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心理问题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3:28

心理问题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篇(1)

1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

国内报道癌症病人中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反应占59%~68%[2]。乳腺癌患者经过确诊、手术和放化疗的负性刺激后,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最为明显。有些调查显示焦虑更为显著。赵玮琳等[3]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肝癌组、乳腺癌组和非癌性疾病对照组各65例进行评定,抑郁发生率为肝癌组43.08%,乳腺癌组20%,对照组9.23%;焦虑发生率为肝癌组24.62%,乳腺癌组40%,对照组13.6%。陈良珠等[4]对84名乳腺癌患者发出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调查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69.0%,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9.5%。也有调查发现抑郁更为明显。肖小玲[5]采用SAS与SDS测量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为81%,焦虑发生率为50%。焦虑与抑郁为情绪表现不同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但是两者兼有不思饮食和失眠等共同症状。在乳腺癌患者心理障碍中,多兼有焦虑和抑郁。

2影响乳腺癌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造成患者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如年龄、经济、治疗等。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确诊期、手术期、放化疗期、康复期各有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2.1确诊期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不足,从而对癌症充满恐惧,害怕死亡。年龄、学历、病情轻重在此期起着重要影响。陈良珠等[4]认为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可能原因是受社会上“癌症不可治愈”论的影响,担心较长时间的治疗期、各种治疗手段的副作用、经济上的负担、因病影响工作生活等,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学历高、年轻、疾病分期晚、疾病症状重呈正相关。

2.2手术期手术会引起严重心理应激反应。国外学者报道,手术引起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5%~60%。手术的费用、效果、意外,术后出现局部疼痛、缺失、肢体活动障碍,以及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是造成此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吕亚等[6]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分析108例术前的乳腺癌患者,担心癌症致命者91例,担心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者69例,担心治疗后形体改变者79例,担心手术后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44例,担心术后改变、影响夫妻性关系及感情者82例,担心术中疼痛者52例。张月才[7]通过对12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问卷调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分析了形成恐惧、焦虑的主要原因。生理方面:术后疼痛占26%,肢体活动障碍占20%,麻醉引起的恶心、呕吐占5%;心理方面:对癌症治疗过于悲观占20%,自我形象紊乱占15%,担心愈后肢体功能是否完全康复占10%,牵挂家人,担心孩子、老人无人照顾占3%,其他原因如医院环境占1%。

2.3放化疗期放化疗会出现咳嗽、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脱发等。这些副作用成为此期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王洪新等[8]对106例癌症放疗前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找出其主要心理问题为恐惧、需要社会的支持、对放疗的依赖,少数患者对放疗的否定和悲观失望。田风贤等[9]报道,40例病人在化疗中焦虑、好发脾气者有31例,因难以忍受化疗副反应而产生放弃化疗念头者有25例。

2.4康复期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乳腺癌患者开始从事各种活动、工作和交际。此时,家庭和社会关系因素对患者的心理有着重要影响。乳腺癌患者经过一系列治疗,忍受着治疗中的不适和疾病本身的痛苦,此时患者的身心都是脆弱的,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除了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外,还希望得到亲朋好友的理解和关爱,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减少疾病所带来的心理和肉体上的痛苦。家庭社会支持对患者来说是一个缓冲垫,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可降低患者的负性反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陈小凤等[10]通过电话询问与上门跟踪9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及与其家属进行交谈,并行心理评估,表明发生自我形象紊乱和有来自社会关系的压力者有56例,其中不愿参与社交活动的有6例,担心失去配偶关心的有7例。

2.5其他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也有很大影响。一方面会出现潮热、失眠、心烦易怒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另一方面还会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从而加重患者的恐惧心理。另外,乳腺癌具有遗传性,心境障碍也具有遗传性,遗传也是乳腺癌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之一[11]。

3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

《内经》中有“祝由”疗法。唐代王冰注《素问·移精变气论》云:“是以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矣。”不用药物、针石,而祝说病由,使气机通畅,气血调和,以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达到治疗目的。近几十年来,心理治疗得到较快的发展,在癌症综合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治疗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心理治疗的方法丰富多彩,有精神分析法、催眠法、暗示法、支持疗法、行为矫正法、生物反馈疗法等。从形式来看,有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即个体治疗;也有采用非个体治疗。

3.1个体治疗即针对影响因素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不同的生活、心理、年龄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制定出具体的符合病人要求的教育方法,住院期间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姜焕芹等[12]对60例乳腺癌病人进行术前术后分段个体心理干预,突出乳腺癌特点实施护理。顾大玫[13]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5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前后两个时期病人,针对化疗前后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鲁延红等[14]对203例乳腺癌患者从待诊期、新入院期、手术前期、切除术后及康复期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

3.2非个体治疗即对患者进行统一治疗。赵燕等[15]对83例肿瘤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和观察,研究组在常规放化疗等生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应用一般性心理支持治疗、疾病知识教育、患者互助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音乐结合肌网放松训练及内心意念引导等常用的综合心理治疗方法。唐丽丽等[16]用病例配对的方法,对干预组44例癌症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五次集体心理治疗。不可否认,心理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及反应程度,有助于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心理干预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17]。形式上,个体治疗灵活、合理;非个体治疗简单、方便易行。

4结语

焦虑和抑郁是乳腺癌患者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乳腺癌的确诊期、手术期、放化疗期、康复期的各个重要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各期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问题取向,予以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以缓解和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更多的乳腺癌患者身心和谐、完满,健康地回归社会———这是乳腺癌治疗的最终目标。心理疗法临床报道很多,疗效明确,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未有规范的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疗法,在众多调查研究中仍缺乏统一的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以往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来自心理医师或护士,然而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由外科医生诊治,外科医生注重手术及放化疗,未重视心理治疗。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和患者生命质量,外科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恰当的心理干预,多参与此方面的研究。做一个全国大范围、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了解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病情况,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WenSL,YeMZ,JiF,etal.Acomparedstudyofper-sonalityandcopingstylein69patientswithmigraine.ZhongguoXinLiWeiShengZaZhi.2000;14(2):105-106.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温盛霖,叶明志,吉峰,等.69例偏头痛患者性格和应付方式对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105-106.

2MinJX.Investigationandrelativitystudyonpsychicreactionofcancerpatients.ZhonghuaHuLiZaZhi.1999;34(3):180-182.Chinese.闵军霞.癌症患者心理反应调查分析及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80-182.

3ZhaoWL,HeJ,WuJP,etal.Aninvestigatedanalysisofemotionaldisorderinpatientswithhepaticcancerandbreastcancer.GuangxiYiXue.2001;23(5):1019-102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赵玮琳,赫军,吴京平,等.肝癌与乳癌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广西医学.2001;23(5):1019-1021.

4ChenLZ,XieZ,FenZH,etal.Anxietyanddepressionemotionaltest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unter-measuresforpatientswithbreastcancer.QiqiharYiXueYuanXueBao.2002;23(8):886-887.Chinese.陈良珠,谢忠,冯湛华,等.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测定及其中医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8):886-887.

5XiaoXL.Studyonanxiety,depressionandcorrelativefactorsofpatientswithbreastcancerafteroperation.HeilongjiangHuLiZaZhi.2000;6(5):3-4.Chinese.肖小玲.乳腺癌病人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相关因素的研究.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5):3-4.

6LüYJ,MenX,TaoTN.Psychologicalinvestigationandnursingcountermeasuresofpreoperativepatientswithbreastcancer.QiqiharYiXueYuanXueBao.2005;26(5):570-571.Chinese.吕亚,孟鑫,陶天娜.乳腺癌患者术前心理调查及护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5):570-571.

7ZhangYC.Discussiononanxietyanddepressionofpatientswithbreastcancerafterradicalcorrection.ZhongguoZiRanYiXueZaZhi.2006;8(l):69.Chinese.张月才.乳腺癌根治术的病人伴恐惧、焦虑心理探讨.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l):69.

8WangHX,CaiJY.Investigationofpsychologicalstateofcancerpatientsbeforeradiotherapy.ZhongguoWuZhenXueZaZhi.2005;5(8):1592.Chinese.王洪新,蔡洁玉.癌症患者放疗前的心理状况调查.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592.

9TianFX,HuangM,YuW,etal.Psychoanalysisandnursingcareof40patientswithbreastcancer.SichuanZhongLiuFangZhi.1998;11(3):40-41.Chinese.田风贤,黄敏,余稳,等.40例乳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四川肿瘤防治.1998;11(3):40-41.

10ChenXF,ZhengF.Investigationand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self-imagedisorderafterbreastcancersur-gery.ShiYongYiJiZaZhi.2005;12(7A):1777-1778.Chinese.陈小凤,郑芳.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紊乱情况调查与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A):1777-1778.

11DingYL.Treatmentofdepressioninpatientswithbreastcancer.AnhuiZhongYiLinChuangZaZhi.2003;15(3):263-264.Chinese.丁言琳.乳癌病人抑郁症的治疗.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3):263-264.

12JiangHQ,ZhaiSJ,WuGY.Psychologicalresponsesandnursingstrategyofperioperativepatientswithbreastcancer.JilinYiXue.2005;26(9):919-920.Chinese.姜焕芹,翟淑娟,吴光月.乳腺癌围术期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吉林医学.2005;26(9):919-920.

13GuDM.Applicationofcomfortcareinbreastcancerpatientstreatedwithchemotherapyafteroperation.ZhongguoFuYouBaoJian.2005;20(3):379-380.Chinese.顾大玫.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379-380.

14LuYH,WangJX.Systematicnursinginterventiononpsychologicalhealthofbreastcancerpatients.XianDaiZhongXiYiJieHeZaZhi.2006;15(9):1236-1237.Chinese.鲁延红,王菊霞.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系统化护理干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9):1236-1237.

心理问题论文篇(2)

几年来乳腺癌病人逐年增加,病人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癌症患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心理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她们人格、情绪、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反应各有不同,下面从缝隙对象与方法入手,考察结果进行分析、简要进行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乳腺癌患者30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22岁,一般介于40-60年龄段。都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表现也各有不同。

1.2方法

有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记录病人处境、心态;调查只需回答有、无、程度

2结果

2.1

2.2乳腺癌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其年龄、性格特征、经济状况、社会及亲人支持、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系。其表现不同:年轻人担心1、2、3比较多;中年人担心3、7比较多;老年人担心4、6、11、12比较多。意志力强、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有3、6、7的心里。脆弱的人会有4、10、11、12的心里。早期乳腺癌的病人相对心理问题会少一些。

3讨论

乳腺癌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不同,一旦确诊为乳腺癌后,患者会出现怀疑、高度恐惧、内疚、焦躁不安等心理反应。另外,这个时期患者出现明显的信息需求,特别是晚期乳腺癌或手术效果不良的患者术后临床不良症状较多,而且身体机能状态也较差,很多患者出现严重抑郁、绝望、甚至有自伤的可能。恢复期主要是角色改变的不适应,应付复发的恐惧、社会交往障碍等。随着乳腺癌病人逐年增多,每一个病人都影响着一个家庭,而且乳腺癌病人都是女性,女性对于家庭、孩子影响巨大。同时她们也受着社会与环境的影响。由于大多乳腺癌患者多是中年人,对于中年人也分逆反型、恐惧型、暴躁型等。

3.1逆反型病人往往怕拖累家人拒绝治疗这类病人需要开导她。你可能无所谓,但是你必须为家庭着想,他们需要你。唤起良知,打消顾虑。恐惧型病人要耐心仔细与病人交谈,把病情诚恳地讲给他听并以其身边癌症患者的积极状态为例,让其看到真实病人康复状况。把紧张情绪影响疾病康复,心情舒畅、豁达开朗对疾病的康复的正面意义认真耐心将给他听,消除恐惧心理。

3.2恐惧型的病人得知患病后,会感到害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受他人的照顾,这样的现状让患者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自卑。护士应多关心,多与其交谈,告诉其乳腺癌并不是她所想的那么可怕、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是理想的,一样可以再次投入社会工作中,一样能取得成绩,护士必须用语言去打开患者的心扉,使其摆脱恐惧。另外,护士在照顾患者的同时,对表示充分的尊重,从而保持患者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是做好家属工作,通过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持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与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3.3对待暴躁型病人,我们不能以硬碰硬,要语言温柔,以诚相待,通过关怀逐渐感化。之后以柔克刚,慢慢渗透,指出发怒、生气对身体疾病的害处,鼓励他多到室外活动。多聊天等找一些使自己高兴的事做。对于爱美的乳腺癌患者要使其认识到利害关系,孰轻孰重。生命的重要与美好。

3.4对于固执的人,不做活检的、不手术的、不治疗的。了解她们的担心,一方面以具体事例做诱导,另一方面让其他患者现身说法,告诉她们这是必须的。面对现实,增强信心。尤其晚期病人,我们要极其重视其心理护理。如术后应告知患者手术目的已经达到,详细说明手术后注意事项,如鼓励并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以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讲解有关知识并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锻炼等,使之了解相关知识,消除负面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超级秘书网

3.5我们护士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同情心,也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言语技巧以及自控能力,对不同疾病、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恰当地运用表情、动作、体态姿势、语言等去引导,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在工作中要想与患者很好的沟通,关键是要把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把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适当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争取用最佳的服务面对这些乳腺癌患者,有的放矢做好病人的心里护理,并延长她们的生命。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论文篇(3)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

(一)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二)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三)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多数贫困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吃穿俭约,使得他们自惭形秽,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而羞于交际,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轻易袒露心迹,渐渐地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四)虚荣与依赖心理较强

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驱使,为了让别人瞧得起,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部分贫困生面对父母到学校探望,竟然向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惟恐给自己丢人。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在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妒忌、敏感与攻击心理较重

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他们。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贫困生的这种消极、冷漠、厌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会产生行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1.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设立网络心理辅导,在虚拟的空间内完成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救助。

4.加强心理咨询宣传。要营造心理咨询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观念上普遍认同和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1.宣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消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不满情绪。使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深对国家经济状况及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学生正视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解决经济困难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关系。

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困难观。教育贫困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可以定期邀请校友或校外的、一些在生活经历或创业经历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自身成长过程和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经验,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调整心态。

3.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的人。进行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对父母感恩的教育。学校和社会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逐渐使贫困大学生学会知荣明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教育贫困大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培养其珍惜岗位、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塑造其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的诚信品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4.树立贫困大学生中成人成才的楷模。要让典型引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排除虚荣心理的干扰。同时,教育家庭富裕学生,要真诚、主动地和贫困学生交往,热心而讲究策略地帮助他们,言谈举止注意分寸,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被施舍的感觉。

2.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联谊会等,让贫困生敞开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达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使贫困生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并借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

(四)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1.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助学机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和同学评议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等级(特困、贫困、一般贫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对界定结果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各种资助时,要确保重点、补到实处、补出士气。

2.发挥舆论作用,支持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主动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对贫困大学生献出一片爱心,使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拓宽助学渠道,提供就业支持。面对贫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应侧重于能力培养和就业信息提供两个方面。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应设多种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心理问题论文篇(4)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ArthurS.Reber在其编著的心理学词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或称心理保健),一般用来指明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在良好的调节和适应中起作用的,而不只是精神上没有疾病就行。”〔2〕ArthurS.Reber主要强调了行为和情绪的调节和适应性在心理健康上的重要作用。

郑日昌、陈永胜等总结了心理健康的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弗洛伊德学派大多持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把这种对心理健康的消极理解称为“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另一种是指心理状态稳定,具有抵御挫折、迎接挑战、适应环境的良好人格素质,使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持这种观点。这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理解,也可简要地概括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3〕

关于心理健康还有其他几种理解。〔4〕心理学家卡兹那切夫等人主张从身心功能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们提出,心理健康既是个体保持和发展生理和心理功能的过程,也是个体持久地保持劳动和社会积极性的条件。

社会学家波姆(W.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临床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心理正常范畴内的一对概念,而心理正常又与心理不正常相对,所谓不正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有鉴于此,并根据以上几种对心理健康的描述,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精神病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与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5〕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3.意志健康。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4.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5.人际关系的适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6.反应适度。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笔者试图通过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相比较来归纳出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特点。北京友谊医院宣教科提出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为:(1)智力发育正常(IQ大于70)。(2)情绪稳定而愉快。(3)意志力强。(4)行动协调,反应适度。(5)有良好的人际关系。(6)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6〕从幼儿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来看,两者的衡量标准基本一致,但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1.适度性。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发展性。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及其原因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有的问题和障碍。〔7〕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日益严重,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杜代章(1995)总结出目前我国幼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儿童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厌学等。这些问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严重地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发挥,阻碍着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DavidGilliland等人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影响(包括气质)、家庭因素(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婚姻不和、教养态度不一致)和环境因素(住房和经济不利)等。〔8〕通过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母亲怀孕时抽烟酗酒等。如儿童多动症、神经功能障碍等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

2.心理因素,包括气质和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等。如自卑和过分敏感等性格和情绪问题通常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等。大多数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以及学习上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心理品质以及家庭的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对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更多的是对父母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种家庭干预。可见,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四、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研究(Garmezy,1985;Rutter,1989,1990)显示,有三个关键因素可以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社会性和自主性;其次,家庭成员要温和,教养态度要一致;最后,要有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9〕幼儿的社会依赖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差,因此要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以及社会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很大,教养态度粗暴或不一致都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成员的教养态度不仅要温和,更要一致。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此外,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还应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园要建设良好的幼儿园班集体,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与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几个方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有行为矫正、游戏矫治、家庭治疗、动物辅助治疗等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1.行为矫正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学习原理,运用奖罚方法去改变或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幼儿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这一方法在幼儿的补偿性教育中已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相关研究均表明行为矫正法有良好的效果。〔10〕

2.游戏矫治法。游戏矫治法是指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获得情绪上的放松,最终认识自我,并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控制自我。其中,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则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而引起的问题较为有效。高峻岭总结出游戏治疗对幼儿的各种环境适应不良、攻击和反抗行为、焦虑或恐惧、情感调整障碍、自我意识异常、智力低下、残疾或学习困难以及精神障碍疗效显著。〔11〕

3.家庭治疗法。家庭心理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性技术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心理治疗首先对幼儿进行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再对问题幼儿进行家庭干预,对幼儿心理—行为障碍的治疗有良好效果。〔12〕

4.动物辅助治疗。动物辅助治疗是以动物为媒介,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使病弱或残疾个体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或者使个体通过有动物参与的活动,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进而能适应社会的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动物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幼儿的焦虑,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尤其是可减少智力落后、注意缺陷、脑瘫等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促进他们的发展。〔13〕

五、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比较薄弱,能够参考借鉴的文献比较少,相关的理论积淀不够深厚,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另外,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应用于实践。有资料显示,美国有11%的儿童存在心理健康损伤,然而他们却只能依靠并不有效的健康护理系统进行治疗。〔14〕不仅美国有这种情况,其他国家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实践的研究与应用。与此同时,受弗洛伊德学派“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的影响,国内外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研究长期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协调整合模式转变,形成了只重“治病”不重“发展”的消极研究思路。

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笔者发现当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1.研究对象全面化

心理健康研究最初关注的只是问题儿童,后来才对普通儿童进行研究,现在又加强了对天才儿童的研究。美国在1978年通过了《天才儿童法案》,各州开始关注天才儿童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那时指导的范围较为狭窄和集中,仅仅涉及优生的学业跳级或者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学业成绩不良等方面。现在学者开始从认识—学业需要、个人—社会需要和经验需要三方面来关注天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天才儿童提供心理指导和咨询。〔15〕

2.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相结合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最重要的是应用于实践,真正为恢复或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提供服务。随着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入,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心理障碍会对幼儿的未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于是,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英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CAMHS)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健康服务。〔16〕

3.研究本土化

目前学术界普遍注重本土化的研究,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美国和英国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比较显著,我国以及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也都通过修订量表等方式,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本国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本土化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幼儿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本土化方面,需要研究人员作进一步的尝试与拓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84.

〔2〕ARTHURSREBER.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93.

〔3〕〔4〕郑日昌,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38.

〔5〕张丽莎.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中国健康教育,2001,(3):154-155.

〔6〕蒋月容,孟庆玲.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J〕.小读者,2005,(2):57.

〔7〕邓萍.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EB/OL〕.〔2007-01-20〕..

〔8〕〔9〕DAVIDGILLILAND,PETERGALLAGHER,JOHNGROWCOTT.Developmentsin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services〔J〕.ChildCareinPractice,2005,(1):51-61.

〔10〕黄伟合.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2003,(3):475-478.

〔11〕高峻岭.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J〕.中华儿科杂志,2002,(5):271-273.

〔12〕JOELLENPATTERSON,LEEWILLIAMS,CLAUDIAGRAUF-GROUNDS,等.家庭治疗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

〔13〕宋玲,王雁.动物辅助治疗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9-93.

心理问题论文篇(5)

中职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上不了高中才读中职的,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学习差、品德差、行为差的不在少数。将这一群体成功转变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笔者在对某中等职业学校的7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及观察了解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学习心理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一)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

学习动机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调查表明,有63.41%的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而且有54.74%的学生忽略老师授课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教学要求或教学目标,学习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动力。此外,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认为学了没有用,结果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意学习。

(二)缺乏学习兴趣,不好学

调查显示,65%的学生不喜欢本专业二门以上不想学的课程,90%左右的学生有讨厌理论课程的倾向,不管是专业理论课还是公共理论课。中职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因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失去学习兴趣。进入中职后,各专业都有系列的专业课,专业课中抽象的理论多,能力要求高,部分学生由于原来基础差,开始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习跟不上进度了,学习中的问题也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其次,因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差,不适应课程难度失去兴趣。一些专业理论课的课程难度比较大,不容易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学生缺乏,加之在学习中见效慢,时间长,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次,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在报读时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该专业,结果不喜欢所学专业,从而失去兴趣。

(三)缺乏积极学习情感,不乐学

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种种情感称为学习情感。不少中职生对学习不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调查表明,64.37%的学生常有学习焦虑紧张,怕测试考核,情绪惶恐多思、抑郁沉闷等不良学习情绪体验;52.65%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情绪紧张,常担心被教师喊到回答问题。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如有的教师上课习惯于“注入式”、“满堂灌”,使许多学生雾里看花,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长时间消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不乐意学习。

(四)缺乏学习意志,不勤学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表现在学习活动中的种种意志就是学习意志。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近70%的学生缺乏恒心,学习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就退缩,屈服于面临的困难,以致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由于意志力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失败多于成功,造成恶性循环,越学不好越没毅力去学,对某些知识的学习不能坚持到底,结果学习效果不佳。

(五)缺乏良好的学习性格,不善学

性格是人对现实性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并对之发生影响的性格称为学习性格。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据调查,当问到“你是否善于质疑或多发问”时,有54.57%作了否定回答,遇见问题不问,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无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62.08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表现为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结;65.34%的学生不善于安排和调整学习时间,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68.83%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74.71的学生不关注老师平时授课时强化的内容与例释,课内不做笔记,或根木不知如何听课;有62.23%的学生不会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等等。这些说明他们学不得法,不善于学习。

二、中职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严重阻碍了其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影响其就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何帮助他们超越学习心理障碍,促进健康学习心理形成呢?

(一)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一是帮助学生确立个人目标,并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确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就可以避免无目的、无方向的生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比如: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时可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目标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确定个人目标的意义,然后以班集体或小组活动的形式确定学生的个人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达到个人目标的途径,将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二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激发学生动机中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但教师应担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掘学生潜能的责任。教师首先应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目标,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教育目标和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掌握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注重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创设,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个人的成绩、个人的独特方法和能力上,而不要强调与别人进行比较,应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再次,教师要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新理念。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即使有点滴进步也要自我奖励,这样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最后,帮助中职生实现角色转换。初中阶段,在有些师生的眼里,他们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影响着他们的自尊、自信,对课堂学习反感、敌对。进入中职学校后,让他们改变过去的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如担任班团干,学生会干部等,让他们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实现积极改变。

(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传授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时,教师要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为津津有味的学习。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注意深浅得当。要求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要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学习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此外,培养学习兴趣,要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与爱好的机会,激活他们的成功欲望。

(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不少中职生当中,有的学生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同学寻求答案。教师要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还要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使之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四)帮助他们排除消极情绪影响

中职生对学习有某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这些情绪、情感问题往往是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阻碍学习,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手段设法克服学生的焦虑与恐惧情绪,还要有效帮助他们减少逃避或回避心理,尽量防止和消除对抗或抑郁情绪的产生。

(五)塑造他们的良好个性

在塑造良好个性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长辈要特别注意关心、鼓励他们,要善于发现中职生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们有成就感。二是增强意志品质。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迎接困难,鼓起克服障碍的勇气,懂得怎样去排除障碍,征服挫折。要经常为他们创造问题情境,不断克服困难,以培养其意志品质。三是提高适应能力。不少中职生在个性及性格上有问题,如内向、孤僻,行为幼稚、不成熟,不愿意与同伴和教师接触、交往,在学校活动中退缩等,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学习效果差。教师要帮助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适应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鼓励他们与同学交往,为他们提供独立办事的机会,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温暖等。四是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中职生就业难”是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要消除这种悲观消极的心理,就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工作,及时向学生公布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鼓励学生树立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雄心。

当然,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并非只有上述的表现,其解决对策也有其多样性,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他们正确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坚信,只要立足实际,齐抓共管,就一定能够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双赢局面。

心理问题论文篇(6)

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专攻心理学的岳晓东博士提出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灰色区”概念,认为心理正常的“白色”和心理不正常的“黑色”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且世间很多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表现为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焦虑心理和变态人格等。成教大学生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群体,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不适。

1.破茧成蝶的学习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相互影响。成教大学生生源复杂,有的是为圆大学梦的成年人,有一些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继续深造的“专升本”学生,还有一部分是追求“一专多能”的第二学历的学生。他们大多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渴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成教大学生中也有部分人存在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这部分人学习无动力,有的是奉父母之命不得不学习;有的是为了寻找出路和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为自由散漫,缺课逃课现象相当普遍,考试舞弊现象泛滥,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总之,“学”与“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学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2.归属感差,自卑心理重。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心理学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成人大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自我价值否定性倾向明显。首先,成人大学生或者是“老大不小”上大学缺乏年龄优势,或者是高考失利,失败的阴影总是笼罩心头,接受成人教育只不过是无缘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其次,“成教大学生不如正规大学生、成人教育文凭不如正规文凭含金量高”的社会舆论消极影响也容易使成教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校对普通大学生和成人大学生实行两条线管理,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毕业生则另眼相看。一些学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长期压抑自己,“危机感”强烈,很难在家庭、学校、社会找到归属感,容易产生的偏激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

3.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恐惧时有发生。成教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在校学习时间短。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校生规模。但是,成教大学生啃的却是普通本、专科生教材,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大,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一些成人大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的责任,工作、生活、学习的多个角色甚至是多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交友、恋爱、婚姻的选择,面临经济拮据的窘境,遭遇价值观念的冲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成教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要面对更多的学习、就业困难,遭遇更多的挫折与失败的考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如果调整不当,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然而,一些普通高校对成人教育认识不够,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对成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普遍偏低。

1.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成教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短,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一些人认为专业教学是硬道理,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有可无,于是,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纳入课程体系,而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的宣传替代了事。个别高校在成教大学生中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时少得可怜,教师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论传授和简单的心理测试,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与可操作性特点也无从体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当然很难达到。

2.心理咨询边缘化。一般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成教大学生很难享受这些资源,因为成教大学生的面授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这些时间不开放,各高校函授站(点)则没有条件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理论界对成教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边缘化。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成果不少,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专门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文献标题为《成人教育心理咨询》学术论文,检索时间是1987~2008年,没有任何相关记录;再检索标题为《成人心理咨询》的内容,结果只查到2条相关记录。尽管很多成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年龄相仿,但经历不同,学习环境不一样,甚至前途也会有很多差别,因此心理反映和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恐怕收效不会明显。

3.日常管理程序化。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招生、学籍、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站(点)审核等工作,各院(系)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学员的日常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分工协作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是分工容易协作难的尴尬局面。一些高校的教务、党、团、学工部门很少参与成人教育管理,教师往往临时聘请,没有专职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中党团组织不健全,计财部门只管收费,后勤部门会因宿舍紧张而安排成教大学生临时租住在校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然难觅成教大学生的踪影,成教大学生似乎总是高校的一个匆匆过客。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产业,成人教育只是学校创收以改善教学条件的手段;或者认为成教大学生有工作单位的关心,学校不应过多操心。于是,报到缴费上课—考试毕业成了成人大学生活的全部流程,程序化的管理非但无法抚平成教大学生昔日的失落感,而且由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至由于这种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弃。

成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康的心理是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因此,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帮助他们调整心理不适,化解心理矛盾,排解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

1.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的平台。“所谓‘教书育人’,‘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须‘育心’。这样看来,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个‘育心’的过程,即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1]。对于成教大学生而言,“育心”的工作显得艰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专门的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针对性强的教材,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举步维艰。因此,根据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当务之急。第二,迫切期待心理健康教育能走入成教大学生的课堂,保证课时,注重实效。该课程一方面为成教学生提供关于心理卫生与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结合成教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心理测量、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咨询是在吸取传统心理咨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线即时服务、BBS论坛、E-mail邮件等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开放性,成教大学生不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而吃“闭门羹”;网络具有隐蔽性,来询者可以逃脱熟人的眼光,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释放心中的压抑、苦闷,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了成教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然也应做到网上。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听说过网络心理咨询”的不到被调查者的15%,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网络心理咨询等同于网络聊天。在了解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后,近40%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帮助的需要会考虑网络心理咨询”,但他们对于咨询的效果表示“没有明确把握,试试看再说”。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优点使它更容易为成教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这一全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宣传,避免误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咨询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达到“助人自助,化痛为通”的目的。

3.实施人本化的管理。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像对待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和爱护成教学生。如财务部门体谅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当前成教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缓收或减免特困学生的学费;任课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学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就业部门尝试为成教大学生构筑就业的平台,用真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抚平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工部和团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组织成教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优化心境,让成教大学生学会“用勇气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变的,用理智去区分可以改变与不可以改变的”[2],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心理问题论文篇(7)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3)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对策与措施

1.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开始,高校就要培养他们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在大学四年中,为他们制定一个个目标,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取得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报关员、营销员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等。

(3)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进行相应的体验式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式的培训,培训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可采用体验式培训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职业生涯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就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技巧,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主要应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3.大学生要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

(1)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2)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3)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4)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5)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参考文献:

[1]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4(1):408-410.

[2]刘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67-68.

[3]王永进.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2005(1):16-18.

[4]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5(2):40-41.

[5]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心理问题论文篇(8)

写作过程是一个完整有序而又交错复杂的写作心理流程。张蕾主编的《写作心理学》中指出:“写作活动包括着双重的流动过程,一方面是从积累生活、拟写提纲、文字表达到美饰修改的外部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从心理积累、心理萌动、心理孕育、心理物化到心理完善的心理活动过程。当外部流程由一个步骤走向另一个步骤时,内在心理流程也由相应的环节推向另一个环节。”在探究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时,我们把写作过程分成五个阶段。

(一)写作的心理储备——积累阶段:惰性让学生的题材库“长期亏空”。

积累阶段的惰性心理主要表现在观察惰性和思维惰性两个方面。许多中学生由于害怕观察的艰辛和浪费时间,不愿意付出劳动,或者是长期性的无意识观察身边的世界,于是便形成一种观察的惰性心理。调查表明,有56%的学生认为生活面太窄,学校和家庭构成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使自已提起笔来,便感觉“无话可说”。虽然这是一部分的客观原因,但事实上中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都生活在一种“题材环境”中,日常琐事是写作的题材,小巷轶事是作文的源泉,甚至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信息等都遍布写作的材料,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只是因为观察惰性的作祟才使学生有“没啥写”的处境。另外,有些学生虽然通过观察收集到一些感性材料,但又受到思维惰性的影响,不愿去动脑筋,努力思考,分析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内涵、价值和规律。只是随便把客观事物与现象往脑子里一装了事,缺乏一个理性的积累,散乱的材料很快便成过眼烟云。结果在需要写作材料时,便会出现捉襟见肘的难堪局面。

(二)写作的心理萌动——审题阶段:不安和模糊混乱使学生无法找到写作的切入口。

审题阶段既包括对感性材料的满怀情感的进一步认识、筛选和过滤,也包括对感性材料所作的心理完形。审题过程是包括在老师布置作文题和要求到构思前的一段心理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安和模糊混乱的心理。

在老师布置作文题和要求时,学生立即接收到一个写作信号的刺激。一旦老师的要求和学生的好恶发生矛盾时,学生接收的刺激就会引起心理上的不良反应。比如老师要求写作的文体不合学生“胃口”,或是在字数上相差甚远,或是要求的文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的话,学生必定会产生不安,感到无从下手。同时,学生在筛选、过滤材料的心理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审题的技巧掌握不够或理解能力不足,令其无法人繁杂的生活材料中筛选适合的材料,使学生产生模糊混乱的心理,影响了写作材料的选定和以后的几个写作阶段的心理状况,乃至写作成品的质量。

(三)写作的心理孕育——构思阶段:焦虑和压抑使学生无法在脑子里谋篇布局,形成成品的骨架。

构思阶段是写作心理流程的中心环节。构思是思维最活跃和心理变化频繁的过程,在这心理的孕育中存在不少心理障碍,其中以焦虑和压抑最为明显。调查表明,有22。7%的学生在构思过程中有焦虑的心理。

高焦虑和低焦虑导致学生思维认识和思维创造的闭合,甚至导致厌恶作文的心理情绪;对学生的写作构思有着消极的影响,包括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少有“灵感”出现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这样,在焦虑中的学生不可能将作文的“框架”搭好,更不可能打好腹稿。

压抑是构思阶段的另一种心理障碍。调查表明,有压抑感的学生约占27%。这里的压抑是指由于外界的干扰而造成学生写作构思上的压抑。外界的干扰比较常见的是社会、家庭和教师对学生的过分要求,而使学生形成写作心理上的压抑。调查表明,有50%的学生认为写作的目的在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对付升学考试。由于外界的干扰,写作对于学生来说便是“要我写”而非“我要写”,是被动地写而不是主动地写了。

(四)写作的心理物化——传达阶段:各种心理障碍积重难返使成品粗制滥造。

传达阶段也叫表现,即把内在构思用文学符号表现出来。在传达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最为复杂,而存在的心理障碍也是最多的。如果在审题阶段产生的不安和模糊混乱并未消除,在构思阶段产生的焦虑和压抑未得到缓解,那么这些心理障碍可能被激化,使学生积重难返,使学生在进行艰苦的表达劳动的同时,还要受到多种心理障碍的缠绕,从而产生烦躁、厌恶等严重影响表达和写作效果的心理。致使学生在未审好题、立好意、选好材、构好思的基础上慌忙下笔,要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是开不了头,或将有关题目的素材“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写成的成品必然存在文不对题,详略不当等毛病。

(五)写作的心理完善——修改阶段:自卑感使学生无法完善成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仍然产生、存在自卑等障碍。调查表明在修改阶段中有自卑感的学生占很大比例(约53%)。由于学生在传达阶段未能够很好地生产“初成产品”,与自已所期望的相差甚远。于是,他(她)在传达后的自我修改更会受到自卑感的侵袭;或是在老师批改后,他(她)无法接受批评,回想起自已很少或没有过写作成功的实践体会和获得成功的心理快慰,留下的只有老师的冷遇或同学的白眼,于是,他感到“技不如人”,在参照意见修改时便无法摆脱自卑阴影的笼罩。这样,他就不可能按自己的期望和老师的意见对文章进行美饰和完美,最后的成品还是低层次的产品。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卑感就会越来越强烈,对写作也失去了兴趣。

在以上的五个阶段中存在有一些不利于写作顺利进行的心理障碍,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指出的每个阶段的学生心理障碍并非只发生在那个阶段,比如惰性,不少学生在整个写作阶段都或多或少存在,他们不仅懒于积累,而且审题、构思、传达、修改也敷衍了事。反过来说,某个阶段产生的心理障碍也不只限于文中所指,往往是多种心理障碍的缠绕,只是在某个阶段都有所侧重罢了。而且,各个阶段的心理障碍是相互影响的。

另外,还有一种心理障碍却是始终存在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它在五个阶段中都会以不同程度出现,而且它的存在还会导致其它心理障碍的产生,它就是写作挫折感。调查表明60%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写作中都有过挫折的心理体验,其中又有一部分学生(约占13。3%),经常有这种感受,而不能自拔。学生写作挫折感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教师造成的,有些教师评分过严,学生在写作中期待不到什么成绩,花费了心血而看不到成功。长期性的屡战屡败,屡写屡挫的“感知”无疑向许许多多自尊心理异常强烈而且又很脆弱的学生的心理投下难以驱散的阴影。如果这种挫折“感知”没有得到适时的迁移和补换,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便在写作中出现“梗塞”,不安、自卑、焦虑和压抑等心理障碍也随之而来,并愈演愈烈。

消除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建议——写作氛围:靠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来营造;写作指导;靠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写作主体:靠中学生优化心态,用行动实现目的,在满足中获取写作,以克服写作障碍。超级秘书网

总之,变畏惧作文为喜欢作文。也就是说要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认为,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为解决学生“没啥可写”的普遍问题,我们在具体写作训练中,第一,要指导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紧紧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特征,以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事。以自己最深切的感受和体验为基本内容,来命题立意。形成一个熟悉、宽松能够激趣、引起联想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和要求。第二,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实际上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粗劣到精严的发展过程。比如,在“命题作文”时,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具体、固定、一下子把题定死的做法。命题范围要宽泛,先是宏观把握。可以是某一类人,某一类事,某一类议论,某一类思想。题目松了绑,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有一定的自。然后,让学生在老师指定的目标范围之内,结合自己熟悉的题材去具体命题、写作。这样做,缩小了老师具体命题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差距,缓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感觉到写作不是可怕的事情,自己也能够写作。再如,写作的初始阶段,对语言驾驭能力,遣词造句,推敲锤炼,也不可苛刻要求,赶鸭子上架,要循序渐进,逐步地加工提炼,精益求精,逐步地向高标准迈进。第三,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训练目标,方法要切合实际,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大而空、漫无边际的目标、方法,只会让学生如坠五里云雾之中,把学生拒之门外。在这方面,实践证明,让学生从课文里边学作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学语文教材是专家选编的名家作品,估且不论。作为教材,有老师讲解,有学生阅读,有思考、有作业,因此,从标题到立意,从语言到段落,它毕竟是学生最熟悉的作品。结合语文教学,我们在作文指导时,让学生从课文里边学标题,学开头结尾,学构思立意,学遣词造句,学细节描写。这样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看得见摸得着的写作训练,学生在写作时自然会产生相对轻松之感。不仅如此,语文教学与作文指导紧密结合,相辅相承,学以致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都是有力的促进。

参考资料:

[1]刘建祥郑建伟《全程写作训练论》《写作》2002年10月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杨颖《论作文的定势与创新》

[4]篮秋燕《试谈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心理问题论文篇(9)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世外桃源、天外净土,然而就在这一方圣土之内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目前困扰着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样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间;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评价会有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且此年龄段是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段,即处在心理断乳期,因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1、理想与现实方面。大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且一般理想比较高,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有时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没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鸣惊人,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自尊与自卑方面。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高中时期的尖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因此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

3、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初进大学的新鲜感,丰富多彩的

大学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却黯淡无光,他们对学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

4、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相当多同学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有危机感,但真正学起来仍然没劲。加上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少同学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了。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5、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大学生们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他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不少同学将人际关系不适列为仅次于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少数同学甚至产生社交恐惧,部分同学则因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或矛盾,不会处理而十分苦恼。

6、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趋向成熟的阶段,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致使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识的匮乏,他们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梦、性冲动后产生罪错感,少数同学甚至因此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中的情感纠葛,或失恋后承受不了压力而轻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7、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作为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特定的成长环境以及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

8、情绪心理和挫折心理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他们容易受外界和暂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且难于控制,因此他们对因考试失败、交友受挫、失恋、择业失败而引起的挫折情绪体验表现出承受力低的倾向。

9、择业心理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择业心态。诸如:择业恐惧心态,表现在不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面对“自主择业”不知所措、甚至恐惧;盲目攀比心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心态,表现在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功利化和经济化;择业过程中的心态失衡,如择业中的自卑、嫉妒、焦虑等。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普遍现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约占1%,且该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要从学生自身出发:

1、坦然面对

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必如临大敌疑神疑鬼,有些人在情绪上出现一些困扰,或者在身体上出现某些不适就如“惊弓之鸟”,担心焦虑造成“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其实心理健康也和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应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坦然面对。

2、别急于“自我诊断”,也别讳疾忌医。

心理健康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复杂,切勿盲目的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而急于对号入座。弄清问题虽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成长中的困扰或矛盾”,不必杞人忧天,而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并与同学、朋友、老师或者家长沟通。

3、转移注意力,调整生活规律。

心理问题往往是越关注便越觉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问题不放,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中,调整生活规律,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1、要建立一种“生理-心理-伦理”三理结合的,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们要重视心理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此外,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旨在提高全体同学综合素质的模式,在各大学深入开展的时候,要通过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和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以下12个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1、树立人生的航标-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2、建立真实的自信-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3、塑造健康的人格-个性与心理健康。4、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习与心理健康。5、开拓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与心理健康。6、学会与他人相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7、审视象牙塔里的“闪电”-恋爱及性心理与心理健康。8、为心灵创造一片明朗的天空-情绪与心理健康。9、锤炼不折的脊梁-挫折与心理健康。10、成功地走向社会-择业求职与心理健康。11、了解你自己-心理测验与心理保健。12、学会求助与互助-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要建立全方位、多类型的心理教育和服务机构,并组建一支多元化、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各高校至少应有三种类型的机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各院系或各年级的心理辅导小组、学校医院或与附近医院联系建立的学生心理门诊。同时我们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要建立一支由教育专家、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及学校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以兼职为主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采取在职培训的方式,逐步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试行资格认定制度,规范上岗管理,使这支队伍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保证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服务更加有效地开展。

4、心理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要有机结合。我们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整个大学阶段和大学校园内外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等新技术也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被广泛采用。这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走向社会的激烈拼搏和竞争是很有益处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只有动员广大社会的力量才能让大学生在健康的心态下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毕业以后能够马上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论文篇(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不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也与日俱增。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不仅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是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对于积极开展心理干预,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应激问题

这主要在新生中表现突出。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较大,会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等等。

1.2自我认知失调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作为象牙塔的骄子———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高手如林,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

1.3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的问题,不少人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环境的变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又会加深这一矛盾。还有极少数学生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和技能,经验不成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陷入孤独境地。

1.4生活上的挫折

一些偶然的因素,带给某些大学生生活挫折,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诸如失恋、失去朋友、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等。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到过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耐受性比较差,从而造成他们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

1.5择业的难题

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变化对受“进入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就可以端铁饭碗吃皇粮”的传统观念影响,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弱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呈多样化趋势。但经归纳梳理,不外乎生理、心理、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社会环境

大学生善于思考,知识层次较高。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项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毕业分配制度的变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增多,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从而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社会上表现的腐败、堕落的各种负面现象也同样摧残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出现了道德的滑坡。

2.2校园环境

大学既要求学生们能够生活自理,又要有团队精神以及奉献精神。但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不习惯集体生活,因此,普遍感到孤独寂寞,压抑和焦虑。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中学生相比更为广泛、更为深刻,角色呈现多元化。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其个性的差异更显突出,其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较少,要想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既需要娴熟的交往技能,又需要积极的交往模式,他们常常为人际交往而感到困惑。学生们如果无力自行妥善解决或缺乏交往技巧和能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3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它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结构及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父母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与他人交往中担心自己的行为表现被人指责,害怕失败,以至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避免别人的否定上,过分地苛求自己的行为表现,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家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出手大方可以潇洒地和同学交往。不少贫困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2.4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不仅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而且还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差,就很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出现焦虑、忧郁、退缩及自我否定等负性心理,最终导致学业失败。一些大学生随着思维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出现了心理活动的闭锁性,但内心深处又强烈呼唤着友情,渴望得到理解,非常希望通过相互交往增进友谊,从中发现自我,理解他人,这种矛盾心理使他们处于焦虑、压抑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应当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管理体系。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重视心理素质教育,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从新生抓起。高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并且指导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控等方面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达到排除学生心理障碍、顺利成才的目的。高校应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如学报、校刊、广播、网站等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同时不定期的举办组织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组织大学生参加各项有益身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通过开设心理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为学生全方位地提供倾诉场所,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给予指导帮助,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3.3注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内自然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人际环境,使大学生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人格的升华,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立还需动静结合,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3.4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有利于子女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对预防青年期发生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会遇到学习、择业、人际交往以及恋爱等心理困扰,更加迫切地需要家长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帮助。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应主动与孩子联系,让他们感受到父母随时都准备提供建议和帮助。

3.5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重视健全人格的养成。

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个性扬长避短,使他们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和适应,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面前,能够进行心理自助,进而走出“精神低谷”,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使得进取人生、快乐人生、智慧人生成为每个当代大学生的健康追求。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综合地把握自己,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情绪反应适度,主动有效地适应学校生活与社会环境。

3.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校应将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大学生应当丰富业余生活,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7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开展积极的危机干预。

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宏观上把握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微观上掌握有心里障碍的学生,实现跟踪、控制,就可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心理档案中筛查出来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心理问题高危学生进行主动的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应发挥多方力量,实施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素质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参考文献:

[1]舒为清,董强,曾琳,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06,1:6-7.

[2]郑凤敏,王永柏,徐海春,等.不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096.

[3]常涛,张正明.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4):24-25.

[4]刘传新,杨彦春,张丽霞,等.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三维人格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122.

[5]邢志国,葛艳春.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6,3:136.

心理问题论文篇(11)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新问题

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职校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职校教育阶段是职校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生心理新问题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新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喜好,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把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4.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布置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5.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惧怕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情感心理新问题

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轻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经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职校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和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也有一些职校生经常性的大惊小怪,给人一种装腔作势、无病的印象。

2.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就其实质而言,职校生的冷漠是多次遭遇严重挫折之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不少情感冷漠的职校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有人说职校生情感世界中的“冻土层”很厚,因为在初中阶段老师关爱的“阳光”照耀到他们的时间不仅短而且热量少。国外心理探究者指出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这在职校生中表现更为突出。

3.感情轻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校生群体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深受伤害,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预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些职校生稍遇挫折,就觉得受不了,产生“还不如死了为好”的厌世心理。出走、打架、斗殴、自残、轻生等现象在职业学校并不少见,也说明职校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薄弱。

4.情感严重压抑,情堵体验消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是进了大学的门,才有前途和出息,进入职业学校,等于是成才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被判定“下场”或没出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职校生的心理压力增大,经常有身心疲惫感,觉得自己活得真累。非凡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职校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轻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新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职校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职校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职较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依靠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职校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定,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哪些事情对自己人生发展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在目前又是次要的。面对快速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可以说职校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3.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职校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职校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可以说,和普高生相比,职校生的人格尊严新问题比较突出。

4.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急躁、敌对、依靠、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职校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并不少见,性、分裂性、戏剧性等人格障碍倾向在一些职校生言行举止中也有明显表现。

(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自我心理新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和别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1.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部分职校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经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经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轻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

2.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一些职校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正相反,许多独生子女职校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的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故意捣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

3.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在职业学校生活中,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职校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不少职校生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为时时处处事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却很少自觉地关心他人和集体。

(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人际心理新问题

职校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和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而职校生的人际心理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1.社会往萎缩。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自然在以学业好坏为标志的学校、社会里,职校生就是笨孩子、傻学生,座位是在教室的后排,上课没有被提问的机会,根本没有参加学习竞赛的可能,有些老师和同学都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一些家长甚至不答应自己的孩子和职校生来往相处。进入职业学校后,一些职校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仍然心存疑虑,总是怕这怕那,尤其是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和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往,甚至希望自己和世隔绝。

2.异往上的行为偏差。随着性意识的觉醒,职校生已经逐步度过了异性疏远期,而走进了异性接近期。他们渴望和异性多接触交往,和异性谈话交流会觉得十分兴奋,和异性在一起活动感到非凡兴奋、愉快。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往关系。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职校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职校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职校生品德心理新问题和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

3.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由于初中阶段不良的师生关系,经常被老师忽视、排斥、指责,一些职校生对职业学校的老师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或压抑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怀疑老师会和自己有意过不去,想和老师亲近但又怕受到冷落。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对待和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形成对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

4.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代际冲突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而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所谓的“代沟”、“代差”新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不少职校生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轻视父母的存在和价值,和父母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行为冲突。

5.网络交往失度失范。一些职校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需要的满足,便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如今,不少职校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交往,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在网络世界里,更有一些职校生有一种“非凡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违反网络交往道德规范,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灌水”、网恋或多角恋等比比皆是。沉溺于网络交往轻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性心理新问题

伴随着男女两性身体形成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处于青春期的职校生性意识和性情感已经开始萌发,希望多了解性的知识,但又怕别人发现或讥笑。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职校生带来所谓的“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扰”,产生不少性心理新问题。

1.性征体相的烦恼。第二性征的出现,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青少年的“第二次诞生”。许多职校生总在为自己性征体相的不如意而烦恼,担心自己的形象不佳。不少男生常反问自己摘要:我的长相怎样,是不是具有成熟男子汉的气质;而女生常反问自己摘要:我的外貌如何,有没有青春女性的现代风度。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就会兴高采烈、兴奋无比;一旦获得别人的否定性评价,就可能伤心烦恼不已,甚至茶饭不思。职校生中的“追星族”比较多,明星偶像崇拜热一浪高过一浪,内在原因就是要寻求一种莫名的身心补偿,摆脱困扰自己的性征体相的烦恼。

2.性心理反应过敏。有些职校生经常被原始的望所困,对性新问题过于敏感,表现为过分热衷于性知识的引诱,过多阅读性描写的书籍,喜欢谈论性的话题,传播一些性的笑话,沉湎于性的想象或性的“白日梦”。有些职校生养成了习惯性的等行为,经常自责不已,有着强烈的罪恶感和负疚感,生怕别人识破自己性方面的隐私或秘密。对于遗精、月经等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不少职校生缺乏科学的熟悉,产生惊恐、迷惑、羞涩、精神恍惚、焦虚不安等心理反应。

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的望比做火药库,如不加引发,保管得当,则能够保持平静,相反,则可能引起强烈的爆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不少职校生出现的不良品德或行为新问题,追根溯源都和自身性生理、性心理或性道德方面存在的新问题有关。这也说明进行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青春期教育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择业心理新问题

择业就业是当前职校非常关心、非凡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择业就业是职校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

1.择业依靠退缩心理。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职校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对于职业学校承诺保证毕业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职校生往往是十分喜爱、情有独钟。这也说明不少职校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

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一些职校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职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足、没喜好,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长吁短叹、愁眉苦脸。

3.择业思维定势心理。一些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社会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职校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