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戏曲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4 15:04:57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篇(1)

二、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价值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戏曲文化篇(2)

一、在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的发展中,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新的文化体制下,很多戏剧团体都会走下舞台,深入到普通的群众中去,但是,政府在对群众戏曲文化的支持是不可以撤销掉的,要在新的时期新的环境下找到新的方式去支撑民族的产业,保证它不会随着社会的复杂变得没落。

1、我觉得政府对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支持,首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鼓励重点剧目的排练,并且确保能够满足戏曲人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走下舞台,深入到普通的群众中去演出,比如可以走到农村中去,打造出一个农村戏曲市场,并且能够紧紧围绕党的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政府的支持创造出许多高质量的戏曲剧目,赢得更多的群众,将群众戏曲文化发扬广大。

2、另外,政府要鼓励剧团进群众,在票价上要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种,除了将票价降低之外,还可以进行定场补贴免费进群众中演出,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看到优秀的戏曲文化,将文化成果共享,并且能够让新时期的群众戏曲文化蓬勃发展。

3、政府也可以在各项政策上对群众戏曲文化进行支持。比如,鼓励各个戏曲文化场所完善各项政策,对剧团和排练人员提供一定的场地,并且对在演出中表现好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政府可组织业余的戏剧团和专业的戏剧团进行合作演出,尤其是在政府的演出中,要给业余戏剧团一些机会,让他们发挥群众戏曲文化的作用等等。

二、地方文化对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群众的戏曲文化大多是以具有地方特点的戏曲文化为主,在群众们过了戏瘾,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地方政府对此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更加容易,比如可以在群众广泛参与戏曲文化的过程中对群众进行健康、科普和技能知识的训练,提高了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和一个良好的审美情趣,并且使生活中的健康和科技知识得到广泛的普及。群众戏曲文化的发展不仅陶冶了群众的情操,还对社会的教育起到了广泛的带头作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且对我国基层的教育和戏曲文化的发展还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兴趣爱好——戏曲能够让他们少接触不良的事物,多发现身边的亲情和友情,并且群众的道德文化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等等。

三、良好的群众戏曲文化环境对戏曲文化的发展不容忽视

戏曲文化篇(3)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山水阻隔,往来不便,古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自古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这在方言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同一个县的方言往往有许多种,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使戏曲的创生和发展与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戏曲创生之时的宋金之世,我国处于南北分治状态,加之戏曲创生于民间,因此,建立在各地方言和乐曲基础之上的戏曲,一开始就是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土壤的。元代文人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指出,南戏之创生与南方方言关系密切。徐渭《南词叙录》在论及南戏及北杂剧之创生时也指出:“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

戏曲的发展也得力于地域文化。明代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特别是昆腔传奇造成了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次辉煌,而昆腔传奇的发生发展与南方――特别是江浙的山川风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地方化”一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戏曲的“全国化”通常以“地方化”为基础和途径的,没有“地方化”也就不会有“全国化”。目前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许多地方戏也正是这样形成的。如昆腔原为南戏流播到昆山与当地的语言、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后来成为辐射到全国的“国剧”、“官腔”,形成了包容丰富的“昆腔腔系”,孔尚任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可见其流播广远。昆山腔的“全国化”又是以“地方化”为基础的。例如,至今尚存的南昆、北昆、永昆和湘昆都是昆山腔流经这些地区,吸收当地地域文化而形成的昆腔支派。这些支派吸取了当地地域文化的养分,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因而“声各小变,腔调略同”(王骥德《曲律》),以其同中有异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不同地域的广大观众。

地域文化的主导成分其实就是民间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养育了古老的戏曲。戏曲与地域文化――亦即民间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世界戏剧史上是并不多见的。古希腊戏剧诞生在雅典城邦,雅典城邦范围很小,几乎不存在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古希腊戏剧是由当时的雅典政府和部分权贵、富人所主导的,主要服务于上流社会,因此,古希腊戏剧多描写国王和天神,对地域文化少有依赖,她从诞生到消亡根本就不存在地域特色和地方剧种问题。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古希腊戏剧的“一体化”特色对后世的欧美戏剧有着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幅员辽阔,有种族博物馆和语言博物馆之称,种族众多和语言复杂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印度现有一百多个民族和565个列表部落,有179种语言和544种方言。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是古代印度的一大特点,地域文化对印度文化――尤其是俗文化建构的影响当远远大于我国。然而,由于梵剧是属于古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艺术,主要服务于宫廷,其作者大多是宫廷文学侍从或皇室成员,主要采用婆罗门所使用的“雅语”――梵语,只有卑贱者和女性角色才使用“俗语”(亦即方言,主要由女性演唱的插曲――“达鲁瓦”也使用俗语)。梵语是贵族语言,普通民众不但不使用,而且是听不懂的。因此,梵剧与地域文化有关系,但远不像戏曲与地域文化那样密切。公元9世纪以后,印度的俗语戏剧兴起,梵剧就迅速衰落了。

古代戏曲以地域文化为土壤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决定了她多样化的形态和风格。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形态和风格

地方剧种众多是戏曲的一大特色,祖国不同的山川风物养育了不同的地方戏,不同的地方戏满足不同地域观众的审美期待,正是这些有同有异的审美情趣铸成了戏曲大家族“和而不同”――一体化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品格。

祖国大家庭的众多地方戏都是华夏文化之树上的果实,因此,尽管成员众多,长幼有别,雅俗有差,但都具有“一体化”特征。古老的南戏和近百年才问世的地方戏、高原上的藏戏和海岛台湾的歌仔戏,都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点。但戏曲对于世界剧坛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形态、风格的多样性,而不在其“一体化”程度。“一体化”程度高是西方戏剧之长,地方剧种众多则是我国戏曲的独特之处。

宋元戏曲有南戏和北杂剧之分,明清以降,众多地方声腔逐渐成为剧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南腔北调”争奇斗艳。“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Q,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经几变更矣……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在地方戏普遍兴起的同时,由地方化到全国化又日渐成为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

就古代戏曲而言,南戏、杂剧、传奇大体上都属于“曲牌联套体”,但这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戏曲样式,在文本体制、音乐体制、角色体制和搬演体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同属于杂剧的元杂剧和明清杂剧也有很大差别。元杂剧用北曲,而明清杂剧则既用北曲,也用南曲。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一楔子为常格,但明清杂剧长的有十来折(有的也以“出”名之),短的仅一折。清代同治、光绪以降主导戏曲舞台的“花部”诸腔多采用“板式变化体”,其形态、风格又与“曲牌联套体”戏曲颇不相同。譬如,“曲牌联套体”的戏曲创作须“凛遵曲谱”、“恪守词韵”,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很高,而“板式变化体”戏曲的剧本创作则不再守“套有定牌,牌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曲律,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大为降低,但京剧等剧种的表演程式化程度越来越高,表演技艺也越来越繁难,同样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有的植根于民间歌舞,故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有的则植根于民间说唱艺术,故以“说”和“做”为特色。在角色体制上,有的以生、旦为主,有的以旦、末为主,有的以净、丑为主;在伴奏乐器上,有的以“弦”为主,有的以“管”为主,有的不用弦管而用锣鼓和人声烘托。

剧种众多、地方特色鲜明也是现当代戏曲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我国当代曾经拥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多数省份有多个地方戏剧种,地方戏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和资源,有许多地方戏堪称当地的“名片”,她集中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智慧,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容。这种情况在当代世界戏剧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戏曲地方特色的形成,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宋元戏曲分为南、北二脉,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冲突是密切相关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生于乡野、长于民间的戏曲与极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关系密切。明代学人即已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王世贞曾指出:“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譬之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王骥德也说:“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张琦曰:“心感物而成声,声逐方而生变,音之所以分南北也。”南、北戏曲是两大剧种体系,其中包含着多个地方剧种,这些同属一个“体系”的不同剧种,在形态与风格上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例如,同属于南方戏曲的越剧、婺剧就风格迥异,同属于北方戏曲的晋剧、秦腔又大不相同。

戏曲剧种纷纭不类,一体而万殊,正是由于“声逐方而生变”――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与方言关系密切的地方声腔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换言之,地方戏争奇斗艳正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在戏曲舞台上的反映。民情风俗是不同戏曲声腔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它赋予戏曲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

地域性与戏曲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任何一个剧种都是有其地域属性的,即使是全国性的大剧种也是如此。例如,昆曲的“出生地”是昆山,京剧的“出生地”是北京(北平)。因此,戏曲的地域性特征是其民族性的具体呈现,取消或抹杀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否定了戏曲的民族性。戏曲的地域性也是其艺术个性的具体呈现,越是艺术表现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剧种,其地域性特征也就越鲜明。因此,戏曲的地域性又是其艺术魅力之源,取消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取消了剧种的艺术个性,等于扼杀了戏曲的艺术生命。

然而,有论者认为,戏曲的地域性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产物,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古老的戏曲之所以表现出严重的不适,正是因为这种只能蛰伏于一隅的乡土艺术与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现代化“语境”格格不入。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当代社会需要的是“超越国界”的“都市戏剧”,而不是“行之不远”的“乡土戏剧”。这些论者以为,戏曲的出路在于:抛弃地域性和乡土气息,向西方的音乐剧“靠拢”,追步“都市情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确实对当代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使传统的艺术面临严峻的考验。当代戏曲发展应充分注意这一“当代语境”,充分利用文化交流的空前便利,大胆吸收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艺术资源,丰富戏曲的表现手段,建构具有现代品格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符号体系,增强戏曲的辐射力,让古老的戏曲焕发青春,走向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抛弃戏曲的地域性特征和乡土情味为代价。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矛盾的。恰恰相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的多样性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物质满足的是人们的生理需求,这种需求是大体相似的,而文化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千差万别的。文化越是具有多样性,人们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就越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经济全球化的目标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文化的多样性被取消,人们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而只能是日渐灭失,这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

戏曲文化篇(4)

关键词:

戏曲艺术;茶文化;融入应用

随着“十”提出的“五位一体”方针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摆上十分重要的台面,无论是新兴的文化还是传统的文化都予以积极的保护和发展。茶文化在民间已成为许多地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过程中,民间曲艺的蓬勃也使得茶文化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在茶文化这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艺术中,人民群众已成为推进文化认可和文化间的融合的主要力量。如何深入地推进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应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是值得大家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1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茶文化起源和兴起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唐代茶道的兴盛,宋代茶艺的风行,明代茶风的新兴,清朝茶馆的遍地林立都记录着茶文化在中国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虽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却经久不衰。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一种生活需求,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一种生命的追求。近年来,中国茶文化更加迅猛发展,许多文化人士和“爱茶”的民众都投身于茶文化活动中,不仅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事业发展,使得中国茶文化得以迅速弘扬,还将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我国,茶分六大类,即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而且品种、品牌也十分繁多,像安溪铁观音、乌龙、祁红、白牡丹、云南普洱茶等等。在我国,茶种植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云南等等地区都有茶种植,茶文化随着茶种植和人们对茶的喜爱也在不断繁荣。

2茶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2.1茶文化专业人才的问题。

在茶文化的研究中,由于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从事职业类型不同,这就给茶文化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带来了严重的障碍。通常而言,茶文化的专门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像历史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化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茶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如果没有这些专业的知识作为茶文化的基础和底蕴,仅仅凭着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是不够做好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的。在茶文化行业领域内,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从事茶文化行业的专门人士。

2.2茶文化的真谛慢慢流失。

在很多场合,茶和茶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官方的客套或者是人们生活交流的一种道具,这俨然已经违背了最初茶文化的真谛,成为附庸风雅的代名词。许多人士认为茶文化太“普通”了,以至于对茶文化的含义已然忘却。

2.3茶文化的渐渐“孤立”。

茶文化历史悠久,但长久以来,讲究自身的文化特性,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并不密切,特别在近代以来,由于当时政府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茶和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孤立”。在当今全球化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孤立”的文化往往会使得文化依然“原地踏步”,慢慢落后甚至于被淘汰。因而,必须加快文化间的融合,特别是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比如说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3戏曲艺术对于茶文化融入的可行性

3.1文化可行性。

无论是作为戏曲艺术,还是茶文化,二者都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标签”。曲艺具有优秀的文化底蕴,有的种类已经进入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茶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程中也带有很多“瑰宝“。戏曲艺术和茶文化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背景,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背后赋予的是历史和人民的喜爱。在文化领域,讲究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吸收,在文化领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得文化的发展更具有特色性、层次性、丰富性。因此,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中,同样也可以彼此间进行文化间的交流。

3.2经济可行性。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的不断开放,经济发展的竞争性也随之越来越大,因而出现公司的破产和兼并,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公司的重组,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而言,独自的戏曲艺术还是茶文化都难以抵御住其他行业产业的压力,而产业链条化能够推进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走向集约型产业化道路,谋求经济上的合作,同样也符合当今各行业、各企业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为了更好地在经济发展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余姚市进行茶文化推广时结合“姚剧”,嵊州市进行茶文化推广时以“越剧”为推广手段,通过传统的茶文化与戏曲艺术的有机结合,能够带动茶文化经济产业链的兴盛,同时茶文化的“绿色效应”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3.3政治可行性。

在我国的很多传统的文化类别中,很多有地位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由于自身的政治法律因素被国外“强掠”走,诸如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被韩国在国际上抢先占有。为了避免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从国家层面、从政府角度看,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保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中国人民心中的文化“中国梦”,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3.4社会可行性。

戏曲艺术在我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传唱、所喜爱着,茶文化同样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交流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因而,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而言,二者在人民群众心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分量,有很深远和广大的群众基础。对于二者的文化交融,自然也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能够更加丰富,艺术和文化形式更加充实多样,文化节目的举办内容也能更加精彩纷呈。

4实现戏曲和茶文化融合的应用途径

4.1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国家和政府部门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对文化发展同样具有导向作用。因而,国家与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重视力度,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可以给予政策上的一定程度的倾斜,提高对戏曲艺术文化和茶文化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让戏曲艺术文化在茶文化产业中能够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启动戏曲艺术文化中和茶文化中的法律立法工作,保证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有一个合法健康的法律环境,在日常的执法过程中应该做好法律监管工作,维护正常的文化秩序,并给予群众正确的文化舆论宣传导向。

4.2文化经济的产业化。

在现代经济环境里,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决定作用,因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要实现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促使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融合,会有更多的企业和团体支持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走向产业化道路。比如说,当地丰富的茶文化,可以结合当地有特色的戏曲(越剧、豫剧、黄梅戏等等)形成文化表演艺术公司来进行演出和宣传推广,这样形成演艺或者文化产业,以经济效益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反过来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形成一个健康的经济产业链。

4.3引进文化人才,促使文化的创新。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文化和茶文化,在文化形式和文化发展或在某些方面、某些内容上与文化发展的潮流趋势不相符合,应该创造有利条件,包括提高人才待遇条件、人才发展机遇、人才保障机制等吸引和留住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有独道见解与知识技能的人才,有一套成熟的发掘和引进、培养文化人才的模式。对于人才的引进,要更加注重发挥引进人才对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可能对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吸引力较少,因而,对于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必须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当今社会包罗万象,网络技术日益发达,传媒条件日趋先进,因而对于文化的先进性要求更高,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更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使之能与时俱进,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让更多的年轻人也能理解、接受、喜爱。

4.4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人们群众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就如戏曲艺术、茶的各种文化都起源于普通人民之间。民间艺术的文化更能托起文化发展的“平台”。比如说赣南的“采茶戏”,就是以采茶为原型,通过采茶场景的描绘,对采茶工的肢体动作的形象刻画。“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一带,当地生产茶叶,每逢生产季节,采茶女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后来对采茶的山歌和采茶灯结合起来,便慢慢形成了“采茶戏”,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作,因而深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喜爱。“采茶戏”就是对戏曲文化和茶文化融合的最好说明。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以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报刊杂志为平台,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热情参与到“玩”戏曲艺术、“玩”茶文化之中。

5结语

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许多传统文化甚至得不到关注和保护逐渐消失。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这样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要予以重视和保护,要不断加快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深入和融合,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保护机制,不断创新戏曲艺术和茶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在党和国家“不断深入推进改革”的大背景下,让茶文化产业和戏曲艺术文化产业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积极“改革”茶文化,让戏曲艺术在茶文化的融合中更加“发光发热”,实现更多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者:桂斌 单位: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戏曲文化篇(5)

一、戏曲脸谱艺术的现状

虽然戏曲脸谱文化源远流长,脸谱造型发展独特,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戏曲逐渐被新的娱乐方式所代替,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戏剧院也没以前那么盛行,因而脸谱文化也逐渐消逝,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在如今的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日益加强,回归传统成为时代的潮流,因此,戏曲脸谱艺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艺术,再次掀起了浪潮,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文化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保护戏曲脸谱不受到其它娱乐的冲击,再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戏曲脸谱文化似乎又要出现在大街小巷,创造新的辉煌。为了将戏曲脸谱文化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当前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用脸谱符号包装的商品,设计者正是为了将传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另一种别样的风格。但是,在这些带有脸谱的设计作品中,大部分都是直接应用了脸谱的原本造型,生搬硬套的将脸谱移到了设计当中。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设计者急功近利,只是单一的想到了脸谱是传统文化,想以此吸引大众的眼球,却没有思考其文化内涵,应用的意义何在,能起到哪些作用,反而弄巧成拙了;第二,缺乏创新,设计者没有创新意识,思维闭塞,将产品设计的很古板,没有抓住当代人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受到现代大众的喜爱;第三,现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缺乏文化修养,文化底蕴明显较低,因而设计出的作品缺乏活力,不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产品的特征,难以保持生命力。所以,这些现象足可以说明脸谱文化隐藏着很深的艺术价值,所以,深度开发戏曲脸谱的艺术潜能势在必行。

二、戏曲脸谱艺术文化的传承

要想将脸谱文化很好的发展并继承下去,关键的就是对其进行再创造,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脸谱文化充满活力。所以,要想发展和传承戏曲文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是要保留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脸谱是其中的必要元素之一,所以,要加强对戏曲文化的保护工作。其次不同阶段的人群消费程度不同,所以,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制作出各个层次的脸谱供人们选择。再次,不管作品的材质和设计是好是坏,都要做出品牌,所以产品的包装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要注意提高产品的文化品味。第二是艺术创新。要传承脸谱文化,就需要承古衔今,开拓视野、打开思维,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这样才能受到大众的喜欢,更好的发展脸谱艺术文化。首先,在人们的现实生活渗入脸谱文化,当脸谱形象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出现时,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对脸谱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脸谱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元素,根据时展,可以将脸谱应用到各领域中,比如用在汽车上、家具上或者作为壁纸装饰房屋等,不仅新颖独特,还能展现民族文化。戏曲脸谱文化是先辈们留下的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上,恰当的融入现代艺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将戏曲脸谱文化更好的发展下去。

戏曲文化篇(6)

所谓形象艺术,就是能够真实反映人物原型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的艺术,它没有丑俊之分、高低之别,只有像与不像的距离[3]。一部《巴黎圣母院》,让人们记住了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一部《沙家浜》,能够在外表上就看出胡传魁、刁德一、阿庆嫂的人物性格和能力,靠的就是形象艺术。形象艺术在戏曲艺术中是基础,梅兰芳大师能够把杨贵妃展示得淋漓尽致,能够把穆桂英表现得威武铮铮,首先依靠的就是扎实的形象艺术功底,达到了扮什么像什么的至高境界。把握好形象艺术,是刻画好人物的前提,决不能有半点的疏忽大意,主要角色也好,配角也好,大角色也好,小角色也好,在戏曲舞台上谁都是从小角色开始,而小角色的一丝不苟,才能成就大角色的舞台生辉。因此,把握好形象艺术,必须不断地学习,向老艺术家学,在书本中学,在社会中学,在生活中学,这样才能扮什么像什么,才能在万千的人物刻画中游刃有余,随心所欲。

2表演艺术是戏曲艺术的灵魂

表演艺术是戏曲艺术的灵魂,虽然唱念做打都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但就具体的细节,这里的表演则体现在形体艺术的表现能力上[4-5]。有了形象艺术是基础,但是怎样把所扮演的角色表现好、展示好,还需要演员有扎实过硬的表演基本功,具备较强的展示能力。有的演员戏路比较窄,主要因为表现能力不高,比如可以演文戏,不能演武戏;可以演一般生活戏,不能演动作戏;虽然有好的扮像,有动人的唱腔,但却不能担得起大梁,确实十分可惜。戏曲讲究表演艺术,并通过形体来展示,是因为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千姿百态,要把他们表现好、展示好、塑造好、刻画好,唯一的出路就是扎实苦练基本功。每一个戏曲演员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演员不是只刻画生活中的某一个人物,或某一类人物。作为艺术人生,演员要刻画的是几十种,甚至几百种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甚至是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的人物,它需要用真实、用夸张、用含蓄、用韵律,甚至用变形、用虚拟来表现,并在速度、尺度、力度、幅度等方面准确地把握。《贵妃醉酒》里的歌舞盛宴、《花木兰》里的沙场征战、《蒋干盗书》里的小巧玲珑、《武松打虎》里的浩然本色,靠的就是演员的表现能力。当然,能演特殊人物,也要能演普通人物,因为在戏曲舞台上,更多地表现的是普通人群,这就需要演员学会观察各种人物[5]。现代戏《人生配方》中的虎荔荔,是一个为人奸诈、手段毒辣,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漂亮的女老板,笔者为了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这个人物的特点,在吃透剧本精神的同时,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人物观察上。到商店跑公司,走机关下乡村,观察、走访商店老板、公司老板、村干部、机关干部等,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给了笔者人物刻画方面充足的营养。与此同时,还广泛搜寻与戏剧人物相类似的电影、电视剧,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不断丰满,每场演出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获得了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个人表演二等奖、全国“映山红”戏剧节个人表演二等奖。戏曲演员是辛苦的,是需要勤奋和执著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就是说你付出多少,就回报多少,舞台的表现力是最公平、公正的结论,没有半点捷径可以走。

3语言艺术和唱腔艺术是戏曲艺术的支柱

语言艺术是人物性格的反映,表现在与形相符、与性相合[6]。人们能记住《智取威虎山》一句“带溜子喽”,一句话把土匪的恐怖、凶残、野性、规矩等方面表现得一览无余,体现了演员一丝不苟的准确表现。而唱腔艺术则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升华,是语言艺术更高的表现形式。从《沙家浜》中刁德一一句“这个女人不寻常”,到胡传魁的“想当初”;从《红灯记》中“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到“听奶奶讲故事”。唱腔艺术让观众从声腔中马上就能感觉到刁德一的阴险、胡传魁的不学无术,看到了李铁梅的纯真和成长。所以说,唱腔艺术决定了戏曲艺术价值,也决定了戏曲艺术的生命力。我国有数以百计的地方戏曲,而语言艺术和唱腔艺术,都是一方地域文化经过千锤百炼、万千推敲才展现出来的[7]。因此,作为地方曲种的戏剧演员,一定要在语言艺术和唱腔艺术上下功夫。戏剧的滑坡不是戏剧本身的暗淡,而是演员在语言艺术和唱腔艺术上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丢掉了地域文化的特性和时代性,抱守残缺,从而导致地方戏曲的举步艰难。要想振兴戏曲,必须全方位精心打造,使得戏曲的语言艺术和唱腔艺术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接受并喜爱。

4心理艺术是戏曲艺术的境界

戏曲文化篇(7)

关键词:

戏曲文化;群众文化;融合

在较大的范围内,传播优秀的戏曲作品,可以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使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对精神文明与文化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群众文化还能够为戏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但现阶段的戏曲文化并未朝着预期的发展方向发展,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没有深入融合。所以必须对此种情况加以重视,确保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

一、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相融合的作用

1、基础群众性

中国的戏曲文化最早出现在民间,基础群众性特点始终贯穿着戏曲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新型文化的大背景下,群众文化中的戏曲文化常常受到群众的误解,但也有一些群众认可其基础群众文化特征的存在。

2、独特的地方性

在中国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地方性特点。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地方性特点的文艺活动的市场较广阔。基于此,中国的戏曲文化的契合性十分强。中国的每一个省份地区均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戏曲,相关戏曲在产生与发展中,和地方文化特点紧密相连。因此,此种戏曲文化的地方性特征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前景较好,极易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效融合。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通过此项工作的有效应用,促使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通常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群众文化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中国每一个地方的戏曲文化均处在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中。通过此项优势的有效利用,把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融合,能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效融合的方法

1、普及戏曲活动

人们可以通过戏台上表现的戏曲活动,获得传统艺术的审美体验,能够体验人生的百态,感受人生的智慧,掌握立身处世的方法。根据此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优秀的戏曲文化大力传播,能够使群众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人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戏曲活动的大力普及,使戏曲艺术逐步融入至基层群众生活中,除了能够使大众戏迷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以外,还可以培养大批的优秀戏曲人才,并且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可以在社区中开展戏迷票友会与戏曲知识讲座等,还可以定期组织戏曲艺术节,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戏曲艺术得到有效的交流,促使群众文化品位的逐步提高,对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戏曲艺术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表现形式。相对于城市而言,对其充分的传承与保护,能够促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对城市文化底蕴的加深也具有促进作用。

2、扩大戏曲的传播途径

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人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青少年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每一种表演艺术如未得到年轻观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参与,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其发展前景也让人堪忧。高等艺术院校做为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青少年艺术教育以及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加强对戏曲艺术的推广与普及。例如,越剧做为浙江省的主要剧种,越剧艺术在浙江具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存在较多的群众性戏曲文艺队伍与戏迷票友。浙江省及周边省市的高等艺术院校也不少,如果把越剧艺术融入至高校文化课程的研究,开设关于越剧特色的课程,对越剧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文化部门需要重视和高校间的合作,选择部分试点学校进行“京剧进课堂”活动,还可以加强戏曲院校和地方文化馆的合作。例如,可聘请一批戏曲学院的优秀老师,做为越剧课程的任课老师,和基层文化馆联合进行越剧课程的研发工作。

3、地方戏曲文化传承的有效发挥

较多西方艺术形式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涌入中国,对民族艺术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一些人对外来艺术形式的喜爱与热衷,不应持反对态度,但也不能对本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所忽视。如若只是痴迷外来文化,忽视或者轻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那样就会是我国文化的悲哀,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中国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中,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典型教训就是特色文化的消失。“和国际接轨”的目的在于秩序以及制度的相关范畴,并不是体现在文化的统一。从古至今,如果艺术与群众脱离,势必会出现无源之水的现象,戏曲艺术也一样。所以,必须为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电视、电影等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人们能够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文艺演出,但在地方民歌的前提下形成的地方戏曲,在群众中的艺术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几千年来产生的民俗习惯决定的,广大群众不可能与地方戏曲脱离。我国民俗十分重视乡情,在乡音的前提下产生的戏曲旋律,很容易上口且印象深刻。所以,长期流传在民间的地方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广大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现阶段,地方戏曲的专业性相对较少,但民间的半职业剧团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和专业剧团一同在城市与乡村间活跃,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具体需求。地方戏曲可以在长时间以来经久不衰,这和广大地方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存在密切联系的,综上所述,地方戏曲在群众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确保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确保传统戏曲文化的持续发展,还能够确保群众文化的有效实施,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具体、高效的融合工作,也是文化大前提下应该有效完成的工作。

作者:施东旗 单位:台州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戏曲文化篇(8)

我国戏曲培养、演出机构仍以国有为主,国有院团缺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创作的剧目不能与时俱进,难以迎合市场需求,亟待进行市场化改革。目前,国内尚没有这样一个以保护、传承、发扬中国戏曲文化为核心,促进中国戏曲文化实现复兴、走向世界的综合性基地。建设“中国戏曲中心”是解决戏曲产业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戏曲文化复兴的有效途径,也为国有院团改革提供重要的平台。

本文通过笔者深度参与北京市丰台区倾力打造“中国戏曲中心”的理论探索与文化实践,全面总结和重点提炼新时期传统文化借助独特的“四还素”疗法,构筑“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民众经营文化”的崭新模式,以探索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实现路径。

梨园之乡:丰台

八百余年前,宋辽杂剧,金代院本,使古代戏曲文化达到空前鼎盛,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奠定了基石。中国戏曲文化之根在于金文化,金院本揭开了中国戏曲历史的首页。丰台是金中都所在地,从历史上来看具有戏曲文化发展的深厚底蕴,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发祥地。

现在,丰台区还是我国戏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北京地区唯一的戏曲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两家戏曲教育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戏曲专业人才。中国评剧院为我国评剧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京剧院是国内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北京市曲剧团是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品种中的单一剧团和单一剧种。丰台区因集聚了众多的专业院团,被誉为“梨园之乡”。

同时,丰台区戏曲人才众多、梯次结构合理,拥有许多支水准优、能力强的艺术人才队伍,活跃在戏曲教学、科研、创作、演出等多个方面。区内戏曲文化院团共有专业从业人员约1250人。其中,教授以及正高职称约110人,副教授以及副高职称约190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7人。

再者,丰台区共有基层戏曲文艺团队60余支,如马家堡街道的“和韵京剧团、东高地街道的“长虹京剧团”、卢沟桥乡的“卢沟桥艺术团戏曲队”,全区70多个社区的居民学会了戏曲健身操,常年坚持活动的有3000多人,“戏曲进社区(村)”活动先后共吸引了23万居民和戏曲爱好者参与,万芳亭公园修建了全市第一个戏曲主题广场,金都艺苑公园成为全市独一份的戏曲主题公园。

“十二五”时期,是丰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丽泽金融商务区、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等产业功能区相继规划建设,急需树立具有丰台特色的文化品牌。功能区的加快建设也为戏曲文化与全区其他特色板块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有鉴于此,中国戏曲中心项目便在丰台,这座“丰富多彩的大舞台”上应运而生。

成败关键:构筑“四度”空间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成败。受丰台区委、区政府委托,作为中国戏曲中心项目的总顾问,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认为,中国戏曲中心成败的关键在于要搞好“四划”建设(谋划-策划-规划-计划),构筑“四度”空间—战略高度、文化深度、市场广度和产业关联度。

首先,要占据战略高度。中国戏曲中心必须以全球化的高度、本土化的深度和市场化的广度来审视之、规划之和建设之。 因此,中国戏曲中心项目所承载的重大历史责任,可概括为以下“四大世纪工程”:

文化复兴工程:中国戏曲扎根中华大地,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属性和地域属性,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巨大。戏曲文化复兴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把中华民族这份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代人都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让世界观众通过形而下的“术”,来接受和领悟中华文化形而上的“道”?

文化改革工程: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央重要战略部署,而国有艺术院团改革又是其中的重头戏。戏曲作为一种剧场艺术,与现代人们的观赏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戏曲表演团体基础设施薄弱,演出设施老化,严重制约着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按照“置办嫁妆,保驾护航”的改制原则,走向市场之初的戏曲院团亟需“扶上马,送一程”,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和场地建设等方面寻求市场化协作。中国戏曲中心的建设恰逢其时,正可成为丰台助力戏曲院团转企改制的文化动力航母,承载转制院团乘风破浪,搏击市场,探索“政府搭台、院团唱戏、市场买单”的丰台经验。

文化外交工程:中国戏曲文化位列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理应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载体、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我们必须明确,只有把丰富、独特的戏曲文化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以开发、包装,使之转化为世界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文化产品,才能把中国戏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传播到全世界,创造巨大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化品牌工程:丰台建设中国戏曲文化中心顺天时、应地利、得人和,是回归文化本源,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彰显“人文北京”的战略抓手项目。中国正强烈呼唤一个以保护、传承、发扬、光大中国戏曲文化资源为出发点,以开发、创新、提升戏曲文化产品为着力点,以实施文化复兴、助力文化改革、引领文化外交、筑造文化品牌为落脚点的文化示范特区。丰台凭借自身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打造中国戏曲文化中心正是肩负这一历史使命的绝佳之选,这不仅是一个战略挑战,而且更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

其次,要挖掘文化深度。中国戏曲文化中心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要探索出一条中华戏曲文化的崭新复兴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向中国席卷而来,中国媒体形象的称之为“韩流”。韩流作为文化现象来说,扩大了韩国文化的影响力,但作为文化产业来说,更是给韩国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影视作品出口,韩国品牌服饰、化妆品的走俏等,都给韩国带来滚滚财源。

正是在全面吸收与借鉴“韩流”以及世界各文化产业大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吸收民间投资,运用商业手段实现伟大复兴的“四还素”疗法:

一是返老还童:走时尚路线,形式内容创新化。借鉴迪斯尼、梦工厂的运作模式,走青春、时尚、新潮路线,赋予戏曲新的内涵。青春版《牡丹亭》、动漫电影《花木兰》、《白蛇传》等。挖掘戏曲形象、戏曲情节、戏曲流程,培育具有较强号召力的戏曲偶像,吸引年轻一代关注戏曲、热爱戏曲、参与戏曲。戏曲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剧目,增加青春、时尚等元素,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使戏曲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全方位实现戏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高效对接,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在形式上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需求,融入现代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是落地还俗:走群众路线,目标群体大众化。借鉴百老汇、爱丁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打破圈内圈外、台上台下、大戏小戏的限制,走草根化、娱乐化、大众化的路子,变自娱自乐为全民同乐。阳春白雪要变下里巴人,戏曲要接地气,做实市场根基,培育最广大的目标受众;借鉴刘老根大舞台、曲艺大观园、中国小戏艺术节等形式,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求,让中国戏曲赢得最广阔的市场。重视戏曲艺术教育的普及,加强青少年对戏曲艺术形式的了解和认识,使戏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培养青少年观众群体。

三是借体还魂:走生活路线,业态承载多样化。戏曲不单纯是表演,戏曲的元素可以与更多产业业态相融合。借鉴拉斯维加斯构建世界“赌城”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实现戏曲文化与吃、住、行、游、购、娱的无缝对接。通过戏曲主题酒店、戏曲艺术酒吧、戏曲特色购物、餐饮,戏曲狂欢节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形成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充分运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对优秀戏曲作品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人关注戏曲作品,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世界“戏曲梦幻之城”。

四是衣锦还乡:走互动路线,艺术交流良性化。打破中国戏曲“兴于民间,毁于庙堂”的魔咒,结合京城丰富的会馆文化,实现戏曲艺术的央、地互动,让鲜活的乡土艺术与高端的市场需求相互融合。通过大型的节庆和全国赛事,实现地方戏曲与京城舞台的良性互动。

第三,要拓展市场的广度。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戏曲中心要实现“五子登科”,融汇“五会真声”。

“五子登科”:中国戏剧界有句名言,叫做“编戏的人是骗子 ,演戏的人是疯子 ,看戏的人是傻子。”在骗子(编戏人)、疯子(演戏人)和傻子(看戏人)的基础上,再加上孩子(年轻人)与鬼子(外国人),这样就构成了中国戏曲中心最广大的市场基础。

“五会真声”:庙会(大众娱乐);堂会(高端演出);书会(业内交流);晚会(商业演艺);学会(戏曲研究),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戏曲中心最富潜力的需求市场。

第四,要构筑产业的关联度。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在对世界各大著名演艺中心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中国戏曲中心的文化产业链条的构筑方案,即“五城合一”、“五区联动”和“五位一体”。

五城合一:

A、迪斯尼式——打造以戏曲为主题的各类娱乐活动,在娱乐中体验戏曲。

B、百老汇式演艺城——打造大、中、小型剧场群,表演丰富多彩的戏曲演出节目,成为东方“百老汇”。

C、梦工厂式创意城——以戏曲创意衍生品为基础,促使戏曲与其他业态高度融合,打造戏曲创意产业。

D、拉斯维加斯式不夜城——将灯光、音响等视听元素考虑在戏曲中心建设过程中,全天呈现繁华的城市景象。

E、爱丁堡式民俗城——以各类互动式表演为基础,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

“五区联动”:票友社区+创意街区+文化景区+教育学区+时尚园区。

戏曲文化篇(9)

新媒体技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传播文化的活动无法脱离新媒体的支持。在新媒体这一特殊语境下,戏曲艺术不再受时间及区域的限制,现代人通过媒体平台以及网络即可观赏戏曲节目,了解戏曲文化。通过新的媒介传承,传播戏曲文化需保持其原有艺术价值,同时扩大观众群体。把握传播传统戏曲文化的主要媒介以及媒介变化规律,增强整体文化传播效果。本文从新媒介转化的角度研究传播传统戏曲文化的相关问题。

一、传统戏曲文化的基本媒介形态分析

(一)戏曲舞台

舞台是戏剧表演的构成要素之一。早期戏曲表演场所为露台演出或者广场演出,戏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形成了专门的戏曲舞台,演出更为正规,同时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演员被转移到戏曲表演的核心位置,演员对戏曲文化的观赏心理从粗糙转变为细腻,在后续的发展中,戏曲更加程式化。戏曲文化的基本媒介形态是简单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布景,其展示了我国独有的美学意识,仅仅利用简单的道具创造虚拟的环境,演员进行程式化的表演。

(二)人体表演

戏曲文化中,人体表演是关键的外在媒介之一,通过不同的动作来表达与之对应的情感,将情感信息传递给观众,变换、夸张、模仿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几种戏曲要素,形成鲜明的动态节奏。行当同样具有程式化的特征,通过装扮、唱腔以及表演动作可分辨出不同的行当,戏曲演员表演各种动作,以此表达不同的情感,使戏曲表演更具有层次性。表演者在实践与对生活进行模仿后,在舞台上进行创造性活动,实现与观众的交流与互动。

(三)传统受众

观众对戏曲艺术进行观赏时,需要进入戏曲表演者所构建的传播界面中,基于戏曲艺术的写意性与象征性的典型特征,戏曲受众必须具有一定的观赏能力,才可实现戏曲文化活动中的审美沟通,舞台上的演员需要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观众同样要给出反馈。

(四)声音媒介与视觉媒介

戏曲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具有综合使用打、做、念以及唱的能力,在被分配不同的角色后,演员必须精准地展示出人物所具有的鲜明性格,在念白程式以及唱腔中均有不同的体现,戏曲音律同样具备程式化的特征,融入说唱形式与民间曲调,呈现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避免出现观众获取戏曲文化信息与审美体验不统一的状况。戏曲中的打功与做功属于视觉表现,戏曲演员展示剧情以及表达情感时,如果不能完全依靠人体动作达到充分表达的目标,可运用妆面道具、角色服饰以及布景道具来进行弥补,实现对生活场景的模拟,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形成完整的表演。表演者与观众需统一视觉层面的认知,创造戏曲的独特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形态完成传播外化信息的活动。戏曲艺术需综合听觉媒介与视觉媒介,达成视听同感的表演目标,在展示客观生活场景时,塑造戏曲式审美体验。

二、新媒体对传统戏曲传播模式的主要影响

传统戏曲的传播方式为口传心授式,完成演出后,剧目难以被长时间地保留,最终流失,而形成新型媒介后,戏曲资料得以妥善保存,因此流传时间被延长,传播范围也得到扩大。然而新媒介虽然促进了戏曲文化的传播,但也改变了戏曲艺术原本的审美空间,其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固定表演场所转化为移动表演场所

戏曲表演的主要场所为剧场,传播戏曲信息的前提为观众与演员处于同一时空中;运用新媒介传播戏曲时,这一条件被改变,即使二者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中,仍旧可完成交流信息的活动,具体可借助互联网、电视以及电影等媒介,观众不需前往剧场,随时随地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观赏戏曲表演,尽管观赏条件被改变,但审美及意境体验是一致的,戏曲艺术所具备的艺术价值被完整展示出来,戏曲表演被赋予了随意性与可变性。

(二)受众群体转化为受众个体

传统戏曲表演中,表演团队提供群体性创作,由个体向观众呈现,观众群体由多个个体构成,戏曲观演传播呈现出群体性特征,传播过程具有一次性特点。戏曲模式在新媒体时代被转变,一次性特点被消除,观众利用移动信息设备即可不受限制地获取戏曲信息,即使不在剧场中,也能够观赏到戏曲表演过程,传播方式形成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也实现个体化转化,独立地获取戏曲信息。

(三)欣赏诉求转化为商业消费需求

传统戏曲呈现文化艺术价值,然而当前的快速生活节奏创造了快餐式文化,受众对艺术欣赏形成了新的观点,欣赏与审美需求被淡化,现代人更倾向于电影、电视剧等表演形式。戏曲表演基于存活需求,需调整原本的着力点,形成娱乐化倾向,依托现代科技与媒体平台,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满足人民群众新生成的文化需求,在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考虑到盈利、宣传与开辟市场的商业化需求,以新媒介为基础延伸价值。

(四)稳定化传播方式转化为多元碎片化传播方式

新媒介与多种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其提供新颖的宣传渠道,其传播方式多样化,渗入性强,宣传范围广,传播效率高,传统戏曲融合新型媒介,构建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型文化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剧场中,观众即使错过剧场表演,也能够通过另外的渠道观看同样的戏曲节目。相关人员在网络的技术支持下,搭建戏曲资源库,收录传统戏曲相关的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共享,戏曲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宣传空间。人们进行信息搜索后,可更加深入且多方位地挖掘戏曲具有的多重价值,将戏曲碎片化信息进行拼凑,构建出完整的戏曲映像。常用的新媒介主要为微博与微信。戏曲工作者或者相关学者通过微博解答群众对戏曲存在的疑问,戏曲相关的账号也可输出戏曲文化知识,改变原本单一的戏曲文化传播路径。

三、依靠新媒体转换传统戏曲传播方法

(一)有效运用新媒介

新媒介为传统戏曲文化传播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转化传播方式,在不破坏戏曲作为艺术瑰宝的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满足大众化的审美诉求,完整地将戏曲艺术的社会文化底蕴呈现出来。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在传播戏曲与运用新媒介两项活动之间探寻平衡点。筛选戏曲信息,给受众提供正确的文化引导,展示真正富有价值的戏曲信息,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让受众受到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影响,增强受众的正能量意识。在保留剧场这一传统传播方式的同时,综合发挥网络、电视与电影等媒介的快捷作用,精选戏曲资源。以辩证的视角应对戏曲文化,将与时代相违背的陈旧思想剔除,将新时代精神融入戏曲文化中,使其符合现代价值取向,从而真正实现戏剧艺术的“古为今用”,充分体现戏曲文化的实用性。可将当代社会群像引进戏曲创作中,使戏曲表演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运用到戏曲表演中,戏曲表演的舞台被延伸,观众可面对虚实结合的戏剧场景,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戏曲表演中,由原先的舞台观众变身为“舞台演出的参与者”,并可从“参与者”的角度真切地感受戏曲舞台艺术之美,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同时能够深入地体会到戏曲作品的思想内涵,更加具有代入感,仿佛在戏曲舞台上,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位作为旁观者的观众,而是一位作为“演出者”的演员。这样“融入式”的观赏体验,颠覆了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中表演者与观众是相互“分离”的两个群体,即表演群体与观众群体之间呈现出“分离难融”的状态,而通过运用虚拟现实艺术,能使传统的戏曲表演舞全接纳观众,可使观众真正地代入舞台表演中,从而使戏曲舞台艺术中的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真正实现了“近距离接触”,而这样的全新观赏体验,也逐步使现代戏曲舞台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受众群体,让传统的戏曲艺术成为现代人所青睐的艺术形式。戏曲表演者也在新媒介支持下,走向多元化舞台。观众对戏曲产生兴趣时,在资源库中检索,可查看戏曲演员信息,播放戏曲音频、视频,独立进行戏曲传播与接收的活动。博物馆运用建模技术与数字化技术,重现重大戏曲历史事件,在线展示戏曲遗产;戏曲受众不仅能够从网上购买门票,同时还能直接在网上进行观赏。

(二)满足受众在新媒体体系下的文化需求

戏曲文化传播工作可用的新媒介有很多,但是强化最终形成的宣传效果,不能忽视受众多样且持续变动的需求,避免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脱离群众的问题,而是要接地气,依据群众对戏曲文化的兴趣爱好,让戏曲文化能够真正地做到与观众“心连心”,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观众需要较强的感官刺激,而戏曲本身的艺术表现力有限,因此,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戏曲艺术的表现张力,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戏曲艺术形式,让群众能够接受全新的戏曲艺术形式,戏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趋势,通过全面深入的实际调研,认知了解文化市场与文化受众,充分把握受众的实际需求,可拍摄戏曲电影,传播戏曲名家的趣闻,开放戏曲表演音频下载渠道,让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接受戏曲艺术,进一步认知理解戏曲文化。在深入认识与了解戏曲艺术与戏曲文化的前提下,拓展戏曲艺术与戏曲文化的传播途径,在增强戏曲艺术活力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发展戏曲艺术,让戏曲艺术这一国粹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数字化戏曲资源库,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让年轻群体成为戏曲爱好者,培养戏曲艺术爱好者的受众基础,并使其在领略戏曲魅力之后,能够主动地向外宣传戏曲,获得持续且稳定的宣传资源,这样一来,就能够拓展戏曲宣传领域,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戏曲艺术,让信息化的戏曲艺术更加高效快捷地进行传播。基于网络化、信息化艺术形式,人们可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地观赏戏曲艺术,使戏曲艺术搭载网络传播的全新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即时化传播的特性,让戏曲艺术成为人们在网络时代的精神文化大餐。

(三)运用新媒体传播

新媒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人们能够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随时随地的网上交流,实现了信息共享。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传统戏曲文化传播中能够有效突破时间的限制,拓展传播领域,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人们不仅能够观赏到传统的戏曲舞台,还能够搜索其他地方的戏曲节目,进一步提升了戏曲传播的整体效益。过去戏曲节目传播主要通过电视或者剧院固定演出,观众无法自行选择,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能够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各种社交软件上快速获取戏曲节目。尽管与传统的剧院相比较,互联网的节目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但人们的选择更加广泛,还能够及时对节目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观点,促进了群众之间的艺术交流,帮助节目制作方对观众的需求进行准确把握,使戏曲节目变得更加优秀。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也可以打破传统戏曲表演中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界限,通过弹幕文字交流能够让演员了解到观众的实际需求,改进自身的表演方式,从而真正成为观众喜爱的演员。例如,上海戏剧学院的5名女生通过拍摄短视频歌曲,凭借京剧唱腔登上了抖音热搜榜,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戏曲名家变身网络主播,趣谈梨园台前幕后,弹幕刷屏随时饱览鲜活观戏体验;素妆才罢,声韵袅袅,当红花旦亲自演示拍彩、勒头的秘密……古老的中国戏曲,如今正兴起拥抱互联网的热潮,能够有力提升年轻群体对京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结语

传统戏曲被保留至今,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丰富多元,其艺术内涵也在不断演化。基于转化传播媒介对发展与保护传统戏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调整既有媒介形式,使传统戏曲“时尚”起来,激发其活力,在新媒介的强力支撑下,摆脱固化思想,收获更多受众,实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秦红雨,董小玉.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J].艺术百家,2010,26(S1):27-30.

[2]孙玉琢.传统戏曲与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关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8):112-113.

[3]董雨萱,葛伟,谢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J].科技传播,2019,11(11):168-169.

戏曲文化篇(10)

一、戏曲音乐发展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其发展历史悠久,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

在现当代,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品种,对戏曲音乐旧瓶装新酒、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抢救、改善、发展、创新措施是音乐文化行为的重要方面。

二、戏曲音乐文化内涵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及色彩。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凡能流传下来的戏剧大都有优秀的剧本,又有美妙的音乐。

三、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路应昆教授提出,从“腔依词”和“活腔活唱”为特征的南北曲,到无格无律的明代民间土腔俗调和清代“乱弹”的兴起,意味着戏曲音乐大的解放。

戏曲音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地方性戏曲音乐的发展、走向的理论探讨,近几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作曲家对戏曲音乐的创作不断尝试和探索;戏曲音乐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戏班子、剧团等文艺团体对戏曲音乐与表演在结合形式也在进行开拓和创新;戏曲音乐的文化现状目前是比较值得欣慰的,但是,戏曲音乐应该在发展中进行大力推广。

四、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戏曲音乐的传承

(1)大众戏曲音乐与基础戏曲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音乐无论是在音乐表现形式,还是音乐语汇的运用上均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采用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学校戏曲音乐教育可以明确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传统音乐素养的教师,对调动各方资源配和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专业戏曲音乐人才的培养

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培养戏曲音乐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一方面,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没有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音乐上的投入不够。一个剧种如果没有音乐人才接班,这个剧种的前景让人担忧,所以戏曲音乐创作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戏曲音乐的传承离不开发展,而发展也离不开传承,传承也必须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发展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保留其特色与精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意义。理清传统承继的脉络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也是发扬传统的前提。面对文化裂变的时代,戏曲音乐必须寻求发展。而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

2.创作思维的多元化

(1)继承与开放的结合。在不损伤本民族审美观念和不失本剧种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将戏曲音乐现代化,可以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另外,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与动画。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二度创作和录音,这是戏曲音乐与动画结合中的创作手法。动画使戏曲更具活力与动力,加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二者的结合具有无限魅力。打破传统乐队作伴奏方式进行创作上创新,加入管弦乐队伴奏等手段,同时,对戏曲音乐特色乐器,打击乐的运用予以保留。在演唱中,在戏曲片断中加入合唱,伴唱等手法,从而使戏曲中的人物表现力,气势渲染力得到加强。

(2)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纵向”是指继承戏曲音乐本身的优秀传统;“横向”是指多方借鉴,广收博采。事实上,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思维上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由来已久,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在纵向继承京剧音乐的基础上,横向借鉴了汉调音乐中的[南梆子]、[四平调]等精华,丰富了京剧音乐;程砚秋甚至在京剧《锁麟囊》中,借鉴了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珍丽梅唐娜的歌唱,可以称得上是横向借鉴的典范。

(3)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既可以居高统观全局、掌控大势,又可以抓住各环节之间各个链条,从局部上强化各自的特长。

3.创作方式多样化

(1)创作技巧的创新。戏曲音乐的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具挑战的任务。如果说,创作思维的创新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软件系统”的话,那么创作技巧的创新就是这项系统中的“硬件系统”。换言之,思维创新是无形的,而技巧创新则是有形的,是思维创新的具体落实与有效载体具体而言的,戏曲音乐创作技巧的创新,主要可以从旋律的创新、声的运用和配器的运用来体现。

(2)唱腔旋律的创新。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而旋律又是唱腔的灵魂,也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旋律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关系组织起来,塑造出感人动人的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唱腔旋律具体表现在旋律因素的创新、板式的创新、流派的创新等方面。在戏曲音乐中,唱腔音乐的创新是戏曲音乐创作的关键。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旋律的创新、拖腔的创新、板式与节奏的创新、调式与调性的创新、板式结构布局的创新、各行当之间不同唱腔互相转换的创新,演唱形式及伴奏形式以及伴奏乐器的创新,等等。

事实上,戏曲音乐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在继承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的结果。无论哪一种地方戏曲音乐,都是通过不断吸取其它剧种唱腔的精华而成长壮大的。所以,要想我国戏曲音乐发扬光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在创新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田同旭.论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和民族文化融合.山西大学学报,2007,(9).

戏曲文化篇(11)

传统戏曲是普通民众了解历史、发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戏曲文化也极易被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所认可。戏曲艺术具备极强的感染力,民众欣赏戏曲,便可从中了解历史,也会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传统戏曲所涉内容繁多,主要有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形式多样,备受民众喜爱。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表演,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在群众中推广和普及传统戏曲,不单单会让传统戏曲焕发生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且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营建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助力全民素养的提升,让传统艺术融入大众,让表演者和观众产生共鸣,继而进一步强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使传统戏曲成为一种人民的艺术。

二、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特点分析

(一)群众性特点

传统戏曲文化源自民间,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性特点如影随形。新时期背景下,文化环境呈现出新样态,尽管说有些人对文化工作中的戏曲文化抱有偏见,但在部分群众中传统戏曲的基础群众文化特点仍旧存在。

(二)地方性特点

国内群文工作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地方性特点尤为明显。在各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受好评,民众也踊跃参与。国内诸多省份和地区都拥有独特的戏曲文化,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和地方文化特点紧密关联,因此传统戏曲文化存在地方性的特点,使其在该地区可以顺利开展,极易与群众文化活动之间实现良好融合。

(三)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

国内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始终是重中之重,在非遗工作的作用下,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合起来。诸多地区的地方戏曲文化均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单中,文化馆便可借助这个优势进行群众文化和戏曲文化的融合,在非遗保护工作的促动下,组织群文活动时融入传统戏曲,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三、传统戏曲发展之困境阐述

20 世纪,传统戏曲也在不断创新,无论是戏曲演唱,还是戏曲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傲人的成就,戏曲舞台美术和戏曲导演艺术等方面也均有突破。但是该时期内的戏曲艺术领域,戏曲大家和天才之作寥寥无几,无法再现元明清的戏曲盛世,在世界戏曲舞台上黯然失色。21 世纪,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文化生态和以往大不相同,随后相继衍生了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无不侵蚀着人类本有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此时,承载着人文精神的戏曲文化,其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娱乐功能弱化。通过审视传统戏曲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戏曲艺术初期就有一定的趣味性特点,戏曲形式和戏曲内容都颇受民众喜爱。若是戏曲文化被“文以载道”观念绑架,将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等元素融入进去,那么就会失去戏曲本来的味道,娱乐功能也就消失殆尽。戏曲振兴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因为社会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戏曲创作人员也不再注重娱乐功能,所创作的戏曲作品受欢迎程度持续下降。地方性日渐衰退。一般来说,传统戏曲文化普遍具有地方性人文特点,和大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区不同,文化特色自然也就不同,京剧、粤剧、闽剧、川剧等各具特点。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代表地区文化特点的方言戏曲日渐退出历史舞台,普通话戏曲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新一批观众追求的则是现代审美,这就让方言戏曲面临生存危机,这些传统戏曲若想跻身舞台,那么就要以削减地方特色为代价去博取眼球,这让原本就不受新时期观众“待见”的传统戏曲更是雪上加霜。观众大量流失。少了娱乐功能的传统戏曲被其他具有娱乐功能的艺术取代,那么传统戏曲最终就会远离群众,甚至最后消亡。现在那些古典戏曲的受众只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大多数年轻人热衷上网追剧进行娱乐消遣,这样下去,传统戏曲文化少的不仅仅是一批批年轻观众,更是少了一股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四、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方案分析

(一)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宣传范围

首先,要对传统戏曲重视起来,激发出人们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文化馆,一定要负起责任来,深度认知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及趋势,逐步深化和拓宽戏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形式与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戏曲表演。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戏曲界名家表演,带领表演团队深入基层,吸引老百姓踊跃参与。在传统戏曲文化内容上,要实现去糟取精,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戏曲文化经验进行创新,剔除不良思想和非正能量元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要能陶冶民众情操,继而辩证审视优缺点,以崭新的戏曲面貌呈现给大众,积极弘扬与和谐社会相称的人文精神。其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渗透传统戏曲文化内涵。贫困地区经济不景气,并且贫困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戏曲活动组织,首当其冲便是要拓宽戏曲活动的范围、场地等,向地区民众大力普及传统戏曲文化,以多元化手段来丰富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可以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组织一些接地气、近民意的戏曲文化活动,使大家慢慢爱上传统戏曲,乐于参加群众文化活动。

(二)带动年轻一代,传承和发扬戏曲文化

80 后、90 后以及00 后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主力军,身兼文化传承之重任。传统戏曲文化推广方面,要竭尽所能地以年轻一代都喜欢的方式进行戏曲推广,可以在中小学课堂和大学课堂上适时融入戏曲学习内容,培养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对中小学的孩子可以创设寒暑假戏曲培训班,对高校学生可以在校内增设传统戏曲专业,邀请戏曲名师大家莅临演讲,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活动,以戏曲晚会和戏曲比赛等吸引广大师生前来观看,提升他们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让年轻一代真正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承价值,并且付诸行动,保障传统戏曲文化得以良性发展。培养新一批传承人至关重要,应重视年轻一代群体的文化需求,但也不能忽略掉中老年受众,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继而实现全民发力,一同振兴传统戏曲文化。

(三)与群众文化相适应,促进地方戏曲发展

若想实现地方戏曲的壮大和发展,第一要务就是要使地方戏曲与群众文化相互适应,全面掌握民众文化需求和爱好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地方戏曲形式、内容等的改进。地方戏曲代表的正是该地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特点,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需要鼎力支持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不断进行地方戏曲的创新优化。文化馆要发力,积极培养地方戏曲人才,积极向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取经”,突破创作瓶颈,不断促进地方戏曲剧目和群众文化相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创作出受民众欢迎的艺术作品,让传统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四)全民参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入传统戏曲

正确的做法是将传统戏曲文化正式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让传统戏曲可以经久不衰,获取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可将传统戏曲元素作为影视作品、图书出版、艺术品设计的蓝本,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比如说天仙配戏曲文化产业园,其戏曲文化产业发展十分成熟,黄梅戏深植于每个合肥人的心中,该类文化项目的宗旨便是保护、传承传统戏曲文化,通过资源整合,为地区民众创建戏曲服务平台,由此也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说,丰富民众业余生活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文化为民,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文化产业中,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会让大家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不能在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时,给戏曲蒙上世俗色彩和功利色彩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则是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放弃原来的戏曲艺术价值,要脱离低级趣味,让戏曲文化滋润大众心田,给予群众美的享受。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