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09:55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如果基层组织涣散,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那是十分危险的。党务工作是做好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基层党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我国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基层党务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增强党务工作者党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党的建设的要求,也是新时期赋予我们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要提高认识,不断学习,努力做好本单位的党务工作。

二、丰富了基层党务工作的知识

培训学习中,通过党校老师的讲授,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党的理论、党的规章制度、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能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安下心来学习。除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外,还结合本单位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所学内容进行了思考。理论指导实践,知识提升能力。只有熟悉和掌握了党务工作理论基础及业务知识,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完成工作任务。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强化理论素养,才能将本单位的党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次能够静下心专心地学习党务工作业务知识,非常及时,对我下一步开展本单位的党务工作增添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新的时代对党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务干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经常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思维模式、新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创作性的开展工作。要在严格执行党务工作的各项规定和程序的基础上,探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规章制度,使党务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务工作的方向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2)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1-0039-04

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和无党派人士政治参与问题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统战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2000年2月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始终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任务。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无党派人士在中国政治生活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6年7月召开的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将无党派人士作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关于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问题

一般认为,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和派的社会基础是相同的。2000年2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亦明确指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与派相同,即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因而,不少研究者在论及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时都持类似的观点。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虽然就无党派人士的主体来说,其社会基础与各派是相同的,但就其整体来说,其社会基础与派是有区别的。在2005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是这样来界定派的社会基础和性质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但在同一文件中,对于无党派人士则只是指出“目前,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并没有明确指出无党派究竟包括爱国统一战线中的哪几部分成员,而只是强调其主体是知识分子。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但也包括爱国统一战线中其他成员,事实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多具有知识分子的身份。所以,爱国统一战线中的四部分人是都可以包含在知识分子的范围之内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于派和无党派人士社会基础的不同表述显然是意识到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区别的。其实,在2000年2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中,虽然明确指称“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与派相同”,但在对无党派人士社会基础的具体分析中,已经注意到了二者的区别:“随着‘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实现,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还应当包括港澳台地区和华侨中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实际也就明白无误地指出了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与派的区别,相对而言,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中国各派的社会基础没有包括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全部成员,只包括了其中的三部分成员,即其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而不包括爱国统一战线中“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部分成员。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各派都必须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为政治前提,“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而无党派人士虽然同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成员,但其社会基础显然更广泛些,它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其成员虽然也主要来自于具有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身份的知识分子,但同时也包括“港澳台地区和华侨中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部分成员,而这部分知识分子的政治身份和政治态度显然与前三部分人是有区别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更具包容性,较之各派更为广泛,它涵盖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全体成员。

明确了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又引发了一个新的理论难题,即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与当代中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无党派人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成员,《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多党合作既包括中国共产党与各派的合作,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与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所以,多党派合作、多党派参政,是包括了无党派人士的。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无党派人士的参政“是多党合作制度内的参政”,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这种规定与各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完全一致的,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无党派人士不仅是多党派合作的重要成员,也是多党派参政的重要成员,它是不具备参政党组织形式而具有参政党性质、参政党功能的政治力量。但是,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社会基础是不包括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部分成员的,也就是说,作为中国政党制度重要成员的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与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相一致性,而这种不一致性,使得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与其作为参政党派属性必须遵守的政治准则发生了矛盾。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无党派人士“应当遵循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规定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遵循的重要政治准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这些政治准则对于无党派人士中的大部分成员来说是适用的,也是“必须认真坚持和遵循”的,但是,这些重要的政治准则对于其中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华侨中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那部分成员来说则是不甚适宜的,因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之所以将“爱国者”区分为“拥护社会主义的”和“拥护祖国统一的”两部分,就是因为二者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是有区别的,后者只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并不拥护社会主义的原则。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并不完全适用于无党派人士,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是我们在研究无党派人士统战理论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无党派人士社会基础的这一特殊性。

二、关于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性问题

由于很难清晰地界定无党派人士究竟联系和代表着中国社会各阶层群众中哪一个特定的群体,一直有人质疑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性。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规定新时期无党派人士的基本条件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代表性”,明确指出了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性,但并没有说明其代表性的具体内容。2005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无党派人士重新作了界定,指出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没有提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性问题,也没有如对派那样明确规定无党派人士联系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中的哪几部分人。的确,无党派人士是没有组织载体的,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参与活动,一般是以个体的形式实现的,而主要不是以组织的形式来开展的,它从来都不固定地联系和代表某一部分特定的群众,同样地,从来也没有哪一个阶层或哪一部分群众会认为无党派人士是自己的政治代表。虽然说无党派人士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但显然我们不能认为无党派人士就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无党派人士的这种特点的确容易引起人们对其代表性的质疑。

但是,笔者认为,无党派人士是具有代表性的,只是其代表性不同于派的代表性。派代表一定的阶层和群体,是各自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代表,“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性则不以组织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代表某个特定阶层或群体,一般也没有稳定的“所联系群众”,因而,实际上也不存在所谓其所联系的那部分人的问题。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其政治主张的代表性上,它代表的只是某种利益诉求,而不代表某一个固定的群体,而无党派人士的这种利益诉求,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实际上是代表了一部分甚至可能是相当大一部分群众的利益诉求。

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性具有不同于党派的鲜明特点。第一个鲜明特点是非组织性。这种非组织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一个无党派人士的政治主张可能代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但他与这部分群众在组织形式并不一定有实际的联系,它并不是这一部分群众推出来的代表。它与它所代表的群众之间不仅没有组织的纽带作为联系,也不具备某种被授权代表的契约关系;二是无党派人士的政治主张往往不是以组织的形式来表达,而是以无党派个人的形式来表达。第二个鲜明特点是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党派人士主张的不稳定性,由于无党派人士没有统一的宗旨和共同的纲领,其主张经常是多变的,其政治参与的主题也经常是多变的;二是无党派人士的主张所反映和代表的那部分群众是不稳定的,是经常变化的。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某个无党派人士的主张在这一时期代表着这一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而在另一时期则可能代表另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没有相对稳定的联系对象。第三个鲜明特点是多元性和不一致性。由于无党派人士成员构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又没有统一的宗旨和共同的纲领,无党派人士整体不一定有共同的主张,不同的无党派人士可能代表不同群体的主张和诉求。如人民政协中,作为一个独立界别的无党派人士界固然可以以界别的形式提出建议案,但是,这种建议案必须是在无党派界别人士达到共识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无党派人士界别不同于政党和社会团体的界别,政党和团体的界别一般比较容易形成一致的主张和共同的利益诉求,而无党派人士界别则可能存在不同的主张和利益诉求,统战部门和人民政协工作要尊重无党派人士界别的这一特殊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组织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参与活动。

三、关于无党派人士的工作载体问题

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不同于派工作,派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系统,组织有制度,工作有抓手。而无党派人士不立党,不结派,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成员亦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彼此间并没有经常性的联系,各个成员的具体主张和利益诉求亦不一定相同,因此,开展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没有组织网络作为工作抓手。无党派人士的工作载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道困扰统战工作的难题,也是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统战工作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有效载体。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无党派人士联谊会等形式作为联系无党派人士和组织无党派人士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相关政治理论并对他们进行政治引导的工作载体,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最近,中共中央统战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设的意见》(统发〔2011年〕2号),指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是各级党委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载体,是党外知识分子之家”,明确各级知联会的任务是学习教育、培养人才、建言献策、服务社会、联谊交友。要求规范有序地推进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原则上应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个意见既是对近年来各地探索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载体经验的总结,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索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有效载体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联谊会的形式作为开展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工作载体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但是,在推进知联会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这种联谊会办成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团体,更不能办成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团体。无党派人士的重要特点是非组织性、非团体性,不立党,不结派。无党派虽然具有政党属性,但它本身没有组织,也不应该建立组织,如果建立起无党派人士专门的团体组织,就很容易演化成党派。建立专门的团体组织,也背离了无党派非组织性、非团体性的根本特性。所以,这种联谊会如果是作为无党派人士专门的工作载体,如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就不应登记成为独立的社会团体,因为社会团体一般都要求有统一的宗旨、章程、原则、方针,要有组织机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这些元素都是与无党派的特性不相适应的。如果把联谊会登记成了社会团体,固然可以用来作为无党派人士的工作载体,但是就不能将其定性为无党派人士的专门团体。但在这些年的实践中,一些地区的统战部门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把知联会当作无党派人士的专门团体和联系无党派人士、开展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载体来进行建设的。对此,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设的意见》做出规定:“知联会是党委统战部领导的,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联谊性的社会团体。”明确规定知联会的性质是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兼具政治性(统战性)和联谊性的社会团体,而不是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团体。这种定性是准确的,党外知识分子包括了无党派人士而不仅仅是无党派人士,所以,知联会不是无党派人士专门的社会团体,也不应发展成为无党派人士的政治组织。各地统战部门在推进知联会建设工作时,一定要把握知联会的这一性质,要避免把知联会建成了无党派人士专门的团体。

四、关于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参与问题

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参与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主要不是大众层面,而应是精英层面,其主要功能是团结和吸纳各方面特别是体制外的社会精英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大体可以将社会精英分为资本精英、知识精英(或称技术精英)和政治精英三部分人士,目前,各派主要是在资本精英和知识精英尤其是在知识精英中发展,政治精英的比例相对偏低。所谓政治精英,是指知识分子中具有较强政治参与意识同时又具备较强政治参与能力甚至具有一定政治参与专门知识并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因而,政治精英同时大多都兼具知识精英的身份。笔者认为,无党派人士代表队伍建设应以发展政治精英为重点,这是由无党派人士及其政治参与的特点所决定。如前所述,无党派具有非组织性、非团体性的特点,无党派人士也没有其相对固定的所联系的群众,因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参与一般地不是以组织的形式来实现的,而是以个体的形式来实现的,其政治主张和利益诉求也不一定是统一的,这种以个体形式来实现的政治参与一般来说主要是源于每一个无党派人士的自觉和主动,这一点是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参与上与各派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没有组织依托的无党派人士的政治代表如果不具备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是很难真正发挥其政治参与的作用的。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发挥无党派人士政治参与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发挥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的自身优势,鼓励和支持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无党派人士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并提出了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扩大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与具体途径:一是参加中国共产党以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同各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活动;二是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中同各派、无党派人士及各界人士的政治协商;三是参加国家政权,主要是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和政府及县级以上各级地方政府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重点在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性强的政府工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在各级法院、检察院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四是参加各级人民政协并在各级政协机关中担任专职领导职务,在人民政协中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提出主张和建议,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五是列席政府召开的全体会议和有关会议,参加政府组织的有关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检查工作、参加政府召开的重要专业性会议和重要政策、规划的制定、应聘担任各级政府的参事,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统战联谊的作用;六是参加国家的重要外事、内事活动;七是组织和参加有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的考察调研活动;八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发挥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谊工作;九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十是参加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事务的领导活动,主要是在高等院校、人民团体、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中担任领导职务。

从当前无党派人士政治参与的情况来看,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并没有制订专门的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文件,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格局下,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容是明确而广泛的,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拓展和落实其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即不仅是在政策上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而且要在落实制度和程序设计上大力推进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实现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关键,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3)

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的自身建设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承前人,突破陈规,不仅从实践上成功地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工人阶级政党,而且从理论上对怎样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作出了许多宝贵的探索和重大的贡献,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关于党的性质理论。

一、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等人对党的性质理论的独创性探索与贡献,它成功地突破了传统党建理论关于党的组织基础范畴,在吸收大量农民小资产阶级分子进入党内之后,有效地解决了由此而产生的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使党的性质理论得到第一次重大发展。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党的性质问题上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对于怎样确保党的工人阶级性质,他们有不同的理论着重点,但要求工人成分占据党内的主体地位,以工人成分为党的组织基础,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无疑是由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欧洲环境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其执政之前生存发展和战斗的客观环境完全不同于欧洲。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工业不发达,工人阶级虽然有强烈的革命要求并且特别能战斗,但毕竟人数少、队伍小、文化低,如果不顾国情照搬欧洲的建党经验与模式???必须使工人成分占据党内绝大多数,并成为党的深厚的组织基础,在当时的中国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广大的群众性的工人阶级政党。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共产党不重视吸收工人入党,党在成立之后不久,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曾经积极主动地培养和吸收了不少工人入党。但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之后,党在城市无法立足,被迫实行工作重点的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从根本上打断了这一努力的进程。

面对凶恶的反动派,远离工人集结的环境,身处全新而又艰苦落后的农村,为了解决“党源”问题,等党的领袖们不得不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创造性地吸收大量农民小资产阶级分子进入党内,于是在中国共产党内形成了一大“景观”:工人阶级的政党主体成分却是农民小资产阶级分子。就在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大量进入党内,给党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党带来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作风,这些思想意识和作风总是要顽强地表现出来,并且力图按照他们的思想意识来要求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服从自己的需要,这样,他们与党就产生了重大矛盾。尽管这种矛盾的本质只是思想矛盾,[1]但如果不能正确地解决,不仅不能保证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无法建立一个真正的工人阶级性质的政党。等人早在党进入农村之后不久就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1928年,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犯错误的。”[2]同时,也在《坚决肃内非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中指出:“尤其在党员成分上,农民占百分之七十五。因此,这种小资产阶级意识还有大大发展的可能。要使党布尔什维克化,第一要加强无产阶级的基础,同时要继续改造党的组织,尤其要坚决反对小资产阶级的意识。”[3]到了1929年12月,在为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必须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在文中,他首先分析了党内错误思想的危害及其存在的原因,认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之所以产生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自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但是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4]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思想入党的问题。他说:“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为要领导革命运动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完成,就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认真地整顿一番。而为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5]到了党的“七大”,刘少奇在修改的报告中,把思想建党的成功经验作了科学的理论概括,指出:“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6]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他把这称之为同志的建党路线。他还进一步指出,由于“我们党采取了同志的建党路线,即使工人成分还不占大多数,也能够建成并已经建成一个工人阶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7]

上述可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等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成为党的主要组织基础,无产阶级思想和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成为党内主要矛盾的历史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关于党的性质理论的独创性探索与贡献。它不仅从理论上实践上成功地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给党的性质理论以重大发展,并最终成为建党思想中最有特色的理论成果,而且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邓小平等人对党的性质理论的艰辛探索与贡献,它突破了传统党建理论关于党的阶级基础范畴,调整和优化了党的阶级基础的结构,吸收了大量知识分子进入党内,使党的性质理论得到第二次重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无论在革命或建设时期,历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问题,而且把它作为与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直接关联的重大问题。只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误的教训。

粉碎“”之后,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其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着手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并最终使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得以确立。首先,他肯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地位。1977年5月24日,他明确提出:“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8]其次,他又提出了判断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具体标准。他两次对世界观标准作出了正确的新解释,即“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9]并进而推论:因为“我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10]所以他们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他正式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总的说来,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11]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重大命题使党的性质理论的发展有了可能,对坚持和优化党的性质的实践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其一,由于传统工人阶级已经产生了结构变化,换言之,党的阶级基础已经由原来的两大阶层发展为三大阶层,所以,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的数量,同时为党的阶级基础注入了鲜活的、最具现代文化特质的先进要素???知识分子,从而在坚持党固有的阶级基础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党的整体素质和先进性。其二,为大量知识分子进入党内排除了障碍,给党的干部队伍实现“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提供了坚实而又充分的理论、政治和物质条件,使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作用更高水平的发挥具有了更深厚的物质保证。其三,大量知识分子进入党内和干部队伍的“四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坚定、有效地走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特别是当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是一个了不起的远见卓识,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三、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理论的全新探索与贡献,它以党的阶级性为基本点,着重强调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并且突破传统党建理论关于群众的范畴,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性质理论得到第三次重大发展。

立足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着眼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继承历史,总揽现实,前瞻未来,提出要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成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并且把“三个代表”提升到“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度,从而直接回答了面向21世纪,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建党为什么等根本问题,使党的性质理论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性质理论的重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形式:“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新表述。党的“一大”虽然宣称“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但并未从理论上概括党的性质。至党的“二大”才明确指出,党是“所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这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党的性质的第一次正规的理论概括,它科学而又具体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但真正在中第一次对党的性质作出明确理论概括的是党的“七大”。“七大”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个理论表述形式揭示了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组织性与代表性的统一,第一次把党的代表性纳入党的性质理论范畴。与此同时,刘少奇还在修改的报告中系统地总结了决定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六个基本条件。这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在党的性质理论上所取得的第一个极为重大的成果。到了“”,除了删去“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基本上沿用了“七大”的表述形式。“九大”虽然把党的性质规定为“无产阶级政党”,却用提出的“五十字建党纲领”[12]对这个正确的理论原则作出了错误的规定性解释,在实践上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十大”删去了“五十字建党纲领”,但这个理论并未抛弃,到“十一大”时则又给予完全恢复,不仅使“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极“左”理论得到进一步坚持,也使党的性质理论被进一步歪曲。这在党的性质理论史上是个特殊经历。而“十二大”则在政治上拨乱反正、理论上正本清源之后,对党的性质作出了全新的理论概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第一次对执政党的性质全面而科学的规定,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并且连续得到四次代表大会的坚持。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2000年2月,在广东发表的一个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表述形式。这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尤其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发展意义。

(二)强调重点:“三个代表”把决定党的性质的重点要素由过去的阶级性转换为先进性和代表性。党的性质理论与党的学说中的每一个原理和原则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但从根本上讲,党的性质理论其实就是揭示“共产党人同一般无产者的关系”[13]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共产党的创始人,最早从两个方面规定并阐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首先,他们肯定共产党与工人阶级及其运动的一致性。认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14]“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15]。其次,他们又肯定共产党与工人阶级的区别:“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16]“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7]正因为如此,共产党才能在整个斗争中,“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才能“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8]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共产党性质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与先进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性集中表现在:(1)阶级基础;(2)组织成分;(3)理论条件;(4)政治纲领。其中阶级基础与组织成分被视为决定党的性质的物质条件;而组织成分则又被视为阶级基础的集中体现。这是一种影响极其深远的关于党的性质理论的“唯物观”。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性质理论,其突出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加强调党的先进性。列宁认为,党之所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就在于它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由科学社会主义武装起来的,它的经常性责任是要把广大群众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他坚决反对把党同整个阶级混淆起来,认为:“忘记先进部队和倾向于它的所有群众之间的区别,忘记先进部队的经常责任是把愈益广大的阶层提高到这个先进的水平,那只是欺骗自己漠视我们的巨大任务,缩小这些任务。”[19]二是特别重视党的组织性。列宁认为,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应当是有组织的。党不是党员数字的总和,而是组织的总和,也就是说党是按照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因此党内只能容纳至少接受最低限度组织性的分子,不容许存在不是党组织的组织和没有参加党组织的分子。

、邓小平等人对党的性质理论的重大发展前文已述,此不赘言。

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全面继承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原则的同时,不仅把党的性质理论的强调重点由过去的阶级性转换为先进性,而且进一步把党的先进性具体地转换成代表性,即党的先进性主要通过代表性来体现,为了保持和提高党的先进性,必须从“三个代表”的不同角度共同努力,内化和提高党的先进本质。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点:其一,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指出:“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彻底性等品格,这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先进性得到不断发展,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这是传统理论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坚持和运用。其二,提出了判断党的性质、特别是先进性的新标准。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明确主张以党的理论与纲领作为判断党的性质,尤其是作为判断党的先进性的主要标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其三,进一步把三个“是不是”作为判断党的理论和纲领的根本依据。说,判断一个政党的理论和纲领,应该看它“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对党的“理论和纲领”的性质和标准作出了进一步的界定,也是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运用。换言之,只要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党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三)根本突破:通过重新界定“群众”概念,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群众”范畴,允许吸收新生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进入党内,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体现了党的群众性。

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性,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与广大群众建立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但在传统理论中,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阶层构成中,“群众”一词广义上泛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指战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六个阶层和七种新人,即:“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中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在这七种人中,我们曾经把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特别是私营企业主视同资产阶级、剥削者,并三令五申严禁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从而在政治上形成一种变相歧视。长此以往,必将使党的群众基础萎缩,甚至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以新世纪为起点,从“三个代表”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正确指出上述六个阶层中的七种新生社会成分,“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大大扩大了党的社会基础与群众基础,为建设一个群众性的政党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不仅按照“三个代表”要求重新整合社会基础,扩大“群众”概念的兼容性,而且进一步提出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同时特别指出:“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就解决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和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的入党问题,从而使党的组织之门有条件地向全社会广泛开放。如果说党的“十五大”确立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针,标志着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平等的经济地位,九届人大将这一方针载入宪法标志着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那么允许以私营企业主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则对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具有极强的象征性意义。这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支持的创新之举,不仅使长期争论未果的重大问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且使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社会动荡提前消弭于无形之中,同时也把党的性质理论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关于党内矛盾的本质,刘少奇曾有经典性的论述:“在我们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7页)。

[2][4]《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7、85页。

[3]《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8-9页。

[5]《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5页。

[6][7]《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7、330-331页。

[8][9][10][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41、49、49、89页。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4)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开创万里长天伟大事业的精神长剑。铸造党员的精神信仰,提升党员的责任意识,是当前党建工作一个迫切亟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应对“四大风险与四大挑战”的重中之重。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为国家和人民开创出举世伟业。在实践层面上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由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在理论层面上,中国共产党以筚路蓝缕启山林的政治勇气与政治智慧,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作为检验标准;而在信仰层面,却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被部分共产党人所遗失。重铸党员的精神信仰提升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应该充分纳入“两学一做”中应该如何学,如何做的理解实践范畴内。

一、“两学一做”对信仰铸造与担当提升的基础契机

(一)对“两学一做”实践教育活动中“学”的定位

“两学”中党史呈现出党的艰辛而恢弘的历程以及党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渊源,党规党纪为共产党员可为可不为划定了高压线与红线;而系列讲话精神则是展述了中国当今的历史方位、历史任务以及当前治国理政的思路与决策。“两学”内容相得益彰,在理论与实践中为当前的共产党员寻找到一个了解党情国情世情,认知党的历史与理论,明晰党的未来与发展的出路,所学内容也完全容纳在充实理想信念的课题当中。

“两学一做”的学习者无不是以“学以致用”为宗旨,认为学好党的理论是为实际工作服务的,学以致用就是学习的成效。

本文认为,当前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应该超越“用”的层次,而应该追溯到“道”的层次,即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去明晰共产主义社会的学理背景和逻辑建构。要明白共产主义社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归纳,是让我们认清当前历史方位和历史进程的科学知识,从而在基础层面坚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认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二)对“两学一做”实践教育活动中“做”的定位

“一做”本质上传达出对合格共产党员的理解与践行。对“做 ”的理解,也不能仅狭义地定义为能够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工作实践,在“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于“做”,更要体现在通过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吃透前提下对理想信念的铸造中体现出一名个体党员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将“共产党员”由一个“群画像”细化为“我是党员”的个体责任担当。这就需要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目标上具有鲜明的主旨立意,即以提升企业党员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为目标。

“一做”要求把学习的落脚点放在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行动上,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落实好“学而知”的要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领会系列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战略思想,做到吃透实质、融会贯通;落实好“学而信”的要求,在思想深处信,在灵魂深处信,真正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信条;落实好“学而行”的要求,把学到的思想理论、形成的观念认识、获取的学习成果付诸具体实践,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

(三)对“两学一做”实践教育活动目标的新部署

在明确了以铸造信仰与责任担当的目标体系之后,“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展开部署应该在谋求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有步骤的展开。

学习内容上,既严格按照“两学一做”内容要求深入学习对、党史、党规与党纪和系列讲话精神。又要贯穿当地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以及时代特色。同时强化对党员所处集体中的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学习,提升党员的责任担当。

学习方式上,常规学习必须要以制度为保障,日读日学与自习自学相结合。同时还要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媒体为载体展开思想教育,使精神信仰深植人心,责任担当常v人心。

二、从“两学一做”分析信仰与担当的源泉

信仰与担当从何而来?信仰与担当来自于信任与认可。

信任什么?信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我们走向辉煌,无论是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今天取得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新中国,都彰显出党卓越的领导力与创造力,我们在历史与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了对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信任。

认可什么?认可党的伟大事业,认可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是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认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仰的生命力在于对理论知识的丰满。

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可以感动我们许久,一个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激励我们很久,但是共产党员的信仰不能仅仅建立在感动和激励上,促进我们忠诚与坚贞的,必须是也只能是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信仰。

信仰与担当的基础是什么?其基础就是牢固的知识体系。当前党员队伍出现的信仰不明晰不坚定,责任担当意识淡化,这与我们缺乏科学的扎实的知识息息相关,我们必须从埋下头静下心扎扎实实的学习我党的理论知识,以马列主义的言语体系和思维理论分析当前世界的纷纷扰扰现象背后的发展本质,才能够增进信仰,增强担当。

“两学一做”活动为全体党员提供了党的知识的大回炉的平台,从时间和精力,以及内容和方式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这是我们从基础从细节抓起,重铸精神信仰和责任担当的时代契机。

三、以“两学一做”探索信仰与担当的铸造

信仰的建立和责任担当的铸造,必须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意义。“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在“一做”中彰显精神信仰与责任担当的意识。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验党员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党的先进性是否能够得到巩固和长期保持,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极其深远的重要历史意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是党员的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理想与信念,它为人类提供了其它任何信仰均无法比拟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时期对每个党员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员理想信念关系着党的执政根基和命脉,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是要加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理论素养。特别是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学习,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必备的精神食粮。加强学习的自觉性是巩固党员理想信念必然而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学习,才能把认识转换为质的飞跃。因此,每个党员都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与时俱进,着力解决好学习马列主义系统理论的自觉性问题,才能在历史的浪潮中,永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加强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我们党是领导全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每个党员都必须坚定这个理想,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把理想化为行动,在历史前进的长河中,把马列主义系统理论与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即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有丰富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一员。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推进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武器。我们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按照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党员的队伍上,从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万人;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和经济上,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先进性要求,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使共产党员长期保持良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好党员在社会生力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中的表率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按照事物发展前进的观点,增强本领,提高素质,牢记宗旨,服务人民。党员先进性,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阶级作基础,以优秀分子为成员,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所形成的党的思想、宗旨、路线、方针、政策。长期以来,坚持以实践标准去认识和检验政党的一切理论和行为,并以此来分清正确与错误,鉴别先进与落后,这是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逻辑起点,也是我们正确判断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是要用党员先进性确保党的先进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诚然,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使每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创造一流的业绩,使我们党永远处于最进步的状态;二是要用党员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严重影响了我们党的形象,动摇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要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每个党员都必须坚持发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的精神;三是要用党员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是要在推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去长期检验每个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必须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辩别是非的能力,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党员先进性与“三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有机结合体,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中,既不能把他们对列起来,更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对待,要使党员个体和党员群体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世界,掌握科学知识技能,就必须保持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党员才能够具备先进性,整个党的先进性才会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坚强的组织保证。只有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置于我们每个党员的心中,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在不同岗位上去展现时代的先进性,把“三观教育”与党员先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党员的“三观教育”和党员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我们党才会永葆青春和活力。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6)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中坚力量,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代表性,防止学生入党之后的素质滑坡,给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在实践工作中考察、教育管理学生党员,并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是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抓手,做好此项工作对于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和地位。着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性,抢占认识的制高点

发展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工作,是党扩大群众基础、组织基础的有效方法。在做为知识密集型群体的大学生中加大力度发展党员,特别能够增强党的知识基础。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党是不可战胜的,兼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党会更具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会使党的执行能力更强,执政水平更高。同时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通过发展党员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无论从组织的发展培养,还是党员的管理教育等环节,充分体现党应有的先进性,对每个学生来说就是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而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具有核心地位。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今后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力,学生党员的质量不高,势必影响整个党员队伍的形象,影响党的战斗力的发挥,这对于党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必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对策加以解决。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规范、自觉、积极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和党央保持一致,才能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实现强人才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这一工作是高校素质教育工程也是人才质量工程。

二、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现“五个一体化”

(一)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化。传统的做法是重教育、轻管理、淡服务。这在整体效果上大打折扣的。对于在校大学生党员而言应教育管理服务并重,特别是加大服务的力度,这也是扩大党内民主、增强组织凝聚力、吸引力的有效措施,还是党建思政工作的探索和创新。

(二)前、中、后一体化。过去的做法是重前期培养和中间审批、把关,而忽视后期教育致使前后判若两人,从一定意义上损害了党及党员应有的形象,带来了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应该前、中、后一体化,综合认识,有效衔接,特别加强后期管理,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特征。

(三)党、团、班一体化。过去的做法是党组织、团组织和班委都各级分离,各自为政,“涨皮”现象,没有形成合力。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工作规模的扩大,机构完善、机构健全,年级设有支部、班级有支委,支委与团总支、班委有机协调,机制、体制互联,在工作内容相互渗透、资源共享、措施有效、形成合力。增强集体凝聚体、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以党带团,以团带班,三位一体。

抢占发展大学生党员认识的制高点,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加强“五个一体化”,将诸方面、各环节有机衔接,齐抓共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管机制和模式,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也是我的思考探索的课题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育人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作青.对新时期巩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载体建设的思考[J].沧桑,2009(1).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7)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乘风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乘风党支部通过“强化学习,筑牢素质基础;强化制度,筑牢工作基础;强化意识,筑牢思想基础。”等三个强化活动,把坚持党建工作与邮政经营发展实际工作相结合,确保了党的基层组织在乘风支局的工作开展。一是强化学习,筑牢素质基础。乘风党支部坚持把抓学习来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和政治理论水平,丰富科技文化知识,严密拓展新头脑、新看法、新思绪、新措施的重要本事摆在重要要位置。坚持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开展、组织学习党章活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学习强国”积分评比活动、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岗位技能知识等其它社会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本领。二是强化制度,筑牢工作基础。自觉维护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制度,准确处理好各支局和行政领导班子间的事情。在贯彻执行党的选人用人,钱财物的使用支配,重大事情的决策上,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讨论、科学决策。党支部能够细听群众意见,走群策群力途径,普遍接受群众监视。乘风党支部能够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三是强化意识,筑牢思想基础。乘风支局党支部结合本支部各岗位工作职能,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在各自岗位上,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服务质量。以纪律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巩固纪律作风整顿的成果,进一步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不高、服务不好等不良作风,加强工作纪律,优化服务质量,真正树立起了党支部的良好形象。

(二)乘风支局业务开展情况

乘风支局2019年收入计划2460.9万元,截止九月末乘风支局整体业务收入实现2000.4万元,完成计划的81.29%,同比增长15.51%。其中金融收入完成1526.3万元,完成计划的83.75%;包裹业务收入完成124.1万元,完成计划的62.37%;集邮业务收入完成181.4万元,完成计划的97.54%;函件业务收入完成16.22万元,完成计划的77.27%。在金融板块业务的带动下,乘风支局各项业务相对均衡发展。

(三)巡视整改情况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8)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全国执政六十年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发生最伟大深刻变化的六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艰难而成功地认识执政规律、创立和发展执政理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六十年。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总结六十年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执政意识、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方面的探索和启示,对于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都是极其重要的。

必须深刻认识执政党地位变化带来的考验,树立科学的执政意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成为全国唯一的执政党,党的任务由此前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转变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建设新国家。但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可以说真正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意识不断提升,内涵日益丰富。总结历史经验,可以认为:

执政意识标志着对执政党地位、环境、任务的清醒认识,是工人阶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执政意识决不是简单的“掌权意识”,执政不是历史使命的终结,而是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只是完成历史任务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决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来谈巩固政权。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执政党尤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发展的中心,发展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建设,科学发展是执政党要始终坚持的根本道理。而各方面的发展既要依靠人民,又要造福于人民。为了发展需要改革,而发展和改革都要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所以,党的执政意识可以具体地归结为科学发展意识、公仆服务意识、责任忧患意识和改革稳定意识;核心是通过发展实现执政为民的目的。

树立牢固科学的执政意识是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及其实现途径,还要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防止偏差。一是注意克服经验主义。党在革命年代形成了发动群众进行大规模阶级斗争的经验,但在执政与和平环境下,简单运用这些经验处理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对执政使命的片面理解和对执政党根本任务的背弃。二是注意防止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作为新社会基础的,而中国共产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而在上层建筑领域不断进行革命,不能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才能逐步树立科学的执政意识。

必须不断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执政方式是党治理国家、领导国家政权的方式,核心是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作为先进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在治理国家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创造。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三执政”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丰富和发展,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

“三执政”的每一项要求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又互相联系,构成对党的执政方式的总体要求。科学执政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前提,因为执政是运用权力,而权力作为上层建筑,只有其运行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才是有效和有益的;工人阶级执政党把自己的活动建立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然在执政活动中要讲科学;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依法执政是执政党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三执政”内在统一的逻辑是,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三执政”的落实,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是关键。共产党是为人民执政的,但如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发展,那就可能把为人民执政和依靠人民执政相割裂,从执政为民发展到为民做主,把“代表”变为“代替”,错误的手段不可能达到正确的目的,甚至导致手段“异化”目的。中国历史上缺乏法治传统,人治色彩浓厚,加之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影响,可能造成对法制的漠视,认为依法办事麻烦、缺乏效率,以致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对立起来。解决上述问题,出路是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的改革,规范权力的运行。这是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的改革,落实“三执政”的要求,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总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在实施过程中,既要鼓励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的大胆创造,又要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使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让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的改革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和社会稳定。要把民主既看作制度、规则,又看作一种文化,包括观念、信仰、习俗、惯例、价值取向、舆论氛围、道德评价等,在建立完善民主制度的同时,培育民主文化,使民主制度和民主文化如车之两翼,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改革。

必须正确认识执政后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不断巩固执政基础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和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六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胜利、人民生活的改善,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做了科学估计,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巩固阶级基础提供了新的重要社会力量。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构成的变化做出了正确判断,明确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增添了新力量。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党在执政基础上的探索,可以认为:

党的执政基础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巩固和扩大的过程。从客观上讲,这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从主观上讲,这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在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彻底完成政策从甄别到激励的转化,更广泛、更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个激励、凝聚的方针,在经济上,是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在政治上,则是着眼于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9)

所谓角色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并自觉扮演的心理行为。一个完整的角色意识过程主要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和角色评价四个成份。党员角色意识是党员对自身党员身份的自觉反映,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它是党员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的深层次心理依据和前提条件,是党的整体利益与意志在党员身上的集中体现。

一、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必要性

1.强化党员角色意识是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和根本,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员是党的有机体的细胞,是党的行为主体和党的事业的担当者,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只有广大党员具备和保持先进性,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本色,成为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者,党的先进性才会有坚实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党员的先进性,是指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展现出来的,与一般群众相比较能够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进步趋势的行为和特征,它是一个党员在品质、能力、行为上的表现及统一。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为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先进性的发挥,要求党员具备强烈明晰的角色意识,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角色身份,主动觉察党员的角色要求,摆正党员角色位置,自觉履行党员角色职责和义务,在政治思想、组织观念、道德品质、日常行为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以其先进性团结、影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奋斗。

2.强化党员角色意识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需要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战斗力紧密相联,先进性是通过战斗力体现出来的。增强党员战斗力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和战斗力,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党的战斗力,不仅存在于党的整体中,也存在于每一个党员的素质、作用和能力上。只有党员的战斗力增强了,党的整体战斗力才有坚实基础。

党员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把党中央的决心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纪律,自觉坚定地维护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切实按照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领域,真正成为群众的表率、社会的楷模。这就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具有强烈的党员角色意识,从党员角色定位出发,按照党员角色要求,自觉树立起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谦虚谨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奋勇争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党员角色职责和义务,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和增强带领广大群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能力,努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强化党员角色意识是提高党员意识的前提

所谓党员意识,是指共产党员对自己的政治身份、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的一种认同和维护状态。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是合格共产党员的精神标志,是衡量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忠诚度的重要标杆。

角色意识在党员意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党员意识中的其他意识是在角色意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按照角色理论的观点,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充当着多种角色。要扮演好角色,首先角色意识要到位。共产党员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角色。一个共产党员只有确立了明晰而牢固的角色意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共产党员的身份,牢记党的宗旨和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树立起与党员角色相适应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先锋意识、能力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把党员的各种规范要求内化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自觉有效地履行党员角色职责,在实践中体现出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和情操,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因此,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必须培养和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

二、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保证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当前,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绝大多数学生党员能够严格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实践党的宗旨,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他们爱党爱国,关心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较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及较强的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的先进性、生命力和战斗力。

大学生党员具有大学生和党员双重身份,承担大学生和共产党员两种角色责任,在认真完成好学业的同时,还应在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其他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榜样和旗帜。但目前,部分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比较薄弱,不能很好地把握大学生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角色特征,角色行为出现偏差,特别是不能很好地践履共产党员的角色责任。主要表现为:一是政治信仰不坚定。据某项调查,大学生党员在回答目前自己的信仰时,回答信仰马克思主义仅有42.3%,而36.2%的受访者回答信自己,15.4%的受访者回答什么都不信;二是先进性缺失。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党员不能时刻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思想和行为上将自己混同为一般同学,满足于校纪校规的遵守;三是宗旨意识不牢固。有的大学生党员只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缺乏对其他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有利争着上,有事躲着走,缺乏吃苦奉献精神,工作拈轻怕重,缺乏工作主动性;四是政治立场不坚定,原则性不强,随波逐流,缺乏同错误思想行为及校园不良现象作斗争的能力和勇气,与广大同学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造成部分大学生党员角色认识不明晰、角色把握不准确、角色行为不到位等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信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所引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趋势,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认同和行为选择面临诸多困境。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潮流最前沿,是思想最为活跃群体,社会上的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党员。大学生党员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政治理论素养不高,社会阅历相对较浅,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思想和行为易受外界影响,波动性大。加上大部分学生党员入党时间短,尚未经历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而一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对学生新党员重发展轻教育或教育效果不佳,大学生党员质量工程缺乏长效保障机制,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党员虽然组织上已经入党,但党员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角色定位、角色要求和角色责任缺乏全面、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在党内外生活中的党员角色采择、角色扮演出现偏差或缺陷。

三、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实践思路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

角色理论认为,角色认知是角色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党员角色的成功扮演,首先取决于正确的党员角色认知,即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对党的性质、宗旨、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对党员权利和义务、标准与要求的高度认同,并积极内化为个体的价值取向,外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党员角色认知是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核心,它集中体现着大学生党员的党性认识程度和水平, 是大学生党员崇高理想信念的心理基础和先进行为的前导。

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党员确立正确的党员角色认知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把“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放在党员义务的首位,表明了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对培养党员党性心理、增强党员角色认知的重要性。因此,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使大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和领会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任务和党员要求,强化党员角色认知和角色认同,增强共产党员的光荣感、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大学生党员,着力解决好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问题,从而坚定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志;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大学生党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为自觉践履党员角色做好思想理论准备。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运用多种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充分发挥大学生党校的中心阵地作用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要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手段,坚持理论灌输和自我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课堂学习与实践体验、系统教育和日常渗透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育效果。

2.加强党性锻炼,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行为

角色行为是主体按照特定的社会与组织所赋予角色的特定行为模式而进行的行为。大学生党员角色行为的规范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锻炼过程。大学生党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强对党员角色的认识和体会,养成规范的党员角色行为模式。

角色确定是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完成的。角色理论创始人G.H.米德指出,儿童在游戏或竞技中担任各种角色(在捉迷藏游戏中或在棒球比赛中交替担当进攻和防守)的体验,可以领悟到概括化了的他人的社会,对于形成儿童的自我来说有重要意义。各种旨在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党组织活动和社会实践能够营造特定的场景和氛围,促使大学生党员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如神圣感、责任感、荣誉感、幸福感、满足感、羞耻感等,在此基础上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志并对其角色行为起定向调控作用,最终形成比较稳定规范的党员角色行为模式,提高践行党员角色行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必须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党组织活动,使大学生党员在真实的情景中去领会和感悟党员的言行标准,将党员角色行为规范明晰化、具体化、个体化,促进规范的党员角色行为的养成。同时,还必须严格党内生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党内组织生活的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对党员的制约机制,通过制定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考核,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行为。

3.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

党员主体意识是党员对党员角色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是党员对自身在党组织中的主体地位、权利义务的正确认识与反映,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信念。角色行为过程中角色的主体意识对于角色行为扮演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角色标准要求的认识与内化、对党员角色行为规范的把握和践履、对党员角色评价和角色期待的反思与反馈,最终影响到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确立和党员角色的成功扮演。

党员主体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其内在动力源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及主体作用的发挥。“主体地位”是表明主体在组织或事务中处于能起到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的位置,“主体地位”的形成取决于主体参与组织事务的充分性。因此,尊重大学生党员的民利,保障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党的事务与决策中的主体作用,是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的关键所在。高校党组织要以落实大学生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发展党内民主,充分体现广大大学生党员的意志,丰富大学生党员发挥党员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大学生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让大学生党员对党的事务有充分的发言权、决定权,使大学生党员能真正以主人的姿态融入党的事业,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党组织中的主体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自豪感,深刻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角色价值和角色责任,激发热爱党、建设党的热情,实现从大学生角色向共产党员角色的全面、有效转变,主动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陈玉君.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2).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10)

提出的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科学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和、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这对于在新时期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执政党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同志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已特殊的利益。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执政,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执政党的特点,要求党必须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这是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我党的宝贵经验。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托。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能否巩固政权,关键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在于是否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党历史上十分注重这两个基础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引下,我们党立足于实际,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问题。正如同志所说:“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是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②由于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在实践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党被迫转移到农村时,适时地解决了在农民中发展党员的问题,并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当大批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士来到延安和各个解放区根据地时,我党又明确提出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并提出要“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促进了抗战事业的胜利。民主革命时期,由于我党紧密联系时代的特征和历史任务,广泛吸收了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不断增添新鲜血液,我们的队伍才不断壮大,党的力量才不断增强,从而更好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任务。

(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必然要求。

政党的先进性关系到政党的生死存亡。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代表的那个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先进程度。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已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与我们党始终注意巩固自已的阶级基础,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分不开。针对一些人对党的性质的怀疑,同志指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人借口我国阶级状况、阶级关系有了新变化,世界上发生了新技术革命,企图否定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国家的领导阶级,从而否定党的阶级基础,否定党的性质,最终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对这股逆流,我们必须坚决顶住。”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断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也就是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而奋斗。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就在于我们党不仅深深扎根于工人阶级之中,而且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所面临的任务和执政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党只有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只有把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两个先锋队”。

(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适应当前社会阶层构成新变化的迫切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就业方式、数量和素质方面都与改革开放前有较大的变化。二是农民阶级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农业人口中直接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大量增加,而从事纯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④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社会成员流动明显加快,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我国社会阶层构成所发生的这些新变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经济体制发生的重大变化在社会层面上的必然反映。面对这些新变化,我们党只有进一步密切同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系,同时又把新的社会阶层作为自已的社会基础,密切同他们的联系,才能不断增强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巩固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实践途径

(一)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同志指出:“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⑤中国工人阶级是最进步最有活力的阶级,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始终是我们党最坚定的阶级基础和最基本的依靠力量。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一个基本前提。

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落实这一方针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形式,通过政治、经济、法律、舆论、行政等手段,保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落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在企事业单位中得到体现。当前,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教育,提高其作为领导阶级的强烈意识感和使命感。要着眼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力培养和扩大高科技人员队伍,通过培训等途径,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要适应就业方式的变化和经济发展周期规律的要求,抓紧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失业保障制度;要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形式,抓紧开展在非公有制经济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和党组织的工作。工会组织和党组织应当依法和依照章程开展工作,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注意处理调节好工人阶级内部及工人阶级与其它社会阶层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尤其是要解决好下岗工人和困难工人的生活问题,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

(二)必须在保障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各个阶层的利益。

同志明确指出,对于我们共产党来说,在任何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它劳动群众等“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主体力量。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⑥我们必须把最大多数人特别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它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做到“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它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把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⑦

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利益构成的,伴随着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各方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利益的多样化,在人民群众整体利益一致的同时,必然产生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特殊利益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差异。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三)要重视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

同志指出:“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它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⑧这个重要思想符合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针对一些人提出的认为吸收了其它社会阶层的人员入党会不会改变党的性质的疑虑,同志提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⑨我们只有坚持党员标准和条件,坚持思想上建党,就不会因为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而改变党的性质。针对有的人认为,新的社会阶层中那些持有财产较多的人可能会因为他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财产而成为党执政的异己力量。同志指出,在经济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财产逐步增加的条件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⑩因此,在党员队伍建设中,我们既要把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等劳动者中的党员,作为我们党的队伍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也要允许其它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即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吸引到中国共产党队伍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而不能单纯看要求入党者的财产状况。如果对他们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必然会削弱和损害党的群众基础,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有利于在这些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对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影响力,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四)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同志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11}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给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努力开拓和创新,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在全党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特别是到艰苦的地区和困难的单位去体察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批评、给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党的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和群众路线落实到群众中去。要坚决抵制、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和少数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切实维护党的声誉,密切党群关系。

要积极探索和运用适应新形势的群众工作和方法,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不要以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不要简单粗暴,而要入情入理,循循善诱。示范引导,首先是党员模范带头、干部率先垂范的示范引导。宣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让群众真切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地参加到党领导的事业中来。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党的宗旨过程就是联系群众的过程。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注意在改革和建设中可能引发的新矛盾,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党群关系。

注释:

党的基础知识体会篇(11)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各大院校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党校作为重要的党员培养基地,也应着重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加强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思路的创新,以提升教学水平,使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1计算机课程教学对党校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的应用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交流、学习、处理事务等,大大缩短了空间和时间距离,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能够了解所有的信息。党校学员作为人民群众的楷模,必须要保证思想的先进性和文化素养的先进性,因此,党校应积极开设计算机课程,满足国家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提升党员综合素质水平。

2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

2.1学员个体差异性显著

党校学员整体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从高中到博士,各种阶段的文化水平都有。一些学历较高、在学校系统学习过的学员在计算机课程学习方面较为容易,而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技术的学员,则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学起,具有一定难度。党校党员的年龄也具有较大差距,既有青年学员,也有老同志,青年学员往往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而老同志则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反复学习,才能够理解所学内容。由于学员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显著,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也是当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2.2学员学习压力较大

党校的课程时间十分有限,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一般会在一周到三个月,因此教学内容较多,学员学习压力较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学量的知识,不仅使学员倍感疲惫,也使教师产生了较大的教学压力。由于党校学员大多已经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为保证学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技术,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学员的实践操作,一定程度上,为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增加了难度。

2.3学员的学习与工作无法兼顾

党校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兼顾工作上的事务。虽然理论上是“脱产学习”,但是事实上工作很难完全移交[1]。因此,学员在进行短期培训时,通常还需要向单位请假,一周的课程一般会请两三天的假,培训过后还需要处理堆积的工作,增加了学员的工作压力,学习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3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新思路

3.1差异化教学

由于党校的学员个体差异性显著,因此,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也应采用新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按照党校学员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弱、基础知识缺乏的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员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导,以保证学员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进行实践操作,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对基础知识已经有充分了解的学员,教师应在教导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学员设置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提升学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计算机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应充分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性,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2]。一个层次是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员进行授课,另一层次则是不要求学员完全掌握的应用知识,主要面向对应用知识有迫切需求的学员。

3.2以学员为中心

教师应注重学员的个性,以学员为中心[3]。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即使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也极有可能遇到困难,一旦长期产生困惑,便极易使学员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用软件,激发学员对计算机的学习欲望。同时,增加学员的实践操作学习,例如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处理、实时交互等。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直观的教学,例如利用图片、教学视频等,将计算机相关知识通过具体、生动的展现给学员,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

3.3科学的评价考核

考核制度是检验学员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评价考核制度,也应采用新思路。教师应同时注重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应多涵盖基础知识,题目尽量客观,不应仅按照教科书上的概念出题,实践考核则需要考察学员对计算机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和掌握程度,提升题目的实用性,保证学员在充分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在生活中对其熟练运用。

3.4提升教学实际性

党校学员基本都以从事工作,因此,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应尽量贴近实际生活,使学员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能够得以运用,例如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办公时基本都已经开始采用信息化办公的方式,运用办公软件处理事务,因此,教学中也应添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教学内容,以提升学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提供服务。

4结论

新背景下的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党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党校应顺应时展,明确计算机教学对党校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面临问题,采用创新的教学管理思路,以学员为中心,实施差异化教学,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提升教学实际性,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党员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艳.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新思路[J].软件,2013,6(6):2013,6(6):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