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6:29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1)

计算机技术是由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组合而成。其中的器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真空电子器件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个阶段,其不断的进步提高了计算机技术运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在整个的计算机系统中,各种部件技术多而繁琐,其中主要的是信息存储、信息输入输出技术和运算与控制技术等。计算机系统技术则包含了系统结构、系统应用、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等技术。而计算机技术的组装技术是否良好与整个的计算机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整个计算机系统中与信息相关的技术都可以成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具有信息性与技术性的特点。信息技术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已经成为了支撑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并且在传统产业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较好的实现其产业的升级,其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信息技术不仅只作用于经济方面,对社会的文明的进步也有着推动作用。从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思想文化的传播方面利用信息技术都在使这些方面做出了改变。

2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计算机技术不等同于信息技术。首先从应用方面进行区分,计算机技术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才能够进行运作的,利用计算机进行对技术的处理、开发与运用等,而信息技术则是利用各种设备和软件再结合各项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输等工作。另外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中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不仅包含了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还包含电视、广播、录音、通信与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两者之间之所以经常容易混淆,主要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中最核心的功能。

3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用分析

3.1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用社会在发展在进步,相应的要求信息技术也需要更好的符合时代的发展。在信息技术刚刚起步的阶段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用并没有被挖掘出来,因为当时各项技术即使是在不联用的状态下也能够较好运作。但是时代的进步要求各项技术之前做出改变,因此就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用的结果。利用传感技术制造的传感器从获取信息到对信息进行处理、识别的一个过程。而传感技术则包含了传感器(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其中的信息处理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后置处理、特征提取等活动,其中识别则主要是进行对已经进行过处理的信息进行辨识与分类。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技术联用在一起,主要是在信息产业中较为多见。利用两种技术的联用,将所需的信息从采集到处理的过程变的更加简单。例如,在实际的某个现场,根据用户的需求,先利用传感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之后再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做好存储工作。这样一来就方便了对信息的提取,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3.2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用通信技术包含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由于无线通信技术比有线通信技术在某些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数据传输方面更加安全[4]。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联用,其产物就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所谓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简单讲就是实现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相关终端或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数据,一般情况下各类文本文件、表格等都是采用二进制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其中数据进行转换就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通信。其实现的方法十分简单,如果是较短距离内的通信只需要将终端设备串行口或并行口串联起来就能够实现通信。如果的远距离通信则是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起来,通过电话线、卫星信道等达到通信目的。在这种多形式的结合之间计算机的作用将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保证了数据在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还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准确性。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蓝牙技术,能够实现在10M之内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的传输。蓝牙技术的产生是由爱立信、苹果、三星和诺基亚等在1998年5月份一起提出的近距离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标准。其使用范围包括打印机、移动电话、传真机、键盘、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等质检进行无线信息交换[5]。蓝牙技术简化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复杂程度,将整个的数据传输变得快捷高效。例如将蓝牙技术放在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中,通过蓝牙技术就可以省去其中各种连接电缆,只需要通过无线就能够建立两者之间的通信平台。蓝牙技术的应用范围可以扩大至全球,可以无线连接各种设备,在市场中也是支持范围最广的一项技术,功能丰富并且十分安全。该项技术从手机到汽车到医疗设备全部都能够使用,用户范围从普通消费者到企业。并且蓝牙技术功耗低、体积小,所承载的芯片成本低这些都提高了蓝牙技术的使用范围。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用,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搜索,还能够保证信息传输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2)

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10年后晶体管取代了计算机中的电子管,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1958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制成了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2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便利性和快捷性,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进行整合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信息管理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繁琐性,借助机计算机的帮助可以让工作有序而稳定的开展,避免信息的管理工作出现混乱。总的来说,计算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管理者的工作更加有序和方便;另一方面,信息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让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质量得到提高,提高信息的服务质量。目前很多行业中计算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都进行了整合,有关资料显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科学应用对各项工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例如,在高校图书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很方便地对图书资源进行管理,学生和教师也可以很方便地通俗计算机来查阅大量的资料。

3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质量的措施

3.1充分提升信息管理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管理也要打破传统的模式,传统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意识也要得到改变。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这也是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关键。信息管理相关部门领导要重点关注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工作,深入理解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的重要意义,强化自身对信息管理的认同和理解,根据实际情况在信息管理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让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信息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信息管理团队的意识。

3.2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

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是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整合的基础,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可以信息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需要计算机的技术的支持要求管理人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管理,熟悉计算机的应用才能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科学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包含网络技术、数据库以及多媒体等部分,管理人员需要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以及各种设备的使用,有效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另外,信息管理者还需要检查信息库中的信息,及时发现缺失和不完整的信息,并进行补充;并把信息进行分类,为以后的信息查询和检索工作提供便利。因此,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对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3提升信息质量

信息管理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以后,经常会有信息重复的情况出现,不仅为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为信息的查阅个检索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对信息进行管理和优化,对信息库中重复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精简信息,及时去除重复的信息,保留有价值的信息,节省储存空间,为信息的管理和用户的查阅提供方便。在高校的信息管理方面,信息管理者想要使计算机技术全面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要制定预期相应的标准,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处理信息。同时,信息管理者也要不断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升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适应信息管理工作需要。

3.4丰富库存信息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各种信息的变化都很大,信息的更新速度也很快,保证信息更加的完整和具有时效性,要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和增加新的信息,丰富库存信息。丰富的库存信息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资源,给用户更多的选择,信息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避免出现库存缺乏足够的信息,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的情况出现。丰富信息库存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归档、交换以及购买等。可以进行收集的信息的内容也很广泛,广泛的内容可以使信息更加多元化。例如企业的信息管理方面,可以收集企业工作中的内部信息资料,也可以收集企业外部与本企业或者行业相关的信息等。信息的收集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如电子形式的资料以及纸质资料等。信息管理者只有采取有效的方式,并合理选择具有价值的资料才能得到丰富信息的目的,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计算机的使用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库存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从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虚假或者错误的信息,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甄别,使用计算机可以快速、有效对信息进行处理,为工作人员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确保了信息的真实可靠。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3)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21世纪以来,在努力实现“信息化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目标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被纳入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在帮助学生查阅数据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抽象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因素,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差距,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

1.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在高中升学考试和初中会考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在学校、教师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家长、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迫切形势下,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课时被大力削减,增加语文、数学、英语等必考科目学习课时,长期形成了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初中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学校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计算机教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计算机软硬件陈旧落后、计算机专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师所占比列小,且同时承担着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初中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思想”致使计算机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计算机更新的速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所用教材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采用的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计算机在家庭的广泛应用以及小学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超前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计算机的现象普遍。而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和教学大纲更新速度缓慢,一些引入教学资料中的内容远离当前实际生活,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即使采用新教材,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考试侧重点不同、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教师很少将更新的教材内容加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

1.3重理论轻操作,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计算机信息技术整个课程体系是由理论和操作两部分构成。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本教授与试卷考查,对于上机操作进行文字输入、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方面的考查力度明显不够。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将教材上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简单讲解,忽略了计算机本身的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生心中教条化、抽象化的影响。在上机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具体实践操作次数少,打字速度缓慢,文字排版、数据处理等常用技巧操作不熟练,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和期待,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2.增强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对策

2.1更新观念,正确处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理念已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更是高阶段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对计算机word、excel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有利于理解具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学生适应并积极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提供必要准备。

2.2关注学生,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是直接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其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开展情况。在日常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深入挖掘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的实用性、伸展性以及教法的新颖性,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选择,从源头上保障教材质量,以适应计算机内容不断更新的内容;定期组织计算机教师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设备,进行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保障课时的前提下,加强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操作的结合,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实用性技术;针对初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应不断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和兴趣动机,保持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新鲜感,对于基础差点的学生,鼓励向基础好的学生请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大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多媒体开展教学,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生吸收知识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充分展现出计算机学科的趣味性;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上级实践操作阶段,计算机教师少讲多练,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各种各样富有情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结语

初中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丰富充实初中学习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家长、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学校应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方面资金投资力度,教师应重视自身知识结构优化,形成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熟练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静.多媒体应用与初中计算机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118-119.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4)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2.1 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 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 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3.1 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

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3.2 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3.3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20

1.引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也以其独特的增长模式进入千千万万老百姓家里,并迅速成为了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内地家庭宽带普及率已超过30%。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计算机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已逐渐映入人们的视野。根据调查统计:仅2012年一年内,国内一级域名的网站被篡改就有28405个,其中教育类网站被篡改数为314个。而这还仅仅只是被人们发现的数据,仍有许多黑客是处于隐蔽性级高的状态,让人们根本无从发觉。据某大型企业管理人员反映,其公司内部网络在管理员未曾察觉的情况下,曾被黑客入侵并控制时间长达几个月之久。同样在国际上也曾有过类似事件:全球计算机信息发展最为突出的美国也曾有10多家著名的互联网站因受黑网站攻击,导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亿美元;而亚洲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日本,其最高法院也曾在3天内遭受到3000多次黑黑客攻击。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成为了全球性战略高度的问题。

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两者的发展与应用是互相呼应的,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了解和掌握计算机信息安全相关知识及技术成为了当代青年学者的基础技能之一。就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而言,其可简单分为五大类:

2.1 数字签名以及认证技术:所谓数字签名及认证技术指的是创作者将数字编码信息用接收者的公钥进行加密后,与原文一同发送给接收者。而接收者则只可用自己的私钥方能解开被加密的数字编码信息,然后需用函数HASH对接收到的信息生成一个数字编码信息,与解密的数字编码信息对比。如结果相同,则说明此次传输过程安全没有被篡改,信息为完整的,反之则表明此次信息传输被修改过,故数字签名能验证数字编码信息的完整性。因此数字签名为加密过程,而数字签名认证则为解密过程

2.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公众网络与计算机内部网络分离开来的一道屏障,以此来实现用日常网络安全,将潜在的攻击性入侵尽最大可能隔绝开来,实际上它就是隔离技术的一种。

2.3 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技术主要包含数据的传输加密与存储加密两大方面。其中数据传输加密时主要加密对象为正在传输途中的数据流,而常用的方式有三种:节点加密、端到端加密和链路加密。而加密系统则分为:未加密报文(明文);加密后报文(密文);加密及解密设备;加密及解密密钥四部分组成。

2.4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主要依靠IDS入侵检测系统来完成,其作用是对防火墙不足的一个合理补充,主要帮助系统应对来自网络黑客的攻击,增强系统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信息安全整体结构的完整性。而入侵检测大致可分为两种实时入侵检测与事后入侵检测。

2.5 访问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访问控制。按类型分可分为两大类自主访问控制以及强制访问控制。它所指的是按用户身份或其所属的某项定义来限制用户访问或使用某些信息项的权限,主要适用于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对其服务器、目录和文件等资源在网络上访问权限。

3.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涉及到的学科纷繁复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了解目前主流网络系统中的安全设置、安全漏洞和安全协议,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可能会存在的一般安全问题及防御策略,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就目前各大高校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情况并不理想,尚未达到开设课程时预期效果,现综合近几年的教学情况分析得出以下存在的几个问题:

3.1 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且知识体系更新快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涉及到的学科纷繁复杂,其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数论、应用数学和信息论等多种学科。它是一门经合性学科,涵盖内容非常广泛,不仅需掌握基本的原理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应用技术及方案设计技能。总而言之,其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概述、密钥分配及管理技术、密码学基础、网络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管理、安全审计等,属于大学时期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因此对于学习此课程的学生有着极高的基础知识要求,但由于2005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①以及2007年成立了“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②,致使各大高校内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纷纷开设信息安全类课程以及组建信息安全专业,而学校并未针对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其定位,导致有的学校原本应该出现在大三下期或大四的课程提前向学生展开,使得学生学习难度及学习压力大大提升,且学习兴趣也随之下降。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也随之日新月异,同样黑客的攻击方式与防范手段也在不断提升。现在社会上不断出现了很多新的网络技术,如的如像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2P网络技术等,同样许多新的网络计算环境也在不断诞生。在学生刚了解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社会上又已开始出现新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知识。因此,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教学中必需紧跟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且仍需随时准备对信息安全技术提出新挑战。

3.2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间的矛盾

就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的内容本身而言,其中有绝大部分原理的描述非常抽象,使得此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极其来枯燥及难以理解。而目前大多数学校课堂教学主要仍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课前预习教师讲述学生提问。但在这三个环节中,课前预习是处于一个无法有效检查到的项目,并且学生提问环节也一般少有学生进行提问,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

据调查发现,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同实际应用的知识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使得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惑。因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是一门新型学科,同时也与实际生活工作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许多学生在课程开始前的生活中已经对其有了初步而又浅显的接触,促使学生在刚触及到这门课程时对其抱有非常大的期望,然而随着教学进度的逐步向前,学生们很快发现他们根本无法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生活应用中有效的开展开来,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渐渐地下降。而就实践课程开设环节而言,目前仍有许多高校内开设的实践环节项目不能包含所教学的理论内容,原因为其总体数量过少。并且据某高校教师介绍,诸多已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仍旧无完善的信息安全实验室以及相关实验设备,很多实验项目均无法进行。因此,如何培养及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教学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的教学成为了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4.新形势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的教学对策

4.1 区分专业贴合实际精选内容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的发展,各大高校也逐渐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视为目前的首要任务之一。按现阶段的招生规模来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在各大本科院校内皆已开设,并且其将成为一个大专业。就学生就业需求而论,各大院校在学生进入大三学习阶段后,便将其按不同专业方向分配给予教学。但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仍是同步进行,曾有学者提出过是否也可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区分不同专业方向进行特色教学。目前而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教材大致可分为: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两大类,因其理论教材中以密码学知识为主,而实践教材中则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故大多数学生对原理的描述非常抽象的理论教材极为反感,而对实践教材中的实际操作兴趣颇大,教师可根据学生要要多开设实验课程,并就实验课程反推出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双项技能的共同发展。

4.2 教学方式的改进――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相互结合与渗透

因“材”施教,同样在面对不同教材时,教师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教学方法,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同时也要适时的引用新型教学方法,有效的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结合起来,求得更为突出的教学效果。以理论课程为例,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课程中有部分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且复杂难以理解,教师则需一改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可多采用现代教学方式中的趣味教学法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方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在实践课程教学时,则需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让学生在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后再进行实验方能使学习效果愈加明显。

注释

①2005年中国教育部于教高〔2005〕7号文件

②2007年中国教育部于教高函〔2007〕1号文件向社会公布成立

参考文献

[1]范迎,范永海:浅析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J],2009(05)

[2]任立锋: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发展[J],2011(01)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6)

从世界信息教育宏观的发展动态来看,信息教育嬗变的文化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

(一)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教育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计算机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计算机产生之后不久,但正式形成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关考证认为,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米切尔斯(D.Michaels)在其著作《美国教育中的下一个转折点:计算机文化(ThenextgreatcrisisinAmericaneducation;ComputerLiteracy)》中就指出了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但首次明确提出计算机文化概念的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刘赫曼,他在其80年代所著《计算机文化:概观》中给计算机文化以明确的定义。众所周知,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阿瑟从运用计算机工作与传统的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进行横向比较后认为,人们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他把这种能力定义为计算机文化概念。尔后,即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原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A.P.Ershov)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他指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就是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养一种程序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计算机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程序设计,不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产物,有它深刻的认识根源。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认识的唯一对象,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等复杂的知识与技能。人是认识主体,计算机是客体,在人的现实观念中,计算机是将“我”的文化观念通过文化活动(如程序设计)转变为文化产品(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主要以“程序设计”为内核的计算机文化,带有强烈的唯“技术中心”(也称“技术理性”)倾向,旨趣在于培养“程序设计技术精英”,是一种“精英文化”。也正是因为唯“技术理性”,计算机教育几乎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

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表现出强烈的“技术理性”和“32具理性”倾向。但是,它与唯“技术理性”的计算机文化之间却存在重要区别:计算机文化仅仅局限于程序设计,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则远远超越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范畴,将计算机视为极其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工具、认识世界的认知工具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工具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认识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摒弃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狭隘文化的窠臼。

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信息技术工具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但是,当计算机作为认知、交流和探究的工具时,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开始注重人的意识、情感、态度、兴趣和需要的内部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它不可能替代人的思考”。因此,学习者不再像计算机教育阶段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枯燥深奥”的计算机原理、结构等知识,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学习一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常用软件。在这种工具文化的视野中,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人当然是认识的主体,被认识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是客体,而计算机成为“助教”、“助学”和认知的工具,其目的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完善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三)信息文化

信息教育阶段是以信息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文化”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庞杂的大系统,是人类在自身内化的信息文化观念的指引下,选择适合的文化活动方式,生产出五彩斑斓的文化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出现,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逐渐放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外的有关信息科学、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的要求明显加强。因此,信息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具体内容包括:(1)信息意识情感。包括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想不想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2)信息伦理道德。应用信息技术时能不能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用时是否考虑到对于人类社会好不好的问题。(3)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知道,对于其发展与作用了解不了解。(4)操作、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的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的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特殊形式中,人同时具有客体和主体双重品格。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有需要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又是以自身的实践来满足其需要的客体”。所以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是认识他人或事物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成为别人认识的客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教育嬗变经历了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三个连续统一的阶段,三种文化的概念范畴逐渐扩大,文化层次逐渐提升。信息教育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是对信息文化的创生,信息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

(四)信息教育的本质:文化解构

综观信息文化的万千姿态,可将之解构成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两部分来把握其“质”的内核。大众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的信息文化,带有“大众性、易学性、常用性”等特点;而精英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国家、政府、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特殊的专业性的文化,带有明显的“高、精、尖”的特点。当然,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划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英信息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后向社会全面推广,精英信息文化也就变成了大众信息文化。这说明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基于对信息教育的文化解构,我们可以试着对信息教育的本质作如下界定,即信息教育是对信息文化的继承和创生,并在继承和创生中形成的个性化信息素养的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教育。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进行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当今时代是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化并存的高速发展时代,计算机与信息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本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本质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评价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将国家信息化作为主要的建设内容之一,并将其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应用现代化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那么信息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从社会的范围来看,是实现社会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并提高社会的智能化。从网络技术的层面来讲,目前网路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信息共享这一阶段。实现知识共享是网络技术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信息化的本质。

二、信息化教育及人才

1.信息技术是培养信息人才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保障,相应的,信息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跟往常也是大为不同的,其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情感等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信息化人才其有两次含义:一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做贡献的人才。二是,教育系统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信息化人才的含义更为深入。

2.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学科,它不仅只是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还具有其他特征:基础性,它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系统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等一样的文化基础教育;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有效开发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立专用的联网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及相关的管理人员;高速发展性,信息技术是高速发展的,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工具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必须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上机、上网等实践活动,并注意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从生活中选取事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技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三、现状

1.在课堂设置方面,涵盖的内容虽然十分广泛,但是缺乏主要的核心。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包含了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知识面是十分广泛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缺乏相关的核心和重点,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失去平衡,无法有效的掌握相关知识。

2.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但是教学的效率不是很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普遍普及,几乎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在师资建设方面,却远远地落后于课程的发展速度,因此当前的教师教学任务很重,但是却缺少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因此无法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学质量也就没有获得有效的提高。

3.现代科学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就导致了课程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但是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很多当前较为流行的技术和理论,教材中却没有体现,很多教材中也存在着过时的部分,因此,无法保证学生获取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知识。

4.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大多数地区的中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因此,许多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了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也有许多地方没有开通这么课程,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会出现有的学生不懂的情况,对教学效果产生了教坏的影响。

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1.教师需要以教学大纲为基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只有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没有重点,毫无头绪。想要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明确知识点,并将关键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相关的安排,将其具体化,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有着力点,学习的效果也会获得较大的提升。

2.在学习理论课程的时候,要与实际结合,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计算机信息技术包含了许多代有抽象性的知识,紧靠老师的理论教学,很多知识都是无法理解的,因此,需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添加实践课程,这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时,如果只是凭借教师进行描述,学生很难想象主机箱的构造,无法有效的认识硬盘、驱动器等硬件,如果教师能将一台拆开的电脑,并将相关的部件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很容易的理解这个硬件概念。

3.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知识的更新也较为频繁,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这对于教师的知识体系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此种情况之下,教师就要注意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为教师,学生在日常与计算机的接触中会获得许多教师不知道的新知识,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一起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

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修养,要通过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理论,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公民。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走了较长的路程,开始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而现在我们又过分淡化计算机学科本位,这将不利于教师把握信息。

参考文献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8)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一些先进的科技早已进入人类的生活中,现如今已经扩展到生物领域、电子领域和化学领域,等等。现在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文通过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对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计算机网络技术

1.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如今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所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不再成为光能计算的工具,它也成为一门新型的科学技术及专业。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不同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创造了新型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例如;与通信技术结合,促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开发智能化、集成化的计算机软件;研究一些保密技术等,使计算机越来越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1.2计算机的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简单、形象的图形方式,把那些具体事项之前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并加以分析它们的内部规律,从中得出高效化的计算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由传统的模拟阶段逐步转变成为人机互动的信息高速公路阶段。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使硬件资源共享、软件的资源共享以及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资源得到共享、信息发送快,管理更方便,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

2电子信息工程

2.1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项用来控制和处理电子信息的技术。它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建立和应用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等等。它不仅仅包含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包括了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因此电子信息工程又被称之为信息类系统化工程。

2.2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

作为传输信息的现代化工具,该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传输信息的方式。既加快了传送信息的速度,又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对信息进行过滤整理,保证了信息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同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结合实现了信息高效化、便捷化和智能处理化。从这些方面也突显出电子信息工程覆盖面广,包含的技术多,实用性强、传送信息量大、速度快的特点。

3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对信息发送和接收的速度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子通信工程技术刚好满足了人们当前的需求。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电子通信中的信息加以优化,将那些传输的分散信息进行整理集合,提高其传输功能。同时通过利用一些广域网等技术,将电子信息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力争能够延伸到那些偏远地区,以此来扩大信号传输的面积和范围。信息的接收主要是由网络技术中的结点和链路来完成的,通过对信息的接收采取合理化的控制,使其在传输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和接收空间,有利于信息能够快速的传到集中器中。从电子信息工程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信息的发送还是接收,都必须做到快、准、稳,不能给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负担。同时在接收过程中,要及时给信息做好分类,加密,以防信息泄露。通过对加密技术的运用,使信息在接收的过程中更加完善,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在信息发送和接收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相关信息的处理情况。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既要保障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又要保障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量大,而且传送速度快,因此,要加快对信息的删除和更新是必不可少的。自从电子信息工程与网络系统连接后,相关的信息还受到了网络的冲击。而电子信息工程在处理信息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空间,并通过利用相关的安全技术对互联网外部攻击进行有效的阻挡,提高处理信息的安全性。还要做好对信息破坏的修复措施,对重要信息要做好备份,以防应对数据被改写或丢失等情况,使电子通信得到更好的优化,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4计算机网络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仅与电子信息工程相结合,同时也能够促进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设备三者是分不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电子设备才能体现,相反,电子设备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促进其发展和完善。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促进其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内部人员的沟通,同时也方便研究者和开发者查询资料,帮助试用研发,有效地推动电子设备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设备提供了一个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使电子设备在投入电子信息工程中有了一个可靠的数据分析。同时,该服务器还能够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5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事情,给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便捷。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更是推动了通信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实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愿望,而且三者的结合更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目前相关技术方面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但我们还应充分发挥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优势,从而推动相关技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窦慧晶,吴强.电子信息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2010.

[2]晏寄夫,孟长流,胡鹏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C]//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02.

[3]张增年,邬国扬.以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开展电子综合设计训练[C]//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2005.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9)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35

上世o20年代,计算机的诞生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计算机技术要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在当今计算机信息时代,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展广度越来越宽,发展高度不断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从单一的信息技术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的领域技术,光学计算机技术、纳米计算机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不仅能够提高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对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1 时展的需求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计算机技术最初运用在战争领域。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追求和平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经济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强调运用计算机技术创新产品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十分重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民用化发展,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2 信息共享的发展

信息共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信息共享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加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流,并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支持,以减少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周期,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1.3 计算机理论基础的研究

计算机理论基础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的过程中,研发人员能够在理论知识中获得设计灵感并将计算机理论知识运用到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并且,计算机理论知识需要实践的检验。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能够检验理论知识的正误并改进错误的理论知识,进而使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拥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减少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错误。

2 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

2.1 发展高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主频上。计算机主频发展程度越高,计算机的性能就越稳定,运行速度就越快。目前,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超过10亿晶体管的计算机微处理器,也就是说计算机可以有多个处理器共同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2 发展广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度主要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范围。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计算机已经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一台计算机,计算机无处不在。并且,目前人们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笔记本、冰箱、洗衣机等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电子化产品。很可能在若干年要以后,纸质书籍被淘汰,人们普遍使用电子书进行学习。

2.3 发展深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深度指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课题主要包括人机互动、信息选用等。人工智能要求计算机具备多种思维逻辑能力和感知能力,能够与人进行自由交流。现阶段,计算机人工智能主要运用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人工智能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普及。

3 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3.1 高速计算机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发明了空气绝缘体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技术。并且,纽约保利技术公司发明了计算机使用的新型电路。在这种电路中,芯片之间用胶滞体所包裹的导线连接,而胶滞体的大部分物质是空气。胶滞体导线不吸收任何信号,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并且,胶滞体导线能够节约成本,降低计算机的耗电量,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但是,胶滞体导线的散热性较差,保利公司针对这一问题研发出了电脑芯片冷却技术。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积极借鉴美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积极研发提升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科学技术,高速计算机技术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3.2 超微技术生物计算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到生物领域,积极研制生物计算机。生物金计算机主要运用生物芯片,以波的方式传递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普通计算机的十万倍。并且,生物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十分强大,计算机消耗较小,与普通计算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计算机已经突破了超微技术领域,实现了超微机器人。在生物计算机背景下,我国加强重视生物计算机的优势,积极探索生物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超微技术在生物领域的运用,尤其强调生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医疗行业的运用,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3.3 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用光作为计算机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光的信息传输速度远远高于普通计算机,并且,光的偏振特征和光的频率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信息传输的能力。另外,光学计算机不需要任何导线,光线交叉也不会造成信息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智能水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等六十多个国家组成了科研队伍进行光学计算机研究。现阶段,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加快研发光学计算机技术,光学计算机成为了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向东.计算机未来发展方向预测及新技术之研究论述[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2).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10)

一、高职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繁多且较为分散,理论知识部分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系统组成、信息处理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操作部分有WORD,EXCEL,POWERPOINT,FRONGPAGE,IE及电子邮件等。

2.对于高职校的同学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其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这点不同于本身所学的专业课,专业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三年学习过程,但该课程的学习时间,短的一个学期,长的只有一个学年。

3.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开设一定的基础课还是必要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到底讲授多少内容为合适?各部分的内容需不需要精简?

基于以上考虑,《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难度比较大。我们对于高职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在教学方法、教材、考核等方面要有所改进。

二、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由于不再具有升学压力,因此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对不足,对于信息学科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懈怠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成效不足。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及教学针对性有待提高等。

造成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方面有待改进。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班主任外,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外基本没有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投入不够:首先,在学习简单的基础时,他们往往眼高手低。而在学习较难的操作时,往往因基础没打牢而影响操作。其次,在其学习方法上,多数的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懂得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学习主动性不高。(2)所教知识的特点。在高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教学内容抽象,学生实践操作时间不足。在对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调查中,认为“计算机太抽象”的占50%,是影响学生学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第一位因素。在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调查中,认为“计算机课程理论太抽象,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的占30%。第二,教学内容与中学重复。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说有些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而有的学生又没掌握好中学学习的内容。第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不足。在高职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明确”的占35%。在调查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时,认为“学了也无用处”的占30%。“在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调查中,65%的学生选择上网、聊QQ、打游戏。(3)执教的方法不具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受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在高职信息技术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一味的讲述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教信息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以“演练―操作―示范”为主,同时将信息技术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分开进行,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无法将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因无法运用理论或不会正确操作而出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课堂纪律也成为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多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多以“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等为主,不仅影响了课堂质量,还耽误了今后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

三、与信息技术相关概念的解释

1.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现代信息技术是与传统信息技术相对而言的。强调与以印刷技术为代表的传统信息技术的区别;(2)专指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强调与一般电子媒体(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的区别。

2.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也有两种并不完全相同的理解:(1)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为目标的教育;(2)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两种理解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为目标;后者则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我同意第一种理解。信息动手能力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包括信息意识、知识、道德的培养。

以上是对信息技术教育几个重要概念的简略的介绍。目前,人们对上述名词、术语的使用不够规范,颇为混乱。在不少场合,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或网络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都当做同义语、等同的概念在使用,它们的名称虽不同,但内涵基本一样,所做的事情基本一样,我们能否由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一个学术名词审议会或组织一次有关学术名词的全国讨论,力求在这个方面达成共识。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五化”、“三性”。五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过程智能化;三性:开放性。信息技术教育能够不被时间、空间所限制,使教育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灵活性。信息教育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框框。在电子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散性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学生学什么,何时学,何地学,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它是一个因人施教的系统,满足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好比乘公共汽车,它有固定的上车站点、行驶踟线、开车时间;把网络教学好比“打的”(乘出租汽车),它的出发点、路线和目的地都是个人化的,由乘客自己决定。互动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能实现人和机之间的双向沟通、人和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

2.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的教育。信息能力(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评价、生成能力)是当今社会生存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它直接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毫无疑问,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将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对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系统的使用,为个别化学习和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探讨高职校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特点,是多媒体教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黑板讲授法,教师是主讲的教学模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不过由在黑板上讲授改成了在计算机上演示讲授。用计算机演示方法进行教学,它的课堂容量远远多于黑板讲授法的课堂容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能体现出来,学生的感受就是教师在满堂灌输,他们对所教的容无法及时接受和消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初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上的调整: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重新整合,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由易到难,由实践到理论。先从英文打字、汉字输入等最基本的操作入手,然后逐步学习有关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操作及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并在中间穿插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2.教学方法上的更新: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加强上机练习,每堂上机课均设计难度适当和足够数量的上机操作题,并尽可能地涵盖当次课的知识点,同时布置一些灵活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遇到新问题时,学生会自己去查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其余的内容略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强化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3.教学模式改革:因材施教。尽管中学有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由于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这就造成学生起点的差距。同时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针对全校所有系科的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理工类、文史类、经济类、外语类等,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上机实践环节。教学对象的层次差异较大,因而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讲课时除讲授基本知识并适当拓宽范围外,还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其掌握最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4.“计算机一级”考试和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相结合。学校要求学生在学完《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后,必须参加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虽然《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与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不仅仅要通过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应采用以应用为教学宗旨的教学模式,并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5.建立一个好的考核机制。成功的考核方案能给学生一个公正评价,从而发挥考核的制约、激励、评价功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实行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案。要将理论和操作并重,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新课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主人翁的学习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一定的收获,进而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上好。

参考文献: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篇(11)

本文将论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和初步实践。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其主干学科包括信息科学、电子科学及计算机科学。因此,其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具有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熟练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了解学科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上述目标体现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对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1现代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相关理念也渗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内容中,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并逐步走向融合。同时,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得到飞速发展,也使得片上系统SoC(System onChip)获得广泛的应用。

(2)电子信息技术中需要很多的变换和数据处理,采用的算法是实现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如快速傅氏算法、离散余弦变换、测量数据的误差处理与回归拟合等。在算法实现上,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信息领域中的数据运算、数据变换和数据处理都可融入计算机程序中。

(3)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线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仿真试验更加便捷、高效,出现了许多针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覆盖了电子设计的全过程。电子系统的设计已离不开计算机,EDA软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电子电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随着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普及应用,出现了许多新的软件设计方法,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编程、控件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极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也使软件的功能得到极大的加强。

2本专业计算机教育应重视的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应针对专业特点,重视教学规律,科学地组织课程,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有效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必须明确本专业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点、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对学生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与相关计算机技术知识的融合

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都包含有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衔接中,必须注意到这种融合性,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结合计算机技术。

(3)注意计算机软硬件内容并重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飞速发展,使高性能的单片机和专用微处理器芯片在各种电子系统中得到应用,其特点之一是软硬件共存于一体。因此,该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偏好计算机软件或硬件技术,必须全面掌握好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的知识。

(4)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在确保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的基础上,应大量增加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以及学科发展最新成果为目标的选修课程。根据这一思路,应当考虑:适度压缩必修课,仅将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微机原理及应用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作为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在某一方面的特长;适度增加以专业后续课程为主的专业特色课程,以计算机教育应用实践为主的应用特色课程和以地方人才特殊需求为主的地方特色课程等。

(5)注重计算机教育内容体系的更新