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1:42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1)

但与此同时,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也导致了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各国金融体系紧密相连,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必将引发群体效应,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害,这就对国际金融监管和各国之间的监管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幸的是,在目前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监管仍然处于国别化和分散化①的阶段,国际监管的一体化机制尚未形成,且进展缓慢。目前虽已建立了以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为核心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但仍然难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统一有效的监管,由于监管套利②等行为的存在,各国政府推行监管竞争③策略,相对放松本国管制,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大规模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

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指出当前国际金融监管的困境主要在于在现行的国际监管体系下难以实现国家间的有效协调和政策统一,导致监管套利行为的不断发生,形成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不稳定因素。文章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解释国家间的这种监管竞争行为,指出在目前金融全球化和金融监管一体化之间由于发展不平衡而形成“间隙”(Gap)的情况下,国家间博弈的结果是实行不合作的策略,放松金融监管以吸引金融资源。因此,这种“间隙”所造成的尴尬境地是导致当前监管体系下监管合作难以达成的根本原因。实现各国监管的有效协调的核心之所在是建立具有“有效约束能力”的一体化监管体系。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从下文开始,第二部分对国际金融监管的研究成果和方向进行综述;第三部分对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具体描述;第四部分构建简单的国家间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解释不同条件和制度下的国家行为,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之困境及其产生原因;第五部分运用模型检验现实,阐述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思考;第六部分根据模型的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综述

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外对国际金融监管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和议题:

1.国际金融监管的历史研究

部分学者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变迁和路径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李沛霖(2008)详细阐述了国际金融监管由萌芽、全面监管、到放松监管、再到重新监管的演变过程,陈学彬、邹平座(2004)从金融监管的经济学根源探析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和实践的演化过程,孙海刚、朱培玉(2010)则主要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总结了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

2.国际金融监管的现时评述

国内外国际金融监管研究的主体集中在于不同的背景下对现行的或者新生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探究和评价,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经济层面、法律层面等。在国内,张金城、李成(2011)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下的监管套利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剖析,徐文(2011)分析了次贷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建设,董京波(2009)、祁欣(2011)、李喜春(2011)、杨柳(2012)等都对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国外,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Masciandaro, Quintyn, Taylor,2008),国际金融监管的体制建设和风险等(Alexander, Dhumale, Earwell,2005)。

由此可见,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研究多集中于对国际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描述,并从经济、法学等方面对监管机制建设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本文聚焦国际监管合作的困境,构建简单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国家行为进行解析,探究监管合作难以达成的原因,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三、国际金融监管现状概述

1.金融监管相关概念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目标在于加强对金融市场公平竞争的管理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提高、确保金融行业良好的市场秩序和金融机构有序的经营行为、从而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④。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监管应该遵照依法监管、公开公正、效率、独立性、协调性等原则。为顺利实行金融监管,常常需要建设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包括金融监管的部门、机构及其进行监管实践的具体原则。监管体系的性质和状态对金融监管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国内和国际皆是如此。因此,探讨一国或国际的金融监管机制,常常从考察其金融监管体系入手。

2.国际金融监管现状

在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形成了纵深化、一体化的国际金融网络,适应于金融秩序不断扩展的需求,构建国际性金融监管体系的努力也在不断推进。

1947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对国际金融的运作起到了一定的协调和统一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一系列金融危机的刺激下,分业监管组织开始出现。1974年巴塞尔委员会成立,作为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个正式机构,负责对商业银行运作提供指导性原则和标准,它制定并数次更新了《巴塞尔协议》,各国参照《巴塞尔协议》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制定银行监管的有关内容,使各国银行业监管的标准趋于一致,推动了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合作⑤。随后,1983年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正式发展成为全球性组织,1994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成立,分别负责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国家监管协调和统一标准的制定,形成了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分类监管的国际监管体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20国集团金融峰会决定将G7的金融稳定论坛扩展至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G20成员,于2009年正式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总领全球金融监管事务,负责制订和实施促进金融稳定的监管政策和其他政策,解决金融脆弱性问题。至此,国际金融监管形成了以金融稳定理事会为核心,下属各类分业监管组织和早期经济协调组织的框架,如下图⑥: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经过长时间的制度建设,国际金融监管秩序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国际监管框架,具备了相应的分业监管机构,但目前金融监管的主动权依然牢牢掌握在民族国家手中,并形成了目前国家和国际金融监管的以下重要特征:

(1)金融监管的主体仍为单一国家,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力和约束性。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下,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和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合作监管组织尽管负责制定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标准和指导性原则,但它们本身不具备法定跨国监管的权力,其所做结论在法律上并没有强制效力,而仅是提供给各国参考,各国政府可以选择通过国内立法或其他政策在国内实施其标准。因此,金融监管的主体性权力仍然由民族国家政府控制,各国政府有权根据自身不同的国情制定不同的监管条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目前的国际金融监管没有形成一个拥有强制力的超国家体系,仍然是国别化和分散化的⑦。

(2)在分散化的国际金融监管秩序下,国家监管体制呈现出多样性和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尚缺乏强制性的统一规范,各国由于不同的历史和特殊的经济状况,或基于特定的监管目的,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监管制度。其中较为典型的有美国的“双线多头”的伞形金融监管模式;英国以自律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自主性监管体制;新加坡、韩国等国高度统一的监管体系等。不同的监管体制下往往诞生不同的监管规则,这就为国际金融的监管套利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各国金融监管呈现出“危机——监管——金融创新——放松监管——危机——再监管——再创新——再放松”⑧的变迁模式,在金融体系相对稳定时期倾向于有意迎合国际监管套利行为。回顾国际金融监管和金融危机的历史,我们不难总结出上述的规律和模式。1929年大危机之后,各国开始第一次加强对货币和商业银行的管制,纷纷成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各种金融监管机构,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法规和措施。但到70年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走向滞胀,各国出于提高本国金融效率、刺激本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开始放松金融管制,拉开了新一轮金融改革和自由化的序幕。90年代以后,芬兰等北欧国家先后爆发银行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各国又重新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监管。这一轮金融监管的增强同样没有持久,以美国最为典型,9·11事件后联邦政府为刺激经济重新降低了房贷门槛和资产证券化的监督要求,导致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直到2008年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爆发。分析各国政府在这种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反复的行为,可以看出金融自由化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同时在全球金融联系不断加强、同时对政府监管一体化的约束却没有加强的背景下,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均表现出强烈的动机放松本国金融管制以争夺金融资源,只有在危机的打击下才会暂时性地加强监管,但这种强化行为很难持久。

下面本文将通过博弈论的模型分析,为何国家行为会呈现这种不合作、反复循环的模式。

四、博弈论模型建构

1.博弈的基本概念

(1)博弈主体

本文主要探讨国家在金融监管中的政策选择行为,因此把国家视为一个理性、完整、连贯的行为个体,将其作为博弈的主体进行考察。这里假设有两个国家甲国和乙国参加博弈。

(2)博弈目标

本文假设各国政府间的博弈目标均是实现自身金融利益的最大化,在本文的分析语境中,国家实现金融利益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放松金融监管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进入。

(3)博弈的策略

博弈方有两种基本的策略选择:放松监管(A),即通过单方面放松本国的金融管制吸引金融活动;或加强监管(B),即加强本国金融监管规范以寻求金融体系稳定性或履行外部合作协议。

2.博弈的基本假设

我们选择简单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国家在监管合作中的行为,这是一个两主体的博弈模型,隐含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假设:首先,政府决策者是理性的行为个体,掌握完全信息,可以从以往国际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危机等历史中完全知晓其不同的选择行为可以获得的效用(即各自的支付函数);其次,假定政府同时做出政策选择,或政府在进行单次政策选择时国内的影响因素占据主导作用,而其他国家的政策决策对其单次决策没有影响。

3.博弈过程及结果

在上述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国际金融交流加强、同时金融监管一体化尚未实现这一背景,对国家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构建支付矩阵如下:

表1 监管博弈矩阵1

该矩阵的支付函数是由当前国际金融交流和国际金融监管的一些特殊特征决定的:

(1)当两国都执行严格监管策略时,有利于国际金融维持良好的运行秩序,取得双赢的结果,双方各得6的收益;当两国都选择放松监管策略时,由于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加强,可能对金融秩序造成冲击和损害,二者收益下降,各得4个单位。

(2)由于上文假设目前处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交流加强的背景之下,因此,当一国监管不严而另一国严格监管时,由于监管套利行为的大量存在,不严的一方将获取较多的金融资源,其获得的收益将大大上升,远远超过严格一方的收益,并超过二者都严格时的收益,我们将之定义为8;而严格监管的一方则由于金融资源的流失承担一定损失,且所活动的效用低于二者都不严时的效用,定义为2。这样,就形成了双方策略不配套时(2,8)、(8,2)的支付函数。

(3)由于没有惩罚性措施的存在,放松监管的一方将不会面临任何直接性的代价,能够有效保有监管套利所形成的收益,最终以上述的支付矩阵进行博弈。需注意的是这里的“惩罚性”措施指的应是广义的概念,任何能够造成放松监管一方的收益减少或杜绝其这种行为的限制(如强制性的一体化监管、强制性惩罚机制等)都能够包括在这个说法之中。

在这样的支付矩阵下,甲乙两国同时选择监管策略,二者将在(4,4)这一点形成纳什均衡,即二者的占优策略均是放松监管。在现实情况中,就表现为各国竞相放松本国金融监管和限制,最终造成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

上文的分析建立在国际金融交流加强、金融一体化尚未实现这一背景之下,金融交流的加强和金融监管没有形成一体化约束这两个条件决定了这种特殊的支付矩阵,最终决定了博弈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两个条件的同时存在造成了各国竞相放松监管。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缺少这两个中的任一条件,都不会形成这种博弈的局面:

(1)如果国际金融监管能够实现一体化的有效监管,或单方面放松监管的行为会被施加直接性的惩罚措施,则上述支付矩阵将会改变,放松监管的收益立即下降,如下图所示,假设放松监管的各项收益都将减少3,则将呈现不同的博弈结果:

表2 监管博弈矩阵2

由于有效的惩罚性措施或有效的统一规制能够从根本上立即降低放松监管的收益函数,该博弈目前的纳什均衡为(6,6)这一点,即统一实行严格监管将更加符合各个国家的利益,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达到统一,相应地就会表现出集体有序的监管秩序。

(2)在国际金融交流兴起之前,即便没有惩罚性措施或一体化机制,各国的博弈最终结果也会呈现出自愿加强监管的局面,道理同上,由于资本和金融资源不能有效流通,同样降低了放松监管的收益函数,使得纳什均衡达到二者同时严格监管。

五、对金融危机的再反思

通过上文构建的两国间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国际金融交流加强和缺乏放松监管的惩罚性措施这两个条件同时存在是导致国家间博弈结果倒向不合作的必要原因。将金融全球化和金融监管一体化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定义为一种“间隙”(gap),可以说,这种“间隙”是现行的国际监管体系下难以达成国家间有效协调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也是国际金融监管在特定历史时期必然面对的困境。那么,根据上文对国际监管历史的考察,国际金融监管中存在着一种“治——乱”循环的模式,各国政府倾向于在金融相对稳定时竞相放松管制,在金融危机后的一段时期内加强管制,这种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根据上文的博弈框架,作者认为,金融危机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强制性的惩罚措施,因为国家作出决策要基于自己对未来的预期,在金融危机过后的短期影响范围内,各国刚刚受到惨痛的教训,对放松监管的损失形成了强烈的预期,相当于在短期内达成了一个对放松监管征收“赋税”的约束性协议。这样,短期内放松监管的收益函数降低,纳什均衡移向合作监管,会出现一个各国纷纷加强管制的高潮。但时间一长,如果管制体制的建设没有取得突破,各国的惩罚性预期慢慢消减,纳什均衡也就重新回来不合作,即监管竞争这一点。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监管的机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察,构建两国家博弈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各国在选择监管策略的行为,得出的结论是:金融监管一体化落后于金融全球一体化所形成的“间隙”决定了国家间的行为倾向是监管竞争,这是国际金融监管的困境之所在。改变两个前提条件,均会导致更好的结果。由于不可能阻断金融交流,使世界重回相对隔绝的落后的发展模式,唯一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一体化机制的建立,对国家形成强制性的约束,或建立明确的、有效力的奖惩体系,或许会引导国家的政策进一步走向监管合作,建立良好的世界监管体系。若国际金融监管的体制建设不能达到这一突破点,而仅仅是在低层次非约束性的合作体制徘徊,国家间这种监管竞争的博弈就无法消除,国家间的协调监管仍将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注释:

①陈启清.竞争还是合作: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8(10)

②监管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是指各种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通过注册地转换、金融产品异地销售等途径,从监管要求较高的市场转移到监管要求较低的市场,从而全部或者部分地规避监管、牟取超额利益的行为

③监管竞争,是指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为了吸引金融资源,竞相放松金融管制、降低监管标准以稳定原有的监管资源、争取更多的监管资源

④徐文.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⑤李沛霖.国际金融监管历史变迁的启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⑥图示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辛平老师“全球金融治理”讲义

⑦陈启清.竞争还是合作: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8(10)

⑧丁邦开, 周仲飞.金融监管学原理[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参考文献:

[1]陈学彬,邹平座.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C].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2004

[2]李沛霖.国际金融监管历史变迁的启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3]李喜春.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D].山西财经大学.2011

[4]祁欣.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11(5)

[5]孙海刚,朱培玉.国际金融监管反思、趋势及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2)

[6]徐文.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7]杨柳.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其实[D].吉林大学.2012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2)

坚定信心 克难奋进 抓住机遇 再创佳绩 胡怀邦李军

06 专稿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泛长三角区域经济融合与发展 胡怀邦

09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与政策

――2009年交银宏观经济圆桌会议纪要

18 专家视点

全球经济衰退下的中国机遇 夏斌

21 博士后征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银行风险管理 李红侠

27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研究 梁文宾/卢丽

31 国际金融

美元贬值的内外因素、目的及衍生效应 李素琴

3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 游春

40 美国投资银行制度之我见 冯晓菲 /姜凌

4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稳步推行金融创新促进银行健康发展 孙德顺

48 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其实践 陈颖/尹一婷

52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流程银行变革研究 李翔

57 金融论坛

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聂育仁/董静

60 日本跨国金融并购的经验与教训 束庆年

2月份

04 专稿

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重大意义与现实挑战 交通银行课题组

10 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 王树同/周艳

14 有关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议 景建国

18 博士后征文

汇丰集团私人银行案例研究及启示 叶菲/张红军

25 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郑新广/刘义成

30 金融监管

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状况及其对监管有效性的影响 阮建文/朴一/杜艳

33 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的问题与实施建议 唐斌/赵洁/薛成容

37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以事业部制改革推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 肖小和/陈江伟

41 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策略研究 费伦苏

44 IT业务

关于加强电子银行建设的思考 金百根

47 农村金融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启示 周建明

50 论农村金融市场构建 仇晓洁

54 信贷配给、民间金融及农村社会环境 赵永亮/张记伟/郭祥

58 关于民间融资存在问题的思考 刘安琪

60 金融论坛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研究 丁超

3月份

04 金融危机

美国财政政策激励作用的再认识 马丁・弗尔德斯坦

08 全球金融危机的新自由主义本质与我国的战略抉择 肖林/任新建

12 找准扩大内需着力点防止经济“启而不动” 樊彩跃

16 全球经济萧条背景下的中国税制改革 周红芳

20 博士后征文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比较研究 高山

27 商业银行发展的十大趋势 姜海军

33 国际金融

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分析 马荣华

38 关于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趋势 施娅

42 资本市场

限售股阴影下的“大小限”问题探析 任海舰

46 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与评级机构的监管 罗平/尚静

49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经济资本在我国银行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林佳瑜

53 次贷危机、银行业转型与流程银行的反思 唐国储

56 中小企业融资

基层商业银行的基础客户是中小企业 任宪富/赵晓军/刘伟

59 以开发性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孙雅璇

4月份

04 专稿

着力建设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微观基础 杨家才

09 从全球通胀到美国金融危机

――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 夏斌

14 国际金融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难以发生根本改变 迈克尔.杜利/戴维.福尔克茨.兰多/彼得.加伯

19 美国经济去杠杆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杨金梅

24 金融危机下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坚守还是放弃? 刘静

28 博士后论文

新一轮金融风暴正在逼近?

――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的再判断 张宗新/刘逖

3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金融海啸与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应对 邓黎阳

35 关于商业银行潜在问题的深层思考 刘晓婷

39 资本市场

证券投资基金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王彬

45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史晨昱

50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边晓磊/陈学彬

56 金融会计

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价格虚拟的隐蔽效应及监管对策 齐东平

60 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修订及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影响 刘振宇

5月份

04 国际经济圆桌会议

全球经济:困境与转折

――2009年交银国际经济圆桌会议报道 张燕生/江瑞平/管 涛/张建华/徐明棋

13 专稿

金融危机的后震荡波 卡玟・M・蕾妮海特/肯尼斯・罗格夫

17 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转型的范例 梁建邦

20 国际金融

积极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纪要

23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趋势及我国对策 曲凤杰

26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蔓延渠道的探讨 徐艳/何泽荣

30 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梁曙霞

35 博士后征文

银保协作视角下担保信用风险分散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顾海峰

39 信贷管理

并购贷款: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 章珂杰

43 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思考 於颖华

47 风险管理

新资本协议下信用风险限额的界定与测算方法 赵正龙/王定铮/张峰/汤薇薇/金鸣

52 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刘红忠/许一览

56 信用卡业务

影响银行卡追透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陈福录

59 关于改进我国银行信用卡市场的思考 戴萦袅

6月份

04 专稿

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无能为力吗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

08 宏观经济

债务危机离中国有多远

――中国对外债务可持续性状况评估 管涛

11 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及其使用问题探讨 刘崇献/徐枫

16 论社会收入差距的有效调节 谭丹/张红

20 资产价格波动与中央银行的目标

――理论分析与政策框架 张睿锋

24 金融中心建设

集聚金融优势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于永达/王浩

2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探讨 吕炳斌

33 博士后征文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分析与展望 罗猛

39 财富管理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张龙清/孟倩/潘江姗

42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影响 王胜邦/陈颖

47 寿险公司适用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的影响与对策 李富贵/徐家俊

50 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项目的金融择优性支持与风险控制 邓薇

54 借鉴与思考

关于美国清理不良资产应对危机政策的研究 束庆年

58 淡马锡与挪威全球养老基金经营管理的比较分析 乔蕾/郭秀君

62 赞助营销与品牌价值塑造的关联分析 郭廷有

7月份

04 专家视点

实施更有效的投资刺激计划和经济稳定政策 阿兰・欧尔巴哈

07 金融监管

资本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提高资本的质量和水平 罗平

11 监管套利: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 时辰宙

16 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胡少华

21 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王竞/张静

25 国际金融

美元汇率:短期波动、中期趋势与长期命运

――美元汇率决定要素的分期限研究与走势预测 程实

32 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条件的重新思考 斯琴图雅

36 博士后征文

把握世博契机 发展会展经济

――兼议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李亚瑞/李亚敏

40 资本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研究 王莹

44 杠杆率限制与资本监管有效性研究 潘再见/陈振

49 金融并购

经济萧条时期银行的并购与成长

――以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例 李文魁

54 金融创新

美国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品的风险及作用机制

――兼议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龚斌恩

59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试论金融危机中法律回应的局限性 张敏

8月份

04 专家视点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交通银行课题组

10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政策推动下的脱钩:调高2009年-2010年预测 王庆/任永欣/章俊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杨明华/王林超

22 国际银行业

2009年:外资银行在中国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25 自愿承诺视角下赤道原则的功能分析

――基于人权与环境中心在乌拉圭Orion项目融资的申诉实践 陈胜/冯守尊

30 美国社区银行的最新发展和危机中的财务表现 孙章伟

35 博士后征文

在本土化实践中寻求金融创新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评析与展望 叶 菲

41 后危机时代美元地位研判及约束美元的对策 李建军

46 商业银行与期货业合作模式研究 张志勇

50 金融危机

试析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李佳/王晓

5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北京地区银行业交叉销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傅巧灵

59 农村金融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农村微型金融模式的探讨 顾建强

62 尤努斯模式并非中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道 王守贞/许可/邢增艺

9月份

04 专稿

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有效推进金融创新 李军

09 宏观经济

中国的汇率政策和亚洲贸易 Alicia Garcia-Herrero/TuuliKoivu

15 经济复苏处于关键阶段宏观调控更应着眼长远 蔡金荣

21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依赖和模式安排 褚华

25 国际银行业

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 李石凯

31 博士后征文

论货币政策与资产泡沫

――兼论当前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 方友林/陈茉

34 金融危机

金融结构演进中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对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的启示 马方方

40 论美元本位制下次贷危机的扩张机制 顾京

45 从金融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有效性 苏子杉

49 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仇书勇/龚明华/陈璐

54 创业板市场对商业银行发展机遇探讨 黄娅丽/单宏伟

58 金融研究

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战略转型

――交通银行成立金融研究中心的意义及其任务 连平

61 书评

《交通银行历史货币总览》述评 张继凤

10月份

04 专家视点

资产价格应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连平/徐光林

09 行长论坛

努力探索基层行推进“两化一行”战略的科学发展之路 顾生

12 宏观经济

中国出口中的汇率传递和计价货币 崔历/舒 畅/常健

17 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杨碧云/易行健

21 浅析流入我国境内国际热钱规模的估算方法 谢春凌

24 博士后征文

金融功能的全球化发展与银行业国际化 胡月晓

28 信用卡市场的竞争与定价 曾刚

3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上市银行应当重视并加强市值管理 朱克鹏/杨涛

37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全额资金法预算考核模式的探讨 李瑞梅

40 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 郭桂环/王志亮/门

46 风险管理

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薛宏立

51 信贷工厂”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 林春山

54 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 蔡震

58 金融与法

金融危机的法治思考 全先银/胡滨

11月份

04 博士后论坛

后危机时代的中资银行发展战略与业务创新

――2009年交银博士后金融论坛纪要

09 国际银行业

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地区银行业的影响 Michael Pomerleano

14 世界银行业产业组织与发展趋势 鲍延磊

19 宏观经济

货币危机:资产运营视角的诠释和预警 张宝林/何小锋

23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杨琳

27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丁宪浩

32 行长论坛

关于商业银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若干思考 谭曙光

35 博士后征文

外资银行进入与中资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 孙兆斌

40 富国银行并购特征、绩效评估及其启示 肖建军/黄彦菁

44 系统性风险及其监管:国际经验及启示 罗猛/陈颖/王胜邦

49 资本市场

创业板市场与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 胡妍斌

51 关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理性思考 邢剑琛/王孟夏/王林

54 关于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及业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朱俊

57 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王飚/李炎军

60 中国近代银行的文化启悟 何成钢

12月份

04 专稿

在第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的致辞 胡怀邦

06 第二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

金融监管的五个前沿问题 谢平

09 抓住海西建设机遇促进福建经济金融快速发展 张志南

11 抓住历史机遇 全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钱文挥

13 危机挑战下的海西金融发展机遇

――第二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报道

19 宏观经济

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我国金融开放的思考 夏斌

21 站在十字路口的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 欧明刚/蔡鸿志

26 博士后征文

我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回购利率风险的度量研究 徐光林

32 风险管理

船舶贷款风险防范研究 刘蜀曦

37 我国财产保险业的风险管理与制度创新 洪洋

40 项目融资模式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方法 徐冬冬

43 金融危机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研究 初昌雄

47 商业银行非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风险防范 康灵/谭芳丽

51 借鉴与思考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4-0073-02

国际金融是我国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在当前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学好国际金融这门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等等, 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毕业以后从事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等相关工作。 但由于国际金融这门学科的理论性、 实务性、综合性都很强,要学好国际金融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科学、务实的教学方法来教好这门课程。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了“6+1”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政策相结合、宽度与深度相结合、中文与英文相结合、课件与板书相结合、教材与网络相结合,同时还要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即六个“结合”加一个“简单化”。 该方法在笔者长期的国际金融教学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开展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树立教师的威信,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重感,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某一个问题形成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近几年来,笔者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也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如《通货膨胀下的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稳中有升》、《人民币汇率的“三难”困境及其对策》、《世界各国汇率安排现状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程度分析》、《从特别提款权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等。 这些研究不但丰富和深化了笔者对人民币汇率的认识,而且融入到国际金融教学中,也使学生比较全面和深刻地认识了人民币汇率问题。

2. 理论与政策相结合。在国际金融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将国际金融理论与我国的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对外金融政策相结合。这样做,既能够使学生直观、真实地理解有关国际金融理论,又能够培养学生用理论观察政策,用政策验证理论的思维习惯。如在讲述汇率问题时,应当紧密结合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走势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来进行分析,根据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选择等理论,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利弊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在讲国际收支问题时,要结合我国10多年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资料,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影响、措施等理论,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的原因、对我国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我国应对顺差的政策措施。在讲外汇管理问题时,要紧密结合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介绍。如2008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外汇管理条例,教师就应当更新教学内容,引进新外汇管理条例的内容。在讲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实际来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理论。

3. 宽度与深度相结合。国际金融课程涉及的知识面不仅宽,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该课程不仅涉及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较多学科,而且又有较多的数学模型。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笔者利用自己专业知识面较宽尤其是较扎实的财务会计基础和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将国际金融知识的宽度与深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讲国际收支平衡表,首先要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讲外汇风险防范措施时,首先要介绍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在讲汇率变化幅度时, 首先要介绍统计学中增长速度的计算原理。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上述国际金融问题。 对于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等较深的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尤其是对于有关的数学模型包括数学公式、图表等,教师更不能以自己不懂数学为由回避不谈。从事国际金融教学的教师应当认真学好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等基础课程,这样才能将国际金融的有关理论问题讲深、讲透。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知识的宽度,学生就会学得很肤浅;如果只注意知识的深度, 学生就不能全面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全面地理解问题。在笔者主编的国际金融教材中,将国际金融知识分为基础篇、拓展篇和深化篇,就是贯穿了宽度与深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4. 中文与英文相结合。如今我国的经济已经是高度开放的经济,而国际金融又是与开放经济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既然是国际金融,如果不涉及英语,那就不能称国际金融。因此,在国际金融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中文与英文相结合。中文与英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有关国际金融的英文文献,也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英语基础。 如果教师有较高英语口语水平,学生也有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最好采用国际金融原版教材进行授课。如果没有条件采用国际金融原版教材,也要尽可能在国际金融教学中多用英语词汇。 凡是国际金融的有关概念,都应将其英文名称标注在中文名称的后面。在讲国际结算中有关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等内容时,要对照全英文的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等示样分析它们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点。

5. 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高校的教学条件在不断改善。如今,高校大多数课程都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件教学具有美观、信息量大、便于数据图表的讲解等优点。但是,如果教师单纯依靠课件进行教学,完全抛弃黑板板书,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单纯依靠课件教学, 学生上课时会产生疲劳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教学中有些内容必须通过板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在国际金融教学中,凡是涉及有关模型推导和理论论证时,通过在黑板上板书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有关图形和公式的来龙去脉,这与采用课件形式将问题和盘托出相比,效果要更好。另外,有些在课件中没有出现的重要概念、词汇或者学生没有听清楚的字、词等在黑板上板书,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词汇的印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事实证明,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传统的板书形式仍然不能丢。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4)

新世纪以来,随着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培养适合未来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所有专业课中“教”与“学”的难度也是最大的。新世纪新形势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探索与研究《国际金融》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在结构体系和教学要求等方面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对其特性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一)理论抽象晦涩,而且更新较快

《国际金融》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许多原理和理论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内容丰富口径宽广,缺乏具体性。比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理论和利率理论等章节,内容复杂模型众多,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难理解。同时国际金融相关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较快,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新理论、研究新现象,单纯靠教材靠老师无法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国贸专业实践性又比较强,学生比较喜欢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比较排斥,所以教学难度非常大。

(二)数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国际金融》是金融学的分支,需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尤其是外汇与汇率、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等章节计算众多,要运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数学能力普遍不如工科,在学习时面临较多障碍,熟练使用数学工具其实是学好所有经济类课程的前提。此外,《国际金融》对实践能力要求也很高,不但有其特殊性且远高于其他课程(如《进出口实务》、《报关实务》等)。因为他要求的不是简单掌握标准的程序性、重复性工作技巧,而是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学生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为将来做应用型金融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三)知识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

《国际金融》很多知识在其他课程中已经提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比如国际收支调节、汇率形成机制、政策组合搭配等很多内容就是《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学习又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相关货币需求与供给、利率的管理等知识又离不开《货币银行学》基本原理。经济管理类很多课程其实是互通的,要求温故而知新,全面学习、理解并掌握。要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必须通过其他授课老师的先行铺垫工作打下牢固基础,学一门忘一门、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学不好《国际金融》。

二、《国际金融》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

《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首先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学目标做出调整。入世以来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的要求也从“量”过度到“质”。除了传统的营销、外语能力外,对于那些熟悉金融和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等知识的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国际金融》作为国贸专业主干课程,既能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宏观管理、认识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也能为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及投融资安排提供业务上的指导。因此,《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应由以往单纯的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转变,由单纯注重教师授课向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自我探索与研究转变。

围绕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也要进行同步调整与更新。随着金融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汇率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资本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防范汇率风险,规避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增强自身实力,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故授课时要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风险管理等知识的比重。在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3万亿大关,国际经济纠纷不断的背景下,对于储备管理、国际协调及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知识学生也要积极掌握,这与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现实紧密联系。为了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推广素质教育,实践教学部分也要加大授课比重。综合而言,以上内容是编写教学大纲时重点强调的几个方面,也是和传统教学内容体系相区别的地方。

三、《国际金融》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比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更为关键,也是《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教学

首先是多媒体教学,它主要采用图表、视频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比传统的文字讲授好很多。目前高校里已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但还停留在充当演示工具的层次,未能真正发挥优势。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多媒体形式,《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全方位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讲解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金融危机等内容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观看专题教学光盘、金融题材电影等音像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再比如讲解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时,为了避免空洞说教,可在ppt中加入示意图或者简单的动画,笔者采用了这些方法后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施教学。这里面要注意搭配问题,应是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外网络教学。我们要建立专门的课程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大纲与计划、章节重点与作业、自我测验、留言答疑等,有条件还可以加上授课资料和录像,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这些是常驻内容,还可以随教学进度定期增加一些热点专题。师生课外互动也很重要,网络聊天已普及,我们可以借此实现师生的课外交流,拉近师生距离。经济类课程共同特征是热点多变化快,网络教学可以使信息零距离传递并及时更新,先进性远超过课堂。教材选用也很重要,高教版杨胜刚、姚小义主编的《国际金融》配有专门的网络课程网站,资料齐全,附带的学习卡可让学生直接通过网站自学。笔者实际使用中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二)加强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

首先,案例教学是加深知识理解的最好途径。当下很多高校在推广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其中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它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总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国际金融》案例丰富,具有来源广泛、题材多样和时效性强等特点。比如在讲解“外汇和汇率”时,可加入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案例,讨论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因素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而讲解“外汇储备”时,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外汇储备的管理及运用。案例的选择是成功关键,要遵循两大具体原则:第一,案例要选择早有定论的历史事件。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所以要避免无谓的争论。第二,案例要选择非常典型的事件。案例本身应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所以要精心筛选那些经典的有价值的案例。

其次,实施双语教学是由《国际金融》自身特性决定的。它研究的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均衡问题,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涉外经济活动能力的最佳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用英语对专业术语、基本原理进行一定程度规范表达是起码要求。为了在未来工作中与外籍客户顺利沟通和协作,更要不断通过各种英文媒体(尤其是国外网站)获取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双语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一是避免注重形式忽略内容,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的深入掌握才是目的;二是避免纠结内容忽略难度,如大幅降低难度会导致课程内容过于浅显,这不利于知识掌握及后续课程跟进。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中英文教学必须灵活,英文授课的比重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高低而定,同时也要根据讲课内容的难度灵活变化,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三)大力提倡推广实践教学

《国际金融》目前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的支撑,很多经管类课程其实都是如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实践教学我们不能单纯以实验、实习去理解,针对《国际金融》这种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不应拘泥于具体形式。《国际金融》实践教学可从理论实践和操作实践两方面着手:

1、理论实践,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外讲座,目的是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提高素养。首先我们可以经常将一些理论难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在课堂进行讨论,通过互动实现师生交流与共同提高。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讨论教学有一定流程,先要做好动员精心选题,如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同时及时给予引导;最后教师总结,形成讨论报告或者小论文等成果。其次我们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学术报告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讲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家型讲座,主要针对与课程联系比较紧密、影响很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实务型讲座,通过聘请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金融相关业务的一线骨干(如中国银行外汇交易业务员)进行操作性理论指导。通过听讲座以及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操作实践,包括校内实验室模拟实践和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的重点。首先是模拟实践,这需要建立专门的金融实验室,一般包括“金融教学”和“模拟交易”两大系统,既可提供即时证券、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的相关行情和资讯评论,也可同步进行相关模拟交易活动。如讲解外汇知识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外汇投资的技术方法,亲身体会外汇市场的风险。其次是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可满足需要,这也为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从事相关金融工作打下基础。笔者课余时间经常带领学生到银行、证券公司或外贸公司等校外实习合作单位进行参观实习,这种学以致用、言传身教的做法很受学生欢迎,增强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管将来从事外贸工作还是金融服务,都能从中获得很大帮助,很多甚至提前实现了就业。

四、结语

作为《国际金融》授课教师,诚然应在掌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理论实践能力、竞争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但换个角度讲,课程学习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单纯教师讲学生听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思路应是先启发引导,然后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学,最后做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把“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教”真正实现学生的“学”,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强调的一点。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87-04

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环境持续动荡,发达经济体系纷纷陷入衰退境地而难以自拔。危机后人们开始对审慎监管理论进行全面反思,这种全面反思和彻底自省亟须我们运用科学的理论体系,追问制度设计的理念建构和价值选择的基本定位,甚至需要对监管的范式作出有力的回应。

一、范式:金融监管变革的深层理念

“范式”(paradigm)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用语,最早于1959年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必要的张力》一书中首次提出来,在其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大量使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范式是一个特定的学科领域,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所共享的一种思维模式、一系列成型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一套话语体系。在一个特定的学科领域中,它具有普遍的认同性和合法性;它不表现为具体的理论本身,而是不同理论所组成的理论群内在共性的抽象。也就是说,任何人都要在一定的范式制约下认识世界,要在过去承继下来的知识背景和学术传统的限制下进行创造。

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思维框架,体现这种思维传统的就是范式。范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单个事实通常不能证实或一种范式。只有当出现更好的范式替代它,并成为某一学科所具有的共同信念时,才会出现新旧范式替换的局面。范式通过对科学中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的解决,重新描述关于世界整体的图式。所以,范式的变革不是个别概念或定律的转换,而是世界观的变化。整个社会就是在这种不断地自我否定中推进和发展的。

科学革命实质上就是范式的转化和更替。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列举了科学史上的三次重要的范式转换: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取代托勒密体系,一次是18世纪下半叶化学领域中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取代燃素说,一次是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进一步发展了牛顿力学。

库恩的范式理论,不但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对说明经济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范式”条目中就确认了经济学也是一种范式。范式概念的引入在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研究手段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经济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性质而论,金融监管范式同其他实验科学领域的范式并无任何不同。在监管活动中,必然也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种总的观点或框架去统摄、解释客观而零乱的风险面相,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手段和方法。正是由于运用了现有范式所包含的理论信念及其衍生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才使得监管者得以精细深入地研究金融风险的各个部分。实际上,由于监管理念的形成、选择和最终被共同接受的过程都涉及大量的人文、社会等因素,因此,在金融监管的发展形态中运用范式概念甚至要比在其他学科中运用更为契合。

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往往会滥用“范式”这个概念。范式不是方法,而是构成理论的方法之方法。如果对监管活动本身的逻辑结构和内涵缺乏认识,则往往不能在恰当的逻辑层次上合理地运用这个范畴。范式不同于模式,不是对所有的理论问题的回答,而是对一种知识体系的思想逻辑的回答,尤其是对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基石的价值论的思考。任何学科思想体系在历史过程中的形成和发展,总是首先在价值理论的逻辑层次形成主流的判断或规范,然后再在一般理论、分析方法中构成变革和发展。一旦某种价值理论问题的公理性基础假设得以确立,它就会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支配学科思想的常规发展。所以,凡是不能够深入到价值论逻辑层次的思想,都不应被视作范式问题。

二、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呼唤监管范式的转换

引起范式转变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的发展。在当代经济金融社会生活的巨大发展中,无论是金融现象还是作为其理论表现的金融学在内容、题材、方式和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在这种形势下,监管方式、应对政策甚至监管范式也都要相应改变。

1.对金融监管范式的视阈拓宽根植于对现代金融的深刻理解和对金融理论模式宏观背景的考察。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大特点是,它完全放弃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不去探讨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不去研究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有制的质的区别,千方百计去分析具体经济现象,甚至把经济问题归结为烦琐的数学公式。根据马克思的认识,社会财富增加的唯一途径就是产业资本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只有在促进产业资本扩大和效率提高的时候,才有正面的作用。而当金融资本过度挤占了生产资本的利润率和生存空间的时候,其自身的存在基础自然会受到动摇。一旦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则会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从而对整个金融体系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现有金融监管范式不能解决现代社会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此次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如金融创新过度、资本家的贪婪本性、金融监管不力等等。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所爆发的历次金融或经济危机,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危机都采取了金融危机的形式,此次金融危机无疑再一次暴露了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诸多弊端。如果人们只是把矛头对准金融体系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不是针对金融体系本身,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只有自觉地反思、检讨当代整个文化、价值系统存在的病症,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危机的本质并找出相应的、有效的对策。否则,人们关于危机谈论得越多,离开危机的真相和本质就越远。

3.对金融发展的目的和目标的重新界定呼唤新的范式引导以重构金融价值体系。在过去三十年,金融业的自我发展逐渐背离了其真实本质。在许多时候,我们是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把形式当成了内容。过度金融化使得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产业部门向金融部门转移,金融资产的增速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脱离了实际需求。另外,以自由主义为导向的市场行为与金融监管目标也往往是矛盾的。现有的金融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只能把“内在的统一性”理解为“抽象的同一性”,无法把事物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外部表现正确地归结为事物本质自身中的内在矛盾,因而难以达到对本质的真正理解和把握。这样一种非历史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根本不可能真正揭示出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4.对实在论的反思要在范式层面上对金融研究方法进行总体性把握。目前我们的监管方法主要还是科学主义的,而科学主义的实质就是实在论,其主要表现为还原论、二元论、独断论等形式。当代金融学走向了一个高度形式化和技术化的演化发展路径,以至大多数金融学家都致力于把自己的研究和著述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和构建,似乎一旦没有了这种高度形式化和技术化的证明形式,就不足以使人信服。但现实世界往往要比这些“完美”的模型复杂得多。金融危机是经济学主客二分和数理崇拜的代价,而所有这些弯路正是由于人们追求所谓“通天塔”的确定知识所造成的。

总之,要达到对当代金融的批判性理解,停留在西方金融理论的水平上是不行的。对我们来讲,转变金融监管范式是从理论理性走向实践理性的历史实践和逻辑演进的真实反映。只有诉诸对既有学科范式的批判性改造,建立起新的理论范式,才能实现真正的监管目标。

三、金融监管新范式转换的时机已经成熟

监管范式是通过思想、观念的力量来影响和控制监管活动的。正确的金融监管范式能够推动金融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方法论支撑。同样,落后的监管范式也会给金融监管带来消极和保守的影响。

金融监管范式的转型是对现代主义赖以成立的哲学基础进行重新认识和批判,以建立一种回归现实世界的、更具开放性和生动性的新的意识形态。显然,这种转型不仅是一种停留于过去范式下的修修补补,而是它呈现出了一种根本性、整体性批判和反思的理论态度,并标志着一种人类全新的价值取向和致思模式的确立。

现有的各种监管模式(如自由主义和管制主义等)表面上针锋相对,但它们讨论的却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因为它们所支持或反对的所谓监管方法都是一系列具有共同特征的制度化要素。而我们这里讲的监管范式的转变是对各种现有监管模式的层次上的超越,以达成更高的视野和境界。

传统的监管方式可以称之为结构主义方式。这种方式预设了一种理想状态,通过监管行为来使监管效果不断接近这一目标,这就难免简单化、机械化。结构主义方式强调技术与效率,忽视社会结构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互动对实践效果的影响,忽视金融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社会特征。而新的监管方式应当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融合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范畴体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归根结底,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他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构建一种与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人的存在方式截然不同的新的存在方式。我们也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当代范式转变的伟大意义。只要社会制度不改变,人们还将不得不继续生活在这个金融资本的逻辑中,现有的生活方式就不会有根本上的改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流金融学研究发生了一定变化。为了修正长期以来经济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带来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偏差,金融学家尝试引入新的研究变量来解释金融现实。在行为经济学方法中,从个体到群体的选择,既包含着个体由于有限理性认知能力的界定,又包含着群体的社会网络复杂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演化中的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对人类行为选择的限定。行为主义认为金融行为是通过主体的理解而社会地建构的。该方法修正了机械简单的决定论,有助于人们重新思考行为的社会性,加深了人们对金融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随着新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诞生,又出现了一些研究复杂系统或体系的方法,把系统与环境、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内生化,着重研究系统的无序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特征。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需要监管范式的转型,而范式转型也符合新时期中国构建和谐金融的客观需要。当前,中国正面临金融转型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需要深刻反思监管范式的问题,推动监管思路和范式的转变。

诚然,中国的金融监管在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领域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其先进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其根本性缺陷。基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成长,国际金融监管界已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中国,以全面丰富金融监管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使东西方监管文化更好地兼容。世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提供新的借鉴,也只有中国才有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有意义的东西。中国的金融监管必须从此前的“引进”、“复制”、“与国际接轨”的阶段迈向“范式转型”的新阶段,即“引领创新”的阶段。显然,这种范式转变是中国金融监管自主性的必要要求,它在根本上要求中国金融监管必须从西方思想的支配下解放出来,主动介入全球化时代话语权的竞争,进而推动中国金融监管走向世界并与之进行实质性对话。

然而,要真正实现范式转型,我们必须重新发现中国金融业,加强对中国本身的深度理论探究。当然,这个“重新发现”绝不是要否定既有的一切监管措施,而是主张我们要有新的时代担当、问题意识和理论洞见,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发掘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进而构建一个有待我们去认识和建构的关系体。为了重新发现这个具有深厚传统并置身于“世界结构”中的历史性的中国金融业,我们必须在相关论题上作出我们的努力。

四、当前中国金融监管新范式转换的路径选择

金融监管范式的转变比基本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确定更深层更重要。新的金融监管范式必须有效推动市场运行,并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来实施监管政策和保护措施。无论从国际经济金融背景,还是从金融自身演变趋势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角度看,监管范式的转换都具有战略意义。

监管新范式的确立应坚持三个标准:一是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金融现象,全面认识金融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把握时代脉搏,主动应对新形势、新发展。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倡经世致用的态度,推动监管工作有效提升。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转变思维方式并认真加以研究:

1.对金融本质和监管行为进行深刻反思,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转换监管范式只有真正落实到转变监管理念上才能使监管发挥其应有作用。范式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批判、继承和创新的演进过程。我们要在坚持“制度―社会结构―历史”的分析框架和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实现金融监管范式的转变。在采用多元的方法论的时候,一方面要广泛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提倡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另一方面要在充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监管成果的基础上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价值目标。金融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变的状态。因此,金融监管必须是动态监管。新的金融监管范式不再是全球普遍适用的监管模版,而是针对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的有针对性的监管模式,即便是在一个国家内,也可能根据其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而进行相应调整。

2.加强对人和人性的理解和关怀,加深对监管方式的行为主义理解。金融监管是调节生存状态的艺术和科学,带有特定的社会属性和价值使命。新的监管范式应以社会相关成员的共同实践为准则,只有当它成为共同接受的价值信仰,才能真正发挥其革命性的作用。监管应努力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特别是对投资者权益的“适度保护”。监管者必须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所以要在监管者的目标中更加凸显精神目标的价值,防止市场逻辑支配整个生活方式和破坏人的生存环境。要重构监管者与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酿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监管者队伍要加强自身建设和监管文化建设,强化监管者的责任和伦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团队。

3.加快金融体制和其他配套制度改革,从整体上构筑持久的安全应对体系。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绝不仅仅是顶层设计和加强监管的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到市场效率、法律环境、监管模式等全方位的改革。良好的监管政策的实施取决于宏观经济结构和市场基础设施等外部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金融生态,几乎不可能有良好金融机构的存在。除了金融部门自身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等之外,未来来自更广泛的各类非金融环境,如法治意识、行政干预、政策性安排以及社会信用环境、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等等,都可能对金融风险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各种影响。因此,应当从政策引导的角度去研究金融的发展定位问题,如何实行业态功能管理和统合监管模式,如何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和增强金融活力。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6)

论文摘要:此次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欧美各国的完全放任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是行不通的,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并不能使中国获得长远发展,危机只是暂时的,世界要发展、中国同样要进步,因此,尽快推行金融监管体制“一统化”改革,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把不同监管部门的外部协调变为单一部门内部的协调。是改善监管者协调性的重要措施。

一、开篇立论

美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与中国不同,它是完全放开,由市场机会和利益指引人们的创新,但追逐利益形成的市场失灵,却因为监管滞后不得不让政府与百姓付出巨额代价。而中国的金融创新必须由政府批准,稳定秩序唯此唯大。导致创新步伐太慢,内需总是受到抑制。此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即是挑战同时又是难得的机遇,金融危机带来了一次世界经济地位的大洗牌,快一步找到危机的突破口就能获得领先一步的发展。在改革方面中国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态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原因,然而这样的态度并不长远,危机只是暂时的,危机之后必会产生更加完善的金融体制,中国目前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合日益完善的金融创新和快速增长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因此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制已经是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创新的当务之急。

二、金融监管创新的必要性

(一)分业、混业经营界限模糊,分业监管受到挑战。

随着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国内金融业由原来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朝综合化经营模式发展我国以金融机构作为监管对象的分业监管体制,1999年,我国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同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000年2月《汪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出台这一切举动表明。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松动,必然要求我国传统的分业监管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我过金融监管体制已受到极大的挑战。

(二)中资、外资银行竞争越显不公平,期待统一竞争平台。

(1)从分业转向混业经营外资银行具有先天优越性。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已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大量跨国金融集团进入我国市场,各子公司也必须受到中国的法律的限制实行名义上的分业经营,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国际化中国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步向混业经营进行探索,而此时在中国的内的外资银行的母公司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混业经营模式,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对于那些只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某一领域的国内金融机构来说,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将使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进一恶化。

(2)目前我国在服务收费、存款准备金利率、业务范围以及税收政策方面对外资银行还存在“超国民待遇”,而且外资银行承担的国家政策性任务远低于中资银行。这对中资银行来说无疑是先天性缺陷。多层次的不平等竞争使得中资银行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无论在空间、时间、市场上都受到极大的落后性,因此给中资银行带来极大的发展压力。

(三)中国需要发展,金融业需要创新

从国际上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监管的理念、法律安排和技术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诸多差距,我们必须努力缩小国内监管标准与国际监管标准的差距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才能使我国金融业发展更加迅速亦能更加国际化,从国内角度讲,我国是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及生存压力重大,在此危机关头,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才能快速的带动经济增长,保持中国的正常运行,然而对于金融业发展而言,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是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随着我国加,WTO,国外金触机构向国内金市场迅速渗透,目前我国金融业传统的分业经营方式下的低盈利水平,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竞争国际化要求,金融创新的全面推进,是改变目前我国金融业竞争能力低下的根本出路。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金融监管阻碍金融创新的观点,人为地把金触监管与金融新对立起来,严重制约着金融创新的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打破金融创新瓶颈,为金融业的快速发现拓展空间,提供优势资源。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国际间金融监管合作

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结,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存在区域性受到国界的限制,只能在本国境内开展活动,不可避免地必须面对国际金融市场“传染效应”带来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世界金融监管体系的强度是由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的,无疑发展中国家是这其中的软肋。而且投机性攻击的不对称性削弱了金融监管的效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投机性攻击的成功,部分程度上和东亚国家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和投机性攻击后金融机构出现普遍恐慌的“羊群效应”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国界界限,增强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使得金融监管紧跟金融创新步伐,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同时共同防御金融风险,建立健全的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使的金融监管同样走向国际化。

(二)对我国金融行业应该进行全方位统一监管

目前我过实行我“一行三会”监管体制存在众多矛盾和不足,(1)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主业分别由一个监管部门监管,容易出现死角,可能会影响审慎监管的效率(2)随着金融机构和业务边界的模糊,提供类似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由完全不同的主体来监管,而不同的监管机构在监管方式和目标方面则出现差异。(3)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中同样存在众多的不合理,此时我们亟需一个健全完整的包含境内、外资、境外等业务统一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制定同意的金融监管制度,做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实行统一监管不仅能迅速适应新的业务,针对金融业务日新月异的情况,根据金融产品确定相应的监营规则,有效地处理混业经营下不断出现的创新金融产品的监管问题;而且对整个金融业来设计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更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能更好地处理金融业不断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避免监管真空,有效降低金融创新形成的新的系统性风险,避免多重监管,降低不适宜的制度安排对创新形成的阻碍(三)从根本上降低金融监管成本

(1)我国金融监管成本存在急剧扩大的趋势。由于中央的预算约束比较宽松,职能长期不确定,以及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使监管成本存在膨胀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机构庞大,人数众多,人力成本较高。二是监管制度设计重复,成本增加。三是现场检查的实施效果差,监督成本高.(2)目前,中国银行在所设海外分支行的25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已有18家当地监管机构(包括所有发达金融市场国家)明确提出了实施新资本协议要求,占中行全球网络的72%,而在国内,银行业还停留在执行旧资本协议的阶段。面对这种监管差距,海外分支机构要付出很大的转换成本,仅各种财务报表就要有两个版本。面对花费较大且无实际效益的成本必须从监管体制上进行完善创新,减少成本支出。

(四)全方位的金融监管需要一个过渡期

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离不开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专业工作人员。我过目前亟待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式,全方位统一的监管模式必是中国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综合实力还不具备统一监管的条件,在现状和统一监管模式之间存在一个过度期,即“分业—过渡期—统一监管”路线。然而过渡期内金融业应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拓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专业人才,优化和充实核心资本。同时利用这一时期,我国货币金融当局可以进行充分论证,考察各种情况,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立法,对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及法规体系进行整合,制定出一部全面、先进、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金融法典,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培养专业化的监管人才。

四、总结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是扩大金融开放的制度保证和前提条件之一,其实现程度最终取决于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状况,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本文仔细讨论了我国目前发展状况的缺陷和当前国际形式,从而建立起更优的秩序和更健全合理的监管模式。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将传统的监管引入不确定性的领域,并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世界金融格局的变迁和空间、对象、环境的日益复杂与模糊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约翰·伊特维尔,艾斯·泰勒.全球金融风险监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陈建华,程杞国.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金融研究,200o(o1):l11—1l6

[3]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究,2008(10):4—10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7)

一、前言

国际竞争的根本,在于对国际金融主导权的竞争,在于对全球资本的控制权、支配权的 争夺。拥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一个大国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上海作为我国发 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首选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其框架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上海通过在过 去的十多年中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进入跨越性发展的时期,即

如今,上海已经形成了包括 银行 间同业拆借 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 上海 证券 交易所、上海 期货 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并且是我国金 融机构的最大集聚地。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则是中央机关的所在地。

总的来说,上海与北京相比,其优势在于具有一个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此外,由于较 高的市场自由度和宽松的 环境 ,上海在吸引境内外 金融机构 以及对外开放方面也具有独特的 优势。然而,必须看到,上海在成为国内金融中心的漫长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例如,全 国各大金融机构的总部大都设在北京。再例如,全国许多城市都非常重视金融市场的建设, 要处理好与这些城市在金融活动方面的关系也并非易事。

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

基于上文的讨论与分析,可以 总结 出以下四条制约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因素。

1.金融机构集聚度不够。虽然上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地,但是与成 熟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如美国、英国、日本),上海的外国金融机构数和金融中介非银行 金融机构的数量与质量存在明显的不足。据 统计 ,英国、美国、日本在1996 年时单离岸金 融中心商业银行数就分别达:493.472.219家,其中外国银行分别为347.328.92家,远 远高于在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另外,质量上差距也较明显。在上海本地的金融咨询 机构中,目前还没有一家像麦肯锡、普华永道一样有国际影响的咨询服务机构,这种状况不 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

2.交易规模和金融产品种类不足。上海目前虽然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但是 与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较,交易的层次以及金融产品的种类仍显得单调,各金融市场间资金 缺少流动。同时,金融产品的类型不多,国际化程度不够,缺乏避险交易工具。不过,近年 来,我国已经在着力于 金融创新 ,开发新的交易品种。比如,qdii、qfii以及股指期货。

3.金融监管环境的建设与金融监管机构间关系的协调。传统意义上,主要应从三个角 度来考察金融监管环境,即监管广度、监管深度以及监管频度。然而,我们发现伦敦、纽约 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时,并不是一味地管制,而是采取了更先进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比如, “服务优于管制”和“有所为,有所不为”。上海作为非监管总部所在地,既面临总部的监 管,又面临跨业的监管。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好各种监管机构间的关系,使得 监管变得更合理、更有效率。

4.缺乏国际化人才。目前上海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缺少国际通用型 人才。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一定需要大量的既懂得国际惯例又熟悉国内 法律 的 高级经营 管理 和金融人才。然而,上海金融行业中,高级人才与劳动 人口 的比例远远低于纽 约、伦敦、东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泽慧.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 社会 科学研究,2005(1)

2. sohu财经频道——国内财经——京沪深:谁是未来的金融中心?2007.3.15

3.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炉.国际金融报,2007.3.21

4. 张卫华.纽约是如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 经济 ,2007(2)

5. 英国金融“大爆炸”与伦敦金融城的复兴.上海证券报,2007.2.8

6. 李豫.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多远.国际金融报,2007.3.1

7. 于福生.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4-0051-05

伴随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其负面影响也逐步凸显。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扩散,跨国洗钱经济犯罪的猖獗,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国际传染,显示出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急切要求。然而,各国态度不一使得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呈现出供给滞后于需求的失衡局面。

一、文献综述

Bryant(1987)最早关注了金融监管面临集体行动的问题,认为各国出于个体理性所做出的政策选择最终并未达到整体最优状态。Ⅲ他从理论逻辑上演绎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给与需求失衡的原因,但没有对理论进行检验。Martin(1993)、Kahler(1995)、Cohen(1996)分析了各国对于不同种类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态度,指出,与通过国际合作以实现共同利益相比,各国更容易在国际合作防范危机方面达成一致,因为银行倒闭、金融风险等带来的国际风险冲击更加直接和直观。Herring和Litan(1995)更进一步提出,参与国际合作的国家数目越少,目标越趋同,对国际合作带来收益的认识越容易达成共识;金融政策决定机制越相似,越容易达成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Hans Tietmeyer(1999)提出了面对金融全球化深化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建议。约翰・伊特韦尔与艾斯・泰勒针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现状,指出了存在的差距,还针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现象提出建立世界金融管理局,以解决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思路。但是,他们都没有探究失衡的根源。

国内学者王伟东(1999)从银行业、投资银行及银行业与投资银行的融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现状,为了解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供给提供了便利。孟龙(1999)对银行监管国际合作做了介绍。刘宇飞(1999)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谈论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现状做了介绍与评述。周道许、孔祥毅(2000),陈学彬、邓保同(2001)等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金融监管失灵的角度提出了同样的建议。

已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缺乏从均衡视角的探索。本文从供求关系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失衡状态进行研究,以有助于推进理论探索和国际合作的发展。

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失衡的理论解析

(一)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需求分析

金融全球化在快速推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使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日益膨胀。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跨国银行业务的大力开展以及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使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了一体,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危机都会迅速扩散到其他子系统,甚至酿成整个系统的崩溃。系统风险也存在于货币市场、证券转账和其他金融交易中,不同交易清算和结算体系,分别服务于基金、证券、期货等金融工具,任何技术性紊乱或失灵、流动性问题都会迅速弥漫。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存在表明,各国仅以维护自身稳定进行的金融监管已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才能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中获得长期安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跨国流动不断增加。1973年―1979年,发达国家工业年均增速为2%,对外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达18%;1986年―199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年均增长达23.1%;1996―200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年增长率达40.2%,1999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60.5%。据国际清算银行2002年的统计,每天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的国际资本大约11000亿美元。国际债务工具的净发行额也由1995年的260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3000亿美元。巨额的国际资本在各国市场间频繁的流动,追逐股票交易,冲击商品市场,破坏汇率平衡,加剧国际收支失衡,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于单个资本流人流出国来说,资本的无序流动容易造成外汇市场的波动、借贷市场的波动以及股票市场的波动。巨额短期资本的投机性流动更易诱发外汇市场危机。国际“炒家”利用资本国际流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攻击,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资本跨国流动使得各国需要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实现对国际资本的有效控制。

金融全球化在繁荣世界金融的同时,经济犯罪活动也鱼目混珠,金融诈骗、洗钱等犯罪显现猖獗之势,危及各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由于跨国经济犯罪跨越了国界,国家监管已力不从心,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成为当务之急。

金融全球化要求监管辐射全球,但由于国际管辖原则的约束,单个国家只能以为界行使管辖权,使得单个国家为范围的金融监管面对国际化的金融市场鞭长莫及。由于各国政治、历史、法律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国金融监管的体制、标准和方式、方法不尽一致,带来了各国监管间的冲突。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监管者之间存在着监管竞争,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选择的对象是金融服务,为使本国金融机构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各国竞相放松金融监管,大大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潜伏着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世界上十多个离岸金融中心由于不受金融监管而成为国际金融的“避风港”,很多商业银行都在诸如卢森堡、开曼群岛、巴拿马群岛和巴哈马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注册,逃避金融监管。被称为“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丑闻”的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倒闭一案就是例证。单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对其活动无可奈何。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对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国际金融市场系统风险的出现,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以及跨国经济犯罪猖獗,单个国家为立足点的金融监管无法办到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际范围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开放经济条件下单个国家金融监管的失灵使得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成为必要。

(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供给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国监管当局开始进行多个层次的国际合作。

1975年2月,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银行破产危机,“十国集团”加上瑞士银行监管机构的高级官员,在国际清算银行的主持下成立了“银行规则与监管实践委员会”,即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并了为数众多的“巴塞尔文件”。包括1983年《巴塞尔协定》及其后续文件、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及其修正案、1997年《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原则》以及一系列银行风险管理指南。巴塞尔委员会的建立,开创了金融监

管国际合作的先例,所制定的《新巴塞尔协议》在100多个国家得到了推行。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是由各国证券与期货监管机构所组成的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组织。拥有普通会员105个,准会员9个,附属会员52个。到目前为止,该组织已通过了110多个决议。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FIBV)成立于1961年,由世界上40多个主要证券交易所组成的民间监管机构。这些国际机构所建立的原则与标准对于建立有效的国际证券监管合作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1994年,国家保险监管者协会(IAIS)成立,现有119个会员国,在其提供的平台上磋商,以提高保险领域的监管标准。

随着衍生金融产品市场上个别机构危机的频频发生以及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的日益加强,监管者彼此间展开了多层次的合作。第一,双方合作方面。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与巴塞尔委员会之间进行了一系列合作,侧重于对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的监管,包括提出风险管理指南和信息披露的调查。1997年2月,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与设在国际清算银行的“支付与结算委员会”(CPSS)共同了《证券结算体系的披露框架》。巴塞尔委员会与CPSS之间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监督电子货币和电子银行领域的问题。第二、三方合作方面。国际证券委员会、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组建了“联合论坛”,商讨改善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之间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以及发展未来监管金融混合经营的指导原则。第三、四方合作方面。1998年4月8日,国际清算银行举行四方圆桌会议,成立了“2000年联合委员会”,金融监管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各国除了在国际范围内进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区域金融监管的合作也有较快的发展。相对而言,区域合作所达成的监管原则和标准更具有约束力,“欧盟”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现在欧洲中央银行未统一进行金融监管,但由欧共体理事会颁布的有关银行和证券方面的指导令,在其成员国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指令通常不被视为在成员国内可“直接适用”,但确实为成员国创设了达到特定的共同体预期目标或标准的法定义务。因为按照《罗马条约》第189条的规定,“一项指令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接受它的各成员国是有约束力的,但其实施的形式和方法则留待各成员国主管当局自行选择。”

(三)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给与需求的非均衡现状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及区域性金融监管合作可以看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所要求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需求相比,供给显然滞后,合作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来推进,开放程度低的国家对合作持消极态度。根据木桶原理,各国通过现有沟通平台协商达成的只能是一个最低标准,以保证各国有可能去实施,这使得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供给处于低水平状态。虽然区域性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现状强于国际范围内的合作,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在总体上呈现供给小于需求的失衡状态。

三、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模型分析

各国之间的合作是基于自利原则和比较收益原则,所以,我们从多国视角建立模型,对国家间合作前后的收益进行对比与剖析。为了简化模型,这里以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为例讨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合作给本国与他国带来收益,即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具有正的外部性。

以银行监管为例,假设银行监管者关心银行效率、安全与稳定性,同时也关心银行股东的福利,即银行利润。银行监管者可以利用多种工具进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如与他国磋商制定并实行国际通行的最低资本协议,或者与他国联合对跨国银行进行审慎监管等。但是,这些工具或工具的组合使用并不被银行所喜欢,因为本

第二,当αi≠αi且s>s*时,两国会选择难以合作。即当国家间在体制、金融结构等方面相差太大时,合作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因合作而丧失灵活性所造成的损失,所以,没有动力进行合作,也就难以达成国际合作。

第三,在经济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有利于增进收益。开放国家或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有推进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动力,因为合作有助于抵御风险,保护在一体化进程中的收益。开放程度低或封闭的国家缺乏兴趣参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是因为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外部性问题,潜在风险小,合作并不能带来明显收益,所以,没有国际合作的动力。由于开放程度的差异,各国对于合作态度不一。

第四,金融一体化的加强会使国际合作成为最优解。由于在开放程度、经济体制、金融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对合作做出的自利选择造成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失衡。但是伴随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各国的相关性和外溢效应不断增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将会大大增进整体及各方利益,从而成为一种理性选择。也就是说,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将会改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失衡的现状。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的模型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14-01

一、金融监管理论概述

目前,根据金融监管的功能、作用、方法等内容可以将金融监管理论划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金融监管的政治理论、金融监管的权衡理论和金融监管的法律理论。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国家应当本着服务社会的目的,运用国家机器干预自由的金融市场,弥补自由市场失灵的不足,让金融的发展更多地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金融监管的政治理论认为,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团体,也有自己的利益所在,因此,政府过去的干预往往是有害于金融发展的,并不利于市场的完善和进步。金融监管的权衡理论认为,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干预的失败和自由市场的失灵是同时存在的,二者皆有好有坏,必须权衡利弊均衡调节,二者不可偏废其一,亦不可过分依赖政府调节或者过分信任市场行为。金融市场监管的法律理论主要是从法律的角度对市场行为进行约束,该理论主张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规范市场行为,构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四种理论各有侧重各有利弊,如何将这些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中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推进金融市场繁荣稳定才是我们应当思考的核心所在。

二、实证检验金融监管理论是否有效

本文根据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金融发展和结构数据库等的数据,选取100家进行数据实证分析,探讨这四类监管理论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我们主要观测的指标有九个方面,分别是:政府对银行的控制程度、政府对金融的监管影响力、银行的集中程度、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金融监管的独立性、私人监管权力、债权人权利指数、产权指数和金融发展水平。每一项指标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综合起来便可以比较全面地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情况和金融发展水平,并探讨出金融监管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首先,根据笔者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在实际中是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发展的,数据结果显示,如果一个国家对金融的监管和干预权力越大,政府对银行的拥有程度越高,是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和发展壮大的。其次,在银行集中程度方面,如果银行集中程度比较高,那么国家对金融的干涉就比较容易,干涉程度也就越深,相应的对金融的影响也就越为不利。而相反的,如果能降低集中度,提高竞争力度,则是有利于金融发展的,此外开放程度越高相应的金融发展往往也会更繁荣。再次,通过研究表明,金融监管和金融运行的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也是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规范的法律能够为市场提供公平的运行机制和竞争平台,从而促进金融繁荣,因此,金融监管的法律理论是适用于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最后,在金融监管权衡理论方面,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大幅提高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民间监管力度,也是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繁荣的。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金融体系的发展很不完善,为了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壮大,本文为国家金融监管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要提高监管独立性,促进监管的公平公正。政府的行政干预是无法保证市场公平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有行政约束的地方都会引起寻租行为,最终会给市场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努力用法律来约束市场行为和国家行为,构建统一公平的法律体系就是为金融运行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游戏准则,这样既为金融企业提供了运行标准,也为监管机关提供了监管依据,对规范金融市场行为是非常有利的。最后,我们要努力促进监管信息公开化,提高民间监管力度。民间力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监管力量,在金融监管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鼓励相互监管相互举报,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和漏洞,全面约束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保证整个金融市场的规范性运行。

四、结语

金融业的兴起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这种虚拟经济也在不断地给社会经济稳定带来威胁和困扰。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至今仍未褪去,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我们必须不断创新金融监管,约束不合法不正当的金融投机行为,努力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10)

本届会议的开幕式由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会议组委会主席李延喜教授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夏文峰秘书长、大连理工大学薛光副校长、泰富资产管理(大连)有限公司陈达总经理等参会嘉宾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商学院、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仰儒教授宣布了14篇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名单。开幕式中还为本届会议聘请的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吴仰儒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王艳彦副教授、福特汉姆大学商学院颜安副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傅元略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程新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惠晓峰教授、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干胜道教授、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张先治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徐光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迟国泰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秦学志教授等国内外19位教授颁发了大会主题报告主持人、大会主题报告人荣誉证书。

会议为期两天,第一天为大会主题报告,第二天为分组讨论。主要围绕资本市场风险管理、行为金融、财务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实务研究等专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本届会议收到论文投稿240余篇,经过严格的匿名评审,最后录用139篇。并在其中经过选拔,评选出14篇优秀论文,其作者分别来自于福特汉姆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银行等高等学府与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11)

一、开篇立论

美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与中国不同,它是完全放开,由市场机会和利益指引人们的创新,但追逐利益形成的市场失灵,却因为监管滞后不得不让政府与百姓付出巨额代价。而中国的金融创新必须由政府批准,稳定秩序唯此唯大。导致创新步伐太慢,内需总是受到抑制。此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即是挑战同时又是难得的机遇,金融危机带来了一次世界经济地位的大洗牌,快一步找到危机的突破口就能获得领先一步的发展。在改革方面中国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态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原因,然而这样的态度并不长远,危机只是暂时的,危机之后必会产生更加完善的金融体制,中国目前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合日益完善的金融创新和快速增长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因此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制已经是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创新的当务之急。

二、金融监管创新的必要性

(一)分业、混业经营界限模糊,分业监管受到挑战。

随着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 国内金融业由原来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朝综合化经营模式发展我国以金融机构作为监管对象的分业监管体制, 1999年,我国颁布了《 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和《 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同年 10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000年2月《汪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出台这一切举动表明。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松动,必然要求我国传统的分业监管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我过金融监管体制已受到极大的挑战。

(二)中资、外资银行竞争越显不公平,期待统一竞争平台。

(1)从分业转向混业经营外资银行具有先天优越性。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已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 大量跨国金融集团进入我国市场,各子公司也必须受到中国的法律的限制实行名义上的分业经营,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国际化中国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步向混业经营进行探索,而此时在中国的内的外资银行的母公司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混业经营模式, 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对于那些只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某一领域的国内金融机构来说, 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将使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进一恶化。

(2)目前我国在服务收费、存款准备金利率、业务范围以及税收政策方面对外资银行还存在“超国民待遇”,而且外资银行承担的国家政策性任务远低于中资银行。这对中资银行来说无疑是先天性缺陷。多层次的不平等竞争使得中资银行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无论在空间、时间、市场上都受到极大的落后性,因此给中资银行带来极大的发展压力。

(三)中国需要发展,金融业需要创新

从国际上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监管的理念、法律安排和技术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诸多差距,我们必须努力缩小国内监管标准与国际监管标准的差距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才能使我国金融业发展更加迅速亦能更加国际化,从国内角度讲,我国是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及生存压力重大,在此危机关头,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才能快速的带动经济增长,保持中国的正常运行,然而对于金融业发展而言,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是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随着我国加,wto,国外金触机构向国内金 市场迅速渗透,目前我国金融业传统的分业经营方式下的低盈利水平,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竞争国际化要求,金融创新的全面推进,是改变目前我国金融业竞争能力低下的根本出路。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金融监管阻碍金融创新的观点,人为地把金触监管与金融新对立起来,严重制约着金融创新的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打破金融创新瓶颈,为金融业的快速发现拓展空间,提供优势资源。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国际间金融监管合作

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结,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存在区域性受到国界的限制,只能在本国境内开展活动,不可避免地必须面对国际金融市场“传染效应”带来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世界金融监管体系的强度是由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的,无疑发展中国家是这其中的软肋。而且投机性攻击的不对称性削弱了金融监管的效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投机性攻击的成功,部分程度上和东亚国家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和投机性攻击后金融机构出现普遍恐慌的“羊群效应”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国界界限,增强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使得金融监管紧跟金融创新步伐,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同时共同防御金融风险,建立健全的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使的金融监管同样走向国际化。

(二)对我国金融行业应该进行全方位统一监管

目前我过实行我“一行三会”监管体制存在众多矛盾和不足,(1)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主业分别由一个监管部门监管,容易出现死角,可能会影响审慎监管的效率(2)随着金融机构和业务边界的模糊,提供类似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由完全不同的主体来监管,而不同的监管机构在监管方式和目标方面则出现差异。(3)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中同样存在众多的不合理,此时我们亟需一个健全完整的包含境内、外资、境外等业务统一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制定同意的金融监管制度,做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实行统一监管不仅能迅速适应新的业务,针对金融业务日新月异的情况,根据金融产品确定相应的监营规则,有效地处理混业经营下不断出现的创新金融产品的监管问题;而且对整个金融业来设计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更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能更好地处理金融业不断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避免监管真空,有效降低金融创新形成的新的系统性风险,避免多重监管,降低不适宜的制度安排对创新形成的阻碍。

(三)从根本上降低金融监管成本

(1)我国金融监管成本存在急剧扩大的趋势。由于中央的预算约束比较宽松, 职能长期不确定, 以及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 使监管成本存在膨胀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监管机构庞大, 人数众多, 人力成本较高。二是监管制度设计重复, 成本增加。三是现场检查的实施效果差, 监督成本高.(2)目前,中国银行在所设海外分支行的25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已有18家当地监管机构(包括所有发达金融市场国家)明确提出了实施新资本协议要求,占中行全球网络的72%,而在国内,银行业还停留在执行旧资本协议的阶段。面对这种监管差距,海外分支机构要付出很大的转换成本,仅各种财务报表就要有两个版本。面对花费较大且无实际效益的成本必须从监管体制上进行完善创新,减少成本支出。

(四)全方位的金融监管需要一个过渡期

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离不开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专业工作人员。我过目前亟待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式,全方位统一的监管模式必是中国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综合实力还不具备统一监管的条件,在现状和统一监管模式之间存在一个过度期,即“分业—过渡期—统一监管”路线。然而过渡期内金融业应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拓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专业人才,优化和充实核心资本。同时利用这一时期,我国货币金融当局可以进行充分论证,考察各种情况,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立法,对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及法规体系进行整合,制定出一部全面、先进、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金融法典,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培养专业化的监管人才 。

四、总结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是扩大金融开放的制度保证和前提条件之一,其实现程度最终取决于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状况,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本文仔细讨论了我国目前发展状况的缺陷和当前国际形式,从而建立起更优的秩序和更健全合理的监管模式。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将传统的监管引入不确定性的领域,并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世界金融格局的变迁和空间、对象、环境的日益复杂与模糊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约翰·伊特维尔,艾斯·泰勒.全球金融风险监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陈建华,程杞国.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金融研究,200o(o1):l11—1l6

[3]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究,2008(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