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美术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6:04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篇(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72-01

翻开历史,在人类由原始蒙昧到现代文明的不断探索进程中,艺术的种子一直深植于人类的内心深处,并由此生成了今天繁复庞杂的艺术史与艺术现象。作为现代艺术教育之一端的成人美术教育,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办学历史,为我国的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培养并输送了大批的美术人才。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加深,成人美术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首先,成人美术教育的方向。相对于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专业化教学,成人美术教育在新形式下更应着眼于大众化的审美普及教育。简而言之,即充分利用一切现有人才及社会公共资源,为大众提供更为开放的艺术学习机会和更为普遍、系统的艺术教育及审美层面的引导。

目前,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还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学历、学位式教育体制中。在这样的功利概念之下,对文化脉络的了解,对艺术经验的观照,皆量化为一种简单的世俗资格的认定。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主义观念的确立,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早已有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最直接反映,不可避免地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而文化观念的转变一定要求我们的艺术教育理念跟着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在不断接受并研究这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才能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思路及方法。

其次,成人美术教育的内容、方式。目前,成人美术教育的内容依然沿袭着以往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带有百年来中国美术教育特有的异域文化教育特质。对于教学时间与周期相对较短的成人美术教育而言,这样的历史性误读更是难以在整体的文化背景下显现古老中国完整的文化基因与曾经独有的运行轨迹。因之我们在以往艺术专业教学的基础之上,更应侧重于对大众民族艺术之教育,侧重于对今日大众之东西方艺术鉴赏之教育。唯如此,可使大众明了中西艺术之短长;唯如此,方使我国民渐持独立之审美。针对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当提倡课堂以外的艺术教育。例如博物馆的教育。不断提高博物馆在我们日常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三年了,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艺术资源为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服务,如何积极与博物馆方面沟通、交流,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教育与博物馆文化之间的衔接、互动,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横向的看,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成人美术教育过程中,在我们的中小学乃至大学艺术教育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博物馆经常能够看到的现象是学生们手持纸笔在各个展柜前记录文字说明,问之或答曰:老师要求的。这实是我们博物馆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功利的目的同样产生了功利的行为。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面对博物馆的丰富藏品,能用心去感受他所传递的历史人文信息,用心去体会艺术品带给人类心灵的感动与安慰,我们的艺术教育才真正地发挥了它的社会教化功能,才有可能实现美育对人类道德与哲学层面的关照。

美术教育篇(2)

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

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

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

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

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美术教育篇(3)

二、美术馆与公众

“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所以又要社会的美育。”正如20世纪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美育方针,任何人都应该接受美术教育。那么,艺术普及的任务,让美术馆承担再合适不过。目前,美术馆越来越成为百姓驻足的地方,而在早期,美术馆常被误解为只有艺术人或者文化人才去的地方,而自认为不懂艺术的人则望而却步,但如毕加索所说:任何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人都有审美能力,在人们对艺术品进行欣赏时,这种能力就会表现,进而提高观者的审美情趣,艺术品位,帮助人们完成了道德与艺术上的融合,最后促进人的精神升华,这其实就是美术教育了。美术家在美的方面是领导者,他们的思想、意志以及对美的理解通过作品被观者感悟,在观者的精神领域里,美术发挥出它自身具有的普遍感染力,从而让观者受到教育。美术馆的教育作用在中国受到重视比国外要晚一些,很多早期的中国留学人员成为了先于国人享受国外美术馆教育的幸运儿,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在留法期间就对美术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其为民众集合之所,可以增进人民美感,舒畅其郁积,而陶冶其性灵。”同样为中国美术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刘海栗旅欧三年,却未踏入任何艺术学校或师从某位大师,而是将美术馆当成最好的老师,最后依旧载誉而归。当中国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美术陈列馆时,就提出“将美术展览立足于教育,想通过美展来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素养”。民国时期的美育要求直接促进了美术馆在中国大地上的出现和发展,随之美术馆便产生了比预想还要好的效果。艺术家需要观众的理解,观众也需要艺术的精神,美术馆在观众与艺术家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中国的美术馆正在不断拓宽艺术大门,不仅重视为美术家服务,而且面向公众开展美术普及教育。

美术教育篇(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教育科目都有双重功能,除了传授本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心理素质发生相应的改善。以往我们的美术教育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美术的心理疏导及美术的心理教育作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改的核心理念。因此,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学会信任、理解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会相信、依托和了解每一位学生。学生对老师有明显的向师性,老师的每一个手势。眼神与动作,学生都能心领神会,并且十分看重教师对他个人表现的即时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到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在课堂上经常选一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让他们解决,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与同学积极地交流与合作,教师的信任与同学的认同对他们产生积极的鼓励作用使本来对美术学习丧失信心的学生逐渐喜欢喜爱美术学科,更加促进了喜爱者主动研究美术知识的热情。

自古以来,美术及其教育活动就是人类医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人们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以美术作品激起人的简单想象,也能使人恢复健康。心理学家认为各种图案、线条、形状、颜色,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影响:三角形稳重,点、线、面的不同组合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挪威画家画了大量爱的题材,抚平心灵的创伤,作画成为宣泄他情感的工具;美国小说家欧.亨利在墙上画的绿叶支撑了病中少女的生命,可见美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是我及其注重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欣赏东山《森林・白马》与蒙克《呐喊》是尝试着推测画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森林・白马》以优雅抒情的笔调,使人领略到自然的神秘,从而获得一种静谧而舒畅的慰藉,感受到一处纯洁而平静的意境。在这件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东山绘画的一个特点:装饰性、象征性和构图的对称,这种现象主要还是源自东山先生内心对心灵安宁、平衡的祈求。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带领他们走进森林氧吧,课堂中体验森林漫步。

《呐喊》和蒙克的其他作品一样,都是通过自身体验才画出来的。它所表达的只是有关自己的犹豫和不安。后来,蒙克在谈及此画时说:“……我独自站在那里.这时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让学生体验胸中进发出强势的呐喊声,课堂就是他们宣泄的地点,画笔就是他们最好的工具!

漫画家几米曾坦言,漫画创作本身对他确实是一种治疗。1995年,几米被发现患了血癌。生病的那一段日子,对几米的创作影响很大。许多人在阅读《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鱼》,甚至是《向左走向右走》时,都能够感觉到书里巨大的悲伤、寂寞和失落。几米承认,自己在创作中不知不觉的投射可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个过程令他感到愉快,同时也巧妙地将他从被禁锢在自己的恐惧里,带至较明朗的天空下。

现在每个班级的学生数较多。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良莠不齐。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往往能力强的学生思维敏捷,积极发言,更为自信、乐观、积极进取,更能在课堂上展现自我:而另一部分的学生则往往知识课堂上的旁观者,对美术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或者知识面窄,解决问题的技能较差,难以跟得上整体的学习步伐,发言不积极,学习被动,在教室中表现得较为低调。采用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要求教师能以会谈、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问题分析等活动为手段。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助过程,让学生获得情感心理体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外国美术作品赏析”的时候.我宣布这部分由学生担任教师,接着我安排他们分小组合作、看书讨论、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边图示、边讲解。方案一出,学生很兴奋,有的慌张,有的低下头,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分好组后,每个学生都在认真看书,讨论讲解思路。随着各组的推荐“老师”的精彩讲解。下面学生掌声不断,每当讲解结束,总有学生现场提问,其他同学抢着回答。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神情。

美术教育篇(5)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目前、将来需要什么。虽然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但是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很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

总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

参考文献:

[1]叶朗.(1985)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术教育篇(6)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美术教育篇(7)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美术教育篇(8)

美术教学在古希腊的教育里就被列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学科,美术课的设置在我国也有久远的历史。即使是重理轻文,一度把音体美当成“小三门”的时候,美术课仍然顽强地立于学校课程之林,原因就是它在教育的百花园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通过多种多样具有美感形式的教育手段和途径来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美术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形象的具体性、直观的生动性、感情的愉悦性。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不是为升入专业美术学校,而是经过有成效的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促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智力和非智力诸因素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

展。这是一种审美素质的教育,它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美术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面向全体学生;其二,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现行美术大纲的试行,可以在美术教学中从欣赏、工艺、绘画三大课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如在德育方面:欣赏一下《江山如此多娇》,那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观景物,那大气包举气象万千的绮丽风光,不正能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吗?欣赏一下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那朴拙雄厚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不正能引起青少年爱国之心的冲动和民族自豪感吗?

欣赏美术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因为美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艺术实践才能对美术创作和审美涉及的主体和客体、联想与记忆、直觉与思维、题材与形象、再现与表现、模仿与创造,情感的注入、对比、协调、平衡、呼应联系、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艺术法则、艺术趣味和艺术个性等许多问题有切身的审美体验。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这些体验作用于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等多种心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判断水平。

审美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塑造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好的美术作品的审美,同时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也能从中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画家的想法及所要体现的思想感情等等。通过这些对作品以外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

可以说,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起来的。审美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没有情感活动就不可能有审美活动。审美的情感体验集中地表现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中。审美准备和情感体验为审美教育奠定了广阔和牢固的基础,教师在审美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祖国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劳模人物及其事迹的社会美,艺术宝库中的艺术美,来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其感受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篇(9)

二、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1.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应遵循如下教学原则

直觉是人类思维的本能,是人类思考的结果,是人最真实的思维,更是人类灵感的源泉,依靠直觉对儿童进行造型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美术教育的有效性,锻炼儿童思维,开发儿童智力。美术教学应形成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教师仅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成为课堂的中心,应为儿童创造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的空间和条件。另外,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特点进行选择,避免将知识理论强加给儿童,让儿童依靠直觉进行发挥,进而培养儿童的美学意识,激发其创作兴趣和创造力。

2.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篇(10)

由于传统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美术专业升学考试模式制约,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还存在着片面性,突出表现为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偏重技能训练,甚者把技能训练作为单纯的机械的技术训练。学生接受的是模仿式的专业训练,教师强调的是所谓的基本功扎实,而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在一边,或者认为创造性是学生以后的事。这种美术教育模式,将美术活动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排斥了学生个性发展,其结果只能是带学生走向“匠”气,乃至死胡同。它忽略了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和教育的整体性,背离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

因此,美术教育必须从片面的、陈旧的、模仿型的教学模式,转移到以开发审美智力、培养主观表现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能力为重心的教学途径上来。作为美术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努力地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及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们将就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充分发挥审美创造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的心理获得极大的自由,才能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愉快的、充满美感的学习气氛。比如

美术教室的美化,写生道具的精心设计,背景音乐的设置,以及教师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等等,都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的良好的心理氛围。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其发挥个性的自由。消磨学生个性、千人一面,是创造的大忌。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在个性上大胆表现,在思维方法上,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似思维,想象思维。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发散思维,给学生创造性想象空间,激活他们的内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培养。

二、启发学生在美术接受中再创造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运用美术这一形式媒介,表达自身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所升华的情感。认识、思想,以及自我的理想,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创造性产物。美术作品的创作完成,实际上还是个潜在的有待实现的对象。它只有通过与接受者对话,进入接受者的美术接受过程,才能实现其社会意义与价值。

美术接受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智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美术接受,去感受、理解、阐释美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美感,同时去体验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气质和感人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接受:把学生领进一个特定的艺术境界,在对美术的欣赏和评释中,引出联想,拓宽审美意识的范围,激发起思想情感的波涛和对美术作品的重新认定乃至或去填补、或去创造出“新形象”。也就是说,要善于引发学生在美术接受中进行再创造。例如。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美术接受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注重引发学生对“神秘的微笑”的不确定性,展开丰富、自由的创造性想象。以及对人物形象身后作为背景出现的含蓄而深远的风景空间,示以无限的遐想和再创造。又如·在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我们要设法引导学生透过这一典型的朴实勤劳、任劳任怨、饱经风霜的又富有“思想”的“父亲”形象的“表层”,站到“父亲”的立场上,代“父亲”体悟劳动的快乐,去展望丰收季节的情景和对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尤其接受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就更应引领激发学生的再创造。因为中国绘画艺术具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学生更容易与作品沟通,同时,中国绘画艺术的美学原则中更强调“神”和“意境”,如“似与不似之间”“计白当黑”的绘画理论,就充分给接受者以更多的创造性想象空间和物象,唤起接受者对无限空间和“意外之象”的想象的。总之,在美术接受中只有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再创造。才能实现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不断提高。

三、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应服务于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它与技术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造型技能,就没有美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美术又是一种技术活动。技能训练、技巧的形成是美术活动中的重要过程。技能又是创造力“行为能力”要素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创造力就是整体,技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在强调创造力培养的同时,又不能排斥技能训练。在教育实践运作中,应该把握好局部服从整体。避免出现视技能为单纯的机械的技术训练。在技能的指导和训练中,实现与创造力的统一,服务于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第一,美术教育实践中,避免把技能训练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美术教育活动中,技能的培养不能简单地视为单纯、机械的技术训练。要注意在训练中渗透入文意识与内涵,也就是说我们要积极诱发学生情感、理念、修养、价值观等的投入,让学生能把激发“表现性”的激情贯穿技能实践于活动的始终。特别是一些像“石膏写生”“静物写生”等看似“死板”“枯燥”的技能训练项目,更应注意人文内涵的渗透。例如。在进行石膏像《拉奥孔》写生训练过程中,不能急于着手形体的塑造,而应让学生了解拉奥孔的创作取材和创作时代背景,使学主介入情感去体验“拉奥孔”违背神的旨意受罚,被毒蛇缠咬时濒于绝境的肉体痛苦和并命挣扎的这一戏剧性情节。从而让学生读懂从中表露出来的表情特征和身体扭曲特征。指导学生不能光盲目客观地去塑造杉体,要注意自身情感的介入,有取舍主次,主观能动地、表现性地去塑造形象。

第二,在技能训练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技能训练中,强调技法和传统意义上的“写实”或说模仿式教学,往往容易约束学生个性发展,因而在技能指导和训练中应该避免“模仿型”教学,侧重表现性教学。表现性教学强调把个人感受、情感带进对客体的主观表现实践活动中。而且,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地观察对象,尊重自己的视觉感受,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主观地去表现对象,表现有意味的形式与内容。同时,我们要有计划、有序列的辅以指导。让学生从技能实践中去把握形式美感的内容(如。线条、色彩、造型、构成等)。提高创造形式美的能力。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一种特殊形态,“形式美在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中普遍存在,但形式美最典型的形态呈现在艺术美中。”对形式美的追求是艺术实践的必由途径。在技能训练中。加强形式的把握与表现的研究对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并具有个分积极的意义。引导学生一方面要善于强调对象形体特征和形式形态,另一方面应加强画面结构的研究,运用形式美的原理去构造有意味的美的形态。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另外,技能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前人或别人的表现技法同时,能注重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逐步转化表现程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表现技巧风格,实现在技法训练中得到创造力的培养。

第三,在技能训练中,注意材质运用与表现的创新能力发展,对材料与表现。材料与制作。材料的触感、质感、肌理美的把握,不能脱离美的规律和创新核心。让学生发现材料的特性,探索其在表现中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效果,拓宽艺术语言的表达范畴,加强视觉冲击力和画面张力,触摸艺术表现的新空间,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设展现学生成果的机会,激发创造原动力

在整个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展示学生创造成果这一环节。只有多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创作成果的机会,才能让学生品尝到创造的成就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和创造的意义。保护好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动机,从而使学生创造的自觉性得到延续,

、通过对有个性创造的课堂作业作鼓励性的讲评,肯定学生的创造成果,让学生初尝创造的小“甜头”。

、通过举办学生习作展览,从小到班级橱窗展示到全校美术作品展,以及推荐学生作品到社会参加展览和比赛。让学生品尝创造的大“甜头”。

美术教育篇(11)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所以素质教育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时代的需求。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美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美育中的思想素质教育:美术教育由于自身的趣味形象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一种生动形象的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它是向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生动、有效的途径。如徐悲鸿的《群马图》之所以成为名画,不仅是作品画得“像”,而且在“像”是基础上融注了画家对生活的感受,抗战期间,徐悲鸿应印度诗人泰戈尔邀请,远去印度,在大吉岭上听说鄂北大捷,他豪兴勃发,创作了《群马图》,学生联系作品背景,自然理解到画家在马的身上所倾注的思想感情:他用马喻示中国人民向往自由、渴望解放、渴望快速建设新中国的心情。再通过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及其“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崇高气节,使学生受到画家人格美的熏陶,画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也会深深教育学生。美术教材中大量的美术作品都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对作品的挖掘、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珍惜生活,发奋学生。

(二)心理素质教育: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一个人能否在变化莫测的商品社会中站稳脚跟,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绘画过程就是锻炼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过程,一幅作品从创作构思到绘制完成,其间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有遇到困难时的心浮气燥,有犹豫不决时的徘徊不前,更有取得成绩时的兴奋不已。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正确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有条不紊、踏实作画的毅力和习惯,勇于排除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以克服其浮躁焦虑心理和脆弱心理。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加以总结和表扬,以培养进取心理,克服自卑心理。总之,教师要在作画过程中协助学生把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程度,使学生在独立完成作画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养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