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神经内科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49:58

神经内科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篇(1)

人类进入21世纪,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化,在护理实践中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念,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要,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方向。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科学加艺术层面上的艺术灵性[1],这种灵性是一种护理的文化一种充满人性关爱和艺术特质的护理人员思想和理念。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脑卒中、帕金森病,是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都很高的老年病。对这些患者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显得更为重要,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

1.1护患关系形式的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化使护患关系的形式从被动―主动、指导―合作型发展到如今共同参与型,从短暂到长远,从院内到院外,从简单的执行医嘱发药打针到指导并鼓励患者共同参与护理措施的决策,以增进其自我价值和控制能力,并进一步改善了护患关系。

1.2护士从单一角色的转换成为多功能角色护士从传统的治疗者转变成为治疗者、教育者、管理者于一身的新型角色,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护患关系的结束,而是进一步的延伸;护士往往与患者建立病情联系卡,用回访电信等方式为患者提供进一步服务,如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心理咨询等。这些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拓宽了护理的服务领域,成为新的护患关系的特征。

2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营造人文氛围(1)

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制订一系列便民措施,如备有针线、电话、轮椅、微波炉等。根据病情的需要提供私密性的诊疗环境。(2)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人们一旦患病,除希望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更希望安全舒适优雅的环境,所以可提供多元化的病房供患者选择。如有双人房的小间配有电视机,有四人房的大间等。(3)在病房和走廊内悬挂利于疾病康复的名人字画,并配以宜人的鲜花和盆景,中午休息时还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以愉悦精神。(4)为避免与治疗检查相冲突,改变以往固定不变的功能锻炼时间,现根据患者个体化的需求全天候开放并由专人指导。(5)完善患者投诉处理制度,定期收集患者对医院服务中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改进。

3制定具有中西医特色的健康教育(1)

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指导。因人因时、因病而宜,采取有计划性、阶段性、针对性、连续的康复教育计划。把健康教育与专科教育相结合,将健康教育纳入护理常规,对专科健康因素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提高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2)根据中医在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建立一套基本的康复治疗方法,如练功十八法、针灸、推拿、熏洗等。如根据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体质及食物的性味功效配置相应膳食,以配合治疗。促进了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这也顺应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3)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的不同,其健康需求的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同,制定了一系列不同风格的宣传品,如专科疾病宣传教育手册、宣传单、疾病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引种等,避免了宣教方式的单一化。4强化社会家庭支持

神经科患者多伴有不同的功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自身工作和生活能力,降低了生存质量,并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了生理、心理、经济等一系列的影响。当一个人患病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家庭成员及其他人在精神上、物质上的帮助与支持称为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之间呈正相关[2]。社会支持是个体维持希望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有利于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而有益健康[3]。(1)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家庭担负着促进和保护患者健康的重要角色,故家属的知识、情绪、行为对患者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4]。(2)家属除了需要理解同情之外,更需要专业人士为他们提供专业疾病知识,告知治疗与护理的方法、病情的变化和预后。改变了家属以往的一些错误观念如发病早期应卧床休息功能锻炼是以后的事,发病应立即补充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等。在医院护理的范畴外对处于压力中的家庭给予专业上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缓解家庭面临疾病所导致的社会、经济、医疗等压力,并关注和满足了家属对信息的需求。并通过家务管理、提供医疗费用,接送患者就诊等支持方法,在患者和家属之间建立一种利于康复的心理环境,来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在护理中也提高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判断性的思维能力。(3)在护理实践中致力于寻找社会的呼吁以引起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提高社会支持力度。

5小结

在护理实践中实施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后,改变了过去单一单向层面的模式,而向多层次双向全方位的立体结合模式发展,我科患者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9.2%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无一例护理投诉。患者的满意度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护理的方向护理的要求,确立了护理服务模式的服务范畴。更好的适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提供更多样的服务,进一步细化,如何进一步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是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以真正地实现保证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可性.从人性护理理论看当代临床护理.护理学杂志,1994,41(1):21-23.

神经内科论文篇(2)

医院感染多发生在高龄、重症患者。神经内科患者以年龄大、瘫痪多、意识障碍多、病情危重等为特点,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1]。因此,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确切了解我院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率和病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本院神经内科2008年收治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分析危险因素,提出防治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所有出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2方法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医院感染病历进行登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院患者2060例,其中男1056例,女1004例,年龄16~86岁。发生医院感染人数236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04%。

2.2医院感染部位

在236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见,占68.92%;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0.24%;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分别占9.16%和10.28%;其他部位感染占0.40%。

2.3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4~120d,统计表明,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住院天数≥15d者189例(85.08%)。

2.4年龄与医院感染关系

年龄16~25岁感染人数为7例(2.54%),25~45岁为16例(6.78%),45~60岁为45例(19.06%),>60岁者158例(66.95%)。

2.5病种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6例(44.92%),脑梗死患者56例(23.73%),以后依次为颅内感染24例(10.17%),缺血性脑病8例(3.39%),周围神经病6例(2.54%),其他36例(15.25%)。

2.6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

236例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56例进行了吸痰或导尿;18例进行了动静脉置管;有30例进行了气管切开;有32例安置了呼吸机。

3讨论

3.1危险因素分析

本组资料表明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肠道、皮肤及软组织。与牛桂林等[2]报道相近,均显示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说明神经内科感染部位有其共性。主要原因是高血压、脑出血伴神志昏迷者这类患者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痰、呕吐物等不易排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如吸痰的反复实施使黏膜损伤。这种整体和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3]。

研究显示院内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成正比。住院天数≥15d者占85.08%。研究显示10~30d为感染高发时间段。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在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许多因素中,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的抵抗力不能忽略。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显著。其中以6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与老年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有关。这部分人构成了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控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时,应把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作为重点。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患者基础病密切相关。本次调查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前3种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这些患者大多数病情较重,偏瘫、意识障碍,患者多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此外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表明基础病合并感染对老年患者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侵入性操作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气管插管直接破坏了会厌部正常防御屏障,削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造成了清出呼吸道分泌物无效,使感染机会增多。留置尿管损伤尿路黏膜,留置胃管为胃内细菌定植咽部提供良好的通道,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提示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严格按程序正规操作,以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3.2预防及控制措施

3.2.1减少宿主的自身危险性

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史、慢性肺病史、脑卒中史、起病时意识障碍、脑出血的量及部位等,这些因素虽不可干预,但如积极控制血糖、尽早清除血肿,恢复患者意识,对减少感染的发生将起重要作用。

3.2.2调整医源性因素

如医疗操作、治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尽量少用或不用。医护人员接触每位患者及操作前后要进行手的清洁、消毒,防止各种医源性感染。进行侵入性操作要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定期对吸氧、吸痰等装置消毒,对留置尿管者每天用含有效碘1000mg/L碘伏溶液清洗尿道口2~3次,保持会清洁。对那些意识障碍重、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易吸除的患者,应尽快做气管切开,利于分泌物的消除。留置导尿应保持密闭系统,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

3.2.3加强基础护理

对清醒患者鼓励其有效咳嗽和排痰,对意识障碍或危重患者要取正确卧位协助排痰防止误吸,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内每日通风2~4次,每次30~60min,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应定期对病房内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细菌监测等。超级秘书网

3.2.4合理使用抗生素

盲目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容易干扰人体的正常菌群,导致患者易感染性增高。有研究得出结论应对重要的抗生素保护性使用,如果滥用将对感染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并严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效果[4]。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度易感人群。神经内科应列为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点监控部门。针对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医院要采取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医护人员要有较强的感染意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去除易感染因素,尽量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茂林,王改珍.基层综合医院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1):10951096,1102.

神经内科论文篇(3)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XX医院护理业务查房病历65份。将65份护理查房病历中出现的护理诊断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

2、影响因素

2.1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由于繁忙的护理工作,忽略了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护理人员对于安全隐患的判断与处理不够,缺少法律意识,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2.2环境因素

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地面滑、床脚移动和病房扶栏三个方面。病房地面滑是引起病人摔伤的因素之一[3]。由于神经科病人存在肢体偏瘫、无力,在清扫地面后,如地面潮湿、过滑,病人行走易出现摔伤。为给病人创造舒适安全的治疗、休养环境,病房走廊的扶栏、浴室卫生间的扶栏安装很重要。尤其对于神经科病人,可以找到支撑点,防止摔伤、跌倒。

2.3用药与设备因素

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新药与设备不断更新,神经科所用药物大部分为高渗性,对血管刺激性大,再加之病人年龄、血管因素,因此临床药物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很高。加之药物配伍、给药途径、设备使用不当等方面原因给病人造成不安全后果[4]。医疗设备本身的安全、患者的安全及操作者的安全。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当、故障、老化、种类不齐、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或护理人员对仪器操作不熟练等问题,都可能给患者造成危害。使用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是测值不准确;仪器设备消毒不彻底,也常成为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源[5]。

2.4人员与技术因素

护士评估患者的知识水平不只是看其文化程度,主要是评估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统计结果显示,不论文化程度高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均属于缺乏之列,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用药常识等缺乏了解,若卫生宣教不到位,很可能导致许多风险和纠纷的发生,例如进展性卒中的患者往往对住院以后病情还继续加重不理解。人员方面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病人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技术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病人安全构成的威胁。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2.5疾病因素

(1)偏瘫

神经科病人大多年老体弱,同时存在视力减退,神经疾病导致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发抽搐及晕厥。病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时易致坠床。

(2)感觉障碍

神经科病人存在感觉障碍的占大多数,病人对痛温觉感觉障碍,病人家属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如使用热水袋不当导致烫伤。病人长时间一个卧位,导致皮肤出现压疮等。

(3)抽搐

癫痫病人抽搐发作时,常发生舌咬伤、骨折、坠床等意外。抽搐间隙期病人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发抽搐易致舌咬伤,按压肢体易致骨折等。

(4)精神异常

神经内科病人,发生大面积的额叶、颞叶等部位损害后,出现精神异常、躁动。肢体忽略病人,危险性增加,病人有自伤危险,出现他伤、自伤等。老年痴呆病人出现定向力、记忆力等缺失,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5)呼吸困难

神经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等,病变累及呼吸肌后即可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引起食物误吸,鼻饲不当引起误吸,牙齿松动脱落导致窒息,痰液黏稠导致气道受阻。此类风险多易发生于吞咽障碍、需要鼻饲饮食的患者。

(6)感染

各种监测、诊疗技术的应用,使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其中机械通气患者相关性呼吸道感染者为85.0%,气管切开感染者为50.5%[6]。80%的医院内泌尿系统感染与导尿有关,且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7]。病人住院期间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护士编制相对不足,护士整日忙于治疗和处理医嘱,长期超负荷工作,都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护理人员业务及技术水平与护理安全有一定关系。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直接联系,近年由于低年资护士增多,导致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欠缺,经验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不到位等,极易产生各种外伤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给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随着新的医疗技术大量引进与开展,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管理者工作中预见性欠缺,基础质量工作监管不到位,给患者造成不安全的后果。护理人员卫生宣教不到位,护患沟通欠缺。卫生员工作监管不够,给患者造成不安全的后果。

二、安全策略

1、善抢救仪器的管理

制度,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做好培训、考核、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等工作。每班检查,每周大检查,原则上不外借。配备一定量的零配件和必要的配置替换设备,以备应急。将仪器报警声音调至最低,工作人员的动作轻,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碰到抢救或特殊情况时,拉上床位之间的布帘,减少对患者的干扰和影响。

2、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教育,增进医患沟通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有力配合,需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为此,每月开1-2次的健康教育讲座,由责任护士着重讲解神经内科的基础知识,及诸如脑中风等病症的预防、治疗、预后、康复等知识,让家属明了患者的检查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医疗费用情况、预后及康复情况,使之更好地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同时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如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家属,应告知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大多是由动脉瘤或血管畸形造成的,在没有去除病因之前,排便过于用力、情绪激动都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3、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

护理风险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应该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医院护理管理条例》、《护理差错的分类及评定标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与护理风险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从职业道德和法律的高度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聘请法律顾问为护士上法制课,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能力和守法的自觉性,在全面认识理解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订的有关实施细则、规范[8]。提高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科内制定安全日,责任班负责评估病人安全隐患,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会议,对于其他科室和本科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制定整改措施。科内制定相关预案流程,相关规章制度,使护士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在尊重和维护病人权益的同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加强感染控制

神经内科病人大多是年老体弱、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肢体肌力差的病人。首先护理人员要做好入院宣教,入院当天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住院须知、呼叫系统使用方法。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包括肌力、肌张力、视力、步态及步行时的平衡力,足部有无变形或痛楚等。根据评估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健康宣教;3天内护士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的宣教,护士长及时进行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的检查,检查结果与护士工作考核挂勾。给患者加用床档保护,指导患者及家属活动时有人陪同,不穿拖鞋,以免摔伤、坠床等意外发生;使用热水袋时要指导使用温度及使用方法,以免烫伤;长期卧床要经常变换,以防出现压疮及坠积性肺炎;鼻饲时要将床头抬高,并保持床头抬高,鼻饲后30min尽量不给患者翻身,以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总之,掌握各种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病人安全的威胁。进入病区的所有人员戴口罩、戴鞋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限制探视时间和人员进入。严格掌握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加强各种导管的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从而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提高临床治愈率[9]。做好环境的消毒,加强空气的清洁和消毒。患者转出后做好终末消毒,使用后的仪器、设备和各种管道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神经内科论文篇(4)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24~68岁,平均47.6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神经内科疾病,其中重症肌无力21例(占30.00%),三叉神经痛13例(占18.57%),坐骨神经痛11例(占15.71%),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0例(占14.29%),遗传病8例(占11.43%),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7例(占10.00%)。根据随机原则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用药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经常服药,容易产生厌恶感,可能发生不吃药、自己减少药量的情况。由于无法遵从医嘱服药,因而很难达到治疗目的,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病情的改善。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向患者说明不按时服药的后果,引起患者的重视。(2)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神经内科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后遗症的几率较大,致残率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协助患者进行神经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结束后定期到医院复查,还要向患者普及神经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认识、了解疾病,掌握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保持良好沟通。许多患者由于疾病产生伤感、抑郁、烦躁、孤僻、易激动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耐心与之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解答患者疑问,尽量帮助患者消除顾虑,配合治疗。(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初入医院时,容易产生陌生感和焦虑感,护理人员及时主动与患者接触,真诚地与之交流,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信任感。同时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治疗方法等,消除其心理顾虑,自觉配合治疗。(3)争取家属配合。在治疗过程中向家属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疾病知识,避免患者受到不良外界刺激,争取家属的配合,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病房的环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起着巨大作用,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柔和的光线,干净的床单、被褥都会让患者感到温馨和舒适,有助于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设20道题,每题分值为1~5分,最终得分>80分视为非常满意;60~80分视为比较满意;<60分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神经内科论文篇(5)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22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6.3±3.1)岁,包括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脑梗死、11例脑出血、9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7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9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8.3±2.3)岁,包括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8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9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患者、哺乳期妇女或孕妇、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肿瘤患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既往病史或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强细节管理措施,其方法如下:

1.2.1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

神经内科中的所有护理人员都在平时加强自身修养,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强化,尤其是加强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因此,应当在院内定期开展各种针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神经内科护理培训,让所有护士都有忧患意识,对于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进行重点培训和防范,确保每一位神经内科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1.2.2做好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自入院起就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每一位患者对疾病都能有一个充分认识,同时还应当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或教育,使其了解神经疾病可能发生的其他并发症,如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避免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不必要的自我伤害以及坠床等情况出现,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1.2.3防止其他并发症:

对于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而言,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则是行动不便而出现的压疮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对此类情况及时做出预防。

1.3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后,无论是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态度,还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护理模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医院也越来越关注细节管理,现代护理学也已经将细节管理纳入护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身为一名护理人员,应当从自身开始强化细节管理理念,要有任何风险都来自于细节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找出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降低风险发生率。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加以关注和重视,掌握好各项细节工作,将细节工作看成是直接关系到患者切身利益和医院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除此之外,医院还可制定出相关流程,规范细节管理的工作内容,使每一位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细节管理要求和制度执行,规范操作流程,对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及时完善,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活动,使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病情,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防范。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从根本上强化院内的细节管理,从而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得到舒适、优质的护理。现如今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现代护理学强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细节管理的重视,其内容主要包括:细节化的操作、细节化的护理以及重视护理措施质量控制,为患者提供一个高水准、高舒适的护理环境。细节管理要求护理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将护理工作做到极致;同时还需要具备准确的决策和信息,细化操作流程、管理流程和执行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细节管理充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神经内科论文篇(6)

1.2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均给予了神经内科疾病的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了康复护理,采用的具体康复护理方法如下。

1.2.1心理康复护理: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一般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面对疾病残酷的打击,患者往往受到了极大的心理打击,因此医护人员应当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医护人员应当耐心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目的在于环节他们自身的压力,鼓励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并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1.2.2运动护理:减少脑卒中患者致残率的关键之一就是知道他们尽早接受功能康复锻炼,其中肢体锻炼十分,需要保持被动和肢体功能位置,按关节活动范围和方向进行被动活动锻炼。例如指导患者采用侧卧位卧躺,这样一来能够使瘫痪的关节和肢体承受到足够的压力,增加肢体输入本体的感觉,以实现对肢体缓解的刺激并抑制痉挛。

1.2.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确保他们呼吸道通畅,且能够及时吸痰。护理过程中还应当密切注意导尿管及尿液颜色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关于输液部位也应当注意更换。

1.3疗效标准判定:严格按照卫生部病科质量控制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①基本痊愈:表示病残程度0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②显著进步:病残程度1~3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低于18%。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高于18%。经过护理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3个月的护理治疗后,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化情况1例,无效情况8例,康复组恶化情况0例,无效情况2例。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8%与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神经内科论文篇(7)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122X

国内刊号:44-1459/R

邮发代号:46-21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6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96年,是由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总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领域专业性学术期刊。是“以最小的治疗创伤获取最大的治疗效果”为理念的一本实用性较强,针对性较好的神经外科高科技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外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军医学优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和波兰《哥白尼索引》正式收录。

神经内科论文篇(8)

艺术是人类情感外在形式的表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自觉动力,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精神文明离不开文艺的推动力。我国自1979年9月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以来,就明确概括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即教育、科学、文化和理想、道德风尚,以及文化生活的文明。精神文明既然包含了教育、科学、文化和理想、道德风尚,以及文化生活的内容,实际上也就涵盖了艺术的相关内容。

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展现和体味具有内在意蕴的意识世界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形象与理性的统一、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活动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方式,认识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世界而进行的艺术欣赏和创作的过程。精神文明则要求从教育、科学、文化、理想、道德等方面去建立服务社会客观实际的意识形态和精神面貌,这些要求都与艺术活动的要求有了内在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述了文艺属于一定社会中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因此,我们强调艺术服务社会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再创造、再发挥。而精神文明科学概念的提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曾经论述过人类文明问题,研究了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阐述了与精神文明有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论述过思想文化建设的进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但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把它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作为凝聚、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因此,以上关于艺术它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都是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认真分析艺术活动的功能特点不难发现,艺术活动的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都同精神文明有密切的联系,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实际上与精神文明的教育、科学、文化内容相统一,只是艺术活动进行了审美的提炼,而这恰恰是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发,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又和精神文明的理想、道德风尚内容不谋而合。人们通过艺术审美活动,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处于一种完全忘我的状态,沉醉其中,并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艺术作品欣赏时,读者、观众也同样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沉醉在艺术的天地中流连忘返,这刚好与精神文明内容的文化生活相对应,既满足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艺术活动的功能与精神文明的统一绝对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础,结合了艺术的“从属论”、“形象论”、“本质论”而提出的科学概念,因此,具有客观现实的意义。

艺术活动的功能特点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并不是说艺术活动等同精神文明,应当说精神文明包含艺术的内容,艺术能够集中反映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同时,艺术能够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1从艺术的分类来分析

艺术包括了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摄影、书法等);听觉艺术(音乐、诗歌等);视听艺术(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从艺术的类型可以看出,艺术实际上体现了在人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同精神文明的内容产生了交叉。

2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艺术与科学都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都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法,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与科学有着内在的关联。随着西方现代学术朝分门别类的方向发展,艺术与科学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并且逐渐形成两种似乎相互对立的文化符号形式。但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艺术与科学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又走到了一起。甚至一些科学家认为,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具有美感的掌握。与此相应,艺术也越来越与各种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种设计,服务于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美化科技外观产品,这又和精神文明的科学内容紧密联系了起来。

3从艺术与道德的角度来分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学说,艺术是道德教化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在评价艺术的价值的时候,要重点考虑艺术的思想内容所具有的道德价值和政治倾向。尽管现代西方美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但其背后仍然还是隐含阶级利益,也无法回避艺术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再一次说明精神文明与艺术的统一性。

根据艺术与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性,完全有理由通过艺术活动的作用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如何来推进当今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摆在每位艺术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作为艺术的主导者(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以及艺术观众,该怎样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

作为艺术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情感,要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同时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深刻了解社会,具有丰富的想像和创造能力,具备精湛的艺术技能。另外,要时刻铭记肩负的历史责任,要有立足于生活,服务于大众的创作思想,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够塑造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作为艺术观众,要通过艺术审美活动,陶冶情操,发现艺术与生活的内在之美,传承美的精神,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塑造求真、求善的艺术之美。

通过艺术工作者和艺术观众来构建精神文明应当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际上,艺术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承担了精神文明的责任,将艺术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艺术活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当今,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来指导艺术工作,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共湖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神经内科论文篇(9)

然而,我们认为,在讨论科学精神的内涵时,必须首先把握四点基本要素。其一,科学精神的生发点亦即立足点何在?其二,为什么要培育科学精神?亦即秉执科学精神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点何在?其三,科学精神的涵盖范围,事实上,目前对于科学精神的探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仅限于自然科学精神,然而,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是否就足以代表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内的科学精神?其四,科学精神的运施,须要沿着自己独特的轨迹和方向、寻求特定的准则和宗旨,换句话说,这种轨迹和方向、准则和宗旨才真正指引、培育乃至代表了以上诸种科学精神。

对于第一点要素的回答,我们认为,科学精神的基始点是“人”。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探索整个自然、人类社会过程中所培育、积累而成的精神品质,它立足于“人”,生发于人的实践和认知,产生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第二点要素事实上是第一点要素的进一步延伸。很显然,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认知,其最终成果还是要服务于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科学精神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在于人,人类对于科学精神的培育、积累和传承,最终恰恰是要依凭这种精神气质,规范人的实践和认知,促进科学成果的顺利研发和运用。正如默顿所言:“科学精神是带有感彩的一套用以约束科学人士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

对于第三点要素的回答,我们认为,谈论科学精神是什么,就必须避免把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科学应当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统一体。梁启超在《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就批判了那种把自然科学理所当然地视为科学的狭隘的科学观,明确指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同样是科学。因此,本文认为,在讨论科学精神时,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自然科学这一领域之内,把科学精神简化成自然科学精神,而是要从整个科学总体出发,探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共性,以进一步提炼科学精神。

如果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分别从人自身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向度出发,探讨人的本质问题,那么自然科学与前两者有没有共性之处?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为我们作出了解答:“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3]。”因此,事实上自然科学也是探讨人的本质之实现的科学,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探索、通过人的实践及其对象化而确证人自身、展现人本质的科学。

我们认为,对于以上三点要素的回答,最终都将归结到第四点。既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科学事实上分别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自身的发展这三个向度出发,以探讨、确证人的本质,那么,在科学实践过程中,什么样的科学精神才能够保证这三个向度按照既定的轨迹运施?我们认为,恰恰是“真、善、美”的彰显与展示,实现着科学精神的本质――自然科学力求探索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实现的是对“真”的追求;社会科学力求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期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实现的是对“善”的追求;人文科学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确证的是合乎伦理的美好生活,实现的是对“美”的追求。毋庸置疑,文章开篇所列举的诸种精神,如求实、怀疑、执着和创新精神等,事实上都体现了“真、善、美”的蕴涵。

2 如何培育海西所需的科学精神

随着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意见》中“总体要求”部分指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六个“着力”为要求,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可见,“总体要求”凸显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举措。那么,如何从科学精神的角度出发,以“真、善、美”的精神品质,推进并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包含两个子问题,其一,“真、善、美”的科学精神如何指导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其二,如何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培育“真、善、美”的科学精神?

对于第一个子问题的回答,我们认为,应当首先意识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首要目标在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当中,以能源、制造、基建为主的第二产业恰恰处于主力军的位置。而第二产业亦即工业的发展,事实上需要自然科学之“真”的科学精神的带动和引导。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自然科学……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3]。”也就是说,人类借助自然科学这一认知手段,追寻和把握自然界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和实现人对于自身发展的诉求;而对于这一追寻和把握的最本质、也最能贴近人之生活的实践手段,是立足于自然科学的工业。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应当立足于区域内的实际的工业状况,如地理环境、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因素,以此奠定经济发展的坚固基石。

其次,我们还应当意识到,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收入差距过大乃至两极分化,是社会必须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社会科学之“善”的科学精神恰恰为这一目标的达成提供了精神旨趣。以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为主的社会科学,探索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着力实现的是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亦即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3]。”我们认为,这里的“对象世界”不仅仅是自然界,还包括人类社会,正是在对人类社会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当中,人确证自身的类存在。当然,“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又势必需要人文科学之“美”的精神品质,以保证人在处理与自然界、社会、他人乃至自身关系过程当中,遵循着合乎伦理的价值准则。

针对第二个子问题的回答,我们认为,除了加强教育与宣传之外,更应当把“真、善、美”的科学精神纳入意识形态的范畴内予以把握。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包含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和哲学等形式,决定于经济基础。很显然,这里的意识形态更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意义;此外,哈贝马斯结合发达工业社会的现状,揭示了科学技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两重性――实践形态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形态是意识形态。可见,哈贝马斯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因此,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理应通过知识分子的认知和实践,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在社会诸结构中“凝化”“真、善、美”的科学精神,以此发挥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功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引,与此同时,以“真、善、美”为主旨的科学精神亦能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供独特的助益。而要加强对“真、善、美”之科学精神的建构和培育,则应将科学精神上升为意识形态的范畴,以期从总体上影响实践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准则。当然,“真、善、美”之科学精神的确证,最终体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上。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罗伯特•K•默顿.唐少杰等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北京:译林出版社.

[3]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学习读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4]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杨晓明.论梁启超的科学精神[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6] 杨渝玲.文化情境因素之生存和实践论意蕴――兼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一个连续体.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1):96.

[7] 吴国盛.什么事科学[J].博览群书,2007,(10):28.

[8] 徐莉.科学精神与科学发展[J].党政论坛,2009,(3):44.

[9] 许永祥,刘学求.论科学精神的培养[J].江苏社会科学,2009,(1):15.

[10] 吕前昌.论科学精神[J].江汉论坛,2002年,(1):52.

[11] 王金福,宋新康.论科学精神[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

[12] 刘国建.论科学精神的层次[J].江汉论坛,2003,(3):88.

[13] 朱红文.论科学精神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108.

[14] 边玉芳,任碧翔.论科学精神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3,(5):38.

[15] 戎章榕.浅论科学精神[J].理论学习月刊,1998,(7):35.

神经内科论文篇(10)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神经内科论文篇(11)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