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工作由扶贫办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围绕首个扶贫日,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组织学习了、总理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二是召开了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启动了首个扶贫日活动,全面部署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三是副总理主持召开社会扶贫座谈会,听取基层代表、企业家等各方面人士参与扶贫的体会和建议,探索民营企业扶贫、央企扶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光伏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社会扶贫的新途径、新方式;四是组织动员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和武警部队、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大中小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鲜明的扶贫日专项活动;五是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六是以“10・17,邀您一起”为行动口号,通过制作播发专题节目、发表评论员文章、制发扶贫公益信息、征集扶贫日标识和扶贫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七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共同发起举办“10・17”论坛,深入研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广泛宣传中国减贫成就和经验,加强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60多个国内机构和10个国际组织、9个国家驻华使馆等代表约400人参加论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门发来贺信,高度赞扬中国扶贫成就和经验。

通过组织开展首个扶贫日活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对扶贫开发的知晓度、参与度、响应度大幅提升,全社会扶贫向善的氛围逐步显现。

10月17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表彰了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结回顾我国社会扶贫的基本经验,分析社会扶贫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下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扶贫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环境,让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500多人参加主会场会议,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了分会场,参会人数共计14万人。有28个省(区、市)召开了本省(区、市)的社会扶贫电视电话会、座谈会。

为激励先进,宣传典型,更广泛深入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25号文件“每5年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进行一次社会扶贫表彰”的要求,今年启动了社会扶贫表彰工作。经过各省区市和有关单位提名推荐,以及“两审三公示”的程序,评选出519个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9月2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式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10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分受表彰代表受邀参加,交流了经验、发出了倡议书。结合全国“扶贫日”活动,国务院扶贫办还组织媒体对部分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力宣传。

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专家意见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意见》(〔2014〕58号)。这是我国首个社会扶贫方面的专门文件,对社会扶贫工作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参与主体、参与方式、支持政策和组织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文件。《意见》的印发,不仅有利于汇全国之力、聚各方之财、集全民之智,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也将有利于促进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沟通交流,在全社会弘扬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一年来,社会扶贫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力度空前加大,成效非常显著。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6)

二是潜在的致贫因素多。由于受地理区位的制约和资源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地区与全区教育水平差距长期累积,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山大沟深的乡村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差,许多教师纷纷外流,师资队伍的薄弱和不稳定成为山区基础教育的一大困扰因素。因教育质量低而导致了大面积的文化贫困。山区卫生条件差,大部分家庭因缺少经济积累,健康状况低下导致发病率较高,一些温饱户因病致贫的问题突出。收入差距扩大,相对贫困日益凸显,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同时,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三是深入调研不够,扶贫摸底不足。由于扶贫摸底不足,扶贫项目仅限于偏僻农村和交通不便的地方,忽略了许多“非贫困村”的真正贫困。目前,一些贫困地区“非贫困村”被边缘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基础项目严重缺失,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异常缓慢。地方政府应该问需于民,要做好深入调查研究,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把扶贫资金投放在最急需的地方去。四是面子工程、浮夸作风严重存在,决策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农村,浮夸作风引起了群众的强烈愤慨。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为了迎合领导的口味,或为了自己的升迁,不顾群众的疾苦搞一些面子工程。许多农村,没有打碾粮食的场地,农民经常把粮食拉到公路上晾晒和打碾,埋下了严重的交通隐患;一些草垛常年暴露在村庄周围,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科学决策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缺少调查研究,造成了许多“长远规划”变成了“短视行为”,决策不科学,使有限的资源变成了“奢摆品”。

二、多元化扶贫开发与扶贫文化构建

1.在政府主导扶贫框架下开展的有针对性扶贫工作为扶贫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宁夏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区域性扶贫开发工作的地区,在政府主导扶贫开发的同时,建立了专门从事扶贫开发的组织机构,各县(区)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了各级领导组织体系。根据扶贫工作形势发展需要,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规划和措施。如《宁夏西海固农业建设规划》《尽快解决西海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实施意见》等等。这些扶贫政策、规划及措施针对当时贫困状况对症下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发展,成为各个时期实现减贫的重要保证,也成为各个时期指导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原则,丰富了扶贫理论,为后来的扶贫研究奠定了基础。

2.总结提升扶贫开发成功经验,针对不同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扶贫开发31年来,宁夏扶贫工作者加强扶贫文化研究,总结提升扶贫开发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入探讨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开展了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凝聚了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精神力量,成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精神、组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以及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智力支撑。许多理论研究者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在研究中不断挖掘、推陈出新,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破解问题的对策建议,由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

31年来,宁夏社科界、高校的理论工作者及扶贫工作者,通过论文、调研报告的形式撰写了大量反映扶贫开发方面的研究性文章。这期间出版了许多研究贫困的专著,如秦均平主编的《走出贫困———西海固反贫困农业建设研究》,李宁的《再造家园》,吴海鹰、李文录、杜正彬主编的《挑战贫困———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回顾与展望》,董玲主编的《西海固扶贫攻坚战———“三西”建设30周年纪念》等等。归纳起来:一是比较全面地研究和反映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状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二是针对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站在专家学者的立场,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和探讨;三是以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四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印证理论,理论联系实践,既从理论高度研究和探讨问题,同时从实践角度关注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五是用发展的扶贫理念,关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从而探讨了若干重要问题,比如如何选择适合区域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路径,如何发挥各区域的不同优势,实现最优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三、加强扶贫文化建设,在理论界开展扶贫文化研究

1.理论工作者要做好扶贫开发的“先行官”。进入21世纪,宁夏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全面调查研究宁夏扶贫开发现状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1000多个贫困行政村进行综合开发,对人均收入较低的贫困人口,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重点扶持,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目前的扶贫开发已进入深水区,扶贫难度不断增大。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情况的发展变化,扶贫工作的主体、条件、环境、标准、对象、内容、范围、规模、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理论工作者作为指导实践的“先行官”,必须深入扶贫第一线研究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扶贫开发的新思路新对策,以攻破深水区的贫困堡垒。

2.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党的十报告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根据多年的扶贫经验,只有把扶贫和开发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造血功能,这就成了摆在扶贫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理论工作者,要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使理论更好地为指导实践服务。因此,进一步加强全区扶贫文化包括扶贫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把31年来甚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开发、建设发展中创造、沉淀、积累的扶贫文化加以全面科学地总结和归纳提炼,从而提升为能够进一步指导未来扶贫开发的科学理论和振奋广大群众精神状态的文明成果。

3.从多元化扶贫中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使扶贫效益最大化。近年来,宁夏的扶贫在形式上呈现多元化趋势,如开发扶贫、劳务输出、互助资金、对口扶贫、项目扶贫、招商引资、少生快富、交通扶贫、教育医疗扶贫、引水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对口扶贫等等。在组织上还出现了国家机关、派、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基金会、慈善机构、民间组织团体和协会等多元化主体出钱、出力、出政策、出思想、出技术等格局。这些不同形式的扶贫都为农民脱贫致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扶贫资源,使扶贫效益最大化,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4.研究新问题破解新难题,使扶贫研究落地有声。在扶贫开发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影响因素,理论工作者要在调查研究中对症下药并破解这些难题。一是理论工作者不但要总结扶贫经验,把它升华成扶贫理论,而且还要寻找扶贫工作中的阻力所在。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扶贫中掺杂了许多虚假成分,如村官腐败、政绩工程、弄虚作假、扶贫资金的流失、扶贫缩水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伤害了农民的感情,激化了干群矛盾。因此,加强扶贫监管已迫在眉睫,作为理论工作者,要到扶贫前线进行调查研究,探求腐败的根源,寻找提高各级领导素质和觉悟的办法,寻找防止腐败的路径,寻找化解矛盾的办法,从而更好地推动扶贫工作健康有效。二是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首先是扶贫,贫困地区的农民受其生存环境的制约,生产生活成本高,对未来没有预期,心理上畏惧,行动上裹足不前固步自封,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因此,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通过媒体介质和调研报告的形式进行呼吁,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最终迈向富裕。另外是扶志,要研究贫困地区文化教育落后的盲区,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技术和技能培训。要鼓励困难群体增强自信心,勇敢的面对生活,开展生产自救,寻求发展途径,要有意识地引导贫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懒散慢等靠要”的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5.立足区情、民情,挖掘潜在的扶贫盲点。要关注和研究扶贫开发过程中的“死角”问题,要挖掘潜在的扶贫盲点,要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理论工作者,既要发现新问题也要研究新情况,更重要的是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总结,站在专家学者的立场,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分忧解难。扶贫开发需要理论工作者的广泛参与,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有了理论工作者的积极介入,就能把各种社会力量吸引到扶贫行列中来,就能把政府的意志、社会的关爱与贫困群众的意愿相结合,从而达到被扶者与扶贫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进行调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在扶贫开发中的舆论引导作用,作一个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践行者。宁夏是欠发达地区,立足区情民情,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充分了解和认识广大群众对生活的期待,挖掘潜在的扶贫盲点,为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生活环境是理论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

6.文化扶贫与扶贫文化相结合,是新时期宁夏扶贫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文化扶贫和扶贫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扶贫是所有扶贫开发活动的总称,文化扶贫是扶贫开发中偏重思想意识的一种扶贫方式。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维护和修复的文化,即贫困阶层以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所产生的思考问题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等。贫困文化表现为:信息闭塞固步自封和因循守旧思想;麻木不仁消极处世听天由命人生观;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懒惰思想及行为;等等。这种文化具有示范性和代际传递性,一个群体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就形成了一种贫困文化,贫困文化对穷人来说,不但具有顽固性和沿袭性,对维护贫穷发挥了作用,而且还有很强的自我修复作用。

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造旧的、迂腐的文化价值形态,是文化扶贫的本质所在,因此,文化扶贫首先要革除贫困者因贫守旧的贫困文化,通过人为因素将文化扶贫融入到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之中,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具有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人们的心理、行为习惯无一不和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文化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生存,更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文化与贫困、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贫困与其说是物质贫困,不如说是文化贫困。文化贫困是农民贫困的根源之所在,实施消解农村贫困文化工程,增添文化扶贫新引擎,就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筑牢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基础。贫困文化的价值观念直接制约着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西海固地区的大面积贫困,除了自然条件以外,农民作为贫困的主体,成为了“文化的饥渴者”,因此,从文化扶贫入手,向贫困者输入新文化、现代信息知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新鲜血液,分层次、分阶段、分工种(如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饲养业以及劳务输出的不同工种等等)传授农业生产适用技能,逐渐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而达到文化富民的效果。

针对贫困地区相对闭塞的环境,手机文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扶贫过程中,政府除了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文化大院等投入外,对贫困地区应该更多地提供手机扶贫扶持,如提供使用上便利,通过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手机微信、手机微博、手机上网等社交方式,让农民群众弥补电脑网络的不足。同时,通过手机这种通信工具,还可减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家人不必要的见面联系,从而能有效降低农民异地传统的社交成本,增加城乡交往的频率和机会,增强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城乡沟通的效率,给贫困地区农民带来更多的发展信息、发展动力和发展机会。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7)

XX镇幅员面积53.2平方公里,辖区内19个行政村和1个独立居民小组。2015年底,XX镇总人口为3.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9889元。我镇2015年有贫困户496户,贫困人口1206人。

二、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经过全体帮扶干部的,到6月底,帮扶贫160户293人人均纯收入达到2800以上,实现脱贫目标。

三、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组织、落实责任到人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确保完成扶贫工作任务,我镇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政府镇长XX为组长,副镇长XX为副组长,财政所、党政办、农服中心为组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制定好脱贫规划、落实好脱贫责任,确保脱贫工作各项措施都能够落实到位。

2、深入调查研究、注重多方沟通

镇领导曾多次深入到各村社进行摸底调研,通过逐家逐户进行调查,掌握了贫困户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同时组织各帮扶单位和各村委会先后多次召开扶贫工作调研座谈会,总结和分析调研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找准了贫困原因,为今后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3、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

我镇认真做好贫困户真实情况的调查、登记和跟踪工作。按照上级制定的贫困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并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对核实后的贫困户的人口劳力,住房、耕地、经营项目、人均年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造册登记,统一由扶贫领导办公室录入电脑动态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

4、扎实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针对性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收入。

三、存在困难与问题

一是扶贫解困难度大。我镇贫困家庭致贫因素复杂,条件型贫困、素质型贫困交织并存,解困难度大。

二是贫困人口多。我镇贫困户共496户,贫困人口1206人,分散贫困户需要组织本镇力量实施帮扶。由于我镇财力有限,难以筹集更多的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扶贫难度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实行问责制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8)

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使其真正发挥效益,直接关系到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扶贫成效,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开展专项治理,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和严查贪污、挪用、截留、克扣扶贫资金行为,促进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规章更加完善、管理使用程序更加规范、管理使用机制更加健全,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二、开展专项治理的范围和方式

范围。根据省扶贫专项资金监管工作协调小组的工作计划,今年开展对20xx年、20xx年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的专项检查,突出抓好“造福工程”,以工代赈、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残疾人资金等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要环节的检查监督。

方式。以县为单位,采取“四个结合”开展专项治理。一是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二是项目检查与资金检查相结合;三是监督检查与加强整改相结合;四是总结经验教训与完善管理相结合。

三、开展专项治理的时间安排

扶贫资金监管专项治理工作,从20xx年7月开始,到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组织动员阶段。时间为7月。认真组织学习省、市纠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扶贫资金监管专项治理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本县及部门的专项治理方案,做好组织动员和宣传工作,明确专项治理任务和要求,认真抓好自查自纠工作,切实把扶贫资金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总结,10月下旬将

总结材料报市老区与扶贫办,市老区与扶贫办将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汇总,形成汇报材料,并牵头做好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总结总结,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单位立即整改,同时提出加强和完善扶贫资金监管的措施办法,进一步巩固专项治理成果。

四、开展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市、县相关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纠风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扶贫资金监管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和部署,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治理工作班子。具体检查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充分利用各部门自身监督检查力量,更要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

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落实责任,共同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老区与扶贫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本次专项治理行动,协调其他部门统一行动,组织开展重点抽查。总结分析扶贫资金监管专项治理经验,研究提出加强和完善监管措施的建议意见。

纠风部门负责对各有关主管部门在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查促纠,针对危害资金安全的突出问题,查处贪污、挪用、截留、克扣扶贫资金的行为。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检查扶贫资金是否符合投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针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以工代赈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治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民族工作部门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9)

13. [模板范例] 关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先进评比表彰的请示 [佚名][2008年5月31日][68] 关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先进评比表彰的请示 调研报告 工作汇报 规章制度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会议发言稿 庆典致辞 竞聘演讲稿 晚会主持词 区委、区政府: 高度关注民生,切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是实施我区“**”战略、建设“平安**”和加快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

14. [心得体会] 关于我县扶贫开发的思考 [佚名][2008年5月31日][20] 关于我县扶贫开发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参与式扶贫,着眼于发展,着眼于解决相对贫困,整体上推进农村社会向小康迈进,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和移民搬迁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如何抢抓机遇,大打扶贫攻坚战,对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快……

15. [工作总结1]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5月12日][34]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

16. [工作总结1]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wcp][2008年4月29日][26]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

17. [工作总结1]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12日][57]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为……

18. [工作总结1]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76]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近一年来,我局驻村工作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驻村工作支撑起坚强的后盾 去年四月份驻村工作一开始,局党委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关心驻村队员生活入手,立即购置灶具和被褥,使驻村队员的生活问题有了着落,落实了驻村队员的各项补贴,使驻村队员无后……

19. [工作总结1] 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49] 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把计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中共营山县委、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2008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下达到我办的此项目标任务,我办按照与县委、县府签订的帮扶目标责任书,重点帮扶凉风乡的新桥村和书房村新增户12户、联系户22户、帮带户66户,分别占任务数的240%、220%和275%,优……

20. [调研报告1] ×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的调查 [佚名][2008年4月8日][72] 落实责任 搞好服务 是确保小额信贷扶贫成功的关键 ——xx县黄瓜园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的调查 xx县黄瓜园镇,位于县城西北面、成昆铁路和108国道的交汇地带,距县城18公里。国土面积89.3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32个村民小组4013户农户,总人口9889人。是全县三个重点镇之一。 黄瓜园镇虽属坝区重点镇,但由于村……21. [工作汇报] 驻x镇扶贫工作队总结汇报 [佚名][2008年4月4日][115] 市委驻xx镇扶贫工作队总结 市委第xx批农村工作队驻xxxx镇扶贫工作队,由我市xx个机关厂矿组成,全队xx名队员,定点对xxxx镇xx个村进行帮扶。一年来,工作队紧紧围绕进驻时确定的:“扭住一个要务,坚持两个务必,践行‘三个代表’,以加强调查研究为切入点,以为老百姓办实事为着力点, 以帮助定点村脱贫致富为落脚点,开拓进取,顽强拼……

22. [事迹材料]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佚名][2008年3月31日][481] 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

23. [模板范例] 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书 [佚名][2008年3月28日][71] 新村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书 甲方: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乙方:

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新村扶贫既是扶贫开发的载体工程,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市扶贫新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产业立村,生态建家,祥和安康”的基本思路,合理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由点到面、滚动发展,逐步把贫穷落后、产业……

24. [工作总结1]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3月25日][123]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近一年来,我局驻村工作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驻村工作支撑起坚强的后盾 去年四月份驻村工作一开始,局党委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关心驻村队员生活入手,立即购置灶具和被褥,使驻村队员的生活问题有了着落,落实了驻村队员的各项补贴,使驻村队员无后……

25. [工作总结1] 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3月25日][80] 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把计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中共营山县委、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2008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下达到我办的此项目标任务,我办按照与县委、县府签订的帮扶目标责任书,重点帮扶凉风乡的新桥村和书房村新增户12户、联系户22户、帮带户66户,分别占任务数的240%、220%和275%,优……

26. [工作总结1] 扶贫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3月24日][1205] 立足实际 理清思路 群策群力 共谋发展 开创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新天地 ——萨尔托海乡2008年扶贫工作总结 2008年是我县被确定为部级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

27. [经验材料] 立足欠发达地区实际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残疾人扶贫攻坚 [佚名][2008年3月24日][75] 立足欠发达地区实际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推进残疾人扶贫攻坚 xx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域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设5个镇15个乡,全县总人口22.3万人,是个传统的农业山区县,全省欠发达地区县之一,我县共有残疾人12300名,占全县总人口的5%多,以全县贫困残疾人的调查为依据,当年共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现将我县扶贫工作做……

28. [会议发言] **镇扶贫工作经验材料 [佚名][2008年3月21日][144] 更新观念 审时度势 真抓实干 合力点燃扶贫攻坚的旺火 **镇扶贫工作经验材料 进入2008年以来,从全国到地方,都给予了“三农”工作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我们农业战线的工作者来说,喜讯频传,好事不断:党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迎合广大农民的多年企盼;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我们“三农”工作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特别是党中央率先在黑吉两省实行农业税全免试点的英明决策,更令人……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10)

为了尽快解决贫困问题,学术界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不断深入,已经从注重基本生存向注重生存质量转变,从注重收入向注重能力和机会转变,从注重静态变化向注重发展转变。在实践层面,扶贫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项目带动、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种扶贫模式在贫困地区全面开展,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民收入和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来源越来越广范,既有政府投资,也有企业和一些民间组织的投入。但从有些地方的实际效果来看,一些地方的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并不高,造成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本文拟通过对多渠道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总结在新阶段扶贫开发(2001-2010年)中扶贫资金使用的经验和问题,试图为反贫困工作找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研究对象的处理

由于扶贫情况千差万别,扶贫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各不相同,因此要从整个贫困地区的层面建立一个模型和选取数据是比较困难的,只能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来研究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本研究选取贵州省关岭县作为研究对象,来反映一些扶贫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关岭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新阶段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全县有重点扶持乡(镇)11个,其中一类重点扶持乡(镇)1个,二类重点扶持乡镇7个,三类重点扶持乡镇3个,有重点扶持村143个。从扶贫资金来源来看,它的扶贫资金既有省内的财政扶贫资金,也有省外山东青岛的对口帮扶资金,又有贵州贵航集团社会帮扶资金。在2001-2010年的扶贫开发新阶段,关岭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青岛对口帮扶资金、贵航集团社会帮扶资金10278.07万元,建设了1025个项目,项目建设内容涵盖种植、养殖、文化、人畜饮水、渠道建设、农村干部及农业技术培训等。这些项目的建设一方面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使贫困农户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在整个扶贫过程中,一些项目因科技含量高,自筹资金配套缺口大,实施单位资金不足,导致实施质量不高以及一些扶贫项目运行不规范,再加上地方财政困难,最终导致扶贫资金效益不佳,因而本文选取关岭县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模型设定及指标数据处理

为较好地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财政扶贫资金、青岛对口帮扶资金、贵航集团社会帮扶金作为解释变量。在回归分析前,笔者先对各个变量分别进行了格兰杰检验,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知,财政扶贫资金与生产总值是双向因果关系,财政扶贫资金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双向因果关系,青岛对口帮扶资金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双向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建立如下两个多元回归模型,对变量的显著性效果进行分析。

模型一:各项投入资金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t=C+β1X1+β2X2+β3X3+μt

其中,Y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X1表示财政扶贫资金,X2表示青岛对口帮扶资金,X3表示贵航集团社会帮扶金。

利用EViews3.1得到的参数模型估计结果为:

Y=780.9285+0.807516X1+4.373207X2-6.489603X3

拟合优度R2=0.968393,修正可决系数R2=0.952589,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对整个模型进行F检验,针对H0:β1=β2=β3=0,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表的临界值Fα(k-1,n-k)=F0.05(3,6)=4.76,另由估计值F=61.27616>F0.05(3,6)=4.76,则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β3=0,说明整个回归方程显著;对模型进行t检验,针对H0:βj=0(j=1,2,3),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表得临界值tα/2(n-k)=t0.025(6)=2.447,而由估计结果得β1、β2、β3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8.779630、2.649698、-1.588600,则可知β1、β2的t统计量绝对值大于t0.025(6)=2.447,而β3的t统计量绝对值小于临界值。从而可知,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财政扶贫资金、青岛对口帮扶资金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显著影响,而贵航集团社会帮扶金对被解释变量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显著影响。

模型二:各项投入资金与生产总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t=C+β1X1+β2X2+β3X3+μt

其中,Y表示生产总值,X1表示财政扶贫资金,X2表示青岛对口帮扶资金,X3表示贵航集团社会帮扶金。

利用EViews3.1得到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Y=7570.714+78.60985X1+424.2793X2-303.5008X3

从估计结果可知,R2=0.913794;对整个模型进行F检验,针对H0:β1=β2=β3=0,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表的临界值为Fα(k-1,n-k)=F0.05(3,6)=4.76,由估计值可知,F=21.20022>F0.05(3,6)=4.76,则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β3=0,说明整个回归方程显著;对模型进行t检验,针对H0:βj=0(j=1,2,3),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表得临界值tα/2(n-k)=t0.025(6)=2.447,而由表3可知,β1、β2、β3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5.252529、1.579844、-0.456586,则β1的t统计量绝对值大于t0.025(6)=2.447,而β2、β3的t统计量绝对值小于临界值。从而可知,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财政扶贫资金对被解释变量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而青岛对口帮扶资金、贵航集团社会帮扶金分别对被解释变量生产总值没有显著影响。

关于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

(一)对扶贫资金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

由模型一的回归分析可知,财政扶贫资金、青岛对口帮扶资金的投入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青岛对口帮扶资金的投入,它增加1个单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就会增加4.37个单位,而贵航集团社会帮扶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显著的影响。由模型二可知,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有利关岭县生产总值的增加,每增加1个单位,会有78.61个单位的生产总值增加,而另两项指标对国民生产总值不显著。从这个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应该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的分配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大地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从两个模型中都可以得出,财政扶贫资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而且是增加造血功能的原动力,然而从各种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在安排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力度不足,有些甚至连基本的项目管理费都不能足额安排,严重影响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扶贫投入,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对反贫困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加强各种对口帮扶资金的管理力度,近年来,许多政府部门及企业都有对口帮扶的任务,也带去了一定资金,但实际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各贫困地区对这部分资金管理不完善,对口帮扶部门也缺乏对贫困地区的分类指导和区别对待,缺少持续性。因此,应该严格执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分类投入”的原则,确保把资金用在最迫切最需要的地方,合理分配扶贫资金,切实发挥扶贫资金效率。

(二)加强对扶贫项目实施质量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项目扶贫力度

项目扶贫是上级部门和其他对口帮扶部门的一种重要手段,贫困地区希望对口帮扶单位能够带来大项目、好项目,寄希望项目带动和推动,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优化产业升级。从对关岭县的了解中可知,青岛对口帮扶资金、贵航集团社会帮扶基金主要用于项目扶贫。然而从上面的回归结果可知,青岛对口帮扶资金、贵航集团社会帮扶基金对GDP及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其资金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课题组对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扶贫项目审批下来后,资金却是用于其他用途,而并没用于申报项目。因此,在进行项目扶贫时,我们应该加强对扶贫项目实施质量的检查和监督。首先,在项目申报时,各帮扶单位要根据帮扶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立项,可以在农业产业化和智力扶贫方面多立一些小项目,围绕农业产业抓龙头和大户,重点建设几个种植和养殖项目,围绕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重点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依靠科技致富,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奠定基础;其次,在项目实施时,要根据项目设计的内容、规模、地点、资金总额进行督促检查,以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和及时竣工验收,各受援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下达的实施地点、建设内容、规模、投资概算实施,不随意调整和改变项目,否则容易造成扶贫资金使用低效问题;最后,应该对项目及时进行总结,好的项目应该进行宣传和推广,像关岭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二元能繁母猪等产业化项目,板贵乡花椒、火龙果、坡贡白水生姜、八德优质大米、无公害蔬菜生产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已培训农民工143929人的“雨露计划”等都值得借鉴和推广。

(三)加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及信息扶贫力度,增强自身致富能力

为解决模型不显著问题,课题组对关岭县的项目账目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项目缺乏专人管理,信息不畅通,部分支出内容无正式票据(如群众劳务费部分)等原因,影响报账进度,人为出现资金缺口,最终影响扶贫效率。因此,要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及信息扶贫力度,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广大贫困地区来说,信息闭塞,人口素质比较低,文化水平、经营能力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信息扶持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按照贫困区反贫困的理论,为了能够使贫困人口立足于当地,首先需要提高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能力,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培养一批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乡土人才,提高贫困人口社会保障能力,替他们自身具备脱贫致富的能力;其次利用先进地区的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在互惠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当地资源,发展有助于解决贫困区温饱问题的种养业和加工业等项目,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

(四)增强扶贫单位间的分工协作,科学制定扶贫规划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关岭县扶贫资金效率不高的结论,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原因是扶贫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问题。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各部门参与和分工协作。但分工协作又会出现项目资金多头管理、资金时滞效应、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或协调力度不够等问题,从而使得扶贫成本增加,扶贫资金效率低下。对于广大贫困地区来说,首先,应建立先规划、再计划、各部门信息相互沟通的工作机制,应在以推动贫困地区发展为目标的前提下,结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将扶贫规划纳入其中,注重整体规划和专题规划的科学结合,为反贫困进程中资源整合提供政策法规和科学实践的前提条件和有效平台;其次,反贫困的前提是科学的扶贫规划。注重扶贫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高扶贫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各种扶贫资源和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搭建基本平台。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篇(11)

一、帮扶目标

计划用三年的时间,通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帮助秋江街道办事处莲台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人均纯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帮扶任务

(一)单位包村。贵池区实验小学包村帮扶对象为秋江街道办事处莲台村,主要任务:

1.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帮助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2.帮助莲台村科学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促进莲台村整体脱贫。

3.帮助莲台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干部包户。确定副校级以上干部为帮扶责任人,主要任务:

1.实小副校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具体帮扶对象由莲台村统一安排。

2.实小帮扶责任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及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

3.帮扶责任人根据工作安排每月走访贫困户,帮助解决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4.帮扶责任人开展送温暖活动,撰写帮扶工作总结。

5.协助村干部完善档案建设及数据更新,做好工作总结。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

1.召开专题布置会。学习传达有关帮扶开发文件精神,研究部署任务,启动“双包”定点帮扶工作。

2.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听取莲台村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情况的介绍,共商帮扶措施和办法。

3.成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组织领导。

(二)对接谋划阶段

4.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扶贫开发工作有关情况和莲台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组织学习强农惠农富农有关政策法规,全面掌握“双包”定点帮扶工作目的、任务、方法和有关要求等。

5.确定包户帮扶责任人。组织包户干部协助村干部做好贫困户的调查和核实工作。在秋江街道办事处、莲台村干部的指导和协助下,填写《池州市贵池区“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工作手册》。

6.制定帮扶计划。

(三)组织实施阶段

7.开展政策宣讲和技术技能培训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入户走访、专题讨座等形式,宣传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帮助解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与农村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结合莲台村有一定基础的种植业,积极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增强村民增收致富能力。

8.帮助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帮助加强村党支部建设,积极引导村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示范带动作用。

四、保障机制

1.领导责任机制。校主要负责同志为定点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每月赴帮扶村开展调研指导。

2.定期报告制度。汇报帮扶工作情况,研究措施办法,部署工作任务,总结推广经验,每半年梳理总结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3.建立联络员和台账制度。实验小学和莲台村各安排一名工作联络员,负责工作联系、协调和有关材料报送,认真做好工作记录,收集整理工作资料,专门建立帮扶工作档案。

五、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双包”定点帮扶工作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培养锻炼干部、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有效途径,要充分认识定点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