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气象工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0 23:05:10

气象工程论文

气象工程论文篇(1)

一、引言

水文气象学是一门以气象学和水文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水文工程应用为导向,运用气象学和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水文气象实际问题的新兴学科[1][2]。本着以“气象学和水文学内涵式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需求引导创新”的原则,根据当前阶段水文水利和气象等业务部门对高质量水文气象人才提出大量需求,我国首个培养水文气象学本科生的专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气象学院(后文简称:我院)应运而生,但传统水文学课程已经不适应社会新的需求。新的学科,新的需求,必然要求我们对传统水文课程进行改革。

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与水利计算,简称“测、报、算”,是传统水文水资源专业的核心课程[3]。水文测验学是研究如何正确、经济、迅速地测定各种水文要素的数量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是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是水文气象学基础系列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教学别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水文测验实习是将理论课程付诸实际生产实践的,从而使水文学本科生获得重要的专业技术训练的野外实践过程。本文结合水文气象学的新学科特点,以水文测验实习为例,其实习目的和实习内容是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的,直接照搬到水文气象学专业上,不符合水文气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笔者根据水文气象学的独特学科特点,优化传统水文测验实习目标和内容,使之更符合水文气象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而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熟练水文测验技能专业背景的水文气象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今后从事水文气象行业相关的水信息采集,水文气象数据处理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水文气象学的必要性与独特性

水文气象学是我国、亚洲,乃至全球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国际上只有俄罗斯、瑞典、英国、乌克兰四个国家拥有水文气象研究机构。气象学与水文学长期以来处于割裂状态,传统的水文学只研究降水落到地面之后的各种过程,气象学则只关注降水在空中未降落之前的各种过程,即水文学上不接天空,气象学下不接地气,二者之间“割裂性”使得很多社会实际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单纯的水文学或气象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而水文气象学作为纽带将水文学和气象学二者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是气象学和水文学发展的新亮点,它使得气象学接地气,使得水文学往上游端发展,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典范。其产生与人类社会对洪涝灾害现象的认知水平、抗御灾害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内涵和研究的领域随之不断深化和发展。俄罗斯的水文气象着重研究高纬度地带融雪和降雨产生的降雨-径流机理及应用;美国的水文气象着重研究中低纬度的季风和热带气旋引起的降雨-径流机理及应用,尤其是飓风引起的极端暴雨洪灾的分析、计算和预报。

水文气象学本科学生的培养,既要考虑水文学与气象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又要考虑其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本学科的学生既要学习气象学的知识,如天气动力学、动力气象学等,又要学习水文学的知识,如水文学原理、水文测验学等,更要学习水文气象交叉方面的知识,如水文气象学、水文气象集合预报等。水文气象学的这种有机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学过程要特别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同时要求在水文学课程中渗透气象学知识,在气象学课程中渗透水文学知识。

三、传统水文测验实习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水文测验学是水文气象专业的必修课程,实践性强,与具体生产业务密切相关,其实习教学环节是培养水利学科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水利类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水文气象专业自身特色,积极探索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水文测验实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测验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通过水文测站的生产实践,初步掌握测站的主要测验业务和技能,并加深对水文测验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将水信息采集和水文数据处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付诸实践,进行基本水文测验专业技能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在站实践,增强对水文现象的感性认识,掌握各种水文要素的观测及测验方法;通过观测、测验报表的填写和成果的计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教学、科研进行试验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水文测验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信息采集的野外仪器使用培训和实际水文数据处理两部分,重点和难点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水文测验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水与水位观测及其资料整理;(2)水准测量和大断面测量及技术:完成水准测量和河道大断面测量外业工作,并完成相应的资料整理,绘制大断面图;(3)流速测验与测速垂线精简:完成流速测验,并在保证流量计算结果精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少的测速垂线数目,并确定其在断面上的分布,点绘全断面精简后的测速垂线位置图;(4)流速脉动实验:通过流速脉动实验掌握流速脉动的特性、变化及分布规律,推求流速误差与测速历时的定量关系。(5)测站资料整编:对实习测站年实际数据的分析、计算、定线、推流,初步掌握受混合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数据处理方法;悬移质泥沙数据处理的定线方法,并进一步了解测验工作与数据处理工作的互相关系。

笔者结合在国外多年求学和教学的科研经验,考虑不同的学科特色,与国外水文测验实习方面比较,传统水文测验实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习方式老套,死板照条,不具有创新性:目前高校水文测验实习,学生多根据具体的实习任务,流水线式、按部就班地完成实习内容。某些学生实习结束后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些测量,这些测量的目的是什么,测量出的结果怎样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现存的实习方式不能实现预期实习目标。

2.实习内容陈旧,一成不变,未考虑具体学科特点:一直以来,现在水文测验实习内容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笔者求学时如此,为师时亦如此。现有的水文测验教材反映的是陈旧、常规的测验内容和方法,远远适应不了实际教学需要,现代先进的测流、测深及水文气象自动测报系统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4]。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根据本校学科的特色,制定相应的实习内容。本课程应特别注重其实践性,日本美国等国家院校,水文测验实习的比重占50%左右[5],而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比重仅20%,甚至更低。相比而言,我国水文测验教学没有侧重其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仪器陈旧,考核方式单一:国内水文测验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课和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者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某些高校往往第一年安排理论课学校,第二年安排实习课,导致两者相互脱节;教学仪器陈旧,课堂上不能展示最新的水文测验技术方法。与国外相比,国内水文测验实习主要以实习报告形式展示实习效果,考核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新学科水文测验实习的挑战与改进

针对水文气象专业的独特性,我院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的水文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6],并在这一基础体系上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施和管理。一体化是指把相关的实验知识、技术和方法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三层次是指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试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和实践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多形式是指实习实践的方式不拘一格,室内、室外相结合,讲授式、启发式、自学式、开放式等多种形式有机组合的实践教学。在我院这种有机实践教学体系下,针对我国水文测验学现存的问题,结合水文气象学的具体特点,并考虑我国水文测验发展的总体方向及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我院水文测验实习的改进措施如下:

首先健全水文测验实习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气象学要素,使之体现水文气象有机结合的特色,如增加多时段降水、气温、风速、辐射、湿度及蒸发的观测,分析气象因子与流量、蒸发的相关关系,总结出对流量影响最大的一个或者一组气象因子,这可以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文气象过程。

其次改进水文测验的实习实践形式。野外实习之前采取理论讲解与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实习的方法和原理,初步掌握实习的相关技巧;到达具体实习场所,再采取现场演示,边讲边做、边做边讲,与学生共同完成实习所要求的内容。实习过程,务必保证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熟练掌握每一个实习内容。同时要改变传统单一、填鸭式的实验形式,增加开放式实验环节,让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完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此外,要改变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采取实习报告与现场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传统实习报告的形式可以系统地、全面地考核学生是否了解实验的目的、意义,是否掌握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是否理解每一个实验过程,是否学会争取分析实验结果,此方法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但是传统报告的形式不能合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现场答辩可以直接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现场提问实验的关键过程,考核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学生对实验掌握的熟练程度,答辩与提问相结合填补了传统实习报告的不足之处,完善了水文测验实习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文峰,周辉,李明,等.水文气象预报研究述评[J].陕西气象,2007,5:14-18.

[2]张小娜.水文气象专业设置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134-136.

[3]芮孝芳.水文学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4]张利平,夏军,许建民,付小平.水文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应用[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1,18(3):36-38.

气象工程论文篇(2)

气象台预告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同道热爱中国共产党,坚信党的领导,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该同道敬业爱岗,刻苦钻研业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年被评为市气象局年度先进工作者,年、年市局年度考核优秀。该同道在一线预告工作或承担日常气象预告把关工作过程中,科学严谨,踏实苦干,在天气预告理论与业务实践相结合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多次在灾难性、关键性、转折性以及重要社会活动的气象预告中,正确率高,服务效果好,年被省气象局评为“优秀值班预告员”,年期间多次被市气象局评为年度抗台气象服务个人先进,年被市政府评为市春季森林消防工作先进个人。

同道在担任市气象台天气预告领班期间,勤于学习,善于总结,能较好地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预告工作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分析判定复杂天气形势的能力和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敏感性,多次正确预告出重大灾难性和转折性天气,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好评。在年“”和年“”、“”和年“碧利斯”、“桑美”和年“韦帕”、“罗莎”及年“凤凰”、“森拉克”等台风预告服务过程中,该同道坚守岗位,认真参加领班组日常值班,经常带头加班加点,充分发挥了“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在每次台风预告关键期,该同道能经常提早到岗、认真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做出个人预告意见,积极组织参加天气会商,面对复杂天气过程,勇于坚持自己的预告意见,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上风,为市防汛抗洪、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信息,该同道在我局台风决策预告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次政府重要活动气象保障和社会大型活动气象预告决策服务中,该同道作为领班组长在接到任务后都能提前做好预告工作思路和流程,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及时组织会商,带头认真做好每一项预告服务工作,出色完成各项气象保障预告服务工作;在年北京奥运会火把站传递和“世界人大会”及“世界500强与民营企业大会”等气象保障工作中,因预告正确、服务及时受到市奥运传递组委会及市政府的认可和好评。

在圆满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同时,同道积极从事气象科研课题的开发工作,该同道充分发挥自身计算机语言编程特长,积极参与气象业务平台开发,年-年期间,同道先后着手开发“专业气象台预告流程”、“空气质量预告制作平台”、“城市指数预告系统”、“市预警信号平台”、“市级决策预告系统”及“市气象台决策组预告流程”等业务工作平台,有些工作平台已经成为预告员更好开展预告服务的得力助手,在实际的业务运行工作中大大进步预告员工作效率,目前大部分工作平台在一线良好业务运行,该同道为市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在课题研究方面,年该同道参加省局《市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和市级《市风能、太阳能评估》等课题,年主持并完成市局《市预警信号系统》课题。同时在每次灾难性天气预告服务工作之后该同道都能及时收集材料、撰写过程总结或评估,年-年期间,该同道完成《凤凰预告和灾难评估》等总结或评估7篇;该同道利用业余时间认真总结技术论文,从工作以来该同道参与发表文章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著作《市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分别获得年度省气象协会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四等奖和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另外,该同道完成参加省市级交流的技术论文4篇。

气象工程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X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041-02

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如太阳能、水资源、风能、热量资源;相应地,地球上人类的生产、生活又影响气候资源的变化。气候与重大工程的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由此提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气候可行性论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即从气候学角度出发,根据一项重大工程项目对气象要素的敏感度,在项目实施前对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气候灾害的影响概率,对风险水平是否可以接受进行评价,对减少气象灾害风险提出建议。

根据各种重大建设项目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提出将“基本情况调查、气候背景分析、气候灾害的影响评估、气候极值的推算、污染气象条件分析、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等作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内容,并以“气候要素的平均状态、气候要素的稳定性、气候要素的极端状况、污染气象条件分析、超短资料序列的订正延长”等数理统计方法作为气候论证技术方法[1]。为了深入了解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质量,该文对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定义、法律依据、必要性、具体内容、技术方法等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促进开展更多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研究,从而积累更丰富的经验,完善和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1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该项规定旨在规范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强调加强对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8号令),于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气候可行性论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气象部门要顺利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首先要让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重要性。

2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

气候对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关键作用,因其主要在野外作业,综合性强,环境条件也较复杂。重大工程建成运行后,也可能遭受各种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袭击,造成严重后果。加强对重大工程立项的气候论证,保障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安全,减少气象灾害对重大工程的影响,才能进一步提高项目工程应对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许多重大工程的建设运行过程对天气、气候的敏感性表现为多个方面,如大气环境、天气、气候直接影响建筑原材料的质和量,施工、运输过程以及劳动力价值和附加价值[2-3]。基于实际劳动条件的适宜性和人的舒适性,城市、工厂、办公室和居室的设计方案、建筑材料和经常性的运行维持,必须考虑天气、气候条件及其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气象环境资源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充分发挥大气环境作为室内环境主要调节器的作用。

3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内容

气候可行性论证包括对气候资源的论证和气候影响的论证。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只要受到保护和合理开发,就能永续利用,包括太阳能、降水、热量、风能,空气中的氧、氢以及负离子等资源。气候资源论证主要依据人类所采取的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来进行论证,是当前国内外已经开展的气候论证工作的主要内容[1]。针对不同的生产方式,气候资源会体现不同的价值。气候影响论证分为宏观气候论证和微观气候论证以及气象灾害可能出现的概率的推算。对气候影响的宏观气候论证主要反映在对气候―生态―社会系统的生产潜力的分析上,对气候影响的微观论证则指气候对人类个别活动项目的具体论证。

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环境与天气、气候紧密相关,如选址、设计、建设、运营等阶段。因此,在项目选址时,既要考虑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当地的气象条件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是否会造成污染源地的污染等,又要了解当地的气候背景、气候灾害对项目的影响;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了解当地的相关气象要素,如暴雨、大风、高温、低温等,特别是重大的气象灾害[4]。由此确定建设项目的气象参数、规划设计、合理地预算成本,规避气象灾害风险,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在综合考虑各种建设项目与气候条件关系的基础上,将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归纳为6个方面。一是开展基本情况调查。调查项目周围的地形地貌特征,收集项目所在地及其最近气象台站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数据资料,调查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情况以及对气候资料的需求情况。二是气候背景分析。可采用最近5~10年的区域气象资料,分析各月、季、年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如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速、日照、蒸发、暴雨日数、雷暴日数、雨日、大风日数等。三是气候灾害的影响评估。一般运用项目区域内的气象站建站至当年项目被论证的资料,分析暴雨、高温酷暑、低温寒害、大风、台风、雷暴、冰雹等气象灾害出现频率、出现的集中期、历史极值及其造成的灾害[1]。四是气候极值的推算。可运用项目区域内的气象站建站至当年项目被论证的资料,采用P-E分布或极值E型的概率分布函数推算多年一遇的极值,如30年一遇值、50年一遇值等。五是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可运用项目区域内最近5~10年的资料,分析当地月、季、年污染系数、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联合频率等特征。六是结合项目的特点,提出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4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技术方法

通过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污染气象条件,以及气候要素的平均状态、稳定性和极端状况,在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可有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对局域气候产生的影响,或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5]。对于短期气候考察所获得的超短气候序列,还要进行订正延长[1]。工程项目的气候论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要素的平均状态。具体指通过计算各气候要素(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主导风向、各风向频率、各风向平均风速、相对湿度、蒸发量、日照时数、气压、云量、能见度等)和气候灾害(洪涝、干旱、大风、热带气旋、雷暴、冰雹、雾、霜冻等)的平均值,进而对平均值进行分析。二是分析气候要素的稳定性。计算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要素的变率,包括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三是分析气候要素的极端状况。可以采用皮尔森-E型分布、极值E型分布进行极值推算,如30年一遇最大风速、10年一遇最低气温等。四是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污染气象条件[6-7]。可以通过气候背景分析、大气稳定度出现频率、混合层厚度、风向、风速、风向风速玫瑰图、污染系数玫瑰图、稳定度联合频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五是对于超短气候资料序列进行订正延长。可以采用时联法、比值线性内插法、差值线性内插法、全概率法等进行超短资料序列的订正延长。

5参考文献

[1] 苏志,李秀存,周绍毅.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方法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1):37-39.

[2] 苏志,黄梅丽.气候论证的内容和技术方法探讨[J].广西气象,2005, 26(3):17-19.

[3] 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高绍凤,陈万隆,朱超群,等.应用气候学[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气象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综改、素质、组织、管理、教学

按照2013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要求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开展新一轮县局长轮训工作,通过本轮培训,使县级气象局局长深刻领会党的十精神,提高对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对中国气象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和认识,准确把握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加深对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等目标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县局长在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和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于2013年10月21日-11月9日举办了为期3周的试点培训,我参加了本期试点班的全程跟班学习,现就主要学习体会和收获如下:

一、跟班感受

本次培训可概括为:一个中心――“提高县局长综合素质,加强决策执行力”为中心;二个切入点――“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加快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切入点;五种培训方法――综合运用“讲授、研讨与交流、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培训方法;八个教学模块――“入学教育、形势教育与党性修养、气象现代化与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社会管理、基层综合管理、专题研究、专题讲座、考试与结业汇报”等8个模块作为脉络贯穿整个培训始终。

1.党组重视,培训规格高。一是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开班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干部学院院长许小峰做了重要讲话并给学员上了第一堂课;二是教学师资团队整容强大,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人事司司长胡鹏、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学浩等为代表的各职能司司长为主要授课教师,组成教学师资团队,保证了培训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2.准备充分,组织严谨。一是超前谋划轮训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职能司的直接指导下,由干部学院牵头制定了轮训教学计划、年度教学指导计划、轮训实施方案、教学管理规程,组织编写了轮训讲义、案例汇编、经验交流材料及学习参考材料等培训教材;二是组织骨干教师专门培训;三是教学过程严谨,从课堂教学、学员研讨、专题研究、学员论坛、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讲座等环节严格按有关规定和成人学习规律组织实施。

3.组建团队,管理严格。一是成立了教学组织管理团队,干部学院副院长王邦中总负责,干部培训部主任李洪臣负责协调沟通;二是组建了4人组的班主任团队,负责培训教学的组织实施;三是建立了班委(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班小组长),明确了班委职责,培训中充分发挥班委作用,推动班级工作有效开展。整个培训形成了一个上下联动、高效有序的管理流程。

4.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及授课方式丰富多彩,培训以课堂讲授为主,将讨论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学员论坛、经验交流、案例式教学等教学形式贯穿其间,使教学严谨有序,既遵守了培训教学计划的刚性要求,又体现了培训的灵活性,使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一些思考

在跟班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和学员的实际情况,有以下一些思考。

1.分组环节 应充分考虑学员年龄、性别、地域及本岗位(局长)工作时间长短等因素来分组,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有利于以后其他教学环节的展开。

2.教学环节 在注重理论(相关政策法规及文献资料等)教学的前提下,应多结合基层台站的情况举例说明,以增强生动性,适用性和吸引力,引导县局局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么做。

3.研讨环节 老师虽不能规定学员讨论的具体内容,但须把控讨论的方向与研讨的议题一致。因很多学员常常谈自己单位、谈自己工作,容易跑题,这时候需要老师做好引导。

4.专题研究环节 在主题的设计上不能太大、太广。这样,学员难以抓住重点和切入点,研究难以有效开展。因有的问题属于国家(气象局)政策层面的,属于顶层设计,接不了地气,可能最后提交上来的专题报告空话套话一大篇。

5.学员论坛环节 一是要提前告知学员论题,二是仍然要提醒学员按论题有针对性的来展开讨论,最后形成PPT,三是充分发挥学委作用,做好组织,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6.案例教学环节 案例教学分组应打破研讨、学员论坛原有分组,通过重新分组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新鲜感,关键是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提升研讨效果。同时提醒学员紧扣议题、结合实际、概括归纳。

三、几点建议

1.备课准备 师资团队组建后,四川分院提供干部学院教学PPT,课件(视频)及相应课程讲义、案例编写、经验交流材料、学习参考材料等等,任课老师根据这些基础资料做好相应课程准备,重点是需要结合东、中、西部及基层台站工作实际情况,必须有一些贴合基层实际的例子。

2.上课环节 授课忌照本宣科,做空洞的理论讲述,教师需熟悉课程内容的政策法规并掌握相应的精髓,然后结合县局长的工作实际情况来展开讲述。

3.做好助教 我们应对“两个带来”资料内容进行梳理,并提炼出共性的问题提供给相应的任课老师。并且,每次学员研讨和学员论坛中反映的一些关键问题我们也应该及时反馈给相应的任课老师。

4.调课问题 课程表一旦安排下来,应提前告诉相应的任课老师做好时间安排准备工作,因课程表是按课程(含研讨、学员论坛等环节)一定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来安排的,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若确有调课要求,需及时告知学员,与相关教师、领导做好协调。

5.网络问题 上课期间关闭有线和无线网络,有效提高学员专注力。

6.用餐问题 建议按区域来划分大院职工和县局长班学员的用餐,并考虑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

我想,按照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五个统一(学计划、学要求、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考核、统一效果评估)的原则,组建好师资团队、优化教学组织和实施细节、再加上严谨的教学管理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并随时听取学员的有效意见和建议,且运用于教学和生活各环节中,同时四川分院在“领导组织、部门联动、多人参与”的状态下,一定能承担好新一轮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工作。(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

参考文献:

气象工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P41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224-01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社会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气象能见度可以在天气预报、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广泛应用,可以有效的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而气象能见度的时空变化较大,只有对其进行全方面的观察,才能保证气象能见度的使用稳定性。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气象能见度资料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已经根据气象能见度理论研发了多种气象能见度探测仪器,以确保气象能见度观测工作顺利进行。

1 气象能见度理论

现阶段,气象能见度的观测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常常会通过不同的观测方法进行,并将不同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项准确、合理、标准的气象能见度理论[1]。然而,气象能见度的相关理论概念较多,在对其实际观测时常常会出现一些混淆的现象发生,如果这一现象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气象能见度观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通过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现有的气象能见度理论体系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气象能见度观测技术慢慢的出现在人们眼前。

1.1 能见度

气象能见度的理论主要根据Purkinje理论形成的,而气象能见度理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决定一些目标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出对应的能见度目标。在制定能见度目标时还应该将其中的背景固有亮度进行标记,并做好能见度与固有背景亮度的对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能见度的真正意义体现出来[2]。当背景固有亮度与能见度对比时,可以根据能见度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将其在空间目标识别领域中应用,完成能见度的观测工作。另外,在能见度与一些固定目标对比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大气学光的特性、自然光照度、目标固有亮度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气象能见度中的真正理论、含义被掩盖。

1.2 气象能见度

通过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对气象能见度理论不断的研究、探讨,已经规定了一项气象能见度理论,在对气象能见度观测时可以通过观测时间、观测对象、观测方向、观测背景、观察目标这一系列标准的观测环节进行观测,保证观测技术在其中气象能见度理论应用时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2 气象能见度的观测

2.1 目测气象能见度

目测气象能见度主要由白昼与夜间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白昼的观测主要通过指定的观测线路经进行操作,并将气象能见度中的相关数值体现出来。但是通过目测的形式了解气象能见度导致其中的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较低,很难满足人们人眼的对比需求与生理特性、心理状态的需求[3]。而一些目标几何、背景亮度、观测时间段等方面的因素都与目测质量有着一定的关系,其次,在使用目测的形式对气象能见度进行观测其中的假定意义也很难得到满足,而这一现象主主要由一些实际的观测现场与环境所引起的,很难通过对应的解决对策解决。当观测目标与背景不符合观测技术的指定要求时,只有将其中的业务进行全方面的创新、完善、矫正,才能保证观测工作的完成。最后,通过目测的方式对气象能见度进行观测,所得出的相关的观测数据就可以通过“发现”、“识别”、“判定”的形式总结出来,保证目测出来的气象能见度理论与世界标准的气象能见度理论之间的误差较少。对于不同的任务目标来说,要根据气象能见度现状制定出对应的观测方案;第二种夜间目测是在开展夜间气象能见度观测工作时,人们的视觉会随着夜晚的到来而发生变化,主要以WMO的相关电光源作为整个电光目标,并将其中低能见度目标作为整个夜间目测气象能见度的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夜间气象能见度观测工作得以实现。

2.2 器测气象能见度

在开展器测能见度理论的观测工作时应该使用对应的透射仪器进行操作,并将进入、接收终端的散射光以及基线进行偏离,等到实际观测时再将其进行准确矫正。对于散射仪器来说,还可以有效的对一些大雾的天气的气象能见度进行观测。

3 结语

在开展气象能见度的观测工作时可以根本不同的天气情况、特征进行操作。在观测工作实际进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使用不同的定律进行,并将作为整个气象能见度观测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对关于气象能见度理论与观测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今后气象专业技术人员对气象能见度理论与观测技术工作进行更加深刻严谨的分析,将气象能见度的观测更加精细准确。

参考文献

气象工程论文篇(6)

1.教学内容《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开设于第6学期(即第三学年下学期),总课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学时,实践课时8学时。在大气科学概论、程序设计基础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概述、气象信息、气象信息系统概述、气象资料编码、气象数据压缩和气象通信网络,共6章。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怎样利用已经学过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去处理气象数据。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南信大计软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气象部门的需求,实施“专业+行业”复合模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手段,在传统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将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应用到气象信息处理中去,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行业归属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到第6学期为止,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已经全部开设并学习完毕,因此在本课程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把以前学习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气象处理上。为了能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设计环节在本课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向学生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以及课程考核的规定。以2009级软件工程专业《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设计为例。⑴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地面气候报文的译制”。⑵提供课程设计的概要设计:因为题目是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给定的,鉴于学生对于地面报文格式和译制的流程还不熟悉,因此概要设计由教师提供给学生,方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课程设计阶段。下图(图一)为地面报文译码流程图。⑶明确课程设计要求: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对概要设计中的流程图进行实现(具体采用什么计算机高级语言不限),能够任意地译出地面报文中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次的某站点的各气象要素值。要求根据概要设计中的流程图给出译码的详细设计并画出相应的地面报文译码功能流程图以及关键代码。最后运行与测试,主要针对每旬的第一天进行旬报译码和每月的第一天进行月报译码,并显示结果。

3.考核体制综合考虑《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课程设计主要安排在实践学时内完成,如若完不成,可以由学生自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完成后需要书写课程论文,最后考核得分分为两个部分:系统演示和课程论文。以上一小节中的课程设计题目为例给出评分标准:查看源程序代码,根据要求应在课程设计论文中给出关键代码,以最为简单的C语言编程为例,源程序中应该要看到以下几个功能:地面报文文件名生成、判断是否是地面报文文件、读取报文中某一行、读取各气象要素⑤。若功能代码完整,并程序运行正确,最终成绩评定为“及格”档。代码示例如图二。系统运行并测试:给出至少3组不同的测试数据,用于测试系统的逻辑性是否正确。若测试大部分正确,最终成绩评定为“良好”档。查看课程设计论文,查阅“详细设计”和“运行与测试”部分,若基本阐述清楚,也有运行结果的截图(如图三所示),最终成绩评定为“优秀”档。

二、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1.课程建设成效以南信大2009级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为例,已经有300多学生上过《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课程建设目前取得了以下两点成效:(1)通过学校丰富的气象行业活动。比如学校定期举办的气象日活动、参观气象台等,激发了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学生对气象业务相关运作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到气象行业中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归属感和服务意识。(2)通过课程设计(论文)环节。结合具体的实践实例,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做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气象业务处理的问题,实现了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气象工程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E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187-01

引言

随着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 飞行航班数量日益增长,面对复杂恶劣天气多发、气象设备更新换代、气象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各地民航空管气象运行保障单位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纵观近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许多是由于气象见习人员或新放单不久的气象人员造成的。因此加大对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维修见习人员的培训管理,使得气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的持续长久。

1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思想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而人是这个思想意识的主体。民航工作的宗旨就是“安全第一”。对于民航气象人员来说,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气象见习人员来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好见习气象人员的思想教育,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思想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精神、道德的宣传、教育、引导、激发人们的干劲,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其次,从思想上认识到民航安全的重要性,现在的年轻人思想独立,个性鲜明,责任意识相对于六七年代的人来说弱一些,但是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新任务的能力较强,从开始有了一个好的思想认识,才能有一个好的思想开端;再次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天气复杂状况增多,而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气象人员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对从事气象基本业务的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

最后,在日常的学习中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见习气象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增强使命感。在保障安全中,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那些安全意识淡薄的“薄弱人”身上,安全意识差,这种错误的安全意识必然支配着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是安全保障的重大隐患。 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以各种规范标准为指导,安全工作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扎实,才能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强调严谨细致的思想作风培养

作风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贯的做法和做派。见习时期是见习气象员良好工作作风养成的最佳时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首先,要使见习气象员从思想上尽快明确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人生目标,帮助其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换。

其次,对民航气象工作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增进见习气象人员工对本岗位的认识及其下一步发展目标。增强对新岗位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理解,使见习气象人员从一开始就养成随时汇报工作,有问题与领导积极沟通,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相互协助的好习惯。

再次,要培养见习气象人员的时间管理观念,因为气象的各项报文的都有严格的规定时间,迟发、漏发报文不但是工作中的严重差错,而且会给安全保障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时间的遵守是见习气象员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最后,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必须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和流程来执行,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过于自信而在工作中省略某各环节,那么都有可能出现工作失误。例如在2014年的某航站观测员在发报时错误的将“取消”键当作“确认”健使用,而且又没有检查报文是否发出,结果造成了天气报告的漏发。这就是过于自信和不按照工作流程,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常言说“严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气象教员一定要言传身教,严字当头,采取“一人主负责,众人传帮带”的培训方式,指定专门培训教员手把手“传、帮、带”,做到不留疑问,清晰透彻,规范严谨,有机结合。思想作风过硬的气象教员定能培养出思想作风过硬的徒弟。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要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规范个人的日常工作、生活行为。从观测每一次的天气现象,认真记录每一次的天气过程,编发每一条报文都要严谨入微,不存侥幸心理,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对今后的工作会受益终身。

3 培养过硬的业务理论和技能水平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是每个见习气象人员逐步具备的要求。气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做好气象服务和保证飞行安全的关键,见习气象人员大都是刚从气象专业院校毕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理论与实际存在有很大的差别。相对见习气象人员的培训而言,更着重于实际应用,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专业及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采取长远和当前相结合,采用定期培训和临时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培训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意培训过程、方式方法,先求质量、再求数量,以一正确二速度三提高为基本原则。需要分步骤、多方面、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际。在培训过程中见习气象人员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向培训教员请教不懂的问题,不要留有学习的死角,这样就容易在将来的工作中埋下隐患。

在培训的过程中选择优秀的气象教员 ,对见习气象人员进行集中的业务理论知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设备的使用、各项应急预案和民航气象的法律法规等等授课,在集中授课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考核合格者进行下一步的培训,不合格者将进行追加培训,直到考核合格。这样就从理论知识上把好了第一关,良好的理论基础是见习气象人员工作的基石,基石坚固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接下来的技能培训中,见习气象人员将深入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先跟班进行观摩气象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包括工作流程,应急处理,信息通告,报文处理等各个环节,在基本熟悉各岗位的工作状况后,将由岗位教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从最简单的处理相关的业务电话、报文的编写、检查、发送到复杂天气出现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需要上报的信息通报等等,逐一学习。

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尤其是教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的处理经验,进行理解和吸收,使在日后的工作中处理类似事件时能够得心应手,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还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对于观察到的问题要及时请教教员,直到明白为止。总结见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天气现象,特点是什么,教员是怎样处理的,作为今后学习的重点。理论扎实了,技能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就增强了。只有工作质量增强了,提供给民航相关部门的气象服务质量就提高了,给相关部门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 实行考核奖惩和优胜劣汰机制

气象工程论文篇(8)

2、强化法律学习培训。落实学法制度、培训制度,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制定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计划,积极参加市政府法制办和市局举办的法制培训班。

3、确定气象依法行政目标。按照市政府提出的“12345”,即形成一个工作目标,争取省市两级先进,召开三次关键会议,开展四项创新工作,部署五项重点任务为宗旨,创建依法行政示范点为目标,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把目标责任落实到位。

二、转变管理职能,创新依法行政方式

1、推进气象社会管理法治化。按照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要求,加强气象社会管理制度、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气象社会管理,逐步实现气象社会管理的共同治理。

2、深化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取消和调整气象行政审批项目,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对于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气象部门该退出的退出、该取消的取消。建立和落实气象行政审批听证、论证、征求意见制度。推进气象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健全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告知、救济、监督、投诉等环节的标准、条件、权责、时限等制度规范,努力把气象局打造成为“审批项目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权力运行最透明”的单位之一。

3、创新气象行政管理方式。构建以人为本、上下联动、管理规范、办事公开、信息共享、运行高效的气象政务服务体系,巩固深化市电子政务平台运行工作成果。全面推行气象行政指导,综合运用政策辅导、走访约见、规劝提示、信用公示、警示告诫、行政建议等方式,将气象行政指导贯穿于气象行政管理、气象行政执法全过程。到2013年底,建立全市气象行政指导制度,全面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

三、强化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机制

1、推进制度创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加强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在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民生幸福和气象社会管理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关注气象依法行政的热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服务和保障“两个率先”。

2、改进工作机制。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制度建设的途径和范围,建立健全制定规范性文件听证、辩论制度、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完善项目确立、起草等环节的社会参与程序,广泛听取和吸纳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专家学者的建议,使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体现群众的共同意愿,增强贯彻实施的群众基础。继续探索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制度建设机制,采取委托、合作等形式吸纳更多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制度建设。健全程序合理、操作规范的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机制,建立公众参与规范性文件监督工作制度,深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家点评活动。完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机制,认真落实清理工作制度,对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时清理、修改或废止,清理结果予以公布,并组织开展落实情况检查。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机制,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1、健全行政决策制度机制。依法明确重大气象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和量化标准,并向社会公布。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重大气象行政决策程序,对重大气象行政决策的提出、调研、征求意见、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公示公布进行具体规范。进一步推动参与式气象行政程序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实施机制。重大决策方案听取人大、政协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根据决策事项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列席局务会议参与决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民利,完善决策听证制度,对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听证,对气象灾害评估、防雷图审及竣工验收等热点项目实行强制听证,对听证会公众参与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程序合法性开展调查审核。对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除依法需要保密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需立即作出决策外,出台前的决策方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专家论证、公众参与、专业组织评估等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全面分析影响稳定因素,科学评估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报告及资料立卷归档。

2、健全行政决策后评估和纠错问责机制。完善重大决策落实情况报告、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与决策效果评估制度,通过民意调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跟踪反馈、评估审查等形式,收集分析决策实施相关信息,了解群众满意度和决策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讨论记录备案制度,讨论意见、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记录在案,作为决策检查和问责依据。建立完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决策主体、实施主体、监督主体、问责主体及其责任,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执行权和执行责任相统一。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加强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五、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违法案件,有效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以保障公共安全为目标,加强源头治理和市场监管,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有效化解防雷、施放气球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安全监管,严厉查处各类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防雷安全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2、深化气象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市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建立和落实气象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全面规范气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量化裁量标准,完善裁量公开、裁量指导、重大或复杂裁量事项集体会办等制度,严格规范气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参加气象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和评析研讨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执法过程中的疑难复杂及共性问题。健全气象行政执法调查规则,规范取证活动,推行气象行政执法证据格式化。进一步完善执法风险评估和防范控制机制,有效提升气象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和行政执法效能。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进、出机制,强化气象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和资格管理,认真落实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

3.强化气象行政执法监督。对重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等直接关系管理相对人切身利益的气象行政行为,进行事前法律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防止违法行政的发生。对重大气象行政处罚或对社会具有普遍影响的案件,进行重大案件回访,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以省气象法制管理平台为依托,推进全省气象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开展网上执法事项查看、实时监控、预警纠错、风险防控、监控结果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估。完善气象行政案件监督审查制度,开展重大气象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审查工作。深入推行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气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开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健全气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及时向公安、检察机关移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六、依法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1、提高气象行政复议质量。完善创新气象行政复议申请方式,通过“12345”网上受理平台,为申请人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经济的气象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建立复议联动机制,设立咨询、和行政复议专门接待人员,接受咨询、受理案件,引导群众通过复议渠道反映诉求、依法维权。严格依法办案、公正裁决,进一步加大纠错力度,坚决纠正违法或明显不当的具体气象行政行为,积极推进气象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违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改进审理方式,推进公开审理,探索制定气象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程序规定,制定落实气象主管机构负责人重大气象行政复议案件出席听证制度。全面开展气象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落实气象主管机构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

气象工程论文篇(9)

1.行业背景

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今后的工作重心将转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把优势学科建设同战略优先行业特色建设(2011计划)相衔接。“强调传统,强调特色”就是指行业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体系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随着很多部属院校的下放及“大而全”的综合性办学,行业人才培养的属性逐渐减弱。当务之急是结合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所以,作为我国气象行业知名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必须在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强化行业特色,即强化气象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气象人才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人才总量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矛盾日益加剧、气象基础教育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脱节、人才结构单一和布局不合理、基层人才队伍素质低、高层次人才和关键领域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队伍专业性差且地域分布不均,尤其是人才服务水平和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包括信息处理、产品制作、效益评估、用户需求分析等在内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等[1,2]。同时,就业市场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尴尬局面[3],如最新的国考50个冷门专业,大部分都是气象和地震局之类。究其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这是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众多问题所致,归纳如下:(1)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不统一,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与企业需求错位;(2)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雷同,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衔接度不够;(3)行业标准与教学实践脱节,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则仅仅停留在案例分析阶段。研究表明,行业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体系或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业务能力的关键。目前行业院校现行课程体系缺乏应有的学术性、职业性和灵活性,不适应行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由此可见,改革、优化或重构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服务性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刻不容缓。在总结和提炼一线教师、专家、学者有关课程设置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具体实情,借鉴其他院校应用气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探索适合公共气象服务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革新课程体系,构建具有气象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2.基于行业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行业标准是连接专业课程内容与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掌握R岛诵闹识和技能。把行业标准内容渗透到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和课程体系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满足社会、行业或企业对行业型人才的能力需求。基于行业标准构建的课程体系整合了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兼顾了职业的实用性和职业发展性。融入了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推动了课程体系的优化,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在实践中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参与完成,尤其是校企合作[4]。同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能有效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并能建立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

3.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1)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的调研、毕业生的跟踪信息分析和论证,确定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2)对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专业气象服务、应用气象教学科研等岗位分析,提取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3)选择与气象服务发展要求匹配的行业职业标准,确定各岗位的行动领域能力及要求;(4)明确自身在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确定适合区域行业发展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5)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及业务流程,把行业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要求融入教学任务中,转化设计学习领域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开发项目式专业课程;(6)由学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构建过程要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而实施过程要保持人才需求调研的常态化,持续关注新的行业标准的出台和修订,及时优化课程配置及更新教学内容。

3.2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行业型高校课程体系应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定位,这种能力体现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有效对接职业岗位的实践要求;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可见行业型高等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专业教育,因此课程体系应有自身特色。下面将重点介绍基于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3.2.1课程设计

首先,针对气象服务人才职业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应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一个模块中。近年来,围绕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和管理需要,气象部门及行业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初步建成了覆盖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气候变化、农业气象、雷电灾害防御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任务―过程”的实施方法组织教学,创设形象的职业情境,使学生真正经历气象项目式工作模式。另外,邀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研讨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训基地规划建设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再者,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更新,且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基于行业标准的动态性,抓住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增设新专业新内容;摒弃过时或不实用的技术和教学内容,增补以往教学中反映不够或未涉及又实用的技术和内容,吸收气象服务学科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在保持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凸显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B,以适应科技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3.2.2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气象公共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全部开设课程的分工与配合及其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涉及多学科的课程领域,可采用如下思路构建基于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一线企业专家访谈确立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进程等转化成学习领域,针对合并后的学习领域按照教学目标、实施序列、教学情境等内容划分学习单元,再划分成若干个学习情境,构建有利于学生核心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借鉴实训基地的教学经验,综合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实训团队的实训成果和科研团队的开发成果,集思广益,形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统合,综合核心课程要系统,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平衡并有机联系。另外,为了更好地与行业人才需求接轨,学校还要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同时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有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学生构建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拓宽应有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及基础应用工具的能力,涉及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体现气象服务交叉学科的特色,涉及气象、管理、法律、新闻等知识,主要包括微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气象服务学基础、天气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基础、新闻学等课程。专业课程主要由学科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构成,培养学生从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包括应用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气象统计学、现代气象服务、生态环境气象学、统计天气预报、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概论、城市气象学、气象防灾减灾、污染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军事气象学、雷电监测与预防、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业务与方法、气象设备维护、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及图形处理等课程。实践课程要针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全方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①“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实训使学生了解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的流程和平台,数据库的开发等;②“气象灾害防御业务”使学生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信息业务平台及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方法;③“决策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了解该环节中的产品特性、业务流程、工作机制、业务平台等;④“公众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掌握服务的分类、产品、业务流程、产品的加工制作方法等;⑤“专业气象服务”实训使学生熟悉农林牧渔、水文、海洋、交通、旅游、航空、卫生、能源等气象服务及其流程等。整个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为3∶4∶8∶5为宜,也可适当增加设计类或实训课的比例[1]。

公共基础课程是在低年级主修的学位必修课程,以模块化的方式构建,强调专业的宽泛范畴。专业(或基础)课程是针对已经有初步职业取向的二、三年级学生而设计,在支撑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必修(或基础)课程基础上,分别为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制定该方向的专业选修(或基础)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宽地了解专业基础,结合职业取向灵活选择专业方向和特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设计类(综合)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重,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实践课程是为高年级学生定制的以就业目的为导向的课程组,不仅培养天气会商、信息技术应用、设备运维等保障性能力,还培养业务开拓、产品策划及开发、情报处理等岗位生产性能力,可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进行“分流”培养,或者采取课程置换的方式选修培养。根据社会的需要,将学生分流到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及继续攻读研究生等方向,各自学习一些较适用的课程,并安排从事相关的毕业课程实训。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高要求及气象业务部门气象现代化的需要,将气象专业从最初唯一的“天气动力”专业方向,扩大增加“自动化与信息处理”方向,将课程结构中的计算机系列课程做出进一步整合和更新,增加“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计算机接口与编程”、“气象数据处理与自动化”及“系统工程与决策”等[5]。同时,削减原天气动力方向的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扩大应用或技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3.2.3师资队伍

与气象服务标准相衔接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需要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做支撑。因此,打造一支既满足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又满足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刻不容缓。①鼓励教师“走出去”,采用公共气象服务部门对调岗位、基础气象站挂职、产学研合作、企业实践等形式,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培训、工作,体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实施和管理流程;鼓励教师开展教改科研活动,并在学生职业方向选修课程中体现。②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专职或兼职教师。这些企业专家把行业发展前沿、新技术新理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要求及职业核心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2.4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已从仅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终结性评价转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评价,显著提高实践教学地位,以培养高素|技能型行业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特色得以充分体现。①基于“必需、够用”原则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强调课程设计和模拟实训,强化实践教学[6,7]。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真实或模拟性实践情境,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②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侧重对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分配到各个学习情境中,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③建立多方参与、多元考核机制。除了专家教授以外,用人单位、师生、家长等都可参加评价。考核对象由传统的知识考核转向实际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的考核。通过终结性、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综合评价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交能力。校企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工作,制订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和考核办法,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基于“课内系统综合的实践技能训练和课外自助式开放实验”与“校内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专业拓展训练和校外实训”的有效结合,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8]。基于对气象服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整合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构建起逐步培养各阶段对应能力的由必修实验(实践)和选做实验(实践)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岗位技能,设置6-9个训练项目,穿插在整个理论教学中,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为综合技能训练打下基础;按照工作任务,设置若干囊括多个工作学习领域和业务环节的典型项目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从行业标准的视角设计若干指导性选题或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4.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初步构建出与行业标准衔接的开放式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课程体系,实现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同时,探索了气象服务行业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核心环节,为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的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支撑。本研究所构建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开发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其中“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的课内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定岗实习实践体系,注重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可随时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调整或重建。

参考文献:

[1]周显信,卢愿清.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研究[J].阅江学刊,2012(2):56-60.

[2]王海君.我国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4(4):5-8.

[3]杨艳.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软件,2014,35(1):159-160.

[4]杨家鹏,阮富坚,黄海滨.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与行业标准衔接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2011(9):47-48.

[5]谢应齐.面向21世纪努力探索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气象专业教改实践初步小结[J].高等理科教育,1996,13(3):46-50.

[6]傅宁.航空气象实践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6):37-39.

气象工程论文篇(10)

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践行“八荣八耻”,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抓理论学习,树工作新风”的局面。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理论知识,参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知识考试。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有2名同志获得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二、三等奖,“预测天下风雨大气候、创造家庭廉政小气候”廉政短信作品入选中国气象局《清风细雨气象新――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优秀作品集》(我省仅3件)。

以树形象、重服务、创业绩为重点,分三个小组开展“树形象、创一流”竞赛、考核活动,巩固提高良好精神面貌,引导职工规范各类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办事效率,提升文明单位形象,推进气象事业新发展。

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社区、村文明创建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继续开展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与困难家庭结对帮困、捐衣捐款献爱心等活动。

二、增强服务敏锐性,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20*年,我局切实把做好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任务落实、措施得力。1月4日省委书记到*视察工作,我局提前5天准确预报天气,受到了县委领导的表扬。提前4天准确预报3月11日强寒潮过程,有效减少农业损失。五一前夕提前13天全程滚动提供一周气象服务,保障南北湖旅游节、八运会等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加强蚕桑期天气的监测,连续1月滚动春蚕防氟一周预报,受到农经部门及农户的欢迎。准确预测今年1台风“珍珠”,及时启动县级台风应急预案,做好服务。全年共发《气象信息内参》80余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发送气象信息90次;印发《*气象》和《农业气象》56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80期。

三、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致力构筑*防灾减灾体系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的要求,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融入新农村建设,致力构筑县、镇、村三级防灾减灾体系,将全县各镇、村“农民信箱”联络员,村支部书记、村长以及社区主任300多人的手机号码,全部纳入县气象灾害短信预警平台,使灾害性天气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到达最基层,帮助基层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另外在部分建材行业安装了电子气象显示屏,显现科技效益。

同时加强气象防灾知识普及,提高社会预防自然灾害能力。接待500名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气象台,县实验小学还专程送上“关注气象与生活,关爱儿童与未来”的锦旗。3月23日和妇联联合到百步镇举行“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专题多媒体讲座;举行县青联农林科技组、文教体卫组青联委员共商新气象活动,5月11日参加县第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发放大量宣传资料。另外通过在县西塘桥镇中心小学设立首个“气象教育实践基地”,以及气象科技送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等活动,有力的推动全民防灾减灾教育。7月25日,何锋局长又为在盐海训部队官兵作了一堂海洋气候、水文潮汐、海洋战略等知识的多媒体讲座,获得好评。

四、气象现代化建设、科研和业务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县等效雷达预警系统初步建立,并在汛前投入使用,有效的预警了6月10日飑线及22日的雷雨大风过程。加强自动站、中尺度站及业务网络的定期维护,确保运行正常;并创新的在海塘强风站安上了全省中尺度站首个“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天气监测,提升服务能力。

抓紧实施绿色台站建设,搭建防灾减灾平台。气象观测站征地6.7亩,8月23日开工建设,即将于12月底按时启用。4月县政府主持召开原地扩建气象防灾减灾楼项目论证会、10月份召开用地协调会,减免有关规费,给予全力关心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11月初防灾减灾楼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年初对电视气象栏目进行全面改版,换上卡通主持人。气象网站功能进行了大升级,新增了气象节目视频、台风专栏、防灾应急手册等,点击率突破33万。

科研上,《*核电应急的气象技术研究》作为县科技局20*年度第一批计划科研项目立项。同时该项目也被嘉兴市局择优立项。《*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获市局审核通过,《*沿海海面风力预报研究》即将验收。论文《*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地形雾的分析和预报》分别被全省业务技术交流会全文和摘要刊登。加强了气象业务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严格业务质量考核。严格执行月质量分析制度,不断提高和巩固测报的业务技能。气象预报质量稳中有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县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得到完善,并由政府发文列入县专项预案。

五、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综合管理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和程序,加快了审批速度,办事窗口多次被评为月度“五星窗口”。针对性的做好防雷收费新标准的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防雷减灾和施放升空气球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省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3月初联合安监、公安、建设局发文对全县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消除安全隐患。

继续加强办公管理、宣传和档案工作。坚持公共、开放的气象宣传原则,创新手段,极大提升了*气象的整体形象。积极为宣传工作创造条件,配备先进设备。海塘强风站安装“全球眼”,还吸引了县委报道组的眼球,并刊登在南湖晚报及6月20日*日报上(二版大副图片新闻)。

气象工程论文篇(11)

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也是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领域。我校的应用气象学专业重在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

“应用气象学方法”课程正是应用气象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兼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仪器应用为一体的课程,主要介绍应用气象调查研究与考察、试验观测、环境模拟试验、“3S”技术、统计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通过课程讲授和试验实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接轨,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类方法的原理、步骤、适用范围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可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应用气象学研究及业务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可见,“应用气象学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除了理论教学外,课程实习是该课程必要的实践环节,以加深学生对各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气象观测试验、环境模拟试验、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统计分析方法的实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种应用气象方法原理的理解,熟悉和掌握各种方法的工作步骤,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业务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在实践中寻找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通过分析研究总结案例的普遍规律,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案例的最大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它不仅可提炼出一系列事件共同特征,还能反映个别案例在特殊情况下所反映出的特殊表现。

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

2 案例的甄选

实践中的案例为数众多,如何选择恰当的案例,是决定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甄选案例时必须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密切相关,涵盖“应用气象学方法”的三个重要方法,即试验、模拟和统计,在此基础上,选择贴近科学研究、业务服务的实际要求,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新颖性等特点的好案例[3]。

3 案例教学实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战能力。必须精心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能够反映应用气象学典型方法和手段的案例,使学生在案例探究过程中掌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农业气象研究中,分期播种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它可以利用自然条件下气象要素的周期性时空变化特征,设计若干试验水平和试验强度。因此,在这个环节设计案例“水稻低温冷害指标鉴定中,试验分期播种试验设计”,这个案例需要学生熟悉和掌握分期播种、关键期、光温特性等多个农业气象的概念,通过这个案例的实践和思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书本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4 教学的组织

根据案例的特征、班级的人数等具体情况,本课程的案例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组长协调负责的形式进行[4]。将所有学生按5-8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负责组内人员的分工职责,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最后由小组统一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在组织学生课程实践的相互交流时,要求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启发和引导,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必要的争论和创新观点。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点评是很有效的教学办法,可以将学生在不足的问题或遗漏的重点指出来,引导他们结合案例中的任务、环境、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积极提问,适时地给予表扬,同时给予一些解决的办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解决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次案例实践结束后,教师必须进行总结,从小组的实习报告中挑选出1-2份具有代表性的报告,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考评,针对数据、方法、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实习报告的内容进行评价,做到每学习一个案例都有收获。

实践证明,在应用气象学方法实践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们学到的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案例教学让学生生动地体验到应用气象学研究的真实状况,加深对应用气象学一线业务工作的了解,使学生面对具体的研究任务、分析数据不再发怵,能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分析讨论找到解决方法,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实战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再强, 申双和, 景元书, 赵小艳, 江晓东. 面向社会需求,应用气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