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2:59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46-01

神经外科是危、急、重症科室。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神经外科护士承担着神经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这对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急救技能等基本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病区是年轻护士居多,这对我们对年轻护士临床工作专科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如何做好神经外科年轻护士临床工作专科能力培养与评价工作做如下探讨。

1 方 法

1.1 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我们在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后即开始专科理论知识的讲座,让她们在干中学、学中干。第一阶段讲座由护士长、带教老师及高年资主管护士承担。主讲内容为:神经外科基础知识、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如何观察病情、护理交班与护理病例的书写格式与要求等。在工作了一个月后,护士通过临床实践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临床中接触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与护理工作。此时再进行第二阶段讲座。该讲座由科主任和高年资的主治医师承担。主要对神经外科常见病进行系统讲授。同时讲授每个疾病的护理要点。第二阶段讲座后,进行理论考试。在工作中随时结合病人进行提问,以便了解掌握程度。系统学习完成后,再制定以后每月的小讲座,内容针对新技术、新业务。护士长随时进行晨会提问,每月进行考核。

1.2 神经外科专科操作培训 新护士岗前培训后,在理论讲座的同时进行操作培训。让每个护士从一开始就建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和规范化的技术操作。让护士先观看演示员操作,而后进行练习,带教老师或护士长在旁指导。在工作中多提供操作机会。安排认真负责、有带教经验的高年资护师随时指导,并以良好的言传身教给新护士起一个榜样作用。对神经外科一些常用技术操作如:气管切开换药、吸痰、翻身拍背、导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操作应着重指导,让其掌握正确、有效的手法。对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除颤仪、气垫床等仪器的操作使用应先讲解再示范,然后再指导操作,并练习掌握。各项护理操作均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逐项考核,并在日常工作中养成按操作流程做各项操作的习惯。

1.3 病情观察 了解病情,熟悉护理要点是观察病情的关键。要求护士有针对性的做好每位病人的护理,了解病人的九知道(床号、姓名、诊断、主要病情、治疗、护理措施、心理状态、饮食、潜在危险与预防措施)内容,掌握病人的发病机制和高危因素,有针对性观察。重危、手术后病人是最易发生病情变化的,对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预防,密切观察。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把全科所有病人的病情传达到每位值班人员、特别是危重病人,让每位护士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新护士的警惕性和敏锐性,培训中要求强调对病人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的观察,正确判断病人出现的每一个危险征兆、特别是脑疝发生的前兆,及时向医生汇报,从而赢得抢救时间。

1.4 对新护士急救知识的培训 在新护士的培训中除业务讲座外,还让她们亲自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锻炼她们在抢救工作中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有条不紊的执行每一项医嘱。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让每位新护士反复练习。在新护士培训期间,要重点培养新护士的责任心与慎独精神。在最初的培训阶段,要求每一位带班护师除将娴熟的专业抢救技术传授给新护士外,还应将护士应有的素质,高度的责任心、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感染给每一位新护士,让她们在榜样力量的激励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护士。

1.5 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 责任心和查对制度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科室优良的工作传统,良好的工作氛围,高年资护士的人品医德及对工作的高度热情,高超技术,对新同志的关心都会对新护士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她们树立爱岗敬业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1.6 工作能力与自信心的培养 一个护士的工作能力与自信心的建立,可使她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在这方面的培养中,护士长指导、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带教老师的帮助、同事们对其工作能力的肯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评 价

2.1 从2010年开始,通过两年多对年轻护士临床工作专科能力培养,年轻护士的学习热情和专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2.2 我们科从2010年至今共培养年轻护士11名,现病区5年以下的护士占总人数的65%。年轻护士大多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不熟练,理论知识与实践差的问题。科室通过对年轻护士临床工作专科能力培养,使她们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及应急技能都得到了很快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她们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对患者关爱负责的态度。护士的自身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2)

【摘 要】目的:探讨护士压力产生的来源及应对策略,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让病人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方法:根据护士产生的压力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对策措施。结论: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很大地缓减了护士身心压力,调节不良情绪,提高了为患者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压力;对策;优质护理

神经外科是以护理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危急,病情变化突然,观察难度大,预后差为特征的科室。入住的患者意外发生的比率高,住院日程长,医疗费用高,因此产生的医患、护患纠纷也较频繁。其科上班的护士比普通科室护士肩负的工作压力也要大,身心疾病患率高,对神经外科护士采取针对性工作压力防范措施来促进护士健康,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是有必要的。

1 神经外科压力原因分析

1.1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负荷过重

其科患者昏迷病人多,完全无自理能力,按整体护理的标准,基础护理工作量大,要求护士有较高的工作能力预见这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护士既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同时还要从事病人的生活护理及大量精细的技术操作。有研究表明:92.86%的神经外科护士认为工作强度大、护理技术要求高。其次是中、夜班轮班造成护士的生物休息模式絮乱,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时间刺激,会使护士脾气急躁、易怒。[1]

1.2 护患沟通难度大

神经外科的患者特点是急性期意识障碍,气管切开的病例多,与此类病人困难,护理措施实施的配合无法形成。又因疾病的预后差,患者偏瘫或再次需颅骨修补而未达到家属的预期愿望,造成不理解,巨大的医疗费用使患者及家属心生不满,家属往往把这些不理解累积后宣泄到护士身上。

1.3 工作风险性高,职业暴露与损伤

医疗工作是高风险工作,往往一次查对不到位,用药时间的不准确都将会对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长期的强迫性行为,让护士过度精神紧张,有患精神疾病的危险。危重患者抢救争分夺秒,吸痰时外溅痰液,包扎伤口时的血液溢出,以及患者因意识障碍、躁动等造成护士身体的伤害,这让神经外科护士工作时更加谨慎。

1.4 知识的积累与更新

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手术方式及医疗设备的更新,要求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要不断的提高。研究表明约15.6% 的神经外科护士的压力与知识不够用和业务技能不足有关。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自身学历,来面对各种院内考核和职务晋升,使护士对自身能力不满足及过高期望,产生忧郁而造成心理压力。

1.5 社会性质不认可与尊重

护理工作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护护关心和医护关系等。而护士是医院的底层职业。整体护士模式要求护士的工作患者满意、医生满意。

社会满意,而她们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不是正比的,患者和家属的无理取闹,医疗费用的争论,兼属医生的下级地位,不平等的奖金福利。造成了护士心里压力。研究表明,人们有时更看重自己的社会组织地位,主要是看重工作气氛和环境。[2]

2 对策

2.1 护士自身对策

(1)思想上要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责任心,注重自身职业医德的修养。

(2)树立维权意识,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知晓患者与自身的权责关系,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按规范与制度执行,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3)提升业务能力,全面发展,神经外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不断接受新的急救技术,掌握疾病的抢救流程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护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学术讨论,提高敏锐快捷的应对能力,有效地应对护理工作,工作上得心应手,压力自然减轻了。一个优秀的护士,在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适应新时代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前提下,还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如计算机、外语、人文科学等,还应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提供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护理,才能跟上护理专业的发展

(4)充分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建立好人际关系,多参加院内的集体活动,预防职业疲倦,学会呵护自身健康,找时间参加心理调节班,学习正确放松和发泄方式。

2.2 医院对策

(1)院方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认识护士的工作压力与不良后果,改善工作环境,院多是绿化环境,文化知识长廊,健身、休息场所。

(2)加强职业防护,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建立防范机制,提供充足的物资和后勤保障。

(3)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建立激励机制,多对护士人才充分肯定。提高护士福利,派遣外出学习的机会。

(4)人性化管理,管理者应该合理安排护士工作,按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性质、时段弹性排班。院级领导多下基层听取临床护士心声,帮助协调部门工作,关心护士生活,了解护士的工作困难从而减轻护士身心压力。

2.3 社会策略

(1)健全医疗法制,提高执法力,严厉打击扰乱医疗秩序的不法行为。

(2)新闻、媒体多作医院的正确、积极方面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护士这个行业。

(3)提高全民素质,建立平等的道德平台,给予护士这个群体的应有的尊重和社会认知!

3 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以颅脑伤居多,护理这类病人护士不但需要在业务技术上求精、而且还要有更大的精神、心理压力承受力。合理控制神经外科护士压力源可以更好推进病房优质护理的发展,医、护、患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3)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随时抢救,所以,神经外科护士要求技术全面,观察病情到位,随时准备抢救,面临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护理质量[1]。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存在的心理压力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以减轻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现报告如下。 1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

1.1  高度集中的工作环境: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随时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性,24 h各种技术操作不间断(如吸痰、静脉滴注甘露醇、退热药等)尤其夜班,护理人员少,经常面临危重抢救,患者的情绪异常(如额叶损伤引起的异常喊叫),监护仪、除颤器、吸痰器、物理降温仪等的报警声及操作时的各种声音,患者家属的沮丧及哭叫声等,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担心随时有可能发生脑疝及呼吸骤停,使护理人员心情高度紧张,造成抑郁以至于情绪障碍。

1.2  工作强度大及超负荷工作:在新的护理模式下,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了,要求责任护士对所管理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尤其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大多数昏迷、卧床、植物生存状态,基础护理要求非常到位,那么无陪护管理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及强度。另外,技术操作多,如:吸痰、导尿、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护理、轴线翻身、4次/d甘露醇、2次/d甘油果糖等,工作要面面俱到,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时刻巡视病房,防止意外发生,这就要求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操作过硬,动作迅速,反应灵敏,更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以适应繁重的护理工作。

1.3  职业压力:近几年,护理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比较多见,但是,在医院即使护士学历再高,也没有体现出价值,属于医院的最低层次,所付出的与所得到的不相正比,甚至反差很大,很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另外,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医疗诉讼越来越多,在工作中有些患者和家属不理解护士工作,不配合护士安排,甚至随意辱骂护士,蓄意闹事,使护士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护士往往顾全大局,而压抑自己的感情做出妥协。护士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当外部压力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容易出现护理差错事故。

1.4  社会环境因素:神经外科护士所面临的服务对象大多数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随时有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而且几乎住院一段时间后都倾家荡产,脾气暴躁,精神沮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非健康状态的特殊群体。这就要求神经外科护士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这些都给护理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2 应对措施

2.1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应清洁、宽敞、整齐,尽量降低各种仪器的报警声音,有利于患者休息,有利于护理人员减轻压力,现代神经外科集中了许多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技术性强,工作繁忙,应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继续深造的机会,提高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掌握娴熟的技术和过硬的业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工作之余,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释放压力,如参加有氧运动;利用假期外出旅行;发展个人爱好等等,缓解思想压力,恢复心理平衡[2]。

2.2  提高护士地位,实现社会价值:现阶段,聘用护士逐渐增多,虽然同工同酬,但是基础工资太低,没有体现出护理文化水平及所付出辛苦的价值。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对所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医院领导应关心、支持护理工作,适当提高护士待遇,并且增加晋升和深造的机会。充分利用媒体、广播、网络等对白衣天使进行正面宣传,使白衣天使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自豪[3]。

2.3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技术:神经外科疾病比较复杂,用药品种比较多,护士应该掌握各种药物的剂量、方法、途径等,以便于抢救。另外,加强技术操作的培训,神经外科技术操作比较复杂,要熟练掌握各种操作的程序,并且不断更新知识,从而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定期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举办讲座,提高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经常维护各种抢救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应对急危重症和突发事件的判断处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减轻心理压力。

2.4  加强沟通,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健康的心态是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护患沟通、护护沟通、护士与家属及护士与机关、后勤等的沟通,及时与家人倾诉自己的无助和不快,分享工作的快乐与困扰,让家人理解及支持你的工作。同时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如:学习瑜伽、欣赏音乐、旅游等,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性格和理念,正确对待工作当中的一些不愉快,减轻护理工作带来的压力。

2.5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理工作应对能力:护理人员除了加强学习护理业务知识,还要加强法制教育的学习,如:《护士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加强法制观念,提高风险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27-01

神经外科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复杂且变化很快,因为颅脑疾病和受伤导致的意识障碍以及感知障碍,使很多并发症甚至是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很高,也由此引发相当多的医疗纠纷。美国医院将神经外科与妇产科并列为风险最高的两个科室,而内科的风险低于前者的15%。护士的业务水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也是护理工作内在质量的重要组成[1]。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必须降低危机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有正确的判别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间对神经科护士进行了关于护理问题认知水平的考查,并由此制定了处理规范,既提高了护士业务水平,又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现阐述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院在此期间工作在神经外科的护士共28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23人。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0.2岁。本科学历6人,大专19人,中专3人。有主管护师职称的5人,护师10人,护士13人。工作年限在2-16年,平均4.8年。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由专人设计、发放和回收统计,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2)调查对象对护理问题原因的认识程度,如管理制度、医疗花费、护患关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问卷附有统一的指导答题部分,使护士写出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答案均为“是”或“否”两个选项,最后认知率等于“是”的答案数除以“总答案数”得出。此次问卷全部回收,有效。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神经外科护理问题原因分析

3.1.1 病房管理制度 存在的问题有:对护理和抢救经常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不周,有些设备和药品数量不够或种类不齐,使用后补充不够及时;病房陈设和病房用品不完善,不能做到用后立即消毒处理;一些设备性能较差和保养维修不够。另外,护理文书是医疗纠纷的重要资料[2],因为它与患者的医保、赔偿的问题息息相关。

3.1.2 护理质量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能否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能否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患者身上;是否对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是否严格;是否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范,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是否不折不扣的执行医嘱。这些都将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3]。

3.1.3 医疗花费 本科患者多数病情严重,病程冗长,有很高的致残和死亡率。在患者亲属长期照料病人期间,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容易反复,甚至有昏迷或死亡的可能,同时医疗花费居高不下,一些亲属容易冲动,责怪医院,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医疗风险,在此条件下非常可能发生医疗纠纷。

3.1.4 患者原因 ①床上坠落:很多患者意识不清,肢体运动障碍或者短时间内行动受限,这些都可以导致患者从床上坠落。②压疮:患者进行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不能自由活动,皮肤有可能出现水肿、抵抗力下降的现象,如果患者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的话,出现压疮的几率就非常大了。③摔倒:一些情况下患者容易摔倒:患者年龄过大;地面湿滑;灯光昏暗;缺少护栏;服用影响意识的药物等。④感染:气管插管、静脉置管、引流管等都可以破坏患者身体原来的防御能力,一些治疗和检查操作也可以损害患者机体的防御机能,使外部病菌进入患者体内,感染的可能性大为升高。⑤误吸: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空气中很多病菌可以直接进入患者呼吸道,而气管内套管或者吸痰操作时也可能导致患者呼吸道感染。

3.1.5 医患关系 神经外科的患者病情复杂、反复,昏迷也经常出现,一些护理人员不擅于和患者与亲属进行沟通,不能合理、耐心的回答患者及亲属对病情、用药、护理和费用的提问和质疑,很容易使亲属情绪激动,让本来就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患者亲属对医院的不信任更为严重。

3.1.6 人事管理 神经外科的工作压力大,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身体疲惫、精神紧张,工作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3.1.7 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 神经外科的护士不仅要掌握本科的护理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抢救知识。如果不能熟练掌握操作规范,正确应对常见故障,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问题。

3.2 解决问题的措施 我们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后提出整改意见,提高护士对护理问题的认知程度,提高护理水平。

3.2.1 强化病房管理 建立健全的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制度,病房进行重新布局,抢救程序规范化,抢救药品摆放位置固定,由专人检查是否需要补充和更新。新设备、仪器在使用前进行培训,确保使用方法正确,不发生事故。强化各项管理制度,如无菌工作制度和物品清点制度等。

3.2.2 提高服务意识 神经外科患者行动不便,卧床时间很长,并发症也较多。因此在护理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细节,预防压疮发生。确保床单干净、干燥,使患者保持在舒适的。密切注意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情况,定期巡视。基础护理是患者安全、舒适的重要方面,是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直接表现了护士对患者的服务精神。护士要严密监视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各类管道要保持畅通,仔细记录引流液体的流量、颜色及性质等数据,严密监测切口是否有渗血出现,劝说患者饮水以防止泌尿感染。如果患者有强烈的疼痛感,要立即治疗,或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来减轻他的痛苦,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

3.2.3 改善医患关系 护士要耐心而有效的与患者、家属沟通,回答他们对医疗工作的问题和质疑,尽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护理工作。让患者家属知道护理中潜在的危险及应对措施,及时向家属通报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加深家属对患者疾病的认识程度,稳定患者情绪,为促进患者康复创造条件。

3.2.4 完善人事管理 实行弹性值班制度,在午班、晚班进行交接时严格遵守程序,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排班搭档合理化,尽量安排新老、强弱进行搭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发掘人力资源。

3.2.5 系统化培训 定期对护士进行业务水平的培训和考核,包括疾病护理知识,专用仪器的使用等。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工作制度,安排知识培训和讲座。

只有提高护士对护理问题的认知程度,健全各种制度,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谐医患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才能为患者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5)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护士长必须关注护理人员的工作核心能力,并逐渐意识到培养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使核心能力理论受到关注,因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甚为重要。培养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需要工作后的多角度全面锻炼及正确引导,根据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的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专科护士的护理培训,要求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综合能力,自我效能,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更有效地推动神经外科护理专业向前发展。

1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

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护士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培养、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最主要能力。

2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

2.1培养内容

2.1.1根据神经外科专业特点进行培养应围绕神经外科专业特点、核心能力,即专科基础知识和临床技术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接受能力、管理和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制定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计划及训练课程。对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方面着重从思想方面进行,重点培养低年资护士的观察病情的能力和基础技术操作的能力。2.1.2根据护士分层级进行培养根据层级可将临床护士分为N0级、N1级、N2级、N3级、N4级等;N01大、中专、本科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的护士;临床工作未满1年的护士。N02大、中专、本科毕业,取得护士执业证的护士,临床工作未满1年或不能单独顶岗的护士;N1.1大、中专、本科毕业,护士职称<3年;N1.2大专、本科毕业,护士职称≥3年;N2.1本科毕业,护师职称<2年;专科毕业,护师职称<3年;N2.2本科毕业,护师职称≥2年;专科毕业,护师职称≥3年;N3.1本科毕业,主管护师≥3年,N3.2本科毕业,主管护师≥3年;N4.1本科毕业,副高职称或获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的N3.2护士;N4.2本科毕业,正高职称;针对N0级常见疾病诊疗、病情观察及护理进行培训;针对N2级临床专科护理和技能、重症患者护理、临床个案分析、护理质量标准、不良事件的报告、教育和培训、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及护理、护理质量管理及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教学能力进行培训。针对N3级对特殊专科护理、护理管理能力、护理科研、教学能力等进行培训。N4级护理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

2.2培养方法

三级三严训练。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谨态度、严密组织、严格训练、护士在职培训制度、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医患沟通、规范化培训、岗位职责培训、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临床护理技术、培训意识和能力等。②重视培训方法。在学校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以“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职时多参加专题理论讲座、培训班、学术会议,临床实践教育,随时随地培训,定期考核。要自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留心和学习他人方法与技巧,抓住一切机会和环节不断提高自身能力。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大力宣传体现当代护理精神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对新入岗的护理人员要求严格实施岗位前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用白求恩精神鼓舞和激励护士,增强其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神圣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宣传体现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正面典型,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优质服务的程序和服务内容,全面提高服务档次。④制定严谨的神经外科教学计划,提高护士的学习热情以及理论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护士都感到有着很强的学习压力和动力从而不断超越自我,有力地促进了护士个人的成长,并定期考核。⑤继续教育是专科护士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最佳平台,是一种短期的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护理部发挥领导决策作用,将再教育的重要意义输送给每位护理工作者并开展继续教育项目,根据需要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专题讲座,指导护士掌握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护理技术。通过培训班,学术会议、护理期刊等大容量高强度的传播信息利用护理期刊进行在职教育,这都是切实可行的有效宣传办法。⑥实行一对一带教,主要是针对新入科护士以及实习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年资高的护士进行一些新的知识传输,较有难度的课程集中学习和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演讲与互动式教学,培养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利用知识的掌握,大量数据也显示,工作能力越强和护理人员其演讲能力也很强,且更喜欢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能提高其核心能力。

2.3培养评价

①自评。自我评价通过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神经外科相关专业的学习,不但提高学习效率,更增强学习的动机。②他评。护士各方面能力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在95%以上,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通过对护士为患者护理工作的调查考评,示培养和评价均为较便利的方式。有暗访者分别对患者、护士进行调查、访问,综合所有评价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及操作能力,同时要求护士按时上交对自身沟通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做出理性的自我评估。

3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①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是完成绩效所需的关键能力,虽然可能只占个人所有能力的20%,但却影响着80%的工作绩效。护士核心能力已经成为考核护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并且对护理专业发着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护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细心护理患者,还要随时记录患者情况及每次护理的相关事宜。现在的整体护理,更着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因此护理工作人员不仅护理伤患,预防未发生伤害还要从事伤患合理性管理,培训学习等相关工作在职场中扮演保护者、治疗者;其次核心能力就是在服务体系中人的能力处于核心体系地位,又经常被称为核心能力竞争力,具有普遍性、可迁徙性、必备性、重要性和教育指导性的特点。医院管理者可根据每个护理工作人员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制定可实行的能力培养计划及方案,形成阶梯式培养方式,这样不仅能提高管理者,也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举多得。②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也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相对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成为了医院管理者考评的重要项目。优化护理人员的能力结构及综合素质,是护理者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做应急处理,并且完成危重患者的抢救处理,同时做好记录。增强护理人员社会荣誉感及成就感。这不仅增强了护理总做人员的个人发展,也能进一步促进护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神经外科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工作的发展需要,也是护士专业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的动力,更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优秀的服务保障。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6)

神经外科是危急重症科室,病人病情变化快、常合并有多脏器功能失调,病情复杂。神经外科护士承担着神经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这对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急救技能等基本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评判性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是一个有目的的内心活动,人们在进行这一内心活动时,将会产生想法并对产生的想法加以判断和评价。其特点是主动性、独立性、反思、全面审查和有说服力的评判 [1] 。目前,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观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护理从属于医疗,而非独立学科。观念上的滞后表现为护士的从属性、依赖性的存在,正是这种从属性和依赖性导致护士缺乏评判性思维的主动性。在临床护理中有护士存在机械执行医嘱的现象,对于错误而不切实际的理论观点缺乏鉴别能力、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士的专科和专业技能,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1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1.1明确评判性思维的概念,认清其与开展护理工作的相关性

组织全病区护士学习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特点、组成、应用意义及与护理程序的关系,让护士认识并达成共识。评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在质疑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认识过程,护士执行医嘱、观察病情、科学研究中均需应用评判性思维方式来进行护理工作,才能提高护理质量。目前,在美国等护理教育和实践较先进的国家,评判性思维不仅已纳入护理教育中,而且在护理实践的应用中也展现它的应用价值[2]。因此,将评判性思维的理念和技能培养应用于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的继续教育,无疑是对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护理思维方式的拓展起到推动作用。

1.2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实施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特点,每周组织一次,由护士长主持的护理案例分析和讨论,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方式,从质疑的角度对案例中护士是否掌握病情观察的要点、护理措施是否得当、记录是否全面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实例验证与实施评判性思维过程,从中学习、获益、加深印象。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有效的预防各种差错和纠纷。

1.2.1 病情观察的评判性思维危急重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后,要进入病情相对平稳的观察阶段,这阶段主要是在延续抢救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相继出现的并发症和病情变化。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多收集资料,善于发现问题,运用评判性思维技巧,判断资料的可信性,并进行归纳作出推论,根据观察,区分病人的资料是否与病情加重问题有关。例1:患者脑垂体瘤术后恢复期,病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但病人自觉乏力,食欲下降,护士在了解病情后及时汇报了医生,医生认为病人体质虚弱并无异常,但护士坚持病人全身状况不如昨天,后查电解质提示病人低血钠120mmol/L,予及时静脉补充氯化钠溶液并增加食盐的摄入等处理。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及时的汇报病情给医生提供依据,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病情观察的要求反而更高,评判性思维要求护士要对病人的病情观察要有预见性的思考,当然这也要求护士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1.2.2 药物应用的评判性思维护士在执行用药医嘱时病人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首先被护士察觉,护士及时报告医生病情的变化,为医生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3]。例2:患者脑出血、昏迷,交替应用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三种脱水药物,治疗期间护士在应用某一脱水药物时发现病人血压偏低,皮肤粘膜明显干燥、弹性差,此时护士对应用脱水药物的治疗进行评判性思维,收集过度脱水的资料,并将病情汇报医生,停止脱水剂的使用。药物应用的评判性思维是对药物治疗的作用与副作用的临床判断,体现护士对专科知识和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执行医嘱的同时要依据病情的变化确定护理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调整治疗药物,取得更好的疗效。

1.2.3 应用仪器设备的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过程要求人们关注问题、盯住问题、分析和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推进问题的更替和转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4]。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在临床应用时不仅要求护士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流程,更要求护士在应用仪器前全面评估仪器的性能和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判性思考,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仪器设备,取得最佳的效果。例3:护士遵医嘱用药,尼莫同50ml维持12小时静脉滴注,护士选择输液泵设置4ml/h控制输液,预算控制在12小时输完,结果50ml药液在7小时内就全部输完了,不符合医嘱的用药要求。输液泵和微量推注泵,这两种仪器都是用于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和量的,但其精确度却不同,一般来说输液泵在控制输液的精确性上不如微量推注泵,在使用过程中护士没用应用评判性思维,根据输液的量和所需控制的输液速度来选择仪器,如药物总量大于60ml,一般宜选用输液泵,如药物总量小于60ml,且速度要求慢、精确,则应选用微量推注泵。应用各种仪器设备的评判性思维,是护士利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病人、病情和仪器设备进行全面评估的体现,运用评判性思维能使危重病人的护理更加具有个体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1.2.4 护理记录中的评判性思维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正确客观地护理记录是高质量护理工作的体现。例4:老年患者,男性,脑出血经保守治疗恢复期,意识朦胧,语言含糊、生活不能自理,由两个女儿照顾其生活,但两个女儿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一向不统一,患者的大女儿不听医护人员劝阻执意为其父亲实施电磁针灸疗法,并亲自在其父亲虎口、内关、足底、后背等多处穴位使用自带治疗仪20分钟并涂抹不明药液,过后护士在为病人翻身拍背时查看了病人的皮肤并无异常,但当班护士认为病人大女儿的行为可能会对病人产生影响,于是将所有情况客观的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十小时后病人的虎口、内关、足底、后背果然出现红斑和水泡,对病人的皮肤造成了极大的损伤,此时病人小女儿对护理工作产生质疑,认为是护理不当造成的,然而客观的记录真实的反映了问题,避免了一场护理纠纷。虽然案例中的情况是少数的,但从评判性思维的角度,护士在护理记录的问题上进行分析思考,虽然当时没有发现病人皮肤异常,但护士有预见的记录为后面发生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1.3运用评判性思维成果,不断改进专科护理工作流程

在每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每月进行护理质控分析,分析和总结每月的护理质量情况,并应用PTCA循环不断改进科内的工作流程,修改护理常规和一些规范。例5:垂体瘤的患者术后观察尿量,在多次的案例讨论后总结护理流程为,垂体瘤术后病人在尿管留置期间每小时记录一次尿量,尿管拔除后记录每次尿量,每6小时结算一次,并记录24小时的尿总量。同时尿量的观察还应排除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药物的干扰。这样及时准确的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能及早的发现尿崩等并发症,而且还排除了脱水药物对病情观察的影响。例6:呼吸机的备用状态,在神经外科的急救护理工作中,呼吸机的使用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在案例分析中发现,临床建立人工气道后到连接呼吸机还有一段的时间,主要是在呼吸机管道的连接和参数的调节等环节上,如果呼吸机预先连接好管道备用,则存在管道的消毒和费用问题,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在呼吸机备用时连接好非一次性使用的原装硅胶呼吸机管道,并完成好呼吸机的测试,使呼吸机真正处于备用状态,备用期间管道每周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并标注消毒日期,这样既保证了呼吸机的备用,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效果评价

2.1护士通过对评判性思维的理论学习,明确了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确定了评判性思维在神经外科专科护理中应用的重要作用,评判性思维不只是一种理论,重要的是实践者自身改变其思维方式,认同并接受这种思维方式,通过教育和实施训练,使护士明确评判性思维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现代护理工作对评判性思维的迫切需要。正确树立医生与护士是合作关系,而不时依附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建立在日益发展的护理学与护士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具体在工作中则体现在专科护理能力的日益完善及对医生工作的配合和监督补充等。

2.2通过对专科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护士拥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前提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对患者关爱负责的态度。通过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无形中促进了护士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家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创造性的工作及不断总结、积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3评判性思维运用于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护士在日常护理中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论证新流程是否合理、新规定是否正确,从而促进专科护理的不断发展。

3结果

从2007年开始,通过一年多的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实施,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的学习热情和专科护理的能力得到提高,专科护士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向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80%的护士开始撰写专科护理论文,90%的护士掌握呼吸机、冰毯和重症监护技能。专科护理开展有序,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2007年护理不良事件共6起,2008年1~10月共2起。

4体会

护士是医疗过程中最直接与患者打交道的群体,担任着病情观察、执行医嘱、治疗护理等重任。护士是否具备评判性思维素质,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评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思维技巧,学习时不能按照常规的课堂授课方法进行,而是要让护士亲自参与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反复训练和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个人临床经验、专科和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同时应注重护士专业理论的培养。评判性思维是护士在护理程序中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小平.综合性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J].护理心理学与临床应用学习讲义.2002,8:38-45.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305

资料与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3月在本3所二级甲等医院工作的神经外科护士36名,中专学历16名,大专学历12名,本科学历8名,平均年龄33.42岁,皆为女性。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在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理论和赫滋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在护士长的帮助及同仁的配合下,采用不记名方式,由护士单独填写,笔者统一收回。共发放调查表36份,收回36份,采用百分比统计法。

结 果

结果详见表1~3。

防护对策

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熟练掌握专科知识技能,以增加对疾病发展的预见性:不但要掌握各项

基础护理技能及神经外科专科知识技能,具有做好一切应变的物质与思想准备。除此之外,还要与时俱进,参加继续教育,各种护理教学查房,业务学习,阅读文献报告并参加各种专业技术比赛等。同时,鼓励开展科研及技术革新,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

改善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国际噪声委员会规定,噪声水平白天≤45dB,夜间≤30dB,增大的噪声会导致紧张疲劳[1],拥挤混乱的环境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加强科室团结协作,优化组织氛围:多数护理人员认为科内医护人员的学习交流需增加,希望多参加危重病讨论,共同听有关专家讲课等,并表达出积极参与的愿望。其次,应注意弹性排班及护士的分层使用,护士之间也应加强团结协作。

规范操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资料显示,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液,性传播疾病,有80%~90%的健康医务人员患传染病为针刺伤所致,0.004ml HBV(+)患者的血液就可以感染医务人员[2]。要求管理者应以人员健康为本,合理使用手套、面罩、防护镜、塑胶围裙等。

心理疏导与支持:心怀怜悯与感恩,掌握自己,改变心态,展现宽容,事事尽心,会发现,收获更多。同时,我们应提倡非职业阅读,提高沟通能力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素养,达到专业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改善护士福利待遇,提高社会地位。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重个体身体健康与睡眠状况,树立客观的职业观,设立现实的期望与目标,并学会定期进行自我测评,采取适宜的自我调节方法,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同事朋友求助,提高生活质量和服务质量。

总之,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溃感,焦虑等,而神经外科因为其特殊专业因素、工作环境、职业暴露的危险、不规则的生活方式、护患关系等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需要医院领导、病人及护士自身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保证神经外科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与队伍稳定。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8)

1国外

在国外,精神科护士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专门教育模式,另一种为普通教育模式[15]。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多采用专门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入学时就选择好今后的执业方向,如内、外科护理学与精神科护理学等。如英国著名的国王学院为入学护生提供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精神科护理、成人护理及儿童护理。学生入学前就需选好专业方向,入学后根据其方向接受相关方面的课程教育和培养,学生毕业后也只能在相关领域进行护理实践[16-17]。美国、澳大利亚等多数发达国家则采用了普通教育模式,该种模式允许学生在入学时暂不选定日后的执业领域,接受相同的基础护理教育和相关专科教育[18]。此类学生毕业后即取得执业资格,此时可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执业领域,如接受精神科护士专门教育并通过考核,则取得精神科执业资格。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随着“去机构化运动”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专门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护士难以适应新的医疗环境,其弊端日益突出[19]。因此,目前趋势是将此两种模式融合,各取所长,在精神科护士的教育和培养中既注重基础知识又体现精神科专科特点,强化注册执业前的教育项目[15]。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将此种教育称为毕业护士教育项目,通过此种过渡期教育来培养精神科护士的专科技能和能力[5]。为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精神科护士的教育方式为终身性,各种继续教育项目得到日益规范和完善。如澳大利亚护理和助产士委员会规定,注册护士每年必须参加20小时以上的在职继续学习项目[20]。也有研究显示,精神科护士认为此种教育项目有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除传统的授课方式外,护士还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等接受此类继续教育[21-22]。

2国内

与国外类似,我国精神科护理教学也采用了融合模式。绝大多数学校将精神科护理教育纳入临床护理教育中,与内、外、妇、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并列,作为一门护理专业课程讲授[23]。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取得相应学位,通过考试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后再选择进入某一领域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如护生选择了精神科,用工医院或所在科室多会提供精神科护理相关的岗前培训项目,护士接受此类培训后方可进入精神科进行临床实践[24]。此外,精神科护士的继续教育在我国日趋受到重视和推广。继续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为主的终身性教育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求,指导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执业能力,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5]。张槐平等[26]认为继续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单位组织的护士学习、科室组织的学习和护士个人自学等,通过实行学分制管理使继续教育与护士的聘任、评比、晋升等挂钩。有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接受继续教育主要为了提高业务能力、满足学分管理及晋升需求,其首选形式则为参加各种学习班[27]。根据护士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完善考核制度并建立激励机制可协助精神科护士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国内外精神科护理课程简介

1国外

国外精神科护理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获得作为精神科护士的基本资格,如具备整体护理理念,具有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及应对病情变化的能力等。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各有特点,没有使用统编教材,各院校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选择多种形式的资料,如书籍、文献、影像视频资料等[2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9]。教师的责任不再是单纯地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课程设置上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不同方式。如美国的匹兹堡大学护理学院为本科层次学生开设了精神科初级卫生保健实践者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和精神科临床护理能力[7]。通过该项目护生能够对常见急、慢性躯体和精神疾病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并评价。美国的耶鲁大学护理学院在研究生层次开设了精神科开业护士的教育课程[30]。通过此类教育,学生可达到美国护士协会及美国护士资质认证中心对精神科高级临床实践护士的相关要求,通过取得相关资格认证承担起精神科高级护理实践者的角色。在教学方法上,除传统的讲授外,还多使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网络学习,使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情景教学等形式[31]。此外,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各学院都非常重视临床实践,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临床实习纳入到课程设置中,有相应的学时要求[32]。这种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的安排方式会由于有及时反馈而对学习有更强的指导性,同时也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到一起。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方面的,综合小组讨论、课程学习、临床实践等各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国内

顺应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的精神科护理教学也改进了课程设置,综合并精炼了课程内容,建立了以专业知识和护理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各护理院校持续重视精神科护理教学,根据学生的培养层次和学时要求选择了相应的精神科护理教材,努力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推动精神科护理教学的发展[28,33]。不过由于学时数及实习医院等条件的限制,许多护生对精神科护理的认识并不十分充分,再加上文化和目前精神科护士执业情况对学生的影响,使得绝大多数护生,特别是高学历护生毕业后选择精神科从事护理工作的寥寥无几[34]。因此,进一步合理安排护生在校期间的精神科知识学习,不断加强和深化学生对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了《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初稿)》[35]。该规范要求针对护理本科学生的精神科护理教学在24~4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至少20个,实践学时至少4个,规范还要求在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应包括2~4周的临床实习时间,这是现阶段我国本科层次护理教育中精神科护理教学的最低标准。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9)

由于神经外科存在着患者预后差、意外突发事件多、病残率高、病死率高、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等特点,使得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危险因素较多。同时,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神经外科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而医疗护理工作是与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系[1],本文就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危险因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现护理危险的患者60例,平均年龄47.5岁,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17岁,男40例,女20例,其中20例硬膜外/下血肿、11例头部外伤、9例脑挫裂伤、20例脑出血。同时,还选取我院神经外科相应的医护人员12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1.2 方法

将调查问卷发给患者及医护人员,指导他们填写,并全部回收,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包括:(1) 患者的调查问卷:环境因素、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缺陷、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2)护理人员调查问卷: 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专业知识缺陷、用药及操作因素、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2]。

2 结果

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是最主要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其次是患者自身及医务人员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最后才是医院管理者及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见表1,患者问卷调查表见表2。

表1 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n=12)

不安全因素

例数

比例(%)

用药及操作因素

3

25.00

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

8

66.67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3

25.00

管理制度不健全

1

8.33

护理专业知识缺陷

5

41.67

表2 患者问卷调查表(n=60)

不安全因素

例数

比例(%)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

13

21.67

环境因素

5

8.33

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

26

43.33

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缺陷

9

15.00

3 讨论

3.1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3.1.1 护理专业知识缺陷的因素

由于很多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都不稳定,这要求护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经验,有一些护师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时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从而使得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不高,难以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于高水平护理质量的期待[3]。

3.1.2 环境因素

患者在住院期间,其环境因素包括了病房物品的放置、病房物品的配备、硬件设施等。患者很容易被一些环境因素所伤害,如病床缺少护栏、地面过滑。而长期采用热水袋的患者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烫伤。

3.1.3 管理者因素

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有质量监控不力、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工作流程不合理等。再加上护士要完成临床护理与治疗工作,工作量大,很容易会使得护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4]。

3.1.4 用药及操作因素

内科药品数量较多、种类繁多,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现错误。若护理人员在配药时违反“三查八对一注意”原则,那么就很容易出现配药错误的问题,还有些护士凭个人经验配药,造成用药剂量过大,造成危险。

3.1.5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的因素

虽然护理人员都知道护理文书较为重要性,但是她们更多地是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而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而使得护理文书记录不全或者漏记,或者字迹潦草,很容易造成误诊现象。

3.1.6 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

神经外科患者年龄普遍都较大,他们的认知力和理解力都会降低,再加上有些护士回答患者的问题时过于生硬,或者过于简洁,很容易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反感,造成护理纠纷[5]。

3.2 管理对策

3.2.1 对护士进行情感管理

第一,将护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全面掌握护士的性格特点及优缺点,做到才尽其用、人尽其才、知人善任,让每一位护士都得到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

第二,加强与护士的沟通。沟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指导、疏通与倾听,倾听能够让护理管理者更好地对护士的思想动态予以了解;疏通是为了让护士消除心中的障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指导则要求护理管理人员积极指导护士的成长,让她们明白什么是医院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要多开展一些文娱活动,组织关怀和医院大家庭的温暖送到护士的心理,使得护士增强对于医院大家庭的满意度。

第三,强调团队精神。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向护士强调团队精神,尊重、理解、关爱护士全体,以身作则,用座机的品德和行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下面的护士[6]。

3.2.2 加强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知识培训

护士长应该定期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护理差错的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一些临床护理差错实例,提醒大家在以后工作中要吸取他人教训,做到胆大心细,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量减少护理差错,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整个培训过程认真、严肃,又结合生动的实例让大家深受感触。还可以采用互动方式,了解护理人员的心声。

3.2.3 规范护理文书管理

护理记录具有双重的法律效应,同时也将患者病情发展、护理、治疗的整个过程都记录了下来,这就要求在书写护理文书时,护士必须保证书写的及时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

3.2.4强化风险意识,认真解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神经外科涉及面较广,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而一旦出现失误,那么必然会延误手术时间。浪费大量的物品和时间,甚至还有可能使得患者致死、致残。所以,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应该对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认真解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重视和完善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谭帮春.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22(17):130-133.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70-01

人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如何在精神科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工作,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担任精神科护士长的近十年来,越来越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护士长既是医院管理中的组织者,又是领导者。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2002年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也使广大护理人员清醒认识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责任、风险,必须加强对法律、法规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所以护士长必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引领护理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使护理质量稳步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证。

自2005年以来,我院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基本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现配有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和护士12名,护理员8名,配餐员1名,保洁员1名;临床护理管理,更加重视了基础护理、安全护理、职业道德、护士素质、科业务知识和技术操作等有计划的培训,为护理管理上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我院护理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认清精神科护理管理在新时期面临的问题

当前精神科护理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模式也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向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模式方向发展。我院既有传统护理管理方式,又在不断吸取先进护理管理理念,如以人为本的管理、感动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等,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带动了护理的发展,使我院的护理工作蒸蒸日上,突见成效。

2加强护理管理者的培训

人本管理是当前新形势下对医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在临床护理管理领域的综合应用,是现代护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它要求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活动中,把以护理人员为中心的管理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从而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促进护理人员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3加强理论业务培训

为提高护理质量,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我们要求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精神科的临床护理能力。因此,护理管理者要带领护理人员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在学习上,做到长计划、短安排,灵活实施。护理部每年初制定学习计划,让护士了解和掌握学习范围,科内每月由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师进行小讲课1-2次,并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年终对护士学习情况进行考核[1]。

4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

精神科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患者突然冲动、外跑、自杀等,如护士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护士长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教育培养护士具有一定应急能力,而且更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针对精神科的特殊性,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精神科的各种常识知识,提高精神疾病各种病症的观察能力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引导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总结经验并制定相应措施,使其更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每件细小的护理工作都蕴含着科学性,都要我们细致观察体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和规律,从而增加了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信心。

5合理安排不同年资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

护士的年资不同其临床护理经验及业务水平亦不同。将不同年资的护士安排在不同岗位,如经验丰富的护士安排在重患病室,每个夜班4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主管护师或护师,2名护士和1名护理员。

6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护士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护士长对科内所实施的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并应经常深入到实际工作中,根据临床和专科护理特点,在理论上、技术上,耐心指导护士,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使护士真正做到,观察细心、抢救及时。将新毕业与工作3-5年及工作10年以上的护士结合在一起,共同从事精神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以老带新,从中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3]。护士长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对下属护士要加强培养予以扶植,才能调动她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爱岗敬业,有集体感,稳定了护理队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7护理部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护士长在本科临床护理上,要多想些患者突发的意外事件的原因和条件,对下属护士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要给予表扬和奖励。既要做到人员力量搭配合理,又要尽量满足护士提出的合理要求,使之心情舒畅,配合融洽。加强精神科安全护理工作:精神科护理有其特殊性,其安全护理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护士长经常强调安全护理的重要性,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讨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解决,每月开一次科内安全讨论大会,强化安全意识,杜绝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总之,护士长科学化管理,使临床护理工作井井有条,护理人员团结一致,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所以作为一名精神科的护理管理者,应本着脚踏实地、努力探索、不断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86-02

1纠纷原因

1.1 曲解精神专科正常的护理行为。

由于精神卫生知识仍不普及,精神病人及家属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精神疾病专科护理常识,当护理人员对有冲动、自杀、自伤等行为的患者施行保护性措施、进行危险品检查等精神专科的常规护理措施时,有些家属不能理解,认为护理人员没有同情心,损害了患者的尊严。

1.2 不能理解护理中出现的意外事件。

在精神科有时会遇到突发冲动、自杀、自伤等意外事件,造成患者自身或其他患者的伤害,有些家属则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护士,要求追究责任并给予经济赔偿。

1.3 精神科服务范围扩大,护士素质未相应提高。

由于精神医学的发展,临床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躯体疾患伴发精神障碍者、老年精神病患者夹杂症多的也明显增多。这要求护士不仅熟练掌握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还需具备其他各专科护理学的理论、技能和社会学、管理学知识。在精神专科人员短缺、工作风险大、工作环境差、专业长期不受重视的状况下,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甚至有章不循,如滥用约束性保护措施、不在规定时间巡视病房等;有些护士不思进取,业务水平低下,致病情观察不细,不能很好预见疾病的先兆、并发症等各种意外情况,即使想到也较偏面,贻误了最佳治疗、抢救时机;有些护士则由于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问题解释不清或不周到而产生误解等等原因引发纠纷,护士素质因素是引发纠纷的内在原因。

1.4 护理文书记录不能及时、准确、客观反映患者治疗护理情况。

临床工作中为完成硬性的护理任务,有时不能及时记载患者的病情变化,回忆录式的护理记录便诞生了。还有这种情况,患者明明当日没有大便,而体温单上却赫然写着,或患者虽然打了饭但没吃,却记录着进食好。这种回忆录式、无中生有式的护理记录,就不能真实、全面客观反映患者的情况。

1.5 管理问题。

由于受病房条件限制,各年龄段、各种精神症状的患者同处一个病区,护理时应根据不同特点安排病室和娱疗活动,以免相互影响或摩擦而诱发护理纠纷。另外,执行病区管理规定时应酌情。如探视制度规定应在规定时间内探视病人,但工作中常有例外,护士若不经耐心细致地解释而一味将探视者拒之门外,就易引发纠纷。

2防范对策

2.1 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利用护理查房和探视时间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重视对日常护理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解释说明,以达到防止或减少因病人及家属缺乏必要的精神医学常识而引起的护理纠纷。

2.2 加强教育,提高护士素质。(1)加强医德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良好职业道德,充分尊重、维护病人的正当权益,对病人和家属做到既关心体贴又坚持原则,主动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重视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防止精神科产生意外及护理纠纷的关键环节;(2)采取岗位培训和外出进修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护士不断充电,把精神科护士逐步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技术娴熟的专家型护理人才,是防止护理纠纷的技术保证;(3)落实和健全各项诊疗、护理常规和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可防止发生差错,提高护理质量;(4)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切实做好护理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分析不安全因素,研究相应对策,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

3结语

对于老年病人,具有明显的消极意念的病人,具有明显的冲动、逃跑行为者,精神疾病伴有躯体症状诊断尚未明确者等入科时,应利用床边交班,护理查房等形式组织讨论,将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在前,将事后质控变为事前质控,避免问题发生后再进行讨论总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同时,护理中也应做好现场控制,及时纠正护理问题,并不断探索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也是预防护理纠纷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 琨.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提高精神病防治水平[J].实用精神医学,2000,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