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6:03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1)

阅读是时代对人的要求,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不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学生;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更明确:“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它鲜明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下面是我对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浅见:

1 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环境对一个人兴趣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和教师长期密切配合来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首先,我们在班里设立了“图书角”,鼓励学生从家带书,师生共享,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周五为图书开放日,学生自由借阅。后来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自己互换阅读。其次,我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都要进行学生阅读情况分析,并提醒家长多带学生逛书店,同时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有时通过校信通发送一些书目名称和培养阅读习惯的好方法。有了这样的环境,爱好阅读的学生如鱼得水,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吸取知识,其他学生耳濡目染,长期熏陶,玩性收敛,闲暇精力也转移到阅读上。

2 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首先接受的是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得从课内搭桥。一是课前预习时,我要求学生每学习新单元,必须先阅读“单元提示”,了解本单元主题,需掌握或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在单元教学中时时贯穿,紧紧围绕主题查寻、积累资料。同时预习时要学会置疑,积累好词佳句。二是课堂教学中先从题目入手,依题发问,带问题去读。不是每个课题者都有发问的价值,这需因题而宜。精读课文的学习可以采取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保证读正确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感悟课文: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此基础上还可有许多变式。还有读书方法的指导如浏览、默读、朗读、快读、跳读、精读等。总之,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看书看报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同时还教给儿童基本的读书方法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我采取课堂朗读记分,朗读比赛,古诗知识擂台赛,阅读测试,读书笔记、读后感选编,知识积累展示,办阅读小报,依据课文内容推荐相关书目,如学习《将相和》,我推荐学生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了《草船借箭》推荐读《三国演义》,学习了《老人与海鸥》推荐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每学期假期布置学生阅读书籍,开学进行读书交流汇报等一些活动和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4 注重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利用学习略读课文,课后的自读课文以及偶尔的阅读活动课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一是让学生掌握一般读书程序: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过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重点的看。同时还要领悟读书要求: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读书善于思考;读书贵在坚持;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选读法、浏览法、跳读法、粗读法、精读法、吸收性阅读法。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读到写得精彩的文章、段落,词句。对于这些部分,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指导学生或做摘抄、或画图画,或向别人介绍自己所读的书,写“向你推荐……”,或写心得体会,如“感悟”,“好书告诉我”等。三是以课文为范例,大量阅读课外书。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不动笔墨,高年级许多课文是名人名篇,有的是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章,讲课时把这些片断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个简要介绍,激发起学生欲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对重要词语和内容分别用圈、点、钩、划作记号及用旁注、批语作评论,还要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这些都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记忆力,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揣摩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久而久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就不难养成。这样,学生不仅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掌握精彩语句片断,将来为已所用。

5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6 培养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

有目的地阅读能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如:以积累知识为目的摘抄词语和名句、佳句,可以写读后感,也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为搜集资料,可以跳读等,读到你认为精彩、生动的地方,要朗读,要记忆。对一些表达力不强,语感不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每天朗读(包括课文)的时间不少于30分。朗读的意义太重大了。

总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要采取刚柔相济,严中有慈,恰当运用以“尊重、关爱、激励、引导”为特征的“柔性”教育方式,使学生把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看作是自我磨练意志,自我超越的过程,让学生最终以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舟,主动阅读高效阅读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在知识的海洋中愉快地遨游。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 Students' Good Study Habits in English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deas

WEI Qiushui

(Guangxi Hengxian No.2 Senior High School, Nanning, Guangxi 530300)

Abstract Educator Ye Shengtao from education nature and purpose of education "good habits" made a brilliant exposition: "What is education, simply, is to develop good habits."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even more than learning specific knowledge is more important, because good study habits play a pivotal role for a lifetime of learning of students. The author combine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of practice and teaching, first introduced the importance of good habits for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and then from the norm, foster good 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habits, serious writing habits, habits boldly speak English ,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gradually develop the habit of self-study discusses the five aspects of their own learning English to develop good habits in terms of some of the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habits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学习兴趣是老生常谈,学习习惯则是较新的课题,把两者同时写在教学大纲里,并作出明确的要求,说明新课改形势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仅必要,而且应该成为英语教师经常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1 要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发音和语调习惯

正确规范的发音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而语调在口语交际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它有表达语义的功能,同一句话由于语调的不同,表达的意思往往会不一样。如:Pardon?(请再说一遍好吗?)Pardon!(对不起,请原谅)。当学生一开始进入我的课堂学英语时,我就同他们说明了这些重要性,并明确要求学生多模仿录音机里地道的发音。而且,我先从自身做起,每学一课都事先反复听并不断模仿课文录音,反复纠正自己的发音,然后才教给学生,这样就避免了把错误的语音、语调教给学生,学生接触到的多是地道的英语,模仿起来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2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每次布置学生练习书写,我都用小黑板示范一遍,要求学生先用手在书桌模仿书写,再握笔按规范在练习本上书写,对书写认真的同学,我在批语里给予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对书写不认真的同学则委婉地提出批评和建议;对书写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对每位学生的进步,我都给予诚挚的赞许。另外,我还把书写较规范的学生作业在教学展示,极大地触动了那些书写不认真的同学。一个学期下来,绝大部分的学生养成了认真书写的习惯,英语作业书写整齐美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作用。我批改英语作业轻松多了,速度也快多了。

3 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1)积极设置情景教学,大量运用实物、图片进行直观教学。在我校,由于外语教学缺少相应的语言运用环境,所以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他们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想说英语的冲动;而直观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当然也就乐于开口了。

(2)坚持每天进行英语值日生报告活动,让学生自己把想说的事情用学过的英语表达出来。每天值日的学生进行值日报告后,让其他学生根据报告内容相互问答。还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说得比较好,哪个地方需要改正,该如何纠正等等,以此引导学生在大胆开口表达个人想法的同时,学会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提高其听力水平。值日报告涉及的题材很广泛,他们可以谈任何想谈的话题,只要内容健康向上。

目前我国的中学大都是大班授课,人数太多,课堂上免不了有些“照顾不到”的学生,而值日生报告不仅弥补了这种不足,使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演讲水平的提高。几年的时间坚持下来,我总会惊喜地看到我的学生能说一口不错的英语。我有一名学生,曾经由于口语标准流畅,使前来进行文化交流的外国朋友赞叹不已。还有不少学生在高考口语考试中,获得了A等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高效完成阅读的重要前提,阅读习惯包括阅读理解过程,阅读方式,阅读速度等。快速阅读是我提倡学生采用的且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之一。快速阅读的习惯也要从实践中培养。快速阅读要从专门为课外阅读编选的读本开始,一般说来,快速阅读材料中的语法结构和生词量都有控制,不必花费时间查阅词典就可读懂。由于这类读物比较通俗易懂,可读性和趣味性较强,学生为了获取新的信息,不知不觉就加快了阅读速度,从而养成良好的快速阅读习惯。此外,要教会学生阅读时要抓住大意,遇到与信息无关的生词要跳读,如碰到与信息有关的生词,切忌一碰到就去查词典或参考书,而要根据上下文去猜测其含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5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不仅是指“复习”,还应包含“预习”这一含义。从学生方面来说,自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等环节。一直以来,我始终要求我的每一位学生坚持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课前预习应该是既为新课作准备,又要把新课作为检查过去已学知识的一面镜子,并力求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会在预习中发现疑难并引起思考,学会自己查词典,记例句,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等等,这样的预习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课后做到对难点、重点及时复习能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点、加强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所以我要求学生及时地进行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分散复习、集中复习等,并适当的结合各种方法进行其它复习。课前预习和课后及时复习是学生课外自学英语、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两个大环节,这两者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若养成了这两个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在整体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会使学生感到英语难学,甚至厌恶、放弃英语学习。

总而言之,好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很多人的体会。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家长与教师严要求、多引导、勤督促、常鼓励,并在过程中逐一落实,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愿广大同行都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一生受用不尽。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3)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才能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首先要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着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自主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亲自手拿钥匙,来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被激发出来,课堂才会成为真正热闹的课堂。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贯穿于平时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做到持之以恒。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的习惯

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把培养初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列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做到听说读写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首先,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讲规范的普通话,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环境。也可以组织各种适宜他们施展口才的活动,如普通话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小型辩论会、指定题目的口头作文等活动。其中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演讲最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要及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感受到表达的喜悦,从而使他们渐渐地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学生每年读2-3部名著,阅读量达80万字,这些中外名著都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要培养课外阅读习惯首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便会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阅读。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积极健康有益的书籍、报刊,绝不能接触暴力、凶杀、色情等有害健康的书籍。引导他们既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历史名著,又要阅读各种科普读物、科幻书籍。不但要读报纸杂志,还要“读”一些现代高科技作品——电脑网络的相关信息。引导他们选择课外书籍时,要让他们在有益的课外读物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有了好的书籍,教师还要教给他们科学的阅读方法,如哪些内容应该精读,哪些文章应该泛读,以及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等。

四、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写作的习惯

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写作练习量。作为农村语文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是关键。首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在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将一些他们特别感兴趣的片断摘抄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其次,帮助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鼓励他们及时把每天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开始可以非常简单,再之后可以逐渐复杂,甚至写成完整文章。对于写得好的,教师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要在班内交流展览,推荐到学校校刊上发表,甚至向各级各类报纸杂志投稿。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逐步提高,不再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笔头越写越活泛,表达越来越流畅,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了,写作的技巧丰富了,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4)

俗话说:“言传身教。”要想学生做到,首先自己要做到。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那么,自己首先要有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能带动学生向你学习。课堂上,教师不仅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课程以外相关的典故、知识,都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学生,学生一定会想:“老师怎么知道这么多呀?”“老师真有学问!”等等。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了威信,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另外,教师爱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好的、对学生有帮助的书籍,可以推荐给学生,使其阅读。

二 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语文是一门富有艺术性的课程,它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体的书。”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多读一些课外的书籍来充实自己。例如:在教学李白、杜甫等名人诗作时,可让学生课前去查阅他们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的诗作;学习《九寨沟》《2008,北京》一类的文章的,可以让学生去查阅有关的资料及图片……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读书习惯的养成。

三 要持之以恒,开展读书活动

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一定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起。美国巴尔博士曾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读一些拼音版本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书籍,如《寓言故事》《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到了中、高年级,就要求他们读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如《中国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样循序渐进,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对语言的组织能力有了一定的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要想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必须有时间保证。如果学生整天埋在作业中,或者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那读书只能是一句空话。学校和老师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段安静的、独立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静下心,沉浸书中,仔细阅读、品味、享受。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对读书产生兴趣。教学实践中,我每天下午给学生一节阅读课。学生可以在教室、阅览室,也可以在校园的花池边、垂柳下自由阅读。此时,整个校园到处都是读书的学生。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在认真读书,原本不喜欢读书的同学,也会约束自己,去读一些书。这种读书气氛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收到比任何说教都好的效果。低年级的孩子,我采取每天中午留20分钟给学生讲述连环故事,每天一个故事,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就让学生自由看自己喜爱的书籍。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既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其读书的习惯。

阅读之后,我还在班级搞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1.开展读书汇报会

每天抽出5~10分钟,让学生说说今天自己读的书名、有趣的故事;学到的成语、优美的句子等,教师及时的给以语言上的赞美和鼓励,让学生的心里充满成就感,这更加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其“想读书、爱读书”。

2.进行读书摘抄活动

要求学生摘抄自己所读过的书中的优美的、有意义的句子或段落,在班级中朗诵。“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摘抄的习惯。高年级的学生还可对其要求写读后感、小练笔等,并请他们在班集中朗读自己的读后感,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勤奋读书。听者也一定会受其感染,而渐渐喜欢阅读,和别人一决高下,从而达到促进读书的目的。我在实践中,就坚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给每个同学展示的机会,学生要想在交流会上展示自己,就必须得多读书。读书交流会不仅是交流和展示,更是促进和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5)

我在农村从事教书生涯一二十年,而且一直担任中心小学的语文教研组长、毕业班语文攻关教师,对语文教学颇有感慨:想要教好一节精彩的语文课———难。究竟为什么这么难?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我到班级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后,吓了一跳。小学生平时在家在校经常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很少主动看书看报。有些家长关心孩子,给他订一些学习报刊,可孩子们不领情,丢在一旁瞧都不瞧一眼。他们经常用零花钱到商店里买很小本的《爆笑校园》、《奥比岛》、《脑筋急转弯》、《阿衰》等危害视力、收益极浅的小人书,躲着父母躺在角落或被窝里津津有味地看,边看边乐着。为什么孩子们会去看那些与学习没有多少关联的小人书而不去看学习报刊?这是引人注意、发人深思的问题。

每当想到这些问题,我心里很忧虑,就到一线教学的资深老教师家中拜访、交流、求问,向他们求取真经。通过与他们多次交流,我受益匪浅。资深老教师都认为现在的孩子比较宝贵,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亲人普遍宠爱,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没有很好的养成,不利于孩子们今后健康的成长。就如现在所说的、阅读习惯、写字习惯、品德行为习惯等等。

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养成?结合我们农村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一些想法、做法,主要从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社会共同关注等方面进行阐述,请家长、教师们多多指正。

(一)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消失。”孩子们从最纯洁的记忆起,他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就是父母。父母应该从小就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来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在人生道路中顺利健康地成长。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从家长手中接过这些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各不相同的小孩时,就要全面地了解他们。根据他们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因材施教,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进行引导,不断地激发孩子阅读课内外积极健康的书报。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辅导,持之以恒,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既可以指导孩子通过观看有趣的影像资料,激发孩子直接的感官兴趣(例如:观看一些益智的儿童故事碟片、儿童歌曲等) ;也可以通过指导观看图文并茂的小儿书籍,来逐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如:现在的教科书、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基本上配有栩栩如生的插图,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学习程度的高低,有计划、科学性地进行跟踪指导) ;亦可以引导孩子观看积极健康的电影电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再如:家校结合,家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电脑,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看科学性、兴趣性等综合性的影片、新闻,不能一味沉迷于动画片和电脑游戏,更不能观看年龄差别大、思想性不健康的电视剧)。通过多种素材的阅读激趣,帮助孩子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俗话说:“学好需三年,学坏则三日。”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一经养成,必将终生受益。坏习惯染在身上难以改正,祸患无穷。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培养孩子学好语文至关重要。孩子们在家长、教师的不断引导帮助下,阅读兴趣就能不断地提高。有了阅读兴趣后,家长、教师就可以逐渐边扶边放,同时要不断去鼓励他观看、学习更多有用的影片、书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哪些?

我粗浅地认为有以下几点: ( 1)看一场电影、电视或看一本书,就一定要用心看完才行,绝不能半途而废; ( 2)看一本书,一定要边看书边圈点勾划,做批注(读书不爱用笔绝不是好习惯) ; ( 3)读书时要精思,勤查工具书; ( 4)读完后一定要有意识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落) ,能熟记、背诵更好,牢记于心; ( 5)做好整篇学习要记,抒写个人感受或心得。

“书非借而不能读也。”这句话它出清朝文学家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一文,它的意思可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静心阅读。借来的书读来有紧迫感,更会认真尽心的阅读;如果用买的,就不会很紧迫地读,效果自然不如前者。我仔细地回味这句话,发现它讲得有道理。现在的孩子就有这种类似的通病:总以为别人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别人的书就比自己的好看。所以,就出现刚才我在前面讲得“有些家长关心孩子,给他订一些学习报刊,可孩子们不领情,丢在一旁瞧都不瞧一眼。”这就说明孩子还没有真心、用心去阅读课内外的书籍,他们需要家长、教师不断去关心、鼓励。家长、教师及时的关心和鼓励能更加巩固培养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英国作家吉辛说:“不读书的人和读书人的距离,就像死人和活人的距离那么远。”因为阅读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东西。无论哪门学科的学习,首先都要从阅读开始———文本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决定着学生的学科学习状况,所以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一般说来,学习能力都不会弱。所以,“阅读”应是“百科之母”。一个没有阅读能力的学生,他的教育之路可能走不了多远,他的人生之路也可能比较狭窄、单调。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三)社会共同关注,提高较强阅读能力

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够单单从家长、学校两方面来完成,更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大人们带头做好自己的阅读行为习惯,平时都要挤出一点儿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我们应该向犹太人学习。犹太民族那么小,却为人类贡献了那么多优秀的头脑,贡献了那么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普遍喜欢阅读,他们是世界公认的最喜欢阅读的民族。他们无论走到哪里,书不离身。

一个优秀的家长、教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这个世界远比看到的更美好,让他们对未来更有指望,更有信心!

因此,我觉得:当今的社会应该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硬环境、软环境应该俱全) ;家庭应放远目光,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学校,教给孩子的就是鼓励他们阅读,让他们保持比较高昂的阅读兴趣;作为教师,最能给他们的就是传递阅读的方法,逐步培养好他们阅读的能力。

我坚信,一旦我们的孩子真正喜欢阅读,拥有很强的阅读能力,他们一定会从书海中汲取更多的能量,大胆创新,开拓奋进,也必将会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顶尖之上!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6)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有预习的习惯、朗读背诵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等。但在高年级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在低年级和中年级那些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为教而教,而应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来。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是教师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构建。要让学生主动预习,自觉学习,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通读或浏览课文,遇上生词难字,亲自动手去翻查字词典,把疑难问题圈记下来,在上课时与老师和同学共同

探讨。

如高年级语文预习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提出疑难问题之外,还应让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谋篇布局和作顺序做出思考。预习中让学生关注这些问题,读后想一想,做一做,试着在书上的空白处有针对性地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二、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

谢切诺夫曾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朗读和背诵是加深记忆的重要途径。从语文教学来讲,学生熟读和背诵的诗文越多,语感就越强,在阅读时对句子含义的直觉理解能力及句子的拓展趋向的预测能力会得以相应提升。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要培养他们好读书的习惯,引导他们读好书,使其读有所获。我们可以在班上制订一些阅读制度,调动班干部和优生的带头作用,狠抓晨读时间,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让他们在学中读,读中记,边读边想,做好读书笔记,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是叙事抒情、写景状物、言志议理的载体,是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反馈。在培养学生写日记习惯方面,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要垂先示范,做好表率,要求学生养成的习惯,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无论教学任务多繁重,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批改,给他们写上几句鼓励和赞扬的评语,以不断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和信心。此外,发现学生有写得好的日记就将其作为班级写作范文,并指导其加以修改后抄写在学习角上,给学生以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提高其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可以使他们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不断提高其立意、选材、组材能力,还能使其学会对山川风景、社会人生进行观察和思辨,道德品质修养得以加强。

四、培养学生读书看报、动笔的好习惯

书本是知识的海洋,知识就是力量,读书看报可以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所以学习离不开书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读书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可见,要学好语文,只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阅读是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向外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见识,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教师除了教授教材内容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和报刊,使其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法,充分调动其各种感官,让他们读写结合,手脑并用,以此增强学生的记忆,扩大其知识面。

总而言之,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对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终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掌握好策略,坚持不懈,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争取让其受益终生。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对如何提高中小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我作以下几点思考。

一、润物细无声,让阅读兴趣“触动”孩子的心灵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1、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2、开展手抄报活动

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广泛地阅读。

3、教师和教材应该为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创造条件

教师和教材应该为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所阅读的材料和呈现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其中,或暗自窃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地与人分享。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读,并且要多读。同时要让学生读后交流自己的收获,每位学生获得的乐趣可能不同,带有个性化的色彩,不同乐趣的汇集与相互碰撞,必然丰富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也可能激发和产生更多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减少繁琐的分析,反对讲深讲透,反对阅读过程繁琐化。“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如果没有感悟交流,那么贫乏的思想和淡薄的情怀,是任何再高明、再新潮的教学技巧也无法替代或掩盖的缺陷。这正如“对牛弹琴”的故事,到底是牛之错,还是人之过。如果弹琴者弹奏出蚊子嗡嗡的声音和小牛犊的叫声,这牛是有反应的。传统的阅读教学,较多地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而忽视学生作为读者所具有的自由联想,进行创作想象的力量。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呢?

首先,要给每个学生充足读书的时间、自主思考的空间。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执教《西门豹》时,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时让学生思考:1、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的?然后用半节课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支老师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一敢大胆地放手 让学生读书,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其二激发了学生对话的欲望。他问的几个问题直接问在学生的内心感受上,把学习课文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了起来,使学生不再是冷峻的“读者”,而是事件的参与者。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索、感觉、体会的空间,一个情感、思维自主感受和发挥的余地。

“充分感知,自主思考”,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

其次,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交流的主要形式。对话可以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两两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可以就阅读理解的,或者情感思想的,也可以是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对话和讨论。只有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不可忽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 “每日必读”、“常读不懈”的习惯。

要使学生的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自觉行动,除课堂阅读教学外,学生还必须坚持“每日必读”、“常读不懈”的习惯。教完汉语拼音,就进入阅读教学训练,因此对低段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每一个学生订阅一份拼音报,在家熟读一段,到学校后为全班同学朗读,老师要多鼓励,并及时纠正错误。这些将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第一步。

2、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不动笔墨,阅读教学更应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对重要词语和内容分别用圈、点、钩、划作记号及用旁注、批语作评论,还要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久而久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就不难养成。

3、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除兴趣外,则完全在于阅读时有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不懈地设法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读书习惯的形成。例如:可以通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给难词注释、扩词;标标小节;划划重点、优美的词句;或在难懂的地方注个小问号。运用边读边批注的阅读方法,既可以把注意力切实集中起来,活跃思维;又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总之,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成就孩子灿烂的一生。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作为孩子的引路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这个路也就引对了。

参考文献: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8)

第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同时,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学习《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鲸》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自然科学有关的普及读物等。

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

第三,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课标》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可以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浏览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可以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9)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书面表达。由于受方言环境影响,平常生活中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部分教师课堂上也未用普通话,因而提高普通话运用习惯与能力是教师,更是语文教师的一个现实任务。教师应坚持从我做起,带头营造普通话交流的氛围,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加强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听、说、读、写是学生的四项基本功。听,教师可利用教学过程中或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听故事、听报告、听讲座、演讲、朗诵、听课文范读录音。读,可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加大课外阅读量,可利用每天安排学生轮流读报或读自己看到的某篇好文章、某段精美语段或名言给大家听。说,教师每周可安排一到两次说话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将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奇闻趣事,也可谈某次活动的感受,我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方法与收获,供大家交流并允许讨论。写,要培养学生写日记、周记的习惯。

三、加强信息处理、语汇积累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10)

略读课不同于精读课,与精读课相比,教学对略读课的文本熟悉程度、学习课时、教师指导等方面的要求都略低。略读课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于略读课应该全程“放手”,略读课强调的是高效、省时、简明,这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要求更高,教师要兼顾学生自学过程与实际收获两个目标,要通过略读课来提升拓展阅读的实效,必须注意略读课文切人拓展阅读的时机。

1.课始拓展,激趣导读,切入文本

小学生的阅读以趣味性为主要动力,因此在开展略读课文学习时,教师应该在开始上课之际做好导读工作,通过导读内容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全身心地投入略读课的自学过程中去,从而实现拓展学生阅读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时,首先,在上课之际,教师先总结略读课文的内容,概括内容,这样能够使学生快速明白课文的大致内容,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导读内容的具体程度,切记不可喧宾夺主,让自己的导读环节代替学生的自学环节,教师的导读内容既不能过于抽象简短从而失去导读意义,也不能过于明确充实。其次,教师还应该注意通过自己的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讲解自己在日常读报过程中所收集的信息和读报习惯,让学生们了解读报的益处,从而激发学生对读报的兴趣。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提问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不仅能监督学生自主阅读,还能通过问题指导阅读方向。教师的激趣导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略读文本。

2.课中拓展,指向目标,多元解读

我们已经强调,略读课对教师的指导技巧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通过略读课来提升拓展阅读的实效,不仅需要教师课始拓展、激趣导读、切入文本,更需要教师能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技巧,目标指向明确,并对略读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一《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间接指导学生阅读,通过问题来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在学生正式阅读之前提出以下问题:本文讲了什么内容?看报纸有什么好处?应该怎么读报?读报后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通过这四个问题形成阅读线索,学生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快速了解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高效、省时、精炼地进行阅读,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要求。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对文本进行解读,对于课文中的表达形式、修辞手法等进行解读。比如,通过第二段的首旬来解读设问旬这一句型,通过第二段最后一句来解读反问句。对于“看报也要讲文明”进行重点解读,这是让学生学会为他人思考,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将文本内容升华。

3.课尾拓展,回归课本,拓展运用

略读课的终极目的是学以致用,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感受到阅读课的实际作用,学生才能更直接地感受到阅读的益处。因此,略读切入拓展阅读应该利用好课程结束之际的时间,回归略读课本,立足略读课本拓展运用。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略读课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时,教师应该将略读文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让学生讨论读报的其他好处,让学生在讨论中对读报形成良好的印象,进而对学生提出养成读报习惯的要求。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将课文中所学习到的内容(比如读报后应注意的事情)运用到自己今后的读报生涯中,比如文明读报,读报后将报纸整理归置好方便他人阅读,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读报应该注意的其他问题,教师也可以补充,比如对于报纸的广告应该防止上当受骗。这些思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集思广益,给予同学们更多的读报知识,拓展阅读知识,提升了阅读实效。

二、略读课文进行拓展阅读的主体建构

通过略读来拓展阅读应该遵循基本原则,采用合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明确略读拓展的主体建构方法。简而言之,教师应该做到:在学习困顿处拓展迁移、在矛盾冲突时拓展迁移、在“语感”培养处拓展迁移。下面我们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在学习困顿处拓展迁移

在学生略读过程中,当略读内容与学生可接受学力相矛盾导致学生对阅读拓展内容难以理解时,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不对学生难以接受的部分进行深入拓展,而应该迁移略读内容,拓展其他略读内容,解决学生难以理解之处。

比如,在学生自读《读书要有选择》时,学生往往很难学会正确的读书,包括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这不利于学生通过略读课收获知识。对此,教师应该在这一方面进行指导拓展,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读书,包括在读书的过程中养成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对于阅读过程中的生字词,自己通过查字典能够读写并做记录,积累生字词,等等。这些内容需要教师在学生自读《读书要有选择》时进行拓展,学生才能慢慢B成习惯,才能更好地进行略读。

2.在矛盾冲突时拓展迁移

除此以外,在略读文本内容与学生平时所学知识相矛盾时,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进行拓展迁移。教师要对此进行判断,对于错误知识进行指正,但对于矛盾但说法正确且有意义的知识点,应进行拓展迁移。

比如,在学生阅读《读书莫放“拦路虎”》这篇自读课文时,对于文章提及“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词要学会查字典”这一观点,教师应该进行拓展,简单查找字典解决生字词这个“拦路虎”是不够的,学生更应该将生字词查找之后,了解并记住生字词的形音义,做好记录,这与文章提及的观点是存在差异的。可见,我们对于与阅读文本内容相矛盾的地方,教师也应该选择性地进行拓展迁移,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

3.在“语感”培养处拓展迁移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篇(11)

二、工作思路:

(一) 双管齐下,抓好学生常规管理教育。

1、继续用清卫行规检查评比制度进行学校常规管理

通过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把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诚信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校园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各中队要明白“清卫行规检查”的最终目的不是老师要让学生守规范,而要让学生自觉地养成文明习惯,在“清卫行规检查”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每日检查、每周评比,每月考核的评比模式,让学生的行为规范由“他律”走向“自律”。

2、坚持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针对我校身处农村、外来学生较多,急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客观现实,根据学校开展清卫行规评比的已有经验,本学期将开展以“行为习惯星级评比”为载体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以行为习惯之星评选活动为载体全面展开。在“行为习惯之星”体系中设置了:文明习惯之星(红色)、学习习惯之星(兰色)、体卫习惯之星(绿色)、艺术习惯之星(紫色)、创造习惯之星(黄色)、等五种基本行为习惯之星,在此基础上增设习惯进步之星(浅红色)、习惯全面之星(大红色)等二种纵向发展之星,合计七种。每种星又可分小组之星、班级之星(每周评一次)、年级之星(每月评一次)、学校之星(每学期评一次)等不同层次,并且每学期对各班每位同学的获星情况进行“学期获星记录“登记存档。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规范、系统、科学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就他们优秀的品质,使其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打造品牌,深化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1、继续深入开展《诚实守信伴我行》活动

积极开展诚信教育系列,通过开展班会、读书、讲座、手抄报评比、诚信故事比赛等活动培养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诚信、体验诚信、养成诚信的习惯。

2、做实“手拉手”互助活动。

要立足于本校,本班,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具体做好白血病患者袁梦丹的援助工作。通过从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等最基本的爱的教育入手,培养学生有责任感,有爱心,升华到爱学校,爱华西,爱祖国。

3、启动读书工程,打造书香校园。

各中队要围绕“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节约零花钱,买本好书读”、“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召开班队会,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益处,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对每名学生所拥有的图书情况进行调查,鼓励队员把自己的图书拿来与同学们共享,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

4、开展“迎接十七大,学习老书记”的教育活动。

在党的十七大期间,通过组织学生和家长通过看报、看电视、听讲座等行式了解华西精神,学习老书记。

5、深化“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

各中队要继续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在提高少年儿童安全意识的同时,加强少年儿童自护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校园安全检查,开展紧急避险训练,提高逃生本领和逃生机智训练,让督导队在课间秩序、路队纪律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三)夯实少先队基础建设

1、继续抓好升旗仪式、黑板报、橱窗布置及红领巾广播等常规工作,使基础建设规范化。

本学期中队黑板报要求每月一次,一至二年级师生合作完成,三至六年级由学生独立完成,每次都定期检查,纳入相关评比中,要求内容丰富新颖、突出主题、每期必须有学生自己的心声、且形式要多样灵活、版面要美观大方,栏目设计各班要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本学期的红领巾广播继续实施中高年级轮值制,要求在原来的栏目基础上加大对学校各项活动的宣传力度,所写稿子要先交队部审核。

2、本学期各中队要重视开展主题班队教育活动,各年级推出一个中队作为窗口,向全校开放,要让每一位队员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体验真、善、美,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3、一定要建成一支精神饱满、演奏精良的鼓号队伍。现代化的操场上,鼓号队员精彩的演奏不仅是学生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学校文化的一种折射,更是学校接代各界来宾的需要。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主题:尊师长,懂礼仪

主要纪念日:

活动安排:

1、举行开学典礼,正常升旗仪式

2、制定并通过少先队学期工作计划;各中队制订好新学期中队计划,调整大、中队组织

3、学《守则》、学《规范》,恢复常规工作评比(清卫行规、两操、红领巾广播)

4、学习行为习惯之星评比条例,并开始推广执行行为习惯之星的评比。

5、各中队在9月1号前出好黑板报(主题是 “新学期、新面貌” 或“庆祝教师节”)

6、教师节庆祝活动

7、举行“飘动的黄丝带”活动,向袁梦佳同学伸出援助之手。

8、“我和诚信交朋友”征文与手抄报比赛

9、六年级校级班队活动观摩

十月份主题:迎接十七大,学习老书记

主要纪念日:

活动安排:

1、各中队围绕主题出好第二期黑板报和手抄报(主题是迎接十七大,学习老书记

2、庆祝少年先锋队建队日,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

3、请华西村有关领导作“诚信与企业”的讲座

4、迎接十七大,学习老书记系列活动

5、五年级校级班队活动观摩

十一月份主题:快乐阅读,热爱生活

主要纪念日: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感恩节。

活动安排:

1、中队围绕主题出好第三期黑板报 (主题是读书月)

2、读书月系列活动

3、各中队主办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4、四年级校级班队活动观摩

十二月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主要纪念日:

活动安排:

1、进行诚信中队评比、表彰学校的“诚信之星”

2、收集资料,以图片和资料的形式展示“华西实验学校诚信风采录”。

3、各中队以“安全记心中”为主题出好第四期黑板报

4、三年级校级班队活动观摩

一月份:勤奋学习,迎接新年

主要纪念日:

活动安排:

1、庆元旦活动

2、文明班队评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