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美国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00

美国文化论文

美国文化论文篇(1)

    孤独的英雄并不完整,爱情是电影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哪部电影中,或多或少都有爱情的影子。完美的爱情与家庭更是美国电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笔。诸多经典如《泰坦尼克号》《当幸福来敲门》《拜见岳父大人》都充分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永恒与伟大。尤其在911事件以后,美国人彻底改变了生活人生观念,他们相信:爱与亲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家庭是最温暖的所在。所以,讲述爱情与亲情的电影无疑有着拉近人与人距离的神奇力量,这类型的电影往往更有亲切感。

    随着信息爆炸的逐渐加剧,美国电影利用其独特的生命力,逐渐吸取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传统元素与演艺界人才。有如同《花木兰》式的中国传统故事,也有类似《功夫熊猫》等经典中国元素的形象塑造,美国电影将这些小众元素加以包装推广,让来自各方的民族特色全球化,从而达到自身经济利益的提升。这种蚕食他国文化并予以改造与加工的方式为美国电影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入,也为出产科技型的大片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美国电影的吸取性与包容性让题材和内容多元化,这也使美国电影在全球影视界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能够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

美国文化论文篇(2)

回顾美国的宪政 发展 历程,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布什和戈尔之间展开了美国 历史 上首次总统选举诉讼大战。法庭辩论激烈,意外不断,在佛州还出现了选民示威的情形,但全国并没有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在联邦最高法院裁判布什当选后,包括戈尔在内的很多美国人并不接最高法院的最后决定,但他们接受了最高法院裁决的程序和制度。0也许我们能从这样一个案例中发现美国宪政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宪法文化”对这次大选诉讼的平静结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宪法文化?美国的宪法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内容和精髓又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宪法文化的含义

目前学界对宪法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宪法文化通常是指“以宪法为媒介的,与国家具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创造性领域”0,“是宪法价值的一种体现,反映了宪法的文化背景及其社会基础。WwW.133229.cOM”0也有学者认为“宪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文化包括3个层次:(1)表层的物质文化,包括宪法文本、宪法规范、宪法设施等:(2)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宪法制度及机构等;(3)深层的精神文化,也称狭义的宪法文化,包括宪法观念、宪法心理和宪法意识等,其核心是宪法意识。”0但笔者认为,这些定义或过于晦涩难懂,或赋予宪法文化过多的内涵,笔者比较赞同王希教授的定义,“宪法文化是-种以遵从宪法、尊重宪法为基础的 政治 氛围和政治行为。”宪法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应当有它自己的精神内核,即我们培育自己的宪法文化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王希教授所做出的定义给了我们答案,即当代宪政国家无一不希望自己的宪法得到遵守和尊重,否则宪政便无从谈起。此定义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我们培育自己国家的宪法文化就是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当宪法与公民的生活紧密相联、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上、靠的住的 法律 工具时,他就不再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圣旨,也不再是一种形同虚设的摆设,而成为一种行为规范的尺度,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集合,一种自愿的或强制性的心灵习性了。”0我们知道,我国有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宪政起步较晚,所以同美国相比,我国的宪法文化的培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了解美国的宪法文化或许对我国宪法宪法文化的培育有益。那么,美国的宪法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美国基督教文化‘性恶的影响

第一,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而“性恶论”是基督教文化的理论基础。根据基督教《圣经》中的神话,由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中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便对上帝犯了原罪。自那以后,所有的人类就具有恶的本性。性恶论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的欲望是贪婪的;第二,人的天性是自私的。这两点正是是社会上种种恶行存在的人性根源,如果顺其发展,必将使社会陷入混乱之中,最终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人们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而是只能依靠自己。这种思想的直接后果就是促进了公民权利观念的产生,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首先是通过宪法来实现的。所以,宪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另外,由于人是贪婪自私的,要控制人类这种恶的本性,必须仰赖凌驾于个人和社会之上的政治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国家权力。然而,国家权力又容易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重大威胁。因为美国人认为,由于人性是恶的,那么,执掌国家权力的人就有可能滥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为了防止这种公共权力被滥用从而给公民权利造成损害,因此有必要对国家的公共权力进行制约,而对国家公共权力进行制约的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权力分化,然后以权力制约权力,即强调国家公共权力之间的分权与制衡。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就是宪法文化的基本精神。由此可知,“性恶论”对美国宪法的创生起了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有限理·思维的影响

美国基督教文化还传递了一种“有限理性”思想,即任何人都不是全能的,都只能做有限的事情,包括政府在内。特别是在近代社会,政府的职责主要定位于公共性事务,解决公民生活中的外部性问题。因此,在通读美国宪法文本后,可以看到政府权力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它的职责主要在于管辖公民的世俗生活,公民的精神性生活由教会引导。这就不难理解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有限政府”的文化内涵。“有限”必然导致分权、合作、制约、平衡。其次,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在实践中展现出的经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公民权利对权力制约的积极性。通过公民启动宪法案件诉讼机制,通过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权利驱动权力,归根结底是权利理性与权力理性的合作互动。最后,宪法本身也是有限的。在宪政实践中,在某种情况下,也会遇到按宪法要求去做会产生明显不合理的结果,但不这样做又会损害宪法制度的两难困境。宪法的有限性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要选择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制度权威。因为,从长远来看,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三)以普通法为中介的“自然法”理念的影响

美国人主要由欧洲移民组成,在欧洲移民中,英国人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美国独立战争以前,殖民地的司法机关已经广泛采用普通法来办案而强化了普通法的根基。来源于习惯法的普通法使得殖民地人民形成了尊重法律的传统,并开始形成法治主义精神,养成依法办事的风尚。司法权威牢固地树立起来,在美国几乎出现的任何政治问题最终都以司法的方式解决。美国这种法律思想是英国的普通法与欧洲大陆的自然法思想相结合的产物,确认了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认定由人民制定的宪法是最能够反映自然正义的法律的观点,宪法可以作为检验制定法的标准,从而形成了美国宪法这种特殊的地位。建立在自然法观念基础上的美国宪法成为了评价现有法律正义性的理性标准,推动了美国法律文化的形成,并加速了美国宪政进程。

二、美国宪法文化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饨理屏蔽”为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

自l783年独立后,美国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和平、(有意)与欧洲大陆隔绝的国际环境中,除了1812年战争外,欧洲列强也没有入侵过美国本土。南北内战中欧洲国家也没有武力介入,给美国人足够的机会来解决内部的宪政危机。联邦的胜利最终防止了国家的分裂。2o世纪除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外,美国的国土安全一直保持到2001年的“9.11”事件的发生。这种极为少见的“地理屏”使美国宪政制度获得了一个相当长的、相对封闭的、不收外国干涉的发展环境使得美国面临的一系列宪政难题得到解决,包括政党的出现与其在宪政结构中的定位、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统一、联邦权威从小到大的发展、联邦与州政府的争权、地方自治的保护、公民认同的建立、社会极度不公正、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失调失衡等。

(二)市场 经济 的 发展 对美国宪法丈化的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就在发展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以市场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以较为健全的市场体系为经济过程的重要枢纽的经济运行体制。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自由经济,契约作为人们在市场经济交往的主要手段,必然催生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反映在美国的宪法文化中,就是对公民权利的重视和保护。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波动性,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导致社会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的爆发,阻碍或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正式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在宪政发展过程中由小到大变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多元利益集团间的斗争为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结构基础

在古代欧洲国家的社会结构中,君主、贵族和第三等级是一种契约关系。根源于欧洲大陆的美国民族也深受同样文化的熏陶,具有相同的多元利益集团的社会结构事实。在这种多元集团内部,每一个集团都要保护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他们必须通过寻求一种超世俗的 自然 法规则来证明和主张自己的权利。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他们要使其权利免受公共权力的侵害,就必须将确认这些权利的习惯法规则或制定法规则高于政府的权威。

多元的社会结构使得自治和民主的观念普遍能够接受,按照一般的和普遍有效的 法律 规则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早已为公众熟悉并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凡是符合理性的法律规则所承认的存在都是合法的存在,所以法律是 政治 社会里人们的安全和自由的最有效的保障。这种社会多元集团之间的互相斗争使得美国宪法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中得以迅速产生,以后历次宪法修正案和宪法性的判例和解释无一不是各种不同的多元利益集团意志争夺的反映。美国宪法的结构凝结了美国社会多元利益集团之间权力竞争的平衡形态,奠定了美国社会平稳发展的宪法基础。

三、美国宪法文化的内容

既然宪法文化是一种以遵从宪法、尊重宪法为基础的政治氛围和政治行为。那么美国的“政治氛围和政治行为”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呢?也就是说,美国的宪法文化是通过哪些制度和理念体现出来的昵?

(一)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和权力制衡的观念

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联邦党人系统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由三个相互独立的政府部门分别掌握,但又不是绝对独立而是相互制约与平衡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理。美国宪法规定的总统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典型地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组织原则。另外,分权制衡的观念也体现在联邦和各州关系的处理原则上,美国宪法规定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的法律是全国最高的法律:联邦中央对各州处于最高地位,联邦保护各州:未列举的权力一概归各州保留行使:各州之间遵循相互信任、礼让、平等对待的准则。不过,二十世纪以来,联邦制向中央集权方面的演变的趋势日益加强。

(二)程序优先的理念

程序能够促进自由,保障理性选择。没有程序就没有权利的理念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实施中获得了普遍认同和遵守。正是程序优先的理念使得美国人民普遍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质上就是程序面前人人平等,这典型地反映在,普通法院对行政诉讼具有管辖权,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0正如笔者在前文提到的,在2000年大选诉讼后,包括戈尔在内的很多美国人并不接最高法院的最后决定,但他们接受了最高法院裁决的程序和制度。这正是程序优先理念作为美国宪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最好例证。

(三)私权神圣的观念

美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普遍化的过程,在制宪时期,一些弱势种族、族裔和性别群体的利益遭到忽略或践踏:随着形势和观念的变动,这些群体的社会认同和群体意识不断觉醒,逐渐从原来的社会边缘进入多元利益的竞技场,对既存的宪政秩序提出了挑战。通过斗争,私权神圣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也逐渐普遍化。美国宪法的第一个“十项修正案”详细列举了美国公民基本的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宪法第l3、l4、l5条修正案承认和保护黑人的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妇女的政治权利、印第安人的公民权利等问题也都在美国宪政秩序的演进过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可想,没有“私权神圣”观念的支撑,美国公民争取权利的斗争还将有更长的路要走。

美国文化论文篇(3)

回顾美国的 发展 历程,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布什和戈尔之间展开了美国 历史 上首次总统选举诉讼大战。法庭辩论激烈,意外不断,在佛州还出现了选民示威的情形,但全国并没有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在联邦最高法院裁判布什当选后,包括戈尔在内的很多美国人并不接最高法院的最后决定,但他们接受了最高法院裁决的程序和制度。0也许我们能从这样一个案例中发现美国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宪法文化”对这次大选诉讼的平静结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宪法文化?美国的宪法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内容和精髓又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宪法文化的含义

目前学界对宪法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宪法文化通常是指“以宪法为媒介的,与国家具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创造性领域”0,“是宪法价值的一种体现,反映了宪法的文化背景及其社会基础。”0也有学者认为“宪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文化包括3个层次:(1)表层的物质文化,包括宪法文本、宪法规范、宪法设施等:(2)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宪法制度及机构等;(3)深层的精神文化,也称狭义的宪法文化,包括宪法观念、宪法心理和宪法意识等,其核心是宪法意识。”0但笔者认为,这些定义或过于晦涩难懂,或赋予宪法文化过多的内涵,笔者比较赞同王希教授的定义,“宪法文化是-种以遵从宪法、尊重宪法为基础的 政治 氛围和政治行为。”宪法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应当有它自己的精神内核,即我们培育自己的宪法文化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王希教授所做出的定义给了我们答案,即当代国家无一不希望自己的宪法得到遵守和尊重,否则便无从谈起。此定义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我们培育自己国家的宪法文化就是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当宪法与公民的生活紧密相联、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上、靠的住的 法律 工具时,他就不再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圣旨,也不再是一种形同虚设的摆设,而成为一种行为规范的尺度,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集合,一种自愿的或强制性的心灵习性了。”0我们知道,我国有几千年的专制传统,起步较晚,所以同美国相比,我国的宪法文化的培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了解美国的宪法文化或许对我国宪法宪法文化的培育有益。那么,美国的宪法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美国基督教文化‘性恶的影响

第一,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而“性恶论”是基督教文化的理论基础。根据基督教《圣经》中的神话,由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中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便对上帝犯了原罪。自那以后,所有的人类就具有恶的本性。性恶论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的欲望是贪婪的;第二,人的天性是自私的。这两点正是是社会上种种恶行存在的人性根源,如果顺其发展,必将使社会陷入混乱之中,最终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人们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而是只能依靠自己。这种思想的直接后果就是促进了公民权利观念的产生,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首先是通过宪法来实现的。所以,宪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另外,由于人是贪婪自私的,要控制人类这种恶的本性,必须仰赖凌驾于个人和社会之上的政治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国家权力。然而,国家权力又容易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重大威胁。因为美国人认为,由于人性是恶的,那么,执掌国家权力的人就有可能滥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为了防止这种公共权力被滥用从而给公民权利造成损害,因此有必要对国家的公共权力进行制约,而对国家公共权力进行制约的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权力分化,然后以权力制约权力,即强调国家公共权力之间的分权与制衡。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就是宪法文化的基本精神。由此可知,“性恶论”对美国宪法的创生起了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有限理·思维的影响

美国基督教文化还传递了一种“有限理性”思想,即任何人都不是全能的,都只能做有限的事情,包括政府在内。特别是在近代社会,政府的职责主要定位于公共性事务,解决公民生活中的外部性问题。因此,在通读美国宪法文本后,可以看到政府权力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它的职责主要在于管辖公民的世俗生活,公民的精神性生活由教会引导。这就不难理解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有限政府”的文化内涵。“有限”必然导致分权、合作、制约、平衡。其次,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在实践中展现出的经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公民权利对权力制约的积极性。通过公民启动宪法案件诉讼机制,通过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权利驱动权力,归根结底是权利理性与权力理性的合作互动。最后,宪法本身也是有限的。在实践中,在某种情况下,也会遇到按宪法要求去做会产生明显不合理的结果,但不这样做又会损害宪法制度的两难困境。宪法的有限性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要选择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制度权威。因为,从长远来看,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三)以普通法为中介的“自然法”理念的影响

美国人主要由欧洲移民组成,在欧洲移民中,英国人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美国独立战争以前,殖民地的司法机关已经广泛采用普通法来办案而强化了普通法的根基。来源于习惯法的普通法使得殖民地人民形成了尊重法律的传统,并开始形成法治主义精神,养成依法办事的风尚。司法权威牢固地树立起来,在美国几乎出现的任何政治问题最终都以司法的方式解决。美国这种法律思想是英国的普通法与欧洲大陆的自然法思想相结合的产物,确认了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认定由人民制定的宪法是最能够反映自然正义的法律的观点,宪法可以作为检验制定法的标准,从而形成了美国宪法这种特殊的地位。建立在自然法观念基础上的美国宪法成为了评价现有法律正义性的理性标准,推动了美国法律文化的形成,并加速了美国进程。

二、美国宪法文化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饨理屏蔽”为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

自l783年独立后,美国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和平、(有意)与欧洲大陆隔绝的国际环境中,除了1812年战争外,欧洲列强也没有入侵过美国本土。南北内战中欧洲国家也没有武力介入,给美国人足够的机会来解决内部的危机。联邦的胜利最终防止了国家的分裂。2o世纪除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外,美国的国土安全一直保持到2001年的“9.11”事件的发生。这种极为少见的“地理屏”使美国制度获得了一个相当长的、相对封闭的、不收外国干涉的发展环境使得美国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得到解决,包括政党的出现与其在结构中的定位、国家和领土的统一、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统一、联邦权威从小到大的发展、联邦与州政府的争权、地方自治的保护、公民认同的建立、社会极度不公正、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失调失衡等。

(二)市场 经济 的 发展 对美国宪法丈化的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就在发展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以市场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以较为健全的市场体系为经济过程的重要枢纽的经济运行体制。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自由经济,契约作为人们在市场经济交往的主要手段,必然催生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反映在美国的宪法文化中,就是对公民权利的重视和保护。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波动性,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导致社会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的爆发,阻碍或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正式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由小到大变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多元利益集团间的斗争为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结构基础

在古代欧洲国家的社会结构中,君主、贵族和第三等级是一种契约关系。根源于欧洲大陆的美国民族也深受同样文化的熏陶,具有相同的多元利益集团的社会结构事实。在这种多元集团内部,每一个集团都要保护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他们必须通过寻求一种超世俗的 自然 法规则来证明和主张自己的权利。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他们要使其权利免受公共权力的侵害,就必须将确认这些权利的习惯法规则或制定法规则高于政府的权威。

多元的社会结构使得自治和民主的观念普遍能够接受,按照一般的和普遍有效的 法律 规则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早已为公众熟悉并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凡是符合理性的法律规则所承认的存在都是合法的存在,所以法律是 政治 社会里人们的安全和自由的最有效的保障。这种社会多元集团之间的互相斗争使得美国宪法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中得以迅速产生,以后历次宪法修正案和宪法性的判例和解释无一不是各种不同的多元利益集团意志争夺的反映。美国宪法的结构凝结了美国社会多元利益集团之间权力竞争的平衡形态,奠定了美国社会平稳发展的宪法基础。

三、美国宪法文化的内容

既然宪法文化是一种以遵从宪法、尊重宪法为基础的政治氛围和政治行为。那么美国的“政治氛围和政治行为”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呢?也就是说,美国的宪法文化是通过哪些制度和理念体现出来的昵?

(一)三权分立的制度和权力制衡的观念

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联邦党人系统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由三个相互独立的政府部门分别掌握,但又不是绝对独立而是相互制约与平衡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理。美国宪法规定的总统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典型地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组织原则。另外,分权制衡的观念也体现在联邦和各州关系的处理原则上,美国宪法规定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的法律是全国最高的法律:联邦中央对各州处于最高地位,联邦保护各州:未列举的权力一概归各州保留行使:各州之间遵循相互信任、礼让、平等对待的准则。不过,二十世纪以来,联邦制向中央集权方面的演变的趋势日益加强。

(二)程序优先的理念

程序能够促进自由,保障理性选择。没有程序就没有权利的理念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实施中获得了普遍认同和遵守。正是程序优先的理念使得美国人民普遍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质上就是程序面前人人平等,这典型地反映在,普通法院对行政诉讼具有管辖权,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0正如笔者在前文提到的,在2000年大选诉讼后,包括戈尔在内的很多美国人并不接最高法院的最后决定,但他们接受了最高法院裁决的程序和制度。这正是程序优先理念作为美国宪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最好例证。

(三)私权神圣的观念

美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普遍化的过程,在制宪时期,一些弱势种族、族裔和性别群体的利益遭到忽略或践踏:随着形势和观念的变动,这些群体的社会认同和群体意识不断觉醒,逐渐从原来的社会边缘进入多元利益的竞技场,对既存的秩序提出了挑战。通过斗争,私权神圣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也逐渐普遍化。美国宪法的第一个“十项修正案”详细列举了美国公民基本的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宪法第l3、l4、l5条修正案承认和保护黑人的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妇女的政治权利、印第安人的公民权利等问题也都在美国秩序的演进过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可想,没有“私权神圣”观念的支撑,美国公民争取权利的斗争还将有更长的路要走。

美国文化论文篇(4)

文化被公认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软实力的竞争。各个国家都从多方面致力于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彰显个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自居,以“天人合一”与“和”为中国文化的精髓。然而遗憾的是,在更多的外国人眼里,更加鲜明的中国印象是:中国海外游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方式;中国城市的“脏乱差”;中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中国人的固执保守,中国的强大对世界是一种威胁如此等等。而另一方面,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少的一代所崇尚的也不是茶而是咖啡,不是二胡古筝而是钢琴小提琴;不是刺绣,是十字绣;不是春节,是圣诞;不是针灸,是“解剖”,不是忠孝,是“平等自由”。

当代中国人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与外国人头脑里的中国文化大相径庭,给我们提出了以下思考:第一,我们不断向世界所宣传的中国文化只传承在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节” 而没有传承给当代中国人;我们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自己却没有成为文化的继承人。第二,我们的文化传播有明显的“啃老”倾向,缺乏创造、发现、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个性和正面形象。 从而给别人留下了机会——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肆意丑化中国形象。

1 向外传播中国文化首先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传承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度,之所以还能骄傲地向世界宣传历史文化还得感谢先辈们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和科举考试的制度保证。也就是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用了“士”整个阶层和“科举”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文化的传承。正式由于这个传统,《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才千百年不断被后世注释解读并且实践。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些研究自己文化根基并善于反思的人,这个民族将是没有希望的。

所谓实践固然不是“君臣之分”,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起码应当包括我们引以为傲的,并不断向世界传播的这些先哲们的智慧:“节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君子不器”,“礼之用,和为贵”,“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而现实是,我们为口福遍尝山珍海味,为职称学术腐败屡见不鲜,为利益牺牲亲情,出卖人格,为人的奢华而肆虐自然,少了“逍遥游”的乐观自由精神,没有了“父母在,不远游”的牵挂,不再需要“反者道之动”的哲学反思,我们讥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践行这些文化传统的“精髓”我们如何让外国人信服我们所传播的中国文化?

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不是拿这些古人名人装潢门面的。古人的智慧需要我们践行,古人的不足需要我们发展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改弦易张,完全套用西方“文明”。事实上,西方的哲学家们早已经在开始自觉地反思科技异化和工具理性。弗洛姆的 《逃避自由》,弗洛伊德的“现代文明应当对精神病负责”就是典型的代表。这就充分说明了两点:第一,西方文明并非十全十美的;第二,西方人是善于反思自己的文化和社会的。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恰恰忽略了这两点尤其是后一点。从理论上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继承并反思我们的文化。

2 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向外传播日新月异的中国文化

文化需要传承,文化更需要创新。如果我们的骄傲只在美好的回忆中,如果没有让我们同样骄傲的当代中国文化,中国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就要断代了,中国人在当代的文化碰撞交流中就会失去自我,失去自信,然后人云亦云,最后走向崇洋,直到某一天,我们也以外国人同样诧异的眼光在欣赏中国的“千年古董”文化中去寻找一点骄傲聊以。

长期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针灸也是迷而不信,站在解剖学的立场上认为“穴位”是巫术。既然针灸确实可以治病救人,既然解剖学无法解释“穴位”,为什么我们自己不换个角度去解释呢?中国人自己原创的东西为什么要拿西方的标准来否定呢?我们老是谈和国际“接轨”,为什么我们不把我们自己的轨道铺出去,让别人来接呢?

西方人是很佩服中国人的想象能力的。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西方人的实践能力。很早很早以前,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而西方人首先在月球上留下了脚印;中国有句谚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西方人首先提出了“基因”的概念;中国的孙悟空每抽出一根金毛就能再变出一个孙悟空,而西方人首先进行了“克隆”。

智慧的中国古人似乎很早就发现了自然界的很多秘密,这些秘密都被当代的科学所验证了。智慧的中国人还对社会人生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反思,而有些思想似乎还是为当今社会量身定做的。遗憾的是,当代中国人很满足这种点到为止的朦胧美,没有去进一步探究,去实践。这与擅长逻辑分析的西方思维格格不入,所以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得不到西方人的承认。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新文化

也许有人会说当代的,无论器物,制度还是思想观念,行为规范都还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还不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而恰恰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更应该把自己展示给世界,让世界去评说,去冶炼,去沉淀真正的经得住考验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文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我们应当自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应当自信我们的当代文化并向世界传播我们的当代文化,而不仅仅是向老祖宗借光,我们才会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民族。但什么是当代中国文化?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就成功塑造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吗?如果我们用行动去实现我们的理念,“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也一定会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闪光点, 中国也就会不攻自破。

中国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体育的强大, 艺术的繁荣无处不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是我们既缺乏善于反思的哲人去研究归纳表述并传播这些辉煌成绩所展现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 也没有这种民族自觉意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新文化,我们需要专家, 大家, 思想家, 我们更需要民族意识的觉醒。

注释:

蔡景华、吴治国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 经验与借鉴》《现代教育科学》[J]:49-51 2006.3

参考文献:

[1]马印普 《中国大学理念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研究》[J]:51-54 2007.1

[2] 李强 《大学理念再思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7-45 2005.4

[3]高德海 《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的民族性》《浙江万里学院学报》[J]: 15-16 2005.10

[4]金春峰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今的发展和前景》《文史哲》[J]:82-87 2008.5

[5]吴友富 《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国际观察》[J]:8-15 2009.1

[6]李志斐 于海峰 《试论"中国文化年"现象》《理论界》[J]:10-111 2007.2

美国文化论文篇(5)

由于存在“大陆法重视理论与逻辑,英国法重视实践与经验”的法律传统界分,再加之英美契约法成形较晚,于是人们通常会认为,大陆法系契约法理论似乎肯定要比英美契约法理论丰富、高深和发达许多。但令人疑惑不已的是,在现代合同法重大理论的创造发展以及对国际契约规则的贡献方面,英美法似乎要比大陆法更具优势,这一点甚至连欧洲大陆的学者也深受困扰。{1}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大陆契约法表现出自我封闭、死气沉沉的保守倾向,相反,英美契约法则堪称后起之秀,理论创新兴旺蓬勃、层出不穷,并呈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强劲发展势头,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现代契约法的发展潮流。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泽鉴先生才会说,英美法的精髓在于契约法和侵权行为法。{2} 当然,近代以来的契约法理论可以划分为古典契约法理论、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和现代契约法理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内涵、取向和规则设置都有很大的不同。包含在《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中的大陆契约法是古典契约法理论的开创名篇,此种由“法国民法典之父”波蒂埃和德国“近代民法学之父”萨维尼等大师合奏的民法理论交响也代表着古典契约法理论的最高峰。但遗憾的是,法典编纂意味着法律发展的结束,{3}或者至少是法律理论繁荣的终结。在古典契约法阶段之后,我们在欧洲大陆已经很难觅见像当年萨维尼、普赫塔、蒂堡和威尔克尔等所进行的热烈而宏大的理论讨论。民法法典化导致了大陆契约法的自我封闭和反理论倾向(Anti-Theoretical Nature),相关学术研究止步于对法典条文的解释和注释,采取极端纯粹的概念法学或法律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极少参考借鉴哲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因此也鲜有重大契约理论创造(grand theories)问世。 反观英美契约法,虽然其在近代的体系化和一般化是在大陆契约法的影响下完成的,但由于英美契约法(理论)始终秉持开放性倾向和多元化思维(尤其是美国契约法),致力于规范与实证,法学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统合,{4}从而在古典契约法阶段之后奉献出了无数的重大契约法理论创造,并因此开创了新古典契约法和现代契约法两个契约法理论阶段的新纪元,带来了契约法理论的勃兴,其中尤以梅因的“从身份到契约”、富勒的“信赖利益”、吉尔默的“契约的死亡”、阿蒂亚的“合同自由的兴衰”和麦克尼尔的“关系契约”等诸学派理论最为著名。本文集中讨论美国契约法理论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古典契约法理论、新古典法契约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的“演化三部曲”。了解美国契约法理三个阶段的演化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洞察美国契约法的历史与现实,及时把握美国契约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为中国契约法理论和契约法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古典契约理论:契约法理论的形成与建构“曲” 在契约法的发展史上,古典契约法(classical contract law)的形成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它开创了契约法发展的全新局面。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之下逐步进化出了一般的契约法原则、理论和规则,形成了统一而稳定的契约法秩序和理念,这就是所谓的古典契约法。尽管古典契约法理论的开创始自大陆法系,但在英美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正如法学家阿蒂亚所言,虽然英美合同法理论规则很多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但现代法律的基本原则大部分在18和19世纪才得到发展和阐释。这种基本原则,或许更多的是法院对合同问题的普遍处理方法,可以被认为是合同法的传统或古典理论。由于现代契约法在根本上仍然生存在古典契约法的基本模式和理论之下,因此如果没有一些关于古典契约法背景和渊源的知识和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理解现代法律的。{5}总之,古典契约法理论是契约理论形成时期的理论成果,体现为契约法形式理性化和系统化过程。 从宏观社会背景上来说,古典契约法其实就是指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契约法。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战胜了封建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哲学战胜了经院主义哲学,民主政治战胜了封建和神权专制,与此相适应,代表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法学理论战胜了代表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法学理论。古典契约理论不仅浸透了近代经济思想、哲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的影响,而且深受近代法哲学的影响。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古典契约理论不断拓展自身的外延和丰富自己的内涵,并将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6} 从理论脉络上 说,英美法中的古典契约法理论是在英国的波洛克(Pollock)、安森(Anson)、美国的兰代尔(Langdell)、霍姆斯(Holmes)和威灵斯顿(Williston)等人逐代接续发展和演化中最终得以确立的,古典的一般化契约法契约理论以美国《第一次合同法重述》的出台为其最高潮。 首先,在哈佛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兰代尔的法律科学化和概念主义法学思想影响之下,美国合同法也开始了向古典契约法和契约理论迈进的过程,并逐步理论化、体系化和法典化。作为契约法新大陆的发现者,兰代尔在1871年出版了《合同法要论》一书,对合同理论作了系统的论述。书中的具体内容包括:对要约的承诺、拍卖竞投、同时履行的条件、停止条件、解除条件、对价、债务、请求、独立及非独立的契据和允诺、同意、通知、要约、条件的成就、要约的撤回、单边及双边的合同等等,第一次使得美国合同理论初步成为一个有自身逻辑关系的体系。{7} 其后,霍姆斯于1881年出版了《普通法》一书,其中也对合同法的一般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论述。霍姆斯是一位典型的实证法学家,主张客观地看待法律事物;同时他还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因此,他一方面采用了奥斯丁的分析法理学方法,并继承发扬兰代尔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他还从梅因的《古代法》中汲取了历史进化的思想,反对像兰代尔那样完全按照古代罗马法的模式改造英美法,主张从普通法本身寻找进化的因素。于是,霍姆斯就在普通法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了美国合同法的基本原理。霍姆斯契约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契约的外在性,即契约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缔结才能产生法律的效力,否则就没有契约的存在,也更谈不上契约的责任。{8}其中最核心的外部性理论就是对价交易理论。 最后,兰代尔的另一位重要继任者是威灵斯顿,也正是通过威灵斯顿之手,美国古典契约法和古典契约理论最终得以形成。1895一1938年这段时间应该是威灵斯顿对于美国契约理论贡献最多的时间。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努力起草国家统一的商业法律;出版了传世经典《合同法》多卷本;担任《第一次合同法重述》的报告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起草制定法、梳理合同理论和体系、重述契约法规则的工作,威灵斯顿也继承兰代尔和霍姆斯契约理论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美国的古典契约理论。 当然,美国古典契约理论的最终成形应当以1932年《第一次合同法重述》的出台为其标志。美国重述的产生是为了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既有判例法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因为根据当时的法律报告,美国法存在着不确定性(uncertainty)与复杂性(complexity)两大痼疾,而导致此种缺陷的原因则主要有三个:法律人在普通法的基本原理上缺乏一致意见;缺乏对普通法的系统发展;缺乏对法律术语的精确使用。{9}在美国法学会看来,克服美国法上述固有缺陷、逐步提高美国法律的水平(确定性与简洁性)的方法就在于通过法律的重述来“澄清和简化法律”。澄清和简化法律是一个写进美国法学会章程的目标,并在 1932年《合同法重述》诞生时再次得到休斯和威灵斯顿的强调。{10}总之,美国法学会旨在通过法律重述的形式来减少判例法的庞杂性,形成一套容易接受的规则体。{11}从而在保留判例法灵活性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追求法律的形式理性化和确定性,并实现社会正义。 就其内容而言,重述首先分章,每章又分节(topic),节下为基本条文(section),基本条文后有评论和举例(COMMENTS&ILLUSTRATIONS )、报告者注解(REPORTERSNOTES)、案例援引(Case Citations)等对条文的详细解释和说明,内容丰富浩繁,阐释详尽,实乃古典契约理论集大成之作。{12}重述体系严谨、逻辑清晰、理论深厚,完全展现了古典契约理论的魅力,并且重述还代表了美国契约法学界对大陆式的法典化与英美式的判例化模式的一种成熟的认知态度和调和做法。新古典契约理论:契约法理论的调整与改良“曲”。 尽管建构了体系化的契约法治秩序,但古典契约法理论天然的具有僵化、不连续、静态、演绎以及不灵活等诸种缺陷,新古典契约法理论正是此种对古典契约法不能更好适应社会交易现实的诸种缺陷而进行改造运动的成果。所谓新古典契约法(neoclassical con-tract law),就是鉴于古典契约法在应对新的社会情势方面的不足,人们以灵活和“例外的方 式”对古典契约法和古典契约理论加以调整和改造,旨在加强契约法对于社会的回应性和灵活性的一种契约法律系统和理论的总称。 新古典契约法理论是当今英美契约法领域的中坚力量和主流学说,{13}学术势力强大,代表人物众多。比如当代著名法学家阿蒂亚(Patrick Atiyah)、科宾(Arthur Corbin)、埃森博格(Melvin Aron Eisenberg)、吉尔默(Grant Gilmore)、法恩思沃斯(E. Allan Farn-sworth)、富勒(Lon Fuller)、凯斯勒(Friedrich Kessler)、克卢曼( Anthony Kronman)等都是新古典契约法理论的力主者。有如此众多的大牌法学家的齐心倡导和协力拥护,新古典契约法理论想不成为英美主流契约法理论都难。 从法律文本上来说,新古典契约法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统一商法典(简称U. C.C)》第二编和《第二次合同法重述》。{14}《统一商法典》是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NC-CUSL)和美国法学会(ALI)联合组织制定的一部示范法,1952年正式对外公布,起草人为卢埃林。《统一商法》现已为美国50个州所采纳,对世界各国的民商事立法及国际民商事公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重要地位举世公认,被誉为英美法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成文法典,而其买卖编是融合法典法与判例法、法律现实主义与法律形式主义的新古典契约法的经典文本;《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则是新古典契约法学家法恩思沃斯负责起草的新古典契约法的另外一部经典法律文本。它是在《统一商法典》和普通法的影响下对作为古典契约法代表的《第一合同法重述》加以修改基础上完成的。英国著名合同法学家特莱特尔(Sir Guenter Treitel)认为,美国法学会的《第一次合同法重述》、《统一商法典》(尤其是第一编“总则”与第二编“买卖”)和《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对《统一商法典》的吸收是20世纪合同法三个最为重大的里程碑(landmarks)。{15}当然,《统一商法典》和《第二次合同法重述》之所以声名显赫、功绩卓越,主要在于它们承载和代表了当今英美契约法的主流契约法理论和契约法思想:新古典契约法理论。 从总体内容上来看,新古典契约法理论表现在以新型判例调整既有法律规则之不足,大胆承认内涵更为宽泛的新型原则、制度和理论,如允诺禁发言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显失公平原则等等,并在进行契约筹划时,留有解决争议的余地。可以说是对古典契约法理论无法回应所有社会现实和法律案件而做出的例外修正,其主要内容包括:(1)由于古典契约法遵循典型的法律形式主义进路和方法,因此对于古典契约法弱点的修正就必然把矛盾直指法律形式主义。比如《统一商法典》对要约承诺规则、口头证据规则、文义解释规则等形式主义规则的批判和就抵制即其著例。(2)显失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信赖原则等弹性标准原则的出现,注重法律规则与弹性原则的结合,如两次《合同法重述》第90条的变迁体现了新古典契约法的态度。(3)承认商业贸易习惯和交易惯行对于契约的重要作用以及契约之现实主义思路,如《统一商法典》第1一201(3)条的规定。(4)为了缓和古典契约法理论因强调契约绝对责任所生之僵硬性而例外适用契约目的受挫制度与履行困难制度,使得允诺人可以免除自己承担风险的推定。这些内容都体现了新古典契约法理论的灵活性和弹性追求公平的特点。{16} 但遗憾的是,尽管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古典契约法理论的诸多弊端,回应了社会与经济现实,但它毕竟只是一种针对古典契约法理论的改良运动,仍然没有跳脱出古典契约法理论的框架和模式,因此也并没有彻底改变古典契约法理论之核心地位。例如,新古典的诚信原则、显失公平原则和信赖原则,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将古典契约法之意思约束力根源扩及到了诚信、公平及信赖等弹性社会标准,但它们仍然只是例外情形,是对古典契约法之合意理论不足时的一种修修补补,而并非是一种根本性变革和突破。 况且,从词义上来说,新古典也仍然是古典的一种。它们之所以是“新古典的”,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古典契约法的不足,而不是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和法律理论。因此,新古典契约理论便遭到了很多的批判。批判法学者声称新古典合同法的每一个规则和标准都可以被解构,它们有着令人绝望的不确定性;从事关系性和经验性研究的合同法学者则认为,新古典规则过于僵化,单靠其灵活的标准不足以解决每一个合 同关系中固有的复杂性;鼓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学者相信,新古典理论没有充分地指向财富最大化和效率性价值;新法律形式主义者则认为,新古典学说的灵活标准创造了“固有法”的幻想(illusion of “immanent law”),其是否存在值得怀疑。{17} 总之,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只是一种寻求对古典契约法理论进行内部变革的思路,并没有对古典契约法理论的做出任何革命性的颠覆,不是一种外部视角的根本变革。不管是美国的《统一商法典》、《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等法律文本中所彰显出来的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元素,还是英国阿蒂亚教授的新古典信赖学说,都是对古典契约法理论的内部变革和改进,并没有提供超越古典契约法的全新理论,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古典契约法的缺陷。用麦克尼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新古典主义契约法在理论上和组织上仍然是基于个别性交易,不过是对关系做了许多让步,它常常能够适当地处理契约关系中更为个别性的问题。但是,当个别性和关系性原则发生冲突时,新古典主义法就缺乏任何压倒性的关系性基础,也就缺乏一种在关系性法中所经常需要的应变能力。新古典主义契约法解决关系性问题的样板是U. C. C之2 - 2.7条,即著名的“格式之争”条款。{18}但新古典主义式契约法却因为上述各种原因而不能成为解决现代社会关系型契约问题的首选。 于是,旨在解决古典契约法理论所面临的生死困境并从根本上改革古典契约法理论的契约法理论和学说便涌现出来。麦克尼尔的关系契约理论是这股契约法学术洪流中最系统、最完备也最有影响力的契约理论,从而逐渐被学界视为美国契约理论的第三阶段和现代模式,代表了美国契约法理论未来发展的方向。关系契约理论:契约法理论的解构与重建“曲” 1974年,美国法学家格兰特·吉尔莫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院作了一个讲演,题目叫做“契约的死亡”,然后将讲演稿整理出版,这就是使世界法学界震惊的《契约的死亡》一书。这本书的开头写道:“有人对我们说,契约和上帝一样,已经死亡。的确如此,这绝无任何可以怀疑的”。{19}吉尔默以这样一种高调的方式宣布了“契约的死亡”,引起法学界一片哗然。“契约死亡学派”也正是在吉尔默的学术思想影响之下正式成为美国契约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契约的死亡》出版十几年后,日本东京大学一位青年学者内田贵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研究契约法的基本理论,回国后于1990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契约的再生》,引起法学界极大轰动。《契约的再生》的开头就这样写道:“最近,人们经常论及契约的衰落、危机、死亡”,“尽管契约被宣告死亡却带来了契约法学的文艺复兴。有学者幽默地谈论关于契约法学复兴的原因说,这也许是契约虽死亡但契约法的教授还活着的缘故。”{20} 吉尔默学派的“契约的死亡”学说都只能说明契约文本以及契约法的弱化,而并没能彻底宣判契约法的死刑。它的一个重要的非意图后果是,其对于古典契约法理论的批判带来了契约法理论的文艺复兴,有关契约死亡和再生的问题也自此一直萦绕于整个西方契约法学界,成为契约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契约理论的解释模式也由此大大扩张,关系契约理论只是这一历史洪流中最为显著的一支。 关系契约理论是苏格兰血统的美国法学家麦克尼尔的毕生杰作。麦克尼尔曾师承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Lon Fuller),作为一名富于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者,其优美的文笔和流畅的演说一贯受到人们的推崇。麦克尼尔最根本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合同法中的“关系契约理论”。契约法学界现在几乎普遍承认,关系契约理论是自古典契约法“死亡”之后有关市场交换之法理建构中最有前途的理论基础和理论选择。 在古典契约法理论被许多人指斥为没有发展前途甚至被判处死刑的时候,麦克尼尔却出人意料地扮演了一个反潮流的角色,他没有站在流行的契约死亡学派一边,也没有盲目地去支持传统契约的原则,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契约这一古老的话题给予了新的阐释,试图以社会关系的外在视点去解构和重建契约法理论体系。无疑,麦克尼尔的这一从社会层面分析契约的理论带有很强的实践主义色彩,其将契约这一法律界的专门术语放在社会关系这种动态系统中,是对传统法律研究方法的进步;其思考问题的角度,无论是对于传统法学各基础概念的重新认识还是基本研究范畴的重新界定,均有着重大启发意义。{21} 麦克尼尔并没有如其他学者般依然在古典契约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争论,而是直接把 矛头指向了契约概念本身,主张将契约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中予以分析,从而独树一帜地把超出合意之外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引入到了契约中。{22}他将契约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劳动的专业化与交换、选择和未来意识四项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给契约下了一个与古典和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完全不同的定义:契约是有关规划将来交换过程的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麦克尼尔的契约概念中,“交换”不再仅被视为市场上所进行的个别性交易,而是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交换”。进入这种交换的因素也不仅只是合意,而是包括命令、身份、社会功能、血缘关系、官僚体系、宗教义务、习惯等多种因素。{23}交换中多种因素的渗入使得契约成为涵括多种关系的一种连续性程序。因而,麦克尼尔的契约在时间轴中不再仅是一次性的交易,而是指向未来的长期合作;在空间轴中也不再是“合意”这一个点,而是发散深入至交换得以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在麦克尼尔看来,作为古典契约核心的当事人最初的合意在关系契约中只是启动契约之车行驶的发动器而已,而之后契约之车如何行驶则要依赖于不断变化的各种关系这个方向盘。{24} 也就是说,麦克尼尔认定关系契约理论是超越新古典契约理论的全新理论模式,他觉得新古典学派只是简单地吸收了他的关系契约理论,将其当作新古典理论的拓展,而不承认其根本的革命性。{25}通常说来,新古典契约强调个人自治以及为个人自治所必须的有限责任,因此,它将注意力集中在作为行使个人自治创造责任的协议过程之上,并且试图从他们之间的协议以及赋予该协议以意义的背景中构造当事人的预期。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关系契约强调个人在社会和经济关系中的相互依赖性。因为其探讨的契约范式是广泛的关系而非个别性交易,关系契约将注意力集中于信任、相互责任以及关联的必要性和适宜性上。并不是所有的这些关系(bonds)在法律上都是可以强制执行的,但是在分析伊始就必须认识到他们的存在可能产生一套更宽泛的债务。{26}可见,关系契约理论大大扩张了契约之债的约束力基础和范围。 对此,麦克尼尔通过实例来加强其说服力,证明关系契约在社会现实中的大量普遍存在和正视关系契约理论的重要性:一个冶炼厂和煤矿签订这样的一个(关系)契约。契约约定,冶炼厂购买一年中所需的所有煤;具体价格按季度根据伸缩条款(escalator clause)进行调整。该伸缩条款是根据指定的市场确定的;除了伸缩条款外,还有这样的一个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价格不满意,当事人同意商量确定一个新的价格,在达不成协议的情况下,交由X作为仲裁人确定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双方订立的契约期限是20年而非1年;契约要求煤矿定期地向冶炼厂提供大量的各种成本信息;允许冶炼厂专家监督采煤活动;在购置新设备、改进管理方法等方面,接受来自冶炼厂的建议。煤矿和冶炼厂也可能一致同意建立一条从矿工头到冶炼车间的输送带系统,平均分担成本并共同运营输送带系统。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冶炼厂提供给煤矿5年的贷款用来支付煤矿应当承担的建造输送带的部分成本,而且,为了满足其它贷款人的要求,为煤矿为了建造输送带而借的20年抵押贷款提供一半的担保;冶炼厂向煤矿的支付是换取煤矿20%的股份而不是贷款;冶炼厂被保证在煤矿的董事会中有两个席位。{27}通过这一关系契约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关系契约与传统讲究契约条款确定性和内容纯粹化的古典契约有着根本的区别,契约关系的复杂化也进而影响了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联和责任关系,代表了对不同的契约理论和制度的需求。 总之,麦克尼尔的关系契约理论不仅是对古典契约法领域的一个冲击,也是对美国整体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28}关系契约理论也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做秀,它切实地改革和超越了古典和新古典契约理论,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契约理论模式和阶段。麦克尼尔的关系契约理论似乎已经成为美国契约法学界的“显学”。法律学术和法律制度都已经在关系契约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美国第二次契约法重述》反映了试图总结这些关系契约问题的司法解决之道的现代努力。而且,为了一个全新的关系契约法而提出各种“学说”的法律评论文章现在也大量涌现。这些进展反映了法学者对麦克尼尔对大多数关系契约中协议性质所作观察的接受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关系契约理论现在也是一个主流的契约理论。{29}也就是说,不管是对于契约理论的提升,还是对契约制度的改进,以及对契约司法实务的运作,麦克尼尔的关系契约理论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不仅解构了传统的古典契约理论,还试图以社会学方法重建一种全新的现代契约 理论体系,意义非凡。 综上所述,从古典契约法到新古典契约法再到关系契约法其实都是美国契约法理论的一个连续的历史发展进程,而每一种契约理论的发展都是起源于对社会经济更进一步的适应。{30}了解美国契约法理论的“演化三部曲”不仅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洞察和把握西方尤其是美国契约法理论的历史阶段、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还将为中国契约法理论和契约法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30}美国契约法三个阶段的理论不仅成为法学界的经典学说,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其他学术领域。比如,著名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就也在吸收法学理论后从经济学的角度把契约法分为古典的、新古典的和关系的三大类,古典契约法对应于经济学中“理想的”市场交易,每次交易自行清算,不涉及第三方,与其他交易无关;新古典契约法对应于不完整的长期契约,有第三方介入来解决争端和实现契约灵活性,但作为参照点的初始契约是不变的;关系性缔约活动对应于比新古典契约更长期和复杂的契约,其参照点由于贯穿始终因而完全是关联的,它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初始协议”。 注释: {1}哈齐斯:《大陆法系契约法学的反理论性及对契约经济学理论的需求》(Aristides N. Hatzis, The Anti一TheoreticalNature of Civil Law Contract Scholarship and the Need for an Economic Theory, in Commentaries on law&Economics,Vol. 2 ,2002.) {2}参见王泽鉴教授为杨桢的《英美契约法》一书所做的序言。 {3}盖茨:《关于法律和法学鼎盛期的思考》(Andreas A. Gazes, Reflections on the Heyday of Law and Legal Science, 2.1 Kritike Epitheorese 13,1995,20.) {4}从美国近20年的法学杂志和法律评论中可以看出,关于纯粹合同法规则和教义的研究已经非常有限,而且即使有,也大多出现于排名非常靠后的法学杂志的"法律发展和法律概览"和法律评论学生编辑的评论与注释中。同注1引文。 {5}〔英〕P. S.阿蒂亚:《合同法导论》,赵旭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6}郑云瑞:“古典契约理论的法哲学基础”,《学术界》1998年第1期。 {7}傅静坤:“论美国契约理论的历史发展”,《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1期。 {8}同注{7}引文。 {9}美国法学会:《关于建立一个提高法律水平的永久性组织(即美国法学会)的报告》(American Law Institute,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manent Organiz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aw Proposing theEstablishment of an American Law Institute, 1 A. L. I. PROC. pt. 1,8(1923)) {10}高德利:《欧洲的法典与美国的重述:某些难点》(James Cordley, European Codes and American Restatement: Some Difficulties. Columbia Law Review. January 1981 ,145.) {11} 法恩思沃斯:《合同法》(E. Allan Farnsworth, Contracts, Aspen Law Business, 3rd ed.,1999, p.27.) {12}刘承韪:“美国合同法重述:徘徊于法典法与判例法之间”,《民商法论丛》2006年第36卷。 {13}麦克尼尔:《关系契约:我们所知道和不知道的》(Ian Macneil, Relational Contract: What We Do and Do not Know?1985 Wis. L. Rev. 483,483.) {14}费曼:《契约法发展背景下的关系契约 理论研究》(See Jay M. Feinman, Relational Contract Theory in Context, 94Nw. U. L. Rev. 737. 738.) {15}特莱特尔:《二十世纪合同法的几个里程碑》( Sir Guenter Treitel, Some Landmarks of Twentieth Century ContractLaw, Clarendon Press, 2002,P3.) {16} 墨菲:《合同与理论与新法律形式主义的兴起》[ John E Murray. JR.,Contract Theories and The Rise of Neo - for-malism , 71 Fordham L. Rev. 869 (2002).] {17}同注{16}引文。 {18}〔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关于现代契约关系的探讨》,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19}〔美〕格兰特·吉尔莫:“契约的死亡”,曹士兵等译,《民商法论丛》1995年第3卷,第199页。 {20}[日]内田贵:“契约的再生”,胡宝海译,《民商法论丛》1995年第3卷,第294页。 {21}参见何勤华:《二十世纪百位法律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麦克尼尔部分。 {22}资琳:"契约的死亡与再生",《检察日报》2005年9月17日。 {23}同注{18}引书,第1页。 {24}同注{22}引文。 {25}同注[16}引文。 {26}同注{14}引文。 {27}麦克尼尔:《合同关系的经济分析:其不足及对一个丰富分类工具的需要》( Ian Macneil, Economic Analysis ofContractual Relations: Its Shortfalls and the Need for a Rich Classificatory Apparatus, Nw. U. L. Rev.,1981,1025-6.) {28}同注{22}引文。 {29}华福:《麦克尼尔对合同学术的贡献》(William C. Whitford, Ian Macneil's Contribution to Contracts Scholarship,Wis. L. Rev. 545.548(1985).)

美国文化论文篇(6)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斑。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展,其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被显示出来。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自世界各国。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中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中国乐曲”“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无一不体现着华夏风味,能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具体地应用于影片中,把这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直观、幽默地展示给世界,捷足先登,做到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但另一面又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侵略性的一面,美国正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的标签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刨造出巨额利润。不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业的现状,过于狭窄,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本质上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地抵制,捶胸顿足,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的崛起。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除了动画电影,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天性乐观,这种性格自然从各种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我国动画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个人主义思想并非是今天的新面孔,它最早萌芽于l4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运动.后来经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论证与传播,在美国结出果实。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个人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美国在思想上继承了欧洲移民带来的思想,特别是希腊的重商主义文化及希腊的政治管理体制.希腊当时建立的文明对美国社会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产生有着较早的历史背景.并付诸于实践且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美国人早期的移民其团体是由私人或公司组织临时凑合而成.这里没有血缘纽带.也没有政府干预.除了上帝“天国”的抽象观念和到新边疆发财外,没有共同别的理想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为了集体利益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对于那些开拓新大陆的移民来i兑是不可言喻的。于是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现场,同时也衍生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花木兰》就是一典型角色,在片中中国“花木兰”的忠孝理念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表演彻底替代。在全球循环放映,不仅为人家赚到了3亿美元,而且让“个人英雄主义”流行全球、渐成时尚。再如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即每个人要表现自己且尽自己所能展现自己另外,《沙漠骑兵》等也是迪斯尼奉献的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其中不难发现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观。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凶特网时代,准买下了文化,准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5.

美国文化论文篇(7)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往往在英文中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成为了翻译的一大难点。在翻译这些词汇时,应该采取何种策略,一直是汉英翻译研究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尤其是在外宣翻译活动中,是采取异化译法,尽可能地保留原语的民族文化特色;还是采取归化译法,使用译入语读者熟知的表达方式,各家观点不一,针锋相对。就我国外宣翻译实践来看,译者往往偏重以归化为主,为了贴近国外受众的语言和思维习惯,使之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无障碍地获得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可以说,这种翻译取向已成为我国外宣翻译的主流,然而有趣的是国外媒体在翻译中国文化词语时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范勇对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2009年全部涉华报道中334个译入英语的中国特色词汇按其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在表达中国文化特有概念时采取了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王祥兵(2002)对美国TIME《时代》周刊,朱天文(2003)对TIME《时代》周刊和NEWSWEEK《新闻周刊》都作了研究,也得出了一致结论。

一、美媒对中国文化词语采取异化翻译的原因

美媒在英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时主要采取异化策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美媒的报道主要是针对西方的英语读者,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措辞上往往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事实上,英语中很多新词都来源于报刊用语。撰稿人常常根据新闻的上下文语境,别出心裁地创造新词。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吸纳性和富有活力的开放系统,很多外来词都被英语词汇系统所吸纳。因此,在中国报道中,大量保留中国特色词汇的音译形式或者直译产生一些中式英语表达,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时代》周刊翻译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时采用了这样一些音译或直译的表达“pizi” (痞子) (Mar.24,1997)、“shiganjia”(Mar.16,1998)(实干家)、“dazibao”(Apr.10, 2000) (大字报)、“renmin”(June29, 1998)(人民)、“black children” (Nov.20,2000)(超生不报户口的“黑孩子”),事实上很多意义在英文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表达,如上例依次可以译为“riffraff,doer, political posters, people, off-the-book babies”。但是,译者故意打破译入语的语言习惯,保留了原语的异域特征。这种异域感和陌生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方读者对遥远神秘的“东方古国”的猎奇心理,触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其次,美媒的报道也针对懂英文的中国读者。例如《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在中国的发行量大,拥有众多中国的英汉双语读者。异化翻译可以拉近它们与中国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当中国读者读到富含中国文化背景的汉语拼音或是严格按汉语字面意义直译的词语时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而这种认同感和亲切感会使中国读者更容易受到美媒灌输的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被一些美国媒体译成the open door policy(门户开放政策),这一政策有着特殊的历史含义人文历史论文,是鸦片战争后美国为了同欧、日列强争夺在中国的殖民利益而提出的一项臭名昭著的侵略政策。因此,将其同我国现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混为一谈是不合适的,惯用的译法为the policy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也可简译为the open policy或the open-up policy。因此,有学者认为美媒采取的异化译法仅仅局限于词汇层面上,从语篇角度来看带有深深的英语文化思维烙印。作为英美报道的中国受众,应该排除词汇层面的异化翻译策略的干扰,对整个语篇保持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

最后,从当今世界向全球化、多元化、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各种文化之间的渗透和交流愈加频繁,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美媒采取异化手法翻译汉语文化特色词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他者文化的尊重,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趋同性以及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和认同。由于美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不同群体文化相互平等、独立,相互依存”(转引范勇,2011:67)。因此,美国主流媒体对涉及不同族裔文化的事物往往采取异化为主的处理手法,有利于赢得相应族裔读者群的好感。

二、具体翻译方法的应用

由上文可见,读者因素、意识形态因素、文化因素等都影响了美媒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采取异化翻译手法,这对具体翻译方法的选用有着指导性作用。总体来说,美媒在翻译具有浓厚的汉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时,很少采用意译的方法,而通常采用完全音译、完全直译以及音译/直译加解释这些方法。

(一) 完全音译

(1)A soothsayer, steeped in theart of feng shui, advised the clan to invite a family named Dingto live in their midst. (Newsweek, Oct. 16, 2002)

(2)She' s bored and rich. He’syoung and handsome. Yuan will bring them together. (Time, Mar.19,2001)

以上两例都采用了直接音译的方式,实际上这种完全音译不加任何解释的实例在外刊中并不多见,通常限于一些已经被收入英语辞典的汉语借词,如yin-yang(阴阳)、fengshui(风水)、kowtowing(磕头)、kung-fu(功夫)、 mah-jongg (麻将)等词的拼音形式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和《新牛津英语辞典》中都有收录。尽管如此,大多数外国读者对于不少汉语拼音词汇仍然感到陌生。对于有些音译,如例(1)fengshui(风水)一词,如果读者不能理解,尚可在英语辞典中查到解释,但是例(2)“Yuan” (缘)则无从查找,读者看了只会觉得不知所云。因此,不顾读者的理解接受能力,盲目地采取完全音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事实上,这种机械化和简单化的做法可以大大节省揣摩译名所花费的时间,体现出记者报道时的一种漫不经心、不负责任的态度。若既想为读者创造一点异国情调,又不影响阅读,在这些拼音词后面加上解释性的文字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

(二) 完全直译

(1)There are three broad concernsfor the coming Year of the Tiger on the lunar calendar…(New York Times, Dec. 30,2009 )

(2)In May Jiang commanded Chineseto“talk politics”. (Time, Oct. 7, 1996)

(3)...programs to retrain andre-employ workers deprived of their “iron rice bowls”, and it has only recentlybegun to thread together some semblance of safety net. (Time, Mar. 16,1998)

新闻文体中采取直译的方式,既可以减少文字的沉闷感,增添报道的真实感和生动性龙源期刊。同时也能显示记者的客观立场,使报道具有“最大限度的客观性”。通常采用这种策略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直译成英语的中国特有概念已被大部分美国读者所熟悉,如例(1)对“农历虎年”的直译,由于很多西方人都听说过中国农历生肖年,因此直译既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也不会产生阅读的障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spiritual civilization“精神文明”、the one-child policy“独生子女政策”、The Three Represents “三个代表”、strike hard“严打”等。第二,新闻报道大量地使用引语,对引语中的中国特色词汇大都采用了直译策略,以表示对所引内容的尊重。如例(2)对间接引语中江主席要求的“讲政治”,就采取了直译法。这里“讲政治”是指要有政治头脑和政治敏感性,意译成英语应是“to be politically conscious or alert”,但是作者却采取了在字面上与汉语完全对应的直译方式,显然是考虑到了新闻文体使用引语的内在特征。 第三,新闻报道也经常运用形象的语言,创造具体生动的意境,如汉语中的成语、俗语和比喻等手法,在翻译时多采用直译法,尽可能地保留原语的文化意象。如例(3)“铁饭碗”一词从修辞上来说属于隐喻,由于中国人以米饭为主食,吃饭时用碗盛,因此这里的“铁饭碗”是指“稳定的职业或谋生手段”,这一比喻非常形象,因此在译文中得以保留。完全直译的翻译方法如果应用得当,无疑会丰富英语语言,吸引英语读者的眼球。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字面的对应,只求使中国读者产生认同感或使英语读者产生新鲜感,而忽略准确性和可接受性,那就是误入歧途了。例如“针灸学”不译为“acupuncture”,而译为“the prickly science”(Time, Jun. 10,2002)就是一种不当的译法。“prickly”原意是“刺痛的,扎人的”,引申义是“棘手的,难对付的”。使用“the prickly science”的译名,很容易让读者对这门科学产生质疑和恐惧心理。

(三) 音译/直译加解释

(1)For several years Hu and WenJiabao have extolled “a harmonious society”—namely, one not roiled byconflicts between haves and have-nots.(Newsweek, Mar. 26, 2007)

(2)“It stresses datong, which proposesthat all the world's people should become one big family,” says Kong, whobegan advoca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years ago. (Newsweek, Mar. 20, 2006)

(3)The women were sentenced to re-educationthrough labor, a punishment handed down to dissidents without judicial review.(NewYork Times, Jan. 16, 2009 )

音译/直译加解释的方法能够既使中国读者获得亲切感,满足英语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同时又考虑到英语读者的理解接受能力,并且能体现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外媒在翻译汉语文化词语时最频繁使用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解释部分往往带有报道者的主观认识,由于对原文语言文化认识不足,解释往往有失偏颇。如例(1)对“和谐社会”的解释是“不会因贫富矛盾而动荡不安的社会”,例(2)对“大同”的解释是“全世界人民组成一个大家庭”,这样的解释显然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尤其应该警惕的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语言及文化上的解读往往受到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有时为体现本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利益,会任意增删或者曲解原文意义。如例(3)中将“劳教”解释为“不经过司法审判就对异议人士做出的一种惩罚”,这种解释显然是对中国司法制度的歪曲人文历史论文,是在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影响下产生的偏见。又如将“新华社”翻译为“Xinhua, the state-run news agency”,“人民日报”翻译为“People’s Daily, the news organ of theCommunist Party” (NewYork Times, Jan. 15, 2009) 。“新华社”在译文中被定位为“由国家控制的/官方的媒体”,在美国文化中这样的媒体往往被认为是没有独立性的,是一种政府的宣传工具,是不可信的。“人民日报”也被认为是“共产党的新闻机构”,Communist的原意是“共产主义的”,在中国是一个褒义的政治术语,代表着一种理想而完美的政治制度,代表着人类社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但在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语境中,在媒体长期对communist的负面报道后,这个词早已被妖魔化、丑陋化,是一个带有强烈负面含义的政治符号。“法轮功”被译为“the spiritual movement Falun Gong, which is persecuted in China”(在中国遭受迫害的思想运动)或是“the Buddhistexercise Falun Gong”(佛教运动)(Time, September 30,2002),以上译文体现了美国媒体支持我国非法组织的政治倾向。由此可见,对文化信息的处理不仅是单纯的翻译技巧问题,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美国媒体虽然标榜“客观”、“公正”、“独立”,但是新闻机构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必然要体现本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利益,不可能真正地超脱于意识形态之外。

三、对我国外宣翻译的启示

就我国外宣翻译的目的而言,译者不仅需要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时也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因此,在英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时,不应一味强调顺应国外受众的语言和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化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被消解。这样做更加深了我国在文化交流中的被动地位以及文化身份的丧失,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不利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因此,适度地采取异化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翻译策略,更是挑战霸权主义的英语国家和不平等的文化交流的一种武器。当前西方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仍操纵着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因此国内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就更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当相信随着各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日益增多,读者有能力理解并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语言表达。当然,异化翻译也应有一定的度,要防止走向“死译”和“硬译”的歧途。同时,也不能完全不顾及译入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心理,译稿的传播效果及其在译语读者中的接受度也是衡量新闻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强行输出只会造成文化上的剧烈冲突,得不偿失。如果使外国读者不敢看或者不愿看我们的东西,那就违背了对外宣传的交际目的,不能达到应用的社会效应。总而言之,外宣翻译主要是向外方传达国家的政治观点、立场、方针政策等,作为新闻翻译者既要有较强的双语能力,灵活应用各种翻译技巧;更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不仅仅要追求译文的忠实通顺和可接受性,还要坚守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身份,在对外宣传中彰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顾静.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J].上海翻译, 2005, (1):57-60.

2.王祥兵.论《时代》周刊中国报道文章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 2002,(2): 19-22.

3.朱天文.美国新闻期刊中汉英翻译采用的策略和方法[J].上海科技翻译, 2003,(3): 33-35.

4.贾卉.意识形态与美国《新闻周刊》涉华词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 2008,(2): 27-30.

美国文化论文篇(8)

2。 文化与人性 

3。 儒家的文化思想

4。 美国精神的文化形态

5。 文化形态的中国精神

在哲学的玄奥思虑与科学的严格逻辑之间,近代蓬勃发展的社会科学和它们的复杂交叉的学科和分支中,出现了以“形态”(morphology)为对象或观点的理论方法,形态一词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没有确切一致的定义,但与科学如生物学中的形态学明显不同,它没有具体可见和可操作的对象或确切可描述的外形性态,因此社会科学中的形态一词具有与“现象”(phenomenon)非常相近的意义,社会科学中的形态一词是指存在人类社会中的抽象的事物或过程,它表现在诸多社会事物和过程中,但不是这些事物或过程的本身,只有在一种整合(integration)的抽象上才能具有这种形态的意义.这是一种非常艰难的思想方法,作为形态,它的每一个对象都不能确切地枚举,每一定义都无法精确地表述,但是它们确是一种可以感受的东西.人们经常在轻松、广泛地使用着它们,并没有感到很大的困难,如传统文化、美国精神、民族气质、人格或国格等等,这些概念在社会科学一些最基本的交叉重合的领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被除注意,如象征、符号体系、规范、模式等等,在一些专门学科中也可以有一些特别的表达方式,如原型、图腾、心态、心理场等相联系,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文化形态与社会形态相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文化形态与基本价值相关联。对比之下,哲学中的概念也是非常抽象和具普遍性的,但哲学的普遍性是终极性,它的抽象是思想和概念的自身意义上,而且在自己的历史中已形成确定的论题和论域,因而具有人们能基本上把握的层次和焦点,但文化和社会科学中的形态,无论从对象的捕捉或表达方法上都具有极大的困难,不仅决非定于对象,也决定于观点方法的形成,甚至与这二者的互动有关,文化形态的研究在学科学分支上交叉复盖,概念上模糊不清,但一些具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的,比如历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 1880-1936)把所有的人类历史按文化形态进行了分类,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称之为“文明”的也就是指文化的历史的存在状态,文化人类学家露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文化模式(culture pattern or configuration)的研究等等,就是这方面的范例,在研究观点、方法上,近代西方的学者如狄尔泰(wilhem dilthey 1833-1911)、舍勒(max scheler 1874-1982)等人结合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展开了阐释学和现象学的独特的视角,突破了西方学术研究的传统,给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发展带来了一种空前的融合性,实际上,近代开始的以人类学为基地的一大批交叉和边缘学科中,从哲学、历史文化角度就出现了一种大文化的趋势,但只有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平台上,这些研究在学术和文化上的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它的价值和归宿。

中文里形态一词由形(form)与态(state)复合构成,可以理解为the state in formulization或forming-state,因此state与“文化模式”中的模式(pattern  or mode)一词不同,文化形态具有自身历史性和动力性意义,能够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植入这个概念中,从而更精确地表达它的动力性内涵,这个用法与现代物理学中的态如量子态(quantun state)具有相似性。本文中的“文化”(无前后缀的情况下)一词具有比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更广泛的意义,与哲学文化人类学具有基本相同的深度,但不限于人类学而更广泛。本文中避免了使用狭义的“文化学”一词,这与“历史”与“历史学”所具有的微妙区别一样。

1.文化与人类化 

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人脱离了兽性而具有人性,但人性并不是人的属性,这是人文学与自然科学中的概念的根本区别,一个生物学意义上属性的人并不等同于人性的人,人性不能被分解成为可以判别的人的属性,当然我们不会满面足于“历史地理解人”这样的泛泛之谈,现代社会科学正在从多方面努力地企图对人的理解精确化,围绕着人这个中心开拓了分支复杂、复盖交叉的学科群。

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以社会方式生存,但要精确地定义这一点却非常困难,人与动物的之间的区别从具体的方面看是几乎是绝对的,但从整体和历史方面看,却连续和一致,这好象一根莫比乌斯带(mobius strip),在一个具体截面上,正反两侧是绝对对立的,但从全体看,却是同一个面。人类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历史中,从动物式的群居演化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这是一个连续的人类化过程,同样,一个人从出生时的自然人(就个人而言)到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性的社会人,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人类的人类化过程的缩影,正象人的胚胎期化育是动物进化历程的缩影一样,个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人的意义上的人类化。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人成为社会人、人性的人,个人的社会化就是自然人的人性化。但人的人类化不是属性化,人的社会化也不是共性化,恰恰相反,是本质的是个性化,共性总可以理解为事物或种群的属性,但是属性的内涵却不同于人的内涵,属性的内涵是同一性,但人的内涵却不同,人的内涵只有在人与人的差异性上才是个性的,因此人的个性才是人性的本质,人的个性也完全不能在动物的个性意义上理解,动物的个性只有彼此之间在行为上的区别,但人的个性具有气质、性格、人格等等不同的层面,他甚至可以超越他所在社会和个人的历史,表现更高的精神气质,没有一种综合或整体的方法能够全面地表达人的方方面面,或者这个正在模糊中形成的概念可以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同时表达这个意义——文化或文化形态。人的社会性并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人性却不能由全部社会关系代表,人性的丰富性来自全部人类文化,而不仅仅是由当时的社会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世界的历史进程和人类历史的全部文化不会总是为当时的社会形态所表现,也不可能完全由图书博物馆、历史遗迹所保存,它们以文化的方式保存和传承在人性中,这正象生命不仅仅只是基因一样。个人不会仅仅是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在社会而直接获得营养,他能够从整个人类历史和文化中成长人性,人的个性正是由于这种种文化因素交织的背景而呈现无限的本源生命力,没有人自身的历史成长,没有个性中融入的无限丰富文化因系,就没有人的个性,也就不会存在人性。

与西方文化不同,在中国文化中似乎从来没有关于历史、文化或人类起源方面的困惑,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基于文化的连续进步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变易的文化思想,所以从开始起就能够地理解人类文化的演化性本质,能够地理解文化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退步的动力性意义,文明就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进步,不进则退:

“初,平王之东迁也,周幽王为犬戎所灭,平王嗣位,故东迁洛邑。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虽然我们的先人没有在两千年就提出进化论,但确切地肯定人类的文化与生命演进的一致性: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上古穴居而野处”(易传);“男女杂游,不媒不娉”(列子·汤问篇)。“昔太古偿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外,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吕氏春秋·恃君览) 

传说中由包牺氏、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先人在文化的创造性进步中展开了连续的进步历史,这不象西方传统观念一样,古希腊认为人是从神中分化出来的,希伯莱人则认为人是由上帝造就的,中国古人却能理解人与自的连续性关系,虽然没有明确的人的进化环节的知识,却有明确的从兽性到人性的文化演进思想,因此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的进化论以一种空前的革命方式引起了19世纪的近代人的愤怒和恐慌,而当它传播到中国时却波澜不惊, 我们的先人早在两千年就以经典地方式平淡地这样说了: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寒则累土,暑则聚薪柴居其上。未有火化,食腥也。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此上古之时也。” (礼记·礼运) 

这正是人类人类化过程阶段性的写照,进化论不过是对中国传统信念的实证化而已。

人类化就是人类的文化化,是人类的人性化过程,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思想,文化化使人成为社会人、文明人、人性的人,这是一个人从自然中连续演进的过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这是一个变易的进步过程,西方哲学(如辩证法)和实证科学难以解释的人与兽之间断裂性突变,无法理解人性与兽性在概念上的对立性与事实上自然连续性,人与兽之间是无法用进化的环节填满的,这与无法用数去填满数轴在本质上相同,这种本质性虽然在科学的领域中可以得到精确和充分的展示,但科学不能理解这个本质本身,自然科学是现代文明的代表,它充实了人类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但它不能取代人类文化自身,这也就是自然科学的限度。近代西方学术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领域展开了迅速发展中的诸多学科和复杂的分支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结果,但由于从西方文化的源头上得不到支持,无法形成一种包容万象的大文化阐释体系,因此总是在众多的分化和歧见被瓦解。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却早就认识到了人性与兽性的变易性关系,从中国古有的文化思想可以理解,一方面,人类的兽性是无法去除的,但另一方面,兽性决不是人性的组成部份,因此兽性不能在人性中被分析或证明,人性在变易中存在,存在在人类的文化化过程中,存在在自身不停滞的连续变易中,他的动力性就是他的进步性,只有在这个理解上,人性才是永远的。

哲学和哲学思想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在一点上它能充份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哲学以思想方式无形地体现在普世的事物上,能用最简洁的文字方式表达最深深邃的思想,包含着历史的丰富,守候着自身的大气和从容,——这正是人的宇宙形象或宇宙的人的形象;西方哲学能够以丰富的概念方式表达关于或对于事物的哲学,世界因此面剧烈地扩张,因之而享用繁荣和混乱,但即使读遍他们的书籍也未见得能抓住他们想说或可以期望得到的东西——自为人的人。

2. 文化与人性 

所有关于人的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自身动物性的关系是最令人困惑的,如果想将人从自然和动物中划分出来,就必须将人界定为一种模式,比如一种原始类型或一种现代意义的社会结构,这样势必以人的属性来标签人,但属性总是种群性,这样任何一种定义都暗含有一种先验的框架,而这样一来“人”就僵死了;另一方面, 为了寻求人的本质,则必须将人还原为生命的人,关注人本源的个性和个性的具体性,但这样一来,人最宝贵的理性方面往往会无形中消失了,人也就无法区别于动物,在这种两难的困境正是所有在人文学或社会科学中所做的无数努力都陷入了泥沼的原因。这种情况早在中国古代学术纷争中早已是一个焦点,这是由于人们不了解文化的形态性的原因。

但是从变易的观点看,人的人性永远是流变的,人性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人性不是绝对地脱离、分别于兽性的属性,而总是离兽性不远,迄止今天亦是如此,人只有依靠不断的自我更新,不断地从整个人类文化中吸收营养,不断地向着人性化的方向攀登,才能化解兽性为人性,我们往往不会对这个过程有太多的了解和自觉,这种无明是自然的,如果我们有了对此的自觉,那就意味着人生的成熟,这是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生的真正财富,但人往往只能在生命的日落才能有幸看到这种煇煌的美丽。原始的兽性因文化化而成为人性,但这不是人性对兽性的取代,而只是一个时时刻刻仍在进行中的文化化过程,不但惯穿整个人类历史,而且贯穿人的一生,近在呎尺,只要你转过背去,文化的进步动力性消失了,人就恢复了兽性,这无论对于个人,群体甚或是一个国家都是这样,人类社会与个人是同构的,因此一个社会也不能避免这种人性与兽性之间变易的命运,社会的进步和衰退总在历史和现实中发生,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文化进步动力消失了,人性就开始泯灭,就可能成为病态甚至堕落入罪恶和苦难的深渊,这时这个社会就与兽群不远了,甚至更可怕,我们有时不得不为一个文明社会何以能突然成为法西斯的残忍或千百万人歇斯底里的疯狂而扼腕断肠,也会为我们今天也无法理解的人类的自相残杀的战爭和恐怖面困惑,历史上和今天仍然继续存在着的战爭、恐怖、独裁、歧视,贪婪……等等就是雄辩的证明,无论你有多进步的文明,无论你拥有多高的权力,无论你有多博学的知识,无论你如何道貌岸然、金鑲玉裹、美丽动人,只要你一旦从文化的进步流变中停滞或脱落,你就堕入了无明,也就与兽类无异了。但是这一切都江堰市难以解释,我们总是觉得任何寻找这些现象的根源的长篇累椟的文章的努力总是不得要领土完整,无法使人真正满意,我们在事后的反省中(如果可能有的话)无法将这些现象归结为无数的所谓前兆现象,事件的搜寻、罗列,事件的过程、发生的时间顺序,或者对它们的分类排列部是纷纭复杂,一个现象的原因几乎能在所有其它现象中先期找到,而不能肯定所有因素之间相存在或不存在因果关系就意味着因果方法的失较,它的答案只能存在在整个事件和整个背景的合成上,最大的整合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理解,文化或文化形态就是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在这个意义上所理解的人性总超出对人性的研究方法,

现代心理学以本能、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等等概念去解释病态的人格和病态的社会,在病态中能够从人性自性的异变中间接观察到真实人性的影子,但心理学的临床经验无法做到自然科学中的确定性,因此从西方学术的原则看,从心理学中看到的人性只能是一种假设性的文化解释,它的前提无法直接延伸到文化的背景上,无法解释人类的理性与兽性之间瞬息万变的不确定性,比如宗教、政治原因引起的大屠杀、歇斯底里式的疯狂、无人性的迫害、残忍的恐怖等等总是在神圣的使命、崇高的革命精神、伟大事业这样的理性的名义下自发自愿地进行的,这样的文明人与兽性的结合令时过境迁的人们难以置信,在这些事实前面,任何分析、解释或辩白都那么无力。社会心理学家们或许能够归结为与个性心理学完全不同的群体民理学,如勒庞(gustave in bon,1841-1931)或更普遍地归结为国民性 民族性甚至是人类性,威尔海姆·赖希(wilhelm reich,1897-1957)认为法西斯主义的情感因素渗透到所有民族的机体中,把它归结为被压抑的卑微者既反抗又崇拜强权的一种基本心理因系,但这种解释正是把兽性分析为人格或人性的既成组成部份,把兽性分化为社会的阶层属性,并不能使人真正理解人性与兽性之间的文化关系。

中国的古代学者爭论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困惑:从自然性出发,比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礼记·礼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告子曰: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等等这是中国古人的基本观点,但如果把人性约化为这种自然性,人性就是一种属性,这样人性也就无法区别于物性了,孟子分辨了本质与形式的区别,这是对人性的自性意义精微的理解: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孟子·告子上)

以传统的中国思想看问题,人性就是自性的变易,因此荀子得到的人性皆恶的结论并不是绝对的,他是从人性的自然性开端看人性,正是变易的观点使我们能理解他对人性的生化性描述: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篇) 

荀子一方面肯定人性的一致性:“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篇)

荀子同地深刻性揭示出人类从自然性演化人性的文化性意义,他洞察凡圣、伪善、礼法之间的文化形态上的变易关系: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荀子·性恶篇)

这不是人从伊甸园中的堕落,不是人性从神性中的分有,而是从人圣相同的自然性演化为人圣相同的礼义文化,人性是自性一致的,圣人和圣人化是人性的文化和文明化过程,善恶相互变易,并不是对立存在或相互否定的,因此当现代文明人为人性的异化、失落而困惑时,他就已理解了这种内在的一致性: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颇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荀子·性恶篇)“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荀子·儒效》。

今天来看,人性也就是人的文化形态,因此人性就是无法被分解为结构和组成的,这正是造成人性善恶理解的爭议的原因,这一直也是现代人的困惑,人性是自然性与人性的理性化演化过程,把人性约化为自然性或理性就是对人性分解,分解后它们就已不是真正的人性自己了,只有在从中国的文化源头而下的统一的文化历史中,中国的古代学术成就才能被完全阐释,在这种观点下,荀了、孟子等之间对人性的不同说法只是表面上不同,他们的不同观点在中国文化传统的统一视野中是一致的。

后人往往把人性理解为兽性之中的人性或人性之中的兽性,或者两者并在,即或是理解为相互否定中的统一,这种过程也不是自性的连续性,而是外在的、强迫的、教条的阶段性或阶层性的连断性,这正象数轴的连续性在数轴自身而不在所有的数一样,如果不能把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中表面不同的观点与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统一起来,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也就完全失去了,只有从文化形态变易性的观点看,即以中国思想的观点方法,才能很好地理解儒家和包括所有包含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诸子百家在对人性的演化性的重视,也才能在今天文化的表现形式完全不同的情况下,理解整个人类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在古人的论述中“人性”、“物性”“兽性”在用词上虽相同,但其意义在论述中却是在层次上时时变动的,这并不是他们的学术方法中的不一致,而是文化形态和文化思想自身的变易性本质,就是说如果不具有这种文化思想,你就无法理解和解释文化态。因此我们应当理解,当他们说诸性一致时,是说人性与兽性在变易中一致,当他们说人性异于物性或兽性时,只是说人性以高于兽性的方式存在,而不是说人性对立于兽性、离于兽性、在兽性之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解点,这也是中国思想与辩证法的区别:人性不是与兽性的对立,人性不是对兽性的否定,人也不是人性与兽性在断裂中的教条式的统一,人性是人对兽性的超越过程和连续的进步性,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文明的动力性正在于此。

实际上人们纷爭是企图得到为性善或性恶的人性定义,但文化形态意义上的人性却是不能以属性定义的,有因此一方而孟子说人性与兽性不同:“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但又肯定人性中普遍的自然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从人性的变易性出发,人性高于自然性就是人性的文化化:“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孟子·尽心下)这里的命当然不是指宿命,而是指儒家意义的天命,这里的性就是自然性,不谓性而有命就是人性之中的天道,但他接着说:“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里的“命”已经是道之于人的意义了,因此是人的文化使命,在这个新的高度上,人性就是身心合一的人性修养的自觉责任,所以有性不谓命。孟子正是这样遵循中国思想的变易方式,他的论述正是沿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这样的命性互易的教化之道上升的,这就是人性自性的本义,人性文化化的阐释。同样,表面看来与孟子论点不同的荀子其实也是具有这样的一致性,一方面他指出人性的本原方面和共通性:“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荀子·性恶)等等,但他同时强调教化变易性中的人性:“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荀子·荣辱)“如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正名)。“伪者,文理隆盛也。” (荀子·礼论)。

所以他说人性恶不过是从人性的演进起点角度向文化化方向看的初视角,正是在这一点上,他对文化进步的动力性理解更具社会现实性和社会实践性,构成了他在儒家文化中的特色。

人性是文化形态的概念,人们对性善与性恶的爭论实际上是把人性作为可分解的属性而定义人性, 但实际上,善恶是人性的表现,总是人性在变易中的不同文明高度,因此说人性是善的或恶的或不善不恶、有善有恶等等总是由于屋次上的混淆而成为混乱,人性在善恶上的表现只有在人性的进步性的意义上才有可能被理解,善恶是相对的,即不是相互否定,也不是相互对立,甚至说善中有恶、恶中有善都十分含糊,性善就人性的进步,性恶就是人性的兽性堕落,只有在人性自性变易中,才能真正理解人性。

3.儒家的文化思想 

人性的文化阐释不仅在人性与兽性的理解上,更直接表现在人的人性的自身进步上,在孔子对仁的阐释是人性的文化阐释的最经典的范例。仁是孔子的学说的核心,但孔子从没有直接定义仁是什么: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但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论语·里仁) 

一方面,仁高于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也高于社会形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另一方面,仁是普遍的、平等的、浅近的,实践的,仁在生活中:“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仁是崇高的,是大人、伟业:

“卫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卫子)。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论语·子路)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雍也)

仁具有教化的递进性,当然也是艰难的、努力的,差等的: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

“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最后,仁就是人性的超越,表现为人的文化素质,仁就是人的文化化,文化的动力性甚至外化为人的气质性: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苟志於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仁的社会化形态就是礼,礼不能单纯理解为文化模式,而是文化形态的表现型,或者说只有阐释礼后面的文化形态才能真正地理解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这里深藏着孔子关于人性在个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同一性理论,这不仅是概念上的抽象分析,而且是现实的行为规范,是观念的道德理性与实践的理性道德之间的统一,如果称之为社会学的中国原理,应当使西方无数的哲学家和现代社会学家为之折腰: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论语·里仁)但孔子并没有关于礼的社会形态上的进一步论述,止于“正名”,荀子将礼推进到了社会学领域。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中我们可能看到,在文化形态的意义上进行文化分析和比较是非常艰难的,逻辑的方法、实证方法、临床方法、调查方法、统计方法等等都只能局部和限时性地得到一种视角上的结论,文化模式的研究和文化形态的研究为人们供了一种广阔的视野,但仍然不能适应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人们往往是将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的社会行为、事例等等直接进行归纳、分析、比较而想得到一个简化的结论,但文化形态的层次性叠加是非常难以清理的,这样,对一种文化的评价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就有极大的区别或完全相反,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形态的印象存在的差异就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而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意见也常常是尖锐对立和自相矛盾的,实际上仅仅从具体的人、事例出发依靠有限的学术方法而想达到文化形态上的结论总是片面性的,而且往往由于问题的需要和受已有文化形态的支配,这些结论总是因人而异,对文化的研究需要的是中国文化自身的阐释方法,中国思想就是它的精髓。

4. 美国精神的文化形态

现实社会力性的并不在它的社会结构而是它的文化精神,社会结构是相对静态的,因此社会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个社会内在的动力性却无时不在产生作用,如果层层追寻下去,自然落实在人这个最终动力上,但这仍然不能解决间题,因为人不能解释为动物性或物理性的动力,人的社会意义的动力性是由个人的精神状态表现的,它也就成为社会的精神面貌。比如众所周知最为世人瞩目的所谓“美国精神”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美国精神代表了“美国人”的精神气质和向往美国的梦想,是美国人和美国社会的精神动力,这是一个真实的但却不是具体可见的文化形态。美国精神可以看作是美国文化形态的同义词,它代表了美国社会的真正的人性的动力性。

但是并没有"美国精神"的确切定义,无论是最叫响的美国人自己或者是博古通今的文化学者们都不能确切地定义什么是美国精神,无数的有关文章和书籍可以罗列、分类无数的事例和数据来展示美国精神的种种表现,人们也都能大体无误地使用美国精神这一词,人们可以堆彻一大堆词藻来表达这一概念,比如财富梦想、个人奋斗、冒险、正直、剽悍、享乐、炫耀、刺激、标新立异、自我表现、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但这一切都只是对美国精神的零碎表达,而不是一个全整形象,实际上现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主要以个人的精神面貌表现,美国精神就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这几乎都可以由"美国英雄"或"明星"来代表,因此好莱坞的大电影能鲜明、形象地表达最基本的美国文化形态,这一切与美国的社会结构重合却完全不同,社会结构只是文化形态的表现型,可以具有具体的形式,是可以分解分析和进行比较的,比如美国的制衡型政治制度就是由诸多的法律和宠大复杂的社会机构组成,但美国精神却不能分解为美国牛仔的拓荒精神、基督教传统的牺牲、志愿精神、社区自治传统……等等,也不能抽象地看作它们的总和,它们是无形地表现在具体的个人身上,使人能真切地感受到的魅力,因此美国精神是现实、具体、活生生的美国形象,是美国文化形态最具动力性的表现。

人们可以用个人主义、个性自由等抽象内涵来定义美国文化的基本品质,但是每一种解释在现实性中都可以找到无数的反例和对立性,比如你无法解释个人主义与美国人的爱国精神、公德意识的同时存在的关系,你无法理解个人独立与无所适从的法律、法规之间的适应性,你也无法适应美国人的直率、不拘礼节、甚至粗野与处处有禁忌的社交礼貌之间的平衡,你也会为拜金主义的冷酷与慈善慷慨同时并存而迷惑,更难理解科学的客观精神与对上帝的虔信的共存…… 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美国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形式拼合性,文化形态不仅仅是表现在诸多社会现象上,也表现在文化的自身表达性上,这就是美国文化形态的同构性特征,而这一切又只能以源于文化形态自身所具有的阐释性才能理解。

在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中,文化总是以模式化或形式化为表现的,所以美国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在一系列或一套概念中才有确定性意义,比如美国人的自由与个人主义的概念具有一致性但并相不同,也与中文环境中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别,在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是一个政治概念,一方面是指个人不受政府、教会、阶级或政治集团或其他组织机构的统治、干扰的权力,同时却也是被同构地形式化为法律、政治结构,成为一种政治共性,因此个人自由与政治民主是相互支持的同构的意识形态和形式;这与社会学中的个人主义不同,个人主义表现了个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价值,支配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强调个人之间差别,暗示每个人可以各行其是,是道德行为的下意识。个人在政治中的自由是由法律本现和保护的相互间的政治自由,实质上是对政府的自由,但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却只是对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对别人的自由,所以对于美国人来说,不存在政治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也不存在社会生活中的对他人的自由,个人自由是政治共性,而个人主义是社会性共性,两者在不同层次,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与社会公德、国家意识等等之间的多元性和文化形态上的一致性。

在日常生活中定位自己的行为的层次性是一个微妙的问题,这主要地只能在文化环境中习得、养成,这样就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个人的社会共性或称之为民族性气质,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纵使有一时或场景上的定位错误或误会,不会造成重大的问题,但是如果在长时段混淆了文化的层次性,就会酿成人生和社会的大祸,比如将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上就会成为政治独裁,将自由主义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就会成为个人终生的陋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生活中也有的虚伪、无信,社会生活中也充满了野蛮,暴力,为财富、为出名可以不择手段,以及种族歧视、社会歧视、资源滥用……它们不会被归结到美国精神中去,为“英雄讳”,“直也在其中矣。”

当然美国的大众生活在长时段上是普遍建康的,这正是文化能具有最潜在的动力性的根基,每一个人意识深处的文化精神才是人类的人性自我。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精神成为了一种在现实中实现的信仰,成为了对美国文化的努力认同的自觉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精神才成为美国精神,它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社会行为规范、个人理想、社会和个人财富等表象, 甚至宗教都成为了这种文化认同的生活方式而淡化了宗教在自身精神意义上的宗教,这甚至可以看作基督教精神在文化形态中与理性形式的更深层次上融合,因此你无法将美国精神分解为你能够找到的那些词汇或事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形象,它可以由文化英雄所代表,但实际上它是向往这块土地的人在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再创造的历史。

北美这块原始土地是上帝的礼物,它的富饶为这种创造提供了全新的地理空间,夹在两洋之间的这块广袤的土地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均匀,可耕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仅仅它的充沛的水量就是这个世界上比石油资源更基本的最大的财富,今天能够瞧以最少的投入(农业人口2%)供养了数十倍的非农业人口和工业、商业原料,这就是最基本的美国梦想——富饶的土地,只要你索取,必有收获,这是冒险家和淘金者的天堂,没有这种普遍性的物质丰富,就不会有美国的感恩节,也就没有这个最基本的人人平等的物质平台,这是美国精神的希望、信心、机遇的前提,当然这仅是一个先决性的基本条件,由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的相遇给清洗、组合、重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动力性,这就是美国精神中个性自我的原动力,这种自我首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新生,然后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自我创造的本源。五月花号载来的带着欧洲传统文化传统而从政治专制中逃离出来追求个性自由和美好生活的人们就象是出埃及记的重演,在这块土地上,西方的多元文化再次融合重生成为现代美国精神,成为社会意识形态,成为活生生的真实的现实的美国,没有这个意义上的西方文化的再造,也就没有现代美国,而且可以更进一步说,西方现代主流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文化形态的混合再生。西方主流社会的社会形态好象是一幅拼画,美国精神就是这幅拼画的粘合剂,这种拼画式的社会形态可以称之为索取—保卫型,索取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产生基于财富的个人意识,后者形成政治意识中的平等、多元化格局,持枪的开发者就是这种文化的最精确的形象——从踏上这块土地的先驱者到西部的垦荒人,从这里使我们今天能理解枪在美国文化中的意义,我们能在美国的宪法制度中看到这个原型的强硬、剽悍形象。财富和枪就是美国精神的原人,今天所有繁荣富强、自由民主、文明礼貌只不过是它的现代形象。当然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不能代表或代替整个西方文化,更不能代替整个人类文化,比如科学的实证精神就不是美国精神的专利,欧洲的理性传统今天仍是人类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其它多元的文化形态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所具有的精华,更是美国文化所未能汲及的。

5. 文化形态的中国精神 

文化形态是表现和表达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身存在,但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的形态就是它自己的文化传统精神,更精确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它的社会现实中的历史精神表现为中国的文化形态。传统既是历史,也是现实中的思想,传统不仅只是典籍,而是籍中的文化精神,但应当记住,文化精神作为文化形态只有在活的思想中才是现实的和真实的,也只有在意义上我们才能把握文化形态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理解人类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全部意义。

中国的文化形态和美国的文化形态是完全不同的,美国文化形态的表现型在个人和社会上具有形式意义的一致的,比如个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就是鲜明的,在法制中有具体的规定性保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个人主义是美国人和美国社会的“共性”,但在中国却找不到这样的同构表现型,比如中国人的家庭、家族观念是很强烈的,但这即不是集体主义,也不能算作个人主义,中国人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但这与现代国家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也与民族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要有一种和美国文化形态有相比较的方而,那就只有用中国的社会形态与之相比较,中国的社会形态可以在与美国的索取—保卫型相比拟的情况称之为为奋斗—分配型,中国古人没有直接可得的财富的概念,从来就没有流着蜜与奶的土地梦想或是淘金者的现实,而只有与自然—土地的直接依存关系,中国古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象就是大禹,在自然中为生存而奋斗是中国文化的基色,普通中国人的财富概念几乎与勤劳与俭朴同义,不可能有投机,不可能取巧,甚至不可能有浪漫,中国古人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历史上最发达的农业和农业文明,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最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最壮观的水利工程,80%以上的农业人口供养了历史上最大、最多、最繁荣的城市:长安、洛阳、开封、苏杭、邯郸、临淄、南京、北京……,但这一切却不能人人平均共享,而是一种中国封建制制度形式的分享,这就是由无数赞美与咀咒堆砌而成的中国的金字塔——帝制官僚体系下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国古代的文明不是象古埃及、罗马时代那样的奴隶制下的直接对人性的掠夺的物质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与兽类地位无异,而人性平等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下意识,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对人力和物力以社会结构组织方式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下产生的,帝制官僚体系无疑是独栽的,天下人与财富的分配、享用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一个有效的文官系统虽然执行它的最终决定,但它背后的大文化精神却动力性地制约着它,天、道、社稷、人民的理念高出于其上,礼、法、情、义其为而制,甚至从社会底层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和社会游侠都在“替天行道”,“吕氏春秋”、“史记”、“春秋繁露”、“盐铁论”……中的震撼人心的理性力量和现实态度完全不是宗教或艺术的力量所能比拟的,这就是中国社会形态后面的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中国社会、国家、个人的文化意识,它是自觉化的文化精神,它的社会形态就是天下——国家一体,家庭——个人一体,以天下为已任是一种历史的自觉,家庭、家人的安危和温饱就是个人的价值中心,在这样一种关切的意识中,纯粹的自我的形象(形式自我)消失了,这里没有单独的个人利益但却有时时存在的私心,没有普遍的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只有和平与延续的殷切希望,个人的尊严、个人的荣誉感、个人的快乐都以国家、家族、家庭的形象出现,从天下一统中感受自豪,从家人的平安、团聚中获得快乐的精神享受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动力之源。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中,没有个人意义的平等,也没有个人意义的自由,但人却是人性自觉的,这正是人性本质的个性,这种自觉不是自我的外化、物化,而是人性的直接社会形态化。一般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之为伦理型,正是着眼于这种人性意义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形态,但是由于社会形态集中地由政治结构表现,因此帝制官僚体直接攫取了文化的动力性,系获得了对人的精神控制能力,这是人类世界中最可怕的与神权一样的力量,——现在我们知道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另一种同一性。

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段历史作为一种整体文化形态进行比较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观点方法,但是文化形态不等同于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具有相对于文化形态的表现型,文化形态以表现型表达自己但自己却不是形现型,因此一个普遍的错误就是将文化的表现型看作文化形态即当作某种代表某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象。比如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个性精神,甚至是压抑自由和摧残个性的,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首先是将文化形态与社会政治结构相混淆造成的,即以封建政治对人的控制代替了文化的特性;其次是没有理解中国文化形态变易性的本质,文化形态与人类的人性是本质相同的,所以文化形态是以文化的方式表现人性,或者在人性中表现文化的进步性即文明,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形态表现的人性并不是普遍人的政治性,相反,文化人具有逃向自然的普遍的自由精神倾向,这不同于西方的个人政治平等的自由,而是希望逃脱政治体制的精神自由,因此是一种源于人性自性的自由而不是形式化的自由,中国文化的个性精神主要地不是表现个人与物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形式或物性的关系上,所以中国文化形态的动力性主要地也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人之间的形式动力性,而是人性的自我意识即中国文化意识,这种意识正是中国人身上普遍表现的对文化的崇尚、对文化国家的忠诚、历史使命感,而这不能作为一种属性的共性来理解,这恰恰是一种文化意义的“个性”,即真正的、现实的、本质的自为的人性——个人的文化自觉。中国人的“沉重”感正是重于此,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下意识,个性的文化气质正是文化形态在个人身上的表现,但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政治化过程中,却被形式化,模式化,控制化了,它的动力性的个性随之固化、窒息,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在非政治领域,在学术、文学、艺术、民间文化中,中国人的个性精神和创造性并不亚于任何一种其它文化,从这里也可看出儒家文化与宗教不同,儒家文化自身具有丰富的社会形态表现,甚至以文化形态方式深刻地渗入其它宗教中,因此仅仅以儒家文化政治化的精神控制方式罪儒是不恰当的。

另一种普遍误解是儒家文化轻视物质生活和经济生产,如董仲舒的“夫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这句话广为流传, 其实,义利之爭如果在道德领域的范围内是无可存疑的,没有那一种主流文化会把重利轻义作为道德的信条和人品的楷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等等无论古今中外都是道德批评和教育的信条,人们的困惑在于在经济领域是否应当遵守道德训条?几乎没有人能够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

说儒家文化不重视社会经济发展完全是一种误解,恰恰相反,强烈的实用主义精神正是儒家文化的本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普遍人文关怀,儒家文化中甚至能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儒家完全进解经济生活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理解的文化的进步性才是文明的本质:“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至少处理经济与道德两个领域之间的迭加关系的一般原则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梁惠王上)

“故圣人之为天下兴利也,其犹春气之生草也”。(春秋繁露·考功名)

当然对于个人,这何偿不是一种无奈: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但是孔子的下面这句名言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与个人道德状况综合的最高评判准则: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儒家不仅是抽象的道德说教,也是理性道德的实践者,但这样他也就无逃于人们对他的误解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李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看,儒家对义利的辩析通常都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进行的: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穷人欲,言无所不为。於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礼记·乐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道德是普遍的。但道德训条是道德领域的而不是普遍的,比如: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论语·里仁)(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美国文化论文篇(9)

2。 文化与人性

3。 儒家的文化思想

4。 美国精神的文化形态

5。 文化形态的中国精神

在哲学的玄奥思虑与科学的严格逻辑之间,近代蓬勃发展的社会科学和它们的复杂交叉的学科和分支中,出现了以“形态”(morphology)为对象或观点的理论方法,形态一词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没有确切一致的定义,但与科学如生物学中的形态学明显不同,它没有具体可见和可操作的对象或确切可描述的外形性态,因此社会科学中的形态一词具有与“现象”(phenomenon)非常相近的意义,社会科学中的形态一词是指存在人类社会中的抽象的事物或过程,它表现在诸多社会事物和过程中,但不是这些事物或过程的本身,只有在一种整合(integration)的抽象上才能具有这种形态的意义.这是一种非常艰难的思想方法,作为形态,它的每一个对象都不能确切地枚举,每一定义都无法精确地表述,但是它们确是一种可以感受的东西.人们经常在轻松、广泛地使用着它们,并没有感到很大的困难,如传统文化、美国精神、民族气质、人格或国格等等,这些概念在社会科学一些最基本的交叉重合的领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被除注意,如象征、符号体系、规范、模式等等,在一些专门学科中也可以有一些特别的表达方式,如原型、图腾、心态、心理场等相联系,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文化形态与社会形态相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文化形态与基本价值相关联。对比之下,哲学中的概念也是非常抽象和具普遍性的,但哲学的普遍性是终极性,它的抽象是思想和概念的自身意义上,而且在自己的历史中已形成确定的论题和论域,因而具有人们能基本上把握的层次和焦点,但文化和社会科学中的形态,无论从对象的捕捉或表达方法上都具有极大的困难,不仅决非定于对象,也决定于观点方法的形成,甚至与这二者的互动有关,文化形态的研究在学科学分支上交叉复盖,概念上模糊不清,但一些具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的,比如历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 1880-1936)把所有的人类历史按文化形态进行了分类,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称之为“文明”的也就是指文化的历史的存在状态,文化人类学家露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文化模式(culture pattern or configuration)的研究等等,就是这方面的范例,在研究观点、方法上,近代西方的学者如狄尔泰(wilhem dilthey 1833-1911)、舍勒(max scheler 1874-1982)等人结合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展开了阐释学和现象学的独特的视角,突破了西方学术研究的传统,给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发展带来了一种空前的融合性,实际上,近代开始的以人类学为基地的一大批交叉和边缘学科中,从哲学、历史文化角度就出现了一种大文化的趋势,但只有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平台上,这些研究在学术和文化上的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它的价值和归宿。

中文里形态一词由形(form)与态(state)复合构成,可以理解为the state in formulization或forming-state,因此state与“文化模式”中的模式(pattern or mode)一词不同,文化形态具有自身历史性和动力性意义,能够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植入这个概念中,从而更精确地表达它的动力性内涵,这个用法与现代物理学中的态如量子态(quantun state)具有相似性。本文中的“文化”(无前后缀的情况下)一词具有比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更广泛的意义,与哲学文化人类学具有基本相同的深度,但不限于人类学而更广泛。本文中避免了使用狭义的“文化学”一词,这与“历史”与“历史学”所具有的微妙区别一样。

1.文化与人类化

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人脱离了兽性而具有人性,但人性并不是人的属性,这是人文学与自然科学中的概念的根本区别,一个生物学意义上属性的人并不等同于人性的人,人性不能被分解成为可以判别的人的属性,当然我们不会满面足于“历史地理解人”这样的泛泛之谈,现代社会科学正在从多方面努力地企图对人的理解精确化,围绕着人这个中心开拓了分支复杂、复盖交叉的学科群。

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以社会方式生存,但要精确地定义这一点却非常困难,人与动物的之间的区别从具体的方面看是几乎是绝对的,但从整体和历史方面看,却连续和一致,这好象一根莫比乌斯带(mobius strip),在一个具体截面上,正反两侧是绝对对立的,但从全体看,却是同一个面。人类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历史中,从动物式的群居演化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这是一个连续的人类化过程,同样,一个人从出生时的自然人(就个人而言)到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性的社会人,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人类的人类化过程的缩影,正象人的胚胎期化育是动物进化历程的缩影一样,个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人的意义上的人类化。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人成为社会人、人性的人,个人的社会化就是自然人的人性化。但人的人类化不是属性化,人的社会化也不是共性化,恰恰相反,是本质的是个性化,共性总可以理解为事物或种群的属性,但是属性的内涵却不同于人的内涵,属性的内涵是同一性,但人的内涵却不同,人的内涵只有在人与人的差异性上才是个性的,因此人的个性才是人性的本质,人的个性也完全不能在动物的个性意义上理解,动物的个性只有彼此之间在行为上的区别,但人的个性具有气质、性格、人格等等不同的层面,他甚至可以超越他所在社会和个人的历史,表现更高的精神气质,没有一种综合或整体的方法能够全面地表达人的方方面面,或者这个正在模糊中形成的概念可以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同时表达这个意义——文化或文化形态。人的社会性并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人性却不能由全部社会关系代表,人性的丰富性来自全部人类文化,而不仅仅是由当时的社会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世界的历史进程和人类历史的全部文化不会总是为当时的社会形态所表现,也不可能完全由图书博物馆、历史遗迹所保存,它们以文化的方式保存和传承在人性中,这正象生命不仅仅只是基因一样。个人不会仅仅是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在社会而直接获得营养,他能够从整个人类历史和文化中成长人性,人的个性正是由于这种种文化因素交织的背景而呈现无限的本源生命力,没有人自身的历史成长,没有个性中融入的无限丰富文化因系,就没有人的个性,也就不会存在人性。

与西方文化不同,在中国文化中似乎从来没有关于历史、文化或人类起源方面的困惑,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基于文化的连续进步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变易的文化思想,所以从开始起就能够地理解人类文化的演化性本质,能够地理解文化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退步的动力性意义,文明就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进步,不进则退:

“初,平王之东迁也,周幽王为犬戎所灭,平王嗣位,故东迁洛邑。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虽然我们的先人没有在两千年就提出进化论,但确切地肯定人类的文化与生命演进的一致性: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上古穴居而野处”(易传);“男女杂游,不媒不娉”(列子·汤问篇)。“昔太古偿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外,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吕氏春秋·恃君览)

传说中由包牺氏、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先人在文化的创造性进步中展开了连续的进步历史,这不象西方传统观念一样,古希腊认为人是从神中分化出来的,希伯莱人则认为人是由上帝造就的,中国古人却能理解人与自的连续性关系,虽然没有明确的人的进化环节的知识,却有明确的从兽性到人性的文化演进思想,因此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的进化论以一种空前的革命方式引起了19世纪的近代人的愤怒和恐慌,而当它传播到中国时却波澜不惊, 我们的先人早在两千年就以经典地方式平淡地这样说了: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I巢。寒则累土,暑则聚薪柴居其上。未有火化,食腥也。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此上古之时也。” (礼记·礼运)

这正是人类人类化过程阶段性的写照,进化论不过是对中国传统信念的实证化而已。

人类化就是人类的文化化,是人类的人性化过程,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思想,文化化使人成为社会人、文明人、人性的人,这是一个人从自然中连续演进的过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这是一个变易的进步过程,西方哲学(如辩证法)和实证科学难以解释的人与兽之间断裂性突变,无法理解人性与兽性在概念上的对立性与事实上自然连续性,人与兽之间是无法用进化的环节填满的,这与无法用数去填满数轴在本质上相同,这种本质性虽然在科学的领域中可以得到精确和充分的展示,但科学不能理解这个本质本身,自然科学是现代文明的代表,它充实了人类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但它不能取代人类文化自身,这也就是自然科学的限度。近代西方学术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领域展开了迅速发展中的诸多学科和复杂的分支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结果,但由于从西方文化的源头上得不到支持,无法形成一种包容万象的大文化阐释体系,因此总是在众多的分化和歧见被瓦解。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却早就认识到了人性与兽性的变易性关系,从中国古有的文化思想可以理解,一方面,人类的兽性是无法去除的,但另一方面,兽性决不是人性的组成部份,因此兽性不能在人性中被分析或证明,人性在变易中存在,存在在人类的文化化过程中,存在在自身不停滞的连续变易中,他的动力性就是他的进步性,只有在这个理解上,人性才是永远的。

哲学和哲学思想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在一点上它能充份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哲学以思想方式无形地体现在普世的事物上,能用最简洁的文字方式表达最深深邃的思想,包含着历史的丰富,守候着自身的大气和从容,——这正是人的宇宙形象或宇宙的人的形象;西方哲学能够以丰富的概念方式表达关于或对于事物的哲学,世界因此面剧烈地扩张,因之而享用繁荣和混乱,但即使读遍他们的书籍也未见得能抓住他们想说或可以期望得到的东西——自为人的人。

2. 文化与人性

所有关于人的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自身动物性的关系是最令人困惑的,如果想将人从自然和动物中划分出来,就必须将人界定为一种模式,比如一种原始类型或一种现代意义的社会结构,这样势必以人的属性来标签人,但属性总是种群性,这样任何一种定义都暗含有一种先验的框架,而这样一来“人”就僵死了;另一方面, 为了寻求人的本质,则必须将人还原为生命的人,关注人本源的个性和个性的具体性,但这样一来,人最宝贵的理性方面往往会无形中消失了,人也就无法区别于动物,在这种两难的困境正是所有在人文学或社会科学中所做的无数努力都陷入了泥沼的原因。这种情况早在中国古代学术纷争中早已是一个焦点,这是由于人们不了解文化的形态性的原因。

但是从变易的观点看,人的人性永远是流变的,人性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人性不是绝对地脱离、分别于兽性的属性,而总是离兽性不远,迄止今天亦是如此,人只有依靠不断的自我更新,不断地从整个人类文化中吸收营养,不断地向着人性化的方向攀登,才能化解兽性为人性,我们往往不会对这个过程有太多的了解和自觉,这种无明是自然的,如果我们有了对此的自觉,那就意味着人生的成熟,这是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生的真正财富,但人往往只能在生命的日落才能有幸看到这种??煌的美丽。原始的兽性因文化化而成为人性,但这不是人性对兽性的取代,而只是一个时时刻刻仍在进行中的文化化过程,不但惯穿整个人类历史,而且贯穿人的一生,近在?粘撸?灰?阕??橙ィ?幕?慕?蕉?π韵?Я耍?司突指戳耸扌裕?馕蘼鄱杂诟鋈耍?禾迳趸蚴且桓龉?叶际钦庋??死嗌缁嵊敫鋈耸峭?沟模?虼艘桓錾缁嵋膊荒鼙苊庹庵秩诵杂胧扌灾?浔湟椎拿?耍?缁岬慕?胶退ネ俗茉诶?泛拖质抵蟹⑸??绻?桓錾缁嶂械奈幕??蕉?ο?Я耍?诵跃涂?笺?穑?涂赡艹晌?√?踔炼槁淙胱锒窈涂嗄训纳钤ǎ?馐闭飧錾缁峋陀胧奕翰辉读耍?踔粮?膳拢?颐怯惺辈坏貌晃?桓鑫拿魃缁岷我阅芡蝗怀晌?ㄎ魉沟牟腥袒蚯О偻蛉诵?沟桌锏姆杩穸?笸蠖铣Γ?不嵛?颐墙裉煲参薹ɡ斫獾娜死嗟淖韵嗖猩钡恼??和恐怖面困惑,历史上和今天仍然继续存在着的战??、恐怖、独裁、歧视,贪婪……等等就是雄辩的证明,无论你有多进步的文明,无论你拥有多高的权力,无论你有多博学的知识,无论你如何道貌岸然、金?玉裹、美丽动人,只要你一旦从文化的进步流变中停滞或脱落,你就堕入了无明,也就与兽类无异了。但是这一切都江堰市难以解释,我们总是觉得任何寻找这些现象的根源的长篇累椟的文章的努力总是不得要领土完整,无法使人真正满意,我们在事后的反省中(如果可能有的话)无法将这些现象归结为无数的所谓前兆现象,事件的搜寻、罗列,事件的过程、发生的时间顺序,或者对它们的分类排列部是纷纭复杂,一个现象的原因几乎能在所有其它现象中先期找到,而不能肯定所有因素之间相存在或不存在因果关系就意味着因果方法的失较,它的答案只能存在在整个事件和整个背景的合成上,最大的整合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理解,文化或文化形态就是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在这个意义上所理解的人性总超出对人性的研究方法,

现代心理学以本能、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等等概念去解释病态的人格和病态的社会,在病态中能够从人性自性的异变中间接观察到真实人性的影子,但心理学的临床经验无法做到自然科学中的确定性,因此从西方学术的原则看,从心理学中看到的人性只能是一种假设性的文化解释,它的前提无法直接延伸到文化的背景上,无法解释人类的理性与兽性之间瞬息万变的不确定性,比如宗教、政治原因引起的大屠杀、歇斯底里式的疯狂、无人性的迫害、残忍的恐怖等等总是在神圣的使命、崇高的革命精神、伟大事业这样的理性的名义下自发自愿地进行的,这样的文明人与兽性的结合令时过境迁的人们难以置信,在这些事实前面,任何分析、解释或辩白都那么无力。社会心理学家们或许能够归结为与个性心理学完全不同的群体民理学,如勒庞(gustave in bon,1841-1931)或更普遍地归结为国民性 民族性甚至是人类性,威尔海姆·赖希(wilhelm reich,1897-1957)认为法西斯主义的情感因素渗透到所有民族的机体中,把它归结为被压抑的卑微者既反抗又崇拜强权的一种基本心理因系,但这种解释正是把兽性分析为人格或人性的既成组成部份,把兽性分化为社会的阶层属性,并不能使人真正理解人性与兽性之间的文化关系。

中国的古代学者??论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困惑:从自然性出发,比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礼记·礼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告子曰: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等等这是中国古人的基本观点,但如果把人性约化为这种自然性,人性就是一种属性,这样人性也就无法区别于物性了,孟子分辨了本质与形式的区别,这是对人性的自性意义精微的理解: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G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G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G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G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G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孟子·告子上)

以传统的中国思想看问题,人性就是自性的变易,因此荀子得到的人性皆恶的结论并不是绝对的,他是从人性的自然性开端看人性,正是变易的观点使我们能理解他对人性的生化性描述: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篇)

荀子一方面肯定人性的一致性:“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篇)

荀子同地深刻性揭示出人类从自然性演化人性的文化性意义,他洞察凡圣、伪善、礼法之间的文化形态上的变易关系: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荀子·性恶篇)

这不是人从伊甸园中的堕落,不是人性从神性中的分有,而是从人圣相同的自然性演化为人圣相同的礼义文化,人性是自性一致的,圣人和圣人化是人性的文化和文明化过程,善恶相互变易,并不是对立存在或相互否定的,因此当现代文明人为人性的异化、失落而困惑时,他就已理解了这种内在的一致性: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颇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荀子·性恶篇)“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荀子·儒效》。

今天来看,人性也就是人的文化形态,因此人性就是无法被分解为结构和组成的,这正是造成人性善恶理解的??议的原因,这一直也是现代人的困惑,人性是自然性与人性的理性化演化过程,把人性约化为自然性或理性就是对人性分解,分解后它们就已不是真正的人性自己了,只有在从中国的文化源头而下的统一的文化历史中,中国的古代学术成就才能被完全阐释,在这种观点下,荀了、孟子等之间对人性的不同说法只是表面上不同,他们的不同观点在中国文化传统的统一视野中是一致的。

后人往往把人性理解为兽性之中的人性或人性之中的兽性,或者两者并在,即或是理解为相互否定中的统一,这种过程也不是自性的连续性,而是外在的、强迫的、教条的阶段性或阶层性的连断性,这正象数轴的连续性在数轴自身而不在所有的数一样,如果不能把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中表面不同的观点与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统一起来,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也就完全失去了,只有从文化形态变易性的观点看,即以中国思想的观点方法,才能很好地理解儒家和包括所有包含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诸子百家在对人性的演化性的重视,也才能在今天文化的表现形式完全不同的情况下,理解整个人类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在古人的论述中“人性”、“物性”“兽性”在用词上虽相同,但其意义在论述中却是在层次上时时变动的,这并不是他们的学术方法中的不一致,而是文化形态和文化思想自身的变易性本质,就是说如果不具有这种文化思想,你就无法理解和解释文化态。因此我们应当理解,当他们说诸性一致时,是说人性与兽性在变易中一致,当他们说人性异于物性或兽性时,只是说人性以高于兽性的方式存在,而不是说人性对立于兽性、离于兽性、在兽性之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解点,这也是中国思想与辩证法的区别:人性不是与兽性的对立,人性不是对兽性的否定,人也不是人性与兽性在断裂中的教条式的统一,人性是人对兽性的超越过程和连续的进步性,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文明的动力性正在于此。

实际上人们纷??是企图得到为性善或性恶的人性定义,但文化形态意义上的人性却是不能以属性定义的,有因此一方而孟子说人性与兽性不同:“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但又肯定人性中普遍的自然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从人性的变易性出发,人性高于自然性就是人性的文化化:“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孟子·尽心下)这里的命当然不是指宿命,而是指儒家意义的天命,这里的性就是自然性,不谓性而有命就是人性之中的天道,但他接着说:“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里的“命”已经是道之于人的意义了,因此是人的文化使命,在这个新的高度上,人性就是身心合一的人性修养的自觉责任,所以有性不谓命。孟子正是这样遵循中国思想的变易方式,他的论述正是沿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这样的命性互易的教化之道上升的,这就是人性自性的本义,人性文化化的阐释。同样,表面看来与孟子论点不同的荀子其实也是具有这样的一致性,一方面他指出人性的本原方面和共通性:“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荀子·性恶)等等,但他同时强调教化变易性中的人性:“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荀子·荣辱)“如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正名)。“伪者,文理隆盛也。” (荀子·礼论)。

所以他说人性恶不过是从人性的演进起点角度向文化化方向看的初视角,正是在这一点上,他对文化进步的动力性理解更具社会现实性和社会实践性,构成了他在儒家文化中的特色。

人性是文化形态的概念,人们对性善与性恶的??论实际上是把人性作为可分解的属性而定义人性, 但实际上,善恶是人性的表现,总是人性在变易中的不同文明高度,因此说人性是善的或恶的或不善不恶、有善有恶等等总是由于屋次上的混淆而成为混乱,人性在善恶上的表现只有在人性的进步性的意义上才有可能被理解,善恶是相对的,即不是相互否定,也不是相互对立,甚至说善中有恶、恶中有善都十分含糊,性善就人性的进步,性恶就是人性的兽性堕落,只有在人性自性变易中,才能真正理解人性。

3.儒家的文化思想

人性的文化阐释不仅在人性与兽性的理解上,更直接表现在人的人性的自身进步上,在孔子对仁的阐释是人性的文化阐释的最经典的范例。仁是孔子的学说的核心,但孔子从没有直接定义仁是什么: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其言也?,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论语·颜渊) 但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论语·里仁)

一方面,仁高于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也高于社会形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另一方面,仁是普遍的、平等的、浅近的,实践的,仁在生活中:“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仁是崇高的,是大人、伟业:

“卫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卫子)。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论语·子路)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雍也)

仁具有教化的递进性,当然也是艰难的、努力的,差等的: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

“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最后,仁就是人性的超越,表现为人的文化素质,仁就是人的文化化,文化的动力性甚至外化为人的气质性: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苟志於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仁的社会化形态就是礼,礼不能单纯理解为文化模式,而是文化形态的表现型,或者说只有阐释礼后面的文化形态才能真正地理解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这里深藏着孔子关于人性在个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同一性理论,这不仅是概念上的抽象分析,而且是现实的行为规范,是观念的道德理性与实践的理性道德之间的统一,如果称之为社会学的中国原理,应当使西方无数的哲学家和现代社会学家为之折腰: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论语·里仁)但孔子并没有关于礼的社会形态上的进一步论述,止于“正名”,荀子将礼推进到了社会学领域。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中我们可能看到,在文化形态的意义上进行文化分析和比较是非常艰难的,逻辑的方法、实证方法、临床方法、调查方法、统计方法等等都只能局部和限时性地得到一种视角上的结论,文化模式的研究和文化形态的研究为人们供了一种广阔的视野,但仍然不能适应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人们往往是将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的社会行为、事例等等直接进行归纳、分析、比较而想得到一个简化的结论,但文化形态的层次性叠加是非常难以清理的,这样,对一种文化的评价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就有极大的区别或完全相反,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形态的印象存在的差异就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而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意见也常常是尖锐对立和自相矛盾的,实际上仅仅从具体的人、事例出发依靠有限的学术方法而想达到文化形态上的结论总是片面性的,而且往往由于问题的需要和受已有文化形态的支配,这些结论总是因人而异,对文化的研究需要的是中国文化自身的阐释方法,中国思想就是它的精髓。

4. 美国精神的文化形态

现实社会力性的并不在它的社会结构而是它的文化精神,社会结构是相对静态的,因此社会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个社会内在的动力性却无时不在产生作用,如果层层追寻下去,自然落实在人这个最终动力上,但这仍然不能解决间题,因为人不能解释为动物性或物理性的动力,人的社会意义的动力性是由个人的精神状态表现的,它也就成为社会的精神面貌。比如众所周知最为世人瞩目的所谓“美国精神”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美国精神代表了“美国人”的精神气质和向往美国的梦想,是美国人和美国社会的精神动力,这是一个真实的但却不是具体可见的文化形态。美国精神可以看作是美国文化形态的同义词,它代表了美国社会的真正的人性的动力性。

但是并没有"美国精神"的确切定义,无论是最叫响的美国人自己或者是博古通今的文化学者们都不能确切地定义什么是美国精神,无数的有关文章和书籍可以罗列、分类无数的事例和数据来展示美国精神的种种表现,人们也都能大体无误地使用美国精神这一词,人们可以堆彻一大堆词藻来表达这一概念,比如财富梦想、个人奋斗、冒险、正直、剽悍、享乐、炫耀、刺激、标新立异、自我表现、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但这一切都只是对美国精神的零碎表达,而不是一个全整形象,实际上现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主要以个人的精神面貌表现,美国精神就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这几乎都可以由"美国英雄"或"明星"来代表,因此好莱坞的大电影能鲜明、形象地表达最基本的美国文化形态,这一切与美国的社会结构重合却完全不同,社会结构只是文化形态的表现型,可以具有具体的形式,是可以分解分析和进行比较的,比如美国的制衡型政治制度就是由诸多的法律和宠大复杂的社会机构组成,但美国精神却不能分解为美国牛仔的拓荒精神、基督教传统的牺牲、志愿精神、社区自治传统……等等,也不能抽象地看作它们的总和,它们是无形地表现在具体的个人身上,使人能真切地感受到的魅力,因此美国精神是现实、具体、活生生的美国形象,是美国文化形态最具动力性的表现。

人们可以用个人主义、个性自由等抽象内涵来定义美国文化的基本品质,但是每一种解释在现实性中都可以找到无数的反例和对立性,比如你无法解释个人主义与美国人的爱国精神、公德意识的同时存在的关系,你无法理解个人独立与无所适从的法律、法规之间的适应性,你也无法适应美国人的直率、不拘礼节、甚至粗野与处处有禁忌的社交礼貌之间的平衡,你也会为拜金主义的冷酷与慈善慷慨同时并存而迷惑,更难理解科学的客观精神与对上帝的虔信的共存…… 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美国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形式拼合性,文化形态不仅仅是表现在诸多社会现象上,也表现在文化的自身表达性上,这就是美国文化形态的同构性特征,而这一切又只能以源于文化形态自身所具有的阐释性才能理解。

在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中,文化总是以模式化或形式化为表现的,所以美国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在一系列或一套概念中才有确定性意义,比如美国人的自由与个人主义的概念具有一致性但并相不同,也与中文环境中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别,在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是一个政治概念,一方面是指个人不受政府、教会、阶级或政治集团或其他组织机构的统治、干扰的权力,同时却也是被同构地形式化为法律、政治结构,成为一种政治共性,因此个人自由与政治民主是相互支持的同构的意识形态和形式;这与社会学中的个人主义不同,个人主义表现了个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价值,支配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强调个人之间差别,暗示每个人可以各行其是,是道德行为的下意识。个人在政治中的自由是由法律本现和保护的相互间的政治自由,实质上是对政府的自由,但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却只是对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对别人的自由,所以对于美国人来说,不存在政治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也不存在社会生活中的对他人的自由,个人自由是政治共性,而个人主义是社会性共性,两者在不同层次,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与社会公德、国家意识等等之间的多元性和文化形态上的一致性。

在日常生活中定位自己的行为的层次性是一个微妙的问题,这主要地只能在文化环境中习得、养成,这样就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个人的社会共性或称之为民族性气质,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纵使有一时或场景上的定位错误或误会,不会造成重大的问题,但是如果在长时段混淆了文化的层次性,就会酿成人生和社会的大祸,比如将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上就会成为政治独裁,将自由主义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就会成为个人终生的陋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生活中也有的虚伪、无信,社会生活中也充满了野蛮,暴力,为财富、为出名可以不择手段,以及种族歧视、社会歧视、资源滥用……它们不会被归结到美国精神中去,为“英雄讳”,“直也在其中矣。”

当然美国的大众生活在长时段上是普遍建康的,这正是文化能具有最潜在的动力性的根基,每一个人意识深处的文化精神才是人类的人性自我。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精神成为了一种在现实中实现的信仰,成为了对美国文化的努力认同的自觉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精神才成为美国精神,它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社会行为规范、个人理想、社会和个人财富等表象, 甚至宗教都成为了这种文化认同的生活方式而淡化了宗教在自身精神意义上的宗教,这甚至可以看作基督教精神在文化形态中与理性形式的更深层次上融合,因此你无法将美国精神分解为你能够找到的那些词汇或事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形象,它可以由文化英雄所代表,但实际上它是向往这块土地的人在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再创造的历史。

北美这块原始土地是上帝的礼物,它的富饶为这种创造提供了全新的地理空间,夹在两洋之间的这块广袤的土地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均匀,可耕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仅仅它的充沛的水量就是这个世界上比石油资源更基本的最大的财富,今天能够瞧以最少的投入(农业人口2%)供养了数十倍的非农业人口和工业、商业原料,这就是最基本的美国梦想——富饶的土地,只要你索取,必有收获,这是冒险家和淘金者的天堂,没有这种普遍性的物质丰富,就不会有美国的感恩节,也就没有这个最基本的人人平等的物质平台,这是美国精神的希望、信心、机遇的前提,当然这仅是一个先决性的基本条件,由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的相遇给清洗、组合、重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动力性,这就是美国精神中个性自我的原动力,这种自我首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新生,然后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自我创造的本源。五月花号载来的带着欧洲传统文化传统而从政治专制中逃离出来追求个性自由和美好生活的人们就象是出埃及记的重演,在这块土地上,西方的多元文化再次融合重生成为现代美国精神,成为社会意识形态,成为活生生的真实的现实的美国,没有这个意义上的西方文化的再造,也就没有现代美国,而且可以更进一步说,西方现代主流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文化形态的混合再生。西方主流社会的社会形态好象是一幅拼画,美国精神就是这幅拼画的粘合剂,这种拼画式的社会形态可以称之为索取—保卫型,索取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产生基于财富的个人意识,后者形成政治意识中的平等、多元化格局,持枪的开发者就是这种文化的最精确的形象——从踏上这块土地的先驱者到西部的垦荒人,从这里使我们今天能理解枪在美国文化中的意义,我们能在美国的宪法制度中看到这个原型的强硬、剽悍形象。财富和枪就是美国精神的原人,今天所有繁荣富强、自由民主、文明礼貌只不过是它的现代形象。当然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不能代表或代替整个西方文化,更不能代替整个人类文化,比如科学的实证精神就不是美国精神的专利,欧洲的理性传统今天仍是人类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其它多元的文化形态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所具有的精华,更是美国文化所未能汲及的。

5. 文化形态的中国精神

文化形态是表现和表达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身存在,但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的形态就是它自己的文化传统精神,更精确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它的社会现实中的历史精神表现为中国的文化形态。传统既是历史,也是现实中的思想,传统不仅只是典籍,而是籍中的文化精神,但应当记住,文化精神作为文化形态只有在活的思想中才是现实的和真实的,也只有在意义上我们才能把握文化形态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理解人类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全部意义。

中国的文化形态和美国的文化形态是完全不同的,美国文化形态的表现型在个人和社会上具有形式意义的一致的,比如个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就是鲜明的,在法制中有具体的规定性保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个人主义是美国人和美国社会的“共性”,但在中国却找不到这样的同构表现型,比如中国人的家庭、家族观念是很强烈的,但这即不是集体主义,也不能算作个人主义,中国人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但这与现代国家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也与民族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要有一种和美国文化形态有相比较的方而,那就只有用中国的社会形态与之相比较,中国的社会形态可以在与美国的索取—保卫型相比拟的情况称之为为奋斗—分配型,中国古人没有直接可得的财富的概念,从来就没有流着蜜与奶的土地梦想或是淘金者的现实,而只有与自然—土地的直接依存关系,中国古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象就是大禹,在自然中为生存而奋斗是中国文化的基色,普通中国人的财富概念几乎与勤劳与俭朴同义,不可能有投机,不可能取巧,甚至不可能有浪漫,中国古人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历史上最发达的农业和农业文明,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最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最壮观的水利工程,80%以上的农业人口供养了历史上最大、最多、最繁荣的城市:长安、洛阳、开封、苏杭、邯郸、临淄、南京、北京……,但这一切却不能人人平均共享,而是一种中国封建制制度形式的分享,这就是由无数赞美与咀咒堆砌而成的中国的金字塔——帝制官僚体系下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国古代的文明不是象古埃及、罗马时代那样的奴隶制下的直接对人性的掠夺的物质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与兽类地位无异,而人性平等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下意识,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对人力和物力以社会结构组织方式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下产生的,帝制官僚体系无疑是独栽的,天下人与财富的分配、享用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一个有效的文官系统虽然执行它的最终决定,但它背后的大文化精神却动力性地制约着它,天、道、社稷、人民的理念高出于其上,礼、法、情、义其为而制,甚至从社会底层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和社会游侠都在“替天行道”,“吕氏春秋”、“史记”、“春秋繁露”、“盐铁论”……中的震撼人心的理性力量和现实态度完全不是宗教或艺术的力量所能比拟的,这就是中国社会形态后面的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中国社会、国家、个人的文化意识,它是自觉化的文化精神,它的社会形态就是天下——国家一体,家庭——个人一体,以天下为已任是一种历史的自觉,家庭、家人的安危和温饱就是个人的价值中心,在这样一种关切的意识中,纯粹的自我的形象(形式自我)消失了,这里没有单独的个人利益但却有时时存在的私心,没有普遍的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只有和平与延续的殷切希望,个人的尊严、个人的荣誉感、个人的快乐都以国家、家族、家庭的形象出现,从天下一统中感受自豪,从家人的平安、团聚中获得快乐的精神享受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动力之源。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中,没有个人意义的平等,也没有个人意义的自由,但人却是人性自觉的,这正是人性本质的个性,这种自觉不是自我的外化、物化,而是人性的直接社会形态化。一般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之为伦理型,正是着眼于这种人性意义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形态,但是由于社会形态集中地由政治结构表现,因此帝制官僚体直接攫取了文化的动力性,系获得了对人的精神控制能力,这是人类世界中最可怕的与神权一样的力量,——现在我们知道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另一种同一性。

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段历史作为一种整体文化形态进行比较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观点方法,但是文化形态不等同于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具有相对于文化形态的表现型,文化形态以表现型表达自己但自己却不是形现型,因此一个普遍的错误就是将文化的表现型看作文化形态即当作某种代表某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象。比如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个性精神,甚至是压抑自由和摧残个性的,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首先是将文化形态与社会政治结构相混淆造成的,即以封建政治对人的控制代替了文化的特性;其次是没有理解中国文化形态变易性的本质,文化形态与人类的人性是本质相同的,所以文化形态是以文化的方式表现人性,或者在人性中表现文化的进步性即文明,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形态表现的人性并不是普遍人的政治性,相反,文化人具有逃向自然的普遍的自由精神倾向,这不同于西方的个人政治平等的自由,而是希望逃脱政治体制的精神自由,因此是一种源于人性自性的自由而不是形式化的自由,中国文化的个性精神主要地不是表现个人与物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形式或物性的关系上,所以中国文化形态的动力性主要地也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人之间的形式动力性,而是人性的自我意识即中国文化意识,这种意识正是中国人身上普遍表现的对文化的崇尚、对文化国家的忠诚、历史使命感,而这不能作为一种属性的共性来理解,这恰恰是一种文化意义的“个性”,即真正的、现实的、本质的自为的人性——个人的文化自觉。中国人的“沉重”感正是重于此,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下意识,个性的文化气质正是文化形态在个人身上的表现,但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政治化过程中,却被形式化,模式化,控制化了,它的动力性的个性随之固化、窒息,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在非政治领域,在学术、文学、艺术、民间文化中,中国人的个性精神和创造性并不亚于任何一种其它文化,从这里也可看出儒家文化与宗教不同,儒家文化自身具有丰富的社会形态表现,甚至以文化形态方式深刻地渗入其它宗教中,因此仅仅以儒家文化政治化的精神控制方式罪儒是不恰当的。

另一种普遍误解是儒家文化轻视物质生活和经济生产,如董仲舒的“夫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这句话广为流传, 其实,义利之??如果在道德领域的范围内是无可存疑的,没有那一种主流文化会把重利轻义作为道德的信条和人品的楷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等等无论古今中外都是道德批评和教育的信条,人们的困惑在于在经济领域是否应当遵守道德训条?几乎没有人能够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

说儒家文化不重视社会经济发展完全是一种误解,恰恰相反,强烈的实用主义精神正是儒家文化的本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普遍人文关怀,儒家文化中甚至能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儒家完全进解经济生活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理解的文化的进步性才是文明的本质:“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至少处理经济与道德两个领域之间的迭加关系的一般原则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梁惠王上)

“故圣人之为天下兴利也,其犹春气之生草也”。(春秋繁露·考功名)

当然对于个人,这何偿不是一种无奈: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但是孔子的下面这句名言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与个人道德状况综合的最高评判准则: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儒家不仅是抽象的道德说教,也是理性道德的实践者,但这样他也就无逃于人们对他的误解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李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看,儒家对义利的辩析通常都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进行的: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穷人欲,言无所不为。於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u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礼记·乐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道德是普遍的。但道德训条是道德领域的而不是普遍的,比如: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论语·里仁)(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

美国文化论文篇(10)

《MIB星际战警》故事过程简单曲折而别出心裁:美国某州边界上某夜由州警截下一辆满载非法偷渡入境者的巴士,而突然又出现自称移民局要员的两位干探型人物,放走全部人蛇独留一可疑者拉至荒野一角查问,而当场刀割其胸膛拆穿为外星人穿地球人皮的诡戏。此后直到片尾不停地出现各种正邪外星人,穿伪制地球人皮而生活于地球的情节,其中伏线主戏是外星人把在太空星际的能源夺战的争端带入地球,而老干探临时吸收训练一青年黑人干探,历经多次险局而击毙邪恶的“虫族”外星人,取回外太空星际大能源“银河系”,而在最后数分钟内,免去一场外星人攻击摧毁地球的浩劫。英文片名Men in Black(《老少两干探穿黑西装黑鞋戴墨镜》)而在片中缩写为MIB,中文译名加上“星际战警”倒也贴切。

一、美国移民历史回顾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移民国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美国建国之初全国总人口大概390万,但黑人只占76万,最早接纳的移民大部分都来自于西欧和北欧,1607年,第一批移民到美国的来自英国,定居在美国的弗吉尼亚,他们用自己的母语交流,崇尚自己的信仰,保持原本的风俗习惯,遵从英国的法律制度,南北的战争结束后,1860~1900年移民来美国的人数有1 400万多,而在1900~1915年间的人数竟高达1450万人,移民来的人数相当于美国原本的人口数量,1965年新移民法的颁布又一次引起大范围的移民浪潮,基本上每年会有近一百万移民移居美国,300年的迁移让美国成为一个由一百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移民对于美国带来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正是移民让美国被称作世界上最大的“种族大熔炉”。

二、美国的移民途径

影片中,外星人从外星移民到地球上,同样地球上国家之间也存在移民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移民到美国的数量位居世界第四,多数人们为了享受美国高福利、医疗待遇而争取获得永久绿卡,合法居留美国。移民到美国的途径多式多样,但在时间和难度上都有不同,获得工作、持留学生、访问学者等签证以及购置产业的人都未纳入移民的范围内,但通过申请或简易流程即可获得永久绿卡。通过亲属、职业关系移民到美国的人数较多,投资移民风险较高,而政治庇护是针对受到政治问题困扰以及避难人员采取的一项移民措施。

(一)亲属移民

在亲属关系基础上申请移民的行为可以定义为亲属移民,多数人会选择这类方式,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配偶移民,而这项政策引发了长时间的假结婚热潮,而随着审理流程的增加,多数假结婚者都难以获得移民的资格。已经拥有永久居民权的移民子女出生后平均6年即可批准获得美国绿卡,而按照直属亲属关系排名,父母以及兄弟姐妹排期移民的时间和难度都会增加,达到排期时间后获得美国永久居住权的概率较大。

(二)投资移民

投资移民主要是指中国公民参与EB-5投资移民项目,标准资金为50万美元,而投资区域待定,多数属欠发达或落后地区,还必须保证投资年限超过五年,能提供超过10个以上的工作岗位,在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后投资人即可获得为期两年的有条件绿卡,等待两年过后,该投资行为已经获得回报或仍然存在就可获得申请永久绿卡的机会。单是2009年一年我国就有将近2 000人申请该类项目,在投资资金合法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且要按时提交税单,一旦出现资金来源违法、偷税漏税的情况即会被驳回。实际上通过投资移民的成功率并不高,虽然投资人不需要亲自到美国从事创业活动,但是美国商业环境瞬息万变,增加了大量投资风险,到头来或许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政治庇护

目前美国申请政治庇护移民的重要国家来自于中国、俄罗斯、东欧、阿拉伯国家比较多,所以美国每年有用于适合条件的政治庇护申请者几万个移民申请配额。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申请政治庇护,政治庇护是国家予以达到一定要求公民的权力,被庇护者需是曾经受过迫害、或通过事实证明有可能会受到迫害,政治庇护涉及种族意识、,政治意见等方面的因素,经过审核者,美国会予以一个合法身份,因此美国对于配额移民的分配比例按照政治条件考虑。所以中国内地主要申请一胎化,美国移民法律叫反人口法,地下教会被迫,政治庇护法律叫宗教迫害,等等。

(四) 职业移民

职业移民是对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经济学术等方面人才的移民办理,移民者需要在国际上受到一定的认可,并且提供相关的材料证明,对于诺贝尔奖、奥斯卡等重大奖项则可免去证明审查,促进人口流动的三个大因素,一是生存动力,寻找适应个人生存的空间;二是发展动力,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三是经济动力,在工资待遇上满足自我的要求。申请人也可以同时递交几份不同类别的移民申请,再按照优先选择的方式获得资格。美国对于移民的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重视国外高科技水平的人才引进,塑造适宜移民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美国于1956年修订的《移民法》中规定,美国每年为各国高级人才预留14万多个移民的名额,并强调在各领域内的顶尖人才可以获得移民的优先权。

三、美国外来移民及移民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外来移民对美国的发展影响深远,也可以说是移民造就了美国,移民使得美国在短短的一百年里迅速崛起,取代了英国成为第一大经济大国,对移民给美国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初步分析,积极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外来移民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外来移民的加入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经济信息交流的范围,从多方面给美国带来经济上的创收,在劳动力价值上,大量人口的涌入也给美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样也意味着给美国带来庞大的资金和财富,外人移民给美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熟练技术人才和高级工人的比例不断攀升。(《华尔街见闻》2012年7月7日)中提到“人口红利”促进了美国今日的繁荣和现代化,为美利坚民族的诞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市场投资上,移民们参与了商业市场的资金项目,投入大量的廉价资本,活跃了美国投资产业经济的市场,外来移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不仅仅体现在对一般商品的消费,更是房地产业的购置者。据2000年1月,美国的一项研究可知,移民在美国的房产购置带动了华盛顿及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增值。在信息技术上,移民成立的公司和注册产业,生产的信息技术产品,使美国经济增长了将近50%,加快了美国信息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大大增长了的经济效应。

(二)外来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0年美国普查人口只有3087亿人,相比去年人口增长率接近10%,而美国推行生育政策,鼓励每个家庭稳定生育,而不断增加的移民数量也是导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普查局也预测过将来美国人口数量,按照现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到达2039年将会超过4亿人。美国西部、南部人口增长率最高,而长期实施的人才引进战略无疑是使其保持高移民率的关键因素。美国为了保持其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政府不断修正移民法,设置优越的移民条件和待遇,不断吸引具有高学历、高智慧或强资本的外籍人才来美国发展,而对于美国当局而言这既是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良好途径。

(三)外来移民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存在着对自己的种族认同感,大量移民进入美国,改变了美国的政治格局,这势必也是美国政治论坛上一直被讨论的重点议题,美国国会于1882年全票通过了《排华法案》,是对《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的变相调整,法案规定禁止中国移民进入美国,并将得到不公平待遇。经过美籍华人的不断努力,针对华人的歧视法案逐步得到纠正。在美国华人的努力下,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为《排华法案》做出了立法形式的道歉行为,实际上这是中国移民对美国政治造成一定影响力的重要表现。

(四)外来移民丰富了美国文化

每个国家都具有独立的文化底蕴,而美国是一个移民来源多样化的国家,既有多个本土民族各自的文化,又有多个其他国家移民带来的特色,因此美国已难以找出严格意义上的代表性文化,正是缺乏了统一的文化也成了美国特殊的文化色彩,同时美国人也尊重多样化文化的共存,这也源于美国人本质精神中崇尚自由的体现,2008年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当选,了原本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保守主义的统治,是对多元种族的共存的一种“授权”,奠定 “族裔认同”文化的基础,尊重文化的多样化发展,选民们不再注重种族和肤色,反而更看重候选人是否具备领导国家的能力,能否带领美国人民走向新的未来,奥马巴成为美国的总统意义在于给美国少数裔族特别是黑人种群带来了希望,是非洲裔美国人是对过去历史伤痛的一种安慰,让他们重拾了对国家的信心,有了真正的国家归属感。对于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华侨来说,奥巴马的当选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让他们在美国工作生活可以得到公正的待遇,奥巴马的当选是白人选政党矫正弊病、重建国家主流文化的最佳途径,使得美国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相融合,通过不断的融合,美国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作为美国人不仅仅要保持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更要体现出对自由和平等的崇尚精神,更加确立了美国文化交流统一的核心观念。

[参考文献]

[1] 田丹.移民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J].晋阳学刊,2003(04).

[2] 陈奕平.当代美国外来移民的特征及影响分析[J].世界民族,2004(05).

[3] 余志森.试论美国文化多元性的成因与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9).

[4] 刘军.移民对美国经济竞争力的贡献[ J].财经问题研究,2003(05).

美国文化论文篇(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其数量、规模和实力不断膨胀,而美国的跨国公司,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团队。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500强排行榜上,美国企业有170家,雄居世界首位。美国的跨国公司目前在全球建立了大约2.3万个分公司,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者,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全球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一些从事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研究的专家们研究后发现,进入500强的每一个美国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正是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孕育出来的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成为推动美国企业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上表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前10位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全部都是大型的跨国公司,而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司总部在美国。这些跨国公司不仅体现了美国经济的实力和向全球扩张的趋势,而且也是美国商业文化的代表,是美国独特的多元文化在商业领域里的重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中,企业对利润追求是主要动因,而能否成功地实现扩张则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渗透,更需要文化上的融合。美国的跨国公司之所以会有如此显著的发展,与美国文化所具有的兼容并包的多元性有很大关系。这些名列当今世界企业十甲行列的跨国公司,大多起步于19世纪的后半期,它们的成长过程恰好是美国多元文化成熟定型与深化发展的阶段。因此,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丰富了多元文化的内涵,它也是文化的多元性向经济领域里渗透的结果。

二、美国商业多元性的界定

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美国商业的多元性进行了解释,主要有三种:①大部分学者从人口学的角度出发,把美国商业的多元文化归为人口结构的多元,并提出了“多样的美国”(Marlene L.Rossman, 1994)和“新美国”(Alfred L.Schreiber, Barry Lenson,2000;Marilyn Halter, 2001)等概念,突出以非裔、拉丁裔、亚裔为主的少数族裔文化。②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多元文化定义扩大到企业员工的性别、国籍和种族等方面的不同(Taylor Cox Jr., 1993)以及商业活动中的客户个性化需求、独特的谈判和管理风格等方面(Sondra Thiederman, 1992;Monir H.Tayeb, 1997)。③从经济人类学(economic anthropology)的角度,把多元性广义化为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仅包括了族裔的不同,还包括性别、年龄、所处的社会阶层、性倾向、身体技能、等方面(Marlence G.Fine, 1995;G.Clotaire Rapaille, 2001;Marye C.Tharp, 2001)。

笔者认为美国商业的多元性应该是一个综合了人口学、管理学和人类学等各学科不同内容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多重概念。而人作为文化的载体则是这种特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来自各地源源不断的移民创造、开拓、改变了美国,同样他们所承载的不同背景和传统的商业文化也在此共同的经历中碰撞、交融,从而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商业文化,因此美国商业的多元文化还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多元特性是随着美国商业本身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深入。

首先,美国企业内部存在多元文化,这是美国商业多元性最直接和最深刻的表现。企业是商业舞台上的主角,在美国商业的多元文化中企业内部的多元是美国商业多元性的重要组成,它包括了多元文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多元化。早在1920年代,美国的跨国企业就已经突破了两个国家的范围,出现了跨两个以上国家的公司,所以这种内部组成的多元首先表现在各个子公司的多元即跨国公司东道国家的多源。与这种东道国家多源相应的就是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上的多元,海外的地区中心逐渐分担了母公司的角色,母公司对各地子公司的管理越来越多地通过地区中心来实现,从而是一个跨国公司内部会出现分布不同地区的若干个地区中心。子公司的一些内部决策也是由地区中心来管理的。比如微软通过一个大中华区的海外地区中心来管理整个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在内的各个微软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而另一方面,这种内部构成的多元则体现在由于跨国经营所必然带来的员工构成尤其是管理层组成上的多元。尤其是随着1990年以来展开的跨国公司经营的本地化趋势,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中更多地启用本地人才进行管理,强化了这种员工构成的多元特征。为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增加企业的收益,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被应用到美国企业中。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中国古代孙子兵法的商业应用。

其次,美国国内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具体体现在市场中的人力资源和消费者构成上。源源不断的新移民使美国商业的国内人力资源和市场结构更加多元化。据统计,2000年美国移民局共接受新移民849809人,其中从事专业技术职业的58896人,企业管理类20649人,销售13059人,管理助理15019人,精密工艺制造9727人,操作工、纺织工及蓝领劳动力29522人,农林渔业11347人,服务业31244人。新移民的涌入同样也造成了国内市场上消费者的多样性。同样,由于少数族裔收入的提高,1990年美国非裔、拉丁裔、亚裔以及白人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11.2%、6.4%、1.6%和85.8%,但其家庭收入则分别占收入的中位数的62.4%、74.6%、128.4%和104.3%,少数族裔的消费能力日益成为产品市场成功的关键,因此美国企业的国内市场结构因此出现多元化。

三、美国跨国企业中多元商业文化的发展

商业是美国历史变迁的主题之一,在众多推动美国历史前进的因素中,商业利益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商业利益的驱动,才会有早期的殖民开拓,才会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也正是商业利益的驱动,才会把美国的版图从东部的大西洋沿岸不断推进到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同样,正是商业利益的驱动,美国的企业发展历史才会进入到一个跨国公司的时代,美国的跨国公司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发展。而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商业也具有着多元的特征,跨国公司则是透视这一特点的最好窗口。

美国的跨国公司起步于南北战争之前的1850年代,当时有一些美国公司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所以在英国开设了分厂。大量的现代跨国公司则出现在1880年代以后,之后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80年代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跨国公司的早期发展。在经营地域范围上,这一阶段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并成为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投资构成。据统计,截止1914年一战以前,美国的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6.52亿美元,占GNP的7%,其中投资到欧洲的为5.73亿美元,加拿大6.18亿美元,墨西哥5.87亿美元,古巴及西印度群岛国家2.81亿美元,中美洲0.9亿美元,南美洲3.23亿美元,亚洲1.2亿美元,非洲0.13亿美元,大洋洲0.17亿美元,欧洲与美洲占总额的93.21%。跨国公司的这种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及现代企业制度所带来的对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南北战争后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进入初步定型阶段的体现。南北战争虽然结束了国内的分裂局面,在文化上也推动了少数族裔文化在主流文化中地位的提高,但是这个时期还是多元文化发展的早期,因此在表现上还是比较表面的。虽然受文化的影响,企业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这一阶段开始向外扩张,但从企业内部结构上还表现出以美国的母公司为单一中心的组织结构,子公司只是依附在母公司上的,实现其市场渗透或获取原料目标的桥梁。

一战的爆发对美国的海外子公司造成了一定了影响,它是跨国公司发展史中的一次主要的中断,使发展进入相对低谷阶段,诸如西屋电气、纽约人寿保险等都纷纷终止了其国际业务。但由于战争改变了美国在国际收支与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因此战后与美国宏观经济大繁荣相适应的,便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从1920年代一直到1950年即二战结束后的初期,属于跨国公司的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虽然跨国公司的发展也曾因为大萧条、二战的爆发与美国的参战发生过波动,但总体上它与之前阶段不同,这一时期的跨国公司在数量上更加庞大、在结构上也更为复杂。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到作为多元文化的表现之一,跨国公司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扩张。从总体规模上,除1940年受二战影响略有收缩外,始终保持着增长态势,从1919年一战结束时的38.8亿美元增加到1950年117.9亿美元。从具体的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来看,美国的跨国公司在这一阶段进入到更多的国家、建了更多的工厂、生产出更多的最终产品,其中在地区分布方面,除了继续保持在欧洲、美洲的投资扩大外,还加大了对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投资力度,三个地区投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在行业分布方面,原先占比重最多的采矿业地位明显下降,而在公用行业领域里的跨国渗透力度则开始不断加强,增长率高达928.99%。

与这些发展相适应的是,在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上,这一阶段开始逐步复杂化,不再是原先的以母公司为单一中心的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元中心化的关系系统,出现了母公司以外子中心,子公司在所有权结构、行政管理以及市场模式等方面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展轨迹,有的开始在东道国发展自己的附属企业。这种新内部结构的出现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美国的跨国公司真正成为跨几个国家的公司,而不仅仅是跨一个国家的公司,即完成了从transnational到multinational的转变,诸如福特汽车、国际收割机、胜家、得克萨斯石油、美国橡胶等公司的对外更是遍及了全球的六大洲。在对外扩张的方式,也有新招出现,跨国公司对品牌的关注程度开始超过了对产品制造的关心,可口可乐公司在一战后开始了以海外授权罐装厂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由于大萧条和其后的战争,美国的跨国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尤其在1941年美国参战后,跨国公司的联系被分割开来,那些位于轴心国的子公司更是如此。而二战结束后,随着欧洲逐步从战争中恢复,以及战后国际贸易领域里贸易壁垒的减少,全球跨国投资出现高涨,美国的跨国公司也在此过程中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三阶段1960年代至今,这是跨国公司的黄金发展时期。

众所周知,战后美国的多元文化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权运动、女性解放运动、校园多元文化主义以及移民法的修改等等,这些都为多元文化在美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作为其表现之一的跨国公司,必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起步于1930年代的麦当劳公司,在这个阶段把其公司标志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到1999年在总共25000家麦当劳快餐店中有近一半分布在美国以外的100多个国家,以致《经济学》(The Economist)杂志把麦当劳巨无霸在各国的价格差别作为参考变量,用来比较各国的消费水平。

从总量上来看,1960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318.2亿美元,2007年增加到879.69亿美元。从地区分布上看,2007年欧洲和亚太地区超过了加拿大和拉美,成为接受美国FDI最多的两个地区,分别达到720.84亿和115.95亿美元,其中中国和中国香港分别为7.23亿和4.15亿美元,名列亚太地区的第二、第四。从行业分布上看,虽然制造业仍是投资的重点,但是随着战后美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服务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尽管采矿行业出现了资本的倒流,但在其他的现代服务业的新部门则出现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2007年金融保险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120.91亿美元。(参考下表)

除了这种规模上的扩大外,这一阶段的跨国公司内部结构进一步延续了上阶段的发展,通过跨国并购、建立海外中心、特许经营等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多元中心化的特征更加突出,母公司在跨国公司体系中的主导进一步弱化,它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水平联系不断增多加强。

在整个第三阶段的发展中,1980和1990年代是重要时期,这二十年的发展在进一步巩固与延续此前发展的基础上,使跨国公司多元文化进入到一个更为系统的发展阶段。

四、结论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分布在各地的美国跨国公司为了共同的利益与目标,互补共进,在此过程中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并走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跨国企业的前列。这同美国文化本身所独有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多元性有很大关系,它推动了美国的企业突破国界、民族、地域和文化的局限,把美国的多元文化通过企业传播到全球。当然,这种推动作用反过来也作用于美国文化本身,跨国公司把更多的不同文化带到美国,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随着美国的跨国公司的发展,所跨越的国家在不断增多,所接触的文化也不断增多,作为一种商业领域里的联系桥梁,跨国公司必然把美国文化传播到它的子公司的所在地,同时也把该地区的不同文化传递到美国,通过跨国公司这座桥梁形成不同文化的互动。因此,不同文化上的差异不仅不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整体运作,公司的管理者还可以从多元文化中汲取养料,改善企业文化,寻求或建立能反映不同文化特点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C. Joseph Pusateri,美国商业历史[M].p302,p303,p308.

[2]美国人口普查局资料,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census.gov

[3]美国移民归化局资,Ins.Usdoj.gov/graphics/aboutins/statistics/IMM00yrbk/ExelMM00/Table20.xls

[4]Marye C. Tharp,Marketing and Consumer Identity in Multicultural America,Sage Publications 2001,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