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1:51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14-02

《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主要讲授了Photoshop与Sketchup两大软件在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及处理中应用。本课程项目教学法改革是以我院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中的课程建设为依托,经过将近三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逐渐完善,教改效果已初见成效。

一、《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软件的选择

结合高职学校、学生的特色,高职教育的特点,选择了既能达到教学目的,操作又相对简单,且行业通用的热门软件。Photoshop是图像处理的基本软件,其功能强大,出图效果好,使用广泛,是出效果图所必需;选用Sketchup软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该软件简便易学,大大缩短了学生上手的时间[1]。第二,目前很多景观设计的前期草图甚至效果图都用Sketchup完成。第三,该软件注重前期设计方案的表达,故其更适用于本专业的教学。第四,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园林制图的规范、园林设计知识、园林施工识图的理解深度有一定局限,故使用Sketchup出图的难度要大大低于3DMAX。第五,率先设置行业新软件的教学,也是我们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亮点。

二、《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基本思路。本课程主要从具体的项目和案例入手,以任务驱动法为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具体的项目和任务,手把手讲解、演示和指导园林景观效果图作图的步骤,有目的地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就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并且逐步熟悉,将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操作技巧,最终能自主完成各类景观效果图的制作与处理。

2.课程选择的教学项目。本课程选择以项目教学的方式,设计了五个教学项目:“景观彩色平面图的制作与处理”、“园林景观局部透视效果图的制作与处理(两点透视角度)”、“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图的制作与处理(一点透视角度)”、“园林景观鸟瞰图的制作与处理”、“园林景观夜景效果图的制作与处理”。主要是从视线角度的高低来划分的作图类型,囊括了当前景观效果图的基本种类。

三、《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

1.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硬件设备对课程的支持。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教师讲授及演示的过程学生能最直观地观察和学习,讲解结束后,通过任务的布置,学生能马上进行相应内容的实际操作练习。

2.授课教师随堂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进行练习的同时,教师进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目标。突出了学生的在知识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将任务相嵌于学习,实践相嵌于理论,以讲为辅、练为主,教与学相互动[2]。

3.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以重点讲解工具操作的传统软件课程授课相比,本课程弱化了单独讲解软件工具的使用过程,结合实际案例,配以具体任务为导向,教学的过程即“讲解—演示—模仿—练习—指导—评讲—修改—总结”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兴奋点和成就感,自主学会软件操作。五个项目的教学完成之后,学生至少能多次将常用工具、作图技巧及效果图的作图步骤进行反复练习,既可以达到熟练软件的目的,又能将软件的使用与专业结合起来触类旁通或者变相应用。

4.增加软件操作技巧总结的环节。虽然弱化了单独讲解软件的过程,但在课程的最后安排有4学时左右的软件操作及技巧方面内容的总结归纳。学生通过亲身感知之后,知识更容易接受,技能掌握得更牢固,并且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解决更多问题。

5.实践教学项目选项的精、准。本课程选用的项目案例都是经过仔细筛选,项目周全且不重复,非常实用,也贴合当下本行业本领域现状。

6.考核方式的改变。本课程成绩按百分制,平时成绩占60%,期末展示作品占30%,平时表现占10%。教改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点,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加强了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将学生平时每次完成的作业计入期末总成绩。期末考核方式采用小组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模式。同时,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加分。

四、《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建设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

1.从教学效果来看,相关课程老师的反映较好。项目教学法实施后,学生软件操作上手时间显著缩短,基本操作和技巧要点掌握较好,同时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本门课程所学的技能能较好地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其他核心课程特别是设计类的课程服务。

2.从就业学生反馈情况来看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高。经统计,教改法实施后,学生在企业就职过程中大大缩短了软件岗前培训的时间,实际动手能力较强,企业对从业学生的满意度较往年明显提高。这说明《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教学法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也为以后教学法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相当的肯定和一定的参考。

3.不足的地方有待后期逐步改进。(1)学生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①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需要进一步调动,一部分学生缺乏课外上机的自觉性和网络等多渠道学习的兴趣[3]。②精美素材的制作及收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且较难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自学效果的提高,学生作品很难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2)授课教师需要提高的地方。要将本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有效地实施下去,授课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授课过程很重要。授课教师应不断地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企业具体的实际项目,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观念新思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起来,并不断地进行总结。

《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课程教学上做出了较大的改革,改变了长期以来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单纯传授软件操作知识,只求让学生学会软件操作的传统教学观念,此教学方式针对高职教育现状,达到了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缩短就业距离的目的。但由于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端正教师在新教学法中的作用,摆正课堂教学在新模式中的位置,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管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不断进行总结、调整、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2)

一、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园林建筑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特定的任务工单为模块,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过程如下。

1.明确教学内容

园林建筑课程是三年制中职园林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使学生基本了解园林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园林与建筑的基本知识,扩充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了解与熟悉园林建筑的利用,开发园林项目,提高景观效果,也为进一步学习园林学科其他课程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式的灌输式的板书教学手段,要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利用PPT制作成幻灯片,并在多媒体教室用投影播放,还可以借助大量彩色图片、示意图、动画及视频音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补充与园林建筑行业相关的趣闻和新进展。

2.设计教学案例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布置教学任务。下面,笔者以项目五:园林大门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首先需要明确任务。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及兴趣爱好,并结合项目任务的难度进行合理分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由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优势互补的6人组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确保以学生为主体。

在项目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对学校二期的新建大门进行设计,并绘制施工图和效果图。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组长总负责本组的工作,协调组员、分配任务。各组学生应利用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必须明确任务。指导教师根据项目任务并结合工程实际,指导学生对项目有整体的了解,并使学生明确通过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掌握园林大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设计出符合任务要求的园林大门。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园林大门的设计并不难,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如置身于真实的工作过程之中。

其次是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在这个环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了解社会对园林设计岗位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自获取最直观的信息,培养学生筛选、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师实施现场教学,通过下场实习、调查等多种途径,将学生带到室外,观光、游览园林风景区大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体会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置园林大门,园林大门的设计要点,园林大门的朝向、功能及造型设计等。

最后是学生评价。各小组提交相关的园林大门设计作业,组长代表小组对本组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本组的园林大门设计成果进行自评。其他各组对该组的园林大门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并交流对园林大门设计过程的体会。

3.教师总结

教师从各组的自评及互评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园林大门设计已经有的认识,进一步对项目五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对各个组的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项目评价如下。

首先是时间要求。18学时,超时不得分,共1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第一,园林大门设计。掌握园林大门的设计要点,共2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和)。

第二,设计方案。掌握园林大门的朝向、功能、造型,共3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第三,设计图纸展示。方案施工图要布局合理,园林大门效果图要有创意、效果佳,共20分(为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其次是安全要求。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遵守的小组酌情扣1~10分,共1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最后是文明要求。遵守文明生产要求,不遵守的小组酌情扣1~10分,共1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二、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几年来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一体化教学特别感兴趣,实施一体化教学,课堂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好。

1.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了解社会对园林设计相关岗位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目标性更强。

2.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升

教师在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成为了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三、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第一,经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在笔者所在院系园林建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在任务工单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强的目的性,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共性需求导入教学内容,完成理论与实践辅导,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技能与技巧。

第二,从近两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反馈来看,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的目标。但在课程改革中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教学实习中,要尽量安排学生参观风景园林展览,这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也对园林建筑设计有较多启发和帮助。

第三,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硬件上的保证,例如,需要多媒体、信息化教室等,以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勇,兰益.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建筑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2008(10).

[2]邵乌葵.浅谈“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4(5).

[3]卢圣,侯芳梅.植物造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3)

一、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园林建筑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特定的任务工单为模块,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过程如下。

1.明确教学内容

园林建筑课程是三年制中职园林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使学生基本了解园林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园林与建筑的基本知识,扩充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了解与熟悉园林建筑的利用,开发园林项目,提高景观效果,也为进一步学习园林学科其他课程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式的灌输式的板书教学手段,要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利用PPT制作成幻灯片,并在多媒体教室用投影播放,还可以借助大量彩色图片、示意图、动画及视频音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补充与园林建筑行业相关的趣闻和新进展。

2.设计教学案例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布置教学任务。下面,笔者以项目五:园林大门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首先需要明确任务。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及兴趣爱好,并结合项目任务的难度进行合理分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由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优势互补的6人组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确保以学生为主体。

在项目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对学校二期的新建大门进行设计,并绘制施工图和效果图。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组长总负责本组的工作,协调组员、分配任务。各组学生应利用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必须明确任务。指导教师根据项目任务并结合工程实际,指导学生对项目有整体的了解,并使学生明确通过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掌握园林大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设计出符合任务要求的园林大门。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园林大门的设计并不难,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如置身于真实的工作过程之中。

其次是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在这个环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了解社会对园林设计岗位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自获取最直观的信息,培养学生筛选、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师实施现场教学,通过下场实习、调查等多种途径,将学生带到室外,观光、游览园林风景区大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体会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置园林大门,园林大门的设计要点,园林大门的朝向、功能及造型设计等。

最后是学生评价。各小组提交相关的园林大门设计作业,组长代表小组对本组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本组的园林大门设计成果进行自评。其他各组对该组的园林大门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并交流对园林大门设计过程的体会。

3.教师总结

教师从各组的自评及互评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园林大门设计已经有的认识,进一步对项目五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对各个组的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项目评价如下。

首先是时间要求。18学时,超时不得分,共1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第一,@林大门设计。掌握园林大门的设计要点,共2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和)。

第二,设计方案。掌握园林大门的朝向、功能、造型,共3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第三,设计图纸展示。方案施工图要布局合理,园林大门效果图要有创意、效果佳,共20分(为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其次是安全要求。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遵守的小组酌情扣1~10分,共1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最后是文明要求。遵守文明生产要求,不遵守的小组酌情扣1~10分,共1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考评占40%,相加得到总分)。

二、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几年来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一体化教学特别感兴趣,实施一体化教学,课堂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好。

1.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了解社会对园林设计相关岗位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目标性更强。

2.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升

教师在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成为了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三、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第一,经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在笔者所在院系园林建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在任务工单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强的目的性,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共性需求导入教学内容,完成理论与实践辅导,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技能与技巧。

第二,从近两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反馈来看,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的目标。但在课程改革中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教学实习中,要尽量安排学生参观风景园林展览,这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也对园林建筑设计有较多启发和帮助。

第三,园林建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硬件上的保证,例如,需要多媒体、信息化教室等,以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勇,兰益.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建筑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2008(10).

[2]邵乌葵.浅谈“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4(5).

[3]卢圣,侯芳梅.植物造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4)

摘 要:天然林保护工程1998年开始实施,给师宗县的生态建设带来了新的春天,通过工程实施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项目布局、管护责任制落实、后续产业发展、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天保工程建设健康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2-05

作者简介:杨永祥(1969 -),男,云南省师宗县人,林业工程师。

森林是陆地生态生态系统的主体,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生态建设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师宗县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有南盘江林业局、五洛河林场、木材公司等省重点森工企业和地方森工企业,3个森工企业有富余人员520人。这些森丁企业过去主要是以采伐和经营木材为主,由于重采轻管、生态建设项目少等原因,导致全县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局部地区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严重阻碍了师宗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森工企业陷入了“两危一困”境地。着眼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大目标开展工作,确保生态建设健康发展相当关键。

1 师宗县森林资源现状

师宗县土地总面积27.83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77万hm2(生态公益林面积5.56万hm2,占33.3%;商品林面积11.21万hm2,占66.7%),占总面积的60.3%;非林地面积11.06万hm2,占39.7%。其中,有林地面积10.06万hm2;灌木林地面积3.61万hm2;疏林地面积0.07万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0.76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1.31万hm2;宜林地面积1.04万hm2;苗圃地面积0.01万hm2;森林覆盖率53.8%。活立木总蓄积量5337640m3,其中:有林地蓄积5208100m3,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7.57%;疏林地蓄积7080m3,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13%;散生木蓄积29910m3,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56%;四旁树蓄积92550m3,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73%。

2 天保工程实施现状

2.1 主要成效

师宗县1998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加大保护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力度,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7379.3万元,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3.85万hm2。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全县森林覆盖率从43.9%增加到53.87%,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从325.0万m3增加到533.7万m3,净增208.7万m3。林分结构得到改善、质量得到提高、生物多样性逐步凸显。

2.2 取得经验及存在问题

自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森林植被逐年增加,全县生态明显改善。主要做法:一是森林管护落实到位,乱砍、滥伐、偷砍盗伐等现象明显下降,全社会爱林护林主动性得以提升,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是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增加了森林资源总量,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三是公益林建设与地方产业建设相结合,发挥了公益林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四是制定了奖惩考核办法及管理措施,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了监督检查和资金管理等工作,提高了项目建设成效。

存在问题:一是现有公益林林分质量差,生态功能较弱;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过度采伐,境内大面积优质天然植被已不存在。二是境内原生大面积自然森林植被已被破坏,残留的零星小片原始森林是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林农交错,加之人为捕猎等因素,虽经过13a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但短期内还得不到较好的恢复,野生动物、植物的聚集区和栖息地受到严重冲击,有的面临绝迹急需重点保护。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力度不够;由于长期以来陡坡开荒、乱砍滥伐、开挖小煤窑等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土壤侵蚀严重。近年来,已加大了义务植树和人工造林的力度,森林覆盖迅速增加,水土流失有所减少,但防治土壤侵蚀任务仍然严峻。

3 天保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

3.1 广泛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天保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富民工程,也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的千秋工程。县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实施天保工程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天保工程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师宗县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由过去砍树人变成种树人,以抓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抓生态环境建设为主,把保护天然林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促进师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把天保工程作为一项解决森工企业职工生计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3.2 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林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建议在有效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充分发挥其在生态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兼顾林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对已经区划的公益林和商品林比例做适当的调整,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重新确定公益林和商品林调减和调增比例,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将公益林区中禁伐区和限伐区适当调减,商品林区适当调增以适应今后林区产业发展的需要。

3.3 创新管护机制,规范工程管理,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天然林资源加以保护。根据国有林管理机构的性质以及林业的性质,收支必须采用两种方式,要对国有林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征占林地补偿,还有对生产的木材进行抚育,通过以林育林的方式增加收入,并将其资金纳入财政收入。对国有林管理机构人员的公用经费的收支也要纳入财政预算,国有生产支出行造林,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防火等,也要将其分门类别的纳入财政及基本建设的渠道中,关于生产性聘用人员的开支需要将其列入项目经费支出,同时,基层执法人员的身份也必须得到确认。

3.4 合理调整天保工程资金的使用结构

资金不足是影响天保工程后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一方面,存在地方落实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致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林区用钱观念没有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再加上到位资金的使用结构部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确实构成资金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现有天保工程资金多是“养人性补助”,在人员安置的矛盾有所缓解的情况下,下阶段的工程资金使用应更多的投入到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持续产业发展等方向,要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引入经营林业,资源资本运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引入长期战略投资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力度,正确处理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以解决林区长远发展问题,提高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3.5 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

师宗县还要许多郁闭度在0.3以下的天然林没有纳入工程林德保护区内,还要一个原因是天保T程区中农牧混合,森林管护的面积较大,管理方式主要以经济补偿为基准,缺乏持续的保护力度,要想对天然林资源进行持续的保护,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制约,以法律为依据对天然林进行保护,管理、培育及利用,使天然林能够得到长久的维系。

3.6 有效提高林区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确保林区社会稳定

一是通过广泛宣传天然林保护工程相关政策,提高林区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让广大林农从过去单纯依靠木材采伐转向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资源开发等,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二是森工企业职工从砍树人变成了植树人、护林人,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到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三是通过工程实施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森林资源恢复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3.7 强化督导检查

天保工程工作涉及面广,能否确保工程建设按规划实施、工程资金合理使用,是对各实施单位的重大考验。要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推行招投标制、监理制和报账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要加强审计稽查,强化资金使用监督,杜绝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发生。要完善工程核查制度,继续开展国家、省、县三级核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整改。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评办法,对在天然林保护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4 天保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建议

4.1 森林管护补助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接轨

将天保工程区的森林管护补助和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接轨,建立天然林保护的稳定投入机制,一并纳入国家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范围,实现动态管理,建立稳定的投入渠道。

4.2 理顺天保管理机构,重新核定机构性质

天保工程管理机构,从事的是公益性管理工作,建议从上到下理顺工程管理机构编制性质,统一定为常设性行政编制机构,并将现在的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分类办)与天保办合并,避免职能职责交叉造成不便于统一。

4.3 加大后续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

天保工程要从单纯保护逐步转向保育并举,保育与利用相结合,提高林地生产率。在适宜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地区,要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建立木材生产的后备基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提供充足而丰富的林产品。一是允许国有商品林通过职工长期承包经营,承包期可长达50~70a,使经营责任主体明确,经营成果与承包责任挂钩。在承包中还可以考虑与置换职工身份结合。国家通过收取林地使用费和林木有偿转让金,实现应得的利益。二是加工企业与基地建设相配套,享受国家林业龙头企业的有关扶持政策;工业原料林基地享受中央财政贴息贷款政策;以“三剩物”及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林木采伐按照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由企业依法自主采伐,实行备案制。

4.4 提高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投资资金国家承担

由于造林价格水平的不断提高,若维持现有造林投资标准,显然过低,将直接影响造林成效。建议提高项目投资标准,人工造林投资定额提高到7500元/hm2,封山育林投资定额提高到1500元/hm2,森林抚育投资定额提高到3000元/hm2。

5 制定《林业生态建设条例》,建立天然林保护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主要是依靠实施工程的方式对重点地区的天然林加以保护,一旦工程实施结束,保护力度难以持续。要持续保护好天然林资源,建议尽快制定《林业生态建设条例》,确定天然林资源的法律地位,将天然林的保护、管理、培育、利用和相关责任等从法律上给予保障。

6 结语

天保工程建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是师宗县森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维护全县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天保工程建设,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认真解决工程建设中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企业职工和林农生活得到保障,森林资源得到保护,森林覆盖率大幅增长,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因此对全县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云南省师宗县实施方案[R].

[2]币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2010~2014年作业设计[R].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91-02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近年来,笔者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人人参与创造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快乐,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课程考试平均成绩较之往届提高了20%左右。

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迫切需要项目教学法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完成园林设计工作,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及其以后的应用都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的方法是边讲边练,教师讲解一些操作命令后,学生跟着进行操作练习。学生看似弄懂了、学会了,但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发现很多情况是书本上碰不到的、软件里没预设的,往往一筹莫展,解决不了。特别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运用 AutoCAD、Photoshop和3ds max等三种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平面设计图、彩色平面效果图和鸟瞰效果图,而这些教学软件并非专业的园林设计软件,它们的功能无法覆盖园林设计的全过程,缺乏参数化的园林图形库。因此,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不能综合地运用绘图命令,达到灵活辅助绘图的目的,没有达到园林行业对人员的岗位要求。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只注重软件功能介绍,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来设置项目和任务。这对于越来越强调实训重要性的职业教育而言,显然是不谋而合的。尤其是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园林CAD制图、园林Photoshop绘图和园林3ds max绘图等三门绘图软件课)这门中职园林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来说,要想将这个课程的三门绘图软件课融合在一起,更加需要通过有效的项目教学来让学生全面、综合、扎实地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现实意义 没有引入项目教学法前,我们讲授《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时,往往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对学生进行授课讲解,每节课讲解几个操作命令,然后安排学生上机练习。这种方式的不足在于每节课的命令讲解和上机练习都是单独进行,没有很好地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学生往往对命令的单独掌握能够完成,但在实际绘制图纸时却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课程与实例的脱节,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突破在于,它不再以教材为中心,也不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授课,而是以项目为中心,把学习的重点内容放在了具体的项目中,把原有的需要单独讲解的知识点融会到某一具体的项目当中,通过项目来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对技能的掌握。其最大的意义就是摆脱了就书本学知识的传统方式,直接开始应用式的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围绕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会软件命令、功能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将设计思维与理念融入设计作品之中。特别是让学生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遇到并解决许多问题,积累了实践经验、建立了应对实践的自信心,为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解决问题奠定了传统教学所无法奠定的基础。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计算机

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主要选取植物造景和小型园林绿地初步设计两项内容进行项目教学的实践。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细分项目内容 依据企业运行方式中的园林效果图制作流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流程来设置项目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将学习实践的内容分为平面图绘制、平面图效果图绘制、效果图绘制等三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成若干个子项目(见下页表1)。让学生按照整套流程跟进,学习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编制项目任务书 为避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我们提前编制项目任务书,包括项目目标、参阅资料、项目实施的行业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时间安排等。学生通过项目目标知道项目要求和时间安排,也就是知道该项目什么时候让他们做什么,通过参阅资料知道怎么做,通过学习行业标准知道做到什么程度才满足要求。

精心组织项目实施 我们把项目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五步:教师展示项目、师生分析项目、学生实施项目、师生评价项目、师生总结项目。先给学生展示要完成的项目,明确项目目标和评价标准。然后,师生一起进行项目分析,明确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接着是学生实施项目,采用“异质分组法”的方法将学生按3~4人分组,让学生通过实施会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快乐,共同对碰到的各种各样问题进行探索解决。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停下来进行阶段性小结。小结后再继续实施项目,直至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的评价与总结相当重要,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评价与项目总结时要让学生汇报和展示自己的实施思路、实施方法、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以及实施技巧等,相互提问、质疑、答辩,与他人交流意见,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最终使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找出自己的不足,得出项目完成的最佳方案,使该项目实践学习活动更具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在班级开展评比活动,评出“最佳方案”、“最佳效果”、“最佳拍档”等奖项。

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例应用 现就我们组织学生以学校主题园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静思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说明实施项目的教学过程。具体的操作分为六步:(1)按组分发项目任务书,给出模拟项目。要求学生按照样图,绘制学校“静思园”(长40m,宽40m)景观方案设计平面图和鸟瞰效果图。(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美学等)和技能(AutoCAD绘制平面图、3ds max进行三维建模、Photoshop进行后期制作等),明确行业标准。(3)各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特定场地分析环境各种因素,在充分讨论、质疑的基础上,各小组成员分别绘制项目设计的CAD平面图,包括园林小品设计、园林植物设计、园路设计等要素。(4)将CAD底图导入到3ds max中,在应用相应命令创建出基础模型,附上相应材质,处理好相机角度,做出光感效果后渲染出图。(5)应用Photoshop进行后期效果制作。在后期效果处理时,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各专业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6)学生展示作品、总结及评价(见表2)。

项目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能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在推进项目教学过程中,要设法营造一种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熟悉、掌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积累经验,形成能力;要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需求”学,在“用”中学,自觉地、迅速地提高专业技能。

能发挥项目教学的特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要以项目的方式给学生具体任务,在完成业务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增强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能发挥项目教学的特点,增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多途径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实用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目前,中职教师的理论知识扎实,实际工作则很欠缺,因此,在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时,必须做好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培训计划,多让教师走进社会,同时拓宽教师的行业视野。而且,还要加强《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争取有更多的项目与企业合作,使项目教学法有足够的真实情境。项目既要实用,还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造性。项目内容应尽可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并且有明确的评判标准。

实践证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能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逐步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应不断地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才能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海辉,耿美云,王金刚.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70-72.

[2]焦泽昌,李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3(4):44-46.

[3]邢黎峰.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贾宁,邢黎峰.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8):15-17.

[5]武新.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8-49.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6)

Wang Yahui

(Shangha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School,Shanghai 202164,China)

摘要: 本文分析了在中职校《园林制图》课程中仅利用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头脑风暴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用SketchUp软件辅助教学”这两种方式来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有效性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文中进行了总结。

Abstract: In this paper, deficiencies of using a task-driven approach only in the course of Garden Graphic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ere analyzed,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was reformed and summarized through two ways, namely,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of task-driven approach and brainstorming, teaching by using SketchUp software, to promote effective teaching, which have a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 中职校 园林制图 有效性教学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Garden Graphics;effectiv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27-02

0引言

有效性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指出:“有效性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有效性教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有效教学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是我们一直要追求的。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让有效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了新的方式。

1问题的提出

在中职校《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教学低效的问题,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还有平日的作业、成绩,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学习没有目标性,学习内容的枯燥难懂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有效性教学

目前《园林制图》课程比较常用的教学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推进《园林制图》课程的有效性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仅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法通用于《园林制图》课程显然是不合理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①在进行任务分析、讨论的时候,学生不愿意发言,或者不知道如何发言,教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潜能?②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何具象地展示给学生?

针对前面分析的传统教学的制约性和采用单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不足之处,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干,穿插使用头脑风暴教学法教学模式;以Sketchup专业制图软件辅助教学。2.1 概念界定

2.1.1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2.1.2 头脑风暴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它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企业管理和科研工作中。

2.1.3 SketchUp专业制图软件SketchUp又称“草图设计大师”,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专业设计软件,通常用于园林和建筑的专业制图。在本文中用于辅助教学,展示抽象、复杂图形的生成过程。

2.2 “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2.2.1 细分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整个教学模式的主干,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之前,首先要进行教学任务的细分。

比如,对一套典型的园林设计图细分为几个层级的任务,然后再分解为各个小的任务让学生分步骤完成。

图示如下:

经过任务的细分,起到以下作用:

①通过这种由“总”到“分”的系统展示,学生了解了整套图纸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园林图纸的绘制过程;②把整合好的有效教学内容融入各个单项的小任务中去,学生由“分”到“总”分步骤完成各个小任务,在完成各个小任务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最终达到熟练绘制整套图纸的的目标。这样不仅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消除了学习的盲目性,还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做到了学有所用。

2.2.2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把要讲授的理论知识融汇于上面细分好的实践任务中,通过任务的完成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然后在学生进行任务分析、讨论的时候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并引导学生进入论题。学生即兴表达各自的想法和建议,师生共同分析实施或采纳每一条意见的可能性,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获取知识后,开始实施任务,在实施任务时如遇到问题教师进行适时的辅导。最后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总结。

①基本结构:引入头脑风暴教学法

情境导入任务任务探究获取知识实施任务评价总结

②举例:针对“细分教学任务”框架中灰色部分的“立面图、剖面图”中的“剖面图”的绘制,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以下课程:

任务:完成工厂防护绿化植物配置剖面示意图。

教学设计:①情境导入任务:

1)情境展示:展示工厂污染图片;

(吸引学生的眼球,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课。)

2)提问:工厂的污染都有哪些?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3)导入任务:现有一工厂,有废气排出,因污染不严重,附近有居民居住。因对居民造成不良影响,该厂要我们对其工厂进行绿化配置,要求如下:(此处省略)

(通过任务的下达,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程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②任务探究:――引入头脑风暴教学法

过程:1)针对工厂防护性园林植物配置要点和植物配置剖面图的绘制要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判,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应,获得了大量的构想)。2)所有的意见扼要记录于黑板之上。3)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

③获取知识:经过“头脑风暴”,会引出学生的很多意见和观点,经过师生的整理和评判,总结出本次任务用到的知识点。

④实施任务:四个同学为一组,完成本次任务。

1)材料准备:彩绘植物立面剪纸素材、图板、透明胶带、剪刀、笔、白纸等。(在材料准备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学生自己进行植物立面素材的整理、彩绘等,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课堂)

2)完成任务:每组同学协同合作,把要绘制的剖面图用彩绘植物立面素材根据前面总结的知识点粘贴于图板之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处于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气氛浓厚,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在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⑤评价总结:制定评价标准,先由学生互评,再由教师讲评,最后总结。(通过学生互评、总结,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2.3 SketchUp专业制图软件辅助教学SketchUp软件可以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双向转换,能根据二维平面图快速建立三维模型,且能直观地得到一个三面正投影,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投影制图的原理。

举例:

把需要讲授的投影制图原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去,用SketchUp软件辅助教学。

任务:绘制组合花坛的轴测效果图和三视图。

①导入任务:大小两个正方形花坛的组合。大花坛外圈边长为2米,内圈边长长为1.5米,高0.6米;小花坛外圈边长为1.5米,内圈边长长为1米,高0.4米。绘制此组合花坛的轴测图和三视图。

②教师演示:在SketchUp软件的平行投影场景中进行组合花坛的轴测绘制;绘制完毕,转换观测面直接生成三视图。

(用SketchUp软件辅助教学,模拟了复杂制图的生成过程,展示给学生比较直观的知识讲授过程,学生反映很喜欢这种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③获取知识:根据绘制的过程和成果讲授投影制图中三视图及轴测图的绘制原理。

④实施任务: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每个学生独立在图纸上进行组合花坛的轴测效果图和三视图绘制,教师适当指导。

⑤总结评价:由学生总结绘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师补充。

3《园林制图》课程有效性教学的成效及思考

3.1 成效①应用把知识点融入任务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而且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作业质量和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②应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实现了教师“讲授知识”到学生“主动求知”的转变,实现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性教学。③用SketchUp软件辅助教学,模拟了复杂制图的生成过程,展示给学生比较直观的知识讲授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思考本文所采用的提高有效性教学措施,仅是该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个阶段性总结。随着园林专业的不断发展,《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也会随之不断改革。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将不断地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不断总结与完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维东,潘远智,陈其兵等.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促进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增刊):51-52.

[2]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36~38.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36-01

一、现有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常见问题

(一)课程衔接脱节,舍本逐末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会讲四到五种绘图软件,一般从大二直至大三,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可以这样说,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类似于一支很高级的笔,要靠多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才可以驾驭它,很多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背操作命令,结果造成了会用软件不会真正绘图的尴尬局面,而有些美术功底较好的同学图纸绘制很漂亮,但在在绘制园林效果图时并不理解园林设计设计,大量的不够准确的植物素材贴图充斥整个画面,效果是够了,但并没有真实的再现整个的园林景观设计,并不考虑竣工后实景与效果相差甚大,很多同学通过报课外电脑培训班的形式学会套路化、模式化制图,更多的关注计算机软件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真实性。其实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

(二)计算机制图忽视制图规范、效果图脱离实际

在我国,1986年12月2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了工程建设标准规范,1996年3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对工程建设图纸有严格的国家标准。但有些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对于这一标准并没有严格要求,忽略了最起码的图线、图标、图纸幅面、图例、代号、符号、文字形式、文字大小等等。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城市的图纸表现不一致,部分高校总平面图多半是色彩美术图,没有坐标、没有基点、基准线和标高。特别是图例、图线、符号、代号不按规范标准画,自成一体谁也看不懂,必须有设计者自己亲自解读。而作为效果图是反映、表示设计意图的形象图纸,按理因该真实反映施工完成后的基本面貌。但很多学生一味在绘图中夸大效果、下载与设计不相符的园林素材、元素,大量的植物图片,其他工程的山、水、亭等建筑小品,整理后美其名曰:意向设计。并没有考虑效果图和竣工后的实际大不相同。

二、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对策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在我国,有些高校将园林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的AUTOCAD绘图合并为一门课程,将AUTOCAD教学放置于园林制图教学内容之后进行集中讲解,受总课时量的限制,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绘图的学习与练习不够充分,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有些院校将园林工程制图与CAD绘图设置为两门独立的课程,虽然两门课程的课时充裕性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之处,并且衔接内容较多,致使学生在学习两门课程时无法将制图知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有效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制图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性教学才能真正解决园林工程制图与CAD技术相脱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园林工程制图视为学习计算机绘图的知识基础,将计算机绘图视为提高园林工程制图学习成效的重要方法,同时在充分掌握制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完成作业,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模拟公司案例化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技巧后,应在课堂上尽可能模拟公司案例化,以模拟实战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绘制图纸任务,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按园林设计公司或园林设计院的标准、相关技术规范来组织教学资料,将教学内容真正变为实战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整体训练从读懂设计任务书、团队协作、项目任务布置、直到最后竣工图修改,在每一天课程的开始,教师都会以项目经理或设计总监的身份布置给学生当天要完成的任务,一切设计图绘制进度模拟设计计划书,让每位同学心中清楚,每天的任务是什么,要完成的项目是什么。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培养学生最真实的设计绘图感受,避免纸上谈兵,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在这门课程的讲授与训练中,教师应改变教学的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的实践真实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设计情景中去学习实践,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适应工作的需求,真正成为一个能将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结合起来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83-03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更多强调应用与实践。实训教学是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载体和平台,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就业质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满意度。如何规划和建设实训基地,一直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1994年开办中职教育园林专业,2000年经广西教育厅批准开办高职教育园林绿化专业,2005年按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目录改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办学时间较长、比较成熟的专业,已成长为学院主体专业。一直以来,该学院坚持走“以专业为依托,以科研为纽带,以产业为平台,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采取“项目引领,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即以真实或模拟的园林工程项目引领教学过程,并作为纽带把生产、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这一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取得较显著成果,对同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试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做一探索。具体而言,加强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围绕课程教学建设,构建“一站式”校内实训教学平台

在校内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学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园林行业生产过程及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整合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理实兼容、工学对接、学做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一站式”校内实训教学平台,覆盖园林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植物繁育等园林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一)完善学做一体的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学院原有园林工程、植物栽培养护、工程测量、园林CAD、画室、花艺、植物生理、工程造价、植物标本室等9间实训室。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将这些实验室进行整合完善,新建和扩建园林工程制图、园林盆景制作、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园林景观多媒体动感沙盘观摩室、大师工作室等实训室,建成体现园林行业企业生产及管理工作特点的园林工程实训中心,能同时满足200-300名学生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需要,体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凸显人才培养的功能与特色。比如由大师工作室、景观设计实训室、CAD实训室、园林工程制图室、园林景观多媒体动感沙盘观摩室等组建的园林设计实训中心,按设计公司的真实场景设置,与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钢星园林公司等紧密合作,以设计公司方式运作,对外可以承接真实的园林景观设计和旅游规划项目,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氛围浓郁,满足学生实训和企业培训的要求。系主任既是主任又是设计中心负责人,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设计中心的设计师,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设计中心的学徒或助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园林设计流程完成园林平面图设计、效果图绘制、施工图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设计文本编制及设计方案汇报等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尽量与行业设计任务紧密相联,有利于培养园林设计精英。

(二)充实校园花木识别养护实训基地。以校园绿地建设及养护管理等生产任务为载体,与学院后勤处共建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共育平台。学院校园面积1000多亩,其中校园绿地150亩,有园林植物257种93科183属。植物标本园60亩,拥有从广西各地引种栽培的植物98科312属600余种2000多株。学院下属的君武森林公园800多亩,有园林植物160科400属720种。校园绿地成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花木树种识别的实训场所,同时承担树木绿篱整形修剪、打孔、梳草、施肥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项目的实训,也是绿化工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和农民工进行花卉知识培训的重要场所,可同时容纳800多人进行学习和考核。前些年,学院投入经费在校园绿地中引进各种花卉苗木300多种2500多株,很大程度上充实了实训基地的内涵。

(三)扩建园林工程实景仿真施工训练场。2011年学院在原有基础上扩建面积6000平方米实景仿真施工训练场,集建筑小品材料、施工机械和工具、施工平台为一体,贴近生产、工艺及技术,突出教学做一体的特点,能同时满足2-3个班的学生按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开展地形设计、土方施工、园路放样、水景创作、假山堆砌、地面铺装工程、建筑小品工程、栽植工程等项目仿真施工训练,同时开展园林工程施工员、测量放线工、假山工等技能培训及鉴定。这种仿真施工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四)新增园林教学苗圃和大棚。学院与柳州市南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产学结合的形式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即30000平方米园林教学苗圃和2880平方米标准大棚。学校提供苗圃用地,并基本完善三通一平基础设施,企业负责苗圃生产所需种苗及栽培耗材的费用投入,主要培育中大规格绿化苗,兼顾小规格绿化苗生产,实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经营模式。由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结合教学及实训进行花卉苗木播种、扦插、嫁接繁殖和盆花生产技术实训,产品销售主要由企业负责。一方面,实训内容直接与生产接轨,实训成果直接进入市场,使人才培养与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生产技术及管理等得以实现“零距离”对接,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可按企业订单承担更多的生产任务,获取劳务报酬或利润分成,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市场意识,有助于增强其求职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依据专业岗位需求,办好学院附属园林企业

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紧扣专业特点,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指导思想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下设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生物技术中心和广西森态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3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办园林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生产任务开展“项目教学”,以工程项目为纽带,以校办产业实体为平台,将工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发展和产学研结合工作。

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是学院注册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二级资质企业,下设工程施工管理部、工程资料管理室、苗圃管理部等部门,可以对外承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苗木花卉生产等业务。以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带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掌握项目谈判、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巧和技术。每年有教师10多人次、学生50多人次承担园林工程的施工任务,该公司已成为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训的重要平台,真正实现工学任务对接,学研互动,产学一体,有利于培养园林行业骨干和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下属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由学院投资建设,拥有组培苗生产厂房和生物技术实验室3000平方米,花卉生产基地250亩,示范林基地1500亩,形成职业氛围浓厚、设备先进、设施配套的生产性实训环境,可以承担速丰桉组培苗、国兰和蝴蝶兰等高档名贵花卉、阴生植物的研发和生产。中心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多项,年产优质花卉等组培苗3000万株,成品花800万盆以上,每次能承担4个班160名学生的教学实习,每年安排600名以上学生开展园林植物组织培养的试验操作与技能训练,真正成为集生产、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综合研发机构,凸显实训教学、技术培训、生产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功能,彰显了“校中有产,产中有校,校产一体”的办学特色。

广西森态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拥有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以真实的企业环境氛围及职业资格为标准打造新型人才培养平台,融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拥有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多种GIS、遥感数据处理应用软件,ACCESS、FoxPro等数据库管理开发软件平台,AutoCAD、PhotoShop等工程设计软件,可以对外承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监测、工程测量及园林资源普查等业务,是学院组织师生参加林业、园林调查的重要基地,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的快速发展。

三、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夯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校连接社会的桥梁和合作办学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教学,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为原则,学院近年来与部分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实施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花木经营、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工程测绘四种类型:

(一)花木经营类型校外基地。花木经营类型校外基地主要以柳州青茅花卉基地为合作共建平台,还包括柳州园林科研所、柳州龙潭公园、桂林园林植物园等单位。柳州青茅花卉基地是柳州市重点工程、自治区重大项目,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3000亩,总投资5.25亿元,毗邻广西生态学院,是政府搭台,企业出资,学校出技术,农民出让土地的方式共同建设的校外产学研结合生产性实训基地。自2010年起,学院重点与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学院下属的生物技术中心是柳州市青茅花卉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中心主任出任公司总经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兼任公司设计总监。校方主要通过师生承担企业委托项目,提供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及部分生产任务,供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同时提供一定就业岗位。比如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专业带头人以设计总监身份,组织多名教师带领学生在子项目申报、工程设计、设施建设、技术指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提升了教师社会技术服务能力,部分教师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被企业聘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通过与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基地建设、经营密切结合起来,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成为学院特色鲜明的“政校企社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二)规划设计类型校外基地。规划设计类型校外基地主要与柳州市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合作。一是教师直接参与或承担完成设计任务,二是教师带领学生承担完成设计任务。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参与接触到较大型的园林规划设计项目,比如广西园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等。

(三)施工管理类型校外基地。施工管理类型校外基地主要是与柳州市南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柳州新科园林发展公司、柳州市神秀园林工程公司、桂林市锦秀园林工程公司、广西景和园林工程公司等单位合作,一是利用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师到公司挂职锻炼,帮助其提高业务能力及职业素质;二是根据公司业务需要,派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或施工建设。

(四)工程测绘类型校外基地。工程测绘类型校外基地主要是与柳州市蓝宝工程测绘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承揽的工程测绘任务较多且无法按时完成时,将部分工作任务交给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或由公司技术员与专任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完成,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公司的技术平台、学到更新的专业技术方法,教师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提高。

此外,积极探索校企共建使用实训基地的合作机制及运行方式,不断完善实习管理制度,规范实习质量评价标准,保证校外实习质量。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对学生顶岗实习起到了强大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为此,应积极探索研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具体举措,以促进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海军.本科院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8)

[2]翟志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

[3]陈翠玉.园林植物多样性在高校景观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2012(5)

[4]陈尚玲.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1(14)

[5]张学洪.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7)

[6]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9)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园林规划设计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中小型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将此次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实施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介绍

以前在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收集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资料和素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多参观、多调查、多感受、多总结,即“参观―调查―总结”模式。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参观,带领学生多出去看一些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使用过程中,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调查,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时,以小组的形式对常用的造园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方法进行调查、记录,记录时有相关的实训表格。总结,是通过对现场的参观、调查,对该处园林绿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提出大家的看法与认识。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体会

(1)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有关实训任务,就是为了增加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最后来完成实训成果。这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2)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调查与记录,要求学生必需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总结说明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收集设计素材的机会

通过参观、调查、记录,学生可以收集一些设计优秀的作品,作为今后方案设计的素材,为设计思想的表现奠定基础。

(4)学生对课程实训教学认识不到位

在我们的实训教学设计中首先就是外出参观,多数学生认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就是去逛公园、去玩耍。学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观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参与者的角色,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

(5)课程实训的成果质量不高

实训成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交1-2份实训报告、总结以及一些主要景点的效果图。从报告、总结及图纸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训成果不能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有些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但实际并未参与小组的各项活动。

(6)学生缺乏参与实训教学的主动性

从实训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实训的全部资料都是由教师来准备,学生只是辅助教师来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缺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一点值得思考。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改革背景

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学生总体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相关专业学制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参加此次实训教学活动的为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一、二、三班,参加实训的人数为116人,学制两年,实训的时间为每班2.5天。现以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题目

根据教学的进度及实训时间的安排,这次实训教学题目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拙政园的欣赏与表现。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通过这次实训要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立意、造园手法等方面有所了解与认识,提高徒手绘图的表现能力。从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目的(见表1)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先去查阅、收集与拙政园有关的资料,从资料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几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一是网络,二是图书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最后通过图纸的表现来说明自己对拙政园的了解和认识。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是在实训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实训内容(见表2)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不是无从下手。让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在本次实习中的位置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次实训内容的设计非常概括,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列出,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要求

实训要求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遵守的规范(见表3)。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各项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

(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作业

实训作业也是实训教学的最后成果或作品,这次实训教学的成果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相关的图纸表现(见表4)。能够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

(6)《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答辩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参与教师对学生成果作品的评价,这次实训教学侧重的是对学生图纸表现、资料整理、实训总结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5)。

这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该实训教学方案把教师定位在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参与实训评价的教师为3人,参考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具体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自我介绍

每位参加答辩考核的学生都必须携带图纸和相关的资料,向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

2.图纸介绍

向参与评价的教师展示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并对图纸进行相关的说明解释。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对某个古典园林的认识程度,其中包括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著名景点、建园的目的、立意等。介绍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景点并进行相应的说明,要求言简意赅。

3.回答教师提问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汇报时的情况,参与评价的教师一般提出1-2个问题要求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独到之处进行。

4.实训总结

这一步是学生在进行汇报结束后要完成的内容。也是实训成果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一次课程实训教学,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学生会总结。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成果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成果评价主要依据参与评价的教师评分、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两方面汇总产生。通过对三个班级的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五、《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改革体会

1.提高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每位学生的现场展示时间在13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该如何来讲述内容、回答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准备。现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但对于这么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整理汇总,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与摸索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2.提高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现场的提问与回答,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没有锻炼过,而通过这次实训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进行答辩前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答辩结束时说过的话。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相关知识进行组织、联系,从以前的被动、机械的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了。

3.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

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实训教学,他们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4.时间短、教师资源不足

这次实训教学把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的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学生完成自己实训作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每次参加评价的教师尽量是3位,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等诸多问题,所以人数不能多。今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够几者兼顾的方法。

参考文献: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园林行业是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快速形成和壮大的新兴朝阳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推动城市环境的发展成为园林教育重点。我校园林专业的其课程体系中,设计类课程所占的比重较高, 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等。《园林设计初步》又是园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该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规范、审美鉴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积累足够的设计基础知识,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针对目前《园林设计初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该课程定位及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课程改革方案。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不够

《园林设计初步》主要的教学模式是 “理论+实训”,但是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是教师 “一言堂”,缺少互动环节,导致学生基本是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训练。对于本来就倾向感性思维的园林专业,运用传统教育方法显然不符合专业与时展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园林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跟业主、同行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尤其是对设计理念及思路的充分表达,方案最终要得到业主的认可才能付诸实施。因而,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教学中充分重视。

1.2计算机技术对设计基础带来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和现代技术手段,给园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新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重电脑设计而轻手工设计基础的现象,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忽视了对基本功的训练,最终导致设计分析及思维创新能力的降低。专业培养的是设计师而不是制图员,因此,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徒手草图的训练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把握好手绘与计算机辅助制图之间的关系,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3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针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图形性、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采取以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与创新性,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1.4考评方式缺乏针对性,系数分配不合理

课程考核中,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70%,平时表现仅占30%。也就是说,期末的设计作品占总成绩的绝大部分,而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主动性、创新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能很好地在总成绩中得以体现。对于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践性强这一特点,这种考核方式显然存在一定弊端。

2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园林设计初步》作为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专业主干课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学现状,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学生对教学的反馈,理论结合实训,提出当前形势下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方法。

2.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对部分易懂理论知识的讲解、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个人设计方案的表述等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2加强徒手表现能力,合理应用计算机

把握好手绘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关系。与前期徒手方案表现结合,加强计算机在方案确定后图纸表达环节的应用。压缩和淘汰传统教学中工具手工制图环节,强化徒手表现基本功训练,为培养合格的园林设计师打好第一步基础。

2.3改进教学方法

①以学生为中心,分组教学

我校园林专业大多数学生都是普通高考生,入学时不具备美术基础。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绘图水平与接受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分成2 ~3组分别授课,以利于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但是小规模的分组教学更能有效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

②启发引导式教学

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模式,每次实训前,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设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析实训的切入点、绘图技巧、色彩处理等后,教师再由浅入深、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③问题式学习法。

问题式学习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项目导向法或案例教学法即以一个实际的项目为例展开教学,项目中融入知识点并提出问题与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设计小组,围绕问题充分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设计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值得尝试和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4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考核能反映出学生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综合掌握程度、图纸表现、学习积极性、创新性、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传统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平时成绩占 30%,课程设计占70%,改革后平时课堂表现占25%,实践考核占25%,团队协作能力占25%,期末课程设计占25%。这种考评体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过去单纯为完成期末课程设计而学习的状态。

3结语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妥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学生的需求,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课程组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园林行业社会和市场需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园林人才。

参考文献:

林业助理工程师总结篇(11)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的产教融合,一方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从教育的发展来讲,课程的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扩大招生,都给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必须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根本就是课程的改革。目前,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仍根深蒂固,应用型课程建设大部分重视形式,学生并未从中真正受益,距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二)公共关系学传统课程体系不能满足需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当前大部分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结构大同小异,课程组成都是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形式,在课程最后阶段开展实验课。教学方式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然而,这样的课程体系属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当前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原本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终也变成了“黑板公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务虚的多,务实的少。应用型课程的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组和创新,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三)师生教学观念急需改革。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教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教。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关系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关系不大,比如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最重要的是民航专业知识,如客舱服务技能、空乘礼仪等,公共关系学学习不会影响到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因而忽略了知识的前瞻性和延伸性。教育改革要从改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开始,教师要知道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最终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变成主动,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实现真正的跨界融合、理论联系实际。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改革总体思路是课程开设前,先由教研室和授课教师确定一家企业作为校外的实训基地,与基地共同商讨公关项目,然后将项目带入课堂,在课堂上根据项目指导学生完成《策划书》《活动方案》《活动分工》等。课程的实践阶段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具体操作,最后提交报告,由授课教师根据平时表现和报告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一)选定实践基地和项目。应用型课程改革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学融合的实践性课堂一定要有合适的场地和项目。目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桂航公共关系学教学团队选择与桂林大地公共公司、桂林万达有限公司、桂林东西巷有限公司、桂林草坪小镇等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与基地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先后联合举办了多届“空乘之星大赛”和“山水文化节”“中国旅游日”等活动,综合多方面考虑了可操作性、安全性、现实意义等。(二)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应用型课程改革的首要步骤就是课程的分解与重组。传统的理论型教学计划和“理论+实践”型的教学计划已不适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应当穿行,实践课的比例至少达总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业务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并以通过学生掌握知识和操作能力来评定成绩代替传统的考核方式。边学边实践,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当然,项目的开展还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享等问题,如图1,以“空乘之星大赛”为例,将学科体系进行分解,然后重构行动体系,使课程之间不脱节,相互支撑,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三)组织公关项目实践。应用型课程改革并不是将课程变成实习,而是在带有任务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公关关系学课程理论知识仍旧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不过改革后的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强调了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制作方法的讲解,让学生实践、调研并动手完成。如带有“空乘之星大赛”任务的学生就要完成公关“空乘之星大赛策划书”“赞助策划书”等,接着边学习公关实施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思考并进行任务分工,每个小组承担活动的一个子项目,讨论并列举活动需要的物品、活动具体的流程等内容。接近课程后四分之一时,组织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媒体报道,这样在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反思与成绩评定。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需提交一份课程报告,将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对活动完成情况自我评定;教师根据平时表现情况和课程总结报告评定成绩。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形成课程总结,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课程改革成果。

四、总结

应用型课程模式更注重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经验支撑,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帮助高校和企业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将项目带入课堂是公共关系学在课程改革中新的尝试,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驱动下学习,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理论大于实践”转变为“知行合一”。然而,改革任重道远,其中显露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争取全面提升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闫绪 熊越强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果林,李修清,廖桂湘.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