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值周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4:59:24

初中值周总结

初中值周总结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total cost" is the definition of life cycle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load characteristics have, through a phase of the proj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anchang City Metro Line 2 is introduced, the selection of the subway system, and the main transformer rectifier power by using life cycle metho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the effect, reduce the cost.

Key words: life cycle; transformer; a stage project of Nanchang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2

中图分类号TM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地铁供电系统白天和夜晚的负荷差别很大。但目前,通常都是按照既有的标准和规范来规定变压器参数规格的,即按照通用电力负荷特点来选择变压器,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地铁负荷的实际情况,在购置变压器时,只注重设备报价而没有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合理选择变压器,使得变压器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成本被夸大。虽然近几年业内开始重视并着手研究损耗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但是对变压器初始设备成本和全寿命周期运营成本的综合研究还不够成熟。

1 选择变压器的总拥有费用法

总拥有费用法(Total Owning Cost)简称为TOC法,也就是全寿命周期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或全寿命价格法,是指变压器初始投资及在其运行使用期间空载损耗及负载损耗的等效初始费用的总和,该费用涉及了变压器初始投资和在运行使用期间将要支付的电气损耗费用。简单地说指变压器设备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的总费用,包括设备初始购价、维修养护及运营损耗费用。TOC法是通过对不同型号变压器涉及到的总拥有费用值进行分析比较后,从中选取最少总费用对应的方案,将其作为选择最合理变压器的依据。利用TOC法来选择经济能效较为合理的变压器是现阶段国际比较先进同时使用比较多的方法。

2 全寿命周期成本法选择变压器实例分析

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约23.3km,均为地下线,设站21座(其中6座换乘站),平均站间距约1.11km,并在高速客运西站西南侧设置红角洲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为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有关节能降耗规定,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有针对性对所涉及的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相应有效的的节能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法选择变压器降低损耗,下面就该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2.1 变压器能效评价方法

判断各种变压器的经济性和能效性,运用总拥有费用法(TOC),将变压器初始购置费用和其在经济使用周期内将要支付的电气损耗费用综合考虑进去。

变压器的总拥有费用(TOCEFC)包括变压器的初始费用(CI)、空载损耗的等效初始费用(P0EFC)和负载损耗的等效初始费用(PKEFC),其计算表达式为:

TOCEFC=CI+A×P0’+B×PK’

其中,CI:变压器初始费用,包括设备价格、运输、安全等费用,单位:元;P0EFC:变压器空载损耗的等效初始费用,单位:元;PKEFC:变压器负载损耗的等效初始费用,单位:元;P0’:变压器空载损耗,单位:瓦;PK’:满载参考温度时负载损耗,单位:瓦;A:单位空载损耗的等效初始费用,单位:元/瓦;B:单位负载损耗的等效初始费用,单位:元/瓦。

2.2 A、B系数计算

(1)单位空载损耗等效初始费用(A)

系数A(元/W)和电价有最紧密的关系,其计算式为:

A=kpv×Ee×Hpy/1000

其中,kpv:贴现率为i并记及通货膨胀率a的连续n年的年费用现值系数;Ee:变压器用户支付的单位电度费用,元/千瓦时;Hpy:变压器每一年带电的时间数,一般是8760小时。

变压器寿命分别取20年和30年,单位电度费用取0.74元/千瓦的情况下,计算得出对应的A20,A30分别为:

A20=73.101(元/W)

A30=87.259(元/W)

(2)单位负载损耗等效初始费用(B)

系数B(元/W)不但受电价影响,还受变压器所带负荷的负载特征影响,其计算式为:

B=kpv×Ee×(τ1×β12+τ2×β22+…+τn×βn2)×kt/1000

其中,β1,β2,…,βn:变压器负载系数;τ1,τ2,…,τn:对应于β1,β2,…,βn的小时数;kt:变压器的温度校正系数。

整流变压器、动力变压器以及主变压器B值确定时,因为它们各自负荷情况不一样,其负荷率也就不一样,因此需分别考虑。

整流变压器的寿命取20年:B20=9.08(元/W)

整流变压器的寿命取30年:B30=13.1(元/W)

动力变压器的寿命取20年:B20=3.623(元/W)

动力变压器的寿命取30年:B30=4.325(元/W)

2.3 变压器结构型式的确定

由上述得到的A、B值和不同损耗时各种变压器的价格,来得出TOC费用值,以此判断选用何种结构型式的变压器。

(1)整流变压器

不同损耗时整流变压器TOC值分别见下两表:

·

表1中I组数据为损耗小而初始价格高的变压器,表2中II组数据为初始价格低而损耗大的变压器,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对于整流变压器,损耗小而初始价格高的变压器TOC值比初始价格低而损耗大的变压器的TOC值小。

因此,整流变压器选择损耗小、初始价格高的变压器较合适。

(2)动力变压器

运用和上述整流变压器一样的分析手段,得出不同损耗的两组变压器的TOC费用值如下两表所示。

从以上两表格同样可以看出,动力变压器选择损耗小、初始价格高的变压器较合适。

2.4 节能及经济分析

在采用损耗小、初始价格高的变压器后,在设计寿命期限内,可节省损耗费用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损耗小、初始价格高的变压器后,每年可节省有功电能约106.65万千瓦时。当变压器设计寿命按20年计算时,在整个运营期限内,可节省有功电能约2133万千瓦时,节省投资421万元;当变压器设计寿命按30年计算时,可省有功电能约3200万千瓦时,节省投资542万元。

3 结束语

地铁供电系统负荷具有特殊性,如果按照现行规范和标准来选择变压器,难以达到经济节约、节能减耗的目的,为此,可以考虑选择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法来进行变压器的选择,通过上述一系列计算,可以看出TOC法选择变压器是比较适合轨道交通的。

初中值周总结篇(2)

Keywordsgas,heatingsystem,lift-cycle-cost

一、引言我国以往城市供暖主要以煤为燃料,供暖热源热效率低,燃烧产生大量SO2、CO2、NOX和烟尘,成为北方城市冬季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在燃煤热源的各种供暖方式中,因为大型燃煤锅炉便于集中处理烟尘、灰渣污染物,锅炉效率高于小型燃煤锅炉,故一般公认采用大型集中锅炉房的城市集中供暖优于分散锅炉房供暖,单户煤炉采暖最差。随城市能源结构调整,许多城市已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煤作为供暖燃料。与燃煤相比,燃烧天然气CO2排放可减少52%,NOX可减少45%,无SO2排放和灰渣产生;燃气锅炉效率高,大、中小型的锅炉效率区别不大;锅炉燃烧过程和出力易于调节控制。因此,以燃气为热源的供暖系统方案评价不能沿用燃煤锅炉的结论。

以燃气为热源时,可供选择供暖方式有城市燃气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城市集中燃气锅炉房集中供暖、小区燃气锅炉房集中供暖和户用燃气锅炉供暖等。天然气热值高,燃烧易于控制,燃烧温度很高,火焰温度可达1400℃以上,有条件采用燃气轮机直接发电,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生产高压蒸汽可用于再次发电和供暖。这种热电联产方式充分利用燃气热值产生高品位电能和较低品位的热能。综合热效率较后三种高,经济效益也最佳,有条件时应优先考虑。但考虑到燃料价格等因素,城市电厂仍以燃煤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可供用户选择的燃气供暖方式限于后三种。这三种供热方式特点对比见表1。各种燃气供暖方式特点比较表1

城市锅炉房集中供暖小区锅炉房集中供热户用锅炉分户供暖热源建设费用低高无热源设备费低低高一次管网投资有无无二次管网投资有,基本相同无室内系统投资基本相同治理费用基本相同低于前者设备寿命基本相同低于前者系统热损失大较大无热源效率基本相同低于前者可调节性差较差好

二、经济分析如表1所示,供暖系统经济性受建设费用、设备费用、系统寿命、燃气价格政策等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又因各地而异。因此,进行适用于各地的普遍性经济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只就北京地区行分析,各系统土建、设备和材料等费用均按当地普遍水平考虑。对于实际工程,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为方便下文比较,将城市集中燃气锅炉房供暖、小区燃气锅炉房供热和户用小型燃气锅炉房供暖分别定为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

根据北京市规定,天然气价格商用1.8元/Nm3、民用1.4元/Nm3,天然气增容费1200元/Nm3。集中供热燃气锅炉和户用燃气两用锅炉效率取85%。方案一管网热损失取15%【3】,考虑到方案二只有二次管网,热损失较小,故取10%,方案三无管网热损失。建筑冬季耗热量按40W/m2,采暖期140天,天然气低热值35MJ/Nm3。各供热方式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表2

方案一二三燃气入网费6.06.06.0一次管网投资37.00.00.0二次管网投资10.010.00.0热源投资15.022.060.0室内系统投资【4】50.050.050.0初投资总计124.094.0122.0年采暖燃料费34.432.516.0初投资总计1.61.43.0年采暖电费1.00.70年维修费3.32.70年经常总费用40.337.319.0

注:1.对于100m2住宅,户用两用燃气锅炉每台7000元,设备费用为70元/m2,但考虑到因此可以节省热水器费用10元/m2,故取60元/m2。

2.因方案三具有各户独立调节的特点,燃料费用按节约30%计【4】。

3.

4.年采暖电费包括水泵和风机耗电费用,方案一、二根据文献4和产品样本数据估算得出,方案三根据产品样本数据估算得出。

上表中各项初投资包括设计、设备购置、系统建设等全部费用,初投资总计为各项初投资之和;年经常总费用包括运行中燃料、电力费用和系统治理、维修费用。表2对各燃气供暖方式的初投资、运行费用两个指标给出初步定量的比较。但以它们都只反映各方案经济性的一个方面,在决策时只能就各方案的某一指标进行比较。要对各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比较时就需要一个综合经济指标。因初投资、维修费、使用寿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引入综合经济指标的基础,也使对系统的综合费用分析成为可能。

寿命周期费用是指系统或设备从诞生到废的整个期间各种费用的总和。对于供暖系统而言,寿命周期费用包括系统的购置费用、在寿命周期中运行费用残值的总和。常用的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方法是将系统在寿命周期内所有发生的费用折算成系统设置时的价值。在一个系统中,各设备或子系统的寿命周期可能不同,为便于分析,需用将不同寿命周期的各设备和子系统折算成统一寿命周期费用。统一寿命周期采用各设备和子系统寿命周期的最小公倍数,每个设备或子系统的多次设置用贴现法折算成第一次设置时的现值。日后系统经常费用也采贴现法折算成初次设置时的现值。

Pa:现金总额,

A:日后每年的等额支付金额,

i:扣除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的净利率,

N:生产时间。

所以对每一既定系统而言,费用周期内部民贴现值PZ为:

PC:系统初投资现值。

考虑到各子系统使用寿命不一致,需要引入各子系统寿命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为系统统一的使用寿命,V。在此寿命时间中,若某子系统或设备需要投资j次,由各系统总设置费用贴现值:

利用式3可对不同寿命周期的各系统进行比较。因燃气锅炉效率随使用年限变化不大,以燃料价为基础的运行费用在使用寿命内也基本稳定,故可用锅炉使用寿命代替锅炉寿命周期。各方案综合经济比较表3

方案一二三三1初投资124.094.0122.0122.0系统设置贴现值129.3101.8143.4143.4年经常费用40.337.319.023.6运行费用贴现值343.1317.6161.7200.9总贴现472.4419.4305.6344.3

各利率下总贴现值比较表4

一二三三110%472.4419.4305.6344.38%525.0468.0329.9375.15%631.5566.6380.2437.5

注:N=20,i=10%

一般供热管网的使用寿命为20年,锅炉使用寿命10年,故可将表2中各系统的统一寿命周期定为20年,其中户用锅炉需更换一次。计算中系统设置费用为各次设置折算到初次设置时的费用。供暖系统的废置费用主要包括系统的拆除费用,拆除后的废旧材料回收视作系统残值,根据实际上情况,近似认为两者相抵,在计算中不再考虑,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中方案一和方案二天然气价格为1.8元/Nm3,方案三天然气价格为1.4元/Nm3,为比较相同燃料价格下各方案的经济必,对方案三也取1.8元/Nm3进行计算,在表中列为方案三1。表4为在各种利率条件下总贴现值计算结果。

以上比较是建立在不采用分户热计量的条件下的。当采用分户热计量系统时,方案三不需改动,以燃气耗量计量代替热计量。方案一和方案二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原双管采暖系统中每个房间的散热器上安装热计量装置,一般100m2左右房间需要5~6个热计量装置;其一是在各户采用章鱼式采暖系统,在每户引入总管上安装一个热计量装置。两种形式的室内采暖系统造价的差别主要在于热计量装置的购置上。一般认为分户计量可节能20-30%【5】。因此,各方案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有变化。此时寿命周期总费用贴现值比较见表5。分户计量时各方案总贴现值比较表5

一二三三110%389.7341.8305.6344.38%428.8377.8329.9375.15%508.2450.8380.2437.5

一二三三110%399.7351.8305.6344.38%438.8387.8329.9375.15%518.2460.8380.2437.5

注:1.a为方案一和方案二采用双管采暖系统,引入总装一个热计量装置,每户需要六个蒸发式热分配表,总计折合5元/m2;

2.b为方案和方案二采用章鱼式系统,每户入户需要一个热计量装置,折合15元/m2;

3.采用分户计量后,各方案年采暖燃料费用都按节约30%计。

【NextPage】

三、结论1.每种方案的总贴现值都随利率提高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利率下,日后每年所发生的等额费用相对于现值的贬值的程度较高。

2.无论在有无分户热计量的情况下,方案三的经济性都优于其它两个方案。在无分户热计量时,方案三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各户独立调节功能,而产生节能效果的作用;在有分户热计量时,方案三的优势在于省去了热计量装置的投资。

3.当民用燃气价格低于商用时,方案三的优势更加明显。

4.当以燃气为燃料时,无论何种情况,采用城市集中锅炉房的集中供暖方式经济性都是最差的。

5.采用燃气为燃料时,燃料费用在总经济指标中所占权重较大。在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中应充分重视锅炉效率,系统可调节性等影响运行费用的指标,不可单一追求降低初投资而造成日后运行费用增加。

6.本文只就燃气热源供暖方式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供暖燃气热源的选择还涉及诸如安全、污染排放控制等各方面的问

题,应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1李先瑞等,燃气供热的现状和展望,建筑节能,2000,31:43-47

2李先瑞等,住宅区采暖方式的选择,建筑节能,2000,29:24-27

初中值周总结篇(3)

1 地质生产条件

1.1 地质概况

51101 工作面为阳煤集团翼城石丘煤业有限公司首采综采工作面,埋深100 m,属于典型浅埋煤层,主采5-1 煤层,煤层倾角0°~3°,平均2°,厚度1.41~4.70 m,平均3.25 m,煤层产状平缓,结构单一,仅局部偶含一层夹矸。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灰色,厚1.2m 左右;基本顶为粉砂岩,灰色,底部含丰富植物化石,半坚硬,厚5 m 左右;煤层直接底板主要以砂质岩石为主,泥质胶合,含植物化石和煤屑,平均1.83 m;基本底为中粒砂岩,灰色,含云母碎片及暗色矿物,硬度较大,平均7.37 m。

1.2 生产条件

51101 工作面走向长度1 500 m,倾向长度220m,设有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用于工作面通风、行人、运输。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长壁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采煤,MG650/1710-WD 采煤机落煤,滚筒截深800 mm,SGZ800/1050 刮板输送机运煤,工作面采用ZY10800/19/38 两柱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最大采高3.8 m,最小采高1.9 m,平均2.8 m,循环进度0.8 m。

矿井为资源整合矿井,51101 工作面基本来压信息,如直接顶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等基础数据不完整,且未进行直接顶、基本顶分级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缺乏科学性。因此,对51101 工作面进行矿压规律实测、掌握该工作面矿压规律,对于确定支架工况及合理选择和改进支架有着重要意义。

2 矿压观测方案

2.1 测站布置

为使测站的布置具有代表性,结合实际地质赋存和生产状况,共布置5个测站,分别设在8号、36号、64号、92号和120号支架处,如图1所示。

2.2 观测内容

(1) 支架立柱的液压信息。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集整个工作面支架液压信息及典型来压区段液压信息。

(2) 端面冒漏片帮状况。采用钢卷尺观测端面顶板冒顶片帮情况及工作面严重冒顶片帮状况。

3 工作面矿压规律及其特征

3.1 工作面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规律

矿压观测从2013年8月1日起到2013年9月10日结束,期间工作面推进47 m,共经历3次来压。依据井下观测所得原始资料,取工作面的推进度为横坐标,支架液压信息、冒高与片深为纵坐标,绘制随工作面推进各测站支架液压、冒高及片帮变化的特征曲线,如图2~6所示。

由图2~6可知,直接顶的初次垮落步距为17.15 m,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0.5 m。8号支架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为11.1 m,36号支架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为10.75 m,64号支架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为10.1 m,92号支架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为10.6 m,120号支架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为10.4 m。综上所述,51101工作面基本顶的周期来压步距平均值为10.59 m。

基本顶初次来压期间,支架液压值均较未来压时显著增大,动载系数为1.63,工作面中部来压强度较大。第1次周期来压时,各测站来压动载系数的平均值为1.51,第2次周期来压时各测站来压动载系数为1.46,周期来压强度较初次来压有了明显的减弱。工作面来压期间矿压规律情况,见表1。

3.2 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分析

根据井下实际采集的支架液压信息,分析矿压观测期间各测站即工作面各区域及整个工作面支架液压信息分布特征,总结数据见表2。

由表2可知,工作面下部区域(5~25号),支架立柱液压值主要分布在20~30 MPa,占66.3%,0~20 MPa的液压值占23.2%,说明工作面下部区域支架液压值偏低,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裕。

工作面中下部区域(30~50号),支架立柱液压值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其中20~30 MPa的液压值占到76.9%,而且分布在35~45 MPa区间的液压值也上升到7.4%,该区域大部分支架工作阻力仍有较大富裕,支架工作阻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工作面中部区域(55~80号),20~30 MPa的液压值占到71%,而分布在30~40 MPa区间的液压值则上升到9.7%,该区域支架液压值偏大,生产过程中须加强此区域支架的管理工作。

工作面中上部区域(85~105 号), 20~30MPa的液压值比率达到65.3%,该区域支架液压值偏低,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裕。

工作面上部区域(110~125号), 0~25 MPa液压值占到82.9%, 20~25 MPa液压支架占到46.1%,而35 MPa以上的支架立柱液压值只占到3.9%,该区域顶板压力较小,支架液压值偏低且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裕,支架工作正常。

综上所述,整个工作面支架液压值主要分布在20—30 MPa,约占68.2%,而35 MPa以上的液压值只占到4%,支架液压值满足工作面的支护需求。

3.3 工作面煤壁片帮冒顶情况

现场采集的端面冒顶片帮数据,如图7所示。

由图可知,该工作面端面顶板冒高小于0.25 m的统计数据约占总数据的87%,局部出现严重冒顶,最大冒高达到0.9m;端面顶板片帮现象较少,片深主要分布在0~0.25 m,最大片深达到0.3 m。总体来说,虽然顶板为强度较低的砂质泥岩,且完整性不好,但总体来说,该工作面片帮冒顶控制情况较好。

4 结论

(1) 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平均值为30.5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值为10.59 m,初次来压期间,来压动载系数为1.63,2次周期来压期间,来压动载系数分别为1.51、1.46,周期来压强度小于初次来压强度。

(2) 整个工作面支架液压值主要分布在20~30MPa,支架工作阻力有较大富裕,可满足来压时整个工作面支护的需要;工作面端面冒顶现象频繁,但冒高多小于0.25 m,局部存在严重冒顶现象,片帮情况较少,总体来说,端面顶板控制良好。

初中值周总结篇(4)

根据采取的初始值及日常观测数据

2.4、把选取的三个变形点一周变形数据绘制成变形图,根据变形图的趋势选取合适的的曲线及公式进行归化处理,并根据检测周期前推一个周期,预测下一周期的变形量。

3、初始值的采取及监测点平面图的绘制

5、监测数据的汇总及规划分析

关键词 :监控量测、手段及方法、动态测量、归纳分析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监控量测始终贯穿着全阶段的工作,它在施工中起着预防、监控及施工辅助分析的作用,并且随着大型构筑物的施工,在施工过程及运营阶段还要有监控量测,来收集工程变形信息,预测下一阶段的变形值,及时发现问题做出纠正。先在以曹妃甸煤码头BD5轨道梁变形观测为例,叙述建筑施工在施工中的监测过程。

一监控量测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结构物的监控,得到结构物的变形数据信息,利用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归化处理分析,预测结构物下一步的变形状态,判定其安全稳定性,

二 监控量测的手段及方法

1 常规测量

①建立基线、基准点(符合规范要求的精度)

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要监测的结构物进行检测点的布设(要满足结构物的特性描述要求)。

③对基线、基准点、进行观测并精密平差。

④初始值采取。

⑤日常观测 观测中要满足“四固定的原则”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路线。

2动态测量

①建立GPS基站或固定基线。

②利用动态GPS对水上建筑物进行检测。

③利用测量机器人对不宜到达的检测物进行扫描。

3日常观察

经常对结构物进行日常巡视,观察发现结构物的异常状态、比如通过对裂缝贴纸条、观察降水过程中流水是否含有流砂判定其稳定状态。

三 内业数据资料的归纳分析

判定结构物的稳定状态,主要从本次变形量、历史累计变形量 及变形加速度三方来考虑。数据的整理及归化处理从以下几步来走。

1.根据采取的初始值及日常观测数据

2.按照一个监测周期、比如按照一周内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并把本次变形量、历史是积变形量及平均变形量分类汇总成变形数据汇总表。

3 、 根据变形数据汇总表,依照历史累计变形量,选取三个较大值变形点,并用红色标识出来,以便在插入图表时选用。

4、把选取的三个变形点一周变形数据绘制成变形图,根据变形图的趋势选取合适的的曲线及公式进行归化处理,并根据检测周期前推一个周期,预测下一周期的变形量。

5、根据变形图及归化曲线,利用历史累计变形量、变形加速度判定结构物的安全稳定性。

四应用举例

1、工程概况

BD5轨道梁是曹妃甸煤码头的一期工程已经交付使用,其西侧的排水偏沟是续建工程,由于施工单位的违章施工,造成了毛石挡墙的严重破坏。危及到了轨道梁的安全稳定,发现情况后,监理部立即发出停工指令,并组织施工单位对BD5轨道梁进行了变形观测。

2、建立基线、布设监测点

①在9#堆场内建立了A-B-C基线,利用徕卡全站仪对基线进行四测回测角、测距观测后,确定基线左夹角

②在轨道梁东侧建立A-B-C三个基准点,并假定高程为零。

③在轨道梁西侧(靠近排水偏沟),布设了BX1∽BX40等40个变形点,在毛石挡墙压顶布设了M1∽M6等6个变形点。

3、初始值的采取及监测点平面图的绘制

①采取初始值 利用徕卡全站仪分别在A点、B点设站对变形点进行了观测,其中A点测控BX7∽BX28点击M1∽M6点,B点测控BX29∽BX40点;利用苏光水准仪对BX1∽BX40、 M1∽M6分别作了沉降观测。

②根据采取的初始值,利用AUTOCAD绘制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并将点位做出标识(附图一)。

4、日常观测及数据处理

观测过程中要坚持“四固定的原则”,即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路线;回到驻地后及时整理数据,利用EXCEL制表汇总数据库(附表一)。

5、监测数据的汇总及规划分析

①根据七天观测数据,依照本次位移值、平均位移值及历史累计位移值汇总成表(附表二)。

②依照历史累计位移值、平均位移值选取BX10、BX24、BX35三个最大变形点,并将数据标识为红色。

③利用EXCEL插入图表,分别对BX10、BX24、BX35三个最大变形点绘制变形趋势图,对曲线分别采用多项式、平均移动极对数公式进行归化处理,选取合适的公式及曲线,并根据归化公式前推一个监测周期,预测下一阶段的变形情况(附图二、三、四)。

初中值周总结篇(5)

二,早上动笔,刚才也说到了原因,与初一一样,虽然我们初二的值周班长比初一的更加负责,更加地演绎,但还是有些耍小聪明的同学变着法的补作业。

初中值周总结篇(6)

Abstract: ChongQing Metro Line 6 plans to use the open TBM construction.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initial support lags behind the TBM bo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lining is need to behind all the boring completed, the lag time is longer. So we ne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stage. By selecting the representative rock to d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 of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and surface subsidence meet the requirements, we sure that using open TBM is feasible.

Key words: TBM, Numerical Simulation, Feasibility stud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为“基本线网”中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的直径线,纵贯核心城区和中央CBD,为联系南岸区、渝中区和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其中六号线一期工程五里店站~竹林公园站段,约12Km,拟采用敞开式TBM施工。由于敞开式TBM的施工工艺,初期支护滞后于掘进,且二次衬砌需在掘进全部完成后进行,滞后时间较长,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判断能否满足掘进要求。

图1 轨道交通六号线五里店——竹林公园站位置示意图

2 水文地质概况

沿线地层结构简单,由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土层,侏罗系中统上、下沙溪庙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中统雷口坡组组成。线路埋深在10~50米之间,绝大多数地段穿越侏罗系中统上、下沙溪庙组,砂岩与砂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状,岩体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呈厚层状~巨厚层状结构。沿线地下水一为赋存于松散层中的孔隙潜水;二是赋存于基岩风化层中的裂隙水,地下水不发育,调查中未发现大的不良地质构造。在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时,选择沿线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Ⅳ级围岩进行分析。

表1 围岩参数取值表

3 数值模拟分析

3.1 使用MIDAS模拟原理

本次模拟分析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基本思路为:根据实际尺寸建立好模型,赋予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属性和特征,使其有效的模拟实际结构中的相应部分;在开挖过程中,利用有限元软件的单元生和死的功能激活和杀死单元,以此来实现围岩的开挖,循环该操作即可实现全隧道的开挖;通过软件的后处理功能可以得出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位移、应力以及初支结构所受的内力,根据地表各点的沉降量可以得出随着隧道的开挖地表的沉降曲线。

3.2 模型建立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以六号线为基础,边界条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Ⅳ级围岩,模拟在20m长度范围内,使用两台敞开式TBM施工,分析TBM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两洞净间距按7m考虑,地表荷载为25Kpa。掘进步骤为,第一步,左右洞未掘进;第二步,左洞TBM掘进10m,右洞TBM准备掘进;第三步,左洞TBM掘进完成,右洞TBM掘进10m;第四步,左右洞全部掘进完成。

图2 计算模型

3.3 模拟计算结果

(1)第一步,围岩处于初始应力状态

从应力图可以看出,周围岩体初始应力主要以压应力为主。最大压应力为670.8kPa。

图3隧道周围岩体初始应力(σZ)

(2)第二步,左洞开挖10m,右洞未开挖。从应力图可以看出,周围岩体主要以压应力为主,最大压应力为695kPa,地面最大沉降为0.613mm。

图4 隧道周围岩体竖向位移(σZ) 图5 隧道周围岩体竖向应力(σZ)

图6隧道周围岩体大主应力(σ1) 图7 隧道周围岩体小主应力(σ3)

(3)第三步,左洞开挖20m,右洞开挖10m。从应力图可以看出,周围岩体主要以压应力为主,最大压应力为691kPa。地面最大沉降为0.822mm。

图8 隧道周围岩体竖向位移(σZ) 图9 隧道周围岩体竖向应力(σZ)

图10隧道周围岩体大主应力(σ1) 图11隧道周围岩体小主应力(σ3)

(4)第四步,左洞开挖20m,右洞开挖20m。从应力图可以看出,周围岩体主要以压应力为主,最大压应力为686kPa,地面最大沉降为0.922mm。

图12 隧道周围岩体竖向位移(σZ)图13隧道周围岩体竖向应力(σZ)

图14 隧道周围岩体大主应力(σ1) 图15 隧道周围岩体小主应力(σ3)

4结论

(1)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围岩应力主要以压应力为主,随着TBM开挖,压应力逐渐增大,在第二步时达到最大值695kPa,随后逐渐降低。总的来说,围岩应力值和变化值不大,左右洞施工相互影响较小,掘进后,围岩具有较强的自稳能力。

(2)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地面沉降随着开挖逐渐增加,到第四步即掘进完成达到最大值0.922mm,总的来说地表沉降值较小,说明掘进对地表影响不大。

(3)通过三维动态模拟分析可知:隧道开挖后周围岩体成拱效应较好,周围岩体处于稳定状态,后期通过初期支护可以有效的防止岩石蠕变,可以采用TBM施工。

参考文献:

初中值周总结篇(7)

根据公司管理目标的2003年的工作目标,结合目前工作日志的实际情况,特对工作日志的相关要求作如下建议:

一、名称改进:为与工作台账相区别,体现工作日志的实际内容,建议改“工作日志”名为“工作日结本”或“工作日清本”,这样更直观地体现公司的文化。

 

二、撰写要求:

总的原则是提升现有工作日志的撰写标准,使之真正为员工服务。初步要求如下:

1、  要求把日志与台账完全区别开,两个工具作用不同,撰写要求也不一样。工作台账以记日常工作事务为主,可以写成流水账。工作日志记本日的“结”,贵精不贵多,不要写成工作流水账。

2、  工作日志形式不拘一格,但还是有部分限制因素:

①“日结”以日期、星期等为题。②周有总结与计划。③周有体会。④月有总结与计划。⑤月有缺点并提出纠正措施或改进建议。

3、  要求总结、计划、体会及建议等字样醒目。

 

三、评估要求

1、  检查小组成员:由企管处提名招集三名部门负责人及两名普通员工组成机动性的检查小组,企管处不参与检查。各部负责人轮流检查,不得无故推延。

2、  部门负责人全检,员工抽检:工作日志分成两个小组,部门负责人组及员工组。部门负责人工作日志每月一检,各部员工每月抽检两名。

3、  检查时间:每月月初检查上月工作日志,时间由企管处根据情况制定。

4、  检查方式:分项检查,检查小组成员一人负责一项内容,最后汇总。

 

四、评估标准:

1、  日志上交时间(10分):每月月底17:00时必须主动上交到企管处,迟交扣5分。在检查小组评估前上交的扣10分。检查小组开始检查后才上交的本次日志不予评估,以0分计;

2、  日期记录是否齐全(15分):以每月30日计,每天0.5分,总计15分;

3、  格式是否正确(5分):

①日志是否以“日期、星期”为标题(3分)。缺一个扣0.3分,扣完3分为止。

②总结、计划、体会及建议等相关字样是否醒目(2分)。

4、  周总结与周计划(20分):

①每月四个“本周总结”和四个“下周计划”。

②周总结和周计划每个2.5分。评估标准:条理清楚(1.5分)、本周总结与上周计划内容要一致(1分),在此标准上酌情扣减分。

5、  记录是否与职责相附(8分)、有无体会(12分):

①内容与职责相符8分。工作流水账的扣4分,其他情况酌情扣减。

②有深刻的体会12分。每周至少一个体会3分,每月四个体会。

6、  全月有无总结、计划(10分):

①总结与计划各5分;

②评估标准:条理清楚(3分)、月总结与上月计划内容要一致(2分),在此标准上酌情扣减分。

7、  有无发现工作中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20分):

①提出四条以上的缺点每个2.5分;

②四个缺点都有改进意见每个2.5分。

 

五、检查监督:

1、  部门负责人检查情况:依检查结果评出前一名和后一名,检查小组讨论通过,并于检查台账上签署意见。

2、  员工抽查情况:抽查结果与本部门报来员工工作日志评分结果相比照。报来分值与抽查分值明显不符的,各部必须重新依标准实施检查与评估;报来分值低于抽查分值,以抽查分值为准。

初中值周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 : TM713 文献标识码 :A

暂态过程的情况,不仅与网络的参数有关,而且与系统的电源容量大小有关。如果系统为无穷大电源容量系统,则暂态过程比较简单;如果系统为有限容量电源系统,则暂态过程比较复杂。这里重点讨论比较简单的情况。

一、无穷大容量电源系统的概念

所谓无穷大容量电源是个相对概念,它是指电源距短路点的“电气距离”较远时,电源的额定容量远大于系统供给短路点的功率,因此,在短路过程中可以近似认为电源电压不变化,称之为无穷大容量电源,以S=∞表示。真正的无限大容量电源内阻抗Z=0。实际上,常将电源内阻抗小于短路回路总阻抗10%的电源作为无穷大容量电源。在分析短路暂态过程时,对于无穷大容量电源,可以不考虑电源内部的暂态过程,而认为电源电压维持不变。

二、无穷大容量电源系统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

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电路如图3―1所示。短路电流的暂态过程可归结为一相进行分析,其单线电路如图3―2所示。R、L为线路的电阻和电感,RZ、LZ。为负载的电阻和电感。由于电路对称,只取一相来讨论。设电源母线上相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在k处发生三相短路时,负载回路被短接,失去电源。但如果负载是大容量的旋转电机,则在机械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反电势并不立即下降到零,这时电动机将工作在发电状态,向短路点馈送电流直至衰减到零。对这种情况需另行考虑。

在电源至短路点的回路内,电流将由原来的负载电流增大为短路电流ik,其值可由短路回路的微分方程式来确定。

积分常数A由初始条件决定。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电感电路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即在短路发生前的一瞬间,电路中的电流值(即负载电流,以i0-―表示)必须与短路后一瞬间的电流值(以i0+表示)相等,如将短路发生的时刻定为时间起点,将t=0代入,求得短路前和短路后的电流为

将式(3-7)代入式(3-6),则有

式中 iop.0――非周期分量的初始值,A;

Tk――短路回路的时间常数,

将式(3―8)与式(3―5)代入式(3―4),则得短路的全电流表达式为

上式所对应的短路电流波形如图3―3所示。

式(3―9)和图3―3都是表明一相的短路电流情况,其他两相的变化过程与之相同,只是在相位上相差120°而已。

短路电流暂态过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产生非周期分量电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回路中存在电感。在发生短路的瞬间,电路中产生反电动势,阻止电流突变,以维持电流的连续性。正是由于电感反电动势的作用,才产生了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因此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的初始值在短路瞬间与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的方向相反。非周期分量电流产生后,在电力线路中产生能量损耗,所以非周期分量电流会逐渐衰减下来。

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这是由于所讨论的短路回路方程是一阶的,它的齐次方程的解是衰减指数函数。从物理概念上讲它是由电流突变感生而来的,没有外加电压的维持,得不到能量的补充;而短路回路为R一L电路,不断消耗能量,所以按指数规律单调衰减。衰减的快慢决定于回路时间常数 。一般非周期分量衰减很快,在0.2 s后即衰减到初始值的2%,在工程上即可认为已衰减结束。

在三相电路中,各相的非周期分量电流大小并不相等。初始值为最大或者为零的情况,只能在一相中出现,其他两相因有120°的相角差,初始值必不相同,因此,三相短路全电流的波形是不对称的。

三、非无穷大容量电源系统短路电流的暂态过程

当电源容量较小时,或短路点距离发电机较近时,突然发生三相短路,这种情况就是非无穷大容量电源系统的短路,其短路电流将使电源电压明显下降。这时不仅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按指数规律衰减,而且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幅值也将随时间逐渐衰减。非无穷大容量电源系统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变化规律与无限大电源容量系统完全相同,前面已分析了非周期分量的过渡过程,下面仅讨论非无穷大容量电源系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变化规律。

在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过发电机定子绕组,由于短路电流呈现感性,其电枢反应具有去磁作用,使发电机内部的合成磁场削弱,端电压下降。但是,发电机的端电压并不能突然下降,这是因为同步发电机的电枢反应也有过渡过程。在突然发生短路后,短路电流ik产生磁通Φk,Φk在转子绕组(激磁绕组)中感应出一个自由电流iek,这个电流也将产生自己的磁通Φek,Φek与Φk方向相反。因此,在短路瞬间,发电机内部总的合成磁通不会发生突然变化,发电机端电压也不会突然下降。但转子绕组内的感应电流iek随着时间逐渐衰减,Φek逐渐减小,于是发电机的合成磁通因Φk的去磁作用而逐渐减弱,使端电压随着降低,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幅值也因发电机端电压的降低而逐渐变小。当转子绕组中的自由电流衰减完毕,发电机电枢反应的过渡过程即已结束。发电机端电压稳定下来,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幅值就不再发生变化。

在同步发电机中一般装有自动电压调整装置,当发电机端电压开始下降o.5 s后,在自动电压调整装置的作用下,自动增加激磁电流,从而使发电机端电压逐渐回升到正常值。这时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幅值也由衰减转为增加,最后稳定下来。

四、几个物理量

(一)短路稳态电流

当非周期分量衰减到零后,短路的暂态过程即告结束。此时进入短路的新的稳定状态,这时的短路电流有效值称为短路稳态电流,以I∞表示。对于无限大电源容量系统,由于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幅值不衰减,所以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Ipe在各个周期均相等,短路稳态电流即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Ipe,即

短路稳态电流可用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性。

(二)次暂态电流

在短路暂态过程中,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第一个周期的有效值称为次暂态电流,用I″表示。通过以上分析,无穷大电源容量系统次暂态电流就等于短路稳态电流,即

对于非无穷大电源来说,由于周期分量JPc是变化的,因此其次暂态电流I″一般情况下与Ipe和I∞不相等。

初中值周总结篇(9)

首先,利用期权抛补的利率平价关系得到单周期外汇Call期权二项式定价公式;其次,给出一般表达式。

一、期权抛补的利率平价关系

由于国际外汇市场与国际货币市场通过广义利率平价关系联系在一起,与远期抛补利率平价(forward-cover IRP)类似,货币期权市场也给出另一种期权抛补利率平价(option-cover IRP)关系,以下就根据无风险资产组合(即套利)过程,不考虑佣金因素,单周期二项式即期价格分布推导Call期权价格计算公式。设

S=周期初即期汇率,以每一个外币相当于若干本币来表示

Co=周期初外币Call期权价格

X=执行价格,以每一个外币相当于若干本币来表示

t=单周期Call期权有效期,单位:年

r=本币无风险利率,单位:%p.a.

f=外币无风险利率,单位:%p.a. St=期末的即期汇率

第一步:根据二项式价格分布涵义,设将来(单周期末的)即期汇率只有uS和dS两个值,看一看周期末即期汇率分布和外币Call价值分布:

不失一般性,可假设

u>d>0

(1)

当即期汇率从期初S升值到期末St=uS,则此时外币Call价值

Cu=max{0,uS-X}≥0

(2)

当即期汇率从期初S贬值到期末St=dS,则此时外币Call价值

Cd=max{0,dS-X}≥0

(3)

根据期权性质,Co≥0

(4)

以上条件也就是推导期初Call价值计算公式时所依据的边界条件。从期初到期末汇率分支如图1,外币Call价值分支如图2.

期初即期汇率

期末即期汇率

期初Call权

期末Call权

价值

价值

φ

uS

Cu=max{0,uS-X}

S

Co

1-φ

dS

Cd=max{0,dS-X}

图1 单周期即期汇率二项式分支图

图2 外币Call价值二项式分支图

第二步:利用Call期权与其它金融工具构造无风险套期保值资产组合(即该期权组合保持δ中性)。构造该无风险资产组合的关键是推导出该组合中现货市场金融工具(如外币债券)数量与该周期内期权数量的套期比率H(Hedging Ratio)。

假设某投资者周期末持有一单位外币债券多头和H个外币Call期权空头,那么,首先要求出以本币衡量的套期保值组合的期末价值Vt,其结果参见表1.

表1 套期保值组合的总期末价值(以本币衡量)

─────┬───────┬───────┬──────

│期末一单位外币│ 外币Call期权 |套期保值组合

│债券多头的价值│ 空头期末价值 │期末总价值Vt

─────┼───────┼───────┼──────

当St=u×S |  1×u×S

│  -H×Cu

│ u×S-H×Cu

当St=d×S |  1×d×S

│  -H×Cd

│ d×S-H×Cd

─────┴───────┴───────┴──────

为了使套期保值组合的期末总价值Vt不随St变化而变化,即保持期权组合δ中性,则必须要求

Vt=uS-H×Cu=dS-H×Cd

(5) 解以上方程即得:

uS-dS

u-d

H= ────= ───×S

(6)

Cu-Cd

Cu-Cd

dCu-uCd

Vt=─────×S

(7)

Cu-Cd

其次,计算一下该投资者期初总支出Vo.期末一单位外币债券多头贴现回期初,以外币计价的债券期初价格为1×e-ft,投资者当时所支出本币则为1×e-ft×S;投资者期初同时卖出H个外币Call期权,每个Call期权价格为Co(以本币计价),所收取的本币为H×Co,这样就减少了期初的本币支出,则以本币衡量的套期保值组合期初总支出Vo为

Vo=Se-ft-H×Co

(8)

再次,通过构造无风险投资组合,求出外币Call期权价值。显然,只有当以本币衡量的套期保值组合的期末价值Vt与期初价值Vo之比等于本币资金市场上无风险收益率时,这种组合就不存在超额无风险利润(若期末价值与期初价值之比不等于本币无风险收益率,就会有获取超额无风险利润的套利机会),即

Vt  (dCu-uCd)/(Cu-Cd)×S

─=────────────=ert

(9)

Vo

Se-ft-H×Co

最后解得

Co=(φ×Cu+(1-φ)×Cd)e-rt

(10)

其中

e(r-f)t-d

φ=──────

(11)

u-d

那么,在(10)式中,φ的经济涵义到底是什么呢?

利用反证法,可以证明:1≥φ≥0

(12)

已知在利率平价状态下,该周期末的远期汇率F=Se(r-f)t

(13)

(13)式代入(11)式得φ=(F/S-d)/(u-d)

(14)

若φ<0,由(14)式可知F<dS,则套利者可通过借外币,买本币,投资本币,买入远期外币的抛补套利,获得额外无风险利润;同样,若φ>1,即F>uS,则套利者可通过借本币,买外币,投资外币,卖出远期外币的抛补套利,获得额外无风险利润。由于市场套利的力量,将使φ维持在0和1之间。

如果将图1二项式分支过程理解为一个伯努利概型的过程,这个φ值可理解为期初即期汇率S上升到期末即期汇率uS的概率;当然从S下降到dS的概率为(1-φ)。特别要指出的是,只有当这个φ值与u,d的关系满足(11)式时,才有可能构造无风险投资组合,该组合既不存在汇率变动风险,也不存在获取超额无风险利润的套利机会;并且,当(11)式满足时,则在φ、u和d三个变量中,一个变量可由另外两个变量所确定。

当然,当即期汇率随时间变化时,套期比率H也随时间变化,应及时调整组合中各资产头寸量,保持期权组合δ中性。

二、Call期权定价的一般表达式以上推导出的单周期Call期权定价式可推广到n周期的情形,期权有效期t按n周期平分后每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t/n,按复利一个周期远期汇率为

F=Se(r-f)t/n

(15)

每个周期对应的上升概率为

e(r-f)t/n-d

q=───────

(16)

u-d

n周期即期汇率二项式分支如图3所示,n周期外币Call价值二项式分支如图4所示。

unS

j=n q

uuS q

uS

un-1dS

j=n-1

ujdn-jS

j S

1-q

udS q udn-1S

j=1-q

dS 1-q

ddS

dnS

j=0

0──周期1 ──┴──周期2 ─┴─ 周期n─t

图3 n周期即期汇率二项式分支图

Cun=max{0,unS-X}

j=n

q

Cuu

q

Cu

Cudn-1=max{0,udn-1S-X}

j=n-1 1-q C

q

Cud

Cujdn-j=max{0,ujdn-jS-X}  j

1-q

Cd

Cudn-1=max{0,udn-1S-X}

j=1

1-q

Cdd

Cdn=max{0,dnS-X}

j=0

0─周期1 ─┴─周期2 ┴ 周期n─t

图4 n周期外币Call价值二项式分支图

由图3可知,从期初价格为S经过n周期后价格达到ujdn-jS点的概率为qj(1-q)n-j,n周期后出现这个价格点总次数为n!/(j!(n-j)!)次。

n

n!

C=∑ ─────qj(1-q)n-j×max{0,ujdn-jS-X}e-rt/n×n

(17)

j=0 j!(n-j)!

n周期即期汇率二项式分支如图3所示,n周期外币Call价值二项式分支如图4所示。

unS

j=n q

uuS q

uS

un-1dS

j=n-1

ujdn-jS

j S

1-q

udS q udn-1S

j=1-q

dS 1-q

ddS

dnS

j=0

0──周期1 ──┴──周期2 ─┴─ 周期n─t

图3 n周期即期汇率二项式分支图

Cun=max{0,unS-X}

j=n

q

Cuu

q

Cu

Cudn-1=max{0,udn-1S-X}

j=n-1 1-q C

q

Cud

Cujdn-j=max{0,ujdn-jS-X}  j

1-q

Cd

Cudn-1=max{0,udn-1S-X}

j=1

1-q

Cdd

Cdn=max{0,dnS-X}

j=0

0─周期1 ─┴─周期2 ┴ 周期n─t

设a是满足uadn-aS>X的最小非负整数,

即a是大于(ln(X/S))/(ln(u/d))最小非负整数。

当a>n,C=0

(18)

当a<n,有如下两种情形:

对j<a,max{0,ujdn-jS-X}=0

对j>a,max{0,ujdn-jS-X}=ujdn-jS-X

n  n!

C=∑ ───── qj(1-q)n-j×(ujdn-jS-X)e-rt

(19)

j=a j!(n-j)!

令 q'=ue-(r-f)t/n×q

(20)

q'e(r-f)t/n

得 q=──────

(21)

u

代入上式得到

n

n!

n

n!

C=Se-ft∑ ─────q'j(1-q')n-j-Xe-rt∑ ────qj(1-q)n-j (22)

j=a j!(n-j)!

j=a j!(n-j)!

n

n!

B'(a,n,q')=∑ ───── q'j(1-q')n-j

(23)

j=a j!(n-j)!

n

n!

B(a,n,q)=∑─────qj(1-q)n-j

(24)

j=a j!(n-j)!

得到:

C=Se-ftB'(a,n,q')-Xe-rtB(a,n,q)

(25)

B(a,n,q)的涵义是什么呢?实际上B(a,n,q)是经过n次伯努利试验后,上升u倍事件落在a和n之间的累积的概率,q是一次伯努利试验后,价格上升u倍事件的概率。

(25)式就是一般期权定价公式,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当我们把时间轴做无穷细分(无穷周期,即n∞)时,若将来即期汇率服从一定分布(例如即期汇价的对数变化遵循Wiener-Levy过程),则欧式Call期权价格二项式定价公式的极限形式就是Black─Scholes的外币期权定价式。因篇幅所限,证明从略。

1. Black.F,and M.Scholes,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1(1973)

2. Cox,John.Stephen A.Ross,and Mark Rubinstein,Option Pricing:ASimplified Approach,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7(1979)

初中值周总结篇(10)

1.1鹅生长速度测定分别对国家水禽基因库保存的皖西白鹅和豁眼鹅0~13周龄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每个品种60只,公、母各半。全舍饲,自由采食和饮水,常规免疫,规范的饲养管理。试验用自配合饲料,日粮营养成分见表1。雏鹅出雏时称初生重,然后每周对个体进行称重并计算群体平均体重,至13周龄,称重前12h禁食。狮头鹅数据来自资料《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

1.2鹅生长曲线按下列公式计算各周龄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等生长指标,绘制累积生长曲线、绝对生长曲线及相对生长曲线。一次测定的重量;t0为前一次测定的时间;t1为后一次测定的时间。

1.3鹅生长拟合曲线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vonBertalanffy模型和多项式模型的表达式如下:其中,Wt:t周龄时的体重;a:极限体重;r:接近极限体重的生长速度参数;b:达到最大生长率的时间参数。其中,Wt:t周龄时的体重;a:上渐近线(生长极限)参数;R:接近极限体重的生长速度参数;b为调节参数。

2结果

2.13个不同类型鹅的生长发育测定结果3个不同类型鹅的生长发育资料统计如表3,并根据其生长发育资料绘制了生长曲线图,见图1~3。由图1可以看出,鹅累积生长曲线呈上升趋势,在初生阶段累积体重增加很慢,以后迅速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又趋缓慢,最后接近停止增长。肉鹅一般3周龄后生长加速,5~7周龄达到高峰,8周龄后开始减慢,10周龄后表现为缓慢增长。但不同体型的鹅生长发育规律略有差异,大型鹅在8周龄后仍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态势。性别对初生体重无明显的影响,一般要至5周龄以后公母鹅体重的差异才逐渐增大,8周龄以后差异明显。由图2可以看出,鹅绝对生长曲线呈抛物线,早期生长阶段绝对增重不大,以后随着个体生长发育逐渐增加,到达一定水平后,又逐渐下降。一般鹅到4~8周龄时出现增重的高峰期,狮头鹅生长高峰到来往往早于中小型鹅,9周龄以后明显下降。由图3可以看出,鹅相对生长曲线呈下降趋势,鹅体重的相对增长率高峰期出现在2周龄左右,狮头鹅、皖西白鹅2周龄相对生长率达到了130%以上。

2.23个不同品种鹅的生长曲线拟合结果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NonlinearRegression程序,分别采用Logistic、Gompertz、vonBertalanffy和多项式4种不同的生长模型拟合各个鹅种的生长曲线,并计算各种模型的理论拐点周龄、拐点体重、最大日增重等生长参数,根据拟合度对各种生长模型进行分析。拟合曲线及其参数列于表4。

2.3观测值与拟合曲线估计值比较分别对狮头鹅、皖西白鹅和豁眼鹅观测值与拟合曲线估计值进行比较,4种生长曲线拟合情况总体较好,Logistic模型在生长早期拟合值略微偏高,Bertalanffy模型在12~13周龄时拟合值略微偏高,进行适合性χ2检验,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各体型鹅不同周龄体重Logistic、vonBertalanffy和多项式模型的估计值与测量值χ2检验值均大于χ20.05(χ20.05=22.36,df=13),说明这3种模型拟合不同体型各周龄体重估计值与测量值差异显著(P<0.05)。而Gompertz模型拟合皖西白鹅、豁眼鹅均小于测量值χ2,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佳。

3讨论

3.13个不同类型鹅生长曲线分析累积体重是指任何一个周龄所测得的体重,用不同周龄的累积体重与相应周龄的标准体重相比较;可以了解到生长情况是否正常。根据鹅的生长规律,可把生长阶段分为4个时期,即快速生长期(0~10日龄)、剧烈增长期(10~40日龄)、持续增长期(40~90日龄)和缓慢增长期(90~180日龄)。因此生长中要根据鹅的生长发育规律,选择合适时期出栏,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对肉鹅而言,由于个体小,早期生长阶段绝对增重不大,以后随着个体生长发育逐渐增加,到达一定水平后,又逐渐下降。一般鹅到4~8周龄时出现增重的高峰期,大型鹅生长高峰到来往往早于中小型鹅,9周龄以后明显下降。所以,肉用仔鹅的适时屠宰期,中小型品种以9周龄、大型品种以不超过10周龄为佳。鹅体重的相对增长率高峰期出现在2周龄左右,大、中型鹅2周龄相对生长率达到了130%以上,由于鹅初生重较小,且大、中、小型鹅初生重差异不是很大,小型鹅相对生长率高峰期往往出现在1~2周。随周龄的增长而下降,一般鹅长到9周龄时已下降到10%以下,到成年后,生长强度下降至零。

3.2不同鹅种的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Logistic、Gompertz、vonBertalanffy和多项式4种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对皖西白鹅、豁眼鹅、狮头鹅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数学模拟,均能很好地模拟出生长曲线,其拟合度都达到0.99以上。4种模型拟合的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但进一步分析4种模型拟合参数,由表4所列拟合度、拐点周龄和体重来看,不同鹅种的最佳生长模型却并不相同。狮头鹅von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度最高为0.99943;皖西白鹅和豁眼鹅的最优拟合模型为Gompertz,拟合度分别为0.99967、0.99958。总的来看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欠佳。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拟合曲线,对Logistic、Gompertz、vonBertalanffy和多项式4种模型拟合的狮头鹅、皖西白鹅、豁眼鹅各周龄体重估计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适合性卡方χ2检验,结果显示Gompertz模型拟合各鹅种体重估计值与测量值χ2检验值分别为27.0、17.84、13.40,其中皖西白鹅、豁眼鹅均小于测量值χ2(χ20.05=22.36,df=13),而其他模型卡方检验值均大于χ20.05,说明Gompertz模型为拟合不同体型鹅体重生长曲线最佳模型。而对于大型鹅而言,4个生长模型拟合效果均不是很理想,今后还需对大型鹅生长模型加以研究与开发。前人对生长模型拟合的研究结果也以Gompertz模型为最佳,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另外,最优拟合模型与研究所选择的畜种和品种可能有一定关系。

3.33种不同类型鹅的生长规律理想的生长曲线模型,在指导饲养管理和育种实践及控制畜禽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确定畜禽生长发育的基本模式,也可以与畜禽摄食量等数据相结合,用于预测畜禽各生长期的体重生长率、饲料消耗量、饲料转化率等。生长曲线拐点的含义是生长速率最快的时候,拐点以后生长速度将逐渐放慢。用最优拟合模型来讨论,狮头鹅的生长拐点周龄是5.303,拐点体重是2896.414g;皖西白鹅生长拐点周龄是5.013,拐点体重是1824.957g;豁眼鹅生长拐点周龄是4.815,拐点体重是1456.637g。由于不同模型的计算方法不同,若对同一模型中3种类型的鹅进行比较,则可发现大型鹅即狮头鹅的生长拐点出现最晚,其次是中型鹅和小型鹅。较晚生长拐点时间,意味着体成熟和性成熟的时间延长,在饲养管理中,大型鹅的体成熟与性成熟的时间都要晚于小型鹅与中型鹅。根据此结果,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同体型鹅的生长拐点前后一周内都要加强营养,以保证生长需要。

初中值周总结篇(11)

一、引言

证券价格泡沫是指证券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的现象。价格泡沫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理论模型将这些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和论证是研究者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有关泡沫问题的理论已经非常丰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对各种理论的解释能力进行检验。在复杂的证券市场中,利用实地数据(fielddata)对泡沫理论进行检验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研究者并不知道证券未来红利的分布,因此无法精确计算基础价值,也无法精确计算泡沫的大小。

实验方法提供了一种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的有效途径。在泡沫问题研究中应用实验方法,可以使基础价值成为实验设计的一部分,较为精确计算价格中的泡沫幅度,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来控制实验条件,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对证券价格泡沫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已经成为实验经济学非常有用的一个主题。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哪些因素会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哪些因素有助于抑制价格泡沫。在充分借鉴西方实验经济学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开发的实验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系统,选取真实的参与人,在可控制性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虚拟证券交易,用实验数据检验了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证券的性质、市场资金量变化、涨跌幅限制制度、交易税这些因素与证券价格泡沫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介绍实验设计,第四部分是实验结果,最后是结论及研究的展望。

二、文献回顾

通过参与人在可控制性的实验环境下进行虚拟证券交易而获取实验数据的研究方法是Forsythe等(1982)首创的,继而被Plott,Sunder(1982),Friedman等(1984)进一步发展的。

Smith等(1988)设计了一个信息完全对称的实验室证券市场,即有关红利分布的信息对每个交易者来说都是共同知识。在实验之前,参与人被告知每只股票在每个交易周期可能获得的分红是:0、8、28或者60美分,每种分红结果都有25%的概率,交易将持续15个周期。根据标准金融理论,证券在每个周期的期望红利是24美分(0×25%+8×25%+28×25%+60×25%),因而第一个交易周期的基础价值是360美分(24×15),第二个周期是336美分(24×14)……第十五个周期是24美分。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发现在超过一半的实验中都出现了泡沫现象,即市场价格高于基础价值,而且其中一次实验的参与人全部是专业的商业人士。Smith等认为这说明共同的信息不足以形成共同的预期。他们让同样的交易者重复参与该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交易者经验的积累,价格泡沫倾向于减少。也就是说预期和价格调整都是有适应性的,但是这种适应是在实验持续过程中随着交易者经验的增长,才趋向于风险调整的、理性预期的均衡。后来的研究者对这种信息对称的实验进行了多次重复,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例如Ball等(1998),Lei等(2001),Noussair等(2001)以及Dufwenberg等(2002)。

Porter和Smith(2000)检验了信息不对称对价格泡沫的影响。他们设计的实验市场中有9或者12名参与人,其中3名参与人作为“内幕人”能够得到一些额外信息——实验室市场中过去的泡沫程度以及每个交易周期中出价(offer)和要价(bid)的数目。然而,实验结果发现,内幕人并没有利用他们的信息优势来消除市场的价格泡沫。

King等(1993)在Smith等(1988)的基础上,在实验中分别引入了卖空、交易费用、涨跌幅限制等因素,Schwartz和Aug(1989)采取了参与人自己付出初始现金来进行证券买卖的方法(每人付出20美元),Lei等(2002)引入了交易中的资本所得税等。实验结果显示上述这些因素无法显著地抑制泡沫的出现,即泡沫具有稳健性(Robustness)的特征。

Caginalp,Porter和Smith(1998)通过实验数据检验了市场资金水平与证券价格泡沫之间的关系。他们设计了7次实验,7次实验的环境差异在于赋予了交易者不同数量的初始现金。实验结果表明现金充裕的市场证券价格显著地高于现金匮乏的市场。

Ackert等(2002)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检验交易者的风险偏好是否会影响市场的价格泡沫。他们的实验中有两种证券,一种称为标准证券,一种称为式的证券,两种证券具有相同的基础价值,但红利分布存在差异:式的证券在96%的情况下没有分红,但有4%的概率获得18美元的高额分红;标准式证券获得0.5,0.9和1.2美元分红的概率分别是48%,48%和4%。实验结果表明,即使这两种证券具有相同的基础价值,投资者愿意为式证券支付更高的价格,式证券的泡沫量和泡沫持续时间都超过标准证券。

在国内,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地介绍,例如汪丁丁(1994),蔡志明(1997),高鸿桢(2003),金煜、梁捷(2003)等。高鸿桢,林嘉永(2005)利用实验方法检验了在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中,信息是否可以通过市场迅速传递。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是非有效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引起市场操纵行为,从而导致价格泡沫的形成。

本文是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利用我国的实验数据对证券价格泡沫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在实验软件设计、实验环境设置、实验结果分析等研究方法上主要参考了Smith等(1988),King等(1993)以及Caginalp等(1998),Porter,Smith(2000)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和区分了事前与事后信息不对称,静态与动态涨跌幅限制以及比例与固定税制对价格泡沫产生的影响。

三、实验设计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创建实验室市场检验证券价格泡沫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可以抑制价格泡沫。

根据标准金融理论,在信息完全对称和交易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前提下,交易者能够形成一致的预期,证券市场的均衡价格即证券的基本价值是其未来收益的贴现值。若和分别表示t时的实际利率和证券的收入现金流(一般是指证券的红利),那么t时证券基础价值的计算公式是:

(1)

由于证券持有人在未来可以获得的分红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这里的是指证券的期望收益。交易者的风险态度也将影响其对证券期望收益的判断,标准金融理论通常假设交易者是风险中性或者风险厌恶的。

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中价格往往偏离基础价值出现泡沫现象。“价格泡沫从何而来?如何消除价格泡沫?”一直是金融理论关注的焦点。从标准金融理论的上述结论出发,在考察证券市场泡沫现象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实验市场来检验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信息不对称是否会导致泡沫的出现,事前信息(pre-tradeinformation)不对称和事后信息(post-tradeinformation)不对称对价格泡沫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第二,交易者的风险态度是否满足风险中性或者风险厌恶的假设,对“以小概率获得大收益”的性质(lotterycharacter)的证券是否存在风险偏好,是否会因此导致泡沫的出现?

第三,市场资金增多是否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

第四,涨跌幅限制制度对抑制价格泡沫是否有效,动态涨跌幅限制与静态涨跌幅限制对价格泡沫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第五,征收交易税对抑制价格泡沫是否有效,按交易金额比例征税和按交易次数固定征税对价格泡沫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大量省略了以上问题涉及的理论假设,因而实验设计的目的可以简单地视为检验“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个因素对价格泡沫有何影响”。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共设计了11组实验,每组实验的环境如表1所示。从研究目的出发,我们将第1组实验作为“基准实验”,其他组实验都是在基准实验的基础上,引入我们需要研究的某个因素,通过与基准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因素对市场结果有何影响的结论。每组实验我们都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选取不同的参与人重复进行了3次,以获取更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每次实验都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市场由5-8人组成,市场参与人全部来自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实验过程应用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开发的实验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系统,实验参与人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发出买卖证券的报价指令,实验系统按照“双向拍卖”的原则自动撮合成交。实验开始时赋予每个参与人一定数量的初始现金和证券,这些现金和证券都是虚拟的。每次实验持续10个交易周期,每个周期持续3分钟。每个周期结束时,证券可以获得分红。分红的情况由实验组织者根据实验目的事先设定,例如在基准实验中,我们事先告诉参与人每个单位的证券在每个交易周期结束时有50%的概率获得40元的分红,50%的概率获得20元分红,具体分红的数额由计算机按照该概率分布随机决定,并在交易周期结束时通过计算机告知每位参与人,同时将分红计入参与人的总资产中。在第10个交易周期结束,证券获得分红之后,证券的赎回价值为零。根据公式(1),按照实验设计的分红情况,参与人可以计算出在不考虑贴现率且风险中性情况下每个交易周期证券的基础价值,例如,第1个周期持有证券可以获得10次分红,证券基础价值是:

(40×50%+20×50%)×10=300;

第2周期为:

(40×50%+20×50%)×9=270;

第10周期为:

(40×50%+20×50%)×1=30。

因而,基础价值是一条随着交易周期逐步递减的曲线。如果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高于按红利分布计算的基础价值,我们就认为市场中存在泡沫,而且这种泡沫不是理性泡沫,因为我们设计的是一个有期限、参与人数目有限的证券市场。

交易过程中,参与人可以通过计算机交易界面看到买卖的报价、实时的成交结果以及成交结果趋势图。参与人的收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买卖证券获得的价格差收益,二是持有证券获得的分红。在实验结束以后,系统自动统计每个参与人获得的总收益和收益排名情况。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的实验没有使用货币形式的报酬。我们采用了竞赛的方式,在每次实验结束以后对参与人的收益情况进行排名,由于参与人大部分来自同一个班级或者专业,收益排名对他们能产生一定的精神激励作用。在精神激励之外,实验的物质激励是对每次实验中收益第一名的参与人提供一份奖品。在这样的激励方式下,我们的实验中绝大部分参与人都表现出认真和积极的态度。

根据表1,我们对11组实验再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第1组基准实验的结果是其他实验进行比照的基准,本组实验中事前和事后信息对所有参与人都是一种共同知识;证券红利分布方差较小,符合正常的情况;与实验市场的证券数目和证券基础价值相比,参与人的初始现金禀赋适中;没有任何价格限制制度和交易税费;

第二,第2和第3组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分别指交易前有关分红概率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后有关成交价格的信息不对称;内幕人是从参与人中随机挑选的,占全部参与人数的三分之一;除了这两组实验之外,其他实验都是信息完全对称的结构;

第三,第4组实验中,证券有10%的概率获得300元分红,90%的概率没有任何分红,据此可以计算出证券的基础价值与基准实验一样(第1交易周期300元,第2周期270元……),但证券红利的方差为8100元,远远大于基准实验的红利方差100元;该组证券的分红情况属于“以小概率获得大收益”的式证券,用该组实验结果与基准实验相比,可以检验参与人对式的证券是否具有风险偏好,而导致更多的价格泡沫;

第四,第5-7组实验设置了不同的初始资金水平,检验放松资金约束是否会导致价格泡沫的膨胀;

表1实验设计

实验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初始资金(元/每人)分红概率说明

第1组

基准实验作为基准实验,其他实验的结果将与其进行比较

5000

50%分红40元,50%分红20元

事前和事后信息完全对称,红利分布的方差较小,交易者的初始现金禀赋适中,没有任何价格限制制度和交易税费,

第2组事前信息不对称

检验事前信息不对称是否会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内幕人知道证券的红利的分布概率,其他参与人只知道可能分红40或者20元,不知道分布概率

第3组事后信息对称检验事后信息不对称是否会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内幕人可以看到市场中所有的成交结果和成交趋势图,其他参与人仅知道自己的成交结果

第4组式证券检验具有性质的证券是否更容易出现价格泡沫10%分红300元,90%分红0元

证券红利的期望值与基准实验相同,但证券红利方差大于基准实验,具有以小概率获取大收益的性质

第5组初始资金检验不同的初始资金水平与价格泡沫之间的关系1500

50%分红40元,50%分红20元除了初始资金水平之外,其他实验条件与基准实验一致

第6组3000

第7组6000

第8组静态涨跌幅检验静态涨跌幅能否抑制价格泡沫

5000

成交价格不能超过(低于)本周期基础价值的50%

第9组动态涨跌幅检验动态涨跌幅能否抑制价格泡沫成交价格不能超过(低于)上一个成交价格的10%

第10组比例税制检验比例税制能否抑制价格泡沫买卖双方按成交金额的5%交纳交易税

第11组固定税制检验固定税制能否抑制价格泡沫买卖双方每次成交交纳5元交易税

第五,第8-9组实验设置了类似于真实证券市场的动态和静态涨跌幅限制,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参与人的报价超过了价格限制的范围,系统会自动提示该报价超过了限制范围,不被接受;实验结果将检验涨跌幅限制能否抑制价格泡沫,并且在抑制价格泡沫的同时不影响交易的连续性;

第六,第10和11组实验分别设置了比例和固定交易税,假设一个参与人在每个交易周期中都以均衡价格成交一次,按照比例交易税,他所需要支付的交易税总额是82.5元(10个周期的均衡价格之和乘以5%);按照固定交易税,他需要支付50元(总交易周期数乘以5),从这个角度而言,比例交易税制的征税力度略高于固定交易税制,我们将检验不同税制对价格泡沫的影响。

再次强调的是,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基准实验的基础上,引入我们需要研究的某个因素。除了这个因素以外,其他实验的条件与基准实验是基本相同的,因而可以将实验结果的差异归结为这个因素的引入。

四、实验结果

11组实验每组重复进行了3次,我们共获得了33次实验数据。在考察结果之前,我们先引入衡量实验室证券价格泡沫程度的指标——总价格泡沫。总价格泡沫衡量了市场平均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的总体规模,如果实验持续10个交易周期,那么总泡沫的计算方法为:

(2)

指第t周期市场平均成交价格,指第t周期的基础价值。

(一)具体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了各组实验的总价格泡沫(如表2所示)。

表2各组总价格泡沫

实验总价格泡沫实验总价格泡沫

第1组(基准实验)222.70第7组(初始资金6000)514.99

第2组(事前信息不对称)361.45第8组(静态涨跌幅)2.75

第3组(事后信息不对称)-34.18第9组(动态涨跌幅)-4.63

第4组(式证券)1082.10第10组(比例税制)413.33

第5组(初始资金1500)-53.27第11组(固定税制)-1.24

第6组(初始资金3000)196.30

注:表中数据是各组中三次实验总价格泡沫的平均值

表2的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实验环境下,市场的价格泡沫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各组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基准实验出现了价格泡沫现象,在交易过程的最后几个周期市场价格逐步收敛于基础价值附近。

这个结论与Smith等(1988)的研究比较一致,表明信息完全对称不足以使参与人形成统一的、理性的预期,证券市场并非能瞬时实现均衡,通过学习而积累经验是交易者形成一致理性预期、进而进行理性决策的重要条件。图1显示了第1组中一次实验的市场平均价格与基础价值的情况。

图1信息完全对称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

结论2: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对价格泡沫产生的影响截然不同。与信息完全对称的基准实验相比较,有关证券分红的事前信息不对称提高了市场的价格泡沫;而有关成交价格的事后信息不对称反而使市场泡沫程度降低了。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事后信息不透明迫使交易者更多的关注于事前信息,即证券本身的价值,其决策将建立在对证券基础价值进行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事前信息不透明导致交易者无法有效判断证券的基础价值,他们将根据价格的走势进行决策,容易引发“追涨杀跌”的非理,带来市场更多的价格泡沫。第2和第3组中的一次实验结果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这一实验结论表明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不一定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不同性质的信息对市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监管当局有必要强调有效信息的披露。

图2事前信息不对称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

图3事后信息不对称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

结论3:在其他实验条件一致的前提下,以小概率获得大收益的“式”证券比基准实验设置的一般证券产生了更多的价格泡沫,表明参与人对式证券是风险偏好的。

图4交易式证券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

如图4所示,在证券每周期可能分红300元的激励作用下,证券的成交价格一直持续在200元以上,即使分红300元的概率只有1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参与人对“式”证券是风险偏好的。交易者的这种风险偏好特征可以用来解释高科技股票的泡沫。与传统产业的股票相比,很多高科技股票虽然在会计上是亏损的,但是仍然拥有在未来获取高盈利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交易者对其却是风险偏好的,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结论4:市场初始资金量与证券价格泡沫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充裕的现金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动力。

从第5组到第7组实验中,参与人被赋予的初始现金从1500元上升到6000元,实验市场的价格泡沫程度也逐步扩大。这表明现金的充裕程度与价格泡沫的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图5和图6是初始资金分别为1500元和6000元的条件下,市场的成交价格,图6的价格泡沫程度显著的高于图5。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中,市场资金约束放松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提高货币供应量以及扩大信贷规模等方式来实现,中央银行在推行这些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对证券价格带来的影响。

图5初始资金为1500元的实验市场成交结果

图6初始资金为6000元的实验市场成交结果

结论5:动态与静态涨跌幅限制能抑制价格泡沫的出现,但是静态涨跌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易的实现,而动态涨跌幅并未降低市场的流动性。

图7和图8中,实验市场分别实施了静态涨跌幅限制和动态涨跌幅限制。这两种价格限制制度都有效地抑制了市场价格泡沫的出现。在实施静态涨跌幅的市场中,3次实验中都有一些交易周期没有出现任何成交,3次实验的总成交量是262次;动态涨跌幅的实施并没有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3次实验的总成交量是547次。这表明动态涨跌幅限制不仅抑制了价格泡沫的出现,而且保证了交易的持续性和市场的流动性。

图7实施静态涨跌幅限制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

注:第2和第8个交易周期没有出现成交

图8实施动态涨跌幅限制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

结论6:对交易行为征收比例税没有减少市场的价格泡沫,而征收固定税能降低市场的价格泡沫,此外,固定交易税导致了市场流动性的降低。

两种不同的收取交易税的方式也对市场价格泡沫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图9所示,按比例征收交易税没有降低市场价格泡沫的程度。图10则显示按交易次数固定征收交易税降低了市场的价格泡沫。从市场交易量来看,与基准实验相比,比例交易税市场的成交量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固定交易税的实验市场中,多个交易周期出现了零交易的现象。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从交易者心理的角度来看,在交易者决策的过程中,固定交易税负可能会比比例交易税产生更为直接和明显的作用,因为无论金额大小只要交易都会产生交易费用。在这种心理下,价格泡沫被消除了,而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和市场的流动性也显著地被降低了。

图9征收比例交易税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

图10征收固定交易税实验市场的成交结果

注:第7,8,10个交易周期没有出现成交

(二)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计量分析

为了进一步比较各种因素对价格泡沫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现在我们将构造一个多元回归方程,以每次实验的总价格泡沫作为因变量,以事前信息不对称、事后信息不对称、证券的性质、初始资金量、静态涨跌幅限制、动态涨跌幅限制、比例税制、固定税制为自变量。在自变量中,除了初始资金量选取市场交易者人均初始现金值以外,其余变量均为虚拟变量,例如某次实验中,如果实验环境为事前信息不对称,自变量“事前信息不对称”取值为“1”,否则为“0”,其他虚拟变量也依此类推。利用共33次实验的数据,我们得出方程的回归结果,方差分析表和系数表分别见表3和表4。

表3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表

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和F值显著性概率

回归项3413333.7588426666.72016.429

0.000

残差项623295.2272425970.634

总和4036628.98632

表4回归方程的系数表

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t值显著性水平

待定系数B标准误差Beta值

常数(Constant)-193.042113.269-1.7040.101

事前信息不对称21.138108.2590.0170.1950.847

事后信息不对称-364.345108.259-0.299-3.3650.003

性质741.955108.2590.6106.8530.000

初始资金量0.1070.0270.3614.0010.001

静态涨跌幅限制-337.395108.259-0.277-3.1170.005

动态涨跌幅限制-344.777108.259-0.283-3.1850.004

比例税制73.315108.2590.0600.6770.505

固定税制-341.392108.259-0.281-3.1530.004

=0.846

因变量:总价格泡沫

从方差分析表来看,由于显著性概率小于5%,表明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系数表的统计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所进行的分析,在这些因素中,事前信息不对称、证券的性质(影响参与人的风险偏好)、初始资金量、比例税制与价格泡沫都呈正向相关关系,而事后信息不对称、静态涨跌幅限制、动态涨跌幅限制以及固定交易税制与价格泡沫负向相关。回归结果还表明,除了事前信息不对称和比例税制以外,其他自变量与价格泡沫的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其中,证券性质引发的参与人特定的风险偏好对价格泡沫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而事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程度则最不显著。此外,整个回归方程的等于0.846,这表明我们所引入的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价格泡沫84.6%的变异性。

五、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我们利用实验方法对引发或者抑制泡沫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验检验,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在信息完全对称、无任何其他限制制度的基准实验之上,引入其他因素,考察该因素对证券价格泡沫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实验结论表明在所考察的因素中,事前信息不对称、证券的性质(影响参与人的风险偏好)、初始资金量、比例税制与价格泡沫都会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和膨胀,而事后信息不对称、静态涨跌幅限制、动态涨跌幅限制以及固定交易税制有消除价格泡沫的效应。与其他因素相比,动态涨跌幅限制不仅抑制了价格泡沫的出现,而且保证了交易的持续性和市场的流动性。

本文是将实验研究方法引入证券泡沫问题的一个初步的尝试,无论是从实验方法上,还是从研究内容上,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首先,从实验方法的应用上,本文借鉴了西方实验经济学业已形成的研究框架,但尚未涉及对实验设计框架进行根本性改进。特别是在实验设计中,参与人可以通过交易获取收益,但一般不允许其出现负的现金流,也就是参与人不会真正承担决策带来的损失,这就可能导致参与人放弃谨慎性而积极交易,将股票价格不断推高,这是实验方法在证券价格泡沫研究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如何解决实验技术的局限性,充分揭示参与人的偏好,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次,从研究内容上,我们的研究是粗线条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展开更为深入和详细的研究。例如,在资金约束方面,我们研究的是所有参与人持有资金增加对市场的影响,可以进一步研究部分交易者资金增加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再如,在抑制证券泡沫的制度安排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断路器、最大升降档位限制、保证金制度以及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引入实验室市场,检验它们对市场效率产生的影响。

最后,我们构造的实验室市场是对真实世界的简化,通过增加实验条件的复杂性来检验复杂条件下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是进一步研究的需要。例如,中国的证券市场有着非常特殊的背景,泡沫产生也有深刻的体制性原因,如果将这些因素引入实验室市场,也许能够得出对认识真实证券市场的泡沫问题更有意义的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桢,2003,《实验经济学导论》,中国统计出版社。

[2]高鸿桢,林嘉永,2005,《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经济研究》第2期。

[3]金雪军,杨晓兰,2004,《证券市场泡沫问题实验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

[4]金雪军,杨晓兰,2004,《证券市场理性预期与泡沫的实验检验》,《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5]金雪军,杨晓兰,2004,《证券交易制度实验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财经理论与实践》第6期。

[6]汪丁丁,1994,《实验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设》,《经济学动态》第7期。

[7]AckertLucyF.,CharupatNarat,ChurchBryanK.,etal.,2002,“BubblesinExperimentalAssetMarkets:IrrationalExuberanceNoMore,”FederalReserveBankofAtlantalWorkingPaper2002-24.

[8]DufwenbergMartin,LindqvistTobias,MooreEvan,2002,“BubblesandExperience:AnExperimentonSpeculation,”IUIWorkingPaperSeries,No.588.

[9]Friedman,Daniel,andSunderShyam,1994,“ExperimentalMethods:APrimerforEconomists,”Cambridge,UK.,a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tiyPress.

[10]ForsytheR,PalfreyT,andPlott,CharlesR.,1982,“Assetvaluationsinanexperimentalmarket,”Econometrica,50:537-68.

[11]GunduzCaginalp,PorterDavidP.,andSmithVernonL.,1998,“InitialCash/AssetRatioandAssetPrices:AnExperimentalStudy,”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95:756–761.

[12]Lei,Vivian,CharlesNoussairandCharlesPlott,2002,“AssetBubblesandRationality:AdditionalEvidenceFromCapitalGainsTaxExperiments,”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workingpaper1137.

[13]NoussairCharles,2001,“PriceBubblesinLaboratoryAssetMarketswithConstantFundamentalValues,”ExperimentalEconomics,4:87-105.

[14]King,RonaldR.,Smith,VernonL.,Williams,ArlingtonW.,andVanBoening,Mark,1993,“TheRobustnessofBubblesandCrashesinExperimentalStockMarkets,”inNonlinearDynamicsandEvolutionaryEconomics,editedbyR.H.DayandP.Chen,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83-200.

[15]PlottCharles,SunderShyam,1982,“EfficiencyofExperimentalSecurityMarketswithInsiderInformation:AnApplicationofRational-ExpectationsModel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0,4(August):663-698.

[16]PlottCharles,SunderShyam,1988,“RationalExpectationsandAggregationofDiverseInformationinLaboratorySecurityMarkets,”Econometrica,56(5):1085-1118.

[17]PorterDavidP.,SmithVernonL.,2000,“StockMarketBubblesintheLaboratory,”inBargainingandMarketBehavior,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8]SmithVernonL.,Suchanek,G,andWilliams,A.,1988,“Bubbles,crashes,andendogenousexpectationsinexperimentalspotassetmarkets,”Econometrica,56:1119-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