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消费主义的好处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7 14:42:52

消费主义的好处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1)

消费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积极引导适度的消费,使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得以良性循环,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西方消费主义在我国逐渐流行开来。消费主义的流行,对于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固然有所贡献,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不容乐观。消费主义对于生产力不发达,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之脆弱的我国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抑制西方消费模式,构建和谐消费模式,对于我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西方消费主义的严重危害

消费主义是指一种鼓吹在大众生活层面上进行高消费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的炫耀性和挥霍性的不可持续的过度消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1、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

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整体性关系,但消费主义自工业化社会以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无视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肆意掠夺和挥霍自然资源,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人类正在面临文明史上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

第一,造成大量的能源资源浪费。近几十年来消费主义所引导的大众在生活方式上的高档消费、过度消费、一次性消费、为时尚而消费、为消费而消费等等,不仅使商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制造出由大量废弃的商品及商品包装组成的垃圾,而且使得大量汽车、家具、电器、日用品等相当完好、仍有使用价值的高档的商品被人为抛弃,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二,污染环境。与高消费的生活方式相对应,传统经济生产方式也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变成了一种对自然资源造成高消耗、高破坏的生产方式。商品经济从生产传统耐用商品的经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转变为一种生产“用过即扔”产品的经济,许多传统的耐用商品已被短期寿命的商品甚至一次性商品所取代。这些用过即扔的商品或商品包装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形成了大量污染环境的垃圾。

第三,破坏生态平衡。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三废”垃圾泛滥、土壤侵蚀、森林锐减、气候异常、沙漠扩大、水源短缺、煤、天然气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迅速减少、面临枯竭,森林、生物等可再生资源锐减。2002年联合国组织编写出版的《全球环境望》中指出,1100名科学家预言:30年后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严重破坏,许多物种灭绝,一半以上的国家严重缺水,而地球还要养活20亿的新增人口。在我国,由于对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大约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几千种植物在近年内处于濒危状态。人与生态环境的紧张程度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2、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观在原则上主张发展要确保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在代内还是代际,都无法表现出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公正、平等、合理、协调的性质,能体现的只是一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第一,就代内发展来说,由消费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现实利益是不公平的,无法保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公正、公平和共同进步。例如,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由消费主义引导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南北贫富两极分化,使得美国等西方强国较之发展中国家享有对全球资源更大的支配权,能够凭借自己的资本和技术的优势赚取更多的利润,并且他们还通过在他国建厂等途径把其本国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转嫁给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二,就代际发展来说,以消费主义为主导价值观的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正在消耗着地球上的大部分资源,并制造了大量的废料、垃圾,是造成当代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对人类后代的发展利益造成了较大的损害。据统计,美国只占世界人口的6%,消费的资源却占全球资源消费的1/3,美国2亿人对全球能源的利用量相当于发展中国家200亿人的利用量。

3、导致消费的异化

消费主义为以单纯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忽视经济与环境、社会、文化诸方面协调发展,对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导致了消费的异化,甚至人性的扭曲。

第一,消费主义导致发展目的走向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把人的多种社会性需求简化为唯一的物质需求,在满足正常生存和发展需求之外,无节制地追求远远超出自身需要的消费。将发展的目的只限制在满足人的物质利益,甚至是诱导和满足人的与真实需要无关的种种主观欲望上,这就直接导致发展目的陷入狭隘、错误的享乐主义歧途。

第二,消费主义造成人的精神的缺失。由于消费主义过于注重物质消费,严重忽视了精神消费,使人精神空虚,精神生活贫乏,造成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不平衡。很多人沉湎于富裕后的物质享受与招摇,忽视精神文化消费和个人素质的提高,造成自身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低俗和低劣。

第三,消费主义导致价值评价的偏颇。消费主义以追求奢华财富、挥霍奢侈消费为荣,以支配物质的多少来衡量人的价值,把人的价值的高低等同于消费水平的高低;把消费水平的高低看作是衡量一个人贵贱、荣辱的价值尺度,把物质利益或财富、金钱的获得看作是成功的标志。拥有不断增多的物品和服务,被认为是最现实的通向个人幸福、社会地位的道路。

4、强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消费主义在发展的判定标准上以物质利益作为唯一的标准,常见的以GDP增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而无视在资源和环保上的代价,因此,它助长和强化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急功近利行为,为了一时的发展,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用牺牲长远利益的办法来换取眼前的发展,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损害生态来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的“政绩”。

二、构建和谐消费模式

和谐消费模式是以和时消费、和生消费、和立消费、和处消费、和达消费、和爱消费为基本特征的消费。这种消费模式继承了传统的节约理念,同时又注入了时代的新元素。和谐消费模式具有以下内涵。

1、和谐消费模式是适应时代的和时消费

消费是人对物的享用,而物的性质、规模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超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消费是无根基的。因此,消费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特别是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来说,不顾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消费、贪图享受、挥霍浪费将会导致资本、资源的匮乏。同时,奢侈之风、淫乐之气的盛行也会消蚀人们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最终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消费模式立足于现实的物质基础,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将消费植根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上,服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要求人们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调整自己的需要,是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消费。

2、和谐消费模式是人与自然和生的消费

自然是消费的源泉。和谐消费模式要求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本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原则,加大对自然和生态的保护力度,善待自然,将消费纳入到生态系统之内,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不突破生态平衡所要求的质的限度,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关系。

3、和谐消费模式是促进再生产各个环节协调发展的和立消费

和谐消费就是要利用消费来引导生产,借助市场公平交换,把消费信息反馈到生产决策中去,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此外,要避免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必须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让人们都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总福利增加。所以,和谐消费模式是促进再生产各个环节协调发展的消费。

4、和谐消费模式是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和达消费

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根源在于人们拥有的太多或太少,只有在合理的人际消费关系框架下,才会有自然生态的详和安宁。在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之间,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应该公平地分享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承担生态成本。发达国家的消费不能够以经济全球化的途径转移本国的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给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结构要与欠发达地区的消费结构达成优势互补,着眼于双方的长远整体利益。

5、和谐消费模式是不同代际人类的和处消费

在自然资源上,现在多消耗每一单位非再生资源,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将要少消耗同样多的非再生资源,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破坏了其再生性,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不能再开发利用了。和谐消费模式注意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减少有毒材料的使用,给后代人留下更多的物质条件和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这既关乎消费的公平性,又涉及到消费的可持续性。

6、和谐消费模式是以人为本的和爱消费

和谐消费模式强调增减结合、质量兼顾、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协调发展,以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它既不是过度消费也不是消费不足;既反对禁欲主义贬抑消费,又反对享乐主义张扬消费。它并不反对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消费,它倡导的是节制欲望的健康理性的适度消费。它将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求人们正确选择真正适合自身真实需要的消费品,按照有利于自己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创造力充分而自由施展的要求进行消费,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与改善消费结构。通过和谐消费,提高物质和精神消费的层次与质量,优化消费结构,提高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比重,有利于实现人的丰富需要,体现人的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世英: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4).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然而,消费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营造良好、和谐的消费环境,实现消费和谐,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予以密切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消费和谐的重要性

1.消费和谐,有利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各方面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协调发展、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人的社会关系(个人与人类、个人与集体和个人自身内部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最具体地表现在人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上面”。所以,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消费角度说,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兼顾生存性消费、享受性消费与发展性消费三个方面。这些消费需要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出发点,而且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目的和动力。因此,通过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建立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和更加美好的生活权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经济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全面发展就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可见,提倡消费和谐,实际上就是提倡消费者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社会发展与消费者发展的和谐,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消费和谐有利于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是一个重大课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消费和谐正是对人类社会的未来负责。

要消费就必须有丰富的消费品,要生产消费品就必须有各种经济资源。这就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就在于为人类生产出更多的生存资料和消费资料,这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未来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这就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也就节约了社会劳动,同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3.提倡消费和谐,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增长作为基础。只有经济增长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是GDP的增长水平。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即消费本身作为经济增长的一部分。消费使产品的价值得到实现,从而增加国民收入;一是消费通过对投资的间接作用,拉动经济的增长。消费增多意味着需求增加,需求增加促使供给增加,供给的增加必须改变生产规模,扩大投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提倡高积累、低消费,造成了最终消费率始终偏低,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提倡消费和谐,使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消费率偏低的局面,使国民经济的运行由主要靠投资拉动变为靠消费增长拉动。

二、消费和谐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事事离不开消费。任何一个消费环节或过程出了问题,其影响范围之广、之深都是显而易见的。人们的每一次消费,都在检验着我国的消费环境,都在考量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同时,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和谐状态也会影响社会安定与经济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消费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我国的消费领域,和谐是主流,成绩是主流。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比较普遍,不和谐的音符还大量存在,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环境不和谐

(1)涉及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等消费问题日益突出。

自从河北石家庄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问题曝光后,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沸沸扬扬的“红心鸭蛋”风波使不少消费者谈“蛋”色变,以及近年来出现的“问题奶粉”“福寿螺”“瘦肉精”“齐二药”“欣弗”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断涌出,折射了我国目前在食品、药品以及与老百姓生命健康相关领域的消费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不仅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损害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诚信消费体系缺失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要求我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消费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诚信体系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而当前我国诚信缺失的现象相当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制假售假、虚假宣传、广告欺诈等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大力倡导讲诚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诚信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接二连三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以及部分产品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现象屡禁不止。如何有效的从源头上杜绝制假售假、虚假宣传、广告欺诈的再次发生,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诚信体系,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不仅是构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要求,对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大意义。

2.不理性消费日益凸显。

(1)奢侈性消费及攀比消费蔚然成风。

所谓“奢侈性消费”就是超出人的生活必须的消费行为,是一种和人的生存没有必然关联的消费活动。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认为:不能“仅仅将消费看作是生产过程的顺理成章的结果” 。因为“在现阶段,当代西方社会中符号产品的过剩、文化失序与分层消解(其中某些东西被贴上了后现代主义的标签)的倾向,表明文化问题已经凸显,它为我们对文化、经济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行概念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启示”迈克・费瑟斯通的这种思路为我们分析现代奢侈性消费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一角度切入,来认识奢侈性消费的本质。

消费在现代社会里已经异化成一种文化表征,所有的消费品也都异化成了一种符号,消费者不是在消费商品,而是在消费符号。在这种消费心里的支配下,我国的奢侈消费、攀比消费蔚然成风。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的现象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引起社会高度警觉。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要求我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对倡导勤俭节约社会风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消费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

在我国铺张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一些人认为现在收入多了,消费应该提高,甚至认为大手大脚才能表现现代化消费的时尚。最近这些年,“一次性消费”用品轰轰烈烈地走进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种消费的实质是迫使仍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对象被迫退出消费过程,作为废物被抛弃。这些现象是与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相违背的。我国具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思想史上,持节俭消费观的思想家和学派数不胜数。荀子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法家的韩非说:“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道家的老子信奉“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消费观,指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并告戒人们要安于自然赐予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节俭一直是社会倡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古希腊哲人德漠克利特也提出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乐加强。在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和奥占斯丁都认为过度富有是一种罪恶。加尔文教的教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清心寡欲。从历史上看,节俭消费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三、构建消费和谐的对策

构建消费和谐的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它必须符合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和谐社会的目标消费模式;其二,它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规范消费运行的基本准则。因此,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树立一种可持续的消费观,选择符合我国国情,健康、文明、节俭的消费方式,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1.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实现消费和谐的前提

消费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现时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信心和消费需求。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人们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既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是实现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谐的消费环境是创建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不可或缺的条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素质、人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向往幸福、美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享受文明、健康、和谐的消费方式,是广大消费者的共同愿望。然而,实现这一愿望有赖于良好的消费环境。在消费对象质量低下、消费场所缺乏安全感、消费文化充斥腐朽、愚昧、落后的东西的情况下,人们想文明、健康、科学地消费,也只能是“乌托邦”!。因此要想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真正实现消费和谐,这就要求以法制为保障,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立法工作,各级职能部门加大对消费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

2.培育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及消费文化,是实现消费和谐的保证

培育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做到即坚持传统消费美德,又接受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提供的健康消费资料和消费服务,不断提高自身情趣和素质,实现自身消费的科学、合理、适度。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恩格斯早就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只有把文化渗透于消费环境之中,这种环境才是高质量的。我们在前面也谈到:破坏生态环境,搞乱社会环境,都是反文化、反文明的。我们要培育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也就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环境。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并对不合理和不合国情的消费文化加以引导。加强消费教育,正确认识西方的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并克服讲排场的消费习惯。通过新闻媒体,不断提高公众的资源危机意识和节约意识,建立浪费可耻的价值观,从而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构建面向全体公民的更为公平的适度消费观,实现消费公平。

3.加强宣传教育,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和谐诚信体系

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而消费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和谐的诚信体系,应加强对消费者及生产者的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推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诚信体系。一是要扩大舆论宣传。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新闻媒体,加大消费诚信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诚信意识,努力形成消费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共识和理念。二是要加强宣传培训教育。积极组织开展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消费诚信体系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引导企业制定消费诚信准则或规范,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道德义务和职业操守,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使经营者的诚信行为变为自觉和习惯。三是要严格消费执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各种欺诈、价格串通、低价倾销、牟取暴利等各种失信行为,公开曝光不诚信的反面典刑,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加大诚信违法成本,使失信者在经济上受亏、信誉上受损,促使经营者增强法律和诚信的自我约束力。

总之,要改善消费环境,使广大消费者放心大胆消费,必须加强法律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全力倡导遵守社会公德的公民意识,倡导诚实守信的消费和谐理念。加强消费行为双方的道德规范的制度建设,坚决摒弃和消除职业不道德、集体不道德行为及非理性消费行为对消费环境的损害。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消费和谐环境,真正实现消费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N]2006年10月19日

[2]尹世杰选集:第2卷[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4]《荀子・天论》

[5]《韩非・显学》

[6]《老子・六十七章》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3)

一、消费主义实质及其表现

消费主义是一种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与一般消费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消费。而是为了永远无法满足的贪婪和欲望而进行无节制地占有。这是消费主义的实质所在。具体表现为:

(一)浪费性消费空前盛行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不是建立在满足需要基础上的消费,而是大大超出了人的基本需要,具有明显的奢侈性、浪费性。就消费品的过分包装而言,从出售的食品、饮料、药品、服装到大件的家用电器,一切用品的包装都越来越讲究了。这些花样翻新,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包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加重了环境负担。

(二)盲目消费有增无减

受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人们把能够消费、高消费和超前消费视为正当和善的,给予道德上肯定性的评价。消费水平的高低成为判断善恶是非与荣辱正邪的标准。所以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往往表现出非理性和盲目性,他们并不知道消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消费不再成为目的,而购买和促销成为目的,随之以商家大打广告战,大造舆论声势,人们被新广告、新产品、新包装、新式样牵着鼻子走,追时髦、赶新潮成为人们的主导消费观念。

(三)高消费泛滥成灾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和丰富而健全的商品市场。资本主义追求最大利润的经济行为使高消费的生产与盛行成为必然。人们需要什么。“经济人”便会根据人们消费的需要,生产出丰富多样的产品,这反过来又刺激了消费,生产高度发达,高消费成风。与之相适应的是,资产阶级提出了“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是好事”的美学意识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的伦理观念。这样高消费现象就在整个社会出现了,穿高级名牌时装、坐高级轿车,抽高级香烟,用高级化妆品成了时尚。

(四)倾斜性消费不容忽视

消费应当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一旦基本物质消费需要得到满足,精神消费就决定了人的生活质量。马克思说过:“对于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说来。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重要。”而消费主义却把消费者引向崇拜物质的方向上,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比例不对等,形成倾斜性的消费结构,这使人陷入了在异化消费中认识不到自己真正需求的境地。使人成了消费机器。很显然,这种片面追求物质消费的结果必然造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相对低下的精神状态。在这种倾斜性的消费结构的影响下,人们把人均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的多少与用外部自然力代替人的生理功能。作为评价生活水平高低的终极尺度。

消费主义所到之处,虽然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资源过度开采也接踵而至,严重制约看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消费主义引起的伦理困境

消费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层次。一方面,消费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又依赖于消费,消费是经济运行的前提。对于保证经济平稳有序运行而言,消费就有个“度”的问题,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消费主义却全然不顾这些,只有一个理念――消费,而且是追求高消费、奢侈消费。因此,消费主义的实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必然带来诸多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消费主义危害自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消费涉及到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以及取得资源的方式,同时还涉及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从现有环境资源的情况看,学费主义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主要表现有:第一,加速资源的消耗,同时破坏生态平衡。消费主义的盛行同人口大量增加一样,造成有限资源的加速消耗,增加对资源的压力。第二,消费主义为消费而消费,使得人均消耗资源量急剧增加,再加上人口的增加,这就使得资源总消费量按几何级数增长,产生出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加速了环境污染。第三,破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消费者的需求刺激了对珍稀动植物的猎杀、采集,会导致更多的动植物灭绝或处于濒危状态。

(二)消费主义导致人类代内消费和代际消费的不公正

消费主义从消费性质上看,是一种不公消费,它包括代内消费不公与代际消费不公。代内消费不公包括穷人与富人之间消费不公。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富裕者消费过多资源,就意味着贫穷者消费较少资源。在拥有全球人口1/4的工业国家,消费着地球上40%~60%的各种资源,排放了占总量2/3的二氧化碳,3/4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同时。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不平等贸易,廉价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或在他国建厂等途径把其本国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转嫁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另外,消费主义还导致代际消费不公,迅速耗竭的资源和加剧的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当代人提前消耗了本应属于后代人消耗的资源,会给后代人的生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消费主义导致价值观危机,严重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消费主义社会中的人把人生的目的及价值实现都归结为物质消费,必然导致对精神文化的忽视,丧失辩证思维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认为自我价值只是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否定人的内在价值,人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丧失了道德信仰和能动创造性。再次,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人们越来越重视赚钱和享受。而忽视德性、品格以及指导人全面发展的哲学智慧的培养,导致人的道德水准逐步降低,人的智慧也为物所累呈现退化趋势,人的综合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我们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但价值观的危机可能是我们面对的最深刻的危机。我们只知道以疯狂的消费来满足感性的欲望却根本不想,也不愿意去想这样做是否真的感到幸福、进步,是否真的对人有好处,应当以什么样的尺度去评价所作所为。如果我

们在这些问题上没有一个深刻的反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三、抵制消费主义,建立可持续消费伦理

消费主义及其生活方式,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伦理。为此,需要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转变。

(一)在制度安排上,转换消费主义的经济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如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新的经济核算制度,将传统的GDP改变为绿色GDP等:可以说,制度的转变是能否克除消费主义的关键所在。

(二)在文化层面上,积极倡导建立一种持久的文化

这种文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对家庭和社群活动的支持,对艺术和创造的追求,对教育和学习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欣赏,因而也是一种能够持续无数代人的生活方式。能否建立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人们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固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有越来越多的人摈弃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并不要求人们变得大公无私,仍然可以合理地追求自我利益,但如果人们的偏好不再是物质主义的,那么物质需求将会大大减少。如果人们不再注重用物的形式来标识自我价值,地球的生态压力便会大大减轻。相信只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过度消费对于环境、对于幸福的无益,就能够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上导向物质的简朴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的退步,或是大幅度的失业,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事精神活动的生产。

(三)必须用可持续消费伦理的观点对消费主义进行重新评价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4)

一、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表现

大学生的消费从整体上看,表现出自律、节俭的主流,但是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的情况。

(一) 超前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文化不断的变迁。大学生的消费也逐渐受到社会上的影响,“超前消费”的热潮开始逐渐的兴起。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甚至已超过一般的上班族,为了一些所谓的面子,攀比、追求时尚、感情投资等,买一些自己根本承受不了的商品。

(二) 过度消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青年时期,希望通过前卫、时尚来向众人展现自己的个性、青春和活力,同时时刻关注时尚潮流,唯恐自己落后于潮流。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消费频繁,根本没有理财意识,无节制、无计划的进行消费。据调查显示用于购买时尚的衣物、网游花费、旅游、电子产品等消费品时,大多已经超出了自己可承受的支出范围。

(三) 炫耀消费。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有时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只是想用自己的高消费,奢侈品消费行为进行炫耀。他们的穿着打扮无不是当下最流行和新潮的款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享受别人的羡慕与恭维。更有甚者,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手机、电脑等一般的电子产品,而是开始选择层次更高的汽车消费。当下,开着名车上学已经屡见不鲜。

(四) 情绪化消费。一些大学生的生活极其空虚和乏味,以及一些学生找不到合理的情绪宣泄渠道,致使他们将消费作为弥补空虚的手段。特别是对于女同学,她们天性就喜欢购物,更是把购物当做一种消遣和排解寂寞的途径。当她们受到挫折和和伤害时,就把疯狂购物当成发泄情绪、伤财不伤身的最好方式。

(五) 享乐主义消费。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也涌进我们的国门。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思想糟粕的影响,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把对物质欲望和感官欲望的追求和满足作为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唯一目标。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消费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

二、 目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

当前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虽然与大学生自身脱离不开关系,但这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引导、学校的教育有关。

(一) 大学生自身消费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晚期,自我意识显著增强,最自我关注日益强烈,渴望给他人以美好的印象大学生在消费时具有从众性、攀比性、时尚性、个性化等心理特征。作为社会的潮流群体,在消费的时候总是有意或无意的受到时尚因素的影响,追求品牌,信奉物质是快乐的源泉。同时,因为攀比性与从众性的心理,另一些自信心较弱、自尊心较强的同学很难在消费时再保持着冷静,因此做出一些超出自己实际承受范围的不理智消费。

(二) 社会上的“拜金”、“享乐”主义风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思想糟粕也随之进入我们的国门,是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浮躁的风气,即轻视精神重视物质。是一些,鄙视理想,崇尚实惠。这股社会风气冲击了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穿讲究样式,吃讲究营养,住讲究宽敞,行追求豪车,用追求品牌,充分展现个性。即时消费、现实消费与贷款消费渐成趋势。

(三) 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虽然受高等教育的熏陶,具有理性的思维,但受到社会经历和年龄因素的局限,他们还不具备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的能力,因此需要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同时,教师在教育中对消费教育的引导不够,对学生缺乏管理钱财、计划钱财的教育,大学生陷入非理性消费的泥潭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 家庭消费教育的缺失影响大学生的消费

家庭消费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一个家庭的消费都有其自身的消费习惯、理念和特点,而处于这种生活环境中,家庭特色的消费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才的心愿异常迫切,只重视其智育发展,很少让孩子了解家庭中的经济情况,参与家庭的消费活动,造成了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

三、 应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主要对策

目前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仅加重了将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家庭内部之间的关系,而且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滋生,影响其全面的发展。因此急需给予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大学生自我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

正确认识和了解金钱,养成科学的理财习惯。坚持每学期、每月建立开销预算,以防止消费的无计划性。在消费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明确消费标准,理性进行消费。同时,在消费中应当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坚持消费适度原则、计划性消费原则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加强社会对大学生的引导

大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青少年。主流媒体应当利用自身的号召力,引导大学生建立绿色消费观和科学消费观念,同时也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腐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侵蚀,反对当下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从高校周边的小环境来说,学校和政府应该通力合作惊醒清理和整顿,坚决清除一些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诱导因素,还给大学生一个学习、休闲、生活的理想去处。

(三)学校应加强消费观念的教育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5)

在文艺消费中必须处理好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整个社会的消费和个体消费的关系。处理好整个消费系统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协调。从推进文艺生态建设的高度去规范和规划个体的文艺消费和各种层次、类别文艺消费的比例关系。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整个社会的消费,都要处理好目前与长远的关系,不能因目前的享乐损失长远的利益,目前的欢乐不能以损失长远的幸福为代价。处理好经济增长、利润增加与文艺事业内涵发展的关系,使之和谐协调,促成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个人与全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个别生产者与整个社会利益的关系。发展推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公益性文艺消费。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6)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深层基因,人们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文化内容的反映,价值观尤其体现着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们相互影响,交融互渗。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它是多数人民所认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的集体表征并对整个社会成员起着约束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化不断地加深,更关注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的消费主义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消费主义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满足被刺激起来的且不断膨胀的欲望所形成的“虚假需求”,从而中学生在这种“欲望循环”中对商品背后的西方价值观的认同并且进行效仿和实践。因此,探究消费主义与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弄清消费主义是如何影响中学生价值观,既是对当代中国改革深化的认识和思考,又是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中学生价值观现代性的审思和理解。

一、消费主义以其符号性、占有性、诱导性对价值观发生作用

消费主义通过自身的符号性、占有性和诱导性对大众群体的消费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消费主义的符号性导致物质主义

消费主义的符号性是指对商品象征意义的消费,大众群体在商品消费的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那些能够体现他们自身声望、个性特征、社会地位以及权利等带有一定象征性意义和概念的商品,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正如波德里亚指出的符号价值,商品不仅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具有符号价值。大众更推崇的是能够体现商品交换价值的社会生命和符号价值的文化生命,这样的追求可以显示出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主义必然会导致大众的“物质主义至上”的价值观,认为生活质量高和生活幸福的象征就是追求“符号消费”。

(二)消费主义的诱导性衍生享乐主义

消费主义的诱导性是指诱导人们通过模仿上一阶层对物质的占有的行为,也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被得到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促使低收入的阶层向往高收入的阶层的消费模式,让他们只看到高收入者轻松、愉快、安逸的享受生活的模式,而忽视了高收入奋斗的过程,从而人们易产生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在这样的诱导下,我国很多中学生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尽管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并没有落实到实践生活中,最终成为了幻想。

(三)消费主义的占有性滋生个人主义

消费主义的占有性是大众对物质过度的消费或占有来满足自己炫耀和攀比的需要,并不是从现实的需求出发,仅仅是纯粹地满足“你无我有”、“你有我多”的占有欲和幸福感。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对物质的占有是无法满足的,因为人们对占有欲和满足感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这样就给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每当面临道德的选择,他们只会考虑自己,而不顾及集体和社会的利益。

综上来看,消费主义以其符号性、占有性、诱导性的特征不仅是给他们提供了如何吃、穿、住、行等基本的消费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的培养,最终消费主义对中学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主流信仰缺失、道德行为失范和集体责任感缺失这三个方面。

二、消费主义影响下中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被更加的重视。作为正处在价值观养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他们更需要对主流价值的认可,但受消费主义影响,他们认为:物的消费是衡量人的价值、社会地位与生存意义的准则,物质生活的富足被视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和幸福的象征;消费不再只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个必要环节,而是人生的根本意义之所在,是一种以物质享乐主义为取向的人生哲学和生存态度,必然引起价值观追求的偏差。

(一)片面追求“物质化”学习成绩至上:主流价值缺失

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按照国家教育目的,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思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多数中学生仅以追求学习成绩至上为自己的目标,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家长就会满足他们对商品物质的追求,可以购买最新的商品,如苹果手机、平板电脑。他们追求学习成绩是为了实现他们对物质的占有,从而满足自己虚荣心;而不是从自己兴趣、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健全人格出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以功利性的价值观为导向,而不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行为取舍的标准和出发点是能不能获得物质的利益,而不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这种纯粹性成绩至上的选择,又会有多少理想信念的因素存在于其中呢?它必然消解着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尤其忽视了自己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同时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关注度。把原本一个靠德育为先,培养四有人才的中学生变成了一个只懂得学习成绩至上的人,这种信仰的庸俗化、物质化与社会主义现实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二)私欲掩藏下的个人道德认识不足:道德行为失范

价值观的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表现、社会现象的行为是否合理的看法。人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一方面反映了积淀于其内心深处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追求,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起着导向性作用,对生活目标和生活态度有影响。消费主义的盛行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受到强烈的冲击,而与物质主义相联系的思想意识却得到人们的自觉认同。中学生视勤俭为寒酸,视奢侈为气派,表现出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等不良倾向。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他们更多地接近穿着名牌的同学,对生活节俭的同学嗤之以鼻。每逢同学生日聚会,他们大搞攀比之风,大肆招待同学进出昂贵的场所,炫耀自己的地位。甚至一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的占有,一味地放纵自己,偷抢别人的财物,最终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三)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责任感缺失

消费主义所强调的:追求物质主义,盲目地满足自身的利益追求,通过对各种各样商品的消费来最大限度地表达自我、展示个性。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个人是本位,只关注自身喜好,这是一种以追求个人满足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文化,集体、社会较少的被考虑到。班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单位,它是中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和道德品质的直接环境。但由于中学生的行为方式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他们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孤立地存在于班级体中,常常不顾考虑其他同学的感受。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个性明显的学生只顾着自己感受,会突然大喊大叫,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学习进度。

三、应对消费主义,培育中学生价值观的方法

通过对文化与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和消费主义是如何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消费主义通过物质至上、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对中学生的主流价值信仰、道德行为和集体责任感的认知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提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生教育的指导地位、以知行统一的方式加强实践探索以及重塑集体责任感的方法来培育中学生的价值观,从而消解消费主义的影响。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在我们中学教育教学过程,学校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起来,尤其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编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工程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学生进行系统而卓有实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从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至上的功利主义转向自我崇高价值的实现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强调学习成绩只是我们学生追求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做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思想积极向上合格的中学生。

(二)践行知行合一,加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知行统一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实践准则,所以我们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熟记于心,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要在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以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中学生志愿者活动等实践活动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汇到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中学生由价值观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转变。

(三)重塑中学生集体责任感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中学生肯定是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的人。当个人的集体责任感被以个人为中心所占据的时候,许多中学生便丧失了集体的归属感,做出许多同集体利益相冲突的行为。因此重塑中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帮助学生正视自身的个人价值同集体价值关系,加强学生自我的价值反思,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第一,德育教育者可以根据时代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在班上进行宣传,让学生对榜样产生倾慕之情,及时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提高学生的修养。第二,德育教育者也可以经常活动如班级大合唱、辩论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加深集体有归属感。最后,教师要全面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定期和学生谈心,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整个班级体当中,增强集体凝聚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消费主义的认知,消除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从而做出对集体有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4.

[2][法]波德里亚.林志明,译.物的体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3][美]弗罗姆.关山,译.占有还是生存[M].三联书店,1989.

[4][美]亨廷顿. 周琪,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10.

[5][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6][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 2000.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7)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97-03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低碳消费是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和绿色消费理念的进一步延伸,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当我国正在加紧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时刻,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不断为建设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做出表率,作为传播思想引导潮流的重要群体,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消费的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低碳消费概念与意义

1.低碳消费的定义

低碳消费,其实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当我们学会用碳排放来衡量消费与生活方式健康与否时,低碳生活就开始了。低碳消费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换句话说,低碳消费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由于“低碳程度”不同,涉及的具体内容也各异。在目前我国社会条件下,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一是“恒温消费”,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转型,形成生产力发展新趋势,将扩大生产者的就业渠道、提高生产工具的能源效益、增加生产对象的新价值标准。[1]

2.低碳消费的意义

当前,以消耗大量能源、破坏环境、影响健康等为代价的“过度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一次性消费”和“豪华消费”不断升级。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1月11日最新公布的中国十年官方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2]除此之外,各级各类公共部门还存在巨大浪费现象,如公车私用、形象工程、建造豪华办公大楼和宾馆、会议过多等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现象明显,但这些现象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尽管我国在低碳消费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中青年消费群体的低碳消费理念接受程度较高,但大多数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城市和农村。部分地区的宣传教育还停留在口号宣传上,缺乏低碳消费理论和知识的普及。民众在消费偏好和行为上,普遍追求以数量为主的高消费、一次性消费;在消费价值观上,追求象征意义的炫耀性消费等。近年来,国家通过推行“无车日”、“熄灯一小时”、“无纸化办公”等活动,提高人们的低碳生活意识。在很多大学校园也开展了“低碳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学校”、“绿色校园”的活动,希望从广大青年入手,培养年轻人的环保意识。低碳消费,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培养低碳消费的意识,对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就会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推广低碳消费模式,不仅是推动我国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

二、90后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调查

1.90后大学生特点

如今,“90后”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力量。他们普遍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受教育条件更加宽松,生活环境更加开放,但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漠;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有着强烈的个体意识,思想较为复杂,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选择自身信仰的过程中尚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们的知识更为多元,有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为频繁的交流机会,但他们同时又很脆弱,缺乏挫折教育,一旦受挫很难恢复;他们个性更加张扬,充满激情、勇于尝试、表现自我毫不掩饰,反叛意识更为强烈,但也突显出了一些心理问题,不善于和他人共处,习惯一个人解决问题。这样一群“90后”大学生,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追求迅速推向“90后”时代,也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建设推向一个新的转折点。

2.对90后大学生低碳消费意识的调查

目前人们对90后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有一些共同的认识,比如:流行AA制,热衷于购买电子产品,喜欢网络购物,使用信用卡,团购产品,等等。本文为了更好地调查90后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识,于2010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西某高校在校90后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55份,其中女生178份,男生177份。采用SPSS13.0软件,利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主要有:

(1)对低碳消费模式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51.3%的学生认为,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会享受到更加自然、舒适、健康的生活;24.8%的学生认为,低碳消费会促使城市化发展与时俱进,改变思路;19.2%的学生认为,低碳消费会促使公众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仅有4.8%的学生对低碳消费带来的影响尚不确定。可见,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识普遍比较高,认同感较强。

(2)对学校限电的态度。分析结果表明,62.3%的学生对学校宿舍采取的限电措施表示支持与理解(其中,女生128人>男生93人);29.9%的学生表示不支持(男生66人>女生40人);7.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男生和女生对学校限电的态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3,P=0.001)。女生对学校限电表示更为理解。

(3)对使用一次性饭盒的态度。分析结果表明,73.5%的学生表示尽可能不用一次性饭盒,15.5%的学生表示从来不购买一次性饭盒,11%的学生表示经常使用。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一次性饭盒的危害有较为清晰地认识,而且能够主动放弃使用,环保意识较强。秩和检验结果也显示,不同性别的一次性饭盒使用频率和对禁用饭盒的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5,P=0.043;X2=14.002,P

(4)对废旧电池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60.8%的学生将废旧电池扔到垃圾箱,33%的学生回将废旧电池留存等待回收处理,6.2%的学生表示随手扔掉。从上述结果可见,大学生对废旧电池的合理处理是有初步认识的,但可能由于电池回收不便利、不及时,导致多数学生将废旧电池与普通垃圾采取了同等对待的方式处理,未能采用更为低碳、更为环保的方式,这也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废旧电池的处理,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5)生源地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的90后大学生相比,有些许差别。城乡学生对学校限电态度不全相同(X2=25.266,P

三、对培养90后大学生正确消费观、价值观的思考

从上述调查可以发现,90后大学生消费观、价值观的形成要受到家庭环境、社会发展、学校教育、个人因素等影响。如何在学校教育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成为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

1.家庭、社会、学校多方联合打造合理消费环境

90后大学生尚处于心智不完全成熟的阶段,不能要求孩子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家长、教师、社会都应提倡并自觉做到低碳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应提高公众参与度,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大众消费环境,创建节约型社会。应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倡导健康、合理和文明的消费观念。应为大学生健康消费观、价值观的养成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通过低碳消费培养9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在我国倡导低碳消费,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应从诸如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废物回收利用等小细节的养成着手,教育大学生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针对大学生多元化的消费模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号召他们适度消费,反对高消费、超前消费以及盲目、攀比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消费意识和科学的消费观,从而改善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

3.低碳消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主体,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通过实践传播给学生。通过生活中真正减少碳排放,做到绿色的、健康的消费与生活。既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生态,体现了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90后大学生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消费观、价值观,通过学习充实自己、通过实践提升能力、通过健康低碳的生活感悟生命,实现自我,体现价值。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正处于心智不完全成熟的成长期,他们如何成长以及成长为具有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人,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90后大学生是传播低碳消费理念的生力军,他们刻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极强的实践积极性,只有高校、教师、学生三维一体相互协作,共同将低碳理念贯彻深入,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培养出一批批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现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论低碳消费方式[N].光明日报,2009-05-05.

[2]中国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的隐忧[EB/OL].finance.省略/cj/2012/01-16/3606425.shtml,2012-02-26.

[3]吴琪.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

[4]尚玉峰.8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浅析[J].商业营销,2009,(4).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9)

[关键词]

礼品;礼品消费;消费特点

1.礼品定义

(1)礼品的概念及范围

礼品,顾名思义,即送礼的物品。韦氏20世纪大词典把礼品定义为不图补偿自愿捐赠给别人的任何东西。由于国家、民族、文化、送礼者不同,送礼的风俗也习惯不同,因而礼品也没有特定的范围。广义的礼品范围,衣食住行可以无所不包,从高档的物质型的珠宝首饰,到平时中国人最常送的烟酒糖果保健品,以及基于文化精神内涵的书籍音像电子制品。

(2)礼品的产品层次特点

作为特殊产品的礼品,其产品特点与普通产品不同。营销大师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把产品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增加了顾客更多的价值,它们构成顾客价值层级。依此为:核心利益层:顾客真正购买的服务或需求;基础产品层:产品的基本形式;期望产品层:购买者购买产品时希望得到的;属性附加产品层:增加的服务和利益潜在产品层:将来可能会实现或转换的利益。作为礼品的产品,由于其使用者和购买者的割裂,购买需求和使用需求是不对等的,购买者的需求不是产品的本身属性而是赠送产品后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是从礼品接受者得到礼品后的反应中得到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礼品的核心产品是无形而多样的,因购买者和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

(3)我国礼品发展的几个阶段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基本的做人准则。在现代社会,礼品更是人们传递感情的纽带,也是企业宣传促销公关的基本载体。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国外交流的深入广泛,我国的送礼习惯也随着发生变化。进入21世纪,人们的送礼观念越来越和国际社会接轨。个性、时尚、富有文化品位的礼品成为礼品市场的宠儿。精美时尚的办公文具、设计别致的工艺精品、豪华典雅的茶具都可成为送礼佳品,中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礼品时代。

2.礼品消费的几个特点

礼品消费相比于一般的商品消费来说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首先要给礼品消费做好定义。在这里我们将“礼品消费”定义为送礼者购买礼品并将其赠给受礼者的过程。“礼品消费者”是指这一过程的主体,即送礼者。当送礼者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实施购买行动以及将所购商品赠与出去之后,消费过程基本结束。如果再延伸一些的话,可以加上受礼者接受礼品之后反馈信息给送礼者的过程。受礼者反馈的信息和送礼者期望受礼者的反应状况相符程度可以视为礼品消费者的满意度。相符程度越高则满意度越高。例如,送礼者希望受礼者在接到礼品后的反应是意外的。如果受礼者表现出来的确实是意外的,与送礼者的期望一致,这时礼品消费者对所购商品是满意的;如果受礼者表现出来的是非常意外超出送礼者的预期,这时礼品消费者对所购商品是非常满意的;如果受礼者表现出来的是毫无意外,也无情绪波动,那么这时礼品消费者对所购商品是不满意的,这也许与商品本身无关,但消费者会将其主要归咎于商品本身。

综上所述,与一般商品消费相比,礼品消费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购买者与使用者

一般商品消费的商品购买者与使用者是基本一致的,商品购买者是商品使用者,购买的商品主要供自己使用或者供家人使用,这里家人可以纳入消费者自身的范畴。而礼品消费者的购买者肯定不是自己直接去消费产品本身。所购商品的使用者是送礼者,很明显,购买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礼品购买者将所购商品亲自赠与或者提供给家人赠与受礼者,从而受礼者得到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礼品消费的目的

消费基本目的是满足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一般商品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生理上的需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这尤其体现在物质不发达的社会时期。在日益发达的今天,它在满足心理需要也日益显著,但是一般商品消费在满足心理需求上与礼品消费是有很大不同的。一般商品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大需求,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所拥有的商品,来传递相关信息,并给自己张贴某种易被公众辨别的阶层标签。通过所拥有商品的某个属性来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和能力。礼品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送礼人的社交需要,送礼人通过赠与所购商品,来与受礼者实现良好的沟通交往,向他人传递友好信息,进而维持和增强其与受礼者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

(3)对礼品的处理

在一般商品消费过程中,购买的最终处理是使用产品,获得其使用价值,在使用中消费产品。在礼品消费之后,产品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送礼者在送礼之后完成了礼品消费过程,而受礼者对礼品的处理却不仅仅是直接使用产品,还有其他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个是将其转送给其他人,另一个是将其卖给礼品回收店。受礼者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法要根据礼品的特点和自己的需要而定。

(4)消费受社会环境制约

社会消费环境对于礼品消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因为消费者和受礼者都要受到这样一个大环境的影响, 在对待礼品的选择态度上会与大环境趋于一致, 况且为了维持关系, 送礼者也可能会“打肿脸充胖子”——赠送高于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礼品, 在对受礼者偏好把握不足的情况下消费者也会寻求与社会潮流的一致,这样就不会因为送错礼而“弄巧成拙”。所以, 现在消费者在礼品选择上更多的是考虑追随潮流。

参考文献:

[1] 江林主编.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10)

关 键 词:消费者合同;信息均衡;知情权。

On Realization of Balance of Information in Consumers Con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ivil LawAbstract:Consumers should use the fraudulent theory and businessmen should be required to carry out theinformational obligation in some contracts, 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information inconsumer contracts between the consumer and businessman, but that can not thoroughly solve the problemof the imbalance of information. There should be an improvement over the remedies after the damage, and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umer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suit. Great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which should include the general informational obligation ofbusinessmen and the information in some particular contacts, and however, all of them need theintervention of the public power continually.

Key words:consumers contract;balance of information;right to know.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均衡针对的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力图通过行政、司法、立法多种手段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均衡,从而保护消费者利益。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均衡有着复杂的发展过程。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消费者应当主动获取消费信息,经营者没有提示和告知的义务,这种方式称为“买者自慎”。如果消费者因经营者的欺诈、未对格式条款说明等情况而遭受损失,只能自己承担,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充分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变得日益重要,国家力量逐渐介入,首先受到限制的是各类欺诈行为,在保护方式上以事后救济为主,并辅以高额的惩罚性赔偿;其次对于格式条款则采取了有利于消费者保护的解释。国家力量的介入改善了消费者的处境,但国家力量主要在于事后救济。资本的贪婪使事后救济体系在发达国家一再遭到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实现信息获取的均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在一些领域进行更有深度的干预,要求经营者负有重要信息告知义务。现代经济不仅有交易当事人的直接接触,更少不了各种中间人、中介机构,他们掌握着大量的信息,消费者须要从他们掌握的信息中评判是否与某个经营者交易,有第三人的好处显而易见,当然不利之处也同时产生,第三人的不实信息造成的危害并不比经营者差,因此保障第三人告知信息的真实性成为各国都关注的问题。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个时代,消费者处于绝对的弱势状态,经营者及其经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如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消费者根本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揭开面纱。如何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实现信息均衡,应当成为被关注的问题。实现消费者合同中的信息均衡应当是多头并举,但本文仅从民法角度,为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均衡的实现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案。

二、当前实现信息均衡的路径及其评析。

尽管实现消费者合同中的信息均衡有着复杂的背景,但国家介入的深度和广度的持续增强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根据国家干预方式的不同,对国家因虚假信息导致损害发生后的介入,可以称为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对国家强制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使其预先了解的方式,可以称为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被动的事后救济和主动的事先预防两条路径的综合作用是当前各国实现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的主要方式。

1.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

信息提供者主要有经营者以及第三人,不论是经营者还是第三人都可能对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产生欺诈。为了更好地发挥事后救济路径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作用,在制定法中对于可能构成欺诈的因素予以明示成为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欧盟《2006年关于误导和比较性广告的指针》中对于误导性广告须要考虑的因素予以明示;在法国的《消费者法典》第二编商业实践行为(commercial practices)中对于误导性行为明令禁止;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消费者法律救济法》中对于欺诈行为明确规定。

在法律适用上,德国主要是通过运用民法典中对于错误以及欺诈制度的规定来实现事后救济。一方当事人在向相对人进行意思表示时,如果表示的内容发生认识错误,表意人可以主张撤销,但要向相对人赔偿由于对其信赖而支出的信赖利益(消极利益),但信赖利益不超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预见的履行利益。欺诈则是由于相对人或第三人诱导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并由此诱导而作出意思表示,表意人可以主张撤销,受到欺诈之人可以主张缔约过失责任(对方有过错)。在欺诈中还存在着第二种情形,即相对人沉默,沉默一般不构成意思表示,除非双方之间有特约。在相对人沉默的情形下,如果相对人有告知义务,则因其未履行告知义务致使对方陷入错误,并基于此错误作出意思表示,从而构成缔约过失,表意人可以主张撤销。在法国法中如果利用了沉默使对方陷入错误而不告知,则构成法国法上所说的“被利用的错误”[1]。

在英国和美国主要通过“误述”

(misrepresentation)制度加以解决。误述理论可以概括为“一方当事人不得对另一方当事人作出任何虚假的陈述,从而诱使另一方当事人与之订立合同”[2]。在这些国家一般不认为告知是须履行的义务,如果是主动告知则须要清晰明确,否则就要承担责任,因疏忽未能明确告知不能作为免责条件。同时沉默不能视为误述,除非行为人有向对方当事人告知的义务[3]。

2.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

经营者告知义务是实现信息均衡的主动性措施,通过法律规定或判例确定经营者对其经营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信息应当采取明示的方式使消费者知悉。不论是一般性的先合同告知义务还是经营者的告知义务,如果妥善地实施都可以稳妥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实现信息均衡,促进合同的有效履行,但经营者告知义务与一般性的先合同告知义务还是有区别的。从性质上看,经营者告知义务应当是法定义务,而一般性的先合同告知义务则不一定是法定义务;从适用范围上看,一般性的告知义务是先合同义务,而经营者的告知义务则是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合同义务均可[4];从责任角度看,一般性的告知义务产生的是缔约过失责任,而经营者的告知义务则可能产生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后合同责任;在实现方式上,如果消费者请求经营者履行告知义务,经营者必须履行,而一般性的告知义务则不会有这样的要求,只要是一方所掌握的信息不足以危害合同相对方的决定就没有告知的必要,且相对人也没有相应的请求权来主张对方履行告知义务,因此一般性的告知义务履行与否在于告知义务人,而不在于相对人。

经营者告知义务实现的方式正如梅迪库斯所言:“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规范性的方式来设立信息义务:法律必须对一方当事人在什么时候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必须向对方当事人提供信息作出规定。”[5]如在《德国民法典》第502条中明确规定了提供有关现金价格和分期付款价格的信息义务;在英国则主要通过对于双方当事人之间具有特殊关系的合同中存在大量法定揭示义务的规定来实现,例如1985年《公司法》和1974年《消费者借贷法》中的法定揭示义务。

消费者合同中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不仅应当存在于合同的缔结阶段,为了充分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应当充分贯彻合同有机理论,从缔结合同起到合同生命终止的全过程都存在经营者的告知义务。该理论强调合同的生命不是在交付标的物或提供服务后即消灭,而是认为合同的生命直至产品的保质期届满、服务的保质期或目标已达到为止,将我们通常认为的合同消灭时间拖后很多,因此经营者告知义务就不能仅局限于合同订立中、履行中,还应当在履行后。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体现的就是在合同生存的全过程都要进行告知。

3.对于两种路径的评析。

(1)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在实现信息均衡上逐渐取得一席之地。现实的残酷性不断地迫使立法者通过法律为经营者设立告知义务,并加强了对经营者的监管。包括德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在民法典中规定了一些具体合同的告知义务,同时还通过大量的判例实现了告知义务的实践操作可行性,并形成一些公认的规则[6]。英国由于强大的自由主义传统,并没有规定须揭示重要事实义务的一般性规则,但通过在一些成文法中明确规定经营者的告知义务达到了对于信息弱势方保护的目的。日本《消费者契约法》的第3条明确了经营者的努力说明义务,但该义务并不具有产生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的可能,同时也不能产生因不告知而承担相应责任的可能,仅能通过该法第4条关于不正当劝诱的撤销权的规定实现信息均衡[7]。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代,美国通过新的立法对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以及对于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责任追究都反映了立法者意欲扩大告知义务的可能适用范围[8]。

(2)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仍是实现信息均衡的主要方式。尽管以上所列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主动性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但从路径选择看,基本上还是以事后救济为主。这种方式可以推动参与交易的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反映了各国对于自由主义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的自由意志的尊重。

但该种方式也存在着由于只能等到损害发生之后才能实施救济而导致社会成本上升、社会整体效益下降的问题。

(3)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实现方式存在局限。尽管在《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有获得足够资讯的主张[9],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也增加了政府对于消费信息的通告,但以上方式均要求行政机关在消费信息披露方面的作为性义务。“这种义务能否得到实际履行取决于行政机关是否具有积极、高效、廉洁等因素,这时行政执法者就特别趋向于实现国家利益而非公众利益或容易被非法经营者俘获。”[10]因此即使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国家干预在实现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方面的作用,但在实现方式上必须改变单纯依赖政府履行其作为性义务,而在维持政府履行作为性义务的基础上,增加消费者主动实现信息均衡的手段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三、实现信息均衡的应然路径。

事后救济路径对于实现信息均衡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接近极限,但在消费者合同中实现信息均衡的工作却远没有完成,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应当在继续妥善适用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事先预防路径。换言之,国家干预的力度要加大。国家的干预并不是国家直接进入市场干预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订立的合同,而是通过间接方式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均衡。

国家间接介入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赋予消费者对于经营者告知义务的请求权;二是使经营者告知义务一般化,使其成为经营者的一项对应于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的基本义务;三是尽可能将具体合同中的经营者告知义务内容具体化。

1.消费者知情权的可诉性。

可诉性决定了经营者告知义务变成一项可以被请求的义务。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国家对于具体合同的明确规定知道其应当且必须了解的信息,同时还可以直接请求经营者告知其希望了解的其他信息。只要请求告知的内容没有侵害经营者的商业秘密、其他人的人身权、国家秘密等内容,经营者都有义务回答。如果经营者不予回答,消费者可以向准司法机关或司法机关主张自己的请求权,并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许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增加了经营者的成本,并且经营者会将增加了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使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排除必要性垄断外,在同一市场内,参与交易的经营者会有若干家,如果其中一家将因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的行使而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其必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加之目前信息流动速度之快,足以使一家失去消费者信任的企业失去当地市场。这种退出只会使其他参与交易的经营者更加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请求权,从而履行好自己应尽的告知义务。从较长的时间段上看,这种规定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使交易变得更加顺畅。

2.经营者告知义务一般化。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应当在抽象层面规定经营者的告知义务,而不适宜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经营者具体的告知义务。应当确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消费者保护领域中基本法的地位,经营者具体告知义务则可分布在与消费者有关的具体合同中,这样在法律体系中可以形成逻辑严密、体系内相互支持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体系。

这样的体系从法律适用的角度看,可以在有法律明确规定时,按照法律规定处置;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时,也可以通过体系内的法律解释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不会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形。

3.经营者具体告知义务内容的明确性。

立法者推定经营者具有信息优势,如果不进行告知将会使消费者处于不利的状况,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要求经营者必须承担告知义务。立法者应对于重要且必须履行的具体告知义务内容在法律中予以明示性规定。鉴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制订法律的基础,因此通过明示方法规定各种类型经营者的具体告知义务内容只能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人的认识能力可以预见到经常性进行的交易行为的主要内容,因此对于经常性交易的信息优势方规定明确的告知义务内容是可能的。例如在保险法中对于当事人双方的告知义务规定,在合同法中对于具体的合同中某些告知义务的明确规定。

实现信息均衡的事先预防路径是以法律父爱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但这并不影响在整个经济领域奉行自由主义精神。罗尔斯在论述正义两原则时,明确指出作为第二原则的差异原则,可以在经济上帮助弱者,使其获得均等的机会[11]。消费者在罗尔斯的意义上也应当是经济上的弱者,因此国家通过间接介入扶助消费者并没有影响市场经济的自由本质。即使认可了经营者告知义务作为一种可以诉讼的作为性义务,也需要消费者的请求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消费者并没有处于消极的被保护地位。

基于以上阐述,将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以事后救济路径为主、事先预防路径为辅的方式转变为事后救济路径与事先预防路径共同作用于消费者合同领域,在稳定事后救济的基础上突出事先预防在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信息均衡方面的积极作用,这种制度设计对于实现消费者合同中的信息均衡应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

四、我国消费者合同中实现信息均衡的路径分析。

以应然性的消费者合同中实现信息均衡的路径为分析框架对我国消费者合同中实现信息均衡的路径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为其更加完善打下基础。

1.我国实现信息均衡路径的现状。

我国对于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均衡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下制度:一是民法中的欺诈制度;二是消保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三是格式条款的制度;四是在有关法律中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告知的具体内容;五是明示消费者的知情权。以上各种途径也可以归纳为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与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

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目前是我国实现信息均衡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经营者预见到隐瞒与虚假陈述的后果而产生压力。从民法角度看,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主要是通过《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保法》)的互动实现,尽管对于《消保法》属于民法还是经济法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民法,相对于民事基本法,《消保法》应当属于特别法[12]。从方法论角度看,如果它们规定的内容相同,则《消保法》

优先;如果《消保法》没有规定或规定不充分,则应适用普通法的规定。例如:当消费者在购物或接受服务过程中被欺诈,由于《消保法》中没有关于欺诈的构成要件的规定,因此须要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中对于欺诈的规定,并结合民法理论来处理。消费者可以基于《合同法》的规定行使撤销权,同时为了更充分地保护被欺诈之人,消费者可以依据《消保法》第49条要求惩罚性赔偿。

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则是一方面要求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消费者能够清楚明白地消费,在我国主要体现在《合同法》中某些具体合同中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以及《消保法》中关于经营者告知义务的规定。另一方面则通过授予消费者知情权,使其主动地探寻消费中的信息,以达到对自己利益进行保护的目的。

2.我国实现信息均衡路径的不足。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主要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投资、消费共同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列变化在消费者保护领域表现为消费政策发生了转变,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的信息均衡制度应当得到更为完善的建立。与我们的目标相比,现有的关于消费者合同中实现信息均衡方面的法律制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先天不足。其一,尽管在《消保法》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知情权,并列举了大量请求的内容,但消费者如何行使知情权,在制度设计中并没有考虑。现实情况是消费者在受到不均衡信息的侵害后,只能采取向消协投诉或向法院起诉等事后救济的路径,消费者的知情权只具有权利宣示的作用,不能产生权利可实现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基本法中列举如此之多的请求内容,姑且不考虑实现的可能性,仅从技术角度看也可以视为对于消费者权利的限制,尽管在诸多请求内容之后加了“等”的字样,但在缺乏司法或准司法保护的情况下,“等”字起不到请求内容扩大的作用。其二,《消保法》中宣示性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与罗列其中的各种具体告知义务并列,使《消保法》作为消费者保护基本法的地位没有得以体现。在《消保法》中规定的经营者告知义务应当是抽象的一般性义务,它应当对应于消费者知情权。法律规定的几项经营者具体告知义务,从功能上看远远不能达到保护消费者的目的;从立法技术角度看,具体义务列举的好处在于明晰,不利之处在于易失全面。由于我国已经在一些法律中明确设置了经营者具体的告知义务,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体系,因此如何在《消保法》中找到与它们衔接的方法,使本应关联互动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体系不被割裂,进而发挥出体系的作用就成为立法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2)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有欠缺。欺诈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消费者,避免其因意思表示错误而陷入不利境地,但由于《消保法》中没有对于构成欺诈条件的规定,因此只能适用民事法律中关于欺诈的规定。在《意见》第68条中规定了两种情形的欺诈:一是虚假陈述导致的欺诈;二是故意隐瞒所致欺诈。对于前一种欺诈从构成要件上看应当是没有争议的,但对于后一种,产生该欺诈的基础是实施欺诈之人有告知义务存在,由于我国《民法通则》与《合同法》中没有一般性告知义务的规定,加之对于经营者欺诈的故意证明基本难以实现,因此对于隐瞒所致欺诈的规定在实现信息均衡的救济中难以达到效果。

3.我国实现信息均衡路径的建议。

基于以上阐述,在我国要实现消费者合同中的信息均衡,应当在完善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的基础上,逐步补足以实现消费者知情权可诉性和经营者告知义务具体化为目标的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

(1)完善被动的事后救济路径。将民法上的欺诈理论移植到《消保法》中,使该理论更适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改变《消保法》作为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法在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手段上还须要借用民法规定的尴尬现实。鉴于我国民法理论中关于欺诈故意的证明对于消费者过于严苛,因此在移植的过程中,应当降低证明难度,对于经营者欺诈行为主观过错的证明应当采取客观化的方式,只要存在欺诈行为就可以推定为有过错,而不须要消费者再证明,使消费者更容易得到保护。同时应当建立独立的消费者撤销权制度,当消费者受到欺诈时可以通过撤销权的行使得到保护。为了使事后救济在实现信息均衡上对于经营者更有压力,应当对实施欺诈的经营者增大惩罚性赔偿的力度。

(2)补足主动的事先预防路径。其一,改变《消保法》中消费者知情权形同虚设的状态,使其具有可诉性。可以不用修改目前法条的内容,只要明示,当消费者在向经营者主张以上内容未能实现时,可以向有关机关主张或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因其具有可诉性,对《消保法》第8条中的“等”字,也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途径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均衡。其二,在法律中应当明确经营者的一般性告知义务。由于消费者知情权具有可诉性,为了平衡双方利益,应当对于知情权划定边界,它的边界应当是法律明确规定对于侵害经营者的商业秘密、其他人的人身权、国家秘密等内容可以不告知。其三,为使法律能得到执行,应当设立相应的准司法机关,使其承担起消费者知情权诉讼的绝大部分内容。在修订《消保法》的同时,应当逐步完善与消费者有关的各项法律中经营者具体的告知义务,使它们与《消保法》中经营者一般性告知义务成为互相支撑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体系。

五、结

语。

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均衡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由国家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权利,使其在博弈过程中处于对等状态,从而实现对于消费者的保护。笔者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论证了加大国家介入的必要性,认为在继续完善事后救济路径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起以《消保法》中经营者一般性告知义务为中心,由具体合同明示告知内容组成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体系,并使消费者知情权具有可诉性。

参考文献:

[ 1 ]牟宪魁。说明义务违反与沉默的民事诈欺构成———以“信息上的弱者”之保护为中心[J].法律科学,2007(4):79.

[ 2 ]阿狄亚P S.合同法导论[M].赵旭东,何帅领,邓晓霞,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271.

[ 3 ]克劳德·D.柔沃,乔登·D.沙博。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225.

[ 4 ]韩世远。合同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56.

[ 5 ]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344.

[ 6 ]齐晓琨。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57-58.

[ 7 ]山本敬三。民法讲义Ⅰ:总则[M].解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93.

[ 8 ]伍巧芳。《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述评[J].法学, 2010(8):111.

[ 9 ]管斌。论消费者权利的人权维度———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J].法商研究, 2008(5):61.

消费主义的好处篇(11)

一、体育消费的形式

1.体育消费的自主性。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不仅在生产领域行使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主人翁的各种权利和职能,而且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充当主人,行使消费资料所有者和主人的各种权利和职能,当家做主地进行各种个人生活消费,从而使社会主义体育消费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主性的体育消费表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体育消费不是隶属于某个阶级或某个社会集团获取私利的手段,而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需要。

2.体育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体育消费与经济同步增长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组织经济活动,最主要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的相互关系,努力做到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消费水平。所以体育消费与经济同步增长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人们物质文化娱乐生活不断满足和提高的过程,因此体育消费的增加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是社会主义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

3.体育消费的商品性。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各种消费行为,主要是通过对商品的消费获取实现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固有属性,无论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都是商品,都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进入消费领域。从体育部门来说也是这样,体育部门的改革要引进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体育场馆从行政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转变,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承认和接受体育部门的产出是商品而不是产品,也就是说,不仅是和体育有关的产业部门提供的体育消费品是商品,而且体育产业部门所提供的劳务或服务消费品也越来越多地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出现,这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消费很大部分必然表现为商品性体育消费。

二、体育消费的分类

1.观赏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就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种入场券、门票,以观看、欣赏达到视觉神经满足为同的的各种消费行为。如观看各种体育比赛、体育表演以及各种和体育有关的影视录像、展览等。这种观赏型体育消费者大部分是真正的“球迷”。

2.实物型体育消费。就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种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消费行为。如购买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饮料以及各种体育报刊、杂志、图书、画册等。这种实物型体育消费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而购买各种体育运动器材、运动服装等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增加“动口的素材”,了解体育的动态而订阅各种体育报刊杂志。也有的是为了显示对体育的偏爱而购买各种体育实物消费资料。这部分人一般不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行列,但也属于“体育消费者”。

3.参与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就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种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消费行为。如为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健美训练、健康咨询等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参与型体育消费者,一般来说在其参与过程中,直接消费了有关部门所提供的各种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因此参与型体育消费者,其参与过程就是消费过程。

三、结论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人群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引导更多人群参与体育消费。虽然大多数人群具备了体育消费的条件,其中相当部分人群已具备良好的体育意识,并有体育消费行为,但处于较低的水平。体育消费观念淡薄,体育消费意识较差直接影响了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加强对人群体育消费观念和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让人群理解体育消费是满足健康需求的主要消费形式,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接受“花钱买健康”的现代体育消费观念。

2.不断开发体育市场,提高体育消费品的质量和水平。体育产业的开发应以人群的体育消费需求为导向,既然人群有健身娱乐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体育市场的定位就应该以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为重点。健身娱乐业很受人群的青睐。但是从市场的要求来看高校体育产业要吸引更多的人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体育竞赛水平,完善体育锻炼的服务设施和功能,开发人群感兴趣的健身活动、娱乐内容,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尽量使人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体育服务。

3.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体育设施是体育消费的关键问题。应继续加大投入,也可运用市场机制,联合社会力量兴建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以合理的价位和优质的服务满足人群的体育消费。

只有人们认识到体育能提高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个人素质,才会去从事体育活动;只有认识到体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体力强盛,精力充沛,青春永驻,才会进行体育消费。有了健康观,再对体育消费的作用和功能有较全面的认识,就会形成强烈的体育消费意识。群众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是个细致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 明:体育产业学导论 [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7

[2](美)卡特 罗维尔: 经营体育:美国体育领袖的商业之道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