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水资源经济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1:18

水资源经济论文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1)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体上水资源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其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GDP占全国总量的56%,与水资源占有量相比,经济发展还有很大潜力;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9%,特别是海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但是这些流域的GDP产值却占全国总产值的44%,水资源成为限制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别很大,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北方地区除松花江流域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在40%~101%之间,其中海河水资源供水量已经超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南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为35%,远低于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尚有一定的潜力。匹配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正相关或负相关的配合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对称关系的概念。比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匹配,就是认为“水资源匮乏地区,经济社会不发达;水资源丰富地区,经济社会发达”;再比如,一个人的水平与贡献之间的匹配,就是认为“水平高的人,贡献大;水平低的人,贡献小”。实际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很多事情并不是完全匹配,匹配也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状态。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总体不匹配,有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者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使得水资源的地域性差别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详细分析不匹配的原因,将为水资源调配与管理,以及制定经济发展方向、产业格局的调整方向等提供支撑。

1.2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协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8]。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概念[9]。协调发展则是协调和发展的交集,是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在和谐一致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演化过程[9]。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水支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经济发展则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指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是消除不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条件下,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较好状态。目前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外部因素中,水资源状况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水资源的多少和好坏直接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理念,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10]。

1.3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第一作者将和谐定义为:为了达到“协调、一致、平衡、完整、适应”关系而采取的行动[11]。人水和谐发展是指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即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资源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和保障[12]。人水和谐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等多个复杂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3],本文第一作者等采用和谐论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河流健康评估[14]、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评估[15]以及水资源管理[16]等。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属于人水和谐发展的研究范畴,是两者共同发展的最高目标,即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河流进行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应当保持河流的可持续利用,不能损坏河流的自然过程。

1.4匹配与协调、和谐的关系

匹配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配合关系”的一种描述,匹配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状态,匹配并不一定就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也不一定达到和谐目标;所以,3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从低到高的层次关系是:匹配协调和谐。分析匹配程度,可为进一步研究协调关系、和谐关系奠定基础。为了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首先要分析两者的匹配程度。定量计算不同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匹配度,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了解不同地域水资源支撑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向,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两者匹配状况良好,说明该地区建立了良好的适水产业布局;如果两者的匹配状况较差,则可以根据地区的产业结构、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意识、节水型器具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找出不匹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变其不匹配的现状。另外,从国家层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调配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本文旨在提出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匹配度是定量度量系统之间或者系统各要素之间匹配程度好坏的指标,用来度量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状况。

2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2.1空间上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假设需要分析计算变量X和Y的匹配度,在研究空间上有K个单元,各个单元变量X和Y的值分别为(x1,y1),(x2,y2),…,(xK,yK)。可以用下列方法计算得到不同单元X和Y的匹配度:a.可以对K个单元的X值x1,x2,…,xK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应的序号为n1,n2,…,nK(最小为1,最大为K)。同样,对K个单元的Y值y1,y2,…,yK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应的序号为m1,m2,…,mK(最小为1,最大为K)。①如果X值越大而Y值也越大时,两个变量越匹配,则匹配度计算公式为ai=1-ni-miΚ-1(i=1,2,…,K)(1)可以根据序号的差异来度量变量之间的匹配度。当ni=mi时,完全匹配,匹配度ai=1;反之当ni与mi序号相差越大时,匹配越差,匹配度ai越接近于0。②如果X值越大而Y值越小时,两个变量越匹配,则匹配度计算公式为ai=1-ni+mi-K-1K-1(i=1,2,…,K)(2)这种情况下,当ni与mi差距越大,匹配度ai越接近1;反之当ni与mi的差距越小,匹配度ai越接近于0。b.另外,可以按照各个单元上,变量的具体数值占研究区该变量总值的比例进行匹配度的计算,同样分为两种情况,计算公式如下:ai=1-ri-simax(rk,sk)-min(rk,sk)(3)ai=1-ri+si-max(rk,sk)-min(rk,sk)max(rk,sk)-min(rk,sk)(4)其中rk=xk∑Ki=1xisk=yk∑Ki=1yi(k=1,2,…,K)

2.2时间上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如果对具体的研究区域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变量之间的匹配度进行分析计算,可以按照需要,将研究时段分为T个时间段,分时段的变量值分别为(x1,y1),(x2,y2),…,(xT,yT)。同样对这些指标值进行排序,序号为n1,n2,…,nT;m1,m2,…,mT。则分时段变量间的匹配度的计算公式在两种情况下变为aj=1-nj-mjT-1(j=1,2,…,T)(5)aj=1-nj+mj-T-1T-1(j=1,2,…,T)(6)同样地,也可以按照分时段内,变量的具体数值占研究时段内该变量总值的比例进行匹配度的计算。计算公式为aj=1-rj-sjmax(rk,sk)-min(rk,sk)(7)aj=1-rj+sj-max(rk,sk)-min(rk,sk)max(rk,sk)-min(rk,sk)(8)其中rk=xk∑Tj=1xjsk=yk∑Tj=1yj(k=1,2,…,T)2.3匹配度划分标准依据匹配度的定义,可以人为划定匹配度大于或等于0.8为匹配;0.8和0.6之间为较匹配;小于或等于0.6为不匹配。根据该标准,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匹配度进行分析计算。

3实例分析

如果对不同区域或不同时间段内,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进行计算,可以分别选取人均用水量和人均GDP作为代表性变量,采用上述方法定量计算两者之间的匹配度。

3.1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

依据200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的人均用水量和人均GDP产值数据,采用公式(1)根据排序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计算结果来看,匹配程度较好的区域有江苏、福建、湖北、四川、内蒙古、重庆,说明这些区域当前人均用水量与人均GDP相匹配。匹配较差的区域有山西、宁夏、广西、山东、、北京、天津,其不匹配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比如广西、、宁夏,这些区域的水资源可以支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的经济发展潜力最大;二是水资源相对缺乏,而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比如北京、天津,山东、山西,说明这些区域的发展较快,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在当前水资源量的限制条件下,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考虑外调水等方式增加可用水资源量。针对具体的省(市、区),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匹配关系与地区缺水状况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省(市、区)内分布不均的情况,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省(市、区)不同行政分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程度。

3.2河南省逐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

上文计算了不同变量空间的匹配度,下面再计算时间系列的匹配度。以河南省为例,计算河南省2003—2011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相关数据来源于2003—2011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采用公式(7)进行匹配度的计算,结果见表2。表22003—2011年逐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年份人均GDP/万元人均用水量/m3不同年份人均GDP占总值的比例不同年份人均用水量占总量的比例匹配度.从表2可以看出,2003—2011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均GDP持续增长,而人均用水量在经历了相对增长期后,开始趋于平稳,两者之间的匹配度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步下降,这主要是2007年以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量能够满足发展需求,两者同步增加,匹配度逐渐增加。2007—2009年,由于水资源短缺的限制,水资源量无法承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增加需水的要求,只能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满足发展的需求。2010年以后,水资源利用情况趋于稳定,而经济社会依然持续增长,匹配度进一步降低,但是人们节水意识逐渐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技术推进和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同时也说明了水资源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3.3河南省不同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空间匹配度计算

前文已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空间上的匹配度和时间上的匹配度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但是针对较大单元内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分布不均的情况,还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匹配度的分析计算以得到更加详细的结果。因此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选择匹配程度处于中等的河南省为例进行分析。利用2000—200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和《河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采用公式(3)计算2000年、2005年以及2009年河南省各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09年郑州市的匹配度最差,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而水资源相对缺乏引起的。如果要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节水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或者通过调水等方式,增加水资源量。开封市和濮阳市从2000—2009年的匹配度持续下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用水量猛增,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洛阳匹配度也缓慢减小,但原因与开封和濮阳不同,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水资源量并没有随之急剧增加,而是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来保障该地区快速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发展。鹤壁市的匹配度缓步上升,主要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维持用水量的逐步下降,达到了两者的匹配发展。驻马店市的匹配度变化不大,一直较高,这是由于这7年内该市经济发展和用水量所处的排名位置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引起的。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2)

1、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都无法保障,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5、各种用水需求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用水相当紧张,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KM2。

目前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全国超采地下水约74亿M3,形成了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下沉,地下水盐碱化严重。

二、科学合理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

我国水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加剧趋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还应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份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的承载力,水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造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育目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制约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三、综合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行政措施

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来合理引导,调整国家工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适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目前单位产值工业耗水少于农业耗水,国家可以适当提高工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水资源需求总量,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牧业等低耗水型农业,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水低产出,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工业项目进行政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环境生态效益,科学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于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项目不充许上马,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2、法律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予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依靠法制节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依法治水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工程措施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如:南水北调工程),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4、技术措施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资源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二款规定: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缴纳水资源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的,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部分累进收取水资源费。

3、《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超计划取地下水和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超计划取地表水的,对超计划取水部分,按照累进加价原则加收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五以上不足百分之十的部分加收一倍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二十的部分加收二倍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加收三倍水资源费;㈣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部分加收五倍水资源费。另外,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水资源费和超计划加收水资源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二、水资源费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困难比较多,通过对征收工作人员的调查走访,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在于:

1、法律法规不健全

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复杂,虽然国家在1988年制定了《水法》,国务院出台了《管理条例》,江苏省出台了地方《管理条例》,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均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征收标准。导致各地区各自为政,部门之间职能分工不清,执法盲区与较差执法现象时有出现,很多地方对水库用水、矿泉水、地热水、城市地下水的水资源费征收问题还在争论不休,有的地方水政部门在执法中还承受了败诉的结果。使得水资源费的征收严重缺乏权威性。

2、取水户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水资源和空气一样,不应当交费。同时,在实践中出现各地水资源费政策不统一、征收程序不规范、使用方向不合理等问题。而地方性的收费标准给人一种乱收费的假象,导致水用户对政策不理解。有的用户认为自己已经交了水费,不应该再交水资源费,对水资源费的概念都不理解,因而部分用户拒绝交费。

3、执法力度不足

过去受立法限制,对于无证取水者只能“责令停止取水”,对于不按规定取水的只能“责令限期纠正违法行为”。水政部门的这些处理手段对当事人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也难以实现纠正当事人违法行为的目的,给水行政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当前,虽然执法的法律依据已经解决,但是无论是执法者与违法者在接受上还需要宣传教育。

4、地方行政干预严重

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除了经常遇到的人情阻力之外,更多的是来自行政部分的干扰。一些政府人员把干扰水资源费的征收作为对企业的保护措施来对待,给水政部分增加压力。这种至上而下的压力,严重干扰水资源费征收,也影响了征收的权威性。

5、执法人员信心不足

执法人员在本身在长期的执法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执法信心不强,在征收过程中有畏缩现象。缺少与违法现象做坚决斗争的信心,导致了水资源费征收不到位,有的“意思意思”了事,有的比之不谈。

6、管理监督难,标准不统一

一方面,对于用水的监管与定量不准确,存在过大的弹性,例如:一些工业企业取水普遍采用包年协议收费方式等。另一方面,存在着监督难的现象,例如:一些单位和个人偷偷打井,或者在打井的时候避开执法人员的检查,甚至不让执法人员进门;一些用户私自更换计量表等等。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4)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处理变量内生性带来的估计偏差问题:一是利用联立方程组分别估计以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经济增长为因变量的两个方程;二是运用向量自回归(VectorAuto-regression,VAR)模型分析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双向动态作用机制。彭水军的研究指出,相比于联立方程方法,VAR模型可以较少地受既有理论的约束,同时也可以较为方便地分析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8]。鉴于此,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并采用新近发展起来的基于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面板VAR方法,分析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从而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为相关研究和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和数据

1.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面板VAR方法分析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该方法最早见于Holtz-Eakin的研究,由于其放松了传统VAR模型需要较大样本观测值的要求,目前在相关问题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9]。本研究构建的面板VAR模型如下:yi,t=α0+∑kj=1αjyi,t-j+ηi+i+εi,t(1)上式中,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yi,t包含两个向量,分别是水资源(waterit)和农业经济增长(gdpit)。同时考虑到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本文在模型的设定中引入了代表地区固定效应的变量ηi,表示可能遗漏的和地区特征相关的因素(例如区位、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i表征时间效应,用来解释变量的时间趋势特征。εi,t为随机扰动项。

1.2数据说明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除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31个地区1998-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借鉴王学渊等以及刘瑜等的研究,本文以农业用水总量表征水资源,其中1998-2001年的农业水资源数据来自于《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2009年的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在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的选取上,本研究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示。同时为了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将各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折算为1998年可比价,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最后,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业用水总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异方差和数据的剧烈波动。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各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和水资源演化的关系未必会遵循同一经验规律,因此,本文将中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进行考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重庆、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12个省(市、自治区)。

2实证结果与分析

实证分析的思路主要包括四步:①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面板数据的稳定性,为协整分析奠定基础;②进行协整分析,以检验水资源是否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③如果确立了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应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因果关系检验;④对变量进行面板VAR分析,以考察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双向动态影响关系。

2.1面板单位根检验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主要包括LLC检验、Breitung检验、IPS检验、ADF-Fisher检验和PP-Fisher检验等五种方法。考虑到各检验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为了保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这五种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当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lngdp)和水资源(lnwater)的水平值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表明不能完全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变量是非平稳的(尽管有些检验方法的结果并不理想,但并不影响总体效果),而当对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值进行检验时,均显著地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由此可以认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lngdp和lnwater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2面板协整检验

在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接着进行面板协整检验,以检验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根据Pedroni提出的异质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方法,以回归残差为基础构造出7个统计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10]。从表2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所有统计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东部地区的lngdp和lnwater存在面板协整关系。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有Panelv统计量和Panelrho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Pedroni的MonteCarlo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条件下,PanelADF和GroupADF统计量较其他统计量有着更好的性质,PanelPP和GroupPP统计量次之,其他则最差,所以Panelv和Panelrho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lngdp和lnwater存在面板协整关系的结论没有影响。因此,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lngdp和lnwater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在长期内,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机制,保持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长期协整关系。

2.3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协整关系只反映变量之间在长期内存在因果关系,并不能明确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具体方向。因此,本文运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法,建立基于面板的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间具体的因果关系方向。本文构建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如下:Δlngdpit=β1+∑kj=1θ1jΔlngdpi,t-j+∑kj=1γ1jΔlnwateri,t-j+λ1ECMi,t-j+μ1it(2)Δlnwaterit=β2+∑kj=1θ2jΔlnwateri,t-j+∑kj=1γ2jΔlngdpi,t-j+λ2ECMi,t-j+μ2it(3)(2)式和(3)式中,Δ表示一阶差分运算,ECMi,t-j表示长期均衡误差。如果对于所有的i,λ1、λ2为零的原假设被拒绝,说明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因果关系,反之则不存在;如果γ1j、γ2j为零的原假设被拒绝,说明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成立,反之则不成立。表3报告了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从表中可知,对东部地区而言,模型(2)的ECM项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反向误差修正机制成立,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模型(3)的ECM项系数尽管为正,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并不是水资源变化的长期原因。因此,在长期内,东部地区仅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考察其他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部地区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同理,在中部地区,短期内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长期内存在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在西部地区,无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均只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2.4面板VAR估计

面板VAR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面板矩估计(GMM),说明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第二是误差项的方差分析,说明误差项的影响因素大小;第三是冲击反应图,观察变量对冲击的反应情况[11]。由于本文重点在于定量把握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因此,着重分析前两个部分。

(1)面板矩估计。面板矩估计系数的有效性要求去除面板VAR模型中的地区固定效应和时间效应。本研究采用横截面上的均值差分法去除时间效应,前向均值差分法去除地区固定效应。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①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部地区,抑或是西部地区,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水资源系数均高于0,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比较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水资源系数大小,可以发现水资源系数随着滞后期的推移而不断增大,这表明我国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②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滞后一期的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显著为正,滞后二期的影响不显著;在中部地区,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农业经济增长均表现出对水资源的显著影响,并且在滞后一期的影响为正,滞后二期的影响为负,这说明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会带来水资源的大量消耗,但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部地区的水资源耗费量将逐步得到控制;在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无显著影响。

(2)面板方差分解。为了更清楚地刻画和度量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获得不同方程的冲击反应对各个变量波动的方差贡献率构成。表5给出了第10个预测期和第20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综合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发现:①10个预测期与20个预测期对方程分析的结果影响变化不大,说明经过10个预测期以后,系统已基本稳定;②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两者对自身波动的贡献比率均在70%以上;③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30%之间,其中西部地区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中部,再次为东部;④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在12%-20%之间,其中中部地区所受影响最大,东部次之,西部相对较小。

3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建立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在省级层面检验与分析了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

(1)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在长期内,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机制,保持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长期协整关系。

(2)中国不同区域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差异。在东部地区,短期内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长期内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在中部地区,短期内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长期内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在西部地区,无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均只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TV21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工程开发的不断壮大,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对我国水资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概况

目前我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有多种表述,如惠泱河认为水资源承载力可理解为某一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在自然-人工二元模式影响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该定义充分考虑了人类活动影响对水资源系统的干预和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作用,并强调了动态发展的观念。何希吾将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为一个流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当地水资源能够维系和支撑的人口、经济和环境规模总量。这一定义将环境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一并纳入水资源承载力的范畴,从理论上而言是正确的,然而对环境规模进行界定和度量却较为困难。”

替换为:“二、研究区概况

陕西省地处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总土地面积20.58万km2,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08年)。地势呈现南北高,中部低,且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陕南秦巴山地。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多年平均降水量676.4 mm,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425.8亿m3,水资源总量445亿m3,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9位。人均、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分别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4%和42%,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难以蓄存利用的现实进一步减少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此外,工程供水能力不足、应变能力差,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技术与设备落后,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水资源功能下降、水环境恶化;科研投入有限,水资源基础研究薄弱等也是影响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目前陕西省工农业和城市缺水问题突出,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和工业规模增大、农灌范围扩展,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尖税。缺水将成为陕西未来发展中最大限制因素之一。

靖边县和安塞县地处陕北高原,其中靖边县地处风沙区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境内有红柳河、大理河、黑河、杏子河、芦河等8条大河流,水资源总量1.23亿m3,人口密度77人・km2;安塞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有延河、大理河、清涧河3条水系,水资源总量1.55亿m3,人口密度56人・km2。武功县、泾阳县和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其中武功县境内有3条河流,均属渭河水系,水资源总量2.65亿m3,人口密度1 034人・km2;泾阳县位于泾河下游,境内有泾河、冶峪河、清峪河3条河流,水资源总量19.23亿m3,人口密度625人・km2;岐山县是全国粮棉大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陕西省粮油、辣椒、蔬菜、肉牛、奶畜生产基地,水资源总量1.27亿m3,人口密度548人・km2。商南县、石泉县、南郑县、镇坪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地,其中商南县属汉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区,蕴藏有

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资源总量7.66亿m3,人口密度100人・km2;石泉县的生物、水力、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陕西省蚕桑基地县,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水资源总量13.25亿m3,人口密度119人・km2;南郑县境内主要河流有9条,分属汉江和嘉陵江水系,水资源总量24.4亿m3,人口密度200人・km2;镇坪县是大宁河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赵河、沿陵河、潦河等大小河流13条,水资源总量10.02亿m3,人口密度38人・km2。结果与分析

1、指标选取及数据源

根据陕西省境内9个典型县水资源现状及其利用特点,考虑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对WRCC的影响,参照全国水资源供需分析中的指标体系,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x1(m3・人-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x2(m3・人-1)、单位GDP用水量x3(m3・万元-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x4(%)、单位耕地水资源量x5(m3・km2)、单位面积水资源量x6(万m3・km2)、灌溉率x7(%)等7项评价指标。指标数据来源于陕西省和地市年鉴及2007年各县水资源公报。

2、WRCC的模糊评价

根据式(2),将各指标对WRCC的影响程度划分为高(Ⅰ)、中(Ⅱ)、低(Ⅲ)、极低(Ⅳ)4个等级,则各级别相对隶属度的标准值矩阵可表为:

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如表1所示。应用式(3),将评价指标的统计值与标准值数据

格式化,转化为相对隶属度矩阵R7×9:

应用模糊识别循环迭代模型式(8)和式(9),求解各县水资源WRCC的相对隶属度uhj和7个因子的贡献率a1;给定迭代计算精度ε1= ε2=0.001,初

始矩阵U4×9和贡献率向量α取值分别为:

经过12次迭代循环计算,指标贡献率迭代结果见表2,最终得到贡献率ai为:ai= (0.1848,0.3725,0.0188,0.0433,0.0397,0.3078,0.0330)。采用式(8),分别求各县WRCC识别的级别特征值: H=(1,2,3,4)×U4×9=(H1,H2,H3)。当1

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的必要性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制约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2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990m3,不到世界人均的1/8,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如何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利用相结合,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恢复生态环境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是一个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四、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1、有限性

水资源有限性表现在水资源量上的有限及经济技术能力的约束上。具体的说包括三个方面:一定区域范围内所能获得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包括本流域水资源量和从外流域调入的水量;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有限的;水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2、动态性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是因为承载力的客体和主体都是动态的,具体体现在水资源系统本身的质和量在不断的变化,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动态性是水资源的一个根本的特性。

3、不确定性

水资源系统本身受天文、气象、下垫面的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人类对自然力的认识也是有限的。以上两方面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和数量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4、可增强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促使人们一方面拓宽水资源质和量的范围,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内涵,从而增强水资源的承载力。

五、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

目前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理论与方法,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本文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理解为:某一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维护生态与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条件下,根据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该地区水资源所能支撑最大的社会经济规模。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涉及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下的水文循环、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宏观领域到水环境容量、生态需水、生产生活耗水等微观领域,可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作为技术手段。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有:

1、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理论城市化地区高强度人类活动已明显改变了降雨、产流、汇流、下渗、地下水补给等自然水循环特性,产生了取水、用水、处理、排放以及回用等社会水循环过程。自然水循环以能量为驱动因子;社会水循环则以经济为驱动因子,以效益最大化来决定取水、分水、用水、排水等水循环过程。水资源作为纽带将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系统。研究城市化地区水循环,摸清在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形成和转化规律以及水资源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础。

2、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27]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复合系统,由社会经济系统、生态与环境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组成。水资源子系统对生态与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起支撑作用,而且水资源系统中水资源状况的改变只能通过生态与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来体现。研究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系统、生态与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胁迫相互促进以及各个系统的互动关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水资源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即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它的核心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即:代际间发展的公平性、区际间发展的公平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间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以生态与环境持续发展为基础,经济持续发展为条件,目标是社会持续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必须考虑资源合理分配和循环利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技术方法

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涉及因素众多,并且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研究思路为:以了解城市化地区水资源循环转化过程为基础,综合分析水资源在承载力系统中作用的,以及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定量预测城市化进程引起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定性评价整个系统承载状况,最终以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得出城市化地区水资源在不破坏生态与环境良性发展的情况下所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最大规模。

量化方法采用多目标综合分析方法和灰关联评价方法相结合。为了简化计算,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模块之间通过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模块连接(图2左)。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驱动因子,以水资源为纽带,通过构建“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互动关系模型来预测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情况,并将整个系统满足可承载和可持续作为两个约束子模块来构建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整个模型包括水资源循环转化模块、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块、“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互动关系模块、目标综合分析模块、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模块、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可承载判断模块等六个模块(见图2)。

研究中多目标综合分析模块为总控制模块。它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核心,根据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系统内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调整,最终达到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而子系统模型对系统局部状态进行详细地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判别采用多级灰关联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遵循科学性、独立性、代表性和完备性等原则,从各个子系统中选取可量化的变量作为指标,参照各个子系统的指标标准矩阵采用灰关联评价方法确定子系统的发展态势,最终获得整个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承载状况。水资源系统指标可选择人均水资源量、亩均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等;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可选择人均耕地面积、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等;生态与环境指标系统指标可选择污水处理率、河流水质浓度、地下水开采系数等。

七、结束语

通过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在区域水资源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区域水资源的后续发展中,要加强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思考与探讨,确保水资源的发展。

参考文献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6)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 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7)

1、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指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影响自然水系统的各种主要行为。社会水循环概念提供了一个将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影响自然水系统的各种主要行为有机综合在一起的理论框架,并为科学定义水资源管理之概念提供了理论工具。

目前,人类正面临越来越多主要来自社会经济系统的水问题,这一客观形势正推动水科学领域的一些学者关注水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循环运动过程。开展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出于两个背景: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淡水供给,二是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及其它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有学者中肯地指出: “水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又一次重大转折,进入了水资源水文学发展阶段,从此水文学不仅要研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平衡和变化,还要扩展到人类社会之中,研究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循环、平衡和变化”。

2、可持续水资源和水资源安全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而水资源循环转化的系统性和水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纽带作用,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包括多个方面和层次:水资源的发电、航运、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等各种用途的综合管理,强调生态保护前提下的水资源需求管理和优化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持续发展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见于《世界保护战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并有众多定义。[1]其基本思想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2]它的核心是资源在当代人群之间以及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前提是每一发展阶段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管理已成为国内外与水资源有关的所有机构的共识。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水管理研究所等都在大力推行水资源综合管理。

水资源安全及淡水供给安全,定义为“以可承受的价格为生活、生产和生态提供足够安全的水”。近二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外源环境污染直接排放、转换、迁移进入水生态环境,已使我国主要淡水水系的部分流域或近海水域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失衡现象。水体环境污染物失衡及灾害已成为制约社会和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水资源安全的实质是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由于很多地区常规水资源量有限而开发程度很高,增加供给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水资源需求管理成为实现水资源安全的最重要措施之一。[3]

3、水资源社会经济研究

水资源的经济研究以水资源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学原理在水资源经济实践中运用,论述水资源、水经济、水环境、水文明等各种水问题,由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工作在目前中国来讲是非常必要的,对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性,是未来水资源发展中的指引方向。[4]

3.1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只是由于这一支柱长期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隐性”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探索这一国民经济的“有形化”问题。这就要求经济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通过社会市场化的经济思路,把使用中严重背离水资源“价值规律“的现象加以改正和消除,最终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手段完成对水资源的改造,形成水资源的良好经济脉络系统。[5]

3.2 水价制度与改革研究

水资源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关系到水资源的方方面面,但最核心最直接的还是水价改革问题。这是因为水价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又涉及到水利的投入、运营管理和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尽管中国水利在水价改革上遇到诸多问题:全国水价发展不平衡、水价形成机制不尽完善等,但我们仍然在以尽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水价改革力度,理顺机制,推行科学的水价分类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营造良好的水利发展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效益。

3.3 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增加地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开辟第二水源。这里主要是水资源质量的提高,城市的高速发展使生活工业污水量不断的增加,如何把这些水资源二次利用好的课题越来越突出。现在日本和美国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均超过80%,而我国不超过40%,较低的利用率使的本已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尤其在国家出现大旱情况下,节水及提高重复水资源利用率的话题更是尤为迫切,也更有现实意义。[6]

不断的提高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最终把水资源的总量搞上去,这是进行水资源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3.4 水资源市场配置规律研究

水资源的市场经济化以社会为主体,不仅是纯经济、纯水资源的问题,更是在社会发展中如何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水资源经济资本化经营效率,紧密的联系社会,达到合理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中国社会经济水循环研究展望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使生态保持平衡已成为焦点问题。关于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的问题人们正在做出努力寻求解决方案,而所有的行动告诉我们,面对当今水资源多方问题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逐步达到水资源的社会经济化,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M].宋国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文华.开创生态农业新纪元[N].人民日报,2002-03-23.

[3]甘泓,王浩.水资源需求管理―水利现代的重要内容[J].中国水利,2002(10):66-68.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把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信贷、债权融资产品、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上市融资、利用国外资金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然而,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实践中,必然面临如何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和推进策略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帮助各地区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策略。

一、国内文献关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我国现有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中,较少见到以严谨的理论视角对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在一些著作或研究论文中,从各个角度对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背景来看,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是这一理论和实践产生的两大基本前提。如齐建国等提出:“现代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P1)侯渡舟等提出包括资源、环境、科学技术、资金和人在内的循环经济五要素,把科学技术、资金和人等要素考虑进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2]

第二,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个区域实施循环经济受到区域众多因素的影响。付晓东提出,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因素、政府与政策法规因素等方面。[3](P112-163)岳立等从制度、市场、技术、意识四个角度总结了甘肃省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4]

第三,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及实施途径选择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也更为具体。孙明贵等在研究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时,对包括法制体系、物质基础、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等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5]张春兰等提出,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方面面临理论认识、制度政策和现实实践三个层次的制约因素,其中理论认识方面的制约因素具体包括认识误区、生态意识、认识能力等,制度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现实实践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规模经济、技术与资金、人才与管理等。[6]

以上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循环经济的因素进行了概括,都有其合理性。在综合以上观点,并对这些因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用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决策分析。

二、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研究循环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需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相关因素。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即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机制性因素(见图1)。其中,直接因素包括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自然禀赋、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法制等6个因素则是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因素,它们之所以被归入间接因素,是因为它们对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影响是通过对资源、环境等直接因素的影响而间接实现的。此外,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则是两种不同的机制性因素,它们对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以及循环经济模式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图1 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循环经济的直接因素。

一个区域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这些因素中,影响作用明显而且直接的是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在某个具体的区域,可能是这5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对模式选择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这5个因素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1.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资源的存量、可利用量,资源的类型和不同资源类型的组合,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进行资源分析,除了要考虑作为自然禀赋的资源类型和总量,还应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人均可利用资源数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区域的可利用资源的上限,通过经济发展规模及趋势预测资源的需求量,可以了解支撑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下限。

2.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过大是目前大部分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我国,不同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类型和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地区工业污染严重,有的地区土地环境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要在准确把握各个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同样,对环境进行分析时,一方面要考虑环境自身的承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人口数量可以被用来评估人类生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则可用来评估人类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社会文化因素既直接包括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也间接地显示了隐藏在生产、生活方式背后的观念和意识。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关系到循环经济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在考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同时,兼顾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环境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的绿色增长,循环经济的发展才有成功的基础。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该区域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的现状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实施基础,并影响着循环经济的推进方式。

总体而言,我国三次产业中,高能耗、高资源需求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低能耗、低资源需求的第三产业比重过低,高科技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因此,循环经济的推进往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在一起。在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应包括三个部分: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7]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再利用率低的产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稳定的均衡。产业结构生态化是参考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以达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的产生,消除产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4.技术。循环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和技术密切相关。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为支撑才可能实现。发展资源回收、再生性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改造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生态转型,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替代资源能源的开发、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减排和废弃物转化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必须考虑本区域技术水平,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成本和可获得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把“技术”与“科学技术”当做不完全重叠的概念在使用。“技术”指的是,在实践中已经或即将得到广泛运用的实用技术,而非实验室技术;“科学技术”则侧重于基础性的研究,以及通过各种研究机构、研究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的科学技术水平。

从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看,前者接近于该理论所述的技术“模仿”和“复制”,后者则接近于技术“创新”。很显然,按照这种理解,“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应用的成本,主要受该区域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后者构成前者的基础。

5.资金。循环经济,虽然也被称为“经济”,但在推行循环经济的初期甚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不经济”的。高投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技术复杂得多,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设备、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企业设备更新和折旧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需要的资金量也大大高于传统产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为此,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必须考虑本区域的资金投入能力。显然,一个地区的资金投入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受当地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取向的影响。

(二)影响循环经济的间接因素。

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因素直接影响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受更为复杂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在背后影响它们的因素,也可被认为是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影响因素。

1.自然禀赋。自然禀赋是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础。自然禀赋不仅从根本上影响着所有的直接因素,而且也影响其他间接因素。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在类型和总量上的差别,影响着资源、环境的差异,也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察,自然禀赋一般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

2.人口。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因素是自然禀赋的一个变量。人均可利用的资源数量比资源总量更能说明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资源短缺、环境压力等普遍性特征。此外,人口也被视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已经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和贡献。

3.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自然禀赋、人口和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一个区域的资源需求量、环境压力、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资金供给能力,却更直接、更主要地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往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所需支持的前提下,一个区域的基础性科研水平越高,科研力量越雄厚,这个区域的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能力也就越强,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循环经济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明显的技术特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支撑的。

5.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同样和其他间接因素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软”环境。我国朴素的“节约”观念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的,但是,不同区域由于社会文化上存在一些具体的差异,对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认同程度以及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这种理念和认识上的差异不会直接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支撑或制约作用。

6.法制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生事物,人们受习惯影响,接受较慢。法律制度具有公共选择型、强制性、权威性和见效快等特点,可以较快地推进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智力投入和更多的自我约束,从而会加大人们的工作负荷。一个区域的法制状态,尤其是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完善程度将会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推进策略的选择。

(三)影响循环经济的机制性因素。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力和外力的推动。

所谓内力是指市场机制,而外力则是指政府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而这种制度框架的建立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

1.政府干预。在循环经济的初始阶段,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循环经济的产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政府作用要以市场有效发挥作用为前提,不能代替市场,而是要培育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降低其交易成本。在实践中,政府部门是否具备相应的意识与能力履行这些职责,是否会出现“缺位”

或“越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市场机制。循环经济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正在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它考虑的是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因此,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比使用强制手段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管理成本。

三、结 论。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受到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机制性因素的协同影响。这些因素或条件的综合,可能会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会起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因此,深刻剖析和正确认识这些因素的层次关系和影响作用,并有效地构建、控制这些因素,对于认识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更好地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尤完,杨涛。现代循环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侯渡舟,等。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要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

[3] 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 岳立,郑周胜。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推进机制分析[J].开发研究,2007(5)。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9)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一、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

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四、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10)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 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1][1]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2][2]。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 A. Marino 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 A. Marino和Slobodan P. 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 A. Marino和Slobodan P. 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 P.Anagnostopolos ,2002 )。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 AL—Rashed 、V. P. Singh和M. M. 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 Datta Ray, R.P. 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 Farooq 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 Kenneth F. Najjar 在VILLANOVA 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 Kenneth F. 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3][3]。 3.2 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4 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水资源经济论文篇(11)

引言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这样一种天然优势对于经济增长来说,究竟是馈赠还是诅咒?通常的生产函数将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设定为一个地区的基本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那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展速度却低于那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和地区。Auty(1993)[1]提出“资源诅咒”假说来总结这一悖论。之后关于资源诅咒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量出现。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从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相关文献作出总结;第二部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研究现状作出综述;第三部分是结论和展望。

1.文献总结

1.1理论解释

“资源诅咒”假说最早起源于Auty(1993)的文献。Sachs和Wamer(1995)[2]进行了经验研究,之后关于资源诅咒的理论研究文献涌现,相关机制解释分为两类:

(一)新古典模型的理论解释

Rodriguez&Sachs(1999)[3]在新古典经济学大环境下建立了一个包含资源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在保持资源部门产出固定时,其它部门的产出随资本和劳动的增加而增长。自然资源繁荣短期会提高当地收入,若当地经济过于依赖资源带来的收入,那么就会导致该地区资本存量高于黄金率水平,资本边际产出下降。这将导致消费品价格的升高,表现为消费的增长,进而表现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种解释不能解释经常性账户平衡假定的成立和TFP增长和稳态水平变化的问题,另外,根据此种解释,资源充裕地区不应享受这种所得而应将它投资出去。这种建议显然不可行。

(二)非新古典的理论解释

1)工业化与资源诅咒:荷兰病

Matsuyama(1992)[4]在非新古典经济学环境下,建立了一个包含制造业和资源部门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提出资源部门较高的生产效率会使得生产资料大师流向该部门,从而挤出制造业,不利于经济的增长。Sachs和Warner(1995)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自然资源、制造业和非贸易品三部门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两类生产要素的叠代跨期内生增长模型,也得到了与其类似的结论。

2)政府效率与资源诅咒

Ross(2001)将资源充裕国家难以转向民主政治体制的原因归于三点:租金效应,即资源的开发使得政府收入增加,从而有足够的钱“贿赂”民众,维持自己的独裁统治地位;镇压效应,即资源开发带来的财富使政府加大军事开支来镇压反对者,抑制了民主的发展;现代化效应,即资源充裕可能会抑制当地城市化发展、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从而阻碍该地区社会和文化结构的现代化进程,减慢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

3)人力资本与资源诅咒

Gylfason(2001)[5]资源充裕地区的政府和家庭过分依赖于资源带来的收入而忽略了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性,使人力资本积累不足。Birdsall、Pinckney、Sabot(2001)[6]通过分析资源充裕给一个人力资本和均衡增长良性循环的体系带来的风险来研究人力资本与资源诅咒的关系。程志强(2007)[7]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微观决策模型,分析了资源繁荣对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成本、回报以及计划者社会贴现率的影响。

1.2实证研究

关于资源充裕和经济增长之间直接关系的检验研究方向主要有:资源充裕度度量指标的选择, 分类的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改进计量方法,改变研究对象。如Manzano和Rigobon(2001)利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消除不可观测变量和和自变量的自相关问题,发现资源充裕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负相关,而是通过某些机制降低经济增长率;Sala-i-Martin和Subramanian(2003)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讨论了资源充裕和经济增长之间直接关系,也没有发现这种负相关;程志强(2007)[8]利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发现煤炭资源丰富对煤炭资源充裕型地区的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Papyrakis和Gerlagh(2004)就这一问题在一国内部地区间进行研究,发现美国各州资源充裕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

关于资源诅咒机制的验证,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政府效率这一传导机制方面。Isham、Woolcock和Busby(2005)对资源充裕与政府效率进行研究发现点资源充裕对衡量与政府效率有关变量的影响为负。对于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Gylfason(2001)利用跨国截面数据,用教育公共支出比重、女孩的预期受教育水平、中等教育的入学率等衡量人力资本,以自然资本占国家财富的比重衡量资源充裕度,发现二者呈负相关;Papyrakis和Gerlagh(2004)根据美国各州的数据得出与Gylfason(2001)的结果相一致;程志强(2007)对人力资本在部门间的配置问题,认为可能存在误配的问题。

2.我国对资源诅咒的研究

2.1理论解释

(一)荷兰病效应

龚秀国,邓菊秋(2009)[9]提出“中国式荷兰病”,并指出资源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机制抑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挤出效应

张景华(2008) 认为充裕的自然资源降低了人们从事研发活动的激励,资源收入通过降低工作意愿和抵制创新活动两种方式阻碍经济增长;邵帅、齐中英(2009)[10]通过建立资源输出型地区的4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认为资源开发挤出了技术创新从而导致资源诅咒困境。

(三)制度效应

汪戎、朱翠萍(2008)认为当社会制度对掠夺性部门有利时,资源将被用于非生产性活动,社会产出减少;当社会制度对生产部门有利时,资源将被投入生产性活动,产出增加,只有社会制度不完善的国家地区才会出现“资源诅咒”困境;李志龙(2009) 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国有企业大量收缩至上游资源型产业,从而产生“资源诅咒”现象。

2.2实证研究

我国对“资源诅咒”现象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两类:基于全国的实证研究和基于典型地区的研究。

(一)基于全国的实证研究

徐康宁、王剑(2006) 利用1995—2003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以采掘业部门的投入水平衡量自然资源的总体禀赋,发现该命题在我国内部的地区层面成立;韩亚芬等(2007)[11]利用1985—2004年全国各省经济发展及能源生产消耗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储量较大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邵帅、齐中英(2008)[12]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其经济增长呈显著负相关,我国西部地区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刘长生等(2009)利用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自然资源主要通过降低投资、限制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的提高间接阻碍经济的增长。近年来,对资源诅咒的实证研究逐渐向更微观的方向发展,并且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方颖、纪衎、赵扬(2011)[13]利用1997-2005中国地级市或地级以上城市的95个截面数据,使用更正过的资源丰裕程度度量指标,就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做出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资源诅咒假说在中国城市级层面并不成立。

(二)基于典型地区的研究

徐康宁、王剑(2006)对我国各省份资源丰裕度指数和人均 GDP 增长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存在资源诅咒困境;许彦(2008)针对四川省进行资源诅咒假说的分析,发现四川省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有存在“资源的诅咒”困境的迹象;李昊邈(2008)[14]利用云南省1996—2006年的数据资料进行计量实证,结果表明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充裕程度与其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

3.结论和我国进行该项研究的展望

本文从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分别对世界及我国关于“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综述。尽管命题从产生到现在已有大量文献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但未来尤其是我国关于该命题的研究依然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

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随着持续的开采和利用,各类资源型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开始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而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等严峻问题。资源型城市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诞生,而大多数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陆续完成相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在我国文献大多数都是在验证“资源诅咒”假说是否成立,但是对自然资源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微观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探索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的文献很少,这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一定是资源诅咒问题最完美的研究对象,资源充裕度的衡量指标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随着社会发展和研究深入,人们可能会更加关注资源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利用更完善的度量指标,全面、深入研究其传导机制并探索出一系列如何将“资源的诅咒”转换为“资源的馈赠”政策分析方案对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参考文献

[1]Auty, R.M., 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c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M], London:Routledge, 1993.

[2]Sachs, J.D and A.M.Warner,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R],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WP 5398, Cambridg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95

[3]Francisco Rodrguez and Sachs J.D, Why do Resource-abundant Economies Grow More Slowly [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9, (4):277-3031

[4]Matsuyama.K,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Economic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2, (58): 317-334

[5]Gylfason.T, Natural Resources,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1, (45): 847-859

[6]Birdsall.N, T.Pinckney and R.Sabot, Natural Resources, 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C],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R.M.Auty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程志强,《资源繁荣、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以鄂尔多斯为例》[R],工作论文, 2007

[8]程志强,《煤炭繁荣对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冲击:兼谈“资源诅咒”》[R],工作论文, 2007

[9]龚秀国、邓菊秋,《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J],财经研究,2009(4) :131 -141

[10]邵帅、齐中英,《资源输出型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现象的解释》[J],管理科学学报,2009(6):23-33

[11]韩亚芬,孙根年,李琦,《资源经济贡献与发展诅咒的互递关系研究——中国31个省区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7( 6) : 18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