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3 01:29:09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1)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架构及模型的搭建应立足于未来集团公司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之后而带来的内部审计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找到审计监督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最佳切入口,有机搭接点,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整体管控环境下的监督与服务作用。笔者根据研究分析和多年来企业的审计系统信息化实践认为,审计信息系统建设可按照审计工作管理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审计系统管理控制和审计作业系统三个方面进行架构。

    一是审计工作管理平台,也就是审计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office automatic)系统。能够实现对审计计划管理、员工绩效考核及提供管理技术平台支撑的目的。通过对审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审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是提高工作效率行之有效的一种模式。

    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审计系统管理控制。针对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地域分散,总部与所属单位之间管理和沟通不便、不及时的特点而设置,可充分发挥计算机及网络作用进行审计系统内部管理控制,实现系统管理、信息共享、工作计划协调管理、人力资源控制等功能。

    三是审计现场作业系统,也就是辅助审计软件,是审计人员在实施现场作业时运用的一种软件工具。通过辅助审计软件,将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资流紧密结合,进行查询、统计、比较、分析,找出存在经营风险的关键部位。审计现场作业系统理论上可以采取直接对在线数据或脱机数据的作业方式,但考虑到审计风险问题,推荐使用脱机数据的作业方式,编制审计辅助软件,实施审计时将与审计项目相关的会计数据等信息拷贝或输入,再由计算机进行汇总、计算、分析,优选重点实施审计。

    按照以上的架构设想搭建的审计信息系统,具体功能如下:

    一、审计工作管理平台

    目前审计部“IT办公”就属于审计工作管理平台,但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功能尚需丰富,并应根据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需要,适时纳入到职能综合业务系统中。

    (一)计划管理

    1.年度计划管理。年度计划即审计部、监事会办公室列入集团整体职能计划体系中的项目计划,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又细分为“Z、Y、N”三类,每个项目计划有项目子节点,明确项目的详细完工进度和完工标准。审计部、监事会办公室的年度计划与所监督的单位关联度大,通过年度计划管理,可实现计划的分类、汇总查询、计划预警、计划成果跨年度查询、审计文书编号等功能。年度计划管理细分为计划项目的维护、计划的查询、计划的完成维护、计划的统计、计划的有关汇报情况、计划的拖期汇总、计划节点统计、季度重点工作计划完成统计、值得关注的事项提示等功能。具体如下:(1)计划的维护分为导入、增加、修改、删除。(2)计划的查询可按照计划年度、责任科室、关键字、是否带子项展开等分类进行高级查询,并可按照project、主要内容、执行单位、起始日期、结束日期等进行查询。计划查询后的显示界面应包括:一级显示——对应的阶段完工成果完成数、被审计单位、起始日期、截止日期、完成日期;全部显示--按照project形式显示项目及其节点及其完成情况。(3)计划的完成成果维护。对于审计项目的成果,大体分为审计通知书、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小结、审计意见书提交复核稿、审计复核意见书、审计意见书征求意见稿、审计意见书征求意见函、审计意见书8个阶段性成果,而其他类型项目则按照文书编号中的有关类型维护。维护过程参见有关的作业指导书,部长签发后自动编号。维护的成果以附件文档的形式保存,维护记录应体现出以下的信息:年度、被审计单位、审计组长、维护人、文书类型、计划节点的ID号、文书编号,以便和工作计划建立起关联,且可以按照维护人或审计组长信息传递给绩效考核模块和人工成本分析模块。(4)计划的统计。每年度按照类型统计或按照部门统计进展情况,列出进度条,并可以有向下层次的展开。(5)计划的有关汇报情况。维护、查询、汇总分析“重点审计工作计划执行汇报情况”,并可以有向下层次的展开。(6)计划的拖期汇总。按照维护时间,搜寻出实际完成时间晚于计划的完成日期的节点,按照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并可以有向下层次的展开。(7)计划节点统计。按照选定的时间区间列示出计划节点及其完成的有关情况,包括节点数、节点完成数、有关节点详细情况等信息。(8)季度重点工作计划完成统计。列示季度重点工作项目数、项目类型及其完成情况。(9)值得关注的事项提示。列示已经进入预警期(7天),尚未完成的项目节点。(10)计划及完成的图表分析。

    2.绩效计划管理。绩效计划是对年度计划的二次拆解,是员工的日计划,体现员工每日的工作内容。绩效计划完成后需做完成维护。完备的绩效计划应具备以下特点:(1)绩效计划应与年度工作计划直接挂钩,通过查询项目执行,不但可以查询工作计划及其完成情况,而且可以查询绩效计划的配置及完成情况。绩效计划可以由员工申请并经直接领导批复,也可由领导委托的方式下达。员工日计划应直接、美观,便于使用。可以在周六处写上周工作总结,周日处写下周工作计划。绩效计划根据需要所进行的调整,有关其他人员的计划可以自动调整。由绩效计划的执行情况可生成月工作总结、年工作总结。(2)绩效计划管理具体细分为绩效计划的增加、完成维护,绩效计划的调整,生成总结,查询月绩效计划,查询年绩效计划。具体维护方式方法采用审计部现有的体系,不做调整。

    (二)管理技术平台

    管理技术平台即将审计工作的作业方法、审计工作的成果不断积累、提升,成为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加强管理的有力手段。具体内容包括完成报告分析、基础作业指导和制度基础框架。

    1.完成报告分析。(1)审计发现问题提炼归纳支撑。包括倾向性问题模板的维护、倾向性问题的维护、倾向性问题的输出。(2)季度审计发现的成果维护支撑。包括工程项目审计工作情况统计 表和审计工作完成情况汇总表模板的定义,工程项目审计工作情况统计表和审计工作完成情况汇总表的维护及输出。(3)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反馈支撑。

    2.基础作业指导(逐条分析列示)。以基础作业指导书为基础,实现各项作业指导书维护、修改;实现审计实施方案细化,利用数据库生成。

    3.制度基础框架(word附件)。可将各项规章制度统一分类列示。此功能综合业务系统已经具备,可直接转化并纳入到综合业务系统中。

    (三)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计划的考核可以由多位领导给一个员工的绩效计划进行月评价,也可以多次评价。各室主任能够管理本部员工的绩效信息(含计划和考核两部分内容),部长能够管理和使用所有员工的绩效信息。普通员工只能管理和使用本人的绩效信息。

    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职能部门关于员工绩效考核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模板,结合过去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经验,提出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可包括:(1)项目考核。具体包括:审计组长考核组员、审计复核员考核审计组成员、部领导考核审计组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的评价。(2)行政考核。可由直接领导考核。(3)参加项目加分。具体包括:参加项目加分、撰写审计报告加分。(4)突出表现加分。

    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审计系统管理控制

    审计系统管理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系统工作计划。收录并管理审计系统的工作计划。(2)定期汇报(总结)。收录并管理审计系统的总结。(3)定期评价。收录并管理审计运控评价报告。(4)审计论坛。提供审计系统间业务交流的平台(受安全性考虑此模块应独立于主系统)。(5)审计通报。收录并管理审计系统发现的倾向性问题。(6)任职资格管理。收录并管理审计系统专兼职人员信息。(7)系统培训。收录并管理审计系统的培训资源。

    

    三、审计现场作业

    审计现场作业目前成熟的软件品种较少,实用性较差,功能比较单一(主要从财务的视角进行审计分析),很难进行二次开发,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具体如下:

    (一)从未来ERP系统的信息接入

    原则上企业所有的信息都在审计的监控范围,都需要给审计预留接口(如给审计预留数据的查询、分析、汇总接口;授予审计可使用整体备份数据的职能)。具体进度将根据集团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动态提出。

    1.财务相关信息的接入。来源:财务控制部。

    2.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接入。来源:规划部、技术中心。

    3.经济责任相关信息的接入。来源:组织部、纪委。

    4.其他信息的接入。来源:营销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信息、采购信息、生产信息。

    (二)具体辅助审计软件的功能

    开发的审计软件流程是: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对已获取的电子数据进行转换、生成审计软件自身的账簿、报表;利用审计软件提供的分析查询功能对电子数据进行审计,对查出问题进行记录,生成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最终将项目归档及进行审计跟踪。具体流程见图1。

    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归类、对比、校验、制作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工作。数据准备是指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及将获取的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转换的过程。

    在审计现场作业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数据准备,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辅助审计的成败。(1)数据获取。运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只是针对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的情况,因此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是无形的,而作为审计人员来说又是必须拿到的,否则将无法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因此数据能否成功获取就成为了首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又一个现实问题是,审计人员对数据库知识了解较少,凭借自身较难实现顺利的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这项工作,而针对上述问题再展开相关的专业培训并不现实,因此就需要审计软件提供相应的功能解决这一矛盾。(2)数据获取的模式。通过人工,凭借审计人员自身对数据库知识的了解,直接打开数据库找到所需表格并进行复制;利用审计软件自带功能对被审计单位数据库进行搜索并复制。第一种模式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知识,应用范围较小可操作性差。目前此种模式仅被政府审计领域或内部审计极少单位中的一小部分审计人员所采用。第二种模式需要审计软件提供此项功能,就目前国内的审计软件而言,能提供上述功能的较少且水平不等,仍处于完善过程中。尽管如此,利用已提供的功能,自动或半自动的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已成为可能。(3)存储、获取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途径。就已实现局域网搭建的内部审计单位来说,如果内部协调不存在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到服务器直接获取数据,可以是被知模式或监控模式。此种途径仅限于已实现了局域网搭建的内部审计部门。除上述情况外,运用最普遍的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大小,利用U盘、移动硬盘存储已获取的电子数据。此种途径比较方便且购置硬件的成本较小。(4)数据转换。由于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系统软件种类不同、采用的数据库格式不同,其庞大的数据库中并非所有的表格都是所需的,因此就需要审计软件将不同类型的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转换,找出审计人员需要的数据库中的表格,同时将其转换成统一格式的数据库,也就是审计软件自身的数据库格式,只有这样审计软件才能在自身数据库基础上调用、查找、引用、操作相关数据。(5)数据转换的依托。将不同软件的数据库里的相关内容转换成审计软件自身的数据库这一过程需要有个中间媒介,其所起到的作用在于能够识别对方的数据库,从中找出审计人员所需的表格、字段等内容,同时还要能够将其同审计软件相关的表格、字段挂钩,实现一一对应,只有这样才能顺畅地实现数据转换工作。(6)数据转换模板。数据转换模板的制作可以参考2010年6月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GBT 24589.1-2010财经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第1部分:企业”标准确定,该标准明确了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转换模板。数据转换的有效性、时效性、可靠性就成了评价一个审计软件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

    辅助审计软件通用功能如下:

    1.财务辅助审计。(1)账簿凭证的浏览查询。利用审计软件对总账、明细账、辅助账及相关的记账凭证进行浏览和查询,找出审计线索。这一功能使审计所用的数据与企业财 务软件的数据分开,审计人员可以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获得很大的操作自由。同时可以保证被审计单位提供账套的唯一性,遏制多套账的发生。(2)辨别账套的真伪。利用审计软件导入相关财务数据,可以重新生成会计报表,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生成的报表对比,可以验证企业提供电子数据与上报的会计报表数据是否一致,以防止出现“假账真审”的情况。(3)协助审计人员进行统计抽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不但能快速方便地进行审计日常抽样的编码工作,而且在决定恰当的抽样方法及规模、选择样本及评价方面都能使审计人员得到帮助。在统计抽样中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达到迅速、客观、公正的目的。(4)异常项目的筛选。通过审计辅助软件的综合查询功能,可以方便地查找到一些异常项目。如重要的不常变动的会计科目,价值超过一定数额的账务记录。这一功能有助于审计人员确定审计重点,降低审计风险。(5)日常会计资料的分析及计算。现代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较多的分析,如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对固定资产和材料成本差异的复核等。而这正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专长,在以前人工审核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计算,用辅助审计软件可能几秒钟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6)财务指标分析。利用辅助审计软件导入财务数据后,可以通过软件系统内置的公式自动计算出相关财务指标,帮助审计人员进行盈利能力、负债能力、变现能力、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分析。

    2.内部控制辅助审计。(1)获取内部控制文件(企业章程、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岗位职责、作业指导书、流程图)。(2)内部控制关键节点数据库,可生成有关表单。(3)内部控制执行测试输入、汇总、输出支持。

    3.工程辅助审计。(1)工程定额的有关数据库支撑。审计人员可将现场勘察的隐蔽工程量、审查无误的竣工图工作量、材料用量及价格、取费标准等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审计软件计算出较合理的工程造价。同时,系统软件自动生成审计工作底稿、台账及统计报表。此外,还有工程跟踪审计软件,利用计算机记录的工程现场作业、大小修等工程动态,跟踪审计,防止舞弊行为,如重复作业及多结算等问题的发生。(2)审计人员对价格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确认至关重要,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包容大量信息的互联网络。利用网络取得有关建筑材料、设备、机电仪表等价格信息,可计算出较合理的材料差价和工程造价:利用网络获得拟购买的劳务或产品的性能、价格、厂家的资质等经济信息,结合其他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即可对采购行为经济与否作出恰当的评价。

    四、审计工作平台、审计系统管理与现场作业的结合

    对各审计作业单位、部门的具体作业情况、结果实施管理,就要求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实施管理,这就需要搭建审计管理平台。如果只有上述平台,而审计现场作业系统的具体情况不能同此平台相衔接,也就失去了管理、协调的意义。只有将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通过管理平台对下辖各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实施监控、协调、指导,同时审计现场作业人员则能够通过此平台及时地将作业成果上传、从平台上下载各种有关资料通过平台实施协调。

    上述系统的结合点具体体现为数据库,其搭建模型如下:

    1.管理数据库。(1)业务流程表:编码、流程名称、节点名称、节点等级、节点特性、处理去向、相关文书编码。(2)审计文书表:编码、文书名称(代码表)、报送、主送、抄送、形成日期、审批人。(3)员工管理表:编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4)审计项目表:编码、被审计单位(代码表)、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类别(代码表)、审计时间、审计范围、审计组长(代码表)、审计组员(代码表)。(5)集团公司各单位概况表:编码、单位名称、单位性质(代码表)、职能分工或经营范围、股东名称1、持股比例1、股东名称2、持股比例2、股东名称3、持股比例3、股东名称4、持股比例4、股东名称5、持股比例5、其他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代码表)、董事(代码表)、监事(代码表)、经管会成员(代码表)。(6)集团公司各单位财务情况表:编码、单位名称(代码表)、年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7)集团公司各单位重大决策情况表:编码、单位名称(代码表)、决策事项年度、决策事项描述、影响现金流额度。(8)内部控制制度列表:(已有,略)。

    2.底稿库。底稿库需根据不同底稿类别设计具体的字段。证据的大类需要分为:综合分析类、内部控制分析类、抽样检查类、实物盘点类、记录取证类。(1)综合分析类。审计底稿表:编码、审计项目(代码表)、直接审计员、一级类别(涉及管理领域)、二级类别(涉及内部控制分工)、三级类别(涉及事项性质)、事项描述、审计结论、涉及的法律法规(代码表)。财务指标分析表:编码、审计项目(代码表)、指标名称(代码表)、指标数值、常规数值(代码表)、原因分析。指标参考表:编码、指标名称、计算公式、常规数值、高于常规数值的可能原因、低于常规数值的可能原因。(2)内部控制分析类。控制点分析表:编码、审计项目(代码表)、直接审计员、内部控制分工(代码表)、控制点列表、被审计单位制度是否涵盖、制度名称及相关条款、其他替代控制程序、符合度、内部控制分值。控制点表:编码、内部控制分工(代码表)、控制点名称、控制点描述、权重。内部控制分工表:编码、内部控制分工名称、权重。(3)抽样检查类。抽样底稿:抽样证据表:编码、审计项目(代码表)、直接审计员、取证范围、比例、抽样方式、异常数量、抽样异常率。(4)实物盘点类。库存现金盘点表、银行存款未达账调节表、存货盘点表、固定资产盘点表、应收款项检查表、对外投资检查表、无形资产检查表、其他资产检查表,各表单具体结构略。(5)记录取证类。询证函、座谈记录、调查问卷(应建立文卷问题库),各表单具体结构略。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2)

一、引言

自2004年,国家颁布企业年金实行办法及其基金管理办法后,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取得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已达到2525亿元,2005-2009年年均增加461亿元,但其参保人数不到基本养老保险的6%,而且95%以上的市场规模都来自大型国有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创造55%GDP、60%出口总额、45%税收、提供75%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基金还不到基金总额的3%。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年金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和突破。

二、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文献回顾

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是由受托人发起设立,通过事先确定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及其相职责并提供统一的投资组合产品,同时为多个企业委托人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企业年金计划。其主要模式包括:前端集合模式,即将多个中小企业的年金计划交给同一受托人进行统一管理和投资;后端集合模式,即将不同受托人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交给同一投资管理人进行投资运作。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缓慢、前景广阔的特点,专家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缓慢的原因

1、行业特点约束

中小企业的典型特点是劳动力流动频繁,劳动关系不稳定,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很多企业难逃“各领两三年”的宿命。各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面临基金规模小、管理成本高的困境,因而被基金管理机构抛弃。另外,中小企业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很难成立单独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委托法人受托机构来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最重要的是计划终止频繁与转移接续困难使企业年金制度不具有可持续性(刘昌平,2008)。

2、外部环境约束

从法律环境来讲,中小企业年金发展进程缓慢主要是缺乏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而且杂乱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过重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都使大部分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动力(董登新,2006)。在现行制度下,中小企业发展年金计划的障碍在于建立门槛太高,缺少针对性的制度设计,而且中小企业委托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小,年金基金投资受限,管理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王红,2007)。同时,运营机构职能还未理清,受托人、托管人、资产管理人、账户管理人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复杂,各自职责如果缺乏清晰的界定,容易造成责任的空白;计划运行缺乏完善的权利制衡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机制(沈睿泽、周由明,2008)。因此,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法律规范。

从市场环境来讲,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不利于中小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此外,最关键的问题是受托人“空壳化”与市场角色“分散化”的矛盾。因为受托人“空壳化”不利于生产集合年金产品,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参加企业年金。而市场角色“分散化”不利于集成信托产品的市场供给,也不利于企业年金市场的深度开发。市场角色的分散化致使外部受托人空壳化,进而导致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管理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成本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郑秉文,2008)。

从社会环境来讲,中小企业的雇主和雇员普遍缺乏长远的目光,比较注重当前短期利益,雇主希望通过当前的工资增长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而雇员则希望在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此增加当前的消费(沈睿泽、周由明,2008)。再加上对企业年金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到位,员工对其缺乏认识和了解,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较高的背景下,员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意识不强(韩林芝,2007)。因此,现有企业年金制度不能将潜在员工需要转化为有效需求。

(二)集合企业年金计划的制度构建

1、集合企业年金的优势分析

从制度本身的角度看,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正外部经济效应,与单个企业年金计划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和内在经济价值。无论对参与职工还是运营机构都具有典型的正外部经济效应,所以受到普遍的欢迎(郑秉文、杨老金,2006)。其具体的外部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对中小企业来说,加入集合年金计划会降低单位管理成本,使受益人的福利增加;对监管部门来说,监管部门由监管数个主体变为主要监管一个集成主体即“资产池”,将会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便利性;对运营商来说,管理运营集合企业年金计划这个“资产池”,将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管理的收益(郑秉文,2008)。同时,建立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有效降低单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成本,形成大规模资金,提升其市场谈判地位,更易获得经济、便捷、高效的企业年金服务,还大大降低企业破产对计划造成的损失(何伟、汤剑,2006)。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企业年金有助于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能够影响老年劳动者的退休行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更新。无论缴费确定型还是待遇确定型,都将带来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胡秋明,2006)。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来讲充分发挥其保障和激励作用会对企业产生积极效应,自然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郑建明,2008)。在宏观的角度,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既有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完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形成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徐建红,2008)。因此,根据延期工资支付理论,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鼓励适度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

2、集合企业年计划的模式选择

专家们普遍认为应该优选法人受托的“前端集合”模式,这既利用了法人受托的全部优点,又解决了专业机构不愿承接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的问题。在具体创建时,应通过市场需求的分析,垂直整合市场角色资格,建立专业化的受托人机构,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金管理公司便成为当前的改革重点和发展方向。捆绑式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的建立,可以降低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营成本、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提高各个环节的服务效率和准确性,有效克服提供商各自为政、片面宣传和误导委托人和受益人的现象,以“一站购齐式”全天候服务商的方式和专业化的产品设计,推动集合企业年金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热情,成为拉动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旗舰和综合服务管理的核心平台(郑秉文,2008)。但在选择具体法人受托机构时,应注意当事人的资信评估、各项业务能力评估和其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在选择集合性年金时,应注意参与职工的特点和法人受托机构提供的集合年金计划的特点(杨老金,2008)。

当然,也有专家建议采用委托人理事会模式,让各企业和员工代表共同组成委托人理事会,由它和法人受托机构进行谈判和协商,这相对于普通的企业年金计划又多了一层委托关系。为确保基金安全,集合企业年金委托人理事会内部必须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和监管制度(何伟,2008)。其实,两种模式都存在缺陷,前端集合模式预先选定了投资管理人,形成了标准化年金方案,不同类型的企业只能参加同一个年金计划,不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后端集合模式中单个计划的基金规模小,经营成本高,利润相对较低,受托机构往往不愿承接。所以,在集合企业年金计划设立初期,可在一个计划中设置多种投资组合方案使其更具有灵活性。

(三)促进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的措施

发展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将是养老保险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首先,应加强企业年金的宣传教育,使雇主及职工充分认识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和养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明确、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国际经验表明,实行税惠政策是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税惠比例分别为15%、18%、20%。而我国企业缴费仅4%以内的部分可税前列支,且各省市规定在4%-12%不等。因此,统一的、具有激励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极大促进该计划的发展(王红,2007)。再次,应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以竞争为基础培育出高效率的投资机构,拓展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加强对投资机构行为的监督,严格控制风险(董登新,2006)。当然,更重要的是完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的治理机制,对受托人委员会的构成作出详细规定。最后,应积极构建完整的企业年金制度体系与基金监管法律体系,成立独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营(刘昌平,2008)。同时,尽快充实监管机构、扩大监管队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并借鉴拉美国家养老金管理公司监管体制的经验,加大投入,实行监管预算制度化(郑秉文,2007)。尽管很多措施都可以在近期实现,但完善资本市场和改善受托人治理结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各种措施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也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三、结论

企业年金计划作为国际上通行的薪酬福利制度安排,已成为企业吸引员工、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战略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端集合”模式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具有规模经济性、外部经济性、专业性、可持续性等优势,是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将很快成为企业年金市场的主力军。因此,政府应该下决心从完善制度法规和培养外部环境方面,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促进集合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平.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政策障碍与出路[J].证券市场导报,2008(4).

2、邹照洪.中小企业对年金基金运作模式的选择[DB/OL].中国养老金网,2008-05-24.

3、何伟.美国多雇主企业年金计划及启示[J].保险研究,2008(1).

4、何伟,汤剑.联合企业年金计划――中小企业的“HR法宝”[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

5、董登新.美国小企业年金计划及其启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郑建明.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

7、蒲晓红.企业年金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及其风险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8).

8、郑秉文,杨老金.我国联合企业年金计划展现独特魅力[N].上海证券报,2006-04-06.

9、郑秉文.企业年金受托模式的空壳化及改革的方向[J].劳动保障世界,2008(11).

10、郑秉文.论我国企业年金的改革[J].开放导报,2007(4).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8-6827-02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主要是运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标记和定义实现对软件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描述和建模语言,在实际应用中是将面向对象思想与建模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某个实用的建模工具,如ROSE、EA等,将其应用到相关领域中去。

1 基于UML的建模分析及应用

一般来说,UML面向对象建模过程分为:描述需求(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及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系统分析(找出系统的所有需求并加以描述,建立模型)、系统设计(通过结构设计和细化设计来达到细化、扩展模型的目的)、系统实现(对类进行编程)、测试和配置(对系统进行测试,使其能够达到用户需求)。

以一家公司的销售系统为例来进行面向对象的应用。主要包括:

1.1 角色分析

一个销售系统的角色包括:销售经理、业务经理、销售业务员、客服经理、客服业务员、后勤、信誉评审员、客户。

客户:是指购买公司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单位。包括终端客户、渠道、协作单位等。

业务员:主要是指具体做业务的人员。

业务经理:主要指负责某一区域或部门的负责人。可以是区域经理、部门经理等。

销售经理:负责整个销售中心的角色。

后勤:主要帮助业务员或业务经理完成销售订单的编制以及其他销售业务的后勤工作。

客户服务员:主要负责受理客户服务的角色。

客服经理:负责管理客户服务部。

信誉评估员:对客户的信誉度进行评估以及授信。

1.2 销售计划分析

对于面向网络经营的销售计划,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

1)时间维度

从时间维度可将销售计划分为:年度销售计划(不考虑滚动)、季度销售计划、月度销售计划;

时间维度的计划一般采用滚动模式制定。例如:某企业在2000年底制定了2001—2005年的五年计划,到 2001年底,在此基础上再编制2002-2006年的五年计划,其后依此类推。如采用滚动计划法,具体计划制订步骤为:

首先确定计划周期,如年计划可以定5年一个周期,季度计划可以定4个季度一个周期、月计划可以定3个月一个周期;其次细化第一个阶段的计划内容;然后粗化后面几个阶段计划内容;

当第一个阶段完成,细化第二个阶段内容,同时滚入第一个阶段位置。

根据上述步骤,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计划表:

2)空间维度

从空间维度可将计划分为:公司内部销售计划、合作伙伴销售计划;而公司内部销售计划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公司层面销售计划、部门层面销售计划、个人层面销售计划。

公司层面销售计划:主要关注全公司总的销售量、销售额,以及各部门、各区域的销售量、销售额。

部门层面销售计划:主要关注本部门内各业务员、产品以及终端客户、各区域、经销商等。

个人层面销售计划:主要关注产品、销售量、销售额、终端客户、经销商、大卖场。

合作伙伴销售计划:主要关注产品、销售量、销售额。

3)计划维度:时间、产品、销售额、人员、部门;区域、经销商、客户。

计划制定流程以月度计划为例,如图2所示。

1.3 关于此项建模需要用到UML以下的建模机制

用例图。其为外部执行者所理解的系统功能。

类图。其描述类和类之间的静态关系,是定义其他图的基础。及销售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所属关系。

对象图。对象图可以看作是类图的一个实例。及具体的某个部门、某职员。

包。包是UML的分组机制,包描述了怎样将大系统拆分成小系统,及表达销售部门与旗下各小部门之间的关系。

顺序图。用来描述对象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着重体现对象间相互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

合作图。描述相互合作的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和链接关系。及销售部门下的各小部门间的相互分工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4)

中图分类号: TU81 文献标识码: A

2004年开工的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了EPC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模式;2006年开工建设的兰州-银川输气管道工程首次采用PMT+PMC+EPC项目管理模式,先进项目管理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标志着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领域的项目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分公司作为中石油的管道地区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管理运营好现役管线的同时,还要承担较大的油气储运设施工程建设任务,西部管道公司认真总结项目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创新适应本单位的项目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一条高效实用的油气储运工程管理道路。

1. “PMT+PMC+EPC”管理模式简介

近几年,经过学结探索,西部管道公司承担的多数油气储运工程建设主要采用了“PMT+PMC+EPC”项目管理模式。

PMT-Project Management Team-工程项目组

PMC-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ing-项目管理承包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PMT为业主成立的项目管理机构,对工程全过程负责全面管理;PMC为业主委托的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具体管理和监理;EPC为业主委托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商,负责对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并组织投产试运行。

2.西部管道公司油气储运工程特点

西部管道公司主要承担的油气储运建设项目有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原油成品油储备库工程以及其他油气储运更新改造项目。其主要特点有:

2.1管道工程量大,线路长

西部管道公司工程项目地点跨越新疆甘肃两省,多数地区属于戈壁滩、无人区,社会资源依托差。长输管道具有跨地区、高强度、移动性、无依托等特点.这导致长输管道施工和其他施工项目相比较工程量比较大。管道线路长。途径地区多,各地对建设管线的认识不一样,征地和工农关系是一个难点。

2.2多点施工的信息传递困难,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大

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全部集中在现场,通过每月每周的例会开展项目管理工作。高峰期每天有协调会,使整个管理系统运转顺畅,当天问题当天解决。但长输管道工程在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同时开工,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都不适用,如现场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大的方案变更,必须立即处理。另外,管道施工都在野外,远离城市,偏远施工现场的事故,运输途中的设备、人员安全和医疗保障受到极大限制,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条件。

2.3物流配送难度大

大量的管材设备和其他材料,管道施工与其他工程不同,其他项目的物资都集中到一个地方,而管道的物资必须分配到全线,这些物资必须通过火车运输到各中心站。再用汽车运输到施工作业带,需经过不同车型多次倒运,造成运送困难。

2.4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管理要求高

由于天然气管道运行压力大,原油成品管线油储罐防腐性能要求高,油和气都属于高压、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社会影响范围广,对工程施工的专业性有很高要求,部分工程项目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还存在着工期紧等限制性要求,这对油气储运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项目管理承包商还是总承包商都必须具备合格有效的资质和丰富的相关管理施工经验。

3. “PMT+PMC+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3.1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

3.1.1组织管理机构

PMT:中国石油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管道工程一工程项目管理部,代表业主对克乌成品油复线工程全权负责管理,同时派驻1名代表对现场进行协调监督管理。

PMC:受PMT委托的由北京兴油监理公司组建的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工程PMC项目部,代表PMT开展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派驻PMC现场监理组对克乌成品油复线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EPC: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就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工程EPC工程签署联合投标协议书组建联合体,负责本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组织投产试运及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征地、对外协调、手续办理、管道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所需数据、资料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录入等工作。

3.1.2管理体系建设

为使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的创新有章可循,明确业主、EPC承包商和监理三方的工作界面和任务分工,完善工程建设体的各种管理工作流程,建设体三方(项目部、PMC项目部、EPC项目部)共同编制了各种管理程序文件。涵盖了工程建设设计、采办、施工各个方面的工作流程,并对每个工作流程中各方的职责做了清晰的规定。

3.1.3进度控制

克乌成品油复线工程的进度管理是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进度计划和控制计划,并采取措施保证其顺利执行。

1、分级制定进度计划

克乌成品油复线工程的计划分为三级:一级计划即里程碑计划,由PMT制定;二级计划由PMC项目部在依据里程碑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三级计划由EPC项目部根据二级计划制定;通过计划的层层分解,逐项落实,使工期得到有效控制。

2、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工程开工后PMC要求EPC按照批准的三级计划编制月度进度计划。EPC月度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基础。

PMC项目部通过日、周、月报形式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偏差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预警,结合分析结果提出调整措施和调整计划,做到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的相结合。

3.1.4项目建设意义

新建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一方面解决炼厂生产后路问题,另一方面增大成品油的东调品种及数量,有利于成品油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使两石化公司的产品效益最大化;安全、平稳、高效的管道运输方式,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石油企业的整体效益。成品油管道建设是保障国家油气安全供应、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2鄯善10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

3.2.1组织管理机构

PMT: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一工程项目管理部(以下简称一项目部)。代表业主对鄯善10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全权负责管理,同时派驻1名代表对现场进行协调监督管理。

PMC:指受PMT委托的由北京兴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组建的鄯善、兰州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PMC项目部。同时派驻PMC现场监理组对鄯善10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现场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EPC:指承担本工程施工图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组织及试运投产的总承包商,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承担。

3.2.2管理体系建设

为使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的创新有章可循,明确业主、EPC承包商和监理三方的工作界面和任务分工,完善工程建设体的各种管理工作流程,建设体三方(项目部、PMC项目部、EPC项目部)共同编制了各种管理程序文件。涵盖了工程建设设计、采办、施工各个方面的工作流程,并对每个工作流程中各方的职责做了清晰的规定。

3.2.3进度控制

鄯善10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的进度管理是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进度计划和控制计划,并保证其顺利执行。有效的进度管理不但保证了项目的按期完成,而且合理地安排了资源,节约了项目投资。

1、分级制定进度计划

鄯善10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的计划分为三级:一级计划即里程碑计划,由PMT制定;二级计划由PMC项目部在依据里程碑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三级计划由EPC项目部根据二级计划制定;通过计划的层层分解,逐项落实,使工期得到有效控制。

2、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工程开工后PMC要求EPC按照批准的三级计划编制月度进度计划。EPC月度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基础。

PMC项目部通过日、周、月报形式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每次周(月)例会中,PMC项目部根据本周(月)工程的进展情况,对照周(月)进度计划,计算单位工程的实际与计划的偏差情况,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偏差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预警。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调整措施和调整计划。

当偏离程度较大时,要求EPC项目部对计划进行调整,PMC对施工计划进行定时比较、及时调整,做到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的相结合。

2008年7月份工程实际进度比计划滞后,针对这个情况,在7月份月度分析会上,PMC及时对进度提出预警和开展大干60天劳动竞赛的建议,提出增加施工人员等赶工措施。

在项目建设初期,PMC项目部及时编制了《PMC绩效考核作业指导书》。对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督促进度计划的及时完成,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2008年4月中旬,根据计划完成情况跟不上节点的状况,PMC项目部起草了《工程进度管理考核办法》对鄯善储备库工程进行计划节点考核,考核节点大都为三级计划节点,对于未按节点完成的工作缓付本单体本月度的工程进度款并确定下一步的考核节点。鄯善库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中,对各单体设置开始和完成节点,针对工程进展情况设置工程单体收尾完成和验收节点,按月考核节点的完成情况,在月度款支付中予以扣减。《工程进度管理考核办法》与进度款支付的结合促使EPC项目部进一步加大了进度管理力度,加快了现场的施工进度。

3、跟踪调整进度计划

2008年3月11日,PMT项目部针对EPC项目部组织管理不到位、设计、采办、施工进度严重滞后及现场问题处理停滞不前等问题,牵头组织了工程进度专题会议。PMT、PMC及EPC项目部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上针对目前工程管理暴露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及工作要求,很好地推动了工程的进展。

2008年8月25日,前期受春节期间南方大雪和5.12汶川大大震的影响,板材和部门设备到货滞后,造成工程进度滞后较多,同时施工现场资源不足导致进度缓慢的问题,PMC项目部牵头组织了由PMT、EPC及EPC分包商参加的四方进度专题协调会,会上对EPC及各分包商提出了具体的资源配置要求,确定了完工计划节点,PMC对资源落实情况及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本次会议,EPC组织分包商新疆油建组织进行了六十天会战,为工程的提前投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4建设成果

鄯善10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于2007年10月22日开始进行 “三通一平”工作,2007年12月底,除三区受广汇路影响未能完成外,其它区域“三通一平”工作全部完工。2008年2月23日G1001罐破土动工,鄯善100万方储备库工程开始全面开工建设,通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工程于2008年12月19日投产试运行,比计划提前12天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进度控制目标。

4. “PMT+PMC+EPC”管理模式优点

西部管道公司根据各工程项目特点采用的“PMT+PMC+EPC”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4.1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作为业主的西部管道公司仅有约3%的人员参与了具体项目管理工作,摆脱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繁杂协调工作,避免了人员与资金的浪费;PMC承包商提供专业化得项目管理和监理承包服务,其专业能力得到有效发挥;EPC总承包商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减少了变更、争议、纠纷和索赔的耗费,使管理各个环节衔接更加紧密,从而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4.2有利于业主精简机构

业主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必定进行组织机构方面改革,精简机构,西部管道公司也在积极推进组织机构改革。“PMT+PMC+EPC”管理模式的成功运用,不但提高了西部管道公司的项目建设水平,而且只有精简的少数人从事繁杂的项目管理工作,使业主集中精力开展其主营业务。

4.3有利于节约项目投资

PMT在委托PMC时即有规定要求在保证项目质量、工期等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工程总投资,PMT与PMC从初步设计开始对项目本着节约的方针进行控制,从而降低项目采购、施工等后续阶段的投资,最终达到节约工程总投资的目的。西部管道公司油气储运工程建设每个项目总投资均实现了理想的节约。

4.4有利于项目各参建方的信息沟通

油气储运工程建设项目参与方众多,通过PMT和PMC制定统一的管理程序,规范各参建方的行为,保证各参建方的信息沟通顺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沟通障碍,达到项目增值的目的。

5..结束语

目前,西部管道公司投资金额相对少的油气储运工程建设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将设计环节单独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而PC承包商负责项目采购施工和项目投产试运行,形成了“PMT+PMC+E+PC”的管理模式。在西部管道公司油气储运工程项目将不断持续建设,项目管理在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实施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积极探索适应本企业并能够成功应用的项目管理模式。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西部管道公司探索的项目管理模式会促进我国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发展。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5)

一、概述

本公司目前的发展策略是食品和药品双轮驱动,而药品生产主要是中成药。在2010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四、第五章分别对厂房设施和设备提出了管理要求,在设备维护和维修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设备预防性维护模式。然而,由于中成药制药行业普通都存在设备相对落后,维修模式单一的情况,要建立设备预防性维护模式并不能生搬硬套其他行业的模式,需要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流程选择与优化。

二、目前的设备维修模式

目前的设备维修模式主要是事后维修,设备有问题,生产操作人员会习惯性地停下来等维修人员来处理,而且维修完成后,又没有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导致重复性的维修多,找不到设备的故障规律,因此,设备一般都会存在大故障不常发生,但微缺陷多、设备点停多、维修次数多的三多现象。

三、设备维修模式革新要求

1.明确设备预防性维护检修要求

(1)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使用频率、使用工况等制定关键部件的维护计划;(2)设备维护保养由维修工主导,操作人员参与实施,设备管理员指导保养内容;(3)针对设备日常使用、维护中不能立即处理的故障隐患制定检查维修计划,最大限度地将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4)设备预防性维护、检修计划应详细列明设备需要进行维护、检修的部位、作业内容、完好标准、预计需要的工时、实施周期及计划实施的月份。

2.规范设备预防性维护检修流程

(1)每年年末根据设备的使用与故障维修情况及当年设备预防维护检修计划实际执行情况,确定下一年需要执行预防性维护检修的设备清单;(2)由设备管理员主导,维修工参与,根据设备使用状况、使用说明书(技术手册)、设备故障维修记录、设备记录等资料,编制单台设备年度维护检修计划。在年度计划中,应对设备整体外观、每一个影响设备运行或产品质量的机构、零部件制定相应的定期维护保养内容,对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能立即处理的故障隐患或有一定规律的重复性故障,结合设备保养周期,制定相应的检修内容及完好标准,根据维护检修周期设定当年每一项维护检修内容的计划实施月份;(4)年度计划编制完成后,由生产部、质量部、工程部进行会审,最终由质量受权人进行签批。设备管理员则根据已审批的设备年度预防维护检修计划,编制每月的设备维护、检修计划。在月度计划中,对应年度计划中的每一项内容编制计划实施日期,若需确认的项目,还需要制定计划确认实施日期,并根据计划维护检修内容设置工单。月度计划的维护检修内容可结合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和生产安排作适时调整和跟踪反馈;(5)设备管理员在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前将月度计划呈报车间主任、工程部经理审批完成后,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工单号编制好相应的设备预防维护检修工单。若设备月度维护检修计划中有需要进行设备,则还需要针对项目提前编制好设备工单;(6)在设备维护维修实施前,设备管理员需与维修班长确认所需要的物品,指定每一张工单现场维修负责人及维修参与人员,确认计划维护、检修内容,并确保所需物品已准备好;(7)现场维修负责人接到设备预防维护检修工单后,需要先了解清楚工单内容,做好检修前准备确认,准备好需要的工具、量具、领好计划更换的零配件,准备好有关的技术资料,需登高、动火等作业的还需按相关规定办理好审批手续。按照工单内容组织维修人员执行设备维护检修任务,并做好详细记录;(8)现场维修负责人负责设备维护维修实施全过程的监控,记录维护检修开始和结束时间,对照计划维护、检修内容记录实际执行的情况,并由实际执行者签名确认,对设备维护检修效果负责;(9)在维护检修中,若需要进行设备,则按照设备工单要求分派给维修工或设备操作人员执行,并由执行人员填好相应记录。设备所用的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应当尽可能使用食用级或级别相当的剂;(10)设备预防维护检修工单任务完成后,现场维修负责人需签名确认,并交付操作工进行维修完成后的确认。若达不到维修完成后的基本要求,操作工有权拒绝签字,并要求维修工整改达到要求后再签字。操作工确认后,需交由现场QA和维修班长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完成确认;(11)设备管理员需及时跟踪工单执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单所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及时交设备主管和车间主任进行确认;(12)当月维护检修工单完成后,设备管理员要对照设备预防维护检修月度计划表,统计好每一张工单实际完成工时和日期,经设备主管和车间主任审核后,交工程部经理审核;(13)每季度设备管理员根据月度执行情况审核一次年度设备预防维护检修计划执行情况,按要求在年度计划中标示完成情况,并作汇报。

3.优化设备故障维修流程,并严格按要求执行

(1)因故障造成设备停机,操作人员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和操作班长,口述故障现象,并填写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单,记录报修时间,等维修人员到场后,将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单交给维修人员;(2)操作人员发现故障隐患,但并不会立即造成停机的,可先填写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单,记录故障现象和报修时间,将记录单交给操作班长,由操作班长收集交给维修班长或设备管理员做检修计划;(3)维修人员在接到故障维修任务时,要了解故障的原因,备齐所需的工具及备件,需登高、动火等作业的还需按相关规定办理好审批手续;(4)进行维修前,维修人员必须确认设备已经断电,在设备上挂“正在维修”的状态牌、在配电箱处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记录开始维修时间;(5)遇到不能立即解决的故障问题,在确保安全和产品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可采取临时措施先恢复生产,并报维修班长和设备管理员制定检修计划,否则,必须停机等待停产检修;(6)维修完毕,维修人员要收拾好工器具,清扫设备及周边环境,清洁油迹,取下“正在维修”、“禁止合闸”警示牌,详细填写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填写完成维修时间,并交由操作人员验收,填写恢复运行时间和签名确认;(7)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签名后,由维修人员将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单交给设备管理员审核;(8)对重大故障维修,设备管理员组织维修人员进行详细故障分析和预防对策,形成故障分析与对策报告,交部门设备负责人和工程部经理审核,并视情况需要纳入预防维护检修计划。

四、结语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6)

作者简介:毕子健(1984-),男,河北唐山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部计划管理高级主管,助理工程师,招标师。(北京

100053)王翎颖(1985-),女,四川遂宁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供应公司招标工作部物资采购主管,工程师。(北京 100075)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72-02

为全面提升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计划管理水平,发挥物资计划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探索建立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物资计划主动协同管控机制,前端超前掌握项目建设储备和物资需求情况,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建立物资需求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等企业管理核心计划的联动协同机制,并定期组织修编,实现物资需求计划与综合计划、项目里程碑计划的有效衔接;后端与采购实施、库存管理、物资供应对接,实现需求、利库、采购、供应的统筹管控。供应链前端与后端管理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提升物资计划全过程协同管控的目标。

一、建立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目标及意义

建立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超前参与、主动服务、高效协同”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实现全口径、全过程的物资计划管理。

从业务管理角度建立和完善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物资部门能够提前掌握全年各个招标批次的需求计划申报规模及需求结构,便于提前对公司全年的需求计划申报、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等业务进行统筹和安排;二是项目部门(单位)能够根据项目的开工、投产等时间点,将项目的各类物资需求对应到全年的各个招标采购批次,明确需求计划的申报时间,安排全年的需求计划申报工作,避免由于错过招标批次延误工程的物资供应。

二、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实施策略及范围

1.实施策略

为提高物资计划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有效地引领、协同供应链各个业务环节,建立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一是要突出做好物资需求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的有效衔接,实现联动管控;二是要突出物资计划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对公司供应链体系的全过程管控、协同。

在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实施中,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需求特点,建立项目需求模型。在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下达以后,根据全年批次计划安排及项目的进度要求,编制需求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的联动关系表,确定各个项目所需的各类物资需要纳入的招标采购批次和需求时间,进而确定采购实施、合同签订、到货接收等时间点,实现需求、采购、供应等环节的统筹协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项目调整、工期变更等情况,项目单位(部门)需要提前提出调整申请,调整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关系表中对应项目的相关信息。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

2.实施范围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的实施范围包括物资业务范围、项目范围、物资范围、协同部门范围四个维度。表1具体说明了四个维度专业管理范围的实施现状及下一步计划。

表1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专业管理范围表

序号 专业管理

范围维度 各阶段实施范围

现阶段 下一阶段

1 物资业务范围 物资计划管理与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等供应链业务环节实现协同联动 在此基础上,实现物资计划与供应商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其他供应链相关管理环节的协同联动

2 项目范围 探索建立电网建设项目类物资的协同管控机制 待成熟运行后逐步扩展至所有项目、非项目类需求,实现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全口径推广

3 物资范围 一次设备、二次设备、通信设备、装置性材料 所有物资类需求,并逐步开展非物资类需求的协同管控

4 协同部门范围 基建部门 运维检修部、营销部、科技信息部等公司各个专业管理部门

三、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实施流程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实施在现阶段的体现形式是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关系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部门组织编制并定期修订关系表,作为各类项目具体实施的重要参照依据。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关系表的编制流程如图2所示。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关系表编制工作分为各类项目需求模型编制、协同管控关系表编制审核两个阶段,具体流程说明如下:

1.各类项目需求模型编制阶段

编制各类项目的协同管控关系表,首先需要建立各类项目需求模型。在需求模型编制阶段,公司物资部门(物资计划专业)组织各专业的专家编制各类项目的需求模型;公司专业主管部门对相关项目需求模型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物资部门(物资计划专业)根据审核意见修订、整理,形成各类项目的需求模型。

2.协同管控关系表编制、审核阶段

各类项目需求模型编制完成后,公司物资部门(需求计划专业)根据当年的综合计划及工程里程碑计划,结合需求模型,形成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填报模板,组织各需求单位(部门)开展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前端)填报工作;填报工作完成后由公司本部各对口专业部门组织审核;各需求单位(部门)根据公司本部各对口专业部门的审核结果进行修订,并上报至公司物资部门;公司物资部门(需求计划专业)组织专业专家、专业部门开展复审工作,形成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前端);在此工作基础上,公司物资部门(招标、合同、供应等专业)对应各个项目编制采购、合同、到货等方面的内容,形成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后端);公司物资部门(需求计划专业)综合前端、后端内容,形成完整的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并予以下发,作为各类项目具体实施的重要参照依据。

四、指标体系保证

建立、完善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发挥其联动企业各类管理核心计划、整合供应链资源作用,需要将该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公司物资计划管理的对标指标中予以体现,以保证该项工作得到充分的执行。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2013年的物资计划管理指标中就充分考虑了该项工作,2013年物资计划管理指标由四部分组成,具体内容为:物资计划管理指标=物资采购计划报送准确率*30%+物资批次采购计划完成率*40%+协议库存物资采购计划完成率*20%+计划审查专家贡献率*10%。其中,物资采购计划报送准确率是前端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水平、物资计划编制质量的综合体现;物资批次采购计划完成率、协议库存物资采购计划完成率既是物资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协同水平的反映,也是对公司供应链体系全过程管控、协同程度的体现。

五、管理成效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建立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提高了物资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等企业各类管理核心计划的联动协同水平,加强了物资计划对供应链整体运作的引领作用,具体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需求预测能力,统筹物资全流程管理

通过提前掌握各个集中招标批次的规模与需求构成,实现了需求计划申报、集中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等各个环节的统筹安排。

2.明确需求申报批次,提升项目进度管控水平

物资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联动协同机制的建立,明确了项目中的各类需求应该申报的招标批次,进而明确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现场到货的具体时间,从而提升项目进度管控水平。

3.协同管控机制建立,助力同业对标指标提升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7)

居住地:安徽

电 话:167********(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

公 司:XXX摄像设备有限公司

行 业:机械/设备/重工

职 位:结构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 校:合肥工业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勇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忠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对各种原料成型条件非常熟悉,熟悉热流道模具和抽芯模具(电动,液压)的生产调试,并能独立试模,品质确认,原料计划分配,人员调动合理安排,熟悉注塑车间现场3Q6S管理。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

目标地点: 安徽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结构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3/8—至今:XXX摄像设备有限公司[2年]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开发部 结构工程师

1. 负责公司光电产品手机摄像模组、监控摄像产品、数码摄像产品;

2. 对营销部现有技术成熟产品导入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和工艺性评估及设计方案拟定,进行产品规格设计和后续产品打样跟踪;

3. 从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到新品打样制作阶段,全权负责跟踪确认;

4.再次到量产阶段进行产品生产所需要工装治具的设计审核及验证。

2012/8—2013 /8:XXX模具开发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精密手机塑模厂 现场管理 /PM

1. 项目新产品ESI评审报告及模具开模结构分析;

2. 负责与客户的检讨产品,模具相关事宜;

3. 及时将客户信息传达相关部门并与内部作好协调;

4. 及时跟进内部模具进度以达成客户需求,与客户进行;

5. 跟进产品试模,并根据试模情况和钳工确定修模方案并跟进,控制交期和品质;

6.负责产品T1,T2注塑过程中的结构尺寸,负责提供客户产品的FAI,CPK尺寸。

2011/8—2012 /8:XXX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原材料和加工

生产计划科生产计划/物料管理(PMC)

1. 主要负责5m中厚板两个车间的日常生产计划编制及紧急、重点合约的跟踪及扫尾;

2. 根据销售部门月度订单对车间进行产能分配,对产品进行产线规划;

3. 根据产品工艺要求进行原料板坯炼钢生产、板坯二切生产、轧制计划及精整计划编制,抓好合约生产跟踪;

4.根据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合约补产。

教育经历

2007/9 --2011 /7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证书

2010/6 大学英语六级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财务管理;集团财务;财管管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实现集团的长足发展,必须把握好集团财务管理的关键,建立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财务预算系统,以绩效考核为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资金投资管理为内容的全面财务计划,使得集团的财务使用率不断提升[1]。

1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常用模式

1.1运营控制模式运营控制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高度的集权性,也即集团总部对于子公司的任何大小事宜均管理到底,子公司只负责战略执行。集团总部追求整个集团的战略统一和整体协调,要求子公司与总部的决策与步调均保持一致。总部通过对子公司的资本、管理、战略控制、以及技术、渠道等各项方式进行管理,以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控制型模式要求子公司对总部决策做到强有力的执行,子公司只负责从事相关业务的活动执行,从事业务范围较窄。总部对于子公司的管理已经深入到日常经营的各个方面,负责各个子公司的战略计划与部署指导,负责统一的产品研发、营销策略、企业文化、品牌管理,以及统一的人事管理与考核指标,具有极高的集权性。

1.2财务控制模式财务控制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高度的分权性,也即集团总部只涉及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和整体资本运营,对于下属企业与分公司的财务计划与资本运营并不涉及,给予下属子公司以很大的财务管理自由。下属企业与分支机构的战略谋划与财务计划均由各子公司独立设置,只要总体满足集团总部要求的财务任务即可。这是一种分散型决策、分散型管理的模式,对于子公司的具体活动与经营计划,总部并不干涉太多,子公司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企业独立经营自己的企业活动与业务范围,具有高度的自治性。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主要靠近资金与金融方式达成,如果总部对子公司的年度任务不满,可削减或者出售其股票,以此来实现对于子公司的上级管控。集团总部没有强大的战略管理机构,其靠核心的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来实现对子公司的联系,甚至不对子公司进行过多干涉,只要其能达到年度财务指标任务,实现资本与现金的回收即可。

1.3战略控制模式战略控制型模式界于运营控制型与财务控制型之间,集团总部负责旗下子公司的所有大小事务的制定、战略布置,年度计划,以及绩效考核。集团总部要求子公司的企业目标、战略计划、企业文化必须要与总部保持一致,符合总部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特殊的决定与策略要报由总部审批。战略控制型集团要求总部集中决策,子公司作为总部的一部分各自执行其规划内的版块,接受总部的指导与规划,实现分散经营。集团总部具有强大的战略、研发、营销、财务、法律等部门,可以提供强大资金支撑与后备力量。总部一般不涉及具体的业务活动,只进行总体的资本运营与管控,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财务管控、人事控制,绩效考核等方式实现对于子公司的控制[2]。这种管控模式决策与执行完全分开,总部专注于整体规划与资本运营,子公司专注业务开展与战略执行,二者共同实现集团经济利益最大化。

2集团财务管控中的常见问题

2.1管理者重生产轻财务,对财务工作缺乏重视集团管理者往往注重整体规划与年度经营战略,重视产品与服务的经营与销售,往往忽视了对财务工工作的重视,这是每一个集团工作的常见通病,乃至许多企业集团并没有一套整体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缺乏对财务计划的实施监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成效一般。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财务部门的单一事务,而是每一个部门与分公司共同参与执行的过程。财务计划涉及到的每一个部门,每一块业务,均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遵守与实施,离开其它部门的配合,财务工作将无法顺利地进行。单独的财务部门往往人员较少,要完成一个庞大的财务体系的维系与构建,必须要由各个部门能力合作完成,必须要引起集团的高层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否则,再完整科学的财务计划也是纸上谈兵,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也难以取得应有的预期效果。

2.2集团机构庞大,财务管理工作繁冗滞后集团企业人员众多,机构庞大,部门林立,除了总部之外,往往在全国甚至海外分设众多的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与部门的财务既隶属总部财务又相对独立,总部财务管理者可以定期对分支机构财务善进行核查与监督,但机构的庞大,难免导致财务工作的细节末稍执行不足,效率降低。这就要求集团总部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作出详细的分工,保证集团的各个分支机构均能够及时地上传与反映出该部门的财的状况,方便总部财务及时作出总结与反馈。只有各个部门的严格执行,与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才能保证分支机构的财务经营状况得到及时的体现,才能保障年度财务报表的权威性,精准地反映出集团的财务实际状况。

3如何实现企业集团财务的良好管控

3.1实现战略与预算的良好结合,科学量化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集团财务计划,明确地规定未来集团的发展目标,实施要则与执行步骤,可以更好地实现财务管控。财务计划的制定,须由总部及各子公司高层共同参与、共同谋划与制定,以此才能反应出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前沿问题,制定完整的财务规划。年度的财务预算制定中,应当考虑当前的战略计划,使战略计划完整地体现在财务预算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计划的实施完全遵行集团的整体战略,使财务计划的实施更科学,达到量化考核。财务计划中的预算部分要建立在对各子公司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子公司实际经营现状,考量其具体实施细节,制定可靠的短期与中期财务预算与目标,使财务计划与管控在可行的量化范围内。

3.2实现预算与绩效的良好结合,合理管控预算绩效考核指标是衡量一个企业与员工战略任务的重要指标。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度须与子公司的年度执行能力、业务发展方向、财务风险相结合,必须与子公司的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与项目达成目标相一致。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要在切合实际的情况下,做到科学、合理、可行。集团的年度财务预算也须将子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考虑进去,列入非财务指标的考核项目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预算的精准性,才能保财务计划的精准性,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管控。

参考文献: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9)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企业年金的制度框架。但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企业年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年金规模发展缓慢、基金被挤占挪用、职工利益受侵害等情况,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亟需我们对其制度加以完善。而其中,作为企业年金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税收政策还极不完善,使得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既缺少相应的激励,又缺乏必要的约束。因此,本文希望在借鉴美国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改进,以构建完备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体系。

一、美国企业年金基本计划类型及税收规定

(一)利润分享计划

利润分享计划是雇主为雇员及其受益者提供分享企业利润机会的一种退休金计划。这一计划以经营利润为缴费基数,按计划参加者年薪占所有计划参加者年薪的比例、或是参加者年龄与工作年限进行雇主缴费额的分配,退休金的支付可采取现金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方式或是两者的结合。其中,现金支付方式是指利润直接以现金、支票或股票的形式支付给雇员;延期支付即利润被计入雇员的账户、在退休或其他确定的日期或特定的情况下(例如伤残、死亡、解除劳动关系)的支付;混合方式支付即部分利润被立即以现金支付,部分被延期。而美国《税收法》401条规定,利润分享计划税收减免的条件限制在延期的或混合的计划上。美国《税收法》第404条规定:雇主对利润分享计划的缴费额可以从其公司当期应税收入中扣减,扣减额年度限制是所有计划参与人在某一计划年度内获得的全部年薪总额的15%。所有的利润分享计划都规定了一个工作年限作为参与该计划的条件。

(二)雇员股权退休金计划(ESOPs)

雇员股权退休金计划又称为职工入股计划,是指主要投资于雇主证券的税收优惠股票分红计划,或股票分红计划与缴费确定计划(现金购买)的综合计划。按照美国国家税务署的定义,股票分红计划是雇主建立和维持的、提供与利润分享计划相似退休金的计划,但有所不同的是雇主缴费并不必然取决于利润,并且退休金以雇主公司股票的形式进行分配。根据《税收法》规定,雇主对这一计划缴费可享受的税收减免与利润分享计划缴费的税收待遇相同。

(三)401(k)计划

从本质上说,401(k)计划是利润分享计划的一部分,它属于一种“现金或延期支付报酬安排”(CODP)。与前面介绍的各种退休金计划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401(k)计划的参加者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接受雇主付给的现金报酬;二是让雇主把这部分现金直接以税前缴费形式,存入其利润分享计划或股票红利计划的账户中。扣缴金额可以由雇员自己确定,但不能超过工资的25%或不能超过一定数额(与生活费用挂钩),2001年这一限额为10500美元。雇主是401(k)计划的发起人,根据规定,只要有5个以上的成员,就可以建立一个401(k)计划,从而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

如果计划参加者自愿选择将其部分现金报酬以税前缴费形式存入401(k)计划的话,雇主将为其进行对等搭配缴费额的缴费,目前税法规定的搭配缴款通常相当于员工自身缴费的25%到100%之间。雇主为雇员交纳的税前缴费享受减免当期应税收入的待遇与雇主向利润分享计划缴费的免税待遇是相似的。此外,虽然雇员的税前缴费不包括在该雇员的当期应税收入之中,但是雇员和雇主必须就这部分缴费额缴纳联邦社会保险税和失业保险税。

二、美国企业年金税收体系的细节规定

(一)有关缴费的税收政策

由于美国退休金的税收优惠最主要体现在缴费阶段,往往允许缴费的一定比例税前列支,而且退休金的缴费也最可能被雇主用来作为逃避税收的手段,因此,《税收法》对于退休金缴费的规定非常详尽,概括起来,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年度缴费额的限制。美国《税收法》在给予退休金计划缴费税收减免的同时,也有一些限制性的规定,其中对年度缴费额的限制是一个重要方面。《税收法》第415条对确定缴费型和确定收益型退休金计划的参加人每年能向该计划缴纳的缴费额数量作了规定和限制。如规定确定缴费型计划参加者每年的缴费额不得超过35000美元或其年度报酬的25%,以数目低的一项作为限制标准。那么,违反这些限制和规定的退休金计划将失去其税收优惠的资格。

2.缴费的减税限制,即规定税前缴费的比例或数额。进行这一规定的目的和年度缴费额的限制一样,都是为了避免以税收补贴的方式对私有退休金计划进行过分的公共资助。

(二)退休金领取的税收要求

按照美国《税收法》的规定,完全由雇主缴费产生的退休金需要全部征税,税前缴费虽然是雇员收入的一部分,但是应当作雇主缴费额对待;如果也有雇员税后缴费额的话,税后缴费额部分不需征税。《税收法》第72款按照退休金的提款方式是年金提取还是非年金提取具体规定了两种计算方法,确定退休金中的应税部分和非应税部分。

同时,税收法中对从税收优惠退休金计划中提款有一些限制要求,这些要求一方面限制从税收优惠退休金计划中过早提款,比如参加者若在59岁半之前提款会附加有10%的惩罚税;另一方面也避免计划参加者将提款时间推迟的过长,保护退休金计划参加者在计划中所获得的权益。因为如果允许退休金计划参加者在未退休之前从计划中提款,就会完全丧失优税待遇在鼓励纳税者为将来退休而进行储蓄方面所起的作用;而如果一个退休金计划参加者无限期的推迟提款时间的话,同样也达不到通过优税鼓励退休储蓄的目的。

(三)禁止优惠高薪雇员的规定

禁止优惠高薪雇员的目的主要是避免一个公司通过为少数高薪管理层建立税收优惠退休金计划来享受大量的税收优惠待遇,而与此同时广大普通员工却不能真正获得退休金权益。为此,美国的《税收法》及《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提出禁止优惠高薪雇员的规定:其一为基本的覆盖率和计划参加者人数的要求,以限制一个雇主将某些雇员排除在计划之外的能力与自由;其二是对一个雇主在其自主私有退休金计划之下为不同的计划参加者提供不同程度的退休金的能力加以限制。

三、美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对构建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体系的启示

(一)税收政策的基本目的应是支持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

美国的实践表明,完善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推动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企业年金制度之所以能够在大多数国家得以建立和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一制度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由于我国目前仍面临着物质基础条件差、企业负担过重、基本养老保障问题还没有彻底得以解决这一现状,那么短期内推行强制性的企业年金计划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必然要给予企业和职工个人以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来充分调动双方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以使其愿意并有能力参加该计划。因此,税收优惠政策不仅仅是国外而且也是我国现阶段诱使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一项必要措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只有提供必要的、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才有利于促进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也只有企业年金制度得以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进我国的养老保障改革进程。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中,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或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实质上的优惠仅仅只有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免税的相关规定,且优惠比例过低,使得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导致企业年金在我国难以更快的发展。

(二)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的本质应是延期缴税

美国各类企业年金计划税收优惠模式虽然各自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在缴费阶段、投资收益阶段免税(E),而年金领取阶段征税(T)的一种模式,又被称为EET模式。由于这一模式下缴费阶段的免税能够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又可通过在领取阶段征税部分的减轻财政负担,这就充分证明了EET模式既具有延期缴税的本质,其自身又具有利于企业年金发展的税收激励优势,从而为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若选择EET模式的话,一方面可以与以美国为主的大多数国家保持一致,借鉴它们利用这一模式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这一模式框架下各国具体规定的不同选择适于我国国情的具体政策,从而节约对优惠模式进行考证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公共养老金、个人养老保险税制模式均不相同,都未采用EET模式,这不仅决定具有激励作用的EET模式有利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而且与国际养老保障三支柱税制模式相比,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趋势也要求公共养老金与企业年金相互衔接,最终要求保持税制的一致性,那么EET模式也应当是未来最适宜的选择。

然而自2009年起我国税收政策明确要求企业缴费环节征收个人所得税,可认为类似于TEE模式,其本质是当期纳税而非延期缴税。其原因虽然解释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分项税制不同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综合税制以及税务机关征管能力有限的问题,但是显然,这一选择会使税收政策对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打折扣,不利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建设及其与国际接轨的改革。当前,选择这一模式仅仅应当是适应现阶段国情的一种权宜之计,而在我国个税向综合税制改革的趋势中,随着税制的不断完善、税务机关征管能力的提高以及个人收入信息与征管机制的健全,更有助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仍然只能是EET税收优惠模式,这是未来我国企业年金能够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应形成完备的税收体系

从美国关于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具体规定中,我们发现其政策的最大特点就是十分详尽、具体。比如它提供了具有不同税收优惠措施的多种企业年金类型供不同的企业选择,对禁止优惠高薪雇员的政策制定出详细可行的规定,同时明确指出了对提前领取年金的企业和个人应采取的税收惩罚措施等。并且美国还将所有的规定都列入税法加以执行,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税收体系。目前,美国退休金制度能够良好的运作,与这种完备的制度体系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借鉴美国经验,我们国家在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制订方面也应注意全面性和完整性,并进一步加强税法的监督指导作用。具体来讲,首先,在已选择的税收优惠模式框架下必须做出相关详细规定,如征税时是否应设置免征额的问题及税率确定问题等等都是应考虑的内容。其次,税收政策中不仅应包括有关税收优惠方面的基本政策进行激励,还应全面考虑公平问题,将可据以进行财税监管的政策包括到税收体系中来,即制定出禁止优惠高薪雇员、规定税惠政策的适格条件等等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以约束。再次,还应通过对企业年金立法,将税收政策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运行,由税务局监督实施。那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这一完备的企业年金税收体系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JR.EverettAllen,JosephMelone,JerryRosenbloom,DennisMahoney.PensionPlanning:Pension,Profit-Sharing,andOtherDeferredCompensationPlans[M].Irwin/McGraw-Hill,2002.

2.林羿.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10)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复杂性特征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形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广泛运用,为传统常规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解决了很多困难。本文进一步对分形学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分形学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分形学是分形几何学的简称,其研究的对象都是不规则的几何体,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不规则的物体和现象是占大部分,因此,分形学又被称为是表达自然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创立之后,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曼德勃罗对分形的定义

著名学者曼德勃罗在几何学中首次提出分形的理念,并将其下了两种定义:1.当一个集合B的Hausdoff维数大于集合B的拓扑维数时,集合B被称之为分形集。通常来讲,集合B的拓扑维数是一个分数,而不是整数。2.对于一个物体或者现象来讲,如何其部分和整体按照某种形式构成相似,则称之为分形。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工作,并从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发现,曼德勃罗所定义的分形学概念并不能完全的诠释分形学的含义。

(二)分形学的特点

分形几何体具有很多其他物体不具备的特点:1.分形几何体是具有任意大小的尺度比例的精细结构;2.分形集无法用传统的几何语言进行描述,不是一些方程的解集,更不是可以用点的轨迹表示出来的;3.分形几何体具有自相似性,任何一个分形几何体的局部与其整体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形式下的相似性;4.分形几何体的分形维数是严格大于其拓扑维数的。

二、分形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分形是大自然通过千百万年自然力作用才产生的优化结构,分形几何体能够充分的利用空间,做到最合理的分配。人们发现分形理论之后,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实际的理论应用,其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中就加入了分形的设计构想。

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会将专享空间与共享空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划分,并在各自的空间内单独进行规划设计。但是,无论是在一个建筑的内部的房间和大厅,还是在该建筑群内的楼房和广场,又或是城市之间的田野和乡村,不论你从任何一种形式来进行观察,都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结构关系上的相似性,这些事物的本质上都存在着城市空间的分型结构。并且,在城市规划的其他方面,分形学都有所应用。比如说城市的交通系统,就会被分为通信系统、商业系统以及各类的独立系统,这些都是用到了分形学的理论思想。

空间本身就是一种需要进行管理的重要自然资源。人们在其中进行生活和工作,但是,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受到一定的阻隔。对于一个自然形成的部落,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规划,这个空间的格局就会出现很多局部差异,局部内各自进行独立的规划设计。逐渐的发展成为城市之后,相应的规划部门开始出现,管理者对整体进行优化,但是,受到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局限,一般情况下无法实现整体上的完全规划。因此,现有的很多城市,都是主要以局部优化为主体,整体规划设计进行辅助。随着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整体规划思想越来越重要。局部优化有利于人们居住环境的和谐发展,然而整体优化更加有利于整个城市的空间利用率的提高。

我国的学者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对城市规划中的分形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且,发现了分形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大量应用实例。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进行分析。我国的国土面积相当庞大,每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都有所不同,各自代表着本城市的文化底蕴。著名的学者刘继生先生对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进行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他利用Zipf公式对九四年的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进行关于分形几何特征的研究工作,研究发现辽宁省的城市规模分布是明显的双分行结构,而吉林省的城市规模分布则具有单分形结构特征,黑龙江省城市规模分布为局部分形结构,三个省份,虽然彼此相邻,但是在规划设计上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共同点就是都采用了分形学的理论思想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从东北的整体城市规模分布上来看,呈现出局部分形图式的特征,但是,其中有明显的双分形痕迹。

陈彦光教授利用城市动力系统的Cobb-Douglas 函数与异速生长模型,对河南郑州的土地、人口以及产出三方面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形象几何图式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上对城市结构进行动力相似研究,并在实际的郑州城市空间与发展的规划设计方面提供了关于分形学理论指导,并且基于广义 Beckmann-Davis 模型,得出理论上的城市体系总量的快速系数吸收约等于最大城市的快速增长系数。陈彦光教授还将该研究理论成员用于了广州和郑州的土地构成分析上面,并且发现,在城市化地区中,其所具有的土地形态的分形维数一定会大于其他类型的土地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

黎夏借助元胞自动机的原理对城市发展密度进行模拟。并且,在其研究之后,元胞自动机在模拟分形的城市系统方面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黎夏的研究工作就是将密度梯度函数引入到 CA 模型的转换规则当中,并用“灰度”来对状态的转换进行表示。该模型的应用,为不同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辅助理论依据。

刘小平通过对多智能体系统(MAS)的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的变化模拟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创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环境层与多智能体层进行组合,用于对城市中居民和房地产商,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多智能体和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探索。从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四年之间的这段时间内,对广州海珠区进行实地研究,并且,通过和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对比发现,多智能体系统对于复杂的城市模拟要比CA更为的准确,更有利于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整体规划工作,近些年,这一研究成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三、城市规划中分形学的重要意义

当我们读城市规划的本质特征分形结构真正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分形学对城市规 划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分形结构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在城市的硬件设施规划中,还是各式各样的城市软设施规划中。城市的管理者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理解分形学中层次性与相似性的具体含义。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由上及下”的过程,在对一个城市的土地进行规划的时候,首先应该利用分析层次理论判断出该土地和其周边的环境之间存在的“大联系”,之后才能对这块用地采取内部的规划设计工作,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运用到自相似性原则。

城市空间结构内在的“模式”原则可以用分形学中的自相似性进行解释,即在同一个层次空间内的实体之间的关系符合相似的模式。并且,这一模式原则对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自相似性来自于多种规模空间之间的层次,所以层次性与自相似性是密切关联的。分形学中的自相似性可以算作是一种“模式”,然而,层次性是对城市空间体间在规模方面关系的描述。因此,相似性就是与层次相对应的“小关系”。城市规划的管理者,就应该理性的运用城市中的这样自相似性,比如说,城市空间的自相似特征,城市交通的自相似性,以及功能上的自相似性。这些自相似性是在不同层次上提供服务。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城市的空间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分形空间在各自的层次上具有的自相似性,在对同一层次以及更高层次的空间之间关系的研究分形基础之上,对空间的下一层实体进行规划设计,即一个空间实体内部各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与本层或上层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构的或近似同构的。空间和功能的自相似特征还可以进一步运用在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的发展规划中。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规划过程,无论是局部的规划设计,还是整体的规划设计都可以。也可以只对城市中的某一个小部分进行规划。但是,这种规划设计过程非常具有可扩展性,因为其具有自相似性,所以在其他的任何一个局部区域都可以进行应用。在过去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个,尽管人们并不了解分形学理论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已经开始自觉的将分形学理论运用进来。

四、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其规模上都会发生重大的改变,人数的不断增加,对物质以及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些都给城市的规划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能够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已经是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分形学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优势,将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人员要对分形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力争将其理论精髓理解透彻,并将其运用到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之中,使得我国的城市布局更加的合理化,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匡文慧,张树文.长春市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的信息熵与分形机制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01

[2]闫力,李伟.浅析分形的复杂美学在设计中的意义——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院区规划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3]王丽萍,李云亮.基于分形的港口城市用地形态和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以连云港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篇(11)

近几年,北京、天津、武汉等多个大城市先后遭遇大暴雨袭击,造成交通瘫痪、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些现象暴露了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2014年2月10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批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自日起正式实施。主要修编目的为与即将新编或修订的有关规范进行协调和衔接,提高城市地下管道设计排水能力和城市内涝防治能力。

结合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问题以及实际排水工程设计工作中的一些认识理解,本文对新版规范中新增和修改的部分条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1.城市排水系统的存在问题

我国多数城市老城区排水管网多为合流制,新建区域为分流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改造,部分大城市的排水系统已经基本完善。但近几年城市暴雨内涝问题的频发,有必要分析城市排水系统的存在问题,修订城市排水的相关规范,制定城市暴雨内涝的应对措施,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1缺乏城市排水基础数据

城市排水现状普查是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城市排水规划设计的大量相关工作都是基于现状基础数据而开展的,只有依据准确有效的数据资料,对现状城市排水能力的准确评估,才能制定合理的城市排水专项规划,指导城市排水设计。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对地下管网的管理意识薄弱,大部分城市缺乏准确、全面的管网基础数据。同时,由于各区域和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分割,各项基础数据也未能整合形成整体的数据库。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排水规划的编制、暴雨强度公式的修编以及暴雨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等工作的开展就受到极大制约,各项工作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针对不同城市管网和基础建设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力模型使模拟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能够科学指导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由于基础数据的缺乏和不完整性,未能广泛引入管网水力模型计算。

1.2缺乏城市排水专项规划

我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排水设施通常被认为是城市建设的附属设施,没有引起建设部门的关注。待城市在暴雨下出现内涝灾害时,才针对灾害严重的片区进行局部改造。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没有编制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由于缺乏宏观上切实可行的指导,城市排水设计和建设往往只能解决局部积水问题,各建设时序下建设的管网系统布局不配套,新建管网起不到长远效果。

2.主要修订内容的分析

2.1数学模型法的应用

新版规范条文3.2.1[1]中要求,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当汇水面积超过2km2时,宜考虑降雨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该要求是本次规范修编的重点内容之一,新版规范明确了数学模型法的适用范围。随着数学模型和模型软件的不断成熟,模型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为城市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目前,运用模型进行大范围排水系统设计和优化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种趋势。

尽管数学模型法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的趋势,其在国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基础数据不足

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针对排水系统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工作还没有全面开展,没有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持,不能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优化工作。这也是数学模型法早就进入我国,却不能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2)缺乏技术规范指导和本地化参数

目前国内的数学模型法没有相关技术导则可以指导,采用的模型参数也并不直接适用于本地城市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背景条件,只能参考国外相似地区的模块。这些模型本地化不足的问题,都可能使数学模型的结果产生偏差,从而不能有效指导设计。

2.2地区径流总量的控制

新版规范条文3.2.2A[1]中规定,“当地区整体改建时,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改建后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

此项条文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唯一强制性条文。它体现了排水系统设计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即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不应把上游问题转嫁到下游,将地表问题转移至地下解决。配合此项条文规定,有助于推行低影响开发等规划理念,有助于促进从源头上进行城市雨水的总量控制,防止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此项条文还需要相关的补充说明或技术导则加以指导,通过具体的实施措施和应用情况,达到地区开发建设后仍能维持总径流量不变的目标。例如:在规划设计中提供足够的排水防涝空间,实施低影响开发措施,设置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和渗透池减少地表径流,在人行道、停车场和广场等采用渗透性路面等。

2.3暴雨强度公式的选择和重现期的确定

根据条文3.2.3[1]中规定,“具有20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排水系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应采用年最大值法”。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市政排水设计沿用早期采用年多个样法编制的暴雨强度公式。然而气象、水文部门颁布的暴雨资料,只有年最大值,因此一直存在城市排水与水利的设计重现期无法匹配的问题。

年最大值法:适用于具有多年连续降雨记录的地区;统计对象取每年最大一场降雨;优点剔除主观因素,资料独立性强,统计工作量较小;缺点需要的连续记录年限较长(>20年);结果小重现期暴雨强度可能较低,大重现期与其他方

法趋于一致。

年多个样法:适用范围重现期较低、自计记录较短的地区;统计对象取每年多场较大降雨;优点需要的连续记录年限较短,可以计算重现期小于1年的降雨;缺点统计工作量大;结果由于考虑了一年中多场较大的暴雨,小重现期暴雨强度

可能较高。

本次条文修编根据城市规模和区域性质,确定了不同的设计重现期,所有设计重现期均采用年最大值法,设计重现期最小为2年。由于我国采用的设计暴雨重现期略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此次修编提高了设计重现期标准,从而提高

城市地下管网的排水能力,保证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3.结论和建议

本次规范修编,基于近年来许多城市发生较为严重的内涝灾害背景,提高了对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和城市内涝防控的要求,对提高我国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和雨洪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城市排水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尽快建立和健全排水管网的数据信息模型,为将来的城市排水系统管理提供保障。

(2)各排水规划和设计部门尽快落实新规范,采用新编暴雨强度公式,逐步应用数学模型法进行排水规划设计工作。

(3)城市发展建设中提高对城市排水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城市低影响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