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群文阅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8:54

群文阅读论文

群文阅读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75-01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老的这句话点出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应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作为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树立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打破课堂和课本的有限性,不仅强化课内教材之间的联系,更要强化课内教材与课外阅读资源的联系,以期带领学生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中遨游。

一、强化课内教材之间的联系

高中语文教材按照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每个单元的知识与课文都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单元课文。比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时,学生虽然读过一些现代诗,但对现代诗的发展史并不了解,所以就很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现代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与古体诗有什么异同。另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重点是鉴赏意象,品味诗歌,这个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地渗透到本单元每首诗的教学中去。

不是同一单元的课文也可以重新编排,按照一个主题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比如《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三篇文章,都涉及秦统一六国直至灭亡的历史,我们可以选取这样一个共同点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阅读的主题可以设置为“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作品都选取了秦统一直至灭亡的历史”,以此来切入对作者、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和对主旨的分析。除此以外,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则材料,提取的角度不同,能揭示的主题就不同,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对材料的多角度分析与运用。

二、强化课内教材与课外阅读资源的联系

1.课前补充阅读,夯实基础,训练阅读能力

教材中课文大多选取的都是名篇,不了解背景,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很多障碍。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阅读。如教杜甫的诗歌时,先补充杜甫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就能够更好地去读懂杜甫,读懂杜甫在时代动荡、百姓流离、自身困顿的境况下仍然葆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

2.课后补充阅读,丰富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某些中长篇小说的节选。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学生会认为贾宝玉是个爱开玩笑的浪荡子弟,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红楼梦》开篇的木石前盟,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逼上梁山,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可以引导他们去阅读相关章节,乃至整本书,去体会时代背景下那些英雄人物的挣扎与奋起。

三、营造阅读的环境

在班级建设图书角,让它成为了博览群书的阵地,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读书借阅制度,以自己课外阅读和全班集中阅读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走进书中,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了书所带来的魅力。还可以利用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盛的特点,举办读书交流会,这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能够与大家交流、共享。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学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群文阅读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初中群文阅读现状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情况,对我校1500 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的投入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10―30 分钟内,且随年级的升级,课程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用于阅读的消费如买书、租书等,每月在3―20 元。学生比较喜欢读文摘类、动漫类、武侠类等休闲或快餐文学; 有空余时间,更喜欢阅读散文、小小说两类文学样式。四大名著中,更喜欢读《三国演义》。读书目的更多的是消遣,少数能部分阅读老师推荐的书,写写读书笔记或札记。

学校的班主任不太支持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非语文老师在初一、初二时不干涉学生阅x,初三则极力反对。班上阅读课一般在每月一两次,同学几乎不对所读书籍进行讨论。老师基本上没有树立课外阅读榜样对学生进行鼓励。

群文阅读,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2 - 4 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构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要发展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与写作实践相互促进的策略研究,既是解决阅读与写作问题的很好途径,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如果通过实践与理论研究,达到“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只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二、群文阅读与初中生写作能力分析

1、指导学生默读和浏览。

群文阅读与单文阅读不同的是: 单篇阅读教学侧重于精读,而群文学习多采用略读、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我们提倡在每一单元安排一节群文阅读课,放弃传统精读课文那样去逐字逐句地肢解文章式的分析、品鉴、大段大段地朗读,课堂上不单独安排时间扫除生字障碍等方式。旨在一个特定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培养学生快速浏览阅读、抓取信息、整体理解,不把过多精力放在体会、咀嚼、品味语言上。默读、浏览,是侧重于大量信息处理的有效阅读方式,是侧重思考的阅读。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方向明确的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2、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尝试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为群文阅读教学以及写作实践教学服务。每班每周一节语文阅读课,通过教师自主设计“阅读指导学案”有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阅读,鼓励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与感受。定期组织读书沙龙、速读比赛、美文朗读比赛、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等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将课内课外阅读通过活动平台连为一体,使学生读写活动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3、利用群文阅读中的小组对话和讨论,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

群 文阅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读书会形式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阅读课中的讨论,可参与性,开放,多面向,极大的解放了学生的“生产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有话可说。知识储备、阅读视野、想像推理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答案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很多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优势。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选取喜欢的文章内容,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也不应只作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为学生创造一个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氛围。所以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讨论意识和表达技巧,因为如果在小组讨论时,讨论成员消极对待,重复话语,拖时间,甚至互相扯皮,讨论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所谓讨论的积极意义只停留在了理论上。只有指导学生有效讨论,课堂才会产生有效生成,学生才能通过不断地思想碰撞思考、积累阅读体会。

4、利用群文阅读比较策略,凸显群文阅读中的亮点

“比较”应该是群文阅读用得最多的阅读策略: 横向章节同类比较、纵向难易比较、大略地比较、细致地比较、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表达形式方面等, “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有发现探索并领悟。我们要解决的是帮学生选出合适的一群文章,指导学生准确找到该群的比较切入点,然后进行有效阅读。

5、利用群文阅读探究思考策略,拓宽学生写作选题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盲目加大学生阅读量,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推论、比较、猜测、反思等方法对于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祝新华教授在他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及其在评估与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他把阅读能力分为六个层次: 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我们通过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写作实践,就是希望通过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进行延伸性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实践的能力。

群文阅读论文篇(3)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采用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阅读内容,促使初中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得初中生通过阅读多思考,进而有效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任务,强化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研发并应用的一种新兴教学法,当前我国大部分民众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缺乏深入认知。从本质上讲,群文阅读指的就是语文教师将一组文章,按照一定方式整合起来,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围绕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最终形成思想共识的完整过程。[1]新兴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束缚,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对选文进行剖析,提炼出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交流,进一步深化对选文的理解与把握。总之,群文阅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二、群文阅读在培养初中生阅读力方面的重要性

(一)拓展初中生的阅读量

与传统单篇文章的阅读方式不同,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文章,并对有关文章加以比较,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从中可以看出,扩大阅读量是群文阅读的重要原则。对语文学科而言,保证一定的阅读量至关重要。这是由于语文属于一个具象学科,其本身没有固定的概念或定义,诸多内容都要靠初中生根据自己的意识进行判断,并得出相关结论,因而阅读量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群文阅读模式正好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阅读量,且通过学习多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文章表达能力。

(二)提升初中生的阅读速度

阅读作为学习语文的有效路径,采取群文阅读模式可以帮助初中生有计划的完成文章阅读,并能够逐渐提高初中生的阅读速度。同时,阅读速度的不断提高又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学习速度,进而提升语文学科的学习质量与成效。

(三)活跃语文课堂氛围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但初中生要相互讨论,而且教师也要进行讨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以正确思路指引初中生进行思考,促使初中生按照正确的文本价值取向开展,最大程度预防初中生出现理解偏差。另一方面群文阅读还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的亲近程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进而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三、依托群文阅读培养初中生阅读力的具体策略

(一)科学合理选文

选文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重点与关键。伴随我国语文新课标的颁布与贯彻,初中语文教材获得了丰富扩充,教学内容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文时,必须首先制定选文议题,且议题内容不能脱离实际或太过复杂,必须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与文化程度相匹配。[2]因而,教师只有选择接近初中生学习实际的议题,才能增强选文的吸引力。议题确定之后,教师就需要紧扣议题筛选文章,注重选文与议题之间的联系,科学合理选文。

(二)开展阅读交流

群文阅读的重要环节就是开展阅读交流。教师引导初中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根据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得出自己的结论,掌握阅读方法,进行自我评判与总结。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适时关注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或解答,特备是对学生提出的新观念、新方案与新办法等,教师应予以充分肯定与鼓励,激励初中生的创新热情,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三)做好阅读记录

在实施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制定合理的群文阅读记录表,让初中生对自己的阅读学习做好记录,当然教师也应做好阅读汇总记录。阅读记录有利于增加学生阅读学习的目的性,把握学习重点,及时记录学生的阅读想法与心得,帮助初中生了解自己的阅读学习情况。[3]另外,根据阅读记录还能为教师调整与创新群文阅读方法提供参考数据,从而为初中生提供合理的阅读学习建议,为实现阅读学习任务与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使初中生的阅读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I:

群文阅读论文篇(4)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 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开题地点:

       主持人: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一) 王楼乡中心校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宣读本课题立项通知书;

       (二) 课题主持人 进行开题报告的阐述 

       (三) 课题组成员张深锋代表发言

       (四) 梁园区教研室副主任张振军、梁园区王楼乡一中高级教师刘立建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评议发言

       (五) 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对该课题提出建议要求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 5000 字以内,(可加页)。

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 万字。

同时,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群文阅读这一新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出现正好适应了信息时展的要求,拓展和延伸了学生的阅读视角,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并逐渐成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流。

教师对于群文阅读从接触到逐渐认可,再到不断探索追求进步,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农村中学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源于农村中学的一些局限性给阅读教学带来的难题,在农村中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显得尤为急迫。

( ( 一) ) 阅读量严重不足 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 405 万字,但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以书本阅读为主,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农村学生家庭的现实情况差异大,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给学生补充的课外读物少,而且留守儿童比较多, 学生缺乏阅读的良好资源与环境。

(二)缺少指导,不知如何阅读 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孩子从小就很少有机会接触课外读物,更不用说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的亲子阅读或者阅读指导。在学校,教师授课时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落实,以致完整的文本时常被切割被肢解,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和知识,也缺少持久的感悟,至于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法的训练更无从涉及。

(三) 缺少思考和运用

学生虽然课内习得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但不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学生对于书本知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仔细一追问就会发现学生仅仅停留在背记阶段,而对于文本的含义主题完全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没有实际性的帮助。

总之,针对农村中学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探索,鉴于此,我们提出《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 1、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思考力,积蓄语文素养。

2、以研究教学策略为契机,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

3、建立符合农村学校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反复实践摸索,形成一个针对农村教学实际的,可操作性强、可评估、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作为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研究新的生长点,充分挖掘群文阅读的社会资源,协调构建以图书馆、新华书店、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群文阅读资源库,通过学校群文阅读的研究和推行,辐射带动以家庭为核心的群文阅读的社会效应,为农村学生群文阅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为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力点,将课标精神践行到日常教学现场,为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 读素养提供可行路径。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特色鲜明,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二)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知识面窄,阅读量小,缺少阅读技巧和阅读指导,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三)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 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他们都在群文阅读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目标都指向了语文课堂的变革,都是为了更多地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台湾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群文阅读进入课堂阅读教学以前,国内也有专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和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窦桂梅的“主题单元教学”;李怀源的“单元整组教学”等。

2012 年 11 月重庆大礼堂举行群文阅读研讨会——“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群文阅读”首倡者王林及众多专家学者、包括代表性的一线教师蒋军晶等汇聚一堂,在我国大陆地区共同正式地树起了“群文阅读”的大旗。

大陆教育先进地区在实施群文阅读实验,“ 群文阅读 ” 已逐渐走进课堂,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但这些研究在群文阅读课的形成目标、达成途径、实施措施、教师指导、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还不够突出,而且针对农村中学实际情况开展的群文阅读研究相对较少。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 容 1 1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了解当下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校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改革的状况,找到群文阅读在教学层面的症结所在。

2 2 . 农村中学 群文阅读相关理论的建构 探讨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建构符合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效性的相关理论框架与体系。

(二) 重难点和创新点 :

重难点:研究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怎样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有效的将“群文阅读”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上。

创新点: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而且距离城区较近,在夹缝中生存,学生流失严重,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较低,阅读量较少,阅读面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能从农村学校和学生本身的这些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内容注重有效性;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将“群文阅读”引入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到技能。

六、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我们本次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的内容,我们主要采用:

1. 理论文献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筛选整理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材料。

2. 问卷调查法 自编调查问卷,对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通过结论分析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3 3 、 个案研究法 对比较典型个性化教学案例进行汇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使零碎的资料信息变得系统、清晰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4 4 、 行动研究法

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研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从而找到优化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积累丰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5 5 、 经验总结法 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6 6 、学习成果展示法。

将阶段性经验成果通过撰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在批评指正中反复修正,加以改进。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一年,主要分为以下 4 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6 6 年4 4 月 — 2016 6 年6 6 月) 1、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填写课题申报书,进行课题申报;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队伍;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教师的分工。

第二阶段:

交流学习 阶段 (   1、设计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农村中学生阅读的现状; 2、在实际研究中,课题组不断修订研究方案,调整实际操作; 3、针对群文阅读教学实际,建构、完善阅读教学新模式,归纳运用教师教学策略; 4、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学习。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学习反思和困惑交流。

第三阶段:实践验证 阶段 1、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完善已探索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完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

2、及时发掘、提炼包装研究成果,及时在学术报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课例等,召开研究成果研讨会,做好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3、开展班级读书会。利用课内进行交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

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阶段 ( ) 1、整理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编辑“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与电子成果等 3、申请结题,完成结题工作 七、成员分析及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二)课题组成员:王修涛 张深锋 石俊英 毕明远 1、 :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过区级论文《 浅谈如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受美 》,并多次参加优质课活动,有市级优质课《老王》,区级优质课《咏雪》,区级群文阅读优质课《文字中的成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负责课题决策,课题总设计、总调度,具体是确定研究方向,协调各研究个体,并进行课堂实践。

2、王修涛: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省级论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区级论文《精心点拨学生的思维途径》、《利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负责理论分析、督察指导,修改和审定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具体是查找、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材料,督导各个时间段的研究,结合我组研究进展和实际操作,修改和审订理论内容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3、张深锋: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撰写区级论文《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新教学模式的探讨》,发表文章《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

通过研究的不断推进,时时修订研究成果,保存这一过程中的材料,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4、石俊英: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市级论文《浅谈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区级论文《浅谈高校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施措施》、

《创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负责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材料的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5、毕明远: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参与区级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教育》,发表过区级论文《阅读回归本真-纯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的研究经验丰富,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

负责材料收集及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6、杨藏: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在虞城县优质课活动中获一等奖,多次参与虞城县的征文活动并获一等奖,善于组织材料,组织学生活动。

负责材料的归档整理,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等各项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优质的课例、教案,制作成光盘。

2、撰写研究报告。

3、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九、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语言艺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王瑞平.创新教育论[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叶建英.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 [4]俞玉萍. 漫步大语文的教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4 [5]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J]. 2013.06 [6]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7

课题负责人签名: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 字以内。

张振军主任、刘立建老师听取了课题主持人 老师所作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并了解了该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及准备工作,经认真评议,形成以下论证意见: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研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培养阅读能力,积蓄语文学养,具有实际意义。

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立足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活动评价等途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学队伍。

课题负责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科研素质,爱好学习,求知上进,为了本次课题,研究了多本教育理论书籍,多次向主管领导请教,并向其他群文阅读课题组学习,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完全有能力承担此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是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专业教师队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他们的专业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的认可,多人多次参加过课题研究,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本次课题中,根据各自的专长和能力,分工明确具体,非常得当。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课题,课题组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资料准备,阅读了大量书籍,鉴于学校实际情况,老师们在市区图书馆办理了多个借书证,不断充实理论素养,同时购买和查阅了多种网络资源,有相关著述、视频资料等,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总体呈现多样化,有优秀的课例、教案、论文、经验总结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具有推广意义,能为周边区域的群文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次课题研究得到了中心校和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给予了课题研究人员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并号召其他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配合课题研究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保障。

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一致同意 老师主持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期开题。同时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避免单一化,力争高标准完成课题规划的研究任务。

评议专家组签名:张振军 刘立建 2016 年 10 月 10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 字左右(可加页)。

(一) 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

在准备阶段和交流阶段,我们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资料,并在网略上搜集大量信息交流学习,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性,老师们的理论水平还是不够高,因此在评议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读了部分理论书籍,并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边进行课堂实践边进行理论提升,将二者结合,争取有更大更快进步。

(二) 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 由于老师地处两个校区,交流不便,在总结和信息交流方面不够及时,导致各项工作的分工不够明确,因此我们对钱在学校拉了网线,并建立了微信群和QQ 群,及时将大家的思想看法进行交流,明确了各项任务,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三)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横向的,纵向的,宏观的,个性的,避免单一化。

群文阅读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92-01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与常规的语文教学课有很大不同。它不能像上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那样“精雕细琢”深入挖掘,而是选取同类型的文章对语文课本进行补充、拓展、丰富。相对于课内知识的深度,教师在群文阅读课上更注重阅读的广度和兴趣,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操作策略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调动群文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群文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生活本来是一本厚厚的无字书,值得读的东西非常多。如借助讲故事,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评广告、自创广告。“跟着时尚”即因势利导,顺应“时尚”激发他们读文中名篇名著。通过引导他们阅读贴近现实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帮助他们了解和培养健康的时尚的审美情趣。时尚的审美情趣不仅表现于语言艺术也表现于根据语言艺术再创作出来的其他艺术之中。时尚中有对经典的回放。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经典名著被搬上影视屏幕,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等。

二、让孩子在主题群文中拓展阅读空间

想要提高群文阅读能力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从作者写作文章的表达方式确定主题 。以写作的方法为主题,如“跌宕起伏的小说”、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诗”,等等。

三、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如李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神话故事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世界万物都是这个神幻化而来的……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从而提高群文阅读的能力。

四、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

教师可以利用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 来提高群文阅读能。

1、利用课本资源

现用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单元编排的,每单元无论从内容还是重点、难点上,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单元内所呈现的几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训练。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组合,学习这组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去寻找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如诗词、歌曲、图片、文章等。当学生查找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资料后,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的班会,如“我会唱春天的歌、我会背春天的诗、我会跳春天的舞、我会画春天的画”等,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可以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

2、利用课外读物

引导学生共同阅读优秀作文,可以是写人的、写景的、写事的,把相同类型的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或感受语言的优美之处,或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把课外书拿到班级共享,这样集腋成裘,群文阅读的文本资源就多了。

群文阅读论文篇(6)

群文阅读以其组合性、开放性、创新性等本质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与此同时,通过对相似文章的学习,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同一主题、同一类型文章的理解,便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此外,群文阅读的有效应用实现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沟通,进一步增加了学生阅读数量,拓展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对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施策略分析

1.基于教学内容,科学设置群文阅读范围

在现今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其文章类型也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应在教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科学规划,明确教学主题和教学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涵,将与“亲情”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设计,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进行组合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主题内容,使学生对文章具有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2.基于学生实际发展,合理设计群文阅读问题

教师在组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学生阅读兴趣、探索精神与参与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具有引导性、探索性、比较性、冲突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学生对一组里不同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述与“自然”有关的文章《火烧云》《鹿和狼的故事》《鸟的天堂》《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对相关景色进行视频或图片展示,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可在文章内容、写作手法、文章特色、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具有比较性、冲突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从而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进而实现教学目的。

3.注重群文阅读方法多元化的实行

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速度以及阅读数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包括阅读浏览、默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式,用以奠定群文阅读基础。

4.群文阅读中阅读与口语表达的结合应用

教师在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时,可将群文阅读与其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行应用,实现学生情感上的表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结合小组学习教学模式让学习小组对文章M行自由朗读,并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又如,教师在基于“童话故事”主题的群文阅读时,也可让学生在理解一组文章内容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开展表演、演讲、辩论等形式,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知识视野的开拓、思维创新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有效开展群文阅读,用以实现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提升教学质量。

群文阅读论文篇(7)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其中心环节。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得到许多阅读推广专家学者和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已成为语文阅读的最新发展趋势。“群文阅读”立足于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突破并极大拓宽学生阅读资源的结构和来源,是对传统语文的阅读教学思想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创新,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发展。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他认为统整课程推动了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1]。所谓“群文阅读”,即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2]。大陆名师蒋军晶等人对群文阅读进行了大量成功的实践教学,其中蒋军晶老师上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引起了各位专家学者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和赞赏。

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

随着知识容量化和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在复杂的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实现个体的自我建构,从而对人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因此,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运而生。同时,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存在“少、费、差、慢”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可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群文阅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群文阅读”是基于语文学科基础上的特色课程,有利于彰显学校的特色课程文化,从而营造书香型校园,提高整体校园文化的水平。另外,“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教学理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学活力,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研文化。同时,“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吸引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及途径

“群文阅读”是依托小学语文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特色课程,本文主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研究。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群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生成的阅读课堂,需要教师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开放的阅读胸襟和灵活的教学机智。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要转变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除了单篇阅读教学,应尝试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指导阅读技巧和方法,充分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另外,除了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境界之外,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合作,如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成立专门的“群文阅读”研究小组,为丰满课堂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学校可邀请专家学者或者优秀教师进行群文阅读讲学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研讨,推动“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给老师们带来更多的经验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的建设

“多文本”是“群文阅读”的一个最大外显特征,群文的选择就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议题”就是组选文中蕴含师生可议论的话题,是组选文的组织线索,贯穿选文的始终。议题与选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决定“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群文阅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以编者的身份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整合相应的文本,组成一系列以某种线索为组合标准的文本群,以便服务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参与群文教学内容的选编,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方便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教学内容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设

“群文阅读”教学以单篇文章阅读作为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从而实现个体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粗读略读法,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教师总结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不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与综合、分析与归纳等阅读能力。另外,要教会学生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参与同学的讨论。阅读不局限于课堂内阅读,还可带动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将课内外群文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建设

“共识”和“集体建构”都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词汇,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关注集体智慧的共享,建构文本的意义,从而达到认可某种理解的共识。“群文阅读”是开放生成的课堂,因此其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观点,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交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比较中获得认同和共识。“群文阅读”最终上升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师采取鼓励和引导策略,调整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硬性要求,弹性支持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尝试。

通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学习积累,发展思维,进而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可以说,做好这项教学实践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打好基础,也为他们学习各门知识打好基础,为他们一生的发展、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础。目前,关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还在积极探索中,“群文阅读”为阅读教学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关于它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关注和努力。

群文阅读论文篇(8)

“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在此之前,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 江浙的多篇课文的教学、多本书的阅读可作为“群文阅读”的源流。

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构建。狭义的群文阅读是指一种教学方式。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某个议题选择若干篇符合教学需要的一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的体验、思考、讨论来构建意义,实现学生阅读力的提高。

“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理念,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在课堂上表现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外表现为群文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二、推行“群文阅读”的意义与价值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11版的课标提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今时代,大众的阅读形态呈现出非线性、互动性、视觉性、浅显性等特征,阅读者的阅读行为也出现了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社会化等诸多特点融合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通常采取单一的文本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主宰课堂,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学中重阅读方法的指点,轻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课内精读,轻博览群书;重单篇文章的阅读,轻整本书和多文本的阅读。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缺乏整合利用,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而且很难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三情共振。概括来说,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①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教学中能够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是落实新课程、深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充分体现学生和谐发展的主阵地。课堂变,则教育变;课堂新,则教育新。研究推行“群文阅读”,就是紧扣课标,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的一个绝佳途径,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

从理论上说,“群文阅读”作为“有效教学”研究新的生长点,为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开辟了新的视角;为学生从阅读兴趣的激发到阅读习惯的养成再到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教师主导性的内隐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彰显,和谐的主体间性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假设得以成立提供可能;进一步丰富了基础教育教学理论,为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的学术讨论提供新颖实例。

从实践上说,“群文阅读”为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力点,将课标精神践行到日常教学现场,为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提供了可行路径,这不但会降低教育管理成本,而且终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推行“群文阅读”的可行性

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我们推行的“群文阅读”可以说就是一种教材的建设。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多处多次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等等。”“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我们推行的“群文阅读”就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群文阅读论文篇(9)

1.激发兴趣,调动群文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群文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生活本来是一本厚厚的无字书,值得读的东西非常多。如借助讲故事,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评广告、自创广告。"跟着时尚"即因势利导,顺应"时尚"激发他们读文中名篇名著。通过引导他们阅读贴近现实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帮助他们了解和培养健康的时尚的审美情趣。时尚的审美情趣不仅表现于语言艺术也表现于根据语言艺术再创作出来的其他艺术之中。时尚中有对经典的回放。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经典名著被搬上影视屏幕,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等。

2.让孩子在主题群文中拓展阅读空间

想要提高群文阅读能力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从作者写作文章的表达方式确定主题 。以写作的方法为主题,如"跌宕起伏的小说"、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诗",等等。

3.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如李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神话故事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世界万物都是这个神幻化而来的……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从而提高群文阅读的能力。

4.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

教师可以利用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 来提高群文阅读能。

4.1利用课本资源。现用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单元编排的,每单元无论从内容还是重点、难点上,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单元内所呈现的几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训练。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组合,学习这组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去寻找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如诗词、歌曲、图片、文章等。当学生查找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资料后,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的班会,如"我会唱春天的歌、我会背春天的诗、我会跳春天的舞、我会画春天的画"等,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可以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

群文阅读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17-01

引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通过扩大阅读量,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去阅读。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一起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能够更好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够和思考能力,是满足新课标阅读教学要求的一种高效教学手段。

1.群文阅读的三要素

群文阅读的三要素是指议题、集体建构和共识[1]。议题是在群文阅读开始之初就必须确定的可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议题,议题的选取必须具有讨论性、延伸性和启发性,便于师生能够更深、更广地去进行探讨。群文阅读的集体建构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要解放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生集体的力量。全文阅读中的共识是在建立在师生之间关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一起合作交流,并对文本进行深度良好的对话之后,所达成的一致结果。例如在学习人间版八年级第一单元时,对于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将议题定为"坚持"、"成功的要素"、"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等具有讨论性和启发性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大胆第展开想象和讨论。

2.群文阅读的特点

群文阅读具有促进学生解放思想、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的特点[2]。群文阅读的组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进行阅读和理解议题,同时每个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进行自由对话,形成自己独特看法与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在群文阅读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能够认真倾听,让每个人有自己的话语权,在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的集体构建,在无意识中就达到了归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目的。群文阅读中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自我解读的过程中加入了实际生活的经验,每个人都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

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

3.1 依据单元主题,进行深入开发。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课文一般都是以单元组织形式呈现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虽然主题与群文阅读中的议题不同,但是这也无疑是给群文阅读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动物",根据对单元的课文的理解,可以看出各个文章中不仅讲述了各种动物的习性,也讲述了动物的一些的智慧和精神,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对群文阅读进行议题的扩展,如"动物生活智慧"、"人的动物习性"、"从动物的生存博弈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等,然后根据议题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让学生逐渐分享阅读心得,营造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的素养,逐渐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2 发现群文异同,升华阅读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在"求同"阅读的基础上,发展群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评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求异品析",就是要利用群文的"同"和"异",从面和点上面去完成群文的品读和赏析。阅读是有技巧的,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快速默读文章,读完后对文本内容用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再读文章时跳读扫,不把重点词、句、段画出来读一读,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同时询问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句的理解,更应侧重从这组群文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综合思考,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群文阅读分析和"求异"的深度及准确性。例如组成学生对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进行"伟大"议题的品析时,通过"求同阅读"后,引导学生在认识"伟大"议题的基础上,去细致贫品读和赏析文本中的重点句段,重点分析几篇课文中主人公伟大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深入的探究、品析,发现文中主人公的背景、伟大行为和对象,伟大精神的体现方式等都有不同,通过集体活动交流,学生对"伟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结语:综上所述,群文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自由对话,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对文本的理解,说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是极有帮助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依照群文阅读的三要素和教学特点,根据精读、泛读课、综合学习课和课外阅读学习的不同需求,实施不同的群文阅读策略,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综合素质。

群文阅读论文篇(11)

1.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都是以之为基础的。群文阅读教学是基于文本集群的教学,它利用文本集群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来指导学生展开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这要比单篇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教读《阿房宫赋》,为了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赋体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教师增选王粲《登楼赋》、苏辙《墨竹赋》、欧阳修《秋声赋》等与之构成文本集群,通过“精读+略读”的导读模式,围绕赋体文体式章法、语言修辞等层面来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并开展名句活用、好句赏析、佳句改写、辞格运用仿写等多样化的读写结合训练,以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的。

2.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基于单元结构的教学,文本集群教学要比单一文本的零敲碎打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群文阅读教学更强调文本的“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思维深度的提升。

教读《跑警报》时,教师选编了一个文本集群——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其中包含有《五味》《手把肉》《故乡的食物》《昆明食菌》《四方食事》等,组织学生阅读,围绕“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是什么”来展开研读探究。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获得如下认知:汪氏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风俗人情、知识考据、人生哲理三方面,而汪氏美食散文的人生哲理又表现为对和谐、宽容、宁静的诗意生活的崇尚。在群文比较阅读中求得共性,即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这是训练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可行途径。

3.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相较于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托文本集群的内在有机关联,更集中地落实审美鉴赏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例如教读高适《塞上听吹笛》一诗,教师针对该诗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选择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杜甫《吹笛》等诗歌构建文本集群。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杜甫的“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些都运用了通感手法,化实为虚,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诗人把笛曲名(如《关山月》《梅花落》等)拆分,提取曲题中的名词,诸如“关山”“月”“梅花”等,将之转化为意象,与其它实在意象相融,构成虚拟的场景,生动地传达了听曲的体会。这三首诗都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而侧重点各有不同:李诗表达的是去国怀乡的悲愁;杜诗传达的是羁旅漂泊、感时伤世、怀念故园之愁;高诗抒发的是战士的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

4.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据其高度聚合力的单元结构优势,在围绕某一共同点的基础上,经由文本纵横比较阅读与探究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例如教读李密的《陈情表》,围绕如何正确认识晋武帝的“圣朝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展开探究。将其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以及《晋书·孝友传·李密传》构成文本集群展开比较阅读,探讨两文忠孝思想的内涵。通过开展课堂即兴辩论、课后随笔写作等方式来理解《陈情表》的陈情艺术,认识《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二、读写共生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

只读不写,只写不读,都无法真正夯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必然要贯穿读写共生的实践过程。读与写是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双翼。“读写共生”实践,意味着写作话题源自阅读活动,因读而生写,因写而促读。读一个文本集群,写作对象可以是针对多个文本之间相互联系而衍生的规律性知识,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特色。

“读写共生”实践活动中的“写”,要写些什么?可以是篇章写作,如基于文本内容的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读后感、文学短评、专题研究论文等;也可以是片段写作,如基于语言积累的句段仿写、赏析、评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