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0:14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95-02

1 引言

义务教育以基本的生存技能训练和合格的国民素质培养为目标,是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需求之一,但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各方面原因我国义务教育一直存在城乡不均衡问题。对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调查;无论是价值讨论还是政策思考都是学人们对国家事务进行进言献策的责任与贡献所在。目前学术界针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问题上的讨论一直方兴未艾,但笔者在梳理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时发现虽然言者众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学人们的继续努力,以更好地为现实的改善服务。

2 研究概况

目前学术界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专著很少,相关的研究主要散见在以义务教育研究为主题的著作中,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主要是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直接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43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10篇,从1980年开始,截止到2008年。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从2006年开始共有8篇,博士论文为0。研究主题主要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性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义务教育财政机制与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

1980年城乡义务教育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但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教育公平性等问题的探讨,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研究并不多。一是,义务教育区域差距问题更为受到学者关注,这从实证研究中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我国衡量义务教育水平的公开统计数据在分城乡统计方面比较缺失,一手资料的不足直接导致研究障碍;再次也可以看出我国学界主流对城乡差异问题关注度并不高,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建国伊始就开始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对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的普遍质疑通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梳理目前为数不多直接以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为对象的研究文献,内容主要为:“城乡义务教育现状的实证分析”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这两方面。

3.1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里既有全国性的城乡对比研究,也有关于某个省,县等的个案分析。如: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中的城乡分析部分;《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及模式创新”。硕士论文:《嘉兴市南湖区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马正忠,20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袁佩琦,2008);《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马萍,2007)等。期刊论文:《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杨伟,2006);《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吴春霞,2007)等。

游河和刘小干(2007)对全国各地50所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不公平问题很严重或比较严重。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状描述一般选择这些方面:1、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衡量一般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事业费等。另外还有学者通过比较各个学段(小学中学大学)国家的财政投资比例,我国义务教育中央财政投入比重,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来进行总量投入上的考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各项政府性资金投人都大大低于城市,两者之比在统计学上呈显著性差异(鲍传友,2005)。(2)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差距(鲍传友,2005),这导致了城乡教师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上的差距(张家勇等,2003)。其次,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部分村级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紧缺(李振国,2006;中国教育绿皮书,2008)。(3)城乡中小学校的物质条件相差较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陈回花,2004;徐剑波,2006);在办学条件衡量指标方面,使用最广的是危房面积城乡比重(解建立,2007),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普及,很多实证研究还选取生均微机数量、生均电子书、生均图书、生均语音室等指标衡量。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还选择音体美教学器材达标校比重来考察。2、城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差距。与城市义务教育相比,低人学率、低升学率、高辍学率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显著特点。而且由于经济困难等因素,农村已入学儿童中途辍学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鲍传友,2005;李波,2005;张鸿,2007;李振国,2006)。3、城乡教育结果差距大。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在学识和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除了与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关外,还跟他们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密切关联。“城乡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的不公平”(朱迎春、周志刚,2006)。在结果衡量指标方面一般选择升学率。

3.2 原因分析

关于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一方面在上述涉及有关城乡义务教育的著作和评论性期刊如《中国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等中有所分析,另一方面在一些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中也有阐述,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樊继达,2008);《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陈昌盛,蔡跃洲,2007);博士论文《中国特色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问题研究》(解建立,2007)等。针对性的讨论主要还是在各种期刊论文中,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内容:(1)、制度因素。这些制度和政策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农村士地制度、农村税收制度、农民会保障制度、重点学校政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政策、分级办学体制下的教育投资政策(鲍传友,2005;李振国,2006)、精英或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马佳宏、彭慧,2006)等。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认为“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直接的内部原因。中国多年以来所制定的诸多教育政策并没有发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的功能。相反,由于这些政策的的精英或者城市取向,教育资源的分配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不均衡,拉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2)经济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必然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陈回花,2004;朱迎春、周志刚,2006),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一原因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支撑系统不同,支撑城市教育一的是现代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和商业文明,而支撑农村教育的是传统农业社会、乡土社会和农业文明”(任仕君,2005)。在经济因素方面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城乡二元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制度根源(曲恒昌,2003)。杜育红认为“财政分权化改革以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财政体制使得能够利用多渠道的往往是发达地区、城市以及重点学校,这就使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学校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3)管理因素。学者多从我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以县为主”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来分析它们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利。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存不少弊端,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陈回花,2004;马佳宏、彭慧,2006)。农村教育始终未解决谁负责、应该负什么“责”的问题。在“国家管理教育”的宏观层面,政府对城乡教育差距反应迟钝,对于农村教育中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财物”责任不到位。

(4)法律因素。从法治视角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强制性,处于弱势的地方农村教育未能享有法律上的真正公平(宁本涛,2006)。

(5)教育因素。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但“我国农村教育缺乏真正教育学的关注而难以按教育规律办学”(宁本涛,2006)。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配套设备等方面得到高度关注,而农村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农村学校盲目追求不合适自身发展的城市教育发展模式(何奕飞,2006)。

4 问题与分析

(1)实证分析还需完善和科学。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择方面,已有的文献基本上一致,并且大部分文献认为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基本已经实现,发展的差异主要在质量方面,也就是过程的不平等。虽然指标选取学界已形成一致意见,然而在数据处理方面,相对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研究已经运用极差、方差等比较科学的统计方式,目前已有的城乡义务教育实证文献对数据的处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上,缺乏比较和评价(这与我国国家统计资料在这方面的不完善有关),同时引用间接资料,数据陈旧、单调的现象也较多。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学者们一方面尽量从国家公布的权威统计资料上获取第一手数据,数据来源务必系统一致和最新(我国不同的统计资料选取口径不一,若来源不系统一致将使关键数据出现较大出入),另一方面须对数据进行可以量化和比较的处理,如使用“差异系数”来衡量城乡差异等。

(2)原因分析尚待深入与创新。研究者对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比较透彻和全面,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许多不同方面都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彼此间没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论,这个观点从制度层面分析了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义务教育产生较大差距的制度原因,这对于探索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它不能很好地回答如下问题: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制度安排和决策本身?为什么明显有失公正的制度会一直使用而得不到改善,为什么更加剧城乡不均衡的义务教育政策会一直以合理的面貌从上到下贯彻?为什么相关法律己经对于教育投入做了明确规定(集中体现为“三个增长”的规定),但是却远远没有达到,而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却出现过热的现象?……这些都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不能或者没有很好地回答的问题。另外,已有研究大多从教育内部来探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问题,如“分级办学,以县为主”体制对于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障碍,国家不合理的财政拨款制度和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带来的投入不足等。实际上,义务教育的差距己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兼有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复杂性问题。还有学者从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方面城乡的不公平待遇逐一分析。虽然这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国家在城乡义务教育实践中的公共政策方面的不合理,但这些具体的政策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个政策而不是另外的政策,对此却缺乏解释。因此,对于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尤其造成制度与政策选择的背后机理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2)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论文,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龙源期刊。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论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管理论文,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龙源期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龙源期刊。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管理论文,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管理论文,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教育管理论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龙源期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教育管理论文,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龙源期刊。当前教育管理论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措施

1、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教育管理论文,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龙源期刊。2、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教育管理论文,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3、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教育管理论文,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龙源期刊。4、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努力缩小、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龙源期刊。

1、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经过60年的努力教育管理论文,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龙源期刊。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硬件差距也有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

2、这几年来教育管理论文,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龙源期刊。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教育管理论文,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周济还说: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教育管理论文, 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龙源期刊。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教育管理论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教育管理论文,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龙源期刊。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教育管理论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教育管理论文,终身从教龙源期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教育管理论文,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3、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大大改进我们自身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3)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论文,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龙源期刊。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论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管理论文,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龙源期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龙源期刊。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管理论文,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管理论文,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教育管理论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龙源期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教育管理论文,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龙源期刊。当前教育管理论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措施

1、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教育管理论文,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龙源期刊。2、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教育管理论文,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3、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教育管理论文,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龙源期刊。4、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努力缩小、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龙源期刊。

1、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经过60年的努力教育管理论文,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龙源期刊。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硬件差距也有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

2、这几年来教育管理论文,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龙源期刊。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教育管理论文,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周济还说: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教育管理论文, 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龙源期刊。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教育管理论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教育管理论文,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龙源期刊。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教育管理论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教育管理论文,终身从教龙源期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教育管理论文,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3、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大大改进我们自身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4-0062-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收入分配问题最为引人关注。无论从世界银行公布的基尼系数看,还是对连续经济数据的观察,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仅在持续扩大,而且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性特征 〔1 〕。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收入较为平等的国家,逐步演变为收入不平等程度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与其他收入不平等国家的区别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由城乡收入差距推动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深远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尽管纷繁复杂,但教育及其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无疑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种种现实与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城乡间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和教育机会不平等。它不仅影响到教育这一基本人权的实现程度,而且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存状态,更主要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廓清教育平等与城乡收入平等的关系,研究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影响与长期后果,探讨教育不平等的体制内根源与体制外影响因素,寻求可行的治理方略,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扭转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教育性成因研究溯源及其局限性

学者们对教育差别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区教育不平衡和家庭教育机会获得不平等。研究认为,我国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基本一致的 〔3-5 〕。居民家庭因家庭背景和历史上的“成分”划定等原因,对教育机会获得,进而对家庭经济获得能力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影响 〔6 〕。这一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后,城乡间教育差别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所涉及问题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办学条件、经费来源三个方面。研究发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率偏低,义务教育完成率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农村儿童上学困难、辍学率高、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质量差等问题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亟需解决的难题。同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的名义主体和实际主体的不一致,经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造成了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5)

1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平衡发展,是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全面发展和均等发展的一种义务教育质量观。

义务教育均衡主要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包括办学条件的均衡,即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和仪器设备值等的均衡;师资力量的均衡,主要包括教师数量的均衡和教师素质的相对均衡;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政府应针对我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需求较高的现状,运用各级政府的力量,从教育经费投入上确保均衡,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应获得相同水平的义务教育服务。

2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既有来自经济、制度等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人们心理的价值取向主观因素的影响。

2.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发展策略上采取的是以农补工,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城市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国家的重要资源也相继集中在城市,城市逐渐成为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教育的投入能力依然偏低,城市和农村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教育上,差距不断拉大,为现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乡差异奠定了基础。

2.1.2 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较大,由于核编机制不够完善,核编不及时,确定的城乡中小学编制标准不够合理,造成了学校发展实际与教师人员编制的不相匹配的现象,导致有的学校严重缺编,但由于没有新的核编政策,为了学校正常运转只得聘用编外教师或扩大班额。在农村中由于历史形成的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无法解决,不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2.1.3 教育经费分担主体重心偏低。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地方政府是教育投资的主体,地方义务教育的发展几乎完全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地区间财力差异直接造成了教育资源优劣差异。我国目前农村教育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县级政府,而城市教育主要由省市级政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主体重心偏低。这种财政体制实际上等于承认了区域经济不平衡所造成的教育不平衡现状,必然会导致义务教育投入不均衡的格局。

2.2 社会教育观念的偏差。

2.2.1 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不完善。近几年,我国教育督导评估主要停留在学校鉴定、分等级的问题上,这种分等级式的评估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误导,使大家都纷纷涌向等级较高的学校,这种评估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导致学校发展的两极分化。教育绩效评估制度也出现偏差,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估要求低于城市,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

2.2.2 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我国城乡之间从物质到精神方面存在的巨大反差,长期以来就使人们形成了一种默认城乡差别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引下,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先城市后农村、先示范学校后普通学校的现象。即使在招生考试制度中,实行的也是城乡有别的差别政策,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要进入城市学校就读,也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如建校费),使城乡受教育机会的差距越拉越大。

2.2.3 教育者的错误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之下,教育者一方面疲于应付、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却己经习惯了这种简单、机械的“唯分”的模式。教育先进区和示范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硬件配备和软件管理、师资配置上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教育落后地区学校,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的教职工们多已在先天不足的环境中、无希望的心理屈从下丧失了职业理想和激情,出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现象,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3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本文就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认为要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加强政策引导。

3.1.1 提高民众的思想认识。政府要将义务教育发展当成一项公共事业来发展,要本着保障全体人民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宗旨,为全体人民着想。国家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各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引导各地区研究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政府应大力宣传教育公平,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尊重和保证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家长、教师、学校、社会都参与到维护教育公平事业中来,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3.1.2 制定并严格执行办学标准。办学条件是否公平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前提条件,能否充分享有该享有的办学资源是判断每个孩子接受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在这一点上,国家应该出台政策,通过法律规定学校建设标准,科学合理地制定中小学基础设施标准,设定标准办学的上线和下线,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这样才能真正能够体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无论在人事、物事上都必须建立基本标准,并在经费上予以一定的扶持,来保证平等的义务教育环境。

3.2 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

3.2.1 完善高素质教师的补充机制。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教师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稀缺。国家要实施倾斜政策和专项计划,建立高素质教师补充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合理的人事制度,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教师质量,在数量上保证农村学校对教师的需求。要实行待遇倾斜政策,通过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和补贴,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前往任教。针对当前农村教师素质不高的状况,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体系。例如健全农村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挂钩,以促进农村教师自觉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实行校本培训,鼓励和支持当地高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深入农村学校,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2.2 建立教师流动制度。虽然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的来看还与城市教师在文化素质、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不能适应今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一些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师资的薄弱和义务教育水平的下降。因此要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同时,可由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统一招聘和集中管理,在一定区域内对教师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安排,形成教师在校际间和城乡间的定期流动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评定中的重要因素。例如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

3.3 保障充足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3.3.1 采用农村和城市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而经济基础和财政能力的差异使得我国城乡儿童不仅在获得义务教育的机会方面不平等,而且所获得的义务教育服务质量也相差甚远。继续沿用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将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非常不利,应正视城乡差异问题,在现阶段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城市,由于其教育经费相对充足,可由地方承担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在农村,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财政能力极其有限,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义务教育的保障主体责任上移,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应该担负更多的责任,给予更多的财力的支持,尤其是对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更要加大力度加以扶持,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3.3.2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例如通过政策鼓励私人资本进入义务教育领域,或者通过对投资各级教育的机构提供优惠条件,吸引资金投入到义务教育领域,而拓宽整个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也可以尝试运用国债、等金融手段,为发展义务教育筹集资金。在现有办学条件的改善方面,应优先保障农村学校的达标工作,侧重校际间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以此作为促进校际间教育资源共享与推进教育质量均衡的手段,提高不同学校的学生平等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于非等.公平视角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6)

城镇化是经济持久增长的内生动力,拉动内需潜力巨大。党的十报告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表明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义务教育作为具有较强特性的公共物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农村义务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发生着重大变革。对此,教育部提出了初步规划,“力争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的目标,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保证,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和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必然要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已经成为促进城乡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关键,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教育的重要问题,当前,应研究新型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遇到的问题和提出其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城镇化对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诉求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6.91亿人,农村人口6.57亿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巨变,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城镇化必然推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演变,但绝不是以城市文明替代农村文明。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应当成为“为农”服务的教育。当前,迫切需要理解和按照党的十报告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后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面临着推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其现实诉求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政策支持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实质是指在平等原则的支持下城乡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最基本的诉求是社会在城乡教育群体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最终落实在城乡人们对义务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包含配置、供需和动态均衡的三重内涵,这三种均衡都依靠义务教育政策支持实现,政策支持的主要体现:一是教育资源分配均衡,政府应该平等提供城市和农村的办学条件,使城乡之间、城乡各内部学校之间的诸多办学要素得到均衡发展;二是教育制度保障均衡,保障城乡学生学习的权利平等实现,获得同样平等的入学机会;三是学习进程机会均衡,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学习、就业和成功的机会;四是教育目标设定均衡,同样平等关注并为之提供城乡学生潜能最大程度的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保障

城镇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推动作用主要反映在教育资源上,一是明显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资源条件,与2001年相比,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从2.8平方米提高到3.5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和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分别从46.8%、45.5%提高到54.6%、50.4%;二是整体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素质,2010年,我国农村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9.4%、98.4%,分别比2001年提高3.0和11.3个百分点;三是初步催生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现代化雏形,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模式逐步向农村辐射。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差异特征明显,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差距,二元体制还未彻底消除,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依然存在,国家教育经费投资长期集中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的局面难于彻底转变。以2007年为例,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403.76元,虽然比2006年的248.53元增长62.64%,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城市生均公用经费。北京市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是2951.59元,上海是2844.93元;而位于西部的贵州省,生均公用经费仅有198.56元,不足200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该项支出仅有283.34元。这种地区差距的背后实质是城乡差距,所谓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的费用,在实际中,一般农村主要是用于购买学校所需的水电、纸笔等满足学校正常运行的费用。由此可见,相当一些地区农村与城市相比,必然存在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滞后等问题。长此以往,城市义务教育成为既有资源配置模式的最大受益者而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信息化“强势群体”,反之,农村成为“弱势群体”。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政策的城乡不均衡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是以“城市为中心”,教育公共政策大多优先满足或只反映城市人利益,忽视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不平衡问题,近年来最新中小学的教材和课程改革也主要确定在城市,最终其定案以城市学生学力为依据,并不适合广大农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城乡教师待遇标准和师资配备标准不同,导致农村年轻优秀教师流入城市,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难于得到保障和提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后,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负担,中央财政承担义务教育比重低,由于县乡政府经济极不平衡,支持经济落后县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未建立和完善。政策不均衡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得不到城市“优势群体”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整体不均衡问题依然在所难免。

(二)教师资源的城乡不均衡

在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中,教师享受不到城镇化带来的惠利,在城镇化义务教育发展中,必须“教师先行”。城市一贯是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广受锻炼,在游泳中学游泳,加之思想相对开放,接受新事物快,教师群体教育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农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规划和技术指导,受教育环境的局限,教师得不到真正教育教学改革的体验,加之农村相对封闭,教师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教师大多要么在上级组织的教育培训中学习过一些教育教学改革与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以及教育信息技术,但在课堂中并不操作;要么未曾接触真正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使用过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三)办学指标的城乡不均衡

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评估的办学条件标准低于城市,为不少地方官员忽视或减少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换取经济方面的暂时发展提供了空间。学校义务教育基础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和不完善,管理部门缺乏学校办学效益和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学校注重硬件投入,轻成本效益绩效核算,一方面城市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出现超过实际需要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超过实际能力举债建设,增加了基础设施和实验信息化设备的运行成本。目前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指标,除公用开支外,无法保障甚至无法提供更多经费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强化均衡价值理念,实施弱势补偿政策

义务教育的城乡均等实质就是人权平等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及其结果的均等和公正。我国已经形成的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状况是区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特别是城乡间经济社会差异在教育资源上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和不平等性。因而,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然迫切需要强化均等平等公正的价值理念,对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实施补偿和倾斜政策。其理由:一是教育均等理念要求,补偿政策是对城乡现实义务教育不平等的反动和补救;二是教育近期效果的要求,弱势群体没有一定的“加速度”补偿政策,与强势群体实施“同速度”甚至“低速度”政策,永远赶不上强势群体状况;三是教育长远效益要求,根据“木桶理论”和系统理论,城乡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取决于“木桶短板”,重点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四是教育政策的合法性要求,农村学生众多,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满足和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才具有较强的合法性。

(二)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实行资源共享机制

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最终是要在农村学生层面得以实现,实现城乡学生一样的发展上。师资不均衡是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突出表现,进而在城乡教育质量上体现出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应学习其他国家的有效经验,如日本和韩国政府就制定和实行校长和教师定期轮换政策,对不发达地区任教的教师提供高薪和补助,同时规定,一些将要提拔的教育官员和教师也必须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提拔和晋升。各级政府可以建立和实行优质教师交流政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帮助农村学校尽快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坚持和使这项政策机制常态化,可以解决不同学校师资出现的闲置和紧缺的矛盾,平衡教学工作任务,最大限度发挥优质师资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带来的资源共享平台,更好更快促进城乡共享义务教育优质资源。

(三)构建科学评估体制,引导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督导评估对各类学校办学起到了“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但教育评估将重点放在对学校鉴定分等上,必然导致地方政府为“政绩漂亮”,把有限资源集中投入所谓城市的“重点”“窗口”“示范”等学校,误导社会和家长,加剧城乡学校间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学校两极分化,产生优者愈优劣者愈劣的“马太效应”。因此,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首先必须改变已有教育评估体制,树立科学均衡发展观,并以此为导向,制定统一的、非歧视化的学校评估标准,敦促各级政府改善薄弱学校,遏制少数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之间无限攀比的现象,淡化对学校等级评估,为学校和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个性发展的环境。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发展,提高其质量,根本改善其状况面貌,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应该成为各种办学指标体系、评估体系、经费投入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导向。

【参考文献】

[1]刘利民.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J].求是, 2012,9(12).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教育;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15-04

一、引言

美国城市理论家芒福德基于城市发展的角度,曾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要想区域或国家平衡发展,就不能任由城乡间自由两极分化,而是要正确引导,合理制定制度,重建城乡间的平衡。 

 

民生问题是“十八大”重要议题之一,而教育是民生之源,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服务是一种国家行为,有着基础性、平等性、免费化等表征;而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教育也有着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人口基数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导致我国人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层面的非均衡化造成了城乡间文化发展政策失衡、文化投资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失衡以及体制失衡。[1]浙江省政府作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责任主体和动力主体,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保障制度的提出,督促政府要不断加强对教育产业的转移支付,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性,推动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拓宽教育投资渠道,统筹和分配教育资源。从宏观角度看,教育均等化是受教育权力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都对其有深刻影响。从中观层面上看,是区域、城乡、学校和各种软硬件之间的统筹和协调。而微观上则涉及到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人事管理制度和教育结果均等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课题组于2012年7-8月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证调研,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侧重观察浙江省各大地区城乡教育质量、发展水平、教育管理模式以及政府在民生保障教育制度方面的各种政策。本调查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浙江省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困境和瓶颈,找出主要矛盾。由于杭州、湖州、宁波、嘉兴四大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一直处于浙江省前列,因此调查主要集中于四地展开,开展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民生教育研究。

 

二、浙江省城乡民生保障的教育问题

(一)户籍制度造成入学难,义务教育体制尚待完善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也显现出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其中户籍制度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问题是许多重点问题之一。没有城市户籍,农村孩子几乎无法跟随父母在城市就学。即使能够入学,往往需要交纳昂贵的借读费。

 

“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2]义务教育是教育之基础,在社会个体人格形成期和急速发展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经济发展高水平与教育发展滞后造成很多劳动力并没有完成我国规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流动儿童更是面临入学机会不均等等教育非均衡化问题。[3]在教育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模式过于单一。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会降低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求度、思维发散能力,也潜在地提高了辍学率。教育资源分配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向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集中,使得乡镇学校教学效率低下,教育公平性逐渐缺失,而随之形成了严重的学生择校、择班问题。

 

(二)基础教育费用庞杂

教育费用庞杂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公立学校,家长在缴付孩子学费时,也会面对较多的杂费、书本费、借读费,甚至是补课费、资料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而寄宿制学校更会面对住宿费、伙食费等,私立学校更甚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生均支出的总体差距在不断扩大,1997年全国小学教育支出扩大显著。[4]1997-200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及全国基础教育事业经费配置差异较大。[5]调查研究过程中,很多家长表示,子女教育所需费用已经成为他们家庭日常开销中最大一个负担。教育费用庞杂问题,亟待解决。

 

(三)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经济水平导致各地区的人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教育本身的认识千差万别,中国的教育水平太不平衡。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开展高校扩招,从源头上致力于提高民众教育水平,但综合全国来看,严格的说不能算高水平。

 

按照有关类别分组,被调查者基本教育情况如表1所示。

(四)职前教育意识淡薄

职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板块。这种教育相较于普通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加现实化,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更接近社会。调查发现,浙江省城乡居民职前教育的意识普遍较为淡薄,接受过专业职前教育或培训的人仅占到受访群众的35.9%,只进行简单培训的群众占32.3%,剩余的31.8%均表示自己是自学或没有培训。(见表2)

 

(五)招生制度不完善

青少年升学过程中,必须参加国家或地区的统一招生考试,同时很多学校也设立自己的第二次招生考试,以划分学生的重点或非重点班别。正是这种非公平性的划分,人为地将原本就并不充足的教育资源再进行分层,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加重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严重阻碍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平化、均衡化。教育机会应向所有合乎条件的人开放,而且是应该建立在后天基础之上,即任何人通过努力均能得到。[6]

 

要想恢复教育的公平性,首先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招生制度,坚持以受教育者为出发点和关注点。[7]破除原有的按分划班制度,以保证每个进入学校的学生有着相同的教育起点,均衡地享有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

(六)师资管理不成熟

师资是教育体系中关键部分之一,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师资配置的不均衡是教育公平中的最大障碍,[8]积极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刻不容缓。[9]目前浙江省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造成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容易从非城市地区流入城市地区;城乡教师之间交流匮乏;教师队伍缺少定期培训和学习;城乡教师及教职工间薪酬差异较大等诸多问题。由于自身职业发展、薪酬以及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群体形成了一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流动现象,长此以往,城乡间,名校与非名校间教育资源水平差距逐渐扩大。缺乏对教师的定期学习培训及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一方面减缓了整体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增长速率,降低了教育先进性,另一方

面阻止了农村教师的学习进步。

 

三、浙江城乡民生保障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教育观念滞后

长期存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制度,不仅分流了城乡两个主体的经济发展,也分流了其教育发展。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城乡间依然存在巨大差异,非城市地区在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物质的落后使得该地区人们教育观念的落后。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通常更偏向单纯劳动收入,这种出卖劳动力的活动并不需要过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都会偏低,而受教育机会也较城市居民更少。从长期角度看,教育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在未来具有更强经济能力的可能性更大。若是对基础教育不重视,继而无法完成一些更高层次的教育,那么个人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受限的经济水平又会继续造成下一代的教育水平低下。总而言之,只有改变了全省民生教育观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缩小浙江省城乡差距。

 

(二)政府对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浙江省城乡间义务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财政分权对教育均等化的影响。[10]其中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11]而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育稳定长期发展的基础。以生均教育费用指标为例,政府财政对城市学校的支持远远大于农村,2001年城市小学初中的是农村的1.7倍,生预算内公共经费则分别是农村的3.4倍和3.2倍。[12]近年来,浙江省财政支出中教育总支出一直稳步增加,同时教育带动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支出也在同步上升(表3)。

 

政府对教育部门的转移支付可以保证教育的资源、质量、效率和公平性。从表3可知,浙江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教育支出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总体上处于缩减的态势。我国正处于科技兴国,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只有不断加大对教育部门转移支付的规模,才能保障和满足全省教育资源的充足,确保教育公平性,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终身教育意识不足

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受教育水平低者,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过教育之后,便不再接受任何教育。一方面表现为不参加培训学习;一方面表现为未曾试图通过参加成人教育方式学习新知识;同时还表现为平时购买阅读报章书籍量少。表4为浙江省各级成人教育基本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成人中等学历教育和初等教育由于需求原本就较少,处在一个相对较稳定的状态,而近年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这两个比较重要的成人教育部分的毕业人数和在校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这也表现出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阶段学历较低的人群,对成人教育的忽视,继而忽略了终身教育的问题。教育是终身化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也日益提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保障制度的构建

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化是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久动力。教育是强国之道,科技是兴国之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也逐渐向一体化发展,使得浙江省将教育一体化、均等化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是从资源上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优质教育,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得到较好发展。[13]浙江虽为经济大省,但在教育均等化方面还未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因此,为了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均等性,我们要不断推出各种政策,调节各方面资源,改变教育发展格局,就要从教育经费投入、招生制度改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观念改变等多方面入手,打破桎梏,全面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保证浙江省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破除二元户籍,完善教育制度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从新中国建立伊始便开始实行,其最初目的是为了辅助完成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所谓的资源配置涉及到了民生的教育、住房、就业、食品等各个方面。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二元户籍制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辅助作用,产生了许多弊端。

 

特别在教育方面,浙江省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农村户籍学生就学难、入学贵的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浙江省教育资源无法均等分配。由于二元户籍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历史基础,以及连同户口涉及到的一些土地、计划生育等问题,浙江省无法实现较短时间内消除二元制度,但是弱化其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从教育角度看,弱化户籍在各方面的制约,将其渐渐淡化出历史舞台,是真正实现浙江省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一步。

 

(二)提高教育转移支付,减少居民教育负担

义务教育由政府兴办,其经费有政府公共经费承担,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最根本财政要求,[14]也是被教育经济学理论以及各国证明了的最能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做法。[15]只有通过浙江省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教育的投资,才能最直接、高效地维护地区教育稳定,促进教育发展。大力发展教育,是政府为国家准备后续人才的长线投资,只有用教育带动科技,用科技拉动经济,国家才能真正兴旺。

为解决义务教育方面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已在全省推行实施了《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新条例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取任何学费、杂费、借读费、书本费。新条列的推行,标志着法律将维护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它将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使得基础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三)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效率

影响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16-17]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无论是有形物质还是无形服务都会处在匮乏的状态。当资源处于一个匮乏状态下时,谈论其均等化,几乎不存在实质意义。而从社会需求角度看,当社会需求强烈时,资源的均等化尤为重要,只有配置均等才能保证社会公平;反之,即使不对资源进行人为配置,人们也会感觉它处在一个均等化的状态。教育资源作为众多社会资源的一个类别,其道理亦是如此。

 

浙江省整合教育资源要从优胜劣汰、政府主导、制定法律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有政府主导其资源整合能够保证其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性。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率,需要优胜劣汰,采用淘汰、合并等手段,对教育资源进行一些选择,能促进教育系统整体向优良方向发展。另外,制定教育类法律,从内容上看包括:教育经费原则、经费来源和筹措、经费的分配和使用等。[18]

 

(四)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教育者素质

浙江省在推行教育一体化过程中,需要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制度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及教职工

薪资水平,这样既能解决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也能吸引更多的后备力量注入教师队伍。二是建立健全教师流动的体制,鼓励和推动优秀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鼓励名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跨学校教课;反对优秀的教师资源单向地向城市、名校流动。三是加强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名校教师与一般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这样的交流能帮助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五)引入国外先进经验,促进科教水平

目前,发展基础教育的做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实行学区制管理的美国模式;另一种是将所有的学校都归于某一级次的政府直接管理,而不论其坐落在城市或者乡村,法国和韩国就属于这种模式。[19]浙江省普遍采用了学区模式,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划分。

 

其次,针对政府对教育部门转移支付不足问题,浙江省亦可学习美国等教育先进国家的方法,通过社会途径拓宽教育融资渠道。例如,收纳校友捐款,设立校友奖学金等。通过社会层面的帮助,得到部分资金,用以改善教育条件。

 

最后,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都会采用一些法律手段来保证、巩固教育的发展,如美国的宪法性教育经费法,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英国的教育经费改革法,还有法国等国的教育经费专项法等。[19]

 

(六)摒弃滞后观念,重视全民教育

农村地区在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物质的落后使得该地区人们教育观念的落后,这是人们的普遍共识,即使在经济水平较高的浙江地区也不例外。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通常更偏向单纯劳动收入,而这种出卖劳动力的活动并不需要过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需要年限更长的教育,于是农村居民在思想上逐渐将教育放在了次重要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都会偏低,而受教育机会也较城市居民更少。这种思想上的桎梏和陈旧滞后的观念必须被打破。教育是一种面对全社会群体的公平的服务,客观上不因为其受众的户籍种类而产生不同,因此,社会群体,特别是农村户籍的群体必须排除主观的消极思想,在教育上积极向上。

 

(七)接受职前培训,掌握科学技能

职前培训虽看似无关紧要,但实则这个教育过程,不但可以掌握一些科学技能,提高综合竞争力;还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浙江省大力发展巩固义务教育,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还应为中间人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之掌握一定技能,全面提高浙江省人口教育水平和素质。

 

五、结论与讨论

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化是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久动力。但是,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其壁垒依然在束缚着教育公平的推行,城乡教育水平在质量、规模、效率、环境等多方面存在严重差异,主要体现在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城乡不同户籍学生入学受到区别待遇、基础教育阶段费用区别、城乡间教育水平差距巨大、成人教育受重视度不同、招生制度科学性不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等方面。这种差异限制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城乡一体化推进。教育是兴国之本,科技乃发展之基。教育问题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效应,教育能为经济腾飞提供更直接有力的动力,能提高人口素质,能提升国家国际形象。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制定出规范、实用的教育框架结构、完善教育制度,给国之少年提供一个基础教育的平等机会,给国之青年打造一个深造和职前教育的平台,给国之老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休闲氛围。浙江省要想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改变教育发展格局,就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招生制度、加强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及改变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入手,打破桎梏,全面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跃新.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浙江城乡文化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2):111-114.

[2]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刘 思.试论教育机会均等化——以诚实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为例[j].理论观察,2011(5):117-118.

[4] 钟宇平,雷万鹏.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j].教育与经济,2002(1):1-7.

[5] 李晓嘉,刘 鹏.财政支出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j].财经科学,2009(11):110-116.

[6]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冯 博.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和谐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 (2):126-127.

[8] 周 晔,张海燕.均衡师资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8-30.

[9] 朱云福,郭云凤.“名校托管、一校两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助器[j].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管理),2010(12):30-32.

[10] 孙蚌珠,陈雪娟,余向华.论财政分权背景下义务教育地区差异与财政责任的再配置[j].税务与经济,2009(3):23-32.

[11] 潘天舒.我国县级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0(4):36-44.

[12] 石绍宾.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8.

[13] 陆 峰.城乡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去义务教育成效均衡工作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8(8):67-68.

[14] 谢荣国,陈湘枝.教育公平与社会长治久安论析——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机会均等”为视角[j].新余学院学报,2011(6):67-71.

[15] 林勇明.外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性与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6(23):35-36.

[16] 李 力.社会需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切入点[j].高等理科教育,2003(12):25-27.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8)

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身是一种目标性的表达。它是指城乡教育的发展达到一体化的要求与目标。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定位,是与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因及其内涵密切联系的。有论者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衍生概念。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要以理解城乡一体化为前提,或者说,“理解城乡一体化是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1]。在这种意义上,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乡教育一体化乃是紧紧服务于城乡一体化。我国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始于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书记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这一目标,又是基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在本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把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2020年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任务。随后,在2009年和2010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均进一步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农业农村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在《规划纲要》的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强调“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3]。

通过以上政策回溯,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我国提出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乃是紧紧地着眼于农业农村的发展,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基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国家制度安排,推进城市化与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同时进行,不可执于一端。正是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进,构成了中国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从另一层面看,这里的“一体化”,其要义是消解长期以来因制度设置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城乡分隔及对农村发展的严重制约与障碍,从而使城乡发展协调均衡、相互促进、融为一体。这一目标的提出,从整体上看,一是基于根治“三农”问题的必要性,二是基于形势发展的可能性。所谓必要性,是指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我国“三农”问题在逐步化解,与此同时,制约“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也在凸现,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障碍依然存在。有学者指出:“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个结构问题、体制问题。”[4]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在表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是根治“三农”问题的关键。所谓可能性,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心理及制度基础已大体形成。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在整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也表明,破解“三农”问题体制机制障碍的时期已经到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目标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或者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本身包含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由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紧紧指向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指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因而也是紧紧指向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或指向农村教育的更好发展。提出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其基本要求依然是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加大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公平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又意味着需要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包括破除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从根本上消解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的制度阻力与障碍,从而为今日农村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城乡教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更趋于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应该予以特别认识的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关联。可以这样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离不开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到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所呈现的一种新的状态,是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指向的一种新的目标或者说新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城乡教育一体化较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一种更高位的概念。城乡教育一体化建立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得到大力推进,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蕴含于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目标与追求,为今日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分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可视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予以深入认识,并对这一目标进行分解。《教育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同时确立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的战略目标。依据上述总体战略,《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任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而在深入认识与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内涵与精神时,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与亮色,这就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重视与关注。无论是“总体战略”中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还是“发展任务”别强调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教育,或是“体制改革”中强调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又或是“保障措施”中凸显对农村教育发展的保障,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精心设计与安排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追求与期待。这种追求与期待,概而言之,正是指向城乡教育一体化。尽管《教育规划纲要》没有频频使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概念,但却深刻地体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旨意与目标。因为其所指向的农村教育发展,正是着眼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目标表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城乡教育具有类别性、层次性,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也将呈现出动态的、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这里,有必要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与要求,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予以分解,以期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的实施有更清晰的认识与把握。现阶段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可分解为如下基本目标或具体目标: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义务教育的统一实施本身蕴含着一体化的要求。对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鉴于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乃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目标,也是首要目标。时至今日,我国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采取了诸多措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不断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义务教育质量发展差距明显。现阶段影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突出问题还是资源配置问题。相对于城市义务教育的资源状况而言,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或较贫困的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始终是制约义务教育良好发展的瓶颈。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乃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阻隔与障碍。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中突出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问题实质上是一种结构问题、制度问题。如何进一步消解这种结构与制度障碍已成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2.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应有要求,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具体目标之一。《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同时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规划纲要》的这些要求实际上蕴含着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较为突出,远远大于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在为数不少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未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农村儿童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虽有设立,但其设施、条件及师资状况与城市学前教育机构相差甚远。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距已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任务。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无疑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

3.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与重要目标。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向前推进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的继续推进要求培养新型劳动者,其中包括培养农村转移劳动者。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对提供有效的职业教育服务有着深切的需求,这也对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时至今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均有了较大发展,但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不少农村地区,尤其是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把面向城市的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从而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4.城乡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体化“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应包含统筹城乡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实现城乡继续教育一体化,因为这是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是指向全体人民的“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教育体系,这里的全体人民自然包含全体城市人和农村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也自然意味着既要形成学习型的城市社会,也要形成学习型的农村社会。如果中国的农村社会不能形成学习型社会,又如何能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其对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实现城乡继续教育一体化必然有着深切的要求。现阶段推进城乡继续教育的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在进一步促进城市继续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促进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广泛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新”,应该鲜明地体现在学习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上,这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实践中已开始形成种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由此也开始形成一些新的经验与模式。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上,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共识,但也需要继续讨论与探索。在此,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同时也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谈如下几点认识。

1.继续加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新世纪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上述方针同样适用于发展农村教育和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不断实施种种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然而,反观新世纪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肯定已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时,也能感受到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突出的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尚不平衡。例如,重于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弱于对农村非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实施的力度与效果还存在较严重的地域差异。另一方面,在支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农村教育“被城市化”的倾向。城乡教育一体化被演变为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如此实施方略,值得深入反思。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是体现在《教育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在继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认识以下问题:何谓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怎样的支持才是最合适、最有力的?无论如何,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必须真正落实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不是“去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自然也是使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更均衡、更协调地发展,而不是使农村教育实现城市化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更好地落实到支持农村教育更加自主、更有特色的发展上。在另一层面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更深刻地体现为一种系统地支持。这种支持不仅要继续体现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质量的提升上,同时要体现在大力促进农村非义务教育的发展上。要在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9)

    本文根据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西部民族地区的5个县(区)2005年和2009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指数,并进行了排序,(表略)。,2005年到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指数均值为0.677,2009年均值为0.797,提高了0.12;提高幅度最大的是B县,提高了0.167。表1的排序显示,2005年得分最低的B县,2009年得分最高,而F县由2005年的得分最高变为2009年的得分最低。实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各县(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数得分差值由2005年的0.015缩小为2009年的0.011。这表明政府在教育投入上已经实施政策调整,教育财政优先向农村倾斜,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0)

[4]郭少榕.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发展的政策思考――以福建等地为例.教育研究[J].2011-12.

[5]高树存.城镇化的推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科学咨询2011-12.

[6]胡伟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财经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7]贾贵洲,王玉琼,邓义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

[8]刘世清.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05-03

[9]杭永宝、王荣.改革六大体制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1):6.

[1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等.2003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11]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5.

[12]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C].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打印稿),2004.82.

注解

①: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研究咨询部2013-06-26.

②赖娟,陆梅,刘立刚.城镇化进程中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改革动向.

③王克勤.城乡教育一体化[J].普教研究,1995(1):6-8.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150-04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并且再次强调城乡统筹的重要性。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农村公共服务薄弱的现状,进而改善农村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在新的形势下,社会要稳定,关键在农村,农村要发展,主体是农民,农民要提高,关键靠教育[1]。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教育在响应政策文件的同时,“催化”城乡公共发展服务建设统筹工作由量变到质变。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民教育的推动作用,引领统筹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1 公共发展服务是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和动力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自身改革的要求,构建全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当今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政府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类型,可以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分为四个部分:基本生存服务、公共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基本安全服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中独立的子系统,公共发展服务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制度性手段和机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设的能力大小决定了基本生存服务的范围。

公共发展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三个方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食物、水和住房等基本需求基础上,会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公共发展服务是在基本生存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上才得以实现,其中公共医疗卫生主要关乎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公共发展服务体系的基础;公共文化体育在服务城乡居民强身健体的同时,向精神文化建设迈进了一步;而义务教育则主要关注的是城乡居民的未来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础在城乡经济统筹,关键在城乡人才统筹[2],重点在对农民的教育。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3]。通过农民教育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可以为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与智力支持;可以用文化引领实践,培养公民和谐理念,传播和谐文化;可以推动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2 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对农民教育提出的要求

公共发展服务体系要求通过农民教育达到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培养基层公共服务人才、引导农民强身健体的作用。

2.1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要求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在公共发展服务体系的教育政策上,“城市偏好”的特点很明显,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没能得到公平分配,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相比于城市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在适龄儿童数量方面占绝对优势,但在办学条件方面却明显处于劣势,并有持续恶化的趋势。这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仅影响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倡导的公益性与公平性的实现,而且会导致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供给不平衡。

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教师政策等已成为困扰农村教育发展、阻碍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两大瓶颈。就硬件建设与利用来看,一些乡镇中心学校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很多初中必备的仪器室、实验室都没有,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也因为用不起电、请不起老师,设备经常处于闲置中。就软件建设与服务效果来看,农村教师由于信息比较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教师有一定差距。在一些边远的山村,农村老师不仅一个人要带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品德等均教),还要带不同年级的同一门课,其课程内容远远超出了“术业有专攻”的城市教师,周课时自然也就比城市教师多很多,有的甚至超出近1倍,而每个月的工资却比城市教师少许多。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反差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一些在乡镇或农村锻炼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自然地流向城市,农村的师资力量因此更加薄弱。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是转变乡村教师的农民身份能够完全扭转的,而是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教育资源无法自由地在城乡之间流动。义务教育的不均等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差异,更决定了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力资源供给水平。

2.2 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要求培养基层公共服务人才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点。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县级医院8 874个,乡镇卫生院3.9万个,村卫生室61.3万个,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为解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城乡公共医疗卫生带来的问题,2009年4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明确了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等五项重点任务,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2010年4月国务院总理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见,统筹城乡医疗卫生的发展目标已非常明确。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需要大批服务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的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的这只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需求,这就为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农民教育提出了大力培养公共服务人才的迫切要求。

2.3 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要求适时引导农民强心健体

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对于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促进城乡居民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公共文化体育实施的区域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城市公共文化体育和农村公共文化体育两个部分。长期以来,城市(县)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的建设总体情况良好,也在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他们很大一部分不知道自己作为城市建设者的一员,有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权利,更不熟悉该如何使用这些设施,这为引导农民工共享城市公共文化体育资源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近年来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村)的文化阵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有条件的乡镇建起了与本镇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文化广场和影剧院,村里建起了与党建、计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图书阅览、体育健身等相结合的“一室多用”综合文化室,这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在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娱乐和健身休闲场所、增加集镇的文化含量、提升集镇的整体形象和农民文化素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相比于城市,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建设总体上还是落后许多,不少地方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尚无法满足乡镇所辖地的农民需求。一方面是农民还没有养成合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习惯,另一方面按统一标准提供的文化体育服务与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这些既为引导农民使用公共文化体育用品提出了要求,也为教育科研部门提出了切实调查研究农民的真正需求所在的新课题。

3 农民教育服务于统筹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统筹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民教育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加强农村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可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下移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心,可以提高城乡医卫人员职业技能;通过培养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人才,可以引领城乡居民身心健康发展。

3.1 加强农村教育的“软硬件”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对农村教育需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为相对薄弱的农村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在硬件建设方面,一方面,将农村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把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结合,让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由教育部门规划设计,各级财政配套投资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和硬件设施建设,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师生创设快捷获取信息的畅通渠道,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4]。

在软件建设方面,首先,要统一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农村和城市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其次,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选派城市优秀中小学校长定期到农村进行交流,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市学校进修的长效机制,通过教师双向交流,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接受与城市同等的高质量教育。最后,要采取措施将农村优秀教师资源留在农村,在工资、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方面让农村教师享受与城市教师同等待遇,确保城乡教师待遇一体化,激发广大农村教师为农村教育事业献身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2 下移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心,提高基层医卫人员职业技能

医药卫生事业是关系全国人民的重大民生问题。我国服务于城乡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城乡居民人人享有较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瓶颈”。为此,从教育角度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公共医疗卫生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认识水平,转变观念,树立主动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意识。

第二,下移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心,加强教育系统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比如定向为基层培养医疗服务人才,此项工作虽已起步,但需扩大并长期坚持。

第三,提供服务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医生,特别是合格的全科医生(包括中医)。

第四,加强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传帮带,鼓励大医院的医生对口支援县医院并到基层服务,与此同时,畅通县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培训的渠道,通过双向交流学习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人员的技能,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医卫队伍,更好地服务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3.3 培养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人才,引领城乡居民身心健康发展

城乡居民共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而言,农民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服务。

首先,发挥教育宣传部门的引导作用,利用农民赶集或国家节假日在县城、乡镇聚集的时机,向广大农民宣传规范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正确利用设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效果,杜绝损坏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不良行为,防止错误利用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有利于延长设施使用的寿命,为更多的城乡居民提供服务。

其次,教育科研工作人员应以解决农民急需的文化体育服务问题为己任,通过课题研究和“三下乡”活动把握农民对公共文化体育的基本需求,及时向有关部门献言献策,做好服务农民的前期工作。

再次,利用各级院校的资源优势,为农村培养“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的放映和演出队伍,一要提高他们遴选优秀电影影片和剧目的能力,为农民多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片(剧目)和农村科教片(剧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服务;二要提高他们的电影数字化放映水平和演出水平,确保各村镇巡回放映(演出)的质量。三要提高他们主动关爱农民的感情,将电影放映和送戏下乡与村镇重大活动、节庆日、大型宣传活动、参军入伍、学生升学、老人祝寿等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农民的综合效应。

最后,为农村培养一批文化体育比赛活动的裁判员。通过相关比赛活动公正的评判,可以提高村民参与公共文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遵守公共秩序的自觉性,也能够推进村民公平意识的形成,促进村镇文化体育活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达到服务农民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冬琴.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培训[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