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育发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00

体育发展论文

体育发展论文篇(1)

在人类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我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心理倾向等一系列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与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文化也逐渐在岁月的积累中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通过考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的体育文化,进而对当地的民族心理与大众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可以说,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与组成部分。

1.2校园体育文化

在体育文化的内涵中,由于体育活动的对象与场地的不同,我们会对其有一个进一步的划分,其中校园文化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之一。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周围教学环境的互动是该体育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特色,例如参与群体大多是学校的学生与教师,体育文化的发展大多围绕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展开等等。

2、制约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因素

2.1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农耕为主要特色的地缘文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历史上的割据时期,重视体育是强国之本。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与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体育事业或者说体育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应该占有的分量。所以,在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传统的文化与理念汲取发展的营养,同时替代那些落伍的,无法适应时展需求的传统思想,从而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2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也是隐性的影响因素就是社会价值取向。简单来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对其发展的态度与立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文化,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失衡的阶段与状态。一方面是学生及家长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试图通过所谓的体育考试来减轻高考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在高校的体育学科的设置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应付心理比较突出。在舆论引导方面,我国的体育赛事所产生的体育明星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在如此多元的体育社会价值取向面前,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从体育文化的本原价值来进行引导,我们的体育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才会变得有章可循。

2.3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不足

除了上文提到的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隐性因素外,体育设施的缺乏让体育文化的发展成为了无本之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设施的人均分配使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部分地区的高校,甚至因为某些体育器材与设施的缺乏,而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正常的运行,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与制约了我国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的学生数量与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及资金的相应配置方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这些都是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显性因素,应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

2.4师资结构不合理

体育文化在具体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具有一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师的男女比例、学历层次、专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结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我们体育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与开展。同时,在面对具有丰富特性的学生面前,体育教师自身的修养与专业素质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挑战。但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教学思想,例如功利主义,短视主义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改进与提高。

3、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3.1加大对硬件设施的建设

从目前的校园体育设施的配置来看,各种教学器材的缺乏是校园体育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障碍。一方面,要从财政预算等方面,为校园体育设施的增添与维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在体育设施的使用及维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体育设施的利用水平与使用效果。这种对于硬件的建设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在硬件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只有将两者进行非常有效的匹配才会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2建立健全各种校园体育规章制度并保障制度的实施

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章与相关的基础的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这些规章制度,在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所以,在制定与完善校园体育等规章制度的同时,应该从国家保障学生及体育教师相关基本的权益的基础上,充分明确体育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只有发挥制度对于校园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到作用,那么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会走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3.3转变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树立终生体育思想

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为了实现这种可循环的体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全世界都主张终身教育的今天,我们也应该从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出发,树立一种终身体育,全民运动电费文化氛围。一种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参与者。体育运动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我们只有将这种精神力量更多的作为一种生命的正能量来传递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我们的体育文化将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4通过多种方式高校体育活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

大学是一个文化的集中地,拥有积极思想的年轻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希望与主力军,他们有着无比饱满的激情来参与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所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为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比赛项目,来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论坛或者讲座,来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领悟,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氛围。

体育发展论文篇(2)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普遍是一个复合型结构,既包括与体育相关的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也包括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他们对体育产业的理解遵循消费“决定论”即体育消费决定体育市场,体育市场决定体育产业。其体育产业链相当完整,已基本形成了包括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产业三部分的完整结构。

2发达的体育竞赛

表演业竞赛表演是在约定时间、约定地点向消费者提供竞赛表演产品的核心服务辅以一系列的附加服务所构成的,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现场观看比赛需求的服务产品组合。在竞赛表演发达的美国,职业化和商业化程度非常之高。仅棒球、篮球、橄榄球、冰球和足球5个项目就拥有近800个职业队(含少量加拿大的球队)。美国职业体育的总收入大约在30亿美元左右,而到了90年代中期,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70亿美元。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又超过100亿美元;全美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总产值1986年约为94亿美元,1998年猛增至1296亿美元,12年间激增近13倍[1]。在英国,2001年8月,英超与天空电视台所签的三个赛季的电视转播合同身价己经暴涨到11亿英镑。2000-2001赛季英超年度总收入为16亿欧元,而在这其中,电视转播费收入就占了39%。[2]“2007-2010赛季,逾17亿英镑的电视转播费用”[3]成为英超经营的经济基础。而创立于1877年的温布尔登公开赛,作为商业化运作最早、最成熟的网球赛事,1879年掘出了它的第一桶金———116英镑,2006年,温网为全英网球俱乐部的盈利为2554万英镑[4]。

3成熟的大众体育健身娱乐业

2009年,全世界约有128000家健身俱乐部,会员超过11900万。全球健身俱乐部产业的规模将近700亿美元[5]。法国的体育产业以健身娱乐业为主,据法国青年与体育部1998年的统计,现有各类体育俱乐部17万个,注册会员达1250万人,体育人口占法国总人口的73.9%,庞大的体育人口基数,为大众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社区中一般都建有休闲体育场、儿童游戏场与公园的综合体系。并专门建有社区体育中心,设置具有多种功能的各类体育设施,以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据2004年1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3940万人去健身房锻炼。截止到2005年1月份,美国的健身俱乐部数量已经达到26830个[6]。在澳大利亚,依靠各类社团和社会力量来开展各类休闲体育活动,2002年澳大利亚体育人口比例为77%。澳大利亚有110个社会团体,5万多个各种俱乐部,一般都设在体育场或者体育中心,包括技术辅导、组织群众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维护以及向社会集资等工作[6]。其中有60%-70%的俱乐部分布在乡村,每年有2亿人次参加各种类型的休闲体育活动和比赛。这些庞大体育健身娱乐群体,为体育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支撑。

4健全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竞赛体系

国外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既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体育人才,又促进了大众体育消费。学校体育是美国整个体育系统发展的基础。美国很多优秀体育人才都是由综合院校而非专业体校培养的。具有代表意义的NCAA(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成立于1906年,目前拥有1200多所大学、联盟和单项协会成员,每年大约有44900名男女运动员参加NCAA的各个项目的比赛,并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以NBA为例,NCAA每年稳定地为NBA输送优秀的篮球人才,据统计,76%的现役NBA球员来自NCAA,而在NBA近三年的招募中,年均82.9%的新招球员来自于NCAA[7]。在英国,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相对较高。1到13年级学生当中,有50%每周参加至少3小时体育课和课外体育。在2008到2009年度中学生每周平均花费115分钟时间在体育课上。66%的1到13年级学生会参与某种形式的校内比赛。99%的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运动日或类似活动。至于校际比赛,42%的学生会参与。学校平均提供18.6种不同的体育项目。每个学校平均与8.2个俱乐部建立了联系。

5先进的高科技技术

新产品的研发是体育产业的生命线,也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重组。首先,体育赛事竞赛观赏性是其产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运动成绩的提升则是对竞技体育更快、更高、更强的诠释,也是提高体育竞赛观赏性的一个卖点。其次,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体育产业出现质的变化。而生物、力学等高科技的介入,使得健身娱乐业的器械装备也迅速发展。良好的运动器械既提高了运动质量,又有效地减少了运动损伤。

6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欧美体育产业的发达既与其完善的市场体系密切相连,也与政府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西方国家特别重视依法治国,通过法律手段对企业活动和市场进行管制,而且执法严格,真正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体育产业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混合,具有较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既要考虑体育产业的商业性和赢利性,还要考虑其公益性和福利性,因此,政府需要承担公共物品的管理和供给责任。

体育发展论文篇(3)

1前言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军团共获得了32枚金牌,排在金牌榜的第二位。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和良好体育道德,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全世界炎黄子孙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但随着我国奥运金牌数的膨胀,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压力急剧增大。一方面,世界更多国家竞技体育的崛起,不断侵蚀着我国的传统夺金大项;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潜能几乎用尽,难以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发展需求,并且作为一个不太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全方位改善竞技体育也不现实。因此,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外部矛盾表现为体操、游泳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失利;内在矛盾表现为奥运会金牌榜的“倒宝塔结构”。本文从分析奥运会奖牌的一系列数据人手,进一步探讨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

2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的困难

2.1个别传统优势项目滑坡

我国的传统夺金大项是射击、羽毛球、举重、跳水、体操、乒乓球、柔道、游泳8个项目,历届奥运会中这8个项目的金牌数都占很大比例,从而保证了我国的金牌数在金牌榜的位置步步高升。可以说这8个传统夺金大项能否稳定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奖牌总数量。尽管在第28届奥运会上,我国拓展了跆拳道、田径、摔跤、网球、皮划艇、排球6个夺金项目,但游泳和体操两个传统夺金大项的优势却丧失殆尽,每项只有1枚金牌入账。

随着各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其他传统夺金大项也很难继续维持其优势地位。一旦这种危机同时出现,势必对我国的“奥运争光计划”形成严重威胁。

2.2奖牌的“倒宝塔”结构

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突飞猛进的同时,奖牌的“倒宝塔结构”也13益凸现。这种“倒宝塔”结构是一种整体实力不稳定的表现,与其他各竞技体育大国相比,这种现象是我国特有的。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第28届奥运会上我国的“倒宝塔”结构又有所加剧。

有这样三个原因直接导致了这种到三角结构:首先,金牌数量和增长率增长幅度过大。我们可以看到(表1)我国竞技体育l2年来,也就是从1992年的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金牌数量大幅增长。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16枚金牌已经是不小的基数,在第27届奥运会上75%的金牌增长率更是让人惊叹,在第28届奥运会上又是14.3%的金牌增长。其次,银牌和铜牌数量的增减有所波动,但总体处于减少状态。第28届奥运会比第25届奥运会的银牌数减少了5枚,铜牌数减少2枚。第三,奖牌总数的增长并不明显。以第25届奥运会的奖牌总数为基数作比较,第26届奥运会的奖牌总数略减少,第27届和第28届奥运会的奖牌总数都小幅度增加。总体来看奥运会的奖牌总数是增加的,但是增加的幅度很小,平均每届的增长率为6%,奖牌的增长数目是9枚,而金牌的增长数目是16枚。

3对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两种构想

3.1“根基填充”构想

3.1.1构想方案“根基填充”构想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竞技体育,通过宏观调控的作用,主动而有序地发展群众体育,建立良好的竞技体育选材培养体系,扩大体育人才的培养面,最终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优势不下滑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向产业化过渡,让“倒宝塔”实现“软着陆”。其理论依据是: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可以超前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根基填充方案,只有通过政府强大的政策力度才能得以实现。

3.1.2如何实施“根基填充”构想

3.1.2.1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对广大国民进行广泛的体育文化教育,推进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一体化。培养人民群众的体育兴趣,增加体育人口数量,无论过去还是眼前,这都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既可以拉近人民大众和奥运大赛的距离,促进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协调发展,又可以为体育产业化提供广泛的消费人群,还能为竞技体育提供广泛的人才选拔范围。

3.1.2.2建立广泛的、系统的运动选材网络。我国现有的选材和培养体系显然不能够满足当前体育发展的需要,其缺陷主要是覆盖面不广。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这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选材基础,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相对而言,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运动人才开发比较好,而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还几乎没有开发。经统计: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的冠军得主共50人,有32人籍贯是大城市,8人来自中等城市,6人出于县城或县级市,仅有4人出自乡镇。我国有13亿人口,80%在农村,如何普及广大农村的运动选材和人才培养,将是我国竞技体育长远发展的根本。

3、1、2.3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教练员。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可以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运动员,一批高水平的教练员可以保证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教练员的短缺,广大农村几乎没有体育教练员的涉足,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即便是城市有一定的教练员储备,但高水平的教练员仍然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增加教练员数量的同时,更注重教练员的质量培养。

3.1.2.4最终完成向体育产业化的过渡。体育产业化是加速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体育作为第三产业,应建立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从而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逐步走向市场,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快速地发展。

3.2“改变思维”构想

3.2.1构想方案“改变思维”构想是克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在体育界的影响,用辩证的“发展观”看问题,放弃一切对竞技体育的催化手段,不过于追求奥运金牌的数量增长,而让竞技体育自然发展,最终使竞技体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协调统一。

3.2.2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对竞技体育的危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上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发展”这个词已经深入人心。但在竞技体育领域,“发展”常被曲解,人们往往只看重运动成绩的“发展”而忽视“发展”的过程,用金牌数量上的增长来衡量我国竞技体育的收获,用奥运会奖牌项目的增多来评价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潜力。这样,在平面化的“发展”观的影响下,“只能进,不能退”,逐步将我国竞技体育逼上绝境。许多体校和教练员不以人才的长远发展为目的,偏重于创造成绩,进而违背运动训练规律,拔苗助长。即此一斑,足见这样的发展观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3.2.3辩证的“发展观”与“社会——竞技体育平稳点”“改变思维”就是要改变对竞技体育固有的认识,开发新的思路,进而改变整个体育事业不合规律的发展倾向。改变思维,主要是改变人们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形而上学的认识,把社会发展、群众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将竞技体育从整个体育事业中孤立出来。“改变思维法”的理论依据是: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体育的发展不能无限制地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超过了与社会发展相对应的平衡点,将受社会规律的支配而波浪式地向平衡点靠拢。改变思维法的关键是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现状,对我国竞技体育正确定位。换句话说,就是找到一个点——我国现有的经济基础对应的适应的竞技体育状况这样一个点。在此我把它称作“社会——竞技体育平衡点”。

3.2.4美国、俄罗斯和德国所提供的借鉴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近期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状态,体育产业化程度也很高。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到美国在近四届奥运会的奖牌数和金牌数有增有减,有波动但幅度不大。总体而言,美国并没有一味要求奥运会金牌数量的不断膨胀,而是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个平均值就可以体现美国现有经济水平所对应的奥运会竞技体育水平。

俄罗斯的奥运战绩受政治风暴、经济萎缩的影响,有所波动,整体上与其经济的浮动呈正相关;德国在统一以后,经过体制改革,综合国力提高了,但奥运奖牌榜的排名却呈下降趋势,第25届奥运会上,德国的奥运奖牌榜排名足第三,到今年的雅典奥运会排到了第六位。对德国来说,以往奥运会叱咤风云的形象也是超前社会经济的虚高表现,奥运排名的下降和奖牌数量的减少本在情理之中。相反,德国的体育产业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其竞技体育的沉浮倒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结果。对此,我国今后不妨引以为鉴。

4结束语

经济是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程度。竞技体育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应当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关系,使竞技体育为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

扩大竞技体育人才选拔范围,建立广泛的、系统的运动选材网络,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教练员等措施,可以保证“奥运争光计划”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顺利完成,从而,有利于向广大国民宣传体育文化,加速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应克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用辩证的“发展观”分析我国的“社会——竞技体育平衡点”,使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这样,可以根本解决竞技体育超前发展所带来的多种矛盾,有利于体育事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1995.

[3]国务院.奥运争光计划纲要[Z].1995.

[4]国家体委.体育法附件五: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Z].2004.

[5]朱佩兰,钟秉枢,左琼.教练员——中国体育腾飞的关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6]徐金华.关于我国体育体制特点及其发展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44—46.

体育发展论文篇(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体育文化已融入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体现在民族的生活行为中。民族体育能让学生学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的养生健身方式等丰富的知识,既能有效地增进人体健康,同时又能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体能和智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将有助于培养主流民族与非主流民族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情感。学生通过参与各民族的体育活动能增进对别的民族的了解和认同,从而共同维护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和谐与融合。

二、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体育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教学实验,将民族体育引入学校体育中是必要而可行的。因此,笔者就如何将民族体育运用到学校体育当中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1)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实质性的支持,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使民族体育能在学校体育中广泛开展。(2)民族体育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循着形式优美、内容健康、具有一定竞技性、高趣味性、易操作和扩大参与面等方向进行创新,便于构建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体育教学体系。(3)竞技体育与民族体育兼容于体育教学。(4)增设民族传统体育的校本课程。将民族体育项目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特色。

三、民族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

民族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内容丰富多彩,集健身、娱乐和教育性为一体,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观赏性,以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的作用。民族体育在为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同时,也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训练,能够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2)各民族学生在民族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分享民族体育的完美艺术和精巧技能,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陶冶情操,使学校体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材和活动内容,体现民族地区学校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5)有利于建设民族体育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地区培养民族体育人才,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6)有利于传播民族体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少数民族体育风采和民族精神。

四、民族地区学校传承与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考

为了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使民族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增强各民族间的团结,从而使体育教学内容更丰富,各中小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学校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把更多具有创新的民族体育教学内容纳入课堂。

民族体育项目有着诸多优点,许多特质都符合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对课程与教学的要求,然而由于地域性和传统文化的限制,要让每一所学校及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去却是不太现实的。那么要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就只有在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校先开展起来,依托学校使更多的人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强身健体及娱乐身心的作用具有更多的认识,从而参与到民族体育项目中去并加以普遍地推广,使民族体育得到传承与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民族体育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呢?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寻求到正确的传承和发展途径,而学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所能发挥的潜力是不容忽视的,学校体育在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应该担当起最主要的角色。如果将学校教育的传承功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将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对学校体育内容的补充和发展,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对学校体育的课程改革和民族体育的系统传承起到很好的互动作用。

2.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依托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校先开展起来,让民族项目所占的比例逐步扩大,并在扩大影响后逐渐推广,还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来带动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民族文化浓郁的社会环境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耳闻目睹,都曾身体力行地参与各种方式的民族体育活动,对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中,在校园课余、闲暇、聚会等活动中他们会自发地、尽情地、欢乐地举行传统体育活动以抒发感情、交流信息、愉悦身心。

3.少数民族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等价值以及鲜明的民族特点。

在民族地区,很多民族体育的项目都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土壤,群众基础广泛,易于推广普及,加上很多项目的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方便易行、轻松有趣地开展,且参与性强,竞技性弱,既有很高的娱乐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并能逐步与现代体育相结合。这不仅给教学增添了活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并能使少数民族体育得到系统的传承与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4.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如果作为课程内容进入学校体育,首先,要注重选择一些教育性、健身性、审美性、竞技性较强的项目作为教材内容。选取的内容应当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一方面要考虑它的健康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项目的适宜地域、季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因时、因人地加以选择;其次,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时要更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既要考虑到项目的使用范围和教育对象,又要考虑到该项目运动负荷的大小;既要考虑到近期效应(兴趣),更要注重长期效应(终身);再次,要合理地设置课程及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项目特点、资源优势和民风民俗等,要便于开展。所以,在项目的选择上可依附和借助于地区开展的民族体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或者当地人们喜闻乐见和比较了解的项目,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开展。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根据项目特点、学生情况、资源优势等选择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或者其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游戏教学或者讲授实践课,并可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选修和必修项目等。

五、结语

总之,学校教育对于民族体育传承的影响是长远而又深刻的,在民族地区学校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目的并不在于要使学生学到多少民族体育的技能,而是要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了解它、热爱它,并懂得如何去欣赏它。它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表演与竞技,娱乐与健身相结台的繁荣景象,并促进学校体育事业蓬勃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慧敏.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孟峰年,钟全宏,陈青.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入学校体育的对策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3]张世威,易定恩,袁革,白小波.乌江流域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4]刘万斌.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与西部学校体育课程互动式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体育发展论文篇(5)

目前,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问题已越来越受关注,而在有关教师个体专业化的研究中,“缺少沿着时间维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诸方面作综合分析的研究”。本文即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教师个体发展的时间性特点

时间是一个自然流动的东西,也是促使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伟大力量,但是时间造成的这种变化往往是很复杂的。就教师而言,一方面,“一位工作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教师,很自然地会积累或多或少的教育经验”。教师从教时间越长,所得到的发展就越好;另一方面,“经历的时间长度并不能给予一个人洞察力和智慧,10年经历可能和重复10次的一年扭曲的经历价值相当”。考察教师的发展不能仅仅以时间的量(即长度)来衡量,而应以时间的质(即属性)来衡量,同样的时间长度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在意义上有本质的差别。换言之,时间不仅具有量的属性,更重要的是有质的属性。只有关注质性时间,才能把握教师发展的时间特性。

质性时间是一种生存性因素。人是在自然时间和历史时间中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时间是物理学意义的时间,它具有匀质性,每个教师在一节课里实实在在度过的时间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每个教师都没有特权将自己的一天变成比24小时更多或更少。虽然自然时间相同,但是不同教师的感受却有质的差别。一节赏心悦目的课总让人觉得时光飞逝而去,而一节枯燥乏味的课则使人“度日如年”。一节同样时间长度的课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其感受却截然不同,时间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表达着教师教育生活的质量,并从总体上描述了教师对教育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感受,显示作为教育性生存的意义,这种时间被视为最基本的“生存性因素”,也被称之为“个体时间”。“个体时间是个人体验到的时间,它具有内在的客观性、可变性和个别差异性”。它主要不是生命上的广延,而是在生命的质量上成为生命发展的尺度。

质性时间具有历史性。历史时间不是一个可测量的、匀质的系统,它是对该时间里的各种关系的总体表征,是关系的系统。“时间并不仅仅是由一条由同样价值的部分组织的线索,同时也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系统,是一个由系列、同时性和连续性组成的系统”。正因为它是一个关系的系统,使得在该时间内的不同时刻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不能相互取代,“根据时间的本质,时间的每一时刻都规定了时间的其他时刻不能替代的一种存在”。确实,对于教师来说,教师不能回到过去的生活之中,也不能在对明天的想象中生活,其教育生活的每一时刻都具有独特的意义,是不可逆转和不可重复的。因此,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那些过去了的经历只能变成美好的回忆,而还未到来的未来只能在想象之中。无论是过去了的,还是未来到的,都因现在而获得其意义。

质性时间具有阶段性。教师的发展有其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发展重点也存在质的差异。如果在这些阶段中把握了“关键”,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会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已为许多实证研究所证实。教师发展阶段特征即是对每一阶段特殊性的写照,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核心、主题和问题,每一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程度对后一阶段有很大的影响,这决定了后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这不仅意味着教师的发展有其共同性,而且更关键的是有其特殊性。在共同性方面,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生命周期理论已在自然时间上显示了教师发展要经历的主要阶段;而在其特殊性上,则在教师的心理发展、社会化、“关注”研究上显现出来。这些研究都表现了教师发展时间上的历史性,因为它基本上是以教师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及其解决来描述教师的发展变化过程的。虽然教师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在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却有质的差异。因为在不同阶段里,教师所遭遇的情境是很不相同的。Bell,B.&Gillbrent,J.就没有对教师发展的阶段作明确划分,而是把“确认与渴望变革(con-firmationanddesiring)、重新建构(reconstruction)和获得能力(empowerment)”三种情境(situation)作为概述教师发展的重要指标。这其实也就表明,教师发展的阶段仅仅是一个概念框架,而无法表明教师个人发展的实际,它还说明每个教师在其发展中,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最主要的不是要去经历这些阶段,而是尽快地解决各种阶段所涉及的关键问题。

时间的质性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以机械的重复去过单调的教育生活,这样的生活所带来的不过是教师自发的发展变化,而不是自觉的“自我更新”。教师的“自我更新”更多的是由其教育生活中的关键时期、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等潜在的力量所推动的,是由教师处理这些“关键”所获得的专业结构及其反思所引导的,是由其专业发展的自我调控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来调节的。

二、教师个体发展的时间策略

质性时间有其固有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师个人发展策略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就时间策略而言,它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强化质性时间意识。教师的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时间投入,无论是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实践经验的交流,还是对自身发展的反思都需要时间。因此,没有必要的时间作保证的话,教师将很难得到发展。但是,仅仅有量化的时间意识和投入是不行的。这可以从传统教师教育中的那些集中培训中获得证实。在这些培训里,教师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是他们的收获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时间是这种量性时间。“时间投入”几乎成了教师保证其教育质量的唯一策略,而这一策略所带来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沉重的身心负担。在这种单一策略面前,教师的头脑已经变得简单,其教育方式几乎已经固着化,怎么谈得上发展呢?与注重这种量性时间相反,强化质性时间意识则不同。这种时间意识有其特定含义。首先,它强调“效率”意识,即要求以比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比较大的成效,这必然需要灵活多样的教育策略与之配合;其二,它强调“首效意识”,即要求在第一时间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这自然要求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其三,它强调“效果意识”,即把时间用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而不是盲目的投入,这自然要求教师加强针对性。明了自己的发展轨迹。对教师的发展有意义的东西并不是教育活动中的那些常规的东西,而是在教育生活中出现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时期。关键时期既有因为教育整体环境发生变化(如新课程改革)使教师被迫改变自己的教育生活方式的“外在”关键时期,也有教师自身发展的自然演进而出现的“内在”关键时期(如教育实习、任职初期和晋级期),还有“个人”关键期(如家庭变故等所导致的身心骤变)。“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它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作出选择”。虽然教师的生活无法避免突变,但是更多的是渐变。那些突发性的教育事件固然是关键事件,而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件也完全有可能对其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判断一个教育事件是否是关键事件与教师自身的洞察力有直接关系。这一判断过程其实是“由其所引发的自我澄清过程、个人思维的清晰化过程,也就是包括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在内的教师专业化结构的解构与建构”。“关键人物”是对教师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人,包括他在当学生时所崇拜的教师、实习时的指导教师、有影响力的同事、校长,甚至对其产生了观念转变的学生。事实上,教师在进入教育职业初期时,他总是以自己所认同的对象和教育行为作参照的。把这些发展中的“关键”记录下来,不仅为以后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发展历程提供资料,而且记录的本身也是对发展的经验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与理解的过程,这样,教师也就能清晰地看到自我成长的轨迹。

保证自我反思的经常性和周期性。教师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对教育的理解过程。而一切理解最终都是自我理解。自我理解的根本方式就是反思。反思不仅是对自身发展的回顾,也是对自身发展中的各种事件的评价,是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再理解,还是对自身发展愿景的构想。从这个意义上看,自我反思的意义就在于“自我更新”。这是一个不断获得意义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成见”加以过滤以保留合理的“成见”、剔除不合理的“成见”并获得新的“成见”的过程。因此,不能不按“时间间距”的规则进行。一个教育文本(教师自我发展中的各种事件乃至教师自身都是“教育文本”,只不过这些文本不是以语言方式来表现,而是以一种非语言方式的文本来表现,是“超文本”)随着时间的延长,被教师解读的次数越多,其意义就越丰富,越清晰。因此,教师要对一个确定的教育文本进行反复多次的反思,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再加以系统的反思。

体育发展论文篇(6)

1.发展农村体育的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5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为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体现,体育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存在许多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即农村体育在资金、基础设施、体育人才、体育信息、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农村体育开展不力,农民体质较差,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也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2.1农村体育人口偏低,青壮年流动频繁,主体力量削弱。体育人口是一个反映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村人口参与体育的比率很低。而且农村人口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随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呈下降趋势。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2亿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身体素质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农村体育,这无形中削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从而导致农村的体育人口偏少。

2.2农民体质状况较差。由于农村的经济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较差,医疗保健体系不完善,所以长期以来农民的体质状况不如城镇人口。农民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大部分指标低于科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工人等人群,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2.3农村体育健身指导员匮乏。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组织、指导农民进行科学体育健身,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技能的骨干力量,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农村,体育健身组织机构缺失、社会体育指导员匾乏的现象较为突出。远远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2.4农村体育资金的筹措渠道单一。经费困难是农村体育工作的共性,落后的体育意识阻碍了人们去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就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社会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广大农民还不具备从事社会体育的物质条件。体育消费能力的薄弱是体育筹资不足的主要内在因素。

2.5农村体育资源匮乏。体育资源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们国家长期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不足,使农村的体育资源严重匮乏。城市体育设施由国家拨款投资,而农村则由县、乡财政负责,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均衡。

2.6农村体育法制建设落后、体育普法宣传力度不够。我国现行体育法是在我国的国情和历史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尽管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

3.农村体育发展对策

3.1加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加大农村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澄清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在农村地区形成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的自觉需要

2健全农民体质监测体系。健立健全国民体质检测体系,可以为农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要为农民进行免费体质测定。同时应组织义务开展健身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

3.3加强农民工和流动人员的体育管理。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条件以及教育、卫生等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把农民工体育的发展纳人到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的规划中,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农民工体育发展规划。

3.4完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应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突口,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公共设施。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第一,加大政府体育资金投人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力度。第二,以体育公益金为引导,刺激农民体育消费。第三,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人新体育文化建设。第四,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发展新体育文化。

3.5加强农村体育指导员培训。借鉴国外大众体育指导员发展的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建立和发展农村体育职业教育、成人体育教育体系,是有效地开展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途径。

3.6完善我国新时期农村体育法制建设。努力完善我国新农村体育法律法规体系。1995年我国《体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体育立法,出现了空前的大好形势。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开展农村体育重要性的几点认识.体育文化导刊,2003,8

体育发展论文篇(7)

一,西方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与起源

体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竞技体育,尤其是职业体育,大众体育,尤其是以健身和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娱乐体育迅速勃兴,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强大,体育的产业地位进一步得到了确立。那么,体育作为一项产业是如何起源的,是理论上应回答的一个问题。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育作为一项产业活动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而相继萌芽和演进的。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棉纺织机,以及后来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体育作为一项产业活动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的。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体育作为一项产业起源于英国。美国学者莉萨·马斯特拉莱西思在她1998年出版的新著《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英国是现代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出生地”。应该说,这样的判断是有依据的。一方面,现在体育可以作为产业来经营的绝大部分运动项目,基本上都源于英国人创立并竭力推崇的“户外运动”。如足球、高尔夫球、保龄球、羽毛球以及部分水上和冰上运动项目。尤其是大英帝国以炮舰政策开道的殖民扩张,又把英国贵族们热衷的户外运动传给了殖民地的新贵,从而使户外运动逐渐传播到美国和欧亚等许多国家。这就客观上为体育在全球的职业化、商业化做了经营内容上的准备,现代体育的产业基础由此开始奠定。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产业除了需要可以开展经营的内容之外,还必需有开展经营所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就是俱乐部体制(ClubSystem),而俱乐部体制最早也是产生于英国。1750年在英国的纽玛克特一批贵族资助成立了著名的“乔治俱乐部”(TheJockeyClub)。该俱乐部是一个普通的赛马俱乐部,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该俱乐部开创了现代体育俱乐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并且“乔治俱乐部”的模式很快就被英国的板球、拳击等其他运动项目仿效,并进一步在欧美的许多国家流行。所以说,英国可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有理由成为体育产业的发源国。

当然,谈体育产业的起源只提英国不提美国,也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因为,一来美国也是当今世界上一些最为成功的商业化体育经营项目的创始国,如篮球等;二来美国人在引进英国俱乐部体制的基础上又创立了现代体育职业化、商业化所不可缺少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即联盟体制(Leaguesystem)。而后者在确立现代体育的产业地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世纪初,“乔治俱乐部”模式开始在美国流行,许多年轻人纷纷按照英国人的传统建立体育俱乐部,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英国的俱乐部体制在美国很难获得成功,因为美国社会缺乏贵族传统,俱乐部难以找到贵族们慷慨的赞助而得以维持。于是,美国人开始探索盈利型俱乐部的运作方式。1828年美国纽约的一个赛马俱乐部的会员考德沃德·科尔顿(CaldwalderColden),为解决俱乐部资金困难向俱乐部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在俱乐部内部出售1万美元的股份;二是向观众出售门票。尽管俱乐部经过讨论否决了他的第一条建议,但是同意他在1829年的赛季按商业方式运作俱乐部的整个赛事。由此,开创了体育商业化的先河。美国内战以后,棒球超过板球成为当时美国最流行的运动。1871年部分职业棒球了全美棒球协会,凡是给尖子运动员支付薪金的棒球俱乐部都可以加入该协会。1876年有“棒球沙皇”之誉的威廉·赫尔伯特(WillianHulbert)接管了全美棒球协会。他认为只要像商业那样来经营棒球,棒球完全可以盈利,并且上任不久他就把全美棒球协会改名为全美棒球联盟。随后又立即着手制订联盟的各项规则,并有计划、有步聚地开发棒球的联赛市场,进行联盟的垄断经营。棒球职业联盟的成功运作,使得这种体制很快在篮球、美式橄榄球和冰球等项目中得到了推广。

当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美国已率先在自己的职业体育领域建立和完善了联盟体制。所谓联盟体制实际上是指职业队的业主们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把经营权委托给一些专家,让他们代表自己的利益来对联盟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它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建立的一种“经济上的合资企业,法律上的合作“,它的实质是通过垄断经营来获取最大利益。所以,美国商界一直把联盟称为“体育卡特尔”。在今日美国,除了中国人熟悉的NBA之外,棒球大联盟(MLB)、全美橄榄球联盟(NFL)、全美冰球联盟(NHL)和足球大联盟(MLS)都创造了令世人叹服的商业奇迹。而奇迹产生的深层原因和共性特征就是联盟体制这样一种独特的制度安排。应该指出的是,联盟体制在北美的成功运作,并不是职业体育商业化惟一的组织形式。在当今欧洲各国,“乔治俱乐部”模式经过不断地改革和调整,也已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俱乐部模式,并同样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所不同的是,欧洲职业俱乐部是竞争环境下的“自营模式”,北美联盟体制下的职业俱乐部是部分垄断经营的“自营+”模式。总之,体育之所以能从一种单纯的教育和文化现象演变为能够创造几千亿美元产值的巨大产业,英国人创造的俱乐部体制和美国人创造的联盟体制同样功不可没。当然,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与竞技运动项目从业余走向职业的商业化路径有关外,大众体育的全球勃兴和健身娱乐产业的迅速崛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相对于竟技运动的职业化探索,大众体育的商业化在时间上要晚得多。尽管18、19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上流社会己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但那时的消费规模整体上还比较小,还形成不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实际上直到20世纪中叶,欧洲国家在二次大战之后的经济重建中重新崛起时,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才真正实现了平民化、普遍化、生活化,大众体育(SportForAll)才有了产业地位。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后起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已在产业规模和产值上超过了先发的竞赛表演业而成为全球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二、中国体育经济产业发展与探索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体育事业一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和发展。客观的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这段时期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1.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集中计划,动员和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较好的宏观效益,奠定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工作队伍,并改造和兴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2.通过行政手段推广和普及学校体育教育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

3.依靠计划性极强的“举国体制”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我国的竞技运动项目水平,为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做出了贡献。严格的说,这一时期的体育还只停留在“体育事业”的范围内。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事业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1)国家管的过死,统的过多,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等一切体育事务都由体育行政部门一体委来管理和控制,造成体育行政机构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约了社会各个方面兴办体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在认识上和决策上仍然把体育仅仅当做纯粹公益性的事业,排斥公有制以外的经济成分对体育的参与;(3)计划性的体育管理模式排斥体育职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导致一方面体育事业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持,财力不足;另一方面提供的体育产品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社会拉开了以市场为取向,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才开始了以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有三次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奥林匹克战略的制定与实施;80年代中期体育社会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90年代初体育市场化改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这3次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就像三次巨大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推动中国体育事业滚滚向前。这一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70年代末到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体育体制改革也提上了日程。体育系统对体育场馆进行了试点改革,提出了“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实际承包责任制。到80年代后期进而提出了体育场馆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6年为突破发展阶段。1992年随着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的发表对社会主义市场理论和改革目标的确立,体育体制受到很大冲击。1993年6月,全国首次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就体育事业发展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取得共识。1993年召开的全国体为主任会议上制定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提出体育事业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基本思路。1995原国家体委下发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特别是1995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要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这进一步促进了体育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社会各界尤其是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看好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使体育产业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这一时期加大了体育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加强了体育立法工作。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动纲领,体育经济产业更是蓬勃向上的发展。

总之,综上所述,体育产业的起源,从地缘上看,是源发于英国,继发于欧洲大陆和北美,美国是当今执世界体育产业之牛耳的国度.从内容上看,是先竞技体育,后大众体育。从根源上看,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形成了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从制度保障上看,是俱乐部体制和联盟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事业从体育部门走向了市场,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一时期迎来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特别在社会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增长势头,其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重视。这一时期中国体育产业的最显著特点就试体育产业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1,北京申奥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国民的信心,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次空前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美)加里·贝克尔著王业宇等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3]杜利军:国外体育产业的主要市场切[J]体育大观,1995,(3)

体育发展论文篇(8)

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就是把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与学生主体的体育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符合学生主体要求的学校体育才有生命力。[5]因此,了解现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特别是生态体育视角下现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需求“健康第一”的思想与意识应贯穿人的一生,也是学校体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大学时期是学生增强“健康第一”意识、养成“终身体育”观念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要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合理膳食,配置以合理的作息,保持愉悦的心情,健康的体魄,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化。丰富业余生活,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需求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学生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来释放压力,宣泄不满,调节紧张的学习,丰富业余生活。健美塑身的需求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女生是“以瘦为美”,男生是以“肌肉为美”、“力量为美”、“健壮为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肥胖的出现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减肥健美,塑造体形,改变自身形态的目的。满足兴趣爱好和交往的需求满足兴趣爱好主要包括满足个人爱好、运动习惯等内容[6]。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通过运动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来满足大学生结交朋友,增进友谊的需求。学习以及考试的需求学习运动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卫生保健,营养的基本理论,同时拿到体育学分。

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目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明确,课程结构呈开放性、内容呈广泛性,课程教学方法日趋科学化,课程评价趋于理性化。但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育人为本还没有成为指导体育课程改革带有全局性的教育理念,体育课程结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连贯一体的育人体系,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做到协调统一等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3]。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如下(1)体育课程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2)体育课程更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3)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4)体育课程的理念更加明确。(5)体育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化。(6)许多新兴项目进入体育课程课程的内容更加多样化。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如下(1)没有把育人工作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竞技体育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教育观念、身体素质是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观念、快乐体育观念等等体育课程,这是高校体育课程变革时的先后经历,都把课程的育人作用忽略了,重在强调提高运动技能和掌握运动技术。(2)课程评价依然存在问题。在体育课程评价中,大部分学校仍然是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以运动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打消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3)课程的内容设置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全国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课程设置办法,有的学校为了适合学生的兴趣,田径课渐渐淡出了体育课堂,田径作为运动之母淡出体育课堂值得我们深思。(4)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忽视了体育教育的知识传授、培育身心、体育文化熏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需求,使体育课缺少创造性。生态体育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生态体育很早就在国外推行,1994年在欧洲推行的“生态学校(EcoSchools)”计划,亦称“绿色学校计划”,旨在鼓励建立“生态学校”,推动全校性的“为了环境”的行动。目前欧洲已经有19个国家开展。学校教育的环境建设、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教育评价等都是生态教学所倡导的,并必须把生态学标准和环境要求包含在内,这就推动了体育课程及学校体育活动向生态化发展。虽然国内在体育生态化的实践道路上后行于国外,但是理论研究对于国内外都还比较薄弱,实践研究也尚处于探索阶段,这需要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与层次进行深入探讨。生态体育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是这样的:(1)生态体育要求学校体育场馆、体育设施要符合生态的标准,可以促进学校环境建设。(2)生态体育课程淡化竞技性、提倡健身性、娱乐性。(3)生态体育课程打破了以往的班级授课制,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4)生态体育课程的某些项目可以更广阔的开发人的潜力,就像定向越野、攀岩、野外生存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5)生态体育课程的理念与中国的传统体育修心的思想相结合,弘扬了传统的中国文化。(6)生态体育锻炼更重视人的精神与外界环境相协调的调整,通过自己的意识来调节人的心理平衡。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状态下进行锻炼,身体非常放松自然,运动强度不大,没有竞技体育带来的紧张感、激烈感、疲劳感,它形成的是一种宁静、自然、轻松、愉快的心境[4]。

体育发展论文篇(9)

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的失衡现状

1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失衡

我国东部沿海富裕地区与中西部内地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体育资源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依赖于方方面面的体育资源,特别是对于类似场地、器材等有形资源而言,具有更强的依赖性。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的匮乏将严重影响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益,而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广泛存在着中小学体育教学场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王佳等学者以湖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11所中学的田径场地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这11所中学中,仅有3所学校拥有400m的田径场地,拥有非标准场地的学校6所,而剩余2所学校没有任何体育活动场地,其田径课只能在临近的公路上进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正常开展[1]。无独有偶,刘强等人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小学体育场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24所学校(其中县城小学8所、乡村小学16所)中,没有1所学校拥有室内体育场馆。而在8所县城小学中,也仅仅只有1所学校拥有标准的400m田径场地,而被调查的16所乡镇小学和村寨小学中,其400m田径场地的拥有量为零[2]。上述文献资料的研究结果,充分折射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匮乏现状。而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相比较,我国沿海地区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资源则显得较为充裕。王明亮对浙江沿海地区117所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沿海地区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资源较为充足,其中拥有400m塑胶场地的学校13所,而篮球场地的拥有比例超过了90%,还配备了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种类型的体育场地,使得中小学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有了充分的物质保障[3]。

2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失衡

城乡二元发展的扩大态势致使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间的体育资源差距日益加剧,特别是在学校体育的场地资源上,城市学校远远好于农村。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的统计结果,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近70万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占人口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不少文献资料显示,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与之城市相比较,其占有总量和人均面积均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教学的正常需要。石展望对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中极少有学校拥有400m的标准田径场地,而其他非标准体育场地则是名副其实的“草场”[4]。范才清等人对湖南省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场地面积只有极少数达到了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5]。杨冬钧等人通过对浙江省11个地区城市和乡镇中小学体育场地现状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资源在政府支出、构建速度和经营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城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在面积、数量、投资、管理等方面明显优于农村[6]。城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较之农村明显充裕,这种资源占有的非均衡现状亟待解决。

3重点与普通之间的失衡

20世纪末,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教学资源方面的综合实力,对各类别或同级别学校进行了重点与普通之间的划分,中小学亦存在重点与非重点(普通)之分。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新《义务教育法》第22条明文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然而,由于先前学校分层发展的教育惯性,当前学校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重点与普通之分,这一差别也明显突出的表现在了不同类型学校对体育场地资源的占有上。李国龙研究指出,在所调查的15所重点中学中,每所学校均拥有不同数量的体育场馆,有的学校其室内场馆数量甚至达到5个,而诸如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外运动场地也更充足,充分满足了学校教学、学生健身的需求[7]。相比而言,普通中学的这些设施却远远不足,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形成了阻碍作用。李健等人研究指出,体育场地是中小学生体育健身的物质保障,其不足不但制约教学顺利进行与质量的提高,更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以及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在众多影响广西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因子中,体育场地资源不足被摆在了明显的突出位置[8]。高杰等人则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角度论证了普通中学较之重点中学,其体育场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占有现状[9]。

4国办与民办之间的失衡

民办学校是经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批准,主要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而进行发展的教育机构称。其产生本意是解决教育效率、解决教育公平等突出教育问题,是市场与教育结合的一种尝试。但受办学宗旨与投资条件的限制,与之国办学校国家直接管理、支持、保护和足够教育资源相比,民办学校体育的发展并未得到应有重视,时常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致使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供给难以得到保障。郭建洲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30所民办学校中,仅有1所学校表示体育经费充裕,而缺少体育经费民办学校的比例高达55.6%[10]。经费的短缺必然导致教学设施的窘困,特别是需要花费金额庞大的场地设施,民办中小学更难以与国办学校持之均衡与相提并论。同样,在城市民办学校中其体育场地的匮乏现状亦是如此。姚远对河南省33所城市民办普通中学体育场地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民办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和场地设施状况与其办学模式密切相关,经费短缺,投入资金少,其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自然就处于匮乏状态[11]。杨中峰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了我国国办与民办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占有的非均衡现状,同时,民办中学的体育场地类型的建设比较单一,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不健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和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12]。

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中小学体育资源拥有不均现象的普遍存在,特别是目前中小学体育场地享有的失衡现状,所以针对今后其场地的合理建设与管理就必须要拒绝发展上试图“齐步走”、分配上寻求“一刀切”的弊病,而应该循于实践采取非均衡的模式发展。从国家投资、人均面积和资源分配维度设计,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与管理的自治型发展、内外共生型发展和政府扶持型发展三种模式[13]。

1自治型发展模式

自治型发展是建立在中小学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利用其内部各方面的资源,并定制己身场地建设的特色方案和实施措施,进而实现其体育场地合理布局的一种管理模式。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的自治型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沿海城市学校和中部地区的国办重点学校。这类学校依托当地的经济支持,其场地设施等资源已经较为充裕,学生体育健身在物质条件方面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因此,这些学校基本有能力在不再依托国家财政支持的条件下,根据己身特色和学校内部资源来发展其体育场地的规划和建设。但需要明确的是:首先,中小学体育场地自治型发展突出的是体育场地资源在被建设、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政府行为与学校行为的相对分离;其次,在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与布局的自治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学校体育自身的建设特色,充分体现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的自治风貌;再者,要绝对重视所建设场地的使用效率问题,不能让其成为单纯体现学校建设形象工程的物质摆设,要切实做到场有所值、馆有所用;最后,学校体育场地布局自治型发展过程中,政府所起的作用仅限于目标制定、制度保障和实效监督。从场地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看,有部分学校其所占有的这部分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具备了独立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自治条件,其发展能够脱离政府的家长式干预而自主的进行场地种类、规模与建设特色的规划。因此,只要不影响国家对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我国整个中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所有具备体育场地布局自治条件的中小学均可实行自治型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自治型学校必须要提升场地负责人员的主体意识,并实现其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制度建设是中小学体育场地实行自治管理的重要保障,政府关于自治学校的标准与自治型学校场地建设权利的明确规定是该模式顺利运营的前提;学校场地合理布局离不开优秀人员的积极参与,促使建设一支懂规划、懂建设、懂管理的自治团队成为学校场地自治建设、管理与运行的关键。

2内外共生型发展模式

沿海城市的优越经济条件促进了其区域内一些国办普通中小学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其场地资源供应在中小学学生体育健身方面凸显充裕;与之形成类比的内陆国办重点学校,在借助国家侧重发展的政策条件支持下,其目前体育场地资源的建设与占有状况也相对充足。但这些学校还不能完全依靠己身内部力量实现其全面的自治型发展,因为其场地资源只是在某些方面(或项目)上略显突出,有的甚至还存在严重缺失。因此,针对这类中小学学校,还须借助他校或其他非学校主体力量,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实现其相互依托、共存化的内外共生型发展。共生理论是生物科学学术领域的重要论断,强调不同种属生物间在相依赖、促进、协调的发展模式下所形成的一种共存状态[14]。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与管理的共生型发展是从资源共享角度对我国学校主体与非学校主体所探索的互补共生新路,共生主体之间存在先哺、反哺并最终互哺的依存关系。这一发展模式的重点首先在于共生多方主体之间存在共生的条件,即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与布局的众多主体间有不同的共享性资源,并且这些资源能够被其他共生主体所利用;其次,学校体育场地内外共生型发展的共生主体选择受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比方说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也就是说,既使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与管理多个主体存在场地建设资源的共享条件并具备共生发展的可行性,但由于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同样不能实现内外共生型发展;再者,在学校体育场地内外共生型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考虑共生主体间的行为,还需要纳入政府机构的积极参与,尤其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共生规划与宏观调控;最后,内外共生型发展是一种学校场地建设与布局依托社会资源而发展的新型模式,其实施规律与运行发展还须不断摸索和探究。

3政府扶持型发展模式

体育发展论文篇(10)

当今世界发展,文化与各国的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可以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建设路径。要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则是题中应有之义。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经突破4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速高于20%,文化产品出口总额较上年增长了16.3%[3]。我国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稳步提升,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这一发展形势下,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成为了趋势。体育文化在文化转型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其担当的历史责任较之其他时期更为重要。不仅在于加速体育文化价值观的与时俱进,更在于努力创造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文化环境。2013年1月至9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2018亿元,同比增长39.4%。体育文化的根基在于大众,最终的服务目标也在于大众。因此,深入研究体育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体育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参与体育文化。深化体育文化的体制改革,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助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不仅是通过体育文化发展助力体育强国梦的实现,更是体育领域发挥对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这一中国梦作用的应有之义。

2体育文化发展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若干环节

2.1对体育文化属性认识有待深入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化阶段,文化发展对社会整体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成效更加显著[4]。这一过程中,如何充分认识文化的观念属性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力的重要突破口。从体育文化看,我国体育文化的管理体制对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作用发挥存在着一定的束缚,体育文化的公共事业属性与经济属性如何划分需要进一步厘清。这主要体现为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与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体育文化事业性质公共服务职能的弱化等。一般而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这是民众基本体育文化权益的范围;另一部分则是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从保障而言,基本体育文化权益的保障应是政府的职责范畴,而个性化体育文化需求的实现应属于市场范畴。这样的属性划分明确了体育文化建设需要重视经营性体育文化产业的同时重视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但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在当前的我国,除了政府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体育事业单位以及市场主体的相关企业、非营利性体育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在体育文化建设中,较为简单的以“事业”或“产业”的两重属性划分方法,对进一步提高体育文化建设的综合效益显然不利。如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范畴,公益性体育文化在政府承担的领域范畴内,但这并不应意味着一切都由政府包揽。这一包揽将无疑有可能将体育非营利性机构甚至体育文化企业排除在承担公益性体育文化建设之外。因此,在体育文化发展中不仅要认识到体育文化产品的公共文化产品意识形态属性,更要认识到体育文化的商品、产业和经济属性。如何认识体育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全面认识体育文化属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进一步建设体育文化的前提。

2.2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创新不够

体制创新是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一定程度而言,我国现有的文化体制仍然受到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的影响,体制创新的不足制约着体育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党的“十报告”提出:“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应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如何突破体制的约束成为了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建设方向。当前的体育文化管理体制中,公共文化单位的公益性、行政性与市场性混合,行政职能、市场职能和产品生产职能也集于一体。这一管理体制必然带来了体育文化产品供给效益与质量的低下,体现了体育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提供中,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职能和界限的不清。同时,政府在一些体育文化发展领域管理缺位、管得过多、过死等现象也依然存在。体育文化事业单位的大量存在是否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如何加大政府购买以及体育非营利机构介入服务,怎样完善体育文化市场中非营利主体的进入?以及如何进一步增进文化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这些体制层面的问题必须通过继续深化体育文化管理体制的途径,突破制约体育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环境下,文化建设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是方向,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体育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体育文化产业,最终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育文化产业布局,这也是提高体育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

2.3体育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从更加广泛的范围看,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落后的现实供给之间的矛盾。我国文化领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突出的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5]。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已经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的文化需求日益体现出自主性、多元性和娱乐性特征。这些发展现实状况对体育的价值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体育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代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体育有着诸多无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功能,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不仅对于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增进全民族体质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还包括更加重要的范围。如体育文化在推动社会文明素质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一些社会发展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存在较大偏差,而体育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实现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文化功能。对我国现实的体育发展而言,体育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民族体质健康素质等方面显然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功能。当前,通过体育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面临着迫切的现实需要。经济愈发达,休闲时间越多,人们越是需要把参与体育活动作为享受快乐提高生活质量的良好渠道[6]。社会快速发展之后,人民群众不仅要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也应该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其中包含着体育。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体育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文化功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的背景和方向。

2.4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功能发挥不够

当前,快速城市化发展以及价值观念变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和生存挑战,如许多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项目的活动的传承人缺乏、参与群体不断萎缩、场地设施也都面临着被侵蚀的危险。这种状况并非个别,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提示我们需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我国处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中,体育文化层面的崛起对体育强国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而传统体育文化代表着我国文化特色,应成为体育文化构建和传播中的核心部分[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和现实状况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即绝不能照搬其他的文化模式,必须有适合自身国情的、独特的文化设计。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坚持和发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的需要。从目前的状况看,西方体育文化无论在活动开展、竞赛表演还是传播影响力等方面都与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不均衡、不对称的文化比较态势。以竞争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追求个性张扬和更为极致的竞争结果,这种体育文化内涵根植于西方文化,但对于有特殊文化历史背景的中国来说,文化根基和价值判断都应该存在差异[8]。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长期的演进中,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差异和文化特性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在开放以及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社会文化格局更趋复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与现代竞技文化风格迥异的文化特质被忽视。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破解因社会环境变迁而导致的发展瓶颈是需要重视并解决的命题。

2.5体育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体育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以经济为先导的全球化逐步拓展至文化领域,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比较意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今,体育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含义日趋显著,体育文化之间的竞争与比较的广泛性和深入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体育文化发展而言,体育文化的当展特征不仅表现在广泛吸收外来体育文化的有益成果,丰富与发展当代中国的体育文化,同时,也应该包含扩大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问题。让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这是为我国体育文化争取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所必须,自身体育文化利益是在加强与国外体育文化交流和扩大文化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我国总体的文化“走出去”战略逐步得以实施,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显然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依托和发展基础。包含体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体系中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体系之一。“尊重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传统体育文化精髓,这些都是当今体育文化发展所应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此继承上,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应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辩证吸收,更大程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同时,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大程度地走出国门,在世界体育文化格局中,为中国体育文化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话语权。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路径选择

3.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在体育领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建国以后的许多历史时期里,体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支持。当代的社会发展,依然需要体育发挥自身的独特价值,倡导热爱祖国、拼搏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不屈意志。在改革创新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体育领域尤其是竞技体育无疑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热爱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并进而将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使之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还应体现在广泛的体育文化社会实践中,加强体育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在体育活动中反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风气,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主流道德规范。用自尊自信、互助互信的社会心态抵制情趣低俗等不良社会风气。通过体育自身的和谐发展,为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社会主流文化作出贡献。

3.2推进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创新

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发展观,充分认识体育文化的“两种属性”和“两个效益”的关系,把体育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体育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遵循体育文化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要求,推动体育文化事业和体育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依据其具有的经营性或公益性标准对现有的体育文化相关单位进行分类改革和分类管理,对一般经营性质的体育文化相关企业,要根据市场化的要求实现企业与政府隶属关系的分离,在市场竞争中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对公益性的体育文化相关事业单位,应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微观运行中退出,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通过设立文化事业基金会和财政拨款等多种途径进行。政府在经营性体育文化领域逐步减少直接供给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把办体育文化企业、办体育文化活动的权力交还给市场主体,减少政府对微观运行的不恰当干预,实现“管办分离”。同时,为社会、民间资本进入体育文化领域创造条件,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格局。

3.3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体育领域理应努力为人民创造出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在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民众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体育文化建设应贯彻“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基础的力量源泉,发挥人民群众在体育文化发展中的创造积极性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需要。体育文化建设应注重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提高社区体育文化、村镇体育文化、企业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等建设水平。积极搭建公益性体育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支持群众依法兴办体育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社区、服务基层民众的体育文化样式。并积极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创新经验,推广优秀的体育文化成果,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体育文化创造活力得以充分发挥。应加快城乡体育文化一体化发展,构建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广大的群众享有完善的基本公共体育文化服务[9]。注重体育文化建设在“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引领风尚、推动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

3.4提高体育文化“走出去”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渊源和基础,是推动本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文化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已经愈发明显。在这一国际发展环境下,提高体育文化“走出去”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把历史悠久的中华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说,这一“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而且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水平,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都有积极意义。健全对外体育文化交流机制,拓展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创新体育文化交流的形式和手段,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体育文化贸易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我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更多的体育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体育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深入挖掘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以国际体育文化的视野开发适应不同国家传播需求的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面向世界推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体育文化品牌。用不断扩大的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在更好地推动中华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上,为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体育发展论文篇(11)

1前言

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人体活动。理论,是由感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认知系统。体育需要理论指导,理论来自人的大脑;但倘若思考功夫欠缺,所谓理论也未必会比经验之谈更好。

没有探究,就谈不上创新。那么在体育理论建设中,大家如何看待体育理论创新的探究,探究就离不开问题。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原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在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2中原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以中原区域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中部崛起的新政策,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中原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纵观中原区域地区体育发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中原区域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

2.2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

2000年12月IS日颁布的《2001一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加强国际间体育往来”、“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确保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国家设立“奥运专项资金”、“体育设施建设与维修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保证各项体育活动的需要。

《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2.3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中原区域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现转制过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伐,强化各级领导的体育法制意识,并自觉依照体育法律法规,理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多种关系,促进体育领域内的全面深化改革。

2,4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中原区域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据该地区7个城市的统计,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5%,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

3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中原区域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中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上,为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这些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

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总理在八届三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为体育理论界探索体育事业内部关系的转化指明了方向,要研究群众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中原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原区域地区积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路子,率先探索新的竞技体育发展新路子,使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转移和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竞技体育的改革面临严峻的形势,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都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理论工作者要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深入探索竞技体育普遍发展规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优势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模式,为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者一道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在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稳步发展。

4当前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原地区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体育社会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虽然体育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盲目的发展也会给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产生得不偿失的相反效果。比如:体育场馆需要大量的资金管理及维护,如果兴建过多不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使地面积减少,增加失业人口,影响城市经济发展。

4.1.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体育理论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1.2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4.1.3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材料,尤其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4.2建议

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2.实现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力量与队伍的调整,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