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免疫调节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2:04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篇(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重在教师的教,学生预习只能通过教师口头布置来执行,预习工作具有盲目性,导致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交集过少,这样不仅很难达成教学目标,还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创新教学的积极性;为了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落实课标基本理念,将学案教学模式不断渗入中学课堂越发重要,而编写好学案是用好学案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Ⅲ第2章第2节《免疫应答》为例,探讨高中生物学案的编写及如何实施。

一、学案编写

1.关于学案

学案即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是学生预习的参考、听课和复习的载体,这要求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对象,依据一定教学理论、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探索新知的过程,而要做到这点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2.编写原则

(1)能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学案编写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对新课有整体的认识。这要求在编写学案时,找出本节内容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与已学知识间的联系,采用问题探究、练习等形式有条理、系统地生成知识脉络,学生在了解课本基本框架后并结合所学知识能自主完成相关问题,不仅增强了自信,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2)顺应课堂发展

学案设计不能偏离或脱离教师授课的“主航线”,即学案、教学实施的步调一致,使学生的思维更具逻辑性、条理性,同时方便记录笔记。有了预习工作的铺垫,大多数学生都有备而来,知识网的雏形已大致搭建,这就能做到步调一致,攻下难关。而疑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在设计学案时可采用图、表等材料的形式呈现,以便解惑时更形象、直观地达到重点点拨、理清思路、明白事理的目的。

(3)以案督学,强基固本

学案的设计、使用的落脚点是理清思路、掌握方法、解决问题,这势必需要设置相关练习加以巩固。练习量设置要做到:量不多,有针对性、拓展性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以案促学,以案促教

一份优秀学案应涵盖“知识点学习反思”“知识系统建构”等环节。这些内容的设置,一方面可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并促进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的内化;另一方面“知识点学习反思”的收集、整理,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编写出更实用学案提供了参考。

二、学案使用

结合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不同等,编写了一套实用性强的学案,现以《免疫应答》一节课学案为例,介绍学案的编写、使用。

1.课标导读――引导

(1)内容要求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学习重难点

重点:两种免疫方式的差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

难点:描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

2.教材导读――疏导

(1)基础梳理(预习)

①根据对教材知识的整理,总结归纳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②概述各种免疫细胞的来源及功能

③阅读教材中关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完成下图

(2)信息反馈

收集、批阅,整理学案,分析学生困惑所在。

3.材料导析――指导

针对课前预习情况,进行重点点拨、重点讲解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并结合以下探究问题理清思路。

(1)非特性免疫和特异免疫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比较

(3)接种疫苗可预防疾病,试画出抗体浓度变化的曲线

4.知识系统建构――倡导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指导学生完成知识、方法的总结,并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图。

5.典例导练――督导

(A级:必做)(1)下列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 )

A.淋巴细胞 B.皮肤、黏膜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

(2)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

A.淋巴因子 B.抗体 C.溶菌酶 D.汗液

(B级:选做)(1)给出生不久的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其体内产生( )

A.记忆细胞 B.浆细胞 C.抗体 D.抗原

(2)下列物质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是( )

①糖蛋白 ②抗体 ③吞噬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T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④⑤⑥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③⑥

(C级:拔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________。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 。

6.本节知识点及学习反思

通过实践发现,运用该模式的学案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并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学案教学模式对助推新课改理念落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启宪.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研讨“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学构思[J].生物学通报,2007(7).

免疫调节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95-02

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动物医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各个学校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一般都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来讲解兽医微生物学有关知识。由于兽医微生物学理论知识比较繁杂,各种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又存在其相似性,某些知识理论和逻辑性强,抽象难懂,学生感到难记忆并且容易记忆混乱,有些内容又会觉得枯燥乏味,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而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如兽医传染病、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寄生虫等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相关知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PBL(Problem Basic Learning)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兽医微生物学的教学。

1 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模式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这种教学模式下的主体,主要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更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灵活性。PBL教学模式是医学院校近年来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初诞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末期,中国大陆地区也开始采用这样教学模式。据统计,全球大约有1700所院校已经开始采用PBL教学模式,而且还有更多的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在课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系统性、全员性、交互性等特点。实践证明,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学习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调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 PBL 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施

根据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状况,PBL教学方法在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上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环节,这些环节自成体系。

2.1 知识的讲授

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之前,先介绍解决问题的有关知识点,尤其对于本学科发展前沿的问题,需要新观点、新理论同时结合传统的知识体系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学生分组

将全班学生以5~7人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安排一名组长,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把该组的答案统一到组长,由组长把该组的答案对教师进行汇报,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讨论氛围。

2.3 内容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

成功源于良好的开端。课堂上好的导入方法,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首先要设置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可以留在上一节课结束的时候,让学生下课在一起讨论,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与问题相关的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对新课的内容起到预习的作用,教师讲解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可以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设置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起思考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但是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到与所讲内容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设置不能太难,太难了学生找了很多相关资料都找不到答案,就会有挫败感;问题设置太简单,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也会失去兴趣。

例如,在讲述免疫细胞这节课的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老年动物和青年动物哪个更容易患癌症?为什么?动物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对抗癌细胞的?因为学生已经初步有了免疫学知识做基础,很容易回答老年动物比青年动物容易患癌症,主要是老年动物的免疫器官功能已经退化,不能及时行使免疫监视功能消灭癌细胞,所以老年动物比青年动物容易患癌症。那么,青年动物的免疫系统又是如何应对癌细胞的呢?其中一部分答案就在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当中——部分免疫细胞发挥的功能,最终将癌细胞杀灭。在正式开始讲述前,教师可以用一个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阐述机体内的几种主要免疫细胞是如何完成对癌细胞的杀灭过程的,如NK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ADCC作用杀灭癌细胞,T细胞可以通过释放穿孔素直接杀灭癌细胞,等等,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教师也能引导学生从免疫学角度多方面分析机体对抗癌细胞的主要机制,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2.4 问题解决

学生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可以多种方式进行讨论,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要讨论的是如何获得资源以及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资源解决问题。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自我学习意识以及调动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2.5 课堂发言,教师总结

课堂发言阶段是对学生PBL教学模式效果检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利用这个环节充分展示自我。通常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讨论之后,都会形成清晰的思路和观点。每个讨论小组选择一种能够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由组长发言,代表小组来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和见解,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发言可以采取口头表达、辨析、板书、幻灯片等不同形式来进行。由于不同小组所获得信息来源不同,所以对于同样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也可能是每个小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答案。这种汇报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和总结能力。教师在听取了不同小组的汇报后,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这种集思广益的形式同时也能弥补教师的某些思考缺失。因此,PBL教学模式无疑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要不断探索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解决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偏颇,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迪。

2.6 问题解决后的反思

在学生进行汇报和教师及时总结后,学生应该对上述问题做出反思。这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杨瑞生,秦利,姜义仁,等.PBL教学在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4):63-65.

[2]陈霞,顾锦华,吴锋.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4):772-774.

免疫调节教案篇(3)

② 激素和神经肽能改变免疫细胞的机能。多年来已经知道不同的应激刺激(包括过冷、过热、中毒、感染、创伤、发热、缺氧、疼痛、疲劳、恐惧等)都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引起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升高,抑制免疫机能,如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抗体产生,降低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等。P物质(一种神经肽)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B淋巴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P物质既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又影响特异性免疫。刺激支配骨髓的交感神经可以增加抗体合成和细胞毒T细胞的产生。

③ 来自免疫系统的细胞因子能影响神经内分泌机能。应激物如细菌病毒感染、肿瘤可以通过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引发应激反应。白细胞介素-1可能是这类反应中研究得最多的细胞因子。但是淋巴细胞分泌的ACTH引发皮质醇释放也受到很大的重视。以前已经相信皮质醇的分泌依赖于通过下丘脑CRH-腺垂体ACTH路径传达的神经信号。现在看来病理应激物能通过使免疫细胞分泌ACTH来激活皮质醇路径。下面结合3道例题来分析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例1】 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图1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

B. 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

C. 物质甲为免疫活性物质

D. 物质甲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答案:CD。

分析:图1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激素调节对免疫调节的影响。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产生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产生物质甲,推测物质甲是生长激素,其化学本质为多肽,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由于物质甲可以促进免疫细胞X的增殖分化和细胞Y分泌抗体,则物质甲作为免疫活性物质发挥作用。B细胞的增殖能力大于浆细胞。在人教版教科书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53页,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中,说明了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这个例题正好说明非免疫细胞也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例2】 图2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2回答:

(1)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这说明该淋巴细胞上有与该激素结合的 。

(2) 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 。

(3) 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

(4) 人体在初次接触新病毒时,免疫系统往往会产生过激反应,危及生命。医生可给病人注射

以降低免疫反应。

答案:(1) 垂体 受体 (2) 神经递质 (3) 化学信号电信号 (4)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分析:例题2结合图2“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示意图”围绕“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介绍了激素对免疫调节的影响、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免疫细胞(靶细胞)的激素分级调节,即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细胞。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激素与炎症部位淋巴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炎症减轻。⑦为传出神经元,其末梢与免疫细胞接触形成突触,①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物质②是神经递质,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2)两小题表明免疫细胞上具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说明激素和神经递质能改变免疫细胞的机能。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传入神经元④,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这也说明来自免疫系统的细胞因子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机能。对于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使用,必修3教科书39页的“资料分析”中的资料2介绍的比较详细。

【例3】 结合图3和图4回答下面的问题:(图3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③表示物质,图4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 图3和图4体现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在血浆中可检测到①②③中 (填序号);寒冷时,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A中的 ,从而促进垂体分泌激素②;

(2) 图4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A. 神经递质 B. 载体蛋白 C. 性激素

D. 血红蛋白 E. 呼吸酶 F. 抗体

(3) 在水平衡的调节中,下丘脑 能感受渗透压变化。下丘脑分泌的 能够提高肾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若大脑中控制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受损,人 (能、不能)完成排尿反射,若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则患 症。

(4) 除了图3中的抗体和淋巴因子外,免疫活性物质还包括 ,图3中C可由 细胞分化而来。D细胞的名称为 ,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 (提高、降低)。原因是 。

答案:(1) 神经-体液-免疫 ①②③ 体温调节中枢 (2) A、F、C (3) 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或ADH) 能 运动性失语 (4) 溶菌酶 B细胞、记忆 T细胞 降低 长期焦虑和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降低,导致淋巴因子产生减少

免疫调节教案篇(4)

关键词:免疫系统;稳态;调节

中图分类号:TP391.1

在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3页第1题第(4)问描述了“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但是在教材中只是讲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并没有详细讲解免疫系统怎样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共同构成维持机体稳态的调节网络。本文就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进行分析。

一.典型例题

例题1.右图是人体感染H1N1病毒后,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清除病毒的过程.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兴奋产生时,膜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______结构实现的,其传递特点是_________。

(2)当人感染H1N1病毒时,往往会发烧,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改变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而___________等散热结构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

(3)感冒发烧时应多喝水,此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___减少,使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液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外。

(4)当人精神状态不好时(如焦虑、紧张),更易感染H1N1病毒而患病,请叙述其原因。

解析:⑵由图示可知,感染H1N1病毒可以促进免疫器官细胞(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下丘脑,启动了体温调节功能,通过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机体产热增加,汗腺和皮肤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促进免疫器官细胞产生抗体增加,免疫功能提高。

⑷由图示可知,焦虑、紧张会降低T细胞活性,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起呈递抗原和产生淋巴因子促进抗体分泌的作用,显然T细胞活性降低使抗原呈递受阻,淋巴因子减少,使抗体分泌减少;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会分裂分化为效应T细胞,去攻击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显然T细胞活性降低效应T细胞数量少,从而使免疫功能下降。

答案:(1)反射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突触 单向传递

(2)T淋巴 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 肾上腺 汗腺、皮肤

(3)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4)精神状态不好时,会降低T细胞的活性,使抗原呈递受阻,淋巴因子减少,使抗体分泌减少,同时效应T细胞数量少,从而使免疫功能下降。

二.理论支持:

1.神经系统影响免疫功能

神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免疫功能,一条是通过神经释放递质来发挥作用,另一条是通过改变内分泌的活动转而影响免疫功能。骨髓、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均有自主神经进入,虽然神经纤维主要是支配血管的,但末梢释放的递质可以通过弥散而作用于免疫细胞。

2.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功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能直接促使人外周白细胞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也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均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均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生长激素也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3.免疫系统影响内分泌功能

白介素-1能作用于下丘脑而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血中含量。在大鼠中观察到,注入羊红细胞诱导免疫反应达高峰期时,血中糖皮质激素含量上升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一机制可能是一种负反馈调节,使免疫反应受到压抑而不致过分。

4.免疫系统影响神经系统

在大鼠实验中观察到,用注入羊红细胞的方法来诱导免疫反应,当抗体生成增加达顶峰时,下丘脑某些神经元的电活动增加1倍以上,提示免疫反应可以改变神经活动。在裸鼠中注入白介素-1,可以使下丘脑有关神经元释放更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导致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升高几倍,说明白介素-1可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

三.拓展应用

例题2.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

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下丘脑分泌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精神因素使T细胞活性下降,为什么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

(填三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通过哪种途径实现的?

免疫调节教案篇(5)

教材《医学免疫学》全书分四篇共二十六章,各章节的内容彼此相对独立。如第二篇“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等6章的学习内容。第四篇“特异性免疫应答”则包括:抗原、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免疫调节及免疫耐受等内容。初看起来每一章的内容都相对独立、完整,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学生学起来常感到枯燥乏味,困难重重。然而,仔细推敲,其实这些章节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是完全可以通过内在的联系串联起来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鉴于此,我们在开课之前组织设计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强调免疫是机体对“自我”和“非我”的识别,并以免疫应答作为该模式的核心,把免疫类型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及归宿点(见图1)。有了这一模式后,告诉学生免疫学的基础知识都是围绕这一模式展开的,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免疫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局部知识与整体联系起来。这样,授课时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即先讲非特异性免疫,内容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如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然后讲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包括:抗原、抗原递呈过程及其效应机制、免疫调节、免疫耐受;最后讲临床免疫如:超敏反应,肿瘤免疫及移植免疫等。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多次介绍本系统的框架,从整体去阐述部分,再从各部分又回归到整体。这样,每一次上课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学生反映容易理解、接受。

2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二者互为联系并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否则就会失去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使“教”与“学”脱节[2]。笔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时,已完成诸如《内科学》、《外科学》及《病理学基础》等临床相关课程的学习,对各系统疾病及临床治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讲解临床免疫这部分内容时,我们侧重讲授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包括与免疫学相关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等,而对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等则简单介绍。然而,对七年制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必须具备比一般本科生更强的科研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的免疫学知识内容更新,面更宽,紧密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动态,教学内容瞄准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分支和知识生长点,并考虑到未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和趋势,使这些学生尽早地接触国际上的前沿课题和最新学术成果。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

3开展直观教学

由于《医学免疫学》知识比较深奥、抽象,各章节间的内容既相互串联又相互交叉,加上医学院校免疫学课时较少,学生想象力、理解力有限。因此,在很多知识点的认识上存在不可理解的盲区。例如“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一章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能否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免疫调节”、“免疫耐受”等章节的学习兴趣及效果。“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的教学内容包括:(1)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2)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反应的两个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教学法,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我们充分利用flash动画,将抗原进入细胞到被酶解,形成多肽分子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及T细胞表面的TCR形成复合物,到最终激发T细胞活化的整个过程制成flash动画,给予学生直观感受。通过开展直观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较易建立起联系的概念,能够对复杂的T细胞活化及效应机制认识完全、清楚,比仅使用语言描述能够得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加强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宰地位,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样的教学形式死板,学生思考空间较窄,将各章节内容横向综合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此情况,改变教学模式刻不容缓。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各个章节的基本理论,精选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式教学。如在肿瘤免疫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乳腺癌为例,对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讨论中向学生介绍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原因可能包括: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肿瘤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障碍;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封闭”;MHC分子表达异常(LMP、TAP表达下调);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如肿瘤细胞减少表达CD80,CD86而增强表达B7-H1和B7-DC)及肿瘤分泌免疫抑制分子(如IL-10,TGF-β等)[2~4]。根据这些可能的因素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又进一步与学生讨论,目前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案是根据以上的策略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经修饰的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及肿瘤抗原等输入肿瘤患者体内,或直接将具有癌细胞杀伤作用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嗜细胞(MΦ细胞)和细胞毒性的淋巴细胞(CTL)等细胞回输肿瘤患者体内,使得癌细胞的致瘤性降低,提高其免疫原性,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5-7]。在课堂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免疫调节教案篇(6)

1 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材《医学免疫学》全书分四篇共二十六章,各章节的内容彼此相对独立。如第二篇“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等6章的学习内容。第四篇“特异性免疫应答”则包括:抗原、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免疫调节及免疫耐受等内容。初看起来每一章的内容都相对独立、完整,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学生学起来常感到枯燥乏味,困难重重。然而,仔细推敲,其实这些章节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是完全可以通过内在的联系串联起来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鉴于此,我们在开课之前组织设计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强调免疫是机体对“自我”和“非我”的识别,并以免疫应答作为该模式的核心,把免疫类型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及归宿点(见图1)。有了这一模式后,告诉学生免疫学的基础知识都是围绕这一模式展开的,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免疫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局部知识与整体联系起来。这样,授课时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即先讲非特异性免疫,内容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如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然后讲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包括:抗原、抗原递呈过程及其效应机制、免疫调节、免疫耐受;最后讲临床免疫如:超敏反应,肿瘤免疫及移植免疫等。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多次介绍本系统的框架,从整体去阐述部分,再从各部分又回归到整体。这样,每一次上课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学生反映容易理解、接受。

2 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二者互为联系并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 否则就会失去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使“教”与“学”脱节[2]。笔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时,已完成诸如《内科学》、《外科学》及《病理学基础》等临床相关课程的学习,对各系统疾病及临床治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讲解临床免疫这部分内容时, 我们侧重讲授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 包括与免疫学相关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等, 而对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等则简单介绍。然而,对七年制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必须具备比一般本科生更强的科研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的免疫学知识内容更新, 面更宽,紧密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动态,教学内容瞄准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分支和知识生长点, 并考虑到未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和趋势, 使这些学生尽早地接触国际上的前沿课题和最新学术成果。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

3 开展直观教学

由于《医学免疫学》知识比较深奥、抽象,各章节间的内容既相互串联又相互交叉,加上医学院校免疫学课时较少, 学生想象力、理解力有限。因此,在很多知识点的认识上存在不可理解的盲区。例如“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一章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能否理解, 直接关系到对“免疫调节”、“免疫耐受”等章节的学习兴趣及效果。“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的教学内容包括:(1)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2)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反应的两个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 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教学法, 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我们充分利用flas,将抗原进入细胞到被酶解,形成多肽分子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及T细胞表面的TCR形成复合物,到最终激发T细胞活化的整个过程制成flas,给予学生直观感受。通过开展直观教学的实践表明, 学生较易建立起联系的概念, 能够对复杂的T细胞活化及效应机制认识完全、清楚,比仅使用语言描述能够得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 加强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宰地位,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样的教学形式死板,学生思考空间较窄,将各章节内容横向综合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此情况,改变教学模式刻不容缓。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各个章节的基本理论,精选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式教学。如在肿瘤免疫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乳腺癌为例,对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讨论中向学生介绍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原因可能包括: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肿瘤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障碍;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封闭”;MHC分子表达异常(LMP、TAP表达下调);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如肿瘤细胞减少表达CD80, CD86而增强表达B7-H1和B7-DC)及肿瘤分泌免疫抑制分子(如IL-10, TGF-β等)[2~4]。根据这些可能的因素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又进一步与学生讨论,目前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案是根据以上的策略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经修饰的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及肿瘤抗原等输入肿瘤患者体内,或直接将具有癌细胞杀伤作用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嗜细胞(MΦ细胞)和细胞毒性的淋巴细胞(CTL)等细胞回输肿瘤患者体内,使得癌细胞的致瘤性降低,提高其免疫原性,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5-7]。在课堂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后半部分,我们安排了临床免疫的教学内容,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移植免疫及免疫预防等。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感知到的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从现象到本质,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内容富有特色。如在讲述“移植免疫”内容时,我们强调,移植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什么是组织相容性呢?我们将临床上肾移植及肝脏移植作为例子,向学生通俗介绍组织相容性就是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移植物与宿主是否能相互“容忍”。如能“容忍”移植物就能存活,否则,移植物将被排斥或移植物使宿主受损。供受两者的组织相容性如何,是由组织相容性抗原决定的(MHC)。随即提出了MHC的概念,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到该概念,而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再次提出该知识点,使得学生加深了认识。将基础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免疫调节教案篇(7)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工作要求,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各项任务。

二、巩固消灭脊灰工作的成果

2012年要继续加大消灭脊灰的免疫、监测与管理三大措施的力度,重点防范脊灰野毒株的输入和我国脊灰疫苗衍生株病毒(VDPV)的传播流行。

(一)AFP监测继续加强AFP病例快速报告、常规报告和主动监测,提高病例报告、调查和随访及时率;认真抓好标本采集、送检,提高合格采便率。

(二)免疫接种继续做好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特别是4岁加强免疫的预防接种工作,保持高水平的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2012年1月5日和12月5日,根据上级要求,对全区0-4岁儿童特别是常规免疫难以覆盖人群、流动人口儿童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

三、实施消除麻疹策略,全面开展消除麻疹工作

(一)免疫接种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和全省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含麻疹成份疫苗3针次常规免疫(尤其是初免之后的复种)接种,努力提高及时接种率,尤其要做好8月龄初免儿童的接种及时率。2012年下半年,根据上级安排将计划对全区8月龄-6岁儿童开展一次后续强化免疫活动。

(二)监测按照《市麻疹监测方案》的要求,做好麻疹疑似病例报告、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的报病意识。加强对医疗机构关于麻疹病人隔离治疗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技术指导,杜绝院内外交叉感染的发生。对散发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采集率要达到100%。

四、全面加强病毒性肝炎控制工作

(一)免疫接种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实现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5%以上、全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5%的目标。

继续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按照《市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将甲肝疫苗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提高1-15岁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

(二)监测工作继续按照《市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开展病毒性肝炎病例的疫情报告、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和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指标特别是15岁以下病例调查完整率、调查及时率和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

我区作为部级乙肝监测试点单位,要继续按照《省2006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乙肝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启动项目工作。

五、做好其它疫苗针对疾病的控制工作

(一)乙脑和流脑做好适龄儿童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的常规免疫,做好乙脑(7-9月除外)、流脑疫苗常规运转,提高基础免疫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继续推广使用A+C群流脑疫苗。

(二)AMES监测继续做好我区与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急性脑膜炎/脑炎监测合作项目。做好急性脑膜炎/脑炎监测病例主动监测和报告。要做好监测病例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和运送;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新生儿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和主动监测;做好白喉和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适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常规免疫,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四)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根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做好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的接种率。继续做好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监测。

按照卫生部要求,继续在全市开展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监测,做好疑似病例的报告、采样和检测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免疫预防管理工作

(一)疫苗、注射器及冷链管理加强各类疫苗、注射器的计划、供应、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实行疫苗、注射器专人负责、专账管理,实行微机化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及时制订和上报疫苗、注射器的年度使用计划,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冷链运转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二)预防接种管理强化常规免疫的日常管理,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切实将加强免疫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并有计划地开展查漏补种,提高加强免疫的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继续做好常规接种率监测、报告和评价工作,提高常规接种率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加强接种卡、证的管理,提高卡、证相符率。正确处理一类和二类疫苗的关系,必须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决不允许因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冲击和干扰免疫规划项目的正常实施。

(三)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及补种严格按照市卫生局和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转发〈省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活动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的要求,加强沟通与协作,协助教育部门和学校及时开展托幼机构及中、小学的新入学(托)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做好疫苗补种工作。查验和补种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填写与统计登记报表,并审核上报。

(四)重点环节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其他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环节管理,强化各项管理措施,提高其工作水平,促进我区免疫规划工作平衡发展。

(五)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资质认证和管理;按照省卫生厅预防接种门诊(室)建设和验收标准要求,强化预防接种门诊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室建设。

(六)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按照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厅《省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录入工作,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理要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妥善处理,防止事件扩大化,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

(八)宣传和培训要利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之际和“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日的有利时机,做好免疫规划宣传工作,有计划地开展针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九)流动人口管理将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纳入与本地儿童同样管理,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开诊频次、时间、方式等多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免疫调节教案篇(8)

2基于建构主义的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尝试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细化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解答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拓展提高这几个步骤来实施教学。

2.1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般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问题性和情感性这几个特点。情境的选择常常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旧知识、临床病例、实验数据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文字、影像、图片、表格等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在免疫应答基本过程的讲授中,用PPT展示免疫应答的基本框架,让学生根据旧知识填充框架,再补充新知识完善框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学应用的讲授中,我们主要通过图片、影像展现临床病例来创设情境。

2.2细化教学目标提出问题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我们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如在学生感冒后没有吃药而感冒自愈这个情境下,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吃药感冒也会好?这种抵抗力是免疫力吗?免疫力是怎么产生的?由此引发学生对免疫概念的探究式学习。如在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概念的讲解中,我们根据骨髓移植的案例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谁可能给病人捐骨髓?谁最有可能给病人捐骨髓?为什么?如果一直不能配型成功,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病人吗?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围绕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有时也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因此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讲授、书本、网络、实验数据等的分析讨论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完成探究协作学习。如在过敏反应的讲授中我们创设了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吃海鲜后肚子痛且有皮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等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过敏?新生儿和儿童初次注射青霉素是否需要进行皮试?青霉素皮试有风险吗?皮试阴性是不是表示注射青霉素很安全?怎样预防和治疗过敏?发生过敏性休克怎么办?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查找相关书本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我们还留下课后讨论病例:某医院注射室有病人在等候注射时突然晕倒,抬至急诊室未来得及采取抢救措施病人已经死亡。经尸体解剖,病人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有较多渗出液。提出问题:该病人可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供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协作探究。

2.4解答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强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对问题的解答过程是检验学生知识建构是否成功的依据,也是衡量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的点评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2.5拓展提高

我们尝试让有学习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实验准备工作、指导其他学生编辑健康教育资料及查阅文献等,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拓展提高的目的。

免疫调节教案篇(9)

2010年11月14-16日09时,同仁县瓜什则乡学校出现6名流感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结果,证实是一起校内季节性流感聚集性病例疫情,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发病学校的学师生全部进行调查,共调查526人,发病6人。

1.2 调查方法 按统一的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病例逐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

1.3 实验室诊断 直接检查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瓜什则乡学校为走读制学校,学校内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小学部有10个班,初中部有3个班,学校共有师生526人。首发病例于14日出现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在发病前7天无外出史,无疑似患者接触史。15日又出现类似病例,瓜什则乡卫生院随即将疫情上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流调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核实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17日后无病例发生。

2.2 时间分布 6例流感病例中,首发病例于14日发病,15日出现3例病例,16日出现2例病例。

2.3 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班级分布,详细结果,见下表。

2.4 流感免疫史 由于流感疫苗价格相对偏高,经调查该校学生无一接种过流感疫苗。

免疫调节教案篇(10)

学导式教学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导为主线,以优化学生的学力(能力、智力、动力)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旨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批判传统的系统教育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与传统“说教式”教学方法相比最大优点在于: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学导一案例式”教学法是指将学导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以学导式教学法为主线,以案例教学法为核心而探索出的一种新教学法。

2运用“学导一案例式”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学导一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以案例为核心”,所以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案例选择的好坏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我们选取的案例是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个案例典行、实用、针对性强,既来源于临床,又能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将这一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一例到底,环环相扣,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个案例,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在临床本科班的教学中反响很好。我们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2.1“自学”在免疫学开课后,我们每6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完成课外作业及讨论提纲。首先发给学生有关乙肝病毒的补充材料两册,上册是课外作业及讨论课提纲,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下册主要是国内外关于乙肝病毒的防治知识,是学生用来自学的。

2.2完成作业首先是直接完成课外作业,然后是自主学习完补充资料并完成组间讨论后,再重做一次课外作业。通过前后两次答案的比较,让学生亲自感知答案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为在课堂上涌跃发言做好准备。

2.3课堂讨论根据教学进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三次课堂讨论。第一次讨论课是在老师讲授完抗体,学生完成第一次课外作业之后展开的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的讨论,让学生知道乙肝病毒作为一种抗原物质,其表面抗原、核心抗原、e抗原所刺激机体产生的针对这些特异性抗原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含义及临床意义。第二次讨论课是在上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学生完成第二次课外作业后展开的对淋巴细胞的讨论。同学们根据讨论题纲每个组负责一个知识点,自已做课件,然后到讲堂上当小老师,从而掌握淋巴细胞的类别特征及其功能。这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接受被动接受教的传统式教学,代而取之的是以学为主体,以教为主导,学导并重的双边活动,强调双边积极性。第三次讨论是在讲完超敏反应之后展开的有关“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综合应用”,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阐述乙肝病毒进入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里的免疫细胞是如何针对这个外来抗原展开清除活动的,激发了体内哪些免疫应答,这些免疫应答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通过课堂讨论,充分提高学生对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免疫调节教案篇(11)

在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一节内容中,关于“疫苗”在本节不属于重点,系了解层次。下面是相关教学片段:(按教师的计划,离下课还有七分钟)教师布置学生用两分钟时间阅读、思考,然后开始提问。

老师:什么是疫苗?

学生A:疫苗是提高人体免疫力来达到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生物制品,它基本上是由微生物及其所含成分制成。

老师:疫苗属于抗原?抗体?还是其他免疫物质?

学生B:属于抗体,因为它能提高免疫力。

学生C:不一定,能提高免疫力的不一定是抗体。可能属于抗原,因为它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来提高免疫力的。

学生D:也可能不是抗原,比如一些微生物产生的青霉素等抗生素就符合疫苗的定义,这些抗生素是疫苗吗?这些抗生素属于抗原吗?

学生E:还有,注射青霉素需要做试验,是为了避免过敏反应。所以青霉素是过敏原,就是抗原。能提高免疫力,又是微生物产生,所以可作为疫苗。

老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好,让我意想不到。由于我们时间有限,我先提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免疫力?第二,疫苗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第三,抗原与过敏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请同学们下课后研究,下节课再探讨。

老师:下面,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疫苗的种类。请××同学给我们介绍。

××同学:疫苗包括三类……介绍完毕。

(下课铃快响了)

老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C:我们都有过免疫接种的体验,有的是口服糖丸,有的是采用肌肉注射。为什么不全部采用口服的方式?

学生F:老师,我也有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对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进行科学的监测,提前通过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的方法大量制备各种抗体直接对抗疾病?

(下课铃已经响了)

学生D:对不起,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把一些疾病的抗性基因转移到人体内,通过基因表达获得抗性?

老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一起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下节课由第三小组做三分钟专题发言。下课。

这个案例是一个常规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形式,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已经能主动参与进教学中了。该片段中,课堂预设的时间大约在六分钟左右,教师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都有较为清晰的安排,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学生的一些意外发言和疑问。一方面,我们为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主动而感到高兴,这是教师长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的结果,是实现的情感和价值目标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是有冲突的,我们还需要探讨怎样化解这种冲突。

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这就会产生教师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或学生有了新的疑问和思考,这就是生成。在课堂教学中,预设过度会导致对生成的忽视,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这是不少教师所担忧的。

如何化解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冲突,可从以下几点来尝试:

一、以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

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是师生多边活动和学生思维灵动的必然和偶然。其实必然和偶然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因为生成源于学生和知识。年轻老师总是希望多一些必然,少一些偶然。为了减少偶然性,必须加大对教材本身和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剖析和研究,从而真正弄清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做到纲举目张、收放自如,使生成更具预见性和方向性。此外,教师在课前要尽可能预计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避免和减少低层次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做到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提高生成的质量。在本片段中,如果教师对教材整体和学生都有很深的研究,在师生的共同作用下,也能把“意外”处理得游刃有余。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进行科学预设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主体是学生。所以,预设必须想学生所想,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既要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特殊群体。在预设中,尤其要重视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对学生的表现应该给予包容和肯定。在该片段中,充分表现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很强。所以,教师在预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出分类的和分层次的准备,在每一个“意外”出现时,及时进行引导。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该案例中预设和生成的冲突造成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出现了高二学生无法解答的一些问题,使教师很为难。但是,教师很机灵,针对新的生成,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让学生课后探究,暂时化解了冲突。

可见,预设应是适度的,生成也应是适度的。在宏观上要进行预设,微观上要积极生成。要达到预设和生成的动态平衡,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是要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预设是教师以教材和学生为基本点来完成的,而生成是课堂上教师参与的多边作用的结果。高素质的教师能大胆、主动、科学地进行预设,也能以其深厚的功底和教学机智合理地把握、调节、促进各种课堂生成。要做到这一步,除了加大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外,还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及时反思并形成文字记录。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同科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进行科学预设。

在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做出明确的判断,在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兼顾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不要拘泥于一时的“损失”,可以通过不断“刷新”预设来获得更大的教学成就。对课堂上信口开河、(下转第18页)(上接第17页)随便乱说要及时制止,对精彩的生成要喝彩并使之升华,对偏离航道的不能让其随波逐流而应使其迅速归航。例如,本案例中,由于出现了第一个“意外”,关于疫苗种类的内容就可以放到下一节课,节省下的时间,可以趁热打铁解决第一个“意外”。

总之,我们必须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进行科学预设,因为创设情景让生成更美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