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情绪心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2:13

情绪心理学论文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1)

1.1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在最初表现在担心考试成绩不好,被其他同学会嘲笑、看不起,或者担心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当这种担心变成事实,学生长时间的压抑、自责等,便很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另外,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如:中高考的压力、学校成绩的排名等都是学生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适当的学习焦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若是过强则会导致学生厌学、失眠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有的学生会害怕老师、害怕学校、害怕考试、甚至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每当考试来临,他们就会产生恐惧、不思饮食、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在梦中反复的做噩梦,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失眠。因此,作为中学老师的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多鼓励、照顾学生;针对部分家长过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这种偏激思想,我们要进可能的降低孩子心理上、学习上的压力,从而全面培养孩子。

1.2对人焦虑

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某些心理障碍,例如,有些同学坐在大家面前往往会感觉害怕、坐立不安,性格羞涩腼腆,不敢在公众面前发言或是大声讲话,经常害怕受到批评,或者是在受到批评之后长时间的闷闷不乐、久久难以释怀。

通常情况下,造成对人焦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中学生很大一部分为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养尊处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不懂与人沟通分享;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相处,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上网打游戏、聊天等。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孤僻、喜爱独处等不良习惯。

究其以上不良因素,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学生正好处在由童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其心理活动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状态,长时间的这种自我矛盾就很容易引发学生出现孤独的倾向。

第二,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加之时代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代沟,导致与父母的交流很少,甚至没有学习上、生活上的沟通,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孤僻、自傲的性格。

第三,互联网的出现,让很多学生将原本用来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几乎都用到了互联网上。对于这类中学生,父母和老师应该应多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减少独处的时间。另外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造成学生对人焦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那种存在对人焦虑心理倾向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多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班级或者是社区各种集体活动,鼓励他们多与同学、朋友交流沟通,尽可能减少批评,增加鼓励。

2焦虑情绪的成因

使中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

2.1家庭因素

家庭既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的终身课堂。一方面,学生的情商、智商和语言发展重要期和关键期在家庭中度过的。另一方面,孩子对于客观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于家庭、亲人和亲父母。因此,父母的文化修养和家庭环境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文化修养。而父母的文化修养不可避免地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同样对学生的身心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类型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此外,父母亲人的关系、家庭的构成方式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2学校因素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教师素质、教育教学氛围、学校校园文化等具体因素都会影响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中学阶段,教师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尤为重要,正如关国心理学家哈麦比克(D,Hamacher)所说:“我们大概会同意这种说法:两位具有同等智力、受到同等培训、对课题材料达到同等掌握的教师,但是教学成绩上却很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差异是由于教师的价格对学习者的影响造成的。”“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促使学习上的共同合作,这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些教师做的还不够。

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上明显不足。由于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缺乏监管制度,致使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咨询机构都流于形式。目前,应试教育的思想却依然影响着许多学校、家长和教育管理部门。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校园文化建设甚至以考试为中心。这种情况下学生便易出现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和考试恐惧等心理问题。

3消除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对策

若要真正使中学生摆脱焦虑情绪就要切实抓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焦虑情绪从根源上得到解决。加强中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消除焦虑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严把教师关就是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心理健康培训,以确保能够较好地胜任工作;二是严格筛选优秀教师,聘任合格的教师。

第二,开设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加强中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学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同时也是大多数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一种重要方式和直接手段,这样可以传授学生全面系统的心理知识。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2)

【作 者】马威,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人类学博士。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3-0060-007

The Review of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Anthropology in the past 50 YearsThe Trend of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Ma Wei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anthropology in the past 100 years, anthropology has absorbed continuousl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y. With the psychology sublating gradually the science doctrine and the essence doctrine, the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brought phenomenology and cognitional theory into academic reflection. Meanwhile it started to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internalized emotion, which helps to form the emotional anthropology field today. Geerci who is a master in interpret subject researched on emotion has inspired the younger scholar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emotion have been taken into the scope of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to reveal the inwardness of other culture.

Keywords: emotion; interpret doctrine; psychology

心理人类学创立伊始,始终与心理学发展平行前进。人类学家不断将心理学学科经验与成果应用到人类学研究领域当中,通过心理学应用手段的更新而推动人类学的发展。比如,默多克将“梦的解析”方法运用到民族志田野实践,作为建立民族志档案的一种重要指标;上个世纪40、50年代,人类学家经常利用在心理学广泛被采用的罗夏克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来进行人类学泛文化比较研究。

与此同时,人类学还踏着心理学提供的理论基石向前迈进。功能主义创始人、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撰写的《神圣的性生活》一书,就是从人类学角度对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弑父恋母”命题进行的讨论①。同样,玛格丽特・米德在进入萨摩亚人中间展开调查之前,也是了然于心理学的“青春期叛逆”这个命题,在调查中,米德从他者文化中寻找反例,来证明青春期叛逆并不是由生理学原因造成的心理现象,而是与文化、教育、人际关系有关。在文化和谐、人际关系协调,没有过多社会紧张、压力的萨摩亚人社会,很少出现青春期叛逆的现象②。

在人类学领域兴起的“文化与人格”研究范式,作为人类学和心理学之间的桥梁,文化与人格这个研究范式所研究的正是文化对于该群体成员所产生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分析学者和心理学的行为学家一致认为儿童期对于人格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从事“人格与文化”研究的人类学者们,他们研究某一文化类型,往往要从该文化群体的儿童养育着手,探知养育过程给予儿童人格形成方面的决定性影响。

时过境迁,“人格与文化”研究之后,人类学又历经了象征主义、结构主义、阐释主义等诸多的研究范式,关注的焦点也从“探讨人格的形成与跨文化的差异”转到了文化内部,个人对于该文化的不同解释、实践与表达。尤其是1970、1980年代阐释人类学兴起后,开始产生越来越多具有深度描写式的民族志,探讨非西方文化中情感、情绪的意涵③,在理论及文化诠释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同时,与此前“文化与人格”学派相区别,阐释主义之后的人类学不再将文化作为整体赋予个体无差别人格特征,而是关注心理情绪层面的认知与表达,使得情感、情绪研究进入人类学的视野。在新的情感、情绪与文化研究趋势下,研究者开始反省过去西方学术界二元化思考的缺陷,在多维文化研究方面思有所突破。在民族志中,对他者研究的普同性被差异性代替,追求定义式的同质化结论被个人差异多样性的开放式结构所取代。人类学研究开始深入到更加微妙的、复杂多样的他者文化内部,赋予个人以“互主体间性”的独立价值,关注个人与文化流动不拘的互动关系,而再难做出类似于“该文化怎样,则生活于该文化的个人就怎样”的推论,“国民性”、“文化模式”、“文化与人格”等研究范式就如明日黄花了。心理人类学亟待从心理学中再汲取新的养料,来满足人类学发展的新需求。

而此刻,心理学学科内部也发生着革命,从对人们认知和意识等理性层面心理研究,深入到了情绪、情感等不稳定,非理性的层面,为心理人类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源空间。

一、情绪研究在心理学领域的进展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情绪都含有以下三个部分:主观体验、生理唤起、表情行为。按照通常的理解,情绪与情感密切相关。假如要给情绪下一个大致的定义,其含义一定会涉及到人的主观情感。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从心理学角度给情绪下的定义是:“情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④。很明显,当我们对情绪进行研究时,总会涉及到个人的、主观的情感。通常,我们把这种情感描述为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温和的或是强烈的、短暂的或是持续的等等。同时,针对于具体的某种情绪,人们总是将之放置于一个情境之内,外界的情境对情绪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干扰作用。当然,情绪产生也会连带到人们生理的一些变化以及要投射为行为的发生。考虑到情绪的多种特征,美国心理学家K・T・斯托曼对情绪下了一个定义,“情绪是情感(feeling),是与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明显的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

上世纪40年代,现象学进入心理学研究后,许多学者在情绪探讨中陷入了心理学家与哲学家之间,而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具有哲学味道。正是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研究为情绪的人类学领域研究展开了充足的理论空间。

如彼得斯的工作为情绪研究的哲学思考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局面。他提出,在情绪的心理概念化中认知受到忽视的原因在于,心理学家不断地为情绪寻求科学的社会地位。心理学由于受到露骨的行为主义缠绕而长期受到局限。当意识这类概念被引入情绪探讨时,经常被限制在对心理状态的觉知上⑤。彼得斯认为,缺乏对人的评价,就不能辨认任何一种情绪。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心理概念》一书中,现象学心理学家赖尔引入了“倾向”、“心境”等概念,把心理研究扩展到了日常生活、身份、处境层面上。并且关注情绪表达中语言中的隐喻意义,将情绪心理学研究引入到人类学所关注的意义范畴。例如,“我觉得不舒服”(I am sick)在字面上是描述我胃部的一种感觉,而在隐喻层面上,可能是我对生活的一种评价⑥。对一套话语的意义分析不仅依靠字面传达出来的信息,而且要嵌入到其文化语境中探知更深层次的意义。按赖尔认为,“我们通过一个人说什么、怎样说和说话时的姿态获得对一个人的倾向或心境的理解。我们也用同样的信息去发现自己的动机和心境”。

从跨学科角度看,情绪研究强调了情绪与社会、文化意义之关系,将情绪视为是连结心智与身体、自然与文化、个人与社会等二分论述的一个中介物。尤其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研究者认为,特定的情绪概念与情绪范畴,不仅是文化与历史脉络的产物,更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对于特定文化的情绪范畴进行诠释,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较深层的心理过程,也可能帮助我们讨论这些情绪范畴如何与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产生关联。

随着这种思路重新给情绪概念进行阐释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情绪是一种在互动情景下的产物,也是个人在与他人的日常生活互动中所展演的自我的一部分,具有清楚的文化意涵。个人的情绪表达,包括口语述说及肢体展演所传递的训息,是在不同的情境脉络下被赋予了情绪范畴的文化意义,并以特定的语言及论述方式来界定与形塑情绪与社会、文化意义之关系。因此,情绪的建构是关于社会生活,而不是个人内在状态的一种呈现或反射。

至此,心理学的情绪研究已经为人类学的情绪研究准备了充分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尤其将现象学等哲学思考引入了心理学情绪研究,反思以往心理学领域对“非理性”、“失序”等情绪研究的忽视,越来越把情绪研究放到了引领心理学认识人类感情、认知、行为等重要领域的津桥。这一切都为人类学领域进行情绪研究提供了成熟和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依据。

二、人类学研究理论范式的转型

和心理学的情绪研究一样,随着认知与符号、象征、阐释等认识论哲学思想进入到人类学研究领域,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一样,从关注人的理,进入到人的感性乃至非理性领域的研究之中。

情绪人类学研究领域重要人物梭罗蒙(Solomon)从理论上,将多种学科引入到对情绪研究的探讨中,有力地反驳了用生物学本质论研究情绪并且用生理概念描述情绪的研究方向⑦。在梭罗蒙之前的究中,一般认为,情绪是由外界刺激产生的感觉(feelings)而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所以情绪比较被动,难于像理智一样控制,感觉(feeling)随着刺激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着刺激的减弱而消失,人的情绪成为了刺激物的客体。

梭罗蒙早期的情绪研究主要论文(《情绪与选择》、《在生理和感觉之上》(1976)和《情绪的理性》(1977)反驳了将感觉作为情绪核心部分的观点,他打了一个比喻:“就好像流浪狗不是由一堆虱子组成的一样,感觉也并不会成为情绪的主要构造”⑧。梭罗蒙彻底抛弃了身体感觉产生了情绪的学说,并认为不能够用强调感知的神经学和生理学途径研究情绪。梭罗蒙认为情绪也是具有理性和目的性。人们并不是遭遇突然事件而产生了情绪,而是用情绪来控制和指引行动。甚至可以说,情绪是人面对世界的立场,我们拥有情绪并且可以对此负责,人的社会化才得以充分完成。梭罗蒙认为,人们之所以经常把非理性当做是情绪的一个重要特征,情绪判断经常被人们放置在理性规范、伦理天性和自我判断之外,也经常被看作是紧急性判断,就是因为情绪经常在紧急的情况下产生,所以情绪出现了非理性和不假思索的假象,尽管如此,情绪确实深具目的性和策略性的。

梭罗蒙将情绪分析与社会背景,政治、权力、阶级与控制结合在一起,情绪分析被纳入到更大的社会领域之中,打开了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建构对话的可能性。空中小姐接受着各种包括情绪控制在内的训练,她们工作时,将“愉悦”的情绪贩卖给乘客,以获得商业利益。而工人阶级无法控制的粗暴脾气,总是和他们所遭受到的社会境遇,以及他们群体文化、抗争策略等密切相关。对于某一人群情绪的研究都将离不开其社会地位、阶级结构、文化背景的分析。

他批判本质论者,那些经常将情绪拆解为生物学的原子,并且总是要试图寻找基本的情绪单位。梭罗蒙举例说,伦理学的兴趣肯定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动机大相径庭,比较亚理士多德和现代科学对情绪的定义和分类就会发现两者存在着差异,说明了对情绪的分类其实并不是客观的,而是跟研究者的学科取向与专业兴趣紧密相连。

梭罗蒙认为,情绪是一种判断,情绪也是一种有意识的表达,他强调情绪并不是属于人内在的感知,用心理学陈述为情绪与外在世界勾联,并且是一种明确而有意识的客体。因此,情绪不能够脱离它的客体而独立分析对于意识解释,一个主观视角加上清晰客体其实是错误地描述了情绪经验的结构。

在梭罗蒙之后撰写的几篇论文:《无以为豪》、《情绪:神秘之物》中,他明确地给情绪研究提供了一个现象学理论的方向,梭罗蒙称,现象学追求整体性,不能用主客、内外,或任何其他二元划分的方法去解释现象,在讨论达尔文主义理论时,梭罗蒙尤其对情绪的“态度-反应”理论提出了批评。某种情绪并不是对建议的一个态度,它是通过事件出现的多种途径进行综合判断构建起来的网络。通过现象学解说,梭罗蒙宣称,情绪是人通过对外在世界的经验而形成的某种结构。情绪的客体就是通过情绪来经验世界而产生的客体:情绪――判断的系统与其说是对世界的一系列看法,不如说是结构了我们经验的能动途径,是经验事物的手段”。梭罗蒙从哲学上为情绪的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的基石。

随着学者们在田野经验和理论分析上的不懈努力,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研究范式退出了对情绪研究的主宰地位。在学科范式上,认知传统随着阐释学的兴趣而逐渐复兴,在情绪研究方面,认知范式的理论成果也越来越受到人类学者的关注。情绪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成为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现象,而不再是被假定的生物普遍性为本质的生理现象。在这一时期的情绪研究者笔下,原来被看成是生理本质的,人类普同具有的情绪(emotion),慢慢地被承认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文化差异的情绪(emotions)所取代,研究者都利用对情绪的复数运用,承认情绪并不是单一的、本质的,而是多元的,并且收到多元文化的塑造,了解情绪、分析情绪就必需要将情绪纳入到社会文化背景中。

三、人类学领域中的情绪研究

阐释人类学大师格尔兹在田野调查过程以及民族志撰写中,都将当地人的情绪作为研究的一项重要维度,加以悉心的观察并语义精心的描摹。格尔兹认为:“(文化)有信仰、表达象征和价值框架,个人据其定义他们的世界、表达他们的情感、做出他们的判断”⑨。按照他的观点,当地人的情绪表现无不与其文化脉络息息相关,当地人通过情绪表达的渠道来将自我对仪式、事件、宗教的认知充分展现,格尔兹认为,只有深入到当地人的情绪层面进行观察和描绘,才真正算得上是深度描写。

在民族志《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一文中,格尔兹用了非凡的笔触,细致入微地对巴厘人的“斗鸡”行为作以描述。其中,贯穿着无数围绕斗鸡而展演着的“情绪”表达,“焦虑”、“狂热”、“沮丧”、“厌恶”等等,而这些情绪都是与“斗鸡”这一深入到当地男人们社会生活的核心活动密不可分。

“如格言所说,每一个民族都热爱各自特有的暴力形式。斗厘人对他们的暴力形式的反映:即它的面貌、它的使用、它的力量、和它的魅力的反映。在巴厘人经验的各个层面上,可以整合出这样一些主题――动物的野性、男人的自恋、对抗性的、地位的竞争、众人的兴奋、血的献祭――它们的主要关联在于它们都牵涉到激情和对激情的恐惧……让我们再次引用诺思罗普・弗莱的话,如果我们看过《麦克白》可以领会到一个获取了王位却丧失了灵魂的男人的情感,那么参加斗鸡的巴厘人则能够发现平时镇静、冷漠、几乎使自我陶醉的、自成一个道德小世界的男人在受到攻击、烦扰、挑战、侮辱时,在被迫接受令人极端愤怒的结果时,在他大获全胜或一败涂地时的感觉。”⑩

正是深入情绪层面的分析,使格尔兹真正把握住当地人的文化脉络,窥情绪之斑,可以知巴厘社会等级,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全貌,格尔兹正是凭借着情绪刻画,将巴厘文化及人文面貌剖析得入木三分。

情绪不仅能够展现社会常态状态下的文化社会生活,而且当人们情绪展现变得反常的时候,同样可以提供解读文化信息的符号。格尔兹进入中爪哇东部(1952-1954年间),在一个小镇莫佐克托(Modjokuto)遭遇到一次葬礼。在这个伊斯兰教文化主宰的社区里,这次葬礼显得非同寻常,死者的母亲突然爆发了情绪的失常,赋予葬礼以不同寻常的意味。通过对葬礼中,人们表现出来的反常情绪,格尔兹剖析了当地文化格局之外的更大背景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剖析了源于宗教改革、意识形态转型以及城乡冲突等一系列社会变迁所引发的文化危机。

“爪哇的葬礼没有悲痛欲绝的气氛,没有失控的哭泣,甚至都没有对死者弃世的礼节性的悲哭。相反,它是一个平静的、不外露的、几乎是听任其慢吞吞地进行的简单的仪式,对一种不再可能的关系的短暂的仪式化的解除。眼泪不被认可,当然也得不到鼓励,要努力去做的是将事情干完,而不是使悲痛的想法过分拖延。”

这种对于情感的控制是源于当地人对伊斯兰教宗教和宗教所规定的仪式的信奉,“爪哇人的仪式制度的全部动力在于,让人在没有激烈的感情打击的情况下渡过悲痛。就哀悼者而言,据说葬礼与葬礼后举行的仪式要产生艾克拉斯(iklas)感觉,这是一种有意的冷酷感情,一种超脱的“不在乎”状态[11]。

然而控制情感表达所要达到的效果并不总是如愿,在社会生活发生重大转型的时候,人们往往感觉失去了以往坚实的仪式带来的情感依托,“一九一零年后,在大城市那些经济与政治上业已成熟的商业阶级中,出现了伊斯兰现代注意与宗教民族主义,使大众中比较正统的成员强化了伊斯兰作为排他的、反调和性教义的意识。同样,世俗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也在文官中出现并扩展到这些城市的无产阶级中,它们增强了调和宗教模式中的前伊斯兰因素,这些派别将调和教赞誉为一种对纯粹伊斯兰教的抗衡力量,并被他们中的有些人接受为一个普遍性的宗教框架,在其中加入他们更具体的政治思想。一方面,还出现了更有自我意识的穆斯林,他们将其与实践更明确地置于普世性教义之上;另一方面兴起了更有自我意识的‘本土主义者’试图要从自己所继承的宗教传统中提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宗教体系,减轻其更具有穆斯林特征的因素。第一种人被称为桑特里(santri),第二种人被称为阿班甘(abangan),两种人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时至今日在整个莫佐克托地区形成主要的文化特征。[12]”回到莫佐克托镇这个小背景中,“除了基督教徒与巴厘印度教徒外,所有人的婚礼都必须经由穆斯林仪式才能合法。葬礼使个人的事情,但是因为调和宗教已有着漫长的历史,所以葬礼仪式如此深入地连接了伊斯兰教习俗,以至于要举行纯粹非伊斯兰教的葬礼在世纪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然而,“波迈”,这一反伊斯兰教的政党组织却推行了非伊斯兰教婚礼与葬礼,并对地方政府官员和成员都形成了压力,“当地的莫丁,传统上是负责葬礼的。他指导整个葬礼的技术性细节方面知道丧家,领唱《古兰经》赞美诗,并在墓地对死者读一番老套的悼词,波迈派的地方官员指示了莫丁……当波迈成员去世时,他们只要通告死者姓名及年龄,然后回家,不要参与葬礼。”[13]这就是格尔兹遭遇葬礼发生时刻的社会背景。

于是,“伴随着他(一个大约十岁的男孩,和姨父母生活在一起,非常突然地死了)的死亡,不是爪哇通常那种匆匆进行的、感情克制但有条不紊的葬礼及下葬程序,而是引发了一个时期明显的社会紧张与严重的心理紊乱”[14]。

死者所在的姨父母家中悬挂了一个显示波迈政治象征的招贴物,前来主持葬礼的莫丁看到后,就表示按照新规定,他不能主持这一仪式了,他告诉死者家属――姨父卡曼――应该举行另外的葬礼仪式。卡曼对莫丁的拒绝感到震惊、失望和焦虑,他没有想到,自己并不明确的政治身份会遭来这样的后果。协调这件事情的过程非常繁琐,莫丁希望卡曼能够通过正式手续来表明放弃自己的政治身份,这时卡曼表现出了愤怒,他用在爪哇人中不多见的暴怒举动证明自己的态度。

葬礼就这样迟迟拖延下去,妇女们开始流露出不安的情绪,在卡曼家,格尔兹看到“两群绷着脸的人分别蹲在院子的两边,一群情绪不安的妇女,坐在五内靠近还穿着衣服的男孩尸体不远处交头接耳。”葬礼被拖延到了中午,但是由于没有莫丁在场,勉强地执行葬礼仪式的人们总是因为对仪式程序的陌生而停顿下来,尸体在屋子里停放的时间太长,人们都开始焦虑紧张,爪哇人认为,让死者的灵魂在房屋周围徘徊太久是非常危险的。

这个时候,情绪爆发终于出现了:

“卡曼的妻子,死者的姨妈,显然已经受不了了,她突然号啕大哭,这种表现是我在爪哇参加过的十几次葬礼中仅见的一次。所有的人因为这一新出现的情况而更加焦躁,……(当男孩的母亲出现在卡曼家里时)她(死者的姨妈)立刻挣脱了那些正安慰她的人,尖叫一声冲上去抱住她的姐姐。似乎是在一刹那间,两个女人突然变得歇斯底里,周围的人冲上去把两人分开……”[15]。

在整个葬礼过程中,格尔兹始终没有离开对当地人情绪起伏的观察,“对爪哇乡村生活的描述充满了多愁善感”[16],正是葬礼中人们的情绪失控给予格尔兹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证明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对处于微观层面的人们生活和文化心理造成影响,身处文化断裂中的人们又是如何用情绪失控来反映整个社会背景。通过此次非同寻常的葬礼仪式,格尔兹对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宗教理论进行了反思,在爪哇仪式没有“对恐惧、沮丧、道德下降的离心力起到了抗衡的作用”[17],也没有“提供最强有力的手段整合群体受到动摇的凝聚力并重建它的信念”[18]。相反,“迅速的社会变迁已经使爪哇人的社会发生分裂,这反映在文化瓦解之中,文化的衰败已经导致了社会的分崩离析;失去了强有力的民间传统,个人之间的道德联系也就削弱了”[19]。

格尔兹将情绪作为民族志深度描写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列入了人类学研究领域,但是,他并没有将情绪作为独立的研究要素成为民族志撰写的核心。在其后的人类学家则沿着心理人类学发展轨迹,融合认知心理学和认知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发展人类学的情绪研究,为情绪人类学作为分支学科独立存在而做出了重要贡献。

女人类学家布丽格斯(Jean Briggs)20世纪60年代进入加拿大西北边境,与爱斯基摩因纽特的一支部落Uktu人共同生活,作为一个爱斯基摩家庭的养女展开调查,经过17个月的共同生活,她撰写出版了Never in Anger:Portrait of an Eskimo Family一书。布丽格斯希望在因纽特人那里能够发现,就如同在我们自身中发现一样,最深层次的行动和动机都是源于情绪――饥饿、害怕、生气、依恋等等――这些情绪通过经历塑造出来,并且因文化和个人的多样性而丰富多彩。

在情绪分类上,Uktu部落的爱分为几种,而且“爱”与“爱”之间并不等同,例如,naklik是表明对弱者的怜爱,其对象是指婴儿、宠物或者是病人;这些爱与另外一种对领袖和大人物表示的出的敬爱(niviuq)非常不同。

对当地人来说,情绪的意义不仅反映在词汇表达和分类上,情绪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是维持当地人社会生活稳定的重要因素。布丽格斯发现,在诸如“生气”这一情绪表达上,Utku人与西方人就表现得很不相同,他们尊重群体和谐,非常注意控制情绪,他们从不试图用表达生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尤其是晚辈,更加不能因为长辈的失误而表现生气。情绪控制对于人们来说是尊重秩序,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20]。

Uktu人对情绪的培养和训练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布丽格斯用了一个很巧妙地方法在书中展现这种训练。她用当地人经常对儿童的发问或回答来作为章节标题,从儿童的角度来说,这些标题所涵盖的章节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你是个小不点”、“你是小不点吗 ”、“你想不想和我一起生活 ”、“你象谁 ”、“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成年人用这些话来引发孩子们思考文化中的核心情绪,包括对收养的意识,控制悲伤和生气两种情绪的重要性,依赖照顾和供养自己的人并且爱他们。

布丽格斯等人的作品发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工作者进入情绪研究的范畴,通过田野调查,研究非西方社会的情绪,并了解非西方社会种的特殊文化内涵。在理论及文化阐释上都获得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使得情感、情绪研究进入人类学的主流。在民族志资料支持下,新的理论趋向帮助人们认识到思想不会离开情感、情绪而独立存在;而情感、情绪由文化所形塑,也不会离开理性而独立。

例如人类学者卡特林娜・露兹(Catheine Lutz)在迈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n)的伊法鲁克(Ifaluk)岛所做的研究便将情绪从过度自然化的、与身心相连的观念解构,而将情绪(emotions)视为理性的实践[22]。伊法鲁克(Ifaluk)人有一个很强的情绪观念,称为“正当的生气”,在当地语言中被称为“Song”,来指人们对有悖伦常的行为所作出的情绪反映。这种观念对于维系整个岛屿人际关系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那里,暴力事件很少发生。与英语中的生气意义不同:它是一个社会性而不是属于个人的概念,而且其中并不包含烦恼的意思,通过闲谈碎语,Song的感觉在人群之中彼此传递,其他人则会害怕这个生气的人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于是对“生气”结果的期待能够刺激整个岛屿的社会信息形成一个整体,分享并为了平息它人们加强交流的频度。当某人用暴力挑战了社会价值,他会激起Song头领的愤怒。他是岛屿社会道德的最后仲裁人,情绪引领与Ifaluk的政治领导权紧密结合,形成了岛屿的最高权威。当制度化的生气在等级结构内向下流动的时候,低等级的人们也可以利用Song来冒犯并挑战权威结构。

通过学者们的田野调查实践和符号学、认知学等理论结合,情绪与文化研究理念已经颇为成熟,文化建构说占据了情绪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同时,情绪人类学的研究外延则扩展到了几乎人类学可以触及的各个范畴,研究者进入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多维度视角的研究特征即丰富了情绪人类学的理论内涵,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学家正是通过多元的途径来印证了情绪由多元文化构建,并通过多元文化表达的核心特征。

注释: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何勇译.神圣的性生活.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

②【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李姚军译.萨摩亚人的成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3-184页。

③胡台丽、许木柱、叶光辉主编.情感、情绪与文化:台湾社会的文化心理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第9页。

④【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⑤【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4-185页。

⑥【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4页。

⑦Solomon, Robert.2003. Not Passion's Slave: Emotions and Choic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⑧Solomon, Robert.2003. Not Passion's Slave: Emotions and Choic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30.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76-177页。

⑩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530页。

[11]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86页。

[12]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81-182页。

[13]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85-186页。

[14]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79页。

[15]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91-192页。

[16]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情绪能力是幼儿心理素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形成良好心理品质以及健全人格具有直接的影响。幼儿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理解、情绪的识别和表达以及情绪调节组成。情绪主题绘本主要是通过有关情绪的故事,促使幼儿认识与理解常见情绪状态,能够表达并调节自身情绪,以增长情绪相关知识,提高幼儿情绪能力的图画书。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情绪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与发展幼儿情绪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要利用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认识并理解常见情绪,以此提高幼儿了解情绪、学习管理情绪与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以阅读治疗理论作为利用情绪绘本开展幼儿情绪教育的理论基础

阅读治疗,即读书治疗,起源于古希腊。现代对于阅读治疗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治疗性阅读治疗,另一种是预防发展性阅读治疗。治疗性阅读治疗主要用于医学与精神治疗,通常由医生选择阅读材料作为治疗材料,利用阅读解决病人的问题。预防发展阅读治疗主要用于教育领域,这种疗法注重阅读材料与读者之间在相互作用下个体改变与发展的发展状况,通过阅读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加强个体的自我了解与自我接纳,并利用阅读材料的作用,纠正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认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体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运用情绪主题绘本开展幼儿情绪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实施步骤

(一)运用情绪主题绘本的幼儿情绪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稳定的并具有具体效果的教学活动的方法与结构。幼儿情绪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采用体验与感悟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发挥以情绪主题绘本在情绪教育中的作用,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即感知体验、行为指导、习以成性。感知体验重视环境对幼儿情绪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行为指导主要是在幼儿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以成性是指强化学生的认识与行为,使其内化成为幼儿心理过程。因此,在综合分析情绪主题绘本特点与幼儿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基本活动与延伸活动。

(二)运用情绪主题绘本的幼儿情绪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以阅读绘本与互动讨论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活动

(1)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动机

绘本具有其特别的表现形式,绘本的封面也是引起故事主题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绘本的封面,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大胆的联想,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为幼儿继续阅读与感知绘本提供动力。

(2)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绘本中图画因其强烈的辨别性成为促进幼儿建构自身情绪知识与结构的重要中介。充分利用绘本中的图画进行情绪教育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与认知方式。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进行读图,重视观察图画中包含的情绪要素,以此为基础进行情绪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以促进幼儿完成情绪知识的内化与迁移。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要注意以下要素的阅读与观察:首先,是情绪事件的背景因素;其次,引起情绪事件的原因;再次,观察绘本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然后,观察绘本主人公面对负面情绪的应对措施;最后,比较主人公调节情绪前后的情绪差异。

(3)指导幼儿的图文结合阅读

幼儿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也是存在差异的。幼儿对同一幅图画会产生不同理解。教师要为幼儿进行图文结合的讲解,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绘本表达的内容。当然,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仍会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造成多义解读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停止讲解,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并对幼儿的表达内容进行总结,以加深幼儿的认识。

(4)引导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教师采用合适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思维发展,帮助幼儿构建完整的故事结构,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幼儿的互动讨论可以围绕绘本故事的内容,幼儿已经具备的经验,指导幼儿进行情绪的管理的实际操作三个方面进行。

2、进行延伸活动以促进幼儿情绪教育

(1)绘画

绘画对于促进幼儿处理情绪与心理问题,提高幼儿自我意识,以及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绘画可以促使幼儿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促进幼儿体验与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绘画心情故事,并且教师在图画记录幼儿所表达的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

(2)绘本故事表演

表演绘本故事是对阅读绘本与互动讨论的强化与延伸,是一种特别的教育活动形式,也是一种心理辅导策略。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幼儿投入表演的情境中,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进行故事的诠释,促使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与学习故事主人公的行为,理解绘本中包含的情绪主题,有利于幼儿情绪的社会化。

(3)故事分享

故事分享主要通过讲述与谈话进行,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行为发展,是幼儿进行自我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故事分享可以分享他人的故事,也可以分享幼儿自己的故事。

(4)记录情绪日记

幼儿情绪日记主要记录幼儿情绪状态的日记。目前情绪日记主要应用于情绪辅导与心理咨询等方面。情绪日记可以帮助幼儿观察自我情绪,并对自我情绪进行反思。幼儿情绪日记为教师增加了一个了解幼儿情绪状态的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激发幼儿记录情绪日记的积极性的前提下,要教授幼儿记录情绪日记的正确方法,以提高幼儿整理与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

三、结语

利用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进行情绪教育,符合幼儿心理特征与发展要求,能够充分发挥情绪主题绘本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幼儿情绪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运用情绪主题绘本开展幼儿情绪教育的过程中,要以阅读治疗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幼儿情绪教育的基本活动与延伸活动,以促进幼儿对自身情绪的感知与认识,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幼儿情绪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75-01

从1990年心理学家P. Salovey和D. J.Mayer正式提出情绪智力,到1994年D. Goleman 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致使情绪智力风靡世界。在这十几年中,研究者们对情绪智力的研究不断增多、深入,其中情绪智力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情绪智力的概念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情绪智力理论进行了探索,但只有一种理论把情绪智力看成一种能力。Mayer和Salovey等人,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能力,而不再将其归为社会智力。

他们(2000)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是“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并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的发展的能力。”包括四个维度: 1)对情绪的觉知、鉴别和表达能力;2)将情感因素融入思维,以促进思维的能力;3)理解情绪并进行关于情绪的推理的能力;4)管理和调节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的能力 [1] 。

二、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情绪智力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情绪智力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这种促进作用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面是情绪智力直接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是情绪智力间接促进心理健康,即存在着中间变量,情绪智力影响中间变量,而中间变量又影响心理健康。中间变量可以是单一元素,也可以是多个元素,常见有人际交往、学业成绩、社会支持等。

2002年王才康等对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作了研究,结果发现情绪智力和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李涛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情绪智力既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缓冲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

三、从情绪智力的视角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社会节奏加快,大众传媒轰炸,学校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等等,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日趋重要,培养中小学生情绪智力为促进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一个重要部分,培养中小学生的情绪智力虽然是多方面共同的责任,但学校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对情绪智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表达自己的情绪。人们高兴的时候,会哼哼歌,笑容满面;难过的时候,会闷闷不乐,哭泣;即人的情绪有着自身的表达方式,虽然每个人对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会压抑自己情绪的表达。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压抑负性情绪可能导致精神上的崩溃。所以,中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适时的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的情绪。同时应找到适合自己的释放情绪的方式,如写日记、听音乐、运动等。

2.善于理解情绪。理解情绪,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且要理解他人的情绪。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情绪反应不同,内心体验和感受也不同。中小学生应学会理解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同时善于把握他人的情绪,在理解、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分享彼此的快乐与忧伤。

3.正确评价情绪。每个人不仅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同时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情绪,即评价情绪。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情绪反应可能过大,或者不恰当,应学会自己判断,并对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反思。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以辩证的方式来看问题。

4.调节管理情绪。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导致自己的兴趣下降、认识消极、行为懒散,甚至是功能混乱及各种疾病。因此,中小学生应掌握情绪调节的各种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常见的方法有转移注意力、发泄不良情绪、放松训练等,保持自己处于平稳、积极的情绪中。

四、总结

学校对中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不仅要依靠学生自身,还应该注重教师的作用,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氛围;情绪智力的培养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等。同时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个性的发展,开展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

情绪智力理论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诸多新的途径。将情绪智力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必将对我们全面开展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情绪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它是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师作为特定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教师是一个高情绪化的职业。教师情绪智力存在于教师专业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教师情绪智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学的多个方面和环节。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国内正式公开发表的教师情绪及其智力领域研究成果中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年限不限。

本研究选择了三个关键词——“教师课堂情绪”,“教师情绪”和“教师情绪智力”分别在题名和关键词中进行检索。期刊检索限制为普通期刊及以上期刊。所有检索均为高级检索。在实际的检索过程中,按照先检索题名,后检索关键词,先检索“教师课堂情绪”,再检索“教师情绪”,最后检索“教师情绪智力”的顺序依次检索,题名检索“教师课堂情绪”得到期刊18篇(其中硕博论文5篇、期刊13篇),题名检索“教师情绪”得到期刊106篇(其中硕博论文13篇、期刊93篇),题名检索“教师情绪智力”得到期刊12篇(其中硕博论文2篇、期刊10篇);关键词检索“教师课堂情绪”得到期刊0篇,关键词检索“教师情绪”得到期刊190篇(其中硕博论文40篇、期刊150篇),关键词检索“教师情绪智力”得到期刊0篇。在对所得结果进行查阅、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量按照关键词条件检索出的文献,其内容与“教师课堂情绪”和“教师情绪”的相关性也不够紧密,按照“明确围绕教师情绪及其智力展开具体论述的学术研究性文章” 为筛选标准,对检索到的期刊文献和硕博论文进行二次筛选,同时去除重复结果后,得到期刊258篇、硕博论文54篇。

2 情绪智力及教师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概述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十分重要的交流内容与媒介之一,也是人类一切思维活动的载体,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随着人们对情绪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学者们提出了“情绪智力”这一概念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外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起步较早,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2.1 情绪智力的内涵

1920年,桑代克(Thorndike)提出了“社会智力”这一概念,其是“情绪智力”概念的雏形。梅耶(Mayer)和萨拉维(Salovey)是最早提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正式定义的学者。他们在1990年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是社会智力的子集,包括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①直到1995年,戈尔曼(Goleman)《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的出版,情绪智力受到了广泛关注,情绪智力被定义为“控制情绪冲动、解读他人情感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智力。”②随后Bar-on也对情绪智力进行了定义,但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没有梅耶(Mayer)、萨拉维(Salovey)和戈尔曼(Goleman)理论的影响大,但它仍是目前国外情绪智力三大理论之一,Bar-on将其定义为“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并且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③我国学者许远理(2004)把情绪智力定义为:“加工、处理情绪信息和解决情绪性问题的能力”。④

从上述所收集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多数学者都从能力学的观点出发,把“情绪智力定义为……的能力”;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情绪智力与传统智力和社会智力一样,是由一组相关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构成,情绪的知觉、表达、评价、管理能力是情绪智力的主要组成成分。

2.2 教师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概述

情绪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状态和过程,教师作为社会成员中独立存在的个体,有着自身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反应,其职业属性及特点使得教师成为高情绪化的特殊群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情绪智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学的多个方面和环节,不仅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左右着学生和教师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教师情绪智力研究的检索发现,国内外对教师情绪智力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主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Chan的研究。Chan(2002)认为,“香港教师逐渐接受了情绪智力的观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用情绪智力的现象也在增加。目前,教师要在课堂中面对具有各种能力但同时存在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来满足他们的社会和情感需要,就要求教师情绪智力中的移情能力和社会人际能力较高”。⑤2006年,Chan以香港167名中学教师为被试,考察了情绪智力和职业倦怠的三个成分(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低成就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衰竭受情绪评价和积极管理情绪能力(情绪智力)的影响。同时他也指出“教师情绪智力的不同组成部分可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⑥我国学者缪榕楠(1999)指出教师的情绪智力会影响到教师职业活动的5个层面:影响教师教育的输出能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影响师生的人际关系、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何安明也指出了教师情绪智力对于教师、学生和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教师情绪智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心理能力,它既不简单由教师的遗传素质先天决定,也不仅仅在教师的社会活动过程中后天形成,而是在教师的自我意识、知识经验、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和个性特征的一定发展水平基础上,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意识的自我教育和主动训练形成和发展的”,⑦并提出了几个教师情绪智力培养的策略,如:转变教育的功利观;注重情绪情感能力的自我提高(自我评价法、同感理解法、交流学习法);掌握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技巧;改善师范教育课程。其中在师范院校和职前培训中开设EQ课程,如开设“社会与情感课程”、“生命技能”、“社会发展”、“人生技能”、“情绪、情感的判断与分析”等课程,对于解决我国教师情绪智力水平欠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3 结论

通过对教师情绪智力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对于有关教师情绪智力的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3.1 教师情绪智力研究的匮乏

在中国知网(CNKI)中,题名检索“教师情绪智力”得到期刊12篇(其中硕博论文2篇、期刊10篇),关键词检索“教师情绪智力”得到期刊0篇,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对教师情绪智力的研究并不多。

3.2 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较少

研究方法是直接影响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教师情绪智力研究领域,我们发现,很多研究主要采取了思辨以及经验总结的方式,通过大量的论述来说明教师情绪及其智力对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和学生课堂情绪的影响,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化的研究。这种现象,反映出教师情绪及其智力领域学术研究方法仍以定性与思辨为主,缺少定量与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容易导致读者对研究成果科学性的质疑。

3.3 教师情绪智力调控策略的单一

在教师情绪智力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大多数从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出发提出许多可行的调控措施和解决策略,如:制怒术、愉悦术、幽默术、宣泄术、代偿移木术、升华术等等,而缺乏从多角度和多层面来探讨和解决教师情绪智力及其调控策略,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等的巨大变化,必然对教师情绪及其智力带来多层面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学科的视角和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教师情绪及其智力的实际状态和复杂性给予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求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师情绪智力调控策略。

注释

① Salovey,P., Mayer, J.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1990.9(3):185-211.

② 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耿文秀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5.

③④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及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40.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6)

一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空前关注,大学生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过大的压力易使大学生情绪波动,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这不仅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他们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还会给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存在着很多特有的性格和情绪特点,这些特点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帮助大学生调整、控制或者释放自己的情绪,使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和工作中更积极、更有效率,无疑是高校管理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成长中陆续暴露出一些严重的由情绪引发的心理问题,并且已直接反映到行动上,迅速演变为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懒惰、学习不积极、上网成瘾等,其中极端地表现为大学生自杀和暴力行为不断增多。而暴力事件在大学校园中也在逐渐增多,正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事实证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1.国外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国外对情绪管理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早,内容也较为丰富,如:对情绪管理内涵的研究、对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对儿童情绪管理的研究、对青少年情绪管理的研究等。综合相关资料,对情绪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上。以下是部分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关于主观体验对情绪管理的影响,walled 和smith 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进行研究,得出情绪调节的方法或技能因不同情绪而异的结论:对于愤怒和羞愧,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对于悲伤,寻求支持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式;而对于创伤感,远离创伤源是最好的情绪调节策略。

关于家庭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Halberstat 等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及其与同伴交往能力,与其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父母情绪表现积极的儿童在同伴中往往表现比较积极。Dcnham 等人指出,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因此,如果父母能经常以适应孩子情绪社会化实践的方式,对孩子的情绪发展做出反应,会对孩子的情绪管理策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影响不同,儿童的情绪管理的发展轨迹存在性别差异。Malstesta 和Haviland(l982)的研究发现,母亲常对女婴表达的愤怒做出严厉反映,而对男婴的愤怒则较少做出同样的反应。男孩在表达愤怒的方式的选择上较少受限制,而且他们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心理更舒服。Denham、Baret 的研究也证实,女孩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明显受到父母在其早期社会化进程中教养方式的影响。

关于年龄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国外学者研究得出:儿童情绪管理的方式随着自身动作能力的发展而发展(Rothbart,1991),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展(Strayer,1989),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更多地利用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Eisenberg&Moore,1997)。关于社交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Lempers 和Clark-Lempers(1992)通过对冲突行为的研究发现,情绪管理依情绪指向者是否是朋友有关,朋友之间情绪调节较好。在封闭的社交情境中(与谁交往以及交往多少时间毫无选择),朋友间的冲突比非朋友间的冲突更剧烈和持久。日常观察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对自己的亲人发火,而对外人常表现出有所调节的情绪行为。与之相应,情绪调节的选择似乎也取决于情绪指向者是否是权威人物。

Underwod,Cnie 和Herbsman(1992)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少对权威人物表现愤怒,而对非权威人物,情绪调节就相对具有更多的自由度。

另外,国外关于情绪管理方面的著作比较多,如艾伯特·J. 伯恩斯坦博士著有《情绪管理》一书,这本书对情绪爆发问题进行了透彻研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阐述了处理不同情绪爆发问题的策略;凯·洁莉的《办公室情绪管理》一书很详尽地阐述了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企业如何进行情绪管理。这些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了解了情绪管理的方法以及如何排解负面情绪对我们生活或工作的不利影响。

2.国内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在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情绪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相关的研究,如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图书管理员等,但研究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简单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关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身心健康、工作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则提出了一些生理或心理方面的调控方法和技巧。

师曙光在《情绪管理浅析》一文中对情绪管理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情绪管理的步骤:调整认知、控制情绪、释放压力、平衡心理、放松身心及控制情绪的小技巧,如放松法、转移法、拖延法、环境改变法、训练法。葛荣晋、许若兰在简单介绍情绪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策略。而刘芳的《情绪管理学》和王淑俐的《情绪管理》都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特有的情绪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如“从失败中寻找珍珠”、“从抑郁到想得开”等话题。

三 关于高校情绪管理的研究

在国内,大学生情绪管理自1999 年开始逐步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在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上,有关高校情绪管理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及和讨论,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研究。而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也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和对策研究。通过对CNKI 以“大学生情绪”为主题进行跨库精确检索,可以得到关于这十年相关研究的基本发展态势,见表1。其中期刊84 篇,硕士论文17 篇,重要会议论文14 篇。可以看到我国关于“大学生情绪”的研究尚且处于日常话语阶段,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相对的研究领域。而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研究,经CNKI 精确检索只有14 篇,研究的内容也很浅显,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讨论中,每位学者都做了自己独到的解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刘玉梅、徐建军在《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一文中提出情绪管理的作用:情绪管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情绪管理是创新能力的“激发器”,情绪管理是身心健康的“护航者”,情绪管理是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并提出情绪管理的常用方法:利用音乐进行陶冶、积极进行情感梳理、展开想象、保持适当的幽默、求助于心理咨询。许若兰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研究》中提出了情绪管理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大学生情绪管理应该贯穿于高校管理的整个过程。孙娜在其《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新探》中提到了为了进行有效的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本人应注意提高情绪感知能力和角色认知水平;学校应通过开设情绪管理课程和开展第二课堂特色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我们将情绪管理界定为个体在遇到与个体发展不利的情绪时,积极寻找情绪策略,以有效的方式解决情绪不适的管理。本文中,情绪管理与情绪调节、情绪控制等相似概念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在于:情绪调节和情绪控制把调节和控制的对象默认为负性情绪,而情绪管理所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负性情绪,还包括正性情绪以及情绪强度等刺激、反应。情绪管理的核心在于对情绪情景、情绪类型以及情绪强度进行管理。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学者们为我们未来的情绪管理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未来的情绪管理发展趋势应更注重人本管理。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要求管理以人为核心,注重人的情绪和情感,关心被管理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分析出导致被管理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对他们的情绪进行正向的引导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扰,消除消极情绪,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有利于被管理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组织的发展。情绪管理正是在这种情景下出现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人本主义为管理原理对个体或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高校情绪管理顺应了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和教育界的重视。

注 释

①刘玉梅、徐建军.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3)

②孙娜.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新探[J].学理论,2010(8)

参考文献

[1]李永鑫、李艺敏.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

[2]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3]许若兰.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叶小卉.浅谈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23)

[5]薛永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7)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 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 t. a. 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william c. com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 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 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 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 good 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 free” 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 jewell rich. 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 becker, marecek 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 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 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 l. fredrickson’s (1998, 2001) 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 f. 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 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 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 l. fredrickson , 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 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 和 fosha (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8)

近年来随着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兴起,学生在学习中所体验到的学业情绪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它作为一种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 对学生的学习、考试、学业成就以及其他方面的活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系统了解学业情绪的研究现状,我们从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展望等方面对近五年来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概况

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pekrun等人(2002)提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并体验到的情绪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情绪种类,但与学习活动紧密相连的主要有九种,即愉快、放松、希望、自豪、焦虑、失望、羞愧、气愤、厌烦,并称之为学业情绪。sophie govaerts和jacques gregoire(2008)通过对学业情绪量表(aes)的发展和建构维度上的研究,提出了学业情绪包括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体验的六种情绪,其中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增加了挫折感。在国内对于和学习有关的情绪如考试焦虑、厌学等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以学业情绪为主题的研究则是从2005年开始的。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检索发现,截止到2010年5月总共有45篇相关论文,其中2005年、2006年、2007年发表的论文各占7%,2008年的论文占9%,2009年的论文占38%,2010年的论文占3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

目前在国内,学业情绪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多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对高中生和小学生的研究只占很少一部分。方法上以实证研究居多,理论探索较少,而且所有的实证研究都是以问卷的形式来测得的,很少涉及实验。具体来说,理论探索主要针对学业情绪的结构维度、发展特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学业情绪的情绪控制—价值理论;实证研究则探讨了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学生适应等方面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纵观近五年来国内对学业情绪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一类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多是在对他人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综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证研究多以问卷为主,也有一部分是干预性实验研究。

1.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国内对于学业情绪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理论探索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实证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如董妍、俞国良(2007) 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 以1731名初一到高三学生为被试,考察了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维度并编制了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陆桂芝、庞丽华(2008)使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考察了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苏世将、马惠霞(2009)使用自编的一般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学业适应的关系。董妍、俞国良(2010)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成就目标问卷》等以1209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陆桂芝、任秀华(2010)使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教师领导行为问卷》以驻马店市630名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了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

以上所使用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都是由董妍和俞国良2007年编制的。也有学者使用实验法来研究学业情绪,如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2009)采用2(实验班、对照班)×2(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注意即心理安慰剂)×3 (学业情绪、自我概念、学业成绩) 的实验设计,对6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发现系统心理干预对增进初二学生良好学业情绪是有效的。整体而言,国内在学业情绪的研究上,研究工具比较单一,以问卷为主,很少使用实验,更缺乏与观察法、访谈法等其他方法的结合。

2.研究范围狭窄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只是单纯考察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业情绪。但学业情绪并不仅限于此,在与学业有关的其他活动如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等同样也存在这种情绪。因而这些研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不具有生态效应,不确定是否可以在正常的教学中推广;二是量的研究少,只是通过积极和消极这两个质的变化来考察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同一刺激引起情绪的量的大小是有差异的,不同情绪的量怎么衡量、如何作用于学习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3.研究被试取样的局限性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许多研究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作为被试。但对于面临高考,心理压力更大、学业情绪起的作用更明显的高中生则很少涉及,关于小学生的研究则几乎没有。从地域上来说,以大、中城市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很多,但以农村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则没有,而且缺乏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的研究。此外,由于现在很少有对汉族和少数民族、英语和语文学习等的对比研究,因此,就学业情绪所涉及到的各个相关维度是否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还值得思考。

三、研究内容

1.学业情绪的定义和维度

在pekrun提出学业情绪的概念之后,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它的结构维度方面。董妍、俞国良(2005)扩大了学业情绪的范围,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值得注意的是,学业情绪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 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董妍、俞国良(2006)按照愉悦度(积极与消极)与唤醒度(高唤醒与低唤醒)将学业情绪归为积极唤醒度高的情绪、积极唤醒度低的情绪、消极唤醒度高的情绪与消极唤醒度低的情绪四类。

李磊、郭成(2009)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业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所有情绪,学业学习包括所有的学习活动以及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如体验到与学业成就有关的各种情绪。马慧霞和张泽民(2010)根据学业情绪与课程、情境的相关,将学业情绪划分得更为详细。他们认为学业情绪首先指的是一般学业情绪,一般学业情绪又可具体划分为课程特异学业情绪和情境特异学业情绪。在课程特异方面,可分为中学生和大学生课程相关(course-related)学业情绪;在情境特异方面,可通过设计编制课堂、课外和考试相关的学业情绪问卷来研究相应情境相关的学业情绪。

综上所述,研究者普遍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并且这些情绪必须在这些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是按照这些情绪的性质把学业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并没有按照这两类情绪所起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2.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

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性别、年级的差异上。在性别上,董妍、俞国良(2007)和马惠霞(2009)的研究证明,男生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多于男生。但也有研究显示,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如罗丽丹(2010)认为性别因素对海南高一学生的学业情绪的影响不大,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男生的积极情绪要多于女生,这和女生的性格特点、内心特征有关;女生相对于男生总体上感觉细腻、情感丰富,能够更多地体会到学习活动对她们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女生的情绪变化,并进行积极的鼓励。

在年级上,对于不同研究对象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李磊、郭成(2009)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不良情绪;苏世将、马惠霞(2009)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二年级比一、三年级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和较少的正性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将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这可能与他们的学习任务较重、高考压力较大有关。而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所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多于消极情绪。也有研究者把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的学业情绪作了比较,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青少年;两者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和高二、高三年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由于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经常受到教师的负向评价。另外,学习不良学生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会使他们体会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3.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内部因素有:

(1)个人认知

个体对学业目标的控制和价值的估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在此基础上,个体的能力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等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些因素影响个体的学业情绪。与此同时,归因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情绪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2)调节水平

不同的学业情绪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不一样,同样的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调节水平,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得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学习活动中,不单单是消极情绪需要调节,有些积极情绪(如过多满足和骄傲)也可能会使个体在今后的学习中受到影响。

(3)成就目标

罗乐等(2009)认为,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更多地与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相联系,而成绩回避目标则更多地与消极学业情绪相联系。

影响学业情绪的外部因素有:

(1)教师因素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领导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 “教学情绪场”的概念,它是指以一种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学习动机或者需要的课堂教学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来引导学生学业情绪的变化。

(2)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业情绪产生积极的变化。这种辅导既可以来自学校、班级、教师,也可以来自社会、家庭。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2009)发现,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的系统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增加初二学生的正向学业情绪,减少负向学业情绪,并且干预后间隔一个月有延续效应。

(3)课程科目

学业情绪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关系的强度差异是比较大的,这就体现了学业情绪的领域特异性。马惠霞(2009)通过对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的394名学生的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快乐源的选择有专业差异。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养方式等。

总之, 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因素很多,往往是内、外因同时起作用。

4.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

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涵盖环境变量、控制和价值的相关认知评估与学业情绪。控制—价值理论认为,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是环境变量与学业情绪之间的中介变量。在这个理论中,学业情绪包括和行为相关的情绪,如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高兴、挫折感以及厌烦,以及那些预知到自己成功或者失败的结果的情绪,如高兴、希望、骄傲、紧张、无助、害羞等。控制—价值理论认为,与成就情绪唤起相关的评估主要有两种,即对成就活动、结果控制的评估和对这些活动、结果价值的评估。对控制的评估包括与成就相关的期望、成就结果的归因、自我概念,对价值的评估包括主观价值和成就目标。任何与成就相关的情绪都是控制和价值评估的结合。

5.学业情绪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1)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

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有一定的预测关系。陆桂芝、 庞丽华(2008)选取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运用问卷法考察了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其中“无助”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学业成就;除了“恼火”外,学业成就对其余十二种情绪回馈作用显著。俞国良、董妍(2010)通过研究也发现: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积极预测学业成就;消极高唤醒与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消极预测学业成就。孙芳萍、陈传锋也得出了和他们一致的结论,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们认为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之间相互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而学业成绩对学业情绪具有回馈作用。学业控制感和成就目标通过学业情绪来影响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2)学业情绪与学生适应性

学生适应性包括学校适应和学习适应,许多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逃学和厌学的现象与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着相关。俞国良、董妍(2007)以学习不良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成绩反馈法诱绪,考察了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情绪会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具有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学习不良青少年,他们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下的被试;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持续性注意能力, 消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增加虚报率,而积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提高判断标准,降低虚报率。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业情绪,如果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不到疏导,那么他们的学习就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进而导致厌学行为,甚至会逃学。

(3)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

学业情绪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维持积极情绪,改变、预防消极情绪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积极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业情绪,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研究展望

国内近五年来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研究内容系统化

首先,理论研究要深入。进一步研究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各种因素,把握学业情绪的内涵,探讨学生学业情绪作用的内在机制。同时结合具体的学科来对学业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比较在主科(语文、数学、英语)学习和在其他副科学习中的变化维度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研究的范围要拓宽,扩大研究学业情绪的学生群,不仅要研究正常儿童,同时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也要进行研究,考察他们与正常儿童的差异。

再次,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带有一定的情绪,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业情绪必然有影响,所以教师的情绪是如何作用于学生的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研究方法多元化

首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以往的研究无论是问卷法还是实验法,都是同时考察所有被试的情绪变化,并没有进行纵向研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情绪在学习活动的进行中一直是变化的,如何用曲线来描述这个变化的状态,以及随着个体生理、心理成熟度的增强,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否一成不变等问题,只有追踪研究才能来确定。

其次,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情绪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情绪积极或者消极质的研究上,学生的学业情绪在不同的质上也有量的变化,所以在实验设计的时候,我们先要分析某种刺激是否能够引起某种学业情绪,然后分析这种量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探讨不同学业情绪类型上量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3.研究成果实践化

关于学业情绪,我们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如何把研究结果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资源,使其具有生态效应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这种研究的成果推广,并由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减少,学习效率能够提升,这是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总之,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需要研究。积极开展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研究,了解学业情绪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学业情绪作为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情感变量,与其他的影响因素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其中作用方式和机制以及密切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芳萍,陈传峰.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10,33(1):204~206.

[2]苏世将,马惠霞.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91~593.

[3]pekrun,r. goetz,t,& titz,w. (2002 ). 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a 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7,91~105.

[4]sophie govaerts, jacques gregoir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n academic emotions sca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sting, 2008,(8): 34~54,

[5]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39(5): 852~860.

[6]陆桂芝,庞丽华.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8,210(12):124~125.

[7]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33(4):934~937.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9)

一、问题提出

情绪智力即情绪智力 ,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1985年Payne在他的博士论文“情绪研究:发展情绪智力;自我整合;有关恐惧、疼痛和欲望”中首次将情绪智力与情绪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结构。但他的观点还很不成熟,也没有引起广泛注意。Baron于1988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创“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的概念。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重新解释了情绪智力并正式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4]。1996年salovey和Mayer对自己原先的理论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理论包括四个维度: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已成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健康[2]。

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对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越发关注,情绪智力方面的问题严重的甚至造成了大学生心理上的缺陷,近年高校犯罪事件频发,如前几年的马加爵事件、黄洋事件等,都暴露出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低下以及心理危机产生,亟待社会各界加以重视并积极应对[3]。现阶段研究偏向于对综合性院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状况的调查,而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极少。鉴于体育类院校的生源不同于其他高等院校,因此对体育类院校学生情绪智力进行现状调查,对提高其情绪智力有针对性的作用。

二、研究参与者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参与者

本文研究的参与者是北京体育大学(以下简称北体大)的学生。采用随意抽样的方法,在网络平台上发放问卷212份,回收问卷212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12份,学科生与术科生比例14:11,男女比例4:6。

(二)测量工具

本文采用萨日娜硕士论文中的情绪智力量表,本量表共33题,满分174分,从四个维度进行测量,一是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1-9题),二是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10-16题),三是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17-25题),四是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26-33题)。1-9题得分在27分以下,说明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较低,27-44分说明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一般,45-54分说明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较高。10-16得分在18分以下,说明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较低,18-25分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一般,26-35分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较高。17-25题得分在16分以下,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知识的能力较低,16-30分说明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一般。31-40分说明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较高,26-33得分在12分以下说明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较差。13-30分说明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一般。31-40分说明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较高[1]。

(三)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7. 0 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情绪智力的总体情况

表1表明:北体大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处于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与大学生的现状吻合[4]。

(二)学生情绪智力的性别差异

表2表明,北体大男生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北体大女生的平均分(P

(三)学生情绪智力的学科类型的差异

表3表明,北京体育大学术科生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北京体育大学学科生的平均分( P< 0.001) ;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的维度上,术科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学科生的平均得分( P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北体大学生的总体情绪智力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从各维度则可看到其并有良好的发展趋向。其中北体大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还有待提高。被调查者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思想及心理都不够成熟,容易对一些事物产生情绪化的认识,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被挫折阻挠,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忽略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的重要性,致使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正确判断。因此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的培养需要同学不断积累生活及学习中的经验。大学的各类社团、学生会以及实习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的途径。

北体大男女生情绪智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和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两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优于女生,这与性别角色差异不符(女生的表达能力优于男生),这可能与体育院校生源的成长及学习环境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验证。在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的差异说明了男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优于女生,在遭遇困境时男生更能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应对。

北体大术科生和学科生情绪智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术科生对自身及他人情绪的认知及对复杂情绪理解力更强。造成术科生学科生情绪智力差异的主要是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差异。术科生日常的运动训练中更加注重自身情绪认知与控制,并能够较好进行自我激励,拥有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比如外出比赛等。术科生从小培养的良好团队意识让其在认知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管理方面更胜一筹。

五、结论

北体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并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各维度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状,在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维度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体育类院校应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并做到协调发展。学校和家长要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情绪智力的重要性。

北体大男女生情绪智力存在差异。男生在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和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两个维度上优于女生。在男女生平均得分方面,男生情绪智力优于女生。

北体大学科生和术科生的情绪智力存在差异。仅在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其他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学科生和术科生平均得分方面,术科生情绪智力高于学科生。团队意识、更多接触社会以及更多的磨练机会是术科生情绪智力高于学科生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萨日娜.民族中学牧区高中生的情商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 殷利.中职生情绪智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29-33.

[3] 喻霞,罗双燕.高职院校大学生情商现状及其原因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68,70.

[4] 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02:293-296.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情绪通常是由内部和外部刺激所唤醒的动机、目的或动机行为的伴随物。在学习中,情绪和情绪唤醒能直接影响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模式和学习效能。根据在美国心理学学会期刊《心理科学》(Psychologicial Science)发表文章的约拿·伯杰(Jonah Berger)所言,情绪能被“唤醒”。心理学家经研究还发现情绪的唤醒水平对记忆产生影响较大,学习过程的任何情绪唤醒都会对记忆有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对课堂情绪起着主导作用,如果能科学利用情绪唤醒理论,处理好情绪效价和唤醒水平维度的关系,从而能达到最优水平的情绪唤醒,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认知活动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高职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界普遍认为,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也较弱;在多年的高职教育中,我们认为这种观念有其片面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高职学生在智力方面并不低于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只是他们处理信息或智力分配的形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往往难以较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事物上,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些学习特点凸显的负面值较大,而根据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成果,这是由于个体智力分配的结果。

其次,高职学生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方面,他们的优势明显在于处理形象化材料,而弱于抽象化的材料,这一特点导致高职学生长期记忆中信息归档能力较差,即对抽象知识记忆能力差。在进入高职院校前,许多基础知识是需要记忆的,加上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讲述、轻操作、重记忆、轻理解,这就使得他们进入高职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适应或不被兼容,他们的学习特点负面值被夸大,甚至被强化,当然也就在完成需要大量记忆的学习中表现不佳。而这种缺少成功的学习经历使他们产生并积累了挫败情绪,目前许多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和畏惧心理,和这种情绪的积累有很大关系。

总之,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为:实践动手动手能力强,形象化思维活跃;但他们对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知识理解及演绎能力较弱,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这些特点对高职教学有利有弊,如果高职教师正确应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将能有助于学生扬长补短,提升高职教学质量。

(二)对高职教学改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现在普遍认为高职教育主要针对岗位进行训练技能,其本身就是教授业务技能的体系,区别于以理论为主导、以实践为辅的本科教育。但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一些专业相关基本理论的教学仍然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便由于前面所述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抽象化程度较高的理论学习具有畏难情绪,甚至产生厌恶心理,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由于情绪唤醒影响对认知内容的加工,而且根据目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任何维度的唤醒都会对学习者对所习得内容的记忆有促进作用,因此如能下意识地将情绪唤醒有效引进高职教学,有助于消除学生对理论课程学习的畏难情绪,解决高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厌学问题,从课堂教学质量入手切实提升高职教学水平。进一步讲,通过这种情绪唤醒机制还能启发学生自觉运用科学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情绪唤醒理论对于高职教学改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高职教师在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什么层次或什么性质的认知对象,情绪唤醒都能对认知者对其的接受和处理产生影响。但是决定对认知产生影响的是情绪唤醒的水平维度而不是情绪效价,也就是说,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其唤醒水平度越高越有利于记忆。

情绪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认知过程中的动机、注意、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等所有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如何将情绪唤醒机制引入教学实践过程,在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切实注意把握和引导、激活学生的课堂情绪,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基于此,针对高职教师是否有意识地使用这一教学手段、以及是否能够合理应用情绪唤醒理论,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开放职业学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和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等八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百位教师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对情绪唤醒手段的敏感度,以及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一教学手段的使用现状和倾向。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教师43份,女教师37份。

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频数、频率、方式等方面描述了高职院校师生们对于情绪唤醒教学手段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我们发现部分高职教师已经注意到情绪唤醒理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能够下意识地采取情绪唤醒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记忆。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对情绪唤醒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而有所认识的也有部分对情绪唤醒理论理解得不够全面,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事先设计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更要考虑是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做到以情动情,以情动感,并以此为动力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思维活动围绕教学主题,全面启动进行,从而使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实现。那么,在当前的高职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们对于学生情绪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许多老师不能够很好地,确切地说不能够主动地采取情绪唤醒手段来引导学生。情绪唤醒教学理论旨在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愉快、兴奋、积极思维的主动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因此,为了在课堂上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们使用情绪唤醒这一教学手段去积极营造课堂情绪,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这一手段,对课堂情绪进行自我调解的配合。这也是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次,在能够主动运用情绪唤醒理论的教师中,又存在着对情绪唤醒理论的片面理解,许多教师认为情绪唤醒只应针对正面的或积极的情绪(如自信、快乐和欣喜等),而不应包括那些让人感到对负面的情绪(如自卑、愤怒、恐惧和悲痛等)。这样做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浪费了心理资源。从课题组对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只要是“跟自己的经历有关”的情绪刺激,无论其好坏都会令他们对学习内容记忆深刻。不能认识到负面情绪也能用于唤醒,对情绪唤醒理论理解不足是高职教师将其运用于教学时的主要问题。

三、对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建议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效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实践,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满足其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根据课题组的实践经验,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导入情绪唤醒理论,和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高职的教学决定高职学生在技能学习中有很大的产生式学习空间。而根据情绪依存性效应,只有处于产生式任务中时,个体积极地参与产生目标事件,调动起相应的情绪,才会对记忆产生促进作用。这里所指的产生式,是指通过个体自主学习过程,发现和掌握学业知识的过程。只有通过这种过程,个体才能将情绪和记忆内容进行重新编码,而在日后对记忆内容的提取中,也才能够有更多的内部线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自然导入情绪唤醒理论,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由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与教师的积极互动,这样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教学时,既要注重共性,又要突出对个体的关怀。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70年代提出了情绪三因素学说。他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三者的整合作用。其中,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情绪和情感是认知活动“折射”而产生的,因此,同一事件对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出现,可能被作出不同的评估或料想,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因为个体差异和不同的个体经验会导致对情绪唤醒的敏感度不尽相同,同样条件下的某一情绪唤醒对不同的学生效果也会不同。比如:空中乘务学生专业学生由于对专业的高度认同,在上机舱设备课程时就没什么畏难情绪,也就是无法唤起其畏惧情绪;而在演讲与口才理论学习中他们能力较差 ,教师则难以唤起他们在学习中的成功、快乐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共性的同时,照应到个性,这样才能够有効实施情绪唤醒。

(三)注重学生心理,适度把握情绪唤醒的维度和效价,科学地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

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根据情绪维度论,将刺激的情绪属性分为效价和唤醒度。效价的理论基础是正负情绪的分离激活,而唤醒度是指与情感状态相联系的机体能量激活程度。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效价和唤醒度对注意的影响是不同的。效价的作用可能反映在负性偏向效应上,即唤醒对象更多地被消极刺激所吸引。

在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心理,不仅正面情绪能用于唤醒,其实负面情绪也能用于唤醒,尤其和认知失调理论结合后,不仅可以提高情绪唤醒水平,还能帮助学生转化负面情绪,有助于他们的心理成长。所以在实施情绪唤醒时,应当记住这一原理:利用负面情绪唤醒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负面效应,而是为了强化记忆。

另外,高职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表征能力,又明白这一阶段学习内容又基本为实践技能培养服务,因此,在学习一些难以记忆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前唤醒学生积极情绪,同时注意调动学生运用探索式和启发性学习方式,对这些知识的记忆理解会有帮助。

信息时代使得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处理和记忆的信息越来越多,而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采集、处理及储存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一直以来,认知心理学都在探索情绪影响记忆的方式和机制,高职教育工作者也不断地研究如何科学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有効地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上的特殊困难,对于将情绪唤醒理论有效地引用到教学活动过程及情绪唤醒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设计等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情绪唤醒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11A030)阶段性成果。

(作者:袁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丁雪雁,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1]石定乐.浅析情绪唤醒机制在高职教学中的意义〔J〕职业时空2011-02-20

[2]解琼. 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的情绪表征及其归因分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11)

一、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讨

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个词是德国人barbara 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1]。1986年柏尼(w. p. payne) 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2]。而将情绪智力作为理论概念正式提出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p.salovey)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j.mayer),1989--1990年,他们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 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3]。在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goleman,他于1995年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此外,与现在的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eq)概念则是由巴昂于1988 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的[4]。2000 年,他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全面介绍了情绪智力的研究情况,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它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5]。

自从情绪智力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学者们纷纷给情绪智力下定义,如许远理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知与体验、描述与评价、调节与控制内省情绪、人际情绪、生态情绪的能力”[6]。陈家耀则进一步提出用情志力一词来概括有关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支持、导向和动力作用等心理活动。情志力的内涵是意向, 其外延, 从成分来说有情绪、意志和个性[7]。徐小燕、张进辅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它们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8]。这些概念均从不同的维度对情绪智力做了概括,但现存的问题是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与对情绪智力在国外的术语“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emotion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对其外延和内涵的恰当界定联系紧密。因此,如何给情绪智力一个恰倒好处的概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一)情绪智力的学院派理论及结构

以mayer和salovey 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9],学院派对情绪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能力模型取向[10],能力模型是指能力的情绪智力,即反映了直接与标准智力定义相关的、人的实际心理能力[11]。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描述影响成功的情绪特征,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它包括准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以及适应性地调控情绪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情绪智力结构的三因素能力模型。但此时情绪智力定义以及结构的划分都是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没有实证基础。后来,他们分别于1997年、1999年、2000年对情绪智力的定义及结构进行修订,最终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连接认知与情绪的心理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结构的四个维度[12]。这四个维度从最基本的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开始,到情绪管理调控能力为止,是按照每种能力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具体内容为:

1.情绪的感知、表达能力:指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从他人、艺术活动、语言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即促进认知行为,使问题解决、推理、决策和创造更为有效的能力,包括情绪对思维的引导;情绪对信息注意方向的影响;心境的起伏对思维的影响;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等多方面的能力。

3.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指认识情绪体验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认识情绪转换的可能性及原因的能力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使用特定的词语来命名情绪并能有效的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该能力是“最具有认知意味的”。

4.情绪管理调控能力: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判断并成熟地进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觉察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调节与别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等。

(二)情绪智力的实务派理论及结构

以goleman和bar-on为代表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向导,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到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9]。实务派对情绪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混合模型研究取向[10], 混合模型是指特质的情绪智力,属于人格范围。即给情绪智力列出了一组人格特点菜单,如“同情、动机、坚持性、温情和社会技能”,我们将这理论及结构称为“混合模型”[11]。

1.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1995年,goleman在畅销书《情绪智力》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情绪、管理情绪、自我动机、认知他人情绪、处理关系的能力[13]。他认为情绪智力在帮助个体取得成功上起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大,并且情绪智力可以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1998年,他在1995年情绪智力定义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5因素情绪智力理论结构[14]。这个结构共包括5个因素,25种能力。后来他又结合了richard boyatzis等人的研究把这5个因素25种能力精炼成4个因素20种能力,它们分别是自我觉知(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自我管理(包括自控能力、信用度、责任心、适应能力、成就动机、主动性),社会觉知(包括移情、对团体情绪的觉知、服务倾向性)和社交技巧(包括帮助他人发展、领导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革新能力、协调能力、凝聚力、协作能力)。

2.bar-on 的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bar-on于1997年提出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15]。bar-on提出,情绪智力由个体内部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等五大主成分构成,其中,个体内部成分包含情绪自我觉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和独立性五种相关能力;人际成分包含共情、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三种相关能力;适应性成分包含现实检验、问题解决和灵活性三种相关能力;压力管理成分包含压力承受和冲动控制两种相关能力;一般心境成分包含幸福感和乐观主义两种相关成分。这样,由五大主成分和15种相关能力组成了情绪智力系统[16]。bar-on认为这15种能力是情绪智力最稳定、最有效的成分,对个体总的情绪幸福和应对生活的能力起决定作用。

三、情绪智力的研究方法与测量

(一)情绪智力的研究方法

在情绪智力研究开展的早期,曾出现过只强调经验范式而缺乏实证研究的现象。随着情绪智力研究地逐步深入,其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罗森塔尔设计的了用来衡量辨别他人情绪特征能力的非言语敏感测验(简称pons);walter mischel设计出果汁软糖实验来分析控制冲动、延缓满足、抵制诱惑的水平对将来成功的影响;seligman塞利格曼根据这种观点设计了乐观态度测验,进而将这项测验应用于人才的选拔。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情绪智力”倍受关注。其始创人picard教授认为,要使计算机真正智能化,适合人的需要并能自然地与人互动,就必须使它们具备识别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即人工智能要具备被称作“情绪智力”的东西[17]。虽然情绪智力的人工智能研究刚起步,但已显示出令人兴奋的前景。情绪智力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前沿性另人欣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重定性研究而轻定量分析。

(二)情绪智力的测量

1.schutle的eis量表

情绪智力量表(eis)是schutle等人根据salovey和mayer(1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一份自陈问卷。它共有33项,可用于评估人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此量表的高分者通常更为积极、更能克制冲动、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恢复、较少的情感障碍和抑郁、更富有同情心、更能自我监控。

2.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

该量表是mayer等人于1998 年编制的, 1999 年他们又发表该量表的修订版[12]。该量表是能力测验而非自陈测验。该量表以行为表现为基础,测量被试觉察情绪、鉴别情绪、理解情绪和控制情绪。它包括的四个维度十二项任务分别是:感知情绪(4项任务)、同化情绪(2项任务)、理解情绪(4项任务)和控制自我情绪(2项任务)。该量表有整体评分和专家评分两种评分方法。此量表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都很高, 尚无预测效度的报告。修订版与旧版的不同之处在于,旧版把多数人一致性作为正确答案的指标,修订版则把专家打分作为评判的标准。为了再次改进修订后的meis,mayer、salovey及caruso等人又编制出了msceit v1.0 和msceit v2.0。msceit是一个基础能力量表,共有141 个自陈项目,适用于17 岁以上的人群。该量表旨在测量人们执行任务、解决情绪问题的质量和程度,而不是依赖个人对自己情绪技能的主观评估来计分。

3.情绪智力调查表(eci)

该量表是goleman等人根据goleman1998年提出的精练后的情绪智力模型编制的,它可以测量该模型提到的4个因素20种能力。该量表有很高的内容效度,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此量表的预测效度的研究。eci包含了goleman情绪智力模型的所有内容,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情绪智力评价工具。该量表的使用要求也较严格,使用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合格后方能对施测结果给予正确解释与指导。eci可以全方位评估个人和团体的情绪能力。

4.情商问卷(eqi)

eqi也叫《bar-on情商量表》,它是bar-on于1997年编制并出版的量表。该量表是国际上著名的心理量表之一。它包括5个主成分量表(其中包含15个分量表)和2个效度量表,共133个题目。其中主成分量表有:内省量表、人际量表、适应性量表、压力处理量表、总体情绪量表。效度量表则分别是乐观印象和悲观印象。eqi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18]。该量表出版后,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目前已被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人格、学习能力等多种领域,被共认为是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19][20][21]。

5.工作能力量表-ei版(wpqei)

wpqei用来测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它以情绪智力的概念模型为基础,包括七个成分:创新,自我意识,直觉,情绪,动机,移情,社会技能。共有84个题项。员工在工作中可以把量表中的信息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起来,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除了上述量表之外,我国已有学者将darwin b. nelson 和gary r. low 两位博士于1998 年编制的情绪技能问卷翻译和修订成中文版并投入试运行[22]。

三、小结

随着情绪智力受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情绪智力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将进一步深入,bar-on宣称:“eq时代已经开始了”[9]。情绪智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毕竟对情绪智力正式研究的时间还不长,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学界如何才能给情绪智力一个统一的概念?到底是学院派的能力模型理论更有说服力,还是实务派的混合模型理论更好,抑或二者相结合的为最佳,再或还有其他的理论模型有待发现?如何培养和提高情绪智力?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对情绪智力的定义、理论、结构、研究方法、测量方法、应用进行探究。同时对情绪智力研究可能会呈现的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情绪智力研究方法和测量方法将在多样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情绪智力量表的社会实用性研究将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专家们将研究形成中国自己本土化的情绪智力理论及量表。

参考文献:

[1]曾性初:《情志与情商》,《教育研究》1999.3.

[2]payne ,w. l. a study of emotion : 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 - integration ; relating to fear ,pain and desire. dissertation ab2stracts international , 1986 , 47 , (01) ,203a.

[3]salovey, p. , &m 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personality , 9, 185- 211.

[4]bar-on,r.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erational concept of psycho2logical well - be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rhodes uni2versity ,south africa.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