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局机关干部履职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人口计生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系统的学习、严格的考核,切实提高局机关干部、指导站人员业务素质,增强破解重、难点工作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局机关在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中的“参谋、协调、指导、服务”等作用,推进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活动内容
组织局、站干部职工开展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和中央《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组织开展规划统计、政策法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计生协会、技术服务、宣传教育等基本业务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开展以“练好本领、服务基层”为主题的学习考察、蹲点调研活动,开展电脑技能和公文写作等基本技能培训、比武活动。
三、实施步骤
业务练兵活动大致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学习安排附后,其它阶段的详细工作安排另行印发。
第一阶段(3月—6月):理论学习
以人口计生“一法三规省条例”为主要内容,结合近几年省、市、县有关人口计生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按照“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思路,组织系统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理论学习结束后对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进行闭卷考试(男55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的同志实行开卷考试)。
第二阶段(6月—9月):技能培训
以人口规划统计、协会建设、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行政执法、技术服务、宣传教育及电脑基本技能应用等为重点,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一是组织本单位业务骨干分别侧重于不同内容对广大干部开展轮流辅导,并建立业务骨干与一般干部的帮带学习制度,确保培训的专业性、全面性、经常性。二是邀请上级或县外有关专家、骨干就有关业务作专题讲座,努力提高培训的权威性、针对性、拓展性。
班子成员、各科室(站)长要认真备课、辅导,带头学,做好榜样。每个授课人要编写授课教案及重点内容,以电子文档发送办公室,汇总后发至每一个人。
第三阶段(9月—10月):学习调研
围绕人口计生源头管理、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各个环节,结合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针对当前亟需解决的制约工作发展的重难点工作,设置若干调研课题,组织调研团队,开展专题的学习考察和蹲点调研活动。
考察调研要带着问题去,着力在重、难点工作破解上,回来后要撰写学习考察报告和蹲点调研报告,形成调研成果并组织交流学习,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考察调研报告要保证质量,在活动结束后汇编成册下发每个同志。
第四阶段(11月):考核评估
综合前几个阶段的情况,组织开展技能操作能力评估等活动,结合机关干部学习、培训活动的出勤情况和联系服务基层的实效,对每个机关干部的业务练兵活动进行以量化为主的考核评估。
四、保障措施
为了进一步强化认识值班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值班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值班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值班工作效能,逐渐形成一套符合我局实际的值班运行体制。主要落实了以下几点: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为开创值班工作新局面提供保证要做好值班工作。司法局始终把加强值班队伍的自身建设作为提升值班工作整体水平的根本保证,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实。一是严把入口、配强人员。同时,在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我们按照“编内调整、相对固定”的原则,在办公室内部建立骨干力量全员值班机制。目前,全局共有值班人员54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7人。
(二)要求专职值班人员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确保及时有效处理紧急事务。落实岗位责任制,当班人员作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全市民政系统内的紧急信息报送工作负总责,要确保信息联络畅通、紧急事项及时处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三)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禁止擅离职守、脱岗离岗、将值班电话呼叫转移等现象。执行交接班制度,当班人员与上一次值班人员交接好值班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按照值班排序做好值班工作。但同时也存在个别时间交接班不够及时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开展“能力建设活动年”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能力建设年”活动中,按照“确责、履责、问责”的要求,从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应急和谋远能力、创造性工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团结和谐能力、廉洁从政能力、化常为专能力、服务基层和企业能力等八个方面加强审计机关干部能力建设。努力构建勤政廉政善政、求实务实落实的政府执行文化,为实现“保增长、争速度、调结构、强素质、扩内需、增动力、重民生、促和谐”目标提供政府执行能力和行政效能保证。
二、参加对象
能力建设活动年活动对象为局机关全体在职干部。
三、方法步骤
能力建设年活动时间从20__年5月开始,到20__年12月底结束。
(一)确责明标(5月至6月上旬)
1、学习动员。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本局“能力建设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全体干部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抓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罚条例》的学习。
2、明确岗位职责。结合区审计工作实际,明确部门和内设机构的职能,重点明确全体干部各自的工作职责,拟定岗位职位说明书。
3、建立履责体系。重点围绕全区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结合年度审计工作重点,将年度计划分解下达到各科室落实到人,明确工作时限和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履责体系。
(二)提升能力(6月中旬开始,贯穿活动至终)
1、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能力席位。结合“三定“工作,明确局及内设机构的职能,重点明确干部岗位工作职责,拟定岗位职位说明书。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匹配为原则,以思想水平、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为基本内容,开展能力席位标准讨论,按照一般干部对本职工作要做到应知应会、科(股)级干部对本职工作要成为行家里手、领导班子成员对本职工作要成为专家权威的基本要求,分层分类明确每个岗位的能力席位标准。
2、开展自查自纠,进行能力反思。对照岗位职责和能力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审计案例讨论交流,通过自查、互查、上下征求意见等方式,找准单位和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八种能力”和能力席位标准,进行能力反思,深刻查找能力不足,形成单位和个人能力提升的工作计划。
3、立足岗位锻炼,提升履职能力。立足本职工作,坚持干中学、干中练,有效开展审计项目评优和审计案例交流,把日常审计工作作为提高履职履责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抓好传帮带,积极推行以完成中心工作、紧急任务为目的的团队建设,着力提高团队的执行能力。
4、强化学习培训,提高能力建设。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突出学习制度建设。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结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开展形式多样、切( )实有效的内部培训。重点围绕办事、办文、办会,在“学、写、讲、干”等方面开展公务员基本能力培训。倡导终身学习,提倡在线学习,鼓励公务员参加“周末课堂”学习培训,提升素质,提高能力,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
三、建章立制(8月下旬至12月下旬)
1、完善管理制度。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制定按年度或项目的考核办法,完善责任追究和奖惩措施,健全行政问责制度,重点项目督办制度等。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确保区委、区政府政令畅通。推行决策责任追究制、接待和政务公开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规范,用管理制度巩固和规范能力建设。
2、总结评估。根据全区安排,对全局能力建设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报送公务员考核材料和总结 报告。同时做好档案收集和迎检工作。
四、具体要求
二、目标要求
(一)治庸提能力。大力整治卫生系统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中存在的工作标准不高、能力不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得过且过、碌碌无为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奋发有为意识,促进机关干部服务效能大提升,医疗卫生单位医疗业务大发展。
(二)治懒增效率。大力整治卫生系统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暮气沉沉,拈轻怕重、不愿担当,工作被动应付、服务意识不浓等突出问题,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大改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质量大提高。
(三)治散正风气。大力整治卫生系统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中存在的心浮气躁、自由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突出问题,真正形成勇于担当、敢抓敢管、真抓真管良好氛围,促进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医疗卫生单位医德医风大改进。
(四)治软强责任。大力整治卫生系统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责任不明、权责不清,监督缺失、履职不力,管理软弱、问责不严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责任分解、责任落实、责任追究体系,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责任意识,促进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医疗卫生单位医患关系大和谐。
三、工作重点
(一)以治庸提能为重点,抓学习提能力
1、强化岗位意识,提高工作能力。解决能力之庸,纠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等问题。加强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快知识更新,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2、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工作推进。解决责任之庸,纠正“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等态度,全面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落实检查考评机制,确保各项医疗卫生工作高效运转、有序推进。
3、明确职责使命,强化管理责任。解决精神之庸,纠正“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和“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明确职能任务,理顺职能分工,推进行政职能、机构职能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建立健全以岗位为基础,以能力匹配为原则,以能力席位标准为基本要求的岗位职责体系。
4、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以人才梯队建设为基础,以开展专科技术项目为主线,以科研、教学为支撑,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完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医学继续教育制度,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二)以治懒提效为重点,增效能优环境
1、精减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按照精简环节、简化流程、细化标准的要求,进一步精减卫生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流程再造,创新审批方式,推动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政务服务事项设置科学化、运行网络化、流程标准化、结果公开化,实现卫生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卫生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
2、实行责任制度,提高运行效率。解决“按部就班、效率低下,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问题,按照服务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在全卫生系统深入推进卫生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推行和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形成“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职业文化,雷厉风行,不误时、不误事,推动行政管理高效运行,医疗卫生机构高效运转。
3、坚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思想。解决“不深入基层一线,不靠前指挥”等问题,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开展“基层行”活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等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困,真正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4、加强医疗管理,保障医疗安全。要加强医疗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管理,按照《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计分管理办法》,严格进行医疗机构校验。开展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和优质医院创建工作。加强病历检查、评比工作,提高病历质量。各医疗机构要强化院长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职责,健全院、科二级质量控制体系,落实核心制度,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诊疗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优化医疗环境。
(三)以治散提神为重点,抓作风严纪律
1、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改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散漫状态和“布置工作满足于开会议、发文件”等惯性思维,坚持以干部作风的转变为标准检验执行力建设的成效,坚持走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念,杜绝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炒股、工作日中餐饮酒等不良现象。
2、强化服务理念,履行服务职能。解决“服务意识淡漠,对基层和群众态度生硬”等问题,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放在更加重要、更为优先的位置,推行“五服务”、“五不让”的服务理念,“五服务”即群众上门,热情服务;群众咨询,耐心服务;群众在场,不停服务;群众需要,延伸服务;群众困难,主动服务。“五不让”即不让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群众在我这里冷落,不让规定在我这里走样,不让形象因我受损。
3、树立全局意识,服从服务大局。解决“胸无全局,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影响团结稳定”等问题,树立党员干部全局意识,让干部识大局、顾大局,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卫生中心工作,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医疗卫生重点难点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促进医患和谐和社会和谐。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制度建设,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行为准则,严肃行业纪律,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杜绝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行为。规范医疗行为,完善医院流程管理,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缩短平均住院日。
(四)以治软提劲为重点,振精神鼓士气
1、提振精神状态,展现良好风貌。破除“官气、暮气、邪气”等不良习气,提升精神趣味,建设“精神高地”。树立和宣传一批廉洁勤政、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模范,引导和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干好事、干实事、干成事。
2、发挥核心作用,强化领导责任。解决“有了问题不担当,遇到矛盾绕道走”、“只用权,不尽责”等问题,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发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敢打硬仗的精神,树立雷厉风行、奋发有为的良好形象。要勇于正视问题,正确行使权力,把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抓好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
3、健全激励机制,实行责任追究。解决“事业心不强,工作推进不力”等问题,依据部门职能职责和个人工作岗位的能力席位标准,形成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履职优秀行为的激励和失职失责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积极探索实行反向测评的办法,对测评中发现的“庸、懒、散、软”干部,按规定严肃问责,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4、开展民评民议,落实整改措施。公开征求意见,深入走访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和服务对象,同时通过组织民意测评、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卫生系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梳理分析意见,按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和“有过即改、边评边改”的要求,明确责任单位、科室和个人,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及时督办,整改到位。
四、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以整治“庸懒散软”为突破口,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积极推行以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对在开展“庸懒散软”整治行动中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对歪风邪气不敢抓、不敢管,“庸懒散软”问题突出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严肃问责。
(二)以确责履责为前提,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局机关按照“三定”方案职责,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岗位责任要求,坚持以责任为核心,以岗位为平台,健全单位内部责任体系,解决好单位违规聘用人员,科室之间、工作人员之间“责任不清、职责交叉、监管死角”等问题。
(三)以建章立制为根本,确保“庸懒散软”整治行动有章可循。制订出台《市卫生系统干部“庸懒散软”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修订完善《市卫生系统效能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将各项内容细化、标准量化,进一步明确质量标准和过错责任,做到问责有据可依。
(四)以明查暗访为手段,加大对“庸懒散软”行为的查处力度。组成工作专班,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明查暗访。对明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一律实行先停职后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五)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进“三满意”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对不参与“三满意”创建活动的单位,取消其本年度的一切评先资格。出台《创建“三满意”活动考评办法和考评细则》,严格考评程序,严肃考评纪律,确保评选结果真实可信,确保患者、职工、社会满意。
(六)以巩固成效为落脚点,突出抓好长效机制建设。把“三满意”创建活动和“庸懒散软”整治行动中的有效措施、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和机制,融入日常管理。重点研究制定三个方面的制度:一是确责履责制度;二是考核评价制度;三是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工作步骤
此次治庸问责行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实施治庸问责的思想动员工作,做到党员干部人人知晓、个个参与。
(一)思想动员阶段(3月1日—3月31日)
1、组织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治庸问责行动的相关文件。
2、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对本单位治庸问责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3、研究制定治庸问责工作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将将责任逐级分解到单位(科室),落实到个人。各单位实施方案于3月15日前报局办公室。
4、开展一次专题讨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奋发有为为荣,以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
5、精心组织系列宣传报道活动。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简报、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治庸问责行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目标任务,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促进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开展治庸问责行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自查整改阶段(4月1日—4月30日)
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对照“能力平庸、工作懒惰、纪律涣散、班子软弱”这四个方面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抓好整改落实。
1、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活动。各单位通过公开举报电话或电子信箱、组织群众评议、开展问卷调查、设置举报箱等方式,畅通渠道,集中排查本单位和个人在“庸懒散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党员干部要根据自查情况,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组织开展一次评议活动。各单位要将开展自查自纠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服务对象、患者、群众代表进行评议。
4、着力抓好整改落实工作。针对自查自纠和评议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工作机制、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各单位要针对整改落实情况,将查找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公开承诺,通过媒体、网站、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5、选树一批典型。各单位要通过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活动,树立一批能力强、作风实、业绩好、群众认可的正面典型,同时抓住一批“庸懒散软”、群众意见较大的反面典型,通过奖优罚劣,形成良好导向。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及时报送正反典型材料。
6、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各单位要将自查自纠、专题民主生活会、群众评议、整改落实等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综合分析检查报告,并于5月20日前报局办公室。通过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促进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检查问责阶段(5月1日—12月31日)
采取集中检查、明察暗访、受理群众举报等方式,对各单位履职尽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开展治庸问责工作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发现和查实的问题,坚决问责,严肃处理。
1、组织集中检查。局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开展治庸问责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对各单位治庸问责工作情况分阶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结果进行通报。
2、开展明察暗访。邀请新闻媒体、“两代表一委员”和服务对象,组成若干督查小组,对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窗口服务工作作风情况、各单位开展治庸问责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受理群众举报。设立专线电话、举报箱和意见箱,开辟网络投诉平台,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展治庸问责工作的意见,受理群众对“庸懒散软”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群众举报和投诉的问题,及时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4、严格责任追究。对督导检查中发现和调查核实的问题,视其情节轻重和影响程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人事管理办法问责追责,进行约谈和通报批评,给予相关人员诫勉谈话、待岗学习、调离工作岗位、免职降职降级等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予以纪律责任追究。
5、开展总结评比。对全市卫生系统开展治庸问责工作进行总结,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树立一批正反面典型,在卫生系统广大干部队伍中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推动广大干部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卫生局成立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局党委书记任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认真抓好治庸问责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单位要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员名单于3月15日前报局办公室。
鄂州市人事局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局作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以及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按照“发挥职能优势、有利人口计生”的原则,把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分工职责作为本单位工作职责之一,充分发挥人事编制工作的职能作用,协同其他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共同做好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管理,切实抓好局系统计生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局党组始终将计划生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总体工作计划,认真制定年度具体实施计划,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有专人抓。今年初,局党组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局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局属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二是确保工作经费。局机关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将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经费供给,保证计划生育工作能够正常运转。三是确保计生责任目标分解落实。年初,局党组召开会议,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并由局主要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和局属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加强教育,常抓常新。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学习计划,经常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局系统机关干部计生责任意识。如在“计划生育日”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周年之际,利用宣传栏、宣传牌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把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列入文明单位创建的一项主要内容,促进机关干部主动抓落实。正是由于宣传教育工作到位,全局干部职工计划生育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3、加强督办,严格落实。为将计划生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局党组规定,计划生育责任科室和局属二级单位必须每月进行一次计划生育工作自查,局系统每季度必须组织一次抽查,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检查。对检查结果,实行量化考核,被检单位得分率达到100%的,予以表彰;达到98%以上的,为达标单位,不奖不惩;未达到98%的,为未达标单位,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责任人要作深刻检讨,并写出整改报告。如发生严重计生问题的,将直接定为不合格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不能享受任何评先表彰待遇。
4、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一是严格按规定建立计划生育台帐,及时报送各种计生报表。对局系统干部职工晚婚率、晚育率、计生率、独生子女领证率、统计准确率必须确保达到100%。二是每季度组织局系统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三查(查环、查孕、查病),确保三查率达100%。三是关爱女职工身心健康,每年组织一次女职工妇检和一次身体全面检查,妇检人平380元,身体检查人平530元,有效保证了局系统女职工的身心健康。四是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配合凤凰街道办事处和寿昌社区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计生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的开展。
二、把好“三关”,切实履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义务
作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我们坚持人事工作与计生工作相配合,努力为计划生育工作把好关,服好务,切实履行计划生育成员单位职责。
一是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把好评先表彰关。一方面,严格按照《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表彰奖励工作管理的通知》要求,在进行评先表彰或与各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表彰时,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即先由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签订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意见,再由人事部门审核,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予核准表彰意见。今年,我们推荐表彰的2个国家级先进集体、3名国家级先进个人,5个省级先进集体、25名省级先进个人,全部通过了计生委审核,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另一方面,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 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坚持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个人不得评定为称职以上等次。
去年,沙洋县司法局被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工作评议对象,根据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方案要求,我局迅速安排部署,广泛宣传,认真自查自纠,主动征求意见,扎实进行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整训会等会议8场次,办评议简报16期,评议专栏5期,发放征求意见书300余份。通过对局党组征求的意见和县人大常委会反馈的意见进行梳理、汇总,我局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法制宣传不够、基层司法队伍建设薄弱、法律援助不够、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重视不够。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共开展整改活动9场次。通过一系列举措,司法行政工作实现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杜绝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工作作风明显转变。10月,我局以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被评为“人大代表满意单位”。
二、以管理创新为主线,彰显工作特色
1、打造亮点品牌。局党组高度重视工作创新,将其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始终,着力打造“一所一特色,一镇一品牌”,并以之为抓手,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亮点工作得到了各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涌现出如法治高阳、五老调解协会、法务工程、法治中心户、周日说法等一批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和当阳市开展联防联调工作试点基础上,我局先后与荆州区、潜江市建立了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机制。各地共排查矛盾 24批次,调处纠纷18起。我局先后在海口市秀英区和杭州市萧山区设立了异地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沙洋籍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21件次。
2、规范法律服务。将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法律工作者职业道德、执业纪律、业务范围、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对案件进行不定期抽查、督办,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执业水平和办案质量。制定了全县法律服务行业整改方案,进行了集中教育整顿,规范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包领域、包案件。组建律师法律顾问团,为党委、政府、企业、学校等提供法律服务。今年来,律师、法律工作者共参与调处重大突发事件和案件19件。
3、提升援助质量。法律援助已连续五年被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十件实事”之一,沙洋县司法局借助新闻媒体、各镇法制宣传简报、移动短信平台、综治例会以及专项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建立了灵活审查、免予审查和快速审查机制,开辟了对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了援助申请、受理和审批程序。健全了检查考核制度,加强了案件监管,坚持案件回访全覆盖,确保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
4、化解矛盾纠纷。对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及全县第三方调解组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在开发区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正邦集团进行了民营企业人民调解组织试点。各司法所通过知识讲解、现场观摩、案例分析、参加基层法庭案件旁听等形式,加强了对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各镇培训专兼职调解员、信息员1000余人次。各级调解组织坚持日常定期排查和重点敏感时期拉网式排查,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5、推进法制宣传。县依法治县办制定了《沙洋县“情系民生、法送万家”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领域、行业普法责任单位,每2个月组织一次送法活动。县依法治县办利用春节、油菜花旅游节、市县送法下乡活动等时机,组织专班开展宣传,组织法律讲师团到镇、单位巡回宣讲。我局先后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9场次,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9月份,我县顺利通过了市依法治市办“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县依法治县办深入到各镇进行工作调研,已有9篇调研文章被省、市级报刊杂志刊登。如《“周日说法”旋律之声在拾回桥大地萦绕》、《两地伸援手、联动止纷争》等,受到领导好评。
6、加强矫正监管。成立了沙洋县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进一步理顺了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制定了《沙洋县司法e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管理系统管理规定》,建立了信息监管平台,通过手机GPS定位,实现了对矫正对象的实时监控。严格加强了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监管。对新入矫对象做到了“四个一”:建立一份矫正人员档案、进行一次入矫教育谈话、制定一份矫正方案、开展一次家庭上门走访。严把报表审核、社会调查、入矫教育、考核评估、档案审核关。各所每月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教育,组织开展公益劳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坚持季度考评,对矫正对象抽查监管,做到了人员可查、可管、可控、可帮,无脱管、漏管现象,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0.4%以内。落实了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及衔接制度,实施“阳光”培训计划,努力使社矫对象掌握一技之长,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7、夯实基层基础。按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要求,我局不断增加投入。现已投入6万余元完成了五里司法所的改造。李市、沈集等所房屋置换问题已分别与镇政府达成初步协议。投资4万余元为各所、公证处配备了扫描仪、录音笔、照相机、空调等办公用品。将新招录的两名年轻同志调整到拾桥、高阳两所,解决了两所长期无人的状况。通过下派锻炼、招录公务员、聘请社工、配备公益性岗位等措施,逐步充实了基层力量。
三、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服务能力
年初以来,深入贯彻*思想,大力推进人才战略,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工作理念,突出政治“硬指标”、把好选任“风向标”、用好考核“指挥棒”,注重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一线考察选用干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更加完善。
一、突出政治“硬指标”,建立健全素质培养体系
始终聚焦政治建设,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上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从党员干部的入职宣誓开始抓,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理论武装,引导工作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准确把握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这个根本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全过程,使选出来的干部党组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今年,共参加各类素能培训班X人次。
二、把好选任“风向标”,建立健全知事识人体系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建立健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日常考核抓在经常。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党员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一贯表现,注意听取普通工作人员、社会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从街谈巷议、群众口碑中考察识别干部,切实掌握每名干部的优势特长、缺点不足。分类考核突出差异。根据干部所在岗位分类设置考核指标,把干部的“勤”和“绩”相结合,把“显绩”和“潜绩”相结合,杜绝“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办法打天下”的思维定式,让考核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近距离考核观察细节。从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对复杂问题的处理等角度出发,查看干部的能力水平。同时,把考核延伸到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切实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心寒、不让一线的干部失落、不让带“病”的人提拔。目前,向市委组织部查阅干部人事档案X卷次、发放测评票数X余份,征求纪检监察意见X次。
三、用好考核“指挥棒”,建立健全选拔任用体系
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选拔任用干部,履行好《条例》所赋予的职责,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政治标准。强化对党员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审核把关,通过控制编制职数、调整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征求意见、讨论“六道关口”,确保按原则、标准、条件、资格、程序和纪律选拔任用干部。截止目前,向市委组织部管档中心补充干部材料X余份,完成2018年度公务员考核备案X余人。坚持任人唯贤。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注重在三大攻坚战、XX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和业务一线中,发现、锤炼和使用干部,不断拓宽优秀年轻干部来源渠道,注重发现优秀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坚持人岗相适。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坚持多岗位锻炼、中心工作磨练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相结合,注重从XX事业发展考虑“该用谁”,凭实干实绩考虑“谁该用”,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将就凑合。
四、建立干部“预备队”,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培养历练体系
把做好年轻干部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进一步选拔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实施意见》,加快形成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注重梯队建设。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历程跟踪记录、全程留痕,抓好调研摸底,着眼未来五年到十年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统筹考虑专业和行政管理职级配备标准,了解掌握一批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在机构改革中,XX局新提任X名科级领导干部,其中正科级X名,副科级X名。调整后,环节干部平均年龄由原来的X岁降为X岁,下降达X%,我局机关干部年轻化趋势明显。注重培养历练。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扶贫村、重要岗位接受考验、磨练意志。注重实干担当。建立机关人才库,加强专门人才的选拔、储备、培养、使用和管理,目前进入人才库人员达X人,正向激励作用明显。
人才瓶劲制约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障碍,破解人才制约是人事编制工作的重点目标。*书记在市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要着重研究制定和落实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的激励措施和办法,让人才留得住、引得进、受重用。”按照这一要求,以“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为标准,坚持“科学用人、规范用人、有序用人和公然用人、公平用人、公正用人”,两眼向外抓引进、两眼向内抓盘活,着力优化人才环境,缓解人才需求矛盾。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围绕“让能干事的有机会、给肯干事的以舞台、使干成事的得重用”的用人导向和坚持“以待遇吸引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事业成就人才”的要求,在*书记的强力主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对我市人才队伍现状、人才开况进行认真分析和广泛征求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引进硕士研究生等优秀专业人才试行办法》,采取“给编制、给岗位、给待遇和营造良好人才环境”的8条优惠政策,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国各地各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踊跃报名,志愿到*发展。已登记志愿到*工作的优秀人才3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211工程”学校重点专业本科生21人。特别是开启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之后,在20*年11月*师范大学举办的面向*省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人才招聘大会上,我市引进人才的8条优惠政策吸引了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排成长队咨询和应聘。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等领导亲临我市展区,与应聘学生亲切交谈。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对高校毕业生踊跃应聘我市职位的壮观场面给予了报道。当天现场登记7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人、“211工程”学校重点专业本科生8人,其他本科生687人,涉及13个专业。二是优化人才选用环境。坚持以市场化配置人才为导向和考试选人用人为手段,逗硬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事业单位补充工作职员“凡聘必考”、公务员提升职务“凡升必考”、专业技术职员职称评审“凡评必考”的“四必考”制度,构建了公然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切实规范了用人环境,促进了人才资源公道配置和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全年共组织录用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职员考试和职称评审考试37次,参考人数19724人。通过网络、现场报名共有8530名高校毕业生应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职位和村(居)岗位,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2604人(重点本科生114人)、专科生5052人,市外生源1305人分布于23个省(区、市)。已录用到岗200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重点本科生37人,其他本科生337人,市外生源421人。“三支一扶”计划录用242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录用141人、“西部志愿者”计划录用45人,招考公务员33人、招考人民*290人、招考教师1017人、其他事业单位招考209人。三是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在抓好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环境的同时,着力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治理。积极组织实施机关中层干部及重要岗位工作职员轮岗交流工作,已有市规划和建设局、财政局、林业局、民政局、政府办、农机局、农业局、发改委等8个单位全面完成了内设机构和重要岗位负责人的轮岗交流,其他部分正在抓紧思想动员、方案制定,酝酿实施,预计20*年3月底前可全面结束。同时按照建设规范化责任型政府要求,开始研究思考完善行政机关公务员考核机制,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建立分类分级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服务对象在评价公务员业绩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进步公务员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社会公认度。四是统筹城乡人才开发。主动把人事人才工作的服务领域向农村延伸,服务对象向农村人才延伸,服务重心向农村人才开发延伸,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开发农村人才的职能作用,建立农村人才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组织、人事、劳动保障、科技、科协、教育等部分职能,全面开展职称评审进农村、培训教育进农村、科技智力进农村、就业服务进农村、表彰激励进农村的“五进农村”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全年共评审认定农民(农业)技术职称7405人,其中农民技师46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4*8人;组织培训贫困农民5.7万人次;派遣科技特派员进村300人;选派高校毕业生499人到村“三支一扶”;下派优秀干部到乡村任职1184名;建立农村人才开发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60个、示范岗870个;推选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53名,从优秀村(居)干部中公然考录公务员13名。我市“五进农村”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得到省人事厅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二、坚持严格规范治理,依法行政进程有了明显加快
始终把坚持规范化治理,作为提升部分形象,优化工作环境,构建公然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和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重头戏和杀手锏。一是以实施公务员法为重点,有效规范公务员治理。按照公务员登记规定,严格坚持登记范围、登记对象、登记程序、登记纪律,全面完成公务员首批集中登记。针对公务员法实施反映出的突出矛盾和题目,组织气力,先后多次深进县(区)、深进基层单位专题调研,认真梳理和研究分析存在的题目,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建议,稳妥地化解了矛盾。对参照公务员制度治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审核。在公务员进轨登记基础上,积极启动集编制实名制治理、身份现代化确认、财政供给规范化治理于一体的公务员实名制治理办法,建立了动态的公务员治理数据库。为提升公务员科学化、规范化治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以实行职(务)级(别)工资制为重点,有效规范工资收进分配制度。在公务员登记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离退休职员增加离退休费工作。会同财政部分积极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职员各项津补贴清理规范工作。积极指导和探索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的办法,在广电总台、*日报社和规划、卫生等部分的事业单位试行打破档案工资、推行绩效工资制度,推动了收进分配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倾斜的激励分配机制与导向的形成,切实搞活了内部分配。三是以优化职能配置为重点,有效规范机构编制治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学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新形势下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前移和快捷高效服务要求,超前思维、事先谋划、精心预备,顺利设立了市委常委办和市政府应急办两个机构;整合市委办、市政府办和群众工作职能,设置市委市政府和群众工作局,在市纪委、人事局、市法院等20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分设立了群众与工作科;强化和完成了政务服务工作机构的职能配置,对铁路、防雷防雹、人才和老干部治理等职能进行了明确,积极理顺市区广电机构治理体制,促进了部分职能更加明晰、治理机制更加科学、事业发展更有保障。推进“三项改革”,不断健全行政和事业单位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行政体制改革,对全市行政部分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出2个部分职能偏移;对职能交叉、重叠的国资治理部分予以职责回位;对建设、国土、民政、农业等7个部分的25项职能纳进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对2个部分履职不力而引发的群体矛盾进行协调化解。全面启动乡镇机构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同一部署和要求,狠抓工作汇报、政策宣传、情况摸底、意见反馈、方案上报等“五个到位”,及时编报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做好了全面实施的各项预备。拉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序幕,按照“规范、发展、搞活”的改革思路,积极稳妥地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前期4个机构设立和编制调整、卫生执法编制分解核定等,积极鉴戒外地经验,研究界定具有公共事务治理职能办法,着力整事事业单位公共事务治理资源,逐步推进事业单位职能社会化。创新事业单位治理、机构编制治理、机构编制监视检查等“三大体制”,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进行跟踪治理,坚持依法登记、变更、注销、备案、审批、公告、治理“七到位”;出台《行政机构设置和治理办法》,在办事程序、协调机制、治理方式上全面系统界定,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治理“三个一”制度,使机制编制治理形成了体系;就机构编制治理三个法规执行情况,会同人事、监察、财政等部分历时5天,深进三县一区,以随机抽查完成对1个党委工作部分、7个政府工作部分,2个政法执法机构、2个事业单位等12个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深进检查,对超编进人、职员编制混用、行政机关职员在下属事业单位兼(任)职、超职数配备干部、吃财政“空饷”、分流职员反弹等题目进行了查纠,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了通报,维护了机构编制治理法规的严厉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各项工作围绕*发展有序开展
在抓好重点突破的同时,努力把各项工作置于构建**的大局中来思考、来部署、来安排。一是广开就业渠道,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和维护社会*稳定紧密结合,采取腾出岗位公然招考、出台引进人才办法公然引进、组织现场招聘会搭建就业平台、择业指导咨询提供职业导航、开展人事给予倾力帮助、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措施,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然招考录(聘用)高校毕业生2009人,通过人才市场推荐就业和引导自谋职业实现就业2375人。二是强化帮扶责任,有效解决企业干部实际困难。为实现企业干部“零上访”、“零赴省”、“零进京”这一目标,层层签订《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帮扶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部分、责任到人头;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力度,深进企业、深进企业干部家庭宣讲政策、排解矛盾、做到政策宣传到家、走访慰问到家、困难解决到家、心里话儿说到家;坚持重点稳控,对企业干部维稳重点人实行“定领导、定科室、定职员、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包稳控”和“六定一包”责任制,采取“一对一”、“一
帮一”办法,落实包案责任,确保稳控对象不脱控;坚持典型引导,开展向转业干部林强学习活动,引导干部顾大局讲团结。通江县企业干部自觉主动向该县遭受洪灾的农民群众捐款3万余元,并表示不上访、不串联、不成立维权组织;坚持排查化解,树立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和积极主动的维稳观,变被动处置为主动排查、变转业干部上访为主动下访,认真排查隐患,依法、依情、依理解决企业干部的生活困难和公道诉求。巴州区企业干部代表白明顺曾两次到京,是有名的上访典型,在该同道生病期间,帮扶领导经常到家看看问候,帮助解决困难,使其非常感动,现已转化成为维护企业干部稳定的政策宣传员、矛盾化解员、维稳信息员;坚持依法处理,对个别长期违法违规上访的“重点人”,依法予以训诫,并收集、把握、固定证据,收到了“教育一个、引导一片”的良好效果。我市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做法得到了省委办和省办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分别用专刊先容通报全省。三是维护公平正义,切实加强人事争议仲裁。针对社会不*因素逐渐增加、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普遍增强的实际,我们成立了人事争议仲裁中心,从机关内部选配工作职员,配强班子、充实队伍、加强培训,为依法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及时公正受理人事争议案件,化解人事争议矛盾奠定了基础。四是强化内部治理,确保人事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为认真落实*书记提出的“严格遵循政策法规,做到科学规范有序;全面推行阳光人事,做到公然公平公正”的要求,我们全面实施了以打造“阳光人事”为核心的“阳光人事”、“法治人事”、“人秀士事”、“*人事”建设,在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着力开展了“全面推行阳光人事,争做人民满足公务员活动”。以开展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和警示教育到监狱、法制讲谈到机关、作风纪律到军营、廉政教育到家庭、扶贫济困到农村等“七个一”活动为载体,强化廉政建设;以贯彻“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十条意见和开设职工互动学习讲堂为抓手,强化能力建设;以落实人事编制机关“八个坚持、八个不准”规定和人事编制工作规范为重点,强化制度建设;以编制实施《*市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途径,强化效能建设,以树立人事编制干部十种意识为导向,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以开通人事人才网、人事考试网为平台,强化阳光党务政务建设,切实加强部分自身建设,提升了治理服务水平。为使干部懂得监视、习惯监视、自觉接受监视,邀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市法制局长到机关给职工专门讲授监视法和行政许可法;建立了人事编制工作监视员制度,从各界人士和人事编制工作服务对象中择优选聘一批监视员,切实加强了对干部职工及其行政行为的监视。深进扶贫村宣讲省九次党代会、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第一时间深进抗洪救灾第一线为灾民送往救灾物资和现金,并指导抗灾自救、恢复生产。按照“六个一”要求,投进2万多元建起“关爱留守学生之家”1个,41名干部结对关爱41名留守学生。中秋节日当天,局领导率领机关干部,邀请市卫生局、团市委领导和市妇幼保健院7名医师为留守学生送月饼、送亲情、送热和、送健康,与留守学生共度中秋佳节,受到广大村社干群和留守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大力支持平昌县基层政权建设和为加快通江发展尽心出力,开展军民、警*谊活动,学习军营好作风好纪律,支援驻巴部队建设。先后在局机关有限的业务经费中分别挤出5万元、1万元支援平昌乡镇建设和驻巴武警支队营房建设,协助配合市委组织部为通江县选派干部30多名,有力支援了通江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治理水平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事编制干部队伍,不断提升机关治理服务水平和机关形象,更加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规范机关治理,围绕构建“阳光人事”、“法治人事”、“人秀士事”、“*人事”这一总体目标,在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着力开展了“全面推行阳光人事、争做人民满足公务员”活动。以开展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警示教育到监狱、法制讲座到机关、廉政教育到家庭、扶贫济困到农村等“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强化廉政建设;以贯彻“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十条意见和开设职工讲堂为抓手,强化能力建设;以制定人事编制机关“八个坚持、八个不准”规定和人事编制工作规则为重点,强化制度建设;以编制实施《*市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依托,强化效能建设;以树立人事编制干部十种意识为导向,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以办好“*市人事局”网站为平台,强化阳光政务建设。特别是今年来我们牢牢捉住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有利契机,按照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光远部长等领导对人事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打造“阳光人事”为抓手,围绕人事编制干部社会形象更加良好、阳光人事运行更加规范、人事编制工作全面推进“三大目标”,扎实开展互动学习设讲堂、为民服务到基层、开放公务强监视、警示教育到监狱、法治讲座进机关、公务运行重规范、开门纳谏查题目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施活动,丰富活跃了机关作风整顿建设内容和形式,突出了作风整顿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廉洁意识、法制意识、进取意识、自律意识和依法执政、科学执政、为民执政、廉洁执政能力,进步了人事编制工作的治理服务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五、加强*集中制,切实增进班子团结
人才瓶劲制约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障碍,破解人才制约是人事编制工作的重点目标。*书记在市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要着重研究制定和落实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的激励措施和办法,让人才留得住、引得进、受重用。”按照这一要求,以“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为标准,坚持“科学用人、规范用人、有序用人和公然用人、公平用人、公正用人”,两眼向外抓引进、两眼向内抓盘活,着力优化人才环境,缓解人才需求矛盾。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围绕“让能干事的有机会、给肯干事的以舞台、使干成事的得重用”的用人导向和坚持“以待遇吸引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事业成就人才”的要求,在*书记的强力主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对我市人才队伍现状、人才开况进行认真分析和广泛征求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引进硕士研究生等优秀专业人才试行办法》,采取“给编制、给岗位、给待遇和营造良好人才环境”的8条优惠政策,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国各地各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踊跃报名,志愿到*发展。已登记志愿到*工作的优秀人才3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211工程”学校重点专业本科生21人。特别是开启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之后,在20*年11月*师范大学举办的面向*省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人才招聘大会上,我市引进人才的8条优惠政策吸引了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排成长队咨询和应聘。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等领导亲临我市展区,与应聘学生亲切交谈。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对高校毕业生踊跃应聘我市职位的壮观场面给予了报道。当天现场登记7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人、“211工程”学校重点专业本科生8人,其他本科生687人,涉及13个专业。二是优化人才选用环境。坚持以市场化配置人才为导向和考试选人用人为手段,逗硬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事业单位补充工作职员“凡聘必考”、公务员提升职务“凡升必考”、专业技术职员职称评审“凡评必考”的“四必考”制度,构建了公然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切实规范了用人环境,促进了人才资源公道配置和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全年共组织录用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职员考试和职称评审考试37次,参考人数19724人。通过网络、现场报名共有8530名高校毕业生应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职位和村(居)岗位,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2604人(重点本科生114人)、专科生5052人,市外生源1305人分布于23个省(区、市)。已录用到岗200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重点本科生37人,其他本科生337人,市外生源421人。“三支一扶”计划录用242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录用141人、“西部志愿者”计划录用45人,招考公务员33人、招考人民*290人、招考教师1017人、其他事业单位招考209人。三是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在抓好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环境的同时,着力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治理。积极组织实施机关中层干部及重要岗位工作职员轮岗交流工作,已有市规划和建设局、财政局、林业局、民政局、政府办、农机局、农业局、发改委等8个单位全面完成了内设机构和重要岗位负责人的轮岗交流,其他部分正在抓紧思想动员、方案制定,酝酿实施,预计20*年3月底前可全面结束。同时按照建设规范化责任型政府要求,开始研究思考完善行政机关公务员考核机制,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建立分类分级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服务对象在评价公务员业绩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进步公务员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社会公认度。四是统筹城乡人才开发。主动把人事人才工作的服务领域向农村延伸,服务对象向农村人才延伸,服务重心向农村人才开发延伸,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开发农村人才的职能作用,建立农村人才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组织、人事、劳动保障、科技、科协、教育等部分职能,全面开展职称评审进农村、培训教育进农村、科技智力进农村、就业服务进农村、表彰激励进农村的“五进农村”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全年共评审认定农民(农业)技术职称7405人,其中农民技师46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4*8人;组织培训贫困农民5.7万人次;派遣科技特派员进村300人;选派高校毕业生499人到村“三支一扶”;下派优秀干部到乡村任职1184名;建立农村人才开发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60个、示范岗870个;推选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53名,从优秀村(居)干部中公然考录公务员13名。我市“五进农村”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得到省人事厅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二、坚持严格规范治理,依法行政进程有了明显加快
始终把坚持规范化治理,作为提升部分形象,优化工作环境,构建公然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和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重头戏和杀手锏。一是以实施公务员法为重点,有效规范公务员治理。按照公务员登记规定,严格坚持登记范围、登记对象、登记程序、登记纪律,全面完成公务员首批集中登记。针对公务员法实施反映出的突出矛盾和题目,组织气力,先后多次深进县(区)、深进基层单位专题调研,认真梳理和研究分析存在的题目,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建议,稳妥地化解了矛盾。对参照公务员制度治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审核。在公务员进轨登记基础上,积极启动集编制实名制治理、身份现代化确认、财政供给规范化治理于一体的公务员实名制治理办法,建立了动态的公务员治理数据库。为提升公务员科学化、规范化治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以实行职(务)级(别)工资制为重点,有效规范工资收进分配制度。在公务员登记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离退休职员增加离退休费工作。会同财政部分积极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职员各项津补贴清理规范工作。积极指导和探索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的办法,在广电总台、*日报社和规划、卫生等部分的事业单位试行打破档案工资、推行绩效工资制度,推动了收进分配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倾斜的激励分配机制与导向的形成,切实搞活了内部分配。三是以优化职能配置为重点,有效规范机构编制治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学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新形势下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前移和快捷高效服务要求,超前思维、事先谋划、精心预备,顺利设立了市委常委办和市政府应急办两个机构;整合市委办、市政府办和群众工作职能,设置市委市政府和群众工作局,在市纪委、人事局、市法院等20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分设立了群众与工作科;强化和完成了政务服务工作机构的职能配置,对铁路、防雷防雹、人才和老干部治理等职能进行了明确,积极理顺市区广电机构治理体制,促进了部分职能更加明晰、治理机制更加科学、事业发展更有保障。推进“三项改革”,不断健全行政和事业单位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行政体制改革,对全市行政部分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出2个部分职能偏移;对职能交叉、重叠的国资治理部分予以职责回位;对建设、国土、民政、农业等7个部分的25项职能纳进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对2个部分履职不力而引发的群体矛盾进行协调化解。全面启动乡镇机构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同一部署和要求,狠抓工作汇报、政策宣传、情况摸底、意见反馈、方案上报等“五个到位”,及时编报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做好了全面实施的各项预备。拉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序幕,按照“规范、发展、搞活”的改革思路,积极稳妥地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前期4个机构设立和编制调整、卫生执法编制分解核定等,积极鉴戒外地经验,研究界定具有公共事务治理职能办法,着力整事事业单位公共事务治理资源,逐步推进事业单位职能社会化。创新事业单位治理、机构编制治理、机构编制监视检查等“三大体制”,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进行跟踪治理,坚持依法登记、变更、注销、备案、审批、公告、治理“七到位”;出台《行政机构设置和治理办法》,在办事程序、协调机制、治理方式上全面系统界定,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治理“三个一”制度,使机制编制治理形成了体系;就机构编制治理三个法规执行情况,会同人事、监察、财政等部分历时5天,深进三县一区,以随机抽查完成对1个党委工作部分、7个政府工作部分,2个政法执法机构、2个事业单位等12个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深进检查,对超编进人、职员编制混用、行政机关职员在下属事业单位兼(任)职、超职数配备干部、吃财政“空饷”、分流职员反弹等题目进行了查纠,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了通报,维护了机构编制治理法规的严厉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各项工作围绕*发展有序开展
在抓好重点突破的同时,努力把各项工作置于构建**的大局中来思考、来部署、来安排。一是广开就业渠道,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和维护社会*稳定紧密结合,采取腾出岗位公然招考、出台引进人才办法公然引进、组织现场招聘会搭建就业平台、择业指导咨询提供职业导航、开展人事给予倾力帮助、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措施,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然招考录(聘用)高校毕业生2009人,通过人才市场推荐就业和引导自谋职业实现就业2375人。二是强化帮扶责任,有效解决企业干部实际困难。为实现企业干部“零上访”、“零赴省”、“零进京”这一目标,层层签订《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帮扶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部分、责任到人头;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力度,深进企业、深进企业干部家庭宣讲政策、排解矛盾、做到政策宣传到家、走访慰问到家、困难解决到家、心里话儿说到家;坚持重点稳控,对企业干部维稳重点人实行“定领导、定科室、定职员、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包稳控”和“六定一包”责任制,采取“一对一”、“一
帮一”办法,落实包案责任,确保稳控对象不脱控;坚持典型引导,开展向转业干部林强学习活动,引导干部顾大局讲团结。通江县企业干部自觉主动向该县遭受洪灾的农民群众捐款3万余元,并表示不上访、不串联、不成立维权组织;坚持排查化解,树立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和积极主动的维稳观,变被动处置为主动排查、变转业干部上访为主动下访,认真排查隐患,依法、依情、依理解决企业干部的生活困难和公道诉求。巴州区企业干部代表白明顺曾两次到京,是有名的上访典型,在该同道生病期间,帮扶领导经常到家看看问候,帮助解决困难,使其非常感动,现已转化成为维护企业干部稳定的政策宣传员、矛盾化解员、维稳信息员;坚持依法处理,对个别长期违法违规上访的“重点人”,依法予以训诫,并收集、把握、固定证据,收到了“教育一个、引导一片”的良好效果。我市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做法得到了省委办和省办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分别用专刊先容通报全省。三是维护公平正义,切实加强人事争议仲裁。针对社会不*因素逐渐增加、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普遍增强的实际,我们成立了人事争议仲裁中心,从机关内部选配工作职员,配强班子、充实队伍、加强培训,为依法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及时公正受理人事争议案件,化解人事争议矛盾奠定了基础。四是强化内部治理,确保人事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为认真落实*书记提出的“严格遵循政策法规,做到科学规范有序;全面推行阳光人事,做到公然公平公正”的要求,我们全面实施了以打造“阳光人事”为核心的“阳光人事”、“法治人事”、“人秀士事”、“*人事”建设,在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着力开展了“全面推行阳光人事,争做人民满足公务员活动”。以开展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和警示教育到监狱、法制讲谈到机关、作风纪律到军营、廉政教育到家庭、扶贫济困到农村等“七个一”活动为载体,强化廉政建设;以贯彻“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十条意见和开设职工互动学习讲堂为抓手,强化能力建设;以落实人事编制机关“八个坚持、八个不准”规定和人事编制工作规范为重点,强化制度建设;以编制实施《*市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途径,强化效能建设,以树立人事编制干部十种意识为导向,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以开通人事人才网、人事考试网为平台,强化阳光党务政务建设,切实加强部分自身建设,提升了治理服务水平。为使干部懂得监视、习惯监视、自觉接受监视,邀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市法制局长到机关给职工专门讲授监视法和行政许可法;建立了人事编制工作监视员制度,从各界人士和人事编制工作服务对象中择优选聘一批监视员,切实加强了对干部职工及其行政行为的监视。深进扶贫村宣讲省九次党代会、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第一时间深进抗洪救灾第一线为灾民送往救灾物资和现金,并指导抗灾自救、恢复生产。按照“六个一”要求,投进2万多元建起“关爱留守学生之家”1个,41名干部结对关爱41名留守学生。中秋节日当天,局领导率领机关干部,邀请市卫生局、团市委领导和市妇幼保健院7名医师为留守学生送月饼、送亲情、送热和、送健康,与留守学生共度中秋佳节,受到广大村社干群和留守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大力支持平昌县基层政权建设和为加快通江发展尽心出力,开展军民、警*谊活动,学习军营好作风好纪律,支援驻巴部队建设。先后在局机关有限的业务经费中分别挤出5万元、1万元支援平昌乡镇建设和驻巴武警支队营房建设,协助配合市委组织部为通江县选派干部30多名,有力支援了通江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治理水平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事编制干部队伍,不断提升机关治理服务水平和机关形象,更加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规范机关治理,围绕构建“阳光人事”、“法治人事”、“人秀士事”、“*人事”这一总体目标,在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着力开展了“全面推行阳光人事、争做人民满足公务员”活动。以开展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警示教育到监狱、法制讲座到机关、廉政教育到家庭、扶贫济困到农村等“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强化廉政建设;以贯彻“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十条意见和开设职工讲堂为抓手,强化能力建设;以制定人事编制机关“八个坚持、八个不准”规定和人事编制工作规则为重点,强化制度建设;以编制实施《*市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依托,强化效能建设;以树立人事编制干部十种意识为导向,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以办好“*市人事局”网站为平台,强化阳光政务建设。特别是今年来我们牢牢捉住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有利契机,按照市委*书记、洪金市长、延荣常务副市长、光远部长等领导对人事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打造“阳光人事”为抓手,围绕人事编制干部社会形象更加良好、阳光人事运行更加规范、人事编制工作全面推进“三大目标”,扎实开展互动学习设讲堂、为民服务到基层、开放公务强监视、警示教育到监狱、法治讲座进机关、公务运行重规范、开门纳谏查题目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施活动,丰富活跃了机关作风整顿建设内容和形式,突出了作风整顿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廉洁意识、法制意识、进取意识、自律意识和依法执政、科学执政、为民执政、廉洁执政能力,进步了人事编制工作的治理服务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五、加强*集中制,切实增进班子团结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司法局领导班子__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__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司法局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司法行政队伍,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平安、法治、队伍”三大建设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面对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多元化的需求,努力做好为民便民这篇文章,各项工作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出 “三多两提高”的特点。即:人民调解案件多,法律援助案件多,接受社区矫正人员多;提高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提高了机关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司法所、调委会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件334件,调处334件,成功327件,调解成功率98%以上。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办理各类案件517件,担任法律顾问35 家,法律文书672份;接受法律咨询1914人次;挽回经济损失312万元。法律援助中心,援助案件175件,其中民事诉讼案件122件,刑事辩护案件22件,行政诉讼案件29件,劳动仲裁2件。刑释解教、社区矫正,接收刑释解教人员50人,帮教50人,帮教率100%;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07人,解除27人,实际在册122人。法律宣传抓实,顺利通过“六五”普法中期验收。法律服务,完成了6家律师事务所19名律师,12家法律服务所49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年检注册。一年来,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一批典型事迹。爱民东道司法所长张静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群乐里社区调委会主任张静贤荣获全省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九州、万庄司法所获全省首批规范化司法所称号;区司法局荣获省司法厅职业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一、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全区依法治理向纵深发展
(一)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统筹安排全年工作,制定了《__年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二是集中精力抓好普法骨干培训工作。先后开展法制副校长培训班2期,人大代表履职讲座2期,人民调解员、调委会主任培训2期,领导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讲座4期。三是齐抓共管增强法宣工作合力。全区法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积极开展专业法的普及工作,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治区工作全面推进。
(二)突出“六五”普法重点,扎实推进了“法律八进”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区直各部参加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征文活动。二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到三中、九小、四小等学校督导检查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送去了《青少年以案学法读本》等书籍。三是扎实推进“法律进市场”,在北旺大集开展以“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为主题的防范打击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四是局机关开展了“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购买了《“六五”普法案例读本》、《中国梦学习读本》等书籍。为区直部门送去了《“六五”普法党员干部读本》等法律书籍。五是新开路、解放道、尖塔、新源道等司法所以展出普法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法制宣传标语、法制宣传漫画、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群众释疑解答法律知识。
(三)强化法治 文化建设,营造法治文化氛围。一是开通__司法门户网,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对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制作以案说法展牌,配以形象的漫画,方便群众学习法律知识。二是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实践。爱民东道司法所邀请律师、法院、工商局等工作人员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对广大居民、商户和调解员进行培训。上半年,主办了 “多彩法宣之夏暨全面推进司法行政进社区文艺汇演”,市司法局副局长段福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农工部长解军舰等领导出席。三是开展12.4普法,39个区直部门200多人在管道新六区、蔬源蔬菜批发市场、3534社区和西后街社区进行宣传,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法律书刊736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70条,展出普法展牌10块。出动宣传车40多辆,其中LED电子显示屏流动车1辆,参加现场签名活动200余人次,解答群众相关法律知识咨询220余人(次)。市委副书记蒋洪江等市区领导到现场指导工作。
二、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司法行政工作根基
(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结合春节、“两会”、经贸恰谈会等敏感节点,组织驻村工作组、各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
(二)全面推进基层司法所队伍和业务的规范化建设。一是经区委四届常委会十八次会议议定:司法所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司法所实行司法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司法所办公及业务经费开支列入财政预算,各司法所设所长1名。二是利用三天的时间对19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学习了《河北省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三是区局为司法所、调委会配备电脑12 台,手提电脑2台。推进司法E通社区矫正平台建设,为每个司法所配备一部定位手机。落实了“四规范”、“六统一”,调解室设立了法制书架,室外设立了法制橱窗、板报、法律咨询信箱等,各项规章制度全部上墙。四是培树了九州、万庄、爱民东道、解放道等不同类别的典型,推广了典型经验和做法。
(三)开拓创新,在全区开展司法行政职能进社区活动。一是成立了司法行政职能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司法行政职能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司法所也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任务、制定方案。二是培育了馨境界、群乐里、吉兴、颐和等“五进社区”典型,做到了普法依法治理进社区、人民调解进社区、法律服务进社区、法律援助进社区、矫正帮教进社区。
三、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监管水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强化帮教措施,防止脱、漏管事件发生。一是做好六项工作:宣告、谈话、发放相关文书、签订协议、提要求、进行等级测定。同时,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到期后集中装订成册,编号归案。二是规范安置帮教日常工作制度,对重点人员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重点对象进行清查与统计,做到不漏登、不脱管、不失控。
(二)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一是10个乡镇(街道)已正常使用GPS手机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网络化,执法规范化、定位动态化。目前,我区矫正工作者已全部配备定位手机,对75名社区服刑人员实行手机定位。二是定期与区检察院互相通报工作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解决。
四、规范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一)加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队伍建设,规范执业行为。一是以强化学习为目标,深入开展教育活动,使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加强对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认真完成了年度考核工作及新律师事务所注册工作。
(二)打造“阳光”特色平台,助推法律服务提档升级。一是对特殊要求的服务对象提供“上门式”服务,并建设服务标准,形成“工作有标准,监督有办法,违规有处罚,实绩有考评”等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__区法律顾问团”主动为项目开工,重点企业的进驻提供法律服务。
五、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
一是局内设立了法律援助便民接待室,铺设了残疾人专用坡道,配齐了办公设备,将法律援助受案范围、提交的资料、工作流程等各项制度上墙公示。二是挑选出5名女同志,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形象良好、爱岗敬业的女子法律援助队伍。统一着装,规范文明 用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持证上岗。三是将法律援助覆盖人群从低保群体拓展至低收入群体,针对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六、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政治业务素质
(一)强化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型机关和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结合“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组织学习十会议精神,参加全省政法系统网络视频大讲堂活动。局党组成员参加了市委政法委每周五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厅举办的法律大讲堂及区委不定期举办的理论学习班。股室负责人参加了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组织培训班。同时,在全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专题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在机关走廊内设置公开栏、学习园地、悬挂廉政文化标语。上半年,局党组到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司法局及街道司法所和调委会参观和学习交流,收到良好效果。
(二)促进和谐,认真做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工作中做到“四个一”。一是上好一堂教育课。二是签订一份责任书。三是开展一次大清扫。四是拟定一份实施方案。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为该村4名残疾人协调4辆轮椅送到手中,积极筹措20__0元用于法制村建设。
以上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创新不够;二是基层基础设施较薄弱,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经费、调委会补贴经费得不到保障;三是司法行政队伍建设、队伍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