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消费者均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8:16

消费者均衡论文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1)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2)

产量竞争和价格竞争是寡头垄断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但随着产品差别化程度的不断降低,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方面,Bertrand模型针对产品价格竞争做了研究,但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上,Nash-Bertrand均衡却不存在。寡头企业的定价策略与网络外部性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上。寡头企业的定价与用户规模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应用防降价均衡模型对网络外部性下寡头企业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试图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一、网络外部性、兼容与厌恶成本

所谓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者消费一种产品的效用与其他消费者消费该产品的数量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如果该消费者的效用随消费同种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可称此种外部性为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分为正网络外部性和负网络外部性,本文仅研究正网络外部性下产品的定价)。公认的最早研究网络外部性的学者是Rohlfs,他认为通信产品存在明显的消费外部性,进而可以引发正反馈效应。从而导致“赢者通吃”或“一者独大”的均衡结果。Katz和Shapiro(1985)正式将这种效应称为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白此,经济学者对网络外部性下的技术\产品竞争、兼容决策、锁定等经济问题开始了广泛研究。

网络外部性下的兼容产品与普通产品存在三个明显的区别。第一,与消费普通产品不同,网络外部性下消费者使用产品获得的效用不仅取决于产品自身的价值,还受到其他消费者消费相似兼容产品数量的影响;第二,网络外部性下产品的差别不仅在于产品本身的性质受到消费者规模的影响,而且后者已经成为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之间差别的主要表现:第=三,网络外部性下的兼容产品的价值不仅受到消费该产品数量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兼容产品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区别,使得网络外部性下兼容产品的定价与普通产品的定价存在很大差别。

寡头企业差别化产品竞争首先要以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为基础,即首先应存在消费者的“厌恶成本”(distaste cost),若厌恶成本为零,则产品均衡价格将为零。因而可以说不存在价格竞争。影响厌恶成本的因素很多,但这些成本大都与产品本身相关,如学习成本、合约成本、品牌差异、运输成本、忠诚度成本等。下文对网络外部性下兼容产品的假设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消费者的厌恶成本,也就是说与兼容产品厌恶成本仍然存在,因此符合防降价均衡模型分析的前提。

二、网络外部性下兼容产品的防降价均衡模型

本文利用Shy提出的防降价均衡模型,分析存在用户规模差异的两个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接人定价均衡。首先假定一个由两寡头即寡头A和寡头B组成的市场,他们分别拥有不同品牌的产品,假定在时刻T之前A已经拥有的用户数量为Oa,B拥有的用户数量为Ob。并且转换成本φ足够大以至于消费者的购买都是单向的,即不存在已有旧用户的退出:为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假定新用户接入网络时两寡头的边际成本分别为零。

四、用户规模和厌恶成本对兼容产品定价的影响

(一)厌恶成本对产企业定价的影响

网络外部性下兼容产品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企业品牌、产品质量、产品外观等方面,消费者购买兼容产品的厌恶成本也主要来自于这些方面。从上述式3和式4均衡价格的绝对值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产品厌恶成本的下降,产品的均衡价格随之降低,当厌恶成本接近于零时,即当全部消费者对不同企业的兼容产品无偏好时,均衡价格降低至零,此时网络外部性虽然存在但对企业定价不产生影响。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则产品的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二)用户规模对企业定价的影响

通过比较上述式3、4、5关于寡头企业均衡价格的函数式,我们可以得到企业用户规模与该企业产品均衡价格之间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原有用户规模越大。其均衡价格绝对值越高。而企业原有用户规模越大,两企业的价格差异就越大,其中规模大的企业定价相对更低。若在初始状态一企业的用户规模为零,那么两寡头在T之后形成的均衡价格差近似于厌恶成本。

当潜在消费者偏好呈对称分布的情况下(na=nb),均衡价格差为:

此时,两寡头的均衡价格差正比于两寡头用户规模之差,若企业的初始用户规模相等则两者的均衡价格也相等,此时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最高。

由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可知,在防降价均衡模型下,每个厂商都可以获得一个大于原有用户规模的市场份额而不至引起竞争对手采用降价策略。因此,在防降价均衡下,两个寡头都可维持一个严格大于原有用户规模的市场份额,寡头企业的用户规模会呈现严格递增的态势。基于防降价均衡的价格竞争是一个非恶性竞争,双方企业都从中得到了正收益,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利用防降价均衡模型探讨防止恶性价格竞争的对策。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016,G642 文献标识码:A

西方经济学广泛采用均衡分析方法,并且大量配合二元曲线图形解析其原理和过程,只有在最优组合的边际分析中未能采用图形配合分析说明,使其复杂原理和过程不能直观显示、难以使初学者深刻理解和记忆。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给以解决。

一、现行最优组合的边际分析法

最优组合的边际分析法,主要包括消费者最优商品组合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生产者最优要素组合的边际产量分析法。

(一)理论上的二元化处理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消费者需求多种商品以获得生活满足即效用,生产者需求多种要素以产出一定产量。在最优商品组合的无差异分析理论和最优要素组合的等产量分析理论中,为便于作图直观分析而又不失一般性地将分析对象二元化,即假定经济行为主体需求两种商品或两种要素。现行教科书在最优商品(要素)组合的边际分析中,虽然未能象无差异(等产量)分析理论那样利用图形直观分析说明有关原理,但为具体说明效用(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及其原理,也常假定性地二元化。[1]

(二)边际效用分析的叙述法和代数法

边际效用分析理论认为,在各种商品(假定只有X和Y两种,其数量也用X、Y代表)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从而支付预算M0)既定等前提下,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商品组合应满足的条件是,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即商品的边际效用MU除以其价格P)相等,且等于消费者货币的边际效用λ。两种商品最优组合的代数均衡条件为:

PX×X+PY×Y=M0;MUX/PX=MUY/PY=λ

限于篇幅,边际效用分析或边际产量分析的叙述法和代数法关于均衡条件的原因、原理解释从略,具体可参见文献[1]。其分析内容虽然与下文的二元图形解析内容同样基于边际效用(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同样能客观说明问题,但显然较为抽象、欠缺直观,因而不利于初学者的深刻理解,也不能与西方经济学的其他均衡分析内容的图形解析相比较和触类旁通。

(三)边际产量分析的叙述法和代数法

与商品组合的均衡分析十分相似,要素组合的均衡分析也有等产量分析和边际分析等两种方法,其分析结果也会殊途同归。类似于边际效用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理论认为,在各种要素(假定只有L和K两种,其数量也用L、K代表)价格和生产者资本(从而成本预算C0)既定等前提下,为实现产量最大化的均衡要素组合应满足的条件是,花费在各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MQ除以其价格P)相等,且等于生产者货币的边际产量μ。两种要素最优组合的代数均衡条件为:

PL×L+PK×K=C0;MQL/PL=MQK/PK=μ

在教学中需要指出,虽然通常强调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但并不等于说长期生产就不存在这一规律。事实上,因为短期生产客观上存在一类不能改变投入量的要素,有关理论只能关注存在不变要素条件下,连续增加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效率变化规律。长期生产因为所有要素都是可变要素,使人们更关注规模的生产效率变化规律。但只要人为地固定其他要素投入而单独连续增加任意一种要素投入量,仍然存在着与短期生产相同或相似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二、边际效用均衡分析的二元图形解析

既然人们的思维习惯于二维方式,并且在最优商品组合均衡分析中通常不失一般性地假定为两种商品,那我们就可以考虑采用二元结构的图形来解释边际效用分析法的结论及其原理。

(一)边际效用二元解析图形的构成

图1a是最优商品组合边际效用分析的二元解析图,横轴代表的变量为购买商品X的货币支付MX。它将影响和决定两种商品最优组合的种种因素,包括具体消费者对具体商品X和Y的偏好、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欲望强烈程度及其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和速度、诸多环境影响因素、收入和支付预算水平、商品X和Y的质量及功能水平、市场价格等等方面,归结为二元要素。一是影响“货币购买商品X的边际效用”。随着购买商品X的货币支付MX从0开始连续增加到消费者支付预算M0,而由最大值逐渐减少到一定数值MUX(M0)的一类因素,其影响结果综合表现为货币购买商品X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曲线即向右下方倾斜的MUX(MX)线。二是影响“货币购买商品Y的边际效用”随着购买商品X的货币支付MX从0开始连续增加到消费者支付预算M0(从而购买商品Y的货币支付MY从M0开始连续减少到0),而由一定数值MUY(M0)逐渐增加到最大值的一类因素,其影响结果综合表现为货币购买商品Y的“反边际效用递增规律”曲线,即向右上方倾斜的MUY(MX)线。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支配下,二者必然有一次机会数值相等、曲线相交。

(二)基于二元解析图形的均衡分析

由最优商品组合边际分析的二元解析图直观易见,两条货币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MUX(MX)和MUY(MX)的交点E为均衡点。其纵坐标λ是该消费者货币的边际效用,横坐标MXe(可由“MUX(MX)=MUY(MX)”求得)是商品X的均衡支付,而商品Y的均衡支付MYe则等于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X和Y的支付预算M0与MXe之差,即MYe=M0-MXe。进而可知,商品X和Y的均衡购买量分别为:Xe=MXe/PX;Ye=MYe/PY。以下分析将进一步说明E点的货币支付组合(MXe,MYe)和商品消费组合(Xe,Ye)是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组合。

若初定货币支付组合中的MX小于MXe,例如等于图1a中的MX1(对应着:MY=M0-MX1),消费者既定的支付预算M0不能获得最大效用。因为当商品X的货币支付MX由MX1增加到MXe(对应着MY由“M0-MX1”减少到“M0-MXe”)时,该消费者虽然因减少消费商品Y而失去数值相当于四边形BEDC面积的效用,但同时会因增加消费商品X而得到数值相当于四边形AEDC面积的效用,从而增加了数值相当于三角形AEB面积的总效用。同理,若初定货币支付组合中的MX大于MXe,例如等于图1a中的MX2(对应着:MY=M0-MX2),消费者既定的支付预算M0也不能获得最大效用。因为当MX由MX2减少到MXe(对应着MY由“M0-MX2”增加到“M0-MXe”)时,该消费者一方面因减少消费商品X而失去数值相当于四边形EGHD面积的效用,另一方面因增加消费商品Y而得到数值相当于四边形EFHD面积的效用,从而增加了数值相当于三角形EFG面积的总效用。显然,E点是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三、边际产量均衡分析的二元图形解析

如同边际效用均衡分析的二元图形解析那样,我们也可以采用二元解析图来解释边际产量分析法的结论及其原理。由于最优要素组合的边际产量分析与最优商品组合的边际效用分析之间客观存在的对偶关系使之原理相同、具体内容大同小异,以下分析从简。这一点也是教学中应该讲究的,即充分利用事物(理论、方法、概念、规律、图形,等等)之间客观存在的对偶关系及其规律性,既使理解更加深透,又能节约时间等资源。

(一)边际产量二元解析图形的构成

图2a是最优要素组合边际产量分析的二元解析图,横轴代表的变量为购买要素L的货币成本CL。它将影响和决定两种要素最优组合的种种因素,例如具体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技术系数要求、技术水平、管理协调能力、生产环境条件、要素的质量及其价格、资本规模和成本预算,等等方面因素归结为二元要素并用曲线表达之。即货币购买要素L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曲线,和货币购买要素K的“反边际产量递增规律”曲线。前者在决策范围内随要素L的货币成本CL的连续增加而数值逐渐减少和曲线逐渐下降,见图2a的MQL(CL)曲线;后者在决策范围内随CL的连续增加(从而要素K的货币成本CK的连续减少)而数值逐渐增加和曲线逐渐上升,见图2a的MQK(CL)曲线。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支配下,二者也必有一次机会数值相等、曲线相交。

(二)基于二元解析图形的均衡分析

由图2a显而易见,当厂商购买要素L的货币成本CL由CL1增加到CLe,而购买要素K的货币成本CK则由“C0-CL1”减少到“C0-CLe”时,虽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但抵减之后将会在既定成本C0条件下增加数值相当于三角形AEB面积的总产量。同理,当CL由CL2减少到CLe,而CK则由“C0-CL2”增加到“C0-CLe”时,其所得与所失抵减之后将会在既定成本C0条件下增加数值相当于三角形EFG面积的总产量。所以,E点是产量最大化的均衡点,所对应的要素L、K的均衡成本组合和均衡投入量组合分别为(CLe,CKe)、(Le,Ke)。其中:CKe=C0-CLe;Le=CLe/PL;Ke=CKe/PK。

四、边际分析法二元图形解析独到之处

边际分析的二元图形解析法,能直观分析最优组合决策原理和有关规律,具有某些独到之处。

(一)明确显示边际值的均衡分析实质

资源稀缺性决定了机会成本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增加货币购买商品X所得边际效用与减少货币购买商品Y所失边际效用、增加货币购买要素L所得产量与减少货币购买要素K所失产量同时存在。因此,当我们把前者,即图1中的MUX(MX)或图2中的MQL(CL),看成货币购买商品X或要素L的边际收益曲线时,我们就可以把后者,即图1中的MUY(MX)或图2中的MQK(CL)看成货币购买商品X或要素L的边际成本曲线。于是,以上二元解析图明确显示边际效用均衡分析和边际产量均衡分析,实际上是利润最大化原则的一种拓展应用形式。而利润最大化原则及其二元解析法具有十分广泛的拓展应用空间。[2]

(二)直观表明均衡组合与预算相对应

由图1b和图2b直观可见,均衡点E的位置从而两种商品或两种要素均衡的货币量组合和均衡的实物量组合,都随着预算M0或C0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以图2b为例,当生产者的成本预算由C0增加到C0/,MQK(CL)曲线将由虚线的位置向右平移到实线的位置,但MQL(CL)曲线的位置不动,使二者交点即均衡点从E点向右下方移到E/点。从而使购买要素L和K的最优货币量组合由(CLe,C0-CLe)增加到(CLe/,C0/-CLe/)、最优实物量组合由(Le,Ke)增加到(Le/,Ke/)。其中:Le=CLe/PL;Le/=CLe//PL;Ke=(C0-CLe)/PK;Ke/=(C0/-CLe/)/PK。

(三)有力证明货币边际效用并非常数

图1b和图2b直观显示的均衡点E随预算M0或C0的增加而向右下方移动也导致其纵坐标的下降。以图1b为例,当消费者的支付预算由M0增加到M0/,MUY(MX)曲线将由虚线的位置向右平移到实线的位置,但MUX(MX)曲线的位置不动,使二者交点即均衡点从E点移到E/点。从而使均衡点纵坐标即消费者“既定的货币边际效用”从λ减少到λ/。显然,边际效用均衡分析理论中把货币的边际效用视为已知的常数λ是有条件的,即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从而花费在该组商品的预算M0既定不变。实际上,λ不仅因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偏好而异,而且随着同一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预算的增加而减少。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4)

一 博弈论基本知识介绍

占优策略均衡指的是不论其他参与人做出何种选择,每个参与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选择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如果在某个博弈中,每个参与人都有一个占优策略,那么,我们可以预期,这个占优策略组合就是该博弈的均衡结果。在一般的博弈中,想达到占优策略均衡所要求的条件较强,我们与其要求A的选择对于B的所有选择均为最优,不如退而求其次,要求A对于B的最优选择所做出的选择为最优的。这就是纳什均衡的概念。达到纳什均衡的策略组合指在给定别人策略下,局中人没有任何动机去改变自己做的选择。因此当达到纳什均衡时,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做了在现行条件下,自己的最优选择。颤抖手的概念是由泽尔腾于1975年提出的一个针对纳什均衡中小概率犯错的概念。具体表达为认为在每个博弈中,参与博弈者都有一定的概率犯错,做出不理性的选择。由于有颤抖手的可能性存在,因此博弈者在博弈中可能并不是选择使自己收益极大化的策略,而是退而求其次选择极大化极小策略。极大化极小策略的概念是参与人 i的极大化极小策略是在其他参与人选择使参与人 i的支付尽可能低的策略时,参与人i使自己的支付最大化的策略。

二 上海试征房产税的具体条例

上海仅将家庭新购第二套住房纳入房产税征收范围,人均60平米起征,暂以应税住房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房产税暂按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计算缴纳。适用税率暂定为0.6%。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

三 博弈模型的建立

1 上海的消费者与房产投机者之间的博弈

首先我们做出如下假设:博弈双方均为理性人;双方之间的交易可以直接进行而不需借助第三方中介:同时将市场上所有得房产投机者视为一个人,不存在竞争问题;消费者只考虑房价,而忽略了地理位置,采光,朝向,交通,购房时间等条件。消费者可以选择在今年或者明年购房。消费者所购入的房屋为其第一套房子,即购入后无需缴纳房产税。缴纳的税率依0.6%计。房产投机者出售房屋后将达到人均住房面积60平米以下,从而无需缴纳房产税。

房产投机者在购入住房时所付出的成本为A*S,其中A为当时房屋价格,S为房屋建筑面积,现在房屋价格已经涨为B,消费者愿意为该房屋支付的最高价格为C(C>B).

情况一 投机者不愿意降价出售房屋,维持原有价格B,消费者尽管愿意以B价格购买,同时消费者又不想让投机者获利太多,而决定当投机者缴纳完一年房产税再行购买,则投机者获利为(B-A-0.0042BS)*S;另一种情况则是尽管消费者愿意为房屋支付的最高价格为C,但此时消费者剩余较少,所感到的愉悦感较小,而导致消费者宁愿维持现有情况而不购买房屋。此时投机者则必须缴纳房产税为0.7*S*B*0.006

情况二 投机者愿意降价出售房屋,而消费者认为由于投机者有合理逃避房产税的倾向,房价会继续降低,不选择购买,因此投机者除了要忍受降价所带来的P*S(P为每平方米降价幅度)的损失,还需要额外缴纳房产税0.7*S*(B-P)*0.006。相反的,消费者认为房屋价格已经降低到了合理的价位从而选择了购买,则投机者获利为(B-A-P)*S。

由于我们假设了消费者可以选择在今年或者明年购房,因此投机者所愿意接受的最大降价额度即为一年的房产税金额,即maxP=0.7*B*S*0.006。

下面我们建立博弈矩阵来进行分析:(其中U1,U2表示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且U1>U2)

通过以上矩阵我们可以发现,当投机者选择了降价时,消费者从购买中所获得U1的效用要大于观望所获得的零效用;但是当投机者维持原价时,消费者从购买中所获得的效用U2仍然大于观望所获得的零效用。从而可以推出当投机者的策略给出时,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因此投机者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同时当投机者知道消费者选择购买时,由于maxP=0.0042BS,因此,投机者选择降价所获得的收益将会大于其维持原价的收益,因此当消费者的策略给定时,投机者的策略也是给定的,即降价。因此,投机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一个纳什均衡的组合策略,即(降价,购买)。而最终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基于纳什均衡考虑,最终大部分投机者与消费者之间总体倾向于降价交易现有房产。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5)

二手货市场在中国发达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商品种类也不断丰富。面对日益蓬勃的二手市场,各地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予以规范。那么如何使二手市场健康发展以发掘其巨大潜力呢?本文通过博弈论对柠檬货模型进行修改给出了简单解释。

一、柠檬货模型

二手市场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即消费者与商家对商品质量存在不同的私人信息。基本的柠檬货模型里的参与人包括数量对等的消费者和商家。基本的柠檬货模型有两条基本假设。

第一,自然根据分布均匀分布F(θ)选择商品质量类型θ。假定θ均匀分布在1~100,1表示最差质量的二手商品,100表示最优质量的二手商品。

第二,对随机一件商品,消费者缺乏信息无法做出准确的质量估计,由于商品质量均匀分布,所以商品的平均质量为50,缺乏信息的消费者只愿意提供一个平均价格即50.

博弈双方为消费者和商家,博弈开始时,市场的均衡价是50,但市场上质量高于50的优质商品,不能接受如此低价,渐渐的这些商品将选择退出市场,而质量低于50的商品能够在此价格上成交,它们留在市场,这就是逆向选择――劣胜优汰,由于信息不对称,优质商品被劣质商品淘汰出市场。当质量在50以上的商品退出市场后,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就均匀分布在1~50之间,平均质量下降到25,消费者将只提供25的平均价格,同理,质量高于25的商品被质量低于25的商品淘汰出市场,如此循环,劣胜优汰过程持续进行至平均价格低到最小(模型中为1),商品数量也会低到最小(几乎没有成交量),市场将不存在!

二、二手市场的假设调整

现实中的市场数据表明柠檬货模型和实际存在差距。而每个理论和现实的差距都在于理论的假设将现实简化了。二手市场的现实发展说明了柠檬货模型的假设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观察,对二手市场模型设定以下假设。

第一,商品质量并非均匀分布,现实中商品的质量很难满足均匀分布条件,最为现实的是商品质量满足正态分布,这也是自然最易出现的状态。所以质量分布函数有

第二,消费者并非完全无法获得二手车质量信息。当一个消费者想要去二手市场购物时,他往往会请教对他要买的商品性能熟悉的人,这样能比较准确得到商品的质量信息。从商品本身消费者也可以得到重要的质量信息,比如,对于二手车,最令人关注的是行车里程和维修记录。通过这些途径,消费者虽然跟商家的信息还是不完全对称,但差距已经不大。所以对随机一件商品,消费者不可能只给出平均价格,他会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出一个价格,而这个价格通常离商品的真实价值不会很远,所以,具有优质商品的商家不会轻易退出市场,劣胜优汰将不起作用。此外,在信息不对称下,商家也会主动通过信息传递表达自己商品的质量,例如通过建立长久的声誉,许诺三包等。

第三,假设二手市场中,供不应求。鉴于二手市场在发达地区的发展,假设市场中的消费者数量多于商家,那么市场达到出清。这种条件下,劣胜优汰将更没有理由出现,高质量的二手商品不会轻易出场直到价码合适为止。

第四,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程度不同。不同商家之间,不同消费者之间,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对风险的偏好不可能一致。风险偏好的程度对市场的均衡状态和市场稳定度有关键的影响。

最后,引进一条先验信念:开高价的二手商品一般有高质量。这条在正常商品市场中通用的先验信念是触发二手市场博弈开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三、二手市场的支付矩阵分析

基于假设调整,通过分析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来探索二手市场的均衡状态。首先,根据先验信念,有相当一部分愿意买二手商品的消费者存在,而且他们愿意对高质的二手商品出高价。其次,商家可以选择出售高质或劣质商品。引进社会福利博弈模型对博弈双方进行支付矩阵分析。

矩阵数值的意义如下:消费者以高价买到高质的二手商品时,他的效用为10,如果不小心看走了眼,买到了柠檬货,他的效用只有4 。对商家来说,用高质商品卖出高价的效用6,如果以次充好,得效用为12 。当消费者害怕上当,不购买二手商品时,如果此时证明该商品是高质量的,消费者的保留效用3,如果,该商品被证明是劣质的,他会很庆幸并为自己的准确判断而高兴,所以得到效用5 。之所以不买劣质品的效用高于不买高质品,是因为考虑给消费者的准确判断附加了效用。对商家,他留下高质商品有保留效用3,留下劣质商品则的效用仅为1。支付矩阵的具体数值便于直观理解,不同的参与人可以给上文的支付矩阵赋予不同的值,但这并不会影响分析结果,因为博弈论的均衡解是由博弈结构决定的,并非由支付矩阵的数值决定的,下面就给支付矩阵赋予变量,分析一般二手市场均衡解。

二手市场的一般支付矩阵如下。

对变量间相互关系做如下规定:a>d>b>c, x>w>y>z. 这是为了该博弈模型能满足对二手市场的假设,它的具体意义跟上文具体数值一致。容易验证该矩阵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当商家提供高质量二手货时,对消费者最好的策略是购买,商家提供劣质二手货时,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反之,当消费者购买时,商家提供劣质品以谋求暴利;无人问津时,最好保留高质量商品吸引其他潜在顾客。这个市场对任何一方不存在优势策略(否则,拥有优势策略方不会同意混合均衡)。

现在对上述博弈求解。用p表示消费者愿意进入二手市场的概率,用q表示商家是诚实的并提供高质量二手货的概率。

对消费者来说,当他进入二手市场,他的期望效用为:

(购买)=qa+(1-q)b

他不进入二手市场,期望效用为:

(不买)=qc+(1-q)d

将两个方程设为相等,有

q*(a+d-b-c)+b-d=0

得到

同理,让商家在提供高质货和提供柠檬货之间效用相等时,可以得到方程式:

(高质)=pw+(1-p)y=(劣质)=px+(1-p)z

p*和q*就是一般二手市场的混合策略解(临界值)。这个解的形式在博弈论中具有基础性。按照拉斯缪森的说法2×2博弈主要有三种类型,他们是非协调博弈,协调博弈和贡献博弈。三种博弈的不同之处在于2×2支付距阵的支付参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一样。股东与经理的委托模型,审计博弈,社会福利博弈的结构与本文的二手市场博弈是一样的,他们的一般解具有通用性,只是在于对不同现实的解释不同。

四、解的现实意义

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当消费者和商家群体的行为特征固定时,即(a、b、c、d、x、w、x、y、z)有一个现实统计意义上的值,这时均衡解(p*,q*)就是一个具体数值,它就是该地区,该消费群体在二手市场的均衡临界点。如果消费者进入市场的概率恰好等于p*,那商家提供优质商品和提供柠檬货的效用是相等的。反之,商家提供优质商品的概率正好是q*时,消费者去不去购买二手货的效用相等的,这样就形成了混合策略均衡,即按照(p*,q*)的概率一部分消费者回去购买二手商品,一部分商家会提供高质量二手商品。在发生重大事件改变消费者和商家的行为模式之前,这个均衡将是稳定的。但如果有重大事件足以影响消费者或商家的行为模式,例如媒体对某些不良商贩的大面积报道,令消费者对商家的信心受挫,风险规避情绪上升,从而支付矩阵中a、b等值发生变化,使得当前消费者进入市场的p值不等于临界值p*,那均衡将被打破,商家也会调整行为,从而形成新的均衡。以上述为例,p值变小时,商家必须提高自身q值以使它大于新的q*,否则市场将崩溃,形成一个很少人进入二手市场,很少商家提供优质二手货的局面。也就是二手市场中只有最差的商品以最低的价格出售,优质商品被淘汰。

进一步研究临界均衡的意义。求p*的倒数为:

根据矩阵赋值规定,是一个正数,这保证了大于1,p*小于1(概率P*大于1是不可理喻的)。W-X意义是商家提供柠檬货比提供高质货多得的效用,通常可以把它当成以次充好的暴利程度。Z-Y是说商家积压柠檬货比积压高质货的负效用,即损失程度。根据p*的表达式,的越大,P*越小。现在真相大白,矩阵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当二手市场的暴利程度越高,风险越小,消费者进入二手市场的积极性越低,因为理智的消费者会觉得,二手市场的猫腻太多,很难得到什么好处,他选择进入二手市场的概率就很比较小。

同样对商家提供高质量二手货的概率q*进行分析,可以得到 的值决定了q的取值。(a-c)是消费者购得高质量二手货的效用,(d-b)是消费者规避了柠檬货的效用。风险与效用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假设这个正相关系数为k,风险设为ε。所以是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如果>1,消费者是风险偏好者,他更倾向于去攫取二手市场中的潜在效用,如果<1,该消费者是风险厌恶者,他倾向于规避二手市场中的潜在风险即效用损失即从二手市场中获得额外效用的期望不能补偿他所承担的风险。由q*的表达式可以得出,消费者越是风险喜好者即越大,q*的值就越小,临界均衡中商家提供高质货的概率越小,或者说在所有商家中提供高质量二手货的比例越小。这很好的解释了大城市尤其像上海、广州这样的都市,二手市场的稳定性。原因就在于大城市的消费者的风险爱好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即使只有小比例的商家提供高质二手货可以也能保持市场处在稳定的均衡上。当大部分消费者是风险规避型时,商家必须有一个较高的概率提供高质量二手货,才能维持市场的均衡,而商家的本能利益驱动使这个条件比较难以实现,尤其是商家之间的博弈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使这个均衡更难以实现。一旦市场中的q值无法到达均衡值q*,市场将被一步步瓦解。

五、小结

对于经济发展,一个稳定的二手市场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分配,减少资源浪费。而理想的二手市场,应该是消费者群体乐意参与二手商品消费,并且广大商家以较大概率提供高质量的二手商品,市场处于(购买,高质量)的均衡下实习公平交易。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市场管理者可以有两条途径去维护市场的稳定,第一是努力提高消费者群体的风险偏好程度,第二就是建立相应的规章去增加二手市场的透明度,减低商家谋求暴利的程度,具体的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Martin J. Osborne 《An Introduction to Game Theory》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3

[2]郑:盗版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7.07 P34-35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6)

一、知名品牌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品牌会对人们的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在为了研究其影响,就要观察引入品牌后的需求曲线有什么变化,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作为经典的价格理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里我们只研究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即随着价格P的上升,需求量Q下降,价格P的下降,需求量Q上升。

了解了品牌对消费者的效用后,我们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这些效用会怎么改变需求曲线。如下图(1)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包括品牌因素在内的情况下,如上图中需求数量和价格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图中表示为D1,满足需求定律。当在引入品牌的情况下,情况变化了,需求曲线不再是原来的D1,因为在同一价格P1时,消费者选择品牌有更高的效用,所以一个追求效用更高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购买品牌而不去购买其他同类商品,因此需求曲线在每一价格上向右移动到D2,需求数量由原来的Q1变为Q2,但需求曲线还是向右下方倾斜。同时我们注意到这条移动后的曲线D2不是平行于D1,这就要考虑到竞争市场的情况下,由于品牌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市场,无形中对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同类商品造成了销售下降甚至无法销售,因为供给者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在销售减少的情况下,其他商品供给者会退出竞争市场,这样同类商品的可选择数就变得相对较少,所以曲线D2的斜率变得比较陡,即在价格变化的时候对品牌商品的需求不会下降的太多,所以相对没有引入品牌时的需求曲线相比引入品牌后的需求曲线更缺乏弹性。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移动和形状的改变不仅仅是解释了知名品牌可以使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有更大的购买量,更为重要的是,当需求曲线移动后,可以在价格有所提高的情况下,购买量也较之前更大,这一点对于那些只依靠降低价格提高销售量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更具意义的不同途径。

现实中有很多打造品牌的策略,比如广告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广告提供了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信息,也就是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但这些广告是否真正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呢?现在的许多广告给人们造成一种虚假的印象,甚至人们看到广告就会反感,所以广告尽管提供了具多的信息,但是广告的作用如果不是通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质量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的话,那这种广告就是是一种失效的广告,是不可能打造出知名品牌从而产对消费的品牌效应,而且企业还要承担巨大的广告投资风险。

二、知名品牌对消费均衡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下面我们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来分析品牌对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实际上,在分析了需求曲线为什么变动及如何变动后,对于均衡及福利的分析就显得比较简单。经济学中,从马歇尔开始,均衡成了经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并占据核心位置的概念,均衡分析也和供求分析一起,成了经济学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之一。需求曲线的变动将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反之,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老师课堂上所讲,需求增加,价量齐升;需求减少,价量同减。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也是一样,我们通过文中图(2)来描述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如何改变均衡。

图(2)中,D1为不考虑品牌的需求曲线,D2表示引入品牌后相同价格上需求量增加的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需求曲线D1与供给曲线S都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当引入品牌后,品牌效应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由D1移动到D2,此时,需求曲线D2与供给曲线S共同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2,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由图中看出,引入品牌使需求曲线变动后,使均衡价格由P1上升到P2,同时使得均衡数量由Q1增加到Q2。

通过图(2)我们也可以看到引入品牌后对社会福利产生了影响。经济学中一般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表示社会福利。如图中,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ME1P1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E1P1,整个社会福利由三角形OE1M的面积来表示。而在引入品牌后,消费者剩余用三角形NE2P2的面积表示,生产者剩余用三角形OE2P2的面积表示,整个社会福利又三角形OE2M的面积表示。所以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引入品牌后,不论是消费者剩余还是生产者剩余都增加了,从而整个社会福利也增加,这就是图中三角形OE2N的面积大于三角形OE1M的面积的经济学意义。因此,当引入品牌后,高知名度的品牌不仅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更重要的是也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这对一个国家的战略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鼓励企业把握机遇打造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因。

三、知名品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谈到现实中的品牌,大家很快就能想到比如宝马、奔驰、耐克、李宁、惠普、戴尔等等之类的知名品牌,这些大的品牌越来越在竞争市场中占主流的地位。为什么“品牌战”慢慢的替代了以往的“价格战”呢?“价格战”是指企业间的价格竞争,相互压低产品的销售价格,以扩大销售量与市场份额。实际上,价格竞争仅仅是众多商业竞争手段中的一种。根据需求定律,价格的下降将增加销售量,但是价格与成本一起构成了企业利润的来源,如果企业一味的为追求占领市场空间而不顾一切地与对手竞相压价,而成本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随着商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这将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的变小,甚至亏损,这就是企业“价格战”造成的一个陷阱。而“品牌战”却提供了企业另一种环境,通过打造知名的品牌,有效降低消费者的机会成本而使需求曲线右移,使得在这个有利润的价格下扩大销售量;同时由于品牌效应使需求曲线变得更为陡峭,根据经济来理论,这可以使得厂商有更大的价格决定权,厂商在定价决策上就有更大调控空间。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打造知名品牌对消费的作用着手,在消费需求曲线中引入品牌因素,并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这一引入的变化做了分析,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知名品牌可以使需求曲线向右产生移动,并且移动后的曲线相对同样情况下没有品牌时的需求曲线要缺乏弹性。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I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2-114,265-266.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7)

一、静态一般均衡分析

巴廷金的静态一般均衡分析是其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他的一般均衡模型具有若干基本假定:1.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充分的灵活性;2.经济行为的主体不具有“货币幻觉”;3.不存在“分配效应”;4.政府不发行付息债券和不进行公开市场的活动;5.不存在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的金融中介;6.不考虑预期的影响;7.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巴廷金构造了一个由商品、货币、债券和劳动(力)四个市场组成的模型。其结构方程组为:

ko是固定资本设备数量,为一常数;r是利率;yo是实际国民总收入,等于实际国民总产量,为一常数;Mo是名义货币供给量,为一常数;

从模型设定的角度看,巴廷金的一般均衡体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把实际余额引入消费函数和其它市场的供求函数。巴廷金消费函数分析的基础是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分析。他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同样把消费者的支出水平视为其收入水平的函数,假定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但他同时认为,消费者的支出水平也决定于消费者的财富存量。在巴廷金看来,在不兑现纸币流通的所谓“货币经济”中,代表财富存量的实际货币余额是影响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消费者总是希望在他的现金余额与他的计划开支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比例,这种比例的确定,“客观上决定于随机支付过程的特点或处罚成本(Penalty cost)①,主观上决定于消费者对不便利或现金短缺风险的评价。”②如果现金余额的存量超过了消费者认为是必要的水准,他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反之,将减少消费支出。而消费者借以判断其货币余额是否充分的标准,就是所谓实际货币余额。实际余额对消费需求的这种影响,被巴廷金称为“实际余额效应”。他认为,这是财富存量影响消费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通常的消费需求理论中”,却“被忽视了”(第18页)。这种实际余额效应是巴廷金一般均衡分析的主要作用机制。

2.否认货币需求对利率的下降具有无限弹性。巴廷金的货币需求分析是以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分析为基础的。他根据凯恩斯关于人们持有货币动机的假说,也把货币需求归结为所谓“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作用的结果,从而把货币需求视为国民收入、利率以及实际余额的函数。但是,他认为,货币需求曲线虽然对利率具有负斜率,但并不存在所谓“流动陷井”。其原因在于,利率的变动引起了经济体系中其它市场的变动。具体地说,利率的下降将引起:(1)居民对消费品计划总支出的增长;(2)企业对投资品计划总支出的增长;(3)居民对企业发行的债券持有量下降;(4)居民自己发行的债券总量增长;(5)企业发行的债券总量增长。而只要利率的下降所引起的货币流入量(第4、5)大于货币流出量(第1、2),则不论利率等于何值,货币需求量都是继续增加的;反之,都是减少的。从而就货币市场而言,不存在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无限弹性。

3.提出均衡利率的水平是以一般均衡的方式在所有的市场上同时被决定的。他认为,利率是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居民选择财富保存形式的重要因素。由于利率水平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只有在所谓“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大于或等于利率时,企业才出售债券;而同时,利率又是反映消费者的所谓“时间偏好”和“测度保存一单位货币而不持有生息资产的机会成本”③的标准,从而利率也必然影响消费者在消费与储蓄、债券需求与货币需求之间的选择。因此,“当整个经济社会处于均衡时,利率必然同时等于流动(liquidity Service)、资本的生产力和时间偏好三重边际(threefold margin)”④。从而均衡利率必然是在所有的市场上同时被确定的。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债券市场决定利率的可贷资金学说和凯恩斯关于货币市场决定利率的流动偏好学说,从瓦尔拉斯定律(Walras Law)的角度看,实际上是等价的;从而完整的利率决定分析不可避免地要以一般均衡的方式在所有的市场上同时进行。(第375—377页)此外,利息率的变动存在着一个下限,这是由于在低于一定的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人们宁愿保存“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和购买商品,而不愿持有“缺乏流动性的债券”(第69页)。因此,债券需求函数的特点决定了在债券市场上存在着一个虽非常数但总是存在的最低利率。

巴廷金静态一般均衡分析的核心,是通过把绝对价格水平引入商品需求方程,提出价格水平的变动会通过实际余额的变动影响商品需求,而把绝对价格水平的决定和商品的供求联系起来;从而试图论证,由于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他所设定的经济模型存在着一般均衡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均衡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

巴廷金采用了计算方程数和未知数数目的“传统方法”①来论证其一般均衡体系具有唯一的均衡解。他推论,由

尔拉斯定律,结构方程组线性相关;所以,只有三个方程独立。因此,根据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定理,推出方程组解存在且唯一。即p=po,

巴廷金进一步假定,劳动市场的货币工资率对超额的劳动供求存在着足够迅速的反应,其均衡值不受其它变数变动的影响。因此,均衡的稳定性可从两个市场(例如商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分析推出。他认为,当商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同时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如果价格小于均衡价格水平,利率大于均衡利率水平(反之类似)。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价格的下降将使消费者的实际余额增加,从而产生实际余额效应;提高商品需求曲线,产生使价格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利率的上涨,在减少债券供给的同时,引起了债券需求增加。其结果,导致利率开始下降。但是,利率的下降,由于提高了债券的价格,从而会使消费者的一部分购买力转向商品需求,和价格下降产生的实际余额效应一起影响商品市场,增加商品需求,推动物价上涨;而价格的上涨,由于刺激了投资品的需求,又会反过来影响债券市场,增加债券供给,减少债券需求。这样,经过反复的调整,依靠市场的相互作用,当所有消费者和企业的实际余额达到理想状态时,整个经济将重新实现一般均衡。

由此可见,巴廷金的静态一般均衡分析突出地强调了货币因素和实物因素的相互影响以及所有价格、供给和需求量的同时决定。他认为,上述一般均衡分析具体地再现了瓦尔拉斯的“尝试过程”(the process of

每种价格又都影响所有市场”(第376页)的“货币经济”中,绝对价格水平的决定不可能脱离各个市场的供求状况,而所有市场的供求函数也不可能不受到绝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从而“任何非均衡状态的存在,都会自动地引起校正力量(correct force)的作用,而最终消除这种状态。反之,一旦均衡实现,市场力量的作用,将使进一步的变动停止”(第234页)。因此,他认为,在货币因素和实物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他所设定的经济模型存在着所有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均衡具有所谓唯一性和稳定性。

二、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巴廷金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效应。货币数量的增长对于均衡价格和均衡利率究竟具有何种影响,一直是新古典货币理论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重要分歧点。巴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考察试图通过实际余额效应的分析,重新肯定货币数量说的传统结论。他假定,政府增发的新货币是一次性的,它通过两条途径进入经济体系:(1)政府直接把印发的新货币投放商品市场以增加政府的购买力;(2)通过银行系统把新货币注入经济体系。

巴廷金认为,当第一种情况出现时,在商品市场上将有两种力量对商品需求产生上涨的压力:第一,总需求中的政府需求将增长;第二,由于总实际余额的增长,在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投资和消费需求也将增长。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使总需求曲线偏离原有的均衡位置,导致通货膨胀缺口的出现。但是他认为,商品市场通货膨胀缺口的存在将会引起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商品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价格将开始上涨;从而在负的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减缓商品超额需求的压力。当价格的上涨比例小于货币数量增长的比例时,实际余额将继续大于货币量增长以前的水平,从而通货膨胀缺口继续存存;反之,将会导致衰退缺口。而只有在价格与货币作同比例上涨,即“经济中的实际财富恢复到原有的水平时”(第238页),商品市场才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在巴廷金看来,新货币注入商品市场,也会引起债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实际余额的增长,债券的供求曲线都会向上偏移,从而使利率下降,并引起所有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刺激投资品的需求增长,加剧价格上涨,引起利率回升。“当价格的上涨完全吸收了增长的货币数量时”(第239页),利率重新回到原有的均衡水平。当新增的货币量通过第二条途径注入经济体系时,虽然银行本身不作为买者或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但新货币的注入使银行存款增加,从而导致债券需求增长,利率下降。因此,会产生和第一种情况类似的动态调整过程。

巴廷金的结论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都将引起“均衡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涨”,“但使均衡利率的水平保持不变。”(第238、241页)换言之,由于货币量的增长不影响经济体系的“实际状态”,货币数量增长的效应是“中性的”。但是,他强调,利率的不变性是作为动态过程的结果来看的。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利率不仅是可变的,而且这种变动构成了动态调整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第239页)。因此,巴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效应的分析,可以看成是一种重新表述的“动态”货币数量说。从比较静态的角度看,它与新古典的货币数量论是一致的;但从动态过程的角度看,又同时吸收了凯恩斯的货币分析。而他整个货币数量增长动态分析的基础是实际余额效应。

2.“扩大的”流动偏好分析。巴廷金认为,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分析是一种狭义的分析。他把流动偏好变动的效应仅仅归结为影响人们对货币与债券所做的选择;实际上流动偏好的分析可以扩大到一种“更为一般的”(第244页)情况,即人们对货币、债券与商品三者进行选择。他假定,在动态分析中,流动偏好的变动效应“中性”,即它只影响以货币为一方,以债券和商品为另一方的财富持有形式的选择,而不影响人们在商品与债券之间的选择。

巴廷金认为,流动偏好的增长最初将产生两方面的效应:(1)商品需求曲线下降以及随之产生价格下降;(2)债券市场的需求曲线下降、供给曲线上升以及随之产生利率上涨。随着价格的下降,实际余额效应将会把商品需求拉上,并使债券供给下降、债券需求增长,从而使利率的上涨发生逆转。他认为,这种动态调整过程最终将终止于新的均衡重新实现。在新的均衡点,价格水平低于初始状态而均衡利率保持不变。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累积的实际余额效应将足以弥合商品市场的衰退缺口,并使债券市场的利率回到初始状态。因此,流动偏好的变动不影响均衡利率的稳定性。从而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关于流动偏好变动效应的不同观点,并不是来自他们分析中的差别,而是来自他们对这种变动的性质所暗含的假定的差别。”(第248页)因此,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是否能作为“对古典与新古典货币理论的根本性的挑战”(第374页),他认为是值得怀疑的。

3.模型设定条件改变的动态影响。巴廷金的一般均衡分析是建立在七项假定基础上的。只有这些假定条件发生了变动,均衡利率的动态稳定性才可能受到影响。

在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刚性的情况下,由于排除了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当经济处于“失衡”状态时,劳动市场无法达到充分就业,商品市场的需求无法充分回升。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虽然对均衡的重新实现具有促进作用,但动态调整的过程将改变均衡利率的水平。如果在任何一个市场(例如在债券市场)存在着“货币幻觉”,由于债券需求只决定于名义货币持有量,不存在实际余额效应使货币量增长引起的利率下降过程发生逆转,从而利率将不受阻碍地持续下降,直到在某一个低于初始均衡利率的水平上才能重新实现均衡。在分配效应存在的情况下,货币数量增长所产生的价格上涨将引起实际收入的重新分配,如果“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收入增加的人比收入减少的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和借贷倾向”(第285—286页),“强迫储蓄”的出现将会导致均衡利率水平的下降。如果考虑政府发行的付息债券,私人部分的净债券持有量将不再等于零。因此,在货币数量增长引起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政府债券的实际值将小于初始状态。在实际金融资产效应(Real-Financial-Asset-Effect)的作用下,商品市场必然出现衰退缺口,债券市场出现超额需求,从而为重新实现均衡,利率的均衡水平必然低于初始状态。

此外,巴廷金还分析了在考虑通货膨胀预期,引入私人银行系统和存在非自愿失业的情况下,经济模型的动态过程。他认为,由于上述因素的引入,改变了模型运行的基本条件;从而均衡利率的动态稳定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因此,巴廷金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的结论是,由于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只要若干假定条件得到满足,货币数量说的传统结论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三、模型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从巴廷金的静态与动态分析中可以看到,巴廷金的一般均衡理论具有一些独自的特点,它反映了当代西方一般均衡理论发展的一些重要特征:

1.融合传统的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中,货币因素与实物因素、绝对价格与商品市场的供求是完全无关的。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划分经济理论的传统方法——两分法,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以商品需求函数表示的实物部分和以货币需求函数表示的货币部分。前者构成了价值理论的研究领域,后者构成了货币理论的研究领域,从而使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截然分开了。这种两分法的理论依据是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代表实物部分的商品需求函数对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发生任何反应的假定;它被新古典经济学家称为商品需求函数不具有“货币幻觉”,或称之为所谓“齐次定理”(第174—175页)①。

巴廷金的一般均衡分析则试图完全否定齐次定理;通过把绝对价格水平引入商品需求函数,以及相应地把实际余额效应引入一般均衡分析,融合传统的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在绝对价格影响商品需求的情况下,所谓货币部分的货币量或价格水平的变动,会通过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影响实物部分的商品需求;而商品市场的供求变动又会反过来对绝对价格产生上涨或下降的压力;从而通过实际余额的作用,来沟通经济中的货币部分与实物部分。通过货币因素和实物因素的相互影响,使绝对价格成为一个和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确定的量,从而对新古典经济学截然分开的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进行了融合。

2.财富存量的影响和实际余额效应分析。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论点:(1)消费函数仅决定于国民收入,即所谓关于消费函数的绝对收入假说;(2)货币数量的变动所引起的社会实际余额的变动,仅对债券市场的利率产生影响,即所谓“凯恩斯效应”的假定。但是,在巴廷金看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强调了收入流量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却忽视了财富存量,特别是流动资产的实际价值对消费支出的作用。与此相联系,他认为,凯恩斯对于货币作用机制的分析,只强调通过利率的变动对总需求的“间接影响”,而忽视了通过实际余额的变动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8)

关键词: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交易区域利益分解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中,常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通过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说明市场交易利益产生与分解。本文在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概念来说明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封闭与开放条件下如何进行最优选择,进而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中交易利益的产生、范围与分解。

封闭条件下消费者与生产者的选择

本文所涉及的最优消费点与最优生产点都是在封闭条件下,即不发生对外贸易的背景下所计算得出的结果。

(一)消费者最优选择及其利益的最大化

1.消费者最优选择与需求曲线。可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出消费者在有限制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即最优消费条件。令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X1,X2),预算约束为I=P1X1+P2X2,相应的拉格朗日函数为:

L(X1,X2,λ)=U(X1,X2)+λ(I-P1X1-P2X2)

其中,λ为拉格朗日乘数,效用最大化一阶条件为:对X1、X2、λ三个变量分别求偏导数,并令偏导数值等于零,进而得到MU1/P1=MU2/P2=λ,即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必要条件,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可对U(X1,X2),I=P1•X1+P2•X2微分,得出λ=dU/dI。

消费者最优选择条件的一般形式可写为MU/Pe=λ(MU、Pe分别为商品边际效用与市场价格),其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条件也可变形为MU(X)/λ=Pe,其中,MU(X)/λ实际为消费者购买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也是消费者为购买该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对商品X的需求价格Pd,所以,MU(X)/λ=Pe经济含义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其需求价格与商品的市场价格相等时的数量,即Pd=Pe时的数量。或者说,需求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意味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也可利用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来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意味着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需求线右方的点意味MU(X)/λ2.消费者最优选择与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愿意付出的代价超过其实际付出代价的余额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令需求函数为Pd=f(X),根据其含义可知Pd为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Pd=MU(X)/λ(假定λ为一常量)。若消费者以实际价格Pe购买商品数量为X时,消费者剩余可从两个角度衡量(而在传统的教科书中,主要是从货币利益角度分析消费者剩余):

第一,用货币单位来衡量,消费者剩余将取决于其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总收益(TR)与其所花费的实际总成本(TC):CSm=TR(X)-TC(X)=X0f(X)dX-PeX=X0(MU(X)/λ)dX-PeX=(1/λ)X0MU(X)dX-PeX=TU(X)/λ-PeX

这一公式表示:即用货币单位来衡量的消费者剩余。当CSm对X的一阶导数等于零时,CSm取得最大值,即dCSm/dX=d(TU(X)/λ)/dX-d(PeX)/dX=(1/λ)dTU(X)/dX-Pe=0,故MU/λ=Pe或Pd=Pe时,CSm取得最大值。

第二,用效用单位来衡量,消费者剩余将取决于其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TU(X))与其放弃货币所失去的总效用(TU(M)):

CSu=TU(X)-TU(M)=X0MUdX-λPeX=TU(X)-λPeX

这一公式表示:即用效用单位来衡量的消费者剩余。当CSu对X的一阶导数等于零时,CSu取得最大值,即dCSu/dX=dTU(X)/dX-λPe=0,故MU/λ=Pe或Pd=Pe时,CSu取得最大值。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当消费者为一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等,不仅意味着消费者作出了最优选择,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或者说在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能使消费者实现满足最大化,而且也能使消费者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消费者追求的满足最大化实际上是在追求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二)生产者最优选择及其利益最大化

1.生产者最优选择与供给曲线。可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出生产者在成本限制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条件,即最优生产条件。设总收益函数为:TR(X1,X2)=X1P1+X2P2,生产者的总成本函数为:TC0=TC(X1,X2,M),M为借贷货币量,则相应的拉格朗日函数为:

L(X1,X2,M,t)=TR(X1,X2)+t[TC0-TC(X1,X2,M)]=X1P1+X2P2+t[TC0-TC(X1,X2)]

其中,t为拉格朗日乘数,收益最大化一阶条件为:对X1、X2、t三个变量分别求偏导,并令偏导数值等于零,可得到:tMC1=P1、tMC2=P2,即生产者最优选择的必要条件为:MC1/P1=MC2/P2=t=1,或简写为MC=Pe,可对TR(X1,X2)=X1•P1+X2•P2,TC0=TC(X1,X2)微分得出:t=MR/MC=1。即当产品边际成本与产品市场价格相等时为生产者最优生产量。

根据供给曲线的含义,供给曲线表示对于各种数量的产品,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即供给价格Ps)。这一最低价格取决于产品的边际成本MC,故Ps=MC。因此,生产者最优选择条件一般形式可表示为Ps=Pe,也就是说当生产者为一定数量商品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等时意味着生产者作出了最优选择,即在供给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意味生产者最优选择的实现,也可利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供给曲线的推导来说明。供给线右方的点意味MC>Pe,只有减少生产量才可实现最优生产,左方则相反。

2.生产者最优选择与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实际获得的产品卖价与其愿意接受的产品卖价的差额给生产者带来的利益。令供给函数为Ps=f(X),根据其含义可知Ps为生产者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其取于产品的边际成本,故Ps=MC(X)。当生产者以实际价格Pe出售产品的数量为X时,生产者剩余PS用公式可表示为:PS=TR(X)-TC(X)=PeXeXe0PsdX=PeXe-Xe0MCdX,当PS对X的一阶导数等于零时,PS取得最大值,即dPS/dX=Pe-MC=0时,PS取得最大值,故MC=Pe时PS取得最大值。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生产者为一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等,不仅意味着生产者作出了最优选择,即实现了生产者均衡,同时,也意味着生产者剩余最大化,或者说在供给曲线上,价格与供给量的组合能使生产者实现利益最大化,能使生产者实现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实际上是在追求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在需求曲线上,生产者的最优选择在供给曲线上。

封闭条件下实际交易区域的确立

市场均衡与实际的交易区域的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看不见的手”将调节市场的需求量与供给量。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其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为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现实中的价格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均衡价格或偶然相等,但在供求机制下会使实际价格趋于均衡价格。当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即P1Pe时,虽然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最大产品量为X2,但是没人能强迫消费者一定购买X3数量的商品,因为消费者在P2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为X1,实际交易量只能是X1,由此可知,当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实际交易的发生只能在D曲线AE线段上。所以市场交易组合点在AEB线上(如图1所示)。

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性质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AEB面积内,均可成为实际的交易区域。根据定义,需求曲线有两种含义:表示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最大商品数量;表示对于各种数量的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供给曲线也有两种含义:表示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最大商品数量;表示对于各种数量的商品,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因此,在市场交易组合(X,P)中,当市场价格P既定时,市场实际交易量X只能小于或等于需求量Xd且小于或等于市场供给量Xs;当市场实际交易量X既定时,市场实际交易价格P只能小于或等于市场的需求价格Pd且大于或等于市场供给价格Ps。所以,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市场经济中的实际交易区只能是在需求曲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所组成的AEB面积上任何一点。

最优生产点、最优消费点的统一促使社会总剩余的最大化。根据前面的分析,当Pd(=MU/λ)=Pe时,意味着消费者作出了最优选择,也意味着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当Ps(=MC)=Pe时,意味着生产者作出了最优选择,也意味着生产者剩余最大化。那么,当MU/λ=Pe=MC或Pd=Pe=Ps时,就意味着消费者与生产者同时作出了最优选择,同时实现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及社会总剩余的最大化。对此,本文可先从几何图形中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及社会总剩余的变化来说明(如图1所示)。

根据前面分析,市场交易最优点(生产、消费同时最优)只能处于需求曲线上或者供给曲线上或同时处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上。当市场交易点处于E点时,消费者剩余为EAPe面积;生产者剩余为EBPe面积。此时,社会总剩余为EAPe和EBPe两部分面积之和。若市场交易点处于需求曲线上的F点(在封闭条件下,意味着国内市场的失衡,只是单一的最优生产),即相应的市场价格为P1,而市场交易数量为X1,则消费者剩余为需求曲线以下、P1F以上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供给曲线以上、P1F以下的面积,此时,社会总剩余为FG左侧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之间的面积,即四边形ABFG。显然,该面积比E点所处状态下的社会总剩余少了一块面积EFG。同理,任何位于E点左侧的状态,其社会总剩余皆小于E点的社会总剩余。

若市场交易点处于供给曲线上的M点(根据前面对实际的交易区域的分析,真实的市场交易点不可能出现在此点,但生产最优点可能出现在此点),即相应的价格为P2,数量为X2,则消费者剩余为GAP2减去GMH之后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P2M以下、供给曲线S以上的部分。此时,社会总剩余为EAB减去EMH面积。显然,该面积比E点所处状态下的社会总剩余少EMH。同理,任何位于E点右侧的状态,其社会总剩余皆小于E点的社会总剩余。

另外,也可用数学直接证明出市场交易点位于E点时社会总剩余最大:令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Pd=f(X),根据效用论,可知Pd=MU/λ。令生产者的供给函数为Ps=f(X),根据成本理论,可知Ps=MC。当市场均衡价格为Pe时,则社会总剩余为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即

TS=CS+PS=(X0ePddX-PeX)+(PeX-X0ePsdX)=X0ePddX-X0ePsdX=X0e(MU/λ)dX-X0eMCdX

当TS对X的一阶导数等于零时,即dTS/dX=MU/λ-MC=0时,TS取得最大值,故MU/λ=MC或者说Pd=Ps(=Pe)时TS取得最大值。因此,只有在E点上,消费最优与生产最优才可以同时实现,且社会总剩余最大。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当市场均衡时,实现了生产最优和消费最优,最优生产点与最优消费点统一为市场均衡点,同时社会总剩余最大。当市场失衡时,将出现最优生产点与最优消费点的分离,可能出现单一的最优消费或单一的最优生产,或生产与消费都未实现最优,社会总剩余将会减少。在封闭条件下,真实的市场交易区域将位于均衡点左方需求线以下、供给线以上的三角区域之内。同时,这也是本国市场交易利益的最大界限。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体现为对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追逐。

开放条件下的贸易利益

在开放条件下,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

假定A代表本国任意一经济主体,作为厂商可以生产X、Y产品中任意一种,作为消费者既消费X产品,也消费Y产品;B代表外国任意一经济主体,作为厂商,可以生产X、Y产品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消费者既消费X产品,也消费Y产品。同时,假定本国厂商A生产的X产品有比较优势,Y产品有比较劣势。外国厂商生产的Y产品有比较优势,X产品有比较劣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本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低于外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本国Y产品的相对价格将高于外国Y产品的相对价格,因此,本国将出口产品X,进口产品Y,外国则相反。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P=AC,故比较优势既可用相对成本差表示,也可用相对价格差表示。本文的分析仅以本国为例,假定本国为世界市场价格(国外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一)出口贸易与贸易利益

1.出口贸易利益的图形分析。由于本国X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本国X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会低于世界市场的相对均衡价格,本国经济主体A就会调整自己的生产与消费结构:扩大X产品的生产,增加X产品的出口,减少X产品的本国消费。

由于本国X产品生产扩大与出口,从而导致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但生产者剩余增加量大于消费者剩余减少量,因此,社会总剩余表现为增加,净增量TS=EFG,即出口贸易带来的社会净利益(如图2所示)。

在图2中,Pe=PXA/PYA,即本国X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PW=PXB/PYB,即外国X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Pe2.出口贸易净利益的分解。出口贸易净利益EFG可分解为:交易得益(a):在本国X产品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X产品价格上升为PW而使得社会净剩余增加量为EFH=a。分工得益(b):价格相对不变(假定市场价格为PW)时,由于本国生产者扩大生产而获得的净剩余HEG=b。

3.最优消费点、最优生产点的分离与实际交易区域的扩大。在封闭条件下,本国最优生产点与最优消费点统一为国内市场均衡点E,二者一旦出现分离,将导致社会总剩余减少,社会总剩余的最大限量为AEB,同时也是实际交易区域的最大界限。在开放条件下,价格条件的变化使我国最优生产点与最优消费点出现了分离(F为消费点,G为生产点),并同时实现了消费与生产的最优。这就说明,消费点F位于雪球线上,生产点G位于供给曲线的分析可知:消费者利益与生产者利益最大化。社会总剩余表现为净增加(EFG);实际交易区域由AEB扩展为AFGB区域。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出口贸易使得本国社会总剩余出现了净增加,并为生产者所获得。出口贸易使得本国市场出现变化:最优生产点、最优消费点分离与实际交易区域的扩大。根本原因在于本国X产品的相对优势(具体表现为国内产品价格的相对优势)。

(二)进口贸易与贸易利益

1.进口贸易利益的图形分析。由于本国Y产品具有相对劣势,Y产品的相对价格会高于世界市场的相对价格,经济主体就会调整自己的生产与消费结构:Y产品的生产会减少,而Y产品需求量会增加,超额需求由进口来满足,从而出现最优消费点与最优生产点的分离。

交易后,社会总剩余增加,与封闭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相比,虽然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却大幅增加,社会总剩余的净增量为ΔJEK,即进口贸易带来的社会净利益(如图3所示)。

在图3中,Pe=PYA/PXA,即本国Y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PW=PYB/PXB,即外国Y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Pe>PW,从中可知本国厂商A生产的Y产品有比较劣势。

2.进口贸易净利益的分解。进口贸易净利益JEK可分解为以下几部分:

交易得益(d):在本国X产品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产品Y价格下降为PW而使得社会净剩余增加量为ELK=d。

分工得益(c):价格相对不变(假定市场价格为PW)时,迫使国内生产从资源消耗较高的本国生产者转向资源耗费较低的外国生产者所引起社会剩余净增加量EJL=c。

3.最优消费点、最优生产点的分离与实际交易区域的扩大。在封闭条件下,本国消费点与生产点统一为E点,开放后的分工,使生产点与消费点发生分离:K点为新的消费点,J为新的生产点。虽然生产点与消费点发生了分离,但是仍然实现了生产与消费的最优。开放后,实际交易区域也相应扩大为AKJB区域。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进口贸易使得本国社会总剩余出现了净增加,并为消费者所获得。进口贸易使得本国市场出现变化:最优生产点、最优消费点分离与本国的实际交易区扩大。根本原因在于本国Y产品的相对劣势(具体表现为国外产品价格的相对优势)。

(三)进出口贸易与贸易利益

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本文进一步假定A作为生产者,其X产品其Y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即有着相同的市场供给曲线SXA(SYA);假定A作为消费者对X产品与Y产品的需求函数相同,即有着相同的市场需求曲线DXA(DYA)。因此,PXA/PYA=1,其中,PXA、PYA分别为本国A厂商在封闭条件下X产品与Y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PXA/PYA为本国X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

由于假定厂商A生产的X产品有比较优势,Y产品有比较劣势,所以,PXA/PYA<PXB/PYB或PYB/PXB<PYA/PXA,其中,PXB与PYB分别为外国B厂商在封闭条件下X产品与Y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PXB/PYB与PYB/PXB分别为B厂商X产品、Y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也是X产品、Y产品的世界市场相对均衡价格PWX与PWY)。因此,PXB/PYB>PXA/PYA=PYA/PXA=1>PYB/PXB。

在开放条件下,只要本国市场X产品相对价格低于外国市场X产品相对价格,即PXA/PYA<PXB/PYB=PWX,且本国市场Y产品相对价格高于外国市场Y产品相对价格,即PYA/PXA>PYB/PXB=PWY,A就会调整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扩大X产品的生产并向B出口X,减少Y产品的生产并从B进口Y(如图4所示)。

1.进出口贸易利益的图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国市场的开放及X产品的相对优势、Y产品的相对劣势,从而导致X产品生产扩大并出口X产品,Y产品生产减少并进口Y。交易后,社会总剩余表现为增加,其增量为FGE+JEK=(a+b)+(c+d),其中,a+b为出口贸易所带来的利益,c+d为进口贸易所带来的利益。

2.进出口贸易利益的分解。进出口贸易利益可分解为交易得益与分工收益两部分:

第一,交易得益(a+d)。与封闭时相比,假定生产点不动(本国X、Y产品生产量不变),由于X产品相对价格上升,而使本国生产者所获得净利益a。同时,由于Y产品价格相对下降,而使本国消费者所获得净利益。

第二,分工得益(b+c)。与封闭时相比,假定X、Y产品相对价格不变(假定为PWX、PWY)时,由于生产者扩大对X产品的生产而获得的净收益b,并为生产者所获得。同时,由于本国对产品Y生产减少,外国生产者扩大生产而使本国消费者所获得的净利益c。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9)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形式逐渐发展起来,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当代消费热点之一。鉴于目前对信息消费的研究方才兴起,理论成果不多,定量研究较少,本文则以实证研究方法,对信息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并给予两者之间定量分析结果,对信息消费发展政策的制定给予一定支持。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变量说明以及预处理

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信息消费的统计数据,根据信息消费的概念,居民信息消费的范围界定需是与信息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参考其他学者的文章,本文将信息消费的范围归为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消费两类。并选用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和人均信息消费(IC)作为分析变量,采用1982-2006年的数据,利用GDP平减指数转化为实际值(以1982年为基期),同时为消除可能存在的指数趋势和异方差性,将两者取对数,以LNPGDP和LNIC表示。

(二)平稳性检验

通过平稳性检验,对LNPGDP和LNIC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可知,LNPGDP和LNIC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序列是非平稳序列的假设;而进行一阶差分后,两个序列却都拒绝了非平稳的假设,接受两序列是平稳的。基于此,可以断定LNPGDP和LNIC具有一阶单整性。由此,本文将采用和建立模型。

(三)JJ协整检验

有些序列自身可能是非平稳的,但这些序列的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那么这些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就被认为有协整关系,利用这一点可以很好的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动态均衡。

从最大特征根检验中发现,LNPGDP和LNIC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着协整关系。这也就说明了两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从中得到协整表达式,也是长期均衡模型:

LNPGDP=0.737465LNIC+4.143598+εt;

发现LNPGDP与LNIC之间有着长期动态均衡,只要LNIC变动1个百分点,将导致LNPGDP变动0.73个百分点,也就是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73。

(四)GRANGER因果检验

更进一步需要验证变量间是否具有因果性,以表明这些相关是有意义的。GRANGER因果检验就是针对这种检验的。

透过软件分析的结果可见,概率值分别为0.01213和0.02053,无论是LNIC对于LNPGDP,还是LNPGDP对于LNIC来看,都应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经济增长与信息消费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而这同所看到的经济运行机理是一致性的,两者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促进作用。

(五)VEC模型的建立

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就必然可以建立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当出现一个大范围的短期波动时,VEC模型会使内生变量收敛于长期协整关系,而短期部分调整可以修正长期均衡偏离。

选取变量不含趋势,而协整方程具有截距,协整关系数为1,差分滞后数为1,建立VEC模型。

得到误差修正模型:D(LNPGDP)=0.1825*ecm(-1)+1.025*D(LNPGDP(-1))+0.98*D(LNPGDP(-2))+0.078*D(LNIC(-1))+0.216*D(LNIC(-2))

它是对长期均衡的短期修正,系数为0.1825,其t统计量为4.02124,可以认为显著。从短期性来看,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不稳定性,但通过误差修正机制,能使其回归到均衡状态。通过对长期均衡趋势调整0.18个百分点,使其能与短期波动相吻合;同时也可以发现前几期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体现了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持久性。

(六)脉冲响应函数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发现变量对冲击的动态反应,以及其中的时滞关系。借此进一步分析人均GDP与信息消费每一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影响。

在图1中,显示人均GDP对自身有正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缓慢而持久;但对信息消费的影响并不如对其自身影响那般,存在着正负波动,这是由于信息消费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有着滞后性;信息消费对来自自身以及人均GDP引起的脉冲反应比较稳定,维持在4%-5%之间,却也体现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长期性和时滞性。

Response to Cholesky One S.D.Innovations ±2 S.E.

二、结论和建议

由上面分析可知,无论是信息消费,还是经济增长不仅受到相互之间的影响,也受到滞后期的影响;结合协整检验,从长期来看,一个百分点信息消费的变动,将会带动0.7个百分点经济的增长,表明了信息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的长期动态均衡;就因果检验来看,两者互为因果,有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信息消费的增加能有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引导信息消费上升;VEC模型则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短期波动,通过修正系数0.18,将其拉回均衡轴心线。脉冲响应函数不仅反映了人均GDP和信息消费对自身有一个正向拉动作用,而且进一步强化了两者的联系。

针对以上结论,应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改善信息消费环境,积极引导信息消费,以顺应经济增长拉动信息消费不断提高的趋势要求;利用信息消费的扩张,开拓信息消费市场,以此来带动信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经济增长模式由原有的以物质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向以知识和信息为主的集约型转变,使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软化,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朱红.信息消费理论、方法与水平测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蒋序怀.略论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消费经济,2000(5):33-37.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057-05

1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发展概况述评

西方主流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和显示偏好理论。效用理论的发展一直很受人们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上述三种理论之间的分歧和争论,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支柱(效用理论和厂商理论)之一的效用理论从产生至今,无论是哪个分支的进展都不能令人满意,而且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一般而言,检验一种经济理论科学与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该理论本身的逻辑自冶性,第二是理论的可检验性和可验证性;而效用理论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都不能令人信服。

在马歇尔(Marshall,1890)把边际效用递减和消费者均衡的思想作为需求定律的基础后,基数效用论就此止步不前,难有作为,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虽然有为数众多的经济学家都涉足了这个领域,但他们的理论似乎都只是对杰文斯(Jevons,1871)等人理论的一种重复,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马歇尔的需求曲线遇到所谓的“吉芬难题”之后,对于其是否应当被看做是经济学的一条公理,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未有定论。基数效用论从其产生之初就面临的效用度量和效用的人际间比较的问题也一直悬而未决,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阻碍基数效用论应用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选择理论的两大障碍。

今天,虽然“无差异分析”和“显示偏好理论”已经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有关效用和消费者行为的标准理论,但序数效用论同样是不完美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学家本·塞利格曼(Ben Seligman,1962)曾经提到他对这个理论的怀疑:“的确,无差异曲线是不是真的能够从消费者的实际行为中提炼出来,是大有疑问的。整个理论由理论家通过内省得出的假设开始……但是这些基础性的假设很少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同时,他对这一理论的适用范围也提出了质疑:“然而,很明显的一点是,不是所有的消费品都符合希克斯的分析。消费者的开支就算有很大的可变性,但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在短期内是固定的。住房、燃料、照明、器材、冰箱、保险、税收和交通等方面的开支很少变动,但它们往往占据了家庭支出的40%~50%……除了这些准自动的消费支出,还有许多支出与习惯有关,那么现实中还剩下多少支出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分析呢?最基本的事实似乎是,时刻在计算的消费者是很少见的,更多的人依从习惯行事,无力也不愿意去计算偏好,因此根本就不符合希克斯的模型。”另外,对于序数效用论是否真正摆脱了效用的可度量这个假设前提,同样存在极大的争议,正如叶航教授所言:“从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序数效用论’和‘显示偏好理论’是在否定‘基数效用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形式上看,这种否定确实避免了‘效用可以被直接计量’这一令人困惑和尴尬的假设;但从内容上看,这种否定的有效性却非常值得怀疑。”

萨缪尔森(Samuelson,1938)的显示偏好理论认为,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可以用偏好来解释,而反过来消费者的偏好只能用行为来界定。关于这一点,被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指责存在循环论证的错误。“显示偏好理论”的假设暗示,消费者在自己的内心状态得到描述之前就能够作出确定的选择,对于这个假设同样很值得推敲。度量或者估量,就和概念、分类、因果分析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一项基本的技能,“显示偏好理论”显然是在无视人类这种基本技能的同时,赋予了他们一种可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就可作出明确判断的,而且是具有相当稳定性的特殊技能,它似乎不需要任何心理或思维上的基础,我们不知道在哪个学科领域曾经证明人类的确具有这样一项特别的技能。

效用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其表现更是难以让人折服。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讲的一件事就颇具代表性:“一九五年,史德拉(G.J.Stigler,1911—1991)发表了题为《功用理论的发展》的长文,追溯百多年来功用理论的思想史,学究天人,文采斐然。在结论中史氏忍不住破口大骂:他认为经济学者不热衷于理论的验证,以致众多高手在功用理论上的刻苦耕耘,获得的对人类行为解释的贡献,微不足道!”(《经济解释》第一卷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他又说道:“抽象的空中楼阁,往往是理论的出发点,但为了验证,我们要推展到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或行为那方面去……经济学的真正用途是解释行为,每一步都应该是为了要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义而行的……功用分析(指序数效用论)推不出需求定律,而需求定律是不需要有‘功用’的理念的”(《经济解释》第一卷 第五章:需求定律)。

效用理论虽然受到不少学者的责难,但作为基数效用论的核心——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本身却没有因此而受到冷落,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学者尝试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2基数效用论在逻辑自冶上的漏洞和缺陷

今天,在人们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后面称为 “等边际规律”)的讨论中,有一个逻辑上非常模糊的地方。我们知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条件,那就是它是针对一个单次消费行为而言的,也就是说它只适用于发生在一个理论的时点上的连续消费行为,而分散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的重复消费是不适用这个规律的,这是今天我们对这个规律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关于这一点马歇尔、杰文斯、威塞尔(Wieser)对此都有过专门的强调。斯坦利 ·L.布鲁(Stanley L.Brue,2000)在《经济思想史》一书中,谈到马歇尔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引入的两个限制条件,其中第一个限制条件是:“他指出他考虑的是时间中的某一个瞬间,这一瞬间的时间间隔很短而不必考虑某一特定个人的特征与体验的任何变化。”同样,本·塞利格曼(Ben Seligman,1962)在《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一书中,谈到杰文斯对这个规律的一个观点:“然而在杰文斯看来……效用递减只会发生在某一个时点上,是消费行为的一个瞬时快照,它不适用于在给定时间段内重复消费的情况。在后面情况下,应该是不存在餍足的问题,分散在离散的时点上被重复消费的商品单位也不存在效用递减的问题。”等边际规律是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等边际规律所考察的是各个彼此孤立的单次消费行为,虽然它并不要求这些单次的消费都发生在同一个理论的时点上,或者说它完全可以针对一个时间段来应用,但是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要求,每个单次消费却必须发生在一个理论的时点上,威塞尔曾明确指出:消费者每天消费的食物数量基本上差不多,但是一天中只是在某一个时点,才能用最后一口食物的效果来衡量满足度。对等边际规律的这一限制显然被今天大多数的研究者忽略了,在关于这个规律的陈述当中,根本没有涉及这一限制条件,好像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这句话中,“最后一元”指的是花在某种商品的某个单次消费的最后一元呢?还是指花在某个时间段内该种商品消费总量的最后一元?显然,根据前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限制条件,这里指的是前者;也就是说,等边际规律仅仅是约束了这个时间段内每个相互独立的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如果考察的是一个人在该个时间段内对一种商品总的消费数量,它就失去了对消费行为的约束,因为一个时间段内某种商品的总消费数量除了和每个单次消费的数量有关外,还与消费的次数有关。我们知道,在马歇尔的需求曲线中(个人需求曲线),“需求量”(或者说“意图交易量”)总是针对未来的某个时间段而言的,无论是“暂时的”、“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需求;而在当代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比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Samuelson,Nordhaus,1985)的《经济学》中,就是用等边际规律来解释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自然等边际规律仅仅是约束了一个时间段内相互独立的各个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那等边际规律怎么能用于解释需求定律呢?比如说,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使最后一元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增大,从而使消费量上升,但这里所指的仅仅是每个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上升,而对于该段时间内该商品的总的消费数量是否上升,等边际规律是无法回答的,因为我们不能随意假设在该段时间内消费的次数是一定的。仅仅单从这一点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推导不出需求定律。如何处理这种逻辑上的困境?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果我们的考察是针对一个时间段的话,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由一个时间点转化为一个时间段,绝对不是简单地将各个分散的单次消费放在该时间段内进行彼此孤立的分析那么简单,这里存在一个合成谬误的问题:如果针对一个时间段的话,一个人完全有可能针对同一种商品产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的产生和满足会对这个人的预算支出的分配产生影响,同样会对商品消费的数量产生影响;有许多人类的需求,其存在本身就必须以一个时间段为前提条件,有的商品的效用的实现,也必须经历一定的时间段。比如,一个人对一种食品的某种营养的需求、对服装风格的变化的需求、病人为治愈疾病而对药品的需求等。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人对一个月之内吃多少次牛肉有要求吗?有,如果他是一个很讲究营养健康的人(他食用牛肉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对口味和饥饱感的需求),他不但对一次吃多少牛肉有要求,同样对一个月内吃多少次才能达到最佳营养状况也是有明确要求的。这种新的需求的产生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结果是,随着一个人对牛肉这种食品预算支出的增长,他不仅仅会提高每个单次消费的数量,而且会增加一个月内或者一年内消费牛肉的次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随便假设某种商品消费的次数一定的原因之所在。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对饥饱感的满足不是固定在一日三餐吗?我们之所以固定一日三餐,是由于增加一次就餐会付出很大的非货币成本,增加就餐次数是不划算的,这里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由此可见,如果仅仅是对分散于一个时间段内的每个单次消费行为进行彼此孤立的研究的话,将会有许多人类的需求和影响人类行为选择的因素因得不到应有的考察而被遗漏,那么由前面两个规律得出的分析结论也就有了很大的片面性,也正是这个问题限制了基数效用论对经验事实的解释能力。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不出需求定律,如何解决这种理论逻辑上的困境,究竟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适用范围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呢,还是我们对这个规律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对两个规律限制条件的修改和扩展

笔者和江春先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再发现》一文中将时间维度纳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考察的范围,证明在某个时间段内,随着一个人消费某种商品总量的增加,虽然他对该种商品的单次消费量和消费次数都会随之增大,但在这种情况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仍然是成立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完全适用于分散在一个时间段内离散时点上的重复消费行为;也就是说,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限制条件完全可以由一个理论上的时点扩展到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随着某种商品消费总量的增加,单位货币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基于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这种新的认识,可以推导出对等边际规律的新的表述:在某个期间内(时间段),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总量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总量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将达到消费者均衡。这样,等边际规律就对整个期间内每种商品总的消费数量有了一个约束。

如果我们对上述新的认识进行严谨而周密的审视的话,发现在这种开创性的认识的背后其实隐含着这样的假设:

整体理性经济人假设:是指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不仅仅只是关心眼前的、“短期”的和局部性的利益,而且对将来的、“长期”的、全局性的利益同样关注,在他的心目中将来的、“长期”的、全局性的利益和眼前的、“短期”的、局部性的利益同等重要,他将针对整个预算期间(把预算期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根据自己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对该期间内的各项消费活动进行整体的、完全理性的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从而使整个预算期间的总效用最大化。

再进一步作下面的假设:

部分可预期假设:在某一个时间点,一个人将把将来的一个时期(预算期间)内的环境、偏好和其他任何情况及其它们的变化的一部分看做是完全可预期的,因此,他可以在整个预算期间的视野下,根据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和各种商品的价格,对各种商品的消费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从而实现整个预算期间的效用最大化;而不可预期的部分,他将用储蓄或借贷的方式来应对。部分可预期假设表明,眼前的每次消费决策都不会因为未来情况的不可预知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在一个时间点上对整个预算期间的各种消费进行完整的计划而不会使当前的消费出现不确定或者偏差。

通过上面的假设,我们就可以对一个人在某一时间点上针对他将来的某个预算期间的消费计划进行考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等边际规律实际上就成为一个消费计划的约束规律,而不是一个消费行为的约束规律。一个人的消费计划,将严格地按照等边际规律的约束来进行;不过,如果他以后的实际购买和消费行为能够按他的消费计划进行安排实施的话,也就等于对他在整个预算期间的实际购买和消费行为进行了约束。

因为现在等边际规律对一个人针对他将来的某个预算期间计划消费某种商品的总量有了约束,所以用等边际规律来解释需求定律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我们看到,需求定律中的“意图交易量”实质上指的是某一时间点一个人在现行收入和价格约束下针对将来某个预算期间的计划消费量。

有一点要补充说明一下,上面用“预算支出”代替了“收入”这一名词,因为 “收入”这一提法需要增加一个不切合实际的假设,即人们将把收入全部用于消费,既不存在储蓄的情况也不存在借贷的情况;再者,对消费行为进行约束的直接因素是预算的支出,而不是收入。

4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

笔者和江春先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均衡研究》一文中,探讨了一种商品的质量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如果我们把商品的质量这个因素也纳入考察的范围,那么,基于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这种崭新的认识,可以推导出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一个人总是针对他的某个预算期间,将计划支出的货币总量在他所要消费的商品种类、商品质量、消费次数或间隔频次、单次消费的数量之间作出合理的均衡和安排(而不是随意的),以达到一种最优的配置和选择,从而使他在整个预算期间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从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可以看出,等边际规律对消息计划约束的效应体现在:有一种促使各方面的安排趋于稳定的内在力量,除非有某种诱因的出现打破这种均衡,而这种稳定性正是消费习惯形成的基础所在。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等边际规律的约束,消费习惯就不可能形成,人类的消费行为将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当然,每个人都不可能每时每刻进行效用的“测量”和“计算”,他常常是通过学习和消费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形成消费习惯,消费习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向均衡过渡的过程;习惯一旦形成,他就完全可以按照习惯而行事,而习惯的打破,总是有原因的,这种诱因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环境或偏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的种类或某种需求的强度的变化;②新增某种商品的消费或者停止消费某种商品;③所消费的某种商品的质量或质量等级发生了变化;④所消费的现有商品,出现一种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替代;⑤预算支出的变化,或者某种商品的价格、某种商品的某个质量等级的价格的变化等。

下面分析一下理论假设下的消费计划和现实消费之间的差异:

第一,理论假设下的消费支出计划和实际消费支出计划之间的差异:

现实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例外:①“非理性消费”有时会发生,这时人们不把某次或某些消费纳入“长期”的、全局性的支出预算;②这种不理性还表现在:预算背景可能会不断地发生转换,从而使预算缺乏足够的稳定性;③实际的消费计划具有不完备性,每个人都不可能考虑的非常全面和周到。

第二,实际消费支出计划和实际消费之间的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①消息计划可能整体理性,而实际消费却可能不表现出整体理性。这是因为,具体到某个单次的消费行为,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付费,有许多商品往往是集中购买的,这种“不付费的消费”往往会使实际消费出现偏差;另外,人们总是对当前的消费看的比将来的消费更重要,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虎头蛇尾”的情况。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支出预算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的某个成员作出的,而消费却是由家庭的每个成员实施的,这种作出消息计划和实际消费两者主体上的不同,会造成预算和实际消费上的差异。

5预算支出和价格的变化对均衡支出的影响

预算支出和商品价格的变化是打破均衡最重要和直观的因素。下面分析当两者之一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的影响,先分析预算支出的变化。

假设,只有两种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消费者的支出预算仅仅针对这两种商品,当一个人总支出增加的时候,他将如何把增加的支出在两种商品之间作出分配?看下表中的一组数据:

首先强调一点,上表中之所以选择面条和葡萄酒这两种商品,是因为它们不是互为替代品,这样就可以不考虑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的影响,使问题大大简化。如表中所示,在数据的第三列,两种食品的每元边际效用都为8时,该消费者达到消费者均衡;如果增加支出,假设消费者在面条上增加支出1元,这时支出于面条的每元边际效用下降为7,那么,只有在葡萄酒上的支出增加5元(表中第八列的第二行),才能达到新的均衡;也就是说,他一共需要增加支出6元,其中5元用于葡萄酒,1元用于面条。由此可见,如果让两种食品的每元边际效用同时下降一个效用单位,在两种食品上就得增加支出不同数量的货币。为了反映用于不同种类商品或不同项目的支出在边际效用递减上的这种差异,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均衡支出弹性。

某种商品或某个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是指,在该种商品或该个项目的某个支出水平下,当再增加支出使支出于该商品或项目的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正好下降“一个效用单位”所需增加的货币支出数量。某种商品或某个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越大,均衡移动所引起的这种商品或项目的货币支出量的变化就越大,那么,该商品或项目的支出变化对总支出变化的反应就越敏感。当一种商品或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远大于另外一种时,甚至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增加支出的绝大部分将用于均衡支出弹性大的商品或项目,均衡支出弹性小的商品或项目的支出量变化就可以被忽略或者几乎保持不变。这个概念要求对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给予关注。

均衡支出弹性是一个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推导出的概念,就一种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而言,这个概念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当中的一类让人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比如,对于葡萄酒和面条两种食品的消费来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都是适用的,但是,当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减少时,以至于降低他在食品上的总支出时,为什么他会把几乎所有下降的支出用于购买更少的葡萄酒,而用于面条的支出数量却几乎不变?

当所消费的某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均衡同样会被打破。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假设不存在互为替代品,而且所有商品的消费数量都保持不变(包括价格下降的商品),这时预算支出的总货币量就会因为该种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产生结余;根据等边际规律,这时价格下降商品的每元商品边际效用增大了,要想达到新的均衡,该商品消费的数量就得增加;如果假设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保持不变,那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变化就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把结余用于增加该商品的消费数量使达到原来的均衡水平后还有剩余,那么,所有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都将增加;另外一种情况是,当把结余全部用于该种商品的数量增加后,还不能达到原来的均衡水平,那么所有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都将减少。用X表示某个固定的预算期间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该商品的均衡支出弹性为L,现时均衡单位货币商品的边际效用为Mu/P0,该商品的价格从现时价格P0下降为P1,假设各种商品(包括该商品)的消费数量均保持不变,则预算支出结余为(P0X-P1X);要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需支出于该商品的货币数量就得增加(Mu/P1-Mu/P0)L,两者之差为:

6结论和展望

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经验事实无一不在验证着基数效用论的推断。如果我们能够对前面的论述有一个准确和全面的理解,就会发现以前基数效用论在解释人类的行为时显得捉襟见肘的原因并不是源自基数效用论本身的局限,而是源自于我们对两个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的局限。就拿效用的可度量性这一假设来说,它本身是一个实证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假设的问题。从逻辑的角度讲,一个人的选择如何作出,应该是由作出行为选择的人说了算,而不是哪个经济学家说了算;一个人作出一次具体的选择完全可能受制于其特定的心理或思维活动,他们可能是基数的也可能是序数的,两者并不排斥;在有些情况下,人们要想作出行为选择是必须进行度量或者估量的,甚至于需要进行加减的运算。通常经济学家认为效用不可测量是因为找不到一个效用的测量单位,但是,因为效用永远是某个单个的个人作出行为选择的依据(不考虑社会选择问题),那么一个对于不同的人都同样有效的效用测量单位在逻辑上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或可能,非常值得推敲,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不是效用不可测量的充分条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人类似乎有足够的智慧对他们所要面对的各种利得和利失进行估量,尽管这种估量可能不尽合理和精确。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序数效用论的批评日渐增多,基数效用论又有回归主流的苗头,如黄有光(2005)主张发展和改进基数效用论,使之取代现有的序数效用论;Mandler(2006)主张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进行折中融合,以取长补短。无论如何,轻易放弃一种理论并不见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科学的发展永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像物理学家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一样。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1-119.

[2]本·塞利格曼.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M].贾拥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413-415,271,295.

[3]叶航.西方经济学效用范式的逻辑缺陷[J].经济学家,2003(1):93-97.

[4]SAMULSON.A Note on the Pure Theroy of Consumers Behaviour[J].Economica,1938,NS5,353-4.

[5]郝海波.序数效用论的缺陷与不足:一个文献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4):142-143.

[6]张五常.经济解释(第一卷)[M/OL].(2008-11-27)[2012-3-16]..

[7]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 [M].6版.焦国华,韩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05.

[8]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 [M].12版.高鸿业,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80-681.

[9]暴世宏,江春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再发现[J].价值工程,2012(17):120-123.

消费者均衡论文篇(11)

一、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些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会随着购买这种产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也被称作网络外部性或需求规模经济。

自然垄断产业中大多具有网络效应。如电信、电力、铁路、邮政、煤气、热力供应、自来水等产业。这种网络效应表现为两种形式,即直接网络效应与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是指消费一种产品的用户增加可以直接增加这种产品的老用户的效用;间接网络效应,主要是由辅助产品所构成的系统产品所引起的。消费者消费这个系统产品的效用大小取决于所提供的辅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使得对这些产业进行分拆后,会导致社会净福利的损失。本文运用圆周城市模型(Spatialeompet主tionineireularcstymodel)分析存在网络效应下的两阶段选址定价模型,证明了在存在弱网络效应时,网络效应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水平。而在强网络效应下,厂商数量越少则社会净福利越大,最优市场结构为独家垄断。

二、模型

1.假定

假定1:D为厂商的市场份额,网络效应函数j(0),满足_f(0)=0,f(D)可微且f(D))>0为便于分析,本文采用线性网络效应函数f(D)=aD,其中参数a>=0代表了网络效应的强弱。

假定2:存在一个周长为1的“圆形城市”,消费者以密度1沿城市圆周均匀分布,n个利润最大化厂商也沿城市圆周分布。厂商生产除位置和运输成本外的同质产品。

假定3: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只有单位需求,不购买商品的效用为0,购买商品获得的总效用为。且假定二足够大以致于市场能够被完全覆盖.与厂商i距离为x并购买厂商i产品的消费者获得的净剩余为:

其中t为单位运输成本,P为厂商i产品的价格,f(Di)体现了由于存在网络效应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厂商i的利润函数为:

其中F为厂商进人行业所花费的固定成本,Di为厂商i面临的需求。本文的模型是一个两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溥弈的时间顺序如下:第一阶段厂商决定是否进人行业,如果进人则同时进行选址;第二阶段厂商同时进行价格竞争。为使问题简化,模型的最后结论将主要讨论对称均衡的情况。

2.弱网络效应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如图1所示,厂商i和其两个相邻厂商i-1、i十1的位置分别为x1,和x1-1、X1+1。由(1)得厂商i左、右两侧的边际(无差异)消费者才、才获得的净剩余分别满足:

其中d(i,i+1)为厂商i和i十1之间的距离,d(i一1,lT)为厂商i一1和i之间的距离,代表了两个相邻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三个厂商所面临的剩余需求分别为(3)得:

将线性网络效应函数代人上式得厂商i面临的需求函数为:

给定单位运输成本t和网络效应参数丁清况下,厂商的市场份额与相邻厂商的定价和厂商间产品的差异程度正相关,与自身产品定价和相邻厂商的市场份额负相关。在对称均衡下有代人(4)得厂商i的需求为:

(1)定价阶段

厂商i在第二阶段的最优定价策略川满足:由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得对称均衡下的最优定价为:

当a=t/2时厂商的最优定价为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厂商之间为Bertrand竞争。当网络效应足够高a>1/2时,价格低于边际成本。首先讨论网络效应a<=t/2的情况,即弱网络效应下的情况。由(2)、(5)得厂商的均衡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为

(2)自由进入阶段

在第一阶段里,自由进入意味着行业内所有厂商的利润恰好为零,因此自由进人下的均衡厂商数量n满足需,得行业内厂商均衡数量为:

3.比较静态

将(8)代人(6)、(7)得到两阶段模型中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市场份额分别为均衡态下的消费者剩余cs.生产者剩余尸5和社会净福利W分别为:

结论1:同无网络效应模型均衡结果相比,存在网络效应模型的价格、厂商数量较少,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水平较高。特别地,当a=3t/8时存在网络效应下的厂商数量等同于无网络效应下的社会最优厂商数量。

4.强网络效应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当网络效应较强,即a>t/2时,厂商的定价策略(幻小于边际成本,因此市场重叠情况不会存在。因此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局部垄断,一种是市场恰好完全覆盖。

(1)市场局部垄断的情况

如图2所示。厂商i左、右两侧的边际消费者、获得的净剩余分别满足:

其中得厂商i面临的需求为垄断定价p>v同时意味着厂商有动机提高价格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图2中的市场局部垄断的情况不会存在。

(2)市场恰好完全覆盖的情况

如图3所示。厂商i左、右两侧的边际消费者,获得的净剩余分别满足:

对称均衡下满足上式的最优定价策略为p单个厂商的均衡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为特别当n=1时,行业存在独家垄断且市场完全覆盖,即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为结论2: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分别为:因此在强网络效应下,厂商数量越少则社会净福利越大,最优行业结构为独家垄断(n=1)情况。

三、经验检验

由以上推导可以看出,在存在弱网络效应时,网络效应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水平。而在强网络效应下,厂商数量越少则社会净福利越大,最优行业结构为独家垄断。这说明,强网络效应要求垄断的市场结构,所以,对待网络效应较强的自然垄断产业,如果单纯的为了引人竞争,而无视网络效应的存在,进行拆分是不合理的。印度模式很能说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