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2:22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1)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64-03

一、“卓越计划”与卓越人才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国家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卓越计划”启动后,全国高校纷纷响应,目前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分批次加入到“卓越计划”中。许多高校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清华大学确立了建设“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体系。同济大学开展了“卓越生源行动计划”、“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和“卓越实践行动计划”等卓越系列计划。天津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为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0年,学校提出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纳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便是组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

二、卓越人才实验班

在教育部“卓越计划”和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我校于2011年9月实施了《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组建了“机械电子工程实验班”、“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实验班”、“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班”、“工商管理实验班”四个卓越人才实验班。

学校成立“卓越人才培养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实验班学生的统筹管理工作,各相关学院成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各相关学院制定导师制方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选择、学习进程规划,并对学生研究内容和方法等进行指导。

实验班采取2+2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大类培养,进入三年级由学生自主确定专业。学生选拨由最初的新生报道后申请报名、经初试和面试合格后录取拓展为在部分省份采用高考直招方式按大类录取一定比例选拔与新生入校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为激励学生,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实验班实行滚动机制,根据平均学分绩点对学生进行预警、分流与增补。

为加强建设卓越人才实验班,学校给予了政策上的多方面支持。学校集中优秀师资,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为卓越人才实验班提供优越条件,通过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组建优秀的基础教学团队和专业导师团队、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一套计划,学生依据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内容逐步完成学业从而达到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要求,确定“卓越”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建构合理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卓越人才实验班追求卓越的基础。下面就以天津科技大学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方案为例进行分析。

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校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大三开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分为“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和“自动化”方向,分别在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习专业领域课程。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由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不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对卓越人才的要求,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实验班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其培养方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需要具备的能力都做出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表一的对比可以发现,非实验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实验班无论是在知识学习的范围上还是在能力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其目标都区别于非实验班的学生,更强调扎实的基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2.培养要求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得9个方面的知识能力:①具有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和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②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设计机电系统、部件的能力。③具有对机械及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④具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发的初步能力。⑤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⑥较好地掌握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运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⑦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⑧具备一定的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⑨知识面宽广,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实验班的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强实践。 ①基础课程围绕机械电子工程和自动化两个方向开设,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旨在夯实学生基础,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部分课程是专门为实验班学生开设的,其他专业不开设,例如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机械导论》是实验班两个方向学生的必修课,这在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是没有的。②实验班培养方案中选修课数量较多,是为了给学生多一些选择,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课程,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良的条件。《工程伦理学》是实验班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选修课,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③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每学期都有实践环节,各种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理论课相得益彰,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

1.基础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为卓越人才实验班优先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授课,并组建了《高等数学》 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的教学团队,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两个教学团队为实验班专门开设了《数学分析》、《数学建模与实验》和《英语口语》等通识选修课,并引导实验班学生优先选择专设的这些课程。在日常授课时,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十分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优秀教学团队的带领下,还积极参加全国或天津市的数学、英语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专业导师团队

为了加强实验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基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要求各相关学院组建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1名负责人和6-8名成员组成,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其主要职责有:指导专业核心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申报各类创新性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有研究潜质并准备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早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三)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建设

为推动实验班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在《天津科技大学关于加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各相关学院已经开始有计划、有重点、逐步地展开对专业核心课和双语课的建设。

目前已有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自动控制原理、电路(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管理学等几十门核心课程,其中自动控制原理、化学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等多门课程既是专业核心课程又是双语课程。

核心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精髓与重点,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相关学院发动优秀教师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选用权威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双语课建设方面,鼓励教师选用国外高质量原版教材开展教学。这对实验班学生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实验班学生努力学习外语。利于让学生养成翻阅外文文献资料的习惯,及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也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主要实施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如何进一步加强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还有待研究。总之,根据学校的定位与专业的特色,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地完善政策制度,将有利于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建设,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2]陈益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教育评论,2013.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4]林华东,张惠典.创新培养模式 造就卓越人才――以泉州师范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2)

摘 要:如何使得卓越工程师获得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目标,而专业课教学改革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基础。文章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为试点,对专业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教学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贯穿工程实例、强化主干结构、理论素质并重、注重创新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材料工程师培养途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52-03

收稿日期:2014-11-27

作者简介:汤玉斐(1982—),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材料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西安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能源材料与应用试题库建设”(xqj130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西部地方高校,是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2010年来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印刷工程)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部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教学传统,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重工程实践,重应用培养”的传统特色,致力于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服务西北地区经济的需求,辐射全国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试点,针对如何获得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下,应试教育的风气仍然浓厚[2],特别是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全部精力都倾注于课程考试或者撰写实践报告,以取得学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这些都阻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课任课教师在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以及考核聘任标准的驱动下,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了对其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训练。

(二)与实际生产脱节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与实际生产要求脱节,部分知识点严重落后,同时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不是具体的应用和实践,实验课又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针对工程问题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内容,随后的实习阶段学生在企业的时间较短,感性参观多于动手实践。此外,毕业设计内容陈旧或来自于基础研究课题,导致材料工程师培养易于成为“材料研究生”培养。

(三)单一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目前专业课基本是在教室通过黑板或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灌输,缺乏与实际生产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列举的实例也不能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使得多门专业课程独自为战不能有机结合,课程的考核常采用期末一次性试卷考试,使得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专业课最终沦为基础理论课,无法发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而且,试卷多以填空、判断、问答、计算等为主[3],很少涉及应用系统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只能考查到知识点的记忆和特定假设条件下知识的熟悉度,这都与卓越材料工程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四)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教育产业化的作用,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的限制下缺乏弹性,难以出现杰出的创新型人才[4],虽然高校通过多种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纯校园式的科技活动容易使得学生将比赛成绩化,过分追求奖项而忽略了竞赛过程中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

二、开展“贯穿工程实例、强化主干结构”的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对工程人才素质的高要求,静态的课堂教学无法直接满足企业对于材料工程师的要求,我们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对学生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工程意识培养,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入最先进的专业技术,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是卓越工程师班教学改革中最核心的部分。

(一)强化主干课程,更新教学内容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通过走访与材料专业相关企业的专家、校友、教师和部分在校学生,邀请企业专家、校友、教师座谈等形式,对材料卓越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具体方案为:首先,强化材料科学的主干课程,特别强化实践环节,大幅度提高专业课程的实践学时比例。新课程体系直面工程,在强化理论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教育的特点,提高专业知识点讲授学时与工程实验实践学时的比例。其次,新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精简,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关联知识间的孤立讲授,特别整合和削减部分选修课,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及适应新材料发展的趋势。同时,教学内容大量增加相关专业技术进展,更新或重构相关知识点以适应快速的技术发展。

(二)实施典型工程产品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卓越材料工程师班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采用小班教学、单独授课的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或实验相结合,开展典型工程产品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要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具体以工程实例为对象进行讲授,工程实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在金属材料的相关专业课中,以典型的轴承、齿轮、钢件等产品为实例,从各零件的选材、金属的熔炼、成型、设计加工、热处理、性能测试和表面处理等六大部分贯穿了第3学年14门专业课程(图1所示),任课教师通过教学法研究或集体讨论备课将产品涉及的知识按照制备工艺主线有机结合,通过产品的制造过程驱动学生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还强调讲课与实践同步,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同步在实验课进行验证,然后在第4学年前往本专业的实践基地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在实际车间对该典型产品应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掌握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和手段,达到生产实践以及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采用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考核可以判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反馈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的目的[5]。目前有关考核方式的改革呈多元化趋势,其方法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表现、课程报告等多目标综合评定,形式又大都以开卷、闭卷、多试卷交叉等,来满足差异化专业课程的要求。本专业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推行全程化的评价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采用小工程案例设计、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等方式,学生组队分工完成设计并进行答辩考核,该部分占总成绩的40%—60%。例如在“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在金属的结晶、铁碳合金相图、金属的塑性变形等章节设计3次工艺设计,要求卓越班学生每5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设计报告,并随堂进行答辩,成绩占总评的45%。此外,降低了期末试卷考试的比重,同时结合行业的要求,以工程实例的方式命题,取消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记忆类题型,增加判断、计算、论述以及产品设计等,使得考核重点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为主,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实践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材料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专业教研室聘请了6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卓越工程师班的兼职教师,协助完成日常教学、讲座以及实践环节,同时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必须前往大型国企、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等锻炼3—6个月,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例如,新进教师在培养环节必须前往东方电气集团、吴江工业园企业等进行工程实践锻炼,这些举措使得卓越班专业教师队伍日趋合理,为培养高质量卓越材料工程师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体系构建时强调理论与素质并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原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方式上进行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训练,同时注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模式的培养。与此同时,培养过程中还穿插进行专业课实验教学、开放性课题实验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卓越材料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第1阶段在材料卓越班学生入校后即进行专业认识教育,主要安排参观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初步了解专业内涵,培养专业兴趣,树立卓越工程师的目标;第2阶段首先在西安理工大学部级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基础工程训练,培养基本的车、铣、刨、锻、磨各类材料工程师的基本功。随后进入2+4+16+18模式的企业实践环节,强调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其中2周的认识实习与大型国企(金堆城集团、西安远东公司、西安西电集团、陕鼓集团、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等)合作建立训练基地,以短期实习等方式与目前材料工程的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工程实践教育的目的;4周的生产实习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实践训练基地,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等环节,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连通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16周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时,与大型国企构建完善的工程实践平台,结合专业课的学习,每人配备1名企业导师,使卓越班学生能够借助该平台,在机械设计、热处理、表面强化、粉末冶金、分析检测等方面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最后18周的本科毕业设计在前面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企业目前面临的工程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创新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推进卓越计划,本专业在构建、改革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内容方面均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包括长春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东方电气、济南二机床集团,西北轴承股份集团、陕鼓集团、西安福莱特热处理公司等,同时,企业每年会派遣2—3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为卓越班学生教学,内容涉及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第4学年实践环节中企业会为每名卓越班学生配备1位企业导师,类似于师徒的传帮带模式,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二)开展以创新意识为导向的科技活动

鼓励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竞赛活动,通过竞赛项目的启发式专业教学,提高解决工程或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年教研室积极帮助学生联系指导教师制定参赛课题,动员专业课教师开放专业实验室,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着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仅2011级卓越材料工程师班29人中就有3人获得国家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5人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人入选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人获得省级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70人次获得各类课外学术活动及其他奖励。

(三)开放专业实验室,引导自主实践创新

增加材料卓越班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锻炼的机会,为学生资助开展和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提供条件。材料系积极与学院协调采取措施,加大公共及专业实验室向卓越班本科生开放的力度,鼓励教师吸纳卓越班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解决企业难题等,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加强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先进陶瓷材料实验室开放了陶瓷材料成型创新综合实验,方案具体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组合成小组,自行设计一些常见陶瓷材料并能制备出样品,即提出使用材料的性能要求,设计配方,进行基本的样品制造(粉体混料、成型、加工和烧结等),最后做出一个样品(产品),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的基本条件和环境。目前,通过该实验卓越班学生已有9人申请了中国专利,4人在部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实施完全学分制以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典型工程产品或实例贯穿整个专业课教学体系,突出工程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不仅可以为实现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卓越材料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提供实践经验,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可以为其他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阳勇福,林海燕,王晓峰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8).

[2]李永斌,张同心.大学考试方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52-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西部地方高校,是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2010年来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印刷工程)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部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教学传统,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重工程实践,重应用培养”的传统特色,致力于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服务西北地区经济的需求,辐射全国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试点,针对如何获得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下,应试教育的风气仍然浓厚[2],特别是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全部精力都倾注于课程考试或者撰写实践报告,以取得学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这些都阻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课任课教师在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以及考核聘任标准的驱动下,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了对其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训练。

(二)与实际生产脱节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与实际生产要求脱节,部分知识点严重落后,同时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不是具体的应用和实践,实验课又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针对工程问题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内容,随后的实习阶段学生在企业的时间较短,感性参观多于动手实践。此外,毕业设计内容陈旧或来自于基础研究课题,导致材料工程师培养易于成为“材料研究生”培养。

(三)单一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目前专业课基本是在教室通过黑板或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灌输,缺乏与实际生产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列举的实例也不能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使得多门专业课程独自为战不能有机结合,课程的考核常采用期末一次性试卷考试,使得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专业课最终沦为基础理论课,无法发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而且,试卷多以填空、判断、问答、计算等为主[3],很少涉及应用系统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只能考查到知识点的记忆和特定假设条件下知识的熟悉度,这都与卓越材料工程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四)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教育产业化的作用,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的限制下缺乏弹性,难以出现杰出的创新型人才[4],虽然高校通过多种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纯校园式的科技活动容易使得学生将比赛成绩化,过分追求奖项而忽略了竞赛过程中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

二、开展“贯穿工程实例、强化主干结构”的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对工程人才素质的高要求,静态的课堂教学无法直接满足企业对于材料工程师的要求,我们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对学生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工程意识培养,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入最先进的专业技术,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是卓越工程师班教学改革中最核心的部分。

(一)强化主干课程,更新教学内容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通过走访与材料专业相关企业的专家、校友、教师和部分在校学生,邀请企业专家、校友、教师座谈等形式,对材料卓越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具体方案为:首先,强化材料科学的主干课程,特别强化实践环节,大幅度提高专业课程的实践学时比例。新课程体系直面工程,在强化理论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教育的特点,提高专业知识点讲授学时与工程实验实践学时的比例。其次,新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精简,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关联知识间的孤立讲授,特别整合和削减部分选修课,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及适应新材料发展的趋势。同时,教学内容大量增加相关专业技术进展,更新或重构相关知识点以适应快速的技术发展。

(二)实施典型工程产品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卓越材料工程师班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采用小班教学、单独授课的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或实验相结合,开展典型工程产品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要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具体以工程实例为对象进行讲授,工程实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在金属材料的相关专业课中,以典型的轴承、齿轮、钢件等产品为实例,从各零件的选材、金属的熔炼、成型、设计加工、热处理、性能测试和表面处理等六大部分贯穿了第3学年14门专业课程(图1所示),任课教师通过教学法研究或集体讨论备课将产品涉及的知识按照制备工艺主线有机结合,通过产品的制造过程驱动学生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还强调讲课与实践同步,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同步在实验课进行验证,然后在第4学年前往本专业的实践基地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在实际车间对该典型产品应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掌握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和手段,达到生产实践以及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采用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考核可以判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反馈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的目的[5]。目前有关考核方式的改革呈多元化趋势,其方法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表现、课程报告等多目标综合评定,形式又大都以开卷、闭卷、多试卷交叉等,来满足差异化专业课程的要求。本专业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推行全程化的评价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采用小工程案例设计、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等方式,学生组队分工完成设计并进行答辩考核,该部分占总成绩的40%―60%。例如在“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在金属的结晶、铁碳合金相图、金属的塑性变形等章节设计3次工艺设计,要求卓越班学生每5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设计报告,并随堂进行答辩,成绩占总评的45%。此外,降低了期末试卷考试的比重,同时结合行业的要求,以工程实例的方式命题,取消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记忆类题型,增加判断、计算、论述以及产品设计等,使得考核重点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为主,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实践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材料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专业教研室聘请了6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卓越工程师班的兼职教师,协助完成日常教学、讲座以及实践环节,同时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必须前往大型国企、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等锻炼3―6个月,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例如,新进教师在培养环节必须前往东方电气集团、吴江工业园企业等进行工程实践锻炼,这些举措使得卓越班专业教师队伍日趋合理,为培养高质量卓越材料工程师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体系构建时强调理论与素质并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原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方式上进行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训练,同时注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模式的培养。与此同时,培养过程中还穿行专业课实验教学、开放性课题实验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卓越材料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第1阶段在材料卓越班学生入校后即进行专业认识教育,主要安排参观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初步了解专业内涵,培养专业兴趣,树立卓越工程师的目标;第2阶段首先在西安理工大学部级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基础工程训练,培养基本的车、铣、刨、锻、磨各类材料工程师的基本功。随后进入2+4+16+18模式的企业实践环节,强调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其中2周的认识实习与大型国企(金堆城集团、西安远东公司、西安西电集团、陕鼓集团、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等)合作建立训练基地,以短期实习等方式与目前材料工程的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工程实践教育的目的;4周的生产实习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实践训练基地,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等环节,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连通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16周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时,与大型国企构建完善的工程实践平台,结合专业课的学习,每人配备1名企业导师,使卓越班学生能够借助该平台,在机械设计、热处理、表面强化、粉末冶金、分析检测等方面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最后18周的本科毕业设计在前面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企业目前面临的工程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图2 多层次卓越材料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新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推进卓越计划,本专业在构建、改革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内容方面均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包括长春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东方电气、济南二机床集团,西北轴承股份集团、陕鼓集团、西安福莱特热处理公司等,同时,企业每年会派遣2―3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为卓越班学生教学,内容涉及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第4学年实践环节中企业会为每名卓越班学生配备1位企业导师,类似于师徒的传帮带模式,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二)开展以创新意识为导向的科技活动

鼓励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竞赛活动,通过竞赛项目的启发式专业教学,提高解决工程或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年教研室积极帮助学生联系指导教师制定参赛课题,动员专业课教师开放专业实验室,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着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仅2011级卓越材料工程师班29人中就有3人获得国家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5人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人入选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人获得省级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 70人次获得各类课外学术活动及其他奖励。

(三)开放专业实验室,引导自主实践创新

增加材料卓越班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锻炼的机会,为学生资助开展和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提供条件。材料系积极与学院协调采取措施,加大公共及专业实验室向卓越班本科生开放的力度,鼓励教师吸纳卓越班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解决企业难题等,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加强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先进陶瓷材料实验室开放了陶瓷材料成型创新综合实验,方案具体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组合成小组,自行设计一些常见陶瓷材料并能制备出样品,即提出使用材料的性能要求,设计配方,进行基本的样品制造(粉体混料、成型、加工和烧结等),最后做出一个样品(产品),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的基本条件和环境。目前,通过该实验卓越班学生已有9人申请了中国专利,4人在部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实施完全学分制以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典型工程产品或实例贯穿整个专业课教学体系,突出工程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不仅可以为实现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卓越材料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提供实践经验,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可以为其他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阳勇福,林海燕,王晓峰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

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8).

[2]李永斌,张同心.大学考试方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

力教育,2011,(32).

[3]薛铜龙,王小林,巩琦.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

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3).

[4]鲁莎.论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之弊端[J].海南师范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4)

摘要:以电子类高职特长生为培养对象,探索并构建一个以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引领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人才能力分析、团队建设、训练项目、创新实训条件和考核奖励等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对策。

关键词 :高职;电子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特长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50-03

近年来,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升以及学科与技能竞赛的不断开展,多数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相关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我校电子专业的特长生培养工作不断深入,并逐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笔者以电子专业为例,针对高职“卓越人才”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明确“卓越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卓越人才”培养,要以促进在校高职学生的技能提高为目的,构建高职特长生培养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系列化、全程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以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示范性和导向效应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选择“师带徒”导师制培养模式

“卓越人才”即特长生的培养,可采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师徒团队教育方式。“师带徒”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充分相互了解。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加快学生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的提升。

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直处于同一教学与工作情境下,师生间及时沟通和反馈,针对学生学习和训练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建议,使疑问及时得到解决,学生的学习进程更顺利,对增强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兴趣都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该模式下,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任务和项目的完成,师生间可以相互促进,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教师提出合理建议,展现创造性思维。

“卓越人才”培养各阶段的主要能力要求分析

高职“卓越人才”培养的周期可以为一年至两年。由于高职学生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要陆续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各用人单位也相继来学校招聘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准备继续深造等,学生放在“卓越人才”课题研究上的精力会不足。所以,“卓越人才”的培养周期一般在二年级结束。如果是一年的周期,那么参与培养的特长生一般是二年级的学生,其目标是围绕学生竞赛或特定的科研创新项目。考虑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效果等,高职电子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以一年半或两年为宜,第一学期主要是从特长生的选拔角度进行培训。各阶段的要求见下页表1。

导师团队的组成与管理

特长生导师应具备创新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个缺乏创造力的导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为了使特长生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要加强特长生导师团队的管理,如成立“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及特长生教学团队。

“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成员由负责教学和学生工作的二级院系领导担任,主要负责教学团队管理、特长生导师审批管理、特长生人才管理及日常事务处理。

特长生教学团队成员(即特长生导师)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主要负责特长生人才培养教学任务及日常项目指导、各种级别电子竞赛指导等。

特长生教学团队一般由若干名指导教师组成。特长生导师的能力直接决定培养人才的结果,对特长生导师条件及职责等应有相关规定:具有良好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有三年以上教学科研工作经验;有较好的师生沟通技巧;具有相关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有较强的科研和实践动手能力;会使用AutoCAD、Protel DXP、Protues、Keil C、EDA等常用电子开发工具软件,会利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编程;熟练掌握整个电子产品设计、制作与调试流程等。特长生导师在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对学院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予以优先考虑。聘请程序可以是:(1)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向“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递交一份自己独立完成的电子作品,或有此能力的证明,或在任特长生导师的推荐,经教务办审核,并由“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对申请者审议批准,报学院备案并由学院聘任。(2)特长生导师的聘期一般为二年。(3)如因特殊原因需延期,则必须于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向“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提出申请,报学院备案。

特长生的选拔与管理

为了使特长生培养工作规范化,应对特长生的选拔与管理做出相应规定。

电子专业的特长生选拔条件是:在学校注册的在校生;品行端正、勤奋好学、遵守校纪校规,具备电子专业特长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有较强的电子方面的兴趣。人数为专业学生总数的1/4 ~1/3。部分参加竞赛的学生可从相近专业中选拔。

特长生的选拔程序如下:(1)每年10月在大一学生中成立特长生培训兴趣班,公布特长生选拔条件、报名要求、招收人数等信息。(2)学生根据兴趣申请报名参加,或者经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教师推荐。(3)“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根据报名情况,组织报名学生进行综合条件考核与测试。(4)“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于12月前确定特长生人选,报学院审批。(5)由学院批准,发文公布入围名单及培养方案;(6)特长生培养周期为二年。

特长生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模式,如培养期间违反特长生规定将取消特长生培养资格,无故缺席活动三次以上者,按自动放弃特长生培养处理;在学习期间如不适应培养方向,可提出申请终止特长生培养。如果有更优秀的学生,也可以经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推荐,经“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审议,报学院批准,加入特长生培养班。

“卓越人才”培养的训练项目选择与管理

特长生人才培养为二年,细分为4个学期,每学期可调整特长生培训班,采用循序渐进教学模式,不断提高特长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理论水平。每学期由特长生导师团队制订特长生培训班专门的教学计划、训练任务,跟后面培训衔接。

特长生的训练项目不能是技术指标过高或难度太深的项目,如一个研究生经数月或一年才能完成的项目,不能拿来作为高职学生的训练项目,因为这样的项目,以高职学生的能力和培训周期根本完成不了。训练项目也不能过小,不能直接将课程项目教学中的一个小案例、小制作作为特长生训练项目,这种项目太简单,起不到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在选题时,可以针对高职特长生培养的特点进行特长生导师指导项目的研讨,讨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施计划,讨论对提高学生能力、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意义。经过此过程,再对项目正式实施。

在第一学期,特长生的选拔还没完成,新生入学后适应新环境也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特长生的培训工作主要是结合相关课程选拔特长生,如电路与电工技能、工程识图与CAD、电子技术与实践等课程。可以选择一些电子产品装接、测试和排故的项目,训练学生的认识、装接电子器件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并选拔出特长生。

第二学期,进行模块电路、简单电子产品设计方面的培训,同时通过组成师生团队,让学生接触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查找整理资料、装调电路等。通过一些复杂模数电系统(如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制作训练,并结合当年学校的一些技能竞赛项目,完成模电、数电、传感器等知识学习及PCB电路板设计、制作和产品调试。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加以指点的形式完成创新项目。

第三学期,特长生培养进入智能产品设计阶段,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如协助教师进行电路设计工作。特长生的训练项目选择一些独立的智能电子产品,如电子密码锁、无线控制器等,完成单片机软硬件知识的学习,进行基于单片机的系统综合应用,熟练掌握智能电子产品的整个开发流程,包括系统与电路设计、软件开发,制板装接、修改调试等。

第四学期,特长生将独立完成基于单片机的综合智能产品开发,同时可承担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这一阶段的训练项目,可以结合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和省级、部级学科技能竞赛。

“卓越人才”培养的创新条件设置与管理

特长生的培养需要建立一个向特长生开放的创新实训室。实训室提供如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高精度万用表、频谱仪等电子仪器以及打印机、PCB制作等一般设备,还要免费提供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在创新实训室中,特长生按项目组分配工作区间,每组由组长负责。在项目任务驱动下,特长生把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创新活动训练。

同时,在特长生的影响和带领下,由特长生小组组长负责,其他学生也可在课余时间进入创新实训室进行实践训练或参与到创新项目中。这样,可以培养更多的学生,并且可以从这些学生中不断选拔出优秀人才充实到特长生队伍中,大大增强特长生培养的效果。

“卓越人才”培养的考核与奖励

为保证特长生培养质量和形成长效机制,要建立相应的特长生培养的考核与奖励办法。

对导师的考核,可以按学期或培养周期进行,以特长生的就业、竞赛获奖、学术论文等为考核指标。工作业绩记入教师个人的业务档案,作为其聘级、评奖的重要依据之一。

特长生的考核按学期进行。为了使特长生有更多时间钻研,训练应避免与正常教学内容重复,特长生在培养期间经导师和相关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合格后,可以免修部分专业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

在项目结束后,经考核评为优秀成果的,或获得市级以上竞赛奖励的,除竞赛奖学金外,由导师推荐,可在学生评优评奖中作为优先推荐的对象。

本文论及的高职特长生“师带徒”导师制培养模式,在我校电子专业进行了近两期的相关实践,在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有力推动了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的改革。高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还要结合学校的现状和特色,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2]杨进发.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特长生培养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27):44-45.

[3]汪立军.实施特长生导师制 提升高职生就业力[J].职教论坛,2007(6):27-29.

[4]陈小言,葛伟.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特长生导师制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4(2):14-15.

[5]肖颖.关于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改革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12(2):35-36.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5)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25-01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新的“质量工程”,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的培养的模式。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对卓越工程师班的日常管理办法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卓越班的学生在评奖评优管理办法、保送研究生等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还存在疑惑。

本文从更好服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出发,在日常教育和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创新性的看法,从班级设置、评奖评优、保研推免、科技创新、国际化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研和探索,鼓励学生们选择卓越,成就卓越。

一、单独设置“卓越班”,“工程师”们有归属

鉴于“卓越工程师”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学生采取小班授课的模式,因而设置“卓越班”,例如201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1班。“卓越班”属于虚拟班级,既卓越计划的学生不再单独编排学号,其日常的一些管理还是归口于原来行政班级。这样,既方便了“卓越班”小班单独授课的要求,又不影响卓越计划学生日常的一些管理,如学生管理中的零汇报制度等。在“卓越班”里设置班干部,倡导有自己的班级文化,“卓越班”也有资格参评各个层次的优秀班集体、团支部等,这样也激发了“卓越班”学生追求优秀的动力,从侧面也会促进其专业学习,让优秀无处不在。

二、奖学金推免有保障,卓越班学生动力强

“卓越班”学生相比其他同学在相同时的时间内要学习更多的科目,进行更多的实践,因此,其奖学金评定往往容易出现科目不统一、学分不一致等现象,也让学生在评定过程中出现混淆。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实际情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现制定了以下计算奖学金学分绩的备选方案:通常情况下,必修课与限选课成绩按照学分制进行加权平均得出n1;每门公选课成绩乘以学分乘以千分之二,再将计算后的各科成绩相加,得出n2;最终的学分绩为N= n1+n2。“卓越班”学生同学期要多修若干门专业实践类课程,为鼓励学生,将这几门专业实践类课程算作科技创新学分,计入学分绩中,得出最终的综合测评,与普通班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专业排名,评定奖学金。

在推免政策上,计算推免成绩时,“卓越班”学生在选择参加测评的公选课科目时,也可以选择多修的科目进行冲抵,扩大了公选课成绩的可选择面;“卓越班”学生既可以推荐免试学生型研究生,也可以推荐免试专业型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卓越班”学生在申请推荐免试专业型研究生时给予优先考虑。

三、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常抓不放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其之所以“卓越”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对“卓越班”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

首先,需要培养“卓越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核心,需要贯穿于“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之中,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实现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培养和提高。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个创新平台对“卓越班”学生也是十分重要,应该鼓励“卓越班”学生参与到大创负责人的申请中来,要求其在大一大二期间班里的每位同学都能获得一项大创立项,投身科技创新。

接下来,需要培养“卓越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好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衡量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支持下,学生也有资金参与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活动。针对“卓越班”学生,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在不同年级给出相对应的科技创新活动,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尽可能制定“卓越班”的学生都要达到的毕业标准:以第一作者身份拥有专利和论文,都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

四、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引导“卓越班”学生追求卓越,拓宽其国际化视野。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有良好的留学专业传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拥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认证资格等,都有助于“卓越班”学生走出去。目前,与专业相关的2+2、2+3等联合培养出国交流项目,公费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的大学交流机会较多。以机自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有德国卓越计划项目,只要成绩符合要求,参加语言考试可比较方便的申请到TU9的知名高校。作为“卓越班”的学生,更应该有国际化意识,在考取国际化证书、出国留学上应该有更高的比例。

在政策上,针对“卓越班”学生,若参加雅思考试超过6.5分获参加托福考试高于90分,给与补贴该次的考试费用;在教育管理上,通过在卓越班内成立出国留学兴趣小组,通过多开展出国留学宣讲会、与我校国外留学生交流互动等形式,让“卓越班”学生近距离感受出国留学、认同出国留学、踊跃出国留学,做一名有国际化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以上针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目前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上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探索,为了更好的服务卓越计划。做好“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也要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展对应形式、规模、内容、对象的思维创新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清楚自己所应该关注和提高的能力,让卓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习惯。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2):47-55.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6)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山东大学的三大招生特色:

特色一:大类招生

所谓“大类招生”,指的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在选择专业(类)时更关注自身的志趣、爱好,体现以考生为本的原则;可以免去学生因不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而选择专业的烦恼,避免了学生在高考时一次性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的人才。

在大一下学期,除部分特殊招生类别的考生外,允许学习成绩在本学院(专业)排名前10%的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免试申请调整专业(类);其余学生只要第一学期公共必修课考试合格,可以通过参加考核重选专业(类)。学校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双学位(专业)、主辅修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

特色二:人才培养实验班

山东大学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有众多人才培养试验班,例如:

设有泰山学堂,每年招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取向学生各15人左右;

学校设有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等人才培养实验班。同时设有中文(闻一多班)、数学(潘承洞班)、物理(王淦昌班)、化学(邓从豪班)、生物(童第周班)、生命科学与技术(曾呈奎班)六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尼山学堂、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彭实戈班)、文史哲、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校级人才培养基地。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7)

一.建立师德考核工作领导机构

师德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校级分管

成员:中层正职(含年级组长)及教职工代表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学习和宣传报道工作

1.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文件和要求,提高师德学习的针对性,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2.持续宣传报道,形成全社会影响,利用板报、广播、专栏,多角度宣传,全方位展现师表形象。

三.评选范围和条件

1.评选范围

年度师德标兵的评选范围是: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

2.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模范遵守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导学生。

(2)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专业发展意识和行动具有明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心理健康,与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关系融洽,和睦相处。

(3)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驱赶学困生等行为,无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无校外办班、兼课和有偿家教等行为,无在教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等。

(4)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所任学科在全县处于前列。

(5)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媒体进行过宣传报道和参加过市级(含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优先。

3.推荐方法

(1)评选师德标兵应在对本单位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核的基础由进行。

(2)我单位在上报推荐名单之前,要在本单位对师德标兵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天,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

4.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

(1)“师德标兵”申报表

(2)“师德标兵”典型事迹材料1份,字数在3000字左右。

(3)本人师德档案:包括《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表》一份、学习笔记、个人评价材料、本人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媒体师德事迹宣传报道材料原件或相关材料等。

宜宾县横江中学校

xx年2月25日

宜宾县横江中学师德实施细则

一、在学校统一组织下,由学生和家长实行无记名投票评议。

二、对学生和家长的评议面应覆盖教师所教授的所有班级,并不少于所教授学生人数的60%。

三、根据《学生和家长评议教师问答卷》,由学校组织专人进行回收和统计后,记入《师德考核表》。

四、考核方法

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无记名民主测评为主,实行教师自评(占30%),学生和家长评议(占30%)、同事互评(占20%)、领导班子评议(占20%)四方面相结合的办法。

考核结果分为四档,分数在90分以上者为优秀,在80-90分者为良好,在60-79分者为合格,在59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说明:

1、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晋级、聘任、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参评各种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考核为优秀者为市级师德标兵推荐人选。考核为“不合格”等级的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8)

教务处围绕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顺畅等制约本科教学发展的诸多问题,对照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布局调整、教学运行管理等方面探索研究,从理论架构到实际工作均取得了一些成绩,为2016年度工作明晰了目标,同时也为学校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本科教学科学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一)探索理论支撑,在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上下功夫。

一是在推进专业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建言献策。草拟出台了《xx大学2015-2016年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学校整合林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农业建筑与能源环境工程专业,新建城乡建设学院。将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等专业调整到生命科学学院,停止生物科学(动物方向)的招生。对部分专业的招生进行了调整,草业科学、森林保护、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隔年招生。新增1个本科专业,新增15项“第二批”专业提升计划项目。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对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进行了评估,评估结论为良好。

二是在推进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寻求突破。按照《xx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的通知》(农大党字[2013]42号),坚持突出特色、分类培养、尊重个性、强化实践、教研结合的顶层设计,完成2015版59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编印,该方案进一步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多类型的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在此基础上,正尝试制定《xx大学拔尖创新、复合应用、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图》,将在全校实行本科人才分类培养。

三是在推进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上摸索经验。按照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本科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为此,我们本年度紧紧抓住“实践教学”关键环节,积极思考,探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路径,启动了实践教学提升工作,要求每个专业制定规范的课程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规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入调研,正着手制定《xx大学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以实现我校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推进。

四是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顶层设计上整体规划。为了更好的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启动了加强和规范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活动,明确“院(部)—系(教研室)—教研组”三级教学基层组织,要求教学单位将所属教师纳入的系(教研室),且任何教师不得同时归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教学单位,以便于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并规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学院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正尝试研究制定《xx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框架图》,将从整体设计上规范基层教学组织。

(二)探索实践途径,寻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和路径。

一是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制定了《xx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寿光市创业实践基地”工作方案》,启动了校级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组织选拔三、四年级107名有志创业的学生,赴山东寿光开展创业学习实践。

二是积极探索农林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为适应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农业企业对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在对同类学校调研的基础上,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探索设立了“卓越农林管理人才实验班”,首批选拔30人。该班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农林企业管理实践”模式,二年级组班,小班教学,小学期制。

(三)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为培养各类人才营造和谐的氛围。

一是制定《xx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指导性规范和体系》。在专业申报、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申报、教学名师评选、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均有了可操作的规范,便于各教学单位和教师掌握各类项目评审验收的标准,做到项目申报有的放矢。

二是启动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试点改革。实行“体育运动选项课”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网上“三自主”选课方式,拓展了体育课堂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实现了重修网上选课。避免了重修学生漏报、错报、重报。

四是积极推进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在学校支持下,购置了尔雅网络通识课程,丰富了课程资源,推进MOOCS在教学中的运用。

五是首次采用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位审核的一个标准。

(四)探索教学质量监控的新常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实施“督导导航”。对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新入职的77名教师开展了随堂听课检查,并采取课后交流和座谈的形式,引导、指导、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二是实施“督导推荐”。经过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多次随堂听课、学生评教、学生座谈、职能处室初审、校领导审核等五个环节,工学院杨作梅、马克思主义学院宏蕊、软件学院山瑞平、工学院李晓斌、文理学院刘燕霞等五位青年教师荣获首届“xx大学教学新秀”荣誉称号,并在全校范围进行了教学技能展示。

三是实施“晋升职称教师”专项教学评价活动。针对长期以来我校教师职称评定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规范了对晋升职称教师的评定方法,实施“督导评价+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价+学生评教”综合评价。

四是制度规范院部听课。规定学院领导、系(教研室)负责人、教学秘书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6次,教师间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一年来,院部行政干部听课883门次,教师互相听课1102门次。

五是实施各类教学专项检查。抽查学院26门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训),重点检查了各门课程对照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效果;抽查2015届的56篇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网上检测,端正了学术风气;抽查了13个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128门及面向全校开设的通用基础课程11门,重点检查试卷的命题、制卷、阅卷及评分等情况。

(五)全面推动“本科教学工程”在建项目的建设工作。

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项目获批来之不易,但要建设好更难,压力更大,因为项目的完成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成果,需要接受省教育厅的检查和验收,如何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已成为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邀请校内专家对2011以来在建的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改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总结了项目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接受了省教育厅的专项检查,在专家组的反馈意见中,专家组认为教务处工作思路清晰,各项管理规范。另外,组织校内专家对8项省级教改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工作,检查结论5项A,2项B,1项C,其中部分教改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果,还将举办教改项目结题验收专题研讨会,以促进项目间的交流,让成果好的项目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积极培育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各项项目评审均取得了好成绩。新增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位省级教学名师,23项省级教改项目(其中重点项目5项),2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4种教材获2015年度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班子更好履职尽责

面对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处领导班子坚持把加强班子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全处工作落实的关键,班子谋划发展推进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学习,不断提升班子的履职能力。我们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相关资料,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加强了高等教育理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慕课等方面的学习,参加了第五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高等农林(涉农)院校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研讨会等会议,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同类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信息化教育的改革和趋势有了了解,通过学习不断提升班子的履职能力。

团结协作,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顾全大局,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班子成员集体议事制度。一年来,班子成员对本科教学的重点工作,做到有分工、有统一、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决策前,先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决策后,则督促落实,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强化廉政建设,不断改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纪委“五不准”、十以来的廉政新规定和学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的若干规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xx省女子监狱的警示教育活动,接受廉洁从政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观念以及廉洁自律的意识,从思想和法制上构筑起牢固防线。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贯彻各项制度规定。过去一年,教务处领导班子无一使用公车办任何私人的事,无一使用公款接待、公款吃喝、旅游、消费等,无一使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无其它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

此外,班子成员积极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查找班子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学院,认真听取教学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了《xx大学本科教育专题研讨活动总结报告》。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可以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科室以工作计划形式代替会议。精简办事流程,减少课程考核命题审核程序,由以往的签批多张申请表精简为《xx大学命题审核表》一份,避免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倡导经济节约,各类项目的申报只需交1份材料,减少了纸张的浪费。

三、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努力方向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9)

教务处围绕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顺畅等制约本科教学发展的诸多问题,对照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布局调整、教学运行管理等方面探索研究,从理论架构到实际工作均取得了一些成绩,为2016年度工作明晰了目标,同时也为学校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本科教学科学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一)探索理论支撑,在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上下功夫。

三是在推进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上摸索经验。按照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本科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为此,我们本年度紧紧抓住"实践教学"关键环节,积极思考,探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路径,启动了实践教学提升工作,要求每个专业制定规范的课程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规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入调研,正着手制定《xx大学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以实现我校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推进。

四是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顶层设计上整体规划。为了更好的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启动了加强和规范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活动,明确"院(部)—系(教研室)—教研组"三级教学基层组织,要求教学单位将所属教师纳入的系(教研室),且任何教师不得同时归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教学单位,以便于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并规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学院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正尝试研究制定《xx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框架图》,将从整体设计上规范基层教学组织。

(二)探索实践途径,寻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和路径。

一是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制定了《xx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寿光市创业实践基地"工作方案》,启动了校级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组织选拔三、四年级107名有志创业的学生,赴山东寿光开展创业学习实践。

二是积极探索农林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为适应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农业企业对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在对同类学校调研的基础上,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探索设立了"卓越农林管理人才实验班",首批选拔30人。该班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农林企业管理实践"模式,二年级组班,小班教学,小学期制。

(三)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为培养各类人才营造和谐的氛围。

一是制定《xx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指导性规范和体系》。在专业申报、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申报、教学名师评选、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均有了可操作的规范,便于各教学单位和教师掌握各类项目评审验收的标准,做到项目申报有的放矢。

二是启动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试点改革。实行"体育运动选项课"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网上"三自主"选课方式,拓展了体育课堂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实现了重修网上选课。避免了重修学生漏报、错报、重报。

四是积极推进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在学校支持下,购置了尔雅网络通识课程,丰富了课程资源,推进MOOCS在教学中的运用。

五是首次采用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位审核的一个标准。

(四)探索教学质量监控的新常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二是实施"督导推荐".经过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多次随堂听课、学生评教、学生座谈、职能处室初审、校领导审核等五个环节,工学院杨作梅、马克思主义学院宏蕊、软件学院山瑞平、工学院李晓斌、文理学院刘燕霞等五位青年教师荣获首届"xx大学教学新秀"荣誉称号,并在全校范围进行了教学技能展示。

三是实施"晋升职称教师"专项教学评价活动。针对长期以来我校教师职称评定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规范了对晋升职称教师的评定方法,实施"督导评价+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价+学生评教"综合评价。

(五)全面推动"本科教学工程"在建项目的建设工作。

同时积极培育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各项项目评审均取得了好成绩。新增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位省级教学名师,23项省级教改项目(其中重点项目5项),2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4种教材获2015年度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班子更好履职尽责

面对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处领导班子坚持把加强班子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全处工作落实的关键,班子谋划发展推进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学习,不断提升班子的履职能力。我们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相关资料,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加强了高等教育理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慕课等方面的学习,参加了第五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高等农林(涉农)院校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研讨会等会议,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同类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信息化教育的改革和趋势有了了解,通过学习不断提升班子的履职能力。

团结协作,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顾全大局,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班子成员集体议事制度。一年来,班子成员对本科教学的重点工作,做到有分工、有统一、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决策前,先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决策后,则督促落实,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强化廉政建设,不断改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纪委"五不准"、十以来的廉政新规定和学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的若干规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xx省女子监狱的警示教育活动,接受廉洁从政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观念以及廉洁自律的意识,从思想和法制上构筑起牢固防线。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贯彻各项制度规定。过去一年,教务处领导班子无一使用公车办任何私人的事,无一使用公款接待、公款吃喝、旅游、消费等,无一使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无其它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

此外,班子成员积极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查找班子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学院,认真听取教学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了《xx大学本科教育专题研讨活动总结报告》。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可以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科室以工作计划形式代替会议。精简办事流程,减少课程考核命题审核程序,由以往的签批多张申请表精简为《xx大学命题审核表》一份,避免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倡导经济节约,各类项目的申报只需交1份材料,减少了纸张的浪费。

三、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努力方向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10)

2立体化探究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具体改革内容

2.1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格局,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展现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才能,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2]。为此,我们针对卓越医生班开设了生理学讨论课,首先将生理学某几章节重点教学内容精炼形成数个问题,然后依据问题去构思设计完善相关案例,再以案例为教材,让学生通过提问、查阅、思考、分析、讲解、以及相互间讨论和争辩,来获取知识并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2]。例如学习生理学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这两章节时,首先根据大纲要求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正常的呼吸、心率、血压是多少?如何调节?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指标?肺换气过程及影响因素?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二尖瓣、三尖瓣的解剖位置及其生理作用?心脏听诊区?听诊顺序等?然后教师自己编写案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并将案例及相关问题提前两周发给学生,让学生先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收集资料和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分享和讨论,最后老师纠正归纳总结。课堂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索、研究活动中,体验自学的乐趣,培养创新的情感,学习创新的策略和方法[3],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和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2.2网络探究教学(WebQust)模式的建立

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WebQuest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模式受到人们关注。它的互动性、自主性与跨越时空的特点,为学生主体性发展创造了条件。我教研室已经建设并逐步完善了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交互式教学平台。具体地说,通过实施WebQust教学,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导航、教师信息、课件录像、辅导材料等内容,并且开展答疑辅导、在线讨论、在线自测等服务,不仅丰富共享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效果,还降低了医学院校的教学成本。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过程中,会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最后通过反复下载、观看、分析、思考、概括、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2016年6月对新乡医学院2015级卓越医生班9-10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75%学生对WebQust教学表示接受和认可。

2.3课外活动探究教与学的实践

由于生理学实验教学课时所限,我们一直坚持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指导卓越班同学完成简单的实验任务,即所谓的第二课堂活动。当同学质疑书本上遇到的问题时,不是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给同学们创建良好的实验条件、自主学习的情景;并引导他们利用实验环境、文献材料等资源,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讨论结果、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受学生欢迎。陆续开展了蛙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大鼠胃液分泌的调节等课外实验,这样教师由“教”变“导”,学生由“学会”变“会学”。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思路得以激活,方法得以优化,实践能力得以提高[5]。

3立体化探究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初步试用及实施效果

结合我教研室具体情况,通过对2014级卓越医生班50名学生实施生理学立体化探究教学三个学期的磨合,实验组的同学们普遍已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学生主观题及总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等都得到明显提高(表2)。将学生渴望学习、渴望探究、渴望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潜能充分调动了起来。老师们通过参与该班的教学,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顽固性和长期沿袭传统的惰性,转变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能力,丰富了教学知识。我校一贯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将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不断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多年来,努力树立大医学教育观,此以卓越医生教育改革为契机,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学-导多元立体化探究教学”的开放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主动化、资源整合多元化、课程讲授多样化、学习支持立体化[6],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4总结及展望通过我们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立体化探究教学的关键: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在课堂、课外和网络活动中养成自主探究习惯,培养会学习、善思维、勤探索、能创造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是,立体化探究教学在我国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其教学效果要在收集大量的样本后才能做出有依据的判断。同时,实施新模式是一所学校对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学校需具备良好的文献检索资源,能保证教改对资料的需求;建立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结构合理的课程师资队伍;具有与实验室配套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探究活动的学习情境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因材施教;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有机整合多种改革方法等还需要在更多学生中进行探索,进一步积累经验。

作者:卢 娜 赵文慧 罗晓秋 杜爱林 单位: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李熠,匡双玉,谢娟,等.卓越医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6):1059-1060.

[2]周越菡,段小群,飞,等.卓越医师培养背景下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及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2):101-103.

[3]张英爽,宋红松,樊东升.CBT与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应用中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101-102.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11)

“卓越”的意思是:“杰出;超出一般。”卓越高职院校,就是在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社会服务、治理能力等方面有自身优势和“过人之处”,或者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超出了一般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竞争力,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出类拔萃。实际上,建院十多年来,学院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从2006年、2012年先后两次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09年成功争创“省级示范”,2010年争创“国家骨干院校”,到现在争创省卓越院校,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合作办学”的特色学院、品牌学院,都是我们**职院人攻坚克难、艰苦创业,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过程。争创卓越院校,是我院抢占发展先机的一次难得机遇!创建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2010年创建“国家骨干”,去年创建卓越院校,我们敲开了成功的大门,站在了门口,但最后失之交臂。尽管十分遗憾,但所有这些既证明我们的实力,又说明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委、市政府对我院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并将创建卓越院校写进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次如果未能创建成功,我们将愧对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愧对全院广大师生的殷切期盼!因此,要本着对学院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弘扬“团结第一、事业至上、追求卓越、成就一流”的优良传统,鼓足干劲,全力以赴,精心做好各项创建工作,确保今年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创建卓越院校是学院今年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为了更好地推进创建工作,这里我强调三点。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争创卓越院校是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学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创建成功了,省教育厅会对我院投入较大的专项建设经费,有利于学院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内涵、增强办学实力、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我们广大教职工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和职业荣誉感,有利于学院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未来更好的发展!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卓越院校的重要性,增强创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根据创建标准与要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办要加强对全院各系部、各相关处室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保证全院创建工作整体一盘棋、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各位院领导、院长助理对联点单位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定期过问、积极参与,对有关工作进行协调,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各系部、各相关处室要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创建班子和团队,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精心撰写创建材料。系部、处室负责人要合理分工、科学安排本单位的创建任务,加强工作统筹与协调,做到按时如质如量完成任务。

二、进一步强化责任,严格督查考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办已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成工作责任清单,下发到了各相应单位。全院上下要绷紧“责任”这根弦,狠抓工作落实。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把握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对照条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院系两级负责人、各单位创建工作人员要牢记职责和要求,既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只为成功找出路、不为失败找理由,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纪检部门、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价处、组织人事处要联合开展督查,根据工作进度安排检查各单位的创建进展情况,根据验收要求对工作质量认真进行考核,定期督查工作通报,对工作完成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或质量不达标的单位予以批评。同时,组织人事处要把对各单位的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对创建工作打折扣、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实行年终评优一票否决。去年,**市委出台实施了激励、监督、问责“三个办法”,管人用人、从严治党。“三个办法”要求对工作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任务不能完成、履职敷衍塞责懈怠散漫等“为官不为”行为进行问责。这次,凡是不积极作为、工作拖后腿影响了学院创建大局的,学院将严格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